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知识点的(共11篇)
1.《杜甫诗》知识点的 篇一
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复习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搔sāo簪zān
逾yú妪yù幽咽yè
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2)决眦人归鸟眦:眼角。
(3)会当凌绝顶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老翁逾墙走逾:越过。
(6)三男邺城戍戍:防守。
(7)二男新战死新:最近。
(8)夜久语声绝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2.《杜甫诗》知识点的 篇二
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虽说黄氏注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本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
一、杨伦的《杜诗镜铨》。
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它的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如果你只想用较少的时间来通读一遍杜诗,那么这是最合宜的一种。
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
此本初刻于清雍正三年(1725),它的特点是注释比较简明,不作烦琐的征引和考证,其长处在于解说,尤其是在分析段意方面,颇能提纲挈领,有时还对杜甫的写作意旨有所发明。但是评说章法时染有八股陋习,编次也不够完善。
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杜诗注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它的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对唐宋以来的各种笔记、诗话也收罗甚丰。仇注的篇幅很大,读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所以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缺点是烦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分析也嫌琐碎。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
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
此本初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它的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它的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此本的学术价值较高,但对初学者用处不大,如果你想较深入地了解杜诗与唐代史实的关系,则可以参阅。
五、王嗣奭的《杜臆》。
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王嗣奭是明代遗民,入清后拒不降清,所以对杜甫的人格意义有很深的理解。如果你想侧重了解杜甫的为人和杜诗的思想内涵,可以参阅此书。
除了上述诸本以外,宋人的一些注本也值得重视。对杜诗的整理与注解都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在杜诗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清代注本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杜诗注释和研究的历史过程,那么可以读几种重要的宋代注本,例如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郭知达的《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黄希、黄鹤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等,它们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学术总是后来居上的,但是被后人超越的早期著作是不可忽视的学术记录,宋代的杜诗注本仍是值得后人重视的。
二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图卷,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宜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实际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
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基本上还处于盛世,在杜甫的童年时代,他所看到的是一派升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然而到了安史乱后,唐帝国已经一蹶不振,杜甫临终时所看到的现实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短短的十年间,唐帝国的人口从5190万锐减为1600万,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战乱中死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这是多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啊!这个历史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准确的记载的,但是那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粗线条的叙述而已。对那段历史作生动、真切的描绘,并进而揭示人们心底巨大伤痛的则有待于杜甫。优秀的诗人都是时代的晴雨表,在社会急剧变动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大诗人更应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杜甫就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大诗人,他用其如椽之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图景,他用细入毫芒的体会刻画了当时人民的深哀巨痛。杜甫的敏感不仅仅在于对已然发生的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在于对尚未发生的隐微征兆有先见之明,对暗中运行的历史进程有明晰的理解。所以当其他诗人尚沉浸于盛唐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一饮千钟时,杜甫却已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作了准确的预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等诗成为最早游离盛唐气象的作品,它们预告了唐诗将从浪漫想象转向严格的写实,也即从盛唐转向中唐,杜甫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杜甫为什么对儒学那样的执着?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们应该对杜甫的家庭传统、平生志愿、所作所为都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评判。杜甫是一个终生服膺儒术的人,“奉儒守官”是他世代相传的家庭传统,他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在早年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的远大理想,以后虽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直到晚年漂泊湖湘时仍把这个理想谆谆托付给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由于在封建时代里实行仁政必须通过君主的途径,所以杜甫对明君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他的忠君思想的真正本质。杜甫的仁爱之心不仅施于其家人、亲友,而且还推而广之,以及于全体人民,甚至及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他把儒家所提倡的“恻隐之心”推广到草木鱼虫:“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如果说宋儒通过理论抽绎而得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那么杜甫则通过其行为体现了这种伟大胸怀,而且用动人的诗歌把它表达出来了。杜诗中的情感内蕴特别深厚,梁启超甚至称杜甫为“情圣”,原因即在于此。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那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冯至《杜甫传》和陈贻惞《杜甫评传》,前者比较简洁,后者则相当详尽。如果你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则读前者即可。如果想知道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查阅后者。
三
杜诗是一座艺术宝库。杜甫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呕心沥血,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部杜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它上承前代所有的文学遗产,下启后代整个的诗歌发展历程。宋人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偁《日长简仲咸》)此话并无多少夸张的成分。正因如此,当我们要想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所理解时,就不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杜诗上面,而应该关注它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
大致说来,汉魏六朝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为唐诗的全面繁荣作了准备工作。他们在题材的开拓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各种题材种类已大致齐备。他们在艺术上的积累则可以归结为两点:声律与丽辞,这直接影响到唐代今体诗格律的完成。入唐以后,诗人们沿着前代诗人的道路继续前进,五七言诗到盛唐已经臻于极盛。然而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历史使命则落到杜甫的肩上。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有清醒的认识和虚心的态度,他对前代诗歌既知其长,也知其短,从而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态度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在杜诗中,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无间,并被纳人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准则和审美规范的体系之中。在杜诗中,格律严整与气势磅礴并行不悖,字句烹炼与意境浑然合则双美,成语典故与口语俗字并得妙用,泼墨濡染与工笔细描同臻极致。一句话,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经验的借鉴吸取是全方位的,又是推陈出新的。如果你在读杜诗时注意它与前代诗歌的这种关系,那么对其良苦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杜诗对后人的启发。杜甫在盛唐的诗坛上并未享有最大的名声,他的地位是从中唐开始才与日俱增的,这说明他对后代诗歌发展具有典范作用,而且这是杜甫作为“集大成者”的主要意义。从中唐开始,诗人们把杜诗视为作诗的范本。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虽然在风格上大异其趣,但他们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的。在晚唐,李商隐等人对杜甫的沉郁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习。及至宋代,以杜甫为师成为整个诗坛的集体选择。从王禹偁到王安石,再到苏轼和黄庭坚,杜甫的地位日益凌驾于李白之上,最终成为唯一的“诗家初祖”。宋人的这种选择当然含有道德判断的成分在内,因为杜甫最符合宋人关于人格修养的标准,但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启迪意义,因为在对诗艺精益求精的宋人看来,只有千锤百炼的杜诗才是真正的典范,只有杜诗才以其严整的艺术规范而为宋人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读杜诗时也应该注意它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杜甫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了解。
当然,我们更应该对杜诗的艺术特征作深入的体会与分析。对于杜诗,只作浮光掠影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细读深思,一定要反复体会,才可能进入其艺术殿堂。上述各种注本对杜诗的艺术有一定的分析,但还应该参阅一些重要的参考书。例如历代诗话对杜诗艺术有很多的讨论,其中如《瓯北诗话》等几种颇有真知灼见。又如有些关于杜诗的专著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足资参考,像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对杜诗中如何利用双声叠韵来增进音乐性美感有细致的分析。应该指出,前人对杜诗艺术的分析虽然已经很深入,但杜诗实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只要你深入进去耐心挖掘,终会有所收获。而且别人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如果你通过细读杜诗而有了亲身的体会,你不但将获得难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感,而且也会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奥秘恍有所悟。
四
阅读杜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如果你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阅读杜诗,那么当然应该遵照学术规范,首先从文献整理入手,对杜诗版本及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收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但是本文想介绍的只是一般的阅读。对于这些读者来说,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为了获得心灵的陶冶。清代的读者曾说过他们读杜诗的感受:“《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杜诗镜铨》卷四引卢世淮语)现代的读者当然没有忠不忠的问题,但是与之类似的是,读杜甫一定要怀着真诚的同情心,怀着与杜甫一样的对人类及一切生命的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沿着杜甫的心路历程去体会、感受、理解杜诗。杜甫当年缅怀宋玉时说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我们也应怀着同样的心态来读杜甫。否则的话,你难免会像某个大人物那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读出“地主阶级的意识”来,或在“越女天下白”(《壮游》)的美丽诗句中读出什么邪念来。如果我们能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理解杜甫,那么对杜诗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忠君观念当不至严加呵斥。因为在安史乱起、国家危难之际,除了忠君之外,难道还能有更好的方式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在封建制度作为唯一可行的社会制度的唐代,难道能要求杜甫通过其他途径来为人民呼吁,而不是希望“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杜甫是有一颗伟大心灵的普通人,他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们交谈,我们当然也应以同样的态度来倾听他的心声。时代不同了,社会形态不同了,但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与杜甫是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异代知己的。
阅读杜甫还应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些当代诗人声称他们要割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完全从西方的诗歌传统中去寻求灵感,我们当然不必勉强他们来阅读杜甫。由于杜甫完全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的,杜诗把汉字的表现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所以我们应以虔诚的态度来体会杜诗在炼字、琢句、用典、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造诣,我们也应该以虔诚的态度来探索杜甫的文化意义。通过阅读杜诗,我们可以了解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美学魔力,我们也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从来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她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人本精神。对人的思考,对人的关怀,是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华文化最集中地体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性格:仁爱、宽容、坚毅、刚强。杜甫就是中华文化所陶铸的杰出代表之一,杜诗的终极价值正在于它对中华文化作出了最生动、最丰富的阐释。我祝愿大家在阅读杜诗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真正拥有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优点。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杜诗之后,能够真正认同闻一多的著名论断: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3.试析李白与杜甫诗的差别 篇三
李白与杜甫,同是盛唐诗坛的两颗巨星,但是两人的个性和作诗的风格却又完全不同。杜甫《赠李白》诗云:“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白的《戏赠杜甫》诗则写道:“饭颗庄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两位诗人的相互评价,体现出了两人各自不同的个性与风貌。
宋人严羽《沧浪诗论·诗评》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又说:“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人们大都以“豪放清新”和“沉郁顿挫”分别概括李杜诗歌风格主要特征。李诗与杜诗大体有以下五点差别:
一、诗歌的体裁不同
1.李白最有个性的是古题乐府,歌行及绝句。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运用古题乐府,歌行及绝句创作诗数量最多的诗人。运用古题乐府,歌行及绝句作诗,一是借古题写现事,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二是用古题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这类诗李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与情绪融入诗中,写得最富有个性特点。李白的绝句,清新自然,而又含蓄丰富,有无尽情思。
2.杜甫最出色的是自创新题的新题乐府和律诗。杜甫的诗歌在体裁上比较全面,影响较大的一是新题乐府,二是律诗。就新题乐府而言,他的乐府与李白大量运用古题不同,杜甫更多的是自创新题。杜甫的诗歌诸体皆备,而且各体都有名篇,在诗歌体裁的运用上可谓集前人之大成,并以其创作实践推动了诗歌体裁的建设和发展。杜甫的乐府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运用古诗的形式写出了内容深刻的长篇巨制。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多,成就也最高,尤其七律在他手中已运用得相当纯熟。
二、个性不同
1.李白有着傲岸不羁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的不合群,不会溜须拍马,自然无法处理好朝廷复杂的人际关系。李白虽然有着远大的抱负并自信有经天纬地之才能,但他的政治才干却并不怎样,这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尽管其诗才、文学才能无与伦比,但李白并不能认识到,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思想处于得志与失望的矛盾之中。他自命不凡,蔑视权贵,他的思想复杂,他的诗中体现了儒、佛、道、仙、侠等思想。这就使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逸、洒脱不羁的特点。
2.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也有清新俊逸、自然平和、婉转流丽等多样风格。杜甫坎坷困顿的人生遭际和时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个体的人格精神,决定了其诗歌风格的主体格调。
三、创作手法不同
1.李白的诗歌,浓厚抒情与主观色彩。读李白的诗,最突出的感受是,其情感往往忽然而起,发兴无端,如悬崖飞瀑,一气直下,带有奔逸不群的气势,具有鲜明的个性。他那种强烈的不可遏止的感情,使他的诗不着意对客观事物作忠实细致的客观描写,既使写景,他的诗也多染上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自我表现的色彩。
2.杜甫的诗被称作是“诗史”。杜甫注重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在客观描绘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倾向。而杜甫的生活时代又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歌又通过真实地描绘,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因而人们将之称为“诗史”。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客观地描绘了统治阶级的荒淫生活与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展示了诗人对上层统治阶级的憎恨与对人民的同情。《石壕吏》中“吏”与“妇”的对话,展示出“吏”的凶狠粗暴,老妇的悲惨、痛苦,都是这些特点的真实写照。
四、意象与章法不同
1.李白的诗讲究意象。李诗的壮美意象与他喷薄的情感和奇特的想象是密不可分的。他的诗中常常出现大鹏、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意象,并配以夸大的修饰语,使这类意象气魄宏大,吞吐山河,具有壮美的特征。
2.杜甫的诗讲究章法。杜甫的诗歌则组织严密,结构整饬,往往有章有法。杜甫的诗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杜诗善于观察现实生活,提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杜诗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常常是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五、感情风格不同
1.李诗豪放。喷薄而出的情感渲泄。他的情感似火山,似狂风,一发而不可节制。所谓豪放大都以歌行为主,反映了李白不可遏止如火山爆发,如飞流直下,冲破逆折式的感情特点。而清新则大都以绝句、律诗为主,感情较为平淡,出语天然。这两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李白诗的风格面貌。
2.杜甫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始终把个人的感情融入对民生对国家存亡的关注中,因而他的感情就显得极为沉厚博大沉郁。杜甫由于受到儒家的中和节制的影响,他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不让他一下子喷发出来,而是让他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这就是所谓顿挫。总之,沉郁是指其感情的深厚博大,顿挫是感情表达特点。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郁顿挫”概括了杜甫诗歌的基本特征。
[1]詹锳.李白诗论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乔象钟.李白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周采泉.杜集书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杜甫的赠别诗 篇四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杜甫《赠卫八处士》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杜甫《石壕吏》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杜甫《野人送朱樱》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 杜甫《别房太尉墓》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 杜甫《别房太尉墓》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 杜甫《野人送朱樱》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 杜甫《别房太尉墓》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 杜甫《别房太尉墓》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 杜甫《野人送朱樱》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 杜甫《野人送朱樱》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的赠别诗的相关文章
送别诗30句
40句送别诗
有哪些凄凉的诗句
分别的诗句
5.杜甫的爱国诗 篇五
杜甫(7—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入,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入,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入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下面是杜甫的爱国诗大全,请参考!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入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爱国诗大全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曰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入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入,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曰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入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入。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6.诗人杜甫的爱国诗 篇六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诗人杜甫的爱国诗,我们来看看下文。
赠李白 唐代诗人: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游龙门奉先寺 唐代诗人: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望岳 唐代诗人: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唐代诗人: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唐代诗人: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唐代诗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
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今夕行 唐代诗人:杜甫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贫交行 唐代诗人: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送高三十五书记 唐代诗人: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7.《杜甫诗》知识点的 篇七
一
大历年间润州刺史樊晃是最早选录杜诗的, 其《杜工部小集序》简要记录了杜甫生平、履历与文集流传的材料。今人陈尚君根据后代注家对樊晃异文的征引, 勾稽了《小集》所收杜诗篇目, 总共62首[2]。其中, 包括《江村》、《村夜》、《病桔》等11首草堂诗。唐宣宗大中年间的顾陶编有《唐诗类选》, 选诗时限上至唐初, 规模较大。今人胡可先根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和曾季狸《艇斋诗话》的征引, 辑录了《唐诗类选》所收杜诗篇目, 总共29首[3]。其中草堂诗共11首, 包括《田舍》、《遣兴》、《倦夜》、《酬高使君相赠》等。
选集的编纂与唐诗选本的著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杜诗的传播效果, 这与同时代的社会观念、诗文风尚和士人心态密切相关。草堂诗中的花木江桥与村老渔樵, 富含生趣, 清幽恬静。这与闲淡、静穆、蕴藉的大历诗风相互呼应。同时, 杜甫的写景咏物诸作善于描摹微小事物的情态, 通过色彩的叠合增加画面感, 体现出精美、温婉的特点, 这正切合晚唐诗人对绮丽、精工、婉曲的追求。可见, 接受者的审美取向是草堂诗得以流传的重要条件。因此, 在上述选本的杜诗篇目中, 草堂诗占据了不小的比重。
二
随着杜诗刻本的出现, 北宋士人对杜诗的辑佚、编年和注释渐成风潮。在全集方面, 王洙编定的二十卷本《杜工部》集成为后世杜集的祖本。此后黄伯思又对杜诗进行了编年。在辑佚方面, 苏舜钦、王安石、刘敞先后编定过杜诗的“别集”、“后集”、“外集”。就注释而言, 又以赵次公最为突出。
宋初王禹偁推崇杜甫, 作诗多有效仿。他的《春居杂兴》中“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一句即从杜甫的草堂诗“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绝句漫兴》) 化用而来。皇祐年间, 王安石辑录有《杜工部诗后集》。他在编《四家诗选》时, 也将杜甫置于首位。关于草堂诗, 王安石有这样一则对《西郊》的点评:“‘无人觉往来, 疏懒意何长’, 下得‘觉’字大好。足见吟诗要一字、两字功夫也。”[4]
在苏轼和黄庭坚的推动下, 杜甫成为宋诗的典范。“一饭不忘君”和“无一字无来处”的评价使杜诗在气力和技艺上成为时人取法的对象。但是, 像草堂诗这样力度平和、节奏舒缓、内容平实的作品也同样受到苏黄等人的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题跋、寄赠和吟咏往往取材于草堂诗的一些篇目。以苏轼为例, 他在评价蜀人蒲永升《水图》时曾说:“四面颇为雄爽, 杜子美所谓‘白波吹素壁’者。”[5]他引用的诗句出自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苏轼又曾手书杜甫《江畔独步寻七绝句》中“黄四娘家花满溪”一诗, 形容其有“清狂野逸之态”[6]。
杜诗伴随着忧愤深广、壮阔老成的宋调广泛流传, 也借助雍容博雅的文人情趣而扩散。在草堂诗中, 诗人悠然自适的情性得到充分流露, 山水花鸟也因为诗意化的观照而富含生趣。它们游弋于宋人的笔末画端, 吟咏之间, 成为宋人艺术境界的特定元素。
三
如前所述, 时代的诗歌风尚与审美标准对草堂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构成了接受者的“前结构”。在这个基础上, 后世文人对草堂诗的理解和阐释逐步深入, 从写作习惯、观察方式和描摹手法等方面对草堂诗进行了再创造。
首先是叙事的层次性。杜甫虽以寻常物事入诗, 但比较注重诗意的安排与推演。如《南邻》一诗, 仇兆鳌引黄生注云:“诗善炼格, 前段叙事, 数层括以四语;后段写景, 一意拓为半篇。”[7]这种精致的句法在晚唐诗人那里得到了充分发挥, 炼句、炼意、炼格成为作诗的要诀。又如《早起》一诗, 清幽的景象由外而内, 最后以饮酒助兴收尾, 诗意流转, 物象精准。所以方回评价道:“杜此等诗, 乃晚唐之祖。千锻百炼, 似此者极多。”
其次是描摹细致, 极尽物情。草堂诗中, 诸如落絮、芹泥、燕觜、蕊粉、蜂须等细微物象并不少见。诗人独居闲处, 对各种景致观察入微, 如用“细动迎风燕, 轻摇逐浪鸥”、“争浴故相喧”、“新添水槛供垂钓”等诗句来描写涨水时的各个细小场面。这种体物之功, 在宋人的诗歌里得到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吟咏奇石、砚屏、水轮、团茶、白兔、仙鹤等事物, 还是表现穷酸、睡梦、宴饮、登临的状态, 宋人都极尽描摹之能事, 不仅对物象本身的材质、色泽、形状进行详细描绘, 还充分联想、旁征博引, 使全诗尺幅千里, 气象壮观。
第三, 一些书信性质的诗作, 打破了文体界限。如《寄邛州崔录事》一诗, 颔联为“久待无消息, 终朝有底忙”, 完全是书信式的问候。而颈联“应愁江树远, 怯见野亭荒”又饶有韵味, 委婉地表现出诗人遭受的冷遇。杜甫这种以诗代札, 诗文相生的手法在北宋文人那里得到充分运用。无论是庆历年间欧、梅、苏的诗歌往来, 还是元祐时期苏黄等人的相互酬唱, 诗歌的叙事、问候、劝勉和交际功能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裴斐.略论两宋杜诗学中存在的一种倾向[J].中国文学研究, 1995, (3)
[2]陈尚君.杜诗早期流传考, 唐代文学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胡可先.唐人书中所见杜甫诗辑目[J].杜甫研究学刊, 1990, (4)
[4]华文轩编.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 (上编唐宋之部第一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64
[5][宋]苏轼.与鞠持正二首·其一, 苏轼文集 (第四册) [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6][宋]苏轼.书子美黄四娘诗·前引书 (第五册) , 第2103页
8.四招破解杜甫《登高》诗 篇八
第一招:抓住全诗诗眼
诗眼,即诗中警策之言。“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古人云:“诗之有眼,犹人有目也。”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是蕴蓄作品思想感情之处。眉目可以传神,诗眼则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是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突破口。只有正确把握诗眼,才能更好地理解全句乃至全篇的意蕴。
《登高》一诗中,其诗眼为一“悲”字。它就是诗人内心感情的“窗户”。它是诗中最凝练、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诗的前两联所绘之景是作者眼中夔州悲凉之秋景。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对比宇宙自然,诗人自感渺小无助;猿声哀鸣、飞鸟盘桓,怎不更添愁绪?这些景物描写是“悲”的生动而具体的表现。当然,“秋”只是诗人“悲”之情感的触发点而已,诗人心“悲”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后两联所诉的家国之感。颈联中“万里”、“常作客”,表明杜甫一生漂泊,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百年多病”,即年老又多病之意;“独”,既写其孤身一人,又抒诗人心境孤寂。尾联中,“艰难”,既写诗人晚景凄凉,又叹时局动荡,国运不济;“繁霜鬓”,虽然是说年纪大了,但更多的是表明诗人因家国之悲而内心极为焦虑;“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则是说,诗人内心极度痛苦,急于排遣,原想借酒浇愁,可是偏偏自己又因病不得不戒酒,只能让焦虑痛苦的恶魔肆意折磨自己这老病之躯。诗人极度痛苦而又无法排遣,其痛何极!可以看出,后两联是诗人在秋风秋景中的忧心长叹,无不显出其内心之“悲”!
第二招:抓住描写意象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写道:“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起着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传达作品主旨的作用。因此,要理解诗中所抒之情、所表之意,可以从所写之象、所绘之景的特点和所营造的氛围入手。
《登高》前两联是写江边登高所见所闻之秋景。首联从细处着笔,写具体景物。时值深秋重阳,天高气爽,山风猎猎,猿啼声哀。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天高”,容易令人想起“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人们面对无边宇宙、永恒的自然总会兴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触,诗人更不能例外,故而下文中,诗人也有“百年”之叹,感叹人生短暂。“风急”,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之感。而“风急”、“鸟飞回”两相结合,则可以感受到诗人观看骤急的秋风之中,鸟儿急剧飞舞盘旋,顿感生命在肃杀的环境中的严酷。同时,“猿啸哀”,同于《水经注》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情景,这是登高所闻。秋江上景物萧疏,洲渚凄清,沙滩白净,水鸟翻飞,这是登高所见。这一联,诗人用工笔描摹了“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既展示了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从大处落墨,写整体景物。第三句承首句,写山,因“风急”,故落叶纷纷,萧萧而下;第四句承次句,写水,因“风急”,故长江波涛汹涌,滚滚而来。
从以上所写之象、所绘之景,我们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登高》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杜诗之悲,不在于抒写个人一己之悲,而在于把个人的不幸遭遇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感,胸中装的是祖国山河、天下苍生,眼中所见多为自然宇宙、长江大河,胸襟开阔,因而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绝少似小儿女之叹的狭小。如此,以诗中景物来感受诗人那时那地的心境,读杜诗便能读出诗中的境界。
第三招:抓住写作背景
我们理解古人的作品,经常要用到“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来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如此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登高》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当时杜甫正处于人生最后一个阶段——在西南漂泊时期。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此后唐朝内忧外患不断,一直处于动荡飘摇之中。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长期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只是在好友严武处过了几年虽清苦但还算安定的日子。严武死后,杜甫打算去投靠诗人高适,可到了那里,高适已经去世。蜀中又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旧唐书·杜甫传》)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年老的诗人身体每况愈下。杜甫大概也自感“百年”将至了吧,加之诗人向来都是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诗中感叹之沉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颈联中的“万里”、“常作客”就是杜甫一生漂泊不定的总结,“百年”、“多病”、“独”是他目前窘状的概括;尾联中的“艰难”则是家国共同命运的兼指。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我们便能更为深切地体会杜甫当时的生存状况,进而理解杜甫《登高》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四招:抓住“登高”古题
古人作诗,某一题材的体式与所表之情大致相同,如果抓住某种题材写作的一般规律,也会有助于对同类作品的理解与归纳概括。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这类登高作品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地写登高所见、吟咏唱和,而往往寄寓作者的某些情感或哲思。比如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杜甫的《登楼》、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家国破碎、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感慨。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王维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在于其直探游子心底、发游子皆欲呼之音。
从这个角度来看,《登高》一诗中“独登台”也暗寓作者有和王维一样重阳团圆之日的孤独思亲之情。因为此时,杜甫的很多友人如李白、高适等相继离世,这给年老多病的杜甫带来的不仅是思念之伤感,更有孤独难耐之感慨。《登高》一诗,诗人就是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抒写内心郁结不舒的羁旅愁思和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怀的。
9.《杜甫诗》的写作背景 篇九
《春望》是一首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 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 全诗共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
《石壕吏》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 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 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 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 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 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三吏: 《石壕吏》 、 《新安吏》 、 《潼关吏》 ; 三别: 《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 其中, 《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10.读杜甫写马诗拾零 篇十
人都说。读其诗。可以知其世。三十五岁前是诗人的读书和游历时期。当时正值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二十岁起开始了为时十年的漫游,对这段游历,诗人晚年还很留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快意八九年,酉归到咸阳。”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诗人留下了一首有名的咏物言志诗——《房兵曹胡马》。开始四句“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描画了神清骨峻的胡马:一“批”一“入”,马态之雄,马行之速跃然纸上,呼啸耳旁。接着“所向元空间,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四句由外形到品格的描写,由咏物转到了抒情。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一个血性男子呼之欲出。诗人是借马为说,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传达自己想有所建树的志向。盛唐时代国力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首诗遒劲超迈。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另外,大概写于开元末年的《画鹰》一诗,同样托物喻怀,充分体现了青年杜甫富有幻想、奋发有为的热情和嫉恶如仇的性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慷慨激昂地诉说着早年诗人的襟怀抱负。
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有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无限同情。杜甫走向人民。是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即十载的长安困守开始的。当时是安史之乱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儿,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致经常挨饿受冻,诗人已经丧失了他的“裘马”了,在饥饿的煎熬下,也曾想到退隐,作一个“洒脱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毕竟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十年困守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在这期间他曾借骢马来寄托自己的感叹,那就是《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炊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骢马声价剧增,一心与人成大功,有品格有感情。“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曹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援愿以马革裹尸,曹植不愿作“圈牢之养物”,杜甫虽然“涕泪受拾遗”。但作了拾遗,偏要管皇帝的“闲事”,既然管了,怎能不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充分道出了这时诗人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
前期题《画鹰》时意气风发,天宝末年《天育骠骑图歌》却完全是另一种格调。诗歌由马说到人,说到自己。说到社会。漫溢于诗表的郁结已久的愤懑与悲辛让人心酸。“毛为绿骠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衰森开张。”这分明是伯乐眼千里马,而“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腰衰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画马到底不及真马有用,画马再好也不能驰骋。那难道当今真的没有良马骏马了吗,还是少了相马的伯乐了呢。诗人借物寓情,因小明大,表面上是为马叫屈。其实是为自己喊冤,为奇士鸣不平。托物抒怀、淋漓酣畅、热肠忠裂让人扼腕。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中陷安史叛军中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杜甫一方面勉励人民参战,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深切同情人民。诗人为华州掾时写下了“三吏”、“三别”、《洗兵马》等不朽篇章。当时还写了一首七古《瘦马行》。该诗歌作于乾元元年(758年1冬,当时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一则诗人极爱马。二则这是匹被遗弃的官马,和诗人当时处境有着相似之点,故诗人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碑兀如堵墙。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伤马耶?伤己也。“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失主”“远放”处处是诗人自己的影子,“日暮不收”明明是写自己的日暮途穷。内心的极度悲楚。前人多说这是杜甫“自伤贬官而作”,是可信的。但诗歌结尾说“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就算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希望那马有人收养。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杜甫总是积极的,虽然政治上受挫,内心极其苦闷。但是笔下的马还是一匹想立功的马。“身逢尧舜君,不论便永诀”,虽然有用世之心,可因羞于干谒,终于一直辛辛苦苦埋没风尘。怎能不顾马自怜。
759年7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吃尽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开始他漂泊西南的生活。诗人客秦州同谷时也写了不少托物言志诗,其中有一首《病马》,抄录如下: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诗人当时生活极苦,“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空囊》)境况如此困苦,诗人还不忘幽默。病马,废弃之物也,患难相依的马,不正是自身的影子。在风尘之中,而且老了,还在为我尽力。岁已晚,天犹寒,况又病,哪得不使人伤心落泪。马之为马虽微。可对人的情分倒很深厚。使我不禁为之感动而沉吟。诗人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并感到它们给予他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吧。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为马而感动,而又有谁感慨自己。同情自己呢。诗人的衰老感、不遇之感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杜甫总是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哪怕是一些题画的诗也往往流露出爱国之情。如《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匹龅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啼。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千里之遥,眼看就要消失在它的霜啼之下,时世如此不安定,我怎能坐视不管。浦起龙说:“结联见公本色。”这不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而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深感慨了,整首诗充满着对国家衰落局势的深切忧患。
他最后漂泊于湖北、湖南时,写过一首《白马》。“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八日,湖南兵马使臧蚧杀潭州刺史兼湖南团练观察使崔增,据潭州为乱。诗人当时正在那里,他不得不“中夜混黎氓,脱亦奔窜”(《入衢州》)和市民一起逃难。骑马的人已死于兵乱。只见马带着双箭回来。仇兆鳌注:“丧乱一语极惨!或死于寇贼,或死于官兵,或死于赋役,或死于饥馁,或死于奔窜流离。或死于寒暑暴露。唯身历忧患。如知其情状。”浦起龙注:“诗凡四层,逐层抽出:马来,一层。见马而伤马上郎,一层。见马上郎,而推到主将被戮本事。一层。又因本事。而偏慨死非其命者,一层。”诗人流离颠沛,而内心伤时念乱,担心的仍是民族和人民,悲天悯人,“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男儿生不成名身已死,三年饥走荒山道。”(《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杜甫索有匡世济国之报负。却始终未得施展。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诗人死在由长沙到岳阳途中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念。
11.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篇十一
执笔人
夏存方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专题目标:1.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2.体会杜甫诗歌现实主义风格。
兵车行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金牌学案》第24页“学习·园地”
一、组织教学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再亲身感受一下诗人那跳动的思想,那滚烫的情感吧!
二、常识简介
1.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2.作者简介
见《凤凰学案》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 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⑴送别场面 ⑵征夫控诉
四、研习文本
㈠再读诗歌,重点突破 1.片段一:送别场面
提问: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来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所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2.片段二:征人控诉
⑴“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即唐玄宗)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⑵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戍边——无休止 家园——尽荒芜 索租——何太急 青海——群鬼哭 ㈡三读诗歌,鉴赏名句
本诗中有许多含蓄蕴藉、具有朴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诗句,你最喜欢其中哪些诗句,为什么?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的不平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3.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㈢四读诗歌,鉴赏技巧
1.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2.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3.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五、拓展延伸
关于杜甫的诗,历代都有名家评论,尤其对“诗史说”,几乎每一大家都要论及,你从这首诗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特色?
【参考】杜甫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政治抱负是“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永无休止的东征西讨,扩大疆界,使得民不聊生,这与诗人的政治抱负背道而驰,他虽也算世宦之家,但困守长安的屈辱生活,使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受尽了达官贵人权势者们的冷眼,因而开始不自觉地向人民靠拢。当他亲眼目睹征兵征夫那撕裂人心的场面时,不禁悲从中来。《兵车行》便油然而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个悲惨的镜头: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接着作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切入这个场:“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归,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 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是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然而压是压不住的,这不满、这怒火终究是要爆发的,役者忿忿地告诉长者: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自古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愤恨的语言,句句与前面相呼应。去年守边者未归,今年又来征兵,这与桥头的场面呼应;人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顾;而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新,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反抗。不信吗?上面说道“边庭流血成海水”,这里展现出边塞阴冷、可怕的图景:“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好男儿白白地死在边塞,秋风长鸣,只有衰草与之作伴。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役者的控诉低沉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全篇来看,诗人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歌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所以,我们说《兵车行》不仅仅记述了当时征兵服役的一个告别场面,是史书记载的一个佐证,一种情绪,发出了那个时代人民反战的强音。
《兵车行》给杜诗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杜诗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也记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诗人的前途命运与唐王朝兴衰的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杜甫较其它同时代的诗人更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土壤中,又站在时代的最前面,因此,读杜诗总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六、作业布置
⑴ 背熟《兵车行》
⑵ 比较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
(3)《金牌学案》第25页“语段精读”第1题。
《旅夜抒怀》、《客至》
教学目标:
1.旅夜抒怀:通过课文题目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2.客至: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两首律诗,《旅夜抒怀》和《客至》。读诗要从“头”开始,说明诗的题目对理解诗歌很重要。今天,我们试着通过题目来鉴赏一首诗。
二、文本研读
1.通过“旅”字看背景 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思考: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明确:“旅”是旅居之意。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小结: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再加上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通过“夜”字察实景
⑴第二个关键词是“夜”。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 明确: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⑵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的?
明确: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⑶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明确:共有两组: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⑷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凄冷)第二组: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浑阔大)
⑸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此诗写的是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这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3.通过“书怀”悟实情
⑴“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把诗中“书怀”部分朗读一遍。明确: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⑵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在诗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⑶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下的反话,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明确: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6)除了比喻,尾联还有什么手法?达到什么效果?
明确: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三、拓展延伸
杜甫的这种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明确:在其后两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的《登高》。
在他去世前两年所作《登岳阳楼》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四、诗歌小结
读起这样的诗歌,我们不免都要随着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叹泣涕了。我们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个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获得的一个暂时安身的栖身之所。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一段恬静而又安宁的生活。同时也创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风格的诗歌。《客至》就是其中的一首。
五、课堂拓展
自学《客至》,结合诗歌的背景、自注、注释,思考下面问题: 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
⑵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⑶阅读《客至》、《宾至》,说说诗人为什么分别用“客”、“宾”为标题(提示: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和用语上的差异。)
六、课时小结
金圣叹在西厢记的批语中,曾写下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刻(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这是他和他的朋友在十日的阴雨连绵中,住在一所庙宇中计算出来的:
其一: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路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塌,便向疾趋入内,单辞扣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拔金簪相付。计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旅夜书怀》。
(2).《金牌学案》第28页“语段精读”第1题。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怨恨)
四、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五、赏析诗歌
㈠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目的: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3.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4.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高二语文集体教案——唐诗宋词选读
执笔人
夏存方
6.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㈡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㈢ 四读诗歌,鉴赏主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借事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怨恨。
六、课时小结
从我们学习的几首律诗看,杜甫善于吸收前代实践成果,不断积累艺术经验,在五七律上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因而他的律诗格律最为完备,结体谨严,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语言精练,感情饱满,许多诗歌成为千古绝唱。
七、作业布置
⑴《金牌学案》第28页“语段精读”第2题。⑵预习“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杜甫诗》知识点的】推荐阅读:
杜甫诗二首《望岳》《春望》的教学设计08-30
杜甫诗三首必修三11-01
《杜甫诗三首》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09-09
关于杜甫的诗07-05
诗圣杜甫的故事10-18
杜甫的作文写作素材06-27
关于走进杜甫的作文08-14
诗圣杜甫的名人故事09-19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10-20
杜甫《绝句》的教学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