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19篇)
1.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 篇一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笑眯眯的走了进来,对大家说:“同学们,这次第五单元的考试大家考的都不错。”卷子发下来,下红看到自己考了满分,会心的笑了。文具盒里的文具看到小主人考的好成绩,竟然争吵了起来。
铅笔骄傲的说:“我的功劳最大,小主人要是没有我,就没法写字、做作业了。”
削笔刀不屑的说:“我比你的功劳大,你还不得靠我,你要是不削就会越来越粗,最后连字都写不成了。”
钢笔连忙伸出脑袋来说:“我的功劳更大,小主人现在上三年级,用铅笔的时候少了,你们都派不上用场了。”
墨水则慢吞吞的说:“你要是没墨水了还能写出字来吗,还不得我来,当然我的功劳比你大了。”
修正带也发言了:“钢笔虽然很有用,但一出错可就不好办了,还得看我的,所以我的功劳最大。”
大家正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橡皮打断了它们:“大家不要吵了,我们各自有各自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不应该以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我们应该好好相处,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团结在一起,为小主人好好学习而努力。”
大家听了橡皮的话,都羞愧的低下了头。从此以后,文具盒里的文具都互相团结,小主人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有关争吵小学三年级作文汇总五篇】
2.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 篇二
一、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 缺乏写作素材,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起 着重要作 用。如,在讲《翠鸟》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爪子、眼睛、嘴的特点, 突出翠鸟的外形。接着指导学生抓住颜色特点, 观察翠鸟的头、背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了课文后,教师还可以 指导学生 写一个小 动物,要求他们学习《翠 鸟》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二、 通过鉴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明显特点, 也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常用方法, 而且是较为重要的方法。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比如,讲了《赵州桥》一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方位顺序写一篇《家乡 的黄河大 桥》,让学生模仿《赵州桥》 第二段的写作方法 , 观察黄河 大桥的正 中→两边→下面→河水等, 然后再动笔写下来。学生通过多次仿写训练,能够加深对状物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不再感到无从下笔,同时也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对小学生来说,课内与课外,以课内为主,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因此,除了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色彩鲜明的教学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黄河大桥、古镇建筑物、荷花池等,指导学生按从下到上、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 然后让学生将观察结果写下来。通过多次训练, 能够使学生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四、 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校园生活 是学生生 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教师应通过引导, 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 富多彩的 课内外活 动 ,让每一位学 生都参与 到活动中 来 ,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 ,用耳听一 听 ,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等,然后鼓励学生将亲身经历写下来。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充分展示真实的性格。如,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在“妇女节 ”和妈妈做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父母不在家时当一回小主人, 有礼貌地接待客人; 随父母参加一次亲朋聚会等。然后启发学生把所经历的事情写出来。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社会生活五彩缤纷,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 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给孤寡老人送温暖; 去公共场地打扫卫生; 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等。这些活动都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源泉。
实践证明, 三年级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在习作指导中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 作文教学 的目标———“对 写话有兴 趣 , 写自己想 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就不难达成。
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篇三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三年级;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7-01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作文起始阶段的三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轻松畅游于习作乐园,也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时,可先以石榴为例,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一种水果的方法。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如:观察感知、利用教材进行想象、练习说话中进行想象等等。我们可结合课文,在“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好的仿写就是在创作。如:我们在教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后,就要求学生仿照文中描写大树、蟋蟀声音的语句格式,写一写其他事物的声音。这种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分析、抽象、探究、类比思维和创造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续写。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选择结尾含蓄而有较大想象余地的课文。如:寓言《守株待兔》一文结尾,种田人的庄稼全死了。可启发学生:种田人见到庄稼全死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有没有醒悟过来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结尾的妙处,加深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3、改写、扩写。如:古诗《小儿垂钓》,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将古代文学语言改编为现代文学语言。适当展开想象,注意行人和小孩的语言、神态、对话环境、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将一首简单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文学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如:《新编乌鸦喝水》,由原来的一只乌鸦改编为四只小乌鸦排着队去喝水,它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形象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要求学生每天看一、两篇童话故事;要舍得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来给学生上讲台读或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可按学号顺序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同学间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打好草稿后,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互相批改作文。为了鼓励学生多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同学会用一个好词就给十分,会用一个好句子给十分,就这样加上去,不限分。互改下来,有的同学得了二百多分,有的得了一百多分,有的只得了几十分。得分高的同学让他到讲台上去读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听后说说自己喜欢他作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这样,写得不好或偷懒的同学也会自觉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慢慢学会去完善自己的作文。学生互改后再把自己的作文誊写在正本上给老师批改,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会逐步完整和完善了。
五、教会学生细心地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具体,具有真情实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作文素材的习惯,我每周一都会给学生画一个表格,表格里记录着一个星期里自己每天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比如:星期一,在学校早餐店里我与同学发生争执。到了周末,我就会给学生从表格里选一件事来写一篇日记。慢慢地,学生就逐渐变成生活中的有心人了。
4.争吵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四
今天,我和从紫琳吵架,我很生气,并不是因为她学习好我嫉妒她。
中午放学时,我和从紫琳约好了下午让她等着我,下午放学时,我发现从紫琳并不在学校门口等我,我在外边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她,我很生气,决定不找她了,就来到班车的出发点,看见从紫琳和几个小伙伴正在玩耍,我走过去,大声说:“从紫琳,你不是说在校门口等着我吗?”语气里掺杂着生气和着急,她愣住了坐在班车上,从紫琳坐在我的后面,她不时从椅子里的细缝里瞟我,从她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不是生气,而是愧疚。我很困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班车到地方的时候,我醒了,我忽然觉得肩膀上很沉重,原来是从紫琳把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她看着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我高兴地笑了,说:“好啊!”我们牵着手回家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朋友之间吵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做到互相谅解,互相宽容。
5.争吵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五
老师看见了,说:“雷昊,你在干什么?”我大吃一惊,连忙说:“哦,我在写。”
我心想:我下课的时候是不会放过你的。可是坐了一会儿我心里冒出了一句话:你是怎么对别人的,别人就会怎么对你。也许刚才孟梓煜是不小心的呢?我是不是太冲动了,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而且我是一个男子汉,她是一个小女孩,我的心胸应该放宽广一些,怎么事事都要计较呢?再说了,她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也变轻松了。
6.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 篇六
学了“争吵”这篇课文我就想起我和同学们吵过架。
昨天我们跑完步,之后背完了笠翁对韵整理好队进餐厅了,我们刚过了小台阶我就不小心踩了一下李麟锐的后脚跟把他的鞋给踩掉了。他带着生气的语气说:“你干什么踩我的脚!要不我也踩你的脚你愿意么?”我也只是笑着说:“对不起,对不起。”他瞪了我一眼,他说完就出队系鞋带了,他说话的时候脸也有些发红了。他刚回来我就悄悄的笑了笑,不料要进餐厅的时候我又把她的鞋给踩掉了,这次更严重了,因为他的整个脚都露出来了。我这次没有笑,说:“不告老师行么?”他说:“那你被踩我了。”我说:“知道了。”
最终我们和好了!
7.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之我见 篇七
一、多开展活动, 提高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自信。 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经常是学生描写的对象, 教师要事先布置学生观察或直接组织学生到现场边观察边写, 要求学生仔细看、尝、闻。 如学习了《家乡的红橘》一课, 文中对成熟的红橘的颜色、形状、味道做了详细描述。 课后安排一个写作小练笔, 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让同学们每个人带一种水果到校,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和吃法等,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 他们一边观察, 一边写作, 一节课下来, 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写出近两百个字的作文。 为写好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文, 我平时经常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到操场做游戏、拔杂草、上街搞卫生。 在活动课上, 活动开展之前, 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别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体会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 活动后, 让学生以《记一次开心的比赛》为题写一篇作文, 由于情景历历在目, 落笔就比较快, 让学生感觉有内容可写, 积极性提高了。
二、注重语言多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可见积累材料对写作的重要性。 应从基础知识入手, 认识更多的字, 积累更多的词汇, 熟记更多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 多读课外书, 不但要读作文方面的书而且要多读课外书, 把书中那些优秀的词句摘录下来, 这样日积月累, 集腋成裘, 说话就能出口成章, 作文时就可以随心所欲, 妙笔生花, 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不会东拼西凑, 干瘪无味。
三、引导学生多说
为消除学生作文畏难情绪, 从心理上使学生不再怕写作, 我常常对学生说, 作文并不难, 只是把你所见、所闻、所想有顺序的写下来就得了。 另外, 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 他们的作文往往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 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文字, 究其原因, 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 针对这一现象, 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 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有一次作文课上, 我先对一名爱说话的小男生提问:“你给同学们讲讲你的爸爸或者妈妈吧。 ”这位同学先奇怪, 但还是回答了:“我妈妈三十多岁, 个子不算高, 披着长头发。 ”我点了点头, 他接着补充说:“我妈妈对我很好, 对奶奶也很好, 还特别关心我的学习。 ”我满意地笑了。 接着提问了其他几个同学, 效果都不错。 我走到黑板前板书了作文题目《我的妈妈》, 然后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 这样做, 学生感到胸有成竹, 写起来较顺手。
四、在评改作文中多鼓励、多指导
首先, 学生有了写作欲望, 教师要给予鼓励, 即使是三言两语的流水账作文, 教师也应引导他们把某些方面写得更具体些, 这样才使文章中心更突出, 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们, 毕竟他们只有十来岁, 胆子小的同学甚至不能够把自己做的一件事完整地叙述出来, 何况让他用笔表达, 还要用上好词、好句, 更增加了他写作的难度。 对写作差, 不合要求的, 切忌讽刺挖苦, 应单独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 多说鼓励性的语言, 对写作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表扬, 使他们对写作有自信心。 其次, 抓住大部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在讲评过程中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欣赏环节, 如“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等, 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畅谈自己的写作思路, 同时还注意肯定学生的相对进步, 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的机会。 在欣赏过程中要注意“赏中有评”, 先用启迪性的语言点拨,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 各抒己见, 并用自己的眼光评评好在哪里, 欠缺在哪里, 唤起学生“我要修改, 我要写得更好”的心理需求, 主动修改习作, 使他们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而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8.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方法探讨 篇八
作文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奠基工程,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写作时总是困难重重。必须正视现状,对症下药,有效解决三年级起步作文难题。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其作文问题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有的学生短期内对于作文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不够清楚,尚未入门,害怕习作;二是有的学生生活范围狭小,见识少,经历少,交际活动也少;三是学生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有时候虽然观察了,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四是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加之训练不够,不會用准确的词语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进行描述,写出来的文章缺乏内容,枯燥无味;五是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积累的篇目少,使文章表达得不够流畅,缺乏新意。
二、解决学生写作问题的措施
1.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经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观察和训练,学生积累了不少优美的词句和写作材料。可是一进入三年级,对习作的要求明显提高,学生就会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发愁、头疼,不知所措。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这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写作相当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慢慢地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写每个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个性化作文。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发挥。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可知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此外,小学生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三年级学生作文时,切忌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2.多方积累写作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量的积累才有可能促成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三年级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鼓励、引导、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如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素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字词句、人物品质、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还要把写作基本知识的传授也融入阅读之中,并组织学生开展随文仿写、随文续写、随文扩写三类作文训练活动。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功底,自然而然得到强化,写作时也就会得心应手,他们就会描绘出多彩的生活和世界。
3.留心观察,写真情实感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及随文练笔外,还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领悟和积累。例如:在网上查阅资料,节假日跟随父母外出旅游,回老家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体验生活等。卫生大扫除时,有的小组擦得明明亮亮,有的小组擦成了大花脸,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小窍门,从而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见闻思辨,而且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写作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物、事件、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也有效地进行了作文练笔。我相信,这样写出的作文,一定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4.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俗话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我以前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一个误区,就是重指导,轻讲评,包办代替,改得满篇朱红,费时低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把重点放在习作的评导上。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只有把重点放在习作的评讲上,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次批阅作文之后,教者要归纳出习作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电子白板上,或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修改,指出优点,找出失误,互相研讨,使其变成一篇佳作。或抽好、中、差几篇文章,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字、词、句、段、篇),进行对比、分析,边讲述边修改,如此下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会普遍明显得到提高,从而逐步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实现成功跨越。作文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愿意用我的智慧带给学生无尽的新鲜与活力,激起他们最大的习作渴望与热情,与学生一路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梅.抓好作文的起步教学[J].作文教学研究,2009(1).
[2]张志明.谈如何搞好初中作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2).
9.小学三年级作文铅笔盒里的争吵 篇九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铅笔盒里的铅笔、橡皮、尺子,正在争吵谁的本领大。
首先发言的是骄傲的橡皮,它对铅笔说:“要是没有我,你写的文章就会错字连篇!”铅笔也不甘示弱:“要是我不写字,留着你也没啥用!”橡皮被说得哑口无言。铅笔打败了一个对手,非常高兴,又开始向尺子攻击。尺子说:“要不是有我,上数学课时你就寸步难行!”铅笔说:“要是……”“别吵了!别吵了!”
铅笔的话被铅笔盒打断了,“你们各有长处,如果团结起来,力量一定很大!”尺子、铅笔和橡皮都觉得铅笔和说得有道理,就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帮助小主人克服了一道道学习上的难关。
10.争吵三年级作文 篇十
因为今天早上我的同桌的铅笔忘带了,她就向我借,我把我的一只笔借给了她。刚过不久,她就把笔给弄坏了,我说:“这只笔是被你怎么弄坏的?”
她说:“是被我不小心摔坏的。”
我很生气:“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我刚要举起手想打她的时候,老师来了。我悄悄对她说:“呆会儿在操场上见。”她说:“好的!”
我先到了操场,就想起我以前向她借了一只笔,也不小心弄坏了,而她一声也没有骂我。
她来了,我就说:“请原谅我,是我太凶了。”
她说:“不!应该是我向你道歉的。”
11.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篇十一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指导好初学作文的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的。
一、善于积累词句,丰富习作语言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
首先,课文内容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最好资源。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好词佳句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材料。
其次,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资源。 在我班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要求家长监督配合。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选一些让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感兴趣的书籍,如可以是一些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还可以是谚语集、歇后语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要熟读成诵。
只要坚持下来,经过长期慢慢的积累和内化,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也就会“文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办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地方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部分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紧密结合阅读,提高习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是习作的最好例子”。语文教材所精选的每一篇阅读课文,可以说都是经典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不仅题材和体裁都很广泛,而且内容也相当丰富,特别是在思想感情、写作技巧、文笔文风等各方面都是学生学写作文的最好材料,也可以说是学生习作的最好 “样本”。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习得写作方法和技巧,注意把平时的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辅导,使学生得法于阅读,得益于写作。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黄色的、红色的、金黄色的、金色的、橙色的等词语,深刻地体会秋天的特点,到学写“秋景”这类作文时,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眼中有秋景,笔下有秋文。
阅读教学,要持之以恒地把读与写的训练有机结合,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写作方法,为写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提高写作能力。
12.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 篇十二
1. 激情导入 (有益、有效的环节)
那次听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五”, 内容是举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还可以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那节课开始, 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同学们, 想必大家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颤巍巍地端着一盆清水请妈妈洗脚, 这情景让多少人热泪盈眶!同学们, 这是一种美好心灵的体现, 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都懂得感恩, 那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以“感恩”为话题, 写写自己与父母的事。
点评:教师以学生们熟知的公益广告导入课题,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达到了引发爱的共鸣的良好效果, 为本课教学的深入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2. 互动交流 (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先是组内同学互说, 然后学习小组推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代表小组进行交流。要求表达有条理、语言生动、表述的内容清楚。有的同学讲为父母端杯热茶, 有的同学讲为父母洗袜子、手绢, 还有的同学讲在“母亲节”为妈妈送康乃馨, 当爸爸劳累时为爸爸捶背……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师因势利导, 又进行了情感调动:我被你们的真情打动了, 同学们是如此地孝敬父母, 用自己实际行动为父母献上了一份孝心。现在让我们再为父母献上一首感恩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边说边播放歌曲录音。
点评:互说、交流以及教师进行情感调动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亮点所在。但是, 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语言引领, 使亮点不亮, 导致下面的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
3. 从叙到写出现“断层”现象 (问题显现)
教师启发: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写事的文章应写清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现在请大家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听到的关爱父母的事情。
当真正拿起笔要写的时候, 我发现有的学生东张西望, 有的学生把本子翻得哗哗响, 有的学生一脸茫然。20分钟后, 只有几个学生完成了作业。
点评: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训练, 使得从叙到写时, 学生遇到了“不会写”的障碍。
二、引发的思考和建议
笔者认为, 教师应补充以下环节消除作文教学中出现的“断层”现象。
1. 将阅读中的体会、感悟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是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方法的过程。当教师做好情感的铺垫后, 应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描写叙事情节所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欣赏的某种描写方法将自己平淡的叙述变得更加生动。如, 引导学生将“妈妈那天下班了, 说累得很, 就坐在沙发上休息”这句话改写成比喻句“妈妈那天下班了, 进门就‘倒’在沙发上, 像一根软软的面条, 显得疲惫不堪”。
2. 出示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赏析、借鉴。
由叙到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才能实现这个跨越。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师必须给学生出示数篇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掌握片段中的描写方法和布局谋篇的技巧。
3. 激励学生交流, 为学生搭设互动的平台。
初次脱稿后, 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其他学生听, 让其他学生评析。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对于评价的学生和被评价的学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被评价的学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评价的学生能看到别人作文中的精彩部分, 进而汲取精华为自己所用, 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 二次修改, 鼓励学生追求作文的更高境界。
13.争吵三年级作文 篇十三
一天,在一位书生家里的传出了一阵阵叫嚷。
首先发言的是笔。它看到了墙上那些美丽的画,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们四个当中我是最厉害的!如果没有我的存在,你们什么写字、画画,哼!难道直接用手去做吗?”接着墨又说了:“你还好意思说!瞧瞧你自己吧,瘦得像个鱼竿似的,如果没有我们,你拿什么弄出墨汁来呀?”说完它便瞟了笔一眼。这时纸又生气了,它气愤地说:“你们真是太不争气了,如果没有我,你们还不知道往哪里写字呢,难道往脸上写吗。在这里,我就像是国王,你们就是我的仆人!”砚按捺不住的说道:“你们都不重要,我才是主角。如果没有我,你们拿什么来装墨汁!一幅杰作就是这样给毁了。”
正当它们争吵得起劲的时候,这个屋子的长寿将军——桌子爷爷开话了:“你们是‘文房四宝’都很重要,少了一个都不行。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克服困难,才会完成一幅杰作。”
14.争吵三年级作文 篇十四
“哼!谁不自量力了?你才是不自量力的家伙呢!”
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在文具盒城堡里,笔杆和笔芯终于吵了起来了,而且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俩其实原来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别的文具小伙伴看到了都十分羡慕他们。可今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本来十分要好的小伙伴吵个不休。
“哼,你自己瞧瞧你自己,全身黑不溜秋的,真难看!”笔杆不屑一顾地说。
“你就好看呀?一身花花绿绿,俗气死了!”笔芯不服气地反驳道。
“什么,你竟然敢这样骂我?”
“你能骂我,我为什么不能?况且,我比你有用的多!”笔芯气呼呼地说道。
“切!我就没用了?我还为主人有你这样的脏东西而感到难过呢!”
“别看我一身黑,却比你有用的多,光好看有什么用?”
“你。你等着瞧,咱们各走各的。”笔杆的肚子都快气炸了。
“好,那我走了。你可别后悔!“笔芯丢下这句话,离开了笔杆。
笔杆争口气,提起精神,在纸上比平时更加卖劲儿地移动着。可当他回过头来,准备欣赏自己的杰作时,他傻了眼,这哪里是什么杰作呀?纸上只留下一行行白色的印迹,竟然没有写出一个字。
而笔芯呢,由于没有了笔杆的支撑,写出的字歪歪扭扭,难看极了。
第二天,文具广场上,笔杆和笔芯又和好如初了,他俩成了文具城堡里配合最默契的搭档。
15.小学三、四年级英语阅读模式探讨 篇十五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课是小学重要课型之一,新课程标准目标中的一级学习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小故事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课总体比较低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未能把阅读语篇看作口语或听力的素材,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和分析。有的教师甚至把一些较长的对话或语篇当成句型课来上,对文本的处理却是蜻蜓点水,这样的课与其说是阅读课,倒不如说更像词汇与会话课。
三、“三段式”英语阅读环节下的模式分类
阅读课一般可以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环节。阅读前,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阅读文章、了解大意做准备;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并为寻找特定信息而进行有效阅读;阅读后,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运用所学语言,提升阅读能力。
模式一:总→分→总
【教学流程】
Pre-reading→While reading(整体听、看文本→分段研读文本细节→朗读,复述文本)→Post reading(表演文本→改编拓展文本)
以苏教版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e library(story time)为例。
Step 1 Pre-reading
(1)Show a picture of a library.Talk about it.(教学library,导入课题:In the library.)
(2)Discuss the things we shouldn’t do in the library.
Step 2 While reading
(1)Watch the video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通过看视频,学生整体了解文本,并根据故事大意选出能表达故事中心意思的图片。)
(2)Detail reading.(分解故事情节,将各个图片中所呈现的在图书馆中不能做的事例进行讲解。)
(3)Read after the tape,and retell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将各图片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概括和提炼。在学生已经对图书馆中所不能做的事掌握扎实的情况下,进行整体朗读和复述。)
Step 3 Post reading
(1)Act out the story.(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演绎。)
(2)Discussion:In the classroom,what can’t the students do?(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在教室上课时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并进行个人或小组汇报。)
模式二:分→总
【教学流程】
Pre-reading→While reading(分图、分段细授文本→组合各段,整体呈现文本→朗读,复述文本)→Post reading(表演文本→改编、拓展文本)以苏教版译林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story time)为例。
Step 1 Pre-reading
(1)Free talk.Ask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ay,the date,the weather today.
(2)Ask the season now.Talk abo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seasons they know.(通过讨论,渗透故事文本中与季节相关的词语,从而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部分阅读障碍。)
Step 2 While reading
(1)Show the picture of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the things we can do in spring.(通过分图、分段对各个季节进行逐一介绍和教学,环环相扣,使学生对文本细节熟练掌握。)
(2)Show all the pictures together on the PPT,and ask the students to say out all the four seasons’information they learn today.
(3)Read after the tape.(在了解了各个季节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对文本进行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朗读巩固。)
Step 3 Post reading
(1)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story.
(2)Show different city’s seasons,let the students say something about it.
(3)Write a small passage about the season in their hometown.(通过复述、研讨和写作,将已学的文本知识内化为语言输出,巩固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语
16.关于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十六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教学思考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具体体现。可是,在农村偏远小学里,一些学生存在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一直阻碍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作文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激发兴趣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首先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下来,存题目也行,设题目也行。这个宽泛的条件不再使学生感到写作有压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另外,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们评价;建立写作园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以教师口头、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其次,我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习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习作中。
二、体验生活
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平时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到了写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更谈不上真实情感。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要么觉得没什么可写,要么心中有话说不出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结合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让那些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既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让学生写“熟悉的小动物”,没有给学生划定范围,更没有念范文,而是让他们用眼睛观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有一个同学写我喜欢的“小花猫”,她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习性等,还写出了与小花猫之间的感情。她写道:“我每天放学回家小花猫都会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头蹭我的腿,是在欢迎我回来,让我抱抱它,还不断地用它的头拱我的脸,伸出脖子,这是让我给它抓痒痒,一边和它说话,它好像能听懂似的,等抓完痒痒,它就安静地回它的窝里趴着去了……”我把这篇作文读给大家听,当读到小花猫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时,我随机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他们答不出来了。这时,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原因,而是让他们回去做个小调查或者查资料。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调查到的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这就是要求每位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大量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把亲眼看到的事写下来,密切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作文训练踏上了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我总结出下面几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学生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又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文章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甚至有人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认真修改”的习惯。古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出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4.“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17.争吵三年级作文 篇十七
橡皮擦生气地说:“我可以擦去你画的任何东西,我才是本领最大的哩!”
“我画的东西你绝对擦不去。”钢笔高兴地说:“我的本领最大!”
钢笔橡皮擦不甘示弱地说:“我可以擦去你画的任何东西,我才是本领最大的哩!”
18.小学三年级作文铅笔盒里的争吵 篇十八
晚上,静悄悄地,忽然我听到了一阵吵闹声,连忙爬起来,原来是文具们在争吵。
首先发言的是铅笔,铅笔用他那又尖又细的声音说:“我能帮小主人写字,考试考一百分,铅笔盒里我是最厉害的。”顶不服气的是橡皮,他说:“哼,我是没有我帮你改正错误的字,你也不能帮小主人考试考到一百分,铅笔盒里我才是最厉害的”。高大的尺子说话头头是道,我能帮小主人连线,要是没有我,小主人就不能做连线题了,考不到一百分了,铅笔盒里我才是最厉害的呢。”大家争吵得不可开交。这时铅笔盒说话了,你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要是少了任何一个,小主人都考不到一百分。
铅笔,橡皮,尺子听了以后都惭愧的低下了头。
19.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 篇十九
一、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
正确的唱歌姿势是唱歌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唱歌姿势应该从开始接触音乐课唱歌时就训练好, 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姿势, 要求他们做到:身体自然直立, 全身保持松弛;双脚稍稍分开可一前一后, 重心要站稳;头部端正, 双眼平视, 上胸敞开, 小腹微微收拢;面部表情要自然, 还要根据所演唱作品的内容随时变换表情。
二、课前发声练习有助合唱教学
新课改以来, 许多老师都不敢将发声练习放到课堂中去, 怕影响了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打乱了课堂气氛, 破坏了人文线索。但当孩子们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 就发现, 孩子们的发声方法不尽如人意, 单声部的歌曲唱得声音就不行了, 更别说二声部, 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我认为, 发声练习还是非常必要的, 有助于学生发声方法的改进, 可以从三年级起, 利用简单的二声部配合发声练习, 让学生初步接触合唱, 从而培养他们聆听的意识以及配合的感觉, 以便将来较为轻松地进入二声部多声部的歌曲教学中。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中, 结合歌曲《小伞花》《雨天等妈妈》的教学内容, 老师可设计这样的发声练习:
这样的练习既贴近本单元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声音的训练, 又能够通过发声练习进行简单的合唱教学, 一举多得。
三、强化多声部节奏练习
三年级中多声部的训练主要以节奏为主, 而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因素, 节奏感的培养最为重要。 (中国音乐学院张肖虎教授提出) 因此, 在三年级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动脑, 多设计节奏练习, 在节奏练习中, 培养学生二声部的配合感。例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快乐小队中, 本单元的歌曲均具有进行曲的节奏风格, 节奏鲜明, 根据书上所出示的大小鼓的节奏, 可让学生在歌曲学习过程中, 利用大小鼓的节奏, 为歌曲伴奏。伴奏的形式可以分成:听老师弹钢琴, 学生用大小鼓节奏伴奏;学会歌曲后, 部分学生唱, 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学生自己唱, 自己用节奏为歌曲伴奏。这几个方式有一个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 在训练中, 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受二声部的配合, 慢慢强化到个人进行多声部配合表演, 即唱歌加伴奏。第七单元都市变奏中, 更可以通过“霓虹灯”这一节奏练习, 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培养互相配合的能力。
四、唱谱是确定音准的最好方法
与发声练习一样, 唱谱教学自从新课改的来临, 已经变成了被压迫阶级, 不敢在音乐课堂中露面。其实, 唱谱教学是最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的学习方法。三年级正巧是音乐课学习音符的时段, 在这一时段, 学生是学习歌谱, 建立音高概念的最好时机。在歌曲教学中, 学会歌曲后, 可以通过听唱模唱;看老师手势唱谱;划旋律线唱谱;看谱试唱等方式进行歌谱唱歌训练。长时间这样的训练后, 学生能够建立基本的音高概念, 帮助学生在二声部唱歌中掌握各声部音高走向, 更好的学习二声部的歌曲。
五、利用器乐帮助唱歌音准训练
三年级器乐教学已经列入音乐课堂, 这是帮助学生唱准歌曲的又一法宝。许多学生在平时没有钢琴辅助的情况下, 唱出歌来是五音不全, 当他学会器乐后 (竖笛或口琴) , 这器乐就是他们的小钢琴, 能很好的辅助他们唱准音高。例如:第六单元我们的村庄中《八只小鹅》一课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声部歌曲。但是对于演唱二声部的同学来说, 让他们一下子找到5这个音, 还是有些困难的, 学生是不确定的, 就怕自己唱错。于是他们就会很小心地唱着二声部, 一不小心, 就被一声部的同学带走了。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 让部分学生唱第一声部, 部分学生拿起竖笛, 轻轻吹奏第二声部的5这个音。节奏简单, 吹奏方便, 学生一看便会。在吹奏与唱歌的合作过程中, 学生可以聆听两声部的配合效果, 放下竖笛后, 孩子们的二声部一下唱得很好。
【小学三年级争吵作文】推荐阅读:
三年级作文文具的争吵09-26
拔牙小学三年级作文07-28
小学作文范文三年级08-11
路小学三年级作文08-29
小学三年级作文;妈妈10-12
外面小学三年级作文10-19
小学三年级作文:妈妈11-08
中心广场小学三年级作文06-25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训练06-25
盼春节小学三年级作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