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2024-09-24

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精选13篇)

1.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篇一

构建有效的教学行为,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等功能,并规定、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显然,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关键。然而,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主次不清、个性与共性混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正制约着物理教学目标乃至物理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 物理教学目标 新课程 教学设计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行为 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但是课改多年,教法多多,孰优孰劣,莫衷一是。那么,怎样的教学行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教学?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目前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抄写他人教案中的目标。②简单罗列知识点。③模式可以套用。我认为,要避免教学目标的格式化和简单化。

二、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使课堂充满温馨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肯定学生、少否定或尽量不否定学生,哪怕学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也不要放过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它犹如社戏中的一套开场锣鼓,又像长剧的序幕和交响乐的序曲,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之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

四、让现代教育技术为物理教学推波助澜

电教媒体声像兼备、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效果显然是靠单纯的语言讲授所无法达到的。例如,学习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时,可将这些不易弄清楚的内容,采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五、让物理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压强》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图钉为什么钉帽很大而钉尖却很尖、书包背带为什么做得很宽„„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物理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物理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参与度

要多元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ISBN-303-05875-3/G.4265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版)郭根福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作者:彭聃龄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儿童心理发展学》刘金花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第一版)袁浩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

【6】 《小学德育》 2011年第3期(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及成因分析)作者:冯文婷 吴发科)

2.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篇二

如今走进高中物理课堂, 会发现“满堂灌”现象有了改善, 探究式教学在形式上也得到了落实, 但是还存在如下两种不良现象。

1.“新课程理念用得多, 学生成绩就滑坡”的现象

目前误认为“新课程理念用得多, 学生成绩就滑坡”的教师不在少数, 他们认为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形式只是在有领导听课时才用一下, 应付了事, 认为学生文化成绩要上去, 必须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学习意识淡薄、不能与时俱进, 对教育教学改革只是随声附和, 没有领悟新课程和有效教学理念的真谛, 导致教学效果不升反降。

2.“课上热闹非凡, 课后稀里糊涂”的现象

有的教师错误理解启发式教学, 简单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说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就是启发式教学, 所提问题特别简单, 思维含量特别低, 而且不断重复, 例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对”等, 课上显得热闹非凡。但是, 由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只顾随声附和, 没有较深层次地思考, 缺乏实实在在的记录和训练, 导致课堂上一看就懂, 即便模棱两可也不懂装懂, 而课后一做就错, 稀里糊涂。

二、教师主导作用定位不准

教师主导作用定位相当关键, 新课程理念和有效教学理念一致要求评价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 而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 强调以学论教、以学评教。这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并不是完全离开教师主导而让学生彻底自学, 高中物理课程中有若干知识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下面以两个案例加以说明。

1.需要主导的时候, 教师没有主导

案例1.高一物理必修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1牛顿第一定律”新授课, 教师几乎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走进教室, 板书课题, 简单交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然后由学生看书。二十分钟后, 教师演示了几个有关惯性的实验, 刚拿出实验器材, 就有学生脱口而出“哦!这个实验我们以前老师做过, 现象是……”经过约十五分钟, 实验结束, 此时离下课大约还有十分钟, 教师布置学生做书后习题, 最后三分钟教师与学生针对习题答案进行对话, 直到下课。

这节课教师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那么这节课到底有没有需要教师主导的地方?答案是肯定的。这节课的内容的确是衔接于初中物理的, 但是至少有两个地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

第一个地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背景, 关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三位主要科学家的核心观点, 学生往往分不清。教师应该果断主导,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板书“维持”, 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 板书“不是维持”, 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指出伽利略只推断出物体不受力将永远运动下去而不停下来, 至于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他不明确;笛卡儿的观点, 板书“直线”, 即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它将沿同一条直线运动。这样, 学生才会清晰地认识到几位物理学家各有千秋, 牛顿第一定律确实需要牛顿得出来。

第二个地方是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 学生不容易领悟伽利略精妙的逻辑推理智慧, 只停留于囫囵吞枣的状态。教师仍然应该果断主导, 梳理斜面理想实验的探究流程, 经历了一个实验事实, 三个理想的推论。一个实验事实, 是指小球在一个斜面上由静止释放, 必然要沿另一个斜面向上运动, 哪怕斜面不光滑也能实现, 如图1中的 (1) 所示。三个理想的推论, 依次为:假如没有摩擦等阻力, 小球将沿另一个斜面运动到释放时的高度, 如图1中的 (2) 所示;再将另一个斜面倾角减小, 假如没有摩擦等阻力, 小球仍将运动到释放时的高度, 如图1中的 (3) 所示;将另一个斜面倾角减小到零, 假如没有摩擦等阻力, 小球仍然“渴望”运动到释放时的高度, 于是小球一直运动下去, 如图1中的 (4) 所示。这样, 学生将特别佩服伽利略的思维, 彻底领悟其高超的逻辑推理能力。

2.不需要主导的时候, 教师盲目主导

案例2.高一物理必修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5自由落体运动”新授课。教师花了较多的时间认真带领学生一个个地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包括, 甚至将一些比例关系也罗列出来了, 教师板书得条理清楚, 强调这些公式如何重要。公式讲完后, 解答例题给学生看, 大约留有十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做随堂练习题, 最后还用两三分钟对习题答案进行简单点评, 直到下课。

实际上, 教师推导和板书的这些公式, 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主推导出来, 这里根本不需要教师主导。教师盲目主导,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加重了学生负担, 因为学生还以为自由落体运动的系列公式需要单独记忆呢。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同学们完全不需要单独记忆它的公式, 仍然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公式就能解决问题, 这里只需要持欣赏的心态理解一下其公式特点就可以了。

三、教师教学方法选择不妥

当前, 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主流方法, 但是如果什么问题都一味地探究, 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时候用讲授法效果更好。新课程和有效教学理念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并非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案例3就能说明问题。

案例3.高一物理必修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5向心加速度”新授课。教师首先对教科书上的两个实例 (“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和“小球在细线的牵引下绕光滑桌面做匀速圆周运动”) 进行解读导入新课 (属于讲授法) ;然后交代向心加速度的定义, 板书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公式, 再结合上节课所学的v=ωr, 得到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公式an=ω2r (属于讲授法) ;对书上的“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表达式”栏目, 教师布置同学们看书, 大约过了五分钟, 教师提到“看明白了的同学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这里使用了学生自主探究法) 。上述过程用了不到十五分钟, 然后教师开始解答例题, 布置随堂作业, 直到下课。

这节课如果优化一下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会好得多。导入新课用实验法, 利用实物简单模拟如图2所示的小实验, 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兴趣, 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

“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表达式”难度较高, 采用师生合作探究法或者讲授法。如图3所示, 设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为vA, 经过很短时间△t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B, 通过矢量平移, 得到由vA、△v和vB组成的矢量三角形与△OAB相似, 考虑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vA=vB=v, AB=△l, 由对应边成比例有:, 由于△t很短, 近似认为:,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由 (1) (2) (3) 式联立解得:.

这样, 在学生易懂之处采用实验探究法激发学习动机, 在学生难懂之处用师生合作探究法或讲授法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效果当然好。

四、教师分层教学实施不够

有效课堂最根本的条件应该是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了解学生情况, 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合理布置问题梯度, 分层教学。然而, 目前我国分层教学的实施现状很不理想, 许多地方是流于形式。分层教学要求对好、中、差生一个样, 但教师为了大容量地完成教学内容, 课堂上甚至没有简单题目, 也不让后进生参与, 直接导致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长此以往, 最后只有极少数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把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精英教育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国孔子时代就讲究因材施教, 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分层教学。课堂上要实施好分层教学并不难, 教师只要根据学生实际变换课堂教学方式, 设置问题的思维梯度, 兼顾各类水平的学生, 管教管导, 让全体同学全员参与、集思广益、共同提升、效果就会好。例如, 对安静害羞的学生, 可以交代一个思考题让他构思;对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 可以请他板演;同样是上台板演, 也可以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 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完成任务, 都能体验成功。

总而言之,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课堂,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准确定位主导作用, 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3.自主性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篇三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也就是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真正成为高中物理课堂的主人。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通过自主性高效物理课堂来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以及动手实验中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性工作。

关键词:自主性;高中物理;探究;实验;讲评

在高考的压力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线教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以期能够灵活地应对高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事实上,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越来越找不到物理学习的兴趣,课堂参与度也比较低。所以,课改下,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也为了确保物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一线物理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对教学思想的重新塑造以及自主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主动求知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自主性的高效物理课堂进行论述。

一、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物理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以确保学生在问题探究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能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以“重力势能”的教学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下面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1.回忆:什么是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3.思考: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

……

组织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初中物理所学的相关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再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以为高质量物理课堂的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可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对教材的学习都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高效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组织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方面。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实验教学一直呈现的状态是“背实验”“做实验题”的模式,在学生眼里“实验”就是一个名词,与其他物理学习知识没有区别,导致实验课的价值得不到发挥,实验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构建“自主性”的高效物理课堂中,教师、学生都要转变对物理实验的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来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体验实验中真正理解物理,提升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物理相关知识的理解,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木板、图钉若干、橡皮条、白纸、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等实验器材进行自主实验,并结合教材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等,同时还要在自主实验中总结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等等。可见,在学生自主动手实验、自主分析问题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高效实验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组织学生自主讲评物理习题

习题讲解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更是显现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平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讲评思想,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讲评,以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

例如:一个物体沿着高低不平的自由路面做匀速率运动,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力做的功为零 B.动力做的功不为零

C.动力和阻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D.合力做的功为零

组织一名学生以“小教师”的身份进行讲解,比如:该题的考查点、题干的分析等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思想,要通过组织恰当的自主学习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交流和思考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促使学生在高效、自主、探索的物理课堂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军.探究式物理课堂的流程及构建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5(5).

[2]彭知文.高中物理多元化自主课堂研究[J].科技信息,2011(12).

4.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四

潼关县潼关中学 刘新宁

“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讲,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所谓有效教学,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产出(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创造教育价值,使公式中的比值量大,让物理课堂更有效、更实在呢? 一.注重教学设计。

1.紧扣《

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后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明确三维目标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深广度。(2)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技能领域的发展水平。(3)习题要精选,既要考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要考虑思路和方法的训练,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减轻学生负担。

2.授课紧密联系实际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现象、生产技术中的问题、生活经验中的事实等各个方面与物理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骷髅。物理学要有骨干,还要有血有肉。有血有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实践中的物理现象的联系,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就是物理学的血肉。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把教学与生活问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产,认识世界,源源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又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分析物理现象,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物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如讲授了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高速公路转弯处为什么外高内低,学习了动量定理以后,应引导学生解释从高处跳下为什么要做下蹲动作。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讲授超重和失重后,可以布置学生调查宇宙飞船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到学有所用,进一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用数学方法。

物理和数学是分不开的,一定要使学生具有能自如应用数学这一工具的能力。这一工具如果应用得好,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例如:在解决子弹射入木块这一类问题时,学生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中包括了:子弹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受力;木块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受力以及子弹与木块间的相对位移等多个物理量,这时利用图像就能使问题简单化,如右图所示:在这一图像中,各物理量一目了然,还可以同时对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很多,如:极限法,判别式法、图像法、函数的应用等。在教学中注意多积累一些,对物理教学很有帮助。

4.利用现代科技设备辅助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难度高、容量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利用一些辅助设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节省时间,提 2 高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例如:利用PPT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利用flash动画形象模拟物理过程和物理模型;利用视频展示实物场景;利用投影仪则可以把学生的解题过程随时展示并同步点评。

5.精心编撰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针对课堂所学知识精心编撰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例如,针对“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固有属性的一个物理量,就可编撰下列一组问题:

(1)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个2.0×10-8库仑的点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是4×10-10牛顿,P点的场强是多大?假定在P点改放一个8×10-8库仑的点电荷,P点的场强是多大?如果在P点不放电荷;P点的场强是多大,为什么?(2)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可知,电场中某点处的电场强度跟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由可知,电场中某点处的电荷所受电场力总是跟电荷电量成正比。

C由公式可知,E与q成反比;由公式可知,E与q成正比。可见这两个公式是不相容的、D、放入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改变时,电场强度也随之改变;将检验电荷拿走,该点的电场强度就是零。

这些问题很容易把学生对电场强度的模糊认识暴露出来。有的学生不理解解概念硬套公式,有的学生则以为“q变F就变,E也随着变;没有q,F就不存在,场强也就也不存在了”。澄清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模糊认识,就会对电场强度概念有正确的认识了。

对于相似概念也可以从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出发,进行比较。

例如:学习磁感应强度后再设置“放入磁场中某点处的通电直导体所受的磁场力为零,则该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这样学生对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就更理解了。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式已从“教师教授、学生接受”向“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转变,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由讨论的场合,创设听取意见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自主探究顺利进行。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和自主式学习,有的教师由于探究教学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产生困惑: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否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具有一致性.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看,探究式教学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习得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与策略性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体验,在感知的基础上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对此,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求所有内容都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虽然有一定程式,但并不是每一次探究活动都必须具有所有的程式,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一个探究者的角色开展思维活动.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你的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强调合作性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共同的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的目标。合作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而探究式教学也非常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 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解决所有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此时合作自主尤为重要,例如:讲解一道习题要让所有同学都理解需花费十五分钟,而程度较好的学生会感到太慢了,浪费时间。换一种方法:一道习题经过五分钟讲解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掌握了,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表示听懂了,另外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有疑问,此时,我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会的同学可以给不会的同学讲解。我则走向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五分钟后不仅所有的同学都表示理解,还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而这些由学生自己经过讨论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

5.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篇五

管窥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文/李云辉

摘 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课程理念、标准和目标进行逐步的落实。在课程改革的巨大浪潮中,应当更加注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研究并落实“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开发与建设课程资源的力度,注重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落实素质教育。

6.如何构建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六

【关键词】目标;合作;训练

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我认为高中物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主要有五个要素,即目标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汇报,目标训练等。

1 目标问题

每节课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和典型问题。其次,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体。所谓具体,就是要求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即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学生的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具体化。

在具体操作中,我注意以下几点来精心设计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

1.1 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探究体现在操作上具有层次性,并且每一步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能激发不同知识程度和学习意向学生的积极参与,并能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1.2 问题的探究性。提出的问题具有适当探究空间,并且符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学生必须能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探究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

1.3 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可能不是唯一的,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和相互交流中得到启迪,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素质。

2 自主学习

教师主要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是学生搞好自主学习的前提,而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学生,其手、脑、眼各器官能协调作用,大脑的兴奋中心处于优势地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加快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当然,读物理不同于读小说,要读懂读好,必须开动脑筋,掌握特殊读法。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2 合作汇报

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经过看书、记录、思考、推理、计算等过程,大多有了自己的见解,但也会有理解不深的或是不会的,这就需要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两个人的合作机会最大、效果最好。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合作来解决。然后由小组组长要及时汇报。直到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时教师才能作适当点拨。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挖掘潜能的机会,不能心疼,不能手软。

3 目标训练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课堂训练必须坚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目标为本,贵在“恰当”、“适度”、“创新”,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探究物理知识,从自信走向成功。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出示典型例题,提出作答要求;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并通过一题多解来指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

其次是通过导学案编制适当的随堂检测来巩固所学知识。同学们在下课前的很短时间内总结、整合、提升,感悟新课学习的收获,提出存在的困惑,并由小组长统一上交。这样,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高效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7.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篇七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就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够对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实践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作为一门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是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构建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同时,新课改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实现综合的发展。因此,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这一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情境教学法一直以来都是一线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情境教学法,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往往是形式化、模式化严重,所创?O的情境并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很难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需要对情境教学法有更准确的把握和认识,能够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着眼点,找到情境与教材的契合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内容时,就事先准备好了筷子、杯子、水,将筷子放进装有水的杯子里,此时学生发现筷子像弯了一样,学生不由的会问,这是为什么呀?此时,我带领同学们进入光的折射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当然兴趣高涨,学起来也是激情满满,当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解释了这一现象时,学生们也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更愿意主动地探索更多的物理知识了。可以说,通过这个小小的,有趣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光的折射”的热情和积极性,开了个好头,整体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

二、善用生活教学法,让学生对初中物理有更准确的认识

初中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将生活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能够让学生一轻松的心态去学习物理知识,在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之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同时也加深了对某一物理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还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在坚持以生为本、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努力地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去。

例如,我在教学“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我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在家尝试着推沙发,学生发现,小的力气去推沙发,推不动,而沙发一旦被推动,就会很轻轻,此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问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我在开始教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值、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学生当然比较感兴趣,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我又让学生想生活中哪些现象用到了摩擦力,学生会想到自行车车轮的花纹增加摩擦力,用滑轮溜冰鞋走路减小摩擦等现象。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顺利的解决重难点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时代诞生的新技术,而且多媒体技术因其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和青睐,在实际应用中也加强了对其的应用程度。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存在局限性,仅仅是靠PPT、音视频这些简单的内容教学,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了电子屏幕上,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整体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需要突破这一尴尬的境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程度,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更多重难点问题,给学生带来更精彩的课堂。

例如,我在教学“磁场”这一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发现,对于磁感线这一内容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我就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了磁感线和磁场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描述磁场磁力分布的特征,磁感线具有自己的分布规律。之后,将微视频分享给所有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播放和暂停视频的内容,以对磁场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在学生整个初中学习阶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地改变既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努力构建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本文所给出的创设有趣的情境,善用生活教学法,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是个人认为比较有用的实践方法,当然我也会继续研究,继续为初中物理教学事业的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丁红.刍议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生活教育,2016(07):101-102.[2]彭所平.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4(04):37.作者简介:

8.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篇八

【内容摘要】新课改对如今的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进一步改善。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益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在乎学生的应试能力,考分上去的代价就是学生死板,一味死记硬背却失去了自主性。殊不知人才是历史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对历史的人文情怀下降,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如何才能兼顾历史教学的人文情怀同时不降低学生的考试能力,基于此,根据我十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建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育方式的主体,那高效课堂教学便是教育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依仗。这其中,不但学校要给予完善的教学设备,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教学知识储备,身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更要有足够的兴趣,要有长足的决心。新形式下,我们抛去了原本沉重的作业负担,教育者运用先进且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应该的教学质量,同时培养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将教育者作为课堂的主体,将高考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对我们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极为不利的。其原因,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将历史的应试性作为历史学习的目的(1)学校以及教育者过分看重一班分数的增减。部分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合格率”,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苛刻。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惯性以及依赖性,学生的自主能力下降。

(2)身为受众的学生安逸现状,不思进取。在高效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却意识不到这样的现状,仍然沉浸于之前的教学模式中。

(3)学生家长从小就给学生灌输教育者才是权威,教育者所说的话才是道理的逻辑,并以因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冲撞教育者感到耻辱。

2.忽视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人文性

特有的历史事件具有独特的历史情怀,例如成吉思汗入侵欧洲,是破坏周边国家安全和平的侵略战争,而当时的人们却认为这是一件封疆?U土的绝大功勋。面对这一历史问答,可能多数教育者只会给学生念一段利弊得失,却没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意义――以史为鉴,以知兴替。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高中历史老师由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动机,方式方法都难以及时指正。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1.切合学生实际,建立科学目标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育者应牢牢把握此点,做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不是围绕自己。教学计划应该根据课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可贪图速度而招致学生理解不了教学内容,参不透其中的历史意义。

2.对历史教学课堂的形式创新,增强历史代入感

首先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在教室内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条件允许的话提前给教育者布置一下背景,增加历史代入感。

其次,教育者要开放视角,就一个有着多元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一次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没有发表看法的学生来总结,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热情。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收集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正史野史记载皆可,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满。

3.把握学生的探究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无兴趣将对学生历史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培养兴趣最大的难处便是找不到学习历史的规律。而历史课程的特点便是分散,很多事件连不成一块对学生的记忆也有很大的阻碍。针对此点,教育者要传授给学生们一些学习历史的规律方法。

4.教育者科学组织评价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高中历史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地方,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作为管理者,不应该一味的去给学生们灌输枯燥的历史知识,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自然。

其次,在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之外,也可以给学生们“留白”,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历史事件起个头留给学生们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来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结语

我国有着泱泱五千年的壮美历史,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背后独特历史意义,并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清楚。身为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学生带进门,大部分的历史,都要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让学生亲自体会“身在历史其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9.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九

[关键词]有效教学 增加互动 差异化教学

一、教学前的准备

1.确定目标

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要多方考虑,既要在满足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更应该在详细研究课本教材的基础上,依据现有资源及能力,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步骤大概有三,第一、紧扣教材,理清教学内容。紧扣教材就是要明确教材内容,将内容理清楚,熟练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结合课标,明确教学范围和程度。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课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物理教学时,要教哪些内容?要教到什么程度?第三,深入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同时也要深人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兴趣爱好等等,从而制定出详实可行的目标。根据以上三个步骤,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实现有效教学指明方向。

2.把握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整个物理知识体系有着准确的把握,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有效教学。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的备课时,我们要结合教材、课标,准确把握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一“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明白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清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把握住重点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的方式。这样一来,在教学时,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哪个知识点是本堂课的重点,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1.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导人课堂,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差异化教学

在接受不同水平的小学、初中教育之后,高中阶段的每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相同,物理学习能力和基础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同时提高对物理基础薄弱学生的帮扶力度,缩小其与整体水平的差距;对物理学习能力强、接受快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通过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使学生均衡发展。

3.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尤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上台参与实验、分组讨论问题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物理教学,这样的学习效率更高。

4.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教育设备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黑板、收录机已经被投影仪、多媒体所取代,尤其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物理知识更为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同时,也节省了不少板书的时间。例如,通过三维软件制作原子模型讲解原子结构,可使学生通过视觉直观,了解要学习的知识,进而更好、更快、更准确的接受新知识。

三、教学后的反思

物理教学后,及时进行反思,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教学能力、水平,而且会提高教师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把握程度,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使教师找到不仅适合自己,而且能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思时,反思的内容是:教师应自我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若达到教学目标,要认真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要仔细分析失误之处,并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分析,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整改。我们可以采取写反思日记、观看课堂录像、听取学生的意见等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深刻的教学反思,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0.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探究论文 篇十

1、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要想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采用科学正确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对此,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各位教师参考:

1.1转变教学观念,解放学生思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对于存在的疑问也是被搁置,久而久之,成为攻不破的顽疾。而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正确的,并不理会学生的质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思想也被束缚住。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制定并调整教学计划。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与困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问题,让学生在平等主动的环境中开拓思维。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重力加速度“g”时,一些教师只是将定义通读一遍,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开始让学生记忆公式、做习题,学生在迷迷糊糊的基础上就开始了习题训练,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彻底理解加速度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对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可以通过道具演示、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判断分析“g”的相关因素,求出与之相关的数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g”,在以后的运用中才能得心应手。

1.2定期进行反思,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教师应当定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授课方式,不断进行改进。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教师可以在脑海中回顾整节课堂,考虑自己是否完善的将教学内容表达了出来,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教学难点是否安排得当等等,并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为学生负责,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定期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经常阅读物理专业的书籍报刊;经常观看网络物理教学视频;听取其他物理教师的授课;向比自己优秀的教师请教授课秘籍等。在准备讲课内容的时候,要将教材弄透彻,并编写出完善的教案,预估授课时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教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力军,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完成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综合素养。

1.3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对物理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去,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不能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乐趣,会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由于力的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在讲台上互相推,观察两人脚底移动的现象,再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摩擦力原理。此外,课堂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成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霸占”了整节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旋律,这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大大打压。所以,课堂学习方式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时,一些学生容易钻牛角尖,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物体的原始运动状态等,等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进行总结解释,这样,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更加深刻。

1.4采用针对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内容繁多复杂,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授课,且不说无法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效果,就是时间一长学生也会产生疲倦,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针对性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而且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更为方便。比如,教师在讲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与位移的关系时,使用小车来做实验更能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其中的原理,结合实验,再向学生讲解v=v0t+at,s=vt+12at2等公式概念,会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再以下题为例,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V,接上8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降为2。4V,则可以判断电池的电动势E以及内阻r是A。E=2。4V,r=1ΩB。E=3V,r=2ΩC。E=2。4V,r=2ΩD。E=3V,r=1Ω对待这样的计算题,教师要仔细的`将每一步进行剖析,并列在黑板上,让学生体会每一步的原理,该题可以这样讲解:因为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为3V,所以E=3V,当R=8Ω时,U=2。4V,所以I=0。3A,由E=U+Ir得,r=2Ω,答案为B。总体来说,高中物理涉及到基本概念、名词定义、公式、物理实验、计算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最适合的方法,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1.5加强师生交流,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物理学习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只有拥有良好的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实现有效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没有打成一片,隔阂太大,出现教师“进门就讲,讲完就走”的现象,期间不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这样的教师也心存忌惮,不敢主动与之交流,甚至有疑惑的问题时,也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这严重阻碍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此,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主动询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主动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不足之处。除了在学习上,教师也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与学生做朋友,解决学生的困难,当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而不是凶巴巴的古板老师。学生也会喜欢上这样的教师,进而喜欢上物理课程。学生的思维散发要处在轻松的环境中,而良好的交流正奠定了这样的基础。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综合水平的提高。物理教学的开展不应该局限在教材上,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点,寻找超越教材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二者相辅相成,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而推进物理教学的动态开展,实现有效的教学结果。

1.6利用现代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与初中物理知识不同,甚至在本质上属于两个层次。高中物理知识抽象、复杂,很多实验都无法在课堂上或者实验室中完成,这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的现象。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教学设备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知识内容。像多媒体设备、实验计算机等,都能成为良好的辅助道具。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看到物理现象与规律,如物体的抛物线运动轨迹与初速度的关系或者将实验器材与实验计算机连接,可以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又如在学习两个小球碰撞后的运动轨迹时,在现实的实验中无法有效的获得,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输入相关的数值,获得形象生动的轨迹图形。现代设备的有效利用,还可以大大缓解教师的备课压力,让教师有时间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实现有效教学也起到了帮助作用。高中物理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网络运用到教学中去,不断获取新的教学手段,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新课改要求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础上的,教学手段也要与现代接轨,积极利用现代资源,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2、总结

11.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十一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层层贯彻落实,高中物理教师要重新树立教学理念,真正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虽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否有发展或进步才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确切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中教育界产生了有效教学的理念。随着心理学以及科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教育界的相关人士才明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确切理念。我们要想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有效性指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余深文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事教学的有效性,他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发展与进步。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面对当下的新课程改革,切实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一些几点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做好角色定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学习就是学生、教师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 1

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双方彼此的探究观点与情感体验,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进与共享,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教学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实现课堂教学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主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强调探究教学的思想,倡导多元化教学

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以达到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精神。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者为中心的教学框架,把探究式教学作为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的中心思想,提倡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物理实验操作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

三、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许多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都只是走个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合作学习的实际作用。所以,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是,不仅要注重

对学生分析、提炼、对比、鉴别、归纳能力的培养,还有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利用图表、数据、实验、模型、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并融入实践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物理思想、学习策略等,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制作课件、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物理知识过于抽象的缺点,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操作一些合作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切身体验。

四、重视实验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在新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实验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物理学中,几乎每个概念、定律的创立、发现及发展都离不开物理探究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和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形成科学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所不可缺少的。然而,要想掌握物理实验的操作,就必须从物理实验的基本功做起。物理实验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实验基本功的训练是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对学生以后学习实验操作类的作业具有很好帮助,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每节实验操作课,按照中学物理实验标准上好每一次实验操作课。那么教师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熟悉实验操作的每个细节,注重演示实验的规范性。物理实验就是一种操作技能的展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课堂上,教师的演示操作就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依据。教师要在课堂上多次演示,力求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娴熟、完整,确保实验效果明显。对于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加以辅助,展示真实的实验操作过程。

2、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学习之前,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把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所需器材等要弄清楚,写份预习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动手参与,最好每个人都有独立完成一次实验操作的机会,并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实验后,每个学生都要规范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的结论及经验。通过以上训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功、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

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方向起着反馈与指导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行为,并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高效地物理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物理教师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课堂评价机制。

1、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这里我们不仅是观察教师在讲台上的教学基本能力怎样,导课是否高效,过度是否自然,备课是否充分,还要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学

生的学习成果,即是否背的住概念,是否能做题等,更有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师要通过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体验、如何思考探究,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来评价这堂课的有效性。

3、不以课堂容量论成果。一堂课的有效性与本堂课教师教授的内容多少没有关系,而是要以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技能提高了多少来衡量这堂课的有效性。

12.活用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篇十二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62-01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寻求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设计的生命,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师生关系和谐,是构建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基础

现在的初中生逆反心理很重,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发展了良好的情感关系,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情感促使他将这种感觉迁移到教学上,学生爱屋及乌就特别喜欢这位教师的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理潜能,使学生的认知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变得灵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发挥其创造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质疑,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研究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物理时,学生能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这是他们主动钻研学习的表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越了教师的预想,甚至会让你措手不及。有的教师死守教案,从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置之不理,对学生有创意的认识随意否定,这样很难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更多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才能找到学生的增长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利用橡皮碗吸玻璃板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学生印象深刻。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使用关联性教学,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关联性教学是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物理课程自身的特征,利用物理模型以及物理同其它事物的关联性进行教学探究。另外,物理也是与其他课堂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因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物理知识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它学科的知识点,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不仅能够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而且有利于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立物理模型来讲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学起于思,源于疑,有疑问、有思考,学习的真谛矣!科目教学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基本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特别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物理新课标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情境,积极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知识问题融于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其充分经历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等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要构建有效的初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教师就需转变教学观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的构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训练、丰富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这样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杨万满.新课标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探究[J].教育界,2012,22(32)

[2] 孙志浩.新课标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探析[J].浙江教育研究.2011.03

[3] 陈水娣.探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1(3)

13.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探讨论文 篇十三

长期以来,教师迷失于应试的樊篱,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育要崇尚实务,回归本真,高中物理教师要摆脱题海战术的桎梏,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究.

一、精心预设,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解读教材,精准把握学情,明确重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设计教学.例如,在讲“电容器的电容”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电容器的概念,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电、放电,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领略物理方法的微妙,体会物理科学的力量;教学重点: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需要突破的难点: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如电容器的构成、充电和放电现象、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电容器的基本作用.也有实验探究,如在了解电容器定义的基础上,探究电容器电势差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从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了解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及探究过程.还有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例题探讨.

二、运用导入、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摆脱理论灌输,突出“物理味”,让学生在实验中建立概念、发现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新知的学习.教师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抽出磁铁,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线圈内有电流?插入和抽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怎样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让学生分别观察N极插入、N极抽出、S极插入、S极抽出时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磁铁感应电流产生磁场方向.又如,在讲“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时,教师可以演示涡流生热实验,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线圈接入反复变化电流,若电流变大,则磁场变强,激发出感生电场,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产生旋涡状的`感应电流.因导体存在电阻,所以产生发热现象,从而认识了涡流的热效应.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的特点,能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师生的青睐.高中物理知识抽象难懂,学生接受起来会感到困难,教师通过图片、动画丰富呈现形式,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在讲“重力势能”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创设情境,“纷飞的雪花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看似柔软的皑皑白雪却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雪崩”,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漂亮柔软的雪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重力势能的存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定格、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或通过模拟实验,将肉眼不易观察的内容宏观化,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例如,在讲“分子及其热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呈现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就会沿着这个方向运动.而在下一瞬间,它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

四、精心创设习题情境,实现高效讲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习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知识、情感、智慧在练习中共融.教师应构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习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获得发展.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习题如下: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毽子由羽毛和铜钱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B.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C.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D.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应在生活中挖掘素材,提取物理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反思教学行为,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上一篇:幼儿实习教师指导评语下一篇:校友联谊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