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数学教学的反思

2024-10-12

认识面积数学教学的反思(精选8篇)

1.认识面积数学教学的反思 篇一

面积的初步认识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学习的初始课。一节课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我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描、涂、说、指等)活动从物体和图形两方面认识面积。感知中区分周长与面积。2、从生活中的物体引出面积的大小比较,总结比较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渗透有序及密铺的数学思想。

本课充分挖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中来,再还原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验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本课还充分调动孩子们体验感悟物体与图形的面积,让他们遨游在自主探究的海洋,教师在本节课上只是引导者,而孩子们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本课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经历了备课、上课、说课、调整再上课、专家指导、再调整上课的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将此过程中的一些反思总结如下:

1、与自己对话——困惑。

初备面积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在寒假。这节课分为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因为感觉这部分知识孩子接受起来会非常容易,不会出现问题,所以在课时安排上比较紧凑。在上这课之前,我是第二次审视我寒假所备,觉得再备起来内容比较多,怀疑能否完成,完成后孩子的理解如何。

2、与学生对话——真问题。

通过对本课的再理解,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孩子们的真问题出现了:由于前面对面积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后面的一个活动中,这个活动是老师给孩子们一些统一的测量工具,让他们体会用这种统一的工具去平铺数学书,判断数学书的大小。(目的:认识统一单位的重要性)(渗透平铺思想)孩子们表现出不知道怎样用同一个统一的工具来判定面积大小。有的孩子在用老师所给的尺子测量数学书,有的拿着工具不知所措。课后,学校领导对于我所上的课马上进行了评课,并指出问题所在。我也马上进行了反思:孩子的问题凸显出老师对于面积的初步认识环节没有让孩子理解透彻,可操作的感知活动不多;对于活动的指导,老师没有组织、指导到位。于是,我体会到了对于面积的认识对学生在后面学习中的重要性,马上对本课进行调整,做了大胆割舍,把面积单位一节作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又对面积的初步认识一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描、涂、说、指等活动。进行修改后的课上让孩子们充分认识了面积的概念,通过各类活动使孩子们充分感知物体与图形的面积。增加了对孩子小组讨论合作活动的指导前置,让孩子们明白我们要做什么再去做。课上,孩子们明显的理解了老师的设计意图。

3、与专家对话——清晰。

课后,吕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评价,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小时,却使我豁然开朗。吕老师首先肯定了我的一些做法,如:利用摸、指、涂、描、盖等活动让孩子们感知面积等。另外他也一针见血地像我发问,帮我思考并解决疑团。

1、适度提炼——回头看。

课上一个孩子为什么说不出你所总结的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为什么你举了这么多例子,孩子们却不能说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呢?我想是因为孩子没有从物体和图形两方面认识面积概念。是因为我没有带着孩子回头看呀。我们上课要有带着孩子学会总结提炼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实只要点一点孩子,回顾我们刚才学会的过程,学生是不难发现我们刚刚所感受的都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的。

2、追根溯源—数学本质。

我们讲课之前的备课是要干什么?吕老师的这个问题使我深思,我想还是对什么是面这个问题的一个追根。一个“追根”让吕老师笑逐颜开,吕老师仿佛看到了我的顿悟。面积到底是什么?课后要让孩子形成一个什么表象;这一连串的追问让我清晰了本节课的脉络。其实,很多概念性的知识不一定非要让孩子知道这个概念究竟怎么说或怎么背诵下来,而是让孩子在大量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并理解。那就需要教师有巧妙的设计与构思。有些老师每节课都会苦思冥想地想出一些办法来让孩子领悟,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教师有追根的精神,教师对知识有着追根的理解,那我想设计就会手到擒来。如:本课中,到底什么是面积?教师首先要心里有数。利用多种手段让孩子明确其实边线围成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个面的面积。另外一个层次,无论是物体还是图形都有它确定的大小。让孩子感悟体验后,问问孩子,孩子自然会给你满意的回答。

我想本次教研活动使我经历了磨练中成长的过程。感谢学校和吕老师给我提供了这次机会,今后我也会在教研组中再学再练、多学多练,争取有更大地进步。

2.认识面积数学教学的反思 篇二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很快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出1号面积最小, 3号比2号面积大。在比较3号和4号的面积时, 有一组学生在底下“自信”地说:一样大, 一样大, 我们量到是一样的大。面对他们的自信, 其他学生都不做声了, 于是我只有把他们请上台说说他们的想法。他们谨慎地边演示边讲解:3号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 宽是8厘米, 9加8再乘2是34厘米。4号的长是10厘米, 宽是7厘米, 它们加起来再乘2也是34厘米, 所以他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虽然在这之前已经安排过区分周长和面积的环节, 但显然这组学生还是把面积和周长混淆了) 。听完他们的讲解后, 我马上追问:你们算得的34厘米是指这个图形的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是周长, 于是我再顺水推舟:我们要比较的是它们的面积, 也就是它们的大小……其他学生见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小组的比较结果。

课毕, 我静下心来反思。

一、看似突如其来其实早有隐患

兵法云:“不打无准备之仗”, 教学赛场的同场竞技同样如此,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必须有充分的研究和准备。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汇报其实在一次试教的环节中就已经出现过, 只是我没放在心上, 一直认为自己的适时引导是合理的, 现在细细想来这分明就是在设计图形时埋下的“隐患”。在最初设计图形时我只是想设计两个长宽都不相等的图形, 为了让学生用重叠剪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但“巧合”的是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确实是相等的, 又让学生“意外”地发现了。

细思:其实每一节课我们都有一个自认为良好的教学设计, 只是我们一直期待用“计”达成我们传授知识的目的。如果我们能以学生为本, 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多预想些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 多预测些可能出现的状况, 那么教学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二、与其绕道而行不如充分利用

课堂竞技就如同春节晚会的现场直播, 具有很强的现场性, 尽管有时我们已经作了充分的预设, 课堂还是会出现很多“巧合”和“意外”。面对这些不在预设之内的生成, 我采取了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再次引入我所设定的路径上。

一思: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面对非预设的生成, 一味地将其揪入预设轨道虽然能化解现场的“危机”, 但学生的思维却被人为地破坏了。就如同他在一条还未开通的路上走着, 突然你跳出来告诫他此路不通, 然后将他强行带走一样, 固然他能随着你到达目的地, 但他必然还会想“那条路真的不通吗?你会不会骗我啊?”因为毕竟他没看到道路不通的事实。

再思:面对这场“危机”, 如何才能更好地化解呢?虽然学生测量了图形的周长, 但这恰好是一个有价值的生成, 面对有价值的生成, 如果不能及时把握, 那课堂就如同机械生产一样了无生趣, 更不能产生精彩的师生共鸣。学生的这条生成信息恰恰是巧妙地为我的课堂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大舞台, 在这组学生汇报之后我可以不忙纠正, 提问:“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等其他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 再通过追问:“为什么他们组的研究结果和你们不同呢?”引发小组讨论, 让学生去思考, 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 让第一组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 这样一来不仅让错误的学生明白了错误的原因, 同时也让其他学生经过讨论交流, 从别人的错误中再次深刻体会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当然正因为我设计时的疏忽还成就了一个“副产品”: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是相等的。如果在最后能将此总结升华, 那才是一个“活”的课堂。我想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整个课堂呈现别样的“动感”, 学生的求知旅程也会变得更加的快乐, 这不是就是我要追求的灵动课堂吗?

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6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度量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谈话引入“面”的概念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桌子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桌子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脸面、课桌面、板凳面、数学书封面、地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教师实物卡纸展示)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篇四

在出示课题后,给了学生一个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觉的要学些什么内容呢?”学生说了以下几点:

1、什么是面积?

2、面积是单位吗?还是有着专门的面积单位?

3、为什么要学习和认识面积呢?

我小结了一下,请同学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认识面积。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数学书封面的大小与黑板表面大小的观察比较,让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说话,并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完整地说一说。学生在进行语言组织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小组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为什么?我分析有两个原因:

1、这边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技巧需要教师给予方法指导。

2、有部分学生不知道要讨论什么?

如果在小组汇报时有个比较,适当表扬和激励,多点组织教学,或许会好点。然后奇怪学生伸出自己的手掌心,用手掌心去触摸数学书的封面,闭上眼睛去感受,有这样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就了解了面积的意义。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面积?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平方厘米借助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直观认识,当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时,学生都难了,进一步说明表面积很小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

在教学平方米时,我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让一位学生说说他家有多大?小孩回答也很完整“我家有168平方米。”其他学生都惊叹,我追问:“为什么惊叹?“他家好大啊?”简单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平方米是一个更高级的面积单位。问题并没有就此停止,我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把刚从那位学生拉起来追问:那老师说你家的面积是168平方厘米,你愿意吗?“不行的,那太小了。”其他同学都小了,都说168平方厘米太小了。都在笔画大约有多大。让两个面积单位又在动态生成了进行了比较。我认为这是课堂的闪光点,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抓住,老师也很有激情。课堂的组织教学自然很轻松。最后让学生做游戏,1平方米的地方最多能站多少个小朋友。

5.认识面积数学教学的反思 篇五

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及有关单位》教学反思

引入新课内容后,学生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摸身边的物体的表面——摸自己的脸面。初步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然后请学生到台上摸长方体、正方体及硬币的表面,在引导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物体的表面是指一个物体露在外面的每一个面。第二个活动中,让学比较三个平面图形谁的表面大,谁大谁小?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面谁大谁小,……在这些比较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此时,老师适时告诉学生,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引出面积的一部分意义。

接着,老师举例说,比如:这块黑板面的大小就是这块黑板面的面积。并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进一步理解面积的这一意义。接下来,让学生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封闭图形”的意义,然后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接着教师又提出一个物体到底有多大?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物体来说明,这样就出现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接着教学面积的有关单位。整节课条理清楚,在需要的前提下出示一个个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最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及看书得出面积的准确意义,到此时,学生通过大量的活动,充分地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并理解面积的有关单位。

6.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高兴吗?那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所有来听课的老师,好不好?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自主学习,感知面积的概念

1、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的表面,再摸一摸椅子面的表面,比一比表面谁大谁小?生用手摸,师提示学生用手掌摸遍表面的全部。

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表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表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师揭示:那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利用摸一摸、比一比课本面、桌面等活动让学生对面积有初步的感知,这一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身边的资源,简单易行,参与面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平面图形的面积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这有一些平面图形,你认识它们吗?

同桌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交流个性化的方法。如(观察比较、重叠比较)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涂色,在不平等的比赛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让学生对面积有进一步感知。〕

3、小结:什么叫面积? 师:(指着黑板)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那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什么是面积吗?

学生表述。如果说的不准确,就说谁再说说。如果学生准确地说出来。师:刚才他用了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谁听出来了。生:或字。师:用一个连接词“或”字就能把这两种情况综合起来。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面积,而是组织学生通过摸、比、想、看、说等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你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拿出实物或课件出示比较大小)

1、比较两组实物面积的大小 说一说哪个面积小?

2、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时,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或重叠的方法就可以了。下面让我们来比眼力,看谁能一眼就比出下面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出示课件)

出示比较容易看出大小的一组平面图形,比较面积的大小。

请同桌同学合作,开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可以动手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或者其他一些方法进行比较。然后互相说说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开始吧。

交流、演示比较方法(重叠比较、割补比较、数格子比较等)老师对每种方法都给予肯定。(出示课件)老师这有两个正方形,它们都被分成了几个方格?(9)我说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同意吗?为什么?

教师强调: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时,划分的方格大小必须一样、必须统一。(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画格子、数方格、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四、成果展示

1、比较河北省政区图中各市面积的大小。

2、出示书中第二题。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3、智力大比拼。画一个面积等于8个方格的有趣图形。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此题教学时2 怎么处理?预设要充分,尽量写出来

五、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板书设计:

认 识 面 积 物体表面

或 封闭图形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7.认识面积数学教学的反思 篇七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 是从线过渡到面, 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 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节内容, 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意图是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的教学模式, 建立以“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来了解并掌握“面积和面积单位”。根据教材, 我做了如下思考:目标定位———立足“双基”, 注重发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力图体现“立足双基”, “以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知识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 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同时注重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情感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性领域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讨论, 培养其分析, 比较, 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努力促使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处理教材———尊重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本是知识的载体,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但教材是外在的, 教师系统了解教材的体系后, 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加工或补充。基于这一认识, 我对这节课的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处理。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在面积含义的教学上, 从实际操作, 观察引入, 先摸摸比比再涂涂比比两个层次来认识。在课前先与学生交朋友, 同好朋友比手掌面大小的方法进入整个教学。这样做, 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又自然引入本课学习内容。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实物做学具, 更便于观察、触摸和比较, 从而对物体面的大小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接着要求学生给教材上的两个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涂上颜色, 比较大小。这样在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概括出面积的意义。这一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与核心问题, 与时代要求相符。

二、课后反思

直面现实, 唤起经验。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我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展开, 再通过引导、梳理,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一上课我先用与学生交朋友, 同好朋友比手掌面大小的方法进入整个教学并通过提问“你家住房的面积有多大?你听说过哪些面积单位?”这样引导学生走近生活, 唤起经验, 再由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概念,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用活教材, 创新教学。整堂课我活用教材, 大胆地推出上概念课的新思路, 即把课堂分为两大环节, 分别解决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两大问题。第一环节, 教学从学生学习起点入手, 通过自学课本、结合实例、思考交流来理解含义、建立表象, 一气呵成地解决了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的问题。第二环节, 让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思辩, 讨论交流, 深入探究, 让课堂动态生成, 把课拓展开来, 解决了为什么要统一面积单位和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等问题。质疑问难, 激活思维。教学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是我经常问的一句话, 经我这么一问, 学生就积极思考, 提出了一些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怎样比较面积?为什么面积单位都有“平方”二字?当学生回答了是因为面积单位都与正方形有关时, 我又追问:既然和正方形有关, 那为什么叫“平方”不叫“正方”呢?等学生排除困难之后, 我又顺势反问学生:面积单位为什么用正方形而不用其它图形呢?这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整节课通过这样不断提问、追问、反问, 不断制造认知冲突, 一个接一个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层层推进。这种“质疑———解疑———生疑”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始终处于紧张又激动地思考状态, 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注意情感, 适时交流, 课堂上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 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 如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 让学生通过看、学、拿、比、记、找、拼、练、量、引等方法进行。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 无不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适时的交流让学生获取了新知, 掌握了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懂得了合作的力量。

摘要:在教学中, 一个教学内容 (面积的含义) 与下一个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 之间的衔接, 以及结构的逻辑性, 是学生较好地感知面积的含义, 和三个面积单位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8.“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与反思 篇八

[关键词]面积 操作活动 探究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42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

生1: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呢?

生2:能。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请大家再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

生3: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生4:能。因为这些图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请大家再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看看能拼成学过的哪种图形。

生5:能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

师(出示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一半学生判断此题对)

……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昨天准备了很多的三角形,今天请大家拿出学具,想怎么摆就怎么摆,但要求必须摆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先拼摆,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最后看能不能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生1:我先拿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然后拿出多个三角形拼摆,最后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才能拼摆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2:我费了好大的功夫,最后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才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3:我先挑了一个钝角三角形,然后挑出多个三角形试拼,好不容易才拼摆出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我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才可以拼摆成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出示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学生都判断此题错)

……

反思:

上述两个教学片断,反映了教师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理念陈旧,后者理念新颖,虽然都有学生的操作活动,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教学片断一中的操作活动是教师发出的指令,学生犹如一台机器机械地进行操作活动,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摆。这里,学生的操作是机械的,没有思维含量,既不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教师教给的,自己没有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模糊和不理解。练习中出示的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一半学生判断是对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片断二中,教师敢于“该放手时就放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实践探究的机会。这里,学生操作的目标是明确的,活动是自由的,思维是发展的。教师的一句“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学生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学生最不喜欢受教师的严格束缚和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教师提出的目标是明确的——必须拼摆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这样学生心中就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灯,纷纷跃跃欲试,形成了“要学生做”变成“学生要做”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学生在拼摆过程中要不断调控自己的操作活动,在调控操作的同时要反思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所以清晰的数学概念就自然形成了。这样教学,真正做到了操作活动自主化,增加了操作中的思维含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当练习出现教学片断一中的判断题时,全班学生无一人答错,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发展,人人都有喜悦,正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上一篇:中秋国庆宣传栏下一篇:咏物送别诗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