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2024-10-31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共12篇)

1.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一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学习体会

经过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深:眼界宽阔了、思虑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地,很多疑问获取认识决或许启迪。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边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以下:

一、在学习中反省。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伙伴,将会成就你的一世。”经过培训使我能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让我建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优秀的心态投入到教课工作中; 感觉到要先做人, 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快乐。 好心态成就全部事业。 爱学生, 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 快快乐乐地当老师, 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弃深重,让浅笑永久绽放在脸上!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再生命。要擅长指引,做到能理解、宽容。要经过改变目标、改进方法、变换活动、合理发泄、调整认知等六个方面向名师凑近,促使自己向大师方向发展,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上课老师课堂设计事例研究,能以实质的事例直观显现,教课与实践相联合的教课,表现新课改指导下角色的转变;有了这个看法的指引,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样各样的问题、挫折,深信我会去研究、解决,而是闪避,由于希望就在前方!

二、在反省中进步、成长

经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累积和深沉的文化底蕴。可以“合适掌握教课生成” ,是与他们勤劳的付出、断地累积总结分开的, “经一番寒透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课能力提高提高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尊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课中学会反省,在反省中总结,真切提高教课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所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促使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讨教育的断更新,需要可连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行高素质的教育,促使学生主动、开朗、生动地发展重点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经过在教育中断学习,在学生实质状况的基础上对教课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课水平。林藩老师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将更进一步侧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理解,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并且可以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将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 。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变成学生简单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什么是学生简单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呢?我感觉就是《纲领》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疑惑中的指引者、研究中的支持者和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我们任职的每位教师都应当断地用知识来充分自己,并逐渐向专业化教师转变。在今后的教课日子里,要按《纲领》贯彻的坚持先进的理念,坚持中心的价值, 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理念。 多读书、多思虑、多反省,要做有思想的老师。要用理论指导教课实践,研究和研究教育、教课规律,把教研和教课联合起来,仔细做好反省总结工作,争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2 、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议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勤于着手,培育学生采集和办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议自助、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它变烦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沟通、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感情体验,它还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类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突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指引和鼓舞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取快乐。把价值指引和孩子的自由发展联合起来,表现了价值指引,同时又侧重学生快乐的学习,逼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并且依据《纲领》的精神,努力创建一个想说、敢说、喜爱说、有机遇说,并能获取踊跃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沟通和表达,仅语言获取发展,其余各方面的能力也获取发展。为此,教师一定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适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创建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类轻松的氛围里真切地指引学生们踊跃、主动地学习,鼓舞学生勇敢去学,真切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加者、研究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期间“发现型、发明型、创建型、创新式”的学生。

3 、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楷模作用

(1) 专心去热爱自己学生。教师应当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选。从实质上看,学生并存在好与差之分, “差生”之所以“差” ,原由在于他们潜能被各样主客观要素所约束, 而未获取充分的开释而已。所以,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 ,更应加备的关爱与珍爱。

(2) 用自己的言行去传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切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可为。所以,教师的教课,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一定仔细、庄重、规范、得体,切可粗心、草率、率性、负责任。其余,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常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高兴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获得的可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切感觉到你仅是良师还是良朋。

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不时到处都要侧重自己的师德涵养和人品塑造,并增强自己的理论涵养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全部从实质出发,的确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二

基于云时代的特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我将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放在云桌面应用和网络教学云平台运用上,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了解和应用云技术的基础上,能真正开展翻转课堂,实现先“学”后“教”的目的,并为今后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从单机时代到云时代的信息技术培训

从最早的打字培训开始,到办公软件应用的培训,到图像处理和动画课件制作的培训,到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再到目前流行的微课制作培训等,这些大多数是单机时代或者PC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培训。当今阶段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是对信息技术软件、硬件功能应用的培训,用以辅助教学和管理。但技术学习对普通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云时代的教师培训,我是先以教师们熟悉的云存储作为实例,如网络上的各种云盘,然后引导他们从最简单的“云盘”,即云存储应用,进入功能更为强大的、且将取代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云桌面应用,从云存储应用深入到“云计算”运用。当教师们对云计算的概念有所了解后,再给出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云桌面账号和密码,让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了解云计算的运用。

使用了云桌面,大大减少了教师因使用多台计算机的不同系统、不同应用软件环境、不同存储数据之间的复制、粘贴所带来的应用麻烦,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安全性,因此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同时,因为不需要使用PC电脑而转用机顶盒,几乎不需要硬件的维修了。云桌面是在电信的云服务器上,因此软件的维护工作也主要由电信的客服来承担,这让学校的软件维护工作量大大减轻。

云时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是网络教学平台

有了云计算应用作为基础,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前教学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师生的互动教学,能实现翻转课堂和开展个性化教育,并为今后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打下基础。

我校在使用了十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后,最终与浙江省电信合作研发“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收到良好效果。“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结构简单但功能强大,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方便地开设“课程班”、新建教学课、上传课件和布置作业。上传的课件不局限于PPT,还包括Word、Flash、微课等,形式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素材。平台的在线作业功能,除了有“一键布置作业”“从Word生成在线作业”等功能外,还能自动批改客观题、统计分析作业考试的数据等,大大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学生每次作业和测试的数据,这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除了翻转课堂涉及课前、课中和课后需要的所有功能外,还有“一键直播”功能、小班合大班的延伸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小班合大班的功能,由名师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对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授课,其他教师作为大班的“网络助教”,在辅助名师上大课的同时,观摩名师的教学。平台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是能利用网络与学生开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教学互动。

在实际培训中,教师通过“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实在在感受到改变了传统“教”与“学”方式的好处。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呈现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方面减轻工作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但是,目前云桌面应用和网络教学平台应用都还处在一个使用的初始阶段,培训讲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很少有实践性的内容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教师。这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觉未来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无法真正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因此,我们将最近一两年的技术研发转换成能提供给教师实际使用的,并在使用过程中让他们看到切实效果的培训内容,克服了一般培训讲座“听时热血沸腾,回去后还是老样子”的弊端,也摈弃了培训组织者强制点名、要求受训者写心得等低效和无奈的管理方法,真正让受训教师学以致用。

在本次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中,我通过提供的“云桌面”和“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培训新内容,改变了传统以演讲为主的培训方式,抓住了教师希望在学到新东西的同时,减轻实际工作中工作量的心理特点,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其中的好处。当然,我也在不断地听取教师意见,完善培训内容,布置更加灵活的培训任务,以满足教师日益提高的培训要求,为他们带来更加实在的好处。

受训教师体会

冯士海(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我们请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永前老师讲学。在这次报告中,我们第一次听说了“云桌面”和“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引发很大触动。

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听课统计、课堂点名、桌面监控等功能,随时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而无需担心学生是否在网络教学中“迷路”,影响教学效果。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任课教师工作效率

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了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班级空间平台,虽然结构简洁,但使用方便、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让各学科教师上传自己制作的微课、导学案,还可以实现作业布置,自动批改客观题,同时师生进行互动、网络答疑等,平时在家里就能开展教学,这使得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变得轻松且愉快。除此以外,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了“一键直播”和“一键布置作业”功能,方便教师进行直播上课和布置作业。同时,平台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习题情况、考试情况进行深度地分析汇总,让教师从课件制作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教学的灵魂。

3.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三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本文从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性入手,在认识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讨论转变及改进的方式,从而使培训模式更为有效,最终达到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培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3-0070-02教师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传授者。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对教师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之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教师的专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才能创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因而,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须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专业加速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训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就关于“如何打造”,提出了培训的措施,将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到政府的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意味着国家对教师专业化的重视,也意味着对教师开展的专业化培训正逐渐走向正规化。现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了很多专业发展上的问题,比如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延伸及拓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1. 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否正确、有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讲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对书本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这里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如果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就会使得在教学的源头发生错误,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更别谈教学质量了。第二层,教师需要准确拿捏知识层次,分清楚哪里是知识的重点及次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轻重缓急,并且知道哪个环节需要强调,哪个环节需要跳过,而不是所有知识完全不加工地都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理解及吸收造成困难。

2. 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良好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不仅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政治、道德规范、法律等,还涉及对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现如今提倡的个性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富有层次性,各层次具有多元特征且各层次之间相互交叉,还要求知识结构是个不断需要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也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与改进

比较常用的教学培训模式一般有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聘请专家授课、专题讲座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些理论和实践水平偏高的人员,在一个相对封闭式的环境下,对有培训需求的人员所展开的一种集中培训。这类模式把接受培训人员的起点素质假设成一致,即一刀切,忽视了人员的差异性。另外,这类模式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授课的专家,因此培训的效果受到了专家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再者,这样的培训形式更多的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长期采用这种培训形式虽然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但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代表就能构建高质量的课堂,这就出现了很多教师虽然有着高学历,却在课堂教学中力不从心的局面,没有实现培训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模式固然存在缺点,但仍然是现如今主要的培训模式之一。近几年,教师教育的培训模式也开始慢慢地有所转变,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改进,由侧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转变成对侧重行动研究为主。这说明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研究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培训。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原有的培训方式中,多媒体信息化设备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例如,在线上为学员提供多种培训资料的阅读及下载,并且提供专家在线答疑,学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组成学习小组。在虚拟的讨论环境中,线下氛围较线上更为宽松自由,更有利于学员的思考及创新,解决了学员在非正式学习中缺乏权威辅导及自主研究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平台,对学员实施短期的远程培训,并对远程培训的结果在线下开展评价及反馈。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员的学习时间更为灵活化,并且便于学员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培训材料,同时也弱化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偏远地方的学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受限的问题。

2. 群体互动交流培训。教师的工作环境是由各个教师组成的,群体之间因为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以及成长需求而形成共性。培训可以在他们的共性上在不同的大小环境中展开。小环境就是学校本部的学校年级组或者学科组为单位组成的集体,大环境就是学校本部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组成起来形成的集体。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教学风格,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专业技能也带有局限性,促进不同的教师在一起取长补短,合作开展学习,能取得更大的学习成果。建议在专业人员或者机构的组织及指导下,针对一个话题进行研究及讨论,模拟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一个团队合作的环境中相互帮助、学习、研究,以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培训成本,还可以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灵活性、应用的普遍性,一直是培训模式的首选。校本培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需要从岗位的多维度对人员实施培训。教师按教学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新入职教师(工作经验欠缺)、教师、资深教师(权威领导)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区别,培训也需要设置不同的层次。首先需要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培训需求,基于不同的培训需求,组织展开分层次的培训。初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知识,旨在帮助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的教师群体更新、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满足岗位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需要。第二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实践能力,旨在帮助教师群体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使专业理论得到提升、总结。最高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知识的创新及深化,旨在通过模拟教学情境,实现教师间的专业合作,帮助资深教师群体将专业知识及经验进行更大的提升及拓展,并获得创新。第二方面,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制订完整规范的培训环节。只有正确的目标才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而展开的培训,主要是帮助教师解决在专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塑造一批学术领军骨干、教学活动领头人,在教育实践中起到领袖、带头作用,从而影响整体的专业水平。培训需要形成闭环:提出培训需求-拟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培训,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提供依据,整个培训环节必须是连贯且完整的,才能使培训更为科学、规范。第三方面,校本培训需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积极地为学校教师提供去校外学习的机会,通过听专题讲座、参与学术讨论,提升其专业水平,并将学习成果带回学校,分享给学校其他的教师,成为校本培训中其他教师的培训讲师。

总之,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的发展,要求培训模式在规范、系统的基础上,形式较传统模式更灵活、更侧重于实践的技巧及知识的创新。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培训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仲岗.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培养与提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2]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0(7).

[3]黄伟.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

[4]蓝海正.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1(6).

[5]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6]郭绍青.宿翠华.分析教师需求,规化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

4.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四

2012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本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一次思想观念的洗礼。通过培训,我认为在新时期下,要成为一名全优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前,不少人误将教师画、跳、唱、弹等技能视为教师的教育素质,但实践表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这种个人专业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觉得,幼儿教师的素质关键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

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一是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和场所,二是兴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感兴趣的也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孩子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利用我们所学的游戏的方法,用幼儿能接受的教学语言,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施教。幼儿园教师要做全才。幼儿园教学是不分科的,各领域相互渗透的。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等。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样都是阴天,是土地上的先化,还是落在石头(铁盖)上的先化?为什么?这就需要做教师的去观察、主动去探究。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最大的鸟是?(鸵鸟)大家都知道,小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他可能会问老师鸟都吃虫子吗?有吃虫的、也还有吃米粒的(还有吃草叶等植物的鸟),鸟都怎么吃虫子?(有的鸟很聪明借助于小棍捉虫吃,是人与自然节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

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为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我们要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环境。另外,实际生活中使用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会用电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还要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教育幼儿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事,家长有义务配合幼儿园工作。与家长沟通不等于告状,要在沟通中使家长知道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教师与家长讲话要讲究策略,不能信口开河,语气要婉转,表达要清楚。尤其是有矛盾的时候,应更要注意方式方法。

七、幼儿教师要有健康身体和心理

教师要有好身体和健康心理,好的身体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快乐,所以要幽默一些。因为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就要具备什么素质。教师好的心态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有颗宽容的心,孩子会没有压力的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从正面入手,就不会挖苦、讽刺孩子,而是积极的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就会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士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和追求。下面,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自己要加强学习,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事事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对工作要兢兢业业,乐于奉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只有工作态度端正了,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三、对学生要尊重、热爱,循循善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塑造和引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公民。

四、对同事要团结互助,乐于分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加强同事间学习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五、对家长要正确引导,加强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多与家长合作、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六、对生活要阳光思维,超越自我。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学会阳光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幸福、快乐。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陆良县机关幼儿园严芬

5.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五

五天来,我在认真地学习着,也在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认真地反思着,随着学习和思考的深入,我有了几个困惑。

困惑一:怎样看待强制性全员培训?

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自上而下的改变是不彻底的,是难以让人心甘情愿接受的,只有自下而上的改变才是最彻底的,最有效的。我们的培训何尝不是如此?只有老师们自己主动想改变了,培训才会事半功倍。如果现在“三通”已经实现,校园中必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孰优孰劣,谁教学效果更好,谁更受学生欢迎,高下立现,还愁老师们不去改变?不去主动学习?

所以我想说:教育的主管部门,请给老师们一些改变的时间!

困惑二:教学中,教学载体越多越好吗?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勿容质疑。我十分佩服我们的学生,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十分专心地听老师讲解、兴致勃勃地看视频或课件、仔细地阅读教材、细心地完成导学案,团结协作完成实验、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这就是我这几天看到的课堂。但老师们可能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课热热闹闹地上完了,但学生对知识并没有完全掌握,为什么?因为这些老师已不是在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了。他们只注重了自己是否表演得精彩,而忽略了学生是否收到实效。诚如评课时XX中学的曹老师说得好:不论你怎么教,必须帮助学生打破通往知识的一层层屏障,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困惑三:课件能完全代替老师吗?

不知道老师们是否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很多老师在上课前都制作或下载了精美的课件,然后按照课件流程一撸到底,老师乐得轻松。这样真的好吗?我是这样理解课件的:课件,它只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就像我们平常用的粉笔、挂图等一样,我们是它的主人,需要时用用,不需要时收起来。我们可用它来攻克重点,突破难点,可所有的东东都必须用课件来完成吗?这样做是不是有用课件来“填鸭”的味道?再说课件是万能的吗?前几天,有个老师上《杠杆及其平衡条件》这个内容时,用课件来教学生画力臂,课件制作精美,讲解详尽,可大多数学生不会画。我想,如果这个老师拿上粉笔和三角板,亲自示范一下,效果一定好的多。

困惑四:为什么有些老师喜欢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教授给学生提出一个课题,研究高空掉下的一滴水能否把人砸伤。学生们很认真地研究着,他们有的.考虑了水滴大小,有的考虑了水滴所处高度,有的考虑了加速度,有的考虑了空气阻力……众说纷纷,最终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后来一个小孩问他们:站在雨中淋一下,不就知道了?

呵呵,可笑吧?笑过之后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是否也这样做过呢?大家可能知道,现在有些幼儿园教学生算数,采用手算,四、五岁年龄,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能很快地算出来。我儿子读幼儿园时老师也是这么教的,可后来我发现,儿子根本没有数的概念,脱离了手,儿子什么都算不出,甚至一加一等于二都不知道。我想当时老师如果不教这么复杂的手算,就让孩子数数木棒、kk手指头,多简单、多好啊!

曾见过一个老师指导学生认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他编了四句顺口溜,可这顺口溜不顺口,既不压韵还拗口,学生读了半节课还没背出来,该老师却固执地认为,只要记住了这四句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于是继续读“顺口溜”。其实,实验室有汽油机模型,教材上有四个冲程的图片,看看图片,演示模型,十多分钟就可解决了。

困惑五: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笑了,问得是有点大了,可我真的想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说。我是教物理的,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的实验,新课标对实验教学要求也很详尽,老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可大家发现没有,所有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前人理论的正确性,我们的学生其实就是在重复千百万人所做的事。诚然,这样的实验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可这够了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创新能力吗?为什么我们的教材不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验或活动?为什么我们的考试还只是停留在用笔答题阶段?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可仅仅寄希望于老师能力的提升来培养人才,我认为是痴人做梦!试想: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了,掌握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技能,我能用它干吗?只不过是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罢了,更好地用它去验证前人理论的正确性罢了,更好地去应付考试罢了!教材不更新,考试不变革,要培养出杰出人才,呵呵……

6.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六

我很高兴参加了这次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对教育现代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今社会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它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觉得不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加工到运用自如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的不足,深深的感到身上的压力。同时,我又认识到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而要思考这样去克服困难,学习业务知识,推陈出新,从跟不上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看书、查资料,不耻下问向他人求教。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感到全体教师只有参加过国家级培训,有省级培训,有市级培训和区级培训还远远不够,同仁之间必须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对我而言,这次培训是一次收获颇丰的体验,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迎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提高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适应现在的教育教学新环境。但是,怎样做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呢?每当反思这些,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探究如何把各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整合起来,如何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我们原来只停留在看看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别人的课件呈现给学生,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我们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刻苦钻研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深钻教材,时时把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加强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合理整合,迎头赶上,才不会与时代脱轨。这此培训无疑就是让大家能够迅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变大家对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认知,让大家由”怕“变为”爱“,由”疏“变为”亲“,让大家由习惯书本和粉笔变为习惯屏幕和鼠标,由习惯黑板变为习惯白板。

7.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篇七

1.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任何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既要善于在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结构,以达到专业成长的质的飞跃。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有在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反思、游戏活动后的反思、家园工作的反思,等等,通过反思,教师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一次公开课中,我让小朋友们完成美工作品“图形粘贴画”,开始我出示了很多的范例让孩子们观察,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于是我让幼儿动手操作,结果,孩子们的作品与我的范例一模一样,虽然他们完成得很漂亮,但是缺乏新意。公开课后,我反思了我的教学活动,也许是为了让孩子们完成作品,我出示了很多范例,这样的示范完全限制了孩子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很少运用示范教学,而是让幼儿自由发挥,从而发挥了幼儿丰富的创造力。

2.注重同伴之间的交流

同伴间的交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师必然会碰到一些共性的话题,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收获。同时,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对于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极为宝贵经验财富,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对问题的观点进行鉴别,从而获得本质的、全面的认识,实现共同提高。

同伴交流的内容多种多样,如教学素材的选取、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同伴交流的形式很多,如现在比较流行的QQ群、微信、飞信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教师间相互对话的方式。另一种交流方式是互相协作,通过互相协作,学生的个性可得以发挥,促进共同成长。只有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交流,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3.积极开展园本培训

(1)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以适应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2)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园本培训、园本教研最有效的形式,课题研究潜在的理念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在于反思教学经验,然后对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诊断,通过反思,帮助教师积累经验,实现教学能力的超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开展的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全人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整合出各年龄阶段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通过互相商讨、共同研究,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该课题已成功结题。

(3)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每个教师都有一定的自身优势,有的教师音乐素养高,有的教师舞姿优美,有的教师普通话好,等等,我们利用教师的自身优势,开展培训,教师们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

(4)以赛促训。通过参加教育笔记、教学反思、基本功、组织教学活动等比赛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4.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如新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的成长,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帮助教师不断成长。我园的教师成长档案包括个人信息表、个人三年规划、个人成长点滴、我的教学故事、我的荣誉等,教师们把自己成长的点滴记录下来,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5.合理利用教师博客

博客是指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版,是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平台。作为一种既快捷又易用的工具,博客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的青睐。教师博客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①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博客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直接对话,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教师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获得了成长与发展的动力。②提升了教师的生命质量。在某种层面上,教师博客成为教师记录、思考、探索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叙述心路历程的空间。

8.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八

摘要:高校新手教师处于教师发展的起点阶段,普遍缺乏教学经验与教学技巧。在这一背景下,指出了通过校本培训方式来提升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案与途径。

关键词: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

作者简介:孙丽娜(1981-),女,蒙古族,吉林白城人,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庆?163318)刘建(1981-),

男,黑龙江大庆人,大庆石油管理局通信公司信息技术北京分公司,工程师。(北京?100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BC1211028)、黑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648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17-03

一、研究背景

1.我国高校新手教师急需提高个人教学能力

据我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09年教育统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普通高校)资料显示:其中30岁及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占27.2%,31~35岁年龄段的教师占19.7%。[1]笔者发现青年教师(通常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已经达到46.9%,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随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新增高校青年教师(即本文所说的高校新手教师)这部分群体,相关研究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教学能力培养、[2]专业成长模式、[3]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4]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通过课堂观察和文献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高校新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普遍欠缺,不能尽快地适应高校教育教学环境。按照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伯林纳(D. C. Berliner,1988)提出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新手教师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逐渐发展成为胜任(Competent)型教师。因此,如何有力提升高校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缩短其工作适应期,提高教学绩效,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职后培训迫在眉睫

1996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教人[1996]29号),使得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并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李天龙(2009)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认为,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必须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即:职前培养阶段、入职培训阶段和职后提高阶段。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要将三个阶段联系起来进行重点培养,各个阶段各有侧重。[5]在职前培养阶段,大多数的高校新手教师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教学能力训练,这个群体具有较高的学历、科研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等特征,并且多数是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缺少教育实践经验、不了解教育教学方法;入职前我国高校新手教师只参加过短期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简称为岗前培训),但它对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而职后培训则集中在新手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和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为主的培训项目,并不重视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对于高校新手教师来说,职后培训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内很多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在入职培训的基础上,如何开展职后培训以提高高校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在培训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童婧(2007)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多数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参与度低、“培训内容无层次,培训对象‘一刀切”、“师资培训重形式,培训效果不显著”、“评课结果没利用,评课机制实效不大”等问题。[6]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的实践背景

近几年,很多教育机构相继开展了多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项目,如:吴廷坚(2007)在介绍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简称EDC)师资培训经验时指出,EDC是专门负责师资培训的部门,旨在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准和保证教学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EDC逐渐探索出面授和网上教学有机结合的整合式教学能力培训模式。[7]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简称“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是在借鉴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先进教师培训模式的同时,结合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该项目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教”这个普遍性问题,以我校的青年教师(高校教龄3年以内)队伍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制创新,提出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的文献调研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第一种途径是利用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其中包括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ERIC、ProQuest、CNKI、万方等数据库,使用“school-based training”、“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高校教师校本研修”、“高校校本培训模式”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初步形成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列表。同时,笔者再次对已经形成的主要文献进行筛选,形成重要文献列表。通过对重要文献的引文、参考文献的分析,进一步整理、分析,形成面向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研究领域的电子文献或著作。第二种途径是借助国内外高校教学促进中心开展的该领域相关研究项目,通过分析聚焦于和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典型项目,如:哈佛大学教与学促进中心的基于活动的学习课程、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大学教学入门”课程,通过网络查找项目的相关信息来获取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文献资料。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的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培训研究与实践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法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美国、加拿大等高校非常重视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并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以项目引领教师培训为名的有美国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对教师要求不断提高,被称为未来大学教师培训主要基地的博士生教育都难以达到这些要求。汪贤泽(2001)在美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文章中指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由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研究生院委员会(the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共同发起和运作了“未来师资培训计划”,目标是将博士研究生培训成为胜任的新教师:使他们具有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职业能力,了解不同大学中教师的生活和职责,为他们成为新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8]加拿大高校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深入的教育学教育,使之懂得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能力。如:莫哈科学院制定详尽的新手教师培训计划,讲授内容以教学基本知识、常用教学方法以及和原有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为主。

此外,美国、加拿大等高校还设立专门机构(如:教学卓越中心、教与学发展中心、教育咨询办公室等)以解决新手教师实际教学需要问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教与学发展中心围绕教学的要素(课程设计、技术应用于教学、讲座、班级的差异性、引导讨论等)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方案和教学支持,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哈佛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加拿大多数高校则把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其工作重点,通常请教学、心理和管理方面的专家主持讲座或研讨会、现场观摩、个人咨询和提供资料等。

美国高校内或者校际间以导师制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并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较为流行的校本培训方式还有:微格教学、自学(自我导向学习)、自我反思、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闫月勤(2001)总结认为,美国纽约大学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学咨询活动。“教学咨询”实质上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培训。首先让教师提出教学中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到课堂、学生中去观察,再提出问题,并由咨询人员提出解决办法或组织集体讨论,再由教师到课堂上加以试验。[9]

总的来看,国外多数高校教师培训仍然基于本校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即校本培训),结合本校教师的需求特征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并开展具体的培训,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国内相关研究

在我国高校教师职后教育中,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并没有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重视。长期以来,校本培训主要是围绕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相比之下,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成果仍比较缺乏。笔者针对我国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现状进行了梳理。

近年来,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一直是校本培训中的重点问题,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借鉴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许多研究人员借助高校自身的教学辅助机构(如:教务处、人事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机构)开展以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的各种校本培训模式实践研究。周月朗(2006)对当前我国常见的三种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类型做了如下总结:一类是传统的培训活动模式,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研室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专家讲座、教学研讨、教学督导等;一类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模式,如:建立教师电子教学档案(e-teaching portfolio)、专家教学系统、大学教学模式范例库、教学案例库、教学论坛、网上教学研讨会、在线教学等;最后一类是教师自我教育培训模式,如:撰写教学后记、教师专业日记、生存忠告备忘录等。[10]其中面向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模式主要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教研室活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题研究等。按照前面的分类,我们发现校本培训多数是以传统的培训活动模式为主。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有些高校并没有从校本培训的角度来对培训活动进行分类,但它们多数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并以提升本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和促进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校本培训活动。通过文献调研,笔者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尤其是在培训组织、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评价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校本培训模式也在发生一些变化,由传统的校本培训活动逐渐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模式转变。笔者发现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下,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开始成为高校教师校本研修的三种主要模式。但我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其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是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简称EDC)采用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有机结合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吴廷坚(2007)以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开设的“大学教学入门”课程为例,介绍和分析了在这门师资培训课程中,如何通过网上教学平台的功能,把网上教学整合到面授教学之中,发挥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的各自优势,使教师培训更加富有成效。[11]他提出,整合式教学的设计以整合式教学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尤其考虑到网上学习平台的选择和网上教学法在平台中的应用这两个要素。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EDC在WebCT网络学习平台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员在参与活动后,通过反思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可以看出,师资培训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来提高教师个人对教学实践知识的反思,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刘英琦(2006)提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可以以现场录像或视频案例为中介进行案例反思研究,将教师的个性化隐性实践知识转化为社会化的教师专业知识。[12]

3.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我国高校每年都在组织新手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但培训效果和研究成果并不显著。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校本培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成效。国内多数高校从组织者的角度,按照某种校本培训模式开展相应的培训,过于注重选择培训模式,尤其是盲目采用国外较为成熟的校本培训模式,没有结合本校新手教师的自身需求和发展需要,从而忽视了培训的成效。同样,也使得有些高校新手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参训积极性不高,只是服从组织的安排,并没有切实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积极参与培训。

(2)高校新手教师校本培训缺乏具体的个性化指导。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影响范围比较大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针对新手教师特定群体开展的集中培训,其中涉及的“大学教学技能”课程以教学理论讲授为主,并没有结合新手教师常态课给予具体的实践指导;青年教师导师制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方式,但从当前实施的情况来看,有些高校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并没有解决好“导什么”和“如何导”这两个关键问题,也使得青年教师导师制形同虚设;教研室活动以高校各院系教研室为单位,自行组织新手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培训活动,随机性比较强,不能很好地保证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效果。

(3)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不明确。我国高校在组织新手教师校本培训时,没有指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是什么,考察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指标有哪些,而呈现给我们的恰恰是一些比较宏观的能力标准,如:教学设计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阻碍了参训的新手教师设定个人目标,也减弱了他们对校本培训的学习兴趣。

(4)高校新手教师校本培训缺少教师同伴间的交流。我国多数高校注重通过新手教师校本培训(尤其是传统式校本培训活动)提高个人教学能力,而忽视了新手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同伴间的对话交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笔者根据调研发现,尽管有的高校通过教学促进中心为新手教师构建了面对面对话交流平台,但由于高校教师工作方式的特殊性,很难组织大家集中在一块讨论。

三、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对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笔者认为有效提升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校本培训目标体系

本研究在IBSTPI组织制定的教师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由课题组聘请的教师专业发展专家、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等15位教师采用德尔菲方法对教师能力标准及其绩效指标进行重要性等级的评价,并结合我校参训的26位新手教师的特征分析,进而制定出我校新手教师适用的校本培训目标体系。

2.构建校本培训内容体系

本研究在构建校本培训内容过程中,借鉴了教师知识分类的研究成果,并构建新手教师的知识分类和知识来源,试用教师知识来表征教师教学绩效指标,进一步确定了与教师教学能力相对应的教师知识体系。通过对具体教师知识分类的统计,最后得出校本培训内容体系。

3.设计校本培训活动

本研究以科尔布成人经验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教师知识来源作为校本培训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培训活动的环境包括培训人员和培训支持条件两个组成要素,按照培训活动的内容共设计五个活动主题,其中每个主题包含七个活动设计要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对应的能力标准、活动组织形式、活动工具、活动流程和活动分析。

4.实施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根据培训活动的设计方案实施校本培训,并通过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效果分析,进一步完善培训活动的设计方案。

四、研究整体思路与框架结构

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培训方案设计阶段、培训方案实施阶段(见图1)。在前期准备阶段,笔者主要通过文献调研提出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研究背景及其现状分析,并探究可行的培训理论支持。在培训方案设计阶段,笔者采用德尔菲研究方法对国际较为流行的IBSTPI教师能力标准及其绩效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形成适合我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目标;在借鉴教师知识分类的基础上,笔者将新手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进行分解,构建了由“能力—绩效指标—教师知识”组成的三层逻辑结构图,并用具体的教师知识来构建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校本培训活动的设计是由科尔布成人经验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教师知识的来源作为支撑条件,按照活动设计的七个要素得出五个培训活动设计方案。在培训方案实施阶段,包括培训环境的构建、组织参训教师、培训控制、针对目标评价培训结果和培训方案实施总结与效果分析;最后,本研究以培训方案实施的效果分析与总结作为培训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完善培训活动的设计方案。

五、结语

本研究作为笔者探索提升高校新手教师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的前期研究,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笔者将继续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使得本研究更具有时效性和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普通高校)[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20.html.

[2][6]童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姚智超.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8.

[4]李天龙.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5]李天龙.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178-181.

[7][11]吴廷坚.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师资培训——香港理工大学的经验[J].远程教育杂志,2007,(4):4-7.

[8]汪贤泽.美国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与博士生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3):25-29.

[9]詹泽慧,李晓华.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话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1-6.

[10]周月朗.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意义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7):80-82.

[12]刘英琦.信息技术环境中校本研修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8):46-48.

9.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简报 篇九

培训会前,董xx校长作了动员讲话。董校长指出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信息化培训团队成员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将学到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此次培训,要更好的.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指导本校、本教研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工作推进,推动全镇教育信息化工作。

据悉,此次培训历时1天半,由xx县教育局、xx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共同组织举办,采用同步在线和异步在线相结合的的方式对信息技术2.0校级管理者与指导者,开展针对性的研修培训。

10.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十

美术教师教学能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青铜峡三中 李静

“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这本应该是要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常态。学习是支撑我们生活的养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学习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职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必备技能,它严重抨击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是现代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事实。2016年8月29日至30日,在高级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信息技能学习,两天时间收获良多。马老师讲解的希沃软件的应用,以及叶老师讲的Photoshop-Audition这两项软件使用的非常广泛。通过这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如何使用白板上的各项功能,以及PPT的精细制作,修图,如何制作精美的图片,如何制作和剪辑视频。以及接下来两位资深教师讲的,网络海量资源搜索下载,百度文库的使用,教师资源网的管理利用,教师发展网空间的打造与设计以及学分的查询等等。这些不仅仅对于我们工作学习有益,是我们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资源,它教会我们学习,又教会我们如何去教会别人学习。而且还起着移动教师的作用,指引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问题就可以网络搜索。当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叶老师的ppt制作的课程。一堂好课,ppt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pt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可以说一个好的ppt,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半。随着新课改的到来,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已成必需,但很多乡村学校都是空有硬件设备,而没有技能,技能空缺严重,多数乡村学校只有为数不多的年青教师,会使用多媒体设备。然而这次培训的到来,恰好弥补和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潘老师的花样跳绳讲座,使我亲身体验了花样跳绳的乐趣,商老师灵活愉悦的音乐知识讲座、蒋老师精彩的教师心理健康讲座都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受益非常。当然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两天的培训时间让我们接触学习了很多新东西,但是真正完全的掌握还需我们自己不断的专研。正如王老师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培训是短暂的,效果是明显的,收获是满满的。总的来说,这次培训在教与学方面都做到了尽善尽美,有各级骨干教师的深入讲解,有学员进行的实践操作,这是收获丰厚的两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步。感谢上级领导给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们培训学习机会,感谢各位优秀同仁倾囊而出的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教师    专业技术能力    培训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用工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培养职业领域操作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因其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决定了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教师专业水平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其中,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2011年7月25日,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正式批准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成为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电气应用技术系机电技术专业为示范专业。笔者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师资的实际情况,按照示范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等要求,在学校领导和系领导的统一部署和关心帮助下,自2011年7月以来,两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

一、现状分析及培养目标

笔者首先摸清教师队伍的结构:专业、学历、职称、教龄、专业能力等。我系现有在职专业教师35人,其中有学科带头人2人,“双师型”教师16人,教职工队伍稳定,人心思进。但同时,许多专业教师源于高校毕业生,对企业生产工艺缺乏了解,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薄弱,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技工学校的要求,存在着学科结构不合理,青年骨干教师支撑点少,尤其是教改科研意识较弱等问题。笔者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各个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把教师分期分批有序地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举措

(一)大力推进教师企业赴实践工作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生产技术工人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职业教育越来越强化技能教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操作技能。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首先要求中职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既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技师”的实践技能。

目前,我校正在逐步建立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制度,遴选确定一批校企合作成效较好的企业,作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基地,学校每年安排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锻炼,以及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两年来,我系安排专业教师共35人次,先后赴甘肃金川集团、广西南南铝业、广西华银铝业、广西柳化集团、广西田东石化总厂等企业实践锻炼。

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实践工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了解到很多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体制,把企业最新科技、最新设备、最新工艺及现代管理理念及时带到学校,充实于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交流,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为学校的发展及决策提供参考,使我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与企业“无缝对接”,从而提高企业用人效率,提高我校就业率。

(二)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开展培训

1.充分利用资源,请专家来开展讲座

从全国各地邀请著名专家,聘请知名企业的行业专家及外校有资历的教师来校讲座。聘请广西大学教授、广西机电学院教授、广西工学院教授担任我系骨干教师的导师,结对指导教学。通过邀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专业建设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

2.逐步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引进机制,从行业、企业及社会其他机构引进优秀的兼职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准

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把这些行业骨干“请进来”,可以对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熟悉很多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体制,让行业骨干与专业教师优势互补。

3.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对专业教师开展专题培训

邀请南京旭上公司、上海宇龙公司、浙江亚龙公司、广西南化集团、广磷公司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对专业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参训教师共125人次。

(三)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参加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

1.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出国参观与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选派2名骨干教师赴新加坡、中国台湾参观与学习,通过学习和参加会议,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知识,更清晰地了解外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学习和借鉴外校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上的好的做法。

2.选派骨干教师赴高校学习、深造,接受国家相关部委或行业组织的国家级培训

先后选派5名教师到不同的高校学习不同的专业,教师们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有关职教理论的新知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学习现代最前沿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提高了师德水准,更新了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借鉴,少走弯路,对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参加多形式的实践培训项目,夯实了专业技能,拓宽了专业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员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 ,了解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

3.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参加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

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机电新技术、考评员、PLC、智能楼宇、DCS、电气安装、电气自动化培训等活动,参训教师共26人次。参训教师在培训之后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教学新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课改行动,不断进行实践,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提升。

(四)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区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活动

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多数内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大、超出正常教学要求等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必须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参加竞赛,对于辅导老师也是一种挑战,这个过程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成效

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笔者在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与其他教职工共同配合,较好地完成了本项目示范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教师培训工作圆满完成,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升。教师积极撰写培训体会和反思,达到100多篇,并进行交流;同时,发表期刊论文50多篇。

我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区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活动,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2个,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我系教师在科研等领域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提高和发展,收获累累硕果。其中,我系教师研发了“糖汁锤度在线检测装置”, 经在广西防城糖厂使用一年后,客户评价特别高,该项目申报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同行技术空白。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高黏稠浆料密度在线测试装置”则获得了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教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教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评选”中,我系教师研发的“正压滤清空气发生器”获得了一等奖。

2013年9月,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团对我校示范校建设工作进行评审,“高黏稠浆料密度在线测试装置”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项目也顺利地通过了评审。

【参考文献】

[1]高利容,王叙红.教师专业化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7(01).

[2]陈伟.探索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J] .职业教育研究,2010.

12.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篇十二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1 问题的提出缘起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与现任师资的经历状况存在差距。

在大学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目的, 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政策、规则、特点、规律及操作流程的实践性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其主要任务不仅要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惯例以及电子商务, 而且还必须具有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分析处理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的能力。因此,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上, 不仅要突出知识性, 更要突出实践性。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用性决定了国际贸易教学的实践性, 而国际贸易教学的实践性, 必然要求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具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能力。因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否则, 教师“以其昏昏”, 想要让学生“昭昭”, 是不行的。

我们现在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师资实践能力状况如何呢?客观地讲, 是比较弱的。以我所在的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是重庆市最早设立的国际贸易本科专业) 为例, 目前, 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来看, 他们主要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而非国际贸易实务;还有个别老师是从相关专业转来的, 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教师理论教学经验很丰富, 但由于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 缺乏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加上平时教学工作任务相对较重, 很少有机会去相关外贸企业熟悉了解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因此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讲授大多只能纸上谈兵、浅尝辄止。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往往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案例, 而显得有些抽象和枯燥, 缺少现场感和生动性。如果遇到好问的学生, 多问几个实践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和问题, 有时还会出现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的尴尬场面。因此, 提升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不仅仅是学生的求知要求, 也是教师的内在需求, 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 也是教师自身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2 问题的原因分析

查找问题及根源, 是促成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目前高校相当部分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缺少丰富实践经验和足够实践能力,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源头缺活水。

高等院校在引进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时, 更多的是关注其学历背景及科研能力的高低, 而对教师的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不太注重。以我校为例, 现有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多数是国际贸易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高校任教, 或是引进的外语基础好、学术造诣深的海外归国留学人员, 以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学历结构、适应双语类课程的教学需求。专业教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 但缺乏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 对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等课程内容能很好地给学生讲授, 但是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等实务类专业课程, 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 讲起来也只能是照本宣科。

第二, 在职缺培训。

在学校对教师的培养计划中, 比较忽视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引进专业教师时既要有专业高学历背景, 又要有实践经验, 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把这类人才集聚到高校, 客观上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和局限。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之初, 国际贸易本身还不是很发达、很热门, 要积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资源满足教学的需求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高校在后期的教师培养计划中予以弥补和加强。遗憾的是, 很多高校在对引进教师的后续培养上缺少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资金投入, 也很少创建让教师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第三, 考核缺动力。

在对高校教师的评估考核中,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出明确的要求, 也没有一套关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考评及奖惩办法, 缺乏激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外在驱动力和内在启动力。以我校为例, 对教师的考核是统一的一个模式, 即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考核, 教师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在教学方面, 通过“四评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但在“四评教”中, 没有制定专门的评价指标来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 无法对教授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而对科研的考核则是要求教师在一定时期内, 通过发表论文或申报科研项目来完成相应职称规定的科研任务。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时, 更重视纵向课题的研究, 而不太关心企业实际需求的横向课题, 因为在科研考核及职称评定时, 纵向课题、特别是高级别的纵向课题的“含金量”及相应分值更高。

3 问题的解决建议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上的“三缺”, 既有历史原因, 也有其现实条件, 既有其客观因素的限制, 也有其主观管理的不到位。由于问题的积累本身是长期的, 因而

解决的办法也就不能够急功近利, 追求短平快,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其解决的思路应该是:既尊重现状、着力改变现状, 又要着眼未来、防止问题再来。

第一, 抓源头, 尽量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

“双师型”教师本是职业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特指, 指既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国际贸易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精通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还要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高校在引进国际贸易专业等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师资时, 也应该借鉴职业教育的做法, 可以尽量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具备专业职务资格、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当然, 这种引进也不限于“为我所有”, 能“为我所用”也行, 即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 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在学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 从而改善教师结构,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这样既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先天不足的问题, 也有利于刺激现有的教师去取得相关的职务资格和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第二, 抓培训, 尽量多的搭建实践平台和创造实践条件。

很多现有的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缺少实践经验, 而且实践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包括国际市场和贸易规则及运作程序都在不断变化, 因而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非常必要。教师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可以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弊端,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和创造提高实践能力的条件。比如, 可以出台奖励政策, 鼓励教师通过培训与考证, 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又比如, 学校可以通过与银行、税务部门、商检部门、海关等机关单位和货代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企业合作, 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实习场所, 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挂职锻炼、顶岗培训或实地实习。再比如, 可以在校内建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 加强校内模拟实训。通过安装国际贸易模拟实习软件, 模拟国际贸易交易环境, 让教师指导学生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完成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 这样不但能间接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实践能力, 还能使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实际, 并且可以形成师生互动, 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 抓考核, 尽量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定量考核。

学校专业的多元化决定了考核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而对教师的考核也不应该一个模式“一刀切”。可以采取“1+X”的考核办法, 将普遍适用性要求与专业特殊要求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对国际贸易专业等实践性较强专业的教师, 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和教学考评体系, 将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锻炼经历与教学效果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尽可能地设置量化考核指标, 以此引导和激励教师加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 还可以实行“双师型”教师两种职称评定可交替进行的政策, 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 为现有教师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 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1]王镇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之我见[EB/OL].htt p://www.zjx.ykedu.net/news_more.asp?lm2=203.

[2]王军, 岳承君.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途径和保障机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134-136.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策划书全方案下一篇: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