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共12篇)
1.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 篇一
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心得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这个学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4月19日,我们来到了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
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希望在于奋斗,未来在于行动。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祖国的昌盛系于我 们一身。我为历史博物馆所记载的深重历史而震撼和感动,而我更爱它美好的未来,因为那将是我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们在未来不同的岗位上都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在未来的史册中汇成辉煌的篇章。
2.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 篇二
提到革命, 往往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阶级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激烈的暴力革命, 我们在历史上确实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革命。然而, 革命不仅仅指与武装斗争相联系的暴力革命, 革命分为暴力和非暴力两种, 新革命观是由邓小平在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提出的。
邓小平科学论断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两种革命的思想:即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革命和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革命或称“新革命”, 并且认为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 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推动社会的进步。在他看来,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改变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 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这种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意义上的革命, 也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是革命的深刻论述, 从实质上区分了以往的暴力革命和“新革命”的不同之处, 也把两者的共性点了出来:“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 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 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种新革命观反映在思想路线上实际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就是要不断进行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扬弃。
二、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革命
1、社会主义革命
首先要明确的是, 新中国历史上没有暴力革命。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以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的面貌出现。1952年底, 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党中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这场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于改革是一场革命的问题, 邓小平生前不止一次讲到。在他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他在1984年10月会见德国前总理、当时的前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1985年3月会见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更是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85年8月会见当时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 他进一步明确阐明了改革的性质:“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 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在1985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 邓小平再次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又说:“这是一件大事, 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
1、思想的革命———统筹城乡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农村包围城市。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探索的不同于俄国革命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由毛泽东总结为“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
然而, 这两次农村包围城市的结果却都由于当时中央在指导思想上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而造成农村最终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和牺牲, 虽加速了城市的发展, 却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 一直以来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这一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此后, 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运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正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环节, 反映出党中央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开始抛弃原来那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二元思维, 开始改变原来那种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思路。由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是历史转折的标志,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是对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一场革命, 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思想上的革命是先导性的革命。由此, 中国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是将农村与城市当作一个休戚与共的有机整体来统筹发展, 春天明媚的阳光将普照中国大地———包括农村和城市。
2、人的革命———培育新型农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进行社会变革的主体和决定力量。毛泽东说:“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并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 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当然是广大农民, 因为只有农民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美好的家园还是要由农民自己去主动创造, 否则, 即使是最美好、最动人的想法, 最周全的计划, 最大的援助, 结果不一定是农民所需要的。所以,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基本前提就是要以农民为中心、为主导。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是否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所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唤起农民的主体意识, 充分调动他们建设自己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创造性。同时, 还必须培养农民的主体能力, 即将自己的主体意识付诸实践的能力。
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必须有农民的现代化, 农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思想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的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深刻地指出:“痛切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体会和领悟到, 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 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 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 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 再先进的技术工艺, 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毛泽东同志也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因此, 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中央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务农技能, 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 提高补助标准, 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 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此使农民接受现代化的洗礼, 从而掌握自己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
3、体制的革命———激发内部活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 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二是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三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四是实现就业制度改革, 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五是尽快实现户籍制度改革。
对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体制进行的这场革命, 打破了城乡两种地域、农民和市民两种身份的局限, 带来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地位的回归———平等的国民待遇, 这极大地激发了“三农”的内部活力, 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获得持久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2]王春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农民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N].中国青年报, 2006-03-19.
3.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 篇三
《伤逝》:追求社会解放、经济独立的“爱情革命”观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关于爱情的小说。鲁迅先生以其特有的“忧愤深广”的底色,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教育、被“五四”的春风所吹醒了的知识青年,他们在一年中经历了“恋爱——同居——破裂”爱情三部曲。他们争取婚姻自由并取得了胜利,继而又演绎出婚姻的悲剧。鲁迅通过他们的悲剧,深刻地发掘了爱情觉醒时期人的灵魂深处的婚姻观念,提出了关于婚姻自由的基础和前提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爱情革命观”的第一个新的里程碑。在鲁迅的笔下,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归根结底是他们的爱情观。表现在:
第一,脱离社会整体解放的个人主义奋斗的爱情观。
子君和涓生都是“五四”运动时期觉醒的青年。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下,在摆脱封建礼教束缚、争取婚姻自由的浪潮中,子君和涓生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他们的反抗十分勇敢,面对邻居和路人的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子君可以“目不邪视”,坦然而“大无畏”地“如入无人之境”。面对父亲的“严威和冷眼”、胞叔“愤到不再认他做侄女”的排斥,子君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女性喊出这样的声音。这句话震撼着涓生的灵魂,使她狂喜、爱慕,钦佩,涓生评价说:“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辉煌的曙色的。”“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比我还透澈,坚强得多”。
但是,他们在争取婚姻自由的过程中,自始至终犹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他们没有关心社会的出路和国家的命运,看不到社会解放是个人解放的基础。他们只是把前所未有的“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热浪当作追求人生独立和家庭幸福的难得机会。因此,他们的一切勇敢行为,都是以“个人主义奋斗”为力量源泉的。个人反抗是软弱无力,失败是必然的。所以,鲁迅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指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但自然,单为了现存的唯妇女所独有的桎梏而斗争,也还是必要的。”
第二,缺乏经济独立意识的浮躁而幼稚的简单爱情观。
子君和涓生在从热恋到同居的过程中,子君唯一的追求就是“自由”地找到一个丈夫,涓生也只不过是追求“自由”地找到一个妻子。直到同居后的生活窘困,他们都仅仅满足于终于冲出封建牢笼,自以为自由地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家庭”,完全沉醉于小家庭暂时的幸福和宁静之中,子君沉溺于涓生的“纯真热烈的爱”。他们不仅把简单的爱情当做力量的源泉,还把拥有这种爱情当作最幸福的人和最富有的人,涓生对她的情话“竟至于读熟一般,能够滔滔背诵。” 子君还在夜阑人静时和涓生温习曾经令人醉心的一幕幕,使自已获得“神色越加柔和”的初恋时的满足感。
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变卖首饰建立家庭是有限的,靠涓生雇佣于人来维持基本生活是暂时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失业是必然的。他们还不懂得只有社会解放才能使个体获得独立经济地位,才能实现真正的婚姻自由。他们只是“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我们忘了还有明天”。于是,当涓生无论怎样拼搏都无法维持这个家庭的物质生存基础的时候,终于坚决地提出:“我已经不爱你了”!这不是涓生的全错,但是又多么残忍。可见,他们追求婚姻自由的过程,只是一种激进、浮躁、幼稚、主观的简单爱情观。所以,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二条路:不是坠落,就是回来。”子君就是一个没有摧毁旧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没有取得独立的经济权的“回来”的中国娜拉。
第三,缺乏正确婚姻目标的虚无渺茫的朦胧爱情观。
子君所追求的“婚姻自由”,没有摆脱封建婚姻思想的阵营。她所追求的唯一得到的胜利果实,就是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她只想依靠自己选择的丈夫,做一个安逸的“贤妻良母”,从来不思考改变政治地位、获得独立和平等,也不考虑自己的事业和创造。同居后,子君她每天把全部精力投入家庭的琐事上,忙于做饭做菜,兼以 饲鸡喂狗等平庸无聊的活动,和涓生谈天的工夫也没有,连书也不看了,一天天“竟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并且逐日活泼起来。这说明她已经十分满足于这样的庸俗生活,但实际上不过是从封建家庭的牢笼走进了新的鸟笼。然而她却希望这种安定宁静的生活是永恒的。
这种追求只是为了爱、为了做“贤妻良母”,而没有更高的目标和理想,结果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做”,连“暂时的奴隶”也没有做稳。目光短浅、观念狭隘、精神麻木、目标模糊、生活空虚、前途茫然的朦胧爱情观,终于使子君回到“旧家庭”,陷入了悲剧。所以,如果不从根本推翻旧制度,一切美好的新的萌芽都是不可能有任何生机的,鲁迅说:旧家庭“是一个可怕的吞噬青年的新生命的妖怪。”(鲁迅《忽然想到》)
第四,缺乏公共意识的自私而又狭隘的庸俗爱情观。
子君和涓生从热恋到同居的过程,还忽视了一个社会问题: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社会复杂网络中的一个“扭结”。而子君反复强调:“我是我自己的”,她全然不顾邻居的眼睛和口舌,藐视周围的“风土民情”,忽视自己的超现实行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他们的 “时髦”的亲昵举动,毅然同亲人“分道扬镳”的无情行为,目中无人和随便同居的自由婚姻观,都是游离于社会、脱离宗族环境、脱离亲友关系、脱离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的一种极度自私、严重超越现实的庸俗爱情观,是对爱情和婚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是对“婚姻自由”的玷污。子君的众叛亲离和万人冷眼,经常以猥亵的眼光窥视他们的邻居、局长儿子的告发,致使涓生失业等结果,就是“废品”爱情观的报复。对于涓生来说,尽管经过了最大的努力和抗争,但社会的无情依然使他生活无着。他在反思中发现:原来两个人始终存在着陌生和隔膜,其中根本的隔膜还是爱情婚姻观的隔膜:子君重家庭琐事,涓生重事业和生存问题。涓生写道:“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涓生于是才发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同时,涓生为了救出自己、寻找活路,为了甩掉人生累赘,无视子君的悲痛欲绝,向子君残酷地宣布了他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暴露了他的利己主义,这正是涓生自私、狭隘的庸俗爱情观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鲁迅总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青年的历史教训,通过《伤逝》,展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情觉醒时代的“爱情革命”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解放、经济独立。
《莎菲女士的日记》:追求灵与肉的统一的“爱情革命”观
如果说鲁迅的《伤逝》是站在社会的视角来揭示爱情观的觉醒,那么,丁玲则是站在女性个体的视角,通过真实女性的本能,从心灵深处大胆袒露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莎菲女士的日记》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五四运动之后的一个知识女性的复杂、微妙、矛盾的恋爱心理,刻画出五四运动之后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至上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女知识青年的形象,揭示了“灵与肉统一”的新型爱情观。这是对鲁迅《伤逝》所提出的“爱情革命观”的跨度极大的超越,是继鲁迅后的“爱情革命观”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莎菲在“五四”浪潮中勇敢地冲出了封建家庭,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她不满于虚伪的社会、陈旧的礼教、过时的道德,不断地追求突破,她强烈的反抗和叛逆,与现实相离太远,因此逐渐陷入了空虚、苦闷、彷徨和迷惘。丁玲通过莎菲“心灵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作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茅盾:《女作家丁玲》),展示了新的爱情观:
第一,独立自主的生命意识。
莎菲具有倔强的个性和强烈的反叛精神,追求自己,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子君不同的是,莎菲从自我、从人的生存困境出发,极力探求人的自由,拒绝“盲目的爱和体贴”,过“有独立人格的生活”是她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她说:“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喜欢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位吗?”她高傲,瞧不起生活在自己周围的那些平庸之人,她很孤独,盼望遇到知音,渴望得到理解。然而知音难遇,她的身边有两个男人:对她一片痴情的苇弟,但她不爱怯弱的、没有男子气的、动不动就哭泣的苇弟。有着俊美外表的凌吉士,燃起了莎菲少女不可遏止的激情,莎菲为他的美貌所倾倒,甚至愿意为他呈献出自己的一切。但当她发现“在他的丰仪的里面是躲着一个卑劣的灵魂”,发现凌吉士灵魂卑下、只想赚钱、娶个漂亮妻子和生个大胖孩子,因此又鄙视他的灵魂,离开了凌吉士。莎菲认为,真正的爱是在追求自己独立的基础上的“灵与肉”的统一。她叹息道:“唉,可怜的男子!神既然赋予你这样的一个美形,却又暗暗的捉弄你,把那样一个毫不相称的灵魂放到你人生的顶上。”她认为,“你为爱而活着,因此你无怨无悔。”莎菲与中国传统女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从爱、从恨中深刻地感受到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自己曾经活过,这是一次伟大的觉醒。
第二,理智控制的人性意识。
莎菲蔑视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大胆袒露对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于异性的爱慕之心。她说:“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是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当她被颇具男性丰仪的凌吉士所深深吸引时,她千方百计地接近他,热烈地希冀着得到他的拥抱和亲吻,“假使有那么一日,我和他的嘴唇合拢来,密密的,那我的身体就从这心的狂笑中瓦解也愿意……”她迫不及待地盼望能够同他长相厮守。同时,在追求过程中,她又要引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作一个被牵引者,她要占有他,通过以退为进的方法和手段,确实让凌掉进了“爱情”里。莎菲既能够大胆、直露地宣泄女性主人公对于情欲的本能需要,又能够理性支配、主动挑战、主动出击、主动控制、欲擒故纵。在中国文学史上,敢于如此大胆地从女主人公的立场寻求爱与性的意义,丁玲是第一人。
然而,莎菲在追求人的本能需要和满足的同时,并不是麻木和盲目的,而是非常自觉和清醒的。她在大胆追求人的本能需要和满足的同时,又非常自觉地要求异性的灵魂必须是一个人的灵魂,不能卑劣,不能肮脏。莎菲为凌吉士的美貌而倾倒,但又鄙视他的灵魂。她想离开凌吉士,但终究不能克制自己,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还是吻了凌吉士,她决心拯救自己“被一种色的诱惑而堕落”。
第三,不甘庸俗的道德意识。
与子君相比,莎菲是一个有进步思想而又不甘庸俗的知识青年。她追求的不仅仅是婚姻自主,更重要的是获得个性自由与独立人格,她没有向往贤妻良母,更不追求“阔太太”,也不追求奴化的、琐碎的温暖小家庭。莎菲与两个男人的关系,正是表现了她对于这种自由的挣扎和追寻。这种选择与折磨,实际上是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追求。但是,她在大胆追求人性需要和满足的同时,她的爱情心理中有着深深的道德规范,具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在被爱的过程中,莎菲是高姿态的,她不愿意伤害苇弟,因为苇弟确实帮她打发了许多无聊至极的时光,满足着她作为一个女人,觉得应该是被人爱的虚荣心态。因此,对于痴心追求自己,但自己又不喜欢的苇弟,她感到抱歉。对凌吉士如痴如狂,但是理智使她没有“超越雷池”。当她逐渐懂得了凌吉士“可怜的思想”,发现他需要的是金钱、太太、儿子、花瓶、泄欲对象、传宗接代的工具等等,发现那个令她热爱和倾倒的高贵的美型里,原来安装着一个卑劣而又肮脏的灵魂,于是,她处在强烈的矛盾痛苦、激烈斗争之中。尽管她对凌吉士有着抑制不住的疯狂,当她被凌吉士吻过之后,她又鄙视自己,瞧不起自己,伤心地哭了,但又想,好在生命是自己的玩物。她并没有歇斯底里,而是选择“悄悄离开”和离开后的“悄悄生活”、“悄悄死去”。
莎菲既不爱纯洁、真挚、忠厚善良、没有男子汉气质的苇弟,也不爱外表美丽、灵魂卑劣肮脏的凌吉士。这种对于女性自主生命意识的思考,这种追求男女平等、追求独立人格的女性意识,这种对“灵”与“肉”统一的完美爱情的追求,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尽管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却又是继鲁迅《伤逝》之后的 “爱情革命观”的一次巨大的深化。
《致橡树》:追求独立、平等、同甘共苦的“爱情革命”观
舒婷的《致橡树》是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诗歌形式,以木棉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对橡树进行真情倾诉,表达了对真正的、伟大的理想爱情的执着追求。可以说,舒婷所肯定的独立、平等、同甘共苦的爱情观,是建立在鲁迅、丁玲爱情观基础上的最现代、最完美、最具有人性化的爱情观,是“爱情革命”观的又一次富有跨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第一,追求个性独立、人格平等。
这是舒婷爱情观的基本立场。抒情主人公通过“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等系列的比喻,否定了世俗的 “攀龙附凤”、“夫贵妻荣”、依赖他人生存、借助男人发光、充当“花瓶”、带有交换与利用价值、失去自我人格的爱情观,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深刻地表明了人格平等、个性独立、自主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观、爱情观。同时,舒婷并没有否定传统的“日光”般的温暖、“春雨”般的滋润,而是说“不,这些都还不够!”还需要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自主生活、并列前进等。尤其是“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是爱情观的更高境界:在并肩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独特价值,男方的阳刚之美刚毅如“戟”,那么女方的阴柔之美也应该英雄气概如“火炬”。这是对于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家庭妇女”、“传宗接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单纯奉献的传统女性观的有力批判,是对于女性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的疾声呼唤,是女性解放的更高层次,是男女平等的真正意义。
第二,追求相互默契、齐头并进。
这是舒婷爱情观的基本原则。舒婷认为,爱情既不是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人生依赖与寄托,也不是对另一方的情感支配与服从,而是要风雨同舟,不论是风顺辉煌还是艰辛磨难,都要在思想和情感的相互默契、在事业和人生价值的齐头并进,在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亲相爱、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不同的个性、优势和特长来体现各自的人生价值。诗中写道:“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在相依为命中配合更加默契,在克服困难中感情更加成熟,在历经考验后爱情更加坚贞,在共同奋斗中幸福更加美满,在并列前进中个性价值更加突出。这就是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崭新的爱情观的本质特征。
第三,追求理解尊重、同甘共苦。
这是舒婷爱情观的恒性追求。在舒婷的爱情观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的理念应当彻底摒弃。诗中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人生旅途往往九曲回肠、曲径通幽。“九起九落难到岸”,“十穷十富不到老”。因此,在逆境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共同用坚硬的翅膀撑起一片蓝天,在顺境里共同分享生活的七彩阳光,共同享受快乐与幸福,在奋斗和进取的过程中,能够相互扶持,不仅是肉体的相依为命,而且是精神的合为一体,不仅根叶紧握,而且“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以此求得爱情的全方位的和谐与平衡,这是对“白头偕老”的现代意义的深刻诠释。
第四,追求爱情更新、生活浪漫。
这是舒婷爱情观的人性追求。首先,舒婷追求爱情双方的形象和气质的飘洒和整齐。她希望“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更希望男性的“铜枝铁干”、“伟岸身躯”的坚强与挺拔,同时也追求女性的“红硕的花朵”的健康、秀美、温暖、充满生机与活力,又“像英勇的火炬”光彩照人。其次,舒婷追求生活的浪漫、乐观、向上,希望“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再次,舒婷还追求爱情的更新和生活的情调。爱情生活的单调,往往是“审美疲劳”主要原因,因此,诗中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这是最深刻的“爱情更新”的方法论。舒婷追求“日光”、“春雨”般的美丽、和谐、温暖、甜蜜、滋润和温馨的爱情生活,追求色彩斑斓、刚柔相济、若即若离的浪漫情调。这种对人性的反璞归真而又高雅含蓄的爱情观,是人类最高境界的爱情追求。
总之,鲁迅的《伤逝》站在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展示了以社会解放和经济独立为基础的“爱情革命”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站在女性个体的视角,揭示了追求“灵与肉”的统一的“爱情革命”观,这是女性自主的生命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舒婷的《致橡树》从爱情的本质内涵角度,表达了追求独立、平等、同甘共苦的至高境界的“爱情革命”观,是对新时期爱情观的完美总结。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侧面,共同构成现代文学史上“爱情革命”观的“三步曲”。
4.观辛亥革命有感 篇四
影片以秋瑾为革命牺牲的鲜血拉开了电影《辛亥革命》的标题,那滴滴鲜血刺激了我的眼球,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前辈的勇敢与爱国精神,震撼了我的内心。
广州起义,年轻的革命军们丝毫没有不成熟的表现,反而各个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毫无畏惧!影片将那份为信仰而战的豪情表现滴淋漓尽致,那宏伟滴战争场面更是震撼!最后喻培伦手持手榴弹冲进敌军中同归于尽!那份舍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着实感人!即便大家都挺身奋勇,但是最后广州起义还是败了,几乎全军覆没!起义中,黄兴断指,林觉民被抓。看到这里深深的觉得惋惜。
在张鸣岐审讯林觉民时,一句“大清索我命,我诛大清心!”震撼所有人的心!最后被抛掷海底,那无悔的神情,心中只存在革命胜利的希望与信心!最后徐宗汉等人冒死前去寻找骸骨,海岸边遗躺着具具革命者滴尸体,让我不禁潸然泪下。
影片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线索,结合战争与演讲,对辛亥革命进行还原。影片中革命无处不在,而革命的动力,就是为人民获得幸福、为民族获得尊严的信仰。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中心人物,促进并见证一路来信仰的崛起。影片将孙中山设置为一个演讲者,一位思想的传道人。他召集有识之士,建立同盟会,策划广州起义;到国外演讲,筹集革命资金;到欧洲,游说四国停止向清政府提供贷款,影响了大清驻外使节及其女儿;回国后,建立中华民国;清帝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制定《临时约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信仰便是这燎原之火,点燃了每一颗有民族责任感的心。影片中,不仅仅刻画了无数不畏牺牲的革命者,也叙述了一些食古不化、阴险狡诈的偷生者;更是巧妙地描写了被唤醒的有良知的中国人。大清驻外使节唐维雍及其女儿唐曼柔,本应对钦犯孙中山处死,但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孙中山,做了“那个王朝的殉葬品”。他们挣扎过、反抗过、愤怒过,但他们知道革命是为了改变命运,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他们期待革命的胜利——“我以我血荐轩辕”。
虽然历史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并没有成功,但革命的信仰,却在崛起,影响着中国未来的革命。就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我以为,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攻击之’。革命是让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革命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在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人心里,永远,永远却不惧怕列强,都不在畏惧封建王权,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进步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表现出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辛亥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教训,也为后人提供重要的经验教训。
而这部影片不仅讲述了辛亥革命那段历史,将其丰富饱满的呈现给观影人。还通过条条细腻的感情线索牵动着观影人的心。让观影人置身其中,重温历史,发人深省!这着实是一部为国家献礼的影片,使历史重现的影片,让人们回味深思更加奋发的影片!
5.观《辛亥革命》有感 篇五
电影的最后以孙中山的口吻如此说道:“我以为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信念从此深入人心。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是让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
然而我以为革命精神我们依然要继承,因为我们民族的复兴远未到来,许多人民依然贫穷。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富裕了起来,但那还只是部分人。尽管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但全民的精神却又变得越来越空虚了。社会虽新但集权制度犹在,集权制度犹在是因为国民精神面貌依然未能彻底改变!社会虽新但外来空虚糟粕文化如席卷般涌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国民丧失传统宝贵精神加之精神出现了新的病变。如此看来诸如此类的内忧外患依然尚存。“我以为革命是让社会进步信念从此深入人心。”然而如今尚有愚昧无知者不知何谓社会进步,谈何社会进步。“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现在虽无帝制,但官僚资本依然存在,官场内部腐败愈甚。尽管如此但还有民众视而不见惧怕强权而听之任之。更有甚者依然不知道官场腐败问题与个人与民族兴旺的关系。人们只知道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殊不知现在的贪官污吏也属革命果实窃取者。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多少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而他们这些骄奢淫逸者却过着浮华盘剥的生活。是人者都应该义愤填膺,全民应该奋而诛之!“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而今这个时代人们不再是任何人的奴隶,但人们却成为了钱的奴隶,在金钱面前一切道德、亲情、友情都荡然无存。
革命不仅仅针对的是物质与制度,更应该针对的是人们的思想精神面貌。要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了,还怕消灭不了那些残害人的制度吗?还会有人们精神上与日俱增的空虚吗?要想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必须得从教育入手。
如此看来革命精神没有过时,恐怕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我们永远要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与制度作斗争,我们永远要与落后的思想作斗争,我们永远要与自身的任性、懒惰、嫉妒作斗争直至自己的生命结束,直至人类从这个世界消失。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应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座右铭,也应该成为整个世界人民的座右铭!
6.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篇六
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今天我去电影院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介绍了清末政府腐败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财,人民的生活已到穷途末路了。加上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做经济、文化侵略,中华民族受到这种侵略辱,不仅人民无以聊生,连国家也面临覆灭的命运。孙中山先生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民族已经面临存亡的关头,如果不推翻满清政府,便无法拯救中国。于是便集合许多同志进行革命工作。孙中山先生决心革命的时候,年纪才二十岁。当时他是以学堂做为宣传革命的根据地,并且利用行医看病的机会,向外一步一步扩展,吸收同志。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时,孙中山先生组织兴中会,革命组织才成立。从那时候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才一次一次的展开来。孙中山先生发动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革命时的前因后果已经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那种精神,而且影片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了很详细的描述,像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为什么要辞去总统的职位,其实,在那个时代,孙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无奈。
我认为这部电影很真实只是还原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谱,没有吹嘘,没有功过是非,没有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批判,有的只是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的无奈,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7.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篇七
《辛亥革命》主要讲了在百年之前,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那沉重的国门,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众多有志之士在屈辱和愤慨中决绝向前,意图壮大中国,扬我国威。在这片古老宽辽却硝烟四起的土地上,多少英雄人物为了孕育民族自由站了出来,他们为了真理和民主的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的咆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雄狮。辛亥革命,一个封建统治下的.必然产物。也就是他们,当许多仁人志士还在为如何打破帝王统治的镣铐而冥思苦想时,在中国湖北武汉,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为中国从封建统治走向新时代而打响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枪。1910月10日,金兆龙等人率领士兵鸣枪冲出营房,占领了楚望台的军械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经过一夜的激烈奋战战,革命军占领武昌。几日后,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两百多年的清皇朝,还使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也同时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为走向民主共和奠定了基础,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这次革命是偶然爆发的吗?不,他是必然的,只要中国还处于贫穷愚昧的,中国还处于落后挨打的,这次起义一定会爆发,它是封建统治下的必然产物。
8.观《辛亥革命》纪录片有感 篇八
历史课上,我们观看了《辛亥革命》纪录片讲的是: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的记忆,让我这个当代的大学生深受启发,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当今这个和谐的社会,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纷争和矛盾,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是十分必要的。
近代之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已无 法扼制西方列强的压迫与侵略,一次次地在列强的进攻中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 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迫使中国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 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 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 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 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中国人民不甘面对备受列强欺凌的残酷现实,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运 动。民族复兴是几代人的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 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 繁荣富强起来,则更艰巨。历史上,许多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曾进行了无数次尝试,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今天的和平安定是多少革命先驱和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又是在多少次革命失败后取得的,这条 革命道路又是多么的曲折和艰难呢?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最难,那么中国真正开始革命是什么时候呢?又是什么事件对后来的革命有着 深远的影响呢?这一切无不归功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地位了。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 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 意义。第一、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 了统治 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第二、辛亥革命推 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三、辛亥 革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第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壮大了无 产阶级队伍。第五、辛亥革命对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各 个方面都起了积极的影响。第六、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潮。由此可见,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皇帝的统治,是辛亥革命带来了民主和进步的曙光。在学习了辛亥革命之后,在认识到其深远影响的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马平川,挫折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时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把每一次挫折当做一次磨练,我认为人只有在磨难中才最容易成长,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我们要重视个人的主动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方面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 面,我们不能忽视客观环境的重要作用,人是社会的人,自身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条件下,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利 用有利的条件,不断创造更多更好有利的条件,从而更好地朝着自己 既定的目标发展。那么对于一个国家呢,则应该从政治、经济、国民 思想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努力。应该始终以经济为中心,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同时,也要重 视国民的教育水平,思想素质的提高。只有在思想和文化有较好发展 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宣传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9.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 篇九
不管是辛亥革命、建党还是建国,其过程之艰难,付出的代价之惨重,早已是不言而喻。三部影片都邀请了相当多的明星大腕,在视觉上首先给了观众一个很大的冲击,除了影片本身讲述的故事之外,众多明星的加盟,也成为了电影的一大卖点。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抛头颅洒热血,所作的重大贡献。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由革命烈士秋瑾同志被押赴刑场,讲述何为革命开始,又以孙文先生回顾革命历程,解答何为革命结束,首尾呼应,深沉的背景音乐以及他们对革命深刻的认识,也将观众的思想引入更深的层次。我认为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当为孙文在说服四国银行代表取消对清政府贷款的讲话,面对列强代表,他用幽默讽刺的方式,从容地讲述着众多列强与当时中国的关系,孙文所展现出来的气魄和学识令人赞叹不已。
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是让我们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在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在做任何人的奴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
一部成功的影片永远也离不开音乐的陪衬。
历史本就是沉重的,所以无论是《辛亥革命》、《建党伟业》还是《建国大业》,其背景音乐的主旋律都是以深沉的风格为主,音乐缓缓奏起,沉重、哀伤又透着坚定,也将前辈们前行的辛苦、艰难以及他们坚定的信念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来。
《建党伟业》与《建国大业》在音乐的运用有一处很相似,分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和淮海战役胜利之后,在这两个时刻,影片导演都不约而同的选用了用革命歌曲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共产党成立,淮海战役胜利,在这两个时刻,任何语言都已不能描述当时的心情,于是,在嘉兴的那条小船上,在那间简陋的小平房里,他们选择了歌唱。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
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一首《国际歌》,两部影片,两个不同的时刻,但那铿锵有力的声调、憨厚的笑容以及难以掩饰的激动神情,却使如此相似。歌唱时,他们喜极而泣,他们互相拥抱,甚至抱头痛哭。
10.观革命根据地有感 篇十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花的旗帜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时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人真的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精神是否会失传?
我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烦躁.整日除了学习,逛街,上网就无事可做!相比于**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现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易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花的毛衣,就像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差不多一年大学还无法渗透的!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红岩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微变!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
政治抱负,为建设更加富的中华民国和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像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11.路在脚下——革命军人前途观教育 篇十一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 课 人: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官兵树立正确的前途观,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军队的前途统一起来,辨证看待个人的前途,自觉在军事实践活动中锻炼成才。
授课要点:
一、革命军人必须树立正确的前途观;
二、走出没有前途的误区;
三、在实践中努力创造美好的前程。
授课内容:
同志们从迈入军营的那一刻起,各自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有的想考学,梦想将来成为一名指挥员;有的想学技术,转士官,立志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专业人才;有的想早日立功受奖,为家乡父老争光添彩;还有的想在长本事、强素质、精武艺方面下功夫,把自己锤炼成钢。总而言之,都是想在部队有所作为,使自己早日成才进步。作为一名革命战士,要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进步,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前途观。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事业上的索绊。每个革命军人都应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自觉地把个人前途融入国家、民族和军队的前途之中。
一、革命军人必须树立正确的前途观 所谓前途,是指人们前面的路程,将来的光景。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有没有出息,理想是否得到实现,所作所为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器重。
前途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人在对待个人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和人生目的紧密相联的,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观。作为革命军人,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联,与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必须树立正确的前途观。
1、正确的前途观是革命军人健康成长的“方向盘”
追求理想前途,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不会有自觉的行动和良好的效果。正如狄德罗所说,“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大事。”大家所熟知的朱德、贺龙同志,为什么放弃国民党的高官不做,厚禄不收,脱下皮鞋穿草鞋,脱下将军服穿粗布衣,用贺龙回答他叔叔的话就是“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前途,我要的是国家和劳苦大众的前途。”正是有了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前途观,朱德和贺龙同志才成为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志经受不住“酒绿灯红”和现实问题的考验,把个人的私欲当前途,把一己之利当前途,一旦目的达不到,就悲观失望,个别的甚至走向极端,为了所谓的个人前途而葬送前程,沦为人民的罪人。这说明,能否树立正确的前途观,事关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我们每个革命军人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前途。
2、正确的前途观是革命军人履行职责的原动力 没有动力,火车就起动不起来,动力不足,就不能高速运行。我们要干好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需要动力,这种动力就来自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美好前途的奋斗。有了这种精神动力,才能够激发起高昂的斗志,才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自觉地去为事业拼搏、献身。长征途中,革命先烈之所以能爬雪山,过草地,天作被,地作床,吃草根,咽树皮,用小米加步枪战胜敌人的飞机、大炮,关键是树立了共产主义前途观,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为了支援边疆建设,远离妻儿老小,两次赴藏,最终把生命都献给了阿里人民,这也取决于他有崇高的追求。雷锋、李国安、许虎等英雄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也都是从正确的前途观中获得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每个革命军人都要像他们那样,把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和部队建设之中,切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正确的前途观是革命军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导航灯” 对于每个人来讲,在实现美好前途的道路上,总是有顺利的时候,也有曲折的时候;有成功,也有失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每一次成功和失败当作实现美好前途的“加油站”,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从艺之初三个月没有学会一句话,包括师傅在内的人都说“老天爷没有给你这碗饭吃”,但他抱定要走艺术报国之路的信念不动摇:“我偏要向老天爷要这碗饭吃!”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京剧 四大名旦”之一。《解放军报》曾刊登过一篇《不登我也写》的文章,讲的是某部一名战士,连续写了一千篇稿件都石沉大海。但他毫不气馁,始终抱定走新闻成才之路的信心,不顾别人讽刺和讥笑,坚持给报纸写稿,结果写的第一千零一篇稿件变成了铅字。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前途观,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不断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走出没有前途观的误区
在对待前途的问题上,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前途,既不能把个人的前途看得过重,也不能不讲个人前途,而要把个人前途和军队前途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三点:
1、走出职位低没前途的误区
一些战友常常说,刚来部队时踌躇满志,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可一深入实际,却又叹息自己职位太低,英雄无用武之地,很难有所作为。大家首先要明确,什么叫有作为。黄继光堵枪眼,这是惊天动地的作为;雷锋雨夜送大娘,这是默默无闻的作为。只要我们在本职岗位做了贡献,特别是做出了比别人多的、别人做不到的贡献,我们就可以说,有了作为。被总参授予“科技练兵好战士”荣誉称号的李洪涛,他是一个普通的机务兵,可他却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肩头的重任,他有一句名言:“机务兵一手托着国家的巨额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的生命安全,责任重大。”他把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倾注在科技练兵的火热实践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是第一个通过自学达到机务专业大4 学水平的战士,第一个破格加入机务技术攻关转家小组的战士,第一个被特邀入选中国直升机年会的战士,第一个走上名牌大学讲台进行学术交流的战士„..然而李洪涛却是从拧螺丝钉起步的,从钻研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开始,从弄懂一个个小开关、零部件入手,从争取每一分每一秒上路,一步步地踏上了科技练兵的征程。总结一下李洪涛的秘诀,我觉得有三多:一是吃的苦多。三伏天里,李洪涛坐在蒸笼一样的直升机里,进行着观察记录,汗水那他的工作服都湿透了,笔记本上汗珠点点,一串串数据已被水搅成了浆糊状。就这样,李洪涛写出了发表在《航空维修》杂志上的第一篇论文。二是想的事多。作为一名机务员,递递工具,擦擦机器就行了,可他却想着直升机的每一个零件,满眼都是改革课题。三是问的人多。他向飞行员请教,向首长请教,向外国专家请教,把直升机的每一个小环节做到了了如指掌。李洪涛就凭着这股对本职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开创了《航空维修》杂志“破例”录选“战士学者”,外国专家“破例”会晤中国士兵,中国航空界泰斗王适存“破例”收下“关门弟子”等四个“破例”。李洪涛是科技练兵中先进战士的一个突出代表,他所拥有的条件我们也拥有,只是看我们能否依托有条件潜心钻研而已。
2、走出时间短没前途的误区
新兵役制实行以后,大部分同志将只有两年的军旅生活。因此有的同志说了,两年一晃就过去了,时间太短,想干也干不成啥,没什么前途。这话听起来似乎也不错,但如果认真想一下,事实并非如此。美国 微软公司从名不经传到成为世界第二大企业只用了两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用了一年,我国第一枚导弹上天仅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十七天。大家说,两年时间还少吗?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我们当兵两年,光双休日就有104个,共208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不是时间长短,而是要有一种惜时如命的精神,向时间要效益,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即便你在军队没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回到地方后也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有这样一句话: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珍惜时间,利用了别人没有利用的时间,就可以把我们的军旅生活由短变长。所以,我们要把休息时间利用起来,把别人荒废的时间利用起来,再加上刻苦钻研,一定能有所成就。
3、走出分工差没前途的误区
有的同志认为,我分到咱们连,一天除了训练就是学习,哪能有什么作为,如果把我放到李洪涛的位置上,我说不定比他做得还出色呢!不可否认,工作分工对一个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人主观努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勤勤恳恳去努力,兢兢业业去工作,尽心尽力尽责,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会有所作为,都是有前途的。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饲养员”称号的某部饲养员叶洪海,他原来的志向和兴趣也不是养猪,组织上分配他养猪,他还闹过情绪。但是他根据革命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终于6 在猪圈里做出了大文章,发明了“中曲”长效发酵饲料,为养猪事业的发展闯出了新路。从我们身边大量的事迹也可以看出,无论干什么,只要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部队建设作出贡献,就会有出息、有前途。
4、走出文化浅没前途的误区
我们有的同志说,我文化底子浅,学啥也学不会,我是不能有啥作为了,能把训练搞好,把连队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就行了。我看这些同志,不是文化上的困难,而是思想上的为难。我们只有克服这些为难情绪,面对现实困难,这样才能做出作为。文化底子不好是不是真的就不能有作为了呢?当然不是。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时次次考试倒数第一,校长和老师都说他是“傻瓜”,勒令他退了学。可后来爱迪生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仅35一年记录在案的发明就有141次之多,平均每3天一个发明。我们有些同志则有一种“成功恐惧症”。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你总是念念不忘“我真笨”时,你得到的又怎能不是“我真笨”的苦果呢?
同志们,瓦特从一个茶壶盖的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生活当中很多东西并没有多么的高深,就在于大家能否去刻苦钻研。许许多多的同志的经历告诉我们:文化程度浅,照样有发展。而我们的同志,大都是高中生,文化最低的也是初中毕业,都具备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基本条件,关键在于同志们能不能钻进去,能不能发扬那种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取得事 业成功的阶梯。
三、在实践中努力创造美好的前程
我们每个同志入伍来到部队,都抱着美好的理想,可为什么有的同志苦苦追求却难以实现呢?这里固然有客观条件的差异,更主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够。时间告诉我们,前途永远属于那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强者,而不属于那些怨天尤人、躲避困难、意志消沉的弱者。我们革命军人要实现个人的美好前程,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坚定信心、矢志不渝
信心就是一种信念。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美好的前途,无不经过千险万难,而具有必胜的信心是实现前途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有了信心,就有了勇气,就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把阻力化为前进的动力。全军两用人才标兵、某部自动化研究站研究员沈志斌,在他还是一名战士修理工时,看到坦克发动机修理后测定功率十分麻烦,便大胆地向连里提出,自己设计一台发动机测功仪。连队干部望着这个嘴上没毛的小战士,不禁摇了摇头。可这没有动摇他的信心,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测功仪终于成功了,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之后,他又自信地进行只有少数专家才敢问津的汉字编排计算机程序实验,又获得成功。他在谈体会时说:“我没有什么经验体会可谈,在认准了要搞的项目后,除了信心,还是信心。”事实证明,即使我们是普通一兵,只要树立坚定的信心,也一定会实现美好的前途。
2、要立足本职、顽强拼搏 我们服役在军队,生活在军营,就应当热爱它并为之续写新的篇章,增添新的光彩,在为其创造辉煌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美好前途。有的同志认为,部队不是实现自己前途的地方,这是不对的。自古军营多俊才。缔造和领导了我们这支军队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堪称一代英才。雷锋、李向群、杨业功等也是从我们这支部队走出来的英雄模范任务,成为全民族引以为豪的楷模。因此说,军队建设是一项前景无限广阔的事业,部队是一所锻炼人、造就人的大学校。只要我们立足军营,发奋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李润虎,自入伍起就抱定了这样的信念:此生此世,惟有发奋努力,把党和人民分派的岗位,作为实现人生追求和价值的舞台。他像一颗螺丝钉,组织拧到哪,就在哪里发挥作用。当兵20年,始终如一,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当炊事员和炊事班长,在全师炊事比武中获8项第一;当班长,班里荣立集体三等功;代理排长,3个班5次立三等功。他本人曾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21次被师以上单位评为“优秀修理工”、“模范党员”、“志愿兵”和“学雷锋标兵”。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应该立足军营本职岗位,尽心尽职干工作,默默无闻做奉献,靠发奋努力、顽强拼搏,实现自己美好的前途。
3、要自强不息、百折不挠
如何对待失败、失意和挫折,也是实现个人前途必须解决的课题。人生不能常如意。在实现美好前途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革命战士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承认失败,不怕牺牲,不怕挫折,始终不放弃追求 的正确目标,百折不回,自强不息,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彼岸。有许多同志把加入党组织当作自己人生的崇高追求,入伍两年工作积极,训练刻苦,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他们回到地方仍苦苦追求不止,自觉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后终于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实现了夙愿。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还有很多。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认准了目标,百折不挠,奋斗不息,就一定会做出成绩,实现美好前途。
思考讨论题
12.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篇十二
这部电影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失败作为铺垫,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再以辛亥革命的进程作为电影的中心,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我在这部电影中也了解了许多。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从前我们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清政府还积极寻求与帝国主义的卖国交易。以自己的疆土换取一时的安宁,这种举动让很多爱国之人为之愤慨,最终领导人民走上了反清的道路。清政府一场一场的镇压,陨落了无数的英雄,泼洒了无数的鲜血,秋瑾、徐锡麟、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正是当时清朝腐败的象征,看到这里,我也非常激动:清政府不拿出兵力对付外国的侵略者,却镇压那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们,真是昏庸至极!
这时,摇摇欲落的清政府只好请出袁世凯,袁世凯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却打起了自己升官发财的小算盘,袁世凯一方面镇压革命军,另一方面却不断传达革命党和谈的愿望。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了了,心想:袁世凯可真谓是“墙头草”,为了自己的利益,竟同时连结革命党和清政府,可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最后,经过孙中山等共和派的努力,终于迫使清政府退位,孙中山当上了大总统,电影到此为止,可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袁世凯篡位、共产党成立、两万五千里长征。最后终于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辛亥革命背景知识点_辛亥革命精神09-27
辛亥革命运动06-17
辛亥革命题材分析09-15
纪念辛亥革命征文10-21
中考例题辛亥革命11-02
近代史辛亥革命07-13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07-26
论辛亥革命的影响07-27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10-22
佛教对辛亥革命的影响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