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

2024-08-01

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共8篇)

1.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 篇一

春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阴影笼罩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复杂的,有牵绊、有挂念、有怜悯、也有感恩、敬佩和希望。

所有人心里此时最大的幸福就是:我们都好好的!

在这特殊的时期,有一些人也为我们做着特殊的事情……

奔赴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以及所有医护工作者

他们为大家,舍小家,他们也是为人父为人母,他们也是女儿儿子,但是他们舍弃了这一切,只为大家的健康,冒着极大风险与疫情抗衡。

各企业与个人的募捐物资更是给了武汉乃至全国无穷力量与信心。

各乡镇干部和共产党员也一直在践行党的誓言,一心为人民服务,敢于直面疫情,时时关注。身体力行,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出门戴口罩,进门先洗手,关注及转发官方权威信息,不恶意评论,不信谣传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疫情出现到目前为止,虽然被感染的人数可能还会持续增加,但是党员干部并没有临阵脱逃,都在积极参与党员志愿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而服务,主动承担党组织飞配的任务,敢于到最危险,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打赢疫情作出贡献。群众也要积极配合,多了解学习相关知识,让我们都能成为抗击病毒的一份子!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携起手肩并肩,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

疫情期间防控思政大课心得 (四)

对于20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来给我们的祖国蒙上了一层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突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 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乌云”背后的灿烂的阳光。

一马当先,甘当战”疫”的”探路人”。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一线。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抗击病毒;”年后准备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义无反顾上演战”疫”最美夫妻档;多日面临着高强度工作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了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然而这些专家学者、白依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拯救生命,为民族担当,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更是人民的恩人。

万众支援,勇做战“疫”的“守护者”。我们的祖国在危难之际,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红纷纷慷慨解囊;有为抗战亲自押送物资的汽车司机;有为抗战抗战甘当志愿的青年战士;有为抗战投笔宣传防疫知识的文人墨士,他们一切行动寄托他们美好的祝愿,爱与善良无关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于为国家奉献的人,他们是最美的战”疫”守护者,我们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战“疫”面前,大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抗战,众志成城战疫情,无私无畏的“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

尽管疫敌再凶再险,但我们团结的力量便可让病毒彻底消灭。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过来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这场防控阻击战“疫” 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我们再共同约定,一 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

2.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 篇二

职业倦怠是一种身心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导致的疲倦、枯竭的症状,理论上说在任何职业中都可能出现,在诸如教师、医生等职业中尤为高发。当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由于难以在职业中产生足够的精神代偿,更难以在工作中获得额外的得以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感奖励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疲惫、衰弱、厌倦、孤独、冷漠、逃离等的消极情绪。如果此类情绪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管控,就会进而在身体层面持续表现出诸如失眠、困乏、健忘、迟钝等亚健康症状,甚至最终导致器质性病变。

在我国,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又具有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紧密相关的特殊性。

高校思政课属于大学公共必修课。其任课教师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与灌输、思想道德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政治任务。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既有一般教师职业倦怠的共性反应,又有源于其所教课程的特殊性而导致的职业倦怠的特殊表现。以下,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谈论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从心理层面看,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经常表现为对职业的厌倦、沮丧情绪。如果授课过程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回应,教师就会缺乏价值感与成就感;担心因学生不认同而导致学生评价的降低,进而担心外界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评价降低,从而产生焦虑感;难以控制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常常经历“振奋———失望——焦虑———茫然———倦怠———麻木”的周而复始的煎熬与折磨。长期负性情绪的困扰,最终使倦怠的思政课教师往往缺乏归属感,对职业产生质疑,或者形成玩世不恭、得过且过,缺乏竞争意识的混日子心态,或者对职业产生厌恶感,最终逃离职业。

一旦上述心理体验得以形成,教师在教学行为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一类反应可称之为我行我素型:教师基于对助人失败的焦虑,而对自我的能力甚至存在价值产生怀疑,正常助人的心理预期与现实挫折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心理失衡。此时,为避免长期处于这种失衡的痛苦,教师内心中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启动,较为消极的心理倾向,将教学问题一味推诿到教师自身以外的对象诸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或学生的身上。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而对台下学生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甚至说话等现象熟视无睹,不予理会。在教研上,教师也会怠于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的创新,最终沦为教学机器。

另一类反应可称之为讨好迎合型:教师认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接受来源于学生因为抗拒思政课灌输意图而产生的天然疏离的心态。部分学养不深的教师也对思政课部分内容持不同意见,这导致教师在授课时会有意识地撇开教学内容,另搞一套他认为学生会感兴趣的内容,使思政课成为以教师为主的聊天课。聊天内容或根本与所授课程无关,或背离教学意图,与主流价值唱反调,以迎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学生的猎奇口味。这样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时还颇受学生的欢迎,教学评价较高,但在教学效果上其危害甚至超过第一类教师的教学类型。因为第一类教师的消极行为顶多导致教学接受的失败,而第二类教师的行为却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导致或巩固学生错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职业倦怠的成因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思政课教师形成职业倦怠有其成因的特殊性。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政课教学在本科和高职院校有其固定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当今中国的主流道德观、政治观进行灌输和培育。对于以正面的价值灌输和价值矫正为目的的课程内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在上课之前,本能中就具有抗拒的倾向。大多数学生也许并非不赞同或不排斥思政教学中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他们只是对思政课意图触碰其正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感到警惕。这种逆反的倾向使学生在教学进行之前就对思政课教学充满偏见与抗拒,其接受动机就与对普通专业课的主动、渴望接受完全相反,课堂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此外,思政课教学的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建设本身并不成熟,尤其是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要开设的“概论”课,其中所涉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的理论研究虽然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其体系结构、理论构建都还需进一步完善。这样的现实,要求教师只有具有相当的理论素养,熟知相关理论的研究动态,并能够将理论与现实充分融合在一起方能驾驭。而若要学生完全领会、接受还需要教师熟知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设计教学切入点,潜移默化地解决学生心中疑惑,其难度要求就更进一层了。这种状况使得思政课在实际上比普通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事实上,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尤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修养和科研水平又和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偏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教学水平的局限就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可能,这也是部分教师对教学效果感到无奈和焦虑的原因。长此以往,职业麻木与职业倦怠也就成为必然。

从教师自身来看,由于传统思政课涉及伦理学、哲学、历史、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彼此交叉的学科,而思政课中涵盖的几门课程本身长期以来并未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只是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之下,诸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 课才逐渐成为一级学科。这样的学科现实导致思政课的教师往往缺乏对所教内容的理论建树,科研水平也比不上传统学科的专业教师那样深厚,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现实生活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法从理论层面对学生做出深入浅出、令人信服的阐释和说明,从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思政课是一门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尤其是其中普及面最广的传统的“两课”———“概论”课和“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其教学必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走出书斋,深入了解社会,并将社会现实与所授理论紧密结合。在本科院校,由于先天的优势,思政课教师走出去的机会较多,这会大大有利于丰富其课堂,而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的机会就相对较少,视野不够开阔,其课堂的趣味性、内容的深厚性就会大打折扣。自身教学能力的局限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成就,为了解决这种尴尬,赢得学生的青睐,个别教师就会剑走偏锋,靠玩世不恭、奇谈怪论来吸引学生,这恰恰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特殊表现。

从教学环境来看,因为是公共课教学,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一般以大课为主。教育部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文件中提到思政课教学班不高于200人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一些本科院校中也许算是一种班容量上的限制。但单一的标准也在客观上为原本采取小班教学的院校提供了合班、扩班的理由,使得这些年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班容量一扩再扩。大班教学的缺陷在于使教师陷入批量教学对学生思想的难以掌控与注重思想交锋、个性化辅导的思政教育规律要求之间的两难困境,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助教制度以辅助教学的情形下,这个矛盾尤难解决。这也是思政课教师感到难以控制课堂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思政课的教学短期效果难以显现,这足以使各院校尤其是更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就有可能以各种名目肆意削减思政课教学的课时,也不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育与建设,使思政课成为任何人都可以上的大众课。这一现实使思政课教师无论是在本科院校还是在高职院校其地位并非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在高校中的尴尬现状严重损害其职业自尊,使其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也逐渐偏低,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素质的现实差别也是关系到思政课教学成败的客观原因,并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加大了教师对教学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增大了其职业倦怠的可能性。本科院校的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了高考的筛选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客观差距;以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为第一导向的专科生较更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本科高校学生更容易对灌输目的明确的思政课教育产生抵触或轻视;旧高考体制下文理分科导致部分理科学生从观念上认为思政课属于文科的范畴,从而对思政课教学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现实中日益增加的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功利性的校园氛围使属于公共素质课的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根本无法与专业课相提并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

三、小结

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除了一般高校教师通常具有的竞争压力大、工作过于稳定缺乏变化等原因之外,因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所引发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焦虑、因助人失败而导致的自我价值的难以实现、因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引发的低自尊人格的形成是思政课教师形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因此,若要解决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就必须从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认真研究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区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学生、环境、以及教学理念的不同特点,尊重思政课教学的特殊规律,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积极引导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不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逐步使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同时也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摘要: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形成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师的职业成长,不利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最终不利于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大业提供必要的思想保障。而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则包括教师自身原因、生源原因、思政课的学科特点、社会原因等多方面原因。

3.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创新研究 篇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6-0227-02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大学生喜欢的先进教师典型,但在许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部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宣部、教育部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号召。由此问题倒逼反推,就要求思政教师进行多维度、多渠道的教学改革。如果我们比较分析这些教改成果就会发现,改革多集中于方式、方法层面,特别是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很少触及教学理念的革新。传统的思政教学理念一般认为,思政教育要进课堂、进实践和进头脑,关键是进头脑。从上到下“进”的理念往往单方面强调“教”,即从教材到学生头脑的“单向输入”,让思想政治理论像士兵占领阵地一样,强制性地“入脑入心”,较少考虑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兴趣感受与内心需求,殊不知,该理念正是传统思政教育“灌输式”教学的思想根源,也是目前表面上繁花锦簇眼花缭乱、究其实质依然是“灌输式”教学的思想根源,更是很多学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理念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思政教育呼唤着从教学方法的革新上升到教学理念的革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结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发现将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供求关系”模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重新认识思政理论、转变思政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产品”的三个特征: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受益具有非排他性和人为消费的非竞争性[1],因此,思政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由政府部门供给、非私人生产的“公共产品”。不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供求关系都是分析众多经济现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型。特别是新古典学派,不但把传统的“供给决定论”和“需求决定论”改造成为“均衡价值论”,还以量化分析描述供求关系,使得这一模型成为西方经济学“万能”的分析工具。马克思在论及“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时指出:“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2]208在讨论市场与生产的关系时,他又进一步指出:“需求决定供给,反过来供给决定需求,生产决定市场,市场决定生产。”[2]213我们不用再引用更多的论断来描述“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供给是为了满足需求的供给(不是从资本所有者的角度),需求是立足于供给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供给分为两种:产品能满足社会需求称为“有效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即使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也是“无效供给”。

首先,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可以用“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模型进行解释:思政理论由于其特殊性,在高等教育中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目前四门思政主干课是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假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类别由必修改为选修,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有选择的自由,就像在自由市场消费者自主选择购买商品一样,稍有经验的教师就可以预测,选修的群体不会很庞大,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目前思政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来说为“强制供给”,如果有学生认为该“公共产品”没有或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导致“消极消费”,即学生迫于必修课成绩必须合格的压力虽然“消费”了,但内心并不认同或低值认同该产品的实际价值,基于此种心理作用,谋求以最低付出应对该产品的“无效供给”。学习态度表现为不买教材和教辅参考书籍、逃课(绝大多数教师需要靠点名维持出勤率)、在课堂上睡觉、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课程作业、使用笔记本上网、玩手机、聊天等等,学习目的表现为考试只求及格,不计分数高低,所谓“政府失灵”。举例来说,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不是科学”而言,多数大学生更关注晚上宿舍能不能上网。调查表明,持此种心理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其次,应用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我们也很容易解释大学生普遍对于思政课兴趣不大的原因。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量和消费者心理满足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量考察由此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相应变化。正如人从饥饿状态开始进食直到吃饱,这一过程中对食物的需求会先增加后减少一样,刚开始消费第一单位产品时,人的满足欲望最强,随着消费单位的不断增加,满足欲望也随之降低,呈现出一种满足程度递减的趋势,当满足欲望趋近于零但继续增加消费单位时,反而会抑制欲求,导致满足程度的负增长。以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大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系统地接受了近現代史教育(初中教材分为上、下两册,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45万字),因此对这一特定时间段的史和论已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虽然有资深学者一再强调:大学阶段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即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相信中学教师也会在教学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而不是局限于具体史实),和中学阶段相比各有侧重,但大学生们是否愿意为了资深学者们说的那一小部分不同内容而多课时重复学习大部分的相同内容?资深学者在不断深入挖掘理论的时候如鱼得水,是否考虑到了青年学子从初中到大学学习同一段历史进程十余年的心态变化和兴趣保持度?同样是大学必修课,《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特》)也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但课程所涉及的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是基本吻合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都是必讲的,对大学生而言,应该说很多授课内容是相同或相似的,这也就解释了当下热火朝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什么搞一个活动(例如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以很好地体现《纲要》与《毛特》两门课的大纲要求了;从教师角度而言,讲解《毛特》能离开中国近现代史吗?讲《纲要》能不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吗?利用“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就能很自然地解释,为什么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们觉得这个新增加的“一单位”的“公共产品”会造成满足程度衰减了。

“公共产品”理论和“供求关系”模型告诉我们:不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在市场上就会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边际效用递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的具体表现为实效性不佳、接受度较低、无效供给和公共资源的高成本消耗。因此,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公共产品”,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既要保证“供给”,又要满足“需求”,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那么,思政课应如何顾及大学生的需求呢?以《纲要》为例,对于还没有进行《纲要》课程学习的大学生群体,要调查其教学期待,了解他们在经过初、高中近现代史的学习后,到底在头脑中留下了什么,积淀了什么,已有学习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树立了什么样的历史观,中学近现代史教育的成果是什么,对这门课程还有哪些未来预期等等;还要调查修完《纲要》课程的学生,要调查其需求满足度,了解在通过该门课程后,相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有哪些收获,得到了哪些新知识、新观点,教师是否满足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是否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是否对学生感兴趣的史实进行了讲述,对教材有哪些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意见,对课时、授课条件、考核等相关因素有何看法,如何看待《纲要》与《毛特》两门课程的关系等等。只有长期问卷调查每届学生学前和学后的需求满足度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的“供给”与“需求”结合起来。

总之,思政课教师作为党中央和大学生之间思想上的“联系人”,应该着力寻找和把握国家统一“供给”的教材内容和当代大学生内心“需求”的“结合点”,通过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又能符合青年学子的兴趣感受和内心需求,避免“市场失灵”,摆脱“政府失灵”,使思想政治理论这一“公共产品”变成实实在在的“有效供给”,真正提高实效性,让该类课程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吕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供求关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4):65-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 篇四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1】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举国力,我们帮助了香港摆脱了金融风暴的危机;举国力,我们战胜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举国力,我们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举国力,我们建设的高铁运行里程达到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举国力,我们打赢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就一定大获全胜!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举国力,今年的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再次动员和部署防控工作。一声令下,部队官兵整装向武汉集结,越是困难,越是危险,人民的子弟兵就出现在哪里,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坚强后盾。面对疫情“白衣天使”们,更有担当精神,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主动请缨驰援武汉。这样场面感人,也更鼓舞人。正是有他们这样奉献和牺牲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互帮、互爱,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正是有这样无畏的勇士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义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向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志士致敬,是他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解救被疫情困扰的群众就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群众关切送到他们心坎上。是他们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大旗;是他们给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增添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向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志士致敬,是他们社区工作者包括党员志愿者,接到任务后,放弃了春节的休假,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把防控疫情相关政策、相关知识送到社区居民门上。特别是值得欣慰的,为了能让社区居民充分掌握党和国家的精神以及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在铜陵铜官区有不少社区编发了防控疫情的“打油诗”、“顺口溜”,比如,“少聚会、不串门,不给他人添麻烦,不打牌、不打麻将,待在家里保健康,戴口罩、勤洗手,同样为国做贡献”等,通过在社区走村串户巡逻的方式广为传播,增强社区居民们的防控意识。

向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志士致敬,是他们的坚守与执着,树立了一座保障人民健康的“丰碑”!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2】

近期,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肺炎防疫的最前端,最好地诠释了“为天地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担负起的光荣使命。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你们以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始终帮助广大人民闯过激流险滩——舍小家顾大家,抗灾一线,致敬“最美逆行者”!1月25日00:01,东航MU5000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01:26安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这是一趟特殊的航班,机上是上海52家医院的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上海医疗队和4名随行记者。大年三十这一晚,他们告别亲人,紧急集结,乘飞机驰援武汉,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他们为大家舍小家,不管前路有多么艰险,随时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投入到紧张的防控疫情战斗之中,以仁心仁术,扶危渡厄,与武汉人民共度时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向所有出征队员致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在关键时候能够顶住压力、经受风险、战胜挑战,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树立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

你们以人间大爱和忠诚担当,始终把人民安康当成毕生的追求——践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致敬“最美逆行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向全院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应急志愿服务队,随时准备出征武汉参加救援。不到1小时内,20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最终筛选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这群志愿成为“逆行者”的白衣战士一定能够不负韶华和使命,为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瞄准初心这个“靶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你们以温柔初心和无畏坚守,始终行走在健康的征途砥砺前行——深一线勇往前,实心干事,致敬“最美逆行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不忘初心,团结一心,肩负起守护从化乃至广州北部地区人民群众健康的使命,广泛动员,深入培训,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党委书记、院长节日期间全程待命,分管领导坚守一线指挥,全体医护人员主动取消休假,按照工作要求,积极行动,毫无怨言。预检分诊是甄别与分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最前线,一声号召,12名党员护士及入党积极分子迅速强化预检分诊及消毒隔离培训,全力奔赴到这一场疫情防控的硬仗中。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坚守岗位,坚决服从工作调配;纵然疫情肆虐,让我们以必胜的决心,昂扬的斗志同病魔宣战!勇战疫情,护佑百姓,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致敬“最美逆行者”,您们永远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是你们向用生命捍卫疫情安全,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不论火海还是灾区,哪有危险,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逃生的人流中,你们的背影,永远是最奋不顾身的逆行!关键时刻,“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不顾自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扑向灾区,用生命与病情搏斗,赢得一分一秒的时间。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3】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年的这个春节过得不平凡。

近日,我看到了一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经历了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了;有的为了抢时间救护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还有的鼻梁被口罩和护目镜磨出了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深深的压痕、疲惫的神态,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然透射着必胜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有的还是20岁刚出头的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便学着像前辈一样,“以我所学,尽我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多难兴邦。无论面对洪水、地震、SARS疫情,还是遭遇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我们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一往无前,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而不倒、濒临绝境而不亡,反而愈发强大,缘何?答案就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发生后,北京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主动请缨赴鄂支援建设;湖南近300名医务人员踏上援鄂征途,许多人在“请战书”里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有一群斗士心怀大爱,慷慨请战,逆行而上,报名去抗疫一线:“我自愿报名参加医疗救助团队”“我执行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任务,经过实战考验,我申请加入防控疫情队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胜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是战场就会有牺牲,这是常理。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披挂上阵,冲到最危险的抗击疫情第一线;结婚刚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年轻护士邓甜甜,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地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她说:“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95后小护士”慷慨承诺;医生父子隔防护玻璃彼此鼓劲打气,是父子、更是战友……于患者来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危情时刻,白衣天使成了钢铁战士;“迎着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他们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将散开,唯努力不会被辜负。在这场正在博弈的战“役”中,谁最美?谁最累?战斗在一线的战友同胞,拼搏在后方兄弟姐妹!我们有理由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上下的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春暖花开、万家祥和!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4】

“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摘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今年的春节假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而格外的仓促。短短的几天假期,在与父亲的一次交流中,我们都谈到了总书记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这句金句,尤其是父亲,对这句话感触颇深。在此,特将父亲的一些感悟整理记录如下,对父亲而言,是一段岁月的凭证,对我而言,是鞭策更是激励。

我是一名年近六十的农民党员,担任村民组长三十年,整天与泥土打交道,和老百姓在一起,既是他们的带头人,也是他们的服务员,有时甚至还是他们的出气筒。

近些年来,常有人问我,村民组长干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又没有稳定的待遇保障,你图什么?的确,村民组长干的都是琐碎小事,却事事都关系到村民组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没有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是不可能干得好的。

这三十年间,无私无怨舍小家,尽心尽责为大家,做了不少工作,自觉无愧于党员身份。随着年岁渐大,偶尔也会产生一种还要不要再干下去的想法,特别是在一些善意的想法得不到村民的理解或遭到无端误解的时候。

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决策。去年9月份,村级党组织主题教育全面有序开展。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再次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初心和优秀党员的坚守。我对当下农村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自身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加清晰坚定的认识。

当前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拿我村来说,年龄六十开外的老党员占半数以上,加上年轻党员在外就业工作的多,这一支银发党员队伍就成了农村驻家党员队伍的主力军。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我对自己之前有时出现抽身而退的念头感到惭愧和不安。曾经入党宣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但是多年来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是否依然纯粹如初?在今后的岁月中又将如何做到保鲜依旧?

辗转反侧,我的回答渐渐清晰,那就是“忠诚”和“传承”。

忠诚是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动力和保障,也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近百年来,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尤其是我们这些基层老共产党员,更应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较真中,做到老当益壮、紧跟形势,发光发热、永不落伍。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无限接近、终将实现。我的妻子,老实本分。多年来,与我同甘共苦、相互扶持。我们的两个孩子都入了党,在各自的岗位踏实工作。孩子们善良诚实,乐于奉献,自小就对党组织充满了向往,能把她们培养成党内的同志,看着她们肩负使命、笃定前行,这令我十分骄傲。早在十多年前,我的家庭就被当地政府评为最美家庭,家人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让我们能够继续全力以赴的奋斗。

时光如梭,岁近甲子,越来越领悟到人生的道路是因为奉献才变得精彩。衷心感谢组织帮助我选择了美好充实的人生道路。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向组织再次表态,为民奉献的宗旨我会矢志不渝的坚持和传承下去。我坚信经过岁月长河的涤荡,理想信念之花会开的更加绚烂。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5】

这几日一曲《武汉伢》唱得每一个中国人心头发紧,眼里湿润。谁都不曾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座繁华热闹都市,瞬间陷入困境。就像冬夜里,迷失在街头的孩子,感到寒冷和无助。武汉伢,别怕!我们在一起,并肩闯过去!

武汉伢,别怕!自己要学会坚强。成长,需要磨砺。所以生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总会与坎坷困难不期而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病毒的来势汹汹,你必须鼓起勇气,拿起武器,抗“疫”到底!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坚定必胜信心,敢于和“敌人”硬碰硬,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身后的脚印才是坚实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会坚强,才能走出迷雾。我知道,此刻的你很难过。但此刻的你更要站出来,攻克时艰,让这段阴暗的日子平稳迅速的度过。“我们的城市病了”,但阳光总会驱走病魔。你要快点好起来,我们还等着品尝热干面的醇香,品品黄鹤楼上诗句的壮阔。

武汉伢,别怕!同胞在全力帮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着你遇到困难,兄弟姐妹都行动起来。向武汉集结的号召一经发出,立刻得到全国上下的积极响应,除夕夜便有三支医疗队驰援武汉。我们是手足,我们是弟兄,我们怎会忍心让你独自承受,孤独前行!就在此时,还有无数的逆行者向湖北进发,还有来自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武汉也绝不是一座孤城!无论何时何地,血浓于水,情重于山。你的羁绊,就是我们的羁绊;你的苦难,我们大家来承担!此时此刻,我们与你同呼吸,共命运。伢子,我们大家都在,彼此照应,携手闯关,没有跨不去的坎儿,搭把手,就过了!

武汉伢,别怕!母亲一直在身边。武汉伢,你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你是母亲怀里宝娃娃。“疫”在你身,痛在母心。你遇时艰,母亲绝不会袖手旁观。党中央国务院立刻组织起强大的力量,为你排忧解难。就算迷失在夜里,你还有母亲温暖的手。她会拉着你走出阴霾与昏暗,回到温馨的港湾。请相信,有母亲在,你的生活里永远不会有至暗时刻。儿遇困难母担忧,母把牵挂放心头。不管相距千里万里,你都能感受到母亲的爱,还有那双牵伴你长大的手。在母亲眼里,孩子的成长,总会有磕磕绊绊。没关系,爬起来,拍拍土,跟着母亲继续走。未来锦绣的复兴蓝图,还要你拿着笔画出满是江汉气息的一抹亮色。

5.疫情思政课心得体会 篇五

今天我们全国大学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共同学习“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就像艾四林教授说的一样,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场现实的思政课,鲜活的思政课,现实的思政课,难忘的思政课。这四个形容词可谓是淋漓尽致。听完这节特殊的思政课,内心的感触颇多。

艾四林教授提到关于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我们人类应该重视保护环境、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科学的重要性。我们要共创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坚持党的领导,跟党走,一起打好这场战“疫”。

冯秀军教授谈到: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自疫情以来,有很多人冲锋在前线,与死神做抗争。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变化的是战场,不变化的是每个人心中浓浓的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行为和心态来面对这次战“疫”呢?

在这种完好的庇护下,我们更要积极乐观。面对疫情,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做好防护措施,并且督促身边的每一个人,特殊时期,特别对待。我们要时刻关注疫情的消息,不传谣,不造谣,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战胜疫情。

6.观看疫情防控思政课有感 篇六

第一,我们要学会相信。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一线医护人员的努力、相信科学。面对疫情我们终将取得胜利。

第二,我们要学会敬畏。我们要敬畏自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我们要敬畏生命,每个动物的生命,都应该被平等对待。我们要敬畏法律,保护自然环境,严禁捕杀受保护生物,这是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我们每个人都应心中有戒尺,行为有准绳。

第三,我们要学会思危。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透支自己的健康、不浪费自己的生命。

7.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 篇七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从数年前的马加爵杀人案到现在的药家鑫杀人案, 从大学生刺母事件到大学生因恋爱不成而杀女友……一系列的大学生杀人案震撼着社会, 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在哀叹他们对生命的草率和不负责任的同时, 身为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我们, 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就高等教育而言, 高校是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 但纵观教育的发展, 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中, 有一项基本的课目从未动摇过, 这就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从业者所坚持和谨守的, 那就是学生的素质教育, 只有具备良好素质的学生, 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有潜力可发展的人才, 才能立足社会、奉献社会。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 首先, 社会转型给大学生造成诸多压力, 部分大学生生活态度不够积极, 生活质量欠佳。他们普遍在就业、人际交往、学业等方面存在危机感, 不懂得如何进行缓解和自我调适, 主要采取消极面对, 长期下去, 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其次, 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宝贵性的认识是积极的, 但是, 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 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 不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可贵, 甚至对自己以及别人的生命持一种蔑视的态度, 丧失了“人”作为一种存在应有的对生命的敬畏。因而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生命。最后, 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承受能力较低, 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成就感, 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 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不能体会自己生存的意义, 进而随意编排自己本该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的出发点是人, 归宿点是人的完善。“三生教育”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更是教会学生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学会生存的社会发展要求及教会学生懂得生活的现实需要, 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在新形势下,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如何更有效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并能享受生活, 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 已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渗透“三生教育”

(一) 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让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型期, 对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 但仍存在着偏差;相反, 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却异常的漠视。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教育。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认识生命, 保护生命。从人生哲学和生命哲学的角度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知识, 了解生命特点。如生命的不可创造性, 不可再生性。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也和周围的亲人、好友甚至社会、民族相联系。人要活得有价值。保护生命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校、联系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教会他们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如何自救、自保, 以维护生命的存在。第二:欣赏生命, 尊重生命。通过教育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轻视任何个体, 并且学会用爱心去经营生命, 用对亲人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人的生命。通过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涵义, 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父母赐予的生命, 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生命, 以谨慎的态度去尊重生命。第三:热爱生命, 敬畏生命。通过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艰辛与伟大。从情感上加以引导, 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爱环境, 爱动植物, 爱自己, 爱他人的生命, 从心理上敬畏生命。培养学生拥有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 从容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

(二) 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 让大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存

生存, 是人的第一法则。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 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 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尤其在信息、科技、生产、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生存教育在我们面前变成了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高校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相对滞后, 对学生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缺乏有效引导。当前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现实生存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态度反映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位或迷失, 这表现在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金钱至上观念、享乐观念、权力意志等, 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面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定位, 就业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盲目求高心理, 还有部分大学生完全依赖于父母、亲戚、学校和老师等外部因素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和现象的出现, 表明大学生的生存知识及其欠缺, 生存意识较弱, 生存的适应能力不高。生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德育的一部分, 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生存教育并加以合理引导。针对当前不少大学生生存能力较弱这一现象, 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存教育, 旨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生存知识, 掌握生存技能, 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三) 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生活, 是“人”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方式, 是与“他我”发生关系的媒介。人, 只有充分的认识生活, 尊重生活, 才能够得以维持其存在, 并进而实现其生命的意义。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具体说:通过生活教育, 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 热爱生活, 奋斗生活, 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 理解生活的真谛, 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大学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已产生独立感和成人感, 但另一方面, 对自立又带有不少片面的理解, 对父母、老师以及他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在思政课教学中, 教师可从学生的消费、交往等日常生活入手, 开展生活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实践生活过程, 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让学生懂得生活、珍惜生活, 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用健康、文明和科学的方式生活。

总之, 思政课教师应把“三生教育”渗透在思政课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之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从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内涵, 适应社会, 学会生存, 提升生活质量, 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发, 通过对“三生教育”必要性的分析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内涵和意义的探析, 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内容, 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渗透“三生教育”。

关键词:思政课,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永红.浅谈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广西大学学报, 2007.12

【2】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

【3】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北京:九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

8.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 篇八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向度 生命意蕴 价值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程的根本性质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属于人文素质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强调贴近现实、讲究方法、注重案例,会收到理想的效果。但对于枯燥的理论,学生们往往是入耳、入脑,却不入心,实际的教学效果会打折。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的观点,如果能够结合课程的人文性质,进一步发掘、凸显理论本身的“人文向度”,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情感,而且能深化大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更好地把理论的价值化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所谓理论的“人文向度”,是指理论本身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及其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它主要表现于理论的“生命意蕴”和“价值意蕴”两个层面。“生命意蕴”指理论形成过程中的生命因素,“价值意蕴”指理论蕴涵的思想价值。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双向思考,即,分别从理论和学生两个维度,来具体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凸显理论“人文向度”的意义。

一、凸显理论的“生命意蕴”,以理论的“生命活力”激发大学生热爱学习、敬重生命的内在动力

1.从理论本身看,凸显理论的“生命意蕴”,就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形成背后的生命因素。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源于实践,是个体或群体(民族)大生命在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实践中生命智慧的结晶。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不是如此。它们要么反映的是个体生命的智慧探索;要么体现的是民族大生命的智慧结晶;要么二者兼而有之。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们既是中华民族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民族大生命的智慧结晶;又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优秀中国共产党人,在关注民族生命、探索民族命运的历史进程中,分别于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理论发展,对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深深地凝聚着他们个人生命的智慧。可见,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跃动着的却是“生命活力”,蕴涵着深沉的人文思想,其实质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关注和探索,是生命的智慧结晶。如此的生命结晶是值得每个大学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

2.就大学生本身来说,他们往往把思想政治看作是枯燥的理论。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孤立片面地看待理论,既看不到理论背后厚重的历史或鲜活的现实,也考虑不到理论形成的生命因素及其跃动着的“生命活力”。因而,理论也就无法真正打动大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通过凸显理论的“生命意蕴”,目的就是让大学生理解理论形成背后的生命探索和智慧结晶,拉近理论和大学生的距离;从而,启发他们对理论本身的情感和认知,引导他们心怀崇敬走进理论,以理论的“生命活力”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正如黑格尔所言:“方法是内容的灵魂”,理论“生命意蕴”的凸显,就是要激活理论的内容,让大学生真正进入理论、把握理论。同时,凸显理论的“生命意蕴”,也是想通过透视理论的生命本质,对大学生进行敬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人文教育,拓展他们关于生命内涵的视野,让他们真正懂得漠视理论的学习实质上就是漠视生命,敬重理论也就是敬重生命本身。

二、凸显理论的“价值意蕴”,把理论的“人文价值”化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素质

1.理论的“价值意蕴”是理论本身所蕴涵的思想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它主要体现为理论的“人文价值”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即理论的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打下的奠基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具有的全方位的正面引领作用等。可见,理论的“人文价值”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着力点所在,对之的揭示、说明也应成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重点。

理论的“人文价值”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显性“人文价值”,是指理论直接呈现出对学生的作用。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人文价值”就是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为理论导向,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显性“人文价值”,同学们容易理解把握。而隐性“人文价值”是指不容易直接从理论本身看出对于大学生的作用,需要老师加以揭示和说明。以“科学发展观”为例。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该理论作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针,对于自身并没直接的价值可言。针对这种认识,老师通过带领学生深入领会理论,指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不仅是指导国家发展的方针,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具有人文关怀的一面;而且,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地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指导方针,这本身就是人文素质与时俱进的体现。当然,理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于现实的人文关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也并非去追求实用的知识。理论的价值更多是通过理论所包含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哲学的相关思想,指向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经由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浸染,帮助他们建构一个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世界。显然,通过凸显理论的“人文价值”,无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理解理论,促进这一建构过程。

2.从大学生的角度看,由于理论本身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宏观性特征,往往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理论内在的“人文价值”,如果授课老师不能结合具体的课程去总结、揭示和说明,“人文价值”就不能化作大学生的内在素质,理论也就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们除了机械地记住一些理论以应付考试外,在他们的头脑中也不会有更多的思考。就像前述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老师及时阐释其中的“价值意蕴”,点明理论的“人文价值”,就能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这看似教学中的小事,却直接关系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更关系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因而,通过凸显理论的“价值意蕴”来揭示理论的“人文价值”,能够进一步帮助大学生认识理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让理论入耳、入脑,又入心,最终目的在于把理论的“人文价值”化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素质。

总之,凸显理论的“生命意蕴”,实质上是强调进入理论的方法,就是注重引导大学生以怎样的理论视域走进理论,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凸显理论的“价值意蕴”,就是凸显理论之于大学生的价值所在,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理论的主体作用。可见,理论“人文向度”的凸显,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方法论与价值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入耳、入脑、入心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01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27

上一篇:职场礼仪:握手 交往中的硬通货下一篇:四年级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