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校园》演讲稿

2024-07-05

《幸福校园》演讲稿(7篇)

1.《幸福校园》演讲稿 篇一

校园廉洁演讲稿

校园廉洁演讲稿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两条并行的河流,一条是关于封建王朝和政权不断更迭替代的历史之河;一条是关于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之河。这两条长河相融相伴,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其中在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廉洁廉政的思想博大精深,渊源流淌,与王朝、政权历史的发展相生相伴、紧密相连:一方面,历代的统治者及其官僚体系是否廉洁廉政决定着其统治地位能否巩固、王朝能否延续、朝代是否更迭。另一方面,作为庶民百姓的人民群众期盼统治阶级清正廉洁的思想和诉求又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否稳固产生重要影响。

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其发扬光大。所谓廉洁文化是指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洁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官员廉洁,还包括政治廉洁、制度廉洁、作风廉洁、社会廉洁等。

校园廉洁文化是全社会廉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廉洁为主题,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从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以宣传先进的廉政制度和廉洁理念为重点,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与廉洁教育结合起来,围绕崇尚廉洁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实践,目的在于使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头脑之中,引导大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和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廉洁文化建设不仅仅只局限于政治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同样也需要。而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风气的盛行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走进社会后能够保持清正廉洁。因此,认真学习了解廉洁文化,倡导廉洁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今天的学生明天将是社会的主人,学校所培养人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面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对人的影响极大。学校廉洁文化的浓厚氛围对于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接受廉洁思想的熏陶,进而形成崇尚廉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营造清正廉洁、和谐公正、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对于消除传统文化尤其是封建文化中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有积极作用。

除了培养人才,学校还是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因此,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对于引导和影响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风气、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廉洁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学校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即学校一方面通过学生与社会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直接影响社会思想和文化,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走向了社会各个领域、每一个角落,除了发挥使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还在传播着学校的思想文化。因此,加强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廉洁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1957年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期间在接见留苏学生代表时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以此鼓励青年留学生从零做起,勤奋学习、努力成才。青少年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之中,心理还不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学生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否具备拒绝腐败、抵御风险的免疫力,能否成长为一个廉洁奉公、一身正气的社会公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所受的教育,尤其是是否接受过廉洁廉政思想的教育,有没有接种“预防腐败的疫苗”。因此,把廉洁思想的教育纳入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腐败的本质和危害性,养成自我约束、自警自律的意志品质,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学校廉洁教育是最好的“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学校廉洁文化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日益严重的社会腐败现象对

学校冲击很大。今天的学校已不是当年的“象牙之塔”,学生也非孤陋寡闻,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腐败乱象通过各种媒体和信息渠道冲击着学生的视线,在众多社会丑恶问题面前,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学校老师一万句话,不如家长、社会一句话、一件事的冲击和影响,学校廉洁教育似乎总处于力不从心、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孤岛”状态。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冲击学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观念侵蚀师生头脑,随着学校资金量的增大,条件的改善,腐败风险增大,腐败现象增多,尤其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在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教师招录、招生等领域的经济案件频发,学校自身包括干部、教师、学生中不断出现了价值观扭曲、道德失范、信仰缺失干部贪污腐败等现象,学校已不是当年的“清水衙门”和“一方净土”,学校廉洁教育的育人环境受到污染。

三是有的学校师生、家长,一方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自己却又做着拉关系、走后门、办事给好处的事。例如考上重点小学,家长需送礼以示感谢,有的甚至带着孩子请办事人吃饭,试想这对幼小的心灵是何种震撼,是何种的“启蒙教育”?与此同样,中学生当了班干部要给老师送礼、请同学吃饭,大学生评上奖学金要请客等等,都是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在学校、学生中的反映。更为危险的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正常的、应该的、是人之常情,并欣然接受这一现实。有学者将此称之为“社会腐败文化”。

四是随着学校资金量的增大,条件的改善,腐败风险增大,腐败现象增多,尤其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在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

购、教师招录、招生等领域的经济案件频发,所有这些发生在校园的腐败现象更是对学校廉洁文化教育造成致命冲击和影响。

也就是说,当前学校廉洁文化建设日益面临着其内部自身问题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双重挑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校是文化聚集之地,又是文化传播之地,要充分发挥学校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使学校广大师生成为推进整个社会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其实,现阶段学校廉洁文化建设所要反对的“腐败”是一个内容更为广泛的概念:既有经济腐败,又有道德腐败,还有政治腐败、作风腐败以及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等等,甚至还包括了体制性、制度性腐败。因此,反腐倡廉的任务是全方位、战略性的学校,学校廉洁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也应是全方位、战略性的——即用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先进文化教育培养学生。

当前,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环境背景下。为此我们不仅要向古人、向传统学习,还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心态向世界学习,向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学习。

总之,我们仍然要善于按照当年毛泽东思想所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成果加以提炼并有机结合起来,为当今所用。如此,我们当今时代的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就一定会被赋予新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富有生机。

在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任务面前,我们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定要秉承信仰,勤奋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为推进我区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深入发展、为全社会的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校园征文演讲——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是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抱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露天的阳台上,享受风吹过,文字划过;

幸福是小雨淅沥的午后,我在雨中,看见了舞蹈的小草,听见了雨滴落在地面的声音;

幸福是华灯初上的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一首熟悉的老歌,回忆在脑海里逐渐清晰;

幸福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舒适,是令我经常“蓦然回首”的微笑。

可是,今天在这里,我们还想说,幸福也是和爸爸妈妈拥抱的瞬间。上期期末的家长会是令我们终身难忘的。那天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因为我们的家长会却让那天不再平凡与单调。我们每个人手牵手,唱起了《听妈妈的话》的歌,每个人都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站在台上念给他们听。我们的歌声和真心话让爸爸妈妈们潸然泪下。我们知道那是他们欣慰的、幸福的眼泪。最后,我们将信交到爸爸妈妈的手里,并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我们突然发现拥抱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瞬间拉近了我们和爸爸妈妈的距离。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们班发起了“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的活动,要求每天离开家或者回家时,都先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这学期,爸爸妈妈们也给我们每个人回了一封信,每周三易老师都会念给我们听。一封封爱的感言,我们和爸爸妈妈学会了相互理解与体谅。在周五见到他们的瞬间,再回给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也体会这种幸福。

我们常感觉其实“被爱”是一种由衷的幸福,尤其是我们正被很多人爱着。除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同学,以及班里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五年来,他们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班李雨芮的妈妈给全班带来了美国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感受来自迪斯尼的快乐;池翔的妈妈给我们讲述了美丽的宝岛——台湾,在课中她成了亲切、热心的导游;贾淘淼的妈妈给我们讲述了女生的青春期,让我们在青春期到来时不再恐惧;范梓愉的爸爸带我们全年级同学去了一次熊猫基地,让我们感受大熊猫的可爱;王安琪的爸爸带我们去了科技馆,让我们体会到4d电影的神奇;陈俊辉的妈妈每次活动,都为我们提供道具;演讲彭瑞其的爸爸每次出国,都给我们带回英语科学的书等等,被这么多爸爸妈妈们爱着,我们怎能不感到幸福?

幸福也是我们走向成功与自信的过程。五年前,我们刚走入校园时,都还是腼腆的孩子,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也不敢站在这里给大家做演讲。可是经过一次次的班级活动的锤炼,我们变得自信与勇敢。每周两次的晨读演讲,每周一次的小老师活动,每周一次的主题队会,这么多的活动让我们在忙碌中自信而快乐。我们喜欢在假期后与同学一起分享趣闻;喜欢在才艺秀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喜欢用学过的英语举行卡拉ok比赛,朗诵比赛;喜欢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喜欢和同学们探讨历史史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喜欢看同学们精心彩排的各种小品短剧……每当看见台上神采飞扬的同学,我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怎能不说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即将到来的六一,我们在台上展现出的优美的舞姿;是收到的一份小小的,却暖暖的礼物;是努力学习后换来的“甜美的果实”;是假期和爸爸妈妈去游览壮丽的河山后,让悠久的文化镌刻于心间……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体会,用心感受,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2.《幸福校园》演讲稿 篇二

一、优化读书环境,让校园充盈书香

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追求教育梦想的理想园地。我们重点抓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浸润书香。

我们从环境氛围、物质载体两方面去打造浸染着书香的物化空间。向全校师生发出“营造书香校园”倡议书,营造创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拉开读书行动的序幕。走进学校教学楼“改变从读书开始”赫然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这就告之每一个人:读书能怡情益智,陶冶性情,涵养自己。教学楼内,随处可见的富有哲理的语言使人精神振奋;一楼正厅文化墙,让学生驻足凝眸时摄取知识,在精神漫游中汲取力量。

同时,我们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向全体学生宣讲读书的意义,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大家明白:第一,要多读书,即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第二,要读好书,读名家名人,读名作名篇;第三,要善读书,要讲究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校园广播开辟一个“书香园”阵地,定期播音。内容可以多样,除进行“学生诗朗诵”外,还可谈读书心得,诵读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介绍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一些短小的名家名篇,进行一段演讲等。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的熏陶。该项工作由少先队负责,促进各班级积极向广播站投稿。

我们加强了班级环境建设,各班在教室里布置好图书角。各班的图书角,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捐三本以上的书籍作为班级的流动图书。每班都有专人管理图书。教室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大家读”“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__”“读书感悟”“读书心语”“我的日记”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师生共同设计的读书卡片,手抄报、特色班报、摄影美术等,展现的不仅是风景的亮丽,更是学生个性的发展,物化的空间中到处流泻着书卷的香气,昭示着强烈的读书渴望,启迪着自主发展的意愿。

为了给教师提供适合的书籍,学校每学期都会订购最新出版的教师专业发展书籍、文学名著以及如 《教师月刊》《学校管理》《师道》《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等刊物。我校图书室藏书达标,书籍种类齐全,我们健全了图书室管理制度,配备两名图书管理员,做到管理得法,合理使用,图书室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校园网的有效开发使用,和图书室共同发挥作用,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我们利用学校网络向广大师生及家长发布读书信息,并建立学校网站,教师可以在学校网站发表文章。心与心的交流悄然而起,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交错升华,使得师生畅游书海,既经济又实惠,既神速又便捷,在视界的敞亮,心灵的舒展中获得一颗澄澈的心灵。

二、共诵共读共写,追寻幸福教育

我们开展深层次读书活动,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为孩子的心田播下最美妙的种子。

教师读书:泛舟书海,笔墨飘香。

面对浩瀚的书籍,我们精选书目。在每学期开始,为老师准备一张书目推荐单,其中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根据必读书目,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至少两次的读书交流会,为教师的相互促进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在教师读书活动中,学校管理人员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从校长到各教研组组长都是教师的表率,在通读教师阅读书目的基础上,校长推荐管理人员必读书单,学校定期召开管理人员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的感受和体会。近几年,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就在《中小学教学管理》 《读与写》等省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

读是吸纳,写是表达。我们引领教师通过撰写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提高教师思维能力和研究水平;通过征集“智慧教育———优秀教育随笔”引导教师表达自己的思想,把阅读的收获沉淀为自己成长的营养,并把教师的随笔整理成集———《美丽的教育》 《师道》。通过开展每周一期的智慧论坛展示教师独特的见解,通过读书交流分享阅读的收获和个性的解读;通过评选书香教师激励更多的教师走进阅读,热爱阅读。

学生读书:书香耕耘,桃李芬芳。

在教师满怀书香的同时,学生读书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得到家长广泛支持的情况下,每学期开出各年级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把小学阶段的必背古诗分解到每个学期,学校定期进行古诗文验收。

为了提高读书的质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低年级儿童诗诵读比赛、手抄报展评、读书汇报会,中高年级读书笔记展评、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学期读书月活动,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以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每学年举行一次为期一周的校园读书节活动。活动的实施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也引来了众多家长的关注。

同时,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诵读经典,浸润人生”系列活动。以校本教材《成语故事》 《三字经》 《弟子规》 《论语》等为读背教材,加强晨读晨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

家庭读书:书香小筑,香凝家园。

2011年上学期,学校又推出“大手拉小手———师生同读·亲子同读”活动。各科教师走进教室参与到书香学子的评选活动中来,家长走进课堂参与书香家庭的评选。许多多年不动笔墨的家长,开始执笔书写自己的读书感受。一本本精彩的读书笔录,一页页泛着情感波澜的卷书,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挚语,一个个带着书卷香气的身影,无言地诠释着读书是所有人的事。教师、家长、学生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每年学校都评选出“书香学子”“书香家庭”和“书香教师”,并予以表彰。

家长的参与极大的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许多家长在重新拿起童书的同时,也找到了破译学生童年的密码。

三、实施多元评价,促进阅读良性发展

科学的评价是促进阅读向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把教师读书活动情况列入教师常规评价。我们评价方式多样,比如,评选出他们喜爱的书香老师,最有文化修养的老师等等。这种方式既增进了师生情感又吸引更多教师成为学生阅读的领跑者。象征着收获的喜悦、伴随着教师成长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种刊物发表。书香校园里已是百般芳菲,花香满径。

为了激励学生阅读,我们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例如:有的班级为每名学生制作了读书卡。读书卡中记录着学生读书的时间、内容、量与质,基本一目了然。学生可以相互间比较,可自评,家长看到孩子的读书卡,可以了解孩子的读书情况,也可以给予评定。还有来自教师的评价与激励,在相互间的横向比较中,自我的纵向比较中,极大地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甚至是热情。学习型家庭的评选促进了家长读书的热情,家长们带着对孩子的关爱,带着对书香的眷恋,也带着自己曾经的梦想,一个个走进了书香校园。

四、借助课题引领,深入推进读书活动

在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深入推进了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如何让我们的读书活动给教师的课堂带来发展是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经过研究讨论,我们决定通过拓展型的阅读,引导教师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利用每周课外阅读指导课作好以“拓展阅读”为核心的主题式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们发现,以课本文本为点展开的专题阅读活动备受学生的欢迎。教师指导学生带着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对相关书籍的阅读深化认识,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积累。

同时,为大面积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我们在2011 年开启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活动”,把课外阅读指导作为一个研究的课题,从低年级的古诗,中年级的童话,高年级的整本书的教学都进行了探索。为了让家长了解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我们邀请家长参与了这次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家长对读书活动的关注与参与的积极性。

悠悠读书路,郁郁书香入怀来。我们的老师因为读书谈吐更加儒雅,课堂因为阅读显得更加厚重。读书与写作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篇篇读书随笔组成了厚厚的《美丽的教育》和《师道》。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随笔近百篇。

3.《幸福校园》演讲稿 篇三

为了保证活动的落实,范县教育局实行了教育局领导班子包乡镇、股室长包学校的督导制度,定期督导落实,积极推进。各学校校长作为实施“一主三元”的第一责任人,对校长的办学实绩和学校的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评,这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实施“五大工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提升的内容。

一是实施领导班子素质提高工程。按照“走出县门多学习,请进专家搞培训,结合自身定思路,统一思想促行动”的工作思路,我们利用暑期和双休日,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赴湖北襄阳、江苏昆山、安徽铜陵、河北承德、山东济南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邀请专家来我县开展培训,使全县学校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优化了作风,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是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外出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校长、班主任、教师,报销一切培训费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聘请外地市知名的校长、班主任、教师来我县,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培训。一系列培训提升了我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梯级教师中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成立相应的工作室,积极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带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目前,我们已拥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1人、市级骨干教师292人、县级骨干教师896人,各级学科带头人219名。

三是实施城乡联动教研工程。坚持中小学联片教研活动,及时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找对策、想办法、出主意、搞攻关,一个个小问题变成一个个小课题,一个个好点子变成一个个好办法,一个个单一的思考碰撞为多元的思路,重点解决了导学案的编写、小组有效合作等一系列问题。督导组对高效课堂、书香校园、艺术校园、道德校园的创建进行“望闻问切”,及时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四是实施中小学德育创新工程。从师生的言行举止抓起,积极开展“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养一习”道德长跑活动,突出学生“荣誉申报、全员参与、个个成才”,强化学生自主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创新德育载体,先后评出“最受欢迎的教师”43名,让他们到各乡镇学校进行师德巡回报告,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积极利用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师风、教风、学风。

五是强化网络班班通应用工程。近年来,我县先后投资1761万元,完成1177个教学班的网络班班通设备装配及更新升级任务。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广泛开展网络班班通应用比武活动,将设施的应用与高效课堂紧密结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了教师的技术水平,提高了设施的应用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大工程”的实施,使范县“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成效明显,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一是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中小学学校管理逐渐规范,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常规化、精细化。二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开展自学、对学、群学、展示,在小组建设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会了合作展示和自主训练,由学会转向会学。三是校园文化气息日渐浓郁。城乡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角等设施进一步完备,学校藏书真正变为师生可借、可读、可用的书,人人有书读,班班有书香,时时有书声。学生课间活动日趋多样,个性化的活动如:跳绳、兔子舞、搏击操、扇子舞、太极拳、竹竿舞、韵律操等,再加上跆拳道、乒乓球、篮球、葫芦丝、武术等社团活动,使校园艺术活动异彩纷呈。在道德校园创建中,通过“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养一习”道德长跑活动的实施,学生荣誉申报制度的落实、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等,学生语言文明、衣着得体、行为规范,师生生命状态逐渐改变,幸福指数得以提升。四是凸显了区域课改的品牌效应。2013年3月15日,范县成功举办了“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观摩交流培训暨十六届年会”,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000余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外地同仁对我县的课改模式和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初步彰显了区域课改的品牌效应。

4.和谐校园幸福你我 篇四

和谐校园幸福你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八(3)班的***,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校园幸福你我”。说到“幸福”这个词,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可是,如果问“什么是幸福”,也许同学们就不好回答了。对小草来说春风就是幸福;对鸟儿来说,蓝天就是幸福;对孩子来说,妈妈的怀抱就是幸福;对农民来说,庄稼年年大丰收就是幸福。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幸福又是什么呢?每天,我们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的。徜徉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一种 和 谐 之 美 迎面 扑来:鸟 语 花 香 的 林 荫 道上,我 们 心 旷 神 怡地漫步;清香袭人的万花丛中,我们怡然地享受自然之美;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环境优雅的微机房中,我们纵情采集着快捷的信息;这一切都是多么的和谐,多么的幸福啊!但是,我们有时却会感到一丝丝的不和谐。整洁的操场上,白色塑料袋肆意飞扬;洁白的墙壁上,黑色脚印映入眼帘;洁净的地面上,痰渍和口香糖随处可见。这些现象使我们美丽的校园黯然失色。难道我们会希望自己学习、生活的环境脏、乱、差吗?大家的回答当然是不会。难道我们愿意成为行为粗鲁、不懂礼貌的人吗?肯定不愿意。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有时率性而为,损害环境呢?我想,是我们的荣辱观念不强,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能力还有待提高,美化校园,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还有待加强。只有树新风,才能促和谐;只有明确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爱护环境,积极的维护环境,才能创造出优美、健康的和谐校园!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爱校园、美化校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随地清除身边的垃圾,文明交往,抵制恶习,为净化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吧!作家说:“环境是心灵的港湾”;画家说:“环境是灵感的源泉”;教育家说:“环境是成才的摇篮”。而我想说:“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证。因此,拥有美丽的校园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谢谢大家!

5.文化孕育幸福校园 篇五

监利县大垸小学位于大垸农场碧波荡漾的蛟子河之畔,这所省级绿色生态校园按照七分树,二分花,三分草的要求设计,四季皆有景,景景皆有情。校园内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错落有致;教学楼、综合楼,互相辉映;宣传橱窗、喷泉、雕塑、诗词画廊、温馨提示牌散落其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中处处透着人文气息,真正体现了花木有语、人树有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垸小学在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其景点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尤为突出,让人回味无穷。学校七彩楼、七彩路、阳光楼、阳光路、烛光雕塑喷泉、童真园、童趣园、童乐园、同心广场和同心楼等这些“景点”都经过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命名,蕴含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内涵,旨在让学生能在无形校园文化中得到洗礼,在“真”“善”“美”的体验中洗涤童心,感受童德,树立童志。这些精巧细致的设计,彰显了学校对孩子们幸福童年的美好期许,以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熏陶人的目的;学校楼道文化以实现学生终生幸福为目标,设计了科学探索、安全教育、幸福课堂、行为习惯等四大图文板块,楼道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文使学生在驻足之际、行走之时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班班通”设备全覆盖,各大功能室齐全,如今藏书与借阅一体的现代化图书

馆、科学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已全部建成并对全体师生开放,众多功能室的开放使用使得师生们真正体验到了教育的幸福与快乐。

目前大垸小学已将七彩楼四层整体规划为科技馆,设计新

颖的科技馆内设体验馆、探究馆、数学馆、航天科技馆、生命馆、地理园、动植物标本馆,总面积达650平米,如今一期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学校运动场改造项目也已获审批,九月开学之际,塑胶铺设的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器械场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师生面前。

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大垸小学“幸福教

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

监利县大垸小学位于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人民大垸农场,北枕荆江堤,南临长江水。学校创建于1959年,现占地面积26600平米,建筑面积8584平米,各种功能室齐全,功能室、教学班都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现有学生1092人,教师85人,在55年的历史中,大垸小学桃李芬芳,人才辈出,培育了大批的栋梁之才。

大垸小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坚持“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创建“荆楚农村名校”为办学目标,以“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办学特色,全面推进以生本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践行幸福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连续7年获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农垦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农垦厅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湖北省绿色生态校园、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团体一等奖;国家“十一五”新课程改革项目实验基地、国家级双龙杯书法集体一等奖、湖北省第二届“三峡杯”小学习作暨优秀作文展评活动优胜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试点学校、荆州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先进单位、荆州市先进团支部、荆州市2011中小学后勤工作先进单位、荆州市廉洁文化进学校示范点、荆州市平安校园、2012年荆州市群众最满意学校、2013年荆州市教育教学优胜单位、监利县首家示范学校,县创建“高效课堂”实验学校、县“优质化工程”达标学校、县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实施人文管理构建幸福的教师团队

近几年来,学校制定并通过了切实可行的《垸小五年发展规划》,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良性发展,齐头并进。在校长叶晓梅带领下,校委全体班子成员制定了素质目标,发扬“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精神,提高“执行政策、科学管理、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四方面能力,使领导班子真正成为作风正派、业务精湛、管理有序、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校委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注重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切从学校大局出发,对荣誉、利益,他们总是先考虑到老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激励着所有的老师。

为了打造一支幸福和谐的教师团队,学校将口号定为——欣赏、合作、分享。学校多渠道、多方位地为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的生命释放光彩。学校积极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大力倡导优秀的教师帮助一般的教师,让一般的教师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为了让全体教师学会分享,在分享中享受幸福,学校搭建了各种平台。如教师论坛,这是全校分享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学校举行的以“幸福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届教师论坛上,六位教师登台演说,逐一将自己的幸福体验展示出来。有的教师讲得特别精彩,妙趣横生,透露着自己的智慧,让大家感受到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来的有价值的幸福。

为丰富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几年来,学校先后举行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拔河、唱歌、舞蹈、书法、演讲、接力等十多项活动大赛。丰富的文体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又和谐了人际关系,增进了友谊,促进了相互了解。全体教职工都深切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无比温暖。良好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使教师信服,学生幸福。

二、创新教育科研,打造幸福的高效课堂

学校现有科研骨干28人,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仅2013年学校各级课题立项、结项12项,参与教师50余人,10位教师积极参加了市、县课题示范课展示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2012年大垸小学参与了全县的“高效课堂”创建,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大垸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是将“生本教育”思想与“幸福教育”理念相融合,打造特色“高效幸福课堂”。在研究和探索“高效幸福课堂”模式过程中,学校成立了以青年教师为骨干、学校领导参与的“高效课堂

研究团队”,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个“实验研究小组”,开辟了专门活动室为“生本教育工作室”,购买了大批生本教育和高效课堂的书籍资料和影音光碟,供实验教师武装头脑,加深理论素养。研究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规定了具体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现在,教师们在一起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生本教育和高效课堂,在学习、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们脸上少了迷茫,多了自信。

如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以“生本”思想指导,摒弃了以往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四环节”模式为抓手,前置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激发自主学习能动性,展示才能,培养信心,锻炼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骨干教师团队的引领示范极大地振奋了其他教师的精神,非实验教师们看到了课改的希望,纷纷跟进投入到“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来。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课堂已经被老师还给了学生,完全成了学生自己的主场,课堂氛围非常热烈,他们已逐渐享受到高效课堂的幸福。

三、创设一流环境,营造幸福的绿色校园

大垸小学把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作为提升农村学校实力、树立品牌的战略突破口,学校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植树种树、美化校园已成为优良传统。近几年,耗资近80万元植树种草,目前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72%;耗资100万元新建了学生主题广场和综合楼,综合楼内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一应俱全;耗资130万元修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标准化食堂;耗资30万元修建了大型现代化图书馆,目前图书馆均已建成对学生开放;耗资90万元修建了班班通教室,每个班都有电脑、投影仪、音箱和电子白板,老师们实现了电子备课、电脑授课,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耗资138万铺设200米高标准塑胶跑道和篮球场、羽毛球场。如今大垸小学的校园愈发美丽了,走进大垸小学,如置身美丽的大花园,校园内绿草如茵、四季花开、青松翠柏、鸟语花香,字、画、石、廊点缀

其间,“文化角”“文化廊”“文化园”随处可见,校园文化气息尤为浓郁,在此工作和学习的师生无不心情舒畅、其乐融融。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幸福家园。

四、推进课程改革,奠基幸福的校本课程

课改以来,学校不仅重视对国家课程的开设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开设也尤为关注,同时加强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构建科学合理,富有特色三级课程设置。在学校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广大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特长,研发了不同类别的校本课程。教导处对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坚持举办优秀校本课程课例展示。目前,教师开发的“经典诵读”“楚之韵”“舞之魂”“力之美”“曲之雅”“感恩教育”“剪纸艺术”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受到学生一致好评。课程开发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丰富了师生的学习生活。

为积极带领学生自主实践,在感受中受到教育,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文化节,以“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体育节,以“小小舞台,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小百灵艺术节,为学生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从小热爱集体,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春季游园踏青,秋季赏菊登高,走进敬老院、参观革命博物馆、社区宣传等活动使学校教育的成果较好地向校外延伸,促进文明、和谐社会风尚的形成。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参与、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体验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朝气。

6.幸福大学校园建设初探 篇六

一、硬件环境建设

校园硬件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校园对文化集体记忆的载体, 一个科学管理、舒适的校园环境, 是打造校园人文环境的基础, 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立足点。在实施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时, 首先应考虑校园主体建设的布局、适用性、美观度以及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吻合, 要反映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通过美化校园环境, 给师生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其次, 大力提高信息化程度, 教室桌椅、空间环境设计应更人性化, 充分体现人体工程设计的舒适环境, 通过交互白板、电子书包、互动应答反馈系统等设备的使用, 使得教室功能更加完善, 除了供教师教授知识外, 还可以满足大学生个体学习、合作探究, 与远程的学习者进行互动和合作等等, 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同时, 教室所具备的丰富习资料、学习工具、虚拟实践教学系统等等, 也可以为开放性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它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中,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 管理者文化建设。大学管理者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态度影响学校制度的制订, 牵涉学校文化的上层形态。对于任何学校而言, 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最为重要。建设校园文化如果没有共识就难谈建设, 没有对职业的认同感、忠诚度, 没有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所谓的文化就只可能卸在墙上, 印在文件中, 根本难以实现。因此, 建设幸福校园文化, 必须注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 要从培养人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素养着手, 学校的领导层要起带头作用, 要有规范意识、反思意识、改革意识, 因为这些意识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形态和品质。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 建设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校园规章制度,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克服“粗放型发展”的局限性, 改善学校教育活动、学习建设、学校管理和学校生活的要素与细节,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让校园文化的诸多要素真正渗入学生的发展历程。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改革之中, 通过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幸福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等, 通过诠释幸福的真谛, 引发大学生对幸福、生命的重视和关注, 对大学生起到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塑造性格、修身养性的作用。

第二, 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在管理者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 处于连接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腰部, 是校园文化整体建设的关键。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态度既可能影响学校上层制度的制定, 又可能影响学校底层的学习风气。因此, 要充分发挥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 改变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生文化的提升, 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而要正确、有效地提升学生文化, 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从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等方面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学生才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勤奋攻读, 立志成才, 整个校园才会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老师单方面教, 学生单方面学”的授课方式, 通过借鉴国外“五行教学法”、“九型人格管理”等方法, 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幸福, 打造“幸福课堂”。

第三, 学生文化建设。大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 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 学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这一核心地位, 确定了要把提升学生文化作为幸福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哒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与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而且不同大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点, 要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建设符合学生兴趣与发展的特色社团, 设计或改良学生活动或拓展训练, 丰富和改革军训的形式和内容,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苦的滋味, 从反面感知幸福的意义;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和专业基本功大赛等, 让学生敢于挑战自我, 打造团队精神, 锻炼动手能力, 感受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幸福;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山区支教、志愿者活动等, 让学生收获成长, 感受自我价值得到升华, 进而领悟幸福。

三、人际关系建设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幸福校园的题中之义。而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需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层间、教职工间、管理者与教职工间、教职工与学生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五种关系。

第一, 正确处理好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要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 首先必须加强管理层之间的团结和谐。一方面, 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加强学校各级班子之间的团结。另一方面, 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促进管理层之间的团结和谐。

第二, 正确处理好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一所大学的教职工, 都属于一个集体。只有教职工集体团结协作, 学校发展才有前途。实践证明, 用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和教职工共同的利益追求去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去激发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的热情, 去凝聚学校的各种力量, 是高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力量源泉。因此, 高校理应通过政策导向、制度建设、氛围营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在广大教职工中创造心齐气顺、和衷共济、能干事业、可干事业的和谐氛围。

第三, 正确处理好管理者和教职工间的关系。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不和谐在不少高校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明显, 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必须做到:首先, 制定合理的工作量和科研考核机制, 打破论资排辈、学术垄断等不合理现象, 做到公平、公正;其次, 管理层应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 采用“激励、尊重、关怀、服务”的管理方式, 为广大教职工服务;最后, 管理者要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 把教职工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贯穿到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 落实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之中。

第四, 处理好教职工与学生的关系。要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校办学理念, 就要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观念, 确立广大师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及师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和谐, 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师生在人格上相互尊重与关爱, 在认识上相互理解与沟通, 在行为上的自主与协同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发展形结合等为特征的, 民主、平等、合作、发展的师生关系。

第五, 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的专门教育,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未来的职场竞争力, 也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交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校教育中, 要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定位为学校教育目标之一, 具体可以通过开设诸如社交礼仪、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加大学科教学渗透, 借助知识的传授和行为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四、校园管理建设

学校是人群高密集活动场所, 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幸福。当前高校安全事故频发, 其惨痛教训值得警惕。

第一, 要大力推动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和保安素质的提高。先进的技术装备, 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保障, 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 而且可以提高校园安全防范的能力, 有效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此外, 从人员管理来看, 应强化校园门卫值守、安全检查、内部巡逻等制度的执行, 提高校园保安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效增强校园专职保安的安全保卫能力。

第二, 要严格落实应对消防安全和卫生安全的措施。近年来, 校园火灾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学生食物中毒事件也常有发生, 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消防、卫生管理, 对学生宿舍、图书馆等火灾易发区进行不定期排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保证相关设备的配置。对学校食堂、学校内的一些小吃店等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查, 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第三, 构建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在学校安全管理过程中, 要按照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和体制建设的要求, 适时建立完善与学校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制, 构建强有力的、科学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

第四, 要加强宿舍管理, 抵制不良风气渗透到学生当中。寝室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良好的寝室文化和氛围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影响效果明显, 因此, 要大力加强寝室纪律管理和安全氛围的引导, 可考虑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规定就寝时间、除周末外统一断电限电、加强寝室不良行为的检查等。

五、培育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是指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 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 是一种良性的, 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的积极心理是建设幸福校园的基础, 只有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人, 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才会有幸福的感受。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接班人的教育场所, 培育学生积极心理, 就是加强人的内部因素的建设。建设幸福校园, 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相当重要。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 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其具有积极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 包括责任感、使命感、幸福感等。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应把握这几项环节:首先, 学校要努力建构显性与隐性的“幸福”课程,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与正确的幸福观;其次, 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 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并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 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再次, 学校要利用班会课、德育课和团队活动课的时间, 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心理教育, 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和提升其幸福感;最后, 要加强对全体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 使学校心理教育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语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 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进步。“幸福校园”是当下教育理论和实践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场域, 从不同视角探索幸福大学校园的建设, 对大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发科.培育积极心理建设幸福校园[J].现代教育论丛, 2011 (3) :23-25.

[2]何文江.幸福校园文化领航——谈校园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 2011 (6) :84-86.

[3]王成平.谈和谐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6) :76-79.

7.让幸福漫步校园(外一篇) 篇七

目睹当下我们的教育,尽管一些学校一直鼓起勇气改革前行,然而更多的现实却让我陷入焦虑——难道我们的教育就这样发展下去?难道我们的教育除了应付不完的考试,除了堆积如山的作业,就没有令学生振奋的课程?现代教育是一种真实的教育,还是一张虚假的面孔?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校一边喊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口号,一边却让学生在学海中苦苦挣扎,在考山上拼命爬行?

我一直畅想着这样一种学校教育:教师和学生都愉快地生活在校园,这里充满友爱和尊重,每个人都自信地学习、活动、工作,每个人都憧憬着未来的前程。学校让每个人享受着人类的文明,而且点燃了学生创造新生活的火种!

今天,当我行走在美国加州天普中学的校园里、教室中,我仿佛就徜徉在这样一种幸福之中。

艺术教室里飞出充满活力的歌声,少男少女载歌载舞,青春的生命在韵律间涌动;排练室里,上百个小提琴手神情专注,和谐地奏响轻柔的乐声;制图室里,许多学生在精心绘制别墅图纸和衬衫图案,亮丽的色彩仿佛他们靓丽的生命;手工车间中,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有的专心于车床零件,有的制作木器桌凳,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在动手中展示综合的才能;步入体育馆,这里会让你感受到中学生的朝气蓬勃,篮球队员的呐喊,羽毛球队员的身影,令你顿时热血沸腾……

不要认为这是点缀,这是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程。从学生自信的歌声里,从学生们友爱的微笑中,从他们健壮的体格上,从他们陈列的作品中,你完全可以肯定地说:“一切都没有欺骗我的眼睛。”

来到数学、语文教室,这里也别有一番“风景”:小组学习,自由讨论,师生互动,自然生成。你听不到对学生的呵斥,你也见不到教师的“表演”,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气氛是那样的平和、轻松。

我徜徉在校园中,教育的幸福也仿佛随我一起漫步:它还来到碧波荡漾的游泳池畔,它还来到情趣无限的陶艺室里;它曾在手工绘制地图的小组前逗留,它也曾在学生帮助中心小憩暂停。我感慨: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真的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人类的文明。

其实,天普中学并非美国和加州最好的中学,美国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我也并非是崇洋媚外的教育者。我只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人发展的立场来审视当下的教育现实。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本来是整体观的,辩证地思考本来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破坏了我们的整体思维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许多看似合理的口号,实际隐含着巨大的危险和危机。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多么蛊惑人心啊!于是,家长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短跑的健将”,从幼儿园开始,系统知识的学习重压让孩子已经不再期盼美好的学校生活——那分明不是天堂,而是牢笼。我要质疑:“人生是短跑还是长跑?如果人生是长跑,为什么一定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还要质疑:“人生长跑,需要的难道只是知识?难道不需要美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强壮的身体?”我更要质疑:“为什么人生一定是一场你输我赢的长跑,而不是相互关爱、边走边唱的旅程?”谁都知道,即便是长跑,也需要科学的呼吸,需要长久的耐力。如果你承认我们的基础教育实际关注的是人的一生的成长与幸福,那么,它给与孩子的正是“科学的呼吸方法”、“长久的运动耐力”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品质”。我想,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考虑的是“不要让学生倒在人生的半途”,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追求的价值是:“让每一个学生自信地成长和生活!”

还听到许多家长、教师常常挂在口头的金玉良言:“要让孩子多吃苦!学习本来就是苦的!学海无涯苦做舟,梅花香自苦寒来嘛!现在的孩子太享福了,他们缺少的是吃苦的精神!”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中国人怎么那么对“苦”情有独钟?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几千年“苦”怕了,又“苦”出了甜头。苦难的生活中,我们通过“苦读寒窗”来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梦想。在我们的思维中,只有“苦尽”才能“甘来”。这种思维方式甚至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这种方式的确有一定的哲理,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问题在于,我们把它极端化了,我们把苦与乐对立起来。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已告诉我们“苦中有乐”的道理。然而,当我们把“苦”推向极端后,“乐”已经荡然无存。我坚信自己的教育信条:“学习是艰苦的,但学习不应该是痛苦的。学生不能躺在生活的温床上懒睡享福,但学生一定要在现代教育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幸福。”当学生厌烦地坐在教室中的时候,当学生麻木地应付考试的时候,当学生毕业时撕毁书本高呼“获得解放”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恐怕比他们更痛苦!

我漫步在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不能不产生如此多的感慨。美国的教育自有他们的问题,但,我们不该以此为由而满心欢喜,更不该在“问题”面前麻木不仁。

我知道,我们的教育之路还很艰辛,还很漫长。但是,太多的犹豫、无奈和彷徨无法为我们带来破解谜题的捷径,我们必须在探索中走出一条成功的、适合我们国情的现代教育之路。

走出天普中学的时候,已近正午,太阳无比的灿烂,校园到处洒满阳光。于是,我在阳光下开始梦想:什么时候,让幸福的教育能够自由、轻松、快乐地漫步在我们每一所校园,让教育的幸福能够回到老师、学生的身边……

我看到,同行的团员们一次次地举起照相机,把美丽的中学留在镜头里;我清楚,留在他们心中的不只是生动的教育场景,和我一样,还有一个个美好的教育梦想。

伫立在哈佛铜像前

我们拜访哈佛大学的日子正值感恩节,这使拜访活动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剑桥城里静悄悄。

感恩节把整个哈佛大学交给了我们。

寂静的校园里,红楼与灰楼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因为有了草坪的衬托和灰色楼宇的点缀,“哈佛红”显得更加凝重。典雅的欧洲建筑和回荡的浑厚钟声,使校园充满浓郁的古老大学的味道。高大的树木伫立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这所大学静静的守护者。我们没有见到一个学生,只有顽皮的小松鼠睁大好奇的眼睛,追看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人。

我们本来就已心存敬仰。此时,偌大的校园又这般寂静,仿佛哈佛大学在审视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的教育者。顿时,人人更是神情庄严。

轻声漫步,我们来到哈佛铜像前,瞻仰这位31岁的教授。他正襟危坐。虽然右腿膝盖上放着一本书,然而目光却直视前方,那深邃的目光充满历史的期待。

伫立在铜像前,历史的帷幕在我们眼前打开。当年,五月花号冲破惊涛骇浪,疲惫地停靠在波士顿的海湾,一群欧洲清教徒开始了艰苦的移民生活。尽管移民的生活无比艰辛,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一直梦想创办一所高品质的大学,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理想延续,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开垦的这块处女地更快地迎来文明的曙光。1636年,马萨诸塞海湾议会通过决议,拨款400英镑租下校舍,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年轻牧师约翰·哈佛,来到美洲后不久也投入创办大学的事业之中。1638年,这位哈佛先生英年早逝,因肺病离开了他热爱的学院与追求的事业。临终前,他将自己的几百本图书和七百多英镑的财产捐献给学院,这是学院成立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捐款。1639年,当地议会通过决议,为纪念办学经费的主要捐赠者约翰·哈佛先生,把这所学校改名为“哈佛学院”。

如果单单看捐赠的物款,那么,谈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是,如果我们跨越时光的隧道,置身那样一个时代,哈佛先生的所作所为又的确称得上是一次感人肺腑的壮举!我想,人们的敬仰,不止为那宝贵的图书与捐款,更是为哈佛先生以及他所代表的一辈先人所认识到的教育兴邦的远见卓识!美利坚的人民真应该永远感谢哈佛,感谢那个时代为筹建学院而努力的人们,正是他们在开创事业上的这种执着精神深深感动、并激励带动了许许多多支持教育的人,才使这所学院在查尔斯河畔得以生存、发展、壮大与辉煌,才使得今天的美国拥有了这样一所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

其实,从古至今,东方西方,无论哪一位教育大师,他们都具有远见的目光、执着的追求与奉献的精神!我们这些今天的教育者,真该从中悟出做人做事的真谛。

伫立在铜像前,倾听“三个铜像谎言”的故事,更使我感慨万千。第一个谎言是铜像的外形名不符实。据说,1883年,学校的董事会要给哈佛立一个铜像,但哈佛先生生前并未留下照片或画像。雕塑家就在那时的学生中挑出一个,以那个学生为模特,换上17世纪清教徒的服饰,于1884年完成铜像的浇铸。第二个谎言是把“捐赠人”约翰·哈佛错刻成了“创办人”。第三个谎言是把哈佛大学的建校时间“1636年”错刻成了“1638年”。这比建校的实际时间晚了两年。这些“错误”本来已经很让人费解,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尊错误百出的塑像居然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稳坐了一百多年!

一百多年啊!我不能不感慨“哈佛”的胸怀!用我们常人的思维,如果没有哈佛的画像,那么,绝不能用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替代一位杰出的圣人。雕塑家一定会通过想象,再造一个“高大全”式的“金身”,否则,就是对“圣人”的大不敬。至于称谓和时间上的错误,也一定要磨掉重刻,绝不可让后人耻笑。可是,“哈佛”并没有这样思维,不论是当时还是以后,再没有想过推倒重来,而是把这样一种“错误”容纳下来,直至成为哈佛大学的一部分,成为哈佛大学的一个符号。至于个中缘由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倒觉得这种胸怀实际上是“哈佛”的一种大智慧。我们可以想象,塑像与真人之像相差多远,并不是人们所关注的,人们关注的永远是哈佛的理想、精神与信念。注重内在品质,而不追求外在之形,不正是哈佛大学的存在哲学吗?再者,用“学生”之像代表“师尊”之像,赋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理想,难道不是哈佛先生所期待的吗?至于称谓和时间上的错误,也许“哈佛”曾经这样想:就让它永远存在吧,因为这是个真实的错误,尊重事实,就是尊重历史,“哈佛”不怕错误,就怕不尊重历史。这也许是我个人的臆想,但是,我以为这符合哈佛大学的办学宗旨,因为,人们都知道哈佛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也正是尊重真理的重要反映。

伫立在铜像前,举头仰望可敬的哈佛先生,我由衷地赞美他和这所他永远凝望的大学!

此时,校园更加寂静,我和哈佛都在沉思。我们沉思历史,沉思当下,沉思未来……

作者系北京小学常务副校长

上一篇:旅游管理工作计划及总结下一篇: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应急处置及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