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2024-07-18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共11篇)

1.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篇一

《上下前后》第1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一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 【主 题】上下前后 【课 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与方法

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处理好的问题)。学生准备:前置作业、一些文具。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2、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哟!教师边说口令,边做出上下前后拍手的动作。

师:现在改轮到同学们做动作了,开始吧!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上拍拍,前拍拍„„

学生随着教师喊口令做动作。

师:刚刚我们做的游戏中提到了哪些方位词?

师:同学们上课真认真,找到了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上下前后。板书:上、下、前、后。

3、新知识呈现

1、生活中的方位

师: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体验了,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再全班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生1:我的上面是天花板,下面试地板。生

2、我的文具盒在桌子上面。生3:我的前面是晓彤,后面译元。„„

师小结:上下前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也经常用到,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去发现哟!

2、大桥上的方位。(1)观察分析情境图 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教师讲述: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辆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同学们,老师叙述的内容你们都看到了吗?下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大桥分成了几层?每一层上有哪些交通工具?

生同组交流,师参与讨论。生汇报,师评价。(2)认识上下和前后

师:我们刚刚对生活中的上下前后进行了感知,那么大桥上有没有上下前后呢?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汇报,师评价。

生1: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生2: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

师小结:上下前后的位置都是相对的,火车相对于卡车就在下面,而火车相对于轮船又在上面,所以我们在说物体的位置时一定要说在谁的哪里。

4、巩固练习

做一做:学生同桌一组合作完成习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还要再次强调位置的相对性。

练习二第1题:教师在课前把第1题所呈现的内容制作成简单的课件,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前后”是可以变化的,不是永远不变的。

5、小结

1、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2、教师总结全课,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学生做出要求。

2.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量值  上下/前后/左右  演变  用法

“上下”“前后”“左右”三者都由两个表示相对的方位关系的词组成。在现代汉语中,表时间、距离和年龄的量值词语常与“上下、前后、左右”结合起来表示估量。以下把表时间、距离和年龄等的量值词语记作“X”,把这个表估量的结构记作“X+上下/前后/左右”。例如:

(1)30岁上下的驾驶员交通事故最为多发。①

(2)“神舟四号”飞船将定于明年1月1日前后发射。

(3)汽车降价将逐步集中在高档车,尤其是15万元左右价位的车。

以上三例中的“30岁、1月1日、15万元”相当于“X+上下/前后/左右”结构中的“X”,“X”加上“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对年龄、时间和价格的估量。《现代汉语词典》对“前后、左右、上下”的释义:“上下”,用在数量后面表示大致是这个数量;“前后”,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左右”,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跟“上下”相同。

许多语法书和工具书对此也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无法解释清楚汉语学习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能说“这些苹果大概10斤上下”,很少说“我学音乐大概10年上下了”?为什么能说“老师10点20分左右给我打了电话”,不能说“老师开学左右给我打了电话”?本文拟通过对这一结构的分析,揭示其在用法等方面的差别。

一、历时演变

“上下”“前后”与“左右”均由单音节空间方位词构成,可见,空间域是这三个词语所投射的基本认知域。从人类的认知规律来看,词义如果涉及不同认知域,往往是从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较为抽象的认知域。早在先秦时,“X前后、X左右、X上下”就有了空间域的确指和约指用法。而时间域和数量域中的约指用法则出现得很晚,据牛顺心(2004)考证,最早在东汉《论衡》中出现了“X左右”的用法(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但《论衡》后很长时期都没有出现类似的用法,直到宋元时期才又出现。

(4)待十月前后,为诸人注破。(宋《五灯会元》卷第十九南岳下十四世)

(5)若二十上下犹可学。(宋《古尊俗语录》卷第三十一)

(6)大卿看静真姿容秀美,丰采动人,年纪有二十五六上下,虽然长于空照,风情比他更胜。(明《醒世恒言》第十五卷)

(7)内有署理本标右营游击戴世昌一员,却生得面如冠玉,状貌魁梧,看上去不过三十左右。(清《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8)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清《红楼梦》第四回)

从以上几例来看,这三个复合词的估量用法跟现代汉语一致,“X左右”和“X上下”出现在数量域中,而“X前后”则是时间域中的约指用法。可见,“X左右”和“X上下”是直接从空间域投射到数量域中的,而“X前后”则是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的,三者发展的轨迹不一样。

二、用法

“上下、前后、左右”这三个词都是由方位词对举连用进一步虚化而来,但搭配关系、适用范围不尽相同。

(一)X+上下

“上下”主要用于表示年龄、数量等,且多用于形如“X+”的整数后。例如:

二十岁上下/200页上下/一米八十上下/三十元上下/一百公斤上下

“X+上下”中的“X”主要为两类:

1.“X”为表数量的量值词语

(9)这样,在1200点上下,尽管大盘走势恶劣,但是套利机会多多。

(10)美国经济评论每年5期,每期厚度在400页上下,会登出20几篇文章。

(11)据称如果M3如期在海南马自达生产,估计售价在17万元上下。

2.“X”为表年龄的量值词语

(12)据曾师傅介绍,当时两男子偏瘦,个子在165厘米左右,年龄均在18岁上下。

(13)最多的是二十岁上下青春活泼的小姐们,还有就是40岁上下风韵犹存的女人们。

(二)X+前后

“前后”表示某一行为、动作发生的大概时间。例如:

改革开放前后/下午两点前后/越战前后/出台前后/年底前后

“X+前后”中的“X”为表时间的量值词语,这类词语具体又可分为两小类。

1.“X”为表具体时间的量值词语

(14)根据这份时间表,美国将在2015年前后将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

(15)浙江绍兴杨汛桥寺前山遗址考古日前结束,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后的马家浜文化遗址。

(16)长隆夜间动物世界的大马戏乐园将于明年春节前后推出一台以太空为主题、美国好莱坞式的“星空大马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下,“前后”只能用在具有明确起止的时点词语后面,表示略早或略晚。没有明确起止的时点词语后面不能用“前后”。比如“*下周前后”“*明天早上前后”。②

2.“X”为表事件时间的量值词语

(17)“盛世危言”出台前后,中国能否承受社会危机?

(18)调查正值SARS前后,“危机”成为中国社会最流行的词语。

(19)高考前后,《都市快报》也将正式接受我省学子报名,敬请留意。

这类“X+前后”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是交待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背景,它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以某一个具体可感的参照时间点为基准的估量时段。也就是说,“X”前后中的“X”只能是一个时点,而不能是一个时段,即“X+前后”表时段,而“X”表时点。

这里有必要明确一下时点、时段的概念。在时间域中,时点和时段是不同的。时点是时间的定位概念,时段是时间的时距概念。时点只呈现出一个点状,虽然也占据一定的长度。如“2015年”“3月”和“6月25日”,其绝对时量虽然有大小之分,但它们在时间轴上只起标识点的作用,所以它们的相对时量都趋于零。因此,这里的时点和时段是语法意义上的,时点是指事件或状态在时间轴上的具体位置,时段是指事件或状态所持续的过程。

(三)“X”+左右

“左右”主要用于时间、数量,也可以用于年龄、距离等。如:

八年左右/大概在中午一点半左右/总共二十本左右/四十岁左右/五十公里左右

“X+上下”中的“X”也主要有两类:

1.“X”为表数量的量值词语

(20)日本用厕纸印刷现代哲学作品,每卷长度30米左右。

(21)“涪州十号”沉没时载客三十五人左右,船员七人。

(22)郑州今天白天到夜间多云,偏南风3级左右,温度31到16度。

2.“X”为表时间的量值词语

(23)专家称晚11时左右双子座流星雨将“翩然而来”。

(24)6月28日左右,高考成绩将公布。

(25)近日有消息人士称,第二批试点企业的筛选将在一个月左右内启动。

(26)陶器组合及陶器形态特征显示为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年左右。

“左右”前表时间的量值词语“X”都是表具体时间的。这些具体时间词语可以表时点,也可以表时段。如例(23)、(24)中的“11时、6月28日”就是典型的时点。例(25)、(26)中的“一个月、6000年”表时段,但它们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时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X前后”和“X左右”都可以投射到时间域中,“X上下”不能投射到时间域中。例如:

晚上九点左右(*九点上下)/春节前后(*春节上下)/京九铁路通车前后(*上下)

“X左右”和“X上下”都可以投射到数量域(表示度量衡、年龄、温度、距离等的数量),“X前后”则不能。例如:

五百米左右(*前后)/40岁左右(*40岁前后)/五天左右(*前后)/八十公斤左右(*前后)/17万元上下(*前后)/400页上下(*前后)

(四)量值词语“X”

虽然“X前后”和“X左右”都可以表示时点,但二者有区别。第一,“X前后”中,“X”的使用范围相对更大。“X”既可以是事件时点,如“出国前后、案发前后、结婚前后”等;也可以是典型的时点,如“5点前后、五月前后、80年代前后”。但“X左右”中的“X”一般只能是典型的时点。第二,在“X”是表时点的“点”“分钟”时,“X前后”和“X左右”中“X”的分布互补。根据牛顺心(2004)的统计,“X左右”中的“X”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表示时点的“点”“分钟”,如“3时左右、1月20日晚7点30分左右”等。“X前后”中的“X”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用文字来表示的时间点,如“春节前后、元旦前后、立春前后”。出现频率最低的是“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X+上下/前后/左右”(“X”是量值词语)结构做一个小结:“X上下”可以投射到数量域中,其中“X”是表度量衡、年龄、温度、距离以及时间等的数量词语。“X前后”可以投射到时间域,且“X”是表时点的时间词语。“X左右”可以投射到时间域和数量域,即“X”或是表时点、表时段的时间词语,或是表数量、年龄等的数目词语。“X左右”中的“X”以用数字表示的钟点、分钟最多,但以文字表述时点的情况很少,而“X前后”则相反。

注释:

①本文引用语料均选自百度网新闻类内容。

②“~”表语法位置;“/”表或;“∧”表并且;“*”表不

能;“()”表层次;“[]”表选择性成分;“〈〉”表作为分布环境的词类名称或句法成分名称。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55、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2]胡裕树、张斌选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4]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张斌主编,张谊生著.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

[8]张豫峰.“X+前后/左右/上下”的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4,(3).

[9]牛顺心.对举的方位复合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

3.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篇三

唐燕香

学习内容是: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按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应该分两课时来上,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孩子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生活经验,我就把它们合二为一。整节课下来,虽然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总感觉孩子有点浮躁,学习状态不够好。现在我就把这节课中的几点做法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1、明确目标,游戏强化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如:摆一摆自己的物品、说一说自己的座位、摸一摸自己的身体部位、找一找自身的左和右、我来发指令等等,让孩子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旨在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不足之处就是,也许是因为刚刚从寒假走过来,有极个别学生总是不能很好的进入状态,尤其是在让其他学生来发指令时,有几个学生就只顾着自己说个不停,而根本就不听台上的学生的指令,似乎这与自己无关。在指名发言时怎样培养其他孩子的倾听习惯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但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2、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上下楼梯怎样走、找座位、汽车方向盘在哪侧、左右手的分工等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得使得孩子们情绪高昂,立刻产生讨论的兴趣,表现欲望极强。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识,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终生受益。不足之处就是立足点过小,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座位用时过多,导致原本设计的一道开放题,即北京、香港的汽车行驶的不同规则,没能来得及出示,如果能够把立足点放得再稍宽一点,就可以让学生既学会生活中的左、右,同时还可以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巩固练习展开力度不够大。

由于整节课以游戏活动为主,对应练习只只是局限在教室内的情景,安排了“说出你座位的前后左右是谁?”、“课桌、板凳、地面、天花板、电棒的位置”、“自己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前后左右关系”这三个练习,在练习环节中孩子说的不是很充分,还有的孩子表达的不是很清楚,还需要多一些引导和锻炼。此外,练习环节的设计可以再开放一些。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唐燕香

本节课学生已有了5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不少学生在幼儿园就会计算5以内加法了,因此,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4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学生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5以内加法的计算。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5以内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对数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5以内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教材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校园里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这一现实情境用算式表示就写成3+2=5,这里的3表示原来有3人,2表示又来了2人,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5”表示一共有5人。而后介绍了加号和算式的读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这一道例题主要是教学加法的含义。这时,由于已知的数和所求的数从题目中都能看出来,所以学生还不会提问题,但可以在叙事的过程中,运用“合起来”“一共”等词语表达意思,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第二层次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学生玩荡秋千的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1个女孩和2个男孩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1和2相加就是把1和2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第三环节实践运用 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因为是常态课堂,因此,练习的教学我以书本为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开火车”比赛,“送信”等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4.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篇四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难点、重点】:

1会辩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学生的文具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开学的第一天,你一进到班级里看到了什么呢?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与方位有关的话)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说的这些话中就蕴含了一些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上下。出示挂图。

老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自由观察这幅图,你发现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幅图吗?(自由发言)

(3)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能独立存在吗?卡车在上面,火车在下面,行吗?(引发思考,并说出理由)

(4)卡车在轮船的 面。轮船在火车的 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如果把你的书、文具等物品摆一摆,你能说出它们的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吗?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2前后。(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3)强调前面和后面也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存在。

(4)独立解决做一做第2题。

三 实践应用

拍手游戏。教师说方位,学生拍手表示。

四 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5.上下前后教案 篇五

授课人:阳思思 授课班级:一年(2)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体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空间方位能力,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4、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从南京长江大桥的场景引入,认识上、下;前、后关系。对于上下、前后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掌握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上下、前后等词正确描述人和物体所在的位置。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3分钟)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来到这个新教室高兴吗?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播放下一张PPT)

2、给学生示范拍手游戏: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3、学生与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

4、点题:刚刚我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有两组关于位置的词,分别是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讲授(30分钟)

1、上下(15分钟)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张图上上看到了什么东西? 生:轮船、火车、汽车、桥……

师:那现在老师想请你帮帮忙,你能帮老师确定它的上下位置吗?比如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生:火车在轮船的上面,汽车在火车的上面……(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师:刚刚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火车在轮船的上面,有同学又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那火车为什么一会儿在上面,一会儿又在下面呢?(老师重复问题)同学们自己好好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讨论中)

师:好,老师看你们讨论的差不多了,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为什么火车一会儿在上面?一会儿又在下面呢? 生:因为…… 师:(老师总结学生的话)那怎么说呢?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就看火车是相对于谁来说的,如果火车是相对于汽车来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如果火车是相对于轮船来说的,那火车在轮船的下面。(老师在这一环节轻微带过,不用深入)

所以要看火车相对于谁来说,我们才能确定它的上下位置。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现在老师又来提问了,轮船在谁的上面,又在谁的下面呢?(教师重复问题)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下,等下请小组代表告诉我。(2分钟)

生:……

师: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摆摆自己的文具和书本,大家桌上有文具盒,有数学书,你们来摆一摆,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4分钟)

(学生摆,老师看,如果学生摆错了,老师可以拿来做错误示范,然后再做正确示范)前后(15分钟)

师: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现在看着这张图(出示下一张PPT),这些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老鹰抓小鸡 师:老鹰是谁? 生:小兵

师:那小鸡呢?有哪些小朋友? 生:……

师:好,现在老师要提问题了(下一张PPT)师: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生:……

师:小东在小玉的()面? 生:后面

师:说完整了,谁在谁的后面 ……

老师板书:小东在小云的前面,小云在小东的后面 龟兔赛跑

主要着重讲前后位置

师:好,做完游戏后,我们来听听故事吧!师: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

师:谁来说一说 ……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自己说一说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学生们自己用乌龟和兔子的贴纸贴一贴,你想把谁贴在前面就贴在前面。

(自由讨论时间)学生自由回答

三、回顾总结(3分钟)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家庭作业

6.《上下前后》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正确的描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模仿秀:教师做上肢运动,学生跟着将双手交叉分别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做伸展。

2、谈话引入新课:

思考:我们的手和胳膊都向哪些方向活动了?学生说,引出课题。

二、认识“上、下”的位置关系。

1、出示第9页主题图,观察画面,想一想,哪个方向是上?哪个方向是下?学生指一指。标出“上、下”两个方向。

2、看图用“上、下”说话,体会相对性。

3、轮船的上面都有什么?指名说。

三、认识“前、后”的位置关系。

1、指着桥上行进的车辆,问:怎样确定前、后?强调:驾驶员眼睛对着的就是车的前面,相反的就是后面。

2、说一说,哪辆车在前面?哪辆车在后面?学生说。

3、公共汽车的前面有什么?

四、巩固练习

1、操作活动:(第9页做一做)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

(2)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2、说一说:

你前面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你后面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3、练习二第1题。看图说一说。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7.《上下前后》教案 篇七

学习内容:

学习教科书第9页,认识上、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辩别空间方位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掌握方向上、下以及谁在谁上,谁在谁下的方向。

学习重点: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设计思路:首先对话引出课题,再通过课件体会主题图上下的含义,并理解以谁为准的上下关系。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和我门做个小游戏。对话:

“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你们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2.打开书,把第1页空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理解上下含义,并理解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的上下含义。

三、活动

1.拍手游戏。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4.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二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上下的理解并找出生活中的上下例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把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教师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六、板书:

第二课时 认识前后

学习内容:

学习教科书第9页,认识前、后。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掌握前后以及以谁为准前后的方向经验。

学习重点:

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

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前后方位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设计思路: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以课件形式展示出动画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前后顺序的含义,并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今天有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谁愿意向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

王老师发现这样介绍,老师们一次只能认识你一个,你愿意在介绍你自己的同时,把你的前后桌同学也一起介绍一下么?

2.我也想介绍一下我自己和我的前后。我的前面是一2班四十个可爱的同学,我的后面是讲台及黑板。今天在这里我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前后”

3.写完“前后”这两个字,我发现刚才我向大家介绍错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

4.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5.什么是前?什么是后?我现在明白前后与我站的方向有关。我面向着你们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学;我的背对着的方向是我的后面就是黑板。如果我面向着黑板站?如果我面向窗户站?

6.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呢?

全体起立,面向老师,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面向听课老师……面向窗户……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前后的概念,为下一步研究做铺垫。动画展示前后发生变化后的前后顺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谁在谁前面,谁在谁后面。通过练习再加以巩固。

二、在情境活动在中体验前后

1、笑笑上课前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动物园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她要去现场做采访报道。你们想跟着笑笑一起去看看吗?

2、到了动物园门口,笑笑首先在做什么?(电脑演示图一)

3、笑笑排到哪儿?你怎么知道的?她前面有几个人?她后面有几个人?

4.这时淘气跑来了,他想让笑笑帮他买一张票,你们说行吗?(电脑演示图二)

5.笑笑开始也是这样说的,可是淘气跟笑笑解释说;他今天是百米赛跑的裁判,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要赶快进去,要不然来不及了。笑笑听到这里,猜一猜,笑笑是怎样做的呢?(电脑演示图三)笑笑现在排在哪?(排在第几个?前面有几个人?)

6.你能说一说你在组里的位置吗?(两人)

7.请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站在最前面来,再观察一下,你的位置变了没有?两人说一说。

(当时有的同学认为淘气和笑笑是好朋友,笑笑可以帮他买一张票;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好,应该自己去排队。当看到笑笑让淘气站到自己的位置,笑笑排到最后一个时,觉得笑笑既解决了淘气的困难,又遵守了公共秩序,这样做好。这个情景既能感知前后位置变化的相对性,又渗透了要遵守公共秩序。)

?设计意图:动画展示前后发生变化后的前后顺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谁在谁前面,谁在谁后面。通过练习再加以巩固。

三、在情境中理解前后变化的相对性。

1.同学们,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预测谁得冠军。

2.比赛开始,跑了一会,情况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电脑演示图五)两人说一说。

3.学生反馈,谁跑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谁跑在最后呢?谁在它的前面?

4.如果跑步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你想一想,猜一猜。

5.马上要到终点,现在你又看到什么?(电脑演示图六)谁能说一说现在每只动物的位置?四人一组,说一说每只动物现在的位置。

6.集体交流。

四、在情境中扩展应用前后

笑笑想问一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你还了解到什么?你能举一个生活中前后的例子吗?

五、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通过拟人的小狗游泳比赛图,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前、后及其相对性。

六、全课总结:

8.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9.《上下》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64页 “上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两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关系:

今天是森林里树爷爷的生日,小鸟和小兔一大早就来为树爷爷庆祝生日啦!同学们看,他们倆在哪儿呢?(出示主题图)

是啊,小鸟和小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出示课件:手指上、下

听了刚才两位小朋友的发言,树爷爷想提个建议:小朋友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小鸟和小兔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课件点击强调)谁愿意再来用完整的语言试一试?

2、三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关系:

这时小松鼠也赶来了,谁来说说小松鼠的位置?(课件出示小松鼠的出现)生:松鼠在小鸟的下面,松鼠在兔子的上面。

师: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小松鼠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小松鼠在下面呀? 生:因为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小结:当我们要判断上下位置关系时,关键要弄清楚是和谁比,和谁比就以谁为标准。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吗?请大家试一试!

(设计思考:创设“给树爷爷过生日”这个环节,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生动的学习情境之中,由两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到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这样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更有益于学生的接受。)

3、猜一猜

师:它在小兔的上面,但它不是最上面,它是谁?(松鼠)师:它在小鸟的下面,但它不是最下面,它是谁?(松鼠)师:它在小鸟的下面,又在松树的下面,它是谁?(小兔)

4、变换位置,巩固“上下”

师:大树爷爷和小鸟要说悄悄话,于是,小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把小鸟和小松鼠交换位置。)你能说说现在他们各自的位置吗? 生:小鸟在松鼠的下面

二、联系实际,亲身体验:

其实呀,在生活中用上下表示位置关系的地方有很多呢,比如说观察我们面部器官,嘴巴、鼻子、眼睛在什么的上面,在什么的下面呢? 师:同桌说一说 师:抽生说

(设计思考:在自己的身上找“上下”,学生的兴趣很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看练一练的第一题,请你介绍一下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提示:判断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弄清楚是和谁比,和谁比就以谁为标准。生:独立完成

四、拓展延伸,辨识“上下”

大家学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想带大家到智慧岛上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

1、按小朋友的意愿分房子。

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楼房,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

师:小组合作分一分,按自己的想法给小动物安排房子,并说说它们的位置。(选一组上台汇报交流)

2、按小动物的意愿分房子师:

刚才小朋友真热心,帮小动物安排了房子。可是小动物各有各的想法,你们能帮小动物按照它们的想法住进新房吗? 师:大象说它太重了,想住在最下面的房间;小猫说它想住在最上面的房间;小兔说它想住在小猫的下面和小狗的上面,小狗说它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同学们,请你帮它们安排好房间好吗?(让学生自己根据小动物们的要求安排房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再在全班交流)师:谁在最下面?

师:谁住在第二层?它在谁的上面?它的上面有谁?第三层呢? 师: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都有谁?

3、你知道宝物在哪个盒子里吗?

根据第一句话(宝物放在1号盒的下方),推测宝物可能在„„ 根据第二句话(宝物放在3号盒的上方),确定宝物就在„„

五、评价总结:

10.教学设计:上下 篇十

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娃娃家的妈妈对爸爸说:“你去把奶瓶给我拿过来吧!”爸爸找了一会没有找到,就问妈妈:“在哪里呀?我怎么找不到呢?”妈妈指着冰箱说:“在那里呀!”可爸爸还是没有看见。通过这次事件,我感觉小班孩子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方位,因此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开展了此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神秘和有趣让幼儿轻松地掌握简单的方位。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只放有礼物的圣诞帽子。

2.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3.音乐:圣诞歌。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活动室。(播放圣诞歌)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评:圣诞歌这段音乐比较轻松欢快,听着音乐进活动室可以让幼儿容入到圣诞节的气氛里。

(二)感知方位:上下、里外。

1.找一找、说一说礼物在哪里?

(1)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找吧!(播放圣诞歌)评:让幼儿自由找礼物,说说礼物放在什么地方,这里给幼儿一个自由说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老师、好朋友相互交流的机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氛围比较轻松、活跃。

(2)提问: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了哪里?

评: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说完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这些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这样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语言特点。

2.游戏:摸摸礼物跑回来。

11.《上下前后》 模拟课堂 篇十一

《上下,前后》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X号选手,我接下来要试讲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同学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她来了!可爱的小猫今天要去数学王国购物!想和她一起去吗?我们走到了一个路口,这里红绿灯(竖着画三个灯)。你们见过红绿灯,会过红绿灯吗? 对,红灯停,绿灯行,你们 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那上面这些颜色的灯是怎样排队的?

对,它们是上下、前后排列的,你能说一说这三种颜色的灯,它们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吗?红灯在最上面,黄灯在红灯的下面,绿灯在黄灯的下面。太好了,你们用上下这两个方位名词表明了三种颜色灯的位置关系,真了不起!

我们跟随小猫顺利地通过了路口,走进了购物广场,刚一进大门就看到一群人在一家商店门口聚集。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小小超市”在促销大甩卖。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小顾客在商店门口聚集好吗?你们能不能给他们提个建议,就能让他们既快又安全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有同学提建议说他们应该有的第一课时,上下前后。下面开始上课。顺序地排队,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都是遵守秩序的好孩子。这些顾客真的按照大家的建议去做了,果然很快就排好了队。

小猫也想买一些商品,你说它应该排在哪儿呢?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谁,他排在什么位置?同学们能用前后说一句完整的话,太好了。

同学们,你能身边、生活中找到上下吗?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然后举手汇报。同学们说的很好,灯在头的上面。铅笔盒在桌子的上面。一座大楼,二层在三层的下面。看来在生活中,表述位置关系的时候,我们会用到上下。

谁能能从身边、生活中找到前后的位置。同桌之间小声说一说。谁来把你的想法大声的想全班同学汇报。很好,同学们发言非常积极,真是勇敢可爱的孩子,有的用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说了一句话,还有的说,一年中,三月在二月的后面,等等。看来在生活中,我们在表述位置关系时,会用到前后;表达时间先后的时候,也会用到前后。

下面同学们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然后再让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请三个同学来为大家演示,排队下课时小明在最前面,后面是小红,最后是小强。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小红的位置?小红在小明的后面。对不对?谁还能说?小红还在小强的前面。这回奇怪了,为什么小红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呢?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因为小红是在小明的后面,也是在小强的前面。要想知道是前面还是后面,就要看对谁而言,对象不一样,前后的位置就有可能不一样。

你能再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对,你在杨**的前面,也在赵**的后面。你认为,一年中,三月在二月的后面,也是在四月的前面。其实,不仅前后有这样的特点,上下也有。

大家听要求把本子放在数学书上,把文具盒放在练习本上。摆好后,用上下来说一说它们三个的位置。有同学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上面,也有同学说练习本在文具盒下面,说的不错。为什么铅笔又在上面,又在下面?和刚才一样,看是对谁而言。对文具盒来说,练习本在下面;对数学书来说,它就在下面了。你的回答很完整,而且很精彩!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下面我们做个小律动放松一下,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上一篇:党群工作部介绍下一篇:农业农村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