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课程心得体会(共10篇)
1.精读课程心得体会 篇一
《商务英语精读》说课程讲稿
我将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介绍《商务英语精读》这门课程。
一、课程设计
1、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能用英语从事一般性外贸和商务工作的人才为目标。通过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课堂的小组活动为学生营造各种语言环境,使学生正确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用语与表达方式,具有基础商务文体阅读、写作的基本技能;通过商务运作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贸及商务运作的基本规范与业务流程;通过技能、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使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各种日常交际活动和商务活动中。
2、课程性质
《商务英语精读》既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用的实训类课程。
首先,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商务英语精读》为其他一些相相关课程,比如:《外贸英文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视听说》等,打下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而且商务英语专业最基本的技能是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一最基本的技能,唯有通过理论教学,才能获得并掌握。
其次,《商务英语精读》又是一门专业实训类课程。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按基本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实训,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解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各种商务技能。
3、课程理念
1)夯实基础。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2)以应用为目的。将国际商务活动的真是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务世界。同时每个单元都设有角色扮演和案例学习等交际任务,鼓励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和其他商务技能。
3)以必需、够用为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要必须、要够用。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突出应用。相对弱化词汇、句型、语法的教学,强化听、说,提高表达能力,突出实用技能。
4、课程功能
1)知识能力
了解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掌握商务方面的的句型、文法、词汇,从本质上感受与基础英语的差别。
按照课程进展可进行相应的商务英语对话;
2)学习能力
培养记忆能力。记忆不仅是商务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没有办法使学习承上启下、左右关联,更不可能“融汇贯通”。记忆能力是在记忆的锻炼中得以保持和改善。而《商务英语精读》这门课程涉及商务、金融等各方面的英语词汇和术语,恰恰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校之外的社会是一个更为宏大、纷繁的世界,而课堂所学、学校所学毕竟有限。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寻找自己自己需要的资料。
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是语言学习本身的需要,在《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从模仿开始,模仿商务英语的语言结构、用词习惯。然后进行对话练习,角色扮演,试着去沟通、去表达。
3)社会能力
人际交流能力。语言是在彼此的交流中成为活的语言,才会生动,有生机。学生要交流才会有进步。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知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二、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计划
《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从第一学期到就开始开设一直到第五学期。本套书共四册,前面三学期每学期上一册,而第四册为高级教程,难度较大,因此分为两学期上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前四学期,每周为5课时,最后一学期为每周4节。其中60%的学时为理论讲授,40%的学时为技能实训。
2、教材及教材特点(教材介绍)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选用合适的教材,按教材进行生动的教学,是保证商务英语课程平衡结合教学的前提。
《体验商务英语》系列教材是在培生教育集团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Market Lea系列教材和Powerhouse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改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对这两套教材进行了初选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从教学对象、目标、内容、教学法、教学任务等方面做客观分析(即对被评价的教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进并改编了这两套教材。
3、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在《商务英语精读》实际教学中要掌握好语言教学和技能教学的相互结合。在语言教学中,一方面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基础英语词汇、语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重点是通过商务背景、专业知识的讲解、商务文章的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尤其是商务专业词汇,同时巩固语法知识。另一方面,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太多的词汇,过多的词汇与语法只会导致他们对词义、用法等的混淆。适量的词汇和语法掌握既能促进学生交流,又不至于让学生产生混淆。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商务英语技能
主要有电话对话、演讲展示、会议参与、商务谈判和商务写作这几个大的方面。而技能的掌握也不是通过一次两次的高强度练习就能掌握的,而是需要持续稳定地练习而巩固并得以进步。因此,无论语言教学还是技能教学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此,采用灵活、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演讲、游戏、角色扮演、结对活动、分组讨论、集体研讨、开放式任务教学等。这些方法的综合有效使用有助于创建一个平和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融入英语的语境当中。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教师应该能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课程教学效果
1.在实践教学方面:在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全程使用多媒体自制课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案例,还经常在教学中采集音像资料,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保证了高质量完成教学效果。
2.在教学改革方面:结合职业教育“产学研”教学模式,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形成一套独特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展现自己的知识能力,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不但具有一技之长又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因此,学生积极响应,主动配合。
2.精读课程心得体会 篇二
大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日语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大学生们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使其具备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真正把日语当成一种工具加以利用。同时, 精读课程又是构建日语语法知识体系的基础, 没有精读课程做铺垫, 听说读写等其他能力根本都是无稽之谈。由此, 日语精读课程的重要性就被无限的放大了, 以至于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日语精读课程当成是语法课, 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对日语语法的分析和详解上, 最终走入学生们都会做题, 却不能自如表达日语的误区。也就陷入了哑巴日语 (只会答题, 不会说话) 的尴尬境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成绩收效甚微, 同时, 也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日语的兴趣。
那么, 针对日语精读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力图另辟蹊径, 希望在教学思想上、方法上给大家一些建议, 与大家共同探讨日语教学的新方法, 真正使日语精读课程成为广大师生提高日语能力的手段, 真正发挥日语精读课程的作用, 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日语教学的要求,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大学日语学生。
一、培养大学生日语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亲其师, 才能信其教。爱它, 才能学好它, 做好它。日语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喜欢日语, 才能学好它。那么, 作为大学日语教师来说,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关键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就不能只是照本先科, 只讲些枯燥的语法规则, 而要在教学过程中, 穿插一些与我们日常相关联的文化背景之类的常识、知识等以丰富课堂气氛。比如, 在教授五十音图的时候, 我会强调哪些假名是由汉字演变过来的, 同时, 又加上我们汉字的演化过程也在日语课堂上稍加提示, 以幻灯片的形式放给大家, 很多学生非常感兴趣。另外, 在教授与日本人有关的姓氏时, 也穿插些小故事等等, 在讲解枯燥的语法规则的同时, 不间断地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另外, 要尽量运用现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以期丰富日语教学课堂。如,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 以直观的语言文化教学课件, 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等片段或对白等。同时, 针对大学日语听力考试的题型, 模拟不同的说话场景, 如:校园、购物场所、电影院、医院、书店、图书馆、地铁站、飞机场、教室、家庭等等各种各样的交际场所, 一来, 弥补了语法教材本身枯燥存在的不足;二来, 也让学生们能学习到真正的标准的日本语, 更重要的是, 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日语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日语的学习上来。
二、改善日语教学的方法, 提高日语课堂的效果
日语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影响日语教学的效果, 影响学生们学习日语的成绩。所以, 在大学日语课堂上, 要不断改进日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首先, 我们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上有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之分。那么精读教师就要把精读课堂定位好, 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本人采取的是二语教学的定位, 在日语精读课堂上, 尽量使用日语来教学。一方面, 可以加强日语精读课堂的教学, 另一方面, 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听力水平, 一举两得。
再有, 讲精读课与听力课和口语课联系起来, 任课教师自己设计语法点的场景, 编辑出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点, 把该语法点运用到对话中, 让学生们在精读课堂上背诵下来,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使用。另外, 也要强调课前准备, 课后复习的重要性。日语学习毕竟还是语言学习,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脱离不开复习和使用。所以, 精读老师一定要强调精读课前的精心准备, 给学生一些预习的内容或范围, 让学生在课前要心里留有悬念, 带着这些悬念来上课。另外, 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就不需复赘, 没有复习的过程, 所学的知识基本上就所剩无几了。
三、重视文化交流对语言的影响, 培养合格的日语交流人才
在日语精读课堂上, 还要重视日本文化知识的教学, 把日本文化当成一个语法点来传授给学生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知识的普及和讲授。如, 在唐朝时期, 中日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活动, 对日语文化、艺术、文学、文字等等的重要影响。这些, 不仅是日语知识的一方面, 同时, 也加强了大学生的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于他们日语成绩的提高也非常有益处。
总之, 日语精读课程是大学日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是日语专业学生构建日语语法体系的基础, 同时也是形成日语流利表达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日语精读课程,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摘要:日语精读课程是大学日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是日语专业学生构建日语语法体系的基础, 同时也是形成日语流利表达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强化日语精读课程, 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就成为广大日语精读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力图从强化日语精读课程的角度出发, 分析在大学日语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以期达到强化精读课程的目的, 最终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日语,精读,课程
参考文献
[1]安本美典:《日语的起源》, 大修管书店, 1987.2。
[2]《普通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于教学评估指导手册》, 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6年。
[3]顾玉波:《高职公共日语教学方法初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4。
3.精读课程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英语精读课程;课程特色;课程建设
引言
在高校的课程评估体系中,课程特色所占权重较大,也是衡量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和参考值,课程特色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出色教学效果的反应。课程特色是课程建设内涵的呈现,《英课程特色建设是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人才的需求方向,英语课程建设与专业方向、社会需求以及国际化趋势相结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当前,英语能力考核已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向国际化的雅思考试以及与行业相关的各类等级考试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英语精读》课程作为一门英语综合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综合能力,还要衔接职业与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因此,《英语精读》课程的特色建设是需要创新、独特、出色,体现其与专业和各种社会发展因素相关的独特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性。
2. 培养目标与课程定位
护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简称国护专业,主要是培养国际化护士以及适应国内外护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拓宽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英语精读》课程定位于国护专业各类英语课的核心课程,即以《英语精读》为主要课程,同时与相关英语辅助课程和相关语言类考试进行有效衔接,即实现与听力、口语、写作等课程的衔接以及与医护英语考试(METS)、雅思考试(IELTS)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等语言类考试的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学生未来深造和就业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3. 《英语精读》课程设计
《英语精读》课程在设计上注重教学模式及内容与社会要求紧密接轨,具有国际化和社会化特点。按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及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三个目标,即“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拓展职业”。以目标引领教学,将医护英语考试、雅思英语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多元文化交际的内容有效渗入《阅读》课程教学中,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综合的语言应用能力及多元文化交际能力,使本课程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4. 《英语精读》课程特色
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在该课程特色建设中,实现了“三个目标”“四个结合”和“两个转变”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立,践行“3+4+2”的新教学体系。有效渗入雅思、医护英语、大学英语四级和多元文化元素。
4.1三个目标
为了有效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能力的国际化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英语精读》课程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及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三个目标学年,即“基础夯实年”、“能力提升年”和“职业拓展年”,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即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拓展职业这三个目标。
夯实基础
在基础夯实阶段,我们以《大学英语精读》1-4册教材内容为核心,从听力、口语、语法和写作四个方面进行能力辐射,注重词汇、语法和长难句分析的基础学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稳扎语言基础,逐步渗透医护英语和四级内容,努力使学生METS-2考试能力达标。
提升能力
在能力提高阶段,本课程在继续提高学生医护英语水平和四级能力的同时开始渗透“雅思”阅读理解内容的精讲练习,与课本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和扩展,引导学生以精读课文的主题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延伸性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提供各类英语学习网站(包括四级英语、雅思,医护英语的各类学习网站),学生把自学成果进行形式各异的展示,同时本阶段,力争使学生在METS-3和CET-4考试能力达标。
拓展职业
在职业拓展阶段,全面提升雅思阅读能力,开展雅思阅读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整体教学从国护专业和跨文化交际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文化链接、内容更新及进行专业内容的英语导读和文化领域有效学习,为培养出国护士奠定专业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2四个结合
在三个目标引领下使得课内课外充分结合,在整体教学中始终坚持IELTS、METS、CET-4和多元文化四种元素的有效渗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上实现了“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结合”、“考试模式与CET-4题型的结合”、“教学内容与IELTS标准结合”、“语言应用与多元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英语的多元识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厚重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活力。
4.3两个转变
基于这种新课程体系建设,英语精读课程实现了“传统化向国际化转变”和“普通英语教学向行业英语教学转变”。
5.该课程特色的效果和影响
该课程在建设中能够基于网络、优化课堂、延伸课外,自主学习、全能提高,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规范化和立体化,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化与自主化,具体表现如下:
5.1教学理念先进
融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2 教学设计多元化
本課程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将医护英语、雅思、四级考试和多元文化交际四元素有效的渗入精读课教学中,优化课堂、延伸课外、结合专业、融合国际化考试标准,形成多元一体化教学模式。
5.3教研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多样化
教师在精读课的深入改革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灵感创意,幽默课堂“活动、说课报告会以及对IELTS、METS、CET-4相关内容的教学研讨活动等,都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教研活动内容,使得教师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互通有无,做到教学方法的兼收并蓄和有效创新。为“3+4+2”的新教学体系的实际践行和再创新提供了内在保证。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早晚课辅导、英文日记比赛、英语能力竞赛以及全国每年一次的英语模仿朗读比赛和演讲比赛活动,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5.4教学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和电子光盘的运用为学生创设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提供学生英语学习网站进行知识链接,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趣味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交际性、互动性、主动性。
总之,本课程注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培养了许多学生在全国涉外护理演讲比赛中获奖,四级考试和医护英语考试过级率逐年提升,雅思考试效果喜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教学效果显著,突出了该课程的独特性和出色性。
参考文献
[1]李慧仙.高校课程的特色: 内涵与评估[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5,(8).
4.精读一本书心得体会 篇四
刚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两种心情,一种是窃喜:一个月读一本书,时间这么长应该很容易完成吧!年初参加了一个100天读33本书的任务,算下来就是3天一本,我也撑了一个月,阅读了近10本书,相比之下这个就算是小儿科了吧?但是回想起来,看的那十本书,只有两本印象较深,其它的现在连书名都好象不大记得了;另一种是为难:又要手绘思维导图,而且每天一章一副,算下来一本书要绘制二十几副,只是一本书,有那么多心得,那么多体会吗?而且每天的作业都不能拖,又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呢。
共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我知道这是很多爱读书的伙伴们推荐最多的一本书,带着对这本书神圣的敬仰之情,我开始了精读一本书的历程。
每天一章,内容不多,到今天我已经读了五章的内容。
为了提炼关键词用作思维导图,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的阅读一本书,每天阅读一章,用笔把重要内容划出来,有需要做标记的在空白处做标注,读完一章后,把这一章的内容在一张纸上列出来,确定思维导图笔记的主要分支,然后根据本章的内容,找出与之相匹配的简单手绘图案做为主图,然后,就在本子上开始绘制思维导图。
一章的内容看似不多,认真读下来也有不少的收获,虽然只读了前面几章的内容,让我对自己的阅读经历进行了检讨,学习了阅读一本书正确的方法,而且,这次读书笔记加思维导图,也是我练习思维导图的好机会。
从去年开始接触思维导图,在日常生活中也运用过一些,但在做读书笔记中,总是提炼不出关键词,而且画的分支也不美观,线条僵硬,整体感觉很不好。
通过这五六天的练习,我好象找到了一点感觉,我每天会翻看伙伴们的作业,学习他们的思维导图分支、关键词提取以及整个版面设计,从中学到了不少。在绘制导图分支时也更加自由和大胆,不再象刚开始那样拘谨的只会画直线,画出来的线条也更好看更流畅一些。看来,学习任何技能没有捷径,只有一个方法:持续不断的练习。
刚开始做完一章的思维导图后,我尝试着只看导图,把那一章的内容写出来,因为只有只看导图就能了解内容,才算是一副真正成功的思维导图。也是检验思维导图做的是否完整、清楚、准确的一个原则。只看导图把一章的内容复述出来后,我的心里有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举两得,好开心啊!
好的书需要我们慢慢读,完全理解消化。很感激加入到这次的精读活动中,学到了很多。
5.精读一本书心得体会 篇五
两类,实用性(针对目的)和理论性(针对观点)的书
规则1:将书籍分类,确定阅读方式。
理论类分为,历史,科学,哲学
第七章,透视一本书
规则2:实用一句或者最多几句话概括本书(书的骨架)
规则3: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的整体架构。
要求:层层细分出重点。
好处,阅读和写作是一件事的两面。
规则4:找出作者的问题,意图,
以上是分析阅读的架构阶段。
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规则5:找出重要单字,确定共通的词义
因为,全书可能一词多义,一字多词。
特征三种,难理解,术语,片语
规则6找出关键句子,确定主旨
分辨一句多个主旨,多个句子一个主旨
确定主旨的方法,用自己的话去说
特征:有观点的句子,有关键字的句子,有结论或者论点的句子。
规则7,找出关键论述,确定论点。
多个段落阐述一种观点,一种观点阐述在多个地方
1,记住论述包含了哪些声明,
2,区别出论述的不同之处
3,找出作者的假设,证据,公理各是什么。
规则8:找出作者的解答,解决了哪些,没解决的又是哪些。
第十章,公正的评断一本书
规则9,确定已经了解大意,不着急批评
要确定你是否真的懂了
规则11,避免争强好辨,不要盲目反对
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要有证据,否则只是看法,而不是知识。
规则12,将知识的不同意见看做大体可以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间,当时解决不了的,随着时间都会解决掉。
规则13正确批评的方式
1作者知识不足,2作者知识有误,3作者逻辑不通4作者分析不足。
十二章,辅助阅读
尽量不用,迫不得已实用。
十三章,阅读不同读物
阅读实用型的书
指南型
如果是好书,就照着行动
批评方式:1值得做吗?2照做有效吗
原理型,读出言外之意,试着找出规则。
阅读想象型的书
1,想象文学是在脑袋里创造世界
2,一气呵成,知晓大意,通晓架构,它所描述的各个因素。
3不要批评,自由驰骋。
阅读历史类
这段历史讲的是什么?怎么讲的?各方面原因是什么?于我有什么启发。
以下略。
第二十章,主题阅读
1找出有关主题的书
2检索阅读里面主要的篇章
3让作者和我达成对字句段落的共识
4厘清问题,
5界定论题
5客观的分析做报告。
以上,是能记住的部分
本书有道理吗?部分有道理还是全部有道理。
本书非常有道理,读书很多年,都是瞎忙活,记不住,觉得读书无用。里面有些观念,一口气读完,使用不同速度,知道读书的目的,检视阅读,分析阅读,读书四问,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对我的启发?
1,理论终究靠行动,学而不用,毫无意义。贵精不贵多。
2,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都能解决,不用着急当时当下。
3所有的争论的目的是为了增长心智,解决问题,漫无目的的争论或者争吵毫无意义。
6.关于精读马列心得 篇六
一、马克思的环境_
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环境_的概念,也没有专门的论述环境_问题的著作,但这并未妨碍他阐述与当代环境_相贯通的主张。
一是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人的本质相统一的环境_理念。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也应是人的自然的本质的显现过程,马克思将人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的过程看作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的福利与万物福利的共生过程,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取向。
7.精读课程心得体会 篇七
一、改变课程名称,把“西班牙语精读”更名为“综合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精读课涉及语音、语法、词汇、文体、翻译等方面的知识。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通过语言解决涉外业务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听、说、读、写、译的平衡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西班牙语精读”可以更名为“综合西班牙语”,体现出与本科院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
二、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精读课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1. 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西班牙语专业精读课采用的教材都是《现代西班牙语》这套书,它由课文、语法和练习三部分组成,为了方便教师更好地传授基础知识,特意编写了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由于目前针对职业院校的西班牙语教材几乎没有,西班牙语精读课还是以《现代西班牙语》这套书为主体教材。由于出版时间比较早,书中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减内容,与时俱进,选择更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同时还有必要参阅其他相关教材。
2. 教学方法
在经过实践与对比之后,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中西班牙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比如:精讲多练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趣味教学法,听说交际法等。
(1)精讲多练法。精讲,不是少讲,也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讲解难点,消除疑点,抓狠弱点。多练,不是单纯地追求数量的多,而是按照精讲的需要,按照技能锻炼的需要安排练习。如《现代西班牙语》中每节课都有课后练习,但不一定要每个练习都做,教师可以找出有代表性的练习,针对重点、难点、疑点、弱点,选择性地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多媒体教学法。传统的西班牙精读课就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周10节课使教学显得枯燥,每周安排2节课进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西班牙语歌曲、电影或其他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手机等通讯设备随时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勇于开口说西班牙语。比如在一周课结束后的周五,教师会留一个口头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对话,然后通过微信、QQ等形式语音传送给教师,这样不仅把教学放到了课外,还使学生养成了自我学习的习惯。此过程中也涉及自主学习法。
(3)任务驱动法。这种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布置一个固定的话题给每个组,定期做报告。
(4)趣味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游戏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把单词测试改成游戏“我爱记单词”,教师出单词,学生分组抢答。在游戏的过程中单词也就记住了。
(5)听说交际法。每周安排口笔课,即边说边写,或是即时翻译,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在课堂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3. 考试模式改革
传统的精读课都是以院考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笔者在借鉴其他专业经过几年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觉得采用“平时50%+模考50%(其中卷面笔试40%+技能10%)”的考试模式,更加适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西班牙语精读课的考查。实践证明这样的考试模式,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西班牙语教学不同于本科院校,它要求在简单的语言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借鉴,对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做了初步的探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借鉴有益的教学方法、手段,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摘要:作者借鉴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精读课及自身所在单位其他语种精读课的教学模式,总结在西班牙语精读课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构建更加适合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同时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便适应高职高专西班牙语专业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雷翔.高职高专西班牙语教学方法浅析.考试周刊,2012.6.
[2]刘洋.对西班牙语精读教学模式的建议.吉林大学,2012.5.
[3]杨曦.外语类高职院校日语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10.6.
[4]郑书九.全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课程研究_现状与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7.
[5]修海燕.高职西班牙语专业人才综合训练培养模式的构建.职业时空,2010.5.
8.精读课程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大学精读;动机;学习策略
一、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实现目标的意图,引导目标导向行为。它推动我们实现我们的目标,并给我们一个理由来做事情,从而实现我们的目标。学生学习动机使个体的学习活动向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它可以激发和加强彼此的学习活动。
根据动机的来源,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学习活动本身引起学习兴趣的动机,它取决于个人的内在需求。外在动机是指外部激励引起的动机,产生于外部的要求或行动。根据成就动机,动机可以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升动机。认知动机需要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一种内部动机。自我提升动机是指个体在能力、成就感的基礎上,获得社会地位和个体的自尊。附属性动机是指因教师或家长的表扬,以进行学习活动的动机。自我提升动机与附属性动机属于外部动机。根据内容的社会意义,动机可以分为理性和非理性动机。理性动机是指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符合社会利益的动机。非理性动机是指违背个人健康发展,不符合社会利益的动机。
二、大学英语精读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对大学英语学生阅读教学的研究表明:
(1)学生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愿望去读英语,但他们是无力的,因为缺乏适当的动机和信心。总体上看,由于被动性学习,缺乏主动性,受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处于极低水平;
(2)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们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引导的阅读,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少有机会阅读从而锻炼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3)学生缺乏元认知知识以及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主要是因为学习计划不够,在学习过程中监控能力差,自我评价能力不强等。
(4)学习策略都是定型的。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一些阅读策略,但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却很少,特别是对口语和写作的认识不足。在学习策略上,学生需要被老师引导。
(5)评价能力弱,学生缺乏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的能力。
(6)学生不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寻求帮助。
三、教师和学生在英语精读课程动机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转变,而且也是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应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学生作为主体部分,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已经从单纯的教学者转变为一个领导者、引导者。他们成为课程设计者、教学大纲执行者、任务设置者、信息提供者、过程控制者、结果评价者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担起示范任务,向学生提供咨询,监控教学的进展,鼓励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研究教学效果和其他任务。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低自信的学生,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为他们的参与和努力给予学分。如果这种积极反馈多出现,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逐渐达到固定化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设计教学计划,通过适度难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课堂就成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发展自主学习的场所。
学生需要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操作,所以教学策略不仅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概念和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应主动采取各种途径,了解和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英语阅读,自我独立和自我调节。
以现代信息为辅助阅读方式: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阅读模式。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主体。除了学习语言词汇和语法知识外,在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生应充分意识到具体的交际主体所涉及的目标语言、交际技巧、社会话语和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语言,提高输出能力,增强学习动机和阅读能力,为实现学习策略奠定了健康的心理基础。
四、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学习动机培养策略
1.促进学生内在激励
根据学习者的动机来源,简·阿诺德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前者也被称为工具性动机,是从学习中获得某种奖励,或避免一些惩罚,只涉及学习活动的事情;后者称之为综合性动机,是指将学习作为奖励。克鲁克斯和施密特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没有经常鼓励和监督的情况下能坚持不懈,我们则认为他有内在的动机。动机与兴趣是紧密相连的,凯勒认为兴趣是动机的主要因素,它是认知结构对刺激的积极反应,它能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好奇心。埃利斯认为,在语言学习中获得兴趣的方法之一是提供社交机会。
2.培养学生自控评估能力
自我监控与评价是外语学习者必须获得的策略,它是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反映。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的目的,首先,确定自己对外语学习的要求,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创造和抓住机会学习、模仿,并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学习者可以反映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不断调整学习过程,然后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实践一再证明,具有自主意识的外语学习者总是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与绩效评价。
3.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
McCarty准确总结了自控的本质:被鼓励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学生,通过培训自己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什么时间学习。他们将更容易设定现实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制定策略来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然后评价自己的学习。总的来说,他们知道如何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从而帮助自己在未来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认知能力是学习者应具备的高效率能力,是发展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自我反馈、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
五、结论
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大,但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的结合动机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的培养与动机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培养具有熟练英语技能和精确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上述的激励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Dornyei.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J].Language Teaching, 1998.31(3):117-135
[2]Gandner R.C.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Edward Amold, 1985.28(1):183-185
[3]蒋佩均.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英语广场·学术研究[J].2013
[4]刘曼.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纺织教育[J].2010
[5]王艳荣.大学英语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回避现象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6
作者简介:
9.精读《梁家河》心得感悟 篇九
读《梁家河》,从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动力。“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这是习总书记的话语。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铸就他从县委书记到党的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心系人民的不改初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梁家河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总书记富有磁性的声音,似乎就在耳旁。不忘初心,多次回陕北回梁家河考察和看望乡亲们,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建设和乡亲们的生活。总书记始终将自己看做是黄土地的儿子,正是从农民中来,从艰苦的地方来,才能始终感知人民的需求;始终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学问;始终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读《梁家河》,体会从小做起脚踏实地的干劲。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而今,已是我党的领导核心的总书记,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想想当年,在陕北那艰苦的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想有作为的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读《梁家河》,从中汲取敢于担当模范表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打坝淤地时,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习近平同志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习近平同志都是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真真正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党员本色。
读《梁家河》,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在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高强度的劳动,高干家庭出身的习近平却不以为苦,反而认为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春初的陕北大地与冬天无异,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提起那个时候,现在当地老乡梁新荣感叹:“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好后生!”当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习近平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知青岁月造就了习近平的处事哲理,无事不成,处事不惊,克难而进。
10.精读课文翻译(下) 篇十
我对人类的了解越多,对他们的期望就越低。和以前相比,我现在常常以较宽松的标准 把一个人叫做好人。10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
论人性
弗兰克,莉迪亚·汉默尔 人性是性格、气质和性情的基础,性格正是基于这种牢不可破的基质之上的,它必须以这 种基质的形式存在,并将它保留终生,这种基质,我们称之为一个人的本性。
人类的本性不会也不能改变,只有一些表面特征才会变化、改善和进一步提升;我们可以 改变人们的风格、举止、衣着和习惯。一项历史研究表明,曾经行走在地球上的古人们和今 天的男男女女们受着同样的基本力量驱使,被同样的激情左右并有着同样的抱负,时至今日,对幸福的追求仍然是全世界人类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此外,没有人希望改变自己的本性,有人可能会觊觎总统或国王的职位,但不会和他们交 换位置,除非那意味着他自己身份的继续。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是独特个体,而且,就他而 言,他就是宇宙的中心,有别于其他任何人。如果有人把史密斯先生误认作琼斯先生,这人 就该道歉。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格,而环境和教育对性格的影响都极其有限。两个人从 相同的经历中也不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但是两个人会各自分析这些事件并将它们融合到自己 丰富的生活模式中去。人性总是忠于它本身,而不受信仰或教育体制左右。一个人的个性和 他独特的天性在出生时就已经形成了,而且不会改变。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无论是否有 机会发展,都保持为潜力。在遭受压力或兴趣变化的情况下,他们会部分或全部地消失相当 一段时间,但是没有什么能永久地改变他们,也没有什么能把他们抹去。
人性的恒定性是众所周知的,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本性。这就是 为什么一个恶名远扬的人很难重建公众对他的信心。人们凭经验知道某一年中表现出无赖性 格的人不太可能在第二年有任何改观。小偷也不会变成值得信赖的员工。吝啬鬼也不可能变 成慈善家。而且,一个人不会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变成谎话精、懦夫或叛徒,如果那时候他是,那么早在他性格形成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了。大罪犯最初都是小罪犯,正如大橡树最初都是小 橡果。
尽管人类有完美的潜质,但事实上他远远没有达到完美。如果事实上他已经是完美的,那 么那些神父、教师和人道主义者便会无事可做; 那些教堂、学校、法庭和监狱便会无所用处。因此虽然人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人们可以研究它、控制它和引导它。而且这应该是我们 的宗教机构、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的最高职能。人类在胚胎期是完美的,就好比一粒种子,在幼芽期是完美的一样。精神是完美的,但它 栖居到人类肉体结构中后,便参与其中,表现出后者的不完美。在它与物质的联系过程中呈 现出凡人的弱点、欲望和局限。但是精神,也就是人的内在,却仍能免遭邪恶的染指和玷污。只有外在的人——个性和躯体,由于无知、思想错误和违反自然规律而变得不完美。外在的 人,原本也是完美的,但是由于人类如此的亵渎和滥用,今天,它已经与原型相去甚远。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人类是伟大和高尚的,尽管他的过错和弱点不断地暴露在我们面前。只 有当人类行为偏离常规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好邻居、良民、慈父和贞夫视而不见,但杀人犯、抢劫犯或殴打妻子的人却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因为这些行为非同寻常。
人类固有的优点还体现在不计其数的英雄主义行为、充满无私和牺牲精神的举动上,每天 我们都会读到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他人生命的事迹: 有人跃入水中拯救溺水的泳者; 有人 冲进火场将陌生人带出险境; 有人从死亡的车轮下救出孩子; 许多人献出鲜血使他人生命得 以延续。数不胜数的不知姓名、不被记载的人们,不仅在战场上,而且还在战争的大后方,为了他们的同胞献出了生命。人性不会也不能改变,它只展现它固有的模式。它有天性而且这种天性的规律是可知的。我们只能尽力去了解人类的真实面貌。
Unit Eight 安全带可以避免乘客在车祸中受伤或死亡,这几乎是常识。但是,约翰.亚当斯最近所 做的研究得出了更加复杂的统计数据。当司机系着安全带时,他们开车无所顾忌,更多车祸 因此而发生。
座椅安全带的隐患
大卫·布杰克里 座椅安全带固然能降低我们在车祸中死亡的危险,但从统计数据看,情况并不是那么绝对。事实上,据一位研究者说,安全带可能会使人们在驾车时更加肆无忌惮。对于这个有危险的世界,如果有一件事我们还算了解,那就是座椅安全带可以救命。当然,它确实可以救命。但实际情况通常要更混乱、更复杂。伦敦大学学院的风险专家、地理学荣 誉教授约翰· 亚当斯早就质疑安全带能保证驾车安全的信条。亚当斯最早开始查看统计数字 是早在 25 年前的事了。他的发现与人们的普遍看法恰恰相反——在 18 个强制使用安全带的 国家,要么交通事故死亡率根本没有变化,要么实际上反而导致了死亡率的净增长。怎么会这样?亚当斯用风险补偿的概念来解释这些数据资料,这个概念就是:人们往往会 根据他们意识到的风险程度的改变来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亚当斯解释说,假设一位司机 驾车途中要过一个窄弯道,这名司机是个男青年,那么他会受到自己对以下两方面认知的影 响:驾车的风险和驾车的回报。他所考虑的东西可能包括:能够准时上班或准时赶赴朋友的 饭局、让同伴对他的驾车技术留下深刻印象、使自己作为熟练驾车手的形象更加巩固。他还 可能考虑到自身的安全问题、长命百岁的愿望、对车上年幼乘客的责任感、撞毁自己的漂亮 新车或驾驶证被没收的代价。这些可能的担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还要考虑到天气和路况、交通拥挤的程度和所驾车子的性能。但亚当斯说,关键的是这个司机还将根据他对风险变化 的判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系上了安全带,而他的车子带有前、侧气囊和防滑刹车系 统,他驾起车来可能会更大胆。亚当斯强调说,问题就在于自我感觉安全的司机们实际上对其他司机、骑自行车者、行人 和自己车上的乘客来说是更大的危险(平均 80%的司机系安全带,而同车后座的乘客只有 68%系安全带)。风险补偿绝不仅限于驾车行为。亚当斯说,类似的还有表演高空秋千的艺 人、攀岩者或摩托车手。如果在他们的安全等式上增添某种安全装置——比如说分别给他们 一张救生网、一根保险绳或一个头盔——这个人可能就会试着做些平时认为很愚蠢的技巧性 表演。因此,安全带并非简单、直截了当地减少死亡人数,而是对风险和死亡事故进行了更 加复杂的再分配。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亚当斯提出人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方向盘中间 安一个尖头的木桩,司机开车时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或者在保险杠上装满炸药呢?这简直是丧 心病狂,是的,不过这确实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如何根据对风险的判断来调 整行为。日常生活中,风险是不断移动的靶子,而并不像统计数据那样是个固定数字。除了外部因 素外,每个人对于冒险都有自己内在的安全尺度。有些人天生大胆而有些人天生谨慎,还有 些人是宿命论者,他们会认为,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设计了死亡时间表,预先确定了我们的 死期。因此,对驾车风险做任何单一的测算所得到的肯定只是最粗略的基准数据。亚当斯引 用了这样的统计事实作例子: 青年男子发生严重撞车事故的概率比中年妇女高 100 倍。同样,在星期天凌晨 3 点钟驾车的人比同一天上午 10 点钟驾车的人死亡风险高出 100 多倍,有人格障碍的人比一般人死亡风险高 10 倍。亚当斯说,假如这个人还喝醉了,汇总所有这些因 素并分别加以考虑,就会得到一个具有统计性的预测: 一位心理失常又喝醉酒的青年男子在 午夜驾车,7 个小时后一位头脑清醒的中年妇女驾车去教堂,前者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 比后者高 270 万倍。
问题的要点就在于风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承担风险所带 来的种种回报——无论是财产方面的、身体方面的,还是情感方面的。这正是风险赖以存在 的真实的人类社会。亚当斯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正如他把近期的一篇博客题目定为《关 键的是置人于死地的东西,而不是数字》。我们对风险的反应多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是 自发的行为(如戴水肺潜水)、是不可避免的(如公共交通)、还是强加给我们的(如空气质量); 取决于我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是我们能控制的(如驾驶)或是由别人控制的(如乘飞机);还取 决于这种潜在危险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于好意(如医生的指令)、无意的(如自然因素)或恶意的(如谋杀和恐怖活动)。我们每天要做几十遍风险计算,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多数时候人们对 风险的计算自然而然或者说是出自本能,以至于我们几乎注意不到我们在做计算。
Unit Nine 在过去的五年里,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住房价格增长速度是家庭收入增长速度的 12 倍.今天,该县中等家庭不得不将其收入的 54%用于购买位于该县的普通住房;在 2000 年,这个数字是 26%。形势如此严峻,以至于费尔法克斯县最近开始对年收入 90,000 美 元的家庭提供住房补贴;很快,这个数字可能提高到 110,000 美元。住房危机走向郊区
迈克尔·格伦沃尔德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曾经说经济大萧条造成 1/3 的美国人住房简陋、衣衫褴褛、营养 不良,然而 70 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却是穿着考究、营养日益过剩。但是,廉价房稀缺是一 场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而不仅仅是依靠福利为生的城市家庭的危机。这个问题已经波及中 产阶级,并向郊区蔓延,在那里服务工作者及其家属挤在过于狭小的公寓里,大学毕业生不 得不借宿在父母家,而消防队员、警察和教师在他们所服务的社区也买不起房。住房拥有率接近历史最高位,但有房户和无房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有房户和房子离工 作单位 80 英里远的有房户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现在,1/3 的美国人花费至少 30%的收 入用于住房,联邦政府将这种情况定义为“无力支付”的负担,而有一半的穷打工仔花费至 少 50%的收入用于租房,这种情况被称为“极其严重”的负担。在过去 10 年里,房地产迅 猛发展,这使得在此之前就已经购置房产的美国人大赚特赚了一把,但现在廉价房对中、低 收入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比税收、社会保险、汽油价格更严重的问题。美国曾经非常关注廉价房问题。1934 年和 1937 年,罗斯福签署了住房立法,提供抵押贷 款、政府公寓,并为那些穷困潦倒的工人提供建筑工作。1949 年,国会树立了官方目标— —“让每一个美国家庭都能拥有一个体面的家和宜居环境,”而到了 1974 年,尼克松总统开 始对数以百万计的低收入租户在私有住房方面提供租金补贴凭单。半个世纪以来,在华盛顿 发生的大多数住房方面的辩论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扩大联邦政府的资 助。但在过去 20 年中,唯一的联邦住房新提案就是 HOPE VI,也就是克林顿政府拆毁 80,000 单位的最差公共住房,重建混合收入寓所来取而代之。该计划已经拆除了大部分高度危险的 房子,它们曾使公共住房声名狼藉,并已重建了一些城市的社区。但是它更多的是把享有补
贴的公寓房夷为平地而不是取而代之。
总的来说,自 90 年代初以来,接受联邦援助的家庭数已经降到最低,尽管人口不断增加、预算不断膨胀。美国国会已经拒绝了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大部分的削减计划,但几乎没有讨 论过增加计划;廉价房的倡导者花费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努力争取保持现状。而现状真是很艰难。今天,有 450 万低收入家庭享受联邦住房救助,还有 3 倍于此的家庭 符合被救助资格,却拿不到救助。费尔法克斯县有 12,000 户家庭在排队轮候 4,000 套救助公 寓。“这太宝贵了,一旦拥有,没有人愿意放弃。”费尔法克斯住房委员会主席康拉德·艾根 这样说。这听起来奇怪,但如今住房危机的受害者不是那些已经享受“救助计划”的人,而 是那些没那么幸运去享受这个计划的人。一些自由派人士梦想着对所有合格的低收入家庭都给予补贴,但是这个每年要斥资上千亿 美元的解决办法很不现实,即便是在预算赤字再度膨胀之前也不现实。因此,即使一些曾经 主张住房政策的人,现在也支持对大多数联邦租房救济金实行时间限制。人们对 10 年前福 利改革中所涉及的时限问题有争议,但研究表明,这些时限有助于激励受助人摆脱对福利的 依赖。和福利不同的是,住房救济金不是联邦所赋予的权利,因此几年后对一个家庭停止供 给意味着给另一个同样需要救济的家庭一个喘息的机会。
8“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大卫·史密斯——波士顿的一位廉价房的倡导者说,“你不能让内 在矛盾无限地延续。” 问题的根源是廉价房的供需,或者更准确地说,工作地点附近的廉价房的供需之间极不协 调。据哈佛大学住宅联合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现在有 1,500 万个家庭至少把他们一半的收 入用于支付住房费用;许多人为了住房甚至在医疗保健、照顾儿童和食品等方面节省开支。
及健康状况不佳紧密相关;仅洛杉矶就有 62 万户家庭多人共居一室。其他工作者 居住在较为便宜的社区,忍受着越来越长距离的交通往返,这种现象被称为“驾驶以保生活 质量”。这造成各种不良结果——孩子们看不到父母;当汽油价格飙升、城市向外扩张、道路上 堵满了长途通勤的打工者、他们的汽车排放着温室气体,劳动者根本就入不敷出。费尔法克 斯县监督委员会的会长凯西·哈金斯说: “我认为如果我们迫使人们平均每天四个小时呆在 汽车里,我们就无法建立强大的社区。”廉价房也可以使社区具有竞争力;如果打工者没钱 住在那里,我们还真不知道费尔法克斯县怎能一直创造就业机会。为促进廉价房,地方官员最好不要挡在路上——不要要求一英亩最小面积和两车位的车 库、不要阻止低收入和高密度的项目。
另一方面,联邦预算由华盛顿政界人士决定。但是,美国国会自 1986 年施行低收入住房 税收抵免政策以来没有再支持过新的建设项目,该政策每年造就近100,000 套廉价住房,足 以取代被拆除或被转变为市场化招租的那些住房总数的一半。布什在 2000 年和 2004 年的竞 选中提出了房屋所有权税收抵免政策,这是一项极好的政策,但是他最终竟然没有实行。一 项等待国会投票的法案可能会把一些联邦特许机构——如房利美——的利润按照一定的百 分比转移到国家廉价房信托基金名下,但这项法案似乎停滞不前。唯一的用国家力量促进支 付能力的办法并不是有关住房的办法; 例如,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劳动者更能够负担得起住房 费用,那就是提高他们的收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降低工资税或扩大收入税收抵免等方 式。解决廉价房危机的一个明确办法:房地产市场崩溃。这是一个能够吸引媒体关注的住房 问题——因为这会伤害有房户。但是对于使用风险贷款的低收入房屋所有人来说放松价格可 能是毁灭性的,另一方面对于无房者来说,它也不会带来居者有其屋的结果。即便价格小幅下滑都可能引发建设减速,从而使中等收入家 庭缺乏廉价房的局面变得更糟糕。最终,政治家可能重新发现住房问题不是一个城市贫困问题,而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 质量问题,正如燃油价格或医疗保健一样。居者有其屋通常被称为是美国梦,但如今许多劳 动者为了使他们的家人不至于破产,宁愿租一所体面的房子居住。
Unit Ten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在其任职演说中提到:与接受高等教育这项权利相伴的是各种义务。
危机时代,大学该扮演的角色
雪莉·M.泰夫曼今天,由于长期以来美国人对教育价值的共识,大学在美国社会中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一位前任校长哈罗德·多兹 1933 年在就职演说中曾提到,“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不论 对公立教育还是私立教育的投入都是如此地慷慨大方。美国人民对正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 抱有一种近乎天真的信念。”这一信念是在这样一个深信不疑的基础上确立的,即美国的活 力、它富有创造性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活、它具有惊人独创力的经济、它的国家安全以及它健 全的民主制度——极大地依赖于其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机构的信心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给予大量投资,这些投资明智地将对研究的支持与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结合起来;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无力负担高等教育学费的学生给予资助; 一些私人基金会和慈善机构给 予投资,他们认为高等院校是达成其战略目标的最佳途径;一些个人和私人部门给予投资,他们认为高等院校是未来健康发展和富裕繁荣的孵化器。社会当然期望我们能有所作为以回 报这种广泛的支持。社会期望我们产生新思想,开发新知识,以一种开放和共同协作的方式 探索复杂的问题,培养未来一代公民和领导者。当处于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辜负这些期望就 尤为重要。中世纪大学的形象是一座象牙塔,学者们远离社会进行孤独的沉思,不关心窗外之事—— 这一形象已被现代大学所取代——现代大学不是象牙构筑的,而是高度开放的机构,允许内 外自由交流。高校是属于社会的,而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高校的理想,经由多少代人的 铸造,旨在渗入国民意识之中。学者和教师必定要周旋于学院内外以寻觅运用他们的才能为 公众服务的机会,寻觅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见识的创造性工作,寻觅把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转 化为实际应用的途径。我们的学生在从事社会活动时怀有一种强烈的公民责任意识,并且当 他们毕业若干年后成为老校友时仍然会这样做。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探索新思想和新知识不是依靠也不应该依靠功利主义动机,而是依靠以新颖的和创造性的 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当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 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时推动了构成 “非合作博弈论” 基础的数学概念的发展时,他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这些概念会在今天被用于 分析选举策略、战争起因及预测人的行为表现等方面。当还是一名年轻科学家的分子生物学 教授埃里克· 维绍斯着手识别决定果蝇胚胎身体结构模式的基因时,他可能不知道他会识别 出在推动对人类癌症的研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基因。由此得知,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科学 发现及学术成就将如何影响未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同时,我们也得知,只在可预知的领域 来挖掘知识是不明智的,因为新知识往往依赖于在未知领域准备好肥沃的土壤,在那些领域,好运气同深奥的智慧一样能开花结果。我们最珍视的组织原则之一——探索的自由,不仅仅 从道德上说是必需的,而且它也是一个实际需要。
就像我们有义务广泛寻求新知识一样,我们也有义务确保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够被广泛地传 播。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对其做出必要的修正,或将其发扬光大,或依据它来作出更好的决 定,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或构建出更好的规划。在日后的岁月中,我希望我们国家的决策者 根据留存于大学的知识来做决定,咨询能通过对过去的深刻理解而洞悉现在的历史学家们; 咨询能提供明辨是非原则的哲学家们; 咨询能以其洞察力使经济回归正轨的经济学家们; 咨 询知道如何建造更安全建筑的工程师们; 咨询能分析我们容易招致未来袭击的软肋并能制订 出弥补这些弱点的战略的科学家们; 以及咨询能帮助我们弄清恐怖分子在我国及世界各地实 施恐怖行动的动机的多个领域的学者们。
现在,请允许我来阐述一下我们应对社会所尽的第三项义务: 培育下一代的公民与领导者。普林斯顿大学所提倡的对大学文科教育的见解,我校第 13 任校长伍德罗。威尔逊曾作过精 辟的表述,我在开学典礼上曾诵读过他的雄辩的语句: “在大学里我们应当努力传授的,与 其说是知识本身还不如说是做学问的精神。它包括:辨别正确推理与错误推理的能力,消化 与阐释论据的能力,广泛观察的习惯,对于持客观见解的偏好,执着于清晰有条理的思维过 程,本能地热衷于阐释内涵而不拘泥于推论的字面意思,对知识的鉴赏力,对人类健全心智 的无限尊重。”
威尔逊及其继任者们拒绝这一狭隘的观念:即大学文科教育只限于为某种职业做准备。他 们在了解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更清楚在普林斯顿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洞察 力,坚信这才最有益于社会健全发展。因此我们对以下两方面做了区分:对职业素质的培养 有重要作用的信息获取和能够应用于任何职业的思维习惯的发展。所以,当古典文学家走进 医学院、物理学家成为国会议员或历史学家执教小学的时候,我们便感到庆幸。如果我们作 为教育家做好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将从普林斯顿的教育中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理 念与价值、思维的开放与严谨、社交实践与公民责任感。在这困难重重的年代,我们将号召 我们的学生和校友们在他们的职业中、在他们的团体和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品质。通过这样 做,通过他们的领导力、洞察力和勇气,他们将帮助履行普林斯顿对社会的义务和实践我们 的座右铭: “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Unit 3 Travel奥斯陆
1记得我第一次去欧洲旅行的时候,我在哥本哈根独自一人去看电影。在丹麦,电影票是对号入座的。我走进电影院,发现在我的票对应的座位旁,只有一对年轻情侣。这对情侣如胶似漆地拥抱在一起,如同一场持久战争结束后码头上亲人的重聚。我很不情愿坐在他们旁边,就如我绝不会要求加入他们的行为一样——这两者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我谨慎地隔开几个座位坐了下来。
2人们陆续地走进影院,参照电影票找到位子,在我们周围坐了下来。电影开场时,这个宽敞空旷的观众席中间,扎堆地坐了约30人。电影开场两分钟后,一个拎着大包小包购物袋的女士艰难地挤到我这排,在我座位旁停下,并用严厉的口吻气愤地朝我用充满了喉塞音的丹麦语说道,我坐在了她的位子上。几个女引座员马上打开手电筒一阵查看,身边所有的人都不安地重新确认自己票上的座位号,直到大家都清楚了,我是—个美国游客,因此没有遵循简单的就座指示。在羞愧中我被送回指定的座位。3接下来我们坐在一起看电影,30人如同一艘超载的救生船上的难民一般挤作一团。肩膀相互摩擦着,忍受着各种细小的噪声。那时我想,有些国家在某些事情上做得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好,然而在另外一些事情上,他们做的却糟糕得多。我开始思考为何会有如此反差。4有时候某个国家的小发明是如此独特和精巧,以至于我们总是由它而联想到这个国家——英国的双层巴士,荷兰的风车(给那里的低地景观增添了一款多么美妙的创意:想想这些风车会如何改观内布拉斯加大平原),还有巴黎人行道上的露天咖啡馆。然而,也有一些事情,大部分国家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办到,但某些国家却完全想不到。
5比如说,法国人无法掌握排队的窍门。他们一遍遍地尝试,但这似乎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无论你去巴黎的任何地方,总会看到整齐的队伍在公交车站候车。但一旦公交车靠站,队伍立刻瓦解,就像精神病院的消防演习一样,所有人都争抢着第一个上车,完全没意识到,这样一来排队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
6另一方面,英国人则不能领略吃的基本要领。证据就是他们本能地使用刀叉来食用汉堡。更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把叉子颠倒放置,将食物盛在叉背上保持平衡。我已经在英国居住了15年,但我仍不得不压制一种冲动,想要走向酒吧或餐馆里的陌生人说:“打扰一下,可以允许我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吗? 那样你就不会把豆子散落在整张桌子上了。” 7德国人被幽默困扰,瑞士人对乐趣毫无概念,西班牙人丝毫不觉得在半夜吃晚饭有什么滑稽之处,而意大利人根本就不应该被告知汽车发明的奥秘。
8这次欧洲之旅带给我很多惊奇的小事,其中一个就是我发现世界竟能如此多样化,对于本质上相同的事物处理起来却方式各异,比如说吃喝或是买电影票。有趣的是,欧洲人同时既可以如此相似——他们普遍好学而理性,开着小车,住在古镇的小房子里,喜欢足球,不怎么注重物质生活,遵纪守法,而且他们住寒冷的宾馆房间,去温暖舒适的地方吃喝——然而却又拥有着如此琢磨不透、永无止尽的差异。在欧洲没有什么是百分之百肯定的,对此我十分赞同。
9我仍然享受着对事情进展的未知感。从哈默菲斯特返回后,我在奥斯陆的宾馆呆了四天,女服务员每天早上都留给我一盒叫做BioTexBiff的东西,说明上说是一种“minipakkeforferie,hybelogweekend"。我不清楚它到底是用来洗衣服的,还是漱口的,或足用来清洗抽水马桶的,我通过闻它的气味,并试验它各种可能的用法,度过了好几个快乐的小时。最后我判定它是用来洗衣服的——的确效果显著。然而我并没有搞明白:在这周剩下的时间里,在奥斯10陆无论我去哪儿,都有人在互相议论:“你知道吗? 那个人身上有马桶清洁剂的味道。” 当我告诉伦敦的朋友,我将周游欧洲各地并将其写成书时,他们说:“喔,你肯定会说很多语言吧。”
11“为什么,我不会,”我会带着一点傲气回答,“我只会英语。”然后他们就看着我,好像我疯了。但是就我而言,那正足国外旅游的美妙之处。我并不想知道人们在说些什么。置身于一个对你对一切都搞不懂的国度,能激发出如此强烈的孩子般的好奇心——我想不出比这更奇妙的感觉了。突然之间你又回到了五岁。你无法读懂任何东西,你对事物运行方式只有最基本的感知,你甚至无法安全地穿过马路。你的整个存在变成了一系列有趣的猜想。12看国外电视节目,试着想象到底发生了们?么事,这让我乐此不疲。比如说,在奥斯陆的第一个晚上,我收看一个科学节目,演播室里的两个男子站在一张实验桌旁,讨论着一种有着光滑皮毛的貌似啮齿目的动物,它们在桌面上爬行,偶尔爬上主持人的外套。主持人正在说:“那么你与所有这些动物做爱,是吗?” 13 “当然,”嘉宾回答道,“你必须对豪猪十分小心,当然,旅鼠若是感觉你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它们,会变得焦躁不安并跳下悬崖,但总的来说,这些动物是非常亲切的伴侣,并且性也是十分美妙的。” “哎呀,我觉得那很棒。下周让大家见识一下你是怎么用药柜中的简单家庭用药制造出致幻药的。但现在是该让荧幕空白几分钟,然后让灯光突然亮起,照在主持人身上,让他看起来似乎就像正要抠鼻子。下周见。”
15去过哈默菲斯特后,就觉得奥斯陆简直妙不可言。天气依然很冷,到处还撒着灰蒙蒙的雪花,但是比起哈默菲斯特来那可要暖和多了,这也让我彻底放弃了想要买毛皮帽的想法。我参观了博物馆,并花了一天时间游览巴度半岛,那里丛林茂密的山坡上矗立着该城市最美的房子,其视野可跨越海港冰面一直延伸到市区,十分迷人。但是大多数时间我就在市中心闲逛,在火车站和皇宫之间来回溜达,在卡尔约翰街向街旁的商店橱窗里张望。在路边明亮的灯光的照耀下,长长的卡尔约翰步行街富丽堂皇,与健康快乐、不屈不挠又充满朝气的挪威人融合在一起。我很高兴能离开哈默菲斯特并来到这个充满活力、尤如白昼的世界。当我觉得寒意逼人时,我便进入咖啡馆或酒吧坐下,偷听那些我无法明白的对话,抑或拿出我的《托马斯库克欧洲时刻表》,满怀敬意地加以研究,做接下来的旅行安排。
【精读课程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表示精读的成语08-21
大学英语精读总结10-05
大学英语精读写作题09-20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精读06-29
大学英语精读第五册全文翻译09-04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6册课后翻译09-06
课程心得体会10-30
茶艺课程心得体会06-21
关于课程设计心得体会06-18
导游学课程心得体会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