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cae发展状况

2024-09-19

国内外cae发展状况(共4篇)

1.国内外cae发展状况 篇一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概念及范畴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健康领域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市场现状和分析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利润率较高的领域有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保健行业,2010-2014年年均销售利润率达10.11%、10.61%、20.80%.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GDP比例超过17%,而我国目前的水平还较低。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2万亿元,2014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5万亿元,2011-2014年均复合增长率16.03%,从国际比较看,未 来大健康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包括儿童医疗、医疗美容等领域;到2016年,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亿元。

2011-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

大健康产业中十大热点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如下:

养老产业 2020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6.1%,已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一方面加重了我国经济的负担,另一方面创造出无限商机。

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产业受益,以每位老人每年消费1万元计算,目前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60岁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从 2015年到202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人消费水平也将有所提高,以GDP增速作为老年人均年消费金额增长率计算,假设未来五年GDP复合增长率为6.5%,那么到2020年,则每位老人每年消费金额约为1.37万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

养老产业链较长,上下游带动明显。养老产业重点关注医疗保健、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娱乐休闲、日常消费和信息平台等需求快速增长领域。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扶持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业务、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

●2014年《于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的公告》提出“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独立或合办营利性养老机构”。●2015年10月29日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政策的支持下,养老产业正成为国家新兴支柱型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全国至少有80家房地产企业进军养老行业,这也正是养老地产在养老产业商业化道路上走得最快的原因。此外,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国平安、合众人寿、太平保险等保险大佬也纷纷布局养老地产,企图在养老产业万亿市场规模上分一杯羹。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超500亿市场空缺有待填补

国内食物安全问题严峻、慢病高发、空气污染等各种要素而引发的忧虑,以及富裕人群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给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健康管理市场潜在规划大约600亿元,而现阶段仅完成了30亿左右,超过500万市场空缺有待填补,健康管理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我国体检事务迅猛展开,年均增长率约为55%。特别2003年非典疫情(SARS)今后,大众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集体体检事务随之升温,催生大批新式的体检组织。据我国医师协会计算,我国各类健康体检组织数量在2010年就超过6000家。2005年后,不少体检组织依托惯例体检事务,华丽转身成为健康管理组织,并推出私家医师、健康会所、长途问诊、移动医疗等多种健康管理业务。健康管理产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号召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健康服务的供给不足问题,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此外,国务院等机构陆续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等来完善医疗健康法律,为健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这使得健康管理行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会。

商业医保 未来十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8万亿元

商业医保是朝阳产业,医疗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别,预计未来十年有望达1.8万亿元。商业医保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证监会大力倡导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未来大病医疗保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政府对大病医疗保险建设的推进,大病医疗保险的保费出险爆发式增长,2015年上半年大病医疗保险保费约172亿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的156亿元。在大病医疗保险领域,中国人寿和人保集团基本瓜分了整个市场,中国人寿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人保集团紧随其后2014年全年市场份额为42%,2015年上半年提升至45%。医疗美容 2019年医疗美容或将达到1100亿元的规模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容日益重视,近年医疗美容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处于快速成长期,其或将于2019年达到1100亿元的规模,市场前景良好,在大健康行业中十分凸显。此外医疗美容毛利率水平较高,进入门槛适中,对资金、技术等没有过严要求,令许多资本纷纷涌入其中,投资非常活跃。

2015年中国整形手术占据了全球总量的16%以上,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女性是医疗美容主力军,占消费者83%,而且医疗美容消费群体年龄年轻化趋势明显。

2009-2015年,我国医疗美容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速度,其中非手术医疗美容增速高于全行业整体,达到18.9%,手术医疗美容增速只有10.7%。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高度分散,有超过24000家医疗美容机构及诊所。

市场参与主体不仅有正规合法的民营单店医疗美容机构、民营连锁医疗美容机构和设有医疗美容科室的公立医院,还有非法的美容沙龙。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室占据市场份额的34%,民营单店经营占26%,民营连锁经营占21%,还有19%为非法美容沙龙。在线医疗 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

近几年,国内在线医疗发展迅速,2014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超170亿元,预计未来3-5年将有望突破500亿元。在线医疗前景非常乐观,其由于能颠覆传统医疗的运营模式,提高患者就诊便捷度和效率,在刚兴起不久,便受到众多资本的追捧。

当前在线医疗行业PC端覆盖范围更广,但是移动APP的用户粘性更高,挂号问诊类APP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春雨医生为第一梯队,平安好医生、挂号网等品台为第二梯队。

我国互联网医疗已经历探索期,现已步入启动期,市场高速增长,商业模式将不断清晰完善,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速。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113.9亿元,占比 26%。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爆发式发展阶段的到来,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

BAT互联网医疗业务布局:“投资+自建”加速主流业务链形成

在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浪潮的情况下,在线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的产物,也获得了较多优惠政策,政策环境良好。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意见指出将推动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各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2015年年初,卫计委出台的《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同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纲要(2015-2020)》,都为在线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养生旅游 未来五年养生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

养生旅游占总旅游交易规模的1%左右,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为41300亿元,养生旅游的交易规模约为400亿元。

现阶段,养生旅游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五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养生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龄人口更倾向于养生旅游。此外当前国家鼓励旅游多元化发展,较为支持旅游,而养生旅游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细分行业。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旅游服务品牌,并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养生旅游是医疗旅游的一个细分行业。

●2015年《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开发温泉、滑雪、滨海、海岛、山地、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养生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必须进行养生活动与养生项目的共同开发,而且是以生态为手段的养生开发,如在观光游乐中开展养生活动、项目等。养生旅游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施养生旅游集群化发展,推进区域旅游整体优化。此外,在养生项目中结合旅游区的养生文化脉络和民俗特色能提高品味和档次,从而有利于推出有鲜明主题、合理配置的项目,形成质量较高的文化观赏产品、自然观景产品等。

智慧医疗 未来五年智慧医疗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

目前,医改进入攻坚期,医保控费的压力急需释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迫在眉睫,同时,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正突飞猛进,智慧医疗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有望快速发展。我国约47%的医院已经制定全面信息化规划,约95%的医院制定了部分或全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后期随着医院和政府加大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我国医疗信息化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智慧医疗起步较晚,目前投入还较少,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仅从可及的医疗信息化(智慧医疗的组成部分)数据来看,目前国内人均医疗信息化投入约为2.5美元,相比美国人均医疗信息化近85美元的水平,仅为美国的3%。2015年我国智慧医疗的市场规模约为260亿,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000亿元。

对于政府来说,智慧医疗不仅是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方案,更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保压力的可行方案。“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以三医联动、医药分开、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健康中国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这加速推动了新兴互联网医疗产业走向成熟,并为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院信息化(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化(区域卫生系统)、健康管理信息化(家庭个人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最重要的三个子板块,共同组成了智慧医疗的金字塔。在这三个子板块中,医院信息化发展相对最为成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70亿元;区域医疗信息化次之,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17.5亿元;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则是处于雏形阶段,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20亿元。但相对海外市场来说,国内各板块均处于扩容阶段,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健康管理模块,潜在市场空间在千亿量级。

康复医疗 2020年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左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入院治疗之后特别是术后治疗为主的康复治疗需求快速增长;此外,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已超过8500万,而真正得到康复治疗的不足10%;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趋势逐渐明晰,当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5.5%。术后治疗迅速发展、庞大的残疾人群、老龄化率上升使得康复医疗市场面临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康复医疗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

2015年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270亿元,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医疗服务改革,随着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建立、完善和康复医疗医保政策进一步优化落实,行业将进入爆发期。预测至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均衡发展。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05年0.8万亿增长到2015年3.9万亿,占GDP比重稳步上涨;入院人数也从0.7亿增长到2亿,人均卫生费用翻两番,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康复资源主要分布在残联、卫生、人事及社会保障、民政、教育以及社会机构六大方面。我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了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其中50%的康复医学科开设了康复病区。中西药融合将成为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向,企业可对中药、西药有进一步研究,提前布局康复医疗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今后康复医疗服务对象将扩展为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生活方式病、中老年病等患者,企业可针对更多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同时也可将康复医疗渗透到每个家庭中。医疗康复作为一种服务行业,极其重视康复医学人才,企业应加强对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康复医疗行业虽然需求巨大,但体系不完善,我国综合医院康复科及康复专科机构数为3800家,占比28.4%,康复床位数98992,占比2.2%,康复医护人员数39833,占比0.72%,未形成系统、完备、充足的康复医疗供给体系。此外,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康复机构规模小、档次低、数量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康复机构定位不明确,缺乏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医药电商 2020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有望达330亿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较早,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中国医药电商现在仍处于成长初期,政府对于处方药销售监管严格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预示着处方药政策或将放开,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医药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行业。

政策及消费环境的改变,推动了医药电商的发展,近几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取得了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网上药店市场的总体规模由2011年的4亿元迅速增长至2015年的152亿元,五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1.67%。

但是,由于中国监管政策较为谨慎,中国医药电商的渗透率目前仅为0.35%,远低于整体电商10%的渗透率,更远远低于美国30%的医药电商渗透率,这些数字差异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医药电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进一步放开、医药冷链物流的不断完善,未来五年,医药电商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以上,至2020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

目前医药电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计生用品、医药和保健品四大类,其中药品类别由于在政策上处方药销售暂未开放,而处方药占比巨大,所以医药电商在商品规模上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在医药电商的支付环节,由于受到药品医保结算的影响,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线上消费,目前,医保结算仅授权于个别线下实体药店,在线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的开放已经在沈阳、杭州等城市试点,网售处方药也有望放开,政策利好下,医药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慢性病患病率和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庞大的慢性病用药基数,为医药电商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当前制约我国医药电商发展除了有体制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医药冷链物流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未来医药物流必将走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模式会成为医药物流的主要模式,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将会带动医药冷链物流需求,为该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 精准医疗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精准医疗又称为个性化医疗,它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精准医疗在美国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一时间,“精准医疗”成为覆盖全球的热门话题,并引得医药健康产业市场风声云涌,国内外的医药巨头纷纷抢滩精准医疗。可以预见,精准医疗大数据、个人基因测序的普及化正带来全球健康产业大变革。精准医疗在中国

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精准医疗的目标

精准医疗的短期目标——精确治疗

基本个体差异的靶向药物 运用组合疗法 了解不同个体间抗药性差异

精准医疗的长期目标——健康管理

·基于个体基因的健康管理,更针对性的预防医学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匹配,为患者以合适的剂量提供合适的药 物

·通过移动设备强化健康管理

·为若干疾病的精准治疗奠定科学基础

基因测序作为精准医疗的入口,在今年两会期间引起高度重视。我国的基因测序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方面经历了灰色地带到全面叫停,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逐渐破冰。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肿瘤等的发病率的提高,医疗需求也将继续增加,基因测序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8年,二代测序技术NGS的出现和推广,让测序成本开始加速下降,并明显超过摩尔定律的预测,现在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美元以下,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下降,测序技术成本的下降让测序技术可以更多地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几年来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基因测序仪增速已经放缓,预计2014-2020年测序仪的复合增长率是15.4%;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全球市场(目前测序行业最大的难点和瓶颈),2012-2018复合增长率23%。下游应用市 场以科学研究为主,肿瘤检测占下游最大的市场份额,下游应用市场开拓也是未来基因测序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

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案例

(一)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1、苏州概况

苏州,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历史名城,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为城市精神。它东连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长江,地处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大上海地区内,占有中国健康产品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苏州有极佳的适合健康产业发展的生态人文环境,政府已经把建设健康城市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是苏州建设健康城市的龙头项目,一直获得苏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2、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SIHP是苏州市政府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核心典范。作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全新势力,是目前中国唯一以健康产业链整合概念为主题的国际化行业园区。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健康企业进入中国的通道与窗口 中国最重要的健康产品加工与科研的基地 中国最重要的健康产品营销和物流的枢纽

3、健康产业工业园区效应 SIHP已形成有北京大学盛名学院资深专家团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深专家团队、中国营养学会资深专家团队等3个核心学术团队支持,30余位在健康领域中居权威地位的健康专家们,将为健康产业园的未来引领方向;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等健康产业园的战略合作伙伴,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将为健康产业园提供申报检测等专业性服务;商务部医药保健品商会、中国保健营养理事会等将为健康产业园的入园企业提供系列营销策划、国内外贸易、物流流通服务。这里正在建设的中国提取物基地,为入园企业的研发提供了配套保证。美国的保健行业巨子,日本保健的顶级产品,国内保健零售业的巨头都对健康产业园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达了合作意愿,共同打造中国健康产业集聚群。

(二)珠海: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1、园区位置简介

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位于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北距广州市140公里。珠海市陆海总面积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共拥有146个岛屿,享有“百岛之市”的美誉。

2、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健康产业原材料专业市场,由中国保健协会、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北京天宝物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潮联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是一个集会展、贸易、标准、信息、技术、科研于一体,专门为国内外健康产业原材料生产企业、经销商、代理商提供一个集中交易的国际性平台,也是专门为健康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原材料品种齐全、质量保证、一站式采购的服务中心。(1)广阔的原材料采购市场(2)企业的技术支撑(3)融资渠道

(三)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

1、神户市概要

神户群山连绵海水环绕,被誉为“美丽都市”之称的国际大都市。人口∶152万6千788人,其中外国人登记人数:4万4千791人、116个国家(截止2005年10月31日统计数据)。全年温度适宜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823.5mm。每年来神户市旅游的观光游客约有2,800万人,是日本屈指可数的观光城市之一。这里有绿色浓郁的六甲山,可以享受海水浴场的须磨海岸、可供游艇巡游的海港、著名的温泉胜地“有马温泉”、以及最适合购物的旧居住地和港湾等等,在市内一带的区域内散布着多处充满魅力的观光景点。

2、拥有巨大商业市场的最佳地点

神户市是日本第二大经济圈,又是关西圈的核心城市,体现神户市经济规模的市内生产总值约为6兆2千亿日元(截止2001年),约汇集了7万6千多家事务所。仅关西圈的生产总值约为93兆日元,超过了加拿大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随着2008年2月神户机场的开航在即,交通枢纽的愈加便利将随之带来更大的商机。

设立在市内的7万6千多家事务所主要以批发业·零售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居多,其中有外资事务所约130家。食品生产厂商的Nestle、日用消费品·日用。

化学厂家的P&G等全球性企业在这里设立了日本总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资企业的投资建厂在日本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准,所有这些形成了神户经济的最大特点。虽然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对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震后复兴的速度令人为之瞠目结舌,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好评。

3、汇聚了从传统的当地产业乃至最先进的新兴产业

在当地产业延绵不断发展扩大的神户的产业史上,又新增添了运用科学技术和IT的新兴产业,不断保持着神户的强大潜在力。其强大的优势在于汇集了从世界知名大企业乃至中小型制造业等广泛的产业。

以港口为轴心取得不断发展的神户的产业,不仅支撑着城市的发展,还为形成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做出巨大贡献。即使在今天,造船、机械、钢铁等重工业,以及西服、塑料鞋、珠宝、欧式家具、咖啡、西洋点心、日本酒等当地产业,也对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时代潮流和推动都市进程的「神户市医疗产业都市构想」的不断深入,利用尖端技术发展起来的健康·福利·医疗等相关产业迅速成长。今后,随着这些新兴成长产业的培养和现有产业的高附加价值的平衡发展,将形成一轮新的产业结构。不仅如此,通过风险企业的支持以及加强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4、汇集相关健康产业尖端医疗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

面向阪神·淡路大地震的震后复兴工作,神户市从1998年起实施推进的「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在神户港填海围造的海上都市PortIsland(湾岸人工岛)第2期项目中汇集了相关的医疗产业,并作为尖端医疗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展开了城市配套规划。

以核心设施的尖端医疗中心为首,神户临床研究信息中心、神户生物医疗创造中心、神户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培训中心、神户大学企业扶植中心等主要基地已开始了正式启动。再生医疗等世界尖端水平的研究机关和企业也相继进驻神户(国内外企业数共81家·截止2008年1月),约有1000名研究员从事着正式的研究开发。所有这些活动受到了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智慧团创始事业”的选拔,同时还与大阪北部区域共同被选定为政府的“都市再生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展开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的目的不仅是作为单纯的医疗相关产业的基地,还以通过构建从基础研究至临床应用、产业化等一体化的构造为目标,提高因推进现有产业的高度化和就业情况的稳定而带来的神户经济的活性化,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准和市民的建康·福利提高亚洲各国的医疗技术,从而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四)丹麦“药谷”——生物制药产业的集聚地

1、“药谷”概况

药谷是丹麦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区,位于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南部的斯科纳地区,是欧洲最强大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之一,也是近年来丹麦政府致力于创建良好的生物医药政策环境的产物。当地拥有320万人口,26所大学医院,12所大学(其中瑞典的隆德大学是北欧最大的大学),数目众多的医药企业,其中包括著名的诺和诺德、伦贝克、利奥制药和阿斯利康,超过4万人在药谷的医药企业中工作,其中包括具有高学历的5,000名研究人员。区内的医药企业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生物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科学、癌症、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方面。

据统计,斯堪的纳维亚地区60%的医药企业坐落在药谷,地区调查显示,2003年,药谷吸引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居欧洲首位,超过伦敦和巴黎附近的医药区。而且,丹麦还与有关国家协调,将药谷进一步扩展,建设沿波罗的海医药带(SCAN-BALT),在生物制药方面要与美国抗衡。

2、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环境

整个欧洲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来自公众的反对和限制性法规造成的负面影响。北欧三国(瑞典、丹麦和挪威)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一直持严格态度,相比之下,丹麦政府对于胚胎干细胞研究、基因工程技术等领域取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民转变态度,接受“生物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从总体上来说,目前丹麦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前沿优势:(1)总体规划,政策支持

丹麦良好的生物医药政策环境形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丹麦政府就开始关注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的政策评估,并于1986年通过了基因技术法,规范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法规的国家。之后,丹麦先后推出了生物技术领域政府研究开发计划(BioTek),分阶段(1987年到1990年;1991年到1995)的支持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总投入超过12亿欧元。90年代后期,丹麦政府开始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国家战略的制定,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领域、投资环境等方面对生物产业进行总体规划,最终将丹麦的生物技术研究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2)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

丹麦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奥登斯的南丹麦大学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是世界首创。在生物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方面,丹麦为欧洲最早投资的国家之一,在生物测序分 析、功能基因筛选方面势头强劲,并在生物制品生产方面也拥有多年的经验。在人才储备上,丹麦具有优良的技术人才培养传统,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丹麦具有配套的临床试验条件,在审批程序上建立了快捷、高质量的审批制度、流程和指导,为生物医药的开发助力。(3)投资环境优越

丹麦鼓励本国和外国在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并利用优惠的税收制度和有利的商业运行环境进行扶持。为创业者提供赠款资助,为外商投资的高风险研发项目提供贷款和担保,加上丹麦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生物技术产业的理想地区。

这些优势形成了丹麦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和商业运行方面的网络集成,使得丹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

(五)蓬莱CHINA--NEWSTART中心规划

以蓬莱优秀的旅游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近几年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为前提,以中医无痛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的适宜疗法为依托,以绿色食品、保健品、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在开发区骄格庄村西,建设国际性的CHINA--NEWSTART中心。

1、自然疗法康复中心

蓬莱为沿海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神仙文化和中医的针炙、气功、推拿、按摩、刮痧、茶疗等自然疗法有机结合,达到消除疾病、恢复健康、解除疲痨、延长寿命的目的。

2、阳光社区,也称国际老年人度假村

韩国和香港福利署每年都安排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老年人养老事业。香港准备先在深圳建一个老年公寓,专门用于香港中层市民的养老,韩国、日本的中产阶层的老年人对来中国养老表示出足够的兴趣。在蓬莱市建一个阳光社区(国际老假村)针对日、韩和台、港、澳地区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中医养生疗法,使老人过上愉快和健康长寿的晚年生活。

3、开发中医药资源,建设中医药博物馆

蓬莱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应绝大多数中草药的生长,境内生长有药用价值的中药320多种,曾收购出售具有一定产量的挖采和种植(养殖)中药110种,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有丹参、黄芩、北沙参、全蝎、茵陈等20多种。

4、保健品开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人们将更加关注健康。针对这一需求的增加,各个保健品企业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保健品上大做文章,市场上也出现了像太太集团、脑白金、万基药业等知名企业,人口寿命的增加、“亚健康”群体的增加、高额的利润回报,使保健品业市场前景看好。

(六)纳什维尔:医疗保健产业集群

1、纳什维尔概况

纳什维尔,美国田纳西州首府,位于田纳西州中部坎伯兰河畔,也是该州仅次于孟菲斯的第二大城市。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纳什维尔共有人口569891人。纳什维尔是医疗卫生、音乐、出版和交通运输的重要中心。

2、纳什维尔医疗保健产业集群

纳什维尔是国际上公认的医疗保健产业重要中心,它培育了很多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医疗保健企业。医疗保健产业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水平、当地的医疗健康水平,还帮助塑造国家的、国际的医疗保健前景。纳什维尔已经形成医疗保健的产业集群:(1)是将近300个医疗保健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包括临床研究、健康信息技术和生物工艺学等方面。

33(2)是世界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的总部,包括Vanderbilt University医学中心、Meharry医学院以及其它类似机构。(3)有多于250个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公司,如:会计、建筑、银行、法律方面,形成强大的专业服务组织支持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

(4)这里还有纳什维尔健康保健委员会,是各业领导者组成的协会,提供疾病管理、药物服务、学术研究、健康信息技术的平台等。2008年,在纳什维尔有19家上市的健康医疗企业。在过去的30年,有4家新的医疗保健产业工业部门在这里成立,包括医院管理,独立的门诊外科中心,疾病管理和医师实习管理基地。

3、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带来的效应

美国田纳西州中田纳西州立大学Jennings Jones商学院商业与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卫生保健产业已成为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一项支柱产业,为该市提供了18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和1/5的就业机会。报告指出,卫生保健产业是该市近十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产业,为该市直接提供了95000个就业机会,直接产生了119亿经济效益。此外,还有其他行业的154800个就业机会和卫生保健产业间接相关。

2.国内外cae发展状况 篇二

周琳 殷群 连斌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1卷第1期(总第116期)2014年01月

【摘 要】 医师多点执业是新医改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全国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历史发展、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医师多点执业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文章就不同国家的医师多点执业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可供我国借鉴学习的路径。

【关键词】 医师;多点执业;发展现状;比较研究;路径选择

Comparison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about Physicians M ulti—Site Pracfice / ZHOU Lin,YIN Qun LIAN Bin.//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4,21(1):54—56

Abstract Physician multi—site practice is a new thing of Chinag medical reform,and learn from foreign about their ad—vanced experienc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it in whole country.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political systems and economic levels,hence their physician practice patterns are also not the same.In this paper,physician g muhi—site practice mod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compared to find a path for China tO learn .

Key words Physicians;Multi—Site Practice;Development Status;Comparative Study;Path Sel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Suzhou 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123,China

2009年4月6 H,《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为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成为了新医改的热门话题。在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供给和需求之问的矛盾难以缓和的背景下,医师多点执业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破传统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新举措。存经济较为发达和医疗技术领先的国家,医师早已成为自由职业者,可在不同的地点执业。因此,国外先进的经验对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 什么是医师多点执业 1.1 医师多点执业的内涵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注册2个及以上的执业地点,并在上述执业地点按照所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其宗旨是让符合条件的医师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同时使其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获取合理报酬。这不同于“走穴”和兼职,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经原单位同意的合法的执业活动。1.2 医师是多点执业的主体

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主体包括门诊医师、住院医师和带教医师3类。门诊医师实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确定初步治疗方案,一般有固定的坐诊时间,多点执业时问比较规律,可操作性较强,是医师多点执业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类型。

住院医师多为进修医师或主治医师,要按照科室的规定值班,并且要进行固定的查房和交班,因此多点执业只能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并以承揽合同、委托合同或雇佣合同关系的形式在其它医疗机构执业。

带教医师一般是科室的学术带头人或即将(已经)退休的医学教授,通常不需要轮班 ]:作和长期驻扎于住院部。因此,他们与多点执业医院的雇佣关系相对稳定,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到不同的医疗机构执业。2 医师多点执业的国内现状

长期以来,医生的薪酬水平无法与技术服务价值相匹配,“走穴”和兼职现象较为普遍,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89年,《关于医务人员业余服务和兼职工作管理的规定》中指出,县(区)级以上医疗单位技术骨干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不影响业务提高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可以经本单位批准后应聘到其它单位兼职。这为医师多点执业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政府出台了《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其中的细节。2008年,“多点执业”第一次被列入官方的立法研讨,这对医师多点执业的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

2009年9月《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含义,并对医师多点执业进行分类管理,提出“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要求。《通知》规定将医师多点执业分为3种情况管理。第一种是政府指令下的医师多点执业。为了平衡医疗资源的分布,医务人员有组织地展开对口的支援农村、社区、西部地区的执业,只需所在医疗机构批准即可。第二种是医疗合作下的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可以在相互合作的医院内部流动,从事医疗活动。对于多个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横向或纵向医疗合作的,要经《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机关审核。第三种是主动受聘的医师多点执业。这些医师可以平衡自己的时间在多个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但需要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执业地点并获得批准后,才能受聘于除本单位以外的其它医疗机构。由此,医师多点执业的试点和大范围推广正式开始。3 国外医师多点执业的模式 3.1 美国模式

美国的情况比较复杂,但体现了公平和自由的原则。医师以州为单位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可以在本州内不同的医疗机构行医,而跨州行医必须通过另外的考试,并只能到社区医院多点执业。医生和医院的关系完全平等,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实现招聘。医生既可以成为全职的住院医师,也可成为私人诊所的医生,同时也可以两者或三者兼顾,但几乎没有一个医师是全职为某一医院工作。执业医师必须花年收入的10% 购买医疗责任保险。这种强制参保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医疗秩序和较低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此同时,美国建立全国医师资料库对自由执业的医生进行监管,对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培训情况、医院和其它医疗保健机构的职业权限、职业性会员身份等信息进行记录备案。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医院和医师的资质进行审核,通过年检,考核医生的技术、治疗效果及道德标准等情况。考核不合格者将被医师协会取消执业资格,从而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3.2 澳大利亚模式

澳大利亚应届毕业的医学专业学生,首先要进入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立医院见习1~2年。见习完成后要接受2~4年的住院医师培训,轮流在不同的科室学习。最后通过专科医师行业协会的考试并获得专科职业医师资格后才能进入专科医师培养阶段。根据不同的专业划分,接受4—6年的专业培养,再通过专业学院的考试才能成为专家。因此,澳大利亚的医学专家大多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学附属医院,规模较小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聘请这些专家做兼职医生。非全职医生除了固定时间在公立医院上班外,其余时间可自由支配。但他们在原《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1卷第1期(总第116~])2014年叭月工作医院的薪水要低于同级别的全职医生。内科医生的报酬按照在兼职医院的工作时间计算,外科医生的报酬按手术量计算,形成了一套高效率、低成本的医学专家兼职运作模式。3.3 英国模式

英国的多点执业采取“4+1”模式,即公立医院医生每周5个工作日应有4天在本院,1天可到其它医院行医。医生和医院之间没有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只要医师具备职业资格就可以到其它医疗机构行医。但针对不同科室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明确规定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即在不影响原单位秩序和工作的前提下,每周固定为原单位工作若干小时,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英国医生保护协会的做法对我国的医师多点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已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医生保护协会,是世界最大的医生互助责任保险组织之一,属于非营利性机构,会员遍及英国、新西兰、南非、新加坡及香港地区等。该协会将会员按期交纳的会费,用于处理医疗赔偿案件;帮助医生处理病人投诉,使医生和医院摆脱具体赔偿事务;积极参与对医生的再教育,提高会员的医疗和法律水平。这种第三部门参与管理的做法对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的秩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3.4 德国模式

在德国,医学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3个阶段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医学硕士学位,获得医师培养资格。但要成为专业的注册医师门槛则相当高,可谓“难进更难出”。毕业后必须参加至少为期3年的注册前培训才可以申请。这种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确保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德国实行医师的“巡诊制度”。75% 的德国医师都在两家以上医疗机构 诊。卫生部门对医师兼职时问设定上限,即每周工作五天半。公 医院医师每周四天为公立医院服务,一天半可以自南支配。从这些国外的模式町以看到,医师多点执业的成熟程度与本国的社会保障、医师的培训教育等密切相关。3.5 阿根廷模式

阿根廷的公立医院医生待遇较低。政府允许医师在合法范同内多点执业,公立医院与医生签订合同,工作时间每周不超过40小时,其它时间医生可以与其它医疗机构签订T作合同并获得合法收入。4 借鉴与启示

我周的医师多点执业于2009年开始试点,201 1年7月推广到全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媒体政府热、医院冷、医师观望”的现象。基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 的前提,医师多点执业的全国推广有利于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等问题。综合国外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部分经验适用于我国的当前状况。4.1 引入商业保险模式。降低医疗风险

医师多点执业的全国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执业行为有所约束,但是对于执业地点和范围、多点执业医师的资格审查、医疗损害责任归属等问题缺乏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医师的合法权益尚得不到保障。因此,引入商业保险模式,为多点执业的医师购买医疗责任险,可以在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时为医院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保持良好的医疗秩序。

4.2 转变医院管理的传统模式以适应医师多点执业

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相关政策的台,医院管理的配套措施也应凋整以适应这种新模式 在多点执业的背景下,医生不再服务于一家医疗机构,因此原单位和执业医疗机构针对医师多点执业,相应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社会福利保障等都应该 别对待。例如,在原单位内,全职医师的薪酬应当略高于同级别的多点执业医师;而医疗机构对多点执业的医师也应给予适当的福利和保障等等。

4.3 建立综合考评和监督机制,制定多点执业的准入规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配合国家政策,积极引导、监督医师多点执业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执业医师的信息网络平台,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设定多点执业的准入标准以保障高质量的医疗水平;建立综合考评机制,对注册多点执业的医师进行医疗技术、医德医风、社会满意度等项目的评估,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对不合格的医师取消多点执业资格以保障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师多点执业的社会信任度。4.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相关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

医师多点执业涉及到医师、原T:作单位、多点执业医疗机构和患者等多方利益。因此在法律建设、制度保障等环节,政府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采取措施应对由此可能引发的诸如医疗风险增加、核心医疗技术机密泄露、私自转卖病人、偷税漏税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以保障医师多点执业的有序推广,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4.5 政府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多点执业流向基层医疗机构

国家推行医师多点执业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供需脱节。据调查显示,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且有80% 的医疗资源又主要集中在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里,西部地区缺医少药现象严重。如何引导技术骨干在高效、优质完成本职一 作的前提下流向基层医疗机构是政府值得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优质的人才,医师多点执业是改善这一现状的契机。优质人 向基层合理流动,一方面,为这些医疗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分流一部分患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医生之问的相互学习、经验交流。这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琳,片邦荣,江扬,等.医师

多点执 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及干预[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I21—1123. [2] 张肖敏.美国的卫生管理和医疗保险制(下)f J].卫生经济研究,2000(8):3335. [3] 张 逊,闵 蕾,陈维中澳大利亚医生怎样执业[N]健康报,2004—03—17(5). [4] 陈晓勤,周 斌,徐卫圉.转型期公立医院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研究和探索[J].中圈医院管,2009,29(6):7—9.

[5] 郑奇.医师多点执业的医疗损害责任研究[1)].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l0通信作者: 连斌: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E—mail:lb801@ 163.eom 收稿日期:2013—09—1 1 修回日期:2013一l0—20 责任编辑:刘兰辉

3.国内外cae发展状况 篇三

引言 随着供用电技术的发展, 我国城网和农网技术改造正在逐步全面展开。由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 在最近几年设计和投运的变电站中, 已逐步采用了微机继电保护、微机故障录波、微机远动和就地微机监测等装置, 使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专业分工的制约, 开发装置时缺乏统一的设计和整体综合考虑。虽然每个单台装置在性能上比原有设备有很大的提高, 但从整体上看, 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各型微机装置在技术上和功能上仍保持相对独立, 导致功能重复出现, 设备重复配置问题比较严重, 并造成了二次接线复杂化, 投资量增加。针对微机技术在我国变电站中应用和自动 化装置的投入所存在的未能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 本文对微机自动化装置和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综合设计, 使变电站具有一套能完成多种功能, 信息共享, 减少设备重复设置, 节省投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一、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状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微机技术, 将变电站的控制、测量、信号传输处理、继电保护、故障录波、远动等功能溶为一体的多机共享系统。由此可见, 它能够减少硬件,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简化二次接线, 使变电站主控室面积和成本降低, 大量节省投资, 克服以往计算机技术在变电站单一功能的缺点和不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所能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采集、继电保护、参数监测、运行控制、信息远传、事件记录、事故报警、故障录波测距、自动电压无功控制、自动低周减载及系统自检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70 年代末就开始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 至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以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最先进的完全分散式控制系统, 适用于35~500 kV 的各级变电站, 其特征是以“单元”为基本部件, 各“单元”分散布置在各电压等级的一次开关场附近, 每个“单元”将数据采集、继电保护、参数监测、运行控制、故障记录和录波等多功能集于一体, 利用串行口通过电缆或光缆发送到变电站的中心计算机(有的变电站已无主控室), 同时各单元接收中心计算机发来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本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扩充方便, 传输数据抗电磁场干扰能力强, 利用远动接口可实现无人值守。该系统的出现将完全改变常规变电站的设备布置方式和运行方式, 使变电站的二次接线概念彻底改观, 是对变电站的一次彻底革命。我国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起步于80 年代后期, 但发展很迅速。目前全国有近500 多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已投运或即将投运, 但有的结构还基本上是集中式, 也没有使用光纤传输数据以防止变电站的

强电磁干扰, 同时缺乏故障录波和测距功能, 因而必须采用单独的故障录波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微机继电保护也是和其他部分分开的独立系统, 只是在保护装置和综合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间用串行口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换。近几年, 分层、分布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有的已开发并在试运行。

二、几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方案比较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根据主变压器电压等级和容量、运行值班方式、变电站的重要程度以及投资的大小, 在结构上可以有多种模式, 其主要差异如下:(1)主机的备份台数与切换;(2)主机与前置机的联接;(3)微机保护采用CPU 分布方式或采用有备份的CPU 集中方式;(4)分散布置式。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下面按照计算机的配置方式提出几种结构类型进行比较。

2.1 集控式

集控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 由3 台微机组成, 其中巡检机负责显示、打印制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探测等功能;主保护机完成对主变压器、补偿电容器及全部线路的微机保护;控制微机根据运行中电压和无功情况实现对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自动切换以及补偿电容器自动投切, 从而完成对电压和无功的综合自动控制, 同时还兼作主保护机的热备用。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 造价低, 可靠性高。但其功能不够齐全, 扩充困难, 因此, 该系统主要适合于小规模的变电站。

2.2 双机切换式

双主机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 主要由主机、前置机和微机保护3 部分组成。其中主机负责采集接受处理变电站来自电气一次系统的各种输入信号, 进行显示和打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地故障探测、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直流接地选择。在线绝缘监察等功能也由主机的程序来实现。正常运行时, 1 台主机负责数据处理, 显示和运行操作。另1 台主机负责打印制表, 当其中1 台运行故障时, 另1 台由软件自动切换承担全部工作。如果配上操作指导专家系统软件后, 正常运行时负责打印制表的那台主机还可以运行操作、指导事故处理和打印操作票, 有利于值班人员准确地处理事故和提高运行水平。前置机主要负责采集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及保护动作信号, 并进行处理和记录, 将有关信息转发给主机或调度, 同时接收主机的键盘命令或调度的遥控命令, 并通过控制回路执行。微机保护部分可实现线路、主变压器、电容器组等的继电保护功能, 此外还具有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自动低周减负荷以及故障记录等附加功能, 所记录信息传给前置机。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综合程度高, 功能齐全, 操作灵活, 具备无人值班的运行条件, 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适用于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根据变电站的重要程度, 这种方案也可采

用单主机方案。

2.3 总线结构式

分布式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采用多台STD 工业总线标准微机组成, 各微机间采用总线联接, 每台微机各实现一种或几种功能。其中监控主机负责数据处理、显示、打印报表和控制操作等功能。微机保护负责各自元件的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等功能;采样机专门负责采集模拟量和开关量, 经处理后传至监控主机;电度机专门负责采集脉冲电度量, 也经处理后传递至监控主机;远传机专门负责为系统和上级调度中心的通信提供远传接口。该系统方案的优点是: 功能分散, 不会因一台微机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可扩性。当变电站规模扩大时, 可在总线上加装相应元件的微机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等。该系统方案的缺点是系统的综合程度低, 性能价格比也低。

2.4 分散式

分散布置式方案是一种全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与以上各方案相比, 最大的差异在于系统是以单元为主, 各单元集数据采集、继电保护、控制、故障记录和录波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各单元就地分散布置在相应一次设备附近, 全站与光纤通讯网络相连。主控制室中只放一台负责显示打印和运行操作的中央计算机和一台负责与上级调度进行通讯的微机远动装置, 既可在控制室进行当地控制, 也可在调度中心进行遥控。另外配自动摄像“电子眼”使该系统方案充分实现了“分散”和“共享”, 这是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方向。

三、结语

4.国内外网络金融状况 篇四

美国于1971年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1995年10月18日美国3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预示着网络金融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走向成熟,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货币和网络支付开始受到青睐。网络金融已相对成熟、完善、并初具规模;网络金融的服务多元化、全能化、综合化,内容集成度相当高而且创新频繁;网络金融业之间竞争激烈,消费者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网络金融业的参与主体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用卡公司、纯网络银行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使用计算机,金融电子化时代来临。90年代初,我国金融专用网络体系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1993年,中国政府宣布将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后,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建成了金融卫星通讯网络和中国国家金融数据通信网等金融骨干网络。基于这些主干网,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个商业银行先后建立起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和网络联行系统。国内大部分城市中,本地清算系统、储蓄通存通兑系统、对公业务系统、银行卡自动处理系统等应用系统也先后投入运行。一个集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和监控、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正逐步跨入网络金融时代。

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较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国银行于1996年10月率先开始网络银行服务。2000年6月29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国内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全面开通,正式开始对外提供发证服务。我国的网络保险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网络硬件条件不错,软件开发方面也有一定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数公司经营管理的标 准化程度不高,随意性较大,使得应用效率偏低。但少数公司对网络化建设和应用的比较好。

1997年11月&;中国保险信息网&;开始运行,成为中国网络保险发展的里程碑。自1997年以来,网络交易方式在我国券商中得到迅速的推广。1997年3月,&;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湛江营业部推出多媒体公众信息网网上交易系统,揭开了我国网络证券的帷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理财等网络金融业务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金融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务的主流形态,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化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上一篇:书是无声的导师七年级作文下一篇:家长学校工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