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的作文素材

2024-07-22

气节的作文素材(7篇)

1.气节的作文素材 篇一

在长白山群岚簇拥中穿行,不断有路标提示:“距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公里”。也许路标构成了一种心理暗示,我们的心和两侧青山一同起伏。拐过一个山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山间平原迎面扑来,靖宇县到了。

此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蔽日,雷声滚滚,一场大雨和我们同时抵达将军殉国之地。

雨中青山静穆,绿水低回,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一起走进这座陵园。参观拜谒者如此之多,初觉出乎意料,细想情理之中。据靖宇县民政局副局长、东北抗联史研究专家李立斌介绍,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来这里拜谒。在人们心中,杨靖宇将军是一位抗击外侮、保家卫国、捍卫尊严的民族精神化身。

走过寓意杨靖宇将军与敌寇孤身奋战118个小时的118级台阶,来到他牺牲前作为掩体的老树前,来到将军殉国的纪念碑前,67年前冰寒彻骨的日子、艰苦卓绝的战斗、感天动地的牺牲,仿佛在人们眼前复活、再现。

这是并不遥远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东北人民打响了抗击日寇的第一枪。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浴血抗战,牵制了数十万日寇入关南犯。杨靖宇殉国后,剖开将军身体的日寇震惊了――这位高级将领的腹中只有草根、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我们发现,“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殉国地”纪念碑上,有烟火熏灼的痕迹。讲解员傅冬梅说,常常有人来这里拜祭,为将军焚纸燃香。

放眼雨中的陵园,拜谒者几乎无人打伞。大雨淋湿了衣服、淋湿了眼睛,却淋不去记忆、淋不失民族气节、淋不灭心头的圣火。滚滚雷声更激起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将军墓碑前,人们在默哀中仰望,在仰望中攥紧拳头。

走出陵园,迎面是一家酒馆,老板名叫刘国良。这位30多岁的外乡人,因为仰慕杨靖宇将军、崇尚杨靖宇精神,多年来,义务向群众宣传杨靖宇事迹,并投资复原“抗联密营”,再现当年抗联队伍的战斗生活场景。

刘国良的言行感动着万千拜谒者,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也感动着他。他说:“我有一个梦,就是有一天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不是我感动中国,而是我崇拜的杨将军感动中国,是维护民族尊严、捍卫祖国山河的民族精神感动中国!”

2.气节小学作文 篇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心报国岂能负

汨罗江畔,一位渔者无声而坐,一位老人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浑我独清!我该如何是好!”

汨罗江水奔流而去,渔者波澜不惊,说:“何苦独自挣扎,不如随波逐流,留在人间。”

岸上一座草屋静静的伫立,老人留下两行苦泪,说:“既已决定一心保国,岂能同世人而去!宁可舍生,也不能失掉气节!”

小屋里传来研磨的声音,久后,老人怀抱一块大石,任两行热泪纵横,跳入了江中。

渔者徐步走进草屋中,岸上一联竹卷,留有一诗名曰《楚辞》,作者是楚国屈原。

朝南三拜还家乡

自古都道文人墨客太过风骚,执笔有如神助,拿剑枉然无力。

不然——

一位瘦弱的人,多处受伤,被两名士兵押上刑台。

没想到首领亲身站起,挽住他的手,说:“何苦,不如留下,封侯赏爵,赐汝大官。”

首领说:“子孙万代,代代袭制。”

那人果断吐出一字:“不!”

首领说:“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那人问:“南在哪里?”

百姓指明方向。

那人毅然下跪,朝南拜了三拜,头也不回地走向了断头台。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那人便是文天祥,对他来说,气节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只因为我们懂得

转瞬即为历史。

20xx年的`九月三日,我激动的在电视前观看着检阅仪式。

七十年前的屈辱在七十年后的中国人心里也不会忘怀。百年的兴衰与起伏,沧桑与变化,痛苦与磨难……

因为他们不懂得,所以他们说要四个月攻克中国,但他们打了八年,输了;

因为我们都懂得,所以我们坚持着,是我们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缺一点都不行;

因为他们不懂得,所以他们不知中国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拥有,所以在百年风雨后,屹立不倒。

只因为我们懂得,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意志,最后只归于二字——气节!

3.大雪气节的谚语 篇三

1.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2.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3.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4.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5.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6.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7.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8.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9.雪落有晴天。(湖南)

10.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11.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12.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13.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14.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15.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16.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17.瑞雪兆丰年

18.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19.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20.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1.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22.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23.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24.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25.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26.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27.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8.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29.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0.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31.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32.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33.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34.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35.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36.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37.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38.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39.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40.雪落高山,霜打洼地

41.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42.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43.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44.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45.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46.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

47.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

48.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

49.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

4.文天祥的气节 篇四

比如文天祥原来不叫文天祥,他原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他曾历任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他的朋友劝他说:“你以这万余乌合之众,去抵挡元朝三路大军,何异于驱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说:“我最恨的就是国家一旦有急难,征召天下之兵,而无一人一骑入关。我之所以不自量力,准备以身相殉,就是为了使天下的忠臣义士因此能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这样才可能保住江山社稷。”第二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百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就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元军投降。

后来文天祥冒险出逃,于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景炎二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就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元世祖命令将文天祥送到大都,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元世祖让降元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文天祥跪在地上说:“圣驾请回!”宋恭帝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5.中国古代的气节与信念 篇五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箴言出自《论语•里仁》,它揭示了一个跨越时空而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信念是气节的源泉。任何时代、任何群体的成员,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就能为捍卫真理和正义而抛头洒血,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遭坎坷而不馁;就能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历朝历代之所以不断造就许多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铸就大义凛然的气节的精英贤哲,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执著地追求自己认定的人生信念。即使奋斗终生,朝闻夕死,他们不仅无怨无悔,而且还特别看重由此凸现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这里略举几例,以斑窥豹。

春秋时期,齐晋两国出现过一个秉笔直书、以身殉道的史官群体,尤以齐国太史兄弟和晋太史董狐最为典型。齐国太史虽因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权臣崔杼所杀,但太史的两个弟弟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继续这样写。崔杼慑于太史兄弟三人为秉笔直书而前仆后继的正气,最后终于放下屠刀。晋国太史董狐也因不畏权贵,“书法不隐”,记下“赵盾弑其君”而被孔子称赞为“古之良史”。由此而后,不畏权贵、秉笔直书就为中国历代史家所效仿,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条铁则。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下,历代史家要做到这一点,胸中没有一股浩然正气,显然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就盛赞“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苏秦、张仪是“纵横家”的代表。张仪笃信“连横”之策,为此周游列国,百折不挠。“舌在否”的故事最能体现他为实施“连横”战略而置生死荣辱于度外的坚毅气节。一次,他在南下楚国与丞相谈论强国之道、游说连横之策时,被丞相门客诬为盗璧之贼,不仅身受鞭笞之辱、驱逐之窘,而且在带着伤痛回到家里时又为其妻所讪笑,但张仪并不后悔,且为后人留下一段极为幽默的精彩对白。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仪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史记•张仪列传》)

生活在南朝的范缜是无神论者。他一生坚持身亡神灭之说,坚决反对统治者的佞佛行为。虽然因此而遭到当权者组织的一次次围攻,但在种种威胁利诱面前,他始终不改初衷。不管是围攻,还是以高官厚禄拉笼,或者被诬为“违经背亲”,他都始终坚持真理,“辩摧众口,日服千人”(《弘明集》卷九)。

唐初高僧玄奘,在云游海内名寺访师问学的过程中,发现佛门各派对经典理解多有歧义,遂怀疑原有译经讹谬,于是决心“舍身求法”(鲁迅语),前往佛教发源地广求梵文原本佛经。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过戈壁荒滩,翻冰峰雪原,抵达印度。在印度逗留期间,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四出拜师苦学梵文,搜集不同版本经典,参加各派佛学辩论,喜得657部佛经及大批佛像,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组成阵容庞大的译场,主持翻译佛经。他十九年如一日,“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直到圆寂,共翻译佛经74部,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170多卷,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他虔诚信仰的取经、译经和讲经事业。

从以上所举的几个事例不难看出,不管是秉笔直书的史官,还是游说方国的策士,不管是主张神灭论的范缜,还是把一生都献给弘扬佛法的玄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以忠贞坚毅的气节和信念作为人生的重要支点,而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凛然正气又都以自己对人生与社会、对国家与民族的坚定信念为基础。反之,一个人只要始终胸怀正确的信念,心存天地之正气,不管做什么,都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力量之源。

气节的拓展:“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源于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句成语,经后人点化,又作“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表述是对气节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它说明,对一个人而言,受信念支配的气节无时不有,无所不在,体现在人生追求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叱咤风云时的轰轰烈烈,还是埋头苦干中的默默无闻,须臾也离不开气节的引导。一个人投身的事业尽管有大有小,但只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就能以己之所为报效国家,造福民众。即使不求闻达,气节也会蕴含其中,发挥“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作用。在此也举几例,以为佐证。秦末的陈胜、吴广均为饥寒交迫的“瓮牖绳枢之子”,虽常年与人佣耕,但又胸怀“鸿鹄之志”,无时不在渴望着一个有意义的“富贵”人生。即使遭到周围人的嘲笑,他也只是怅然叹息:“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而事情的发展倒恰好证明,因为陈胜胸怀“鸿鹄之志”,后来才可能在戍途中鼓动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伐无道,诛暴秦”,向以秦二世胡亥为代表的封建帝王发起第一次改朝换代的全面进攻。虽然他们在举义后不久相继牺牲,但他们表现出的“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的气节却永垂青史。

诸葛亮是在汉末群雄角逐的乱世走上政坛的。当时,他身在隆中“躬耕垄亩”,却心系天下风云,立志像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那样,把自己的文韬武略献给统一天下的大业。正是因为他有“兴复汉室”的坚定信念,才会为汉室后裔刘备筹画“当世之事”,和盘托出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魏、待机谋取中原的《隆中对》,并在后来与刘备和衷共济,按照《隆中对》的总战略联吴抗魏,夺取荆益,建立蜀汉,“三分天下而居其一”。诸葛亮后来数次北伐虽然都无功而返,最后死在北伐中原途中,让后人无限惋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以实际行动践履了自己在《后出师表》中立下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诺言,为后世士林塑造了一个千古忠臣的榜样,其人格魅力、其高风亮节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北宋的范仲淹是历代儒宦中为官清廉、敢于直谏、心忧天下的又一典型。史称,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范仲淹一生最重要的政绩当然是他协助宋仁宗进行的改革。他建议从整顿吏治入手,改革政治、经济和军事,并具体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项措施,仁宗“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宋史•范仲淹传》),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历新政”。由于改革触动了权贵的既得利益,遭到守旧派的群起而攻,甚至诬陷范仲淹结党营私,危害朝政,致使范仲淹被迫离京外任,但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至死不悔。他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警世名言,早已成为其后有建树的从政者立身行事的座右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在中国历史上,像身处垄亩而心怀“鸿鹄之志”的陈胜、“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等这样的人物,真是不胜枚举。但就上述三例而言,也足以说明,历来成大事、立大业者,通常都是对处境的顺逆不管不顾,也不管在朝在野,心中都长存一种浩然正气,因而不管遭遇任何挫折,都能不坠青云之志、坚守人生大节。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倡导下,在仁人志士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对气节特别重视,气节观被从圣贤到百姓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广泛接受,作为人生的准则,并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它总是让人感觉到正气满宇宙,大节镇乾坤。而一个人只要养得浩然之气,其一生就必然充满活力,充满精气神。

气节的升华:“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抗清义士夏完淳,十七岁血洒刑场。他在狱中书赠难友诗中的名句“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毫无疑问是对气节的升华。气节的升华极为严峻,一般要通过生死考验来进行最后提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在历史上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邪恶、忠诚与奸佞的矛盾冲突中,永远是鉴别光荣与耻辱、勇士与懦夫、英雄与叛逆的试金石和分水岭。勿庸

讳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中国古代社会精英的气节难免醇疵粘连(譬如他们身上同时留有“爱国”与“忠君”、慷慨就义与民族仇恨的印记等),但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剥离,去芜存菁,就应该承认他们表现出的气节还是瑕不掩瑜的。下面再举几例,权作注解。苏武牧羊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生动故事之一。西汉前期,与汉交恶多年的匈奴族且侯单于,主动送回被扣在漠北的汉朝使臣,以示和好。汉武帝遂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匈奴祸起萧墙: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苏武担心属下贪生怕死,愧对家国,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卫律见状大惊,速召巫医救治,后又以高官厚禄诱降。苏武对卫律变节求荣的行径痛加斥责:“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卫律无奈,将苏武的表现如实上报。单于下令押送苏武去北海牧羊,佯称待公羊产下羔羊就放他南归,妄图迫其俯首就范。苏武身在异乡,但心向汉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汉书•苏建传附苏武传》)

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自幼即仰慕死后谥“忠”的乡贤欧阳修、胡铨等,立志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在南宋抗元的群英谱中,文天祥无疑是其中桡楚。他在被俘后写的《过零丁洋》更是传颂千古的爱国诗篇,而诗中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恰是他本人和历代爱国志士人生观的写照,也是其高尚气节的展现。不管是以前同朝为臣者前来劝降,还是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都坚决表示“受宋恩为宰相,安肯事二姓”,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以至忽必烈都为有如此志节高尚之士而不能为己所用深感遗憾,而作史者也不得不盛赞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也是在支大厦于将颓、挽狂澜于既倒的危险时刻,让生命发出光辉的。其时,南明王朝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清兵南下越过淮河、直奔扬州。面对蜂涌而来的清兵,史可法抱定“城亡与亡”的决心,与将士坚守孤城。围城的清兵统帅多铎数次致书史可法,劝其投降。史可法不加拆阅,就将来书投入火中。多铎恼羞成怒,疯狂攻城。城破之时,史可法拔刀自刎,被副将史德威等救下,但不巧与破城的清兵相遇。史可法临危不惧,大呼:“我史督师也!可引见汝兵主。”清兵将史可法带往统帅营帐,多铎再次劝说:“累以书招,而先生不从。今既竭臣忠,不为负国,能为我收拾江南,当不惜重任。”史可法回答:“吾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多铎又说:“君不见洪承畴乎?降则富贵。”史可法答:“承畴受先帝厚恩而不死,不忠甚矣。我讵肯效之?”“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万民,不可杀戮。”(《明史•史可法传》)多铎劝说无效,就杀害了史可法。铮铮铁骨的史可法,以其“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成为南明抗清以身殉职第一人。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小至个人生死,大至国家兴亡,时时处处都凸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节观。而当气节需要以生命来换取时,历代有志有为之士无不表现出一种慷慨赴死、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正如文天祥临死前在其衣带中所写:“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以上所举的苏武、文天祥、史可法等就是他们的典型,也是万世流芳的楷模。他们的志节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结 语

历史一再证明,炎黄子孙世代追求的气节和信念,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经天纬地的法宝。数千年来,薪火相传,不断被后来者发扬光大。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

6.气节词语的同义词及造句 篇六

2、梅花在冬天里迎风傲雪,在冰雪上傲笑百花,是多么好的气节,我们也要在社会上迎风傲雪,傲笑百花,再登泰山顶。

3、菊花不仅是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还被赋予隐士、斗士、伤感、高洁的象征。

4、这些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记载的是一座城市的信仰、气节、传承与财富,沉淀的是一方净土繁华落尽后的心静空明、云淡风轻。

5、寇准历经四个朝代,为官四十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颇具民族气节。

6、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心悦诚服,蔺相如忍让宽容,廉颇负荆请罪……海纳百川容量大,壁立千仞气节高。

7、于是,在闪闪泪光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汉奸,什么是卖国贼,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气节。

8、他们对天地逆行的无奈和由此产生的虚无,于退让之中保持了一个诗人的气节。

9、当时宋、金之间正在激烈交战,这种谣传关涉到中国文人最重视的气节问题,李清照再清高也按捺不住了。

10、它不仅有清纯淡雅的身姿和清隽高雅的芳香,更有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时节傲霜怒放的气节。

11、如今我虽不能目睹当初的恢弘气势,但是仍能在你们身上看见那份宁静致远、超尘脱俗的气节。

12、这在旁人看来,就是上下其手,以气节自负的人,自更不愿向他低头,以免于趋附权势的讥讪。

13、从查伊璜到查文清,查家的人物不仅博学多才,而且重气节,正直刚烈。

14、任职期间清正廉明,尤富民族气节,对于洋教士欺压中国百姓敢于仗义干涉,因此而辞官。

15、后来,1939年周恩来回绍兴,谈到团结抗战时,还谈到祠前的对联,勉励大家勿忘关天培的气节。

16、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目诩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

17、这样的人,或许忠诚和气节都是不缺的,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尤其是在自己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

18、于是,在大汉丹青上书写下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也让“苏武牧羊”。

19、从秦统一邯郸一战的人民举国上下齐齐赴死,到五胡乱华的斩胡令,民族气节从未中断。

20、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21、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常常以敌为友,甚而认贼作父。

22、为什么一个民族没有气节了,你们还趾高气扬。

7.气节 篇七

王杰:这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来加以分析。首先,从国际社会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马克思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危机。过去人们坚定不移、信以为真的东西,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动摇。人们的信仰世界、精神支柱出现了动摇和危机。一个民族、一个人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的,这种思想不去填补,别的思想就会去填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当前所需要的,人们希望能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精神的支柱,需要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此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够得以存在和继续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确认自己民族文化的身份就显得日益重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也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

从国内方面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一些独特价值的东西,越来越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荒芜。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精神颓废、诚信缺失,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时时被突破,让我们感受到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裕的背后所暗藏着的巨大悖论。而传统文化中的重人际和谐、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这些优秀的思想资源一下子成为全社会最需要了解最需要获得的东西,因为这些思想观念正是当今我们这个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宿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气节问题漫谈

小引

这篇文章,拟谈一点自今溯古或自古至今关于气节问题几件往事,套用狄更斯《双城记》开篇名言格调,也写几句开场白:这是一个最讲气节的时代,又是一个最讲不清气节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讲民族气节、革命气节和做人气节的时代,又是一个最讲不清这些气节的时代。这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时代,又是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可分离地相互联系和对立统一的时代。

一、关于气节问题争议之由来

这几年,也可说改革开放以来吧,关于气节问题的争议,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原本在气节问题上已成历史“论定”的某些人和事,转眼之间往往成了质疑或翻案的对象,而且这一类对象的名单,越来越长了。远的暂不说,只说现当代人们记忆尚新的三大历史阶段发生的一些人和事:1927-1936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7-1945年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做叛徒,这是革命气节。抗战时期,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中国人首先要求的是民族气节,爱不爱国就看你做不做汉奸。历次政治运动和“文革”时期,考验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做人的底线,不卖友(师)求荣,不落井下石,成为做人的气节问题。

从目前争议的情况看,这三大气节问题,各有争议的人和事;但争议最多的,集中在抗战时期的汉奸问题和政治运动时期的卖友(师)求荣问题上面。既有争议,必有正反两方,而这次正方的两位主将,恰好是我的朋友兼同事何满子和陈福康二位先生。

满子年长于我,为当代杂文一大家,生平疾恶如仇,我常说他是当代“汉贼不两立”论的坚定拥护者,对沦为汉奸之流的文人自然不屑稍假以颜色。就在他去世前一两年,写过一篇关于胡兰成、张爱玲的汉奸身份文章,称之为“一对狗男女”,在报上引起围攻。有的文章讥讽道:“都这把年纪了,火气还这么大!”(大意)我觉得,满子用词虽似过严,但这位批评者以年龄来嘲笑对方,潜台词所含轻侮之意,跃然纸上。以满子的辩才与笔力,立即回敬一文,应轻而易举。但我认为这种离开了主题的笔仗,实不值一打。当与满子通电话谈及此事,他沉吟一下,说:“元化也是这个意思。”元化指王元化先生,朋友或同事们平时都这样当面叫他,他做了部长(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也未改变。我素知元化是经历并参与过抗战时上海租界地下党领导的文化战线对敌斗争的,对于当年文化汉奸之流活动情况清清楚楚。我几次见他对着朋友和弟子们,谈及当年敌我斗争时对汉奸的激愤之情,至少其中有一次也曾当众大发一通“火气”。

如众所知,满子同时也是对“胡风案”主角之一的舒芜交信行为,曾有穷追不放的系列批评文章。如今满子与舒芜虽已先后逝去,但争议并未停息。就在今年第一期《新文学史料》上,登出了一组为舒芜辩护的文章,有“时代环境说”,有“历史责任说”、“被动交信说”,还有“总督犹大说”,等等。可惜满子以及一些已逝同案受难者如梅志、绿原等人,都已看不到这些辩护文章了。

这次气节问题争议中另一位正方主将陈福康,也是我出版社朋友,虽仅一度同事,年逊于我,相识也近三十年,是知名研究鲁迅、郑振铎和南宋爱国学者郑思肖专家。他在张爱玲的《小团圆》受人大炒大热之际,却写了一篇《张爱玲的文品和人品》,投稿一家报纸。编辑请两位“懂行的”专家评审,一位专家审稿意见说:“我最讨厌拿民族主义说张爱玲的事

儿。”另一位专家意见说,他“极讨厌”“所谓的‘民族大义’”了,评语最后的结论是“强烈建议不登”。最后幸得《博览群书》大度收容发表了这篇文章。(以上引语均见于2009年10月《博览群书》所载作者此文后记)

事实上,这两位“懂行的”专家意见,倒是具体反映了当前在气节问题上的反方观点,很有代表性,即“民族主义”或“民族大义”亦即我们这里所说的民族气节,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不值一提了。延伸开去,是不是也意味着历史上所有的反侵略抵抗(自然也包括尚在人们耳目中的八年抗战)全都是咋呼出来的事儿呢?

看来关于“民族主义”或“民族大义”,亦即民族气节问题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但这场争议中的正方,显然已处于下风,因他们的文章已不受某些报刊欢迎,不大容易登载出来。这原因其实并非今日方有,而是其来有自,所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罢了。这源头,还得从奉为国学经典的《论语》说起。

二、关于《论语》论气节

“气节”一词,据通行的《辞海》释义为:志气和节操,如:革命气节;民族气节。《史记·汲郑列传》:“[黯]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见《辞海》1999年版第1762页)《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79页)。此词正式出现较晚,《论语》中谈到气节的事或人的时候,用的是“大节”或“大德”。大节,如载曾子的话:“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这是说勇于受临终托付幼君并代理国务的人,是有气节的君子人。大德,如载子夏说:“大德不逾闲。”(《论语·子张》)闲,围干,此指道德规范。

另一位儒家圣人孟子,则用“大丈夫”代替曾子所说有气节的“君子人”,并加上具体的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文下》)

毛泽东曾用“骨气”这个词来称呼相当于孟子说的大丈夫这样的气节之士,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举闻一多、朱自清为例(见《别了,司徒雷登》)。当然,当代有骨气的中国人不止闻、朱二位,谁都知道,像早于此文写作时间之前从容就义的瞿秋白,晚于此文之后犯颜争“雅量”的梁漱溟,坚持“新人口论”的马寅初等,都有资格称为“有骨气的”中国人,这些人当然也就是有气节的中国人了。

由此可见,自古至今,人们尊崇的是有气节——如曾子所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君子,或如孟子说的“大丈夫”,毛泽东说的“有骨气的人”。

然而曾子只说大节,未提小节;孟子倒是提过小丈夫,但意指眼界胸襟不够广阔之人。可与小节同论的,是子夏说的小德。子夏紧接“大德不逾闲”这句话,跟着就说“小德出入可也”,就是说可以做点与大节有出入的事。出入,后人有注疏为“行权”的,遇上困难不

妨权宜行事,这空间就大了,启发了对小节、小德的理解与回旋余地。魏晋风度的名士们,以放诞自外于礼法,人称“不拘小节”,尚有赞许意;但到明朝,恪守礼法行为已被称为“匹夫之小节”(张居正“夺情”语),归入贬词了。

再说大节、大德。《论语·宪问》载孔子一段话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是涉及民族气节的事,这里的管仲便成了民族英雄。春秋时四夷习俗,披头散发,服装前襟向左,这样就是受夷族统治了。这段话重点在“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句,所说直指民族气节问题。孔子这里意思很明确,倘若不是管仲挽救了中国,我早就成为夷狄统治下的子民了。但他没有说明,他假若真的“披发左衽”了(后来的历史证明完全有此可能,辽、金、元、清等即是),面临民族存亡关头,将采取什么样态度:顺从还是抗争?《论语·八佾》又载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春秋》大义解释此语是“不以中国从夷狄也”(《谷梁传》襄公十年)。这都说明孔子重视大节大德,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国家观念,尊王攘夷,严守华夷之防,坚持民族气节;但“吾其披发左衽矣”这段话,还是留下了一个含义模糊的表述。连孔子都不愿明白交代的问题,引起后世对气节问题许多争议,就不足为奇了。

三、关于司马迁为李陵辩解

大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最重节义。《史记》列传第一篇就是写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兄弟。《太史公自序》说:“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史记会注考证》引日本学者村尾元融说:“太史公欲求节义最高者为列传首,以激叔世浇漓之风,并与己述作之旨。”节指气节,其含义较广,合理、道理、情义、善义都有,姜太公称伯夷为“义人”,当时人称他“善人”。司马迁以此为后来二千多年历代王朝兴替、内祸外患中的臣民,树立了求仁取义、坚持气节的榜样。

但是,在写成这篇《伯夷列传》的第七年,已任朝廷太史令的司马迁,遇上李陵投降匈奴事件,群臣纷纷置罪李陵。汉武帝问他意见,他从实回答了自己的看法,为李陵作无罪辩护。这篇辩护词,司马迁写在他的《报任安书》中,真正是文情并茂的好文章,后世传诵,至今还被选入各种古文读本,仍值得再次一读。今节录有关李陵一段: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弮(音拳,弓弩),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汉武帝听了大怒,认为司马迁有意阻挠征讨之师,为李陵游说,下法司问罪,处以腐刑(宫刑)。李陵则满门抄斩,断了他“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的归路。后人读了这篇充满悲愤情义的辩护书,结合他的不幸遭遇,无不把同情投向司马迁;因而又把同情同时也投向了遭灭族之祸的李陵;对汉武帝则给与了残忍刻薄少恩的谴责。

但这里存在一个法与情的问题。专制帝王虽说可凭一己喜怒好恶任意处置臣下,但形式上还得走一下法律程序。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不合武帝心意,欲治其罪,仍得“遂下于理”,“卒从吏议”,治以“诬上”之罪,处以腐刑。所谓“吏议”,当然只是法官秉承上意做出的判词。李陵投降匈奴,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是兵败被俘还是兵败投降,有待事实的证明与区别,但都同气节有关。当两个民族生死搏斗之际,能不提民族气节吗?司马迁《报任安书》,以情代法,与此前所写《伯夷列传》,节义兼顾,在气节问题上明显地采取了双重标准。

李陵投降匈奴后情况,班固《汉书》李陵、苏武传有较详记载。匈奴王单于厚待李陵,但另一降将李绪座位在李陵之上,陵“使人刺杀绪”。可见,李陵在匈奴已有一定权势,还很难说有没有争宠情绪。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与另一汉使降者卫律(本胡人)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匈奴爱卫律,常在左右,“陵居外,有大事迺入议”。大事中总免不了与汉的和战之事吧。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当政,与李陵友善,派使者出使匈奴,打算迎陵归汉。在单于和卫律的酒会中,汉使数次以目示意或以言动之,“陵墨不应,熟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使者说:“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说:“归易耳,恐再辱奈何。丈夫不能再辱!”《苏武传》则记载李陵几次为单于说降苏武,虽多有自怨自叹言辞,但不难看出,这时的李陵已从当时的假投降,逐渐变成真投降了。

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写得太动人了,影响一直流传下去。后人根据司马迁的这篇辩护词和《汉书》所记李陵与匈奴之战的场景,伪造了一篇《李陵答苏武书》,并被编入唐初的《文选》之中,受到广泛传诵。《文选》又编有李陵与苏武各五言诗三首和四首,未知真伪,杜甫有诗说“李陵苏武是吾师”,尊之为五言诗之祖。这是肯定其文品。怀李白诗有“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句,对李陵人品,想有同样感情。

延至现当代,对李陵的评价,基本上以惋惜同情怜才为主,顶多说他“兵败投降”,或“功大罪小”,无一字关涉气节问题了。

四、关于韩愈《伯夷颂》受批评

司马迁写《伯夷列传》,表彰节义之士,作为后世臣民的气节楷模。唐朝韩愈作《伯夷

颂》,进一步发挥,称伯夷、叔齐为“特立独行”、“传道笃而自知明”、“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的豪杰之士;他们的气节,“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这是最高的赞语。这篇文章的关键,是文末一句:“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这明显是仿自孔子评管仲的话。但孔子说的是尚无答案的未定词,韩愈说的是已有答案的判定词,进了一大步。后世论者大都忽视了韩文这句关键词。

宋朝王安石写了一篇《伯夷论》,与韩愈相反,他说伯夷原是跟太公同时投奔周的,“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岂„„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王安石好发与众不同之论,这是一例。与王安石同时的程颐说:“《伯夷颂》只说得伯夷介处,要说得伯夷心,须是圣人语:‘不念旧恶,怨是同希。’”(以上王、程语,均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但他们都不提节义或气节,说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韩愈写此文用意,当然也不能进而理解司马迁写《伯夷传》列为《史记》列传首篇用意。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有次偶然看了《伯夷颂》,大为不满,写了一篇《驳韩愈颂伯夷文》,说:“忽见颂伯夷之文,乃悉观之,中有疵焉。疵者何?曰过天地、小日月是也。伯夷过天地、小日月,吾不知其为何物,此果诬耶妄耶?”朱元璋站在打天下、坐江山的帝王立场,自然不喜欢伯夷、叔齐这样坚持气节、不为我用、宁死不屈的人物。但他不懂得,臣民的讲不讲气节,对他大明王朝的兴亡,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清朝人看文章,着重文笔气势。姚鼐说:此文“用意反侧荡漾,颇似太史公论赞。”曾国藩说:“岸然想见古人独立千古,确乎不拔之概。”张裕钊说:“含蓄深妙,随手转换,运掉自如。”(以上亦见《韩昌黎文集校注》所引)他们不大理会这篇文章主旨是什么。

跨过清朝,历史车轮滚滚,瞬间转到1949年8月18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乘“宜将剩勇追穷寇”之威的豪气,写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长文,其中有一段点名批评《伯夷颂》,真是气势万丈,掷地有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一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句“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讲的都是民族气节。毛泽东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历史,利用《伯夷颂》做反面教材,教育人民,正好说明韩愈此文尚有一读价值。而因受韩愈颂非其人批评的影响,韩愈这篇文章长期备遭冷落,各种古文选本不敢入选,眼光与器度就显得狭小了。

五、关于岳飞、秦桧

到杭州旅游的人,西湖是一定要去的;到了西湖,岳王庙又是一定要去瞻仰的;而瞻仰岳王庙,岳王墓前跪着的秦桧夫妇铜像,又是一定会受游客唾骂的。几百年来,岳飞的大忠

臣形象与秦桧的大奸臣形象,以及岳飞是被秦桧夫妇定谋东窗害死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已成历史的铁案,深深印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脑海之中。

但是,1923年(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部吕思勉著的《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其中的第三篇近古史(下)的第一章《南宋和金朝的和战》的第二节《和议的成就和军阀的剪除》,却彻底颠覆了这一已成铁案、深入人心的忠奸形象,为秦桧做翻案,为岳飞做辨别。从前也有认为岳飞之死,首犯应属宋高宗赵构,秦桧不过是从犯的论点,在明朝人的诗文中都曾有所流露。对岳飞也曾有过微词,如孝宗时人熊克著《中兴小记》载岳飞以武将上疏言建储事,认为拥兵自重,越职干政。但直接为秦桧翻案的尚不一见。何况这还不是一篇文章的论点,而是一部用作自修课本的大众通俗化教科书,这影响就大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一片哗然之声。

现将本节引起争议的部分,摘列(不加引号)如下:

一、秦桧非金朝奸细,主和为一大功

二帝北徙,桧亦从行。后来金人把他赏给挞懒(金国王子)。前782年,挞懒攻山阳(楚州),秦桧亦在军中,与妻王氏,渡海南归。宋朝人就说是金人暗放他回来,以图和议的。请问这时候,金人怕宋朝什么?要讲和,还怕宋朝不肯?何必要放个人回来,暗中图谋。秦桧既是金朝的奸细,在北朝,还怕不能得富贵?跑回这风雨飘摇的宋朝来做什么?当时和战之局,毫无把握,秦桧又焉知高宗要用他做宰相呢?我说秦桧一定要跑回来,正是他爱国之处;始终坚持和议,是他有识力,肯负责任之处。能看得出挞懒这个人,可用手段对付,是他眼力过人之处。能解除韩、岳的兵柄,是他手段过人之处。后世的人,却把他唾骂到如此,中国的学术界,真堪浩叹了。(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第439-4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后引本书,仅注页码)

二、岳飞战绩夸大,南宋无力抗金

《文献通考》说:“建炎中兴之后,兵弱敌强,动辄败北,以致王业偏安者,将骄卒惰,军政不肃所致。”“张、韩、刘、岳之徒,„„究其勋庸,亦多是削平内难(按指境内群盗),抚定东南耳;一遇女真,非败即遁;纵有小胜,不能补过。”„„岳飞只郾城打一个胜战。据他《本集》的捷状,金兵共只一万五千人;岳飞的兵,合前后的公文算起来,总在二万人左右,苦战半日,然后获胜,并不算什么希奇。„„十二金字牌之召,《本传》可惜他“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而据《本纪》所载,则还军未几,就“诸军皆溃”了。进兵到朱仙镇,离汴京只四十多里,更是必无之事。

当时诸将的主战,不过是利于久握兵柄,真个国事败坏下来,就都一哄而散,没一个肯负责任的了。所以秦桧不能不坚决主和。于是召回诸将,其中最倔强的是岳飞,乃先把各路的兵召还,然后一日发十二金牌,把他召回。前711年,和议成。„„骄横的武人既去,宋朝才可以勉强立国了。我如今请再引《文献通考》所载叶适论四大屯兵的几句话:“诸将自

夸雄豪,刘光世、张俊、吴玠兄弟、韩世忠、岳飞,各以成军,雄视海内。„„廪稍惟其所赋,功勋惟其所奏;将版之禄,多于兵卒之数;朝廷以转运使馈饷,随意诛剥,无复顾惜,志意盛满,仇疾互生。„„其后秦桧虑不及远,急于求和,以屈辱为安者,盖忧诸将之兵未易收,浸成疽赘,则非特北方不可取,而南方亦未易定也。”(第411-414页)

据本书2005年新版前署名李永圻、张耕华的《前言》,引用作者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三反”及思想改造总结》中,自评《白话本国史》说:“在当时,有一部分有参考价值,今则予说亦多改变矣。此书曾为龚德柏君所讼,谓予诋毁岳飞,乃系危害民国,其实书中仅引《文献通考·兵考》耳。龚君之意,亦以与商务印书馆不快,借此与商务为难耳。然至今,尚有以此事诋予者。其实欲言民族主义,欲言反抗侵略,不当重在崇拜战将,即欲表扬战将,亦当详考史事,求其真相,不当禁遏考证也。”

可知此书论点,不仅受到一些人批评与反对,还被告上法庭,诉以“危害民国罪”。但作者未见立案判罪,书亦照常发行,数十年来多次重版,即使打过官司,还是归入了学术讨论,允许自由发表言论和出版书籍。那时人们可以不同意作者的结论,但仍尊重他“详考史事,求其真相”的学术探讨精神,为后来人留下一份处理政治与学术问题的经典范本。

如今去杭州西湖边岳王庙的游客,仍照样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跪在岳坟前的秦桧夫妇,也照样受到游客们的唾骂,表示对奸臣、卖国贼的憎恨。这些都一点没有变化,充分证明民间信仰与学术考证,同样受到人们尊重。

附带二事一说:

一、为此学术问题以“危害民国罪”上法院告状的龚德柏,号称“日本通”。抗日战争发生后,常为重庆《大公报》星期论文撰稿,好大言,人称“龚大炮”。

二、多年前,学术界有过一次关于岳飞《满江红》词真伪的讨论,词学家夏承焘主张此系伪作,后无定论。我看这与后人为同情李陵,而造出《李陵答苏武书》一样,出于对岳飞的崇敬爱慕之情。我是赞同夏老考证的,虽然很爱听盛家伦的此词谱唱,唱出了抗日时期全民同仇敌忾的心声;甚至联带想到,流传甚广的“还我河山”那幅岳飞题字,也可能有问题。但即使如此,一点也影响不了对岳飞民族气节的崇高敬意,太深入人心了。民间传说、小说戏曲、评弹说唱,口耳相传,岳飞已成为民族气节最为人崇拜的英雄。然而又不能否认,诸如李陵、岳飞或秦桧等问题的存在与出现,使得后人如何评价这些争议人物,在气节特别是民族气节上,如何看待情、义、理与法的关系,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免顾此失彼,左右为难。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原则与底线不容逾越。

六、关于别国的情况

气节问题是不是仅为中国独有,是中国特色呢?看看别国情况如何。下面一些资料,全是从媒体的公开新闻报道中看来的,查阅的话很方便。这里列举美国的两个案例:

第一个,原驻韩国的美国陆军士官詹金斯,于1965年1月5日,越过三八线,向朝鲜人民军投诚。1984年,与一位被绑架至朝鲜的日本女子曾我瞳结婚,育有二女。2002年,曾我瞳获释,返回日本。两年后,詹金斯亦获释,携带二女来到日本,与曾我瞳团聚。美国国防部知詹金斯离开朝鲜,开始追究其叛逃罪行,并设法要引渡回美国审判,按军法敌前叛逃属于唯一死刑。在日方的斡旋安排下,2004年9月,詹金斯前往驻日美军基地报到自首。美国国防部“从轻发落”,判处拘役30天,军阶降为二等兵。随后詹金斯一家回日定居于日本新泻县。2008年,詹金斯的94岁老母中风病逝,他曾返回美国探望奔丧。

这个案例,说明美国人也是讲气节的,气节就包含在法律之内。对待一个丧失了民族气节的逃兵,军法是以极刑论处的。但同时又讲人情:詹金斯有日本妻子,有两个女儿,又有自首情节,还有日本政府的人性化协商,故而“从轻发落”。但是,还得通过法庭审判,处以象征性的惩罚,决不含糊了之,或是我们常说的“蒙混过关”。

第二个,朝鲜战争后自愿选择留在中国的美军战俘,有21人。据一份调查报告说:“开始的新奇感过后,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中有的人开始想家,并通过各种途径回到美国”。中国政府根据人道关怀自愿原则,陆续放行。其中除一人一直留在中国外,有20人全部返回了美国。他们一回到美国,就被陆军逮捕,作为叛国罪,被审问关押;虽然时间不长,最后被无罪释放,但背着叛国者的恶名生活,拒绝接受采访,担心他们的朋友和邻居知道他们的过去,不想再被人叫叛国者。其实知耻感也是一种做人气节的真实表现。

这个案例说明,美国战俘虽有选择权,但一回到本国,仍得按法律接受叛国罪审查;而在无罪释放后,道德层面的歧视和谴责并未消除,使他们不敢接受采访,谈论过去的事。有人偶尔上电视,电视台主持人就会问他是不是个间谍。这都说明民族气节问题,在一般美国人那里也是同爱国主义组合在一起的,虽然法律上没有这样的条例。

(作者为古典文学研究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

(清)郑板桥作

主题链接

朱自清论“气节”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上,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费思明辑)(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气 节

现在再来说“气节”两字,许多青年——时髦流行语应当说80后或者90后——恐怕没有几人会懂得,因为当今没有人会谈“气节”,“气节”就像道德、人格、品质、操守、秉持一样地不值一文钱。现在应当大谈特谈“金钱”,或者说钞票,纹银、孔方兄、金戈戈,“上海小囡”叫做“板板”的东西。“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财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了现在已经波涛滚滚,浊浪滔滔,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就像三峡大坝决堤一样。

可是“气节”依旧是“气节”,它永远不会“过时作废”。

官员秉持底线,拿稳操守,清正廉洁,为民办事,宁可丢却乌沙,决不同流合污。商人守法经营,将本求利,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坚守商业道德,不赚一分昧心钱;文人则应当像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那样“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但是许许多多文人,或屈膝于权势,或苟且于金钱,更有人曲学谀世,拍马逢迎,舔痔吮疮,巴结唯恐不到位。

兹举数例如后,以儆效尤。

北京大学原教授冯友兰先生。学问不可谓不大,名声不可谓不响,就学术而言,在哲学界属于大师级人物,当无异议。可惜冯先生毕其一生,太急于用世,利禄之心太重太浓,先是迎合总裁,继而歌颂主席,终而谄媚“女皇”,以至于1985年12月4日北大哲学系为冯先生举行90华诞庆祝会,特邀铁骨铮铮的梁漱溟老先生参加,遭到梁先生的婉拒。作为一员学界人士如此这般卑躬屈膝,有此必要吗?你相当总统还是总理?

郭沫若从从政走向治学,由治学重返政坛,可谓一名曲线政客。1937年9月24日陈布雷带领郭沫若去觐见蒋介石,事后郭沫若写了一篇《蒋委员长会见记》发表在报上文章对将大家褒扬,光是描写蒋眼睛,就有“眼睛分外的亮”、“眼睛分外有神”、“眼睛表示了抗战的决心”,不久蒋任命郭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1938年,眼见国民党势力江河日下,蒋介石政局岌岌可危,郭沫若在香港《抗战文艺》上发表文章《斥反动文艺》,此文一箭双雕,意识讨好共产党,二是痛斥沈从文先生为“桃红色作家”,“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郭沫若借此报当年沈从文先生一句话的一箭之仇,沈从文曾经说过,诗写得好未必小说也就写得好。沈从文先生晚年的悲惨遭遇与此有关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先生说:“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是对沈从文的致命一击”。

到了文革时期简直不得了了,郭沫若的表现近于发疯。1957年毛泽东手书自己的词作《清平乐》,误把“一枕黄粱再现”的“粱”写成了“梁”,把“直下龙岩上杭”句中的“龙”,多写了一个。郭沫若无耻地说:“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

顶峰。例如就这首词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把„粱‟字简化了;多写了一个„龙‟字,是随意挥写的证据。”啊哟,实在吃不消了呀!郭老,您自重些些!

到了文革,郭沫若迎合旨意写了一首“万世流芳”的歌颂江青的诗歌,不想弄脏了读者的眼睛,就此不录。

胡适早年对郭沫若的一句评语可谓的评:“反复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

相反,陈寅恪先生就职于广州中山大学,有一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康生要去看他,陈先生借故回避了,后来这个野心家“指示”出版部门不准出陈先生的著作以示报复。

钱钟书先生在文革中曾经婉拒国宴,弄得来人下不了台,说“那么我就回话就说钱先生身体不适?”钱回答:“不不,我身体很好!”保持了一份知识分子的崇高气节。

气节重如泰山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07:22 解放军报

“气节重如泰山,利欲轻如鸿毛”,这句话对于军人来说,是道德箴言,也是人生真理。所谓气节,就是志气和节操,外在指形象,内在指品质。气节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人格,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国格。军人的气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格,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是人格与国格的统一。

中国人讲气节,自然要想到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的“浩然正气”,想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翻开史书,以“浩然正气”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军人所占比例最高。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杨靖宇等人都是因忠贞爱国、气节坚贞而载入史册。军人讲气节,就是要始终保持不为强敌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的“浩然正气”。军人的这种气节,不仅可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而且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为祖国赢得崇高的尊严和荣誉。

看一个军人有无气节,不是看他说得如何,而是看他做得怎样,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尤其是关键时刻、生死关头的考验,更能检验出一个军人的气节是否坚贞,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时穷节乃见”。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一个班坚守541高地,从拂晓激战至下午

3时,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当敌人又一次冲上来时,他们毫不畏惧,举起最后一颗手雷冲向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这就是军人的气节。在我军历史上,这种“临危节乃见”的英雄团体和个人,从将军到士兵,是难以计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起考验的气节最为坚贞的革命军人。

我们讲气节,不仅强调要有胆气、豪气、骨气,而且更要守“节”。什么是“节”?“节”的本意就是节制。古代所说的“礼”,是节制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节”的概念就是从“礼”中衍生出来的,所谓守“节”,就是守道德。只有守“节”之“气”才是“正气”。而傲气、江湖气、哥儿们义气等,则是背离道德规范的,实为失“节”之“气”,其“气”越足,失节越重,危害愈烈。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气节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修养实现的。英雄的行为从来都不是偶然的冲动,而是平时修身所形成的强大道德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的充分释放。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活,就是磨练军人气节的好课堂。要成为新时代气节坚贞的军人,就让我们从现在、从身边、从全方位的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吧。(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军人是干什么的?

上一篇:商场营业员销售心得下一篇:办公室及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