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小学生同步作文

2024-11-08

拔河小学生同步作文(15篇)

1.拔河小学生同步作文 篇一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开心极了!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想试试自己的力气。我们来到了操场,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两条白线上,

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子。谁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拉过靠自己

一头的白线,谁就赢。

开始了,双方队员迫不及待地抓起绳子,还有同学交头接耳说怎么样抓才能使出最大的力量,当老师一声“准备”令下,操场寂静了,只见随风摆动的红条顿时感觉到杀气也不敢晃动了。“开始”大家立即使出吃奶的力气向自己的方向猛用力地拉,可是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我们的脚步慌乱了,越不想上前,脚越是往前挪,不知道谁放弃了,我们脚大步向前,再怎么用力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换了策略,让大力士分两批,重力军分别在前面和后面,中间放些力量薄弱的,而且还叫上号子,一起用劲。开始了,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利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没答应。我们看着对方生气的样子开心极了!经过此次比赛让我明白做事得动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小学生作文拔河]

2.拔河小学生同步作文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评改同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43-01

具体方法是同语文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让学生充分掌握写作技巧(立意、选材、表达、叙述……),运用作文目标,全方位,多视角评价的基础上的。其模式步骤如下:

鼓励自我展示。这个环节就是指导、鼓励学生按要求,根据各自学习生活经历打好初稿。这是写好作的基础,宛如“雕塑”的初胚,还要进一步精雕细刻。初稿各异,存在的问题也待精心修改完善。

启发自我肯定。这是让学生各自在老师营造的“扬长避短”的氛围中对初稿进行自我肯定完善环节。是让学生各自推出自认为写得成功之处供人欣赏,在他们被欣赏增强了成功感受之时,又在欣赏了别人长处的基础上,发觉自己的不足,促使对作文思路的调整完善。

诱导自我反馈。这是全体学生再次进行自我评价,调整提高环节。它是初稿调整后的继续,方法是让学生在“扬长避短”的氛围中,推出调整后的公认较成功的作文供人欣赏。但这个鉴赏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用总目标对作文进行成功评价的过程。像这样再一次反馈调整后的作文,不但是整体水平的大飞跃,更重要的是学生潜能又一次得到了发展。

激励学生自我创造。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个性集中体现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中不满现有水平的求异型多起来了,有的立意新颖,有的表达独特,有的选材有创见……这时,老师更加鼓励他们朝着既定的方向,自由飞翔了。

“写作与评改同步”指导模式,从方法上改革了以往学生急急忙忙写作文,老师辛辛苦苦改作文的被动局面;从程序上体现了学生自我写作文,评改作文,完善提高作文的综合性训练;从心理素质上浸透了对学生熊力的自我肯定,自我发掘,自我培养的自主发展之路。总之,其操作过程是老师唤醒学生作文灵感、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反复调整、鼓励学生探索发展过程。实践证明,它是培养发展学生“自主”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启蒙作文,我们应持一种怜爱的态度去对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的确,我们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一种现象:那些不会作文的孩子,说起话来都是伶牙俐齿,甚至同一件事,“口语”说得有条有理。

口语和作文同属一个语言范畴。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为什么同一个语言范畴,又是同一个思想做指导,而体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判若两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领悟到的奥秘所在:儿童在发展口语时,得到的是人们给予的至高无上的“关爱”。

“口语”较之“作文”能力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口语”是在被关爱的成功自主的调整氛围中发展的。在口语发展过程中他们几乎或根本没有“失败”的体验,并且拥有作文所不具备的及时的、反复的、成功的反馈信息。及时的、反复的成功信息,强化了儿童口语的愉悦感受,促进了口语自主发展的优势。

小学作文起始阶段,“写作与评改同步”就是将口语发展优势规律,即,及时的反馈的成功信息和对学生关爱的全部倾注,运用到作文教学上,将专门的评改环节与作文互为作用,融为一体,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成功尝试。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写作与评改同步”不但是培养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成功途径,而且是减负提质的有效方法。多年来,我所教班级作文都未经老师修改过,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按作文要求,在老师营造的“写作与评改同步”氛围中实现的。

变教为导,关键在“导”,它与传统的“包办代替”,“全盘授予”正好相反。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中提出:“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脑力劳动和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讲述……”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体现在对启发式教学的意识和运用必须强化,寓启发式于读、议、讲、练中。

在整个听、说、读、写、看的训练中,首先要使学生喜欢,然后才能谈获取。这就要求“导”的过程中时时注意综合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从而享受“发现新大陆”的喜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力去获取知识.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动脑筋分析课文,是讲读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引导的好,既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而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想得对路,得法,其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不能从表面看,而要从实质来看,从实际效果来看。设疑提问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提问不一定都具有启发性。

3.小学生作文拔河比赛 篇三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举行拔河比赛。随着一阵阵欢呼声,拔河比赛开始了。

老师给我们分好队,体育老师教我们怎样拔河:要双手死力地拉住绳子,往下坠,拼命往后拉,不要犹豫。开始拔河了,对方的气势很强,我心里有些着急了。看,对方那边的人,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根绳子,两脚像上有钩子似得紧紧地踏着地面,一动也不动,简直像一个个雕塑。开始拔了,我们双手各自握着一方绳子,猛得拉着,那条绳子上的红领巾像和我们开玩笑似的,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害得我们干紧张。一局下来可不能定胜负,我们第一局胜了,可能有点骄傲的念头吧!后两局便败在了对方手下。但我们并不气馁,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只要努力,一定会胜利的。

4.拔河比赛小学生作文 篇四

拔河比赛开始了,一共有三局比赛,而我却被安排在最后一局。

第一局开始了。右边的队员第一个就是小胖,他挺着大肚子,紧张的连汗都流出来了。第二个是胆子最小的小明,他一边拽着绳子,一边望着天空,心想“比赛是公平的,只要努力,我们一定会赢的。”谁知道第一局不是小胖他们队赢了,而是红队。他们的心里有表示不出的`愤怒,我是黄队的队员,所以我也一样的愤怒,心想下一局比赛一定要赢。

等到了第二局,由于我们懂得了配合,所以这一局我们赢了,我们也很高兴。第三局是最紧张的一局,轮到我上场了,我使劲的拽着绳子,用力拉,旁边的啦啦队也给我们加油,我很紧张,就像要被煮的螃蟹一样。红队真是太强大了,第三局还是他们赢了,我们输了。

5.拔河比赛小学生作文 篇五

激烈的拔河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心要战了对方。你看他们多用力呀!他们的头稍稍向前倾,一只脚顶在前面,另一只脚用力踩着地。他们的手上爆出了青筋,脸憋得通红,嘴巴抿得很紧,生怕一不小心被对方拉了过去。不过,他们想得更多的还是怎样用力把对方给拉过来。突然,一位站在最前排的同学手稍微松了一下,对方看准时机用力一拉,我们的队伍就被拉过去一点。

在这危急关头,我用尽力气准备一搏上下。经过一番激烈的比赛,对方终于溃败了,他们灰溜溜地回到教室,我们在操场上欢呼雀跃,“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我们期待下一场比赛。

6.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分析 篇六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背景阅读;对比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66-02

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才的竞争也逐渐激烈,纯粹课内的语文教材,其阅读量和知识量都无法完全满足当代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需求。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把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唯一教材,即便是将语文课本当中的知识讲得更加明晰,也没有办法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立足小学语文课本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重视配套的语文教材对于小学生的拓展作用。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课本和配套的同步阅读教材相结合,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互相之间的互动,才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增加小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感情体验,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探究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具体运用和实践方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及教材作用分析

同步阅读,实际上是指针对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某篇重点的文章,或者是某一个课时里面重点的内容进行迁移,通过课外阅读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以及巩固。同步实际上也是指这些课外阅读的内容是跟随课内的重点进行的,教师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将重点的知识内容不断地进行演练和深化,形成小学生语文综合基础能力的一部分。

同时,同步阅读要求小学生在课本学习之外,独立地进行课内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对课外阅读进行研究,认为课外阅读实际上是思考能力的推动器。而且课外阅读可以随时进行,学生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就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同步阅读教材应该和小学语文课本配套使用,同步阅读教材的编撰是结合教材展开的,因此其具备相对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课内联系性,同步阅读教材在选择的篇章内容、文体以及修辞、情感特点上都和语文课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和小学语文课本共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1]。

2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技巧

首先,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应该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这一部同步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引领小学生不断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小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他们才能够真正吃透同步阅读教材,从而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思考。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同步阅读教材,应该引发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人物以及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并且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从心理学层面上看,兴趣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之所以对做某件事情会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完成这一件事情的过程或者结果当中,可以体验到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快乐,这样的一种快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所包含的阅读材料,应该尊重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进行重点分析。比如在小学第一学段,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就应该采用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儿童诗等内容。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结合特定学段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进行量体裁衣,和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的专题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表现出其同步性。再者,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创造氛围和条件,才能够调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兴趣,最终让小学生在使用同步阅读教材的时候,精神上得到愉悦,这也是当前课堂减负思想的一种拓展和应用。

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运用要对相关文章进行不同方式的剖析,也就是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文字材料选用上,要注重类比、对比、背景三个方面的材料阅读。

其一,对比阅读,实际上就是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要对课本当中的文本进行密切联系。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观潮》,讲述的是钱塘江大潮的观赏感受,钱塘江大潮作为一种自然景观,能够给人的心灵带来非常大的震撼。而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可以选择《黄果树瀑布》这一类的文本,因为瀑布和江潮两种景观都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有各自的风格,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其二,同类阅读,实际上是选用一些写作内容相同的文章。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当中俄罗斯作家叶·诺索夫的文章《白公鹅》是描写家禽的文章,如同“海军上将”的白公鹅,非常可爱有趣;而苏联作家普里什也写过《母鸡》,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进行类比阅读。

其三就是背景阅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名人事迹都被创作成为文章,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在早年的见闻,实际上同步阅读教材当中的《周总理的故事》,就可以配合这一篇课内的文章进行同步阅读[2]。

3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使用有效性的实践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建立课内外教材的同步学习计划,特别是对同步阅读教材的阅读学习计划。虽然很多学校已经按照上级的要求分发了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但是这些同步阅读教材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讲授,有很多小学生都不重视对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阅读和学习。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对同步阅读教材进行阅读学习,通过一些方式掌握学生对于同步教材的了解和情况。因为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在编排和内容选用上,也有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和结构进行编排,所以可以让学生有计划地结合课本的内容,对同步教材进行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小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对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阅读,包括深层次的阅读以及理解的能力等。教师要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适当地选取部分精当的文章作为精读和研究的内容,同时选取一部分内容进行泛读,这样小学生在使用小学语文同步教材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使用小学同步阅读教材之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在读后感的写作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并且选择一个重点的层面进行写作,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感而发。这些都需要教师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写作读后感的过程当中逐渐提升对于文章阅读技巧的应用,从而对小学语文同步教材的使用更为科学和全面[3]。

4 结束语

从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当中可以看出,阅读实际上不仅是通过对文字以及语言获取有关的信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再次认知,而且还是学生拓展自身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知,其情感体验和理性知识在阅读过程当中得到进一步的积累。所以阅读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对于语言以及文字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实际上所有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都是人类在后天学习过程当中模仿、学习形成的。因此,用好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对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龙.论“微型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电化教育研究,

2014(2):74-83.

[2]李红华.自主学习,开启语文有效学习之门[J].考试周刊,2013(37):47-48.

7.拔河比赛小学生作文 篇七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四年段的同学在操场上进行拔河比赛。

这次拔河比赛可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都较瘦小,而四(2)班的同学又壮又高大,我想这回肯定是四(2)的赢了。四(2)班的同学一个个趾高气扬,非常轻视我们班,显得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我们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显示出一副不服输的样子。哨子一响,我们就开始拔了,大家开始都很努力,两边的啦啦队大喊“加油”、“加油”。只见刚拉了一会儿,两班的同学都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和大家一开始所预料的一样,红结在一点一点地向四(2)班移动,胜利的天平在一点点倒向他们班,眼看胜利就要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这时,我们班的队员个个咬紧牙,啦啦队有节奏地拼命齐呼:“四加油、四加油……”我班的选手们好像突然有了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原本被四(2)班拉得纽曲的队伍又成了一条直线了,个个涨得满脸通红,使出了所有的劲儿。这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红结又慢慢地被拉了回来,呐喊声也越来越嘹亮。不大一会儿红结移到了我们班这边,我们班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班的同学欢呼雀跃,四(2)班的同学好伤心,好沮丧。但后悔已来不及了。

“团结就是力量。”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团结使弱小的战胜了强大的;这力量太伟大了,我被这力量深深地感动了。

8.拔河比赛作文小学生 篇八

大家来到操场上,一看,呵!,一条又粗又长的绳子,好像一条大蟒蛇一样,躺在水泥地上,我们举起来,啊!好沉!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个个都做好了准备。在裁判“嘟”——地一声令下,哨声还没钻进我们的耳朵,我们都拼命地往后拉,谁也不肯放松一点点。我们的啦啦队拼命地喊:“四(4)班加油!四(3)班加漏油!”我们听了啦啦队的呐喊声,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特别是我,涨红了脸,鼓着腮,撑直了前腿,用力地往后倒,恨不得一下子睡在地上。再看看我们的队友,个个都生龙活虎,他们都把脸红了,就好像一个个火柴头一点就燃,一看就知道他们非常卖力。

再看看我们的对手,他们个个也精神饱满。“一、二、三!一、二、三!”喊声惊天动地。很长时间大家就这么僵持着,绳中间的铁螺丝一直在来回运动,像不知道朝那边走才对。后来,螺丝渐渐地向我们靠近,那时我们看见他们的腿已经在颤抖,我还以为大地真的震动了呢!其实是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们看着这个螺丝离我们越来越近,激动了,个个都使出了自己吃奶的力气,终于战胜了四(3)班。这场比赛在我们啦啦队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9.拔河小学生同步作文 篇九

一、 加强课内指导,注重读写有机结合

1.抓住读写链接点,铺设习作支架

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读写结合,和谐共赢,扎扎实实地务“本”,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读与写的对应性,从使用教材中寻找“结合点”,才能得法于课内。因此,教师了解单元阅读课特点、把握单元训练点就显得十分关键。近年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文本,认真研究读写结合的实施途径,在课堂上抓住了课内读写结合的六个联结点:阅读中的审题与作文的拟题相联结;阅读中材料的品评与作文中材料的选择相联结;阅读中区分文章主次与作文中详略安排相联结;阅读中归纳中心与作文中突出中心相联结;阅读中语言赏析与作文中遣词造句相联结;阅读中品评文章组织结构与作文时布局谋篇相联结。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读写间的对应关系,给学生以习作结构、方式方法上的指导,构建了写作上的共性“建筑支架”。

2.挖掘文本空白点,搭建读写桥梁

课堂上,我们除了从宏观上引导学生了解读写关系、把握读写联结点、构建习作支架外,还根据教材与学生年龄特点,深度挖掘文本,抓住学生兴奋点,找准文本的空白点,拓展写的空间,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于细微处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读写训练,使阅读积累有效化。

(1)感悟文本内涵,批注自我真情。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中,笔者积极倡导学生批注读书,将读写结合于无痕中。鼓励学生将一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呈现于书,做到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对学生批注内容的深浅、长短没有严格要求,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也许学生的批注显得稚嫩,但却宣泄出阅读时的真情实感,体现出个体阅读的深度,较好地将读写结合起来。

(2)寻找文本空白,挖掘习作“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创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机会,努力寻找文本空白,从内容上挖掘、从形式上寻找、从中心上拓展,不断挖掘习作“源泉”,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总结出了一些填补文本空白的写作训练方法。如还省略号的真面孔,练补写;恢复情节略写的原形,练扩写;填补列举的空缺,练仿写;钻文尾的空白,练续写;复活静态情感,练综合表达方式;等等。

(3)抓思路悟结构,临摹美文佳篇。他山之石可攻玉。古今中外的许多名篇佳作,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首先要求教师抓住范文本质特征,再结合学生年龄实际,引导学生抓思路悟结构,剥茧抽丝,从范文中发现写作规律,再指导学生进行仿句子、仿句式、仿段落、仿篇章结构等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文章的结构、写法这些共性知识。如果说教材给学生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例子,那么仿写则给孩子一个个写作的支点。如果,教师能够潜心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写作规律,深层次引领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让学生一课一得,那么,学生在阅读量的不断积累中,定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写作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4)放手真情习作,倡导仿中求创。习作源于模仿,但最终的目的是仿中求创。在进行临摹仿写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把知识整合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由表达,以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真情习作。对构思新颖、有创意的习作,教师不仅欣赏、表扬,还将它推荐编排到班级习作文集中,作为范文打印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对学生也是一种唤醒与激励。仿中求创,使作文有“序”可循,有“本”可务。

二、 拓展课外阅读,夯实读写教学基石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量变决定质变,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写作的宽度,学生阅读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写作的厚度。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拓宽了学生读书领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分年段帮助学生选择课外精品读物,采用长短课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课外读书积累。

1.重视“短课”

“短课”是笔者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开发的校本课程。各班每天早晨利用十分钟背诵国学经典。低年级主要背诵弟子规、成语,并练习用积累的词句说话;中高年级主要背诵唐诗宋词,优美片段,并进行适当的仿写、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练习。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大提高。“短课”也成为孩子益德启智的平台、读写能力提高的舞台。

2.布局“长课”

“长课”指的是读书活动。笔者每天利用中午半小时时间,开展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集体读《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昆虫记》《小王子》《论语》;中高年级主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加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集体读《一个灵魂出窍的小猪》《小学生必背诗文140首》《改变一生的砺志故事》《智慧的背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积累名言佳句或写读后感,及时将自己的感悟内化成外在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思结合,读写结合。

三、 强化双向评价,构建核心师生关系

评价具有激励、唤醒、导向功能,因此,笔者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批改评价时,笔者遵循表扬激励原则,把批改的重心放在兴趣的激发、自信心的树立、方向的引导上。教师应俯下身子看习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多鼓励、少指责,尽量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学生以信心。有的教师还匠心独运,突破传统批改方式,邀请家长加盟参与评价,允许他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习作本上。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本身都是一种激励。在习作讲评课时,除了遵循表扬激励原则外,还要遵循共性与个性兼顾原则。即评价时不仅对学生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等共性问题进行评价,还对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个性语言表达这些软性问题进行评价与指引,根据学生语言风格,有针对性地推荐他们读相应名家作品,努力把学生语言风格推向极致,使学生习作的软硬件同步提高。

总之,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实施读写结合策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书面口头表达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留住了语文教学的魂。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由于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存在着客观差异,如何让尖子生“吃得饱”,程度差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中,我们重视丰富语言,积累写作方法,但是感觉部分学生的积累还处于无序、无用状态,没有真正成为随心所用的有效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将储备的知识运用自如,让习作成为有形、有趣、有用的学习过程,这是亟待研究的深层次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立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

[2] 周乐.读写结合,写在当写之处[J].教学与管理,2013(17).

[3] 崔福余.关于小学生写作现状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2(06).

[4] 李竹平.读写结合如何体现学段特点[J].小学教学设计,2011(19).

10.小学作文:拔河 篇十

今天休息时间,张老师带大家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当老师说游戏的名称是拔河时,大家都惊呆了!在教室既没有绳子,也没有场地,怎么玩呀?这时,张老师搬来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还拿来一把尺子。张老师一边讲规则,一边请邓卓涵来演示,原来,今天是在桌子上进行“拔河”比赛。

只见邓卓涵毫无怯色地坐在老师面前,比赛开始了。两个人都紧紧地捏住尺子的两端,往自己方向使劲拔。不可思议的是,尺子竟然在中间还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尺子才慢慢偏向张老师,最后,张老师赢了。这时,张老师笑眯眯地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决斗。”

第二场比赛是实力旗鼓相当的吴梓瑄和周庭伊比。可能因为吴梓瑄紧张手上有汗,尺子慢慢滑离了她的手,所以周庭伊赢了。

三场是我和朱嘉铭比赛。没想到,我的手也出汗了,而且,朱嘉铭力气也比我大,所以我输了。

11.拔河小学作文 篇十一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我们来到了操场上,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儿拉过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预备!”裁判员大喊一声。双方队员抓紧了绳子。

“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两边的同学们闻声,立即抓紧绳子,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可绳子竟然纹丝不动。李若谷同学是我们队的排头兵,只见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旁的绳子向后拉,前腿弓,后腿蹬,整个身子像一张弓一样绷得紧紧地,脚底像生了根一样稳稳地扎在地上。而后面压阵的吕源林

是班上的小胖子,大力士。可他今天却有点吃不消啦,胖胖的小圆脸上已涨成了一颗小番茄,一颗颗黄豆般大小的汗滴从他的面颊上滚落下来。而站在中间的王超捷虽然个头小,却十分顽强,几次摔倒,又站起来继续拔。

布条儿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向对方那边移。拉拉队都在为各自的一方兴奋地加油。

渐渐地,布条慢慢的朝着对方的白线缓缓移动。快了,快了!布条快要接近对方的白线了!可我们怎么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由“大嗓门”张雅雯指挥我们的拉拉队喊号子,这样大家一起有节奏的用力向后拉。“一、二、三哪!加油拉呀!。”终于,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胜利了!

12.拔河小学生同步作文 篇十二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些说明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只局限于语文教材,语文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语文学科。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呢?

一、要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拓展

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对文中关键字词进行深刻理解,并进行拓展性的训练,这样既理解了文本,又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这课讲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就“千姿百态”一词,我先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意思,然后再用它进行拓展训练,比如,用它来造句,或找出其近义词等。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在上《卧薪尝胆》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拓展:

师: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

生:他们还要给吴王养马驾车,服侍吴王。

生:他们要被吴王的大臣取笑,大臣们都来讽刺、挖苦勾践,说他无能。

生:他们还要做牛马不如的事情,比如,倒马桶什么的。

生:吴王他们可以随时打骂勾践夫妇。……

师: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啊!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讲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一般百姓来说,是不是忍辱负重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对勾践来说就是“屈辱之事”?

生:因为勾践是越国的国君,不应当干这些活。

师:国君一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生:勾践为吴王做这些事,就降低了他的身份。

师:再想一想。

生:勾践代表越国,现在成了吴王的奴仆,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屈辱的。

生:吴王侮辱越王,就是侮辱越国。勾践作为越国的国君,当然感到耻辱了。

师:“王”以“国”为荣,“国”以“王”为荣。

在这样的训练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词句的拓展训练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的内涵。

二、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除了文中的拓展外,我们还要着眼于与课文内容、作者、背景等相关的知识方面。因此,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图书报刊均可让学生进行阅读,不但丰富知识,还能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大家对诸葛亮的形象印象深刻,因此,在学生理解他的形象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更多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材料来进行阅读,在这个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对诸葛亮的形象更加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整理等综合能力。

再如,学习《海底世界》时我选了两篇课外材料:《人类的秘密仓库》和《海底的冷灯》在课堂上进行同步学习,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这些资源使得课堂内容充实,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相关知识,拓展了视野,激发了兴趣。

三、向生活领域拓展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更是密不可分,小到广告词语,大到报刊书籍,都是语文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课文《春联》就将文学、知识融为一体,课文中蕴含着对联的特点、创作方法的知识。在学习这课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试着写写春联,并组织类似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学生也非常乐于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四、朝想象世界拓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注重朝想象世界拓展至关重要。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它反映的思想和作者渗透的情感以及语言技巧往往蕴含在空白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联想去填补课文描写中所留下的空白,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想象、进行再创造。

如教完《三袋麦子》一文,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土地爷爷送给你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处理这袋麦子呢?并且用一段连贯通顺的话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下来。不难看出,全开放性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我们有效地挖掘文本资源,加强文本的拓展训练,使课堂教学流程错落有致、趣意盎然,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3.拔河比赛小学作文 篇十三

一天,我(绳子)正在独个儿“享受”呢!突然,几名不法之徒闯入了我的私人禁地,只见他们锐利的眼睛四下搜索着,突然,他们向我走来,我浑身直哆嗦。他们二话不说,抱起我就走,终于把我放到了一片空地上。

可那叫放吗?那叫狠狠一摔呀!。然后又在我身上系了把沉重的大锁。你先别说这,后面才痛苦呢!我还没缓过劲,只见他们抓住我两头,随着一声哨响,他们从两个方向狠命的拽我。那个滋味,无论换了谁,也不会适应。我还喊:“各位大哥,各位大姐,求求你们,别拽了,再拽我的腰就断了!”可越喊,他们拽得也越凶。我向左边一看,只见他们个个憋红了脸,身子向下压,双手紧握绳子,眼睛也死死盯住对方,好像不取胜就不甘心。我又看另一边,他们也不甘示弱,双脚死死钉在地上,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一会儿被拉到东,一会儿拉到西,搞得我晕头转向,痛苦不堪……

唉,累死我了!但是,再苦再累,我也做出了一份贡献,心里乐开了花。

14.小学生拔河比赛作文 篇十四

班主任耿老师精心挑选了男女生各10人参加比赛,参赛选手个个高大健壮,力大如牛。男生李浩然压底,女生张佳晨顶前。比赛采取三打两胜制,我们班分别与三(1)班、三(3)班比赛。比赛马上开始了,我们班首先跟三(1)班比赛,只见我们班的参赛队员站好队伍,就等着比赛的哨声响起。我们班的啦啦队也排好队伍,随时为我们班的队员加油。“嘘”伴随着裁判的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只见我们班的队员听到哨声后,立即拿起又粗又长的绳子个个憋足劲儿,身体后倾,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往后拽,三(1)班的队员因为反应比较迟钝,所以第一次交战他们输了。第二局他们因为力气小,又让我们赢了,最终我们战胜了三(1)班,取得了首场胜利。

和三(3)班的比赛第一局开战了,我们像跟三(1)班比赛的样子,我们班的参赛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跟对手一决雌雄。“嘘!”裁判的哨声已经响起,我们班的参赛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绳子往后拽,对手也不示弱,便也使出浑身的劲头往后拽,但是最终我们班由于大家配合比较默契,赢了第一局。第二局可能是我们有点累了,加上对手配合比较好,第二局我们输了。

决胜局开始了,我们班吸取前几场比赛的经验教训,大家齐心协力,用力往后拉,对手也不甘落后,同样配合默契,使出浑身解数往后拉,就这样,比赛双方僵持了起来。这时,我们的耿老师在队员旁边鼓励了起来,喊起了“三(2)班加油!”我们这些啦啦队员也跟着喊着“三(2)班必胜!三(2)班加油!”……我们班的参赛队员仿佛有了巨大的力量,使出了最大的力气往后拉,最终,三(3)班没能坚持住,我们将绳子拉了过来,我们赢了!

15.拔河比赛等 篇十五

那是上学期的一个星期一下午,我班要和二(4)班争夺拔河比赛的冠军。

那天,我们既紧张又兴奋地来到操场,只见一根又粗又长的大绳子,横躺在操场中央。参加比赛的同学们摩拳擦掌,我也不例外。

比赛要开始了,大家个个紧握那粗粗的绳子,只听到“曜”的一声哨响,大家立刻用力向后拔了起来。顿时,一边的啦啦队仿佛成了一锅沸腾的开水,他们欢蹦乱跳,嘴里喊着:“二(5)班加油!”“二(4)班加油!”拔河的同学们用尽力气向后拉。我两脚在前,身体向后倾斜,咬着牙,涨红了脸,拼命地拉着。可对方的力气真大,不管大家怎样拉也无法往后退,脚也站不住了,一直向前滑,真恨不得把鞋子粘在地上。

最终,我们还是输了,但是这样激烈的拔河比赛谁会忘记呢?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有一天我们能赢的。

轻轻一点:小作者叙事结构完整,并熟练运用“拉”、“倾斜”、“咬”、“涨”、 “滑”等一系列动词,将一场拔河比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会“跑”的衣服陈心怡

我们的校园有香喷喷的鲜花,有繁盛的大树,还有宽大的操场。

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一天,我班在操场上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同学把自己的衣服脱掉了,身上只穿一件衬衫,因为他觉得太热了。我们很多女生都尖叫起来,差点把我的耳膜也要震穿了。大伙都劝他快穿好衣服,否则要着凉的,可他不听。 下课了,他居然把衣服忘在操场上了。但奇怪的是,被他遗忘在操场的衣服居然自己“跑”到主人的座位上去了,一边还有一张纸条:别为了一时的凉爽而着凉。

这件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你说怪不怪?

轻轻一点:全文围绕一个“跑”字,把衣服给写活了。小作者在全文最后还留有疑问,其实会“跑”的衣服一点也不怪,那是因为有同学间的友情啊。

未来制冷器温钰菁

暑假真是热呀,

吃过冰棒还是直冒汗。

哈,

是我出场的时候了!

咦,

怎么这么多人不用我呢?

哦,

原来大家不认识我!

从远处看,

我像块小橡皮;

从近处看,

我像个大脸盆。

不过,

你想知道我是谁,

那可不容易,

因为我是——

未来的制冷器。

轻轻一点:这是一首充满想象的小诗,文字简洁却富含童趣,还运用了比喻和自问自答等手法,很值得学习。

童年的我李晓婧

童年的时候,粗心的我闯了不少祸,可都记不得了,所以我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个马大哈。两天前,妈妈告诉我一件事,却令我羞愧难当。

那是发生在我6岁的时候,那天由于我出去玩没带钥匙,所以我在外面一直等到爸爸回家才进门。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我真是想不通呀,可能是这样吧:那天我在家,突然想到外面去玩。我看了看家里一个人都没有,高高兴兴地出去了,关上门,钥匙却没带。我在小区的草坪上玩得可开心了。玩着玩着感到没劲了,我就想到了回家。我把手放进口袋里摸呀摸,把所有的口袋都翻了,可就是没摸到钥匙。

天暗了下来,我一个人在小区里乱逛,害得爸爸回来后到处找我。他还打电话给妈妈,让她也回来找。他们一边找一边叫我的名字,我这时正躲在草丛中呢,也不敢出去,出去会挨打的,可是还被细心的妈妈找到了,她说:“以后出门要带好钥匙,和家人说一声,得到允许才能出去玩。”

童年的故事多么精彩!

上一篇:教师下乡农村支教申请书下一篇:清晨散步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