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精选7篇)
1.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 篇一
加强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的必要性
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必须要在理想信念、工作能力、作风素质等各个方面发挥好表率作用,而教育培训作为一项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组工干部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加强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需要。今年,中组部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并以此作为巩固“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和组工干部带头体现先进性的重要举措。然而,组工干部的能力靠什么提升?可以说,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不断加强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从理论武装上来保障组工干部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开创新局面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的形势赋予了组织工作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也对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理论、各种法律法规和组工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切实解决好组工干部“本领恐慌”和“知识恐慌”的问题。
其次,加强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需要。有人说,组织工作出生产力,而且是更大的生产力。其理由是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是管干部工作的。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但组织工作能
不能做好,能不能出生产力,又取决于是否有一支能够促进组织工作、创新组织工作的组工干部队伍。同时,组织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组工干部不热爱学习,不参与培训,不接受新的教育,以至于政策把握不准,工作方法简单,总是依靠过时的观念来看待和解决新的问题,就会导致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这样不仅使组织工作无法出生产力,而且还会贻害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由此可见,大力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进组织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来说,都是必举之措。
最后,加强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强化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就教育培训本身而言,就是一个提升干部个体素质与能力的过程,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主要目的正是提升组工干部的个体能力和素质,这与教育培训是相一致的。前两年,中组部号召在全国组织系统内部开展了一次“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及这一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在这次活动中,广大组公干部参加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组工干部良好形象的树立。由此可见,大力加强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也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 篇二
感恩一词来源于西方, 也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现代意义上的感恩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恩惠的由衷认可, 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 对于受教育个体, 有助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品德, 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 国家奖、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 社会奖、助学金, 高校贫困生补贴等多种形式的资助已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然而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高校中一些受助的贫困生感情淡漠, 接受资助金等连“谢谢”都没有, 态度冷漠强硬, 更有甚者把本应用于保障学业和基本生活的资助金随意挥霍。这对贫困生自身的成长极为不利, 在社会上也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 高校的贫困生工作呼唤感恩教育。
分析目前贫困生感恩之心缺失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 家庭教育的片面。
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 许多父母重学习、轻品德, 把分数、升学看得至高无上。家长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传统观念, 在生活上大包大揽, 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根本不要求孩子为家庭做些什么。加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 很少涉及精神领域, 严重忽视了孩子的感恩情操的培养。长此以往, 习惯成自然的孩子就会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 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 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 自然谈不上感恩。
2. 贫困生心理上的偏差。
有许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生, 来到大学以后, 面对其它生活相对较好的同学, 物质上捉襟见肘, 心理落差很大, 不敢正视现实, 导致他们成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贫困生”。面对巨大的贫富差距, 他们无法摆正与他人交往的心态, 以“贫困”为耻或扭曲地自负, 喜欢怨天尤人, 抱怨社会对他们不公正, 觉得其他人、社会亏欠他们。因此, 他们认为父母、师长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感激和珍惜是没必要的。这些学生权利意识强烈, 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 依赖思想和享乐思想严重, 对自身缺乏反省, 很难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无法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 学校对感恩教育的忽视。
由于现在的初中、高中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 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一大追求, 升学变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学校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在考入大学以后, 许多高校也更注重于学生的“成才”教育, 关心最多的是就业等实际问题, 而对学生的“成人”教育力度不足。在高校的贫困生工作中, 解决物质生活的困难成为了工作的首要目标, 生活有困难的贫困生, 认定即可申请补助, 马上解决生活问题, 一般资助都是无偿的, 约束机制也不够完善, 接受资助的学生对自己的义务不明确, 加之思想层面的教育没有充分进行, 重励志轻感恩, 缺乏有效的引导, 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接受资助是他们应得的, 逐渐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4. 社会氛围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来看, 现在的高校学生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 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由于人际关系被打上了利益化和物质化的烙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应有的信任, 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 他们很容易被表面的实用主义、追求金钱的观念所影响,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对于生活的追求日益功利化、盲目化。这导致了一部分贫困学生追求眼前利益, 数额不小的资助金看起来像美味的蛋糕, 他们只会享用, 根本不知感恩。
二
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应起到重要作用, 但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手段较少, 很难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甚至导致学生对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高校应选择适当的方法从多角度出发进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1. 高校教师以身作则。
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 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感恩教育, 激发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情感。感恩教育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 它要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 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 在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对学生进行春
刍议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刘叶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南京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 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成功的入学教育应对新生的大学生活与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是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教育,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第一课,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直接影响大学生涯的学习、心理健康和以后的成长成才。
一、大学新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学习不适应
大学与中学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几门主要课程风化雨般的引导, 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意识。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更要与学生“零距离”沟通, 聆听学生的心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提倡教师与困难学生结对, 针对学生自身情感发展的需要去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身体力行地感化学生。
2. 利用团学阵地, 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是一项心的教育, 要让贫困学生从心里接受, 就要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活动的阵地, 贴近他们的心进行。开展活动要注意结合生活中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 如新生入校、学生成人、学生毕业及其他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等。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写“一封家书”, 制作亲情卡, 算经济、关爱帐课“算”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等活动。还可以利用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 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 为残疾人等提供服务、到郊区学校支教、为社区免费培训英语等, 以这些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操。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同时感受到回报社会的乐趣, 激励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 进而让感恩变为一种自觉。
3. 创新资助金发放形式, 增强感恩教育环节。
在学生接受资助时, 应增加对他们进行感恩意识培养的环节, 开展主题教育、感恩专题讲座、捐赠仪式等形式的活动。如开展“爱心奉献, 回报社会”的教育活动, 使他们在得到奖励和资助的同时, 能够积极参加清理污染、校园卫生清理与绿化维护、送爱心到社区、火车站义务服务等活动。还可以举行优秀榜样报告会, 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 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当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先进典型, 更是感恩教育的最佳选择, 这些榜样来自于学生, 与广大学生在经历和心理上有相似
的集中学习, 老师不厌其烦地辅导,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 因此学生对老师和书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而大学每学期都要开设好几门不同的课程, 教学节奏也比较快, 带教老师与学生接触比较少;在学习方法上, 中学阶段主要是应试教育,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辅导, 而大学阶段强调以自学为主, 课余时间较多。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没有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去充实和完善自己, 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 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因此表现出空虚、无聊的情绪和莫名的烦恼。
2.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现在的大学新生基本都是“90后”独生子女, 一直是家庭的关注焦点, 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优越的物质生活, 处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思想活跃, 喜欢追求时尚元素, 喜欢标新立异, 过于追求展现自我, 经常耍小孩子脾气, 缺乏交往的技巧, 集体意识薄弱, 不习惯集体宿舍生之处, 更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教育的效果也较好。
4. 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媒介, 让校园里充满感恩氛围, 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气氛中接受洗礼。充分利用广播播放感恩的诗歌、散文、故事, 播放感恩歌曲;悬挂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牌;在宣传栏里张贴以感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出版以感恩为主题的墙报、黑板报等, 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 增强感恩教育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学校也可通过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氛围, 使学生树立饮水思源的感恩意识, 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因此我们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 更要关注贫困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只有心怀感恩的人, 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才能更加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实施感恩教育, 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 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培养健康心态, 塑造健全人格, 促进全面发展。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社会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加大, 但一些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情况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贫困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 并着重从高校角度分析了如何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军莲.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 (01) .
[2]谢君萍.关于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1) .
[3]赵艳红, 范雯婧, 郑治.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3.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篇三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
氛围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为学生创設了感恩为主旋律的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1. 让学生讲感恩故事。小学生年龄小,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就让学生找一些具有感恩情节的小故事,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讲故事。学生在“找、讲、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从故事情节中受了感恩的教育,当他们遇到相类似的情况时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2. 让学和搜集感恩格言。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从课外书和网上搜集有关感恩的格言,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进行交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羊跪乳,鸦反哺”“可怜天下父母心”“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等一些含义深刻的格言在交流的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能背相关的格言语句,同时对句子中的道理也深入理解,对他们的行为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切忌讲大道理,而应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使他们受到教育。我让学生诵读古诗《游子吟》,在诵读的基础上我又给配上音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表演,动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大增,既记住了古诗,又从古诗中学会了报恩。除了读古诗外,我还让学生读一些感恩的文学作品,如冰心的《荷叶母亲》、朱德的《我的母亲》、海伦的《我的老师》等。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专心揣摩,自然会感同身受,意韵深长,学生学会了报答,学会了感恩。
4. 让学生学唱感恩歌曲。我引导学生多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爱的奉献》、《感谢你》等等。通过歌唱,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感恩
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我在教育过程中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寓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账”、“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等。假如开展“算算亲情账”的活动,我要求学生把一个月中父母给自己的花费记下来,包括买书本钱、买衣服钱、买零食钱,总之包括一切为你花的钱,等到月末算一算你的花销占全家总花销的多少,就会知道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从而学会回报父母,学会精打细算。同时,我还结合“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如在“三八”节时,让学生给妈妈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业演绎人间的亲情。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学生深深地体会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情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为自然之举。
2.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感恩。我们除了与父母、同学、老师打交道外,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有时还会与父母的同事、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交往。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另外,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我们同样应该教育学生加以关注。比如,在同学在跑步时摔倒了,你要主动上前去扶起;在过马路时,遇到红灯在让身边的人停下来;当某地发生水灾或地震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出零花钱或是将衣物用品捐出来让他们度过难关。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在别人有难时伸出爱的双手。
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4.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篇四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感恩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催化剂。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博爱而善良,富有责任感。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学会感恩,是立身做人的要求。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给别人掌声,自己周围掌声响起;给别人机会,成功正在向自己走近;给别人关照,就是关照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一切。感恩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作为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这里我收集整理了一些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是身教胜于言教。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更何况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首先要活出感恩的生活来。面对困难要勇敢接受;身处逆境要自强不息;图谋大作要善始善终;春风得意要戒骄戒躁。要保持超越的心、幸福的心、从容的心、平等的心、柔软的心、包容的心。记得要经常向孩子说“谢谢你”。向别人表达谢意是尊敬与礼貌最高的表现方法,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安全方法。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用感谢来满足别人的人性需求,不但简单又有报酬。我们要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并能潜移默化我们的孩子。心存感恩与向人道谢是两个让人通往成功的习惯。学习感谢是迈向自我实现重要的一大步,也是我们教育孩子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
二是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辛劳和热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理解并爱父母。最廉价、最实用、而且是最有效,那就经常让孩子亲吻拥抱一下爸爸和妈妈。比如给孩子削好了个苹果,在给孩子的同时,做爸爸的或做妈妈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把苹果削好了,你拿什么来谢谢爸爸(妈妈),来亲一下爸爸(妈妈)吧。这时孩子过来将小嘴贴在爸爸或妈妈的脸上,“吧”的一声,这时再把苹果给孩子,这里也包括拥抱一下爸爸妈妈,从孩子呀呀学 语开始,就培养孩子这种感恩和回报的意识。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增进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二是培养了孩子的感恩和回报的意识,使孩子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的索取都是有代价的,不是无偿的;三是作为动物之间的拥抱和亲吻本身就是一种爱的传递和交流的途径,作为人是高级动物本身也不例外,所以我认为作为父母应该在孩子学说话时就开始这样做,孩子长大了后会很有爱心和感恩的心。
三是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正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中“妈妈给奶奶洗脚,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那样,家长自己要经常对上一代人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体现出感恩之心、之行。做父母的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就会模仿父母。同时,父母还需有意识地激发和呵护孩子的感恩之心。
四是让孩子体验辛苦。针对年龄特征,选择性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了解家庭建设中的大事、难事,让其适当吃些苦,多一些亲身体验。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光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对自己拥有和享受的一切容易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父母的义务,难以产生感激、感恩的心。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他就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也就不懂得感恩。
五是留意大自然。鼓励孩子对他们周遭的事物引发的灵感心存感激。惊叹于风的威力和大海的浩瀚;雪花的无瑕、夜晚的星空,或山脉的粗犷之美。就如歌德所说的:“自然乃是神的一件活生生又看得见的华服。”前不久有这样一则报道,文章的作者清晨在洛杉矶郊县一所旅馆的餐厅里,发现有3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给母亲写感谢信。孩子们说,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作者细看了孩子们写的内容,有“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等。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不知道什么叫恩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无论是天崩地裂,还是斜风细雨,一花一草,一颦一笑,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六是是化态度为行动。一个小举动,像是一个微笑,一件小礼物,像是一封贺卡永远是受欢迎的。当一个孩子在家帮忙把碗盘放好,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家庭与食物的感恩。当一个学生帮助老师提录音机,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学校与老师的感恩。在节假日,亲手做些小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以表感谢之心。这也是学会感恩的一实际做法。青岛一中学布置了 感恩作业。每天要学生完成。“今天有无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父母可以模仿此法。另外,北京一中学也有一特殊的作业--给父母洗脚,等等。都是将态度化做实际行动,从爱父母起。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又怎么可能去爱事业、爱国家、爱别人?我们家长切记不可过度溺爱,将孩子实践爱长辈的所有萌芽扼杀。中国早有名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形式到感悟。
七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让孩子经常注意社会上还有一些没房屋住的家庭,父母丧失劳动力的,或是那些本身残疾的,还有在街上乞讨人们。在看过他们艰辛的生活以后,对自己舒适的生活又会是另一种体会吧。听听老人讲讲过去的事情,或是看一些描述艰苦生活的书籍和影片,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等。忆苦思甜,其实对现在的孩子会有一定的好处的。从
横向以及纵向多方位的比较,不要老是把眼光往上瞧,你比许许多多的人幸运,比上不足,比下那是足足有余。
八是作一本感恩集锦。同时要注意不要庸俗化。拿出一叠旧杂志。翻阅它们并把认为值得感谢的画面剪下来。将图片贴在本子上,累积这些图片。很快地,你将会拥有一本具视觉效果的生活感恩回忆录。同时,把一些感恩的故事文章也剪下来,细心品味,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一点小恩惠感动不已,却感受不到你最亲近的人的大恩大惠。平时试着写一些关于感激、感恩或感谢的字句,所有的形成一本感恩集锦。经常翻阅,经常地反省自己。
5.浅谈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 篇五
綦江区骑龙小学
刘远书
【摘要】由于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出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对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已急不可待。让留守儿童懂得知恩,感受亲情、友情,在感恩父母和监护人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感恩党和政府、感恩同学、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大自然,家庭、社会和学校责无旁贷!
【关键词】留守儿童
感恩教育
每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恩,父母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因此,如何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思。而感恩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需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们就成了一个新生群体,被形象地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和父母的沟通,不了解父母在外的艰辛,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感情逐渐疏远,没有了对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对父母的眷恋,甚至没有了对父母的爱。没有了爱,家庭就失去了维持的纽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孩子容易滋生许多不良行为,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制约。要培养孩子的爱,首先应从学会感恩开始,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
一、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现状 1、社会现状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随着4G技术的普及应用,手机上网更加快速便利,各种新业务,新应用不断出现,丰富了手机终端的传播功能。在我们尽情享受手机上网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黄色、暴力等信息的传播也找到了一个极其便捷的传播通道„„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家庭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大批转向城市,他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对孩子疏于管教,缺乏关爱,只重视对孩子的物质投入而不重视情感投入,想尽一切办法,就是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让孩子受丝毫的委屈,孩子要10元,决不给9元,极力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岂不知,在无条件满足孩子欲望的背后,滋生着可怕的隐 患,孩子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孩子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有出轨的行为。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教育无用,不重视教育,再加上祖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别人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3、学校现状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一哲理依然支配着农村的教育,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就导致一些老师只讲成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孩子的“德——智”这一天平极速向“智”的一端下沉。
二、如何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一)留守儿童感恩教育面临的形势严峻,学校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立足课堂,让课堂绽放光彩
课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阵地。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埋下感恩的种子,放飞感恩的思绪,将感恩教育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天在上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句感恩的名言,或一篇关于感恩的诗歌等,以荡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怀着感恩之情去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教育,使感恩的种子得到充足的养分,迅速的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2、注重活动,践感恩之行
感恩教育通过课堂内化于心,通过活动,彰显于外。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使感恩教育事半功倍,显示出勃勃生机。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如:以“感谢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为主题,在全校开展书信大赛;组织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Dancing without music》等教育影片,要求学生书写心得体会;举办“我与凡卡作比较”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在“母亲节”时,为母亲亲手制作一份小礼物并献礼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强化认识,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展现兴趣。
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成功起着一定的制约或促进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至关重要,我们要大力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就会把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比较,从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服从阶段;其次,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的理解,达到认同的目的,就能自觉地杜绝一些不良习气,即认同阶段;最后,通过潜移默化,将校园文化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良好品质,即内化阶段。因此,要在校园内张贴有 关感恩教育的标语,悬挂横幅,并设臵专栏,将在各种活动中的优秀案例展示出来,在教室的墙壁上布臵专栏,将学生的成果张贴其中,让墙壁说话,从而起到宣传、激励的作用。
4、使“家长代表大会”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农村大多数父母长期不在家。针对这一现状,村委会要帮助组建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对接,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大会,形成合力,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搞好孩子的教育。
(二)社会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脱离社会的教育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各个机构全力配合,净化文化影视领域;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终生受益。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做好表率,加大情感的投入,和孩子培养浓厚的情感,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及生活的艰辛;要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要对孩子起好监管作用,放下架子和孩子经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不能不加辨别、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要对孩子讲一讲过去的艰苦生活,使孩子明白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重视教育,经常与学校沟通,交换意见,配合学校,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总之,孩子学会了感恩,就等于学会了生活,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他的成绩必定“芝麻开花——节节高”;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他们的生活必定五彩斑斓。但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奠
[1]定扎实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定能绽放出炫目的光彩!参考文献:
[1]龚顺梅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6.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 篇六
内容摘要: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三大方面,对本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关键词:
小学生 感恩 教育 正文: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人之常情。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家庭视为“小公主”,“小皇帝”,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认为长辈的付出理所当然,感恩意识淡薄。因此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更是一种责任。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社会才更和谐美好。
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在工作实践中我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推动了感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感恩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我分别进行了下列教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学校每周一晨会时,都要安排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我在学校的配合下,充分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以“感恩”为主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2)组织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积极探索“主题班会”这一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定期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认真组织“感谢爸妈养育恩”、“学会感恩”等感恩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升华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感恩父母及老师教育之情;
(3)组织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出“庆祝节日,感恩父母”为内容的黑板报、手抄报,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谆谆教导之情,同学的无私帮助之恩,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4)组织学生制作“感恩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感恩卡,写上感谢和祝福的话语,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表达自己对父母爱和师爱的深深的感谢。一张张设计精巧、色彩艳丽的感恩卡,表达了学生一颗颗感恩的心,感恩卡展示现场洋溢着温暖的感恩之情。通过感恩卡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写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情。
2、搭建“两大平台”,让感恩教育走进家庭。(1)“感恩家庭作业”平台。
为让学生的感恩行为常态化,我不定期的在班级中布置“我为父母洗洗脚”、“我的家务劳动日志”等家庭“感恩作业”,让学生通过具体行为,落实感恩行动。孩子在“感恩家庭作业”中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培养了爱心,懂得了感恩。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实践性,比被动式教育要强许多。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懂事多了,会体贴人了。一位家长说:“看着孩子变乖了,自己整理好东西、帮大人盛饭、洗碗„„,比他考试考一百分还高兴啊。”还有一位家长说:“布置的这些“感恩家庭作业”很有意义,希望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并能坚持下去。”是的,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高兴我更欣慰,很有成就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啊。(2)“青云分校五(4)班学生家长QQ群”平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胜过老师的万语千言。课题研究期间,我建立了班级学生家长QQ群,利用这一信息化的平台,定期向家长发布友情提醒:敬爱的家长,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离不开你的言传身教!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时,也经常提醒家长不要忘记让学生多做些家务活,监督并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感恩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践行感恩行动。
3、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净化学生心灵。
我充分利用亳州新闻网上的“药都好人——好人在身边”栏目中的“敬老爱亲”板块中的事例和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感恩小故事,比如:最美母亲——许张氏等,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感恩名言及小故事,并汇编成册,学唱《感恩的心》,并在每天课前齐唱,营造感恩氛围,以此感染学生。利用这些身边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加上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家里更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理解父母了。在学校,比以前更听老师话了,能积极主动学习了,课下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也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这正是家长和老师所期待的答案,所追求的目标,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意的呢? 结语:
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家庭、学校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教师的任务也不光是教书,更要育人,以后我会继续探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让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学会感恩,学会做人,让感恩真正走进学生心间。
参考文献:
7.语文课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篇七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漠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对比学校变化,学写感恩文章。
灾后重建后,新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只能容纳700人的旧学校变成了可以容纳1200人的新學校。旧校的落后设施被淘汰,许多先进的教学器材、仪器设备配置齐全,崭新的学生公寓、先进的电子白板、宽大的风雨球场等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设施。这些来自政府的投入、好心人的捐助,学生在这里读书没有理由不努力,没有理由不感恩。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贫穷落后,就不会对优越舒适的环境产生幸福感。学生在校时间最长的为三年,经历过地震的学生很多已毕业,新入校的学生对学校过去的办学条件不太了解,对目前优越的学习环境会产生理所当然的感觉,所以老师应让学生了解学校过去的学习条件,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珍惜当前的学习环境。
“感恩教育”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爱护集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几句印象深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的鸣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
【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初中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10-17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育的重要性09-05
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07-14
如何对高中生英语学习方法进行指导10-09
在游戏中进行初中英语教学06-20
初中生教学中树立学习标兵的重要性09-22
初中生感恩老师演讲稿07-11
初中生国旗下讲话——感恩老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