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共8篇)
1.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篇一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积累实词。【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请你猜测一下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划横线的词的含义。
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2、“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jí)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答案:绳,制裁。通过成语“绳之于法”可以得知。殛,诛杀。通过语境可以得知。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讨论交流】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因例说法】
一、语境推断法想一想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见学案第一组方法阐释: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试试看:解释下列加点的字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绐(dài):欺骗
二、语法分析法想一想:说说下列句中“信”字词性和含义
1、信义著于四海。
2、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分析:例1名词,信誉,例2动词,为相信,例3形容词,真实的,例5副词,确实。方法阐释:语法分析法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试一试
1、《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后面跟了宾语,故词性应为动词,翻译成名词“眼睛”就不对了,应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2、说说下列句中“绝”字词性和含义⑴、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⑶、佛印绝类弥勒译文:佛印非常像弥勒菩萨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个“绝”是“停止,动词”,第二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第三个“绝”是“非常,副词”,第四个“绝”是“渡过,动词”。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
三、对应互译法。想一想1.追亡逐北(败逃者、打了败仗逃跑的军队)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佩、腰戴)4.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丢弃、抛弃)[简析]
3、“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4、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抛弃。“捐”和后文中“弃”对应,故解释为“丢弃、抛弃”。方法阐释:对应互译法文言文中对偶句、并列词句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试一试解释加点的字(唐太宗)叹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上面文段中,“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是并列的句子,古人写文章讲究文面美,经常采用并列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句式,在这样的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可以由此来推知词义。语段中“安”和“弊”是意思相反的两个词,“安”是“安全、安定”,“弊”可解释为“衰败”。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应互译法。
四、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言”与说话有关;
“尸”与身体关; 纟”与丝织品、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关例题分析:
1、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2、王怒曰:“劓(yì)之。”劓:割掉鼻子。
3、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
4、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绡:丝织品﹚
5、用“
王(玉)”作偏旁的字与美玉珍宝有关。何故怀瑾握瑜 《屈原列传》 ﹙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课堂练习: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丰则贵籴(dí),歉则贱粜(tiào)。“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五、知识迁移法想一想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9年海南、宁夏卷)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第一项中可见史记选读中“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 代理;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第四项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乘,追逐,这里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2、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贷: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贷即宽恕。方法阐释:知识迁移法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另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试一试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09江苏卷)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分析:《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课堂小结】通过具体的语段分析,我们得出了五种推断词义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在具体语段中,往往互为辅助,互为验证。【当堂练习】【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我们在总结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步骤,就是要在先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去推断,而对文意的掌握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多巩固。所以,我们说理解文意是推断的基础,方法是辅助的手段,只有在丰厚的积累中才有准确的推断。板书设计:
1、语境推断法
(上下文)
2、语法分析法(位置、词性)实词含义的推断
3、对应互译法(相反、相近)
4、字形推断法
5、知识迁移法(成语、课文)
2.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篇二
温故知新法是指借助课内已学旧知识来推断词义的方法, 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如2004年高考重庆卷中“公逸感端之节, 亦固守”, 如果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诗前小序“感斯人言”就可推知“感”应译为“被……所感动”;如果联想到《促织》中“少年固强之”就可推知“固”字就是“坚决”意。再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间以婀娜之声”, 此处“间”如联想到《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就可以推知此处“间”可译为“夹杂”、“穿插”。
二、成语还原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 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成语还原法是指依据成语中的古义来推断实词词义, 如2005年高考上海卷中“鞠咏之才, 不患可达”, 由成语“患得患失”中的“患”为“担心”意可推知此句中的“患”是“担心”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如: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狐假虎威, 假:借助)
2、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三、结构对应法
结构对应法是指利用前后对称的两句 (例如对偶句) 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往往相同或相反这一规律来推断词语的意义的方法。如:
1、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以。此句属对仗, “忠”与“贤”相对, “用”和“以”相对, 应为同义, 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2、 (2006年天津卷) 南迫洛阳。迫:逼迫。要解释此句中的“迫”字, 不妨再看原文中的前一句“北通上党”, 与“南迫洛阳”结构完全一致, 故“迫”和“通”就属于意义接近的对举关系, 解释成“逼迫”自然就相去甚远了。
四、语法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在汉语语法中, 主语、宾语基本上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谓语基本上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根据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来辨析它的词性, 进而辨析它的含义, 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如: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2、 (2006年安徽卷) 资生之业, 靡不毕书。资:资财。
例1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 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2句中“资生之业”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如果依照句中解释“资”为“资财”义, 则“资生”就是两个名词“资财、生活”作定语, 而这是不通的,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动宾短语“谋生”。
五、形音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字形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 也有助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比喻义。如果在本义和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 根据通假字的基本特点“同音代替”, 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如:
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2、 (2004年全国卷) 常通商贩, 贸籴粮食。
例1中“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 “袁所寓之法华寺”, 不难推断与处所关联的词义是“到、去”的意思。例2中“籴”是与“粜”相对的会意字, 把该字拆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入米”, 由此推知为“购买粮食”之意。
六、句意辨析法
文言文的翻译强调“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因此在推断文言词义时特别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推敲怎样理解才能使上下文语意贯通。一般来说, 对某个词语的解释正确, 把它放到句子中就讲得通, 反之则不能。如2005年福建试题“于是其诗益工”的“工”, 我们知道第二段都在说陈庭学“得于山水之助”, 他的诗写得越来越好, 以至于“其气愈充, 其语愈壮, 其志意愈高”, 所以这里的“工”应是“精妙、精巧”的意思。
3.文言实词意义简易推断法 篇三
一、回顾比对,搜寻其义
高考考查的实词,基本上是课本里文言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字,少有常用的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其义项也多是课本上出现过的,所以可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以备高考时回顾,当作“参照物”进行比对,实乃简捷推断之法。如:
①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义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中的“耽”字,取义为“沉溺,沉迷”。
②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义同“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中的“故事”,取义为“先例”。
二、借助成语,推断古义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基本上是由文言中直接保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若理解词义有障碍,可将之与含有此字的成语作比而训其义,所谓“成语烂,古文半”,说的就是此意。如:
①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成语有“绳之以法”,显然,此句中“绳”义取“绳之以法”中的“绳”义,译为“制裁、处治”。
②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成语“文过饰非”之“文”也,一步到位,“文”与“饰”皆为“粉饰”之意。
三、瞻前顾后,整合得义
瞻前顾后,整合信息,词义的答案往往就在文本中。
1.瞻前顾后,看句子结构甚至短语结构,尤其是在工整的句子(即骈文整句)和并列结构的短语中,就很容易推断出词义,它们常常前后相似、相同或相反。如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与“比”明显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而“比”字为“朋比为奸”中“比”义,为“勾结”,则“周”字为“团结”。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亡,即为“走”义,同是“逃跑”。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与“短”义则相反,译为“长”。
2.整合文章多处信息,推断词义。有的实词在文本中多处出现,可整合、比较得出词义;有的实词,在文章的别处则换为另外一个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而句意重复,由此亦可断义。如: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文本连续出现三次,整合信息,发现与之搭配的皆是身外之物,又皆是工具,能为己所用,故可得其义,“假借,借助,利用”。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字何意?看后文“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则知,“原”字换为“本”字,而句意基本不变,故“原”义同“本”,皆为“推究根本”。
四、形声训义,巧妙解词
对于一些文言实词,可从汉字构造的形旁或读音人手而训其义。如此说文解字,古已有之,此法至今可用,且极为便捷。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形旁训义较为简易可取,只是辨音训义不易掌握,所以对于后者,就高中生而言,可将书本上的通假字进行梳理便能应对高考。如:
①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睇眄,何意?看句子结构,两句前后对仗,故知“穷”与“极”义同,“睇眄”与“娱游”性(词性,即用法)同,而“睇眄”形旁皆为“目”,与眼有关,前为“穷(义同“极”)”,后又接“于中天”,故得其义为“看”。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读“zao”,通“早”,对于其义,一读便知。
五、常用词语,代入尝试
此法最为常用,也最为好用,对于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屡试不爽。面对高考时眼前难解之“字”,可联想现代汉语中,含有此字的常用词语,一一列举出来,再代入尝试通其句意即可,因为它的义项常常是其中之一。简单地说,先造词再代入检验后辨其义。如: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徒,徒弟,徒然,徒劳无功……;白,白色,白话,告白……。由此,可代入尝试得知,徒,其义为“徒然、白白地”;白,为“告白、告诉”。
以上“五法”点到为止,对于示例不一而足。对于文言实词的意义,同学们应当平时多做联想以记忆。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致辞时,向一名女学生真诚致歉。
复旦大学某学院一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帽子掉在了地上,低头捡帽时错过了合影的瞬间。虽然摄影师当场补拍了一张,但后来发到同学们手里的却还是那张缺了一人的合影照。女生去找学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学的毕业照,学院却推说是照相馆的责任,让那位女生自己去交涉,还说那女生小题大做。
杨玉良校长就此事寄语同学们带着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走向社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个叙事性材料,虽然关涉的对象较多,有“女大学生”“摄影师”“某学院”“杨玉良校长”等,但最佳立意角度在于“杨玉良校长”和“某学院”。“杨玉良校长”和“某学院”是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方面,一正一反,一褒一贬,相互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某学院一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因低头捡帽错过了合影的瞬间,造成毕业照“缺位”。该生要求学院重印毕业照,学院却认为是小题大做,推脱责任。对此,杨校长却在毕业典礼致辞时,向那名女生真诚致歉,并就此事寄语同学们带着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走向社会。
4.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 篇四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
5.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公开课教案 篇五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教学目标】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5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教给个大家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推断方法。【因例说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一组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④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你能推断出加点字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2、方法阐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贝”与钱财有关; “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 “”与竹子有关;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饣”与食物或吃有关; “辶”与行走、行动有关; “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 “王”与玉有关
3、课堂练习①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到,去)分析:“造”的义符为“辶”,与行走、行动有关,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可推断其意为“到,去”。译文:谭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凯居住的法华寺去。②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砍)分析:刖,的义符为“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联系所带宾语“左足”,可推断其意为“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
译文: 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就砍掉了他的左脚。(诳:欺骗,迷惑)③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雕琢,加工玉石)分析:“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推断为“雕琢,加工玉石”。
译文:楚文王于是派玉匠雕琢那块璞玉而得到了一块宝玉。(玉人:加工玉石的工匠;璞:没有雕琢加工的玉石)
二、通假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二组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②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③秦王方还柱走。(通“环”,环绕)④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2、方法阐释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我们可以运用声旁找到通假关系,去推断词义。
3、课堂练习
①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通“背”,违背)
译文: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吉利。② 众皆伏泰之义。(通“服”,佩服)译文: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③或至涂而反。(通“途”,道路)分析:“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途”的意思是“路途”“道路”,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译文:有的人走到半路就返回。
三、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三组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被任用)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破)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
2、方法阐释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在对称的句式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利用这一点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3、课堂练习
①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余——赢,剩余,多余)译文: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②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弃——捐,丢弃)译文: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③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戴——腰,腰佩,腰戴)译文: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
四、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四组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作宾语,形容词作名词,坚,坚硬的盔甲;锐,锐利的兵器)②范增数目项王。(作谓语,名词作动词,使眼色,用眼睛示意)③左右欲刃相如。(作谓语,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2、方法阐释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以及词语的搭配,可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3、课堂练习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分析:“明”作主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眼力、视力”。
译文:眼力足够用来看到秋天动物毫毛的末端,却看不到一车子的柴草。②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穈,粥)分析:“寝”是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就寝”。
译文:他的妻子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常母的湿衣,拿稀饭给她吃,拿被褥安排她就寝。③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分析:“多”带上了宾语,活用为动词,意为“赞美,赞赏”。
译文:到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数年说话时不谈荣誉耻辱,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五、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借助熟知的成语、词语推断词义)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五组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明显)②相如因持璧却立。(望而却步——后退)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毫厘不爽、屡试不爽——差错)
2、方法阐释
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已有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3、课堂练习
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联想: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秋毫,比喻细小的东西)译文:于是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②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想: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交好,友善)译文:他(王生)向来与郭生交好,登门拜访郭生。③城之不拔者二耳。
联想: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拔,攻取)译文:城邑没有被攻下的的只有两座了。④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联想:不期而遇(期,约定)
译文:孙膑(和那些弩手)约定说:“晚上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
六、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方法阐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内部语境: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综合演练】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练习:
1、穷:学尽;尽:学完
2、“反”通“返”
3、谢:道歉,谢罪——“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4、形声字,从行,瞿声。《说文解字》:“行,道也。” 行,本义是道路。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5、声:歌声;响:声响
6、遏,阻止,阻遏——“浪遏飞舟。”
7、翻译: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参考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设宴送行;(秦青)击打着乐器,悲壮地歌唱起来,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注释】 学讴:学唱。于:向。穷:尽,完。
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
弗止:弗,不,没有。没有劝阻。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饯:用酒食送行。抚节:打着拍节。遏:阻止。谢:道歉。
反:通假字,通“返”,返回.衢:大道。谓:以为
悲歌:雄壮的歌声 【课堂小结】
1、方法归纳:
①字形推断法;
②通假推断法 ③结构推断法
④语法推断法 ⑤联想推断法
⑥语境推断法
2、结束语
6.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篇六
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迁移式的推断是文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结合本册的文言文来看看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基本方法。
(一)、利用语法辨析。
根据词语在文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而语法依据就是:句子一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而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形容词和介宾短语充当。如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五十者”充当主语,“帛”充当宾语,自然“衣”作动词,充当谓语,是“穿”的意思。在“然而不王者”中副词“不”后的“王”活用为动词,意为“称王”。
(二)、利用结构特点推断
古人为文讲究对称,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词义相同或者相近(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推知实词的含义。
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因为这是个对称性的句子,上下句可以参照解释,“据”与“拥”,词性相同、含义类似,“崤函”与“雍州”词性相同、含义关联,所以,“固”与“地”也应该词性相同、含义关联,所以,解释为“险固的地势”。“养生丧死”是“动宾+动宾”式的并列短语,自然,“生”“死”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而“丧”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意为“为……办理丧事”。
此外,本册的文言文中这样的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由对称性的句子,可以推知“出”和“下”的相反的含义关系。当然,在“圣益圣”与“愚益愚”也是结构相同词义相反的关系。
(三)、利用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通过分析字的偏旁部首,大致可以探知字的含义。
举例 此处字义 部首 基本义 引申义
假舆马者 车子 车 车子 各种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
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 石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各种与石头相关的事物
假舟楫者 船桨 木 树木 树木或木器的名称
骐骥一跃 良马 马 一种家畜 各种毛色、体型、功用的马匹
金石可镂 用金刚钻雕刻 金 五行之一 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
颁白者 头发花白 页 人头,古“首”字 与头部顶端有关
合从缔交
缔结 丝 蚕丝 像丝的或纠缠在一起的东西或动作细微,极小
(四)、联想已知推断
试题中常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其含义。
如对于北京卷“若真鄙儒也”的“鄙”理解,由初中课文“肉食者鄙”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及阅读该文的上下文,可以推知“品德低下”这个解释错误。
此外,我们由“弃甲曳兵而走”的“曳”是“拖着”之义,类比“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史李时勉传》)中“曳”的含义;也可以由“翼蔽沛公”中的“翼”的“象翅膀一样”之义,类比“云翼太祖”(课标卷)中“翼”是“遮蔽”的意思。
初探文学文本类探究性试题
近年高考设题出现了探究性试题,它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1、运用所学知识探究
例:在《祝福》中,有没有叙述视角的变化?
【简析】祥林嫂初到鲁家时,先是以第三人称视角的肖像描写,继而又从一个雇主的角度观察,两相照应。
【点拨】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用第三人称,近年来第一人称的叙述多了起来,较少见的是第二人称叙述。另一类是变换人称和视角的叙述。
2、依据文本内容探究
例:广东卷第18题: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
【点拨】文本阅读要首抓文本内容,而文本内容的理解应本着整体阅读的原则。整体阅读主要体现在文本主旨、人物形象上。
3、按规定的角度探究
阅读《谈作文》(朱光潜)后回答:请从如何成为一流作者、如何写出优秀作品两方面,概括小泉八云的例子所揭示的道理。
【简析】道理有二:要成为一流作者,必须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写作态度要认真,不能仰仗天资苟且从事;要写出优秀作品,必须咬文嚼字,反复修改。
【点拨】命题者规定的`角度从文本中生发,类似于作文练习中的角度提炼,虽从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均可入手,但依然离不开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和整体阅读这两点。
4、探究题干中关键词、疑问点
例: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简析】桑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更是作者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点拨】由点切入,放大内涵。首先是提炼出关键词、疑问点,其次是对其深刻理解,要求把握其所包含的所有信息点。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关键词、疑问点往往运用了写作方法或修辞方法。
5、探究文本深层含义
例:阅读《江湖苏轼》(余显斌《中国教育报》)后回答:历史上的苏轼是一个思想较为复杂的文人,作者为什么要赋予他“江湖”的身份呢?
【简析】作为文人的苏轼在坎坷的仕途中能够及时转换角色;苏轼的诗词歌赋使自然名胜增辉,尽显文人本色;“江湖”背景下的苏轼身处逆境,仍然保持节操,对现代人也有深刻的启示。
【点拨】文本深层含义往往从文本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观点、情感入手去探讨。往往要探究三类问题:景物的描写的背后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叙事的基础上得出了什么样的哲理,人物形象塑造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意义和写作意图。
探究性试题应试注意点:①对文本意蕴的发掘要深入。②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理解,不能脱离文本。文本的思想内容、结构安排、写作手法、标题技巧等问题的探究均是如此。③探究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应深入挖掘作品,调动已有的积累,多角度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④探究问题要有层次。即针对问题,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并有具体的分析;还要有规范的表达,有要语言点的意识。
拓展阅读
唐诗如瓷,宋词如纱
王婷婷
唐诗宋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
打开一本唐诗集,仿佛走进了一座瓷器馆。高贵的瓷器穿越时空,静静展示它们的美。它们带着岁月的味道,什么都不能掩饰它们的光辉。无论典雅,活泼,庄重,灵动,都动人心弦;无论长短,都精致细腻。只有那样伟大的时代,才能造就那样伟大的美。
唐诗讲究对仗,讲究押韵,讲究形音意的统一;瓷器讲究形态,讲究对称,讲究形态花纹色彩的和谐。
瓷器讲究好料,上好的泥料是千百年地质变迁土质沉积的结果。有了好料,想做什么,信手拈来,再细细地塑形,上彩,描花,精打细磨,直至烧出成品。唐诗也是文化沉积的结果,是反复推敲凝练的文学结晶。
唐诗和瓷器都讲究韵味,火候不足,意犹未尽;火候太过,犹显不及。只有炼成“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才是最佳状态。
诗和瓷的灵感之作,是用料,手法,火候都恰到好处,仿佛无意之间,却又浑然天成。
唐诗和瓷器,是中国人的哲学。无论长短大小,悲喜情仇,都不能失去分寸方圆。中国人讲究心有城府。城府,无论里面多么五光十色,表面永远整整齐齐;一首诗看来几十个字平淡无奇,意味却一延千里,像中国的象棋,尺寸之间的棋盘,承载着金戈铁马,平淡间,是杀气腾腾,气象万千。
宋词是袅袅轻烟,是细语碎花吟,是一段闲愁,剪不断,理还乱,直触灵魂。无论远看近看,都是艺术品。红楼里面将纱窗的上品叫做软烟罗,因为用它们“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宋词深沉活泼,激昂伤感,大江东去,晓风残月,美丽的词牌名,在缥缈流动间。
宋词最初触动我们的,正是以它的柔软和伤感,及淡淡的情怀。宋词似乎更容易上口,更随意,虽然词牌名规定了它的形式。它是中国的散文诗,是繁华之后的繁华,梦境之上的梦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宋朝这样雍容华贵的朝代,才能产生这样直逼心灵的作品。
很庆幸生在中国,继承了这样的文化,唐诗宋词这样的的美丽,足以让我们驻足观赏,至少值得每一个国人由衷的尊重。
(选自《读者》第3期,有删改)
【导读】
文章构思独特,作者巧妙地把唐诗宋词类比成中国的瓷和纱,以瓷和纱的质地和意蕴形象地描绘出了诗词的底蕴和美感。本文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引用名句,增添了文学性。全文的描写使得结尾感情的抒发真挚朴实。
7.文言实词的常见推断方法 篇七
一、字形推断法:借助汉字字形推断。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通过对字形结构(特别是会意字、形声字)的分析可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1.拔剑切而啖之(吃)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看)
猜猜看:1.生而眇者不识日。(答案:眼瞎)
2.常通商贩,贸籴粮食(答案:买进粮食)
二、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在汉语语法中,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可以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例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修饰“难求”,推断出解释为“实在,副词”)
2.信义著于四方(“信义”处于主语位置,可推出为“信用,名词”)
3.楚王贪而信张仪(“信”后面带了宾语“张仪”,可推出为“相信,动词”)
试一试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在此句中解释为打柴,对吗?为什么?
(答案:名词,木柴,做“取”的宾语)
三、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用”可推出“以”解释为“任用,重用”)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根据“竭”可推出“殚”解释为“尽”)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根据“被”可推出“见”解释为“被”)
四、联想推断法:通过所学课文或成语中有关词语的用法,互相比较,确定其实词的含义,这要求做题时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进而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城之不拔者二耳”。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 可推出“拔”解释为“攻取”。
另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腥骚并御,芳不得薄兮” ,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推断“薄”解释为“接近、迫近”。
试一试:诸将阿吕后意(答案:阿谀奉承——迎合)
五、语境分析法: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词语最应该考虑的决定的因素。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境中提供的是不同的选择,结果是“死”,由此可推出“亡”不是“死”,由“举大计”可推出“亡”解释为“逃跑”。)
六、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对应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8.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篇八
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大王亦幸赦臣;而君幸于赵王。..
4、左右欲刃相如。.
5、而相庭斥之。.
6、毕礼而归之。.
7、且庸人尚羞之。.
8、召有司案图。.
9、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
以上18个例句中,其中 “约束”“亲戚” 等词属于古今异义,“ 幸” 等字属于常见的一词多义,“刃”“庭”“归”“羞”等字均为词类活用,“案”等字属于通假字,“父兄” 则属于偏义复词,我们认为,即使考文言句子的翻译,也是以常见的文言实词为基础,当我们面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时,能否译准确,文言实词的掌握往往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而,作为高三学子,一定要立足课内,做好以上几种类型的常见实词的积累和把握,加强在文中的识别能力。
从表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这五年一共考了38个实词,如具体分析,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常见的古今异义,如“狱”(案件)、“保守”(保护看守)、“故事”(按旧例)、“逮”(赶上)、“值”(相遇)等;
2、常见的一词多义,如“对”(应对)、“为”(写)、“革”(改换)、“御”(驾车)、“伤”(悲哀)、“遗”(赠送)、“卒”(成全、完成)“意”(愿望)“延”(请)、“绝”(不见)、(横渡)、“嫌”(猜疑)、“直”(值)、“易”(换、更换)、务(致力)、毕(完备、穷尽)、“寻”(古代长度单位)、“畜”(养)、“讳”(回避、顾忌)等;
3、含有词类活用现象,如“觞”(以酒款待)、“爵”(赐爵位)、“名”(命名)、“正”(使„„正、整理好)等;
4、属于通假字,如“涂”(同“途”,道路)、“亡”(同“无”,没有)等。另外有一些是属于古今不同的说法,如“囊”(口袋)、“的”(箭靶)、“平居”(平时)、“竟日”(整日)、“旬日”(十天)、“隅”(角落、墙角、角)、“曳”(拖)等,此外还有一个“称”(被称道),从上下文的文义看,含有被动义。
这38个实词基本上都是课内学过的词语,而且也是平时所读的文言文中极常见的词语,因而重视课内文言文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对于高考的备考是极其重要的。为加强实词理解的运用能力,特介绍几中实词理解的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1. 字形推断法,又称为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凭字形。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例如:“引”,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 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的意义。又如:“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废除各种禁令),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二﹑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根据同音通假求得本字。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例如早晨的“早”,在“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1)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2)声母相同(双音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3)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所”通“许”。“同音代替”这个规律,又决定了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十分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它的声旁字可以互相替代,如“禽”通“擒”。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互相替代,如“距”通“拒”。我们弄清了通假的来龙去脉,便可以坦然地接受字音推断法了,即从音的假借上去追索,以声求义。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1、“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句中“倍”若释为“一倍,加倍”便无法解出此句的意思,但是“倍”与“背”的读音相近,“背”的含义是“违背”,这样,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释出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受”通“授”,义为“给予”。
3、“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孰”通“熟”,义为“仔细”。
特别提醒: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如:“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通“驻”。如果是“柱”、“注”、“炷”等字就不可以通假“驻”;另外,“住”通“驻”之间,也不能反向通假。
二、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要求我们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当你遇到某一实词,你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符合。这种方法是以夯实课内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它在复习备考中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历年的高考变革均充分体现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导向功能,其“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对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下面几例高考题都充分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
1、1998年全国试题文言文的第四题:指出“其罪当与童贯等”和“帝殊有难色”两句在文中的正确含义。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把握句中“等”和“殊”这两个实词的词义。联系《陈涉世家》中“等死,死国可乎”里的“等”,我们便可想到等义为“相同、相等”,这一义项也符合当前的句意。根据《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今者老臣殊不欲食,乃自强步”里的“殊”,我们可推断“殊”义为“十分、非常”。
2、2000年全国试题文言文阅读的第四小题A项:“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后,跟随旅伴上路。”推断这句翻译是否正确。难点在“随旅进道”,其中“旅”字与《岳阳楼记》中的“商旅不行”的“旅”意思相同,即指旅客,解题时,如果想到“商旅不行”就不难推断A项是正确的了。
3、2001年全国试题文言文阅读的第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B、齐人未附。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解析】选C。A 项,“拔”解释为攻取义无误,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拔二十城”,其中的“拔”即为“攻取”之义。B 项,“附”解释为“归附”,可参考《赤壁之战》中“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C项,“乘”正确解释应为“登上”,例如《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顾兮”中的“乘”即此义。D项,“北”解释为“败逃者”无误,参见《过秦论》中“追亡逐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要狠下工夫,读抄译背,步步夯实,复习中,要以课本为核心,学会迁移,以求解答准确无误。
四、成语印证法
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长期以来习用的”这一定语,说明了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此,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1、敌则能战之。
(《孙子兵法·谋攻》)势均力敌
(敌:相当、匹敌)
2、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有的放失
(的:箭靶)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短兵相接
(兵:兵器)
4、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
(《庄子·齐物论》)
言简意赅
(赅:完备)
从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成语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我们平时是比较熟悉的。借助这些悉的词义,就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词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五、语境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也叫因文定义,即根据所把握的上下文意来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如:
1999年全国试题第11题D项加点词“绝食”若脱离原文,我们就会误解为“断绝饮食表示抗议”。联系上文内容“郡界大水”,我们就会发现它在文中的含义是“没有吃的了”,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
1999年全国试题第14题A项中“出息”指“租息收入”,非“发展前途”。凭空是很难想象出是指“租息收入”,对此,只能到上下文中去查找索解,原文“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提供了一点索解的信息,再到下句“研虽为债数来”,前后的“富”和“债”字把“息”的确切所指昭示得清清楚楚。
所以,我们在备考时,千万不要忽视考纲中“在文中”这一限制,它要求我们具备联系上下文语境的能力。这是我们平时训练的重点。
六、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
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比,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义了。
再如:“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中,借助对应位置上的“正”可以理解它的反义“欹” 为不正或倾斜的意思。
七、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试看下面几个句子: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今以蒋氏观之,犹信。C、楚王贪而信张仪。D、信义著于四海。
在A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在C句中可以看出“信张仪”是个动宾结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B句中“信”也是作“相信”讲。在D句中可以看出“信义”是句中的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语法分析还有助于认识词类的活用,我们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就是依据语法结构。如:
1、名词充当谓语后面带有了宾语、补语,那它就活用为动词了,如:“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杀做肉干)鄂侯”,“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使长肉)骨也”。名词放在动词前且非主语,那它就活用作状语了。如:“而相如廷(在朝廷上)叱之”,“群臣后应者,臣请剑(用剑)斩之”。
2、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那它们就自然活用为名词了,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将军披坚(坚硬的铠甲)执锐(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总结: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数量最多的是实词。同一个实词,在不同的文句中又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尤其在高考试卷的阅读过程中,文言实词的理解和运用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同时掌握并能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推断方法,以便增强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综合练习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 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
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 孔子家语· 颜回》).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 .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 .岂足多哉 多:称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B(之)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则)
善则善矣
此则国人之罪也
D(其)
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一撞 .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 .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 .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 .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 .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 .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答案:11.B 12.C
13.A
14.C)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2005年高考试题·广东卷)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B.候,拜访。前面有动词“往”,明显看出“候”作“等候”不恰当。答案:B。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B. 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都为介词,“和”、“与”之意。B.分别是副词,“将要”;连词,“就”。C.都是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答案:B。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快速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①②④⑥句都是“不惧权势”的直接体现。③句是阴就的赞颂之辞,⑤句是骠骑将军对他的器重;都不是直接表现的。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
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
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
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详解:
【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推荐阅读: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07-24
高中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07-18
文言实词150字06-25
文言文实词翻译09-08
高考语文120文言实词09-29
文言实词120及翻译10-06
120文言文实词高中06-24
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07-05
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09-19
文言文150个实词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