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

2024-10-18

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精选10篇)

1.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一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小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象、花纹或文字的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到了汉代,刺绣品的应用更加广泛,出土的实物也较多。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上海的露香园顾绣,就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并得到朝廷的赏识。到了清代顾绣不仅震海内,而且蜚声海外,吸引了不少国外商人来上海,大量订购顾派刺绣品,一时顾绣成为刺绣的通称了。

中国古代的刺绣,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不走销,价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开始有人专门收集。据市场分析家推论,要使刺绣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宠儿,还需收藏家们时间的努力。近两年国内的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上,刺绣拍品,价格竞现高攀,非常吸引买家竞争。

刺绣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2.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二

以教材当中涉及的中医为例, 高中的历史教学中, 不能仅仅知道几本医书和几个医学家, 还需要了解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中医的精华所在, 可做如下补充拓展:与西医以人体解剖为基础, 重视局部的定量的系统分析相比, 整体思维的理论是中医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地方。中医包含的阴阳平衡学说、脏腑经络学说, 强调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看待疾病, 认为人的整个身体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 并依据局部病变影响整体的理论, “创立了脉诊、舌诊、足诊、目诊等方法, 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与现代的医学全息理论完全符合, 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学完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数学等科技成就后, 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的大量的科技成果, 从中提炼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特点, 使学生对其特点有一个整休地、深入地认识 (这些内容只有人民版有所涉及, 其他版本没有相关内容) 。教师可做如下分析提炼:分析中国古代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体系, 它以解决农业、历法、商业和赋税计算等实际问题为目的, 汇集了大量的应用题目及算法, 在代数运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和经验积累, 轻理论探讨, 因而实用技术发达, 而向近代科学转型的理论储备却不足的特点。分析中医、古代天文学的特点可以发现我们先人善于应用朴素的整体思维, 具有宏观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 但另一方面忽略对个别物质的深入探究, 满足“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模糊性的一般法则, 缺少实证分析、定量研究和实践检验, 使得传统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分化, 包括医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知识因为没有实证也无法让人信服。得出中国的传统科学“重整体综合思维, 轻视具体的定量分析”的重要特点。

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文学时, 也不能停留在记住几首唐诗宋词作品, 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学艺术的民族特色。通过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如下几个要点:与中世纪的西方文学相比, 不论是抒发建功立业情怀的唐诗, 咏叹缠绵悱恻的宋词, 还是揭露黑暗现实的元曲, 描绘日常生活的明清小说, 都把写作对象聚焦到现实世界。中国文学具有关注现实、关注人伦道德, 而不重彼岸世界的理性精神;古代文学强调文以载道, 注重道德垂训的功能, 具有明显的道德教化色彩;中国文学有“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传统, 主张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感情宣泄, 重含蓄深沉、意味隽永之美, 很少有西方文学中大悲大喜的作品, 反映了“中华民族平和、宽容、节制的文化性格”。文学艺术史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的有效提炼, 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认识更为深刻。

3.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篇三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为迎合高考,教师大多将文学常识、字词句理解等语文基础知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难度较大、内容宽泛的古典文化内容却受到了忽视,通常介绍写作背景、作者资料、文字解释后就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为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文化渗透教育。教材中最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内容就是古诗词,其起源于我国的诗词文化,不仅能使我们领略古代文学的文字美,还能使我们了解古代的道德观与核心价值观。即使在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备课环节,正式授课前通过查阅图书、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诗词的作者。绝大部分诗词体现了一个人的经历,所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生平事迹有助于理解诗词作品,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例如,讲解李清照的作品时,为了更好地解读她的词,应当结合其人生经历的变化分将词归属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李清照与招抚恩爱甜蜜,生活美满,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第二个阶段,国家命运改变了其个人生活,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作品的感情也比较惆怅、消极。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后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内涵。

2.适当引入网络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除了能将更多的教学内容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刺激其听觉、视觉感官,为其构建学习语文的广阔平台及资源库。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在各种考试及高考的影响下反复学习和记忆知识,而这种方式却并未起到理想效果。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将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指导其选择有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有文化底蕴的网络资源,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将网络资源作为延伸性教学内容,巩固学习效果,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比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的有关《鸿门宴》的精彩片段,使学生全面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的礼节等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渗透传统文化信息的流行娱乐作品,如郭德纲的相声、侯宝林的相声《改行》、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在选择网络资源时,教师必须要保持严谨的态度,特别要仔细甄选经过改编的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以免带给学生错误的信息。

3.巧妙渗透知识中的传统文化情怀

语文知识是开展文化渗透教学的基础。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师要充分提炼课本中的文学知识,选出各种类别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地理、政治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人文知识的内容,促使其全面了解、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和充分思考,并且能够正确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依托语文教材,刺激学生思维发散,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承担起弘扬文化的任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思想、奋发的自主意识、奉献精神等内容。比如,教授《兰亭集序》时,要求学生与文中的描绘相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入山水之中,体会作者超然洒脱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对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该过程中,还要注意文中描写古代文人活动习俗的部分,包括即兴赋诗、流觞曲水、修禊之事等;学生还要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教师要重视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语文素质得到提升。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有效补充和完善语文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有助于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优秀品格。所以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各方面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感悟文化的魅力,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4.中国茶文化高中英语作文 篇四

I have a relative who owns a tea plantation in the southern area of Taiwan. Once or twice a year I go to visit them for a holiday, and sometimes I help them collect tea leaves. A pound of tea is made of hundreds of dried tea leaves.The Plant they come from is a small evergreen tree. Usually my relatives trim the trees so that they are only about three feet tall. When they are three years old, the tree are ready for the first picking.Only the buds and the very young leaves are picked. Pickers carry baskets for the leaves as they walk along the rows. Picking is done several times a seaso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ea. My relatives are busy all the year round.。

我有一个亲戚,他在台湾南部有一个茶园。一年一次或两次我去看望他们的假期,有时我帮助他们收集茶叶。一磅茶是由几百个干茶叶制成的。他们来自的植物是一棵常青树。通常我的亲戚修剪的树木,使他们只有大约三英尺高。当他们三岁时,这棵树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次采摘。只有芽和非常年轻的叶子被采摘。采摘携带篮子树叶当他们沿着排走。采摘做几次一个季节。有许多种茶。我的亲戚们都很忙。

5.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篇五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我也是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啊。

《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宗桂先生的力作,这部著作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文化概论》,如果只是看书名并不太象一部学术专著,不过即使写成“概论”,对研究中国文化来说是不容易的。“文化”这个词听起来很普通,大家都不感到陌生。不认识字的人,可以说是没有文化,但这些人的行为、心态都会受到民族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可是要说清楚什么是文化,要对此作出科学的界定,都似乎又成为难以捉摸的东西。关于文化的定义,据国内外不同资料统计,有说一百种,也有说二百种,总之,至今没有一个为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

6.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六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非常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接着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必须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盛。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将四邻吸引过来,形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华文明影响的社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逊于西欧诸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也远远超过欧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基于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外交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在中国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为了分散蛮夷的实力,从而达到驾驭蛮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官员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官员的策略与前朝官员如出一辙: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可以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卖国”行为,我们也许应该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积极入世,通过个人的修养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它不同于宗教宣扬人死后还有来生,它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它更强调的是人活在现世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来世的救赎。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饶,坚韧无比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学说中自强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样拥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这也说明中国人在关键时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另外,儒家学说也维护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强调人应该安守本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更加恪守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中西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文明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

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而西方的国际象棋目标就是全胜,目的就是把对方将死。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孙子兵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成人应该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国人视海洋如沙漠,从未想过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狭隘的,因而中国与海洋历史的发展失之交臂。实际上,我觉得黑格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种是海盗式的掠夺欲望,另一种是宗教式的精神征服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

南华余

7.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七

【关键词】中国文化 高中英语教师用书 文化教学

一、教师用书的涵义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传播的重要性

教师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根据Alan Cunningsworth在《如何选择教材》(2008)一书中所阐述的,教师用书是一套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好的教师用书在提供充分使用教材的指导原则、每一单元的详细教学计划以及参考答案等方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用书的功能以综合为好。教师用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以便理解课文的情境。

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文化意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在七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出了解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了解英国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以及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读西方的文本,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对自身的文化不甚了解,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失衡导致了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教师用书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更应该为教师提供中国文化抑或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

二、教师用书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每个单元包含五个组成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学生用书教学指导、练习册教学指导。中国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内容是补充参考资料部分和学生用书教学指导部分。下表是对其中国文化内容的分析: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中中国文化内容分布的分析

第一册 Unit 3 The Lancang River

Unit 4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Unit 5 Sun Zhongshan(Sun Yat-sen)

第二册 Unit 1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Unit 4 The Milu

第三册 Unit 1 The Chinese festivals

第四册 Unit 1 Song Qingling, Lin Qiaozhi

Unit 5 China Folk Cultural Village

第五册 未涉及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五册一共包含了二十五个单元。从表中可以看出二十五个单元中仅有八个单元提及中国文化。第一册的中国文化内容包括介绍澜沧江、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孙中山先生。第二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是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和麋鹿。第三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有中国的节日,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第四册中主要体现在Unit 1 中对宋庆龄和林巧稚以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介绍。最后,第五册中并未有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显而易见,提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只有八个单元,只占篇幅的一小部分。

第四册Unit4 中补充参考资料中背景知识提到了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介绍了许多国家,如日本、墨西哥、赞比亚、越南、韩国等等国家的手势语特点,但是却未提及中国手势语或中外手势语进行对比。

三、有效利用教师用书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1.以教师用书为指导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输入,开发本土课程资源。通过对教师用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此高中英语教师用书提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只涉及皮毛,并未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丰富文化教学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把教材内容与本土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补充背景材料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作为课外阅读的辅助材料,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作为英文文本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阅读与赏析。

2.教学时辩证地看待并利用教师用书里面的中西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讲述中西文化内容时,教师不应该如填鸭似的灌输方式去讲授中西文化知识,而应该带领学生辩证去思考文化的差异,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教授一门语言,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文化对于学习与交流非常重要。这种文化的了解不仅能使学生在交流上具备一定优势,还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

3.从教材编写的角度,针对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去完善,应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原则。教材进行研究的学者必须以新的角度去看待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不可一味地只用传统的框架分析新的教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研究需要新的想法、新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教育,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更利于学生对基于经验的学习的促进。英语教师用书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材研究者的视角必须跟随着世界的这种发展而不断进步更新。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剑桥国际英语教程》教材教师用书浅析[M].科技信息,2009.

8.读后感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篇八

在学习《语言与文化》这门课程之前,我对中国汉字文化的认识只能说知道得太少,了解得太浅了,当然,现在也只是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在我过去的生活中,最早接触到中国汉字是1-10,依稀记得当时能写出自己的名字是值得称赞的。接着,在小学、中学、高中的课堂上,学校开设了《语文》这门课,在课堂上老师授予了我们很多汉字、词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掌握的词语也愈来愈多。当然了,我想就算我穷极一生也不敢大言不惭地说我会写中国汉字,十分惭愧的是,有很多字我根本就没有见过,更别说去掌握这个汉字的用法了。在这个科技发展十分迅猛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层出不穷,现代人对中国汉字的书写越来越不注重,就拿我们大学生来说,一篇手写论文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错别字,“提笔忘字”的现象日渐增长。2013年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了众多国人的关注,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看过几期节目,每次看完都有种深深的挫败感,真心觉得自己是个文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加以学习利用呢。中国汉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代表华夏文明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

我国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字音问题,汉语的谐音词为我们了解民俗提供了依据。如宋真宗时的童谣[i]: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其中“钉”,谐义为“丁”,指当时任参知政事的丁谓,他陷害良相寇准,并一再加以贬逐。对此,民间恨大愤身,把他当成眼中钉,说其是天下不安宁的祸根。书中除了例举谐音在诗词、民谣中的应用,还例举了谐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民间逢年过节喜欢在门窗上贴倒着的福字,寓意福到了;蝙蝠因与“福”同音而成吉祥之物;过年常吃年糕、鱼等以表达年年高、年年有余等;因梨与“离”同音,故吃梨时忌分开吃。其实,我觉得在取名这个事情上可以反应出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男尊女卑,在封建社会时期尤为严重,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仅仅是繁衍后代的工具。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但其实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是要略高于女性,就比如现在男女双方结婚,都是女子住到夫家或者双方 再另买房子居住,如果说是男方在婚后住在女方本家,多半会被别人说三道四,而且双方的子女多半是跟随父姓。

因为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问题,我并没有能深入地学习并研究《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较为浅薄的感受,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总之,我觉得《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是非常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慢慢阅读品味的。

参考文献:

9.《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九

(一)这段时间读了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有感于先秦游士对道的追求精神。《士与中国文化》论述的士和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说,是“士”和“道”的关系。而“士”的内在实质其实差不多是现代的知识分子,或者知识人,其内涵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而其外延,却一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发生着改变。“道”也如此,它既是“天道”,也可以是“人道”,可以是“政道”,也可以是其他的承载着规律性或哲理性的思索。孔子说:“士志于道。”则将“士”这个群体从此与中国的“道”捆绑在了一起。

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他们即使经济上微度贫困,却能‘无恒产而有恒心’,他们往往以道的承载者自居,抱着‘天下有道,则以道殉身。天下无道,则以身殉道’的理想主义。他们不是后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秉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践行理想的行动派。他们认为道尊于势,现实生活中也不免以道从势,以道辅势。他们中的优秀者为王侯的师友,他们中最不济的在门下当食客,他们中狂放的隐居不仕,凤歌笑孔丘。他们深知‘天道远,人道弥’,却不愿放弃追求,留下这句流传千古的话‘行不能至,心向往之’。

追求,不考究缘由和结局,忽略过程中的悲伤和喜悦,剩下的就是迷惘。迷惘从何而来,又何以适从呢?读过很多遍诗经国风中的《蒹葭》,伊人的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可望不可即,诗人顺流而下又逆流而上,千回百转的求索,使整首诗篇弥漫着未知结局、似淡却浓的迷惘和锲而不舍、坚定从容的追求。迷惘和追求是相伴相生的,就像光亮之下有光和影,爱情之中有爱和恨,为人处事有狷狂和中庸一样。

《围城》里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情怨痴缠,在几个城市之间迁移,和诸多名不副实、脸厚心黑的知识分子谋生。追求保暖、情爱和精神有所安宁的方鸿渐,忽然意识到爱情、婚姻实际上是被人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不论是攻城还是守城,战死沙场还是声名远扬,最终一切都指向虚妄。而城在那里,永远有人争夺和守卫。陷入迷惘之中的方鸿渐不知如何面对这样的婚恋、事业和人生,所以故事的最后,方鸿渐和孙柔嘉吵架了,他没有追上去把女人哄回来,也没有出发去找赵辛楣,而是看着那个慢了几个点的自鸣钟发呆。

迷惘之不可逃避,正如追求之不甘放弃。我不喜欢方鸿渐谋生谋爱谋理想的善良有余,杀伐优柔,也不能接受他看到爱情、婚姻、人生真相之后的逃避和消沉。我不喜欢顾曼桢逆来顺受,与世不争、安分守己的个性,这样的女子只有在时间的打磨里,才能慢慢明白如何对待追求和追求的迷惘。

如果人生、理想和爱情是道,那么你我应当是志于道的士,纵使穷尽一生也没能企及追寻的终点,行走之中被迷惘紧紧围绕,也应当有‘行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精神。如此,便也不曾辜负年少,问心无愧了。

我欣赏士对道有些清晰认识,却依然执着追求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能头也不回的走下去,坚定从容。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二)余英时先生所著的《士与中国文化》,陆陆续续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全书浏览一遍,其中许多地方不乏是跳跃式的阅读,即使这样,自己从中也得到许多启发。其中最深的就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起始段设在何处的思考。

本人也曾在中学和师范学校里读过一些文言文,但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文言文引文时,深感吃力。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有的是囫囵吞枣,还有的只能是浏览后跳过,这对文章的整篇语义、语境往往会产生曲解,这样的读书应该是不科学的,然反观“70”“80”“90”后的人,文言文对他们的普及程度似乎更弱,欣闻此次高考有一学生用古代骈体写了一篇得高分的作文,像这样的学生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因为他大学的专业似乎与他的爱好并不相一致。由此我产生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否要前移,毕竟这是我们的国粹,从上一例子中也可得出,多读文言文的作品对文学素养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宁可压缩一些其他篇幅的学时,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髓多多普及,这为今后的学习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不知我的见解是否有失偏颇。这是题外话,暂且打住。

应该说本人尚算一个读过一点书的知识分子,按照意大利思想家、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那本人也就忝列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了,当然在社会中并不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

余英时先生对中国史上的“士”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他认为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和我差不多),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在社会中并不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因此,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又为何,普及度又有多少)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言,其出现的时代大概不能早于十八世纪。而余英时先生认为,在西方出现的具有知识分子性质的阶层,在中国先秦时代似乎已经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士”(只不过相似)。并认为中国的“士”自孔子以来便形成了一个延续不断的传统,两者之间在基本精神上有许多契合之处,但不能画等号。康德先生对近代知识分子精神则概括为“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这与资中筠女士对方孝孺的点评相一致,她认为方孝孺之死与布鲁诺的死有明显的质的差异。一个是为帝王的“家事”操心,耗尽聪明才智、献出理想、忠诚和生命,对推动社会前进并无作用;而一个是为科学真理“日心说”而死。笔者以为,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为什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较长的结论所在!

对“士”的进化,我完全赞同顾颉刚先生《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中的观点,认为“士”最初是武士,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然后方转化为文士。因为至少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了“文士”的产生,如文字、书籍等等,当然这是笔者自己一点小小的思考,与大家先哲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顾颉刚先生对“士为低级之贵族”的判断,得到了大家的首肯,但我以为,这只是因历史条件限制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士”只不过是舞文弄墨之人的归属性和自我定义。

余英时先生在“哲学的突破”这一节更让人们有所思考。由于哲学的突破,整个西方文明中,理性认知的文化基础由此奠立,哲学、科学、以至神学都跳不出它的笼罩。相反,我国历史上似乎在哲学、科学以至神学都是较弱的学科。

余先生在“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中用了孔子《论语》中的许多章节,笔者从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中一一找到对应的注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精义和脉络,从中也能产生自己正确的理解。比如李零先生对“士”的注解为:“士”,即君子,也叫“士君子”,是贵族下层的一般称呼。而我的理解是:君子与贵族并不相通,庶民中也有君子,君子似乎更是跟人的文化素质、教养、信仰追求的结果。

余先生在“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第27页中有这样的描述,“荀子的时代,儒家与其他各派在政治上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因此他(荀子)推崇儒家与排斥诸子(从结果看,是成功的)”.我在边注上写了“斥诸家,则不可谓士,故中国无士也。”第28页上,荀子主张在政治上“禁非道”.我在边注上这样写道:“禁不同意见,非士之人所为,即为,则不能称之为士也,只可谓‘犬’也。”第29页上,我这样写下了自己的认识:“政治化的士还能称之为士吗”第30页上,“将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此乃中国士之特色。”第34页,“国人之‘士’,为君王服务,又为君王利用。此乃中国一特色。”第36页:“士争名,而不争理。”第38页,我对齐国陈仲的评价,“此乃真士,一旦士与政治相互结合,似乎只能变成余先生所说的‘知识人’而已了,货与帝王,以求相当,与西方知识分子定义相去甚远。”第40页:“中国之士似乎开始时即为霸道与独尊而战斗,故在传统文化历史上,我们没有好的学术氛围,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国民性。”

10.高中生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十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主要来源。

1. 儒家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学问,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倡导“仁、义、礼、智、信”,强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完善人、实现人:在群体生活中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转,提升每个人的品格。主张入世有为,积极的入世态度,强调社会责任感,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成就圣人人格,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其中,儒家文化的一个突出贡献是重视教育,并且在教学上注重个性差异,创造性的提出“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善于启发教学,对后世教育界的影响非常深刻。

2. 佛教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空”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哲学的灵魂。“空”的观点认为世间的万物都不会是永恒的,它只不过是事物走向衰亡的一个过程而已,世界只是一个过程的集合。这种空的隐喻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能看得开,要放得下,不必太耿耿于怀。“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取舍”,要得必先失。“活在当下”,尽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禅思是佛教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其目的在于“聚精会神”,消除杂念,追求心境清澈透明。强调“内观”,进行悟道。在内观禅修时,修习者要对身心进行巨细无遗的内省、反思。这样经过深刻反省,调节身心,活跃身心机能,缓解心理压力,进而心理和谐、精神解放。

3. 道家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化,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着眼点和儒家一样是人,但它和儒家学说相比更侧重人的自然性,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精神自由。挣脱外在的束缚,主张“绝仁弃义”,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游心于四海之外而与天地同游的逍遥人生。其实,道家“无为不争”思想,表面上是消极的无为、顺应自然,实际是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人人做到无为即朴素无欲,无所作为,即能天下自定。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可以吸取道家的少私寡欲,知荣守辱,处虚守静的思想精髓,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在喧嚣的尘世搅扰、利益之争和现实矛盾中,获得一种内在的超越感和心灵的宁静。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可以适当地应用到当今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调节自身心理,一举两得。

1. 倡导修身,进行礼仪教育

儒家经典《大学》认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观点,对古代心理健康教育学说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塑造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贡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时常常用行为校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从而在求助者的行为和认知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观点正是和儒家学说“诚意、正心、修身”通过正面控制、通过认识的提升和积极的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健康人格品质不谋而合。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从传统的校园礼仪到现代的时尚礼仪,从基本的仪容仪表礼仪提升到社交礼仪,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在“益”与“损”的价值导向中,在行为礼仪中体验传统文化对心灵的熏陶,提高学生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培养正确的娱乐、交友习惯,保证心理平衡与健康,塑造健康人格,改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理发展也可促进行为的养成与提升,从而使学生不断地探索自我,进而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及更好的学会关爱他人,从而更好的适应高中生活。

2. 吸取经典,发展德育心理

作为一门科学的德育心理学,它是研究学生品德的心理成分,揭示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及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德育心理学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并揭示社会规范和教育要求如何成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向的过程、影响这种转化过程的内外因素以及促进这一转化的方式和条件。德育心理学还要研究揭示品德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新质,并据以划分品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并依据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每一年龄阶段中品德培养的目标;揭示符合心理学规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措施。对少数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进行心理分析,提供矫正和预防的措施,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德育要培养人,还要教人怎么做人,当然必须要明确“人”的概念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几千年前我国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理想人格加以分析。例如道家德育的理想人格内涵丰富:敦厚质实,持重宁静;少私寡欲,淡泊名利;柔退不争,谦恭处下;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儒家的理想人格则是“内圣外王”,“内圣”是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 ,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作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格模式 ,除上述思想外 ,还有其他一些内在的要求和规定 ,如:中庸的准则;大同的理想;孝悌的情怀;文质统一的气度;刚健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佛教理想的人格是“佛陀”,学佛修行,根除欲念,用一种清净恬淡自然的心态视荣辱为浮云。这些观点提供了人格追求的典范,可以说是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3. 重视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佛学、道学在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中非常注重个人的自我内省,通过不断探索自我,自我生成,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这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达到自我生成的理念是一致的。

上一篇:影视制作,转正申请书下一篇:2022教育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