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2024-07-02

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共11篇)

1.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一

我镇村集体“三资”清理和代理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文件精神,采取各种措施,精心谋划,认真实施,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任务,进入了常态化代理服务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镇辖17个行政村,2个街道,96个村民组,总面积98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32322人。此次我们主要是通过对村级集体“三资”的全面清查、登记、公示,核实债权、债务和资产、资源,摸清村级集体“三资”底数,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村级“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通过清理,全镇共核实债权492.09万元,债务868.53万元,核实资产原价1032.88万元,资源2446亩。

二、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本次村级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扎实进行,清理工作不走过场,镇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海龙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农经、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级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农经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三资”清理的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由纪委书记任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工作,中心下设副主任、出纳会计、主管会计、审核会计席位,各种制度流程均装框上墙,硬件齐全;各村都相应地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村干、理财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三资”清理小组。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为使本次清理工作顺利进行,镇“三资”代理服务工作领导组组织召开了由全体镇村干部和相关镇直单位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宣传清理规范村级财务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的意义、步骤和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此基础上,各驻村点长到村组织召开了由民主理财小组、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宣传发动会议。与此同时,全镇共出动宣传车18台次,发放明白纸4000余份,张贴标语100张。通过不间断的深入宣传,全镇上下营造了一个抓好此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3、征求意见,制定方案。

在整体工作开展前,我们到各村认真进行调研,充分听取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在县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因镇制宜,制定了《众兴集镇清理规范村级财务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内容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做了具体规定。方案的出台,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克服困难,确保投入。

为使我镇村级集体“三资”清理和代理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镇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压缩其他开支,投入3.5万元用于代理服务中心的各项软硬件建设,并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主要用于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培训、督查和代理中心的维修、电脑档案柜的购置及各种匾牌的制作等。通过加大投入,我镇代理中心的各种软硬件均按要求达标,为全面抓好此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5、精心组织,严密实施。

为使清理工作扎实有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抽调了农经、财政、土地、水利、林业、教育等部门有关同志,组成了二个专项清理小组,赴各村街就债权、债务和资产、资源进行认真清理核实,并对专项清理小组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清理过程中,我们按照时间服从任务,任务服从实际的原则,以现有帐据为基础,内查外调,全面展开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微机录入,整理归档同时,对重点村我们集中力量进行了重点清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注重实效,群众满意。

通过对村集体“三

2.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二

(一)会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

鄞州区自1997年逐步实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多年来会计委托代理对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农村会计服务站各项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各镇(乡)街道会计服务站工作经费已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进一步健全了代理会计岗位责任制考核。代理会计角色从以前的记账、做账为主转换到以监督财务和参与管理为主,部分镇(乡)街道会计代理机构已逐步向“三资”委托代理中心过渡。

(二)农村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

多年来鄞州区的农村审计工作在促进村级财务规范、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区农村审计工作量大面广,为此区农村审计工作室确定了“上访村重点审计,隐患村主动出击,常规审计突出抓整改”的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做好农村审计工作,树立农村审计权威。对群访审计事件投放重点力量,加班加点开展审计,为区委区府驻村工作组和区纪委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对存有财务隐患的村进行主动出击,开展审计,严历指出存在问题。对每年要求各镇(乡)街道完成的“三年一轮审”审计任务,突出抓问题的整改落实,并同每年的村级财务考核进行密切挂钩。

(三)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

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村级“三资”规范化运行的坚强后盾。近几年来,鄞州区村级“三资”民主化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一是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村级资产资源发包、村级基建工程开展等主要经济事项的操作都要经社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充分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民主理财活动进一步规范。2010年4月,全区分6期对全区约500名理财小组组长开展了系统理财培训。通过培训,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理财意识和理财水平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民主理财活动开展进一步规范。

(四)信息化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鄞州区村级财务自2006年开始统一实行会计网络化记账,村级财务监管网在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及统一业务操作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在原来网络基础上又成功实现区、镇、村三级联网,全区各村出纳现金及银行日记账于2010年1月份开始统一实行网上记账,村级日记账的记账效率和记账质量都得到质的提高,并且区、镇二级可通过网络对村级资金流动情况随时随地实行监督,村级“三资”网络化监督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村级财务公开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

推行村务财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鄞州区的村务财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工作已深入人心,全区99%的村已达到“五化”标准,做到了公开时间统一化、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场所标准化、公开设施整洁化、公开程序规范化。每季度财务公开日,成立由两个区委副书记和一个副区长带班的三组检查组,进村入户开展财务公开检查。通过公开栏这一“窗口”,广大村民对村务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体现,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2010年4月,全区又印发了《鄞州区村经济合作社财务公开实施细则》(鄞农财办发[2010]2号),对村级财务公开时间、内容、程序、形式及公开日接待和监督逐项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区村级财务公开工作。

二、确立考核为“三资”管理抓手,促进“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

强化措施,从严考核是促进鄞州区村级“三资”规范化运行的有力支撑。2006年,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挂帅的考核领导小组,对全区各镇(乡)、街道“三资”管理情况实行考核,几年来通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大多数村“三资”管理水平已达到省级规范化创建标准。考核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强强相争、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

全区22个镇(乡)街道分A、B、C三组进行考核,每组全年综合测评前2至3名的单位确定为先进集体,由区委、区府拨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每组考核未位的,如果未能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或因村级“三资”管理问题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确定为重点管理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实行排名通报制度

每次检查排名结果在全区进行通报,并在《鄞州日报》进行公开刊登,借助新闻媒体力量扩大社会影响面。排名通报制度不仅表彰了先进,同时对名次相对落后的镇(乡)、街道更是有力的鞭策,促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当地村级“三资”管理还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采取突击检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手段,确保考核评分公平、真实

每次检查,都对检查评分标准的核定、检查人员的挑选、检查步骤和检查重点等都进行周密安排,确保检查人员公平、公正开展检查活动。同时也通过开展各项专项突击检查活动如货币资金突击盘点、村级财务月公开检查等,有效打击了部分村在“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注重应付常规检查、忽视长期日常性管理的思想。

(四)建立培训常规化机制,加强“三资”管理队伍建设

培养锻炼业务素质过硬的“三资”管理队伍,加强对镇、村相关干部培训,是确保村级“三资”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保障。几年来鄞州区采取“分级培训、多方渗透”的方式,在全区建立了一张完备的村级“三资”培训网:一是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培训。村干部是村级“三资”管理制度的主要执行者,提高他们对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提高他们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是确保全区村级“三资”规范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从各个层次、多个渠道对全区村干部开展培训,无论是区委、区府组织的村干部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农村工作指导员培训班,还是各镇(乡)、街道组织的镇、村主要干部培训班都开设了村级财务管理这一课,极大提高了广大村干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村级文书、出纳综合业务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该村“三资”规范化水平的高低。几年来始终把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重点工作加以开展。2008年开始,通过分期分批培训和综合考核,全区实行了村级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出台《鄞州区村级财务人员上岗资格证管理办法》,对全区900余名村级文书、出纳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极大提高了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效克服村级财务人员调换随意频繁的弊端。三是加强对代理会计业务培训。近年来确保每位代理会计每年有两次受训机会,不断提高代理会计的综合业务素质。

三、村级集体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村级基建工程项目规范化操作程度日益提高

各村在工程的发包程序、合同签订、竣工验收及结算上做到了合法规范。原来在少数村社存在的为逃避公开招投标而将工程拆分、非正式工程发票入账等现象也得到消除。

(二)村级资产项目在发包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合同兑现率显著提高

许多镇(乡)、街道出台了合同兑现率同村干部报酬相挂钩的考核政策,促使村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催讨应收承包款,确保村级经济收入正常流入,提高资产质量。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承包总收入从2008年的7.1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76亿元,其中下应街道2009年应收承包款4600余万元,当年合同兑现率在99%以上。在提高合同兑现率的同时,不少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也得到有效清理。

(三)村级财务民主化管理程度日益提高

通过实行村级重大事项经济议案决议书制度,规范民主理财活动,加大财务公开力度等措施使得广大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村干部权力受到了较好的监督与约束,在财务问题上犯错误现象明显减少,群众对村级财务的信任度明显提升,全区因村级财务问题而引起的群众上访事件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促进行业行风建设

目前全区442个村已找不到一张白发票,不规范票据及白条入账现象得到消除。原来由报刊、电力、水利、殡葬等部门出具的一些不规范收据也得到了清理,村级原始发票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行业行风建设。

摘要:宁波市鄞州区下辖22个镇乡 (街道) 442个村经济合作社, 2009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3.94亿元, 其中土地征用费收入12.21亿元, 上级补助收入3.92亿元;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社328个, 占全区村社总数的76%;2009年底全区村级集体净资产总额61.08亿元, 村均1420万元。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村级集体净资产总额、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位于浙江省前列。如何管理好村级集体经济的资产、资金、资源, 成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文章以宁波市鄞州区“三资”管理工作为样本, 从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以期提升“三资”管理水平。

3.乡镇街道三资自查工作总结 篇三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街道于2007年4月22日成立了“城厢区**街道村(居)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于届中领导人事调整,我街道及时于2007年9月底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现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林桂祖(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林劲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吴德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党委办、政务办、国土资源所、纪工委、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村(居)集体资产监管中心:

中心主任:经管站站长兼任。

同时,各村(居)相应成立集体资产监管工作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二、广泛发动,提高认识。

**街道把加强村(居)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于2007年4月22日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名义下发37号、38号文件,并于4月31日召开由各村居书记、主任、报账员、各有关街直部门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传达区委区府的会议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利用村(居)的载播、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宣传加强村(居)集体资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干部群众消除顾虑,积极参与并进行监督。

三、做好试点,积累经验

为了村(居)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街道以肖厝村为试点,精心做好试点村的资产、资金、资源的报表填报工作。街道于2007年5月1日--2007年5月18日,召集11个村(居)的全体工作小组的人员对肖厝村的“三资”报表进行学习、交流、模拟填表,认真查找汇总收集填表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意见,并上报区农业局,与兄弟镇街进行交流,有效促进了下一步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组织培训,全面展开

自从区农业局于2007年7月12日,召集全区农经人员、代理记帐员进行业务培训以后,**街道及时于2007年7月13日再次召集11村(居)的两委、报帐员、工作小组成员对 “三资”报表填报工作,进行业务培训再学习,明确清产核资的具体要求和步骤,统一方法,要求做到“四个统一”(表格统一,时间统一,制度统一,方法统一)。会后各村(居)以2007年6月30日的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采取包片专人负责制,包村居工作队总负责,村(居)书记负总责,村(居)包组干部具体负责的方法,全面开展“三资”

工作。

五、摸清家底,填报表格

1、银行存款以2007年6月30日的银行对账单、银行定期存单为准,如若存在未达帐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予以调整,直至准确无误为止。

2、现金以实地盘点为准,街道抽调纪工委、经管站、代理记帐员,以2007年6月30日的财务会计资料的帐面为基数,对各村(居)进行现金盘点。

3、其它的以2007年6月30日的财务会计资料为准,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进行自查申报。

摸清家底如下:

11个村(居)的总资产: 68378247.39元

其中银行存款: 5207056.55元

现 金: 884395.57元

固定资产:48575309.42元

在建工程:10092899.54元

存 货: 339979.69元

长期投资: 2746637.49元

递延资产: 531969.13元

11个村(居)的债权总额:9199505.17元;

其中应收帐款: 9199505.17元

11个村(居)的债务总额:10084636.21元

其中应付帐款:9563740.01元

借 款:520896.20元

六、组织核查,核销核实

由于**街道地处城区结合部,近年来市政工程、招商引资、合作办厂的需要,各村(居)有一部份资产,被征用,如村电灌,旧村改造等;有一部份资产老化如办公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桌椅等;有一部份产品更新换代,如bp机等,组织街道包村(居)党委、村(居)两委等人员对11个村(居)的资产进行了部份资产的核销。

(一)、核销资产:

11个村(居)的资产核销总额:2234073.84元;

其中存 货: 7461.03元

固定资产:1113228.75元

在那一世小说网 http://建工程:1113384.06元

11个村(居)的债权核销总额:3049.20元;

其中应收帐款:3059.20元

11个村(居)的债务核销总额:0.00元

(二)核实资源:

1、11个村(居)房产资源情况:房产占地总面积41158㎡,房产建筑总面积41158㎡,其中出租面积34947㎡,出租年租金总额1366224元,闲置总面积3860㎡。

2、11个村(居)山林资源情况:山林总面积1192亩,未发证面积1192亩(材料已上报有关林业部门,尚未发证)。

3、11个村(居)土地资源情况:耕地总面积1999亩,山地总面积1192亩。

七、登记立册,建立台帐

**街道专门抽调3名街道干部,配备1部专用电脑,把11个村(居)的资产、债权债务已全部录入电脑,建立电脑台帐,对台帐实行专人专职进行动态管理。

八、持之以恒,专人管理

这次村(居)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虽然我们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通过清产核资,发现了少数村(居)存在着部分白条抵库现象。

2、由于村级遗留的一些问题,有的居委会在税费分配时没有到户,税费由村财垫付,账面体现各村民小组欠村税费,实际上落实不到户。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街道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理。

1、对部分白条抵库现象,我们将抽调街道纪工委、经管站,邀请区经管站的有关人员组成联合清理整顿小组,对白条抵库一单一单进行清理,杜绝再出现新的白条抵库现象的发生。

2、进一步完善电脑台帐,实行专人负责制,实行动态管理,对台帐及时进行更新、补充、调整,按时上报给区预防腐败网进行网上公开。

总之,做好村(居)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街道将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台账的建设,努力做好三资管理的后续完善、保障工作,并持之以恒,专人管理。

4.南湖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总结 篇四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南湖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实施方案》(南政办发„2011‟48号)文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将当前“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升级为三级(区、镇、村)联网,构建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组织体系,力争实现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组织网络化、产权明晰化、运作阳光化、监督刚性化、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一、南湖区“三资”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60个行政村,农村集体“三资”主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和农村土地资源为主。截止2010年底,村集体资产总额达10.2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24亿元,固定资产总额4.36亿元,应收款2.23亿元,应付款5761万元,2010年村集体收益总额达921万元。农村集体农用地32.85万亩,其中耕地27.83万亩。当前“三资”管理模式主要以镇会计委托代理为主,以自我管理为辅,镇会计委托代理达100%。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区、镇二级分别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协调“三资”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各镇成立工作班子具体实施“三资”监管工作的日常工作,同时将原镇农村会计服务所更名为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具体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服务内容扩大到村级“三资”运作程序的监管。

(二)健全制度、落实监督

各镇通过召开“三资”推进会,研究制定《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三资”登记管理、定期清查、合同管理、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等环节的监管细则,进一步明确“三资”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和违反“三资”管理行为的责任追究,切实加强监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三)清产核资、界定产权

农村集体“三资”面广、量多。为了全面摸清农村集体家底,我们统一制定清产核资表格,组织指导各村全面开展“三资”的清查、登记、公示及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核查、录入等工作。主要包括:

1、清产核资。对村所属“三资”进行清产核资,全面摸清家底,界定产权;

2、审核公示。对清查的“三资”现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审议认定。对公示的“三资”进行村民代表审议认定。报送镇会计服务所备案;

4、拍照留存。对相关资产、资源进行拍照留存,报送镇会计服务所备案。

(四)平台构建、数据录入

1、升级三资管理网络。与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购买三资管理系统软件,将当前“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升级为三级(区、镇、村)联网,对镇会计服务所财务软件升级为“三资”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一套更便于管理和查询的“三资”动态网络平台。

2、建立三资管理查询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对各村配备触摸屏查询系统,将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三资”管理信息与各村的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直接对接,确保各村村民能及时查询、监督村党务、村务和三资公开信息。使“三资”管理工作做到在阳光下公示、开放式运行。

3、三资数据录入。镇会计服务所工作人员将各村上报的“三资”数据审核后进行集中录入,合同、票据等相关原始凭证及资产、资源的实体资料和照片逐一对应录入“三资”管理系统软件。

(五)规范管理、阳光运行

对村级触摸屏我们通过做到统一安装位置、统一硬件设施、统一信息平台、统一制度。规范村级触摸屏管理。同时,邀请新中大公司技术人员对各村“三资”触摸屏负责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主要学习“三资”触摸屏管理系统操作方法、数据导入,为“三资”监管村级触摸屏操作打下了基础。目前各镇“三资”管理服务平台都已基本搭建完毕,三资基础数据已基本输入完毕,建立起了运行公开、代理服务、程序规范、监督有效的“三资”管理服务平台。

三、主要成效

(一)摸清家底,加强公开。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经营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监督,创新监管。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后,财权和事权的监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督管理,使村集体的各项收支置于“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之中。既有效地遏制了违规违纪现象,又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还约束了村集体非正常性的开支,减少了铺张浪费、贪污腐败以及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现象。

(三)盘活资产,实时预警。管理是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三资”管理系统推开后,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待使用和未使用的在“三资”网上进行动态管理,提醒村干部加大盘活和盈利力度,对使用率不高的实行实时动态监管。对村级债权进行分类管理,对追缴和待追缴的进行实时预警、限期追缴,增加“三资”存量,保证村集体的正当收入不流失,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南湖区农村经营管理站

5.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五

XX镇位于YY区东部,地处西枝江下游,总面积00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5.5万人,外来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2011年,XXGDP8.56亿元。工业总产值20亿元,农业总产值2.42亿元,第三产业值1.82亿元。国税收入6123万元,地税收入3456万元,财政收入117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亿元。五年来,被省、市、区先后评为文明镇、农业大镇、教育强镇等荣誉称号。今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YY区纪委全会精神,把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作为发展XX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周密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农村“三资”主要是以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土地资源为主。载止到2011年12月31日,XX镇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总额达2亿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7万亩,其中耕地

4.7万亩,林地1.7万亩,建设用地0.6万亩,其他集体土地1.3万亩。目前,我镇各农村资金、资产管理模式主要是村帐镇管,另外,各村民小组正以经济合作社为名义开设集体银行帐号,将来,小组帐务将全实行组账村管,该措施有效杜绝村小组长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现。

二、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组织机构工作

根据《YY区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

1文件精神,为开展好资金、资产、资源的登记以及统计工作,我镇成立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担任组长,副组长由镇委副书记、农业副镇长和镇纪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立主任和副主任各一人。另外,按照YY区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制订《XX镇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完成时间。

(二)召开动员大会

3月29日上午,我镇召开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各村(居)委会、镇属各部门、镇府各线室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会上,发放宣传张单及文件300多份,组织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学习领会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会后,要求各村(居)委会迅速成立本单位“三资”清理登记工作组,组长由镇驻村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各村(居)委会书记及挂职副书记担任,成员由村小组长和理财小组成员5-7人组成,具体负责清理和登记本村里的资金、资产、资源的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

(三)召开业务培训会

为进一步将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在全镇范围内铺开,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各村(居)“三资”清理登记组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4月17日上午,我镇召开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业务培训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各村(居)委会分管财务与国土的村干部、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约100人。会上,邀请了YY区财政局培训中心张钦青主任为我镇讲课,先后就如何填资金、资产、资源表

格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并现场解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疑问。

(四)派出指导员进村工作

农村“三资”清理登记工作主要在农村,部分村干部虽然早前参加过镇里举办的业务培训会,但他们对业务知识熟悉度掌握还不够熟练,有的分不清楚集体与国有土地性质,有的看不懂会计帐务名词,还有的理解不了表格里的填写说明,这些问题都会阻碍工作推进。为排除村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镇府派出2名对业务知识比较精通的干部,逐一进村指导“三资”清理登记工作。目前,该2名业务指导员已成功协助多个村委工作,预计在五月底,初步完成农村“三资”清理登记工作。

(五)发挥大学生村官力量

XX有大学生村官13名,分别到不同的村委会任职工作。在“三资”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受镇主要领导使命,担任其村委会“三资”清理登记工作组负责人,主要负责指导本单位“三资”工作组成员如何填写好资金、资产、资源表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一批年青有为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三资”清理登记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XX未来熠熠生辉的“生力军”。

三、农村“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三资”存量更加夯实。目前,全镇共计核实农村“三资”各类资产26543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0400万元,应收款212万元,应付帐款9473万元,固定资产4279万元,在建工程 2179万元),盘盈各类资产2351.48万元,结转各类在建工程2000万元,基本实现了账实相符。

(二)是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由于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强了“三资”管理,有效杜绝了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侵占、贪污、挪用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和涉及农村“三资”管理的信访举报案件都呈下降趋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尽管我镇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展工作经费缺乏方面。

XX经济发展任务重,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各方所需要投入太多,加上我镇属于经济欠发达乡镇,财政收入有限。因此,农村“三资”清理登记工作主要是在村小组里开展,而工作人员基本上由村小组长组成,小组长在村里没有固定收入,主要是靠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赚取微薄工资祢补家庭开支。为了生活,许多小组长不愿意拿太多的时间为村委会工作,更不愿意为镇府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登记工作,这直接影响工作的时效性,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建议上级部门加倍重视,在经费方面进一步投入,配

备一定的专项资金,投入到农村最基层,弥补地方财力有限导致农村“三资”清理登记业务经费不足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缺陷。

中共YY区XX镇纪委

6.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六

(一)将我镇“三资”监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明确职责统一布置落实

我镇2012年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列入镇政府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统一下达和布置。我们已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归并为13条,将统一印发镇属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及村主任,严格要求按布置的内容完成好今年的工作任务。13条主要内容是:

1.“三资”监管机构健全,运作正常规范;

2.村级帐务委托镇代理,村帐全部进入计算机网络监管; 3.村级报帐员、代理会计队伍健全,持证上岗; 4.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健全;

5.建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并按规定履行职责; 6.各村(社区)有财务收支计划,并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 7.村级收入统一使用“福建省村集体专用收款票据”; 8.资金收支合法,审批规范,手续完整;

9.按规定设立银行帐户,备用金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0.资产、资源台帐健全,数量、结构存量和产权明晰; 11.集体资产、资源拍卖、转让、入股、出租管理规范,按规定实行招投标;

12.土地承包合同完整,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规范; 13.“三资”管理档案健全、整齐。

(二)利用多部门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多形式检查监督 1.组织开展联合检查督查。我们计划今年牵头组织镇纪委、镇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人员,对各村(社区)(社区)的“三资”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督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 通知整改,对违反规定的移送有关部门进行党政纪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

2.协调各村(社区)开展自查自究。除了开展联合检查监督外,我们将要求全镇24个村(社区)各自开展日常性专项检查和督查。

3.加强计算机网络终端监控监管。我镇各村(社区)已基本把账目录入电脑,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2012年,我们将要求配备有计算机网络终端监管功能的镇经管站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对各村(社区)日常账务的监控。

4.大力推进视屏滚动公开管理。我们计划在部分有条件的村安装电子屏幕,利用滚动视屏对集体“三资”实行全过程适时公开,让农民全过程参与监督和管理。

5.链接镇村农廉信息点进行公开管理。我们将利用镇和村已建立的农村信息点,将“三资”管理有关信息予以链接,依托农村信息点将“三资”动态及时公开公示。

6.重要事项及时上网公开。对集体资产资承包、拍卖等重大事项和投招标等,我们将要求在镇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

(三)着力抓好正反两种典型,奖罚分明鼓励争先创优 1.树立先进典型,鞭策后进村。2012年,我们将继续建立农廉和财务公开示范点,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通过现场观摩、先进示范,模范带动,促进“三资”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同时,严格按照县里制定的“三资”监管责任追究办法和考评办法,对违反“三资”管理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责任追究。

2.将“三资”监管工作列入绩效考评内容。2012年,我们将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列入镇政府对各村(社区)绩效考评的一项重点内容,作为镇包片、包村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核考 2 察。同时,把“三资”管理作为村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一年或半年考核一次,与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三资”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集体经济利益,而且要直接影响到镇、村干部的自身利益。

(四)继续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大力提高整体监管水平

2012年,我们计划培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各一期,参加乡镇农经干部、乡镇代理会计若干期,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对农村“三资”监管工作的认识,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成效。

(五)全面落实监管政策规定,不断强化日常管理指导 除了日常化管理工作外,我们2012年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落实:

1.健全“三资”账目和登记簿。对集体财务收支,督促代理会计按会计和财务制度要求健全帐目及时入账,同时全部进入计算机网络监管并及时公开公示;对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督促按照类别建立台帐,及时记录增减变动情况;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等,督促做好归属确认,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实行动态管理。

2.统一银行账户管理。2012年,我镇将对各村(社区)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符合政策规定的,予以保留,其它的坚决予以撤消和归并,隐瞒不报的,一律视同小金库处理。清理后,除了收支基本户、土地补偿费专户外,各村(社区)要新设立项目资金、基本建设、生产经营等银行帐户,必须上报镇“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中心”审批和农经部门备案,项目和建设等工作完成后,银行帐户及时予以注销。

3.把好监管四道关。一是集体决策关,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报账员在报账时,凡属“三重一大”事项的,必须携带有关会议记录、协议、3 合同等材料,符合程序和有关规定的才能随票据一同入账。二是预算关,村集体财务收支年初必须要有预算,并严格按预算执行。三是审核关,所有大额度资金支出、大型资产处置、资源租赁承包转让等必须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中心”等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后才能入账。四是变动备案关,各村(社区)的资产、资源的处置结果必须报“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中心”备案,实行动态管理。

4.实行民主管理。2012年,我们将要求各村(社区)对集体土地的征用、变卖、出租,集体企业改制,干部报酬,大额举债,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5.规范开展民主理财工作。我们要求各村(社区)要设置民主理财登记簿,记录理财时间、理财时段、理财人员、理财事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理财小组对整改结果的意见等。每次理财结束后,及时按要求逐项填写,并在相应栏目签字盖章,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统一归档。我们要求村民主理财小组要按规定管理好民主理财印章,并在财务事项完成后,听取群众的意见,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7.肃州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汇报 篇七

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农业部第五督导检查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肃州区委、区政府对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肃州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各位领导实地视察调研了总寨镇及总寨村的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下面我就肃州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整体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肃州区总面积3349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农村人口21.2万,农户57834户,辖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2003年全面推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2010年9月,又在全省率先启用了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农村“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总体情况较好,各村“三资”台账设立规范,运行良好。

(一)“三资”管理情况:我区成立了 “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区“三资”工作监管中心,乡镇成立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村上设立专职人员进行专门管理,形成了区乡村三级管理体系,通过健全“三资”监管工作流程,我区的资金、资产、资源得到规范管理,资产稳步增加。目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33521万元,其中:货币资金5287万元,固定资产19786万元。农村集体农用地总面积60.8万亩,其中: 耕地58.7万亩,园地0.2628万亩,林地0.0784万亩,草地0.2074万亩,养殖水面0.003万亩,其他1.5939万亩。

(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自我区全面推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新机制以来,全区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统一使用了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财务账簿,共建立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监督小组等“一会三组” 488个,村级财务半年公开1次,每年至少公开2次以上,村级财务档案有专柜储存,122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创新机制,推进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一是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按照省、市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以“四权不变”为原则,会计代理为核心,强化监督作保证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新机制。每村设一名报帐员,每乡镇选派1-2名熟悉会计业务的农经干部担任代理会计,负责办理各村会计业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切实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我区及时转发了《甘肃省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集体管理集体条例》、《甘肃省村级范围内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统一制定下发了《现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收付款凭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及《肃州区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认真做好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安排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三是规范村级财务会计核算。按照《甘肃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四统一”标准,指导各村统一设置了“四账四簿”,即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固定资产登记簿、低值易耗品登记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登记簿、救灾款物发放登记簿;统一了会计科目,严格按照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账户,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统一使用省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总站监制的收付款凭据,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进行会计核算。统一按会计记账程序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核对余额,为规范化管理提供基础性保障。四是狠抓村级财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常规事项半年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公开内容讲求质量,对不公开或虽公开但公开内容不全、群众疑问较多的村限期进行纠正。村级兴办企业、举办公益事业的项目,其预算情况、筹资标准、实施步骤、资金开支、决算情况分阶段进行张榜公布,以充分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创新模式,开创“三资”信息化管理新局面。为进一步提高“三资”管理效率,我区启用了农村 “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三资”电子信息监管平台,区、乡、村三级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实现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级” 业务指导、过程监控、查询分析和有效监管。同时,制订了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员、操作员、审核员岗位职责,坚持分级审核、层层把关,实现了账务处理电算化、资产资源管理网络化,切实提高了账务处理管理效率,开创了“三资”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创新方法,全面提升“三资”标准化管理水平。经过实践,我区总结实行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三规范”、“四统一”工作规程。“三规范”,即:规范账务管理。由乡镇 “三资”委托代理中心按规范程序进行会计核算,严禁坐支现金,支出票据实行“会签”制度。建立资产、资源台帐,实行动态管理;规范票据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使用《甘肃省村集体财务收款收据》,严禁使用外购、自制的收款收据,严禁向农户打白条或不开票据;规范审计方式。在审计程序上严格按照确定审计方案、组成审计小组、下达审计通知书、开展审前调查、实施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提出意见或建议等程序进行。在审计方法上采取全面普审与重点抽审相结合,以区级组织交叉审计为主,乡镇年度普审为辅,逐步加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力度,2010年共抽调区乡两级审计人员17人,组成审计小组5个,抽审村集体经济组织14个,审核凭证64本,审计金额达3159万元。同时,强化审计人员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全区有27名持证审计人员,保证了每个乡镇有1名持证审计人员,为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顺利开展审计工作 打下了基础

“四统一”,即:统一制度。严格执行农村集体“三资”的资金管理、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约束行为的管理格局;统一程序。各项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管理一律按程序进行,村级进行财务处理,一过主任审批关,二过民主理财关,三过经管部门审核关,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票据,退回重新补办手续,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支出票据不予入账。确保了账账、账证、帐表、账实、账款五相符;统一公开。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统一编制各村的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公开栏旁设置意见箱,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统一归档。各村的“三资”档案由农村“三资”服务中心统一建档,统一管理。

通过推进全区农村“三资”和财务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解决了“三资”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一是管好了农村集体资金;二是明晰了集体资产所有权;三是盘活了一批集体资产资源;四是规范了农村集体投资行为;五是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进一步亮清了集体家底,打消了群众疑虑,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 “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农村税费改革 后,村组收入减少,除了个别城郊村组有一些收入外,大部分村组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部分监管部门干部认为集体就那么一点收入,原有的固定资产和资源不能给村集体带来任何收益,忽视了对资产、资金尤其是资源的管理。

二是民主监督不到位。在资产的发包、租赁和处置过程中,村民参与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的能力不足、意识不强,降低了“三资”管理的民主监督水平。

四、下一步的工作: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三资”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区乡村三级对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调动村民参与监督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在全区范围内形成管好用活村级“三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健全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和配套制度,制定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方案,严格履行招投标和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提高公开质量,增强监督实效。

3、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事关群众利益和民主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上级部门应加大管理部门资金投入,配套工作经费,保证村集体“三资”和财务信息化管理机制长效运行。

8.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八

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修改稿)

XX街道办事处主任XXX

同志们: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是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保证农村集体“三资”存量保值增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抓好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有助于推进基层民主管理,有助于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这是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部署,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抓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性

推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和代理服务工作,是街道近年来实施的“村账街管”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破解

1当前农村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混乱、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和以权谋私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实践证明,农村的群众上访问题、村干部贪污挪用问题、干群矛盾等等问题大都与此有关。抓住了“三资”管理问题,就抓住了农村矛盾的焦点,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就能有效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来讲,就是要亮出农村集体的“家底”,用制度管权、管财、管事,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可以说,抓好农村“三资”监管工作是利党利国、利民利村的大事、好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

二、把握关键,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一要搞好宣传,深入群众。各村要认真传达此次会议精神,迅速统一村“两委”成员的思想,扎实结合实际,全面安排部署农村“三资”清理工作;统一群众思想,把政策、方法、任务和要求交给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三资”清理的积极性;要充分宣传清理监管工作方案、会议精神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二要认真调查,摸清底数。总体要求是“高效细致,准确无误”。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工作,首先要清理和规范

2农村财务,对农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资金、资产、资源底子。要按照先账内、后账外,先资金、后资产、再资源的顺序,逐村、逐组、逐地块、逐个合同、逐笔账目进行清理核实,全面彻底地摸清集体所有土地、林地、水面、砂场等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资金的底数以及现状,掌握“三资”的总量、结构、分布和效益情况,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要严明工作纪律,结合本地实际,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街道抽调力量组成核查组,对各村的清理规范工作进行全面核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清理规范村财务管理工作走过场的村要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不符合清理规范工作要求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街道纪(工)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在清查摸底工作中走过场、敷衍塞责,致使农村“三资”底数不清、工作不到位的要返工重来;对在清查摸底工作中故意瞒报、漏报“三资”底数的,将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对在清理中发现的明显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纠正;对挪用挤占、仗权承包、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确保清理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三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清查工作结束后,要在农村“三资”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下,以村为单

3位,进行自查、自报,公开结果,经村民代表大会确认后,将“三资”清查结果上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将会对村级上报的“三资”清查结果进行抽查,将抽查结果在党风廉政信息平台的村务公开栏内再次进行公开。做到在资金管理上账账相符,杜绝坐支现金、白条抵库、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等现象发生;固定资产的新建、购置、折旧、出售、报废、毁损等按规定程序审批、入账,避免集体资产被个人侵占。涉及债权债务事项必须经集体决策和审批,严格控制产生新债;在农村资源对外投资业务和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由集体决策,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招投标制度,投资收益及时入账。

三、加强领导,确保该次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已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本人任组长,街道四位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并下设办公室,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村要结合实际,形成工作日程推进表,按照时限要求,统筹安排好此项工作。要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做到入家入户、讲清讲透,打消群众不必要的顾虑,积极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要注意协调配合。农办、财政所、纪工委、国土所、司法所等部门,要尽职尽责,相互配合,切实担负起“三资”清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管职责,形成街道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各村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三要确保社会稳定。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影响面大。各村和各有关部门必须把工作做细,把握好政策界限,讲究工作方法,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对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等争议较大、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特殊问题,要准确把握,妥善处理,避免激化矛盾,确保农村安定和谐。

9.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九

近年来,XX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以项目为带动,以产业为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镇财政税收达到4.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81元。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镇十分重视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坚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强化落实为保障,以加强监督为关键,将规范“三资”管理与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抓机制,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我镇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调研检查,发现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档案管理不规范、使用白条报账、座收座支、工程项目招标不规范、民主理财小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等问题,其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成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隐患。为此,我镇系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社区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明确要求,促使 “三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二是成立股份合作社。我镇先后建成了约70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这些安置小区配套建设的商铺成为社区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镇上以成立股份合作社的形式组建新经济组织,以规范的市场化运作,促进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2010年,我镇7个股份合作社共完成收益364万元,通过分红,平均每个社区分得5.3万元作为公益性开支,社区居民共分得160万元。

三是严格规范中心运行。各社区及居民小组委托代理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账务,各村设立一个对公账户,由社区报账员按相关制度到代理会计核算中心报账。代理会计核算中心配备专职出纳员负责社区资金管理及日常票据审核。涉及大额资金使用以及资产处置时必须严格按照:村民提议→两委提出→议事会或居民大会通过→镇政府审核→监督小组监督实施的程序进行。

二、抓民主,落实“三资”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居民座谈制度。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大额资金使用以及资产、资源处置的过程和结果,由党支部定期不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座谈会,通报情况、畅通信息、密切联系、增强互信、形成共识。

二是严格审核制度。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必须经居民会议讨论,并经居民逐户签字后方能生效,同时镇政府重点加强对审核和交易环节上的监督制约。要求资产资源处置必须附有真实的民主决策情况。

三是严格规范程序。每个村、组都通过居民选举设立了居民理财小组,集体各项开支都要经过居民理财小组审查把关。对于大项目和重大金额的处置还必须通过议事会或居民大会讨论通过,社区两委会同意并上报镇政府审批。

三、抓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拓宽监督渠道。年初镇政府与各社区签定廉政责任书,并实行由上而下的廉政考核和由下而上的群众民主评议等监督制度。同时,加强群众宣传,公布镇纪委监督电话,对群众反应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和回复,形成了一个上下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

二是完善职能监督。在做好日常收支和离任审计的同时,加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查。落实了村“两委”一把手向镇党委、政府和党员群众双向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强化了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

三是规范群众监督。在村两委换届的同时,各社区选举出与村委会同届的监委会,对村级事务实行全程监督。同时,大力加强“三务”公开工作。镇政府定期对各社区“三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纳入目标考核。“三务”公开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对政务、村务,特别是财务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也有了监督的机会,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10.乡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

永昌镇共有行政村11个,列入不足1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的有唐昌、乐和两个村。针对建设任务,永昌镇党委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立足于巩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坚持上下联动,因村制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唐昌村已在2005年底提前完成建设,乐和村于4月17日动工到6月

25日已全面完成建设。现就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镇党委充分认识到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重要性,坚持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镇党委书记亲自领导该项工作,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模式,同时分解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每村由一名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和驻村指导员具体负责,各村支部书记作为具体责任人,监督工程进度、财务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同时对新建的村补助1万元的政策,从而使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得到了有序推进。

2、加强监管督促,确保工程质量。镇党委坚持因村制宜、节俭实用、统筹安排的原则,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资金上采取村里出一点、政策补一点、向有关部门争取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同时切实落实监管措施,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建筑材料的购买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等问题提出严格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资金用到实处。镇分管领导和联系班子成员坚持每周二次以上到现场了解工程进度,驻村指导员做到每周三下班前将建设进度及时上报镇组织办;同时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财务监督小组在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对工程招标、建设、验收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上予以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3、提升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镇党委坚持把加强村级组织教育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完善村级组织阵地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五室三站一栏一场所”的要求,同时结合各村实际,采取一室多用、一所多用的办法,合理设置格局,设施简朴使用、整齐有序,标识明显醒目,上墙内容丰富,群众办事方便。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物质基础;加大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把各村活动场所建成村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和村民之家,真正使群众满意、干部满意、组织满意。

11.乡镇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总结 篇十一

工 作 总 结

一、当前工作概况:我县自2010年实施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以来,在县纪委的指导下,工作有序扎实推进,全县10个镇127个村居的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常态化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并于今年9月通过省“阳光工程”工作组验收,同时,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称号。12月份,组织全县农经干部集中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徽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皖办发[2011]23号)和《安徽省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若干规定(试行)》(皖办发[2011]22)精神。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存在问题

我县10镇127个村(居)的“三资”委托管理平台虽已建立,但后续的长效机制缺乏:

一是县镇有关领导尚不够重视,对 “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督促不紧。三季度全县仅有5个镇的做账率达上50%(襄河、武岗、二郎、马厂、古河),有3个镇未动(大墅、六镇、西王)。

二是机构缺失,人员缺乏。全县各镇集体“三资”代理队伍基本属临时拉差,人员有农经、财政、政府等人员组成,仅有4个镇农经干部可操作账务管理工作,而以镇财政所人员操作的,因工作关系隶属不同,农经工作不好协调。

三是业务生疏,无培训渠道。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和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无论是对人员数量还是业务素质对有较高的要求,而业务培训尤其重要,然而省、市、县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培训安排。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向各级领导呼吁对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对集体“三资”的监管。

2、健全集体“三资”代理队伍建设,理顺工作关系,加强业务培训。

3、按照省委省政府皖办发[2011]23号文件要求,全县统一制定农村集体“三资”业务合同书,统一印制票据,进一步完善对“三资”档案合同的管理。

上一篇: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的作文400字下一篇:太平街明德小学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