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通用5篇)
1.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 篇一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探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与问题
3.一般认为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1918美国著名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
4.1923年,美国另一著名学者查特斯出版了〈课程编制〉一书。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理论也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5.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社会效率运动”。6.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活动与经验的发展过程;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而取得的相应的经验。(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他的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指定。
总之,他的课程开发就是一种“课程工程”或“教育工程”,他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这样,课程开发者以及教师自然就成为“教育工程师”。7.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
(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他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顺序
(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
(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
(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他们。8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区别:
(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更强调人类所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而查斯特课程开发的方法为“活动分析”。
“工作分析”主要是对人类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而且包括非职业领域。9.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1)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程度。(2)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依据,课程目标与人类生活、儿童发展、学科知识有内在的联系等,这些问题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局限:(1)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2)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把教育的科学化视为“效率取向,控制中心” 的“泰罗主义”管理模式运用于教育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成了“学校工厂”加工的“原料”这种观点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真正的“科学化”。
(3)“活动分析”或“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程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从而导致了课程开发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现象的出现。
现在看来,这种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化水平是很低的,并未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10.拉尔夫.泰勒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1934年,他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从而确立了“评价原理”。1949年,他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其“课程基本原理”。他的“评价原理”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发展的新的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11.加德和桑代克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方法论基础。1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八年研究”(1934-1942)13.“八年研究”的四大成就:(1)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2)学院和大学认识到,在那些没有达到特定学科要求的高中毕业生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习获得成功。(3)‘在职研讨班’得到发展。(4)教育评价代替测验的观念得到广泛的接受。14.“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15.“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16.“泰勒原理”的实质(深层价值取向):“技术兴趣”的追求。它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划一性的模式,课程开发过程的创造性不见了。
17.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发起来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
18.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会议的主席是布鲁纳,他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此报告1960年出版。
19.学术中心课程(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的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20.学科结构的基本含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两个基本含义的统一。施瓦布和费尼克斯把第一中含义称为“学科的实质结构”把第二种含义成为“学科的句法结构”这样学科结构即“实质结构”和 “句法结构”的统一。21.学科结构的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有助于记忆;(3)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22.学术中心课程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价值观,这就使学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23.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施瓦布。24.施瓦布与布鲁纳并驾齐驱地领导了结构课程改革运动,他被认为是仅次于布鲁纳的倡导结构课程的第二号旗手。25.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哪些思想?(1)“实践性课程”: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在这个结构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是课程意义的源泉。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具体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施瓦布建议以学校为基础建立“课程集体”,该集体由学校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其中要求有一位主席领导课程审议的进程,课程教授堪当此任。施瓦布提出了三种课程审议的艺术:实践的艺术、准实践的艺术、折中的艺术。他特别重视实践的艺术和折中的艺术。(3)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是以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进行的课程开发。“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集体中,教师与学生是核心。这种课程开发可以称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
26.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缺乏自我反思的特性。
27.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派纳指出,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
28.最先致力于理解课程的是“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他们对课程研究的共同兴趣是:批判传统课程理论(博比特、查特斯到“泰勒原理”)、对课程领域进行“概念重建”。29.“概念重建主义”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
(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
(2)传统课程理论被“技术理性”所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了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它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3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流派众多,但在课程价值观的总体倾向上具有一致性,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理论倾向:(1)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开发,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这种倾向称之为“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以派纳、格鲁梅特、格林、修伯纳、威利斯、范曼奈等为主要代表,“存在现象学”课程论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
(2)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这种倾向称之为批判课程论,以阿普尔、麦克唐纳、吉鲁、韦克斯勒、曼恩等为主要代表。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行动和反思,那么课程也应是行动和反思的统一。31.“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价值取向)——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的核心是“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行为以达成解放。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能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自由与解放,一句话,教师与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
32.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历史进程,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理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蕴的意义。33.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理论诞生于启蒙时代,距今已360年的历史。34.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35.拉特克教学论的三个特点:
(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
(2)教学方法就是既依赖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由易到难的方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点重要课题。36.拉特克对教学论的贡献:(1)关于教学方法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要从课程中引出的教学论观点是有独创性的、有生命力的。(2)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3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夸美纽斯。1632年,他出版了《大教学论》,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确立。
38.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原理)?
(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教学要遵守自然的秩序,这意味着教学是一种合规律的行为,教学要遵守教学规律,这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便的自然法则。第二,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2)兴趣与自发原理(3)活动原理(4)直观原理 39.夸美纽斯对教学论的贡献:(1)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大教学论》因而成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2)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确立起来的一系列教学原理,对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许多主张今天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40.卢梭的《爱弥尔》被认为是继《理想国》之后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41.卢梭的教学论思想?
(1)自然教育论。他主张自然教育: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
(2)发现教学论。卢梭的自然教学论、儿童中心论在教学观上必然表现为发现教学论——倡导尊重儿童的发现天性的教学论。它具有以下四个内涵: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的方法;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42.卢梭教学论的贡献?(1).他的教学论在教学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和主体地位;(3)教学要基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4)把发现视为人的天性,把兴趣与方法视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把自主的、理性的人格视为发现教学的目的;(5)确立了活动教学、实物教学等教学形式;
(6)提出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他的教学见解洞悉了教学的真谛,指导了两个多世纪的教学改革。43.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是——裴斯泰洛齐 44.裴斯泰洛齐的教学理论?(1)适应自然的原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
(2)教育教学的原理。他充分论证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教育教学原理是自我发展原理和直观原理。(3)教学心理学化。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裴斯泰洛齐。
45.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系统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确立起西方教育史上最严整的教育学体系、教学论体系。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46.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1)观念心理学。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的。
(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连接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
(3)教学的“形式阶段”: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起来)、系统(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方法(作业)。
他的弟子戚勒把四段进行修改,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47.杜威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其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48.杜威确立的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49.简述杜威教学理论?
(1)传统教学论的批判。传统教学论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外烁说”或“塑造说”另一种是“展开说”或“预备说”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缺陷是:忘记了儿童能动的活生生的现实经验。(2)基于经验的教学论。A。“经验”的含义(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知行统一论。他认为,观念、知识本质上就是经验,经验中包含着主动作用、包含着“做”、包含着“行动”。所以观念、知识包含着行动,行动也即知识,所以知行是统一的,所以他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B。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反省思维的五个要素是:问题的感觉、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的假设、对问题及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通过行动检验假设。这些同时也是问题解决的要素,所以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问题解决教学”
(3)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他认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儿童与学科的统一就是心理经验与逻辑经验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教材的心理学化。当课程统一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学科中的逻辑经验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经验课程”。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主动作业”。
50.20世纪是科学化教学论的确立时期。20世纪前教学论研究的重心是宏观的教学哲学层面,20世纪后研究重心还包括微观的“教学设计”。
51.德国教育家拉伊在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学论》,梅伊曼1914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讲演稿。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开启了欧洲科学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先河。52.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是——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53,加涅和布里格斯是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
54.学习者与媒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成为80年代教学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该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增加。55.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
56.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57.课程三种含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58.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形课程到强调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59.据考,真正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一词,出现在宋朝欧阳修的文献中。
60.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61.20世纪初叶。杜威就系统提出了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理念。
62.现代教育在17世纪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表露;但作为一种制度则是在19世纪初以后系统确立起来的,以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为标志。64.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包括:(1)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他认为,课程即学习内容与教材,教学则是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两者是分离的。他的实质是把知识与知识由以产生与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2)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目标与手段是分离的、独立的。它的实质是把原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世界分裂为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实质把原本内在连续和有机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两部分,并使二者对立起来。应当说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二元论既有社会制度的根源,又有“唯科学主义”价值观的根源。
65课程与教学(教学方法)分离的弊端:(1)导致忽视经验产生的具体背景;
(2)如果把运用材料的有效途径看作脱离材料的现成的方法,这会使儿童丧失学习教材的内部动机,其学习行为会受各类外部动机所支配。
(3)导致使学习行为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
(4)在心理和材料分离的概念的影响下,方法则往往成为割裂的、枯燥的常规,成为机械沿袭的指定的步骤。66.杜威在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消解了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僵硬对立,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决定的。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一个内涵是教材与方法的内在连续性,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二个内涵是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杜威通过“主动作业”而具体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67.杜威对现代教育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1)最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
(2)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是着眼于教师与儿童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主动作业”而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而达到对环境的理解和人的经验的不断的增长。它具有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局限:(1)所处的时代是科学迅猛发展时期,所以他的思想中具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存在着科学崇拜的成分。(2)“实践理性”追求民主、追求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但这种理性缺乏“反思精神”,所以,“达成一致”也可能被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来使用。
68.当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解放兴趣”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课程不再只是“制度课程”,而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69.“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变革。用变革的观点看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内容的创造与意义的建构过程。
(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是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
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3、“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
4、确定教育目标的内涵: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要依据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经过以上三个来源的分析,获得大量的有关教育目标的资料,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教育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如何有效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标来陈述目标。
5、选择学习经验的内涵: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有五条一般原则: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给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和“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而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序列性”(强调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的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基本技能、基本价值等要素按照上述三个标准组织起来之后,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原则确立的基础就是正确地认识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之间的关系。逻辑组织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心理组织则反映了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是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关系。
7、评价教育计划的内涵:所谓评价,在泰勒看来,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关于评价的程序,泰勒给出了如下步骤:界说教育目标、评价教育情境、编制评价工具。
8、泰勒原理的贡献与局限:
(1)泰勒原理的贡献在于:对目标的强调,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可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且该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对于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泰勒原理并不予以回答,这样我们甚至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用不同的课程理念来填充这个框架而得到不同的课程计划,这就给泰勒原理发挥作用留下了相当的余地。这也正是泰勒原理在课程探究领域受到多方批评却仍能长盛不衰的要窍。
(2)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9、过程模式对目标模式的批判:
(1)在斯滕豪斯看来,把目标模式普遍应用于课程开发,存在两个基本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2)斯滕豪斯认为,对于行为技能的训练来说,目标模式是适用的,它通过分析使要形成的操作行为明晰化,从而促进了训练过程。但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目标模式是不适宜的。(3)目标模式的实质是通过目标的分析,使教育结果的质量标准形式化,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降低了质量标准。此外,目标模式还有使知识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的倾向,这是“为了满足目标而使用损害内容的方法”。目标模式通过武断地规定思维界限及对知识中的未决问题武断地限定答案,使学校获得了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与力量,而教师的角色,则从一个复杂的知识领域中的学生,转变为传授学校认可俄观点的师傅了,这就歪曲了知识的本质。
(4)关于第二种误解,斯滕豪斯认为:目标模式的方法,基本是一种通过使目标明晰化而改善实践的尝试。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却不能改进实践。
10、过程模式基本内容:斯滕豪斯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11、过程模式的原则:
(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12、过程模式的价值: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
13、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教学认识论:
(1)关于知识的归属问题,布鲁纳认为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意义和结构。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探究过程,这就是科学知识的本质。
(2)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和人类的知识探究过程两者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样,教学过程就不应当像传统上所作的那样,仅仅把知识作为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应当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知识。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而且获得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3)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充斥着中间语言,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
14、学习准备的涵义:所谓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概念函数。布鲁纳认为:充分掌握先行的、较简单的知识技能,构成学习后行的、更高深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基础,这才是准备的真正涵义。
15、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
16、发现学习的涵义: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17、发现学习的特征:
(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2)注重直觉思维(3)注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灵活提取
18、发现学习的价值:
(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2)发现行为又注意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3)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4)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19、布鲁纳的教学模式评价:
(1)优点;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性、抽象性,从而把传统教学对知识的量的追求转移到对质的概括上;
其发现教学法,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布鲁纳强调心理学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运用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希望和热情。
(2)弊端:对学科结构的假设缺乏更深层的认识论思考,过于偏重教学的学术性而忽视了人特别是教师因素的作用,忽视学生情意方面的发展等,这些也是造成他所倡导的课程改革运动终归失败的内在原因。
20、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学习观:它不像传统的学习理论那样,把研究局限于实验室中,而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他的学习论所阐明的主要是有意义学习的性质、心理过程及其受制约的内外条件。
21、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相互作用的现象。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
2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他用。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则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而不是接受教材或教师所给予的现成结论。
23、下位学习:是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因而以下位的方式被纳入较概括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被称为下位学习。
24、上位学习: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处于上位而与原有观念发生作用,这样的学习被称为上位学习。
25、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一项学习中,学生认知结构中既无上位的也无下位的适当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但却有某些可以类比的观念用来理解新观念。
26、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有利于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27、奥苏伯尔教学设计的原则:奥苏伯尔提出两条教学内容安排的原则,逐步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综合贯通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组合。
28、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附属驱力
29、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30、自我提高驱力:是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
31、附属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
3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评论:该模式以自创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背景下对教学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他的同化学习论,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新知识的意义的建立,为我们客观准确地看待课堂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不等于有意义学习,这要视具体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实际而定。可以说,奥苏伯尔纠正了布鲁纳片面强调发现学习的偏颇,弥补了布鲁纳的不足。对我们来说,奥苏伯尔的理论显然要比布鲁纳和皮亚杰的理论更亲切、自然、便于理解和应用。
33、学习的层级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按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把学习分为八类,并依此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亦即学习的层级理论,它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即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的、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34、加涅区分五类学习结果: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35、理智技能的学习条件:促进先前习得的部分机能的恢复、呈现言语线索使部分机能的组合有顺序、安排好作间断复习的时机、运用各种前后关系去促进迁移。
36、认知策略的学习条件:对策略作描述、提供各种时机进行各种认知策略的练习,如提出新奇的问题到解决问题。
37、言语信息的学习条件:使用各种印刷符号或语言激活主义、为有效编码而呈现一种有意义的前后关系(包括表象)
38、动作技能的学习条件:提供言语或其他指导,以向执行的路线提供线索、安排反复的练习、提供直接而精确的反馈。
39、态度的学习条件:在选择某项行动之后,对具有的成功经验进行回忆、对选择的行动进行操作或观察榜样人物对这一行动的操作、对成功的操作给予反馈,或观察榜样人物的反馈。
40、加涅教学模式的评价:该模式紧紧扣住学习及其内部过程展开;加涅提出的由简至繁的八个学习层级,对每一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该模式吸收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优点,采用了流行的信息加工观点来提出,推进了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41、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42、范例的基本特征: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43、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问题解决与系统学习统一的原则、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原则。
44、范例教学的过程: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法则型、范畴性关系的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
45、范例教学的模式评价:范例教学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限、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主张,这无疑是吸收了进步主义思想方面的有益的东西。在强调教的作用同时强调用教来统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这又显示出该模式继承了德国传统教育思想。
46、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
47、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
48、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
49、一般发展:儿童的心理的一般发展是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或者是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50、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51、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评价:
(1)以一般发展突破了传统教学论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取向,力图把知识技能的发展与能力发展、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一般发展的同时来掌握知识技能,这就把握了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课题。(2)赞科夫力求把教育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有机结合对这两种研究都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五条原则,一反传统教学原则的刻板面目,使教学理论增加了内在的勃勃生机。
(4)赞科夫长期坚持把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加以检验的作法,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发展的合理路径,是值得我们提倡和推广的。
除了以上的优点之外,赞科夫虽然提出了一般发展的目标,但从其整个研究状况和理论体系来看,其重心仍在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这也正是我们把它看作认知取向的一个原因。
52、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53、强化原理:斯金纳对强化和强化物的概括,重在对其反应的意义。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哪种强化,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54、程序教学:是斯金纳依据操作条件反应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了的普莱西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55、程序教学的原则:积极反映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56、程序教学的模式评价:
(1)促生出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程序教学运动,并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
(2)它不仅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为学习者的人格独立和自由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习者人格的发展。(4)该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有些是积极的、贴近教育的时代精神的。
57、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58、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自我实现的人
59、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是这样一种内驱力,它促使个体发现更为充分的自我表现手段,认识一个人的潜能,形成更大的效率和能力,形成创造性并且在令人惬意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中发挥作用。60、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观:罗杰斯把学习分为无意义联结的学习和有意义的经验性学习。而非指导性教学是为了促成有意义的经验性的学习。61、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害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去关心他过去的情感经历。(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62、非指导性教学的评价:
非指导性教学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目标看作是学生性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活动上,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的经验的形成及生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比如它对人性的假设、对学习的实质认识带有理想色彩。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3、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的长期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同日常的学校和班级中的教育实践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教育目的必须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目标。
5、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6、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7、普遍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
8、普遍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诸如: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这类目标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一种政治游戏。
9、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位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表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0、行为目标的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11、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12、行为目标的优势与不足:
行为目标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点,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行为目标由于自身的特点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便于教师将其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便于准确评价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对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其不足表现在:该取向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有缺陷的;行为目标的还原论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人的具有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被原子化;人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13、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14、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基本内容:知识、领会、应用、分析和综合
15、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基本内容: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念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
16、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特征: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教育目标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1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贡献: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8、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局限:把课程与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似乎是人为的;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各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目标彼此之间的界线不十分清楚;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级结构值得怀疑;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学科性也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挑战。
19、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未来方向: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目标与学生的经验的关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关系都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20、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21、生成性目标的特点: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22、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3、生成性目标的价值: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在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已有的知识。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必然是终生学习。
24、生成性目标缺陷:过于理想化。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与学生进行有意义对话的训练。其次,很多教师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最后,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总之,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找不到适切性。
25、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26、表现性目标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意在成为一个主题,学生围绕它可以运用原来学到的技能和理解了的意义,通过它扩展和拓深那些技能与理解,并使其有个人特点。
27、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28、表现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性:表现性目标反对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明确提出教育及课程本质上的价值问题;表现性目标以人的自主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根本,注重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个体性、注重课程情境的具体性;同时,表现性目标不主张完全消解行为目标,注意吸收行为目标所表达的内容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鉴于高层次目标和人的发展的本质的不应控制性和不可预测性,表现性目标的表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形态,不强求统一的规格和标准,重视课程活动及其结果的个体性、差异性。在关于课程评价的问题上,表现性目标主张一种批评、鉴别式的评价方式。
29、学习者的需要: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30、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习者需要的确定: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体现学习者的意志的过程。一句话,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31、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从空间维度来看,是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从时间维度来看,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
32、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当代社会生活需求的确定:拉尔夫·泰勒的作法是首先把当代社会生活划分为各个方面,然后再逐一搜集适合这些方面的资料以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就目前来看,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至少需要贯彻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的原则
33、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
34、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科发展的确定:泰勒指出,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的时候,应将学科专家的建议作为重要的来源。就目前来说,则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知识的价值是什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35、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确定教育目的;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2.课程选择:是课程内容的选择,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3.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
4.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著名命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
6.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人有要素主义教育学者、永恒主义教育学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课程论者。
7.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或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有: ⑴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⑵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⑶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8.怎样选择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⑴处理好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做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⑵整合科学、艺术与道德。
⑶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机械联合的,而是连续有机统一的。
⑷认识到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12.把科学知识分为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是从 过程与结果
纬度来看待学科知识的。13.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的课程流派是学术中心课程。14.“被动适应论”观点的代表是博比特与查特斯 15.“主动适应论”观点的代表是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17.在“主动适应论”中,杜威认为学校学校课程应是“经验课程”,其基本形态则是 主动作业 18.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是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
19.不论是杜威的课程理论还是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及课程的工具地位。26.施瓦布认为课程不是教材一个因素,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的作用。27.怎样选择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
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⑴“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所以,学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为根本宗旨。⑵“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⑶“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构建出新的社会经验。28.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
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第一,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第二,学习者是课程开发者。
第三,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第四,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30.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即学习者的经验,这三种课程取向的关系:
在课程理论发展史上,不论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学者,还是主张“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学者,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习者的经验的重要性,只不过他们认为学习者的经验只有被塑造为学科知识水平或适合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才是理想的,至于学习者本人的一些直接经验或情感冲动,则是需要改造或替代的东西。课程理论发展史上倡导“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的学者也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价值,只不过他们认为所有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只有经过了学习者自己的主动选择、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人格发展需求的时候,才有意义。
31.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哪些环节?(P193)⑴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⑵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 ⑶确定课程选择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
⑷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34.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操规范和步骤。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教学方法的本质:
第一,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二,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
第三,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36.教学过程:作为特定教育价值观之具体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四个方面在动态交互作用中融为一体,这就是教学过程。37.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有几种?
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交互作用来审视教学方法,可以把教学方法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
38.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41.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是什么?
⑴能够使人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接受大量文化知识,这适应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⑵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主体性和主导作用。
⑶可以调动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的主动性、积极性。42.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有助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⑵有助于人的接受能力的发展,却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
⑶不顾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特性,过于强化提示型教学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注入主义”,导致学生的机械被动学习。43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示”、“展示 ”“口述”。
44.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等而提示内容的方法,是一种直观教学方法。(45.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46.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尔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的积极性。(P198)47.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 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48.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 ⑴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⑵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
50.2400年前,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为我们树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51.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哲学基础是:目的哲学论,“自我”、“自我意识”在其哲学中处于首要地位。5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基本内涵:通过不断提问而使学生自己发现、觉悟真理。它包括“破的阶段”和“立的阶段”。所以,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的知识教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53.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后来被命名为“发现性对话”
54.教学对话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使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提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及人格的教学方法。
55.教学对话的性质:以教师指导、以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56.教学对话的策略:恰当的提问和创设对话情景。57.恰当提问的基本要求:
⑴再现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⑵目标明确,内容清楚;⑶机智提问,富有艺术性。59.课堂讨论是建立在教学对话基础上的并扩大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60.课堂讨论的性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61.课堂讨论的策略(怎样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
⑴创设课堂讨论情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能吸引住学生的问题与课题; ⑵教师要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绝对尊重学生人格,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 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62.自主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使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64.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价值或积极效果:
⑴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⑷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66.自主型教学方法运用的策略:
⑴确定适合于自主学习的课题;⑵准备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手段;⑶分配适合于自主学习的课题;⑷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与困难;⑸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68.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三种典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不同:⑴他们分别对应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学习;
⑵功能不同:提示型教学方法适合于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知识新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的运用,适合于社会态度的养成;自主型教学方法适合于独立探究与发现,自主性人格的的发展。联系: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体。69.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质上是教育价值的选择。
70.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对提示型教学、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自主型教学等方法做出取舍与搭配。以形成一个教学方法体系或结构的过程。71.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
⑴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⑵要适合特定的课程内容; ⑶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1.课程组织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3.课程要素包括:⑴概念——诸种课程计划的基本构成;⑵原理;⑶技能⑷方法⑸价值观 4.在课程发展史上,博比特与查特斯最早论述了课程组织问题。6.课程组织的三个基本标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9.连续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此标准首先由泰勒提出的。
10.顺序性指将所选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到繁地组织起来。它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塔巴对此有所论述。
11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叫作水平组织。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12.“整合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课程整合并非以牺牲不同课程要素之间的差异为代价。
13.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14.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只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15.美国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指出,影响课程的组织结构的因素: ⑴课程流派; ⑵课程功能;⑶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16.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包括:
⑴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⑶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⑷直线课程与螺旋式课程;⑸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指示组织为学科。是最古老的、适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18.学科课程的文化知识主要指科学、哲学、艺术。
20.典型的基本的学科课程类型有:科目本位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 综合学科课程。23.西方的科目本位课程大致包括以下思想形态:(P215-216)⑴要素课程说(代表人,亚历士多德); ⑵泛智课程说(代表人,夸美纽斯,“泛智论”); ⑶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⑷功利主义课程论(代表人,斯宾塞,赫胥黎)。
24.赫尔巴特是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的课程以培养“善的意志”为根本目的,为此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的兴趣。25.科目本位课程理论形态在20世纪获得新发展,即:“要素主义”(代表人,巴格莱)和“永恒主义”将科目本位课程理论进步深化。
26.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这种课程形态是课程内容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学术性、结构性、专门性。
27.综合学科课程:是指把两门以上的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它可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
28.学科课程的特征:
⑴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⑵课程组织循着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29.学科课程的优点与缺陷:
优点:⑴有助于系统传授人类文化遗产; ⑵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⑶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陷:⑴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⑵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
⑶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⑷变革起来难度较大。
30.经验课程的含义:又称“活动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P219)
31.经验课程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课程的基本内容。32.迄今为止,已出现过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
⑴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⑵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⑶当代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3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卢梭(法国);裴斯泰洛齐(瑞士)34.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基本特征:
⑴“经验课程”之“经验”是建立在感官知觉基础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
⑵“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的善的本性充分展开,使人达到“原始的自然状态”,成为自然人;⑶“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儿童、自然、知识、社会; ⑷与“经验课程”相对应的教学是“发现教学”; ⑸“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启蒙哲学”。
35.从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发展而来的“乡土教育论”的代表人是:哈尔尼希。后来荣格又提出了体现“乡土教育原理”的“生活共同体”课程。
36.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是:
杜威
。37.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基本特征:
⑴“经验课程”之“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主动行动和对行动结果只反思的结合; ⑵“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持续生长”;
⑶“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儿童、学科知识、社会; ⑷“经验课程”与“问题解决教学”(“反省思维教学”)是内在统一的; ⑸“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或实用主义哲学。
38.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被其学生 克伯屈 所发展,从而创立 “设计教学法”。
39.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了 “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 马斯洛 和 麦克唐纳。就目前看,“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40.“合成课程”与“合成教育”就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41.夏皮罗探讨了“合成课程”包括五个方面: ⑴参与⑵整合⑶关联⑷自我⑸目标
42.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基本特征:
⑴“经验课程”之“经验”是“存在”体验或“反思”精神;
⑵“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使每一“具体存在的个体”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完善;
⑶“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自然、自我、知识、社会; ⑷“经验课程”与教学完全一体化;
⑸“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现象学、存在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理论等当代人本主义哲学。43.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⑴经验课程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⑵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⑶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⑷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44.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优点:⑴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的直接经验的价值,把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以学习者的人格发展为课程目标,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成为真正的主体,寻到了课程的意义之源,扭转了千百年来把课程视为学习者的控制工具的局面;
⑵经验课程真正找到了文化遗产、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 ⑶这种观点摆正了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关系。缺点:⑴经验课程容易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⑵经验课程容易导致“活动主义”;
⑶经验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已经习惯了班级上课制和讲解教学法的教师而言很难适应。45.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⑴关系:二者的关系是: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本质上是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
⑵区别:经验课程一儿童当前的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学科课程则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
⑶联系: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当前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46.综合课程的含义:有意识的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48.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含义:它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心的逻辑。49.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 ⑴相关课程;⑵融合课程;⑶广域课程 53.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指: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其课程哲学是“社会改造主义”。
54.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范例:轮形课程、STS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55.轮形课程的理念是由布拉梅尔德提出的。其结构包括:轮轴(核心,代表教学中心主题)、轮辐(代表各类课程)、轮辋(代表连接所有相关课题的学习)。
56.STS课程代表的是科学—技术—社会课程。它是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动向。57.环境教育课程有两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多学科模式和学科际模式。58.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本质上是“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59.全球性教育是由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而来的新的历史阶段。其创始者是贝克尔。
60.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含义: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或称“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综合经验课程”。61.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范: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德国的“乡土教育论”与“和科教学”、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62.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第一,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第二,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第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63.综合课程的限制(缺点): 第一,知识的琐碎化问题。第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问题。第三,教师的知识难以整合问题。第四,学校结构设置问题。第五,评估困难问题。64.怎样有效开发综合课程?
第一,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第二,教师与教师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第三,开发综合型评估形式。第四,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养计划。65.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⑴区别: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⑵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两类课程组织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程度的综合。像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开发出来成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总还保留着某种分科的形式。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66.迄今为止出现了三代交叉科学,依次为:边缘科学,综合性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合流的产物。67.必修课程是: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 68.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69.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71.选修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德国的大学,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于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一般认为正式的选修制是由美国的埃利奥特最先确立起来的。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1)在初中阶段有尽量扩大学生自选学科机会的趋势。(2)在高中阶段,有扩充综合性的新学科、形成特色课程的势头,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设计多样的自选学科,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出路相对应的课程;第二,在普通科中注重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职业科中引进“综合选修制”;第三,新设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新学科;第四,设置学分制高中课程。
72.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发展的关系:
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选择”必然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基本宗旨。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的时候,不仅对所选课程的学习能力能够促进个性发展,而且,对这些课程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极富个性发展的价值。7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第一,从课程价值观来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层面。第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二者具有同等价值。
第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74.“公平发展”是必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75.“直线式课程”的含义: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76.“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
78.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的布鲁纳。另一代表人是凯勒。79.“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关系: 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组织,二者具有各自优点,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不同学科而言,这两种组织方式又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联系: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这两种组织方式存在内在的联系,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螺旋式课程是由直线式课程发展而来,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二者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替存在。
区分:直线式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展开的,它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的特点关注不够。螺旋式课程不仅反映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将学科逻辑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特点。
80.隐性课程概念的首次提出: 1968年
杰克逊 出版《班级生活》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他认为:构成班级生活的稳固要素有三个,即“群体”、“表扬”、“权力”。权力差异是班级生活中社会结构最显著的特征。81.隐性课程研究的渊源: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82.“附带学习”指: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等。
83.“附学习”指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获得,一经获得,就将持久的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84.隐性课程研究的流变:一是,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来源于揭示学校班级生活的社会关系结构的隐性信息);二是,批判课程理论的隐性课程观(来源于揭示学校知识的内容和形式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85.“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鲍尔斯与金蒂斯。“抵制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阿普尔。
86.批判课程理论认为: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确实复制着社会阶层结构和经济结构,但这种结构却是不平等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隐性课程在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功能;通过“破译”隐性课程可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87.批判课程论者的隐性课程观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与“抵制性的隐性课程”。
88.隐性课程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89.隐性课程的特点:
⑴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⑵其影响具有持久性;⑶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⑷其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90.隐性课程的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
⑴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要善于运用“审议”艺术;
⑵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景;
⑶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与设计。
⑷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对课程对话的理解。94.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⑴区别: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预期性的教育影响。
⑵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总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95.教学组织的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
从宏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一般化的、比较稳定的外部组织形式或框架,这可以区分为班级授课组织形式和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
从微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区分为“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96.班级授课组织的确立:17世纪上半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到19世纪后半叶,在实践中确立起来了。由此看来,班级授课组织是大工业的客观要求,它适应了现代工业制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和现代民主制度追求教育平等的需要。97.最先采用班级授课组织形式的是:15世纪末德国的一些人文学校。
9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时间:17世纪上半叶。100.班级授课组织四个基本特征:
⑴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⑵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⑶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⑷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
101.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⑴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
⑵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进行,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⑶分科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对规定学科进行系统讲授,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 ⑷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形成。不足:⑴容易走习俗那个“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 ⑵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
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导致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 102.20世纪初的个别化教学组织有二:道尔顿计划;文纳特卡计划。103.道尔顿计划:
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里形成的。该计划是在“自由原则”(来源于蒙台梭利的“自由”思想)和“合作原则”(来源于杜威的思想)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它通过⑴作业安排;⑵实验室;⑶成绩记录等措施而成功的将班级授课组织改为个别化教学组织、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为以学生自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105.文纳特卡计划:
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道尔顿计划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最先在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推行而得名。该计划是一种彻底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该计划着眼于为儿童创造优美快乐的生活环境,既培养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为达到此目标,该计划既主张通过个别化教学形式而让学生学习诸种学科课程,又倡导儿童自主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106.文纳特卡计划完全打破了班级教学组织,是对班级授课组织的彻底超越。
107.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 凯勒计划(20世纪60年代末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体系)108.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五个特征:(P264)⑴以掌握为指导;⑵学生自定步调;⑶教师用少量几次讲课来激励学生;⑷使用指导性教材;⑸安排学生助理。109.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若干误区:“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能力分组”。110.“留级制度”带来的问题:⑴导致学生心理压力与负担,降低他们的成就动机; ⑵对学生和教育的人力、物力都带来很大的教育浪费 111.“降低学力水准”与留级相反,但却是一种“伪善的平等主义”,已导致“平庸教育”。112.“能力分组”背后存在“精英教育”的遗风。113.“能力分组”的教学组织有意义的两个前提: ⑴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是不可改变的;
⑵我们能确实诊断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而且能够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的未来方向作出准确预测。114.从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⑴同步学习;⑵分组学习;⑶个别学习
115.同步学习的涵义: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116.同步学习的特点有二:
⑴所有学生的活动取向决定于教师的语言之类的直接手段,以及学习课题、讨论之类的间接手段;⑵共同的教学对象、目标设定、直接的共同活动,形成了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亲密的恒定的关系。117.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可把同步学习的两种类型:
⑴提示型同步学习(学生学习以教师的教材提示<说明、讲解、演示>为中心);
⑵共同解决问题型同步学习(教师对全班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或生生对话与讨论解决问题)119.分组学习的涵义: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120.个别学习的涵义: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的问题解决学习。
121.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的及对其使用时的正确态度:⑴关系:个别学习源于同步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这是对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之关系的基本概括。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互为基础,相互递进。
⑵使用时的正确态度: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与个别学习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他们各有优势与不足。对于任何一种学习而言,它适合于某一特定的任务,但未必适合于其它任务。所以,无论哪一种组织形式都不能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普遍使用。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要根据学生的年特点和个别差异、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根据特定的学习场合的需要,优化组合这些教学组织形式。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1.课程变革:凡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皆可称为课程变革。2.课程计划:是对课程变革的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具体方案的制定。3.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4.课程采用:是指作出使用某项课程变革计划的决定的过程。
5.课程变革过程: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环节。课程采用是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个阶段,它所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决定采用某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是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二个阶段,它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践中实际发生的变革的程度及影响变革的因素。课程变革的最后阶段是对变革总过程的评估,即课程评价,它包括了课程变革的所有方面,其目的在于确定哪些因素与变革的研究和传播有关,怎样测量变革的实施程度,以及如何评估课程变革产生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实际效果。课程变革是这些环节之间动态的、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而非单向的由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线性运作过程。6.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1)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是就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理解的课程,这种理解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弱正式课程的某些预期的影响。
(4)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师领会的课程与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师常常会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的变化对理解的课程作出调整。(5)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7.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1)涵义: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2)基本特征: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在忠实取向看来:①课程是指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指导用书、教师的教案或课程革新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内容。②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③课程变革被视为一种线性过程: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出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变革计划。④教师角色的性质就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⑤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测量课程实施对预定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以及确定影响实施程度的基本因素,所以基本方法论是量化研究。
(3)本质:由于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从课程变革计划到计划的实施、从课程变革计划的制定者到计划的实施者之间的单向的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有效控制,因此,这种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所支配的。8.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
(1)涵义: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2)基本特征: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在相互适应取向看来:①课程不仅包括体现 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包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境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境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作出改变。②课程知识是广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实践者(教师)所创造的课程知识与专家所创造的课程知识同等重要。不论课程是在哪里创造出来的,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不断作出调整。不断调整以求相互适应,是课程知识的一个基本特征。③课程变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不论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都是课程变革过程的有机构成部分。④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课程方案的“消费者”,为了使预定课程方案适合具体实践情境的需要,教师理应对之进行改变,这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⑤相互适应取向的研究重心不是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而是把握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所以它既包括量化研究,也包括质的研究。
(3)本质:由于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课程变革计划与具体实践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计划制定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变革意义的一致性解释,强调课程变革的过程性和复杂性,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9.课程创生取向:
(1)涵义: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2)基本特征: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①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②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外部设计的课程是教师用于创生课程的一个资源,具体情境的课程知识是经由教师和学生深思熟虑的审议活动而获得的。③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课程变革包含“真正的重构”: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必须变革,而不只是变革课程内容和资料。④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教师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⑤课程创生取向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教师与学生从事课程创生过程的真实情况,而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创生情况是迥异的,研究者更倚重“质的研究”,对个案性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
(3)本质:由于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变革、课程实施视为具体实践情境中的教师与学生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的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
1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的关系: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共成一“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计划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另一端是创生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创生取向。中间是修改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三种取向是包容与超越的关系:相互适应取向是对忠实取向的超越,课程创生取向是对相互适应取向以及忠实取向的超越。课程实施研究从忠实取向经相互适应取向发展到课程创生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变革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11.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课程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均予以考虑。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相互适应取向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具其它两种取向的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了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要求学生也应成为课程的主体,由于对实践界的要求太高,它的推行范围也就很有限。
(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12.从课程实施三种取向之关系看我国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我国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大举措。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应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变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变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2)课程变革应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纳入自身之中,相应地,课程变革政策应具有变通性。(3)课程变革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这是课程变革成败的关键。13.“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基本内容、实质与缺陷。(1)基本内容:“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简称“RD&D”模式,它体现的是忠实取向。该模式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分离的、有顺序的步骤:①研究。通过研究确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是课程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②开发。将研究发现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课程资料的开始过程中,由此获得新课程。③传播。将研究开发出的新课程系统传播给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供其使用。④采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使用新课程并将新课程整合于学校课程之中。
(2)实质:该模式所课程变革视为“研究—开发—传播—采用”的线性过程,指向于课程变革的技术本身,而不是学校与课堂中教学的性质,把教师视为一个新课程计划的被动消费者,其目标必须与课程开发者的目标相一致。它实际上是把课程变革过程视为一种工业生产过程:通过研究开发而获得新的“课程产品”,然后在具体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对其“消费”。
(3)缺陷:该模式存在两个根本缺陷。①它假设教育改革是科学本位和技术驱动的,教师是专家所开发出的课程计划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技术可以准确地从一个情境传递到另一个情境。这种假设在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因此在教育实践情境中很难被理想地付诸实施。②该模式的四个步骤是分离的、原子化的,结果导致这四个方面的功能日益专门化,每一个功能都发展自己的专家群,这些专家与课堂中的教师的距离与日俱增,结果,专家为教育改革中的问题提供了详尽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略,而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则从未碰到过这些问题。14.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的基本内容与贡献。
(1)基本内容: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认为,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①启动阶段。课程变革的发起者要对课程变革计划的目标作出解释以使教育实践者理解与接受。②实施阶段。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对既定课程变革计划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需要。③合作阶段。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社区代表等要密切合作、相互适应,以使变革计划不断进行下去。
(2)贡献:该模式认为:对教育技术的直接采用和应用并不是带来所期望的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课程实施决定着课程变革的过程和结果,成功的课程实施是以相互适应过程为特征的,课程变革动因是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等方面的相互适应。此后,“相互适应”成为研究课程实施问题的关键术语,对理解课程实施的本质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基本内容与贡献。
(1)基本内容:该模式认为:①课程知识包括情境知识,这些情境知识是教师在从事不断前进的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②课程变革的个体在思维和行动方面成长与变革的过程,而非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组织程序。③教师不论是创造和调整他们自己的课程,还是对别人所创造和强加的课程作出反应,他们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对特殊情境的知觉而发生变化。
(2)贡献:该模式认为,教师作为课程知识和课程变革的创造者而非接受者,是可能的。自此,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中开始得到关注。16.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四类:(1)课程变革的特征。
①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变革的需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②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③课程变革的复杂性。适合实践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④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也越大。(2)学区的特征。
①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一个学区先前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越久远、越积极,对一项新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也就越大;反之,实施一项新的课程变革计划则困难重重。②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学区对一项课程变革所作出的人与物的规划质量越高,就越能适应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需要,对该课程变革的实施程度出就越大。③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④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⑤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体制。根据对课程实施的理解而对课程变革事件的时间安排越合理,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对课程变革的评价信息与学校或班级变革课程的需要的联系越密切,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⑥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共同利益越大、越能够相互支持而彼此争执,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3)学校的特征。
①校长的角色。校长对课程变革的积极支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性、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和开放性的交往越理想,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③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教师的效能感越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4)外部环境的特征。
①政府机构的力量。当学校的课程变革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的一致性越大的时候,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②社区的支持。课程变革越能与社区文化整合于一体,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17.从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看我国当前课程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1)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得到成功实施,取决于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
(2)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①四类因素缺一不可;②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是说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动态作用能够产生合力。
(3)纵观我国当前的课程变革现状,在这四类因素中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故应该努力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给课程变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以保证课程变革能够顺利实施。(略)18.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①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a.教师与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担负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教师是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的权利和创造性地自我表现的权利,学生是主体。b.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在彼此间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教师与学生持续地交往,形成学习共同体,他们彼此间相互尊重差异,展开自由交往和民主对话,把课堂建构成一个真正的生活世界,洋溢着自由和民主的气氛,每个人的创造性和潜能获得充分发挥,主体和主体之间在持续交往中生成交互主体性。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①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认识过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②教学认识过程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即符合人类一般认识“直观-思维-实践”这一基本路线。③教学认识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两方面。
人的认识方式的发展具有不可逆转性,每一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其他阶段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在认识方式及其发展方面,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同时,儿童认识与成人认识又存在内在的联系。
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尊重儿童认识方式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使儿童认识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原因:a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b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极大地左右他们的态度和性格。c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②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养与教育的关系。
a.教养和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其固有的逻辑。b.教养与教育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19.评析“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服从者。这种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20.评析“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地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绕儿童转,随时听候儿童的召唤。这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21.评析“学生特殊客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他拥有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观点简称为“学生特殊客体论”。这种观点与教师中心论相比有所进步,但并未脱离教师中心论的窠臼,因为学生尽管具有自觉能动性,尽管是特殊的,但当他被置于客体地位的时候,他的自觉能动性不过表现在怎样做客体方面。22.评析“主导主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观点简称为“主导主体论”。这种观点明确地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以往观点相比有重大进步。但这种观点一会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会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所以,它只是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认,但并未真正超越它们。
23.分析“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
(1)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即是说儿童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于儿童间接经验的学习。
(2)这种观点并未真正揭示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
(3)人的认识遵循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人在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间接经验的支持,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非常局限。间接经验又是基于直接经验和为了直接经验的,也就是说,间接经验通过转化为直接经验而起作用,其存在的意义也在于拓展人的直接经验并进而提高人们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4)儿童的认识也遵循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但儿童学习的间接经验是经过系统设计并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儿童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和身心发展的价值。但当间接经验脱离儿童的直接经验或者使儿童的直接经验仅处于辅助地位的时候,这种间接经验非但不会促进发展反而很有可能抑制发展。
24.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301页)
课程实施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二者在内涵上又颇多重叠。(1)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课程实施在内涵上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教学广。课程实施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化以及对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的社会系统的相应变化;而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
②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二者进行研究的侧重点有别。课程实施的研究主要探讨对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变革计划与实践情境的相互适应机制、教师与学生创生课程的过程等等;而教学研究主要探讨教师的教授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2)课程与教学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联系性。
①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
②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内在机制;课程实施研究有助于理解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设计过程提供新的视野。25.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2)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3)学生被孤立在教学设计之外。
26.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27.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
就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1需要评估;2课程诊断与修订;3课程比较与选择;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5成效的判断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1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美课程专家 斯克里文1967年提出)与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
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2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目标本位评价: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
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
3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
效果评价: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以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被置之度外。这种评价也被称为“暗箱式评价”。内在评价: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
4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内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外部人员评价:是指评价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来实施。
5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
量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
质的评价:是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四、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1 利维的历史分期:
(1)古典考试型时期(西方宗教教育及我国私塾教学)
(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它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科学管理效益测量工具在学校成绩测验中的应用,形式大多是多项选择的纸笔测验。
(3)后现代时期(增加了教师在评价领域权威;开放性结论以及用“评定”代替“评价”。)
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
(1)第一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
特点: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测验”和“测量”时期。(2)第二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
特点: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3)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的本质是“判断”。
特点: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的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第四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结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
特点: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3、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
(1)管理主义倾向
(2)忽视价值的多元性
(3)过分依赖科学范式 4、1897——1898年美国学者莱斯曾对3万多名小学生进行拼字测验,以检验拼字教学时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评价界一般以此作为评价研究的开端。
五、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
1、目标取向的评价
本质: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价值:这种评价取向推进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过程,它简便易行、好操作,因而一直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
缺陷:这种取向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2、过程取向的评价
本质: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估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价值:在于开始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
缺陷:该取向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完全走出目标取向评价的藩篱,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
3、主体取向的评价 本质: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价值: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就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基本性格。
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观
1、目标达成模式 基本内容:目标达成模式是以泰勒的课程理论为依据、围绕目标达成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它包括七个步骤:建立目的和目标;把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以行为名词表述目标,这一步还包括要界定和修订使用的行为名词;确定能表现目标达成程度的具体场景;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搜集学生表现的有关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
价值:目标达成模式的功能在于确定课程实施后学生学习达成目标的程度,其目的是判断一项课程计划的优劣,评价的标准即是预定的目标。目标达成模式通过对目标的行为化表述,增加了目标的可操作性,评价者可以清晰而准确地判断目标达成的情况。
2、回应模式
基本内容: 因应模式就是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
价值:回应模式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它更适应于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客观世界的现实和处于不同地位、持不同观点的评价听众的需要,它的结果具有相当有弹性和应变性。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研究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
(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2)课程的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2、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
3、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民族性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
(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
4、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
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
5、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关系
(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
(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
6、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
(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
7、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2)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8、世界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
(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9、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就与与问题
成就:(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禁区。
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2)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3)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4)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
10、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方向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准备。
(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
(5)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二 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
(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2、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客观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教学过程即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
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支配的教学必然具有控制性质。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它需要忠实地接受以分门别类的学科形式体现出“客观真理”。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
3、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
(1)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2)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3)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而产生。(4)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的过滤的。
4、建构主义的基本类型
(1)激进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2)温和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心灵的建构作用的同时,也承认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一面。(3)个人建构主义:强调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为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和认知结构,因而知识建构具有个体性,只有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4)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
5、“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CMC)内涵及其对教学领域影响
这种交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使人们很容易与世界上著名的信息资料建立联系。对教学影响:(1)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3)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4)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6、“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观
教学技术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中心,通过不断开发与硬件相适应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软件,日益提高人机协作和互动的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传递系统的效率。
7、建构主义教学观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8、心理表征涵义 心理表征即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包括两层涵义:(1)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2)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
9、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涵义
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的、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心理表征的有机构成,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此非常重视,将之视为心理建构的目标和基础。
10、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
(2)随机防问教学
(3)支架式教学
11、情境教学
(1)内涵: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2)基本要素: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12、随机防问教学
(1)理论基础: 随机防问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斯皮罗)
认知弹性理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
(2)内涵: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3)基本要素
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基本特征
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13、支架式教学
(1)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2)内涵: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3)基本要素
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4)基本特征: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2.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 篇二
新旧定额测算工作开展后, 本人有幸参与其中, 主要负责彰武至阿尔乡 (辽蒙界) 高速公路项目的新旧定额对比工作, 彰阿高速属我省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 具有一般代表性。按照部路网中心发布的新定额标准及软件公司发布的最新版测算软件, 将07版定额转换成新定额后, 针对建筑安装工程费进行如表1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路基工程新定额标准较07定额标准核减率为5.11%;路面工程新定额标准较07定额标准核减率为1.09%;桥梁工程新定额标准较07定额标准核增率为2.66%;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新定额标准较07定额标准核减率为1.57%;清单小计新定额标准较07定额标准核减率为0.68%。上表为各工程项目的横向对比, 表2将从定额消耗、费率、材料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造价变化有正影响的因素分别为: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规费。对造价变化有负影响的因素分别为:企业管理费、措施费、材料消耗, 具体分析如下:
1定额消耗方面
07版预算定额人工单价按62.5元/工日取定, 新版定额人工费根据要求按100元/工日取定。定额中部分定额工艺据实改为机械作业为主, 人工配合为辅的作业方式, 人工消耗数量适当降低, 人工单价据实增加从而影响到人工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在各章节中占有的比重不同, 如表3所示。
新定额中部分工艺调整, 人工作为机械施工的辅助配合部分, 定额中人工消耗数量适当降低, 因此对清单预算07定额及转换后的新定额进行了人工消耗量统计, 见表4。
透过表4结果得出, 路基工程预算人工消耗量核减45.57%, 路面工程预算人工消耗量核减30.79%, 桥梁工程预算人工消耗量核减24.65%, 安全设施预算人工消耗量核减39.82%。
2费率方面
2.1企业管理费费率调整:将原人工费中的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列入企业管理费;在企业管理费中的财务费和其他中增加担保费用、投标费、保险费。
2.2措施费调整:取消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及临时设施费。将安全生产费列入新定额工程管理费内。
2.3规费费率调整:将原企业管理费中劳动保险费中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改在规费中的养老保险费中列支;规费社会保险费中增加生育保险费。
3材料方面
新定额对部分定额的材料消耗据实微调, 造成材料费有所变化。
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 新定额在定额消耗及费率等方面均有变化, 使得新定额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目前公路施工的特点。
结束语
此次新定额的调整是多方面的, 本论文仅对建筑安装工程费部分作以对比。通过此次新旧定额测算的对比分析, 对新定额的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以上为个人的拙见, 如有不尽, 请各位同仁指正, 待新定额颁布后, 共同探讨研究。
摘要:通过对07版预算定额与新版预算定额的对比分析, 总结归纳预算人工费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07版预算定额,新版预算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JTG B06-2007) .
[2]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JTG/T B06-02-2007) .
[3]辽宁省交通厅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征求《公路工程养护预算导则》《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预算预算编制办法》以及配套定额 (征求意见稿) 意见函的通知辽交造价【2015】37号.
[4]公路工程造价三项标准修订说明.
[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征求意见稿) .
[6]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征求意见稿) .
[7]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征求意见稿) .
3.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 篇三
教学指导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物理问题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另一部分为电子技术设计。在学生具有一定理论物理的基础和解析分析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物理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机处理物理问题的初步能力。要求学生能把物理问题、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语言结合在一起,以物理问题为主线索,能够设计出解决物理问题的计算方法、计算流程和上机实验程序,对上机结果能用物理知识进行一定分析和判断,为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根据所给题目,设计出电路图并用电子板画出,分析电路原理,需要计算的部分给出计算过程。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书写以下内容 目的与功能 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
程序流程图及说明 程序调试情况
结论:本程序的优点、缺点、待改进之处。感想心得
附件:源程序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点电荷电力线的计算机模拟
要求:设计程序,模拟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力线,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
原理:
电场线总是起于正电荷而终于负电荷,不会在没有电荷处中断;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和该点的场强E 方向一致.由于电场线在无电荷处是连续曲线,我们可以取足够多的弧形线元Δs拼接出电线场.当弧形线元Δs充分小时,就趋近于沿切线方向的直线段Δl.例如,已确定了电线场上的某点(x,y)的场强为E,在电场线上距此点为弧长Δs的下一点的坐标为(x+Δx,y+Δy).当Δs取得足够小时,近似地有
在计算过程中, 可以将Δl取为定值h.当已知电场线上某点位置(x,y), 由 上式可得下一点的坐标为
如此反复进行操作,就能画出从正电荷出发的一条电场线。设系数为1。即只要Q/r即可 当然,还应考虑电场线的疏密和多条电场线的作图问题。
22.波(或振动)的合成计算与模拟
要求:设计程序,计算与模拟两列波的合成结果且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显示出来.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两列波的频率、速度和振幅等参量。原理:
给定两列波y1=a1*cos(w1*(t-x/v1)+f)+w11和y2=a2*cos(w2*(t+x/v2)+f)+w22 使用计算机计算不同t时刻下的y=y1+y2, 然后利用计算机作图使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编程时,将显示器图形窗 X,Y 方向分别设置为质点坐标x和质点位移y 坐标。注意作图之后图像的显示时间应当有一定的延迟。应当将两列波的频率、速度和振幅等参量设为变量,以便随时作出调整。
驻波模拟时,将两列波方向设成相反方向,其他参量相同。
对于振动合成而言,只需将以上波动方程变为振动方程,并将显示器图形窗 X,Y 方向分别设置为时间t和位移y 坐标即可。
而单个振动或波的模拟时,只需取一个方程即可。
3.分子动力学模拟团簇内分子的热运动
要求:学会数值求解运动方程的varlet方法;掌握分子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并使用varlet方程编写分子动力学基本程序,模拟微小团簇内分子的热运动特性。原理: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N 个粒子给予初始位置,初始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mdrit2dt2Friijij可以解出drit2dt2和rit,然后由verlet公式
rin1rihvinn12mhFi
2n
vin1vih(Finn1Fi)/2m
n(h为时间间隔)可以由n时刻求出n+1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两粒子间的势能可以采用Lennard-Jones(L-J)势:urij126durij114。由公式Fij可求出
drijrijrij14Fx(rij)48(2)(xixj)rijFy(rij)48(2)(yiyj)rijrij8/2
14rij8/2 Fz(rij)48(2)(zizj)rij14rij8/2 其中是参量,rij是两粒子间距离。Fx(rij)Fy(rij)Fz(rij)分别表示第n时刻第i个粒子在x,y,z方向受到的合力。通过约化单位制=1,=1,m=1,把以上三个公式代入varlet公式即可求出n时刻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程序按以下步骤完成: 1)指定运算条件的参数(如初始速度,粒子数,粒子坐标等)。2)体系初始化(即选定除始位置和速度)。
3)计算作用于所有粒子上的力。4)解牛顿运动方程。这一步和上一步构成了模拟的核心。重复这两步直至我们计算体系的演化到指定的时间长度。5)中心循环完成后,计算并打印测定量的平均值,模拟结束。
3’.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要求:通过计算机求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解,要求程序可以通过判断不同能量下A-r图线的收敛情况,定出定态解。
原理:
氢原子满足的径向波函数方程可以写为:
或:
其中A(r)=rR(r),R(r)为氢原子的径向波函数。
根据波函数的儿率解释,取横轴为距原子核的距离r,纵抽为波函数,基态波函数的曲线应该是向横轴收敛的形状,而不会成为远离横轴的形式。曲线的峰值可以认为是发现电子的几率为最大的地方,表示对应于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玻尔半径)。根据这种分析,将某个值代入上式的E,做图时求出满足收敛形式的E值,即求出试探解。这样确定的E值可以认为是给出的能级。
设初始条件r=0.01, A(r)=0.01, dA/dr=1,利用Runge-Kutta 法解微分方程即可。4 三角波信号电路(学时 1/2周)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工作原理,算出三角波的频率和幅值。5 脉宽可调型矩形波产生电路(学时 1/2周)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工作原理,算出脉宽可调范围。并联式直流稳压电路(学时 1/2周)
小电流信号电路要求电源的内阻非常小,且瞬态相应及快,而并联式直流稳压电路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工作原理。OCL放大器(学时 1/2周)
OCL放大器是一种大功率的直流放大器,广泛地应用于音响,直流可控驱动等方面。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工作原理。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计算机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的正确性;
2.原理分析的合理性,报告规范性;
3.学生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以及提问等情况; 电子技术设计
(1)电路设计的正确性;(2)原理分析的合理性;(3)报告规范性;
四、教材及参考文献 计算机程序设计:
1.《计算物理》 杨清建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大学物理实验》曹正东等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3.《近代物理实验》唐贵德等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basic与物理学》张晋梗等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电子技术设计
教 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 华成英
《数字电子技术》 康华光
参考文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彭介华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张慎旃
《实用电路300例》 武义伟 汪河 向东国
大纲制定: 任世伟 王子国
大纲审定:王爱坤
4.小学语文第07册教案(人教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长度、建筑年代)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
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2)了解“七·七事变”。〈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运用“一面„„一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味书屋的有关知识。
2、学习并运用课文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三味书屋的图画,指名说说图画内容。
2、齐读课文第二段,比较同学们的发言,说说课文在叙述上的优点
3、明确学习目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哪些内容。
3、说说鲁迅的书桌在哪儿。〈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音形,交流记忆方法。
1)检查生字读音:强调:“塾、绍、寿、弛”是翘舌音。2)同音字、形近字比较区别并组词。
塾()墨()砚()弛()熟()默()观()驰()
2、理解词语:
(鲁迅、戒尺、严厉、默默、毫不松弛、奔走、信念、料理、花骨朵)〈四〉、学习第一段。
1、读课文,想段意。
2、理解“书塾”的意思。〈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看图,说说你对三味书屋的印象。〈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墙上”、“画前面”、“四面”、“东北角”上等词语,告诉学生作者是按空间位置,从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叙述的。
(2)讨论:这样写有何好处,有何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何使用方位词帮助叙述介绍?
(3)理清本段层次
(4)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本段
2、学习第三段
(1)默读本段,说说本段的大意(“早”字的来历及其对鲁迅一生的影响。)(2)根据“早”的形状、来历、作用将本段分为3层。(3)学习“早”字的形状的写法及其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作者采用打比方的写法,写“早”字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理解:“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4)体会重点句: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体会带点词语及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一面„„一面„„”
(5)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刻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个坚定的信念”。〈三〉、总结课文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总结全文。〈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师:今天过去,还有明天,时间好像永远用不完,是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了解大意
1、小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语境中识记生字新词特别是新词词义。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说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音形 1)读准字音:持、梭、奔
2)记清字形:忧、哀、慰、梭、奔、若
2、理解词语:
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欺骗、日月如梭、滋味、假若、与其„„不如里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小组讨论自然段段意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5自然段
(1)说说1—5自然段说了什么事。(2)小组里读文质疑,试着解疑。(3)全班交流解疑。
A、外祖母去世,“我”有何表现,为什么这样? B、“与其„„不如”一句的句式
C、为什么说“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D、理解关于时间的谚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宝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很快。(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2、学习6—8自然段
(1)图文对照,说说本部分的大意
(2)说说对“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这句话的理解。(3)“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了吗?“我”又是怎么做的?(4)朗读本段。〈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时间的谚语、格言。〈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1—8自然段。
2、听写词语。〈二〉学习9、10自然段
1、读文,思考段意。
2、讨论:
1)、既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
2)、作者为什么要教给他的孩子“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
3、再读课文,加深理解。〈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2、对课文最后一句话(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你有什么看法?
3、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
4、说说自己怎样对到时间?
〈四〉、朗读课文比赛,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比赛。〈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加了一句话
一、教学目标:
1、查辞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语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一、读课文首尾2段。
2、质疑:盲妇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看图读课文,自由质疑
2、圈画生字新词,小组内讨论理解词义
3、说说课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2)诗人和盲妇人是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说说。
2、学习第二段
二、读课文,看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三、这一段写什么?
四、联系上文想想:过路人对盲妇人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五、读文中语句,理解诗人眼中的“欣慰”。
六、3、学习第三段
七、(1)自学第三段,比较诗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你看到前后2句话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八、(2)诗人加了一句话,使盲妇人摆脱了困境,说明了什么?
九、(3)理解“衬托、风烛残年、万紫千红”等词语。
十、(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与收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十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积累·运用1
一、教学目标:
1、积累6条谚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暑假中自己感兴趣的事。
二、教学时数:(5课时)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暑假生活记录、相片或能展示自己暑假生活情况的实物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谚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谚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谚语,试着理解谚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谚语
5、交流其他谚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二〉、阅读成语故事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讲故事,学生听后评议。
4、交流阅读后的收获。〈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1、教师配乐朗读有关秋天的散文
2、导入话题:秋游干什么?
〈二〉、观察图画,回忆过去的秋游活动,拓展话题。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去哪儿玩,玩什么? 2回忆以前的秋游,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三〉、小组内讨论:今年秋游我们怎么玩?
〈四〉、在小组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指名一个学生做好记录。〈五〉、全班讨论:哪个方案好?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作文兴趣 〈二〉、交流启发,拓宽思路
1、全班交流展示暑假生活见证:日记、相片、实物„„
2、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暑假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要讲得有条理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介绍。〈三〉、读习作要求,明确作文要求。
1、选择的事情应该是自己感兴趣的。
2、必须是发生在暑假的事情。
3、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四〉、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五〉、评议学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作文。
2、完成练习册。
5.珍贵的教科书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文磁带、有关延安战役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理解“珍贵”的意思。
2、提问: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朗读(课文磁带)
2、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分自然段朗读。〈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刷(shua)、抄(chao)、嗓(sang)、睁(zheng)、弹(dan、tan)
2、认清字形:
炮、炸、爆、印、凳、隆、轰、嗓
3、理解词义:
轰隆、爆炸、振奋人心、争先恐后、兴高采烈
〈四〉、巩固练习:
1、认度生字、词,试听写。
2、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
〈一〉、理清课文思路:
1、分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讨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二〉、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盼书):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怎么样?找出相关的词句。(没有„„没有„„没有„„没有„„)3)、讨论理解:同学们渴望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找出表现同学们渴望的心情的词句。这些书是怎么来的?说明了什么?
4)、理解“渴望”、“兴高采烈”、“振奋人心”的意思。5)、指导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取书); 1)、指名朗读课文。2)、说说取书的过程。
3)、找出表现指导员和同学们取书时的心情的词语。4)、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2、学习课文8—10自然段(护书): 1)、齐读课文
2)、讨论理解:指导员是怎样保护书的? “我”醒来时看到指导员怎样了? “一动不动”说明什么? 为什么这捆书能“完整无缺”? 指导员为什么拒绝“我”背他回村? 他看着那捆书,他在想些什么? 指导员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理解“完整无缺”的意思。4)、拌角色朗读,体会当时的情景。〈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盼书—护书—取书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内容,体会“教科书”的“珍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2、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
1、理解省略号的用法:
1)、敌人投下炸弹以后,指导员喊:“快卧倒„„”——表示:话没说完。2)、“我两耳一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的头部受了伤。”——表示:省略(昏迷之后到醒来之前的事)
3)、“指导员,指导员„„”——表示:省略(呼唤的话)4)、“书„„书„„”——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表示:说话吃力、断续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思考讨论:这捆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 “多少年来”、“一直”说明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
1、分段、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教科书的“珍贵”。
3、谈谈自己的感受。〈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
6*、爸爸和书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产生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同学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的思路:
1)、“我”把书看得最珍贵的原因。2)、买书的经过。3)、买书带来的欢乐。4)、爸爸的希望。
2、讨论重点、难点、疑点:
1)、一本薄薄的破旧的童话故事书引来什么?“清晰”是什么意思? 2)、《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怎么买来的?这说明了什么?
3)、买书的过程爸爸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4)、“我”是怎样懂得了读书的乐趣的? 5)、读书的乐趣是什么?
6)、爸爸这样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书的目的是什么? 7)、看看书中的“我”,再想想自己,谈谈感受。8)、谈谈对爸爸和“我”的看法。
3、分段朗读课文,加深理解。〈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等词语。
3、谈自己得到的启发和以后的奋斗目标。〈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书,多读、多看、多想。
7、黄继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英雄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
三、教学准备:
1.有关上甘岭战役的电影或录像片。2.课文的放大插图、幻灯片或教学软件。3.生字词卡片。4.课文录音磁带。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黄继光 2.介绍黄继光。3.介绍“抗美援朝”。〈二〉、听课文录音。
思考: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 字形难点:
“暴”的下方是“笄”不要写成“水”。“规”的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2.理解词义。
(打响、持续、黎明、凶猛、屡次、突击、启明星、照明弹、匍匐、挪动、探照灯、惊天动地、海涛、艰难、艰巨)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主要手段。
例:“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例:“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好?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2.默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内容? 〈二〉、讲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1)、从这段中你了解到什么内容?
2)、这任务怎样?从哪里看出任务艰巨?
2、默读第2自然段。
思考: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2)时间紧迫。3.过渡,请默读第3自然段。
(1)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2)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3)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可请学生到讲台表演,教师配合)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主动请战)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字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2)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下列句子。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讨论思考: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了?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③“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④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要求读出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及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5)小结
(6)学生读第4、5自然段。6.总结学习方法。
7.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讨论思考: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怎么做?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精神?(2)练习演读第6自然段。
8.战斗的结果怎样?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战士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拿下597.9高地?(2)小结
9.总结4、5自然段和7自然段小标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战?他是怎样主动请战的? 2.黄继光是怎样执行任务,英勇献身的? 〈二〉、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1.文章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2.文章该怎样分段?每段各讲什么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2)讨论后归纳。
第一段(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攻占597.9高地的战斗命令。第二段(2—3):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三段(4—6):黄继光顽强战斗,最后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而壮烈牺牲。
第四段(7):黄继光所在营攻占597.9高地,夺取了胜利。〈三〉、复述《黄继光》的故事
1.老师补充有关黄继光的故事。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也可以把老师讲的材料补充进去讲。〈四〉、总结全文 〈五〉、延伸教学
五十年代,美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我们这些无辜的国家,企图进行侵略,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使他们的美梦彻底破灭。而今,在世纪末的今天,相似的一幕又在南联盟上演,使无辜的南联盟人民遭受家破人亡的惨运。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你们是怎样看待这种行为的呢?你们对此了解多少,期待如何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言论!〈六〉、布置作业
1.把《黄继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写一篇读后感。
3、完成练习册。
8*壮丽的青春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欧阳海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做一个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谁的什么事?
2、再默读课文。
思考讨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1)、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突然之间发生了什么情况?面对这情况,结果会是如何? 3)、理解词语:骤然,瑟瑟,雷霆万钧,风驰电掣,排山倒海。
2、理解第二部分内容。1)、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2)、思考讨论:欧阳海是怎样把战马推离轨道的? 他的行动换来的是什么?
欧阳海看到火车转危为安,“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安详地闭上了眼”说明了什么? 说说文中的景色描写和作用。3)、有感情朗读。
3、理解第三部分内容。1)、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2)、理解:“伟大的战士”、“时代的颂歌”、“青春的乐曲” 3)、“难忘的日子”是指哪天?为什么难忘?说明了什么?
4、分段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欧阳海是个怎样的战士?
3、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积累·运用2
一、教学目标:
1、积累12条成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故事《绿手指》,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扮演不同的角色,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学时数:(5课时)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成语
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再说说“绿手指”的含义,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派代表说说对“绿手指”的理解。
4、讨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5、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1、教师谈自己购书的经历。
3、导入话题:如何购书? 〈二〉、回忆购书活动,拓展话题。
1、回忆以前的购书经历,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增加购书经验。〈三〉、小组内讨论:
1、如何扮演各种角色
2、在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演练。
〈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五〉、全班同学评议,给予肯定与鼓励。〈六〉、课堂小结
1、交流购书心得。
2、作业:自己去体验购书。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作文兴趣 〈二〉、交流启发,拓宽思路
1、全班交流回忆童年与小伙伴的生活。
2、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熟悉的人,要讲得有条理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介绍。〈三〉、读习作要求,明确作文要求
1、选择的人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
2、选择的事应该是印象深刻的。
3、事情要写清楚,语句要通顺。〈四〉、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五〉、评议学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续完成作文。
2、完成练习册。
9、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ꗬÁ‹Љ 勰¿ ꗬ Ѐ 珬 16 橢橢쿽쿽 ꗬꗬꗬꗬ ꗬ 럛 ꗬꗬ ꗬꗬ
ꗬ l Ī Ī Ī Ī Ī Ī Ī ľ 嵢 嵢 嵢 8 嶚 Ŭ 弆 Ŵ ľ 糣ƒ 悆
悆 “ 您 您 您 您 您 您 竮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Ī Ī
Ī Ī
ľ 嵢 嵢 嵢 8 嶚 Ŭ 弆 Ŵ ľ 糣ꗬƒ 悆
悆 ” 您 您 您 您 您 您 竮 竰 竰 竰 竰 竰 竰$ 繵Ƞ 肕T 笔Ɖ Ī 您 您 您 您 您 笔 观察1、2句和3、4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理解1、2句,重点理解“翠、青、青天”
(3)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先默读诗句,再闭眼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及在颜色上的捕捉、铺设的精妙。
(5)学习3、4句,重点理解“千秋、含、泊、万里船”(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6)说说诗句的意思
(7)理解作者蕴涵于诗歌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8)欣赏体会这首诗歌的美(以讨论形式进行)A、色彩美:黄、翠、白、青 B、声音美:鸣
C、动静相衬美:前2句与后2句的动静相衬
D、远近搭配布局美:第一联与第二联,第三联与第四联的结合 E、寓情于景美: 〈三〉、朗读古诗,背诵。〈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解题《早发白帝城》 〈二〉、了解李白的有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2、记字形,理解词义
朝辞、白帝、彩云间、还、啼、猿、轻舟、万重山 〈五〉、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讨论,可以向“邻居”请教。
2、每小组汇报一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重点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3、指名学生将诗歌大意串讲一遍,力求做到流畅通顺 〈六〉、欣赏诗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1)景色之美(2)作者心情的畅美
竰 竰 竰 竰 竰 竰$ 繵Ƞ 肕T 笔Ɖ Ī 您 您 您 您 您 笔 观察1、2句和3、4句,看看(3)节奏韵律美
(4)用词之美:彩云间、轻舟、一日还、万重山 〈七〉、指导朗读
(1)关于本诗的韵脚与押韵(2)本诗的节奏与停顿划分(3)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比较点评(4)比赛朗读 〈八〉、布置作业
10、颐和园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于读文中想象颐和园的景色,2、运用网络查找颐和园的有关资料,懂得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的叙述顺序与点面描写结合
4、熟读课文,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3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及相关材料)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读毕小组内说说课文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一些景点,用笔在文中标出
2、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用不同的记号标记
3、交流:读完课文,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说说自己如何记住生字的音形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词义:宫殿、神清气爽、耸立、金碧辉煌、朱红、远眺
3、齐读生字新词
〈四〉、交流、了解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五〉、讨论学习方向
1、你最喜欢颐和园的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划分学习小组
2、提出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
(1)读通描写你喜欢的景点的段落,结合资料理解它的内容,说说景点特征(2)划出你喜欢的词句,和小组成员共同欣赏体会
(3)和小组成员共同设计本段文字的朗读,小组内有感情地进行朗读(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感情朗读课文
〈六〉、各小组独立学习,教师巡视辅导,引导想象感悟 〈七〉、课堂小结,鼓励继续自学。〈八〉、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汇报学习所得
1、学习理解描写长廊一段
(1)齐读(或个别代表读)第二段,小组成员正音(2)说说长廊的特征及体现这一特征的语句(长、美)(3)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象(4)感情朗读本段(5)其他小组讨论评价
2、学习理解描写万寿山的3、4自然段(1)初读第3、4段,组内正音(2)说万寿山的特征及相关语句(3)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体会。“抬头一看„„闪闪发光。” “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不留一点儿痕迹。”(4)感情朗读本段。(5)其他小组讨论评价
3、学习理解第5段
〈三〉、学习、理解课文首尾相衔、前后呼应的写法。读读课文开头与结尾,说说这样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四〉、课文小结
1、根据板书简要复述作者在颐和园的所见所闻
2、说说学习课文后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1*、高大的皂荚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皂荚树的外形特点,体会皂荚树的高尚精神及文中包含的作者对皂荚树的赞美之情。
2体会、学习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时数: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2、读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
3、全班交流。〈三〉、讨论几个问题。
1、这棵皂荚树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说明。
2、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请加以概括
3、写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方便的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4、何谓“启迪”?皂荚树给了我们什么启迪?文章结尾的“一棵种子”和“生根、发芽”指什么?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收获体会。〈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2、海滨小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感染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与角度,提高观察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时数: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以厦门为例,说说自己熟悉的海滨小城,谈谈她的景色之美。
2、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遇到容易读错的字词要注上拼音
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画出有关的词句。
3、交流
〈三〉、学习、讨论
1、理解“海滨”
2、读1、2段,说说这2段描绘了海滨的什么样的景色,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仔细读一读。
3、交流阅读收获,品味优美词句
4、作者又是如何来介绍小城的?介绍了什么,怎样介绍的?
5、小结:海滨、小城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6、文章结尾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四〉、巩固练习〈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积累·运用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滁洲西涧》,阅读《罗马速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2、总结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地观察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有序描写。
3、了解剪报的意义、方法、步骤,学习剪报,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剪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3 三: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竞背古诗,激趣导入
1、比一比:谁知道的诗人多,谁会背的古诗多
2、学习《滁洲西涧》
(1)读通古诗,认识生字新词:滁洲、西涧、怜(2)粗知大意(3)诵读古诗,(4)鼓励用简笔画画出诗歌描写的景象。〈二〉、阅读短文
1、自读短文,给生字新词注音。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几样景物,用笔在文中画出。
3、说说作者是根据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4、交流学习收获。
5、鼓励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堂
秋天到了,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二〉、回忆秋游中看到的景色,启发作文内容 〈三〉、指导写出景物特征
1、讨论,本组课文是如何写出景物特征的?(细致观察,具体描写,展开想象)
2、说说:我们如何在写作中展开想象?
叶子红了——是秋阳染红了的,是秋风吹红了的;它是秋的贺卡„„ 大雁南飞——它们也要到远方去秋游„„ 〈四〉、指导按顺序来写
1、回忆《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
2、全班汇报交流。
〈五〉、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剪报的意义
1、谈话:我们平时在阅读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我们喜欢的一些知识或优美的语句、图片等。但当有时我们要用它们时却很难再找到它们。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2、出示剪报:剪报可以帮助我解决这一问题。〈二〉、学习剪报的方法、步骤
1、认真阅读课本的提示语,2、讨论:剪报的步骤(阅读—剪报—分类—粘贴——装饰——命名)
3、关于剪报的内容收集与分类
4、剪报的装饰与命名
〈三〉、学生动手实践,对自己带来的报刊进行阅读、剪贴,教师巡视辅导 〈四〉、交流剪报的雏形,讨论、发现并修正不足。〈五〉、布置作业。
13、五彩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3)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
1、同学们见过水池吗?(说说见过的水池的样子、特点)
2、见过五颜六色的水池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3、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读课文,标出每个自然段。
2、默读课文,找出介绍五彩池的部分。
3、再读课文,讨论课文的段落层次。〈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藏、折(多音字)
折、丈、矗(翘舌音)笋(平舌音)
2、认清字形:
藏、碟、镰、矗、耀、驾
3、讨论如何记好生字、词。
4、同学互相检查自学效果。〈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分段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1)、这段话讲什么意思?
2)、文章开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
4)、“没想到”和“真的”指的是什么? 5)、理解“腾云驾雾”、“神奇”的意思。
3、全班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
2、思考讨论:1)、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五彩池的什么?(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3)、“晴朗”指的是什么?
4)、在晴朗的日子里五彩池是什么样的?
5)、理解比喻句: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6)、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 7)、五彩池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3、巩固练习:1)、分段朗读课文。
2)、说说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形状。3)、说说五彩池的神气表现在哪儿?
〈四〉、课堂小结:
1、分段朗读课文。
2、说说五彩池给你的印象。〈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部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一、二部分。
2、说说五彩池的样子、特点。〈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3、说说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齐读课文。〈三〉、总结全文。
1、分段朗读课文。
2、为什么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3、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课文通过数量、颜色、大小、形状等突出五彩池的特点,帮助我们学习景物描写。
2)、适当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具体。
3)、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更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3、试背诵。〈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14*珍珠泉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珍珠泉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培养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你们见过水池?
你们见过五彩的水池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
3、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理解:1)、珍珠泉在哪儿? 2)、珍珠泉的泉水什么样的? 3)、珍珠泉处在怎样的环境中?
4)、珍珠泉的水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特点的? 5)、珍珠泉最有趣的是什么?怎么有趣?
6)、珍珠泉的美丽表现在哪儿?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为什么“我”会“喜欢”?
怎么“喜欢”?
8)、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作者笔下的珍珠泉是什么样子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珍珠泉的美讲给他人听。
15、小狮子爱尔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亲密关系。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饿顺序叙述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见过狮子吗?觉得狮子怎么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文中的“我”和狮子的感情如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
3、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钟(zhong)、程(cheng)、丧(sang)、择(ze)、资(zi)
2、认清字形:
配、丧、抛
3、理解词语:
和睦相处、垂头丧气、教训、资源
4、老师抽查、指导理解。〈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语。
2、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小狮子爱尔莎什么样?为什么它“一刻也离不开我”?
“晚上和我一起睡”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二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在“我”和小狮子的相处中,都发生了哪些事? 爱尔莎洗澡时的情景如何?说明了什么? 爱尔莎碰到犀牛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爱尔莎在换牙时有什么举动?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我用鞭子着实教训了它一顿”? 爱尔莎对“我”的责打是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真正的关爱”是什么? 3)、再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感情。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我”为什么要把爱尔莎放回大自然?
“我”都做了些什么?
3)、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感情。4)、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真正喜欢小狮子爱尔莎?
3、谈谈人与动物之间应当有什么关系。
4、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5、谈谈自己的感受。〈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说给他人听。
3、完成练习册。
16*朱鹮飞回来了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濒临灭绝的朱鹮,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朱鹮鸟的标本)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朱鹮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1)、小光路遇科考人员。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3)、发现并保护朱鹮,使它得到繁殖。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着。
〈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生活在哪儿?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腼腆说明了什么?
2、理解“向往”、“腼腆”的意思。
3、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
4、路人想小光问了哪些问题?
5、路人跟爸爸说了些什么?
6、是什么事情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7、科考人员做了哪些工作?
8、理解“寻觅”、“推敲”的意思。
9、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10、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对待的?
11、这两只鸟是什么样儿?发现朱鹮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词语)
12、小朱鹮的出生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光和伙伴们为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工作?
3、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学会保护珍惜动物。
积累·运用4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几条对子(对联、对句),能熟读成诵
2、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及短文的叙述顺序。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能具体、有条理地写下想对别人说的一件事。
二、教学时数:(5课时)
三、教学准备:一年四季的景色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对子,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对子,明确要求:
1)、读出韵脚,读出节奏
2)、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对子,试着理解对子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对子
5、交流其他对子,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二〉、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再说说每个季节的不同景色,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派代表说说每个季节什么景物最美。
4、讨论说说你认为哪个季节最美?(先说后写)
5、说说短文的叙述顺序。〈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1、请同学说说校园的环境。
4、导入话题: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二〉、联系实际生活,拓展话题。
1、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如何做好环境卫生,有何感受?
2、说说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3、同桌交流、增强环保意识。〈三〉、小组内讨论:
1、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环境生活。
2、当清水变浑浊,空气被污染,草坪被践踏,墙壁被涂抹„„你有什么想法?
3、对于这种种不文明行为,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
〈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综合意见。
〈五〉、各小组派代表就本小组的综合意见进行汇报,全班同学评议,说说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六〉、课堂小结
1、如何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
2、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好环保。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作文兴趣 〈二〉、交流启发,拓宽思路
1、全班交流回忆最近自己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
2、向小组成员说说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事,要讲得有条理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最想说的事。〈三〉、读习作要求,明确作文要求
1、选择的事必须是自己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
2、选择的事应该是自己最想对别人说的。
3、事情要写清楚,语句要通顺。〈四〉、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五〉、评议学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续完成作文。
2、完成练习册。
17、捞铁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捞铁牛的各种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对课题质疑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
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
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
2、学习1、2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1)大水冲走铁牛
(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
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
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
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二〉、学习第二部分:准备捞铁牛
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
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 〈三〉、学习第三部分:捞铁牛
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第三部分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1)捞铁牛的几个步骤(2)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复述课文 〈四〉、课文小结
1、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
2、这说明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
3、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8、柯利亚的木匣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会区分并使用“仍然、果然”
2、了解柯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明白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学习用变化的目光看待事物,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
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4、全班交流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的书写、读音
3、理解新词的意义:木匣、躲避、终于、随便、管事
4、齐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四〉、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柯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妈妈呢?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柯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怎样埋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挖木匣
1、谈话导入:战争结束后,柯里亚有没有找到木匣呢?怎样找到的?
妈妈呢?让我们来看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
3、交流:妈妈是怎样找到木匣的,柯利亚呢?为什么会这样?他后来是怎样找到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理解柯利亚说的那段话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3、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21、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壮丽山川的思想感情。
2、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3)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2)解释诗题:①望:远远的看。
②诗题: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③这首诗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1)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香炉峰。生:生成,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意思: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远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挂:悬挂,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意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飞泻的水流。直下:直泻而下。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意思: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可能是,怀疑“九天”是指天的最高处。
落: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意思:使人怀疑(好象)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速度要稍微慢一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2.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山行 2)解释诗题:在山上行走。〈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1)、远上寒山石径斜,33 远上:向远处伸展。石径:石头小路。斜(xia):曲折不直。意思:深秋时节的高山,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2)、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漂浮着白云的地方。
意思:在山上漂浮着白云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有住人的房子。3)、停车坐爱枫林晚,停:因为。爱:喜爱、留恋。晚:傍晚。
意思:我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傍晚时候的枫树林。4)、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还红。二月花:春天的花。意思: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色?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2.背诵、默写古诗。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解释诗题: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兄弟。〈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1)、独在异乡为异客,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这里指长安。异客:他乡的客人。意思:我孤独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2)、每逢佳节倍思亲。
逢:遇到。倍:加倍,更加。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
意思:每当遇到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3)、遥知兄弟登高处,遥:远。兄弟:哥哥弟弟。登高:民间风俗,外出登高。意思: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4)、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全部。茱萸:一种植物,据说插在头上可以防灾避疫。意思: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单单缺少我一人。
3、读诗句意思,思考:这首诗讲的什么事?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2.背诵、默写古诗。
22、观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3)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涨潮、退潮的录象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见过涨潮、退潮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变化。
2、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2、再默读课文,讨论理解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去之后)〈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潮(chao)涨(zhang)沸(fei)恢(hui)薄(多音字)bao(薄雾)bo(单薄)号(多音字)hao(号叫)hao(座号)
2、认清字形:
注意:(昂、沸、屹、罩、霎)的写法。
3、讨论理解词语: 屹立、人声鼎沸、犹如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新词,口头组词。
2、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主要意思。
2)、理解“奇观”和“自古以来”的意思。
2、理解第二自然段:(潮来之前)
1)、读课文,说说潮来之前,钱塘江什么样? 2)、思考:课文还交代了什么?
3)、理解:“笼罩”、“若隐若现”的意思。4)、“人山人海”说明了什么?大家的心情如何? 5)、用“等”“盼”的心情读课文。
3、理解第三、四自然段:(潮来之时)1)、读课文,感受潮来之时的景象。2)、讨论理解:①潮来时,先写什么?
②未见其潮先闻其声,说明了什么?(找出有关句子)③江面有什么变化?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形成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④谈谈自己的感受。3)、理解其中的比喻句。4)、指导朗读,试背诵。
4、理解第五自然段:(潮去之后)1)、读课文,感受潮去之后的景象。2)、说说潮去之后江面的另一番景色。〈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说说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去之后的壮观景象。
2、再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完成练习册。
23*江总书记来我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江总书记冒雨来到灾民家中的一言一行,体会党和政府对灾民的挂念和关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国家主席是谁?你们认为他怎么样?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江总书记是如何关心灾民的。
2、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层次。〈三〉、自学课文,讨论理解。1、1997年7月发生了什么事?当时的情况如何?“仍”字说明了什么?
2、当江总书记来“我”家时,全家人怎样?
3、江总书记到灾民家是怎么做的?
4、江总书记说了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江总书记的话在人们心中点燃起希望之火”?
5、“一行行深深的脚印留在灾区人民心里”是什么意思?
6、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7、谈谈自己的想法。〈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江总书记是如何关怀热爱灾民的?
3、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江总书记关心人民的故事。〈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2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一、教学目标:
1、37
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变化,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听说过深圳吗?(请同学谈谈)
深圳的过去和现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课题。
〈二〉、讨论自学方法,提出自学要求。
1、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2、按深圳的昨天、今天、明天各是什么样的顺序,理解诗的内容。
3、从深圳变化的原因,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三〉、自学诗歌,讨论理解。
1、“昨天”是指什么时候?昨天的深圳什么样的?
2、“是不过是短短的几年时光”指的是什么时候?
3、深圳发生了什么变化?
4、“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射向四方”是什么意思?
5、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原因?
6、深圳的“明天”将会是什么样的? 〈四〉、指导朗读。
1、抓住诗歌的特点,分节指导。
2、朗读注意有节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
3、反复朗读,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领会诗歌蕴涵的感情。〈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你对深圳变化的看法。
3、谈谈对我们厦门未来的发展。〈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诗歌。
2、收集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诗歌。
积累·运用6
一、教学目标:
1、积累12个成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能知道短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动脑的好习惯。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回答别人的问题。
4、清楚信的格式及写信封的要求,并通过写信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想告诉他的话。
二、教学时数:(5课时)
三、教学准备:(尺子、信纸、信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谚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成语
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二〉、阅读理解短文。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思考: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小组派代表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4、讨论理解短文中的三种答案。
5、交流自己的答案,理解。〈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谈话兴趣
1、教师讲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冬天的时候,如果用梳子不停地梳头发,会发现头发会跟着梳子动起来。2)、冬天在漆黑的环境下脱毛衣,会发出类似碰电的声音,还有小火花。
2、导入话题:这是什么现象。(摩擦起电)〈二〉、动手实验,感受科学道理。
1、学生分组做实验。
2、以小组为代表谈谈实验的结果及蕴涵的科学道理。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进行你问我答,促进交流、理解。
5、老师小结。
〈三〉、交流其他实验的经验和收获。〈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作文兴趣。〈二〉、明确写信格式和信封要求。
1、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要加冒号。
2、信的正文另起一行写,每段开头空两格。
3、要先写问候语,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事写一段。
4、正文写完了,另起一行写祝语,“祝”要空两格,祝语另起一行顶格写。
5、名字和日期写在右下方,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
6、信封的右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要大一些),信封的由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姓名可以不写)。
〈三〉、读习作要求,明确作文要求。
1、写信的对象是同辈(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
2、内容自己定,但应该是最想告诉他的话。
3、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4、写完要检查内容和格式,把不妥的地方改过来。〈四〉、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五〉、评议学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作文。
2、完成练习册。
25、爬山虎的脚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 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板书设计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状
嫩红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触 巴 拉 贴(牢固)
爬
没触着墙——(萎了)
26*蜜蜂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五〉、拓展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27、新型玻璃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新型、陈列、博物馆、急促、企图、犯
罪、特殊、即使、打碎、改变、集中、对付”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抓住并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3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中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
说说新型玻璃的特点及用途。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课文介绍了哪五种新型玻璃?
2、指名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一种玻璃,并把这段课文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段。
在现代化建筑中,新型玻璃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玻璃新在哪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分析第一段
1、引读“夹丝网防盗玻璃”
2、讨论:“夹丝网防盗玻璃”为什么能防盗?读了这一段还有什么问题吗?
3、画出演示图,帮助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为什么能自动报警的原理。
4、讨论归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那些特点?
5、板书:夹金属丝网连报警器
〈三〉、讲读分析第二段,理解夹丝玻璃的特点。
1、默读课文,注意有关写特点的词语句子,并用心把它记住。
2、合上书,出示填空,指名板演。
这种玻璃非常(),用()砂袋()它仍()。即使它遇到更大的冲击破碎了,玻璃碎片仍然()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检查练习情况并讨论:
100磅有多重?(大约45公斤)猛击怎么击?(用动作表示)
恙是什么意思?(疾病)安然无恙呢?(原指平安无事,没有疾病,现指玻璃没有遭到损坏,完好无损,说明它坚硬。)
什么叫“藕断丝连?粘能改为连吗?(原指藕断了,丝还连着,现指玻璃碎片粘在一起,没有分开。)
齐读填充的内容,注意“仍“和”仍然“两个词的用词准确。
3、讨论归纳:夹丝玻璃有那些特点?(板书:坚硬碎片能粘连)正因为它有这些特点,所以用在高层建筑中,能保证安全。〈四〉、学习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段,想想变色玻璃新在哪儿?
2、教师用第一人称讲述变色玻璃的特点,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我介绍的这种玻璃有什么特点? 我是用什么口气来介绍的?
3、根据上面的思考题讨论。
4、板书: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五〉、自学四五段
1、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是一种新型玻璃,用我的口气来介绍,先读 懂课文,看看它究竟有哪些特点,然后努力把他的特点说清楚,(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任意选一种)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5、讲评。要求: 1)、特点是否抓住 2)、是否用我的口气 3)、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6、概括两种玻璃的特点。
7、板书:吸热玻璃:阻挡阳光、冷空气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
解释“分贝“——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六〉、学习最后一段
1、引读“更多的奇迹”要靠谁创造?就靠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创造者、发明家,你们想不想发明更多的新型玻璃来为21世纪建设服务?你想发明什么更新型的玻璃?
2、思考后交流
3、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抄词,书写生字。
2、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课堂练习
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
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全班学生写“自述”。)〈三〉、课堂指导、讲评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老师当面进行评改。)〈四〉、总结
在我们生活中,不但有许多新型玻璃广泛应用,而且还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放学后,你可以到附近的
工厂、学校、商店了解、观察,然后选择一项,把他的特点用途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27、新型玻璃 名称特点
用途
夹丝网玻璃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安全 变色玻璃反射阳光,改变颜色调节光线 吸热玻璃冬暖夏凉阻挡强光 消音玻璃消除噪声减少噪声
28*、2030年的一天
一、教学要求: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想象日记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情况,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看看有关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新闻报道。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或录像)导入。
1、出示挂图(环境污染图)或播放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
2、看到这些画面(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只要意识到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破坏,我们要保护环境即可。)〈二〉、读通课文。
1、先请一位同学读读“阅读提示”。
2、自由读课文,遇到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学生交流,读懂课文。
1、这篇文章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2030年5月10日这一天人们生活的情形。)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在这一天的各个时间段里,“我做了些什么事?”请大家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3、日记中讲到哪些环境恶化的情况?(1)空气污染严重,出门要穿抗辐射服。
(2)为了免受温室效应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上的特殊学校去。(3)水污染严重,水中很难找到鱼,还要躲避酸雨袭击。〈四〉、阅读、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为什么小作者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不同呢?
3、大家从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过渡:看来空气受到污染是人们遇到的一个问题。作者还遇到哪些问题呢?
4、继续学文,请大家边读,边找,边画。
5、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探究。
(1)把找到的问题带以四人小组中进行讨论,并结合课前预习中找到的有关资料谈谈造成这些问题的大原因。(2)小组讨论。
(3)交流,每个小组在介绍时,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弄清为什么要到太空上的特殊学校,原来叫鱼和油煎土豆片的食品店为什么改名了等问题。)〈五〉、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这篇日记是想像的。
(公元2030年5月10日)作者写这篇日记,想告诉我们什么? 〈六〉、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能回答吗?
(学生可畅所欲言,还可以联系自己身边与环保有关的内容来谈。)〈七〉、总结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根据自己家附近的环境污染情况,说说你有什么打算?(进行环保宣传,写倡议书,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积累·运用7
一、教学要求:
1、读背《清平乐》,知道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的风光和人们的劳动生活。
2、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
3、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
4、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拓展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好
地学语文,用语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
2、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拓展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时数: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一〉、完成“读读背背”
1、检查预习,自学这首词。
(1)学生找资料,交流对词牌及作者生平的了解,教师作适当补充。(2)自学字词,注意读准以下字音:清平乐(yuâ)、媚(mâi)、媪(ǎo)、亡(wú)、赖(lài)、剥(bāo)、蓬(pãng)。(3)指名读这首词。
(4)分别找出词的上阕和下阕。
2、学习词的上半阕。(1)学生自读词的上阕。
(2)如果请你根据上阕的内容画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根据学
生的回答,教师相应出示:“茅檐”、“小溪”、“青草”、“正在喝酒聊天的老夫妇”。)(3)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的内容。(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上半阕。
3、学习词的下半阕。
(1)先默读,再讨论下半阕分别写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汇报讨论情况。
(3)教师出示图,请学生对照课文认真观察,找出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在哪里,从而理解方位词:溪东、溪头。
(4)在老农的三个儿子中作者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小儿子的天真、可爱。)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
4、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词。
5、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词。〈二〉、完成“阅读”。
1、激趣:
展示几枚精美的树叶书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看到这么美的书签,你们一定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也一定想动手做一做吧。我们一起来
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
2、自读课文。
(1)思考:说说制作树叶书签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在关键词句下面画上横线。(2)讨论:制作树叶书签有几个步骤?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制作树叶书签的步骤。
4、请做过树叶书签的同学谈谈自己制作的经验。
5、布置课外动手实践。
根据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个树叶书签。几天后在班上展示,评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展示小制作。
1、同学们心灵手巧,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许多有趣的小制作。谁愿 意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一说小制作的名称?(学生上台展示)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不少作品与大家分享。(展示:蛋壳制作的小 鸡、笔管制作的三个和尚、废羽毛开屏、易拉罐制作的京剧脸谱等。)〈二〉、学生看着小制作,回忆制作过程。〈三〉、明确习作顺序。
要写好这篇说明文,请看写作“锦囊”课件(或投影)。
1、写明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2、分几步写清楚制作的过程。
3、写写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四〉、积极参与,动手制作。
1、这节课,我们一起用蛋壳制作小鸡。先瞧瞧,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教师边出示洗净晾干待用的蛋壳、橡皮泥、热熔胶、清油、剪刀、毛笔、颜料,边请学生说出名称,相继板书。)
2、请一位学生上台制作,其他学生观看。
3、多么可爱的小鸡。谁来说说制作过程,注意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
4、先取一个鸡蛋壳横放在橡皮泥上做小鸡的身体,再小心地剪半个鸡
蛋壳作小鸡头,在边上涂热溶胶与身体粘接,接着用红色橡皮泥捏出鸡冠和尖嘴巴,分别粘在小鸡的头部,然后用颜料画上眼睛、翅膀,最后等晾干后涂上清油,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鸡。
〈五〉、展开想像,抒之以情。
你们喜欢这只小鸡吗?看到这只小鸡,你们都想到些什么? 〈六〉、整理思路,先说后写。
1、你制作了什么小制作,先准备了哪些材料?(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2、你是怎样制作的?请分步说。(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3、制作小制作后,你有什么收获?(同桌互相说。)〈七〉、简要小结,指导习作。
1、这次作文要求有三点:(1)写明需要的材料和工具;(2)分几步写出制作过程;
(3)写出制作的结果及完成制作时的心情。2.学生动手写,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制作
1、材料和工具
2、制作过程(先
再
接着
然后
最后)
3、心情
第三课时:学生习作(略)第四课时:习作讲评(略)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主动与少先队大队部、自然课老师、科技馆、少年宫或图书馆联系,为这次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同时,要布置学生参与制作、阅读科普读物、了解科技新成果等活动,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制作组、采访组、读书组。总之,要做好此次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二〉、激趣导入。
中队长:“各显神通”科技知识介绍会现在开始。欢迎同学们上台介绍最新的科技知识,展示最美的科技小制作。〈三〉、分小组展示活动成果。
实践活动内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个汇报小组,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成果。
1、小能人展示台。
(1)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小制作,一边解说,一边制作。
(2)小发明、小制作大比拼。小发明、小制作的作者,手持小制作上台介绍。
2、最新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
收集最新科技成果的同学,在组内交流。如:
(1)防开小差的手表
带上防开小并的手表,当学生开小差时,手表会发出微型电波,让大脑的注意力集中。(2)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的镜片摔不破。当眼镜掉在地上时,还会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告诉主人它的位置。
3、最新科技书籍推荐会。
5.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 篇五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课程,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地理学因其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等显著特点, 内容丰富广泛, 类别复杂多样, 需要根据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 从而确定相同、相异、相反、相似之处, 所以,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学地理知识, 按认知层次来讲, 既有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这五类地理感性知识, 也有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这四类地理理性知识。比较法多运用于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
一、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类型
1. 类比法。
地理教学中的类比法, 指按地理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类比法又可以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3]。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同类异型比较法用得最多, 其次是同类同型比较法, 用得最少的是异类共性比较法。
(1) 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 因具有各自的差异性, 而具有较多相异或相反的特点, 故可进行相异性比较。例如, 八年级上册[4]第二章第三节“长江与黄河的比较”;高中必修1[5]第二章“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欧洲气候与非洲气候的比较”;八年级上册第二章“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比较”等。它们因属同类, 也存在某些相同相似处, 但相异与相反点较明显。例如, 八年级下册[6]第五章:秦岭———淮河南北虽均在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有共同点, 但在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河流水文、植被、耕作制度、主要作物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2) 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 其对比各点常具有相同或相似性。例如, 高中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的“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就可以运用此类比较法;又如七年级下册的亚马孙河与刚果河, 两条河流均为外流河且均在热带赤道附近, 特征相同点多;再如高中必修1第二章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也属于同类同型的地理事物的对比。
(3) 异类共性比较法。不同类地理事物有时可比较其某一方面。例如, 高中必修1第二章《海洋与陆地》, 类别与性质不同, 但在形成季风方面有共性, 可比较其热力性质差异;高中必修3第三章“能源资源”, 各种能源资源属于不同类物质, 但它们因都具有能量这个共性, 就可以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纵比法。
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作前后对比, 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 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纵向特点。其目的在于了解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比较“, 第二章”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特点“的比较等。
3. 横比法。
两个或几个同类地理事物的各方面的并列比较, 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某些地理事物的比较, 目的在于掌握这些地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以加深理解。例如,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不同温度带在1月均温、7月均温、生长期、积温、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方面的比较, “我国干湿地区在年降水量、自然植被”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等。
4. 中心内容比较法。
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 分别与几个比较对象作某些内容的比较, 这是为突出中心内容而进行的比较方法。其特点是只有被突出的中心内容与其他对象有比较关系, 而其他对象之间不作比较。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教学中, 将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上—些国家和世界平均耕地相比, 说明我国保护耕地、节约耕地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将我国某些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其他—些国家及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相比, 说明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性和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的必要性。
5. 综合比较法。
是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都较多的—种方法。例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一节的教学, 就可以运用此类比较法: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主要地形、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多方面进行比较。又如, 七年级下册:“对澳大利亚和美国进行自然与人文地理多种要素的比较”, 内容全面, 角度复杂, 有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综合比较法要在单项比较或专题比较的基础上进行, 而且比较项目要明确, 否则即无综合意义。
二、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比较法运用广泛, 很难确定某种具体的步骤与程序, 只能提出运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1. 根据教学需要, 确定比较目的。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均可应用, 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实践活动等许多内容, 只要具有可比因素, 都可进行比较。但其比较目的却可能不同:有的为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了解, 有的则可能为了说明某些地理事物的区别, 还有的可能为印证某些定性的结论。因比, 目的不同, 在比较对象、比较方法、比较步骤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 为了说明区别, 可在两个比较对象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印证某些结论, 则可与多个对象进行某一方面的比较。故进行比较时要明确目的, 服从教学需要。
2. 根据已知可比事物, 选择比较对象。
选择比较对象有如下要求:一是比较对象应是已知的地理事物, 如果学生对所比较的内容尚不了解, 则无法进行比较, 即使有从旧知识引到新知识的比较也是以已有知识作基础的, 而并不是毫无所知的知识;二是要选择同类地理事物或虽不同类但有共性或同理的事物进行比较;三是比较应重在事物本质特征的比较, 不要以表面的、暂时的或偶然巧合的现象作为比较内容。
3. 根据综合归纳, 列出比较项目。
当比较对象确定之后, 比什么就要看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般要注意对比较对象进行综合归纳, 列出可比的项目, 即找出比较对象间的相同点、相似点或相异点。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教学中, 比较我国四大高原或比较三大平原, 则需列出位置、范围、平均海拔、面积、主要特点等;而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中, 如果比较五种地形, 则只需列出海拔、地表起伏状况或特征即可。一般性的概念, 综合性强, 可比内容只能从大的方面概括;对较具体的概念, 反映特定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 可比内容较具体。因此, 列出比较项目是很重要的环节。
4. 根据分析概括, 找出比较内容。
当比较对象和比较项目确定后, —般可列表, 设置比较表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再对比较项目的内容逐项填表作出分析和概括。填表时文字要求简练, 内容要准确, 因为填注比较表不易将比较对象的情况详细叙述出来, 只能根据需要分析出本质特征。所以整个比较的过程都需要结合逻辑思维来进行。
三、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 突出本质特征,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的过程常常是对已知事物深入思考的过程。在比较中, 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要经过一番衡量、筛选, 因而就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使被比较的事物不易混淆。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中对经、纬线的比较, 要抽出二者在形状、长度、所指示的方向及与赤道的关系等特性来进行比较, 这样就加深了对各自概念的理解。
2. 加强知识联系, 便于掌握新的知识。
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学生获得新的概念, 掌握新的知识。因为, 新知识的学习常常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 有些地理事物的学习和新概念的建立, 要通过与已知内容的联系对比来引入。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中可以根据天气的知识得出气候的相关概念等;又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景观、成因、气温与降水指标等内容时, 只要列出表格, 在讲过一两个气候类型后, 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就可以较容易地掌握其他气候类型。
3. 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 利于发展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因为在比较之前需对所比较的对象进行一番综合分析。例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教学中, 对中国各区域特征的比较, 就需要先综合分析各分区的自然、人文要素, 方可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教学中, 进行秦岭———淮河南北的对比, 也要先考虑各自在多方面的基本情况;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的对比、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等, 也都要在比较前或比较过程中作一番紧张地综合分析的思维活动, 因此它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能力。
4. 深化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有助于形成正确观点。
学生正确观点的形成, 常来自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与深刻理解。如果仅对某些知识进行一般阐述, 而缺乏正反、新旧、今昔等方面的对比, 则很难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形成正确观点。在地理教学中, 诸如对污染环境与保护环境的比较、对环境的破坏与治理的比较、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比较等, 均能对正确观点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针对性和局限性, 因此, 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新课程中学地理教学中, 比较法也毫不例外地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例如与其他地理逻辑方法和直观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等[8]。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296.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0~71.
[3]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224~225.
[4]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七年级上下册, 八年级上册)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2、3 (必修)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八年级下册)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7]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121~122.
【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推荐阅读: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10-01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排名09-12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09-29
体育教学与课程论11-01
历史课程教学论模拟考试试卷07-23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作业08-18
试论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09-07
浅论大学女生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思考论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