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共8篇)
1.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09 人力资源01班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略)
2009/12/1
1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11月21日
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人: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分工:小明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小刘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小李执笔,小嘿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和定稿。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2009年11月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大一学生,我们利用自己编制的问卷(见附表)对100为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男生女生各占50%。
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小组成员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吴佳慧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刘敏杰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梁瑞霞执笔,李茜茜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定稿。
讲文明礼貌:难付诸行动
在文明礼貌方面,在被调查人员中81%的大学生能做到尊敬师长,尤其是女生,92%的女生都表示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但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被调查者会主动让座56%的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尤其是男生,占42%的男生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大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知程度还算高,但要付诸行动却有些困难。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语也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上,让世界人民领略“礼仪之邦”的魅力。
爱护公物:有待提高
在爱护公物方面,约52%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态度仍不坚定,是否爱护公物还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在对“课桌文化”的看法上,48%的同学认为那无所谓。只有29%的同学坚决反对“课桌文化”。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爱护电话亭和指示灯的,56%的同学即使情绪不好也绝对不会通过砸电话亭,踢安全指示灯来发泄。但是在爱护图书馆的书籍方面存在极大问题,竟然多至64%的同学存在不爱惜书的行为,比如污损、丢失、折叠书籍,甚至还存在撕页,不归还现象。
这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爱护公物方面,女生比男生做得要好,66%的女生非常爱惜公物并且认为应当维护好公共设施,而男生在这方面还有些逊色。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当从我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与每一个国民携起手来共同珍惜和爱护社会公共财产,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保护环境:意识较强
保护环境方面,有89%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作乱涂鸦是不好的,是在破坏环境,而其中女生占94%,男生占84%,而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更有极少部分人认为好,能展现自我风采。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而且在这方面,女生的社会公德一是要高于男生。对于随手乱扔垃圾这一问题,有90%的大学生选择我不会样做,但是却只有5%的人会选择把它捡起来。这说明在这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但是在爱护草坪方面有53%的人会踩上去,认为自己玩耍时最重要的,小草被踩一下无所谓。有7%的人会视自己心情而定,而只有10%的人不会踩上去。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而我们——大学生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个重担,保护环境,就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
遵纪守法:情况可观
在遵纪守法方面,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加强。例如: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一题中,68%的同学认为应该严惩,其中女生60%,男生76%。认为考试作弊是小错误教训一下就行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3%,其中女生24%,男生22%。仅有9%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很正常,其中女生占8%,男生占10%。从上述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应该严惩,但仍有1/3的同学存在投机取巧,世故圆滑的意识,应当引起关注。当问到见到贵重物品是否交公时,81%的同学认为该主动交公,其中82%的男生,80%的女生,男女生比例接近。除此以外,有10%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9%的同学选择不交。总体而言,在遵纪守法方面,男女学生都有较高的意识,但还存在部分同学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需要在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及纪律意识。
助人为乐:总体乐观
在助人为乐方面,对于在学校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中,被调查的大学生有62%的同学选择“经常参加”,有26%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只有12%的同学选择“从不参加”。但面对乞讨人群时,有37%的同学选择“同情并给与帮助”,54%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9%的同学选择“鄙视,觉得肯定是个骗子”。这说明大学生总体上来说还是富有爱心的,但由于社会上种种不诚信因素比如乞讨者的真伪的影响。大学生在奉献爱心时心里多了防备,怕上当受骗,让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但不管怎样,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是炎黄子孙团结友爱的标志。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更应当乐于助人,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为祖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分析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总体情况乐观,积极向上,而且女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要稍强,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加强。
比如在公交车上面对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大学生会主动让座,大部分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在爱护公物方面,面对校园内的课桌文化还有很多同学并不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这方便自己记东西。图书馆的状况更是糟糕,书籍被破坏的程度很大,大部分同学只是方便自己阅读,随便折叠书本。在保护坏境方面,大学生的意识还是较强,绝大部分同学反在公共场合乱涂鸦,大部分同学不会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但仍有一部分同学随意践踏草坪。很可观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遵纪守法意识,都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都认为要严惩考试作弊行为。对乐于助人方面也有半数的同学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上述行为虽然不能在总体上影响学生,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大学生,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势在必行。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失范德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大学生处于一个成年与未成年的过渡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和确定,判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误导,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差,造成道德观念淡薄,甚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方面,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且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学生容易忽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在家庭方面,父母不拘小节,自身不太注重社会公德,没有起到榜样作用,造成大学生从小养成不良习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在社会方面,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人无视社会公德,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给大学生在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造成冲击。
我们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本身的因素是主观因素,起决定作用。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误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的观念。如: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身边的同学朋友;多阅读有关美德的书籍,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明确自己的方向,不受外界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在客观方面:学校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加大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提高社会公德意识,而且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新社会公德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重视度,为小孩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社会方面,国家应当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要严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净化社会风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快社会公德法规划进程,加快社会公德行为的舆论监督。
2.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传播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的社交状况不能用简单的西方“群体性”范式来解读。有学者就认为应当用儒家文化圈“关系取向”来定义这种社交状况(何友辉等1991;杨国枢2004)。进一步来说更多学者愿意使用“关系”的范式取代传统西方语境中“关系”(relation)来探讨中国社交的取向。
本次调研选取了代表中国传统社会核心观念的“中庸思维量表”(吴佳辉2004)作为传统思维倾向的测量量表。并且设计的调查问卷,就当前大学生社交App使用情况进行的测量。
1 中庸思维量表测定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庸思维量表在后期经过一次较大的调整,但是因为此次我们的测试不需要过于精确区别“认同中庸”与“反对不中庸”之间的差异,因此,由此造成的误差对我们的研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仍沿用操作性较强的旧表来完成调查。
“中庸思维量表”的统计方法是这样的。被测试者可以从每道题中选择A或者B当中的一个,然后在从1~5的同意量表中选择一个程度,同意程度由小到大,该题得分为对应数字分数。当被测试者选择的是反中庸的选项时,计分为反向。最后结果取平均数值。在中山大学2009年的一次大规模测试中,抽取的640个样本中,由简单“妥协”与“竞争”划分出来的低中庸组的最终测试得分仍超过2.95分。以此可为我们的小规模测试提供参考对比。以下是我们此次测试的统计数据。现场参与者为40名志愿者,17男23女,统计数据如表1。
对比2009年中山大学中得出的统计数据我们会发现,此次我们调查中中庸指数的最高值有所降低,即此次调查中显示出大学生的中庸倾向有所降低。但是同时所有的数值均在2.5(均衡中庸指数)的附近,说明低程度中庸的人数反而也减少了。整个测试结果呈现正态分布的状况。可见当下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传统的观念与思维对于大学生而言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大学生社交App基础信息调研
互联网所带来的“个体性”的提倡,对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冲击。本次调查则从社交App渗透时长、依赖替代传统社交程度、App社交习惯等几个方面设计问题,完成整个调研。此次问卷共计发放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43份。
2.1 渗透时长:年级越低,接触移动社交App的时间越早
根据数据,2015级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就接触了移动社交App,而2011级以前的学生很少有从小学就接触移动社交App的,这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有关,而2012级、2013级、2014级大学生则比较平均,既有从小学就接触移动社交App的,也有到了大学才接触的。
2.2 对移动社交App的依赖程度
我们设立了三个问题来考察大学生对移动社交App的依赖程度,从数据上我们发现,每日使用移动社交App的时间大多在3个小时以上,而能够不使用移动社交App的学生只占很少的比例。通过对两组数据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每日使用移动社交App时间的增加,连续不使用移动社交App的时间就越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移动社交App的依赖程度和使用频率有关。
2.3 社交App使用习惯
在使用移动社交App的时候,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去了解好友动态,比例占到了98.28%。这也体现出了现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排名前3位的还有普通同学和家人。除非紧急事宜需要立刻取得联系,否则App是大学生们联系沟通的首选。毫无疑问互联网社交App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通讯交流手段。
在对移动社交App的整体评价上,46.55%的大学生认为利大于弊,但是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同学总数还是超过了半数,达到了53.45%(其中选择说不清的占到了29.31%)。这说明对于移动社交App对于传统社交的冲击,半数的人态度复杂。
由于互联网移动社交App在沟通连接上带来的便利,人们对于沟通等待时间在意程度也有所提升。对于对方是否即时回复消息的容忍时间在缩短,有47.5%的样本选择不能接受长时间的无回复消息(30分钟)。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社交当前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大学生传统的社交方式成为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但是对于其自身特点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个体化”意识)学生们的态度并非全盘接受,并且互联网工具更大程度上是在传统的社交框架下进行,即奉行中庸的传统思维之下,利用互联网实现良好的社交沟通。中国社会稳固的“关系取向”几乎在互联网时代被放大而并没有消亡。
摘要:本次调研的调查问卷设计在传统的社交状况多重要素设计之外,引入了“中庸思维量表”作为双向测量标准。通过对大学生社交App使用实际情况数据的获取(互联网个体思维),与传统的中庸观念(群体思维)对比,比较观察社交App对于大学生传统的社会社交观念的影响和差异。
关键词:中庸思维,App社交,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9.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文学出版社,2008:2-43.
[3]陈家映.东西文化思想源流的若干差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35.
[4]翟学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结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3.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社会音乐 实践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96-03
中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人学习音乐,促使音乐教育机构逐步兴起,形成音乐与社会文化经济相融合的状态,更多的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传授给下一代孩子,使音乐教育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拓宽了就业面,逐步带动了音乐文化产业在社会中的发展。
徐州这边的学校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并不重视,几乎没有专门培训孩子学习艺术的学校,这边几乎是以培养文化为重点,努力搞好孩子文化成绩,以文化分带动升学率。在笔者上小学的时候,是经熟人介绍才开始学习音乐,才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说相对于班里的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体会。后来学校的一位教音乐的老师开始在学校里广招学生学习萨克斯和单簧管,一方面是想传播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好意想要孩子们学习一技之长,总归是没有坏处。这个时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思想方面也有了新的改观,带来了一波学习器乐的热潮。通过老师对家长思想上的疏通,家长逐渐支持孩子学习器乐。有的学习单簧管,有的学习萨克斯,有的学习长笛。并且学生们将自己所学的特长应用到生活中来,在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增加了晚会的节目种类,使晚会更加精彩,让更多的同学领略到音乐的魅力,让更多同学对音乐展开向往。老师最初的目的是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很多孩子只是三分钟热度,一时兴起才学的音乐,很少有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其中一个吹萨克斯的同学是真的喜欢音乐,并下定决心往音乐方面发展。当时很多人不了解,音乐也可以用来考学,大部分人都认为音乐只是业余爱好,认为专注音乐就是不务正业。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当时就已经有初中升高中艺术特长加分的政策,有艺术特长的同学以自己的特长考入这所高中,文化成绩相对的降低很多,让一些文化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也可以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继续他们的学习之路。这样带动了当时很多的学生学习器乐,也是考学的一大捷径之路。最初简单的想要丰富孩子视野,多个兴趣爱好,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艺术伴随了孩子一生的道路。不仅初中升高中有艺术加分政策,高中升大学也是如此。当时我们以艺术成绩考入高校,艺术分占最大比重,基本上我们高三那一年时间全部花在音乐上面。在临近艺术考试的那段时间不学习文化课,主攻艺术成绩,在外面找老师上课。艺术考试不仅仅学习器乐,还要考察乐理,我们就需要找音乐教育机构学习专业的乐理知识。高校只以艺术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文化成绩只需要过线就可以录取。这样使很多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就可以顺利的考上理想的二本大学,甚至是一本大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国家的这一政策让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不再苦恼于学习文化课这个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而投身于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上来,也使我们看到了国家政策人性化的一面。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更多的人选择了艺术,中小学开始增设艺术特长班、艺术培训班以及不同种类器乐的老师,把对艺术有兴趣的孩子们汇集到一起,进行积极的艺术文化教育,并针对他们的专业进行专门的辅导。一些小学更加设了简单的乐理课程,为以后孩子学习乐理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升初、初升高以及高考,国家都有艺术加分的政策,这项政策促使更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取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升学率。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家长的思想不再那么局限,较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一门乐器,多个一技之长,学习为主业,乐器为副业,培养孩子全方位发展。孩子不仅在学习文化上有很大造诣,更是受到音乐的熏陶,变得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更加学会了与他人如何相处,音乐带给一个孩子的改变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培训行业中,音乐、美术以及舞蹈占主导地位,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显示,舞蹈培训市场规模占到中国艺术培训行业规模的29%,美术占到27.5%,音乐占到28%,三者的市场规模属于持平的状态。相比较来说,由于学习音乐的人大多都要买乐器,因此音乐在这之中会花费更多资金,也就是说音乐投资更大。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素质教育给了艺术教育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艺术教育有了更广泛的教育面,如今我们的素质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更高的发展,社会音乐教育也会随之蓬勃向上。它刺激着更多的人选择艺术这条道路。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艺术的投入也比较大,从小让孩子接触音乐,找老师学习音乐,从小开始投资,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条件,在音乐这条路上绝不吝啬,不惜花重金去学习音乐。一般来说学习艺术的学生家里都是有经济基础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音乐这条路走不远。更多的家长在音乐上投资,促进音乐教育领域在社会上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促使音乐教育机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大量涌出。徐州近几年就出现了很多艺校,广大的社会需求促使艺校的兴起,艺校从中获取很大的利润,虽然前期花钱创作良好的艺术环境,但是后来广招生源,学生带来的利润远大于之前的投资,像笔者之前所在的艺校,一个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大概在一到两万之间,况且不止一个学生,当时艺校里就已经有三四十位学生,这之间的利润不言而喻。随着艺校不断发展,生源只会越来越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百位学生。
各大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出去代课,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且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经验,在获取经验的同时从中学习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在学校学习时这些大学生担任的是学生的角色,而在出去实习时他们担任的角色就变成了老师,角色的互换让学生体会到做老师原来也是很不容易的,老师是要承担比学生更大的壓力,做老师更要巩固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术上要远高于学生,不然不能让学生信服。还要树立威信,这一点在刚开始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积累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一定收益,很多大学生都可以不用问家里要钱,自己代课赚得的钱足以供自己使用,这大大减轻了父母在经济上的压力。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便可以赚钱养家,在这个失业率越来越高的国家里,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的,社会上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毕业即失业,而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同,即使他们找不到公司上班,也可以招揽学生自己代课。学生们在见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汇报给老师,使得老师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有所改变和针对,更能准确的把握教育的方向,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避免了教师教学之中的误区,并且做到更好的改善及调整。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们可以在给学生讲述曲子的内在含义时,更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又重新审视当初学曲子时所没有领会的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又是对自己水平的一个质的提升。
nlc202309091404
钢琴在音乐教育领域上有着较优势的发展前景,是现在艺术教育中发展较快较广的领域,有“乐器之王”的称号,它音域较广,钢琴在音乐当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更带动了广大的人学习钢琴。钢琴声音优美动听,吸引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兴趣,钢琴能都第一时间被人们接受,因此学习钢琴的人数不胜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琴童学习钢琴,他们带动了钢琴文化的发展,以及钢琴培训的发展。钢琴的销售有很大的光景,一般开设琴行的人,不单单只传道受益那么简单,他同时会销售钢琴,销售钢琴会带来更大利润,远大于授课的利润,这样就形成了教学带动钢琴销售的模式,有的琴行不仅销售钢琴,还销售钢琴谱,不仅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利润,还方便了在琴行学艺的学生。钢琴是一个非常能够抒情的器乐,孩子们能都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结识更多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坐在一起畅聊对钢琴的畅想,是孩子们能够与人交谈,使内向的孩子更加开朗,而开朗的孩子可以带动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改变他们。钢琴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学习音乐的人会更加快乐。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孩子抒发情感,还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从小接受外国作品的熏陶。例如:门德尔松的作品。他的一首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年轻时,从诗人海涅的诗中获得启发创作而成的。門德尔松的这首《乘着歌声的翅膀》已成为现在最通俗的作品,它曲调优美、婉转动听,给人一种好似在天空翱翔悠然自得的感觉;贝多芬钢琴小品《致爱丽丝》,这是贝多芬在教授钢琴时,对其中一个女学生产生好感,有感而发,特地为这位女学生写下了这首轻快优美的曲子,曲子的前半部分娓娓道来,中间部分变得活泼起来,结尾重复第一段,又似呼应开头;德彪西创作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曲风新颖别有情调,亚麻色头发的青春少女形象给德彪西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作出了这首短小精悍的作品,曲子细腻温柔,生动的描绘出少女的清纯柔美,学生在弹奏这个曲子时就要注意情感的释放以及指尖的力度;舒曼的《快乐的农夫》,短短几分钟的钢琴小品,是为他女儿所作的,是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技巧上非常简单,曲子活泼开朗,特别适合初学儿童弹奏。在此之中,孩子了解了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情与写作时的背景,以及曲子的来历,作者的生平事迹,丰富了孩子的视野。孩子在弹奏作品了解了这些,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弹奏曲子,更好的领悟曲子的情感,从而演奏出更好的效果。所以,孩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能过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领悟不到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
中国在音乐教育方面显然还存在着不足,很多方面都没有系统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新时代中的我们要肩负起这个责任,努力做好本专业分内的事情,为音乐教育事业更添一份力!
4.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前言:
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其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发展。掌握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教育、建设和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近年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聊天、发邮件、上网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一个清醒的看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重者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我利用假期的机会对身边的同学、亲友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参加者:
实践主题:关于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1、询问、访谈等;
2、分类调查;
3、表格记录询问结果;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于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的讨论与分析:
本调查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依赖现状进行了探讨。其中,网络使用状况包括网龄、每周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网络依赖状况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通过我对上网同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功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网络的关系功能、网络的娱乐功能和信息的搜集功能,因此我们把网络依赖也同样分为网络关系依赖、网络娱乐依赖和信息收集依赖。
从不同性别同学网络依赖程度比较中,我得出男女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而在得分上女生要略高于男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女生在网络的影视娱乐功能方面的需求高于男生。特别是由于大学寝室一般不配有电视,通过网络观看电视等娱乐节目是一个便捷的途径。近几年韩剧流行,这些女大学生连续上网十几个小时,可能不为干别的事情,只是为从头到尾
不间断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而通过QQ等网络通讯工具聊天交友,女生也要多于男生。还有如QQ空间、博客等个人主页形式的网络功能的广泛运用,女生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更是远远高于男生。目前,国内所开发的一些网络游戏,如卡丁车、劲舞团等,女生玩家人数也要高于男生。
调查表明,网络依赖大学生在年级上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表现为大三>大四>大二,且三年级明显高于二、四年级。大三是网络依赖高峰期,大四是网络依赖的回落期。由此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从高中升入大学,新生对大学的崭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虽然生活工作学习均相对自由,但对网络的熟练使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大一年级的社团活动、体育活动项目等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基本上满足而大一新生的课余生活。在大二阶段,学生们对于大学生活新鲜感和适应期己过,对网络的使用和需求也逐渐增多,也为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提供了客观条件,大二学生的网络依赖状况也在进一步加深。大三学生已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并已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一些学生没有对本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而大三年级课外的各种活动项目明显减少,为了充实课余时间和发泄多余的精力,上网自然而然成为这些学生的最佳选择。特别是近几年国内网络游戏迅速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群体,网络游戏也在充分的满足和吸引着大学生的好奇心。在大学中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更是成为他们忠实的玩家。而大四学生普遍面对就业、升学的压力,他们对虚拟世界的好奇心已逐渐被对现实世界的强烈认知需求所占据,并开始由网络回归现实。从我们分别对大
三、大四年级网络依赖的学生访谈中可以发现,大四学生已与大三学生的网络依赖类型有所不同,大三年级学生主要是网络娱乐依赖,而大四年级学生则逐渐转向信息收集依赖。这应当是由于大四即将毕业,为找工作而对网上招聘信息实际的需要造成的。
关于大学生网络依赖表现的讨论与分析:
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上网时间越长的大学生越容易造成网络依赖。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长时间的处在一个比较单一的网络环境中,长时间的不与现实中的人进行交流,对于现实生活的疏离也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在调查访谈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每周平均上网时间50个小时以上,除了上课、睡觉,他平时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身边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在以被调查者的网络依赖得分进行分类后,不同程度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在上网地点选择上有明显不同,网络依赖程度得分高的这部分大学生上网地点比较固定、单一,主要集中在网吧。中低分组网络依赖的大学生上网地点比较分散。可见,固定的上网地点也为大学生网络依赖提供客观的条件,提供了能够长时间上网的场所。网吧具有先进软硬件设备以及24小时营业的条件,使其远远超过了学校机房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我对上网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分析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和功能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网络的关系功能、网络的娱乐功能和信息的搜集功能,因此我们把网络依赖也同样分为网络关系依赖、网络娱乐依赖和信息收集依赖三个大类。网络关系依赖,指上网者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聊天室进行人际虚拟交流,甚至发生网恋、网络黑交易、发表反动或愚昧言论、网络欺诈与愚弄等错误行为甚至诱发犯罪;网络娱乐依赖,指上网者迷恋网上的音乐、图片、影视、笑话以及网络文学等;信息搜集依赖,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
切需要的大量垃圾信息。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网络依赖程度得分高的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表现是网络娱乐依赖,其次是网络关系依赖和网络信息依赖。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使用比较均衡,但同时发现即使低分组学生也并非是以上网学习搜集信息为主。从低分组到高分组来看,网络的娱乐功能在三种功能所占的比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是网络依赖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网络的娱乐依赖就越严重。这主要是网络的娱乐功能中无论是游戏还是影视节目等都需要较长的上网时间,同时也能较长时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与好奇心。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调查及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访谈,分析得出:
a)女生、男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
b)在网络依赖程度上,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是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大四年级有所降低。而不同年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是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大一与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大二与大三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大二与大四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三与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c)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关系上,两者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d)网络依赖程度不同的学生在上网地点选择上有明显不同。网络依赖程度得分最高的这部分大学生上网地点比较固定,明显主要集中在网吧,而较少在寝室和机房上网。而网络依赖的中分组与低分组学生上网地点不固定。
e)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网络关系功能、网络娱乐功能和信息收集功能。以此为据,把网络依赖分为网络关系功能依赖、网络娱乐功能依赖和信息收集功能依赖。网络依赖程度得分高的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娱乐功能。而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使用比较均衡。
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调查、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访谈,以及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a)针对女生、男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女生对网络依赖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的这一结论。我们应当及时加强对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预防,对女大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进行多方面教育和引导,以从女大学生自身形成健康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防止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向更严重的情况发展。
b)对于各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各年级间不同的差异性程度,我们认为虽然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其与大三年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因此总的来说从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发展仍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这就提醒我们,对于预防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来说,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越早效果越好。为此,应在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就要着重指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严重后果,并且在大学阶段长期开展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教育与引导
工作。学生家长们也应改变已有观念,家庭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家庭温暖法”预防依赖。据调查,在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子女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血浓于水,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家长们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各年级学生也都要有一个对网络使用的正确认识,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遏制大学生网络依赖的产生。
c)由于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网络依赖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应当是预防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有效手段。而从网络依赖程度高的那部分大学生来看,他们的上网地点主要就是集中于网吧这个固定场所。所以说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游戏室规范化,特别是通宵营业的网吧应予以严厉禁止,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机房的硬件设备,在校园网中有意识的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使同学们更多的集中在校内上网。对于大学生自身,在去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计划和上网目的性,要根据学习要求和生活规律规定自己的上网时间,并限定上网的时间,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上网,不在网络上无目的的浏览网页,不做或少做对大学生活学习没有意义的事情,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控制上网时间,防止网络依赖。
d)针对网络依赖程度高的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娱乐功能的显著特点。对于学校,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通过开办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提高大学生的点击率,从而把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到寓教于乐的网页中来。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竞赛,转移网络的娱乐功能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在实际的参与、操作中耳濡目染,思考问辨不断,开阔视野,从而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网上监察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管理和开展经常性的检查,采取有奖举报色情网站的政策,打击非法网站。为了防范网络依赖,大学生也应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绪,从而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2]谢静波,汪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
生.2004,25(4).[3]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周治金,杨文娇.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志.2006,20(11).[5]张静,李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6]宋珺,杨凤池.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7]孙喜蓉.网络成瘾综合症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8]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4).[9]陈侠,黄希庭.中国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0]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征一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1]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J].CybevPsycho1 Behav.1996,1(3).[12]Davis RA.A cognitive-behavior modal of pathological interact use[J].Computer Hum Behav.2001,17(2).Xxxxx
5.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五
一 导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脑的日益降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大学生们将电脑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等各个方面,电脑已经从最初的辅助性工具成为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部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也日益突出。然而电脑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学习的影响好坏,关键在于怎么用它,拿它来干什么。我们调查小组成员对有关大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在本文中就大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带来的诸多问题,原因及对策展开了探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对大学生使用电脑管理上有所帮助。
二 正文
大学生使用电脑的状况同样令人担忧。一些大学生用电脑时间过多,过分依赖网络学习导致一系列的“电脑综合征”的出现——眼睛疲劳、腰酸背痛、头痛、精神紧张等。有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长时间使用电脑和网络后身体有不良反应的人数占50%以上。国内不少研究表明,大学生过度使用电脑和网络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会引起或加剧如眼睛疲劳甚至视力下降,腰酸背痛,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等“电脑综合征”的发生。
基于上述种种令人堪忧的情况以及当代大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甚至严重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发展到网络道德淡泊,网络犯罪等状况。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当代大学生的电脑使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着探讨当代大学生电脑使用状况的目的,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当前大学生使用电脑用于学习、工作、游戏、娱乐等各方面的时间分配;使用电脑的初衷、现状,电脑对身心的危害;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数学与统计学院0804班课题小组在我们湖北师范学院学院进行了这一次的《当代大学生电脑使用状况调查》。课题小组以“科学调查,科学分析,切实解决问题”为指导思想,深入广大大学生中去,获得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资料,意在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电脑使用基本情况,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如何从问题存在的原因中,找到一条适合于大学生合理科学使用电脑的道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本课题研究具有切实有效的实用价值。
三解决方案
第一,我们大学首先必须正视大学生使用电脑的基本状况,从中发现问题的所
在,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电脑采取正确的思想指导。而今大学生使用电脑时的首选因素是寻求娱乐,而对涉及自身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关注度不是太高。建议学校应加大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多点开设相关的知识的讲座或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电脑使用导向,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
第二,学校的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和完善大学电脑网络系统监督管理。
平时,应组织相关专家上网,开展网上咨询业务,为广大学生养成健康、适度的使用电脑的习惯与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三,针对有些大学生玩电脑时间过长,有些甚至通宵达旦,并且已严重影响
到旁边同学的现象,应从制度层面上采取管理措施,诸如宿舍不定时检查制度、查夜制度、通宵登记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电脑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第四,我们大学还应该顺应信息时代趋势的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样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学习以及以后求职就业的活动,引导他们很好的利用电脑去学习电脑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全面完善自己。有效地把学习和电脑配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以后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准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五,学校的措施毕竟作用有限,要正确的使用电脑主要的还是依靠每个大学生
从本身上解决问题。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认识和约束,自我防治。杜绝使用电脑的不良习惯,一切以学习为重,主要把时间花在努力学好每一门科目上,学好专业课,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第六,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综合发展自己。大学是人生最
精彩的阶段,各种社团活动和讲座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宝贵的学习资源,充实自己。
第七,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一定的自律能力,正确地看
待网络的负面影响,合理地去使用电脑,利用电脑的资源。
第八,加强与人交往,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是我们即
将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在大学期间,要求我们努力锻炼自己的与人
交际能力,形成很好的个性品质。将来在社会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热情。
四.结束语
此次调查让我们小组清楚的知道了大学生是怎样使用电脑的,并推翻了我们原来心中想当然的事:大学生多半的课余时间花在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上,课余生活单调又堕落,同时耽误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学习生活安排的不合理性。通过实事求是我们得出了:多数人拥有很好的自制力,并没有沉迷于电脑的虚拟世界,他们把课余时间安排的很好,电脑是他们用来学习的工具,偶尔娱乐一下减轻学习压力。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想要得出正确的答案就要事实求是,收集资料,再通过分析解剖得出事情的真相。
五.后记
6.关于大学生网购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六
分工情况
问卷设计人员:张平(B11522),孙兴鹏(B11522)调查人员:伍春(B11522),颜浩(B11521)资料整理人员:毛立志(B11521)执笔人:雷挺(B11521)
引言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据CNNIC于2008年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者从年龄上来看以18~24岁的为最多(43.6%)。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的主体。他们往往扮演着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尽管在校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在消费能力上收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学生4年之后都会获得一份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工作。所以在校大学生一旦突破了资金限制,将会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会代表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特征。
正文
摘要: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但是其中也分为了两派,一派热衷于网络购物,而其他人则对网络购物有一定的顾虑,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调查,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简介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
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屑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的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上有什么区别?
阻碍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
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上同类产品的信息的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上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女生更加看重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程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利弊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方案与结果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
2、调查方法
通过口头询问、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特征分析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性别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略多于女生,男生运用网络的频繁程
度明显高于女生,对于一些网络制式的了解程度也好于女生,这可能是导
致这一特点的原因之一。
2)年龄特征
现金,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8~24岁的范围内,而18~22岁居多。经
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
三、大四的学生进行网络
购物的人数要多于大
一、大二,并且网络购物的次数同样要高于低年级。
因此可以看出,网龄队进行网络购物同样有着一定的影响,高网龄的人群
同时也是网购频繁的人群。
3)支付力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花费都来源于家庭的供给,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
与其家庭情况相符合。大家的生活费都是集中于400~800之间,过高或过
低的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必备的一些话费外才会考虑进行
一些额外的消费。
2、原因分析
1)不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
调查显示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大学生,不选择网络购物并不是因为不会,或是对网络购物了解的较少,多数原因集中于其对网站的不信任,怕受骗
上当,质疑网络的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
订购等只有在消费进行时才可以切身体会的。因此,诸多原因的存在是很
多人不原尝试网购。
2)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
通过访谈,多数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人表示,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
是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啊学生选择网络购物主要
是看中他的便利性,网络购物更方便更能节约成本,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信息。
3、大学生对网站的选择
1)获知渠道
2)从调查结果看,获知渠道主要有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电视广告,网络广
告等。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接近所
以消费取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在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3)选择的原因 网站的选择通常看的是该网站的知名度、信誉、信用等。大学
生有着较清晰的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产品信任度和青睐度比
较高。所以选择的网站也大多集中在几个比较大型的网站,比如淘宝网、易趣网。
4、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购买行为特征
1)购买的商品类型或服务类型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网上最常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服装鞋帽、书刊、在线充值、票务或教育服务等。通过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网上购买的商
品和服务主要是书刊、服装鞋帽、数码音像制品、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
这些商品和服务体现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消费。
书刊的质量风险不大运输方便,因此,大学生网上购买服装的比例增多,说明
大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度高于普通市民。
2)购买频率和购买全额
通过调查,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多数集中于每三个月一次,但是也有少数人每个
月会有一次网络购物的,而在购物金额方面,则有普遍集中于100~300元,购
买的金额与上述所说的大学生主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类型相吻合。
3)价格期望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选择的多是那些比上次价格低
30%以下的商品。由此来看,对大学生而言,影响其是否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
原因并不是价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较理性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而且
有着较清晰的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用度好的产品信任度和青睐度比较高。
5、付款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网
上支付。由于电子支付的状况已得到一定改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比较放心。
6、大学生对于网络购物的评价
1)网上购物担心的因素 通过对商品的质量品质、付款的安全性、售后服务、配送的及时性等问题的评价相比较,经常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对于商品的质
量问题的担忧率是最高的,而对于售后服务和配饰的及时性问题的评价相对比
较低。而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人则对于网络的安全性顾虑的比较多,而在有过
网上购物经验的大学生已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因此,初次的网络购物体验非常
重要。
2)需要改善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商品的质量品质、售后服务、配售的及
时性、安全性等问题多次被谈及,尤其是质量品质与售后服务问题,表现的尤
为严重,所购物的商品与自己想象中的反差过大,而售后服务又不能得以保证,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关注的问题。
3)未来购买意愿 对于网络购物,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购买欲望还是比较浓
厚的。除去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网络购物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方便、商品
种类多样,价格低等优点都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
4)网络购物的前景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购物的前景广阔,发展空间
大,易于被接受。
三、结论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潜力巨大,虽然经济条件约束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无法开展更多的网络购物活动,但进入社会后,他们将成为中高收入人群、其购买力也将有所提高。因此,大学生的购买力不能仅是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应该将目光集中于其终身价值,固定的收入将参与他们的消费力,他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市场已经形成有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多数人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较强。而在网络购物的人
群中,大学生又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之间的宣传与交流必将促使进行网络购物的人群扩大。
3、购物首选网站高度集中,大学生购物首选的网站多会集中与几个网站,例如:拍拍网、淘宝网、易趣网、卓越网等。犹豫着几个网站的知名度高、信誉度高,这就促使了大学生将购物的首选网站定于其中。较清晰的品牌意识是大学生在网站选择方面的主要决定因素。
附件
大学生网络购物市场调查(样卷)
所在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1.你所就读的年级?
A 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是否听过或接触过网络购物?
A 没听过B听过但没接触过C偶尔购物D经常购物
3.你经常浏览的网络购物的网站?
A淘宝网B易趣网C拍拍网D卓越网E其他
4.你进行网络购物的理由?
A方便B价格低C商品种类多D出于好奇E其他
5.你选择的网上支付方式?
A 第三方担保(支付宝等)B网上银行直接转账C 电信支付方式(手机、固定电话等)D货到付款
6.你经常选择的商品?
A 书籍类B电子商品类C服装服饰类D化妆品类E其他
7.平均一次购物金额?
A 100元以下B100~500C500~1000D1000以上
8你对商品的质量是否满意?
A比较满意B一般C不满意
9.你对到货时间是否满意?
A比较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0.你对网上购物是否信任?
A信任B不信任
11.你在网上购物的频率?
A每个月一次B每个季度一次C每年一次D更多
12.你在网络购物遇到的困难?
A商品的质量品质B商品的种类C付款安全性D售后服务E配售的及时性 13,你对网络购物发展前景的看法?
A发展空间大,潜力巨大B不怎么样,存在问题过多C短期内不会太好
14.你是否会继续或尝试进行网络购物?
A 会B 不会
15.你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网络购物?
7.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山东地区高校在校生
1.2、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社会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分别对“大学生对‘大运会’的了解程度”、“积极承办‘大运会’的必要性”、“‘大运会’争取成绩的必要性”均设置了逆向与正向问题, 以考察大学生的社会态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对‘大运会’的了解程度的逆向选择率略高于正向 (逆向46.25%、正向45.25%, 表明在我国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以及体育事件的关心少。而在调查中还发现正向选择中男生比例明显大于女生, 体育院校学生选择正向的比例占绝大部分。这表现出大学生们对自身关系不密切的就不关心的社会态度。但在对“我国还要积极承办‘大运会’”和“‘大运会’中争取好成绩的必要性”的态度调查中, 正向的选择率明显高于逆向选择率。表明大学生对‘大运会’这一事件认识的方向是以正面为主的。但是对这两组问题进行逆向选择的被调查者也占有不容忽视的比例 (22.75%、30.53%) , 表明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体育赛事的作用, 对体育精神、中国体育发展的另一种认识倾向。
在“我国还要积极承办‘大运会’的态度”这一问题上, 选择逆向的被调查学生中11.2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积极承办“大运会”。选择正向的学生中没有人认为没有必要积极承办“大运会”。可见, 多数大学生对我国积极承办大运会持肯定态度。
对于在“大运会”上争取好成绩的问题上, 逆向选择的学生中仅有15.2%认为没有必要争取好成绩, 55.3%的人认为是有必要的。可见, 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把取得奖牌为国争光当做在世界性大赛上最重要的任务。
2.2、社会情感
在问卷中我们分别对“体育兴趣与对‘大运会’的关注度”和“‘大运会’中获得奖牌与爱国主义情感”设置了正向和逆向问题以考察大学生对“大运会”的社会情感状况。
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对“体育兴趣与对‘大运会’的关注度”和“‘大运会’中获得奖牌与爱国主义情感”两组问题正向选择率 (55.75%、81.25%) 明显高于逆向选择率。说明大学生对“大运会”的社会情感以正向为主。
在“体育兴趣与对‘大运会’的关注度”的问题上, 不热爱体育也不关心“大运会”的学生占11.75%, 还有22.50%的人不关心大运会并不是因为不热爱体育, 或不喜欢体育。从调查中发现, 喜欢体育但不关心大运会的学生中认为“‘大运会’宣传工作不够深入校园, 所以感觉大运会距离自己太远”的占64.33%, 35.67%的人虽然喜欢体育, 但不主动关注大型运动会。表现出对体育事件矛盾的感情取向。也能看出大部分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没有形成关注体育事件的习惯。而体育专业学生已经基本养成关注各项体育赛事的习惯。
在“‘大运会’中获得奖牌与爱国主义情感”一题中, 逆向选择的占15.25%, 逆向选择的学生认为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奖牌与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无关, 是两回事。正向选择的学生认为获得奖牌与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密不可分。可以看出两种情感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别。
在“因为喜欢体育而关注‘大运会’的选择”这一问题上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做出肯定选择的占70.58%, 女生做肯定选择的占62.33%。调查中发现这或许与男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高于女生有关。而女生在一般选项中明显高于男生, 表现出女生对自己是否爱好体育的不确定性, 也是参与体育活动少的一种表现。
3、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地位上的提升, 大学生运动会的社会影响也逐渐增大。调查时发现, 校园以外群众对本次“大运会”的关注度稍高于大学生。这与校园内的宣传力度和宣传方式不及社会中有很大关系。也说明除体育类院校以外, 很多高校上层对体育事件不够重视, 从而影响到了学生。
调查中还发现不同专业性质和性别的学生对“大运会”关注程度也有所不同, 非体育专业学生对“大运会”关注程度明显低于, 体育专业的学生。而女生此赛事的关注也不男生。这也说明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是可以培养的, 在中小学时期不能仅对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也要重视体育成绩普通的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女生体育运动的意识不与男生, 更应在兴趣形成阶段正确引导, 削弱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
摘要:第27届大学生运动会经过了12天的角逐, 于2013年7月17日在俄罗斯喀山落下帷幕。我国派出的大学生运动员们在本届比赛中取得了26枚金牌、29枚银牌、22枚铜牌的骄人战绩。在国内正值暑假期间的大学生对本届大学生运动会是否有所关注呢?本文以国内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以问卷为调查方法, 分析我国大学生对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社会关注程度, 包括社会态度和情感, 总结出有待思考几点问题。
8.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八
一、引言
理想是个体奋斗的动力与最高追求。有理想,就意味着对明天充满了追求与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有所向往的远景目标和人生追求。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同时,一些人对理想的追求变得功利,变得模糊,这种让人忧心的改变也在悄悄影响当今的小学生。一些小学生互相不是比学习,而是热衷于“拼爹”,比物质比享受。如何帮助小学生确立远大而积极的理想,指导学生把理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教育界深思。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从前期研究所使用的成熟问卷中摘选了部分项目,同时自行编制了部分项目,构成了本次调查研究的问卷。
本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高年级学生理想内容的调查,共2个项目。第二部分是对理想产生原因的调查,共计2个项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选择了我校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各50人,合计200人,共回收19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5份。
三、调查结果和成因分析
(一)小学生的理想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
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总体的理想乐观、积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受调查的学生表示会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险阻,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小学生的理想大多是生活、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思考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高段学生的理想,更多地围绕自身发展,如长大后自己想成为什么职业的人,长大后怎么改变现在生活环境等。由于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与确立,导致社会理想层面的思考比较少。
(三)小学生理想职业特征明显,比例显著
根据调查,男生的职业理想前三位是:大老板、大明星、科学家;女生的职业理想前三位是大明星、女富婆、教师。想当农民、个体户、工人的比例很小。
学生之所以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1.性别差异。
2.家庭社会背景。
3.兴趣爱好。
(四)小学生的理想功利化、娱乐化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想成为歌星、体育明星、大老板等的人数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60%,功利性、娱乐性较强。笔者对比了90年代学生和现在孩子理想树立的情况,发现如今的孩子想成为科学家的比例减少了将近20%,而想成为大老板的人数上升了30%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与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接触媒介广,课外知识的摄取途径多,各自在成长过程中树立的理想受娱乐媒体的传播影响大。
四、建议
(一)创设情境,开展各种活动,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教育牵引越早越好,作为教育者要尽早在孩子的内心装上理想的“发动机”。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发展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理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充分利用班队课和各种阵地,如板报、橱窗、校园网等进行教育。
针对学生脑子里理想前途的观念淡薄的情况,开展“我的理想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述说自己的理想。针对学生都围绕“个人理想”的现状,开展“假如人人为自己”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人人都如此,将会造成集体和社会的损失,结果对己也不利。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树立健康的理想。
(二)加强榜样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看大不看小,看近不看远。所以,采用榜样教育法不但要形象具体,而且要注意个性差异。对道德楷模的学习也是大有必要的。
(三)正确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本次调查发现,小学生想当娱乐界明星的人数很多,一方面说明学生有被人追捧、被人认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小学生对物质和金钱的崇拜。因此,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的理念必须得到加强。深入宣传和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创业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让学生明白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相结合起来。
(四)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缺少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功利主义现象较多。“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论调比比皆是,国民素质亟待提高,媒体、整个大环境应该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对公民进行必要的理想教育。规范和改善媒介内容,根据当代少年儿童的特点要设计媒介内容并重点考虑如何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正能量资源。适当可考虑节目分层设置。学校可以通过有效地家校合作,畅通家校渠道,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共同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五、结语
【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10-19
大学生择业创业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10-29
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调查报告11-14
关于大学生假期活动安排的社会调查报告06-27
暑期大学生的个人社会实践报告06-20
大学生公司打工暑假社会的实践报告08-05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调查报告10-14
寒假大学生陶瓷工厂的社会实践报告10-19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社会实践报告11-08
大学生在税务局的社会实践报告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