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2024-11-15

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共10篇)

1.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篇一

一、石家庄市水行政综合执法现状

(一)执法机构

根据《水法》规定,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行政执法主体。对成立专门水政监察机构的,由水政监察机构代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担水行政执法工作。石家庄市下辖13 县(市)9 区,据统计,目前共有专职水政监察机构9 个,其中市级1 个,为石家庄市水政监察支队,副县级配置,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级8个,正股级配置,包括行唐、深泽、晋州、藁城、赵县、元氏、高邑和无极,除行唐县水政监察大队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外,其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余14 个县(市)、区未设置专职水政监察机构,水政执法任务由水务局内部水资源、河道、水土保持等相关职能机构承担。

(二)执法人员

水政监察人员是水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水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各项水利政策的宣传者,也是水事秩序的维护者。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专职水政监察人员253 人,其中市级25 人,县级228 人。在岗水政监察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占17%,大专学历占5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8%。执法人员大多从水利部门其他业务科室划转而来,有水利专业背景人员较多,有法律专业背景人才较少,经初步统计,具备法律专业本科或大专学历者仅5 人,不足总人数的2%。

(三)执法装备

水政执法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必然要求配备相应的执法装备作为保障。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水政监察机构均按照河北省水政监察局要求,为执法人员配备了统一的执法服装和水政执法标识。但是其他执法装备的配备不尽如人意。从执法车辆看,全市共有专职执法车辆33 辆,其中市水政监察支队未配备专职执法车辆,经市水务局领导协调,从市水务集团借用4 辆轿车,暂作执法用车;县一级执法车辆虽然数量不少,但分布严重不均,有的县如元氏、赵县,能配备6~7 辆,有的县如晋州、无极,却没有专门的执法用车,外出执法时需由办公室进行调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政执法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从取证设备看,市水政监察支队目前共配备摄像机1 台、照相机5 台、对讲机11 台、单警执法记录仪6 台、录音笔6 支、防刺服15 件,配备较为齐备;而县级水政监察机构相关装备配备严重不足,据统计,22 个县(市)区共有摄像机、照相机、对讲机52 台,有的县甚至未配备取证器材,比如高邑县水政监察大队,外出执法时经常是执法人员用个人手机对违法行为进行拍照、录像、取证。

二、对石家庄市水行政综合执法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组建专职的水行政执法队伍是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

《水政监察工作章程》第2 条规定: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应当组建水政监察队伍,配备水政监察人员,建立水政监察制度,依法实施水政监察。经过周密筹备,石家庄市水政监察支队于2013 年9 月挂牌成立,将水保站、河道办等业务科室的相关水政执法职能统一划入,改变了过去市直水利系统水保、河道、水资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分散执法、交叉执法、执法力量薄弱的局面,整合了执法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从市属各县看,目前元氏、行唐等8 县(市)区取得了当地编委批文并组建专职的水政执法大队,新乐、正定等6 县(市)虽取得编委批文,但未组建专职水政执法队伍,执法工作仍由各业务科室承担,其余8 县(市)区水政综合执法工作尚未取得明显进展。从执法单位性质看,除市水政支队和行唐县水政大队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外,其余单位均为自收自支事业编,人员工资、福利等不能得到财政资金的充足保障。这与《水利部关于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的实施意见》中“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积极推进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或转为行政机构”的精神是明显不符的。如果将现有水政执法单位全部转为参公管理确有困难,建议先逐步改制为差额或者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再逐步过渡到参公管理或行政机构,给予相应政治、经济待遇,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保证执法队伍的稳定性。

同时,水事案件的突发性和不规律性决定了水行政执法工作的特殊性,节假日执法、夜间执法等错时执法制逐渐成为工作常态,而越来越多的暴力抗法事件也给广大水政执法人员造成极大伤害。但现实中我们的执法人员是没有执法津贴、加班补助甚至意外伤害险的,许多队员往往是凭借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党性坚持下去,但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计,也不符合中央“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因此,依据水利部《水政监察工作章程》第22 条关于“给予水政监察人员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执法津贴,投人身伤害保险等”相关规定,建议人事、财政等部门出台相关文件,给予水政执法人员相应经济待遇,增强水政执法队伍活力。

再次,明晰水利系统内部关系,厘清水保、河道等各职能科室与水政执法单位职责边界,有利于提升水行政执法工作效率。市直水利系统在执法实践中摸索出三条经验,即先行处理、协作配合和信息共享,取得了良好效果。先行处理,是指一般违法行为由业务科室先行处理,对拒不整改符合立案条件的移送水政支队;协作配合,是指先行处理阶段以业务科室管理为主,支队积极配合,案件移交以后,以支队执法为主,业务科室积极配合;信息共享,是指涉水活动合法项目名单、概况与水事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和结果在支队与各职能科室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这样,水政执法单位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典型水事案件的查处上,增强了队伍战斗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是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水政监察队伍是执法之本、力量之源,而完备的规章制度则是立业之基。市直水利系统以建章立制为抓手,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这些制度既包括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错案追究制等内部规范,又包含执法程序公开透明、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等外部准则,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遵、有据可循,确保了水行政执法有条不紊进行。

其次,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利于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交流、执法模拟竞赛等多种方式,在内容上应兼收并蓄,既有法律知识,也有水利实务,既要学实体法,也要学程序法,同时穿插政治理论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使队员们养成坚持正义、刚正不阿的个性。通过培训,达到受训人员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全系统水行政执法能力显著增强的效果。

再次,完备的执法装备是执法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水行政执法职能的扩张,执法时接触当事人的范围逐步扩大,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及时准确对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取证,对执法过程中发生的言语甚至肢体冲突进行证据固定,维护执法人员人身权益,都对执法装备提出更高要求。比如针对言语威胁甚至暴力袭击执法人员的,可以用单警执法记录仪进行记录;对调查询问后当事人拒绝在笔录上签字的,可以用录音笔进行补充;对违法现场当事人拒不配合的,可以用专业检测仪器等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并将证据保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

(三)开展日常巡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是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抓手

日常巡查是水行政执法中一项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能够对水事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把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群防群治,在边远地区聘用沿河乡村群众作为联防员,给予适当经济补偿,把他们培养成“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执法机关及时提供水事违法活动信息,是近些年全市水利系统摸索出来的新方法,是将群众路线融入水行政执法的最新成果,显著降低了水事案件发案率,目前已作为先进经验在省内外推广。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事违法活动越来越呈现出跨领域、跨区域、跨部门等复杂特征,而单部门执法存在的职能缺失和手段不足等先天缺陷,迫切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集体亮剑,方能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恢复水事秩序稳定。实践中,水政执法单位应逐步建立与公安、国土、环保、城建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工作互访制、信息共享制以及现场处理合作机制,以便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执法效能最大化。

(四)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是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途径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族水法制意识,是改善水行政执法环境的有效途径。实践中,应当坚持“日常普法与重点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一是以“3.22”世界水日、“12.4”普法宣传日等重大活动为契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集中开展水法、防洪法等涉水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支持水政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二是突出“以案释法”,借助现代传媒的大众效应,对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水事违法案件公开曝光,并对案件处理情况追踪报道,增强宣传的针对性;三是经常性开展水法律法规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等活动,以手册、传单、漫画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原文和违法危害后果,加大宣传的渗透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水行政执法,既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坚持走宽严相济和综合执法的路子,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手段,增强执法效果,提升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为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定湘.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探析.水利发展研究,2011(12)

[3]成冰.水利综合执法理念认识与实践思考.水利发展研究.2009(1)

[4]水利部.关于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的实施意见.水政法[2012]514号

2.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篇二

摘要:如一般组织企业相同,高校组织的运行离不开综合行政及秘书岗位来参谋、协调对内对外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本文就高校综合行政(秘书)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优化对策进行探讨,以引起对这一群体及其工作内容的关注及优化。

关键词:综合行政 秘书 队伍建设

高校综合行政(秘书)人员,是指在学校或部门学院,承担辅助决策、文书会务、接待组织协调等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诸如党校办、各部门学院综合办的工作人员。他们是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为高校稳定有序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综合行政(秘书)人员的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面对思考的问题。

1 高校综合行政(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和认同度不足 高校的主要职能决定综合行政管理(秘书)的辅助地位,导致学校对其地位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科研主体对其认同感不强。传统观念认为综合行政管理(秘书)岗位主要负责传达、沟通、协调等辅助型事务,大多数人都可以胜任,没有必要强配优配。同时,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学科研人员对综合行政管理(秘书)的认同感不强,可有可无甚至稀释收入,这也是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观念的存在,使得人们对综合行政(秘书)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导致其参谋助手、组织建议等作用难以充分展现,这又反过来影响其地位作用。

1.2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的综合行政(秘书)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行政管理及秘书职业培训,甚至有些是在高校合并浪潮中,无法胜任教学科研人员的出路。他们对综合行政(秘书)工作的目标职责缺乏主动思考和责任意识,很难有效完成岗位应有职责,出现了“人多活慢”的低效率现象。

1.3 工作内容单一繁杂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多,行政管理的内容囊括了人、财、物、事等方方面面,再加之受限于岗位编制数量,使得综合行政(秘书)人员承接着繁重的具体事务,重复性强、内容单一,时间一长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加之综合行政(秘书)岗位职责范围宽泛,师生遇到问题,都习惯找他们处理,致使正常工作受到干扰,本职工作往往做不到位。

1.4 队伍建设不稳定 在工资待遇上,综合行政(秘书)人员的工资收入不如同级的专业技术岗位;在职务晋升上,由于岗位编制有限,综合行政(秘书)人员晋升的机会也很少;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上,高校综合行政(秘书)人员不像专业技术岗位有相应的职称系列评聘等等,这就使得一些综合行政(秘书)队伍人心不稳,很多人转岗到其他岗位,或通过考博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导致优秀人才的不断流失。

2 加强高校综合行政(秘书)工作的建议

2.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人文关怀 高校应进一步提升综合行政(秘书)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视综合行政(秘书)工作,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重视和人文关怀。加大综合行政(秘书)技术支撑、培训学习的投入;及时肯定表扬其工作成绩;关心照顾其生活和发展等等。通过一系列的重视和关怀,使得综合行政(秘书)人员获得信心、看到希望,满怀热心投入到综合行政(秘书)工作中来。

2.2 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技能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综合行政(秘书)工作,从业者自身必须要提高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高校综合行政(秘书)人员要重视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政治修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国家领导人的相关重要讲话精神,掌握国家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教育大局、学习规章制度、熟悉校史校情。与此同时,高校综合行政(秘书)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耐得住寂寞,立志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做出成绩。

综合行政(秘书)人员自身要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高校综合行政(秘书)人员要适应高校发展需求,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具备深厚的业务功底,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一要拓宽知识面,对公文写作、国家方针、教育政策、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知识要有广泛涉足和积累;二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讲究协调沟通的技巧,充分做好上传下达、沟通协调工作,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三要积极引入和熟悉OA、微信、APP等现代办公系统和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机制。高校要把综合行政(秘书)人员的培养纳入师资培养计划内,为综合行政(秘书)人员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包括在岗业务培训、校外(校地、校企、校校)交流学习。

2.3 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能 为避免综合行政(秘书)岗位被职责不清的各类事务所束缚,学校和各部门就要通过职能梳理,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规范划界。同时,对综合行政(秘书)人员的工作职责予以规范明确,从而保证综合行政(秘书)工作合理有序和高效运行。

综合行政(秘书)人员要讲究工作方法和技巧。面对繁杂的日常事务,要善于总结整理,常规性工作要预先规划、类同性事务要归类批次处理、多方面事务要理清脉络分清轻重缓急、突发性事务要提早做好预案准备。

2.4 建立健全职务发展规划 解决综合行政(秘书)队伍的懈怠情绪,可以通过平级岗位调动、更新工作环境,以及职务待遇晋升等措施健全其个人发展规划。科级干部轮岗制度是在全校范围内,在同一岗位工作5年以上、35岁以下的科级干部进行有组织的轮岗换岗。这将大大增强学校基层管理人员的活力,促进一批科级干部快速成长,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也促进打破部门间的利益壁垒,利于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面对职数不足“僧多粥少”的难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家公务员工资薪级改革方向模式,划分层级的职务晋升模式,使得资深科员薪酬可能赶超科长,破解职数匮乏的束缚。

参考文献:

[1]陈瑶,陈卫.浅谈高校秘书工作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商情,2012(2):153.

[2]汪洋,张继革.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143-146.

[3]陈超.关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旧[J].党史文苑,2005(24):14-16.

[4]王冰.试论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式[J].文艺生活,2013(08):227-228.

[5]刘缙.高校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前沿,2010(11):83-84.

作者简介:

3.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 篇三

1、负责公司行政事物的处理,采购、报销、规定资产物料管理等;

2、负责公司业务运营管理;

3、负责公司的品质督导,进行门店的检查及反馈;

4、辅助完成公司的权证事项;

5、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事务;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21、公司及分公司工商等行政注册、变更等管理事项。

2、办公室租赁、车辆租赁及办公室管理。

3、机票、酒店、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预订和采购。

4、各类行政费用申请、报销。

5、公司车辆的管理。

6、固定资产(座椅、文件柜等)、门禁卡、钥匙等管理。

7、公司大型会议、旅游、活动筹备。

8、其他人事行政部工作。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31、负责文件信息上传下达、会议组织,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2、公司印信管理、工商证照办理、公车管理、证照年检工作;

3、负责公司资产管理、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的管理工作,避免公司资产流失和浪费;

4、负责员工食宿监管,项目员工关爱,员工活动策划及员工福利管理;

5、负责各类公文、___撰写等;

6、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41、负责组织召开部门会议的会务工作,撰写___,协助督办各业务模块工作任务情况;

2、负责区域现场的日常管理,包括公司租赁物业相关费用申办、办公区域管理;公司自有物业外租费用管理、租户其他需求对接等;

3、负责部门供应商合同管理,供应商日常运作监督、费用结算、以及服务绩效考评;

4、负责统筹部门各业务模块日常运营数据统计、整理、分析和应用;

5、支撑新项目接管验收,对影响运营问题识别、汇总和跟进闭环;

6、协助上级完成各项行政重点项目管理工作,把控风险进度细节、关键里程碑资料交付、项目工作复盘与总结;

7、工作认真、积极主动具备良好的工作计划和执行能力。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51、配合集团总部要求,按照华南区域行政经理分解的工作目标及深圳区域工作安排,推进各项政策和制度的落地执行及相关行政工作的完善;

2、协助深圳区域行政主管落实深圳和记基地的各项行政工作开展,为区域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后勤保障和支持;

3、主导深圳和记基地宿舍、食堂、物业维修、6S安全、零星采购、台账数据处理等其他日常行政事务性工作;

4、协助深圳区域行政主管落实项目管理;

5、独立负责和记基地的费用跟进、支付、核销事宜;

6、其他相关行政工作安排。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61、印章管理:生命周期{刻制、保管、更换、移交、出借/归还、销毁、盘点},实体章/电子章,管理保障章的安全及保密

2、用印管理:接受用印文档,系统登记用印服务记录,审核对比文档,用印盖章、扫描及上传文档、寄送用印文档等服务

3、文档存档及借阅管理:通过系统及在线下仓库扫描及储存用印文档(电子归档、纸质件归档),管理档案及清单,清点与整理档案,提供文档借阅登记、查询与借阅

4、用印质量管理及投诉处理:进行有效质检、处理用印服务投诉

5、各项工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服务阶段,通过例会、报告(日报、周报、月报)等不同方式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

6、其他辅助用印服务的工作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71、负责众创空间的日常行政、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

2、逻辑清晰,善于沟通,具备一定复杂事物处理能力,了解活动策划及中小企业服务流程;

3、根据公司规划,协调配合招商、服务、物业团队各项工作,监督、完成项目公司各项指标;

4、执行公司制定的工作计划,并定期做出工作报告;

4.行政综合部岗位职责(定) 篇四

行政综合部岗位具体职责:

一、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

1、对目前正在实施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修改;

2、根据销售和管理需求制订规章制度;

二、会议组织

1、会议当天早上通知相关人员和会议内容;

2、会议之后将会议记录存档;

三、负责对公司有关工作进行综合协调

1、负责全公司人员考勤管理;

2、负责所有广告片的播放流程;

3、负责前台接听电话妥当应答,如有必要做好电话记录,负责收发传真、信件和报刊及相应的登记工作;

4、做好来访接待的服务工作,负责会谈、会务工作的安排与接待来访客人,并通报相关部门;

5、代表公司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办理相关手续,树立公司对外良好形象;

6、保管公司合同章的管理及登记,存档公司重要合同、文件;

7、管理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制定办公用品使用计划,发放办公用品,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维修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器材;

8、管理公司人员档案,管理员工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等联系资料;

9、负责办公室水、电、电信、网络等的管理,保证电话、网络畅通,用电、用水满足需要;

10、上传下达,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11、协助组织公司各类活动,协调与公司各部门关系;

12、负责公司值日制度监管和环境卫生监管;

5.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篇五

一、高校行政岗位青年教师的特点

高校行政岗位青年教师主要从事行政助理、学生管理、财务运行等事务性工作, 在生活中, 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参加工作时间短, 岗位待遇较低, 住房、婚嫁等生活压力较大的情况。相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 行政岗位的工作具有事务繁杂、待遇稳定但偏低、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等特征。鉴于行政岗位的特点, 这部分青年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拥有一定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个人发展的强烈愿望。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所谓激励, 是指利用各种必要手段, 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

(一) 科学布局激励手段

1、环境激励。这部分教师队伍特别重视个人特长和能力的发展, 非常在意学校是否能够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 并为其不断创造条件, 优化工作生活环境。面对这种需求, 高校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提高对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不断完善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 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工作环境激励可以满足教师创造、成就、需要归属等需要, 所产生的激励力比较持久, 同时也是其他激励手段能起激励作用的基础。

2、目标激励。这部分教师队伍往往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 高等学校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引导教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学校和国家的发展目标中去。为了实现目标, 国家和高校要为教师设计一些按时空顺序构成的目标链, 如行政职务目标链: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局级。若将行政目标链与薪酬目标链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可以产生更强大的激励作用。目标激励之所以有效, 是因为实现目标后, 教师既可获得物质需要的满足, 同时也能获得荣誉、成就、自尊、发展等需要的满足。

3、强化激励。高等学校在实现办学和发展目标的过程中, 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影响教师的行为活动和绩效, 促使这部分教师在实现学校和国家的目标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实施职务晋升制度、聘任制度等激励措施, 给他们明确的目标导向和价值期望。在经济、科技和教育更加国际化的21世纪, 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仅靠工作环境激励和目标激励已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甚至也难以稳定优秀的人才, 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强化激励措施, 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 激励时效将影响激励效果

一个人的行为, 必定受到外界推动力或者吸引力的影响, 但激励的时间不同, 其效价有很大的区别。 (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一个人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 出成果的年龄峰值通常在45岁左右。曲线ABC表示从16岁开始, 人的能力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上升, 到45岁左右至顶峰。因此, 在不同年龄段的激励效果并不一样, 这就涉及到激励的最佳时效问题。同样的激励成本, 由于激励的时效不同, 其产出也不同。如果从25岁 (D点) 开始给予激励, 成果几率的峰值就会由原来的B点上升至E点, 原有的发展曲线ABC就会改变为ADEC。假若激励在45岁以后实施, 其激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它不仅不可能超过E点, 甚至连B点也难超过。

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 这个时候的激励好比催化剂, 能使成果几率指数加速提高。错过激励的最佳时机, 其激励的功效减弱, 激励的成本加大。人才激励之后, 创造力发挥较好, 如果要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可以实施再激励, 使人才呈现出双峰状态。 (如图2)

总之, 高校应当把握住对青年教师激励这个大好时机, 科学地规划, 这既包括激励的频率间隔, 又包括激励时点的选择。掌握好激励的“火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潘文庆, 程贯平.运用激励理论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 (4) .

[2]、曹广辉.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 .

[3]、黄淑伟, 王晓薇.人力资源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2) .

6.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篇六

关键词: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执法救济

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草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此之前,公民行政法上权益的保障多通过信访制度来实现。自八九年后《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陆续施行后,逐步形成了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为主的救济体系。行政救济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请求国家有权机关予以补救的行政法律制度。[王景斌尹奎杰:行政救济概念范畴若干问题探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并立以达到互相制衡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行政权涉及面宽泛,管理实务复杂,导致行政权一权独大。同时,个人权益的觉醒要求公民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以制约行政权力滥用,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制度得以产生和发展。行政救济制度发展到现代逐步成为行政法上公民权益保障的最后一种手段,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国家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不可或缺的制度。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历时7年,2011年底《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改革的基本完成。虽然新《办法》奠定了综合执法的法律基础,理顺了各相关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进一步规范了执法程序及执法制度,但是对于执法救济却为给出更细致具体的规定。由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具有现实的复杂性,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为基础的一种行政执法模式,综合执法机构不是一个单一执法的行政执法机构,它承担着多个文化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要执行的法律法规也多达几十部,涉及的利益行政相对人也非常宽泛。而现阶段的执法实践中由于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设置不统一、执法机构主体法律资格存在缺陷等问题,使得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传统救济手段的在综合行政执法救济适用中存在诸多不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中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文化市场执法机关的专门性立法不足,救济范围较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是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但其执法依据发展滞后。截止到目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直接依据的法律只有《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因此,除文物、著作权的执法处罚有直接发法律依据外,其它众多领域的执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能提供直接执法依据的法律只有《行政处罚法》第16条。这些法规中对于权力救济有直接规定也只有《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新闻、广电、文化部门针对本部门职能范围所制定的管理条例多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性质,且都没有当事人权力救济的规定。执法行为没有明确、有效的法律依据,执法救济缺乏直接规定,导致的结果就是执法责任不明确,救济主体不明确。近些年来,行政执法法治化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如果说行政执法法治化的最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那么从执法依据的角度而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距离法治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第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主体资格问题阻碍了行政诉讼的救济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模式存在着综合执法队伍隶属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執法模式和执法队伍为政府直属部门的授权执法模式,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关在其机构性质、机构归属、机构名称等多方面均未实现统一,所属性质各不相同,这给行政相对人在确定复议中的被申请人或诉讼中的被告时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首先,我国目前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关的设置不具有统一性。在委托模式下,综合执法机构多为挂靠的副局级单位,受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没有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不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处罚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执法功能的发挥。其次,即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作为政府直属部门,但由于其执法权力的来源在法律上存在着瑕疵,导致其法律主体地位较为模糊。另外,从整个行政管理体制上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所拥有的权力已经属于末端环节,其拥有权力的性质属于受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这之前的所有行政管理职能还是属于相关职能机关,其执法所依据的法律适用的主体仍是原文化行政管理机构,虽然《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已经出台,但之前各文化行政部门所制定的处罚办法仍未失去效力。因此,行政诉讼中综合执法机构诉讼当事人资格的无法确定,最终影响到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第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领导体制阻碍了行政复议的救济方式。我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初期就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点的指导思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依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而机构存在形式也有所不同,并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也没有直接对应的职能部门加以管理,仅靠文化厅、文化部负责指导全省、全国的文化市场工作。而地方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无论是隶属于地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亦或是作为市政府直属单位,其与省级文化部门都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只对本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本级政府负责。这些原因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从而损害了大局利益和公民利益。另外,《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依该条规定,当行政相对人对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选择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但就现阶段的执法机构设置而言,有的地方在县、区级实行了“三局合一”,且区、县级综合执法队伍以文化新闻广电局的名义作出处罚;而市级政府却没有类似合并,造成了区、县级文化行政广电部门没有直接相对应的上级主管单位,这就使得行政相对人无法选择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导致了行政相对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只能寄希望与本级政府来实现权力的救济,因此,给地方保护主义干预行政纠纷和相对人权力救济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法》之所以规定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都可以接受行政复议是基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是同时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双重领导现实情况和实现“条”“块”制约目的设立的。在1990年的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可以看出此时是以“条条”为主,但是考虑到避免部门保护影响、异地申请复议的不便以及双重领导的实际情况,在1994年的行政复议条例修改中将复议管辖修改为“条”和“块”都有管辖权。从而以“条”和“块”部门之间以相互交叉对应的复议监督权,来构建起有利于法律价值目标实现的“条块制衡”机制。[吴旸: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但是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条”状断裂的领导体制打破了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体系,从而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的救济。

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救济制度的完善

第一,统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进一步推进直辖市、省辖市及其以下文化部门的“三局合一”,明确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皆作为文化作为文化新闻广电部门的执法队伍存在,统一以文化新闻广电部门的名义进行执法,在相关法律修改之前,保留原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名义执法,具体责任可由新整合的文化大部门承担。在这种模式下,中央及省级文化部门的政策制定、下达更加顺畅。而在地方的具体执法实践中,执法机构的职责更加明确,同时解决了行政诉讼存中综合执法机构诉讼资格以及行政复议中缺乏上级主管机关的问题,使相对人的权力得到保障。此外,这种从上到下条状管理制度的加宽有利于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责交叉、权限不清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第二,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是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为基础的一种行政执法模式,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并不是一个单一执法的行政执法机构,它构承担着多个文化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要执行的法律法规也多达几十部,涉及的利益行政相对人非常宽泛。根据现行执法模式,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权主要包括检查权、处罚权、强制执行权三种,由于权力不分離,同时缺乏平等主体直接的直接监督,导致综合执法机构权力行使不受制约。因此,要顺应执法法治化的要求,建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理论依法界定执法职责,规范执法程序,科学设定岗位,建立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实现“谁决策、谁负责”和“谁执法、谁负责”的权责统一。同时,要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作用。通过监察、审计部门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2]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2009,1.

[3]王景斌,尹奎杰.行政救济概念范畴若干问题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4]吴旸.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

7.综合行政部主管岗位职责 篇七

2、根据招聘计划开展招聘工作,进行职位发布与更新、简历筛选、电话邀约和面试;

3、跟踪、反馈招聘进度,按时保质完成招聘任务,保证用人需求;

4、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定期了解、汇报新员工任职情况;

5、负责公司员工的入职、转正、调动、离职、社保公积金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6、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续签,员工档案的日常管理;

7、负责员工关系的维护及劳动争议的处理;

8.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篇八

综合管理部工作职责 管理县(区)支公司文件的起草、传递、存档;提供行政支持以保证县(区)支公司业务高效运作,管理县(区)支公司的办公楼、后勤设施和公用设备等;负责县(区)支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工作;在上级公司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县(区)支公司党支部、经理室的领导下,负责县(区)支公司党的宣传及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青年工作、团委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工作;在上级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和县(区)支公司党支部、经理室的领导下负责纪检、监察工作。(1)维护公司办公秩序,保障公司正常高效运转。(2)负责协助公司领导处理日常事务,提供行政秘书服务;协调处理公司内部以及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3)负责公司领导决定和交办事项的落实、督办工作。(4)负责公司相关会议的计划、筹备、组织和服务。(5)负责起草、报送公司相关文件,管理公文、档案;负责收集信息,编写大事记。(6)负责公司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保密、信访、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7)负责公司印章管理、使用。(8)负责管理公司外事事务,办理出国(境)的有关 手续。(9)负责公司的基建建设和办公楼、办公设施的维护;负责公司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的采购、管理和配送工作以及提供其他后勤服务。(10)负责有关法律事务的工作。(11)负责“610”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管理。(12)负责市县(区)支公司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统战工作。(13)负责企事业文化推广工作。(14)负责工会、共青团和女工工作。(15)负责县(区)支公司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行政监察工作。(16)其它工作。岗位说明书 说明栏 岗位名称:综合管理部经理 任职人: 所在直属部门:综合管理部 直接主管:县(区)支公司经(副)理 所在大部门: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支公司 工作地点:XX市×× 岗位目的 用一句话概括该岗位对组织机构的贡献和设立的意义: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要求,全面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行政、财务工作,为公司各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根据上级公司的总体部署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开展宣传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教育工作、工会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确保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工作相关目标的达成;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监督、教育、惩处、保护”职能,抓好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公司稳健经营提供重要保证。主要应负责任 主要应负责任是对该岗位需要达成的最终结果的概括,包括什么(输入)和怎么样(输出)两部分 绩效衡量标准 衡量每一相应应负职责完成情况的标准

1、根据公司年度工作部署和部门职责,制定办公室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为公司领导、市级分公司机关各部门和全系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2、负责组织公司工作会议、公司党支部、经理办公会、司务会等会议的筹备、保障,督促检查会议议定事项和有关工作部署的落实,确保会议精神得到实施。

3、组织起草县(区)支公司各类会议材料和公司重要综合性的公文,审核以公司党支部、公司名义发出的各类公文,检查、督促来文处理、发文办理和档案管理等工作,保持公司规范的办公秩序。

4、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为公司党支部、经理室决策重大事项提供有关信息和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

5、负责领导县(区)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总务和安全保障工作。

6、协调县(区)支公司与上级公司、下属机构,以及 流程的有效性 预算的合理性 部门实际费用与预算的差异 领导满意度 领导满意度 公文的时效性 领导满意度 领导满意度 内部客户满意度 公司与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7、负责组织办理县(区)支公司工商营业执照、保险经营许可证、企业代码证等法律文书,负责县(区)公司法律事务工作。

8、负责组织办理县(区)支公司出国(境)的有关手续。

9、负责公司的财产管理;负责组织公司基建和办公设施的维护。

10、负责公司系统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处理610事务以及落实公司计划生育工作。

11、负责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党的建设、劳动竞赛、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建设。

12、负责系统工会、共青团、女工工作。

13、负责县(区)支公司纪检监察工作。

14、完成领导和上级单位交办的其它工作。工作有效性 工作有效性、规范性 计划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 安全性 制度完善、工作规范、富有成效、符合上级要求 符合《工会法》等规定的要求、组织健全、活动落实、符合上级要求 组织计划合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领导和上级单位满 岗位任职要求 该岗位所需的最低资格要求 专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中级管理经验,4年以上保险行业经验,中共党员。岗位说明书 说明栏 岗位名称:行政岗 任职人: 所在直属部门:综合管理部 直接主管:综合管理部经理 所在大部门: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支公司 工作地点:XX市×× 岗位目的 用一句话概括该岗位对组织机构的贡献和设立的意义: 具体落实市分公司的各项行政事务和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为市分公司及下属机构提供有效的行政事务支持,确保机关工作高效运转。主要应负责任 主要应负责任是对该岗位需要达成的最终结果的概括,包括什么(输入)和怎么样(输出)两部分 绩效衡量标准 衡量每一相应应负职责完成情况的标准

1、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管理机关的财产。

2、执行固定资产购建、保管、维修计划。

3、做好公司重要会议的后勤保障和重要活动的接待工作,保证会议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4、承办县(区)支公司的基建和办公楼、其它办公设施的维护,承办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的采购、管理、配送和物业管理工作。

5、承办公司机动车辆的调派、使用、维修、管理,保障行车安全。

6、承办公司计划生育工作。

7、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制定和实施全市系统“三防一保”工作计划。

8、负责县(区)支公司“610”工作事务。

9、负责县(区)支公司财务有关工作。

9.善治理论视域下的综合行政执法 篇九

一、善治理论的基本特征

普遍认为,善治的主要特征有几个方面:一是善治模式中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在善治理论下,不一定只有国家才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任务也不一定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才会完成,管理的过程的主体应该包含政府、各种社会机构以及广大民众,并且形成平等合作、相互依赖、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二是善治模式强化的是管理责任的转移和范化,正是因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相应的,管理的责任也要多边转移或者泛化,社会管理的责任不再是国家独自承担,善治模式分解了国家、社会、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责任担当,当然,这种分解强调的是管理的开放和国家、社会、民众的在社会管理中相互依赖和层次更明确的担当。三是善治模式强调的是多方的良性互动和管理对象最大化的有序参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通过政府的权威,通过施令发号、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实施,实行单一向度的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而善治模式强调的是上下各个层面的良性互动的管理过程,其关键词是合作和协商,换言之,就是广泛的参与,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参与机制,有各方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有各方充分参与的渠道。四是善治模式强调管理手段的多样化和管理方式的综合化,在善治模式下,不再是由政府通过发号施令来完成管理目标,而是在各方的充分参与和良性互动下,运用多种可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来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二、行政执法的“前世今生”

有学者认为,从综合角度来看,我国行政执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建国之初到1956年是行政执法的起始期,伴随着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而出现。1957年到1965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行政执法的开始遭遇挫折,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我国行政执法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可以看作是我国行政执法的全面停滞时期,一些基本法律法规失效,法制建设也基本停滞。第四个阶段一般认为是从1976年开始到1990年这个时段,我国行政执法开始恢复并逐步发展。第五个阶段是从1990年开始,到十八大前夕,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我国行政执法的理念、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逐步规范和完善的时期。

第六个阶段,就是十八大以来的这段时期。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全面依法治国,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行政执法提出了更为明确和细致的要求。这是我国行政执法进一步深化改革、提质优化的阶段。《决定》强化了立法保障和执法监督,同时要求“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在重点领域推进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三、综合行政执法的善治理论考量

詹姆斯·罗西瑙在其主编的《没有政府的管理》中,提出,“善治”的衡量标准,归纳起来有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制性、回应性、有效性等六个方面,其核心便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以上述标准对综合行政执法予以考量,综合行政执法是对善治理论的具体运用。

从合法性和法制性来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7条第1款、第四款等相关规定,可以为行政执法综合化的合法性提供间接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条第1款、《行政处罚法》第16条、1997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条和第4条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行政执法机构综合优化提供法律和法规方面的依据。

从透明性和责任性来考量,以一个县域的行政执法队伍为例,就目前的行政机构设置情况来看,行政执法涉及近三十個部门,缺乏统一的执法规范和统一的执法规划,各个执法队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执法工作透明性不够。同时,由于执法力量分散,部门之间的职能职责时有交叉,往往容易导致越位、缺位和错位,其责任性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因此,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是强化工作透明性和责任性的有力保障。

从回应性和有效性来考量,目前大部分区域行政执法现状一是有些领域没有专职执法人员或者人员力量不足,法律法规难以贯彻执行;二是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果差,执法效率低下;三是是执法网络未能建立,执法盲区尚有存在;四是执法联动机制缺失,难以保障执法效力。为确保行政执法的回应性和有效性,执法机构设置的综合化明显是一种有效途径。

10.行政综合岗位工作职责 篇十

一、施行岗位轮转的必要性

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 现代公立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要保持均衡良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医院的行政管理不断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 不同的职能科室之间存在的差别也日益增大。通过岗位轮转的制度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有助于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医院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影响。

二、实施岗位轮转培训的具体方案

人事部门牵头进行行政管理人员的轮岗培训, 对新职工统一进行岗前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各行政科室负责人介绍本科室概况、详细讲解行政职能等, 以便新员工对各个科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关考核。

(一) 岗位轮转培训办法。建立新员工岗位轮转培训档案, 主要由医院人事部门或者继续教育部门负责执行。依据各部门提前拟定的本部门参与轮岗的人员轮转计划, 轮转总期限为半年至一年。

(二) 岗位轮转培训内容。轮岗人员学习完成本岗位基本工作的技能, 按照负责人的安排, 参与科室行政事务, 并积极参与本科室组织的活动。轮岗人员每周填写一次工作报告表, 在每个科室轮转结束时均填写轮转总结, 所有相关材料保存到个人档案中。

三、实施岗位轮转的意义

(一) 对轮转人员的意义。1.经过轮转培训后, 新员工学到了各个科室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同时增进了与同事之间的了解, 有利于未来工作的开展, 有助于同事之间更好地配合及合作。2.轮转人员经验得到丰富, 同时锻炼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了解不同部门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轮转人员的行政理论知识得到丰富, 具体工作技能获得提升, 有利于发展其组织协调力、增强工作凝聚力, 从总体上提升员工的核心竞争力。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效, 岗位轮转期间是轮转人员探索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 学员通过轮转了解各个科室职能, 同时易于发现自己的最适发展方向, 确定自己的职业类型。

(二) 对医院管理的意义。1.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医院的行政管理可以很好地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这也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岗位轮转培训的过程, 也是快速将“科室人”转变为“医院人”的过程, 还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渗透其中, 不断提高医院管理的整体文化水平。2.储备高素质的优秀管理人才。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是现代医院建设的关键力量, 岗位轮转是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有效培训途径, 员工在轮转过程中可以接受到多元化的能力培养, 这有利于增强管理队伍的内涵建设。3.减少培训成本。由于进行院外交流培训的资源较少, 因此在院内不同科室轮岗更加切实可行, 具有经济、简便和成效显著的优点。

四、讨论

轮转制度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要全面科学地分析岗位工作。医院行政管理能力的外在体现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通过对岗位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 能够对每个职位的特征进行清晰划分, 了解其具体要求。二是要建立合理的轮转计划。岗位轮转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 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最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岗位轮转之前, 应该广泛听取各科室的意见, 并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出详尽周全的计划。一是每个员工的职业背景存在差异, 因此要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轮转方针。有些员工没有医疗专业背景, 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 因此应该相应延长轮转时间。二是不同科室的职能关联程度存在差异, 结合具体选择不同的轮转科室。医院的科室存在不同职能分工, 科室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也不同。但是不同科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员工在确定了行政管理的具体发展方向后, 应该继续选择与其岗位联系较为密切的科室进行锻炼和学习。三是完善轮转考核制度, 施行轮转档案化管理。进行评估的关键是收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业绩, 所以有效的轮转员工档案可以作为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准确评判材料。档案袋里主要存放的应有:个人基本信息、轮转科室日常工作、参加科室活动情况及出科考评结果和学习心得等。四是形成有效沟通机制, 保证信息能够有效地上传下达, 同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在轮转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对医院建设至关重要, 实践经验表明、采用岗位轮转制度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养, 此种模式成本低、成效高, 有利于医院提高管理效能, 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公立医院发展的历史特点, 对本院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轮转制度的方法进行论述, 阐述了医疗改革新形势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轮转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岗位轮转,医院,行政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卢惠娟.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23) :4482.

[2]尹燕妮.岗位轮转在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的运用[J].现代医院管理, 2010, 6 (39) :54-55.

上一篇:大学书法社团活动计划下一篇:小学五年级话题作文的微笑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