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我见

2024-10-26

南海之我见(精选9篇)

1.南海之我见 篇一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摘要:小学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班级组织管理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良好的班风、学风、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是分不开的,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应做到: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小干部,对学生的行为做到奖惩分明,教给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的保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在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之现在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许多学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只重视了孩子衣食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在校加强对学生组织管理,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我在与农村学生家长接触交谈中了解到:现在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家长叫他们做事很难,可在学校里,老师叫他们做事,他们可积极了,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讲解作业时,孩子常会说,老师不是这样讲的。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教师这点先天优势来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

我校有个别班级上课纪律差,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有时安排学生劳动结果教师一走学生也就走了,结果教室里乱七八糟,不堪入目,教师工作还算认真,但就是学生不听教师的。因此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性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我们接任何一个新班时,教师与学生说话要严肃,上课不能让学生乱接话,对不听话的学生处理要狠,处理学生要及时,最好能做到杀鸡吓猴。在长期工作中,我发现任何一个学生接触到新教师往往表现也很乖巧的,但他们说话做事往往具有试探性,一旦学习过程中说话或做事试探教师,教师处理不及时,就会给以后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即使纠正过来也要费很大力气。因此教师新上任时,教师就应明确告诉学生在学校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上课那些不能做,犯了应怎样处理,让学生尽早做到心理有数。学生一旦犯错时,教师处理要公正,做到学生口服心服。同时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让学生从心理佩服自己的老师是一名好教师。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是课堂,教师教学技能强与否,知识渊博与否,时间长了学生心里是最清楚的。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上的课能吸引学生。

3、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勾通。教师每接手每一个班,教师应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便于教师在今后学生管理中采用合理方法教育学生,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矛盾,便于教师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学生犯错时,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对他们错误的想法要及时矫正。

二、认真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字经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如果幼儿小的时候不给孩子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心和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规矩,形成好习惯。教师在接到新班级时,教师应及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合班级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形成文组织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学生违反班规应严格按制度来处理,并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长期坚持下去。

三、培养小干部。

在我们学校,我发现许多班级的小干部建立起来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减轻教师管理学生的担子,教师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培养小干部,教给小干部管理方法,要敢于放担子给小干部,让人他们代表教师来执行制度。如学习小组长要认真检查学生的书写,作业是否完成应及时向教师汇报。劳动委员要把每天劳动情况,劳动质量向班主任汇报等。教师也应帮助小干部在学生中树立威性。每周班会课,应让小干部在会上总结上周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做好了,哪些工作做得不好及改正措施。在评价小干部时,教师应首先要肯定小干部的工作,对做得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激发每个小干部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工作不负责的小干部也要及时更换。

四、对学生的行为奖惩分明。

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奖励和惩罚这两把尺子来应对学生在校的表现。我认为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通过奖励让全班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种行为,从而形成更多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而通过惩罚除了教育犯错学生外,它还是一面教材,还能对其他学生起到警告教育作用。如我校去年学校在全校集会上多次讲:要珍爱生命,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然而没过多久,我班几个学生却利用中午吃午饭时间私自下河洗澡,被班上一名女生发现来给我汇报。我当着全校学生表扬了给我汇报的学生,并奖励该生一盒水彩笔,而对私自下河洗澡的学生进行了每人打手1鞭子的惩罚,并让下河洗澡的学生当着全校的面进行口头检讨,下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又如学生发现在学校乱丢垃圾向教师汇报,教师查实后便可获得一本作业本的奖励,而丢垃圾的学生将受到一个星期捡操场垃圾的处罚。从此就再也没有学生下河洗澡了,没有人乱丢垃圾了,就连有学生到河边玩都会有学生来汇报。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奖惩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明辨明非,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给学生家长教育孩子教育方法。

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偏低,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教给学生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每天要督促孩子做作业,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自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教育孩子要有孝心。不能当着自己的孩子面吵架,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让自己的孩子看一些课外书等等。同时教师应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每个学生家长,好让学生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教师帮助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为了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每班每期应召开两次家长会,开学一次,期中一次,开家长会教师和学生家长主要交流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对策,让学生家长之间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校还每期请乡上关公委的老干部来我校来给学生家长上课。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家长从中能得到一定的启发。

班级组织管理是一门学文,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2.南海之我见 篇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大歌”“小歌”已经是歌唱水平的代名词。在一些艺术院校里, 出现学生开音乐会以“大歌”为重的现象。这样才能体现歌唱水平, 才能以大服人。作为一名声乐教育工作者, 看到这些现象身感忧虑。

“大歌”“小歌”是声乐专业领域, 对于不同难度的声乐作品给予的代名词, 也同样引起了一些歧义和误解。“大歌”通常被认为是音域夸大, 要求歌唱者具备唱高音能力的声乐作品, “小歌”则反之。一般我们认为, 唱得好的歌唱者且技巧高超的歌唱者才能唱“大歌”, 只有初学者或技巧不完善的歌唱者, 才会唱“小歌”。因为歌唱技巧高, 就能唱高音, 这种观点在声乐界是较普遍的共识。在一些声乐比赛中, 歌唱者凭借一首“大歌”夺得大奖, 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随着我国声乐理论、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在声乐界已出现这样的观点, 既小歌并不好唱, 唱好小歌是非常难的事情。大歌也不一定就难唱, 唱大歌不一定代表就唱得好。

唱“大歌”就代表唱得好, 这种观点应该属于歌唱技巧派。客观来说, 任何一名声乐工作者都明白, 歌唱技巧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者想要完整的表现声乐作品, 表达作曲家的意图, 都必须具备完善的歌唱技巧作基础。但我们必须明白, 能唱下一首大歌, 不等于唱好一首歌。唱好一首小歌, 比唱下一首大歌更好。

一、唱出音乐才是歌唱家

在声乐专业学生认知里, 歌剧咏叹调或音域跨度大的声乐作品, 应是“大歌”。而类似于德奥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 或音域跨度不大的作品属“小歌”。例如, 意大利艺术歌曲《我亲爱的》 (Caro mio ben) , 歌中音域最高到f3、最低到e2。从音域来看, 所有音毫无难度都能唱, 这应该算是一首小歌了。但在一些大型演出中, 歌唱家会把它作为常备曲目, 值得我们思考。反观专业学生, 大一唱《我亲爱的》。还没有唱明白歌中的表情符号, 就换歌了。学生认为唱下这首歌里的音是没有问题了, 没有什么明显的歌唱技巧问题。所以, 老是唱这么一首小歌没意思。岂不知在西方声乐舞台上, 曾经出现过歌唱者凭借超凡的歌唱能力, 在音乐会中演唱大量的歌剧咏叹调, 和带有极限高音的声乐作品, 反而得不到观众赏识。

从事专业学习的歌唱者, 都知道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La Bohème) 中, 男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 (Che gelida manina) , 被称为男高音的试金石, 属典型的大歌系。这块试金石, 就是因为最后的High C才值钱吗。实际这块男高音的试金石, 是因它优美、动人的旋律, 打动人心的歌词。加之普契尼巧妙地整体设计安排, 使男高音歌唱家们能充分展现自己全面的演唱功底。反过来, 我们看看小歌。

中国歌《花非花》, 初学者大多都唱过的, 典型的小歌系。它从音域上来看, 更是毫无难度可言。但唱好它, 唱出它的意境却非常难。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花非花, 雾非雾, ……”, 需音乐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袁静芳.民族器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飞龙.音乐研究与教学探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郝叶妮.二胡运弓分寸感的把握对音乐表现的作用.音乐天地

要歌者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体会词曲中之意, 唱出词曲之意境。小歌真的好唱?未必, 关键是唱者的艺术修养有多深。

唱高音属于歌唱技巧中的一项, 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而歌唱技巧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 唱高音也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 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且牢记。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艺术歌曲演唱之王——菲舍尔·迪斯考, 以演唱德奥艺术歌曲为主, 极少演唱歌剧咏叹调。由此可见, 歌唱技巧不是万能药。唱“大歌”、唱“小歌”不重要, 有能力把歌中的音唱下来是基础, 把歌中的表情符号表现出来才是歌唱家。

二、唱好“小歌”才具备全面的歌唱技巧

在一些比赛中有种奇怪的现象, 既参赛者凭借一首“大歌”就能夺得大奖。一些歌唱者能唱好一首“大歌”就能登上大舞台, 成为大家效仿的对象。我认为, 如果是一场模仿秀的话, 那么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是从专业角度出发, 光是唱好了高音, 能唱高音就行了, 那么这就值得我深思了。

其实这种现象, 也就是过分看重唱高音能力的结果, 而忽视了歌唱的整体性、完整性。而通过这样选拔出来的歌唱家, 歌唱生涯相对也比较短暂。前面我们谈到歌唱是要唱出音乐, 歌唱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在实际生活中, 确有一些歌唱者天生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 通过简单的歌唱训练就能唱一些“大歌”, 但这不代表就真正具备了唱好声乐作品的能力。在欧洲声乐教育理念中, 非常注重意大利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 不建议学生过早的演唱歌剧或唱自己的极限音。例如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这时期的作品音域适中, 有助于歌唱者音乐修养的培养, 建立稳定的歌唱技巧。虽然这些“小歌”所要求的音域不高, 但对于歌唱技巧要求却非常高。例如亨德尔 (G.F.Handel) 的《绿树成荫》 (Ombra mai fu) , 除宣叙调可以相对放声唱以外, 歌中大部分唱段都需要歌唱者有唱弱声的能力。这类艺术歌曲光从音域来看, 毫无难度可言。但要做到、做好, 作曲家所要求的各种音乐处理符号, 那么难度是一些“大歌”所无法比拟的。再如德国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作品——《致音乐》 (An die Musik) , 像唱“大歌”那样放声唱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从钢琴伴奏的旋律来看, 就让歌唱者需要有“控制地”唱。这是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合格的歌唱者是必须掌握和理解的。

所以, 唱“大歌”不一定代表具有全面的歌唱技巧。有时唱好一首“小歌”可能需要更加高超的歌唱技巧作支持。所以, 建议我们多唱“小歌”, 唱好“小歌”中的各种音乐处理。

综合以上论述, 笔者所谈及的唱“大歌”“小歌”的问题。其实是想让歌唱者在重视歌唱技巧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音乐修养。讲究歌唱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注重声乐作品的音乐处理。重视音乐修养有时可以弥补歌唱技巧上的缺陷, 有时还能起到改善歌唱技巧的作用。唱极限音是歌唱能力的一部分而已, 想要成为合格的歌唱家必须掌握全面的歌唱技巧, 具备全面的音乐修养。即便你不具备唱高音的能力, 但只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 唱出美妙的音乐, 就能征服大众。

【4】杜春燕.浅谈二胡的运弓.大舞台.2009.第2期作者简介:

3.“邪恶国”之我见 篇三

“邪恶轴心”,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对伊拉克、伊朗、朝鲜这三个国家的称呼,真可谓是大胆的提法。

听到“邪恶轴心”这个词,首先让人想起二战时的“轴心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它是以德国在欧洲战线的胜利为背景,其主要用意是为了防止美国的参战。

在《三国轴心协定》缔结的时候,当时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处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统治之下,日本则是天皇制下军部当政的时代。在英美法等国看来,以上三国无疑都是独裁体制下“可怕的邪恶之国”。

以什么作为标准断定某一国是“邪恶”国家呢?在我看来,恐怕是:在国内体制上,没有民主,实行独裁统治,在军事上,对外采取威胁的行动,或者是恐怖集团的温床,进而对其他国家提出的友好交往的要求予以拒绝,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算得上是“邪恶的国家”乃至“邪恶的轴心”。昔日的德意日三国在国内体制上没有民主,对外推行侵略政策,为此被称为“邪恶的轴心”是理所当然的。

它们是“邪恶轴心”吗?

被布什总统点名的伊朗、伊拉克、朝鲜三国究竟情况如何呢?

处在萨达姆统治之下的伊拉克,对美国来说最不能忘记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为惩罚进攻科威特的伊拉克而发动海湾战争的美国,十年来经过了老布什(共和党)、克林顿(民主党)和小布什(共和党)三任领导人。而在伊拉克,海湾战争的领导人萨达姆却依旧大权在握,这对小布什来说是不能容忍的。美国一直想要除掉萨达姆政权,为此一直对反政府的库尔德民主党给以支援。在克林顿时代的1998年,美国甚至还制定了“伊拉克解放法”,美国视萨达姆政权为“邪恶轴心”的思想可见一斑。

但是,美国企图推翻萨达姆总统的计划推进得并不顺利。就一般人看来,在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是有问题,但是,这个国家里的2200余万人基本上能过着平稳的生活,它能算是“邪恶的国家”吗?

再来看伊朗。这是一个拥有6200万人口(是伊拉克的三倍)的大国,因为1979年的美国使馆人质事件与美国结下了宿怨。另外,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朗革命(1979年),也被美国认为是个麻烦。

但是,1997年伊朗诞生了稳健派的总统哈塔米,他实行出版自由等,并设法缓和紧张的对外关系,照说美国的看法也应有所改变。在2002年2月援助阿富汗的东京会议上,伊朗表示五年期间将对阿富汗提供5.6亿美元的援助。日本也只答应出资5亿,伊朗提供的资金有多大已可想而知。将这样一个国家说成“邪恶的国家”恰当吗?

第三谈谈被说成是“邪恶轴心”的朝鲜。朝鲜的统治体制不民主,将发射导弹说成是“人造卫星”等等,这些行动的确是有问题。但是,因此就能将包括普通国民在内的整个朝鲜都说成是“邪恶”吗?

国际社会的看法

世界各国对布什的“邪恶轴心”论也有不同的看法,被指名的当事国当然予以反击,朝鲜就称布什才是“邪恶的头目”、“这是恶毒的中伤、玷污”。在欧洲和亚洲,评论也都不好:法国外长认为这是一种“单纯的想法”,欧共体对外关系部长彭定康说它是“武断的看法”,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则指出这种“无根据地对现存政权进行攻击是违反联合国原则的”等等。

观察一下小泉首相的言行,不能不让人担心,他总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对布什政权的世界战略无论怎样都表示赞同。英国首相布莱尔对布什总统予以全面支持,这是因为同属盎克鲁-撒克逊族的兄弟关系。不少欧洲国家及首脑们在协调反恐行动时,对“邪恶轴心”论都持一种较强的批评态度。

我认为,美国需要好好想想为何会遭到恐怖袭击。而且,日本作为反恐对策的一环应该做的是对阿富汗这些成为恐怖温床的穷国进行经济、医疗、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支援,提高其生活水平,同时帮助普及民主及市场经济。也许有必要派出自卫队对美国进行后方支援,但那不是主要的。

但我的美国朋友杰克逊(前《洛杉矶时报》驻东京特派员)则认为我的看法是一种和平白痴。他认为经济援助当然是需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对付恐怖活动的军事实力。

4.教育之我见 篇四

教育之我见

聊城二中徐文莹

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光教会了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教的学生有多少考上名牌大学。而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人的基础教育。诚实、善良、懂得珍惜、不忘根本,这都是一个人起码应该具备的美德。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们得回到幼儿园》讲的是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回答“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我感触很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将是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根本和基础。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或许我们教不出名牌的学生,但只要我们的学生学好、诚实、善良、高尚。不论他以后是否成功成名,但只要他成为一个于国、于家的好人,我就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5.理财之我见 篇五

在一个学期里,通过对《公司理财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得到了比较多的收获,让我对理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老师上课虽然重点讲的是公司理财的相关理念,但是也讲了许多个人理财的相关理念。在我看来,个人理财的理念就好像是公司理财理念的缩影,可能是因为个人理财的理念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在此,我浅显的谈一下我对个人理财的一些见解。

第一节课时,老师提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当时,我对理财产品完全不了解,脑中一点概念没有。所以课下我查了一些资料,终于对理财产品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很丰富,有人民币理财、外币理财、保本保收益理财、保本浮动收益理财等,在期限上也是从7天到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不等,从各个方面满足了客户的投资需求。

我认为我们大学生现在都缺乏理财投资意识,更缺乏对金融市场的了解,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先从购买理财产品开始。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储蓄,收益率4-10%比较多,对于我们大学生,可以关注一些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新浪网和一些投资理财网站会有理财产品的介绍。另一方面,它是安全性较高,收益较大的适合大学生的投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逐渐学会投资。

学会投资是个人理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源节流”四个字很好的概括了个人理财的理念。然而,投资就是开源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投资除了以上所讲到的银行理财产品外,我还了解了保险、债券、股

票等投资方式。

保险兼顾了投资性和保障性,但由于是商业保险,保险公司收取的佣金较高,且资金运用受到一定限制,回报率相对较低,并且从选择险种、选择公司、签订合同到缴费,过程繁琐,还有可能遇到保险陷阱。

债券的收益性一般高于银行储蓄。债券可通过市场进行转让,或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流动性较好。债券的安全性比较高,但存在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及税收风险等。

股票为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所接受,股票的优点是收益高,流动性强,但由于股价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风险也很高。

我们应该明确,我们大学生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因此,我们投资时,要量力而行,尽量选择风险小的投资,不能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更不能增加家庭负担。

老师上课也曾提到,我们大学生如果现在有多余的资金,还可以进行自身的投资,也就是多学一些技能,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确实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规划出一部分的金钱进行自身的投资也是必要的,为我们步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谈完开源,我们再来谈谈节流。

“节流”是指有计划资金的消费。然而,现在社会上的一股“月光族”“负翁负婆”现象旋风已刮进大学校园,月初节余,月底拮据,许多的同学都过着借款度日的生活。这说明许多大学生没有做好“节流”的安排。我们应遵循一定的消费原则,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生活消费注重简单实用即可。例如:当你在购物期间看到一样你十分中意的东西时,先要考虑它是否真的是你切实需要的,现在购买此物是否划算,若购买这样东西将带来的后果,包括:这个月的后期资金不足、宿舍里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此物等,清晰的看到哪些是该买的,哪些是没必要买的,既要将有限钱花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我们要正确的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我们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经济来源是取之于父母,我们用得分毫都是父母辛勤的劳动成果,我们必须理解钱财是来之不易的,并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树立诚信的理财观念也越来越重要了。老师上课常常提到,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一个公司只有拥有良好的诚信体系,才能好的运作下去。其实在我看来,个人理财也是如此。孔子曾说过:“人无信而不立。”因此,我们在与他人或金融机构进行金钱往来时,要诚实守信。

我们在大学里难免要向同学借钱,我们应该养成按约定的时间还钱,别有意拖欠欠款;如果有用信用卡的,在信用卡透支后,一定养成按时交清欠款,否则信用额度会降低;如果有贷款的同学,也要在工作后,及时归还贷款。

诚信的理财,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资金运作的更好,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创造更好的金钱价值、人生价值。

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我认为应该加强校园理财活动的开办,例如模拟炒股大赛、大学生理财规划设计大赛,这些能对学校形成良好的理财氛围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加强学校各种投资理财社团的交流,提高学校的理财氛围。学校还可以利用广播、校电视台和宣传栏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学生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同时,针对学生普遍课余时间用在网上时间较多的现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网上理财系列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听讲,培养其兴趣,都是不错的方式方法。我认为学校开设《公司理财概论》课程就很好,可以让我们这些工科学生了解到很多的理财理念,提高我们的理财水平,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金融市场。

6.就业之我见 篇六

就业,这是当代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严峻而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当今世界的局面就业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大学生更是抱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度,这样便使得就业变成了一道坎。

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想要找到一份让你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很多人毕业之后的工作甚至与其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全然相反,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好工作,变成了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要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先就业后择业。要认真做好个人就业推荐材料的准备。

(一)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到基层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公、检、法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奉献!

(二)毕业生就业要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以及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人才需要量很大。

(三)毕业生要充实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到国外就学,就业,参加“专升本”继续学习,鼓励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

(四)毕业生就业找工作方法:

1、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供需见面会”

2、参加网上招聘会活动

3、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争取实习结束后为单位所聘用。

4、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不想出国,不想考研,很早就和一些师兄师姐们聊起有关找工作的话题,回味着他们千奇百怪的回答,泰然处之的,无可奈何的,或者是那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

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失业”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把原因推卸在沉寂的经济和人才过剩上。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据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在2005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被夸大了——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总的来说人才供应却不足。原因是现在的大学也多是着重于理论方面的知识,着重于一个应试教育。

就你提到的这些专业而言,市场对这方面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但不一定你毕业的时候能应聘上一个岗位。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工作差不多对工作经验都有几年要求。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方便毕业后就业,你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选择。在你付出相同的精力,取得相应的证书都一样的情况下,金融学、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一般

不容易进,除非你在这些机构有非常好的关系;旅游管理和会计方面的工作对关系这块要求不是很严格,但需要你比较好的掌握这方面的专业只是;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起点比较低,容易进入(现在到处招聘会中岗位需求最多的就是这方面的),但对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很难做出优异的成绩。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为此,我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统计数据,对2003年第三季度、2008年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供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

(1)劳动力市场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例方面,2003年为17.7%,2008年为22.7%,上升了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需求人数从47万人上升到100多万人,说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吸纳能力。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的比例方面,2003年为23.7%,2008年为28.4%,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求职人数从近70万人上升到近140万人,说明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与劳动力市场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同步增长。

(3)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况比较。2003年,劳动力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人数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人数之比为0.65,本科生则为0.71,研究生为1.19;2008年三者分别为0.77、0.77和0.96,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专科、本科毕业生的容纳能力在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专科)就业形势稍好。对研究生而言,虽然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上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层次、能力要求也越高;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对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需求越大。200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分别累计为366.81万人、234.81万人和159.32万人,同期东、中、西部区域就业人口规模增加值分别为1814万人、500万人和816万人。社会各部门及企业因职工退休而带来的大学生就业规模没有统计。相比较而言,东部区域劳动力市场容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最强,西部区域次之,中部区域较弱。

7.《弟子规》之我见 篇七

从“首孝悌, 次谨信”可以看出, “孝”和“悌”是圣人训中最根本的东西。孔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由所生也”。所以“孝”是一切德性的根本, 也是圣贤教育的起点。“孝”是一个会意字, “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上一代, 子是下一代, 上下两代融为一体即为“孝”, 所以上下两代不可分。“孝”字又像儿子背着老子, 老子为儿子指引方向, 二者紧密相连。在对孝的认知上, 狭义范围的理解是对自己的家族的长辈和父母行孝、尽孝, 也就说“孝”只是针对家族、血缘关系而言的。但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个广义层面理解的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人们要有“博孝”, 对待他人的长辈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

人们常说:“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 是力求从自身做到“清白和干净。”实践证明, 一个人只是想自身清白和干净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在大千世界里, 你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万事、万物、万情、万欲会每时每刻影响着你, 改变着你。只有真正明白了清白做人, 干净做事是需要后天养成并自我修炼的, 你才能踏上“推天道而明人事”的正途。这里所说的“道”即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 它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走向繁荣智慧的源泉, 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 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而传统文化所说的“孝悌忠信、礼仪庸耻、仁爱和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真诚恭敬、淡泊勤俭、谦虚守礼、责任智慧”等, 这些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德, 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道”, 也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精神, 而中华名族精神的核心就是“孝悌之道”。

古人修学讲求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以知为行, 知决定行。明武宗正德三年,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首次提出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 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而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以及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凡事要学以致用才能帮助自己不断地提升德行和学识。《弟子规》要求我们活在当下, 引用孔老夫子的“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延伸出另一个涵义“在其位谋其政”, 即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才能找到自己。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严格认真的审视自己的行为, 克服自己的懒惰;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怀有一颗虔诚、感恩之心, 让我们的心脉和古圣先贤的心脉一起跳动;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要有一个颗“知耻”之心, 曾子曰:“耻之于人大矣”。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要生发“勇猛”心, 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应该把《弟子规》当成表演的教材, 将剧本演出来给大家看看, 从中体悟人生的收获和喜悦, 将阅读《弟子规》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 “熟完而勉行乎, 勿自旷也”。

每个人对《弟子规》的认知不同, 各有千秋, 就像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 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 那就是圣贤的慈悲化世心静。修习《弟子规》要举一反三, 一闻千悟, 一听“父母呼应勿缓”就应该想到, “事诸父, 如事父”, 普罗众生犹如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把弟子规做圆满, 百分百落实。听闻《弟子规》更不能以偏概全, 靠自己有限的理解和知识, 妄加评判, 歪曲误导。“只有增强信心, 一门深入, 长时熏修, 知行合一, 才能潜心修正自己的心地、言行, 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 让人受益匪浅。首先在意识得到增强, 领悟到每天应该做哪些事, 不应该做哪些事, 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 不应该做哪些事, 怎么做好, 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 是教育小孩子的, 对成年人没有多大用处, 但是《弟子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 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 历久不衰, 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下, 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更加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弟子规》作为一种文学阅读, 可以净化心灵, 仿佛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 让人明白要克服惰性, 必须自己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为同学做好表率。

8.疾病“自诊”之我见 篇八

编辑李军

张伟杰:讳疾忌医是因“怕”字当头

在现实生活中,有病而不愿去医院者大有人在。原因在哪儿?我认为主要是“怕”字当头。

一怕花冤枉钱。如今的医院,虽然“专家”较多,但也有些人“望闻问切”的水平很差,诊病基本上靠仪器和试剂,如果仪器和试剂帮不上忙,便束手无策了。对患者来说,花了钱而看不了病,还不如不花。我有一位邻居,因右腹剧痛曾到某医院就诊,先后挂了普外科、泌尿科、肾内科、消化科、皮肤科、脊柱科的专家号,用X光机和B超机把五脏六腑查了个遍,谁也说不清是啥病。直到几天后腰间长出疱疹,才被诊断为“带状疱疹”。然而他已花去各种费用上千元。他追悔莫及。

二怕增加心理压力。去医院看病,医生对患者的病情通常夸大其辞,说患者的病怎么怎么厉害,得采取什么什么办法,否则将产生如何如何的后果。即便是医生照实说,有的患者仍感到承受不了,精神上变得紧张起来,心理上增加很大压力。更怕的是医生诊断失误,把“炎”说成“癌”,必将使患者及家人心理压力大增。我友余某几年前因鼻塞在某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鼻窦癌晚期,当时患者及家人十分焦急,连续多日寝食难安。后到某权威医院复查,确认为一般炎症,才知道是虚惊一场,白添了许多华发。

三怕费用高。医院里的药费比外面药店的通常要高出许多,如几元钱的感冒药,一些医院竟卖到几十元。有一些处方药价格高得简直离谱。再一个就是检查费高。你只要进医院,医生通常会让你做检查,凡能沾上边的仪器和试剂都要用一遍。第三个就是住院费高。只要住院,就少不了护理费、诊治费、床位费、卫生费、输液费,等等。有些医护人员还特别热衷输液,输液总是“就高不就低”,首选高价位药物治疗,这样可获得更多奖金或回扣。我曾因病住院20余天,每天费用少则四五百元,多则近二千元。

面对以上“三怕”,人们常常望“诊”莫及,敬而远之,干脆就讳疾忌医了。

杜小强:自我安慰的诊疗不可取

我曾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则笑话:三人比阔,甲:我天天山珍海味!乙:那算啥,我隔三岔五逛欧美!丙大笑:二位尚未脱贫,我有病敢上医院!甲、乙闻后自叹不如。这虽是一则笑话,但我看后却笑不起来,我有一种悲哀感。昂贵的医疗费就像是一座大山,让众多病人只能驻足在医院的大门外。不可否认,这是导致“自诊”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我认为“讳疾忌医”主要是我们的心理作用在作祟。

中国人大都是爱面子的,有时面子比命还重要,所以身体不舒服就硬撑着,实在顶不住了,就去药店随便买点药吃吃,让自己心里踏实一些,安慰安慰自己。如果为了这点小病就去医院,大家会认为你不够坚强,太柔弱了。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还有就是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喜欢把个人隐私轻易的告诉别人,所以经常隐瞒自己的病情,宁愿自己受罪也不愿暴露阴暗面在别人面前。最可怕的就是当一个人不相信医生,对医生的医德产生怀疑时,这就很难改变了。有些人经常会说,进了医院没病也会把你看出病来,小病也会把你看出大病来,所以宁愿相信自己没什么大碍,也不进医院。说实话,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不过并不普遍,大多数的医务人员还是有着良好的医德的。人是有区别的,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得位考验。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低劣的素质而拿自己的身体去赌气,对于缺乏基本医学知识的我们,这样做无疑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自诊”的流行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不管你是年富力强也好,老当益壮也罢,当疾病真正来临时,你那些所谓的资本都不堪一击,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只会让你抱憾终生。在此,我呼吁大家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千万不可“讳疾忌医”。

张成富:“自诊”或就医,应据具体情况而定

有病不去医院,这是不是“讳疾忌医”?对此,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自诊”还是去医院就诊。

我今年76岁,是一位离休干部,生病了去医院治疗,治疗费是不成问题的,但我生病了一般还是“自诊”,必要时才去医院就诊。我离休10多年来,一直订阅《中国老年》、《祝您健康》等报刊杂志,从这些报刊杂志中,我学到了不少医疗知识,学到了不少养生保健的小窍门。我把这些文章分门别类的剪贴成册,编上目录,共有12本之多,平时,身体不舒服时,我就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自治实践,效果还挺好的。比如,伤风感冒,我就吃两粒伤风胶囊或扑热息痛片,有时加两粒病毒灵:咽喉发炎吃两粒罗红霉素胶囊:又如,身上疖疮初起,我就及时擦些碘酒,第2天疖疮就消去了;遇上腹泻,我就用两粒氟哌酸胶囊或黄连素片,基本上是药到病除……时间久了,我也就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自我治疗的方法,平时的小毛小病基本上不需要到医院去就诊。我在家里设置了一个家庭小药箱,备了一些治疗常见病的药,这样既可及时治疗疾病,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又可避免去医院治疗的各种麻烦和痛苦,这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不管怎样,“自诊”也是有范围的,因为自己不是专业的医生,对一些疾病的诊断不可能十分准确,即使是医生自己,也不能包治百病啊!遇上一些疑难杂症或“自诊”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还得到医院去检查、治疗。2005年4月,我出现了大便带血的情况,开始时我以为是痔疮又犯了,可用遍了治疗痔疮的中药、西药,都解决不了问题。我一琢磨,这病不可轻视,得赶快到医院去。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幸好尚处于早期,于是立即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又做了几个疗程的化疗,现在我的身体已恢复健康。倘若那时我一味坚持“自诊”,那只会使病情恶化,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我认为如果自己具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对一些常见病可以自诊自治,对自己没有把握的或自我治疗效果不好的,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千万不可“讳疾忌医”。

龚国齐:“自诊”可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小医院的药价虚高的现象颇为严重,群众普遍感到“看病难、看病贵”;与此同时,平价药店也在全国范围迅速发展,许多人

生病时不再去医院就诊。而是选择“自诊自疗”,自己去药店购买药物治疗疾病。事实上。只要我们多掌握医疗知识,重视用药安全,认真慎重对待疾病,对一些常见病,特别是像感冒、腹泻、皮肤病、慢性病(需在医师的指导下),在药店购买OTC药物进行自我药疗,是既科学安全又经济实惠的治疗。

“自诊”包括自我诊断和自我用药,是自我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自我保健的重要形式。根据本人多年来自诊的体会,认为现在可以在附近的平价药店很容易购买得到急需的OTC药物,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治疗和预防,基本上免除了到医院排队挂号、检查、诊治等繁琐程序,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就医的经济负担。在2005年中国自我药疗发展国际论坛上,有关专家认为:自我药疗的发展与推行,可以及时治疗人们的轻微疾病或慢性病,促进群众的自我保健行为,增进公众健康,降低就医成本,节约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减轻对医疗卫生系统的压力,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我认为群众这种“自诊自疗”的现象,不能一概说成是“讳疾忌医”,更不能说是“熬病”了。

孙宇亮:居民“讳疾忌医”是一种社会病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广大百姓平日里常说的一句话。然而,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个头痛脑热的。可去医院看病,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而且现在的医药费真是让人看不懂,一个感冒都要花费上百元。目前的科技水平如此发达,为啥这医药费就是降不下来呢,而且看病不比其他,连个还价的机会都没有,医院说多少就是多少,宰你没商量。老百姓看病一是耗不起时间,二是花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这才导致了“讳疾忌医”现象的出现。

可见,过半居民“讳疾忌医”并非有意与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而是这看不懂的费用令他们望而却步了。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医疗消费支出已经成为继住房、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但是无论如何,过半居民“讳疾忌医”,不敢去医院.绝对不是正常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病。它警示我们,当今社会的医疗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实现国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医疗资源结构失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逐利明显、医疗市场监管不力已成为阻碍医疗体制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使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正是这种扭曲的医疗体制,才是当今居民“讳疾忌医”的罪魁祸首。在这中间广大百姓是弱势群体,是最大的受害者。

要解决广大弱势百姓的就医问题,当务之急,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查处医疗体制中的腐败问题,突出医院救死扶伤的公益性质,建设一批平价医院、惠民医院,将医疗费用降到合理水平。

王玉宝:多学医学知识,方不“讳疾忌医”

我本人几乎没有去过医院,并不是身体好,小毛小病的不适、不舒服时常有,而是怕去医院。为什么?怕事情复杂化了——很简单的疾病,可能被医生的左一个检查右一个检查,弄得增加了心理负担,旧病未除又添心病。而且有不少检查的本身就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检查的结果又不是那么可靠,有时越不可靠的越要去做进一步检查去排除,或增强诊断的说服力,结果是检查、化验越多,越是“云里雾里”。

不过,本人清楚讳疾忌医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所以我想我们应学会如何去看医生,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对疾病的诊治。在看病前,应明确要去看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去和医生沟通,交流,有哪些检查是要做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检查结果说明什么,要不要再复查一次排除不真实的结果,治疗此病需要哪些药……这样才胸有成竹,不至于盲目求医,不打无准备之仗。咱们自己对自己应负责,可以拒绝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责任心要有知识做保证,我们的知识哪里来?平常可多看医学科普报刊杂志,上上网查查相关知识。另外,和买东西时货比三家一样,看病时也多跑几家医院,多听听医生的说法,如果医生的意见趋于一致,则是真实的、可靠的。

方舟:医疗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当前,“自诊”现象的大量出现,决不能说是因为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极大地增强了,自我治疗达到了相当水平,常见病的诊治不再需要医生了,而是由于目前的医疗体制极其不合理,造成了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这不仅不利于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当前,优质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是三级大医院,其医疗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不过,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普遍偏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各家医院都在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但政府的资金投入并没有相应增加,相反,政府投入的比例还在不断下降,医院大多需要自收自支,沉重的经济压力迫使医院只能将社会效益暂时放到一边,转而注重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目前的体制下医务人员的智力劳动没有得到合理的体现,以药养医的现象大量存在,并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尚难获得改变。这就让一些人有机可乘,出现了“红包”“回扣”“过度医疗”等有辱医务人员形象的丑陋行为,导致人们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患纠纷不断发生,这也导致了“自诊”现象的出现。

今天的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过窄,不享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在城市中占44.8%,在农村中占79.1%,两项相加,有约8亿人不享有任何医疗保险。不少比我们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公民是普遍享有低水平的医疗保险的,而我们这里却没有,因此,应加快建立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体现社会公平。

9.秘书之我见 篇九

1.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

2.作为总经理秘书,有时候沉默比能言善道更适合这项工作,所以,面试时应表现出言语精干,说话恰到好处;

3.作为总经理秘书,必须能很快理解老总说话或发布命令的意思,并能顺畅传递相关信息,这就需要理解与沟通能力;

可是做秘书难,做女秘书更难。怎样才能左右逢源,做个人见人爱的女秘书呢?

1.要有平常心。

2.强化工作能力。

3.端庄大方,举止得体。

4.口风要严。

5.有亲和力。

6.善于人际沟通。

7.有外交家的平衡术。

上一篇:社区矫正调查笔录范文下一篇:成都市信用信息平台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