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2024-09-30

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新医改以来看病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三、调查对象:社会公众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日前通过调查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6.0%的人感觉新医改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有所改善,8.6%的人持相反态度,x8.0%的人感觉和原来差不多,7.4%的人表示“不好说”。全国x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90人参与调查,18~45岁的青年占89.5%。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公众感受有所不同。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有所改善的,农村居民多于城市居民。调查中,28.x%的人感觉当前医患关系较好,59.6%的人持相反观点,12.1%的.人表示“不好说”,

公众期待两会推动哪些医疗问题进一步改革?6x.1%的人希望提高医保报销比例;59.2%的人建议完善大病医疗补助制度;55.7%的人期待医保覆盖更大范围人群。接下来还有: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49.x%);革除以药补医弊病,杜绝过度医疗(48.0%);实现先看病后付钱(41.5%);实现全国医保统筹,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难题(41.4%);扩大医保范围,增加康复护理保险(x9.8%);取消公务员公费医疗制度,全面加入医保(x8.x%);促进小病在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就医习惯形成(x4.0%);解决“医闹”问题,保障和谐医患关系(x0.5%);推进医生多点执业(29.8%)等。

2.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篇二

新医改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各项工作都均已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将医改工作深入推动下去,从而取得新医改工作的最后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要向更加精细的方面发展,这是医改工作的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适应新医改重点转换的这一需求,积极转变档案管理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应有之义。就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如新医改对医院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人事后勤等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但是在医院档案管理方面并没有比较具体的规定,需要医院根据本院实际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档案用房一般都很狭小,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档案的现代化水平严重脱离时代的发展;档案分散保管,没有统一管理的部门,导致医院很多重要的档案不能及时有效地保存;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档案管理的水平不高,跟不上新时期医改对档案管理的发展要求问题,笔者认为,医院档案管理应从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医院管理者应从管理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相关的软硬件配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顺应医改的发展需求,最终推动医院医改工作顺利完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

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参照、依据。要加强《档案法》的学习,提高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全院职工都能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依法加强本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2.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加强《档案法》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医院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积极履行相关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范围以及对医院档案的保管要求,这是保证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制度保障。除此以外,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做到档案工作与医院其他各项工作同计划、同落实、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医院改革和发展服务。

3. 加大投入力度

档案管理不仅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还需要必要的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可以说,硬件设施是档案管理的基础,而硬件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设置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为档案房提供足够的空间。我院不仅设立了综合档案库房,还专门设立了病历档案房,分类保管效果十分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率。其次,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尤其要增加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投入。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这既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保证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4. 做好收集工作

树立主动为医疗医技服务的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使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医护人员、患者和社会服务。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将医院各类档案进行专门管理,要设立专门的资料收集人员,做好档案保存的沟通工作,及时收集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对医院各类档案进行整理,克服各自为政的弊端。

5. 加强人员培训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有了再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员操作,也无法发挥其应有效果,更无法对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有所帮助。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采取继续教育、进修学习、鼓励自学等方式,进而提高其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冯秀芳.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7.5

[2].蒋莉君.谈医院档案管理[J], 西部医学2008.3

[3].李丽华.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7

[4].蔡丽洁.试论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9.6

3.关于新医改形式下党建工作的探讨 篇三

前言

关于医院的党的建设工作应当增强,这样才能体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加强医疗设施,教学,科研和谐发展,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党建工作者需跟紧时代步伐,革新观念,解放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医院党建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摸索中寻找新的方法,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黏合点和切入点,创建医院和党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强医院和党组织联系在实践中摸索

在医院和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要找准位置,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办院的前提下,发挥党委在医院重大决策中的参与作用,在执行党的政策方面进行监督,在维护医院权益的协调作用下,在处理关系发挥凝聚作用。对机制进行完善,从管理干部出发,不断革新干部和人才的管理。第一,医院党委要坚持党对干部和党对人才的管理,健全后备干部培养和人才管理制度,增强医院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工作,第二,要始终坚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党管干部人才的原则。实行人才立院战略,要党政人才和专业人才一起抓的方法,创新性的开展干部人才工作,建立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发现和启用人才的用人机制,实行人才队伍建设的奖励方法和监督方法,从而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并鼓励优秀人才被发现的机会,这是医院党委发挥好核心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党建工作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医院和党组织应该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将重要问题的解决,坚定的坚持党建工作付出服务于医院的革新和发展,服务于增强医院的服务质量,要遵循不断改善广大职工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重视党建,要党建促进医院发展。

2、坚定改革创新决心,努力使医院党建工作上到新的台阶

坚持改革精神是在党的十七中提出的,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医院党建工作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刷新观念,与时俱进,敢于探索和创新,不断努力的拓展医院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对党员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将制度落实到位,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健全医院党建工作长时机制,党建工作的开展才能顺利进行。党建工作应该完善基层组织,加强党的执政的基础,优化党内民主制度,可以加强党的活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规范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党建目标考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为医院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增强医院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工作者,这直接关系到医院党建工作的成效。第一,医院党组织应该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干部当党政领导。第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实际的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与培养,努力的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第三,加强党员之间的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必须坚持党外监督作用,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模型,提高党在新医改形式卫生体制的重要性。医院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医院改革发展的实际,把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根本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结合实际,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使党员干部做到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真正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医院工作的开展。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先进机制评比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对于新医改形式下党建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的作用,党的基层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树立先锋模范的榜样,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持内在的活力。为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样板,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医院和党之间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摸索才能得出一套完整建设新医改的方针。

总结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需要准确定位,增强医院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以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党的建设与医院之间紧密结合起来,使医院和党的建设工作充满朝气,不断发展医院的实力与服务水平,为人民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只有这样这样才能发挥医院的作用,并且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完成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烨,徐青松.新医改背景下社区医院党建工作思路探讨[Q].医学与社会,2012(1)

[2]孔群.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卫生人才,2014(5)

[3]孔得兴.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探讨[N].办公室业务,2011(21)

4.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篇四

关于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州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积极稳妥推进同德县人民医院改革工作,根据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我县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继续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患者实行门诊、住院垫付直报制度,对贫困农牧民住院实行阶段性报付;2011年全县参合农牧民群众总人数为44157人,应参合44262人,参合率为99.8%;全县门诊55972人次、住院2381人次,全县总受益率为49.14%。进一步提高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稳步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及重性精神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补偿范围。对残疾人 1

看病就医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提高了新农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自主就医和即时结算。

(二)、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绩较明显。为加快推进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步伐,及时成立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同德县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同德县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实施细则》等相关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并与各医疗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同德县医疗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标责任书》,与医药企业签订配送合同书,确保了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落实。截止目前,我县县级医疗机构采购药品560种,其中基本药物190种,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2.1%。乡镇(含村卫生室)平均采购药物270种,其中基本药物170种,基本药物使用率55.5%。同时,继续实行药品“四统一、一加强”的管理模式。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将全县用药目录定位在国家306种基本药物、青海省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用药目录范围之内,对药物品种、规格、数量、厂家进行重新核定。召开了同德县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跟标会议,最终确定(青海省富康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八家医药公司为我县药品配送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

理制度,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群众“看病贵”问题。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我县始终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为宗旨。积极争取项目,在国家投资1020万元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整合现有资源,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将县医院整体搬迁,总投资达1220万元,把县医院建设成为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已完成四层主体建设任务,预计10月底即可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唐谷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等待省上下达项目计划。投资220万元,建筑面积250㎡的1个6座高压氧舱项目以完成科研、两证一书、设计工作,等待省上下达计划。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先后对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了新、改(扩)建,并配备了转诊车、B超、X光线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有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村卫生室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近年来,先后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73所村卫生室,配备了“小十件”(如血压计、听诊器、出诊包、病床等)等设备。每年给每个村卫生室2000元办公经费并一次性支付3000元药品周转金;乡村医生报酬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至7200

元并交纳养老保险金。进一步夯实了“网底”功能。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得到进一步落实。根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及时组织县、乡、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并建立健康档案,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费用提高至25元。截止目前,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44206人,建档率80.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5592人次、免疫规划接种服务2582人次、传染病防治35人次、儿童保健2914人次、孕产妇保健391人次、老年人保健1566人次、慢性病患者管理628人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人次。完成了农村生活饮用水枯水期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共采集3乡2镇38个点38份水样。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425人次;农村妇女住院分娩268人,共计补偿13万元。根据省、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青海省2011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厕项目要求,已完成2011年600座农牧区改厕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步伐,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深入试点医院宣传、讲解省、州会议精

神,召开座谈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同德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及《同德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领导小组对《实施方案》开会研究2次,《实施意见》也已提交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并制定出台了6个相关配套文件、13项管理制度。重点做了三项工作:一是人员经费足额拨付。县财政每年投入60余万元对县级医疗单位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人员工资由财政100%拨付。对县级医疗单位副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按照30%和20%的比例兑现专家和骨干津贴,并落实了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上浮一级工资的待遇,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全县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为确保全县农牧民群众能够享受到药品“零差价”带来的实惠,今年重点加强了对乡村药品实行“零差价”的监管力度,并由县财政对药品15%差价进行补助。三是实行“药房托管”新模式。为切实做到“医药分家”,改革试点医院与青海省华泰医药公司签订了“药房托管”协议,迈出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一步。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来看,对公立医院改革还是很有成效,为我县顺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各项重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乡(镇)医疗单位设备缺乏。根据我县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县县、乡(镇)医疗单位设备明显不足,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紧缺,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人员编制少且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受编制限制,我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及重要科室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现有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乡、村两级医疗单位无生活用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乡、村两级医疗单位的业务用房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没有生活用房,给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同德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5.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篇五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实习生 郭梦仪 发自北京

“我觉得村医在大家的心中是什么?那就是没有地位,没有收入,没有保障,没有待遇的群体。但我们依然坚守,只因脚下生养我的黄土和家乡的百姓。”一位河南村医在会议上慷慨陈词。尽管话语磅礴有力,却掩盖不了这位村医对新医改后自己生存环境的失望。

3月31日,经过为期半年的调查,中国社科院发布《新医改背景下的存疑生存与工作状况调查报告》,调研发现零差价实施后,收入有减少的卫生室达98.2%,因药物品种有限而不去村卫生室就医的患者比例高达72.5%。

零差价=“零”收入基本药物304种“不够用”

2009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套被业界称为新医改的组合拳包括5项重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三年多过去,社科院的调研显示,新医改政策,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却显得更加薄弱。作为新医改的政策之一,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公布了307种药物,每个省有相应的增补,这些药品要实行零差价,即以买入价卖出。目前很多省通用的做法是,基层医疗机构只能出售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经过半年的调研,社科院发布的《新医改背景下的存疑生存与工作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实施新医改政策后,村医的收入水平显著下降,零差价实施后收入有减少的卫生室达98.2%,平均下降幅度为50.3%。

会上,来自河南、湖北、安徽等8个省村医代表均反映,基本药物制度的零差价让村医无钱可挣。

湖北恩施村医代表说介绍,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前,药品利润占大部分,一个月大概能赚3000元,他们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之后,5个月的时间只拿到了2470元,每个月不到500块钱,收入只有以前的六分之一。她还说,有的卫生室在大山之中,若碰到老人孕妇,去患者家打一次吊瓶便要耗费8小时的时间,由于药物不赚钱,卫生部上面的劳务补贴又拿不到,所以有很多村医,上午看病,下午关门去干活,有很多有病患者反而就这么耽搁了。

“304种基本药物根本不够用,”黑龙江村医代表对记者说,“有些村子生活渐渐富裕,想用疗效好的药,但基本药物中没有。患者就会去镇上的卫生部看病,导致我们患者流失,利润也下降。质量好价格低的药在基本药物中没有,村里人看病吃药成本就增高了。”

社科院调研数据显示,村医过去习惯使用的药品中约有42.5%未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因为药物品种有限而不去村卫生室就医的患者比例高达72.5%。

村医们新旧负担重

作为完善基层医疗的措施之一,建立健康档案是村医们的“新任务”。社科院调查,公共卫生任务中,平均每名村医要承担1328人的建档任务,村医平均每天建立13份健康档案。这对于同时负责村民医疗保障的村医压力过大。调查称,村医平均每天用80%的时间用于简历村民健康档案中。

一位村医代表介绍说,给一个患者从看病到将信息输入电脑建立健康档案,就要40分钟。以前一天能看18位患者,现在只能看10位左右。

善医行项目发起人刘凤梅表示:“村医们工作量太大,我们帮他弄好的健康档案系统也不承认,必须是他们自己输入。一个村医要完成近一千份的健康档案,根本不可能。”

此外,作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报账的政策之下变成了竞争对手。据在场的各个省市的村医代表表示,各个地区,卫生院报账率高于卫生室的情况并不少见,这让不少村医的患者出现了流失。

“患者去卫生院看病报账能到九成,而在我们村卫生室看病,报账却是三成。”四川省村医代表说,她所在的乡村较为贫穷,患者们都希望看病的钱可以报账,患者只能被动选择看病地点。

报销手续的繁琐也是村医们抱怨所在。湖北村医代表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费用集中起来给镇上卫生室进行审核,3个月以后才能拿到,报销手续非常繁琐,再加上零差价,已经使得他们卫生室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

除以上问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供给不足还表现在:学历结构偏低,性别结构失衡、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村医老年没有保障以及政府“乱摊派”等。

对于基层医疗的各种问题,网络评论员黄国胜认为,政府应明确农村村医身份,改革卫生人事制度,提升农村村医的待遇水平,并且适当放宽农村村医职业资质,给予特殊的政策保障以及倾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按照目前中国的行政管理,将村医拉入事业编,会导致行政管理失调。他认为马鞍山的农村医疗保障措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之道,给农民们医疗券,让他们自行选择单位医生,医生可凭医疗券换钱。

6.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篇六

关于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

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我市按照山东省、青岛市医改方案要求,围绕‚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理顺医改思路,落实医改工作措施,并以我市2006年探索推进的‚市镇村纵向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为基础,积极探索推进我市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工作。

一、背景

我市共有人口83.4万,其中农业人口65.15万,镇卫生院1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1处和525处村卫生室。前些年,受政策、体制等影响,我市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现象较为严重,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发展举步维艰。‚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当时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

——管理体制不顺。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以块为主‛,各镇负责所辖卫生院的人、财、物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导致镇卫生院管理松散、经营理念落后。同时,镇卫生院虽然承担着公共卫生职能,但由于受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经济取向的影响,政府对镇卫生院实行了财政‚断奶‛政策,镇卫生院由公益性转向了逐利性,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经费投入不足。前几年,市、镇两级财政对镇卫生院的投入仅占业务总收入的2.6%(包括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导致镇卫生院无力改善办院条件,生存发展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和保险难以解决,造成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影响了服务质量,造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

——专业人才不多。一方面由于镇卫生院待遇低、条件差,人才流失严重,部分镇卫生院人员转岗、混岗现象严重,群众就诊的安全感不强。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的技术人员因无相关专 业人员替代工作从而多年无法到进行进修或到上级部门进行业务培训,专业技术水平多年得不到提高。

——以药养医现象突出。2007年以前,我市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市区一样,都自行采购,但执行的是国家发改委指导价。由于乡镇卫生院没有其他业务收入,大型医疗服务基本不能开展,主要靠药品收入,全国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高达70-80%,药品从进货到零售过程普遍顺加65%以上,以药养医现象突出。

——医疗质量不高。由于医疗设备的落后和专业人才的匮乏,加上自身缺乏运转有效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即使群众前去就诊,部分卫生院也没有能力进行诊治,既给群众就医带来了不便,又制约了镇卫生院自身发展。

——保障水平较低。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及报销比例较低,且严格实行属地化就医和市内转诊审批制度,报销程序繁琐,再加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各自为政,药品供应渠道混乱、药价虚高、质量无保障,农民看病贵问题严重,群众意见较大。

——医疗安全堪忧。改革前,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安全管理不到位,服务规范制度不健全,尤其是处于农村三级网络‚网底‛的村卫生室长期存在用药不合理,抗生素、激素类等药物应用不规范现象,医疗事故争议时有发生,农民群众无法得到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主要举措

针对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低这两个问题,我市在2006年开展了以建立政府长效投入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及药品供应体系等为抓手的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起了‚市、镇、村纵向管理一体化运行模式‛,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减轻基层群众就医负担方面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我市以镇卫生院上划为突破口,理顺了基层卫生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市级财政投入长效机制,使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进行标准化 建设,发生‚脱胎换骨‛的质变,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提供了可靠保证。对镇卫生院职工实行50%差额工资补助等长效财政投入机制的建立也切断了镇村医疗机构的趋利主义倾向,使其管理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逐步转变到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上来。

(二)创新各项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内涵建设

政府长效投入机制的建立夯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基础,在新投入机制建立之后,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此,我市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了市、镇、村纵向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并同时相应配套建立了包括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机制、医药费用控制机制和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等在内的五项体制机制。实践证明,市镇村纵向一体化和相应的五项配套机制是一种能够短、平、快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机制,保证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具有规范高效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三)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体系,力促公共卫生均等化目标实现

通过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使全市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的完善和加强。同时我市还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强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依托一体化管理,我市公共卫生各项健康教育、慢病干预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三级服务网络的职责进一步明确,特别是村卫生室这一服务网络的网底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一体系的建立在今年手足口病疫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我们对全市参合农民定点就医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村卫生室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结报,促进了新农合与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良性互动和共同推进。全市农民群众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药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后,药价整体下降30%以上,镇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 70%,市级医院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同时设计开发了‚胶南市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参合信息、住院信息、报销信息等方面的网络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和监管力度。

(五)不断完善药品集中竞价采购和统一配送管理制度,最大程度的让利于民

药品集中竞价采购和统一配送管理制度就是经医疗专家讨论确定在乡镇卫生院使用的药品品种(包括限制药品剂型、药品规格和药品产地等内容),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确定同规格、同剂型的进货价格,价格在低于国家发改委指导价40%的基础上,进行招标采购。同时严格限制新药、特药、贵重药品的使用范围,减少临床用药的杂乱想象,规范合理用药范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并实行单病种总费用控制和住院治疗总费用控制线制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严格控制使用CT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检查,严格执行《青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如确需使用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或《基本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时,患者或患者家属要知情同意并签字。定点医院参合农民住院治疗中使用范围外药品的比例不得超过住院药品总额的15%,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就医费用。

由于采取以上措施,2008年底,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从原来的72%降低到46%,达到了2-3级医院的水平,在全国是最低的。

(六)建立新型城乡人才帮扶模式,提升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①建立镇卫生院业务骨干轮训制度,对镇卫生院现有专业人员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每年选派40人到市直医院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培训;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培训由镇卫生院负责。②实行市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分批、分期下乡带教活动或到基层任职,通过传帮带提高基层技术水平。③建立镇卫生院身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每年考录30名本科毕业生到镇卫生院,前3年由卫生人才分市场实行人事代理,按所学专业确定基层工作单位并签定合同,到市直医院进行培训,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市财政承担,3年后经考核合格回到原签定单位工作,不合格者退回卫生人才分市场。④建立乡村医生定期培训制度,使全市乡村医生的培训率达100%,每 年集中培训天数达15天以上,全面提升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同时,为避免因人才培养给市直医院造成负担,市财政专门建立了人才培养基金,对于每年考录的镇卫生院身份的住院医师,其培养费用及培训期间的工资、投保等全部由市财政承担。

三年多来的实践结果表明,这一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使‚冻结‛多年的基层卫生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渐渐‚消融‛,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形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取得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形象的多赢效果,也符合新医改方案的精神。

三、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继续巩固新农合参合率100%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率,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进一步规范基金监管和使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范机制,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

(二)积极推行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一是继续加大对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补助比例,差额补助由现在的50%提高到90%;二是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现有的100元提高到300元;三是按照‚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投入确保不低于15元‛的标准要求,在加大对村医考核基础上给予重点扶持,确保乡村医生每年不低于8000元的工资保障水平,并积极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五是完善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保证群众使用基本药物的安全。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完善对口帮扶、人才培养以及质量控制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和定期交叉评估考核力度,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大村卫生室改造建设力度,实现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探索使乡村医生 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持证上岗的管理机制,推行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储备。进一步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同我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山东省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县‛工作,落实健康教育、免疫规划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政策。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妇幼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五)推进居民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将居民健康服务信息化系统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以及市直综合性医院HIS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打造全市统一的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群众看病就医、住院报销、健康档案的‚一卡通‛,方便了群众就医的同时,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透明度,监管也更加便捷。很好地解决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程序繁杂、信息录入准确性差以及易操作性和实用性差的缺点,在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也使我市的居民健康档案从“静态”变为“动态”,由“死档”变为“活档”。

总之,我市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以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一切从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加大对医改工作的投入和扶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推动我市医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我市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

7.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篇七

作为高校医疗保障的主体, 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国家政府所施行的“新医改”方案, 明确大学生纳入医保政策后的权利与义务。课题组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去关注这个特殊群体对“新医改”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认知与态度。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桂林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对“新医改”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认知与态度, 探讨影响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各个因素, 为逐步推进广西“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的系统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桂林航空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8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主要采取现场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及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访谈。设计这种专题访谈的形式是为了对调查有深入的了解, 避免问卷调查在主观题方面的不足。问卷一律不记名, 不予任何提示, 现场发卷, 每题有若干备选答案, 独自填写, 当场回收问卷。

调查分析以有效问卷的数据为基础。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及逻辑核对, 使用SPSS13.0软件以百分比构成法、均数、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 800 份, 收回问卷 765 份, 回收率为 95.63 %。部分调查对象不愿参与答题或一般情况填写不明或整页漏答者, 未纳入分析。实际有效问卷 715 份, 有效应答率为 89.4 %。年龄17~30岁, 平均年龄21.26 + 1.25岁。见表1。

由表 1 可见, 调查对象的层次分布合理, 性别比例均衡、覆盖不同专业类别的学校并涵盖了各个年级, 而且从不同的家庭背景等进行调查分析, 比较符合大学生人群的真实比例, 可以体现出本次调查的结果具有科学性。而对大学生进行学历层次的背景调查则是为了更好地对国家此次“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进行对照分析, 因为这一新政策将专科生也纳入到大学生医疗保障群体中来, 而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则没有考虑到专科生的医疗保障权益。

2 数据分析

2.1 大学生群体对“新医改” 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认知

2.1.1 大学生群体对“新医改”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了解情况 (见图1)

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新医改”及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不令人满意。相对而言, 大二学生对“新医改”及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而大一新生由于刚入学, 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国家政策了解意识不强, 对新政策的了解程度一般;而大三学生由于课业繁忙, 故对新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认为新政策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故了解程度最低。可见, 大学生每一个年级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这种年级特点影响了他们对医疗保障政策的认知程度。从整体而言, 大学生群体对国家颁布的“新医改”政策不够关注。

在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虽然有部分大学生知道或是听说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但仍然有人表示只知道报销一说, 却不知道报销该如何实现, 也不知道大学生因此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不论是“新医改”还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只知道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清楚其中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办法。可见, 大学生群体对新医改政策和对自身的医疗保障政策的了解仅限于浅层了解, 他们对“将大学生纳入医保政策”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群体这种对自身医疗保障政策了解不够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群体不够关注与自身健康相关的国家政策,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与大学生有关的国家新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2.1.2 大学生群体对“新医改”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了解途径 (见图2)

为了更好地探讨影响大学生群体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的因素,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大学生了解医保政策的途径”这一问题, 以便更好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对医保政策的宣传。从上图中可知, 大多数大学生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网络媒体了解到“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 这说明新闻网络媒体在国家新政策的宣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学校宣传获取该政策信息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较低, 这说明了学校在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宣传较少。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从其他途径 (亲戚、朋友等) 得知该政策的, 可见大学生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该政策的, 这就为我们今后实施立体化宣传, 特别是加强学校宣传与新闻网络的力度提供了现实依据。

2.2 大学生群体对“新医改” 将其纳入医保政策的态度

2.2.1 大学生群体对参加医保的必要性选择情况 (见表2)

注: ( ) 内的数字为构成比

由表2可知, 不同性质的大学生对“有无必要加入医保”问题都持以不同的态度。从家庭背景来说, 不同的家庭背景会影响到大学生纳入医保的态度, 来自城镇的同学觉得有必要参加医保比来自农村的同学的比例高。可以说, 一个城市越发展, 其居民越关注其医疗保障的利益, 因此也越认可对健康投资的必要性。而一个地区经济的落后也会导致居民对其自身医疗保障利益的忽视。从构成比来看, 在来自农村的学生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有必要参加, 这也说明了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中, 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医疗保障权利。在访谈中, 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谈到家乡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医疗保障政策对个人、对家庭的重要性。这一背景也促使他们开始关注大学生自身医疗保障的权利。

从学历层次分析, 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加乐意参加医保, 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把专科生的医疗保障利益拒之门外, 专科生长期以来只能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降低医疗风险, 而本科生则额外享有公费医疗保障。在这次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包括民办高校) 、科研院校 (以下统称高校) 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因此, 专科生比本科生参保意愿更为强烈, 热情度也更高。

学校性质的不同, 使得学生对加入医保的态度也不一样。医学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了专业的医学知识, 对自身健康的保障意识比非医学院校的学生强, 非医学院校的学生更多是持“没必要”或“无所谓”的态度。自身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对纳入医保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别。因为部分大学生平常比较注重自身健康状况, 所以对自身健康评价较好, 因此对参加医保的必要性认识也较高。可见, 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与参加医保的意愿呈正相关。从整体来看, 绝大多数大学生觉得有必要加入医保, 相信落实新的大学生医保政策能进一步加强和维护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权益。

2.2.2 大学生群体对参加医保的态度的影响因素 (见图3)

据图3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自父母、亲戚和奖学金等, 经济不独立, 这就影响了他们购买医疗保险的热情。调查发现, 有29.2%的大学生由于参保费用过高而选择放弃参保, 这一点对于贫困大学生尤其明显;而部分大学生觉得商业保险可以替代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还有部分大学生自视身体健康, 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意愿也不强。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受经济不独立的制约, 国家制定的参保费用金额的多少对大学生群体参与的行为将有重要影响, 各地区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同时也说明了加强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对大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和医疗保障权利也有重要作用。

3 原因分析

3.1 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导致其对医保的认识不足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医疗保健消费观念和行为具有特殊性:身体相对健康, 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 使之觉得所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不是健康问题, 缺乏维护健康的紧迫感;经济尚未独立, 依靠家庭或助学基金维持学业, 缺钱投入医疗保健;处于学生向独立主宰自身行为的社会角色的转变时期, 各种压力接踵而至, 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对健康的渴求。此外, 学生自视身体健康, 而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障问题关注度不够。这些可以从图3得到充分说明。

由于部分大学生都对商业保险存在着误解, 导致保险意识十分淡薄——认为已经参加了商业保险, 就没有必要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际上, 大学生纳入社会医保与参加商业保险并不冲突, 居民医保是政府行为, 具有社会福利性质,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有补助。商业保险是商业行为, 完全由个人缴费, 可以作为补充险加大保障力度, 毕竟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因此, 国家鼓励大学生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 按自愿原则, 通过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途径, 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

有部分大学生完全不了解医疗保险, 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医疗保险的功能认识不足。因为学校开展的医疗保险都是在每个学年的学费当中一并收取, 这并不代表了每位大学生都真正有意愿参加。甚至有许多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已经在学校购买了医疗保险, 导致他们在遇到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时, 并没有因为购买了医疗保险而受益, 他们的住院费用仍然是自费解决的, 而参加医疗保险并没有给他们减轻负担, 这样大学生医疗保险也就失去了意义。

3.2 学校对于新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只有少数大学生是从学校宣传获取该政策的知识, 这就说明学校对“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图2中学生通过学校获知的只占了16%, 而学校应该是大学生获知国家相关政策最大的平台。因为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 而科学、规范、完整的学校工作对大学生知识获取及行为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了解新政策的信息渠道少且有效率低。在学校, 大学生想要了解医疗保障政策方面的信息, 主要通过学校宣传、老师介绍、同学交流等途径获得。但是, 学校的宣传活动极其有限, 除了主管这方面工作或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老师外, 一般了解的老师也不多;因此, 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

同时, 学校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方面投入不足, 缺乏对学生身体健康及疾病预防方面的指导和咨询。经此次调查表明, 正是由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医疗保健意识薄弱, 才影响其医疗需求。另外, 目前高校普遍采取学校代办、学生自愿投保的方式加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位保险公司的负责人曾提到:“每参加一个学生, 保险公司都会给学校一定的回扣, 而居民医保所有的钱一分不少全部进入基金, 而这些基金一分不少全部用于高校学生。”一旦大学生被纳入社会医保体系, 之前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可能会给学校的一些“好处”就没有了, 因而学校对于推行大学生医保并不热衷[1], 从而影响了学校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宣传推广。因此, 学校对此政策的态度会使得大学生对健康消费的意识不强, 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看法。

3.3 社会各界对新政策的关注不多

“新医改”政策颁布后, 各省市、地方按照相关规定, 实行属地管理, 而具体到相应地区, 因地制宜, 制订和完善适合该地区的实施办法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 在实施细则未确定时, 相关部门对新政策的宣传不够及时, 加上对旧的政策措施关注度也不高, 于是出现了改革时期的制度宣传空档。大学生们对新政策的认识只能源自于新闻媒体纲要性的报道。

当今社会新闻媒体的多元化和网络媒体的普及化, 大学生是关注社会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重要群体。因此不仅需要社会各界提高对该政策的重视度, 加大新政策在大学生当中的宣传力度, 还需要让大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制度所包含的善意, 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将“大学生纳入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是具有公益性的, 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群体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积极性。

3.4 传统的大学生公费医疗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 大学生医疗体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受传统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影响。因为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 高校学生中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的快速上涨, 导致目前大学生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医疗需求[2]。具体表现在: (1) 公费医疗保障水平低, 覆盖面窄。国家给予每生60元/年的医疗费, 要解决看病问题显然是杯水车薪。对于保障的人群只是覆盖了计划内统招的学生, 民办二级学院、高职高专及民办高校的学生并没有相应的公费医疗政策。一旦出现几个患重病的学生, 就可能会花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经费, 学校不堪重负, 大、重病和意外伤害则无力保障[3]。 (2)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公费医疗政策不够重视, 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滞后。自公费医疗制度实施以来, 一些政府机构几乎没有对此进行过系统的调查研究, 基本上都是各高校自行管理。政府对大学生公费医疗的投入从1987年的每生15元/年增长至1994年的每生60元/年之后, 以后的14年间就没有再增长[4]。 (3) 现行医疗保障体系缺乏整体统筹, 不同高校医疗保障不同。高校公费医疗经费虽由国家财政支付, 但由各学校自主掌握使用, 由于学校政策不同、性质不同以及财力不同, 学生享受的公费医疗水平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属于单位“自我保险”的医疗保障行为, 没有体现互助共济功能[5]。

因此有人将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概括为:靠政府, 钱太少;靠学校, 不堪重负;靠募捐, 杯水车薪;靠商业保险, 屡遭质疑;靠社保, 又似乎太过遥远[6]。这说明建于50年代的本是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卫生福利待遇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 由于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正逐渐沦为一种纸上的福利。现行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需要新一轮的改革,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 建 议

4.1 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 需要大学生加强对自身保障的关注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关心和爱护, 而作为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受益对象, 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医疗保障问题的关注。

首先, 大学生正处于健康投资最有利的年龄段, 落实预防为主, 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健康观念, 很大程度上源自大学生自身对医疗保健消费的认识, 也源自科学的医疗保健消费观的指导。因此, 在日常的生活中, 大学生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考虑日常的消费是否合理、营养搭配是否科学、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等, 自觉地把医疗保健消费与自身经济状况联系起来, 建立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为提高个人生活质量而树立科学的医疗保健消费观[6]。

其次, 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劳累过度、心理负担过重、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于我们而言, 却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网络、新闻、报刊杂志的等多种途径获取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 结合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 认识到“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 但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 树立起“预防为主, 有病及时、正确治疗”的理念, 积极维护自身健康,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同时, 随着高校学生中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给患病学生及家庭带来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面对日益增多的大病风险, 大学生应该学会通过各类保险来提高防范和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因此, 大学生也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关于“医疗保险”的信息, 明确自己参加的医疗保险属于什么性质的, 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理赔方式都有哪些等等。另外, 大学生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 提高自己的认识, 及时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障的新政策, 关注新政策的实施进展、积极监督, 维护自己的权益, 充分享有国家政策给大学生们所带来的医疗保障。

4.2 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 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国家给予大学生的保障是最基本的, 各个学校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保障体系。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使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障带来的福利。因此, 学校有责任让大学生都知道国家医疗保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首先, 学校应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 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宣传推广工作, 解决大学生在参加医保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大一新生, 他们刚进入大学,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较强, 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对大一新生的宣传教育, 在收取学费并代收医疗保险费时, 应做好充分的说明和解释。针对大四毕业生, 也应该解决好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医保衔接问题。同时,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对学校负责大学生参保工作的相关人员或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并为学生举办有关保险方面的知识讲座或讨论, 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险意识, 提高学生的保险观念, 鼓励大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 购买商业保险, 以防发生重病和意外伤害, 利用保险合理规避风险。

其次, 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 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就医工作, 深化改革, 加强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为大学生提供医疗保障与相关的健康服务。同时, 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杜绝将大学生纳入医保后, 因不能从中牟利而对宣传工作产生怠慢情绪的现象。因此, 改革不应该成为学校推脱责任的借口, 各大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利益。

再次, 学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 定期开展健康安全教育讲座, 给学生分发“健康安全手册”, 是配合大学生医疗保险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能让学生在主观上对健康安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从而增强学生自我防病防害的能力, 减少意外与疾病的发生。学生是高校医疗保障的主体, 只有他们提高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才能加快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故我们应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健康教育来提高其参与医疗保障的积极性。

4.3 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 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面对生命的呼唤, 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 应该尽可能地调动民间、社会等各方面的救济力量, 来保障生命的健康。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 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采用新闻、网络、报纸等媒体多种形式宣传的同时, 应加强内容的吸引力, 以新颖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的目光, 推动医疗保障的宣传工作。如在网络上, 增加互动、竞猜、网络问卷、动画等形式来加强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则增加报道的时效性, 报道大学生身边与医疗保障相关的事例, 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大学生医疗保障所带来的福利。报刊杂志可以采用征文竞赛等丰富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医疗保障的宣传工作中。

另外, 社会各界应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通过税收等宏观调节的手段鼓励人们加入到慈善事业之中, 成立受助主体为在校大学生的慈善基金会等。对交不起医保费和贫困学生患大病重病后的医疗费个人自负部分给予帮助;同时, 在新政策出台后, 要及时改进、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和推进步骤。在宣传时采用新、旧政策对比的方式, 让大学生在对比中, 加深对新政策的认识并从旧政策的回顾中找出不足, 确保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 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 商业保险在医改过程中, 不能只局限于提供风险保障, 还应参与全面健康管理, 提供疾病预防管理等。改变医疗付费方式、由各商业健康保险机构直接向医院付费, 而不是由患者向医院付费等。

4.4 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要解决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 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医疗保健工作, 进一步改革传统大学生医疗保障体制, 从教育投入中拨付专门经费用于高等学校学生医疗保健, 并从学校、社会及学生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地积极筹措医疗卫生保健经费, 确保学生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和增强抵御大病、伤害的能力。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人专班, 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校进行调研, 制定相对统一的医疗保障标准。考虑到大学生受经济不独立的制约, 国家制定的参保费用金额的多少对大学生群体参与的行为将有重要影响, 各地区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这一次针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要达到3个转变:实现学生医疗费用由学校独自承担向学生、学校、社会共同承担转变;学生大病医疗经费由随机性向制度性、可控性转变;学生住院医疗以学校保障为主 (无保障性) 向以社会保障为主 (有保障性) 转变[8]。同时, 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政府应加强一定的立法与宏观监管力度, 确保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在公平、公正、高效的环境下运行。此外, 政府应该在不低于以往“大学生公费医疗”投入的前提下, 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同时要确保贫困大学生医疗保障的权利, 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群体“看病难”的问题。

我国的医疗保障卫生, 大致可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3大块。其中公共卫生的公益程度是很高的, 基本上是免费的。因为社会医疗保障具有公益性, 意思是社会医疗保险可使被保险人人人受益。社会医疗保障也具有社会共济性。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危险通过大数法则共同分担的制度。所谓大数法则就是指个人所遭遇的不幸, 有众人来分担。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 如某人发生大病需要大额医疗费用时, 可以由众多被保险人各自缴纳有限的保险, 共同分担此笔医疗费, 以达到互助共济、风险分摊的目的。

而作为公益性的医疗保障体系却一直存在一个公平性问题, 即这种社会医疗保险应使每一个被保险人人人受益。而事实上, 公平是相对的, 不公平是绝对的, 公民的医疗保障利益的公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历史上国家每一次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平的目标。这一次新医改的出台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医疗保障的公平问题。由于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没有考虑到专科生的医疗保障权益, 因此, 这一次的大学生医疗体现改革也将二级学院、民办高校、扩招及高职高专的学生纳入到制度范围, 真正体现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和互济性。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大学生就医权益、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学生医疗保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需要逐步推进。大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障依然要经受各种考验和挑战, 需要包括大学生自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朝晖.“潜规则”影响?苏州大学生医保高校不积极[N].新华网, 2008-08-23

[2]郑振华.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探讨[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14 (3) :6.

[3]卢海英, 等.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9 (3) :31.

[4]肖照丽, 等.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06;5 (2) :189.

[5]廖忠梅.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初探[J].高教研究杂志, 2006; (6) :19.

[6]赵永生, 等.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及政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2006; (9) :28.

[7]孙曙平, 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医疗保健消费观[N].光明日报, 2005-11-30

8.新医改方案 篇八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医改方案,新方案历经三年酝酿、争论终于正式公布。回归公益,推行全民医保……,新医改突显不少新变化,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新方案一推出就引发各方热议,其能否突破医疗问题困境需要时间来证明,本期以“医改”为关键词,解析相关词汇。

全民医保

Universal Health Care

新医改意在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于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

例句:China's planned health-care reforms are in line with principle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equal access to universal health care, WHO head Margaret Chan said.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中国的医疗改革计划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全民医保的原则一致。

Universal health care is health-care coverage that is extended to all eligible residents of a governmental region and often covers medical, dent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

全民医保指一国行政区内所有合法居民均享有的医疗保健,通常覆盖医疗、牙齿以及精神健康保健。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

新医改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国家承担起全民基本医疗的责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纳入公共服务提供给全体公民,强化了政府责任与投入。

例句:The core principle of the health-care reform is to provide basic health care as a public service to the people, which strengthe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requires much more government funding and supervision.

医疗改革的核心原则是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民众,这将加强政府责任并要求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和监管。

Public services is a term usually used to mean services provided by government to its citizens, either directly (through the public sector) or by financing private provision of services, which is a social consensus that certain services should be available to all, regardless of income.

公共服务通常用来表示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服务,(通过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或者通过资助私人服务供给,其是一项社会共识,即无论收入为多少,某些服务都应为全体公众所享有。

加成

Mark-up

新医改方案将逐步取消15%的药品加成,解决中国药品、器械回扣问题,取消“以药养医”,实现“药品零差价”。

例句:The new health-care plan calls for limiting the mark-up that hospitals and drug distributors can charge, and tries to regulate the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patent and generic drugs.

新医改方要求导限制医院和药商收取的药品加成利润,争取控制专利药和非专利药物之间的差价。

China is also floating a new policy for medical devices that would limit the amount a manufacturer can mark up a product's price.

中国正在计划实行针对医疗设备的新政策,限制生产商对某一产品的加价额度。

公立医院

Public Hospital

公立医院是新医改中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已推行试点转制部分公立医院为民营医院,支持民营资本办医等措施。

例句:Public, non-profit hospitals will continue to be dominant providers of medical services, while more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clinics i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公立、非赢利性医院继续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城市及乡村地区的社区卫生中心和诊所将享受更多的优先权。

Pati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use mor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clinics, while public hospitals in big cities will be asked to provide more support to small, local hospitals in terms of personnel, expertise and equipment.

政府鼓励病人多到社区医院和诊所就医,而大城市中的公立医院则需在人员、技能、设备方面进一步支持小型的地方医院。

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今春手足口疫情(HFMD)再度暴发,公共卫生的防疫体系的薄弱再次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新医改如何解决基层疾控防疫体系的困境,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也是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例句:China's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s need more professional medical staff, better infrastructure, and more funds. And a deficient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could become a big obstacle to check the spread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中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体系需要更专业的医务人员、更好的医疗设施和更多的资金。农村地区不完善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体系是检测手足口病传染情况的巨大阻碍。

Strict disinfec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HFMD within hospital.

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活学活用

Eva: Hi, Tina, you know Guideline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has been issued, which had been debated for three years.

伊娃:嗨,蒂娜,你知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已经公布了,方案讨论了三年之久。

Tina: Yeah, the health-care reform will alleviate the burden of medical costs, you know nowadays it is too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to see a doctor in China, especially for the poor.

蒂娜:是的,医疗改革将减轻中国人的医药负担,你知道现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尤其是对穷人来说。

Eva: That's right; the cost of health care is 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for poor or even middle-income Chinese, whose savings can easily be wiped out if a family member falls seriously ill. Meanwhile, the public is so angry about the open secret that doctors get kickbacks from drug manufacturers for prescribing their drugs, which helps drive the reform.

伊娃:对,医疗费用是中国穷人甚至中产阶级重大担忧之一,一个家人病重就能轻易花光家庭积蓄。与此同时,公众对医生通过使用某些制药商的药品而收取回扣这一公开的秘密感到愤怒,这推动了医疗改革。

Tina: Thus the new plan strengthe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provides more funding to make health services more effective and affordable.

蒂娜:因此这次新医改就加强了政府责任,提供更多资金使医疗服务更加有效、实惠。

Eva: Whatever, a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it's still exciting that she will have a basic and universal health-care system.

上一篇:张永莉《浅谈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一篇:工作纪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