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2024-09-06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共7篇)

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篇一

2015至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朱长近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2016-6-20

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篇二

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按照教科室和级组相关精神,突出“构建有效课堂,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标,贯穿分层教学这一思想,发挥备课组作用,集思广益,交流沟通,实现本组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内容

.教学常规方面:落实“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教学方案备课。上课,作业,充分体现分层思想,高效课堂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课前备做好设计、课中进行调整和课后进行反思,集体备课时对上周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统一下周教学进度和内容,探讨下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部署有关工作,集体备课由主备人主讲,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最佳的教学模式。

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

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除了做好课本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要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注意对课本实验的研究和开发,给学生更多的直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成果展示:学期末组内教师交电子版优秀教案、学案、及论文一篇。

4.学生培养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提高物理学习成绩的措施。突出对尖子生物理学科的培养。几条措施如下:(1).培养兴趣.(2).指导他们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加强辅导.组内适时通过进行物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兴趣。

5.加强教师间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通过互听互评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组内公开课

本学期每人上一节公开课,做到说课,评课,最终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建”这几个环节形成优质教案学案。

3.高一年级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篇三

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实施“精

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注重实效、狠抓落实”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扬“校誉至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高一年级组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年级组。

二、工作重点与目标

进一步加强年级组日常管理,通过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纪律、卫生、仪容仪表为抓手,突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下午自习、晚自习、课间操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守纪律和学习习惯;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实把安全教育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做好辅导、检测、转差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1.通过年级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班认真学习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领会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班主任进一步学习“班主任工作职责”,重温学校行为规范各项条例,从新学年开始,明确细化各项规章制度,继续灌输“抓常规促学风,抓两头促中间”的年级组工作的管理思路。每周组织一次班主任会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定期指导班主 1

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系列主题教育,以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

2.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月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利用班会大力宣讲年级组学生的好人好事,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进行点名批评,树立年级组学生的正气,坚决打击歪风邪气。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的、严重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疏导解决。尤其一部分学生乐观厌学,很容易出现打架斗殴、逃学、离家出走等问题,因此要高度关注。针对以上问题,除了依靠班主任日常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外,年级组还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高度重视年级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班干部例会制等途径,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工作能力。筹建年级组学生会,加大学生参与年级组纪律卫生管理的力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能力。

5.实行年级组教学质量跟踪机制,每一次考试结束,要对年级组各班、各学科的成绩进行跟踪比对,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举行年级组、备课组的会议,就年级组学科教学问题及时沟通、采取对策,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年级组准备组

织资深教师和优秀学生举办学习方法和经验交流座谈会,以帮助全体学生把握教学和学习的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6.重视培优工作,倡导各班实行形式多样的培优方法。年级组将选拔部分优秀学生组建年级组培优班。用先进来激励更多的同学刻苦求学,积极上进。

7.为加强年级组日常管理,继续执行年级组日志管理制度,将每一天的工作记录在案,增强年级组工作的计划性与完整性。

8.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制度,加强家校联系,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平时要求班主任通过电话联系加强与家长们的协调与沟通,做好家长接待工作,主动及时地让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求得家长的配合教育。

9.组织好本学期的会考应考工作,适时进行会考诊断考试、模拟考试,及时进行补差安排,保证学生顺利通过会考。

10.积极准备春季田径运动会,借运动会的机会,增强年级组的凝聚力。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安排开学事宜

第二周调整课表,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计划

第三周年级文化建设,备课组长会

第四周月考,学生会,班主任会

第五周质量分析,教学检查

第六周文明月学习雷锋

第七周缅怀革命烈士,教师文体活动

第八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第九周迎接期中考试,备课组长会

第十周举行期中考试、阅卷

第十一周 质量分析,教师、学生会

第十二周 学生调查,班主任会

第十三周 备课组长会,教学检查

第十四周 学生干部会

第十五周 月考,备课检查

第十六周 公开课小结

第十七周 班主任交流会

第十八周 检查备课,备课分析会

第十九周 调整课程进度,制定复习计划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阅卷登分,放假事宜

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篇四

高一年级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在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学校各部门的指导下,高一年级组全体教师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同心协力,团结协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求真务实地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学校交给我们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的回顾:

(一)尽职尽责地完成年级组长工作:

作为年级组主任,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一学期来,我对工作从来不敢怠慢,率先垂范,凡事只有自己身体力行,工作才有说服力,才能赢得师生的认可和支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展年级工作,为此,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制度,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工作冲在前面,荣誉让给别人。作为年级主任要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做好服务,起到协调作用,要经常研究本年级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和全体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年级组主任,能起到桥梁作用,做到上情下达,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贯彻到年级组中去。

(二)、配合学校各部门工作,组织有益活动,抓好学生行为规范:

1、配合政教处完成国家助学金等各项贫困生资料的收集注册工作以及助学金发放工作,认真做好常规检查工作。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成功召开了高一年级组家长委员会,各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2、本学期是高中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健时期,把抓好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重点,抓好班级常规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和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热情。

(1)3-4月份,配合体育组开展篮球比赛,培养了学生热爱运动,强身健身的习惯,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配合学校团委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亮丽家园,我在行动”的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参加到爱护校园卫生,保护校园环境的活动中来,为校园的“亮丽”做一名守护者,使学生养成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本学期除了开展政教处要求的学习学校各项纪律常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班会外,还开展了《我爱民中,我为民中添光彩》、《我学习,我快乐》、《感恩亲人、感恩社会》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常规教学教研工作:

认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各学科组能认真按照教务处和教科处要求开展教研活动,认真、规范、及时完成各科教学常规检查,认真抓好进度检测的考试出题审题,考试安排,监考,评卷工作,并认真及时的进行成绩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促使年级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加强教师交流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按照学校“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训原则,本学期除了参加学校和各教研组组织(如化学、生物、物理组)的到外县学校交流学习以外,年级组还组织教师到独山民中交流学习,通过交流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学习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已的教育教学能力。

(2)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中教学,尽早成为教育教学能手,成为年级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年级组在4月初底召开了青年教师会,对青年教师进行了针对“教育教学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教师的人生追求和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培训,通过年级组和教科处两次培训后,多数青年在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3)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年级组推行了“比学赶帮超”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希望在老师与老师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新气象,进一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年级的整体实力。通过“比学赶帮超”活动,不少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在本学期的各次考试中,所教学班级成绩年级名列前茅,收到良效果。

(4)存在问题及时修正,采取补救措施。第一次进度检测按照学校的要求,大力宏扬“诚信考试”,但由于部份老师把年级组提高出的:适当考验学生的“诚信”度,适当离开考场从窗外监督学生,放松了监考,高估了学生的“诚信”自控能力,低估了学生的虚荣心,造成了严重的作弊现象,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年级组及时采取多种形式追查参与作弊学生,并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并在之后的考试中严格监考,并加强监督管理,扼杀这种不良风气的发生。为良好的班风、学风、考风的形成鉴定基础。

(四)开源节流,勤俭节约:

加强财务的监督管理,做到科学理财,开源节流,勤俭节约,让尽多的经费用在教育教学上,保障年级组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尚待解决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形成班级管理文化,努力提高学生对班风和学风的满意度。

2.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迟到现象、纪律、卫生、仪容仪表、校牌佩戴、考场纪律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3.要规范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培优补差工作,缩小班级之间、学科之间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扩大,做好协调和统筹工作。

4.加强教法和学法的指导,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每节课做到学有所得。5.加强教研教改,所有教师都要意识到“面对新课改,人人都是新老师”,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所教班级学生整体成绩。

三、下学期努力方向:

1、充分利用文理分科的契机,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明确奋斗目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使班风、学风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2.加强班务管理的指导与监督,缩小班级之间和学科之间的差距,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层次。

3.在年级的整体管理中,处理好规范性要求和人文关怀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规进行,完善对班级和教师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行“比学赶帮超”活动,并加强监督管理,逐步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加大对愿干、多干、干得好的老师的激励力度,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竞争机制。

现在,学校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近三年来我校高考连创新,特别是今年高考取得了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超500人,上线率超50%的突破。我们为高三年级组高兴,更为学校喝彩,同时给我们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只有把压力变成动力,全体教师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不断地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创造性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最后,我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高一全体教师会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共同努力,会使今后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平塘民族中学高一年级组

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篇五

时间匆匆,转眼间又到了期末总结的时候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是忙忙碌碌、千头万绪,下面我撇开常规工作,把我们年级组本学期最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小马过河星级文明学生评比”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我们学校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从接手这一届学生至今,我们也曾因此想了好多的办法,一直致力于改变学生的那些不良习惯,就是见效不明显,坦率地说,不见什么效果。因此从大范围说,这严重地影响着我们学校的校风校貌乃至学校的声誉,具体到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学科就会影响着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领导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2012年成立了课题组,专门就学生的学习习惯立项课题《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学习习惯立体式培养的研究》进行研究,下设学科组子课题进行研究,足见我们学校领导抓学生学习习惯的信心及决心。

本学期初,为了更好地贯彻“育人为本,养成为先”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激励所有的学生开展争优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少总部出台了《狮岭学校“小马过河”星级文明学生评比试行方案》。在1-6年级开展 “小马过河”星级文明学生的评比活动,很明显,这一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等日常行为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少总部的领导下,我们年级组抓住这一契机,首先在年级组内统一教师思想,研究奖惩办法及具体实施的细则。最终决定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奖励由班主任为主,其他老师配合组织实施;学生的学习习惯由各学科老师在分析自己班级的学生、学情、学科等特点的基础上,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本班本学科特点的奖惩细则。

下面以我们六年级语文组为例,谈一谈具体做法及体会。

一、【寻找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他的习惯问题自然就集中在学习方面暴露出来,分析我们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个环节,不难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早读:常有学生迟到。早读时为数不少的学生不投入。课前:部分学生准备工作不充分,铃声响后不端坐、静等老师来上课。预习课文:不认真下功夫。上课:有开小差的、做小动作的。发言不积极,声音轻。课堂作业:正确率不高,特别是灵活性题目懒得下功夫思考,敷衍了事。作业有漏做、部分学生书写不工整,不规范,作业本不清洁。回家作业:有的学生经常不记录,一回家就玩游戏,玩着玩着回家作业就不做了,家长不检查、不签名。《同步练》:灵活性题目有的学生不完成。讲评不认真听,讲评后错的题目也不乐意订正。背诵:有几个学生一直拖着不背。作文:开头、结尾语言不简洁。中间部分事例不具体,描写不形象,语言不生动,总之,作文的基本功不扎实。考试: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有漏做,答题不规范,讲评试卷不专心听,讲评后不及时、认真订正,极少数学生讲评后还是不订正。有的考得差的学生试卷上冒充家长签名等。

这些问题的成形由来已久,已成了两年多来一直攻克不下的疑难杂症。

二、【制定实施】 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对照问题,制订奖惩细则;结合教学,分步组织实施;发现漏洞;及时修订完善。1.对照问题,制订奖惩细则:

我们在分析找出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逐一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以下十三条“小马过河”星级文明学生评比奖惩细则(此奖惩细则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曾作过几次修改、完善,最终定稿的。)渗透和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内容如下: 1.早读课:

一周内从不迟到,到了规定时间积极、自觉开始早读,纪律好的学生,奖励三匹马;于每周的最后一天中午由组长凭记录本到老师处领取并分发小马。若有迟到或早读时间内不自觉、不专注于早读者,取消本周获奖“小马”的资格。2.朗读(增补):

无论是早读课还是在语文课上,朗读句段或课文时声音响亮,有感情,注意抑扬顿挫的学生当场由老师视情况奖励一定数量的“小马”。3.课前准备工作(增补):

一周里都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以铃声为号,铃响后端坐、静等老师的学生,奖励三匹小马。周末由组长凭记录本到老师处领取并分发小马。一周内只要有铃声响后不端坐、静等老师上课的学生,取消本周获奖小马的资格。4.课前预习(增补):

课前预习时,能给不认识的字注音,不理解的词注释的奖两匹“马”;把课文读通,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的再奖一匹“马”。5.上课:

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讲,不开小差,每次积极举手发言或发言声音响亮奖励一匹“马”;内容特别棒、有创新的,再奖一匹 “马”。6.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100%正确的奖一匹“马”;灵活性题目有创新奖一匹“马”;无漏做、书写工整,规范,作业本清洁,本子的角无褶皱再奖一匹“马”。7.回家作业:

每次按要求记录好回家作业的奖一匹“马”;认真按时完成各类回家作业,经家长检查并签名奖一匹“马”。回家作业不记录者视作回家作业不做。8.《同步练》作业:

按时、认真完成,主动交组长检查的奖一匹“马”;讲评时认真听,事后有错及时、认真订正,并主动交组长批阅奖一匹“马”。9.背诵课文:

在规定时间内背熟,默写正确率100%奖两匹“马”。默写时错1到3处奖一匹“马”。错4处及以上不奖马并重默。当天重默全对的,也奖励一匹“小马”。第二天不奖也不罚,第三天开始每一天回收一匹“小马”。直至默写达到要求为止。

10.作文:

作文开头、结尾语言简洁,能紧紧扣住作文的重点内容的奖一匹“马”;重点部分描写具体,生动,不抄袭的奖一匹“马”;符合每次作文的其他要求,书写工整,完成后认真、反复修改的奖两匹“马”;特别优秀的作文发到班级的博客上的再奖一匹“马”。11.考试: 考试时认真审题、仔细答卷,老师讲评后及时、认真、正确订正,订正后交给家长签阅。给每次考试的前五名奖励两匹“小马”;6——10名奖励一匹“小马”;从第二单元起,学习努力,考试成绩进步最快的五名学生奖励一匹“小马”。考满分的额外奖三匹马。12.其他(增补):

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帮老师、为同学服务的视情况奖励一匹“小马”。13.惩罚(增补):

凡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小马”者,除了批评教育外,如用钱买“小马”,在作业本里偷拿其他同学 “小马”者,将在“星光大道”上除去一颗“星”(一颗 “星”=10匹“小马”)。

2.结合教学,分步组织实施:

对照以上十三条奖惩细则,在平时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是这样分步组织实施的。

早读课:每天的早读课情况由组长记录,记录时间以教室内的挂钟为准,要求学生每天在7:00钟之前做好早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淘米蒸饭,交回家作业等,7:00整按“小马”奖惩细则要求开始进入早读。于每周的最后一天中午由组长凭记录本到任课老师处领取并给符合要求的学生分发“小马”。

朗读:无论是早读课还是在语文课上,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对朗读时声音响亮,有感情,注意抑扬顿挫的当场由老师视情况奖励一定数量的“小马”。

课前准备工作: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也是由另外一名组长负责做好每节课的记录,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能在上课铃声响之前按要求做好准备,包括下一节课要用的课本、作业本、笔、橡皮以及其他的配套学习用具或资料,如语文课的《同步练》,字典等,以铃声为号,铃响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端坐、静等老师进教室上课。在每周的最后一天离校前由组长凭记录本到老师处领取并给符合要求的学生分发“小马”。

课前预习:该项操作都放在课堂上进行。一般是放在让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找画相关的句子,在课本上写旁注,写体会这一环节中,这时,老师就会边巡视指导,边观察给预习课文下功夫,书本上注音注释多的学生当场发“小马”。以激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时下功夫。

上课:一般重在奖励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发言质量高的学生。上课时老师把“小马”放在口袋里,哪里的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就会走到该学生的身边,如若该学生的发言声音响亮,质量好,就当场奖励“小马”。

作业:课堂作业和回家作业,要求无漏做、书写工整,规范,作业本清洁,本子的角无褶皱,该小“马”的奖励均由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照奖“马”条例,把该奖的“小马”数量夹在学生的作业本内;《同步练》作业分完成情况和讲评后订正情况两大块检查,《同步练》一般都放在回家作业做,第二天由学生自己主动交给负责这一项工作的学生检查,主要检查他的完成情况,字的书写工整情况,并作好记录,至于正确率则由老师讲评以后由另一名组长再检查他的订正情况,对不完成订正的学生责令他及时订正。然后以一个单元为准,视其完成率、正确率、订正率、书写质量等由老师和组长一起奖励给学生相应的“小马”数量;背诵课文一般在老师布置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若要求学生背熟有关内容,那么第二天的早读课上就例行默写检查,同桌互批,老师在电脑上进行表格登记,然后对照奖励条例给默写过关的学生由老师奖励相应数量的“小马”,默写不过关的学生须重新准备,抽时间重默,如果当天就重默过关的学生也奖励一匹“小马”,第二天默出的就不奖励“小马”,从第三天起则每天回收一匹“小马”,直至默出为止。

作文:作文一般是在老师批改时对照制订的奖励细则把相应的“小马”数量夹在作文本子中的,对符合作文要求,书写工整,写后反复修改,修改得特别好的学生,在班级博客上发表的学生进行重奖。如若发现抄袭的责令重写并取消获奖“小马”资格。

考试:在老师批阅完试卷后,对照奖励细则由老师对前5名学生奖两匹“小马”,6——10名学生奖一匹“小马”。对考100分的学生额外再奖三匹“小马”,再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短信进行表扬。从第二单元起,学习努力,考试成绩进步最快的五名学生奖励一匹“小马”。讲评试卷后能及时认真订正的,试卷字迹工整的学生再奖励两匹“小马”。

其他:为树正气,促发展,对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帮老师,为同学服务的学生也视情况实施“小马”奖励。

惩罚:在平时的学习中,凡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小马”者,除了批评教育外,如用钱买“小马”,在作业本里偷拿其他同学“小马”者,将在“星光大道”上摘去一颗“星”(一颗 “星”=10匹“小马”)。3.发现漏洞;及时修订完善:

虽然当初的“奖惩”细则是在分析班级、学生、学科等特点,通过细找这些学生在早读课、上课、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的问题基础上“对症下药”制订出来的。但初次制订的“奖惩”细则肯定考虑得不会太周到,一定还会有疏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在完善中实施,在实施中完善„„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以我们六(3)班语文学科为例,我在2月24日制定奖马细则只有:“早读课,”“上课,”“课堂作业,”“回家作业,”“《同步练》作业,”“背诵课文,”“作文,”“考试”等八条奖惩“小马”细则。后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有的学生铃声响后没有端坐在位置上静等老师来上课,像俞正涛等学生偶有铃声响后还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大声喧哗等现象,于是,我在3月4日增加了第二条“课前准备工作”的奖励细则:“一周里都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以铃声为号,铃响后端坐、静等老师的学生,奖励一匹小马。周末由组长凭记录本到老师处领取并分发小马。一周内只要有铃声响后不端坐、静等老师上课的学生,取消本周获奖小马的资格。”实施一周发现,有效果,但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学生觉得努力一周的时间,只奖励一匹“小马”,没有吸引力,在3月11日,我把奖励一匹“小马”修改为“奖励三匹小马”。这样一来,效果非常明显,现在,只要铃声一响,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端坐在位置上静等老师来上课,其效果不亚于教师提前进教室候课。

后来又发现有的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不到位情况,部分学生预习课文时并没有给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注音注释,上课时叫学生读词语,有的学生连词语也读不出来,词语意思不理解,课文也读不通,更不知道课文的大概意思。于是,在3月4日增加了第四条“课前预习”的奖励细则:课前预习时,能给不认识的字注音,不理解的词注释的奖两匹“马”;把课文读通,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的再奖一匹“马”。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书上写得密密麻麻的。绝大部分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上音,词语的意思也都写在了课本上,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互帮互助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施奖惩细则三周来,学生的精神风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主动帮老师做事,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感人场景也时有发生。为了发扬光大学生的这种互助风气,我在第五周有增加了第十一条: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帮老师、为同学服务的视情况奖励一匹“小马”。的奖励细则。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听学生反映,在同学中曾出现过用钱买“小马”的不良习气,也有学生在老师批好的作业本里偷拿同学“小马”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是坏事,又是好事。坏的是学生用这种方式获取“小马”本身就是一种不良习气。不过,至少证明了奖“小马”行动是有成效的,毕竟对学生来说“小马”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为我治这久治不愈的顽疾找到了一剂良方。同时也提醒着我,现在的奖励细则还不完善,还有疏漏的地方。针对这些现象,除了加大批评教育力度,我在奖励细则中增加了“第13条”:“凡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小马’者,除了批评教育外,如用钱买‘小马’,在作业本里偷拿其他同学‘小马’者,将在‘星光大道’上摘去一颗‘星’”

后来又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还是缺乏感情,读起来就是平铺直叙,体现不出抑扬顿挫。这影响着对课文的理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3月31日,又增补了第二条朗读:“无论是早读课还是在语文课上,朗读句段或课文时声音响亮,有感情,注意抑扬顿挫的学生当场由老师视情况奖励一定数量的“小马”。【评价与反思】

自实施奖“马”行动以来,学生表现在各个方面的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今,我不说“药到病除”,但它确实是一剂良方,使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例如在早读课,全班46名学生,第三周有38名学生完全符合奖“马”条件,各获奖三匹“马”。第四周有40名学生完全符合奖“马”条件,各获奖三匹“马”。第五周有41名学生完全符合奖“马”条件,各获奖三匹“马”。迟到情况已经没有,不获奖小“马”的学生原因是早读时间内不专注于早读。

课前准备,第三周有40名学生完全符合奖“马”条件,各获奖三匹“马”。第四、五周全体学生完全符合奖“马”条件,各获奖三匹“马”。

俞正涛以前上课经常开小差,有时看课外小说,有时因晚上打游戏太晚而上课睡觉这样的学生,也一下子来劲了,开始倾听课堂,屡屡举手发言。3月19日上午第一节语文课《为人民服务》刚下课,俞正涛就神色飞扬地说:“我这堂课上奖到了8匹‘马’”。我当初就接过话茬说:“那是你上课倾听、勤思考、勤举手发言的功劳哦,祝贺你!俞正涛,再接再厉哦。”另外像沈梓罡、沈思青、张晨阳等也基本改掉了上课开小差的问题,他们的例子正如张怡洁所说:“在争小马的过程中,我的胆子变大了,举手发言积极多了。总之,为了小马,我拼了。”

奖“马”行动,不仅解决了一直以来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举手发言不积极的老大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主要的是通过奖“马”行动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顾诗怡、施淇妙、李娜、李英奇、张凯英、沈梓罡等学生作业写的字比以前工整、漂亮多了,沈思青、张晨阳、赵宏、张恒、罗杰、王鑫婷等学习也比以前努力多了,她们以前背诵课文常不去读,背不出,奖“马”行动以后,每次都按时背出,默写正确率100%,以第12课《为人民服务》为例,要求全文背诵,我把它分为两次背诵和默写。第一次背诵默写1——3自然段,第二次背诵默写4、5自然段,检查结果第一次有40位学生一次过关,其中有36位学生一字不差,得100分;第二次有41位学生无需重默,38位学生得100分。

另外,课前准备工作大家也做得很好,铃声一响,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静得就像教室里没有学生一样。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也比以前用心多了,大部分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在书本上给不认识的字注上音,给不理解的词注上解释,还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在句子旁边写得密密麻麻的。

总之,奖“马”行动以后,我班学生的学习风气比以前正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努力,同学间也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我班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彻底换了个样,从四年级接手这个班级以来,本学期的第二单元语文测试第一次出现了3个学生100分。像期末王鑫婷、潘彦、张凯英、李英奇等学生期末都考出了比期望值更好的成绩,均在90分以上。

通过一学期来的实施、修改、完善,再实施、再修改、再完善,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我相信,只要执行不止,那么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暴露出来,所以,我们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并加以完善,在实施中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到时就一定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学生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狮岭学校六年级组

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篇六

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生方面:初一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环境也基本适应,基本上能遵守校纪校规。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在行为规范方面容易出现反复,经常会出现各种状况,自觉性不够,各班中都存在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其次,各门学科出现的共同问题都是底部的学生相对较多。各班都有相当一部份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非常成问题,而且家长也不配合。特别是英语学科,从几次考试的情况看,低分的人数特别多,这样对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影响。

教师方面:每位教师都很努力地在工作,但老师的付出与收获似乎不成比例,甚至相差甚远,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规范、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强化本组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确保年级组工作有新的气色.三、主要工作

学生方面:继续加强养成教育;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班集体建设,建立“规范、团结、进取”的班集体。

教师方面:全面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具体举措

(一)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一日常规,礼仪规范等为主抓手。重点抓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训练。

1、开学初,各班主任分析班级现状,确定本学期班级工作的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对于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2、各班级要继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班主任要加强宣传教育,并针对班中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每周确定一固定时间,与班级学生一起进行“班级一周行为规范自查”,总结一周来,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各班主任要加强管理,及时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值日班长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做到老师不在的情况下能自己管好自己。

4、对各班行为习惯方面较差的学生要长期监控,定期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好教育工作。

(二)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年级联考各科成绩的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1、开学初,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生特点以及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情况,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2、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有效性。作业布置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评”,作业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每月对任课教师的作业批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3、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检测与反馈。语、数、外各科做到每周一练,及时检查一周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单元完成后必须有一次单元检测。

4、组织好每月的月考,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做好质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5、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后的质量分析,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重在揭示问题,查找主观原因,落实改进措施。

6、重视提优补差工作。各老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分层辅导,特别是对潜能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思想重视,情感投入,分类评价,及时激励,努力提高年级及格率和优秀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7、建立学困生档案。包括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教育辅导情况。

(三)其它方面

1、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尽可能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

2、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师德修养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师之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为同一目标而奋斗。鼓励组内教师利用集体备课,做的六统一,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和心理教育理论,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善于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 篇七

3月18日

关于选修课程如何承前启后的发言(供讨论)朱 威

一、概况:

1、选修课程《微型小说趣味性读写》

2、课程负责人:郑艳丽

3、实施时间:2012年9月——2013年7月

4、适用年级:高

一、高二

二、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

1、课程设计

微型小说是一种适宜学生训练的文体。由于短小、敏感、轻捷的特点,所以最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它以现实生活长河中的微波细澜打动读者,启示人们思索生活的真谛。可以说,接近现实生活是微型小说的显著特征。而中学生由于尚未踏足社会,阅历浅,生活面窄,实践经验不够,因此,微型小说这种文体特征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的。

从教学实践方面看,微型小说内容少、信息纯、篇幅小,一个课时基本上能够保证教与学的整体性,还可以将多篇设计成比较阅读,给教学双方带来诸多方便和实效。实际上,开展微型小说的读写活动,符合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与练习和考试要求也很一致。中学语文教学不妨为微型小说设置一席之地,多留一些空间来展示和研究微型小说的魅力。

微型小说是文学天地中的一枚青橄榄,是喧嚣生活中的一滴清凉油;微型小说是语文读写的好教材。把微型小说引进中学语文教学,能促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达成,尤其是“感受·鉴赏”、“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等目标的达成,是中学语文读写教学改革中个性化自由拓展的重大举措。

还有两点必须强调:

一、开设这一选修课程,有助于学生叙述和描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表达语言更加精炼,这也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为了寓教于乐,我们尽量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

课程实施方式——以《微型小说精品赏析》(朱克 朱威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依据,挑选整理出28篇(8篇精读,10篇略读,10篇泛读),按内容重新组合,制定出学案,以供上课时师生交流使用。同时合理组织相关的交流体验活动。

2、成效与特色

我们学校有籀园文学社,有小说大家徐建宏,有散文家刘良永、黄惟勇,有文学爱好者朱威、虞黎明等,富有文学氛围。并且,温中学生大都是精英分子,不管是学识基础还是心理准备,都易于接受各种选修课程的教学。当然,微型小说趣味性读写,主要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鉴赏方式,让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文学精品。同时,本选修课从实际出发,遵循学校培养“领袖型、创新型人才”的理念,有序开展一些相关的交流体验活动。这于教师,是一种尝试与挑战;于学生,是一种激励与体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名作的分析鉴赏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3、课程资源(含教学材料)

我们已有《微型小说精品赏析》(朱克 朱威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可以以此为依据,挑选整理出28篇(8篇精读,10篇略读,10篇泛读),按授课内容重新组合,制定出学案,以供上课时师生交流使用。同时合理组织相关的交流体验活动。

学生的踊跃选课证明了我们的努力。接下来应该在坚持中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比如组织小型研讨会等等,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月1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讨论及建议 虞黎明

一、教材

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 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学情

由于各种原因,温州中学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

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 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根据上述目标,本文学习得重点和难点如下:

㈠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㈡难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四、教法和学法

㈠诵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十分重要。古文尤其要注重诵读。读方式多样,效果各异。我将采用集体朗诵和分角色朗读两种方式。

本文篇幅较长,不宜在单课时内通读全文,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根据内容特点,我将以故事为单位,引导学生朗诵。

集体朗诵相对完整的文段,以掌握字音、句读,了解故事梗概。分角色模仿人物对话,理解其用意,以便揣摩出任务内心感受。

㈡问答法(或问题式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而且是目前使用普遍而有效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最应该体现。而问题的设计或提问的技巧将直接影响引导的成效。

此前,我一直走入一个误区:以为高浓缩、高难度的设问等于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等于有效的引导。结果在课堂上,屡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究其原因,一是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跳跃性大,致使学生出现思维“断层”;二是忽略学生个体认识和能力差异,热情地提问反而出现了“能者扬之,困者抑之”的后果;即使对于能者,在连珠炮式的追问下也十分尴尬。

因此,我认为问答式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⒈与内容或结构同步。体现为引导学生简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每个学生奠定深入学习的基础。⒉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发挥个体差异的积极作用,成就不同的成功感。

⒊适量提问,鼓励尊重。对同一个学生,最多连续提问三次,之后询问其是否愿意继续,尊重学生的选择,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问题层层深入,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能者多答,困者少答,各有收获。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有效引导中,成就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当然任何一节课教师都无法预设所有的问题和答案。实际课堂中,随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往往很多问题是随时生成的,而无论怎样,上述原则都适合。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

三课时,每课时一个故事。第一课时:负荆请罪

1、导入,说明本故事的现实意义,从而说明作此学习内容调整的原因。

2、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3、提问:

⑴廉颇为什么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起因)

⑵你认为蔺相如主要凭什么化解了两人之间得仇怨?(性格特征)⑶廉颇有哪些优点?(性格特征)

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读这则故事的感悟? ⑸练习,完成《夺分王》88页第二题。第二课时:完璧归赵

1、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2、读准句读,并解释重点词:

璧有瑕,请指示王。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3、提问:

⑴秦王请求以城易璧是否真诚?为什么? ⑵明知是欺诈,赵国为何不断然拒绝? ⑶缪贤怎么知道蔺相如的为人?

⑷蔺相如凭什么认为应该“许秦璧”? ⑸秦王得到玉璧后,有何表现?

⑹璧已落入他人之手,蔺相如怎么取回?接着怎么应对?赏析人物动作描写。⑺蔺相如向秦王提出什么要求来迎接玉璧?秦王依言行事后蔺相如怎么应对? ⑻蔺相如辩解的那番话包含几个理由? 第三课时:渑池之会

1、集体朗诵,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对话,简述主要情节。

2、读准句读,并解释重点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

3、提问:

⑴秦王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渑池相会的要求?这是否符合常理?他可能有什么目的? ⑵复述送别场面。模仿廉颇口吻,“说出”原话。解释词语“度”、“不过”。⑶廉颇向赵王提出什么建议?

⑷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知道国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什么作用吗?

⑸赵王未死,就有了善后的打算,廉颇当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和心里?这体现廉颇什么优点? ⑹这番话对故事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⑺渑池之会上,秦国一方向赵王提出什么要求?

⑻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说说秦王、赵王、蔺相如各自怎么应对?并比较两位君王的性格特征。⑼“十五城”对一个“咸阳”,哪个分量重?为什么?在这场较量中谁明显占优势?

4、总结三个故事,蔺相如对待秦王和廉颇的不同态度、方式,归纳他的处世原则。

5、布置练习,阅读并完成《温州中学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

4月

期中考试作文分析 郑艳丽 刘良永

一、很多学生只注意到话题的一个方面,从而导致偏题。要注意两者兼顾,并且要处理两者的关系。

二、给“浓”与“淡”准确的定位,抓住一个核心点来写。

三、例子不能在故纸堆里徘徊,要学会关注当下生活,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

四、例文

浓 与 淡

庆幸自己出生在九月底那样一个有着柔和的阳光和细细的微风的日子,太阳总是发出淡淡的光,不刺眼、不灼热,没有夏季骄纵的跋扈,也没有春天撩人的妩媚,淡蓝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缕缕的白云,一切都是温润的,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深秋中那份霜染红枫的悲凉,也没有北风呼啸的严冬那份万物萧条的凄然,这个时节,是个让人心淡如水的季节。

大自然的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让人有着或浓或淡的心情和意绪。读书也是如此。读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那华美的辞藻下面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字里行间仿佛跳动着诗人那颗热烈的心。可当你翻开陶渊明的诗集,看到的却是平淡自然的陈述,是“铅华落尽见真淳”的质朴。

也许与性格有关,有人天生热情洋溢,也有人天生沉默寡言,正如有的情书如喷发的火山,有的却含蓄蕴藉,如镜中花、水中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大多主张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多半是要让诗歌有空灵之美,给人留下言外之意的想象空间,而其诗中情感的浓淡,并不会影响诗的好坏。所以我们可以喜欢浓情之作,也可以欣赏平淡之文。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历代中国文人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朋友间相处有的亲密无间,却在患难时互相倾轧;有的相交如水,却能于要紧处相互提携。情感的浓淡,已被精神品性的高下所替代,因而把一切都看淡的人,往往才会更加超逸更加豁达。

记得弘一法师为广安法师写过一幅字曰:“入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这里,浓与淡成了一种哲学,一种处理人生世事、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和心境。

青年人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有着无限要做一番事业的憧憬,那种急迫的心情,那种欲出人头地显身扬名的入世之意,又怎能有所微辞呢?对生活浓浓的期待和激情,正是青年才有的青春幻梦,只不过多了几份浮躁和功利。朱光潜先生曾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种心态和境界,非是把世事名利看淡的人才可做到的。

浓与淡,出世与入世,看似玄妙如佛家的顿悟禅偈,实则是岁月之流冲淡过的岩石,少了尖刻偏激,多了圆融平和,从刻意地追求到怀着乐趣和淡然,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路上长亭更短亭,我们一时驻足,一时迈步,淡然之处绝不是口头的宣言,它非是要经过投入浓情的磨砺后方可能见出的质朴。“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那时的淡,绝不是冷淡甚或冷漠,淡的背后依然藏着炽热的情感,浓郁的对生活的感悟,正如苏轼论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而实腴。”淡的背后是浓,似淡而实美。

苏东坡写西湖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许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于此时的我,则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淡 之 美

放下所有的繁杂,思绪在简单中摸索,心平气和的时候最容易悟到和感知生命的真谛,从容地生活,恰如溪水静静流过,淡定地工作,宛如微风柔柔抚摸,也许只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从容和淡定,生活和工作也才有了那种激情和快乐。从来都自以为是的觉得,也只有问心无愧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然后,抛却世事的华丽与浮躁,冷眼旁观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才能在柔软的内心深处,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本真纯洁的自我。

热爱美丽,但却崇尚自然,寻找快乐,却依然守望简单,也即如此,云卷云舒的怡然,才觉出最真,花开花落的洒脱,才品到最美。

抛却很多的繁杂,做回简单的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一片云,就悠闲地飘游在高高的蓝天,卷起和舒张都那么顺其自然;

是一滴水,就畅快地流动在江河湖海,哪怕是小溪和山泉,也能体味到快乐和开怀; 是一条鱼儿,就安心地在水中游弋,从不羡慕鸟儿的飞翔; 是一只鸟儿,就自由地在天空翱翔,从不探询水底鱼儿的去向。这,实在需要一种淡泊的境界和气度。

但愿,这淡泊成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被我们追求着;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被我们演绎着;成为一种宽广的胸怀,被我们保持着„„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地拥有这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拥有这态度,但我们一定要把这态度发挥到极限„„因为,有了这种月白风清的淡定,也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因为,有了这种天高云远的潇洒,也才有了流水潺潺的心情。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 做事要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依然随意。

不刻意,不虚伪,没有万卷诗书的熏陶,我们有的是简单岁月的朴素;没有历练沧桑后的成熟,我们有的是宠辱不惊的坦然。

走过之后才知道,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淡是人生最浓的色彩。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宁静,在浓郁中,默念一份平淡,正如花开花落的悠闲,正如春去冬来的自然,因为我们知道,花落还开,因为我们知道,春去还来„„

风,将最后一片枯叶带离了枝头,叶子,静静的来回的旋转飘落在地。

淡淡的看着,享受着这片刻的闲适,想起了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喜欢这样的随意,喜欢这样的简单,也喜欢这样的心境。做个淡然的人,微笑着,面对一切。

5月

《雷雨》教学讨论及建议 谢晓霞

一、教材 《雷雨》,处于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的扛鼎之作,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灵活的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据此,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有关情况,了解戏剧相关常识。

(2)能力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初步了解周朴园复杂的个性。(3)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二、教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方式与学生互动:创设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阅读法。通过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讨论、质疑、比较读书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

下面,我着重谈一谈本文的教学策略及具体实施过程

三、教学过程

这一过程分两个环节,重点是第二环节的合作探究

(一)导入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后,我指出,曹禺先生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悲剧结局: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雷雨》,除了生命的毁灭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那些人性的启示?下面,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吧。

(二)合作探究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可以让其谈谈对周朴园的印象,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提出本节课探究的话题: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我设置了提供鉴赏人物视角和进入具体语言情境这两点思路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一话题,(1)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五个情境,让课堂讨论探究更有章可循,更集中紧凑。这五个情境分别是:①情境一 刚见面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 ②情境二 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控诉 ③情境三 周朴园袒露对侍萍的怀念 ④情境四 周朴园知道鲁侍萍的身份后大变脸 ⑤情境五: 周朴园签五千块钱支票的情节 下面,我谈一下情境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情境一“刚见面时周鲁二人的对话”中,我设置了以下解读步骤:

解读步骤:①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多少次?(共出现12次)

目的是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

②在此基础上,我设计这样的问题: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2)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但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过渡到情境二“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控诉”

在此情境中使用比较读书法:把“你们”换成“你”行不行?说出理由。

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你们”与“你”这样的人称转换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明确:“你们”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更主要的是周家,“你们”一词暗示鲁侍萍悲剧的产生不仅仅是个人原因,更重要的是社会原因,曹禺先生通过巧妙的用词把悲剧的原因社会化了。)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鲁、周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教师展示相关材料并做适当点拨: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3)教师提问:“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给出情境三“周朴园袒露对侍萍的怀念”

在此情境中我采取的是分组讨论法

问题: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虚伪的还是真实的呢?

讨论后明确:周朴园的怀念确实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不能因动机的自私而否定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真实性。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周朴园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

(4)过渡到情境四“周朴园知道了鲁侍萍的身份后大变脸”

在此情境中我采取了朗读法、分组讨论法和比较读书法。

①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让其他学生点评。然后提出问题: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换成周和鲁相认、抱头痛哭,共同回忆三十年前的美好时光?

②教师提供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探究舞台说明 借助心理学分析法

③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讨论此时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交流。教师也参与学生讨论,并给足时间讨论。

④ 经过讨论明确:此时的周朴园灵魂已被物质利益占据了统治地位,原先对侍萍的情感已被自私、残酷取代。虽然周的语言对侍萍而言是巨大的伤害,但是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鲁相认、抱头痛哭,那是有违

人性发展的,是不可想象的。

(5)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是怎么表现的——

过度到情境五:“周朴园签五千块钱的支票的情节”

问题1:“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请联系上下文来说明周朴园究竟是怎样解决和鲁侍萍的恩怨?

问题2:通过解决的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

讨论后达成共识:①办事周密,精明老到。但心狠手辣。②周用支票来打发鲁侍萍表现其资本家的本性——金钱是万能的。它既可以隐瞒事情的真相,又可以赎回自己的良心,足见其圆滑、自私。

教师点拨:“五千块钱的支票”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概念?出示投影:

“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鲁贵对四凤:你看她!跑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就周朴园赚的一次昧心财来看,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总收入的一百三十二分之一;就鲁侍萍一月八块钱而言,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收入。两者比较后,你能对周朴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对周朴园形象小结: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作者的观点:(投影)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作者显然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周朴园的,同学们的认识是多角度的,有政治的、有社会的、有经济的,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周朴园。如果把同学们的认识和作者的认识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的形象太复杂了,既有明显的否定性因素,也有浓厚的人性的东西,是善恶并存、好坏兼备的,是有点说不清楚的。那么,认识周朴园有什么意义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到悲剧无处不在、人生的不完满,尤其是在利益社会中,当人的情感与理智冲突时,人若不愿失去现实利益,就只能付出情感作为代价。3、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况其他人物呢?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雨》全剧,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周朴园。

5月

《琵琶行》教学建议 刘建华

今天的课题是《琵琶行》,打算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

1、教材简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2、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B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C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

4、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5、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法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三、学法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所以,我将采用比较探究式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喝一杯美酒,沁人心脾;听一只乐曲,心旷神怡,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比喝美酒还要醉心,比听乐曲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琵琶行》。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印发材料介绍“行”的诗体、作者及作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⑴提问: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⑵: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

举例:异地相逢泪涟涟;共怀世间愁郁情;吟曲赋诗总关情;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

2、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 我设计两个问题:

⑴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

⑵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1、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2、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3、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七)扩展提升

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八)推荐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6月

关于201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几点看法 朱思吴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题型来开考。材料作文,是考生根据命题者给出材料和要求,来写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所以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名家的三句名言警句。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

根据作文材料来解读含义:第一句的意思是,孩子们用童真、率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不会拐弯抹角。第二句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对世界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为什么啊?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断的正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她)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一旦迈向向社会,动脉便硬化,心理便僵冷。从赫胥黎的发问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人类尚未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他不想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他殷切希望童心穿过少年、青年而一直跳动到老年时代,于是童心永恒,变成诗人的梦与呼告。第三句分两层来解读。“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是比喻,世界将失去童心就像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样。“海底王国”是奥妙、神奇、博大深邃、深不可测、无穷无尽的,要探究海底王国的秘密,需要有儿童时代那般大胆的想象,奇妙的幻想。“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是一般性结论:面对纷繁的生活、无论谁,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世俗的毫无活力的成年人。

三句名言话童心、青春、成人,从结构上看是平行并列的。丰子恺的话,以叙述为主;赫胥黎的话,以议论为主;美国作家的话,比喻引入,推出结论。因此,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正面切入:让我们童心与时代一起跳动、童心不泯、童心永恒、青春永恒、灵魂永恒;也可以反面切入: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探究人类(成年人)失去童心的社会原因等等;还可以正反结合来写。这样看来,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题目的拟定、文章中心的确定,难度不大,但要写出佳作,考生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上一篇:审判庭庭长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加强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