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2024-11-26

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共13篇)

1.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一

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安庆一中数学组赴野寨中学举行教研活动

10月26日上午6:20分,安庆一中数学组一起乘车出发,赴野寨中学参加数学教研活动.上午8:00到达野寨中学,稍作休整,8:15数学组分高

一、高

二、高三三个年级分别走进野寨中学的对应年级的一个班级开展听课、评课、师生交流等教研活动。

我们高一数学组首先分在了高一(4)班教室听课和师生交流,汪和平老师执教。上课内容《必修1》2.1指数函数图像及性质一节。汪老师从复习引入,到新课讲解,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适时设陷,让学生从交流、互动与反思中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整节课让学生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适时的灌输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构造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上不断加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汪老师课堂采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场制作与演示,辅助学生很好理解新知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虽然短短一节课,让我们感觉到汪老师驾驭课堂教学有着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与汪老师对课堂教学的长期深入研究分不开的。

在评课之后,我们几个高一年级的老师一起交流反思。感觉我们自己平时的数学教学侧重点是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应用,有时忽略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高一数学的教学,速度和难度往往是我们不能控制的,甚至是大家追求和竞争的热点。往往导致高一的学生畏惧数学的现象。还有我们在很辛苦的埋头自己教学教研,却忽略了与别人的交流,甚至有的老师感叹自己内部交流都太少了。

总得说来,大家在这次活动中收获很多,反思很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会有很大的收益。

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是我们这次最大的收获!

2.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二

一、科学分组,“交流—互动”的前提

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进行合作互动学习,教师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多,可以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划分。按照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和互相提高的原则,我认为以下几种方式较为合理。第一种,同桌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便于操作,尤其适用于结队练习,即Pairwork。第二种,四人小组,可由前后四人组成。这种形式同样利于操作,尤其适用于Groupwork,如开展组内调查、讨论等活动。第三种,以桌子的一竖行为一组。这种形式在单词的复习及写作教学中更具挑战性、复杂性。如,拼单词beautiful,由组员按次序传换的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拼字母,并要求不停顿、不重复、无错误。这无形中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自己熟拼单词,才会灵活顺接。再如;一片习作,在教师教授所需的基本句型后,由学生每一小组一人一句合作完成作文,他们会更有成就感,而且避免了差生一句话都写不出来的弊端,真正提高了关注度。第四种,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这种方式我一般采用在难度较大、形式自由的活动中,如收集信息,课外采访,短剧表演等,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统一及角色的分配。甚至还可以将班级分成两大组,如开展辩论时,正方一组,反方一组。总之,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分组,才能使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具备主动交流、积极参与的基础,做到真正的互动。

二、以任务为载体,在“交流”中学习

小组活动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浓厚,滔滔不绝,意犹未尽,但是由此也产生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之后,学生几无所获的情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让小组活动任务化、具体化,也就是通过贴近学生个人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常采用的任务型活动有:Pairwork、Groupwork、话题讨论、组织辩论、角色表演、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交流、调查研究、绘知识树等。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4 Amazing things时,我课前布置四个自由组合的小组去查找“世界之最”的资料,并用简单的英语记录,最好有图片,有的学生上网查找,有的进阅览室,有的求助于长辈,不到两天的时间,“世界上最高的人”,“时界上最长的头发”,“世界上第一台电话”等等五花八门的信息和图片,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惊讶之余,又进一步鼓励和指导他们做成了四张手抄报,贴在了墙上,至今还有不少学生前去欣赏呢?

三、以人为本,在“互动”中锻炼

《新课标》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渴望与别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喜欢表现自己。我们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施教,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感悟合作的无穷魅力,在合作活动中体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现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

首先,教师要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了某个知识点后,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并且不懂的题课后还可以小组互相讨论、一起解决,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强调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由于“交流—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时,不能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要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因为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最后,要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变通、引申及创新。在教学中,我力争把教材中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情景。例如,在学习问路时,我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把各组的桌子摆成街道纵横的样子,学生也饶有兴趣的给各街道取名为“光明路”“健康路”等等,接着一场有情有景的“问路”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句型,还创造性地在对话中自编进了很多礼貌用语和指方向的句子。通过创设情景,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

四、合理评价,“交流—互动”的成功保障

一个合理的评价,会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课堂蓬荜生辉,所以,千万不可忽视“小小评价”的作用。我们要考虑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有鼓励作用。2.评价应是客观公正的。3.评价应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教师评,组内成员自评、互评;小组互评等。

总之,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在这一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的交流—互动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竞争和发展的交际氛围,能有效地实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黄巧宁.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之时间与感悟.华章,2011-16.

[2]郭红霞.初中英语小组活动的作用和策略前夕.教育教学论文,2011-13.

3.在交流中成长,在探究中学习 篇三

关键词:交流;探究;学习模式;小学数学

G623.5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知识、启发思维、尝试创新、开展实践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因此,如何应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切入点,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

一、改革教学理念营造探究氛围

(一)以人为本

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课堂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开展。唯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和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独立思考与合作发展。

(二)教学相长

为了培养学生交流的自信和探究的热情,为学生的合作探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心理氛围,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枷锁,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平等、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在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细致交流、精诚合作的基础上提出质疑、实现创新,实现合作探究与共同进步。

(三)方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探究与实践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变知识灌输为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思考、表达与合作,为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激发兴趣

要想真正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当中,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将知识讲解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融入到合作探究的氛围当中。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而是利用“找对称”的小游戏,让学生以老师的鼻子所在的竖线为“轴”,尝试找出人体中存在的轴对称图形。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通过抬胳膊、翘腿、闭眼、等方式干扰学生的判断。在热闹而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轴对称的图形的概念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找出几个学生代表,尝试阐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带领全体同学,对于阐述结果进行分析与整合,进而总结出科学而准确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中心,是交流的对象,是探究的主力,教师只需要在重要的节点进行指导与点拨,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知识的体验与获取,使学生在轻松而和谐的游戏氛围中参与探究、学会探究。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探究机会

为了构建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

(一)连环提问引发思考

连环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而常见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斗志,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结成“同盟”,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概念及特点的时候,教师采用连环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平行线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生活中的相交线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平行线和相交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能否相互转换?教师“连珠炮”式的问题,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了挑战,也给学生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机会,鼓励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开展合作探究,发现数学规律、揭示数学本质。

(二)小组讨论鼓励探究

如果说“连环提问”是间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那么“小组讨论”就是直接要求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针对一些难度较高、知识点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思考、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交流和反思,进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实现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以“分-总-分”的形式,先通过观察不同的三角形,总结三角形总的概念及特点;再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总结不同种类三角形的概念及特点,最后以列表的方式进行汇报总结。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会“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数学思想,掌握探究的规律、学会探究的方法。

(三)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探究是贯穿数学学习始终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课后实践,实现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拓展延伸。例如,在学习完“圆形”和“三角形”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探究题目:生活中的圆形和三角形有哪些?分别利用了二者的什么特性?能否互相替换?请每个小组以观察和分析报告的方式上交探究结果。以这种方式,将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鼓励学生无时无刻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三、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探究潜能

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当中,传统的“以分數论成败”的评价方式显然无法对学生做出科学而全面的评价。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改革评价方式:

(一)丰富主体

在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当中,学生是学习、合作与探究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二)革新内容

在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当中,除了考试分数之外,学生是否具备端正的合作态度、正确的探究方法、良好的探究能力等内容,都应该受到关注与重视。因此,教师应该革新评价内容,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纳入到评价范围当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革新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多种途径提高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希望广大教师持续加强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与讨论,使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而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秦进英.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15(07).

4.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四

一、案例背景

现代人生活在城市之中,冰冷的高楼大厦和嘈杂的车水马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小区是人们生活聚居场所,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恋、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不断完善,更是对未来的理想的不懈追求。本单元的课程教育学生关注小区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二、活动开展过程

第一阶段:情景导入,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介绍了自己居住的小区,知道了怎么样根据小区的特色给它取一个合适而又特别的名字。那么,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要学习怎么样对一个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如果现在我们长沙有一块地正准备开发建小区,怎么样规划设计才好呢?老师拿了一张这个小区的平面规划草图,是众多设计方案中的一份。你认为这个小区的规划合理吗?我想请同学们针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讨论一下,谈一谈你们的看法。

第二阶段:探讨、分析、展开讨论

活动一:分组讨论小区规划是否合理(媒体展示一小区平面图)

1、这个小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2、如果我们居住在这个小区,你觉得这个小区的公共设施是否完备,我们的生活舒适方便吗?需要添加功能设施吗?

3、这个小区的布局合理吗?如果不合理,问题在哪?

教师要在不同人群的需要、环境与心情等方面引导学生,并及时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总结各小组讨论情况。

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探究。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发言表述他们的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说这个小区处于郊区,生活不是很方便,缺少医院、超市等一些功能设施;有的学生说小区规划不合理,楼与楼之间间距太小;还有学生说交通不够方便„„整个气氛活跃起来了。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们发现了这个小区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和不足。同时同学们从我们生活需要这个角度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可行性建议。由此,我们知道一个完善的小区它应该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老师在看了这张平面规划图后也进行了思考,今天我发现我的很多想法都和同学们的建议不谋而合。而且老师利用空余的时间也尝试对这个小区的规划做了一些改进,画了一张平面规划图,我希望能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

同学们可以看到,老师在整体布局上做了调整,住宅区、休闲区的合理分布让整个小区显得更加方便美观。老师还考虑到这个小区的位置较为偏僻,就新增了保健中心、银行、超市、图书馆、美容美发中心等功能设施。银行、超市就在小区的入口处,人们出门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取钱、购物,非常便利。而且小区里还设有托儿所、幼儿园,这样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家长也节省了接送孩子的时间。

看来,老师和同学们真是心有灵犀。那么,通过刚刚同学们积极地讨论,我们对于小区规划设计中功能、要素的体现是否心如明镜、把握十足了呢?

第三阶段:深入教学,切入主题

1、效果图欣赏

师:就这一点,为了让大家能有更深刻地认识和体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们长沙本地的一个现代小区吧,在欣赏的时候,让我们针对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一起来关注细节,看这个小区与之前的那个小区比较,它是否做到了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呢?它能为我们的设计方案带来更多的灵感吗?(媒体展示维一星城地理位置图)

师:从这张地理位置图里你看出了这是哪个小区吗? 生:维一星城

师:维一星城在韶山路与人民路交汇处,临华天大酒店,友谊、阿波罗商城,育才小学。在市中心繁华地段。那么你认为处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小区与之前处在郊区位置的小区比较,它们所具备的功能是否一样呢?你觉得维一星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地处闹市,需要一些轻松的休闲的场所,还要一些防噪音的措施,还要多加强保安措施。

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到。对于一个小区来讲,没有什么比它所具备的功能为人们带来的舒适和便利更重要的了,那么,你的设想和现实是否接近呢?维一星城这个被誉为长沙“第一高尚住宅”的小区,它又是怎样来设计规划的?是凭什么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和更多的关注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媒体展示维一星城鸟瞰图、平面图、主体景观图)

第一组主体景观图:住宅区(媒体展示维一星城鸟瞰图、住宅近景、小区大门)

师:你觉得住宅的设计风格和排列位置有什么特别呢?小区内的主要道路有 什么特点?

生:欧式风格,环形排列,利于空间增大。

师:住宅有些欧陆风格的感觉,装饰性很强,大致呈环形排列,这样使内空间增大, 有利于住宅通风和采光,而且给人们带了耳目一新的视觉美感,小区内的道路也是环形的设计与住宅的排列相呼应,不仅方便,还显得和谐美观。所以, 具有视觉美感也是小区的构成要素之一。

第二组主体景观图:艺术景观(带循环水景喷泉、星城十大夫、门前叠翠主题概念广场、多点立体绿化、叠翠艺术花架长廊)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个小区里面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景观呢?

生:一是可以美化环境,二是可以让人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师:在闹市区,人们学习、工作辛苦了一天,需要放松,需要阳光,需要亲近自然,这些美丽的景观,不仅美化了环境,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也体现了小区的环保、生态的特色风格。

第三组主体景观图:健身场所(映翠瀑布式泳池、健身缓跑径、滚族溜冰运动径、卵石按摩健身径)

师:小区里面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健身场所呢? 生:满足了各种人不同的需求。

师:地处闹市,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倍感紧张,小区提供布局合理的健场所方便人们强身健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设置不同类型的健身场所,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喜好和需要,这就是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一个方面的体现。而之前的那个小区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同时,通过这些美观、精心而富有创意的的设施设计,打造了维一星城的一个视觉亮点。

第四组主体景观图:休闲娱乐区(儿童意志训练营、亲子种植场、老人棋牌室、阳光成长儿童娱乐区)

师:你觉得这些场所的设置有什么积极意义呢?之前的郊区那个小区是否也需要这些场所呢?

有的学生觉得满足了老人和儿童的需求,闹区和郊区都需要;有的学生觉得郊区活动范围广,不需要;有的学生觉得郊区生活不方便,更加需要。

师:一个小区,有健康的年轻人,也有年迈的老人和小孩,因为身体状况和年龄的关系,他们的行动显得不那么便利,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设计这些场所,让老人能够在各种活动中活得舒心精彩,让小孩能够健康成长,利于身心健康,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由此可见,一个小区不仅要布局合理、舒适美观,还要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才能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生活。

当然,不同地理位置的小区,在功能设置上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儿童意志训练营、亲子种植场在郊区的小区则并不一定要有,因为周围有可以进行这种活动的条件存在。

师:看完这些主体景观图,我想同学们不止看到了维一星城外表的华丽,更 感受到了它对以人为本的个性诠释。它虽然地处闹市,但同样能让人们感受到绿色、生态,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安逸,关心与体贴。对吗?

生:对。

师:从同学们的探讨中,看得出你们对以人为本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考虑问题也更加细致周全。由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设计规划一个小区必须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需要什么,设计什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平面规划图吧!

第四阶段:创意设计

活动二:设计一个有8至14栋住宅楼的小区平面规划图.地理位置:我们学校附近书院路和南湖路交界位置, 临湘江、沿江风光带.表现方法: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小组合作绘制小区平面规划图,可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鼓励学生多画草图,绘画功底强的小组可绘制主体景观图)

作业要求:

1、公共设施完备,居民生活方便。

2、充分利用地势与周边环境协调。

3、美观、舒适,具有特色。

先引导学生略微讨论住宅应该是高层还是多层,需要什么功能,怎样体现特色之类的问题,再进行作业。

播放背景音乐,展示地理位置图,教师随堂辅导,帮助学生了解比例、方位和绘图方法。

第五阶段: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的设计草图

设计评选,每组选派一代表陈述设计方案,强调小区设计特色与优势,展示设计图。(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积极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果)

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小区设计,有的设计很新颖,比如楼层高度递增的变化,很有成次感,方便住户观赏沿江风光带;有的设计了一个类似于纽约自由女神的观光台,等等。

2、教师总结

师:小区是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它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去装扮它,它也会回报我们,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要用我们的

智慧,我们的双手和创新精神去完善它、装扮它,相信未来的小区将在同学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

三、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综合·探索”课业的简单案例,在本案例中,如下几个方面的处 理很好地服务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⑴ 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土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小区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认识到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美术课堂的人文性。

⑵ 教师通过展开分组讨论,把课堂从新课改前单纯的老师说学生听的被动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参与性强的主观能动,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探究能力大大提高。

⑶ 让教师、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之中探讨美,创造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呈现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⑷ 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学校附近的一块地规划设计小区,这样的的设置对于学习问题的解决指向性强,即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⑸ 学生完成作品后, 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⑹ 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觉得这是我的课,积极性提高,老师也可以从某些方面得到启发,改进不足。

⑺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⑻ 本案例中有意识的应用了模糊教学理论。模糊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理论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领神会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在教学中创设知识、心理上的暂时性的“ 模糊” 状态,促使学生体悟、想象,以最终收到精确性的教学效果,并创造出一种深远幽微的艺术境界。它追求师生心灵的体验与感悟。

比如:

① 布白补白,给出一个小区规划,不指明具体哪里不足,要学生讨论发现指出;

② 囫囵吞枣,重大局,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出小区规划设计总的思路; ③ 滚雪球,教学和讨论活动中发现学生小的闪光点,逐步加以引导,扩大,把集体的智慧融合起来,小的闪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趋近于完美;

④ 难得糊涂,表扬学生的思维成果,承认学生的成绩,不绝对裁判学生审美过程中的错与对,不急于揭示其中的不足。

该课完成后,我深深地觉得,只要我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从创新的角度考虑,摈弃固有的老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设计出好的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案例,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案例总结、反思

“综合·探索”学习是以美术为手段,表现社会与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案 例中教师始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发挥自主性,使他们的创意设计充满 个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美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美术知识 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 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 育。怎么样寓教于美这很关键。也因此我在本案例中有意识地尝试将模糊理论运 用于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对模糊教学积极意义

5.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五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心得体会:创新经营体制实现转型发展近年来,得益于省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深化粮食行业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着力推动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忘粮食人的初心粮食人的初心,具体就体现在对粮食工作的责任,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有一颗爱粮之心,爱农之心,奉献进取之心,不辱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行业使命。

因此,聚焦到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丰富内涵,(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和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确保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取得大落实。

目前,粮食系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已经全面铺开,市县粮食部门紧紧围绕个问卷思考和谋划工作,重点突出对粮食部门如何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认真思考,年月日,市粮食局组织部分县(市、区)粮食局负责人在什邡市召开了市粮食行业融入乡村振兴研讨会,围绕推动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参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粮食行业如何有效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在讨论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明晰了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成果推进工作大落实,加快推进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全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粮食部门、粮食行业、粮食企业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在确保粮食安全、保供稳价、应急保障等方面更好发挥宏观调控载体作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二、解放传统思想,树立干事创业信心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明确了我们工作的宗旨和使命,就要积极的解放传统思想,坚决破除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坚持依靠改革激发粮食市场活力,长期以来,粮食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年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粮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家粮食局专门部署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讨论,粮食工作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趁势而为。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粮食行业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甚至影响企业生存。

例如现在一些粮食流通企业,开放意识不足习惯自我封闭、习惯享受国家政策保护安于现状、习惯于沿袭过往不愿改革创新,面对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薄弱、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无有效对策,可以说,我们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粮食行业终将再次陷入困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力在于适应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营组织体系、企业经济实力、科研能力、转型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而当前我们在各方面均存在弱点。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领会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树立战略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清醒认识不加快改革实现转型发展就会落后最终被淘汰。

要立即行动,以适应市场竞争为目标、以体制机制为重点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国家储备需要、保供稳价和应急保障需要、企业竞争需要的行业体系。

在国有粮食企业中,不乏一些思想积极开放,经营渠道广泛,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

6.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六

当前,全区第一批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中,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走势仍存在诸多变数。面临危机,如何转变观念,立足本职岗位,切实用科学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围绕“促转型、扩内需、保增长”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我局实际情况,形成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我局的根本要求

我局近年来在不断转变观念中,取得较大成绩。20xx年,通过我局上下的努力,成功创建两个国家级,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观念先进、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是转变观念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协调发展,作为科技部门,其基本职能是行政管理,利用政策杠杆,来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应用科学。作为从事科技行政管理的人员,我们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认识,所谓科学的认识,必须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传统工作思路中摆脱出来。因此,本人认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我局的根本要求是需要全体人员切实转变观念,才能使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得到实践。

二、科学方法是检验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处于学习阶段,对于此阶段,本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其成效,首先,参与学习人员必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给各行各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方法。其次,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全区的企业引进,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补助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领域。第三,科学方法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掌握,从而更好地在实践过程中,化解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科学的方法首先是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渠道,并加以解决。因此,本次检验科学发展观学习阶段成效的标准至少包括发现问题、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各种方法的优劣、遴选最佳途径。

三、全面梳理并解决观念理念差距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我局机关作风中仍然存在思想观念陈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方法措施不多等现象,一些同志存在“等、靠、要”思想,究其原因在于本位危机、知识危机,这些均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违背。是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其实在于“想不想、敢不敢、愿不愿、能不能”。想不想用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工作中,其实质是观念问题;敢不敢用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工作中,其实质是魄力问题;愿不愿用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工作,其实质是态度问题;能不能用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工作,其实质是本领问题。

四、用科学方法创新思路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应为我们仍有很多地方没有科学发展,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当其冲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思路,不能乱出主意、乱出想法、乱作为。本人认为破解影响和制约我局科学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表象上至少存在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部门协作、中层管理能力、制度规范、人员能力水平等问题。部门协作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局与局之间,局机关内部部门与部门间也较为突出。解决此问题,需要打破部门界限,摒弃“地盘”观念,一切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发展,有利于事业发展,切实从全局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实现各部门的全面发展,补长“短板”。中层管理能力问题主要是个别中层干部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够开拓,因循守旧,领导艺术水平不高,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够,企业管理不了解。对于此类问题,要求中层干部牢固树立局机关“顶梁柱”的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的轮岗和竞争上岗制度建设。制度规范问题方面,主要体现在当前一些工作制度较粗或缺乏,凭经验、凭惯例、凭感情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现有制度执行仍有不到位的情况。人员能力水平问题体现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文字基础等方面,一些同志还存在业务能力不强,政策掌握不透等问题。对此,个人建议,利用学习考试、考核、评议等手段来促使全体人员在能力水平问题上得以快速提高。

7.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索;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5-02

新的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的变化较大,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活动和探索中,才能真正的学到数学知识,对于通过体验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才能掌握牢固。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应是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制造良好的机会,也就是为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创造良机,为学生能够投入到实践操作中创设情境,为学生的互动合作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和留白。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在知识的再次构建的过程中,实现自主的发展,凸显主人翁地位。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大趋势。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主要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探索

小学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抓住小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和现有的心理特点,依托广泛的生活实际中的题材,强调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采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数学知识。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选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例子作为切入口,通过创设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兴趣中进行探索。由于本课要求在直观感知中抽象的角,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对于角的这种抽象的特征,如果单纯的讲授学生记住的无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笔者则采用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新知。笔者在课前,就已经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数学知识,准备好了素材,制成了课件。课堂上首先以图片来激趣:“同学们,今天呢,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图片,大家想看吗?”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笔者接着依次展示“金字塔”、“英国圣保罗教堂”、“艾菲尔铁塔”,问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你感觉美吗?这些屋顶长什么样?”同学们经过对图片的欣赏后异口同声地回答:“屋顶尖尖的。”接着让学生看屋顶两边呈现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回答出“屋顶两边直直的”。笔者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新知,引出本课的课题——这些屋顶中藏着的这些朋友其实都是“角”,今天这节课就一起走进角的图形世界,一起来认识“角”。

二、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发展

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的特征,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对发达些,对于事物的认识,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衡量具体的实物,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维。笔者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生理和思维特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诱发出对问题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和锻炼,让学生在合作中求得进步和发展。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四个方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东、南、西、北”的任何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笔者在这一课时的处理上,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请你们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来说说学校周围的建筑?”这一问题让学生动脑想,动嘴说,很轻松地复习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所居住的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了,同学们看看我们学校周围又增添了哪些新的建筑物?”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生回答有超市、商场等,老师接着追问:“这些建筑物分别在我们学校的什么方向呢?”由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很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能够说出大致的方向。笔者进行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又认识了哪些方向?生答: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笔者接着为学生创设说的情境,“刚才说了学校周围的一些建筑,那么你所知道的其他地方的建筑的周围有些呢?请你选择一个建筑,说给你同桌的小朋友听,看看哪两个小朋友最认真。”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来讲,对于学生讲的比较好的要及时地给予鼓励。通过笔者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正确引导,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实际的亲身操作体验中,学得真知,学会合作,通过切身的实践,加深学生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的理念,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并在自主探究的合作中不断进步共同得到发展。

三、数学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要为学生留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材,在新课标指引下得到广泛使用。教师观念随之更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诸多的课堂教学细节中得以彰显。“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稍微打开一扇通向知识原野的窗子。”一堂数学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都会为学生的思考留白。笔者深深地记得这一名言,将“留白”作为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穿插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拓展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为学生的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开拓探索的园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中来。笔者注重课堂上的课前弹性预设、留白预设。通过预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预设,为学生的有效生成留出空间。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变更,利用好学生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喷发,使得数学课堂精彩绽放。如《通分进行比较分数大小》一课,笔者问:“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谁还存有疑问?”一生提出疑问:“我不清楚比较分数大小,为啥非得通分?”笔者首先对学生的质疑精神表示鼓励,然后为学生讲授通分的重要意义。笔者在课前已经有预设,随即在黑板书写例题:①1/2+1/3;②5/6-2/5。问,谁会计算,同学们感到畏难。笔者提示,课下大家利用今天课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通分,试试看。其实这就是为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作的铺垫,学生的提问,起到了预习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将会可能出现的情况,为预设留有更大弹性空间,给生成留足余地。

总之,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创新留有空间,通过自我体验,实现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实现思维的自主放飞。

参考文献:

[1]席振伟.数学的思维方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孔慧英,梅智超.现代数学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八

金塔县三合小学 常建兴

本次,我校开展的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担当意识,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活动,使我校广大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我校教师在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本次活动也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在工作中“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促发展”; 树立敢担当、树标杆、挑大梁、走前列的意识;克服保守畏难思想,增强奋力追赶意识;坚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信念;强化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责任意识;提高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无私奉献的职业修养;树立创先争优、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工作方式,展示了我校教师新形象。我校全体教师决心以更加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那么,如何让自己与时俱进,做一个合格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呢?

一、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能打破思想禁锢,激发工作活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放思想,首先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2、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我们必须善于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开动脑筋,想学生、家长之所想。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根据岗位工作职责,积极思考如何创新工作,如何创造性的教好书育好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3、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专心做事,做出特色。”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一是对同事、领导做好“诚信”服务,做到有诺必践,绝不信口雌黄。二是为学生家长积极主动的排忧解难,帮助家长学习教子知识,努力减少家长不必要的负担。三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学习技能等方面积极为学生进行引导、矫正。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支付给学生。

4、要敢于转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住各种诱惑。同时,在工作中要能够放下身段,破除旧观念,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拉近距离,热情周到地为他们做好服务。要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光辉灿烂的头衔放于“引导者、合作者”的同伴互助地位,从思想上、行动上解放自己,敢于低头服务。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才能促使自己不断的发展,在时代发展的步履中才能行动自如,才是时代需要的教师!

二、树立担当意识

自学校召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担当意识,促进跨越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动员大会以来,学校下发了学习材料,制定了《三合小学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担当意识,促进跨越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方案》,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全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担当意识,促进跨越式发展”活动动员大会精神,领导讲话精神;把握指导思想、目的要求、主要任务。并且每位教师结合当前新形势,回顾自身在工作,特别在师德方面的成长经验、故事、教学案例、实践新教育的做法,畅谈如何融入全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担当意识,促进跨越式发展”活动中,如何做师德高尚教师。在活动中,老师们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我们要认真学习“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就要学习他们的爱,学习他们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凝心聚力为教育奉献。不仅需要感动,更需要行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争一流、跨越赶超,用突出的实绩感动人;涵养师德、注重学习、锤炼教技,用平凡的工作感动人;以身示范、以爱育人、以情感人,用日常的爱心感动人。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同心同德,大干实干,开创我校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

9.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九

一.引言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新课程把课堂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科学概括。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只有师生、生生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会有三维目标的最终实现。

广东版物理教材的正是以教学活动栏目的形式,突出了“讨论交流”这一显著特点,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精神而编写的。

遵循新课程标准,使用广东版物理教材以来,笔者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比较集中地探讨研究“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的问题。现在整理教学笔记而写成这篇短文谨向读者专家求教。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的实施理论与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颇受瞩目,甚至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理论相比较,建构主义更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而且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建构主义者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则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彼此不同。建构主义者并且指出,学习者可以通过合作从而使理解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1]建构主义的这些观念,为新课标大力倡导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什么是“课堂讨论交流”?它是围绕一定的问题或现象朝某特定方向,在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多向流通与反馈的过程。它是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重要环节,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互动特征。可以说没有“讨论交流”,就没有合作学习,合作是讨论交流的基础。那么教师在“讨论交流”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充当讨论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体现实质的交流,不能流于形式。因此应确切考查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到有着共同目标、明确分工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的思想是否得以交流,甚至碰撞;他们之间是否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教师在“讨论交流”课堂中自然是责无旁贷,诚如建构主义者所主张的“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师要致力于创设教学环境,形成一种交流协助的氛围。

讨论交流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能发挥作用,而它的引导和组织必然打下不同学科自身的烙印。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础性、结构性、逻辑性、哲理性、抽象思维性、量化性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交流”,可根据教师的不同作用分为两种类型:

1.师生讨论,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与全班同学之间、自己与小组之间或自己与个别学生之间的指导下来完成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在广东版必修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中,认识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广东版必修2《万有引力定律》中,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的了解;广东版选修3-1《认识多用电表》讨论交流栏目中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这些章节内容,逻辑性、哲理性、抽象思维性、量化性都非常强,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无法在课堂中

让三维目标得到实现的。

对于此类“讨论交流”,笔者作为课堂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开始阶段内容的引入。引导可以是创设物理情景,诸如电脑动画,演示实验,语言描述及学生实验;对于重点难点作出提示点拨,为下一环节的进行作铺垫;提出细化问题,分配交流任务等。例如上广东版必修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我曾增加演示“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这个实验,这既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又能帮助他们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思想方法。然后,我又重现学生们初中曾做过的斜面探究实验。这样一来既能促使学生的原有认知在新的实验情景下进行迁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又能顺利地分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开展探究。在演示过程中我又提出三个问题,并与全体学生交流。问题之一:“若一直让小球摆动下去,往复多次之后,它还能上升回原来的高度吗?”问题之二:“如果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它的运动将会怎样?”问题之三:“假如将轨道弯曲成一侧水平即曲线ABF的形状,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以前三个交代足够清楚问题作铺垫,提出第四个问题:小球“永远运动下去的速度的大小会变化吗?什么情况越来越慢,什么情况越来越快,什么情况快慢不变?”再让学习小组交流。教师随后作巡回指导,可以还再次重现实验给某个小组或某些学生观察,较为深入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个别交流。

2.生生讨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发挥好组织作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个别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小组内部之间,在教师的组织下来自主完成一些限于技能、体验性目标而要求并不高的内容。例如在必修1,《时间与位移》讨论栏设计旅游路线;必修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选修3,《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学生分组实验。这些内容实践性强,没有学生个体的感性认识就无法达到新课标要求。

对于此类“讨论交流”,我把教师在其中的组织作用归纳为“四对”,即对学习小组的有效构建,对实验器材的充分准备,对实验要求的程序设计,对学习任务的适当分配。教师要支持协调小组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沟通,从方法、步骤上多予以指导,多鼓励学生的钻研表现,而教师自己则更多地在“台下”了解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广东版选修3-1《洛伦兹力的研究》讨论交流栏的公式推导,笔者把推导的顺序从易到难组合成五个独立的推导要求学生,前四个推导先由组长,按难易度组内合理分工逐个完成,最后一个推导再由全班共同合作完成。我把这比喻成拼图游戏,鼓励学生限时比赛看哪个组最快拼得最多。然后由最快的优胜小组代表展示推导过程,其它组同学还可以发问。学生解答结果如何不是最重要的(课程标准没有要求),但让他们从中能够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教师的组织作用立竿见影。

组织为了引导,引导有赖组织。在实际教学中两种类型更多地是结合使用的。出于研究的需要,不妨姑且分出以上两种类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行为能力达到完全成熟,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需要通过无数的教学过程来完成。在“交流讨论“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对新的学习方法不熟悉,不适应,教师的的主导作用较大,随后才逐渐过度到让学生更多的“独立自主”,让他们更能动地参加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交流。笔者自己的探索不过刚刚起步罢了。

三.物理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的实施过程与方法[4]

(一)组织学生参与。

1.合理编组,建立积极互赖关系。对于固定学习小组的编排,应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水平差异等因素,从整体考虑分组。座位的编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排座位表,同一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同时必须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为避免坐在一起,小组内部还可能是各自为政,“貌合神离”,以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成紧密的组合:(1)通过目标任务安排实现互相依赖。(2)通过材料器材分配实现互相依赖。(3)通过角色分工差异达到互相依赖。(4)通过集体奖励机制达到互相依赖。

2.监控与适时介入。尤其在实施的最初阶段,监控与介入更为必要:(1)在巡回观察与指导中,为使学生能够不受拘束地讨论交流,教师不作评论,只对个别学生作出简要的解答或提示。(2)若监控发现效果不满意,就要及时介入指导,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介入是为了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在《洛伦兹力的研究》讨论交流中学生在推导I不知如何下手时,可提示从电流强度的定义式出发寻求方法.3.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积极的气氛是保证“讨论交流”成功开展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推动作用是重要的,我们决不应该忽视教学相长,要承认有些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是由学生先发现先提出来的,有些问题学生甚至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教师这时要能放下架子、虚怀若谷,促进教学互动这样不但能使教师自身有提高,更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

(二)指导学生掌握交流的技巧。应当让学生清楚“讨论交流”要如何开展,个人在其中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互支持配合,赞赏别人或作必要的让步,赞赏别人等技巧。例如本人尝试让实验班观看优秀课的讨论场景:让学生亲身进行网络交流(BBS,网络论坛),在课堂中交流网上讨论交流与课堂讨论交流的操作和技巧异同点。学生探求真理的良好氛围后很容易有了共识:两种讨论交流都会有一个中心或围绕的问题,而且要有主题才有意思;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网络上可以“隐型”进行,就事论理而在课堂上是“公开行动”,还要顾及同学的“面子”。

(三)选取合适讨论内容和确定合适交流目标。“讨论交流”是广东版物理教材特色突出的栏目之一,这些内容的设臵为“讨论交流”这一教学方式的进行和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教师备课时要理解这些栏目相应的教学目标,优化筛选这些材料,从而更好地进一步地发挥它们的功能。例如广东版高中物理必修1的“讨论交流”栏目内容,笔者曾经依据其设臵意图再次分类、设计组织形式,对其所适用讨论交流方式进行归类(见附录2)。笔者有所体会,假若讨论的内容不合适、目标不明确、分工不落实,势必导致课堂实际的交流费时而难见成效。例如广东版选修3-1中《洛伦兹力的研究》讨论交流栏中公式推导,假若只是提出要求而不组织指导,学生困惑多,按课本编排第一个推导时即会把学生吓倒,学生觉得公式结果已经有了,没有必要再推。必然导致有的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有的瞎忙不知在干什么。

(四)选择适宜恰当的指导方式。正如前边所论述的,选择了讨论交流的类型也就决定了指导方式。选择方式之后,可以根据计划从流程和细节上预测教学的具体过程再调整优化,以期实现“讨论交流”的更高成效。

(五)预测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如常见:(1)混乱,(2)小组活动不协调,(3)过度的小组噪音,(4)参与机会不均等。教师固然要努力积累临机处臵的课堂经验,才能对班组的交流讨论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然而能预测与防患是最好的,防患之外教师只有臵身其中,特别要加入到小组交流讨论中,才能对小组进行有效指导。

(六)提倡使用发展性原则评价。在讨论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独特的见解”。对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切不可生硬匆忙地“统一认识”。教师要发挥“调度者”作用,肯定学生发表见解的愿望,并给予机会。还要关注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讨论交流,集思广益,目的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10.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十

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发展提升年活动的开展,不断优化我校的教育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袁州区文教育通字 [2011]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洪江中学开展“发展提升年”大讨论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开展发展提升年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始终坚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狠抓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我校教育发展环境,大力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活动主体 全体教师、全体党员

三、活动主题

“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四、活动时间:2011年4月11日—4月18日。

五、活动内容

1、召开了动员大会。4月11日下午召开动员大会。(负责部门:党支部)

2、开展了意见征集活动。4月12日---4月15日。征集意见形式:座谈会、民主恳谈会、设立意见箱、问卷调查等。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懒、庸、散”等思想作风问题,并及时进行梳理汇总,认真落实整改。(负责部门:校长办)

3、组织了专题讨论。4月14日下午。围绕“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的主题,召开专题讨论会,认真剖析单位干部职工能力、素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要在思想观念、敬业精神、服务能力、服务意识、执行落实、遵章守纪等关键点找差距、找问题、查漏洞、查不足。(负责部门:教务处)

4、开展了读书活动。4月12日-4月14日。围绕活动主题,利用专门时间认真组织干部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读书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强化教育服务意识,提升敬业奉献精神,提高业务素质。(负责部门:团总支)

11.观摩中学习反思中成长 篇十一

——听骨干教师观摩课反思

彬县公刘幼儿园刘 婷

今天我有幸听了杨凌高新幼儿园骨干教师的授课及其讲座,令我受益匪浅。从她们精彩的讲座和集体教学活动观摩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且从她们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我反思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几点感受:

一、每位教师都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积极性,让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手、动脑,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幼儿们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二、老师制定的教育目标能够考虑指向多个维度,有机整合了五大领域,并且重点突出了一个领域。如张娜老师讲的《颜色碰一碰》,重点突出了科学领域,又涉及了语言、社会、艺术领域。教育目标制定明确,注意整合性。

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颜色碰一碰》中老师组织幼儿将颜色宝宝送回家。《豆豆买豆豆》中,让幼儿自己将豆豆分类存放。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幼儿学习态度积极,情绪良好,在经验、能力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提高。

12.大学习大讨论 篇十二

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按照******精神,******党组班子对照党章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和职能,深入学习、广征意见,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根源,对照检查报告如下:

一、同干部队伍中的“两面人”作斗争,执行政治纪律、反分裂斗争纪律的基本情况及对沙塔尔·沙吾提等人违法违纪案件的认识

通过对沙塔尔·沙吾提等人违法违纪案件的学习,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了“两面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本质,认清了他们不感党恩、不以为耻,凭借其特殊身份支持参与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的丑恶嘴脸,班子成员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发生亮剑,表示坚决拥护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争做维护稳定的坚强卫士,坚决执行政治纪律和反分裂斗争纪律,把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

二、“七个不讲”方面的问题和表现

13.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十三

市委大学习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进一步推动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各族干部群众头脑中深深扎根,在祖国北疆大地落地生根、展现伟力、结出丰硕成果。**日报社党委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按照市委、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迅速掀起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下面就我社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情况总结如下:

一、安排部署情况

社党委接到自治区、市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的工作计划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理论武装为主线,把学深悟透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学习不断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首先把社党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上来,第一时间将此项内容列入党委会议题,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进行深入学习。此外还多次召开业务编前会,对“大学习大讨论”宣传工作进行安排,紧紧围绕自治区、市委及市委宣传部的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及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内容,加大对市直部门和旗市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的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二、学习研讨和宣传报道情况

社党委班子围绕自治区、市委的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学、个人自学等方式,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上来,于2019年6月20日在报社二楼会议室召开**日报社党委“大学习大讨论 ”专题研讨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总结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社党委结合我社工作实际,践行习总书记给新闻媒体提出的“四力”原则,以“报网互动”、“全媒联动”为抓手,陆续策划推出一批“接地气”的全媒体报道,集中展示全市各地如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如何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着力抓好农牧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充分发挥毗邻俄蒙的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对接京津冀等战略、如何循序浙进,保障民生,让人民拥有幸福和获得感、如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如何宣传**文化,打造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如何培养和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等八个方面的举措和工作亮点,截至目前,在报纸和网络上共刊发30余篇报道。

三、存在问题

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学习研讨过程中,社党委深刻剖析,认真研讨,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学习深度和广度不足现象,领会精神、研究问题、指导实践、创新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

2、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效果不明显。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连贯性,没能很好的指导实际工作;二是学习时满足某种需要,急用急学、各取所需。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社党委班子坚持自觉对标对表,对照“两个屏障”“三个扎实”“四个着力”“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等重要要求,认真查找和解决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努力提升社党委班子成员认识,在思想上增强自觉性,在方法上创新、载体多样,以此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改变学习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做好学习“规定动作”,创新学习方式,增加学习的自主性,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研学讨论会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优化教育手段,以此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在效果上讲求实效性,坚持理论学习“三个结合”,一是把理论学习与统一思想、保持一致结合起来;二是把理论学习与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适时进行前瞻性的谋划和现实性的务虚,注重以决策对象为中心,从理论高度上进行分析、研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三是把理论学习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渗透到日常办报之中,把实际问题“带”上来,使理论学习进一步指导办报办网。

社党委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论根基,完成好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殷切嘱托,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统筹协调,凝聚合力,以思想解放、理念更新、作风转变推动日报社实现高质量发展,社领导带头作表率,切实发挥好“头雁效应”,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祖国70周岁生日献礼!

**日报社

上一篇:需要领导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下一篇: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