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共9篇)
1.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新课改中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临泽县城关小学课题组丁秀敏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在小学开展的素质教育,无疑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依然还停留在单一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上,重知识点掌握的考察,重基本概念掌握与否的考察,英语的评价中听、说、读、写看起来面面俱到的都进行了评价,就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而言,英语的口试、听力加笔试,都在教师一人的操作下进行,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的命运的掌握在一人手中,这不符合现代开放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与21世纪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评价要求相背离,长期以往下去势必会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因此,新课改中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反思,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建立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并提出新的改革学习评价的原则、意义和实施办法。这也是实现《新课改中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这一课题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要建立全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形成性评价的含义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作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作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就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实验的方法
1、行动观察法
2、问卷研究调查法
3、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课题组成员职责是: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学习、研讨和执行,确定小组课题计划。参加集体备课,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及建议,做好阶段小结和经验交流,收集保存资料,确定
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七、研究成员分工:
{湖南省新化县西河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黎明华 文章来源:http:///view.asp?articleid=231 点击数:
4092 更新时间:2006-5-16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今年我区加入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行列,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英语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但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小距离。从近年来我区的实际来看,一方面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热心教改的骨干教师队伍正在形成,随着我区“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两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的
教学观念逐步更新;另一方面,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不同程度地在一定范围占据着我们的课堂,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还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体现;同时,近几年非师范类教师的不断涌入,也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带来了挑战。但是,我们要抓住本次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启动和实施的极佳机遇,凭借原有的良好基础,扎实工作,把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做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和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及其他学习资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速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和完善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让全体学生接受更加优质的英语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验证《英语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教材的科学性及在我区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探索课程改革的规律和方法,研究解决课改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累和总结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全市、全省的新课程改革推广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通过新课程改革,验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在我区的适应性、可行性,探索和积累落实此方案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2.通过新课程改革,检验《英语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改革教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探索其他初中英语教材的适用性,为修改和完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教材提供实践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3.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在全区内形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5.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实践研究,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探索初中英语考试内容、方法及学生素质评价的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新标准,并以此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三.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学习《纲要》和《英语课程标准》,用新课程的理念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为主体,构建主体参与、合作学习、体现差异、发展个性、师生互动、主动探究、任务驱动等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机制,重点对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初中学生英语素质发展评价改革的研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在考试内容上,突出全面性和基础性,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上,采用口试、笔试、实践、平时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相结合的办法;在评估方式上,定性与定量结合,百分制和等级制结合,过程评估和终端评估结合。此外,让家长及学生参与部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进行初中英语评价标准的研究,完善和具体化《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分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中英语评价手册来指导教学。
四.新课程改革的范围及步骤
(一)新课程改革范围
2004年秋季起,初一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3.8—2004.8)成立区初中英语课改新课程改革中心小组;制订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确定新课程改革课题:初中英语评价标准的研究;对全体初中英语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形成共识。
第二阶段:新课程改革阶段(2004.9-2005.6)逐年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贯彻和落实,研究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细节,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具体化和完善,以评价标准指导各中学的英语教学和评估,构建新课堂教学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建立和探索任务型的教学新模式,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课程标准。通过三年时间对全体英语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等进行一次有效的引导,提高他们对教材的处理能力。积累基本数据和有效的课例,为新一轮的培训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5.7—2005.9)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课标实施情况,撰写教改工作总结,完成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报告,编辑课程改革实践研究的成果集(含新课程改革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改论文、经验总结、优秀课例、课件等)。
五.新课程改革措施
1、选择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参加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工作,组建区课改新课程改革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课改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骨干示范作用。
2、定期组织新课程改革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以确立新课程教育理念为先导,注重提高新课程改革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施教能力。
3、成立英语课程改革中心研究小组,定期专题研究,促进本学科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
4、各新课程改革教师人手一本新课程改革记录册,随时记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试教情况及课题研究情况,提倡积累教学案例并分析,撰写教后心得及新课程改革反思,并记载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意见与建议。
5、完善教学研究制度。教研室就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定期组织一些专题性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研究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全校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要坚持每周一次的新课程专题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要经常组织听课、评课、说课和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形成随时研讨新课程的浓厚的教学氛围。襄阳区第四中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案
一.指导思想:
襄阳四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积极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减小落后面,破除培养少数“英语精英”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导学达标,减负高效”教改实验,真正实现英语教师观念的转变,达到课堂优化,提高效率,当堂达标。由“面向部分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 由“重传授”转向“重学生主动学习”。
2、鼓励学生掌握语言项目进行信息交流、传递;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推理、概括或演绎,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要学生根据某种特定的情境和话题,辨别和表达个人的情感(爱好、感受、态度等),在此过程中老师只是充当讲解任务情景、展示任务或做一些指导、示范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从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项信息交流转变。
4、由依赖“课外大量作业”转向“当堂达标”。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做到单元清,堂堂清。达到教与学同步。
三、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一)、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特制订襄阳四中每日一吼活动。规定每个班每个小组每日轮流从学的重点句子中选出一句重要的,课前写在黑板上,并在课前领着全班同学一起读三遍,课后齐读三遍。所选的重点句子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会读、会背,并记录在笔记本上保存下来,每个月末让学生加以归纳整理,要求人人都能达标,熟练地说出这些重点句子,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提倡预习,教师细化引导。
“预习”是我们四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英语来说,学生一般都在课堂上预习。而老师预设的预习内容很详细。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预习诊测、达标测评。我们学校规定以年级组为单位把预习内容打印成导学案,直接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一目了然。
七、八年级学生在预习、总结方面能力较弱,因此需要老师细化引导。每一步都要预设的到位,以免学生在预习上出现误差。英语的课堂流程主要包括:1.目标展示2.出示重难点3.单词学习与反馈4.主要句型总结与诵读5.分配任务:语法、词法展示6就所学内容进行对话、复述等表演7.整理笔记。环节虽多,但内容很少,这样照顾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与参与。
(三)、学生展示时,教师要注意细节的指导。
首先,老师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展示。每个参与的同学,无论答的对与否,都能得到同样的加分。由此,只要有好的想法,学生会积极的表现自己。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语言表达方面、教态方面、倾听他人方面,因此老师要在观看学生展示的同时,还要在点评时加入这些方面的纠正。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又规范了他们的行为。
(四)、充分利用预习笔记本和错题本。
我们四中规定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笔记本和纠错本。每节课老师都应留几分钟整理笔记,要求学生注重双色笔的应用,将双色笔的应用列入评价的一个方面。只有具备了这些评价措施才保障老师、学生每天将所预习、展示、反馈中所出现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类,巩固了知识点,反思了当堂的内容,并且要求教师每小周检查一次、评比一次给小组进行分数量化。
(五)、制定详细的小组评价方案。
以学生的成绩划分六人合作小组,编排1——6号(5—6号为学困生),并在小组内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帮一。小组长掌握本组每个组员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并每节课给组员打分,记录组员每天的预习、展示以及反馈情况。在开始阶段,我们就细化得分的规则:一二三号岗回答、点评不得分,除非出现大多数答不出来的难度较大的问题。抽查时一般抽5、6号岗的作业,他们的成绩代表全组的成绩,由此来激励好与差的合作学习,优秀学生在帮助别人时提高了自己,较差的学生可以受到一对一的辅导。对表现好的同学、小组每小组评比一次,以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等刺激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有扣分项。如一天之内从未进行展示的;别人展示时不能认真倾听的;虚报自己发言次数的等等。
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及细则: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孙元武 副组长:肖邦根 刘明国
成员:各年级英语教师
(二)课堂量化细则:
1.坚持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五统一”: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进度、统一教学案,形成个人详案(主要强调写教学反思)。
2.英语教学专班坚持一周一查,一月一结,将教学案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发现正反典型,及时通报表扬或整改,并将备课结果纳入教师评优表模和奖励的重要指数,激励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提高整体效益。
3.基本要求是:A、书写认真美观,信息量大,提倡用电子稿。B、教学目标(知识点)齐备。C、过程详尽、具体。D、措施操作性强。E、时间分配合理。F、预测有价值的问题。G、注重教学反思。
4.备课应体现“四主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创造性思维为宗旨。突出“三侧重”:侧重规范、侧重过程、侧重反思。备课用双色笔:集体备课简案用黑色笔,个人备课详案用红色笔。备有用的教案,备出自己的特色教案。
(三)课堂教学量化细则
1.当堂知识当堂掌握,当堂作业当堂完成,彻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2.学习任务均衡到组,分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交流,分组点评共进。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活动率应达到100%,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4.指导学生写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养成不断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5.师生课堂应说普通话,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声情并茂。6.注重“三类题”:精讲例题、精选习题、精编试题。
我们四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襄阳区第四中学英语组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训练 课改实施方案 背景:
近几年,我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和邻近的乡镇中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总是处于最后明显的位置(倒数第一),从全县排名看也是出于靠后的位置。现今竞争非常激烈,我校的形势严峻,急需通过有效的方式走出这种窘境。从我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看,可圈可点(即使是日光加灯光老师也无怨无悔)。但教学质量始终不见起色。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传统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老师讲的很详细,生怕有遗漏,讲的嘶声力竭,把知识活生生地灌给学生,再让学生消化,学生能否消化,消化多少,如何才能消化,依靠的是“检查+批评+教鞭”
作为消化剂,而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探究、思考,学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被教师剥夺,学生被动地的接受的是教师的思想,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我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尽管我们的成绩和原来相比有所进步,但在前进的队伍中,别人是轻装上阵,大踏步前进,而我们依然闲庭散步,别人使用的是现代化武器,我们依然是小米加步枪。这就呼吁我们必须革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纵观历史,我们在退化,横看课改,我们按兵未动,结合全县如火如荼的课改势头,要追上前进的队伍,惟改革是出路。
如果采取“先交后学先练后讲当堂训练”的教学方式,他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了他人的学习方法,有了自己的体验,还收获了别人的思想。其次,教师灌给了学生一瓶水,不如让学生自己获得半瓶水。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教完,教师不可能永远扶着孩子走路,学生掌握了方法,它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己去获取。况且,学生能自己学懂得的,老师何必还要做无用功呢?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理论支撑:
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1.突出学生
从矛盾论的关点来分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突出学习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
(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 3.突出合作
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
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实践与收获
课改的目标和意义:
(一)课改目标:
1、通过课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并努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通过课改,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寻找适合初中教学策略。
3、通过课改,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二)、课改意义:
1、优化课前先学策略;
2、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
3、优化课内的训练策略;
4、优化学生评价;
5、优化教师评价。课改内容:
(1)研究的过程内容。课堂进程;效果评价;教学设计;教学进度。(2)研究的策略内容。学生自学;教师调控;师生切入;习得能力。(3)研究的原则内容。个体能力;知识内化;智力培育;心理健康。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课改班级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过程、策略、原则,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教学模式:
预习(20分钟)——交流展示(5分钟)——质疑释疑(5分钟)——拓展训练(5分钟)——巩固练习(5分钟)模式解读: 预习环节:
1、每节课或每个课题必须有预习,时间为20分钟,保证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
2、教师出示预习目标,明确在预习阶段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3、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的学习结果,列举出有争议的(问题),为质疑环节作准备。交流展示:
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的学习所得在班级进行交流展示。质疑释疑:
小组不同意见,有分歧的问题或在学习中未完成的目标,展开讨论,教师点拨。教师利用其他小组合适的、正确的答案帮助解决,老师果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和强调。拓展训练:
教师针对重难点学习目标,链接相关题例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巩固练习:
根据学习内容,出示习题让学生练习,形成技巧,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实施内容:
(1)督查和指导小组根据学科分组必须完成对课改教师一周两次以上的听课,认真指导,并有详细纪录,教案存档。
(2)课改教师每两周必须开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依照模式对照,总结得失;学校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汇报会,解决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课堂改革保驾护航。
(3)各课改教师要通力协作,摒弃偏见,对课堂模式改革不存疑虑,做到资源共享,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视学生学习情况,灵活掌握“先学与后教先练后讲 当堂训练”过程时间,但必须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原则,不可偏废“当堂训练”的环节。
(5)以两学月为单位必须开出一堂“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训练”精品课。说明:
1、一节课教师的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以上的环节时间可作适当调整。组织形式:
各班4至8人为单位,学生围坐在一起,形成学习小组。各组配备小黑板便于展示。小组建设:
1、各组选1——2名组长,4人小组组长一名,8人小组组长两名。
2、按成绩均匀搭配,进行异质分组,确保小组学习有效进行。
3、小组长管理能力训练,让小组长领导本组成员学习,并分配学习任务,组织小组交流,明确各成员职责(记录员 汇报员)。
4、培养合作学习习惯,切忌有效组织名无合作之实。
5、小组内组长安排学生兵教兵,兵带兵,建立结对帮扶帮扶机制,成绩好的学生人成绩差的学生能够听懂,能学懂,让学生有学会变成会学,实现共同进步。实验步骤:
1、选1——2个班级为实验班试点。
2、有明显效果一二年级全面实施。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秋第15——20周
第二阶段: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保障措施:
一、学校实行领导负责制,校长为组长亲自抓课改。
二、学校划拨课改专用经费,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动,规范课改行为。
四、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照相机、录像机等)。
五、建立指导小组,为课改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六、督查小组落实过程督导和考核。
七、研讨和交流机制,解决课改中的困惑。
八、学习机制保障课改教师的知识摄取和理念更新。
九、落实积分和津贴考核,调动课改教师的积极性。
十、实行汇报制和月查制确保课改的落实。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刘建平副组长:向昌荣
成员:向涛 向於 陈小华 鲁红尧 督查小组: 组长:刘建平副组长:向昌荣
成员:向涛 向於 陈小华 鲁红尧 指导小组: 组长:刘建平副组长:向昌荣
成员:向涛 向於 陈小华 鲁红尧 何永红 付华英
职责:督查小组按照学校的轮流表,每天对实验班级的课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小组深入实验班级听课,边就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听课,指导解决问题。
2.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一、强化措施,推动“雨露计划”有效实施
为把“雨露计划”工作落到实处,九江市扶贫和移民办成立了以主任担任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各县(市)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上有头下有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坚持把“雨露计划”纳入各县(市)年度扶贫和移民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做到年初工作部署有安排,月有进度报表,季有检查通报,半年有工作小结,年度有评比表彰。在此基础上,规范“雨露计划”实施程序,规定培训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组推荐、乡审核、市审批、张榜公示的程序进行选录。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他们采取由有转移培训愿望的贫困户劳动力向乡(镇、办)提出参训转移培训申请,由村委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和家庭状况进行初审,并出具证明,再由乡(镇、办)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公示,最后由市扶贫办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定,并予以登记。在培训对象的选拔上,坚持择贫而扶,始终把的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上,对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年龄在18-45岁之间,本人自愿参加转移培训的贫困农民和初、高中毕业生作为培训转移的重点,再扩大到面上的村。同时,针对贫困学员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区别不同对象制定扶持政策,对贫困生、特困生实行免交部分或全部培训费,并对特困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参加转移培训的劳动力,培训基地统一建立转移培训台帐,规范档案管理。
二、整合资源,弥补“雨露计划”经费不足
这几年,各地在实施“雨露计划”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受:当前,贫困地区群众对学一技之长、早日脱贫致富的愿望迫切,愿意参加培训的人数逐年递增,但省办下达的计划指标、培训扶持资金有限,很难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学一技之长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除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外,各地注重挖掘社会资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想办法、寻对策。近年来,他们采取财政部门预算一点,相关职能部门支助一点,本级扶贫配套资金安排一点,企业和社会民众认捐一点,多方筹措资金560多万元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为实施“雨露计划”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从2010年开始,九江市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专项资金;市本级每年在扶贫配套资金中列支10万元用于深圳技师学院“九江扶贫班”学员学杂费补助;各县(市)每年在重点村中安排3000元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还积极争取教育、农业、劳动和计生等部门的支持,为贫困地区贫困户子女就学、农业种植技术、农民进城务工、计生双女户提供必要的财力、人力、技术帮扶。2009年,我办与深圳技师学院达成联合办学意愿,在贫困地区选拔贫困户子女到该校学习,该校对每个贫困户子女每年减免学费2000元,同时每年为每个贫困户子女减免住宿费800元,2011年,该院共为“九江扶贫班”减免各种费用约46万元。为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财政、扶贫部门直接将“培训券”发给资格已审定的贫困学员,培训基地凭“雨露计划”项目合同书、贫困学员转移培训申请登记表、转移培训就业台帐、“培训券”、减免学费的收费凭证、培训班项目完成验收报告等有关资料,经扶贫部门审核后,到财政部门申请扶贫培训资金补助,财政部门在培训项目完成并验收后1个月内拨付资金限定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理,避免了培训资金被挤点挪用的现象。
三、创新模式,永葆“雨露计划”生机活力
我们在调查中感到,实施“雨露计划”,光靠办几个班,搞几天培训,是难以达到实际效果的。为此,在实施贫困地区劳力转移培训中,注重拓宽视野,积极探索实际管用、管长远的培训模式,确保“雨露计划”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欢迎的扶贫项目。一是结合“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计划,针对重点村后备干部薄弱的实际,与市委组织部、村建办联合发文,根据重点村的需求,本人自愿、组织部门考察,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几年来,先后有15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村担任村委会支部书记助理。二是探索“订单式”培训模式。为了解决当地工业园区用工难的问题,主动与企业对接,采取把培训课堂设在企业的做法,让员工边培训边上岗,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调动了贫困地区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先后为全市14个工业园区培训和输送了3800多名技术工人,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主动对接发达地区。成功实现与深圳高级技师学院联姻,开设“九江扶贫班”。自2009年深圳技师学院在修水、都昌两县招收27名贫困学生以来,由于学校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高的办学质量及高就业率,深受贫困百姓的欢迎,招生计划连年突破。先后选送了201名贫困生到该院学习,已有64人毕业并成功实现了全部就业,工资水平达3500元-4000元,最高的已经达到近5000元。九江市扶贫和移办与深圳技师学院联合办学的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他们还探索了校村结合、校企结合、长短结合、城乡结合、工农互动的办班模式,方法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既保证了贫困地区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又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四、注重实用,确保“雨露计划”卓有成效
实施“雨露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走上富裕的生活道路。这几年,他们在实施培训过程上,并没有跟风上、赶潮流,而是围着市场转,农民需要什么的技术,就选择什么的方向培训,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十五”、“十一五”扶贫规划期间,根据全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两水”(水梨、水产)战略,各地及时策应,着力在全市35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开展水梨种植、水产养殖技术培训,邀请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到水梨基地现场授课,先后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技术人员800多人,使4500多户贫困家庭走上了水梨种植、水产养殖脱贫致富路。为使培训转移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确保参训学员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脱贫。各县区还针对自身主导产业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了蚕桑、茶叶、蔬菜、油茶等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农民实实在在学到技术,得到了实惠,真正达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针对全市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在重点村安排初、高中毕业生到市区劳动力培训基地接受培训,成绩优秀的,一律推荐到企业就业。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各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缝纫车工、农产品加工等12个专业。根据调查,2006年以来,全市依托省、市培训基地平台,累计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65万人。通过抓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就业脱贫和发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选准培训基地,提高“雨露计划”培训质量
3.实施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感想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70-01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带来了希望。在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的跟上课改节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学习及课外实践,全方位的去完善课改,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对实施课改后的几点教学感想。
一、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新课改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完全只是为了教而教,根本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新课改后的今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模式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探究式,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主人变为现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但是,由于新课改的初步实施和其它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任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更新和转变,教学中任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不断地学习新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自觉、充分的更新教学观念,并用全新的教学观念去指导教学。其次,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听、说、读、写及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素养,在课堂上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捕捉学生的动态思想以及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实施新课改后的今天,为了教学能更好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研究、去体验、去创造。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一些直观的演示法、旁征博引法、或巧设悬念法等等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欲望,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做一些(如阅读、游戏)之类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这些活动又必然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一种长期性的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施课程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保障,而在教学中切实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顺从课改的意愿,切实的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把我们的课堂变为学堂,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尽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1创设情境,营造愉悦对话氛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宜采用“引探“教学法,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2激活学生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解放学生的个性,使他们超常思考,大胆质疑。课改后的今天,只有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并在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教师要合理的让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提高。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的教学为核心,合理、有效的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系列着手,多组织一些小学语文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课改后的今天,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老师教学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加强对新课程要求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教学规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去发现、培养大批人才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艳玲.谈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J].快乐阅读,2012.18
[2] 聂文英.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指导思想[J].教育现代化,2012(05)
4.干河小学新课改实施方案 篇四
一、工作目标:
实现在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及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 教师
1、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2、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发挥创造力,与教师共建生命课堂。
3、从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入手,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三、工作方法:
在需要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创新状态下发展。
四、实施途径:
立足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将建立以“教师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整体改革方案,实现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
㈠创新育人方式
新课改最倡导的两大转变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动起来”正是构筑课堂互动式转变的着眼点,也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令旗”。
学校将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实施:
1、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机制
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构建评价指标,并在不断的学习、讨论中弄清每个指标的理论内涵和操作要领。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不断促进新课堂理念能在各学科课堂实践中的渗透和落实。围绕新课标要求,强化备课立足于“两个要点”: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克服“以教代学,依教材表演”的倾向。力求上课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活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课后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好“三个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得到激发,思维是否得到激活。
2、为学生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校不断构建新的课堂运行机制“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校落实新课改提出的口号,我们认为“课堂世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感到工作是快乐的,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节课的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努力实践以达到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相融共济的境界。拟从以下六个机制的构建上体现“新课堂的新面貌”:
⑴、建立“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进情景”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
⑵、建立着眼于“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的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⑶、建立“收集典型课案、观摩课堂实录、名师现身说教、设计课堂说评”的随机而变的课堂“应变”机制。
⑷、建立课后反思机制,具体要通过教学小结,反思日记,教学经验文章,座谈会,建立评课卡等信息,利用它们的整理和推广完善课改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
⑸、建立以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体验”机制。
⑹、不断尝试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畅通师生交流的渠道,通过书面传递,日记对话,聊天谈心和共同活动等多种形式增进师生的积极互动,融洽师生关系,建立起课堂拓展的“场外交流”机制。
3、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倡导和推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校要以各学科为主体,立足教材的作用在于用的观点,积极组织学生以主题调查报告、小论文、小提案、小交流、小介绍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小书架等具有个性化、创新性学习的平台的作用,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尝试运用分组学习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来推动互助性学习。此外,学校还要将利用读书活动、课外活动、班会活动、社区活动、慰问演出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接触生活,从而能够学会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㈡坚持“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直面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如何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得到
真正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教师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我们积极以 “校本研究”为突破口,着眼于“以校本为本”的教研活动三大要素:①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②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③专业支持。立足学校本岗,融学、研究、实践为一炉。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施。
1、营造学习氛围,建全学习化组织围绕新课程改革,在推行校本研究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⑴培养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学校组织学、年级组互动学,个人研究学。要求教师:每学期要读一部教育专著。做到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要求每周在教研活动时间、课余时间、业务学习时间种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
⑵为教师开拓学习资源,学校将会不断搭建专家与名师的舞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带着困惑去学,带着启迪和反思开展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每个人要向学校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心得体会与课堂展示)
⑶开展“教师论坛”活动。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将教师集中的问题以互动参与的方式进行交流。让教师能在交流中发现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认识。
⑷强化教师自我反思的渠道。我们将引导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践行中坚持多方面的反思,不仅是行为后的反思,更注重行动中的反思。如“校本研究活动中的反思、教师论坛中的反思、读书活动中的反思、观摩名师课堂后的反思、与学生谈话中的反思、与专家对话中的反思、与新课改中点点滴滴的反思,学校将从教师反思日记中 对每一位教师给予客观的评价。
2、加强校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长在校本教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优化的管理将对教师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校长要以身示范,制定校本研究管理制度。学校将明确建立领导干部兼课、听课、评课制度,倡导校长和老师在课程改革中同成长,学校将以保证校本研究顺利进行的角度建立五个校本研究制度。①校本研究制度;②校本科研制度;③理论学习制度;④管理制度;⑤激励制度。
让教师展示自己,不断搭建教师成长舞台。实施中我们将注意三个方面的创设。①每位教师均等机会展示自己;②创设必要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条件激发教师内驱力。③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展示和提高。
建立制度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具体将以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为着眼点,考评关注教师工作与月工作的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激励制度力求做到多能多酬,技能享酬,真正实现教师的“要我做”为“我要做”。
3、创设课题研究的平台,让教师在科研中成长
问题课题化管理。我们提出“人人有课题”的口号,让课题研究源于校情。从计划、管理、实施反馈,总结一体化。倡导人人立项—
—人人学习——人人岗练——专业考评——专业研训、引导——形成成果的运行模式,由校教科室具体管理。
鼓励教师在活动中展示独特教学风格,学校将开展不同形式的以授课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研究热情和实践活动。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进步,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雷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此,在新的阶段下,我校将立足于新课改的实施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个途径提出相应要求。
1、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坚持师徳师风建设的长期性,我校要以“八不一树”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并赋予时代的气息。要求全体教师要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在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中,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
2、突出继续教育的时代性
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构筑信息平台,改造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让不断更新的新知识丰富教师的头脑,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常规手。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
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达到培训人员逐年递增,两年内实现100%的中青年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3、培养青年教师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有目的、有序列地进行培训,青年教师经过三年的锻炼,成为学校的合格教师;经过六年的培养,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经过九年的实践,成为省、市认可的学科带头人;
在教师中开展“传、帮、带”活动;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优质课展示等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评选优秀青年教师”等一系列评比活动等,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早日成长。此外,学校要通过在职培训,离职培训,校本培训等,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将对评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同时在校内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展示他们的风采,为青年教师树碑立传,以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4、建立新课改中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
只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师德优秀、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校的高质量,才会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为建设一支中青年教师队伍,要在全校形成一种“学校推名师、名师带高徒、敢于想名师、努力成名师”的成长氛围,制定对骨干教师培养的要求:
⑴每学期必须学习一本教育科学理论书籍,做好反思笔记。⑵每学年必须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被评奖。
⑶每学期必须有一节成功的公开课。⑷必须能较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5、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导向作用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大力倡导“学习——实践——科研之路,让每位教师承担教育科研课题,迫使教师向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学校的教科研室要专门指导教科研工作,建立“市、区、校”三级教科研课题网,并制定相应措施:
⑴每个教师每学期要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⑵每个教师每学期要研究一项科研课题。⑶每个教师尽量每学期要参加一次教研活动。⑷每个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教学研究课。⑸每个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科研课文。
5.积极实施新课改注意加强常规教学 篇五
荣风山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中学)
在花样繁多的课堂教学形式和空前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在明显下降。为此,在离不开中高考指挥棒的情况下,要搞新课改,也不能放弃强化基础知识训练的常规教学模式。不然,将无法保持和提高学生的中高考成绩。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贯彻课改,不忘常规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更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学习的过程,即师生对话的过程的道理。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自主独立完成的,不是教师告诉的。如,在教学《风筝》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疑难语句,然后大家讨论。学生找出:(1)为什么“惊异和悲哀”?(2)“精神的虐杀”指的是什么?(3)“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4)为什么把看到外国的书说成是“不幸”?(5)为什么说“游戏是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些内容,我抄在黑板上,让大家积极发言,其间及时点拨,及时肯定。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再比如,我在教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时,采取了辩论的形式。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讲明辩论的基本要求,确定正方的辩题是“木雕有价情无价”,反方的辩题是“擅作主张应受罚”。让三班的一个学生和四班的一个学生分别担任两班的主辩,各自挑选助辩若干,辩论的场面非常激烈,正反方各不相让,最后评出优胜者。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消化理解了课文,在理想、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获得了新的认识。上述做法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他们逐渐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二、讲练结合,批阅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为讲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课改精神要求少讲、精讲,甚至不讲,由学生独立认知,沉淀知识,教师只作为导演者,学生作为表演者。但不讲是不行的,至于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算是恰到好处,还在讨论之中。其关键还在于如何设计。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传统的多是在第一课时介绍作者之后,便交代时代背景。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我将交代时代背景的时间安排在第二课时。讨论到“生死谜,手足情”一节时顺势交代冯友兰一家在“文革”中遭到迫害,而她的弟弟将不久于人世,因而她“悲痛和焦虑”。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将录音放在第二节,前一节由学生默读,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而第二节放录音,是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印象。按照文中各角色的韵调,让学生去模仿,为后边表演课本剧奠定基础。我觉得这样安排是比较合理的。
讲是感性认知的基础,练是巩固知识的手段。没有练便不能启发思维,夯实基础。因此,练习册、课后作业、大考卷就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按照备课组的要求,将辅导练习、大考卷与语文课同步进行,与单元教学同步进行。这样在期末教学中不至于拥挤,无形之中满足了作业量的要求,也避免了“题海战术”之嫌。
6.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阶段对于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就不要,一些学校认为体育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升学问题,同时数学、语文等文化科目才重要,又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无足轻重,甚至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还被人为地边缘化了,体育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家长与学生都觉得体育教学只是一门副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施,它的存在意义基本也就是一种供学生学习之余进行放松的.学科。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学校甚至认为只要升学率抓上去了,取消体育教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体育课上简直就是一种浪费,这样的观点也得到许多学生家长的支持,认为学生应该更好地利用体育课的时间进行复习,这样才是最正确的,这些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偏激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2.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新的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学校近年来从事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的体育教师甚至刚刚参加工作,这样的教师年龄结构,虽然使得体育教师整体的教师队伍充满青春的活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青年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够强,这样的教师队伍状况严重制约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提升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改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1.要更新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的传统理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体育教学仅仅定位于是一门锻炼身体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于学生的身体锻炼,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因为体育本身就不是只具有单一的育人功能,他不仅是一种体育教学,同时也是基于体育的智育教育,更是一种人际和谐的生活能力教育,它所承载的多种教育功能对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新课改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更新原有落后的教育理念,要把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
2.提升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效率的发挥,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教学的经验不足,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陈旧,课堂教学依然承袭着那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体育教学的实施依然围绕着教师而展开,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只是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学要注重实效性,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以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这些,就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工作,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提升。
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更好实施,就要从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在明确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更好实施。
参考文献:
7.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一、调控学生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新奇、愉悦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多一些“兴奋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在讲石灰石时,我做了以下尝试:上课时首先问学生“你知道于谦的《石灰吟》吗?”同学们兴趣高涨,一起背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时话锋一转,这首诗蕴涵着哪些化学反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再因势利导,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完成学习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
教学程序的设计不应该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要具有开放性,要根据不同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设计出有梯度、有较高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有深度和较大思维空间的新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梯度的问题,重在让学生都有成就感,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用“对不对”、“是不是”的简单问题提问的旧习惯,避免学生齐答的场面。精心探索提问的内容、方式,要锤炼设问语言和激励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要热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答案。特别是要高度评价有创意的学习,对于答错的学生要引导慢慢思考,自主发现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教学程序安排以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如分小组讨论,反馈意见后针对性挑选学生辨析,同桌互相交流等。教师的每一个安排都要落到实处,更要关注不爱说话及后排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力争营造团结互助,轻松愉快,全员参与的课堂气氛。
三、学会事后备课,进行教学反思
8.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课堂 教学质量 评估标准 学生
中国分类号:G455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书本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更要注重教学的方式,在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素质,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有利于不断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加强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师队伍,真正将“现代教育观”和“素质教育”理念渗透于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
一、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
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的实践性、综合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全方位检测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估标准
新课改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論和实践相集合,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前,教师课题选择和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估[1]。课题选择评估的标准主要为是否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之间的年龄、性格差异;选择是否具有新颖性、创新性等元素。教学目标的评估标准主要是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考察教学目标中,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是否层次分明等内容[2]。
(二)小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估标准
小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估标准主要是从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的评估内容为教学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探究性、合作性及综合性等学习方式,能够依据新课改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将“现代教育观念”深入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3]。教学管理的评估标准主要在于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合理、有序的进行。很多实践课程会导致教学课堂的混乱,而教师是否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目光,将教学课堂变得井然有序,成为了当前每一位教师所思考的重点。
(三)小学课程教学评价的评估标准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我水平认识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更新传统评价中,单一的“好”或者“不好”的评价方式,注意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问题进行针对性、鼓励性的评价,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成长[4]。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评估前的准备阶段、评估的实施阶段以及评估整理阶段三个层次组成:
(一)评估前的准备阶段
对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要根据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估标准进行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5]。小学学校的教师和相关领导要加强对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视程度。在评估之前,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德高望重的教师,形成一个专业的评估小组。由大家一起商议评估的重点和评估的具体原则,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对象”等内容。在对某一个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之前,评估小组首先要收集一些有关被评估教师和班级学生的档案和材料,加深对受评教师的深入了解。其次,要对受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查看,了解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是否满足新课改标准对教学的要求。
(二)评估的实施阶段
在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每一门课程的评估参与者应该不少于3人,三人要注意做到不能够影响教学实施的位置中,注意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映、表现等内容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每一位评估者可以从整体方面进行记录,也可以通过明确分工的方式,对教学的细节进行记录。在对整体进行记录的过程中,可以受评教师的教学优势、课堂的教学特色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盲点等内容进行评价。在分工记录的过程中,可以由一个教师专门负责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一个教师负责观察课堂中的教学实施细则等等,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完成之后,每一位教师要对自己所记录的内容进行签名,将课堂教学评价复制一份给予受评的教师,使受评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发挥优势,及时改正错误,也能够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真实性,避免因为教师之间的个人情感问题而出现的闭门造车现象。
(三)评估后的整理阶段
在评估完成之后,评估小组可以将评估的内容、方案、总结、计划、页卡、报告、数据及各种文件、表格等材料及时分类、编号、建档,交由教务科负责人或者校长进行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教学的评估质量、教学经验、教学特色以及问题诊断、改进工作等内容进行评估和整理,审核完成之后,可以输入计算机,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方便教学工作的实施和参考。例如一些教师会存在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性等问题,评估小组可以在教学档案中,提出“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问题,建立教学档案的方式,能够提升其他教师对教学互动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的内容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发展规律等因素相结合,切实提升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云龙,卞艺杰,赵慧娟.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定量比较评价模型[J].南京社会科学,2012,(06):76-79.
[2]彭琳,王昊,刘智,罗骁,咸桂彩.基于课程体验的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问卷的开发[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09):211-214.
[3]武少霞,高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从莫纳什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中获得的启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8):76-79.
[4]李志,牛丽琴.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结构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23-25.
9.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瑞昌市在项目引领、港口带动、招商推进上狠下功夫。一是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做大经济总量的引擎。正在加快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达到420亿元,着力推进理文造纸、理文化工氟化工和盐化工、20万吨铜冶炼三个百亿企业项目建设;二是把加快港口建设作为沿江开放开发的重要方面。通过建设,瑞昌成为继南昌、九江之后第三个拥有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城市。三是大力推进招商。瑞昌瞄准大运量、大用水量,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积极主动对接央企、民企、外企的落户,着力引进大企业。
庐山区着力推进城东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一方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了沿江基地长约30公里的骨干路网。围绕打造生态园区目标,建设了城东港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引进了深港和深燃两家天然气公司投资建成了高、低天然气管网,为园区企业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推进主导产业集聚,沿江基地(含五里工业小区)共落户项目4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沿江基地主导产业以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新型建材为主。
彭泽县通过“做大园区、做优产业、做强企业、做实招商”,以项目为抓手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六大特色产业、两大龙头企业和百个亿元企业合力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通过规划先行、夯实基础、集约开发、立足县情,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四大产业重点,整合要素资源,强化产业延伸配套,着力打造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家纺、服装、泵业、纸业六大特色产业。
湖口依托沿江优势,主攻工业,确保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千亿。一是扎实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着力把钢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升级方面。通过兼并或重组等途径,发展优质钢材的生产。二是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型产业、传统产业仍然是该县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光伏产业等方兴未艾。三是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构建“一园六区”的发展格局。该县已经构建了以金砂湾工业园为龙头的“一园六区”的发展格局,即: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银砂湾园区、轻工物流园区、循环经济园区、高新产业园区、科技园区。
3、在策应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沿江大开发战略中各地存在的共性问题
(1)用地指标问题
瑞昌市今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550亩,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足。随着沿江开放开发的深入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急需用地指标1000多亩。庐山区由于近几年城乡一体化和沿江开放开发的推进,工业和城镇建设项目大量落户庐山区,以致用地量快速增加。近几年庐山区平均年用地量都在4000亩以上,以致新增用地规模和耕地保有量基本上达到用地极限。湖口县用地矛盾较为突出,目前金砂湾园区土地已基本用完,严重制约园区的扩大发展。
(2)能源供应问题
瑞昌市随着大唐新区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预计用电最高负荷可达4万KW,电网建设不能同步跟进,造成电力供应瓶颈,目前其用电全部来自220KV裕丰变、110KV瑞昌变、35KV高丰变调剂负荷,未来将远远无法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同时,企业用气需求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瑞昌市的能源供应压力。湖口县在金砂湾布局了神华煤电、优质钢、10万吨生物柴油等重大项目,特别是神华煤电项目已开工建设,但园区电力基础设施尚未建设。
(3)统一规划问题
目前,整个沿江流域产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往往因为重复建设,导致港口产业小而散。
庐山区城东港区还有近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符合利用规划,导致园区发展受限,空间无法拓展,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整个区域单个产业上游产品较为缺乏、下游产品开发又没有破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聚约程度发展。
彭泽县依据《江西省九江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编制的《彭泽县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与《九江港口总体规划》中港口通道规划有一定冲突,主要涉及危化品码头问题。矶山生态化工园作为全省化工园区,现有18家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均属危险化学品,然而《九江港口总体规划》要求彭泽港区没有危化品港口建设指标,不能建设危化品的货运码头,影响原材料的进入和产品的运出,限制了化工企业的生产发展和集聚。
(4)资金瓶颈问题
庐山区的城东港区一直未列入省级工业园区,因此,无法享受省级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园区企业也难以享受针对省级园区的帮扶政策。加之地方财力有限,近年来对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导致园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项目的落户。又如彭泽在实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大面积土地整合、征地拆迁安置,急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1、做好沿江规划和整治,留好重大项目需求要素
九江拥有江西唯一的152公里长的岸线,这是不可复制的资源,是大自然对九江的恩赐。沿江发达城市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发展就要利用长江,要想发展快就要利用好沿江优势。虽然沿江各地都在长江上做文章,但整体规划不够,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力。九江工业过万亿需要大项目、大产业支撑,九江需要留好重大项目需求要素。
(1)要珍惜长江岸线,整治非法码头。长江的优势在水运,水运的优势在港口。随着招商引资的兴起和决战工业一万亿战略的实施,沿江各地都在打造自身优势上做文章,但从健康持续发展来看,却有不少弊端。一是非法码头有增无减,必将为今后的港口建设增加难度;二是业主码头建设有很大随意性,缺乏长远的眼光,必会影响将来重大项目或特大项目的岸线需求;三是专业码头建设滞后。如危化码头需要建设或对一些公用或业主码头增加危化功能,否则,将影响我市化工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大对违法码头打击和整治力度,科学制订岸线建设规划,全力保护和合理使用长江岸线。
(2)要珍惜沿江的腹地,做好项目和产业定位。虽然,我市的长江岸线有152公里,但由于城市建设和高山阻隔及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可用于工业发展的腹地十分有限,而大项目、大产业却又需要。目前,沿江各地依江建园区,落户了不少的项目,但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需要放在沿江腹地。因此,建议省、市要确定落户沿江项目的条件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把有限的土地用在大项目、好项目上。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给予沿江开发更大政策支持,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建设
【洪江市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湛江市的调研报告10-13
廉江市畜牧业调研报告08-10
九江市电力新能源产业调研报告11-20
镇江市公安局07-18
镇江市人民政府08-30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09-04
九江市市政府10-15
丽江市村庄规划交流材料08-30
广东省阳江市实验学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