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2024-08-11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9篇)

1.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一

李楼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以县教育局及联校关于课改的具体精神为依托,以“三个解放”(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学校)的内涵发展观、“培养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的教育理念、“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的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导思想,叩问课改细节,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工作,使全校上下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加快课程建设,开发学校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对教育的促进和发展功能;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构建开放式的、完整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育人才队伍。通过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我校逐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逐步成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适应未来”的农村一流特色学校。

三、改革年级及学科

年级以三—五年级为主,逐步向一、二、六年级推进;学科以语文、数学为主,逐步向其他科目延伸。

四、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任怀宝

副组长:李建国

成员:王东代 黄利华 马玉玲 申记荣 张晓东 王霞 田振鲁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重点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课程改革的实施。

2、教师培训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法不转变,即使用新教材,也可能走老路。因此,应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标

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在培训形式上,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3、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关于课堂教学,我校借鉴课改特色学校的先进方法,并根据我校实际,初步制定如下课堂教学思路:

(1)各科任课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与班主任、班干部一起将全班学生均衡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为宜),每组定出一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

(2)一课三步

【课前】

A、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B、个人备课(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3)备标准: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

C、学生预习。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1)预习资料。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课中】

A、重申目标:上课时,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B、学情调查:【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C、问题汇总: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

D、精讲点拨

E、当堂检测。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

F、小结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

【课后】

A、教师(1)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3)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

B、学生(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在课堂上参与多少,展示怎样,提出几个问题,主动解决多少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期末、高三的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4、教育科研

(1)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抓好“校本教材”和“校本教研”的研究,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行政、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2)以四年级为突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

(3)公开教学。上好观摩课、实验课、示范课,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带头人的示范、辐射作用。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4)教学评比。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

5、评价与考核

努力探索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办法,采取多元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6、制度管理

(1)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制订严格的教研制度,确保教研质量。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具体落实到人,做到不拖拉,不流于形式。教案形式要不拘一格,内容要常写常新,要求因师而异,如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应写详案等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校级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题实验健康发展。

(3)进一步搞好家校联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学校在每一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家长会,并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课改实验组成员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对新课程的研究和探讨是无止境的。我校将继续努力,保持并加大对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开发力度,在对新课程的实施研究中走出自己的特色。

2.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二

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创新“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的目标就是面向工业界, 面向世界和未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加快我校内涵式发展, 促进本科教学改革和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创新以“重基础, 重技术, 重能力, 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三重一高”的内涵。

“重基础”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 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保障;“重技术”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学生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不但学到精湛的专业技术, 还能够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实践中的具体技术问题;“重能力”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达到综合工程实践能力, 能够适应各自的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就是重视学生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2+1+1”的学程分段模式。

“三重”是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从基础、技术、能力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持续性、渐进性和上升性。“一高”是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具体按照“2+1+1”的模式进行。我们将大学学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大学的第一年和第二年, 这个阶段主要开设的课程有:一是通识教育课程, 包含通识基础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程, 包含学科门类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 淡化专业, 其培养目标就是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以拓宽专业口径。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学三年级, 这个阶段主要开展专业教育, 开设专业主干课程, 目标是以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以及培养综合专业技能。第三个阶段就是大学四年级, 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增设与职业素养相关的选修课, 如职业资格课程、专业技术资格课程等, 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3.“三级平台+两大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在课程结构方面, 形成“三级平台+两大模块”的知识、技术、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三级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通过构建“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的基础教学平台, 帮助学生打牢理论基础;通过构建“专业主干 (核心) 课+专业方向选修课+职业素养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课程的模块化专业教学平台,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两大模块”包括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通过构建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将第二、第三课堂课程化,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狠抓实践教学环节, 凸显工程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其主要途径就是实践教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才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适当地压缩公共基础课的理论课时数, 增加实践课时数。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提高实践环节学时学分的比例, 文科和理工科专业分别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25%以上和35%以上。以重点实验室、特色示范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的建设, 合理设定实践教学时序, 按照从基本、初级、高级到创新技能的递进式模块, 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2.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增设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网络实践、调查研究、读书报告等实践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 积极引导大学生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项目, 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创办“卓越班”为突破口, 以企业要求、实践背景提出课题, 以设计、论文、专利、业绩、成果、创业等多种考核方式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推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实习与创业结合的毕业实践模式的顺利开展积累经验。

三、师资队伍建设

1. 制定了有关制度。

学校制定了《湖南工学院“卓越计划”师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切实提高“卓越计划”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保障“卓越计划”专业培养目标的师资力量。每个“卓越班”配备1名班主任, 同时配备1名专职辅导员。

2. 走出去, 请进来。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特点, 走出校门、国门,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到企业现场办学;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我校外国语学院的李建红、谢争艳两位老师赴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学习, 分别选听了语言学、英语教学和英语文学等相关课程。又如我校海外名师、台湾清华大学王明扬教授, 同安工学院廖可兵院长和部分专业教师带领工业工程专业学生103人赴衡阳合力工业车辆有限公司, 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生张良、陈景活为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授《工业工程基础》课程。千山药机董事长、总经理刘祥华被聘为我校客座教授等。

四、加强校企合作, 实现互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如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三明治”模式等。我国高校“卓越计划”则通过与企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的合作,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才能够得以弥补和加强。

1. 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湖南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水泥工业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的成立推动了我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 在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学院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企业与学院共同培养学生, 达到了互利双赢。

2. 依托重点学科建设, 共创“卓越班级”。

以学院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依托, 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面向药机行业培养人才的“千山学院”, 共同实施“湖南工学院千山药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湖南工学院实践教学计划”, 并逐步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和计算机类专业纳入“千山学院”这一品牌。

五、成果与影响

1. 保障体制不断完善。

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卓越计划”的实施。学校成立“卓越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教务处内部设置职能科室———“卓越计划”办公室, 学校成立“卓越计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院 (部) 成立“卓越计划”工作组。组长为院长, 其他党政领导为副组长, 此外还有卓越计划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和合作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组成。学校制定了《湖南工学院“卓越计划”师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湖南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中心) 建设与管理办法》、《湖南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与管理细则》、《湖南工学院“卓越计划”师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南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经费管理规定》等。

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涌现。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育活动、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导师计划等各种形式, 开展了“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目前我校已与泛华集团、大亚湾核电站、千山药机、香港皇朝家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南方水泥等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战略合作, 在全国设立了7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以“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组建的“皇朝家私实践教学班”学员已正式在企业进行培训。“千山实践教学班”的22名学员, 也于3月2日奔赴企业展开实习。

3. 深度合作, 共建“创业孵化器”。

学校已与泛华集团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 将连续开办三届“华兴建设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班”, 共同实施“湖南工学院华兴建设卓越土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湖南华兴建设集团员工继续教育计划”、“湖南工学院华兴建设实践教学计划”和“互联网金融创业教育计划”;共同建立建设“大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我校与本土知名建工企业的深度合作, 计划用6年的时间培养超过3000名大学生创业者, 建立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孵化器”, 打造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的高等院校示范项目。

摘要:湖南工学院通过开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创新“重基础, 重技术, 重能力, 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凸显工程创新能力;加强校企合作, 强强联合, 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互赢。

关键词:卓越计划,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国繁, 曾永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1) :25-26.

[2]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 :7-23.

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三

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的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充分显示公众对收入分配改革的高度关注。此前中央高层曾多次明确表示,要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但具体如何改革,路径尚不明晰。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职工工资收入为例,我国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长期偏低。据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也在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更是仅为40.6%。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6%。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劳动力的价值,使劳动者得以体面劳动、幸福生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在我看来,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包括职工在内的广大群众的工资和收入水平,显然是个可供选择的有效路径。

事实上,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来提高国民的收入,从而让国民分享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国民整体富裕水平的提高,这在国际早有成功先例。如1960年12月,日本的池田内阁会议通过并实施了为期十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结果只用了7年就使日本国民的收入翻了一番,最终造就了日本的经济奇迹,使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与中国比邻的印度,也在全面推行工资倍增计划。2005年印度再次成为薪酬增幅最大的国家,高达13.9%。事实证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实现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以及强国与富民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普通职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的背景有着特殊的积极意义。

4.课程改革实验实施计划 篇四

南门外小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计划”

关于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教育部从2001年秋起,开始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我校在2001年8月接受了任务,与乌海实验区同步进行课改实验。

2002年9月,赛罕区做为16个自治区级课改实验区之一 也将投入到课改的洪流中。根据我区教育局制定的课程改革实 验实施方案意思以及我校参与课改实验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木 学年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一、继续加强组织建设。

由于本学年我校参加课改的规模有所壮大,共有27个实验 班,—年级五个,二年级有五个,三年级有五个,四年级有五个,五年级有五个,六年级有两个,参加实验的学生有2000左右,涉及实验的教师有67人,实验科目在原有的语文、数学、艺术、综合实践、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心理发展。所以,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教育思想端正、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课改实验指挥系统并设有学科研究小组,做到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实验队伍的壮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布实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建立 健全教研活动制度,表彰激励制度,评价方案措施等,从而完 善课程改革的档案工作。

三、加大培训力度

1、实验领导与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课

改培训活动。

2、每周二,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合课改的集休教研、组内教研活动,使广大实验教师领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3、聘请专家进行课改专题讲座,要求非实验教师也参与进来。

4、积极组织开放式研讨,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培训。

5、组织开展实验教师的课改实验汇报课。

四、继续进行校木课程的开发

这是本学年我校课改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形成南小的办学特色。

五、不断改进评价体系

在上一学年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在本学年有所突破。我们将建立“学牛成长档案袋”及“教师成长记录袋”,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的评价休系,六、加大宣传力度

1、将继续利用“家长学校”这块阵地,聘请专家进行“选进新课程”方面专题讲座,从而使家长了解课程改革,共同参与这次实验。

2、让家长走进学校,学校将设有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改革。

3、课改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创办“课改校报”,让老师、学生、家长都来关注课改动态。

4、继续进行“窗口宣传”,由课改教研织定期进行课改橱 窗展示。

5、实验教师结合本学科特色,继续进行手’抄报创作。

6、实验教师要积极搜集学生课改成果。

5.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五

w.5Y k J.cO m文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区新时期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满足全区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和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的需求,现就我区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区计生药具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高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进一步加强全区计生药具免费发放主渠道,不断健全和完善免费发放方式,方便群众、保障供应、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探索药具的社会营销,努力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理顺药具管理体制,加强全区计生药具工作依法、科学、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全区药具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任务与要求

(一)明确区、街(乡)、社区(村)计生药具管理职责

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区级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同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承担。区计生技术服务站负责全区的药具管理和发放,并对街(乡)药具管理和发放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区计生技术服务站设置药具室,并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要有适宜的药具库房,有药具管理制度;负责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街(乡)人口计生办应配专人负责本辖区药具管理和发放,应设置适宜的药具储存柜箱;负责培训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药具发放员,组织技术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负责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社区(村)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药具管理和发放,有适宜的药具储存柜箱;组织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座谈,反馈服务对象需求信息并及时报告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二)改革免费供应计生药具工作机制,保障育龄群众的基本需求

要改进计生药具计划管理。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以辖区单位和常住人口以及外来务工、居住人员的需求为编制依据,逐级编报药具计划,突出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计划执行的监督与评估,不断完善计划管理程序。

加强药具库存管理。要根据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合理确定区、街(乡)药具库存周转量,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仓储条件,确保仓储质量,严格药具报废程序和审批手续。

要改革药具发放模式。按照畅通渠道﹑保障供应﹑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托社区(村)计生服务网络,坚持专(兼)职药管员发放与志愿者发放相结合、主动上门服务与自动领取相结合、手工发放与自动机发放相结合、定点发放与流动发放相结合、药具网络发放与社会网络发放相结合,实现由按计划数量发放向按群众实际需求发放转变,由被动发放向主动发放转变,由单一形式发放向多元化形式发放转变。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计生药具发放纳入管理和服务。畅通计生药具免费发放渠道,合理设置计生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实行自主服务,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计生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及时的满意度.建立药具随访制度。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常规,指导育龄群众正确使用药具,定期随访计生药具使用效果,确保育龄群众安全有效使用计生药具。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宣传普及计生药具和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计生药具发放人员的咨询、指导能力,提高群众知情选择的能力。按照《药品管理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计生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计生药具使用信息,妥善处理不良反应。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计生药具工作的管理水平

要加强计生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计生药具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各级计生药具管理职责和任务,加大对计生药具供应和发放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力度,及时收集、反馈计生药具的质量。

要建立计生药具工作调查研究制度。区、街(乡)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全区计生药具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区计生技术服务站和街(乡)药管员每年要安排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针对药具工作的突出问题,确定调研课题,写出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要加快计生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全市计生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将在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系统中建立药具发放信息子系统,适时采集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等信息,逐步实现计生药具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四)加强培训,提高综合能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生药具工作队伍

在全区计生药具工作队伍中要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知情选择、科学规范、保障供应的计生药具工作理念,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综合协调、依法管理、改革创新和优质服务的能力,建设一支作风正、工作实、业务精的高素质计生药具工作队伍,以适应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要加大计生药具业务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学习实效,区计生技术服务站组织街(乡)药管员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街(乡)计生办定期举办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药具发放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避孕药具知识100题》和《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人员手册》为指南,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药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推进全区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

深化计生药具工作改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把计生药具工作改革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局之中,确保药具工作改革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为做好计生药具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计生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全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坚持把计生药具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与人口计生工作同决策、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把药具服务工作作为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街(乡)和创建优质服务先进(示范)社区(村)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莲山 课件 w w

6.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六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动力,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高举和谐治校的旗帜,坚持科学管理、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原则,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良好的校风、育人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较高水平和管理的日趋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为了总结成绩,寻找不足,及时整改,进一步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更好地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近年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党支部等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深化“社会、家长、教师”联系。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中。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材成为教师的共识。坚持“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改变了以前那种只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的做法,做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扎实有效地落实课程方案,面向每一个孩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我校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提出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努力实现小学的基础教育功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提高素质,为人的终生学会做人、做事、生存、竞争打下基础。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体学生的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的质量。其次,更新了学生观,树立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坚信“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育”,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它要求教师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前提下,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育教学质量。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在严格常规管理,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狠抓了课堂及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在课堂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实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现了教服务于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打造了高效课堂。

2、规范活动课程

我校坚持活动育人,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个性,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发展个性特长。开展“小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学生在这全面发展的环境中全面发展,我们在为“培养能幸福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而努力!

XXX小学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

7.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的思路研究 篇七

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还有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实用能力的掌握, 通俗说来, 就是高职培养工作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的工作能力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 通常都会对工作经验提出要求, 必须缩短学生的学习结果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所以重点突出改革的深入性, 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 这当中必然要考虑教育观念的变更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的投入, 使得创新性以及对只能的培养成为重点教育目标。变更教学手段。

1 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彻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想要实现教学改革, 应当先从思想意识的变化作为着手点, 拓展教育思维, 将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深刻把握, 并将新的思维和质量注入其中, 实现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新型思维观念。教职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办法, 力求找到符合时代发展, 符合教育理念, 并能够具有可操作性, 力图从过去的教学思维中挣脱出来, 通过对新方法新途径的理解吸收, 实现对社会需求的满足, 并使人才活学活用, 这集中体现在对创造性的需求, 一方面讲求老师教学思维的创造性;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应试转为素质, 由被动变向主动, 教师角色也会相应发生转变, 教师从学问的记录和传递者变成能动性较强的课堂设计和引导者, 从过去专注于理论研究, 统一授课的形式变成研究与学习想结合, 动手能力更强的方向培养人才。

2 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定位及培养注意要点

技术型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是开创性的思维创造, 这一性质和职业培训和教育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应当把它和其它两种区分开, 杜绝为了提升训练, 发生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发生偏离的状况,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或实训, 在真正的生产或操作的坏境下进行创新, 此问题在当前教育中已有所体现, 从更深的角度说来, 就是为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努力。

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中, 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2.1 专业技能的获得是一个逐渐养成过程

在教学时数安排中, 实践教学时数应该占较大比重。从国内外统计数字看, 一般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数之比, 大都在4:6到1:1之间。这一统计充分反映了专业技能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2.2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

技术教育包括试验, 实际训练以及研习三个方面, 在专业的培养阶段中, 有专门的特性和效果, 实训这一阶段, 专业技能能够在此时完成, 不过, 它缺少真实的活动气氛以及工作条件, 人员的结构也无法完全模拟, 这是它的缺陷方面, 如果想要充分掌握专业知识, 就必须通过实验来掌握理论知识, 并且思维的科学性方面来说, 在选择检验方法上, 数据的观察和处理都将成为未来工作的关键点, 为未来的知识掌握提升可操作性。

2.3 应尽量应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 以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等实施教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对教育教学的创造性研究重要性十分突出, 要培养出更有适应能力的适应人才, 就必须使得教学办法变得更加有效, 高职教育的目标也将更为注重实践, 可以将这看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 也是能够完成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铺垫性工作, 下面是对于实践性的特殊反应:

3.1 采用交互式教学, 重视学生的参与, 加强实习实训,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树立创新观念

如果我们将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 那么学生的日常积累和经验就可以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 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 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应当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可以在课程及教学的开始, 不断给学生一些问题, 这并不是要使学生感受某学科的难度, 而是要鼓励学生就所学的内容提出问题, 明确问题,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 引发他们的理解。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学生设置任务, 即要探索的问题。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要反映某学科的关键内容, 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 从而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某种活动, 逐步地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从而可以独立地从事这种活动, 将潜在的发展变成现实的发展、并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原有的积累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坚持以学生为本, 注重精讲多练,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开展课堂讨论, 培养思维表达能力, 让学生多多参与, 亲自动手, 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2 开展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互助学习, 但是从共同点来说, 都包含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所有参与者都能进入到集体活动中, 培养团队意识, 敦促学生培养自主能动性, 合作学习的目的体现在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较强, 相互帮助, 共同承担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为共同的方向努力, 而在学习中, 将完成学习任务分解成老师传达内容, 学生活跃探讨, 跟随教师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团体性任务, 任务必须包含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 任何一个个人也无法离开集体的帮助而达到完成工作的目的, 因此可以说, 对资源的要求是相互帮助的, 这就有利于学习人员参与活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必须经过进一步思考, 也没有定性的答案, 必须通过深入的交流, 扩展思维, 找到多种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将锻炼自己的沟通互助能力, 并独立进行分析判断, 享受成果。

4 结语

通过探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有利于高职教育进一步深化办好教学体制改革, 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有利于促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有利于激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 激发教学工作的活力, 提高课堂实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改革的最终结果, 达到教学成果的优化, 将作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提出, 把工作作为教学和社会相结合的重点, 使用提出任务, 规划项目的方法, 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强, 结合理论的能动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 充分说明改革的最终目的,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目标, 使得教育真正为学生的前途和发展着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当明白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是生存的必要, 更是发展的必要, 不论是教师和学校这样的个体, 还是高职教育这样的群体, 都不可以忽略和缺少。教学的优化也将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方面, 教学质量的实现也是学校应当追求的重点, 这需要教职人员积极参加到教学改革的工作中, 推动教育发展向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M].辽宁高职学报, 2010, 09.[1]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M].辽宁高职学报, 2010, 09.

8.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八

半年多来,我在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际的课堂中,坚持尝试运用“学讲计划”所提出的“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学进去”相對容易一点,而“讲出来”就比较困难了。那么,怎样能够让三年级的孩子“讲出来”呢?我想,这“讲出来”不是单纯地说,而是要讲得有条理,有深度。这就需要老师做好细致的指导。

一、分组要科学

每一小组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口语好的,要有个性张扬爱表现的,要让这样的学生当小组长,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全组带动起来。

二、教师要会“引”

首先,要随时注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只有逻辑思维好了,才能表达得有条理。其次,教师要有层次地去引导学生,由浅到难,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感觉不到难。

三、教师要激发学生想说话的兴趣

三年级的孩子本身语言表达就不全面,没有条理。教师要看到这一点。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不打击、不埋怨、不批评,勤鼓励、多表扬。孩子只有愿意说了,才能把所学知识说出来,说得好。另外,不能总是让优秀的孩子说,那些口才差、成绩不好的孩子更需要这个机会,多让他们说一说、练一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才能把“讲出来”落到实处。

四、教师要善于对孩子讲出来的东西进行总结、归纳,教给孩子方法

孩子说出来的东西,尤其是刚开始,肯定是不全面、不连贯的,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孩子去连贯成一句或一段有逻辑的话语。当然,老师不能一直这样去辅导、参与。这个时候,老师的参与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放开。

“学讲计划”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尝试,如何让学生高效地讲出来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清“学进去”和“讲出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学进去”和“讲出来”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进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有效的先决条件;“讲出来”是信息的输出,是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所以,“学进去”和“讲出来”既然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回路,就必须建立两者之间的反馈联系。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两者的关系。通过“学进去”让学生能够“讲出来”;通过“讲出来”让学生能够“学进去”。所以,“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9.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九

到2020年,中心城区共规划小学400所,提供学位49.4万座;规划中学219所,提供学位38.2万座,高中阶段优质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教师将逐步实现同县同酬,同圈层同酬,最终实现市域同酬„„昨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颁布了《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十大行动计划”

01 成都市统筹城乡学校布局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2 成都市教育公平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3 成都市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4 成都市职业教育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5 成都市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6 成都市终身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7 成都市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8 成都市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09 成都市教师住房保障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成都市校舍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实现教育公平

新生入学分班 电脑随机派位

总体目标:

三阶段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按照《成都市教育公平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成都教育公平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招生比例达到5.8∶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到2010年,全面完成灾后教育重建任务,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二阶段(2011-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98%以上,普职结构更加合理,建成职教公共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示范校5所,毕业生“双证率”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新增劳动力预期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到2015年,努力达到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

第三阶段(2016-2020年):高中阶段优质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职业教育实训工位与在校生比达到1∶3,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我市将定期向社会发布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均衡和公平调查状况报告。

待遇公平:

教师从同县同酬到市域同酬

为保证农村学生接受公平教育,我市将统一城乡教育政策,即实现4个统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统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标准、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统一城乡教师管理。

将各区(市)县学校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全域规划成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校点布局。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切实保障农村教育基本经费需求。学校建设统一招投标,实行投、建、管三方分离。对城乡教师统一待遇,逐步实现城乡教师从“同县同酬”、“同圈同酬”到“市域同酬”;推进城乡教师区域内有序流动。市教育局相关人士昨晚表示,目前,我市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如期进行,城乡教师“同县同酬”基本上已经实现,甚至有些地方,农村教师收入高于县城教师收入;而实现“同圈同酬”到“市域同酬”,取决于各个圈层与市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入学公平:

分班采用电脑派位并公示

坚持规范办学,保障所有学生受教育机会公平。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力度,均衡配置生源,有效遏制义务教育择校。

学校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消除大班额。新生入学分班采取电脑随机派位,对分班结果进行公示。不设重点班。

教师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进步。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促进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充分激发潜能。

民校公平:

义务教育纳入政府预算

“公平计划”提出,依法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将民办学校发展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维护民办学校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民办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的权利。

建立各级政府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制度,将发展和推进民办教育纳入公共预算。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由政府根据学生数量,以及当地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

市属高校平均就业率2011年达90%

到2012年,我市将力争建设10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50个市级精品课程,市属高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0%。

市级财政要在教育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特色专业(每个专业15万元)、精品课程(每门3万元)项目的建设,同时每年安排一定经费作为评估及课题费用。各市属高校也要按照市级拨款的相应比例进行配套。

教师素质

2015年 全市75%教师学历达本科

按照《成都市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09年至2012年,全体教师每年将有不低于100个学时的培训;市本级培养6500名市级骨干教师。力争到2015年,全市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5%以上,有5%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

教育国际化

办好1-3所国际学校

提升成都教育国际化水平。包括鼓励学生海外修学,建设双语学校,设立成都市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和成立“成都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等。要办好1-3所国际学校。市属高校都有1-2项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市属高校、省级以上示范性高中和重点职业中学都有友好学校。

开设3-5个海外“孔子课堂”

依托国际友好城市开设3-5个海外“孔子课堂”。市属高校、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和重点职业中学的领导干部、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境外研修、培训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上述学校中教师有境外培训经历者力争达到1%-3%,其中英语教师力争达到10%-15%(8%-12%)。

鼓励学生修学旅行

开设海外体验的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出境修学旅行。以修学旅行为主的出境交流学生每年力争达到3000人次,境外学生来蓉修学旅行每年力争达到1000-1500人次,各级各类学校接受境外来蓉或交流的学生每年力争达到1000人次。到2010年,全市“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园)”达到50-60所。

政府设留学生奖学金

我市将成立“成都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设立“成都市人民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对来市属高校留学的优秀境外学生进行奖励;努力完善留学生、外籍教师医疗保险等具体

实施办法;设立成都教育国际化专项奖。

素质教育

逐年扩大指标到校生比例

减负:学生课业负担定期公布

经过3年努力,把成都建成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区。建立市政府对区(市)县政府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并将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考核目标。同时,还将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机制和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定期公布各区(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教育投入、学校教育质量情况以及学生发展水平、课业负担状况等反映素质教育的基本指标。

招生:探索多样化录取方式

我市将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录取办法,探索多样化录取方式。逐步实行中职类学校凭初中毕业成绩和毕业证免试升学制度;实行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制度,并逐年扩大指标到校生比例。

同时,还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制定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标准和评选办法,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用3年时间在全市建设100所外语、科技、体育、艺术等各类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城乡学校布局

《成都市统筹城乡学校布局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出,我市将在中心城区(含五城区及高新区)、龙泉驿、新都、郫县,共9个区县,对于现有的和规划可控的中小学校用地资源,严格加以控制,缓解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用地紧张的状况,集约地利用中小学空间资源。根据现有中小学资源分布情况、中心城区人口分布情况及用地功能调整发展的要求,到2020年,中心城区共规划小学400所,提供学位49.4万座,规划中学219所,提供学

位38.2万座。

对于一些校地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无法有效发挥办学功能导致资源无法利用的校点,可通过切实可行的用地等量置换措施进行整合,或采取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加以利用。关于市民普遍关心的小学布局,方案认为相对完整独立的居住片区应优先满足小学的布点,但对于因小学分布不均衡而带来的局部地区小学资源不足,可结合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位总量平衡的条件下,进行小学生源的跨区分流。中学在城市新区可适当相对集中布局寄宿制中学。

小学分布不均 可跨区分流

终身教育

大力开展社区教育,逐步形成以社区大学和20所社区教育学院为主体,以219所乡镇成人学校(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以1666所村社区教学点和1034所中小学资源开放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开放式的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

确保城乡统筹形成的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全部建立社区教育工作站,使年培训率达到区域常住人口的40%以上。

各级政府应按照区域常住人口人均最低1元的标准单列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并实现逐年有所增加。

区域常住人口 年培训率40%以上

教师住房保障

年内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工作

上一篇:元旦节电子小报下一篇:职工排球比赛竞赛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