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档案群众路线与社会资本(精选2篇)
1.民情档案群众路线与社会资本 篇一
一、社会工作与群众路线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比较
(一)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工作的产生源自于近代西方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后来的研究表明,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近代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当时英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叠加,贫富分化非常严重,暴露出来很多社会问题。1869年在英国伦敦出现了旨在联系各种慈善组织机构使其合理发挥作用的慈善组织会社[1]。一些富人和中产阶级的妇女自发组织起来帮助下层贫苦民众。后来,这些富人就雇佣别人来从事慈善帮助别人,从此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和行业就出现了。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社会工作日益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工作日益成为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要素。
(二)群众路线产生的历史背景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一套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来说,在1928年,党的六大提出了争取群众的总路线,192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指出,要树立群众观点,提出各项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要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与打仗一起作为红军政治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并提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可以认为是群众路线形成的初级阶段。延安的整风运动和七大期间,最终把群众路线的内涵给确立了下来,并对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2]群众路线几十年的实践表明了其有效性与正确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重要传统。
(三)两者的比较
欧美国家的社会工作产生于近代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产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被当成一种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社会福利制度的一部分。群众路线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进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群众路线的实施而赢得了民众的拥护,依靠群众路线来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二、社会工作与群众路线理论基础的比较
(一)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纷繁复杂,英国著名学者马尔科姆·派恩(Malcolm Payne)在其《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一书中从模型(model)、视角(perspective)和解释性理论(explanatory)三个角度来阐释社会工作理论,并重点关注心理动力视角、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型、认知行为理论、系统与生态视角、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建构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女权主义、社会发展和社区发展、反歧视和民族敏感、增权与倡导等理论视角[3]。国内外出版的社会工作理论方面的著作也大多如此,或者再增添几个理论和视角,比如叙事治疗和寻解治疗等。这些理论大多融合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而社会工作者独创的理论比较少。
(二)群众路线的理论视角
群众路线的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领袖的表述。后来将之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既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群众路线是发掘群众需求,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等。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群众来完成。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在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确立人民大众或者说群众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毛泽东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4]“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5]毛泽东用通俗的语言论述了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宰作用和主体性,这一将群众视为根本性的主体性的视角决定了党和政府的所有路线、政策和方针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说,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而非模型(model)和中层的解释性理论(explanatory)。
(三)两者的比较
欧美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近代西方的社会科学,融合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不少理论被认为是有实证或科学依据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视角主要来自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强调。而在西方所谓正统的社会科学领域,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得不到正确对待的。也就是说,源自于欧美的社会工作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
三、社会工作与群众路线价值观的比较
(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滥觞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以及近代的人本主义,概括起来有个人主义、情感适度的卷入、案主自决、维护案主的隐私等。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1999年修订版)认为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有超越个人私利给他人服务、和弱势受压迫的人一起工作、珍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看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操守并一以贯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6]。
(二)群众路线的价值观
群众路线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群众感情和对群众的态度上。毛泽东说:“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5]习近平总书记讲:“对各类苦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郑板桥有一首诗写到:‘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许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7]习近平的论述还是强调党政干部的群众情感。党的领袖做过很多类似的表述,只是没有像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那样将之表述并归纳为价值观的层次,而是将之纳入到党性的范畴之中。
(三)两者的差异
欧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来源于基督教和近代的人本主义,群众路线的价值观来源于马列主义的学说,从来源上讲,两者具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两者有交汇的地方,都强调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都强调对于服务对象的尊重,都强调要将各自的价值观贯穿到实际的工作中。
四、社会工作与群众路线实践模式的比较
(一)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
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已经很成型了。宽泛地讲,社会工作实务是在微观(以个人、群体或家庭为对象)和宏观(以组织和社区为对象)两个层面展开的[8]。学界经常采用另外一套分类方法,将之概括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种,有时还要加入社会行政。各种模式都有自己一套基本的流程,比如个案工作就分为接案、信息收集和评估、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评估和结案等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欧美的社会工作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知识体系,使得社会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更为有章可循。
(二)群众路线的实践模式
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讲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5]毛泽东的表述更像当下学术界所说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就是研究者既进行调查研究,又参与到研究对象所在地区的社会变革中去。根据这段话也可以将群众路线归纳为如下模式:第一,收集群众意见;第二,进行研究,形成政策和策略;第三,到群众中去宣传;第四,实施这些政策和策略;第五,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再一次去收集群众意见。这样的模式既适合微观层面(个人、群体和家庭)也符合宏观层面(社区、工厂、城镇)问题的解决,属于方法论层面的表述。
应该说,在过去八九十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临了方方面面的问题,运用群众路线也解决了很多问题。然而没有像社会工作学者共同体那样,将社会工作总结归纳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这样的模式,以便于学习培训和工作开展。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工作模式,周立波的写实主义小说《暴风骤雨》展示了东北地区土改时期的群众工作方式。队长肖祥带领工作队进驻到元茂屯这个村子开展土地改革,他们的工作可以分成如下几个步骤:第一,调查村庄的阶层分布和基本情况;第二,走家串户动员群众;第三,建立群众的农会和工会等组织;第四,开斗争大会,批斗地主汉奸韩老六;第五,分田分地分房屋分牲畜,打倒地主;第六,建立农民自己的基层政权。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激进的有效的社区变革的模式。应该说,在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中和共产党革命建设历程中,有非常多的模式总结,只是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并将之发展成一门学科。
(三)两者的比较
群众路线在中国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工作在欧美国家也发挥了很大的功效。两者都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群众路线有一点形而上的味道,更多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实际工作的模式并没有得到系统化的总结和提炼。欧美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模式———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实际上,在面对微观的个人、群体和组织面临的问题时,群众路线和社会工作的模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相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强调服务对象(群众)的需求,都强调信息的收集和结果的反馈。
五、社会工作与群众路线实施机构的比较
(一)社会工作的实施机构
在欧美国家,承担社会工作的是各种社会组织,其成员主要来自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一般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受过比较好的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培训。这些社会组织往往有自己的专业协会,有一套伦理价值观和法律来约束这些组织的行为。
(二)群众路线的实施机构
群众路线的承担者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以及积极分子。他们通过调查来获得群众的需求,进而将这些需求转化为政策和策略,并将之实施,然后再接受反馈。其承担者是具有群众观点和丰富岗位工作经验的人。他们可能不具备完整的西方社会科学的知识,但是善于主动地聚焦群众的需求,并努力去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两者的不同
欧美社会工作的承担主体是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组织成员受到了比较好的西方社会科学的训练。群众路线的承担者主要是党政机关,其组织成员具有群众观点和情感。
六、社会工作和群众路线的相互借鉴之处
(一)社会工作学习群众路线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社会工作肇始于西方社会,深深扎根于西方社会,引入中国的时间还不算长,也没有很好地本土化。而群众路线自从被中国共产党提出来,就深深扎入了中国社会,以之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还是不断地从群众工作中吸取力量。社会工作有必要学习群众路线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二)群众路线要学习社会工作的系统化和学科化
社会工作最终成为了一门学科,有自己的理论、假设、价值观、实务模式和技巧技术,都分门别类地总结了出来,以便于学习和传承。群众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被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使用了几十年,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有必要向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学习,将群众路线的理论、价值观和工作模式学科化,甚至可以考虑开设群众路线的专业,至少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群众路线的相关课程。
七、小结
欧美的社会工作与群众路线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实施机构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然而其价值观和实践模式还是有相通的地方,比如都更为关注弱势群体,都更为强调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强调结果的反馈等。社会工作有必要学习群众路线的实践性和主体性,群众工作有必要学习社会工作的系统化和学科化。当下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社会工作已经被确定为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影响深远,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可以结合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2]陈挥,宋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轨迹与贡献[J].上海党史与党,2011,(5):22-25.
[3][英]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冯亚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1-899.
[6][美]拉尔夫·多戈夫,等.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Z].2012-12-30.
2.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篇二
社会治理现代化,首先要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把社会治理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深入群众是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的前提,在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中达到思想观念的更新。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创新民生优先措施、增强群众幸福感,让群众真正从社会治理中享受到方便得到实惠。二是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最佳的社会治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政府必须深刻理解公共服务的本质、认同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居民需求完善服务功能、围绕便民转变服务方式、围绕特殊群体创设特色服务,做到亲情化服务,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是树立柔性管理的理念。柔性管理最大特点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约束。社会治理的最优效果是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并自觉接受。柔性管理手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入点。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更多地运用行政调解、行政协商、行政指导等柔性管理方式,让政府职能由直接参与经济管理转化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逐步适应社会结构转型,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更加重视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治理和服务。
二、相信群众,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第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在社会治理中,党始终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有效地整合社会治理资源。要有效应对当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变化带来的挑新战,就一定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党在社会建设和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落实到社会治理的每个环节。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政府已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但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社会治理主体无法替代的。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扮演好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的角色。政府要深入研究社会治理的规律,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加强社会治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政策法规,依法治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等,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第三、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治理中能够起到凝聚社会共识、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和促进和谐的作用。能够实现自律治理,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协调成本,能够通过对社会财富的三次分配,优化特定社会群体的资源配置水平;能够反映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公共服务。第四、注重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公众参与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培养和提高公民社会参与的意识,塑造平等协商、民主参与的公民精神,调动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努力拓宽公民社会参与的渠道,扩大公民社会参与的范围,促进公民社会治理参与机制的法制化和程序化。
三、发动群众,实现社会治理对象双向化
一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知情权是群众监督权的基础和前提。群众只有对社会治理事项充分知晓,才有参与社会治理和监督的现实可能性,相反,如果群众对社会治理事项不知情,参与社会治理和监督就必然成为空谈。因此,要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就必须将社会治理事项信息实行全方位公开。二提高群众的话语权。话语权是群众监督政府官员的根本途径。对一项公共决策而言,科学性是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公正性是其最重要的原则。只有让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充分听取民声,才能对民生问题有全面的把握,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做出更加符合民意、科学公正的公共决策。三保障群众的监督权。监督权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創新的重要保证。在现实中,群众对社会治理并不缺乏监督的热情,也以各种方式践行着自己的监督权利,但真正落实到位,在畅通反映渠道方面还需要多方努力。
四、教育群众,实现社会治理手段多样化
教育群众,就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复杂化的特性,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是弘扬主流价值,加强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社会治理创新来彰显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使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信仰和道德信念。二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务必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逐步培养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治信心,不断促进社会治理的合法化和规范化,降低社会治理的难度。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使广大群众真正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懂得用有效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问题能及时地寻求正确有效的法律途径解决,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社会治理法律体系。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注重舆情疏导。第一推动应用平台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创新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第二扩宽网络问政渠道。政府既要真切洞悉网络民意,又积极拓宽反映民情的渠道,通过搭建网络政务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沟通方式,给群众路线赋予网络时代特色。第三创新虚拟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充分发挥个体和组织的博客、微博、网上社区和有效的网页形式,构建起重视网络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提供个性化主动式公共服务的虚拟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五、服务群众,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科学化
服务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是要促进社会服务从“政府本位”到“公民本位”的转变,形成和建立基于“公民本位”的公共服务模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