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2024-08-21

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共8篇)

1.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篇一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大专毕业后,于2009年7月开始在XX市XX路桥收费站车辆维修班组做汽车修理工。三年来,我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研究探索汽车相关理论知识,使自己的维修技术得到了提高,到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现将近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上要求进步。几年来,我积极参加班组的各种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杂志报刊、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修理工作,对自己所服务的单位充满感情。

二、在工作中注重学习。能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便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我阅读了很多汽车保养、故障排除等方面的书籍,在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边学边干,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弄通弄懂,使我的技术有了新的提高,这使我更加热爱修理这项工作,也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三、技术上精益求精

业务上,我不断钻研学习新技术,在维修这方面能够从整体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及时完成领导下达任务,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维修案例。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或者有时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起动方可着火。无故障码。

故障分析排除:

1、检查油路。无故障码一般首先考虑是机械故障,启动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油路,如果燃油管路进空气,会造成启动困难。共轨系统,油路排空气相对困难一些,因为手油泵排空能力很小,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费力,根据我们实际遇到情况来看,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我们可以试着松开油泵回油螺栓来排空气,必要时可松开高压油管,利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空转来排空气,但此时要注意燃油不要弄湿各线束插头。如果确定是没有空气,那么就要考虑燃油管路有堵塞的情况,最好从油箱、进油管、油水分离器、输油泵、柴油滤清、高压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一路细细检查,有堵塞情况排除堵塞;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进油软管或回油软管内径太细太长导致进回油进回油不畅,比较严重的也会使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起动。此时,需要更换符合要求的进回油管。如果确认依然没有堵塞的话,那么再检查整个油路是否有泄漏。尤其喷油器横腔,确认是安装问题还是磨损问题造成的再进行相关处理。如果前面的情况都正常的话,油路的问题基本可以排除。

2、检查电路:首先检查ECU是否有电,没有电肯定启动不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电装系统的油泵有两个PCV阀,这两个阀如果位置插反了,也启动不了,而且不报故障码,那么我们首先辨认一下插线上的记号,有标记的靠飞轮壳面。如果标记已经脱落,就将两个插头换一下再试试看,能启动的话说明就是PCV阀插反造成的。

3、检查油泵安装角度:如果依然无法排除的话,那么就考虑是

否供油时间有问题,检查油泵的安装角度或检查飞轮是否原配飞轮。

四、专业进修情况:

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些高科技术产品不断补充到汽车维修行业当中,本人于2010年3月到2012年7日,参加了嘉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函授班学习,考取本科文凭,使我从中学习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汽车故障诊断。回来后,学以致用,使我在工作中少走不少弯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用车,从而使我更加坚信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从事技术工作的简要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但是,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的。克服不足,学无止境。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报效单位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为单位贡献我的全部精力。

2.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篇二

笔者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以下简称设备专业) 为例, 分别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课程目标等方面对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一方面, 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 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要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民生问题,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 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

我们在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时, 从人才市场需求及本专业特点出发, 在职业岗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确定主要工作任务, 提取必备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要求, 确定专业教学内容, 配置对应的能力训练教学模块, 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 就业岗位分析

课程体系建设前期, 应首先进行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以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划、劳动生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现状, 把握市场经济对毕业生的需求, 职业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这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体系要遵循“以职业技能形成规律为线索构建课程体系”的规律, 以职业岗位技能形成规律为主线编制教学进程, 专业理论为实训服务。

2008年底, 我们对2002~2008届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276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具体见图1。从图中可见, 抽查的毕业生中从事安装工程施工职业岗位的学生多达42.02%;从事与施工岗位关系紧密的消防、预决算、房地产、设备营销等岗位的占36.6%。两者相加,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施工、施工管理方向的就业人数占70%以上, 而设计岗位的就业人数比例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 建筑设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着重于为安装工程施工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是课程开发的依据。从学生就业后的主要职业活动内容归纳出学生在校期间应培养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有:专业技术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因此, 我们需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为培养现代化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它是一个担负着特定功能、具有特定结构和开放性的知识组合系统。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其构建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让职业技术课程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赋予学生履行职业职责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知识和理念、道德素养和品质。

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典型工作任务等的分析, 我们构建了建筑设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知识体系, 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一) 理论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应包含学生完成具体实践任务必需的理论知识, 必须反映社会实践现实和趋势, 它通过工作过程的需要引出, 注重知识和技能相结合,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突出实用性, 强调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淡化理论推导过程, 降低内容深度。因此, 我们对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制定以下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见图2。

应正确处理各个知识教学模块之间的关系。基本素质教学和计算机应用知识教学是当前大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教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 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 但相对来说, 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 因此, 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稳定性特点;专业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实用性特点, 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学生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二) 实践教学体系

对高职教育而言,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借助特定的项目训练为主要形式, 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 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具有情境性、全程性、完整性、开放性和工学结合等特征。

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 精心设计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重要。同时,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独立、互相支撑, 它能促使学生理解、吸收并深化理论, 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与科学技术进步同步, 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 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也就是所谓的“真题化教学”。我们从学生就业岗位出发, 分析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见图3) , 校企联合, 对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制定以下实践教学内容, 见图3。

其中, 安装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 模拟实训在校内计算机实训室完成;识图实训在教室完成。新实践教学方案实施后,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了教学质量,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增强了工科学生的工程应用意识; (3) 提高了学生就业上岗能力, 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4)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普遍提高。

结语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应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以能力训练为轴心, 淡化理论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 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应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同时, 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和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按照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有机协调。

摘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主体和核心,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以学生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为基础,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本文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基于工作任务, 对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目标与规律要求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3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6) :139-144.

3.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篇三

摘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分析,指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并归纳出电子类企业一般工作过程理念,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条件进一步分析电子信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电子信息专业

0引言

自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历程之上。特别是国家启动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示范性高职院之后,职教界更是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试尝,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大多数职业院校都设置的一个专业,因为电子类专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专业之一,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质量培养的成功与将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现状及改革简介

勿庸置疑,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现状是继承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虽然前几年高职院校也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比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案例化课程体系等。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没有摆脱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课程的设置还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课程的内容还是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实训试验的内容还是以验证性和简单重复性为主。职业教育多年的教学结果显示,我们按照传统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达不到电子信息业界发展需求的人才标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倡的改革主流方向,其强调的是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实践操作能力要体系化的同时,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同时体系化。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理念提炼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模式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是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德国的施耐尔教授等认为:“工作过程是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在此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对南京国显电子有限公司、南京伟幅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夏普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量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并参照相关国家示范高职院的建设成果后深入总结,得出下面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框图:

图1表明了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范围设置。

3根据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确定的职业能力分析

电子信息企业的工作过程是高职院毕业生从事的各个具体工作岗位,也是电子信息企业必定设置的工作环节。每个岗位的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不相同的,我们把这些工作岗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罗列出来,并进行科学归纳,就是高职院毕业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研究我们把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列在下面:

3.1电子产品辅助设计高职院毕业生的定位应在辅助设计的岗位上,根据研发工程师提供的原理电路图搭建硬件电路,并进行前期测试:根据研发工程师提供的软件模块熟练地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能读懂软件工程师开发的一般应用程序;能帮助研发工程师编写设计文档:会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等。

3.2产品工艺文件设计工艺文件设计是高职院毕业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也是企业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重要联系渠道岗位。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多数企业的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的原因是缺少一定数量的即能在一定水平上懂得产品的研发流程又懂得产品生产工艺的人员。

3.3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装配工作是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就职的大多数岗位之一,也是体现高职院学生动手能力特点的岗位。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不能长时间定为在这个岗位上,他们要有发展空间,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后能成长为更高职位上的发展能力。

3.4电子产品检验在对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后,认为电子产品检验是我们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这个岗位的自身特点是:对企业的产品性能十分熟悉;对产品参数要牢记于胸:对产品结构了如指掌;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非常熟练。

3.5设备运行与维护这是单独列出来的一项职业能力,主要是针对大型电子类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而要求的。在对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夏普显示器公司等企业调研后,注意到这些大型企业的生产大部分都采用SMT设备来加工产品,因此对SMT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能力至关重要。

3.6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这个岗位对人的素质有特殊的要求:首先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上,能够适用长期出差要求;其次对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要求很高:第三是职业道德与忠诚企业的素养十分严格。

3.7现场管理管理能力贯穿于上述各个岗位之中,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让来默化,在条件成熟后,他们也能自然地胜任管理岗位。

4根据职业能力确定的学习领域及课程设置

根据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进行重组,设定一个个能涵盖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在学科知识体系课程中,学习领域内容体系单一,比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C语言编程技术、专业英语、电子测量与仪器、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原理、电子整机工艺、电视技术、平板显示技术等等。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学习情境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在学习情境内部按照工作过程的环节组织教学。一个学习情境的设置按照人的认知能力的特点结合工作过程的实际构建,达到正在学习的和正在练习的目标高度统一,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相吻合。

在实际安排过程中要考虑人文素质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素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可素质拓展课程根据我院区域特点和就业方向设置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

5总结

4.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篇四

一、个人简历

2010年6月,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各方面均表现突出。下面就从专业技术工作方面,对我这几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总结:

二、思想品德方面

首先,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园林绿化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

作为一名工程项目技术人员,我一直坚守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努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寻找施工材料与工程质量之间最大交集和平衡点,力求我所负责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够做到真正务实。因此,认真、用心的对待每一个项目是我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一点,也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身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将公司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我一直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维护集体荣誉。在工作中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自我完善提高的同时,也努力承担起单位中“技术带头人”的重担,平时主动与同事们进行项目的总结和交流,热心帮助新来的同事,加强单位的凝聚力,促进团队整体进步。

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情况、业绩成果等

近年来,本人参与或独立完成多项园林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列举如下: 1、2009.09—2010.04,于东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在东莞企石金椅豪园、下沙湿地公园项目部实习,实习期间从事绿化施工管理工作,对广东地区常用绿化苗木生长习性、生态功能、景观效果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园林工作开始有了社会实践; 2、2010.07—2011.06,于深圳市南百旺园艺有限公司,深圳绿道工程(坝光溪涌段)施工,在这个项目开始接触园建工程,开始学习全站仪测量、测量数据处理、生成地形等知识,编制工程施工资料,丰富了自己的园林施工经验,对园林技术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施工进度和景观效果受到业主、监理方的一致好评; 3、2011.07—2012.05,于深圳市南百旺园艺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港安大厦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这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该项目综合性较强,涉及园林工程中园建、绿化、水电等各方面知识,通过该项目的施工实践及经验总结,让我对园林工程有较全面系统的掌控,该项目完工后期效果,受到甲方、设计、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好评; 4、2012.06—2013.07,于广州市天悦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佛山乐从保利拉菲花园展示区工程从事施工管理工作,该项目是华南保利地产在佛山乐从投资的地产项目,项目开盘前期,工期非常紧,通过对工期的整体把控、工序的合理安排、人材机的有效组织,接近3000m2的展示区10多天保质保量全部完成,得到华南保利地产高层领导的高度赞誉;

5.2013.08—至今,于广州搏弈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的项目有阳江保利海陵岛P区、N2区园林景观工程,这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园林施工中常见的铺装广场积水、下沉、水池泛碱、石材色差等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实现了突破,在保证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注意细节处理,提升了整个项目的品质,取得了质量优良与效益双收的成果。

我非常热爱我的本职工作。认真、用心对待每一个项目是我工作的基本原则。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常的工作时间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并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5.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五

2014年是瑞园实体工程的攻坚年。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部晋总的总体把握和具体安排下,一号楼从地面三层开始,6月16日封顶,目前,内外抹灰工程已完成,安装工程任务过半;二号楼从地面二层开始,8月19日封顶,目前抹灰工程过半,排水管等安装工程开始。地下室地面完成,专业设备基础施工中。两个工程都通过了优质结构工程验收,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主体施工工人多数是四川籍的现状,积极送温暖,稳定了现场情绪,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了工程抗震两不误。全年累计完成投资余万元。

为来年按期交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工程进展的焦点是,主体完成前,地下室工程的协调矛盾突出。两个标段有比有赛,齐头并进,日新月异,但地下室工程如何穿插施工,涉及场地使用、降水安全、施工力量调配和主标段配合等因素,如何统筹安排是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工程后半段,由于前期各安装专业管线综合深度不够,加之图纸变更过程复杂,管线矛盾突出,大量的细部优化成为后半段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此外,水、暖、电、燃等部门对接,有的重新设计,有的对原图做了重大修改,对现场管理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按照分工,我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中,积极配合项目部同志,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完成了今年的预定任务,表现了应有的大局意识和技术素养,同时,深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统筹兼顾,协调重要网络衔接

今年一开始,在主体施工工序安排上,项目部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和降水对接,和销售进度对接,和塔吊使用对接,和各专业对接,在标段间结合、监理结合的基础上,坚持主导工序的安排必须通过业主整体审核和把握的原则,实现了工序安排整体上的均衡性。上半年是主体施工的高峰期,到6月30号,一号楼全面完成了主体工程,钢筋耗用4000余吨,砼浇筑量xx0余方;二号楼施工至20层,钢筋耗用量3000余吨,砼浇筑量16000余方.处于一二号楼间的地下室工程,面积近10000平方米,隶属于一号楼标段。能否在完成一号楼主体工程的同时,于汛期前

完成地下室主体工程,事关基坑安全,还牵涉到主要出入口安排,现场钢筋棚搬迁,东半段土方开挖和支护,施工力量的临时调配、钢材供应紧张等因素,尽管困难重重,但拖后情况更难把握,在项目部的大力协调下,采取西部单跨对接,形成钢筋加工新工作面;中

部钢筋棚搬迁后,集中主体施工;关东大门,开西大门,东段同时挖土支护的施工方案,衔接合理,也争取了时间,六月底全面完成地下室主体工程,实现了现场目标的阶段性突破。

根据工程特点,现场形成了周一碰头会,周末例会的协调制度。本着对工程和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做到了认真领会领导意见,以身做责,跟踪现场进展,没有特殊情况,坚持参加例会,倾听各方反馈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各项质量安全问题处理、技术核定、图纸变更、检查验收等关节点上,不循私情,守住底线,把好关口,把领导意见和现场情况对接,及时请示,及时沟通,形成共识后,再决策执行。坚持每天深入施工一线,发现问题矛头,把握现场动态,及时和监理、企业管理人员,反馈现场情况,探讨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每次工程例会,坚持会前内部沟通,会中分析评价工程状态,提出当前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会后斟字酌句审核修正会议

记录,落实会议精神。树立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不断提高现场判断和处置能力。在内部配合中,坚持一盘棋思想,及时为材料部提供材料网站信息,制定材料台帐表格,审核招标文稿,在提出“界定范围,把握深度,满足进度,作好统计”的材料管理建议下,积极统计材料设备清单,配合工作,形成合力。

基于业主现场管理的宏观地位,在工作中,注重各结合部的协调.不定期的召集监理人员和我方工程人员座谈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统一管理要求,探讨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形成管理共识。在两个标段间,由于各自的目标不同,管理风格不同,在场地占用、塔吊管理、地下室对接、土方调配、设备共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遇到这些问题,坚持从有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出发,从减少宏观耗费出发,秉公办事,减少误解,求得理解,科学安排工序,合理分摊费用,提高了各方协同工作的自觉性。在监理与施工企业项目

部的配合上,也采取多种措施,增进技术人员间的交流和理解,为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作出了努力。所有这些努力,促进了项目部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在晋总带领下,参与处理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

----降水与主体工程的结合

----沉降观测跟踪

------组织主体分段验收和结构检验

------汛期工序安排

------交叉施工的协调塔吊的交叉,土建安装的交叉

----出入口安排及总平面布局;

------二期方案与一期施工的预安排

------防水工程与主导工序的协调结合

------场区土方调配的均衡

------场区道路调整安排及东段支护工程方案

------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指导地下

室工序安排。

------参与部分材料的考察

------督促现场通道防护设置

------三号楼停车场方案的制定

------销售百题部分答疑

------分包单位的场地统筹

------标段间及标段内承包范围的细分

------配合质监站安监站处理质量安全隐患

----现场用水用电管理;

----读图、辩图及图纸技术核定要求

----观光电梯的现场后对接

----有关分包工程招标的综合要求

----消防门窗工程与主体单位的协调

----地下室内设备管线的综合处理及标高处理

----图纸优化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临街安全防护方案

----安装工程专业间协调等

二、很抓细节,做好工序技术管理。

全年共发出技术核定单、设计变更单及联系通知单100余份。对于疑难点坚持深入一线,反复斟酌,多方沟通,不断优化处理方案。在处理技术问题过程中,坚持多角度衡量,综合把握技术经济和安全间的平衡。对重点和关键点尚坚持向一把手汇报,取得领导原则意见后,再做细部处理。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遗漏点,调查研究后,及时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堵塞漏洞。及时召开部门会议,制定内部监控要点,寻找盲点,形成共识,规范和引导现场工作。消除工程断点和缺陷点。应该说,工程中的细节问题,大量的出现在后期安装阶段,6月6日,项目部全体会议,前看成绩,后看任务,我总结工程新特点是:工序选择性强,用户关注度大,涉及使用功能多,专业配合多,施工队伍多,变更多,提出技术管理要求:读图辨图,优化设计;多角度处理现场问题;慎重对待销售承诺;做好基本功,保底线,挤水分,上台阶。为技术管理定了调。处理了大量的细节问题。

三、强化责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在做好各项配合工作的基础上,工程部落实“说得清;摆得正;管得住”的工程管理要求,统一现场管理理念,并细化到各环节---首先在进度管理上,要求保节奏,促衔接,保证现场链条运转正常,今年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钢材市场大起大落,在紧张时期,现场一度因为买不来钢材半停工,项目部积极想办法,联系渠道,现场管理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施工环境;在工序质量管理上,要求依标准,挤水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制定通病防治计划,按照分户验收要求,进行质量管理,通过例会上摆问题,定期解决,目前结果中州杯已经通过验收;在安全管理上,要求铁心肠,不退让,在周二安全检查制度基础上,经常组织专项检查,对塔吊,施工电梯,重点监控,配合省安监站,治理现场安全隐患,通过了创文明

城市检查,和三部委组织的学校周边环境检查,在省直工程安全工作会议上,五家企业受到表彰,瑞园名列其中;在涉及到造价因素的处理上,要求有依据,站住脚,慎重对待签证,及时争取审计意见,学习政府造价管理的新规定、新精神,树立综合观点,保证每项技术处理的经济性。在项目部内部,建立了栋号负责制,要求每天作好工程日记,每周写出小结。针对具体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强化了合同意识、成本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整体管理能力。坚持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不断提高现场判断和处置能力。工作中深入一线,跟踪现场进展,掌握一手资料,在技术核定、图纸变更、检查验收等关节点上,不循私情,把好关口。在主体砼浇筑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同监理一道,昼夜坚持在现场,24小时对工程不间断监督,保证了工程结构质量。进入安装阶段后,针对头绪杂、配合多、问题细的特点,带领工程部同志,制定

控制要点,坚持样板引路,支持监理人员按照合同、图纸和规范要求,对现场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注意纠正一些有悖管理原则的倾向,结合具体事件的处理,探讨程序化管理的路子。通过例会等形式,确立起监理的现场管理地位,增强了现场管理体系的有序性。

四、及时总结,反思现场工作得失。

瑞园工程地处中心,临路、临学校、临高层建筑,场地内两栋楼结构不同、用途不同、分标段施工、地下室又连为一体,要协调的因素多。由于客观原因,造成降水时间长,施工风险加大。该项目承载着全体报业人的期望,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经济效益,更关系着集团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作为一个现场管理者,深感责任重大,容不得一点疏忽。常常夜里突然想起一个工程问题,用笔简记以后才能继续入睡。利用博客形式及时记录了瑞园工程管理的经历和感悟,为以后深入总结,留下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6.工程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六

一、政治思想学习方面

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志。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勤于思考,讲求效率,始终保持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积极为房地产、建筑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尽管工作条件很艰苦,但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也不失为一次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遇。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来发现的好东西,值得我们来深究学习的地方。我时刻牢记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

二、专业技术业务工作方面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积极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不断创新总结,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能够扎实有效地胜任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做到兢兢业业,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从不为自己的私事影响正常工作,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现就参加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2009年7月至今在诸城市金盛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期间,先后从事过技术员、预算员工作。2009年8月至今在诸城市金盛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事造价管理工作。在此期间,我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定额”,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倾注了满腔热情。先后在盛元名苑住宅小区工程、凤凰城住宅小区工程和滨河花园住宅小区工程中担任预算负责人,这三个工程竣工以后均被评为潍坊市优良工程。作为公司的造价管理部门,在公司经理和公司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对技术管理一丝不苟,对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经过数年的努力,公司已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并且获得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二级资质。五年来,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总之,五年来自己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7.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篇七

1 专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征的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品格。专业素质的特征体现为敏捷的专业思维;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把设想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素质是指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的能力以及各种与之相关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它包括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素质、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非专业素质、专业创新素质等。

2 专业素质培养途径

2.1 转变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转变狭隘的人才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从更宽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扩充专业、非专业素质教育,按社会需要培养具有更强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不只是具有狭窄专业技能的“专才”。2)转变重学轻用观念,树立正确的工程教育观,充分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和工程能力,改变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培养方式。3)转变专业课“独尊”的单一专业化思想,构建工程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社会环境和法律等“大工程”系统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结合专业特点,完善专业素质培养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倾向性的重要保证。学校教学可以通过“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平台”建立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式。

“一个中心”指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围绕它设置课程,实施教学。

“两个体系”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专业应用能力的需要,组建基础课与专业课并行的课程体系,形成扎实的实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专业实践与基础课实践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三大平台”依次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理论平台”“专业技能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也可称工具平台。该平台按照培养“社会人”“职业人”的社会素质、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如通过设置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着力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

专业基础理论平台按照培养“职业人”的要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筛选基础性的具有再生潜力的内容,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如通过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的设置,满足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专业技能平台按照培养“岗位人”的要求,以“实用”“娴熟”为原则,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以岗位的技术能力为主,并及时把与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充实进去,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群)在技能方面的需求,以奠定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上可以通过实施“3S”(实训、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逐步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动手能力、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2.3 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而是技术经济行为和技术社会行为。专业实践教学和训练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既要各成体系,又要有机结合,使知识与能力在实践(专业认识实践)—理论(专业基本理论)—再实践(专业单项技术实践)—再理论(专业技术综合应用分析)—毕业前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两次认识反复中得以充实、加深和提高。具体做法如下:1)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建立“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2)以校内操作实习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推行“模块式”“组合式”专业训练,积极实施“工学结合”,强化职业岗位技能的针对性实践。3)大力推进职业技能考证制,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的标准融入到相应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把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分挂钩。

2.4 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吸取传统专业设计“三层楼”(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成熟经验,按照“两条线”(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主线)的要求,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进方案,还要进课表、进课堂、进学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学分达到6∶4,这样赋予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定地位”,有效避免当下大学素质教育普遍存在的空泛化、课外化或仅仅只是人文知识讲座等弊端。2)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非专业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学校应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大学课堂变成有机结合的载体,把非专业素质教育贯彻到备、教、复、改、考、研等各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度开发学生的潜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实现非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a.学校可以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大学期间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定期开展,形成一项常规性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b.积极推动各种学生社团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参加相应的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类、文娱类、体育类、服务类、实践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自觉的开发潜质和发展个性;c.组织学生到集团公司和社会上挂职锻炼,以积累实践经验。

2.5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专业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安排专业教师走出课堂,有计划选派到对口的单位、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实践,以“顶岗、挂职、兼职”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同时与工程单位建立牢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施工技术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鼓励教师参加与行业相应的职业或执业资格考试,利用课余时间承接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任务,提高教师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3)聘任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高中级工程师共同研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开设专题讲座,参加毕业答辩,参与教师培训、指导学生的实习等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专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摘要:站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即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完善专业素质培养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推进非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4-55.

[2]蔡泽寰.高职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襄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8.

8.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论文 篇八

关键词:建筑业;组群布局;施工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9-01

一、建筑工程安全问题

1、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

2、建筑工程的流水作业环境使得安全管理更富于变化。与其他工业不同,建筑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创业型大学的课程中,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变化大,为适应施工现场环境变化,课程有效性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系统而持续地整合内外资源以对付环境变化和安全隐患挑战的一种能力。

3、我们在课程有效性对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安全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将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对策作为手段,将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治理,建设好建筑施工安全系统工程,以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

二、中国建筑特点

1、工程教育授课中涉及到“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2、工程教育美学中谈到,“以人为本”的建筑,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中国传统工程教育中涉及到的建筑,不仅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3、中国传统工程教育中谈到的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建筑是巨大的、静止的、向下压着地面的庞然大物,而反曲向上的大屋顶,四角起翹的屋角就赋予它很强的向上动感,也使实的建筑变得更为轻巧,两者相配合,就创造出一种亦动亦静、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心理是完全吻合的。而这种审美结构的获得,依赖于木质的承重结构。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

1、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项目设计、地形、地质、水文、机械、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同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2、在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一点差异,施工环境的丝毫变化,操作工序的细微变化,机械设备的丁点磨损,都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质量事故。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尤显重要。所以,必须从设计开始,将质量管理纳入视野,将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众多单位有机组织起来,建立覆盖全面、协调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同时,进一步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建筑产品的关键部门和环节的质量关。

3、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认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个竣工资历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一一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经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人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各行各业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然,想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中国合格的建设者,这个人必须要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个人的人生不能茫然,必须制定自己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成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编委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国计划出版2007

[2] 耿欧.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J].东南大学学报.(9):44-45

[3] 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4] 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5]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6] 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7] 唐 丽.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城市建设.2008(5)

[8] 李德全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探源[J]建筑经济

[9] 刘钟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

上一篇:药学会诊记录范文示例下一篇:创业团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