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2024-09-04

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篇一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的十年,是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的十年。十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国际环境波诡云谲,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内非典、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接连不断,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宏观调控的艰巨性空前加剧。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励奋进,坚持科学发展,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六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甚至面临衰退时,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达到10374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末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末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末突破3万亿美元,达到3181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30.7%,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我国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03-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快递业等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迅速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的7.6%转为负4.1%。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中央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夯实发展基础,破解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十六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有效克服了自然灾害频发的不利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02年增长25.0%,年均增长2.5%,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长。2003-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4.9万亿元,年均增长2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7万亿元,2004-2011年年均增长21.9%。投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为历史所少有。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长江三峡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实施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投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形成了一批利于长远发展的优良资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1倍,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在90%左右。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02年的7.3%提高到2011年的8.0%。水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高速铁路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截至2011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6%;公路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增长1.3倍,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增长2.4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349.1万公里,增长1.1倍。旅客周转量由2002年的1.4万亿人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3.1万亿人公里,年均增长9.1%;货物周转量由2002年的5.1万亿吨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5.9万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3.6%。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1.6亿吨,比2002年增长2.7倍。

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2003-2011年,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3.2%。传统业务继续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数快速增加。2011年,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到28510万户,比2002年增长33.1%;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到98625万户,比2002年增长3.8倍。新兴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快递等新兴业务不断涌现,3G移动用户迅猛发展,互联网规模快速壮大。2011年,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5.1亿人,稳居全球第一。

四、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

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21.7%。其中,出口额18986亿美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21.6%;进口额17435亿美元,增长4.9倍,年均增长21.8%。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比由2002年的91.2%提高到2011年的94.7%;机电产品由48.2%提高到57.2%;高新技术产品由20.8%提高到28.9%。与此同时,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机电产品进口753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8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4630亿美元,增长4.6倍。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9亿吨,比2002年增长5.2倍;原油进口2.5亿吨,增长2.7倍。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03-2011年,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164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

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0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只有29亿美元,2011年增加到6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9.7倍。对外经济合作迅速发展。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2倍。

五、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减少了7615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2年末的34.3%提高到2011年末的47.0%。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0部/百人,比2002年提高1.8倍。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开展试点,2011年末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3亿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农村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中央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9万人,在校生2197万人,毕业生663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2万人,在校生2309万人,毕业生608万人,比2002年分别增加361、1405和475万人。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发展成果丰硕。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87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84%。201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288.3万人年,比2002年增长1.8倍。技术市场成交额4764亿元,比2002年增长4.4倍。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9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万人,注册护士224万人,分别增加62万人和100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增加202万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从2009年开始,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201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52个,比2002年末增加255个;博物馆2650个,增加1139个;艺术表演团体7069个,增加448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209万户,增加1035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提高3.8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提高3.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共生产电视剧469部14939集,动画电视261444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03-2011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1063个世界冠军,创造136项世界纪录。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七、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1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6.3%。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8.8%。2011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1255万立方米,比2002年末增长2.1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提高42.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

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和14.29%。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十年极不平凡的伟大历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这些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些伟大成就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铸辉煌的信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优势有所弱化,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等。因此,我们既要坚定发展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坚持用发展和改革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即将掀开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的前景。我们坚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篇二

1 基本情况与做法

1.1 通过招商引资, 建设家禽大型市场

龙泉驿区通过招商引资, 吸引成都市家禽行业协会在成洛路旁建设四川三联家禽市场。该市场位于龙泉驿区西河镇, 项目总投资3亿元, 占地280亩 (1亩=667平方米, 下同) , 建筑面积17.15万平方米, 目前已被入市交易的1400余家商户租用一空。市场内划分为畜禽物流区、小家禽屠宰加工区、畜禽熟食制品加工区。市场年交易额预计达到100亿元, 年宰杀加工小家禽能力1000万只。因市场的规模、档次均属西部一流、全省领先, 被成都市确定为唯一定点的小家禽物流中心。该市场预计在春节前投运, 不仅可以解决当地3000余人就业, 而且可带动成都地区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1.2 市场带基地, 基地带农户

在推进家禽大型市场建设的同时, 龙泉驿区因势利导, 支持市场业主在离家禽市场10余公里的万兴乡鲤鱼村利用空闲宅基地整理后的土地, 同步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目前, 家禽养殖基地一期已经投运并产蛋出鸡, 二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将在春节前投入使用。

1.3 从种源抓起, 打造完整的家禽产业链

为了降低家禽产业链运行成本, 形成区域性竞争优势, 在大型家禽市场和养殖基地基本建成的同时, 近期该区又决定在距交易市场和养殖基地10余公里的龙泉驿区洪安镇土门村投资4000万元, 占地180亩, 建设家禽养殖培训和育雏中心。该中心设计年育雏100万只, 统筹建设育雏中心、培训中心、饲料生产区、专家大院。项目建成后, 在龙泉驿区相距10余公里的三角形区域内, 将形成从家禽育雏、技术培训、饲料加工, 到基地化养殖、集散交易、家禽宰杀、冷藏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成为全省首个区域性家禽产业化大基地。

2 运作方式创新

在建设家禽产业化基地中注重通过投资方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 实现现代畜牧业的高起点发展与突破, 一些成功的探索和做法为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提供了经验。

2.1 国投介入民投, 化解产业链中资金短缺困难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投入是保障和关键。龙泉驿区尝试了“国投介入民投”的投资方式, 由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公司 (以下简称国投公司) 采用“反BT”投资模式, 拉动业主投入共同建设养殖基地, 有效解决了业主前期投入资金不足的困难。据当地有关人员的分析, 由于国投公司的介入, 将单纯利用民间资金逐步积累需要5~10年才能完成的项目, 提前至1~2年就完成, 由此开了全省由政府资金带动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建设养殖基地的先河。一是国投公司代建。由龙泉驿区国投公司与成都五洲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三联公司) 签定投资代建协议, 三联公司编制项目实施规划, 国投公司按照规划全额投资建设养殖基地。二是三联公司回购。项目完工并交付使用后, 三联公司以租赁方式在15年内向国投公司分年支付工程建设成本费用和资金利息。三是统一经营管理。大型家禽市场、100幢标准化养殖圈舍、家禽育雏中心三大项目建成后, 由三联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优先保证龙泉驿区农民进场创业就业, 其中养殖基地的进场养殖户全部为当地农民, 以保证带动当地农民养殖增收致富。

2.2国投联手协会, 破解产业链利益主体协调运作的难题

一定区域形成完整的畜禽产业链, 并不意味着产业链上各个利益主体能协同运转。龙泉驿区与作为业主的三联公司对接, 共同运作各个项目, 有效解决了产业链上强势业主与弱势养殖户争利的问题。一是实施土地整理, 合作社以土地资本与业主对接。国投公司负责修建安居工程, 使养殖基地的农民集中居住, 同时将整理出来的500余亩宅基地交由合作社, 作为现代畜牧业项目建设用地。这样, 不仅使家禽养殖基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推进统筹城乡有机结合, 而且使农民拥有了与三联公司实现“公司+合作社”模式的资源基础, 增大了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二是创新运行机制, 把确保养殖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养殖基地, 三联公司不仅对进场养殖的农户实施统一鸡苗供应、统一投入品配送、统一防疫诊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运销、统一产品品牌的“六统一”的一般性运行管理, 为降低养殖风险, 国投公司还支持专业合作社与三联公司达成“收益保底, 价高随市”协议, 即农民养殖肉鸡, 三联公司保证每出栏一只鸡养殖户最低收益一元, 肉鸡市场价格高于基准价时, 按市场价与养殖户结算。目前, 养殖户每只鸡只需交纳5元的保证金, 即可获得鸡苗供应, 饲料配送, 防疫诊疗, 技术服务和统购统销的全程无偿服务。三是以投资换就业, 把项目建设的出发点放在充分就业上。国投公司通过政府性投入支持业主建设家禽产业链, 始终把产业链吸纳城乡居民就业量作为必备条件。国投公司与三联公司实施的市场、养殖基地和培训育雏中心各个具体项目, 都明确规定了吸纳农民就业、创业的岗位数量。据了解, 全部项目建成投运后, 通过租赁创业、直接就业等方式将创造1000多个创业岗位和3000多个就业岗位。

2.3 推进“三个可持续”, 实现家禽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创建研发中心, 确保种源可持续供应。借鉴现代工业发展理念, 扭住产业研发高端, 建立龙泉驿区现代畜牧种源研发中心, 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小家禽新品种, 确保具有可持续的高品质新种源。二是拓展家禽市场的辐射力, 确保产品可持续营销。三联公司把广东温氏集团等全国知名家禽生产企业和实力雄厚的家禽营销大户引入家禽市场, 龙泉驿区相关部门大力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建立家禽市场网络交易和信息发布平台。三是打造一流品牌, 确保产业可持续增值。目前, 家禽养殖基地已经注册“龙泉山妹子”商标, 并与“北京有机农业庄”开展战略合作, 力争做成全省知名商标和品牌, 这对于推进品牌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产业链整体增值具有重要作用。

3 几点启示

3.1 真心实意扶持带农助农的龙头企业

提升全省现代畜牧业水平, 首要环节在于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引入畜牧业龙头项目, 依托龙头企业“外接市场、内带基地”。一些地方把龙头企业的经济属性片面看成是“与农民争利”、“挤出农民”, 对畜牧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有所放松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没有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参与, 就没有全省畜牧业的现代化;各级政府支持与扶持龙头企业在内涵上提高竞争能力、在外延上带动农民从业, 就是支持和扶持畜牧业。

3.2 辩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致富农民的关系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整合起来, 嵌入畜牧产业链各个环节, 实现在畜牧产业发展基础上的富民增收, 这既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也是各级各部门推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畜牧业发展方式上, 应当借鉴种植业推行“统分结合, 双层经营”的做法, 由业主和专合社实施“统”, 由农民广泛参与实现“分”。

3.3 推进畜牧现代化要立足于畜牧业市场化

养多少、养什么、哪里养, 都应当由市场来决定, 不忽视数量增长, 但也不以数量论英雄。龙泉驿区“先有交易大市场, 再有生产大基地”的做法, 是对畜牧业发展观念的一次创新。要实现这种创新, 就要求我们从政策导向、工作考核、发展评价等各方面相应调整。

3.4 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政府大有作为

3.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篇三

1、成为中部唯一进入全国“3000 亿元俱乐部”的成员

国民经济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从1978年到2007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由39.91亿元到3141.9亿元的跨越,增长77.7倍,年均增长11.7%。成为中部唯一进入全国“3000亿元俱乐部”的成员;人均生产总值实现从735元到35582元的跨越,增长47.4倍,年均增长10.1%,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从10 06亿元到634 06亿元的跨越,增长62倍,年均增长15 4%,近3年连续突破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

2、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三二一”产业排序的城市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30年前,武汉主要依靠重化工业支撑;现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筑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重由11.8:63.2:25调整为4.1:45.8:50.1,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三二一”产业排序的城市。

3、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汉投资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一批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焕发生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力增强,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0.2%;党政机构、行政审批、农村税费和综合配套、社会保障、财税金融、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都取得重大突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武汉外商投资企业1960户,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70多家来汉投资。全市对外贸易额从1988年的3.8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9.62亿美元,增长24.7倍,年均递增18.6%。

4、城市建设改变市民生活

建设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过江隧道、轨道交通及桥梁、公路、码头等重大交通设施,巩固并提升了武汉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加强城区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供气及堤防等重大市政设施建设,改善了市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首义文化区、盘龙城遗址公园、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武汉体育中心等重大文体项目,突出了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推进森林园林绿化、江滩生态游园、汉阳“六湖连通”、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彰显了武汉滨江滨湖、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

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9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实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7 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71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25平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39倍、37.4倍和5 5倍。覆盖城乡、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89岁。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 02年。科技竞争力居全国第三位。

6、政治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30年来,武汉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发扬壮大,对台、民族、宗教和侨务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充分发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

二、经验——解放思想是加快武汉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

1、“两通突破”领全国城市改革风气之先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加快武汉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回首武汉改革发展的历程,但凡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的提出,重大转折和重大胜利的实现,都与思想解放相伴随,都是思想解放的成果。从汉正街创举到“两通突破”,从洋厂长到“武汉模式”,“武汉·中国光谷”从概念到品牌,“武汉新港”从谋划到建设,诸多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才能形成发展的新理念、改革的新举措、开放的新格局。

2、“敢为天下先”开创多个全国“第一”

在全国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后,武汉在各个改革阶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1979年,武汉市率先恢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1984年率先进行“两通突破”的改革,实行对外对内全面开放,开展了商业管理体制和商品批发体制改革;聘请了全国第一个洋厂长,开办了全国第一家技术市场;1986年,武汉商场改制,成为全国第一家同时拥有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大型商业公司,并在1992年成为全国第一家异地上市商业公司;1987年创办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创业中心;1988年组建全国第一家企业兼并产权交易市场。

3、改革以市场为取向

城市综合改革之初,在多数试点城市选择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情况下,我市根据自身优势和条件,按照突破条块分割、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作用和以流通改革促进生产、分配、消费领域改革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指导思想。在其后的各个改革阶段采取的重要举措,都坚持了以市场为取向。

4、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

始终坚持把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是武汉市改革开放的突出主题。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经济社会要取得巨大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0年来,我市在以改革促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环环紧扣、层层推进的改革发展方略。

5、坚持党的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武汉走在改革发展前列的根本保证。30年来,武汉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不断增强信心和决心,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作为全市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未来——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重大跨越

1、向更加注重民生方向解放思想

武汉要有所作为、有所超越、有所突破,必须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重大跨越。

要进一步把思想从安于现状中解放出来,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在发展目标、方略、方法、道路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进一步把思想从因循守旧的观念和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要进一步把思想从封闭狭隘、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以世界眼光来谋划武汉的发展;要进一步把思想从片面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全面协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理念;要进一步把思想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推动思想向着更加注重民生的方向解放。

2、建立“两型社会”体制机制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核心是改革创新,动力也是改革创新。要探索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应城市化发展新路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探索促进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

3、力争8年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

武汉追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发展。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筹划培育和发展钢铁、汽车、石化、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等8个千亿元产业,同时培育有可能达到千亿元产值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食品工业,以及达到百亿元以上的生物医药、旅游休闲、金融业等。力争通过8年左右的努力,使武汉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继续搞好为重点企业的服务,研究出台支持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4、实现民富,促进民享,保障民安

要立足实现民富,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进群众充分就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努力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要立足促进民享,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立足保障民安,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5、让政绩体现在以人为本上

4.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的讲话 篇四

”。提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再加快发展速度;扩量,就是“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松原;增效,就是实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晋位,就是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四个战略,壮大石油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两个支柱产业,培育电力、建材、医药、旅游四个优势产业,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石油化工城、绿色食品城和生态旅游城建设步伐。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以上,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年均递增15-1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0-65亿元,比2005年净增35-40亿元,增长1.5倍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63:2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500元、650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倍和0.8倍。

应该说,确定这样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感到,松原经济总量还不大,去年全市gdp实现284.8亿元,不如南方发达地区的一个县,之所以确定未来五年较高的增长目标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较低基数之上的,是低水平基础上的增长。同时,我们确定这样一个较高增长速度只是自己与自己比,与一些先进地区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现松原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速。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省各市州也都在为振兴老工业基地而你追我赶,奋力“快跑”。面对这种竞相发展的局面,我们必须“加速快跑”。另一方面,松原已经具备了“快跑”的条件。一是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松原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gdp增速达到18.2,“十五”期间gdp年均递增14.8,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速达到18.3,到8月末,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4.6,收入进度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特别是乾安县,2001年财政收入仅1.1亿元,到今年末可达到5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可达到1700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27.2;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91。过去我市地方工业一直亏损,处于全省末位,目前工业利润排在了全省第四位。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到19-20,工业增速将达到35,第三产业增速将达到17。由此可以看出,我市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实现未来五年年均递增15的发展目标是完全可能的。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我市是1994年建立的市级财政体制,2001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4.1亿元(含农业税2.4亿元)。2002年以来,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0.2亿元(扣除农业税2.4亿元),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可达到25亿元以上,比2001年净增13-14亿元,翻一番多。同时,预计今年工业利润可实现70亿元左右,是2000年的近4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800元和3092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87和111。可以说,我市经济已打破了长期以来只注重发展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状况,呈现出了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的良性发展态势。经济总量明显扩大。预计今年全市gdp可达到360-3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4倍,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可实现150亿元,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比2000年增长1.7倍,其中工业投资96亿元,占总投资的64,特别是地方工业投资达到了42亿元,占工业总投资43.8。招商引资达到73亿元,比2000年增长3.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实现165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达到32亿元,比2000年增长7倍。粮食产量可达到110亿斤,连续四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达到1.5亿度,同比增长21.5。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二四二”(石油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电力、建材、医药、旅游四个优势产业,为油田及一汽两个配套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预计今年三次产业比重将由2000年的32.6:43.7:23.7调整到25.1:54.6:20.3,一产业比重下降7.5,二产业比重提高10.9,二产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全

国平均水平(53.07),经济发展已经由农业主导型转变为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2年以来,我们通过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狠抓项目开发,相继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全市共开发建设工业项目116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项目324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1个。已建成投产项目710个,其中规模以上的206个,较大的有吉林油田百万吨原

油扩产、前郭石化分公司催化改造和加氢重整、市炼油厂30万吨石油产品深加工、长化集团18万吨合成氨和30万吨尿素扩产、吉安生化50万吨玉米深加工扩产、华润赛力事达30万吨玉米深加工、前郭裕丰米业10万吨稻米加工、吉林不二蛋白1万吨大豆分离蛋白、前郭德大5000万只肉鸡饲养、扶余冀东80万吨水泥、吉林亚泰30万吨水泥等项目。正在建设的规模以上工业项目162个,较大的有吉林油田120万吨产能建设(今年产量可达570万吨)、长化集团30万吨合成氨和60万吨尿素扩产、前郭炼油厂2万吨聚四氢呋喃、松原吉安生化21万吨冰醋酸和5万吨乙酸乙酯、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公司12万吨无水酒精、扶余嘉实10万吨花生和20万吨大豆深加工等项目。现在看,这些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产生效益,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利税68亿元,这将为松原经济快速发展增添后劲。二是有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从资源上看,现已探明石油储量11亿吨,天然气储量185亿立方米;粮食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的阶段性水平,而且粮食增产的空间很大,目前仍有40的耕地种植经济作物;有草原53万公顷,年产优质饲草35万吨;境内江河总径流量近400亿立方米,是省内几个为数不多的不缺水城市之一,工业用水成本低,每吨仅为1-1.5元,这为松原未来发展特别是加快工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区位上看,我市地处长哈经济带中间,交通便利,有四条铁路和五条国省干线公路通过。特别是随着投资30亿元的203国道今年10月份的建成通车,松原将成为联结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8市14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是有一定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今年,我们组建了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培养全市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前不久,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签订了科技人才合作协议,与这些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开发园区、研发基地和科技人才服务中介公司,中科院专家将担任我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顾问。近几年,通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抓工业、上项目、懂经济、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这为我市经济“快跑”提供了有效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四是有较好的思想基础。2002年以来,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我们连续四年开展了解放思想系列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全市上下形成了集中精力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各级班子团结和谐,各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从而为实现“快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不利因素。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少,地方工业比重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难度比较大;经济发展外向度较低;财政实力不强,特别是地方财力较弱;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和人才还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现存的体制和机制还在一定程度上障碍着快速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

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实现松原新跨越,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未来五年,我们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继续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实施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加速工业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在石化工业上,计划投资730亿元,重点实施87个重大项目。主要有,投资329亿元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投资37亿元的前郭石化分公司45万吨合成氨和80万吨尿素、投资21.6亿元的长化集团“60-85”扩产改造和100万吨复合肥、投资23.5亿元的100万吨烯烃、投资18亿元的前郭350万吨油页岩综合开发、投资18亿元的250万吨粗甲醇、投资4亿元的长岭天然气制取甲醇、投资3亿元的48万吨精甲醇、投资12.3亿元的吉林石油集团6万吨甲基丙烯酸甲脂及有机玻璃、投资6.7亿元的松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丙烯酸及酯、投资2亿元的前郭炼油厂4万吨聚四氢呋喃扩产、投资16.2亿元的前郭石化分公司2万吨氨纶、投资2.6亿元的吉林石油集团公司二氧化碳塑料生产线等项目。到2010年,全市油气当量达到900-1000万吨,原油炼制能力达到350万吨左右。在农畜产品加工上,计划投资276亿元,重点实施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牛、羊、猪、鸡等8大类农畜产品共136个深加工项目。玉米深加工方面主要有,投资35亿元的吉安生化30万吨玉米乙稀和60万吨酒精、投资13亿元的扶余100万吨玉米深加工、投资5亿元的华润赛力事达120万吨玉米深加工扩产(今年60万吨深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4亿元的大连松源集团前郭50万吨玉米深加工、投资2.4亿元的吉林石油集团公司10万吨山梨醇等项目。到2010年,全市年加工转化玉米能力达到500万吨。水稻、大豆、马铃薯深加工方面主要有,投资1.3亿元的扶余100万吨马铃薯深加工、投资3亿元的吉林不二蛋白2.8万吨大豆分离蛋白扩产、投资5000万元的前郭裕丰米业20万吨稻米深加工扩产等项目。牛、羊、猪、鸡深加工方面主要有,投资6.3亿元的隆迪国际集团前郭1万头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投资5亿元的长岭县100万只肉羊系列产品加工、投资1.47亿元的扶余福润集团120万头肉猪加工、投资5.6亿元的吉林德大和江苏雨润1亿只肉鸡加工等项目。到2010年,全市年加工肉鸡1亿只、肉猪200万头、肉羊100万只。届时,“两大支柱产业”可实现增加值375亿元以上,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在电力、建材、医药、旅游等优势产业上,重点建设投资43亿元的大唐长山热电厂120万千瓦扩能、投资6.5亿元的吉林石油集团公司热电厂二期12.5万千瓦扩能、投资7.8亿元的长岭县风力发电、投资4.8亿元的乾安县风力发电等12个电力项目,到2010年,全市装机总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30万千瓦);重点建设投资3.3亿元的松原市蓝资科技有限公司200万吨凝石、投资1.2亿元的冀东水泥200万吨扩产、投资1亿元的亚泰水泥100万吨扩产等34个建材项目;重点建设天达动物药业生物制药等8个制药项目;重点建设查干湖、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把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把郭尔罗斯、蔡家沟、弓棚子、雅达虹等市级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水泥制品、石油配套、木材加工等特色工业园区和省级开发区。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通过培育支柱和优势产业、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300个重大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92个,投资992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93亿元。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年均增长23,比“十五”期末增长1.67倍,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由目前的49.5提高到59。

(二)着力破解“三农”问题,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产量稳定在550万吨的阶段性水平上;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努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力争提高20;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00个,带动农户23万户;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力争使其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积极创新农村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十一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4。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助推经济提速快跑。

“十一五”期间,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达到1700亿元。一是加大三次产业投资。突出抓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投资1200亿元,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重点抓好总投资30亿元的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三江一河”防洪除险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加强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投资,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加大交通建设投资。计划投资165亿元,重点建设302国道松原段高速公路、301和102国道一级公路松原段、203国道高速路市区北绕越线、龙华松花江大桥、松花江四桥及松原至哈尔滨二级路,形成与周边大城市1.5小时的快速通道。加快松花江下六家子码头建设,年吞吐能力达到100万吨。三是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按照省电网总体布局,建设50万千伏大型变电站1座,新建66千伏变电所18座,2010年,全市供电总容量达到1000兆伏安。

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根本途径是招商引资。我们要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努力在招商引资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求创新,在招商规模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到2010年,争取引进10家跨国公司,累计引进域外资金825亿元,年均增长30。

(四)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切实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计划投资185亿元,重点抓好沿江开发、松花江三桥、江南公铁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中,沿江开发工程计划投资9亿元,通过江堤内扩开发537公顷城市用地,建设9.5公里带状公园。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高中心城市集聚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3个县城和太平川等10个重点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市本级gdp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超过38亿元。市区人口达到60万人左右,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

(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努力建设“平安松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5.努力实现衡水市工业发展新跨越 篇五

努力实现衡水市工业发展新跨越

摘要:衡水不沿海不靠山,矿产资源匮乏,多年来国家没有在这里投放大的项目。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市,怎么办,怎么干?该市市委、市政府认为,衡水特色产业群体规模较大,但单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空间布局散、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对衡水工业进行整合,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努力实现衡水市工业发展新跨越。

关键字:工业、产业结构、经济、调整

 衡水简介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界于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东部与沧州市的东光县、吴桥县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的深泽县、辛集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的南宫市、新河县以及山东省武城县相连,北部同保定市的安国市、博野县、蠡县和沧州市的肃宁县、献县、泊头市交界。

 经济发展概况

去年年的形势继续看好,经济状况继续看好:“增长加速,亮点增多,支撑有力,后劲增强”。前三季度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5.2亿元,增长10.1%,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1-10月份国有及其它类型经济项目完成投资41.9亿元,增长20.8%,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长45%,显示了我们的特点。财政收入完成18.2亿元,增长36.1%。外贸出口完成136亿美元,增长55.7%,高于全省42.3个百分点。出口总值由1997年的全省第11位上升到第7位。

 工业发展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明显的特征是企业的最终追求目标由原来单纯量的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并重,生产经营由计划约束模式转向市场引导模式。衡水工业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纺织,轻工,建材,食品,机械,医药,冶金等为支柱行业,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型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石油,钢材,水泥,化肥,电机,棉纱,棉布,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电池,染料,化学制品,水泵,暖气片,家具,保险柜及工艺品等.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国优,省部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制约特征的逐步强化,工业企业已由不管企业大小、新老同吃一锅“计划饭”转变为带有明显竞争特征的优胜劣汰,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起到了拉动一、三产业并进的作用,但是诸如拼材料、拼设备、拼能源、拼环境的工业发展之大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结构仍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其表现为:

一是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传统、初级产品多,“四高”产品少; 二是企业经济规模化程度偏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市场竞争力不高;

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明显,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开工不足,产品低价竞销,企业效益下滑; 四是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偏弱,缺乏发展后劲。

因此,加快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当前实现提速、增效的紧迫要求。这也是促进工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迫切的战略任务。

 “工业立市”战略的重大意义: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实现衡水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举措。衡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基础薄弱,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 1

略,舍此别无他求。

首先,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抓住了工业发展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关键是保证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取决于工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的繁荣富强靠的就是工业化。工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工业是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工业是城镇化的“助推器”,工业是吸纳就业的“强磁场”。

其次,我市经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发展滞后,抓住了工业就找到了解决制约发展的“撒手锏”。经济欠发达地区各有各的劣势,但共性劣势是没有把工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没有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衡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就欠在工业、“差”就差在工业、“弱”就弱在工业、“穷”也穷在工业。

第三,充决定工业发展的是人而不是“物”,加快工业发展必须打破“唯资源论”。用辩证的眼光看,我市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我们有丰富的农副产品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十大特色产业优势,这是我们加快工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只要我们善于研究比较优势,善于发挥比较优势,就完全可以“无中生有”,在“沙漠”上创出一片“绿洲”。

 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工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的两重性。它既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阶段性工作。在整过程中,应按照“三结合”、“三条主线”的原则,在调整中求完善,在完善中求提高,最终实现工业结构的合理化、最佳化。

“三结合”

一是结合市场需求的原则。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在市场需求的变化当中寻找和确定企业近期、中期、远期的调整方向。

二是坚持与国家产业政策紧密结合的原则。以此作为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指南,能够有效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并且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产品;

三是与本地实际、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势利导,不拘形式”应成为一贯坚持的调整原则。

“三条主线”把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为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条主线,从环境上求优化,从机制上求创新,从效果上求最佳,是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全面推进的必由之路。

一是以培植骨干龙头企业为目标,加快大公司、大集团的组建、完善,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造,确保一批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放、帮、活”相结合,深化国有集体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是抓好产权多元化机制到位,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到位,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到位,实现机制活企。

三是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实施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改善环境,使所有制结构调整到一个适当合理水平。产品结构调优。结合企业实际,以现有产品的再延伸再提高为重点,变“初、粗”加工,为“高、精、尖、特”,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 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措施

加快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的紧迫要求。工业结构调整,一是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二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三是与本地实际、企业实际相结合,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调佳。据此,提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建议方案。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放在工业结构调整的首位。

1、要实现由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向以推进现有企业技术进步,搞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向转变;

2、要实现由只顾当前生产经营,忽视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技术储备的短期行为,向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的方向转变

3、要实现由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主要依靠外来技术,向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并举,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方向转变;

4、要实现由以数量、速度为中心,主要依靠资金、物质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增长的方向转变。

二、以改革的思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有机体,旧的运行机制已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这也是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和保障。继续走代管、兼并、切块搞活等改革的路子,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相关联,使小微亏企业向优势骨干企业靠拢,最大限度地盘活、用足存量资产,壮大企业实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活化机制,规范动作,增强企业创新的自主权,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保证创新、调整的迅速开展。

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建设,是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的关键。强化已建立的17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技术开发资金,实行独立核算,动态管理,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技术中心建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中心,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中心,成为行业排头兵企业

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品结构。

1、实施一大批采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利用瑞典先进的聚酯印刷网织机,发展我市传统的丝网项目,引进意大利大型管罐缠绕生产线改造我市落后的玻璃钢传统生产式艺等。

2、抓好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如生化药品等,不断谋划,滚动实施。

3、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国际市场。

4、继续加强产学研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1、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企业可通过贷款、集资、联合、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筹资融资,还可通过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加速设备折旧,盘活积压资金,变闲置资产为活性资产等方式,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2、增加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市、县两级财政在预算内要保证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资金,产学研资金足额到位,并应根据财政实现状况逐年有较大增长;改善财政资金结构,增大无偿比例,减少有偿比例。

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大协调、跑办力度。

工业结构的调整是个系统工程,特别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不单是企业要有积极性、主动性,还必不可少地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引导、协调、跑办的责任,与企业一道努力用足、用好每项国家政策,沟通衔接好与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金融机构及各级财政部门的关系,把我们的企业介绍、推荐出去。使国家、地方对企业支持的一切政策尽量大限度地惠及到我市企业,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总之,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充满必胜信念,聚集各界力量,全力以赴抓工业,集中力量干工业,以工业经济的率先突破推进衡水经济的跨越发展。 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衡水市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路径已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而是要在科学发展

观的指导下,走具有衡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跨越发展,又要绿色家园,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既依托现有基础,又不依赖现有基础,坚持用现代理念抓工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要保持高速度,又要保证高质量,坚持质量与速度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大开放,发展大产业,培植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全力构筑工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衡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参考文献

6.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篇六

卓 晓 静

(2011年6月10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潜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历史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的新潜山而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潜山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五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追赶跨越、崛起争先”主题,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群,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抓发展、促崛起、创和谐的壮丽篇章。

——这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五”末均实现了翻番或多倍增长。五年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4.9%、25.7%、37.2%和20.8%。工业振兴工作跃居全市先进行列,“十强”、“二十佳”等一批企业群体加速成长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9家增加到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8%,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工业化率由34.2%提高到47.5%。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天柱山相继迎来吴邦国、回良玉等十余位国家领导人密集视察,全县游客量由98万人次增至239.4万人次、年均增长19.6%,旅游总收入由2.8亿元提高至9.37亿元、年均增长27.3%。农业特色产业加速扩模增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4家发展到33家,省级龙头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5家。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活力得到新提升的五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林权制度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集体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非公经济比重显著提高。五年间,累计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获全市考核二等奖;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9043万美元。县开发区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征迁安置和项目建设提速推进,建成区面积达10.2平方公里、净增企业70家,华茂纺织二期、卫康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牵动发展的项目正抓紧建设,区内工商税收由1400万元增加到8965.2万元,核心增长极作用不断增强。旅游度假区建设取得进展,建成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皖镇综合项目。源潭、黄铺等一批乡镇工业聚集区不断发展壮大,入区企业累计达160个。建成运营4个农民工创业园。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的五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6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净增8.8平方公里。相继建成老城区广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40余项市政重点工程和一批城市地标性建筑,完成城区4条主干道路景观整治和5条河道疏浚治理,开通新型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组建运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功引进华润苏果、苏宁电器、新百百货等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城市日益增大、长高、变美。小城镇建设在全市“宜城杯”竞赛中屡创佳绩,城镇化率由34.6%提高到42.8%。源潭镇被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荣获“中国刷业基地”、“全国文明村镇”和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称号。6个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1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建成“村村通”公路663.3公里,完成3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省“江淮杯”竞赛中连年获奖。六潜高速潜山段建成通车,县城南外环正在抓紧建设,农村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以水吼燕窝为代表的一批村庄整治建设新亮点不断涌现,“两镇二十六村”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稳步推进。

——这五年,是以人为本狠抓投入,人民群众增添新福祉的五年。先后实施38项民生工程,完成47件实事工程,分别累计投入资金11.5亿元、12.6亿元。发放涉农补贴资金4.8亿元、各项政策性农业保险金2174万元。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4%。争取获批建设廉租住房4066套。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108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减少贫困人口4.2万人。新农合覆盖率达99.1%,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8%。我县成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建设取得新成效的五年。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县职教中心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新增省市示范高中6所,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6457万元。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开发专利产品达109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改成效初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力度加大。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所,完成1902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我县先后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综治维稳工作连创佳绩,获评省级平安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防汛救灾等突发应急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这五年,是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的五年。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大力加强“设岗创星”、“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等载体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全县党组织发展到1022个、党员发展到22803人。着力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146个,村干部待遇明显提高。充分运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成果,出台14项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干部活力工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持续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小金库”、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领域专项治理,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连年位居全市优秀等次。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人大和政协工作得到加强。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武装、统战、群团、党史、档案、老干部等工作创出新业绩。

综观五年来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大家感同身受。尤其可圈可点的是,五年来,我们在强县的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与“十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31.96亿元增至77.88亿元,翻了一番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跃过三个亿元台阶,从1.36亿元增至4.23亿元,一批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群体正在崛起,全县财政收入迈入年亿元增长期。县域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县域经济综合考核,我县动态指数排名晋升至第一方阵第2位、荣获表彰奖励,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五年来,我们在富民的实践中取得了新成效。与“十五”末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0元增至3989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0134元增至2916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3336元增至831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62亿元增至27.26亿元。电脑、汽车走进普通百姓家庭。五年来,我们在构建和谐上实现了新进展。“十一五”末,全县享受新农保69898人,城乡低保27193人,农村五保5119人,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2449人。五年间,累计兑付新农合补偿资金1.74亿元,支出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1288万元,发放农村贫困学生资助金2326万元;全县26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各类住房保障,3500户农村家庭危房得到改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五年来,我们在聚能蓄势上开创了新局面。相继成功争取获批省级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源潭经济开发区;天柱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即将迎检,打造了“天柱山瓜蒌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潜山新名片,望东高速潜山(南)出口、下浒山水库等牵动县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县开发区扩区、县城跨河发展等重大规划即将付诸实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实力偏弱、产业层次偏低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应对区域竞争的压力仍然在增大;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发展要素制约仍然较为明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较重;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仍需进一步改进,工作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重点抓推进,克难攻坚求突破,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五年来,面对发展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我们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不动摇,突出强工、兴旅、重农、建市和改善民生等主攻方向,着力推进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和旅游经济提速提质发展,全县正向着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多区并举”,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格局加速迈进。实践证明,发展才有形象,发展才能得到尊重,发展才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

——必须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第一抓手,以招商引资汇聚资源,靠项目建设壮大总量,全力争创加速潜山崛起新优势。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借力发展,不断硬化手段和措施,加快构筑承接产业转移大平台,全县省级园区发展到3个,催生了一批重点乡镇园区;强势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吸引了华茂纺织、华润苏果等一批品牌企业相继投资潜山,培育壮大了卫康、华业等一批产业龙头,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扩大开放是推动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发展,潜山的各项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脚踏实地干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潜山长远发展的实事好事,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五年来,我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办成办好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和实事工程,谋划推进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国家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县、环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等一批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实践证明,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心中,坚持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才能营造出广大群众支持发展的氛围;只有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才能不断蓄积能量、积累动力,潜山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注重在改革发展中确保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环境中促进改革发展。五年来,无论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矛盾,还是处置持续强降雨、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我们都能及时应对、有序疏导、有效化解。实践证明,只要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建立完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平安潜山建设,就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必须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第一保障,不断优化政治生态,凝聚发展合力,为推动潜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五年来,我们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不断完善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领导领衔推进机制,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全县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大兴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求真务实之风,只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同频共振,不断巩固优化良好的政治生态,潜山就一定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一定能稳步前行、阔步前进。

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是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进步最为明显的时期,也是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具成效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扎实苦干,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十二届县委,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未来五年正值“十二五”时期,是潜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我们将面临国家继续促进中部崛起、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和扩权强县等诸多机遇,我们将相继迎来望东高速潜山(南)出口、下浒山水库等一批对潜山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建设,我们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都是支撑潜山在未来五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我们也面临县域发展竞争更为激烈、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重大挑战。总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善于抓住用好战略机遇,积极主动应对挑战,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凝聚一切力量,我们就一定能把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黄金机遇期”成为“黄金发展期”,推动潜山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长时期的发展。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追赶跨越、加速崛起”主题,围绕“十亿财政和撤县建市”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和城镇化四大主战略,牢牢把握改革创新、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四大主抓手,突出工业产业、特色农业、旅游升级、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五大主攻点,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努力建成皖江城市带生态产业承接示范县和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人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十亿财政和撤县建市”目标如期实现,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加大力度推进实施七大战略性举措: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引进合作、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打造百亿优势产业。围绕培植“亿元项目、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加大产业发展推进力度,主攻机械机电制造、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打造县域跨越发展增长极。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步伐,着力推进产品技术升级,优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全力争取各级财政引导资金支持,加快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一批新的增长点。力争“十二五”末,打造百亿产业集群2个、50亿元产业集群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培育强势企业梯队。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骨干企业翻番、中小企业成长等计划,推进以“十强”、“二十佳”为重点的企业内生式成长、裂变式发展,奋力锻造工业脊梁。力促卫康医药产业园、精科大马力拖拉机、华业香料工业园、中合机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建成达效。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力争“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6家以上、超亿元企业5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250家,2家以上企业成功上市。鼓励企业创新创优创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积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力争每年新增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3件以上、省质量奖企业和省级技研中心各1-2家。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积极申报省“861”项目和点供用地项目,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深化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组建运营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积极引进县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紧密联系企业用工需求,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力争建成一所高等职业学院。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多渠道解决企业职工住房困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强化工业用电保障。

(二)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推动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15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以上,跨入中国旅游强县行列。

以大品牌赢得旅游客源大市场。进一步提升天柱山5A旅游区品牌,确保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举成功,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强势推进天柱山主题形象宣传和重点客源市场营销,推进天柱山与国内外大旅行商和周边大景区无障碍旅游协作,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节庆品牌,大力巩固和拓展长三角、港澳台、俄罗斯等境内外客源市场。加快天柱山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步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促天柱山旅游发展公司改制上市,加速旅游市场化进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外来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旅游开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进景区创A、乡镇创佳、旅行社创强、宾馆和农家乐创星,全面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努力实现天柱山旅游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以大统筹促进旅游资源大开发。加快建成大龙窝索道、大型交通换乘中心、东关新游线、三祖寺二期、虎头崖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俄罗斯休闲疗养基地等项目。积极推进天柱山后山开发,建设梅城—龙潭—茶庄旅游公路,力争建设积翠谷索道,构建景区游线大循环。进一步完善全县统一的大旅游管理格局,推动天柱山景区与县城、度假区及周边涉旅乡镇一体发展、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孔雀东南飞、大小乔、程长庚、张恨水、薛家岗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争每年都有新亮点、新卖点。推进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宗教寻根、地质科考、体育健身、戏曲民俗等特色产品集群发展,实现旅游产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抓住下浒山水库建设机遇,以提高旅游可进入性为突破口,打造天柱山—浒山湖—金紫山—板仓新游线。顺应旅游消费升级大趋势,统筹“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发展,开发更多富有潜山特色、便于携带的高品位旅游商品。以大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推进城镇开发和城镇改造,科学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商业街区,加快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建设。以度假区为主平台,大力创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创意示范区。积极引进家乐福等知名商贸企业,建成“全能国际物流园”、皖西南粮食交易中心和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着力打造皖西南物流配送集散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流通服务业态,支持发展信托、典当、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优先发展咨询、评估、广告、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力争“十二五”末限额以上企业达80家以上。完成商务、粮食、交通等系统企业改革改制。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发展面貌显著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抢抓国家加大“三农”投入尤其是大兴水利的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争取、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抗旱水源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引导组织农民兴建和管护小微型水利设施,大幅提升农业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实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成45座水库除险加固。抓好粮、油、棉核心示范区建设,稳定种植面积,建设高产稳产标准粮田20万亩。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六大特色产业提质提效发展,着力培育、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整合与创建,全面形成“有生产基地、有龙头企业、有营销组织、有特色品牌、有流通市场”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农产品标准、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进超市。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农业。五年内,力争山区乡镇人均拥有茶、桑等多经园2亩以上,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省市级龙头企业40家以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家以上,培育省名牌农产品8个以上。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整合资源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做大做强农民工创业园,以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和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培育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参与土地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工作,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完成9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力促乡镇经济竞相发展。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分类考核,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自我积累,加速自主发展。五年内力争乡镇财政收入翻两番,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引进建设一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逐步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培植一个特色凸显的主导产业,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充满人气、富有商机、富有魅力的城镇经济功能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商贸重镇和农特产业之乡。比照省扩权强镇试点政策,扶持重点乡镇加快发展,力争涌现更多扩权强镇新成员,倾力培育1-2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经济强镇。

(四)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瞄准建设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安庆次中心城市和撤县设市目标,坚持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相结合,加速构建以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支撑,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星罗棋布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做大做靓风景旅游城市。以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为引领,按照“一带五区五节点”的空间架构,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成桃园路棚户区改造、原种场地块综合开发、北门河综合改造、客运中心、县城至黄铺快速通道等骨干工程,合理布局特色街区,全面做好“增绿”、“添亮”、“活水”文章。加快建设市民广场、二乔公园、雪湖公园和潜水一河两岸景观长廊等休闲景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优化旅游城市环境,努力打造生态良好、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极具文化元素的魅力之城。坚持核心起步区优先、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聚集人气项目优先、公共配套服务优先的原则,推进县城跨河发展,加速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居住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运作力度,力争早日撤县设市,使潜山真正成为皖西南“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璀璨明珠。

做强做优小城镇群体。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完善小城镇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生活小区等功能区,提高小城镇产业和人口综合承载力。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坚持建管并重,努力建成产业集聚区、人口集中区、和谐社会示范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集群。力争源潭建设镇级市。

做精做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重点建好40个新农村示范村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环境监管、新型公交、公共文化服务向村级延伸。科学编制实施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引导村庄整治、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推出一批新的村庄整治精品,高标准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五)大力推动开放发展,在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坚持自主增长和借力发展并举,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环境打造并重,奋力推进皖江示范区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新活力。

着力在平台建设上求突破。致力于打造实力园区、特色园区、生态园区、高新园区,进一步强化政策统一、流程规范、公开透明、管理一体的征迁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县开发区“园区倍增”计划,推进建成区功能整合和“腾笼换鸟”,实施西进北拓工程。致力于打造沿国省道工业经济走廊,推进源潭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聚集区扩容升级,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专业化园区。到2015年,县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实现工商税收4亿元;源潭开发区税收超亿元,3个以上乡镇工业聚集区税收超千万元。致力于打造依山连城傍水、内涵丰富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抓紧建立健全度假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标准编制实施各功能板块控制性详规,做到以好的规划引导优质项目、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以超前的征迁安置加速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建成国际商务旅游度假中心、温泉养生度假中心、皖文化园等大型旅游综合体,显示出“养生之城,休闲之都”的强大市场吸引力,真正实现与天柱山风景区互动互补和一体化发展。

着力在招商引资上见实效。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树立“招大引强”的鲜明导向,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交流合作,力争在引进中国和世界500强上取得突破。准确把握产业转移新动向,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产业、资源、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招商,坚持挑商选资,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为标准,提高引进项目档次和质量。根据县域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编制、包装、推介一批精品项目,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大型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城镇、新农村和社会事业建设招商引资上取得新进展。积极寻求与发达地区政府、商会、企业集团共建园区,争取县开发区成为省级合作共建试点园区,推动产业组团式承接、园区联接式发展。切实提高外贸外资外经工作水平。着力在环境打造上创优势。狠抓硬环境改善。立足于提升皖西南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地位,极力争取合九铁路复线、阜景铁路通达潜山,力争天柱山至花亭湖等周边景区旅游公路获批建设,重点推进安庆—天柱山快速通道项目,谋划争取安庆至天柱山轻轨项目。建成望东高速潜山(南)出口,完成105、318国道潜山段改造改线和209省道拓改,大力实施县乡干线通畅工程,完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全面加快水、电、路、气、信息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狠抓软环境提升。进一步消除各种有形无形壁垒,支持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效能问责,从速从严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全面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接轨国际的商务环境。

(六)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让全县人民永享青山绿水,永沐碧水蓝天。坚持以规划引领生态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科学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坚持循序渐进,把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产业融入具体项目中,放大“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品牌效应,积极向上寻求项目资金支持,分期发展一批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生态园区,创建一批生态村镇,以项目化、时序化和制度化,确保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以创建促进生态改善。围绕“城市、生态、人文”主题,推进“山、水、城、绿”融合,加强城区生态建设,注重保护、建设好城区及周边地区饮用主水源,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日处理5万吨污水处理厂,力争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扎实开展生态村镇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村庄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切实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力争进入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行列。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管理,建设一批生态型、节能省地型住宅小区,适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坚持以生态文明推动社会文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以产业支撑生态发展。积极鼓励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等优势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林业,逐步实现种植基地化、养殖小区化、经营产业化。强化政策导向,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消耗、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生态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和生态化改造,为科学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加快推进石材加工、砂石开发等资源型产业向“两型”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好生态旅游业整体规划,推进生态型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加快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深入推进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55%。持续跟踪落实县城防洪、大别山生态屏障功能区等重大项目,力争新增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七)大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推进和谐潜山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最大程度地增加群众福祉,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更加享有尊严,更加心情舒畅。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拓展提升民生工程和实事工程,坚持每年办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优抚安置、救济救灾等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积极探索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三保合一”,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达70%以上。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高度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解决1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努力防止房价等物价过快上涨。

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优化调整教育布局,完成二中搬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结合推进政务新区建设,统筹建设综合性为民办事中心和各类活动中心。建成县综合档案馆。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

更加注重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积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黄梅戏演艺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传媒业,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县。

更加注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做好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落实“六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县。继续推行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高度重视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统战、武装、工青妇、工商联、民族宗教、对台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解决好征迁、安置、劳资纠纷等领域凸显的矛盾和问题。加快构建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强化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努力把潜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稳定的县份之一。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县,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必须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潜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面对“十二五”发展中的众多机遇,面对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和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面对发展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凸显的社会矛盾,迫切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推进潜山转型升级、富民强县的重大实践,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务求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要在形成科学发展共识上见实效。立足于发展仍然不足的最大县情,顺应全县58万人民的愿望和期盼,切实增强又好又快的使命感、能快则快的紧迫感,更加注重发展特色经济,更加注重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坚定不移地推进加快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上见实效。充分用好用活皖江示范区先行先试权,敢于推进发展,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勇于善于破解发展要素瓶颈制约,解决好征迁安置、项目推进、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难题,推进好重点领域改革,绝不能在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中贻误发展良机。要在提振精神状态上见实效。始终保持立大志、创大业、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政治生态,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和立足安庆县域发展第一方阵,自加压力与强者争,自寻对手与快者赛,抢抓机遇,提质提速,奋力赶超,努力保持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二)坚持干事创业导向,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要牢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注意选拔经过实践锻炼和重大考验的优秀干部,注意选拔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真正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继续深化拓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工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对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使干部在多岗位、多方面锻炼提高。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议事决策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团结共事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既要考核招商引资、园区突破、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的“显绩”,也要考核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维护稳定等社会进步的“潜绩”,并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广大干部一门心思干事业、抓落实、促发展,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具体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着力巩固执政基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不断创新“三级联创”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难点村”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建设,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断夯实党组织的基层基础。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共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让那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留在基层、留在群众中间。以乡镇领导班子和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理出科学务实的新思路、选出奋发有为的新班子、换出风清气正的新气象,特别是要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带头人作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守信用、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干部队伍,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潜山跨越崛起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要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要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切实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绝不能以口号代替行动,以会议代替贯彻,以文件代替落实。要力戒浮躁之气、浮夸之风,努力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建立健全重要工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领导领衔、一线会办、督查督办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五)健全完善惩防体系,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是一项事关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继续加大源头防腐工作力度。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党员干部讲操守、重品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努力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境界高尚,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防止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执纪审批、管人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和日常教育管理,努力使干部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干部权力运行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

7.“改”出企业发展新跨越 篇七

1“改”变思想认识, 引领正确航向

面对改革的号召, 该公司自我加压, 主动作为, 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精神和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 从组织、机制、管控等方面确保体系建设进度在控、过程高效。

召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宣贯暨动员大会, 广泛宣传发动, 组织学习《江西省电力公司县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做好“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政策解读和思想疏导工作。为提高员工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认识, 该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员工参加“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知识普考, 编写《“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位员工手中, 并成立“五个讲清楚”宣讲活动工作小组, 制定宣贯方案, 并辅之以专题会、中心组学习会、班组集中宣讲会、班组安全会等方式集中宣讲, 确保员工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熟知率100%。同时, 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宣传载体, 及时发布上级精神、实施方案、工作动态等, 全面消除员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引导员工理性对待改革、积极投身改革, 进而营造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2“改”良机构设置, 确保运转高效

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 该公司机构设置再一次精简, 机构负责人由原来58人减为39人, 精简率为32.8%。19名中层干部落聘, 9名中层正职调整为中层副职, 供电所、班组总数保持不变;体系外机构总数保持不变, 使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深化。通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全面厘清了公司规章制度, 结束了以往制度体系不明、层次不清、数量不定的混乱局面。

“大规划”体系建设实施后, 使得配电网发展更具科学性和超前性, 项目储备与实际结合更紧密, 规划管理由阶段性的、分裂的向常态化、系统性转变。伴随着新干县界埠110 k V变电站顺利投运, 该公司充分发挥属地化协调优势, 通过关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情况和重点规划投资方向, 及时做好公司“十二五”电网规划滚动修编, 重新确定2013—2020年电网规划建设时序, 确保电网建设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

“大建设”体系实施后, 通过发展建设部、运维检修部、工程班的建立, 对电网建设过程职责进行了分离和明确。发展建设部专管项目前期和收尾, 运维检修部专管过程的实施, 工程班是项目实施的具体单位。逐层管理与实施, 使得项目的管理更加安全, 质量和过程的实施得到有效监督。

“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后, 首先调控职能定位得到提升, 过去调度室作为班组, 没有话语权, 现在作为职能部门, 能更好地为地区电网规划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充分体现了生产为运行服务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其次, 在应对电网异常和障碍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增强, 调度管理流程得到了全面优化, 大大缩短了事故处理等操作时间, 提高了电网运行整体安全性。再次, 调度流程和职责更加顺畅, 调度单位数量压缩、层级压缩, 减少了中间环节, 对内下令、接令更迅速和准确。在“大运行”模式下, 结合新干电网区域特点, 精心安排电网运行方式, 优化电网设备检修计划, 细化分析电力需求和发电能力、受电能力, 有效确保了新干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大检修”体系实施后, 运维检修专业分工更加明确, 线路设备管理更加主动, 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为线路设备运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人力、物力保障。安全管理也由传统的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向生产的各个环节渗透, 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防范, 安全监督职能在全过程和全方位上得到有效发挥。“大检修”体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区域负责生产管理模式, 配网生产人员减少了20.15%, 生产用工效率提升了17.3%。

8.以新常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篇八

新常态下,平顶山汝州市与全国、全省一样,面临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共性问题,同时也有自身比较优势,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汝州市面临的压力更大: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后,传统产业需求空间受阻,竞争压力加大,新兴产业受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影响,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动力转换需要一段时期。另一方面,汝州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优势:今年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郑州、洛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节点城市,而汝州市位于郑州、洛阳两市之间,为汝州市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基点提供了难得机遇。从全省层面看,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推进直管县发展的50条意见,汝州市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从汝州自身看,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加速推进阶段,随着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区和城中村、旧城区改造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能够释放新的增长潜力。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学会在新常态下把握新机遇、在新常态下应对新挑战、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具体来说,汝州市将把握好六个重点领域:

一、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常态下,必须依靠新的增长动力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汝州市产业发展的基础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电子科技、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已见雏形,为承接沿海地区、郑州等地的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金融、商务等相关产业的项目,建设加工、仓储、物流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汝州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产业发展方向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广度接纳产业和项目的转移。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做强工业”,重点做好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性产业等“三篇文章”。一是先进制造业,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服装服饰五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加强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接联系,建设电子信息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加强与南车集团、中钢集团合作,培育发展高端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全省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培育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冷链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食品产业档次质量。主动承接郑州汽车工业和浙江绍兴机绣企业转移,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产业。二是传统支柱产业,重点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建材、陶瓷三大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优势。三是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开展规模上工业企业比投资规模、比税收贡献、比科技投入、比吸纳就业、比社会责任感等“五比”擂台赛,鼓励扶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围绕做优农业,重点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等四大工程,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坚持把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快发展教育培训、商务服务、健康养生、养老及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

二、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着力打造创新驱动这一经济发展新引擎。近年来,汝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7%,增长119‰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开展创新型示范企业和企业家认定工作;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河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铸钢阀门、煤化工、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培育品牌商标和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机制和科技奖励改革,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机制,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供人才保障。

三、更加注重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基础设施是支撑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动的基本要素,也是增强跨越发展的支撑能力。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经济、投资模式单一等诸多原因,汝州市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抓住中央和省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机遇,加强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水利支持、能源支撑、生态环保等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功能,积蓄发展后劲,培育竞争新优势。围绕现代交通系统建设,重点实施“一圈两高三干四网五桥”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建成汝登高速及引線,推进汝州至郑万高铁城际快速通道、207国道改线、省道庙洪线等工程建设,启动建设城市外环路,加快融入中原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打造豫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围绕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实施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数字汝州”“智慧汝州”,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市。围绕水利支持系统建设,实施“一脉两河三渠四库五湖”生态水系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全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围绕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林业生态建设三大工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四、更加注重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具有扩大投资和拉动消费的双重功效,是扩大需求的综合性举措,对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发展具有全局性作用。汝州市新型城镇化起步晚,为下一步发展预留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口向城镇聚集,将拉动住房、商贸服务等刚性需求,刺激投资、消费的增长,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逐步显现。今年,汝州市将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田园城市”。大力开展规划建设年活动,完成城乡总体规划报批和乡镇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城市核心功能区规划编制,基本实现城市控规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全覆盖。大力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以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为重点,改造4000户以上,建设安置住房1万套。大力推进中心镇区建设,推进镇区交通、供排水、生态环保、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保障水平,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增强中心镇区综合承载能力。

五、更加注重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是适应新常态、迈向新目标的动力源泉。推动汝州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持续改革开放。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加有效地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汝州市将进一步创新土地保障机制,按照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整理、增减挂钩、人地挂钩等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进一步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利用国有投融资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一母四子”融资平台,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搞整片区开发,扩大融资规模,破解资金难题。坚持高层次、常态化、系统化招商理念,强化规划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定点招商、政策招商意识,编制建立项目库,组建成立专门招商小分队,培育高素质的招商队伍,重点围绕沿海发达地区、北京和郑州等三个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引进重大战略投资者。严格项目“三评管理”,把好项目的评审关,保证招商引资项目质量。

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英语6————10 单元单词过关下一篇:公司励志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