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信贷

2024-10-31

农行信贷(精选8篇)

1.农行信贷 篇一

对农行信贷支持农业产业链的思考

做好风险管理方能实现共赢

李浩 2010年09月29日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链功能的实现意味着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增值环节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与工业产业链和城市消费链的对接,实现城市加工经贸企业和广大农户的合作双赢。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先天不足,农业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过小、技术水平偏低的缺陷;另一方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仍按照家庭规模运行,生产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较大,农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低且不稳定。

作为农村金融骨干与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农业银行,如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选择地信贷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实现农户、农业关联企业和农行多方共赢,需要县域支行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风险类型

总体上讲,农业产业链面临四大主要风险,即内部运营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信息流风险。

内部运营的风险。这是一种传统风险,指由于产业链企业或农户之间合作不成功,达不到预期效果,降低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

自然环境的风险。尽管农业产业链具有一定的自救功能,但是面对大规模的灾害,仍然无法回避农产品减产或绝收的现状,从而导致产业链下游遭受损失。

市场方面的风险。产业链上的企业为保持资金流运转,一般采取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模式。但由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变量较多,有可能导致农业产业链产品滞销,挫伤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产业链的后续生产。这种基于市场的风险属于产业链的外部系统性风险。

信息流的风险。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薄弱,主要存在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信息屏蔽。产业链中的一方为谋求较高利润率,不向另一方提供信息,虽然单个的目标达到了,但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却降低了。其二,信息失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大量产业链的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收集和传输,有利于加快企业内部流程,但网络信息安全没有保障,甚至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导致信息系统瘫痪。其三,信息泄露。由于农业产业链企业内部管理不严,知识产权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可能造成信息失密或失窃,被竞争对手利用。

强化风控

针对农业产业链中的四大风险,建议农业产业链自身按如下措施,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

健全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组织。积极发展农村互助组织。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互助组织,提高广大农民的组织程度,强化集体有效抵御风险能力。同时,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公司。鉴于“三农”本身特点,农业保险不能彻底走商业化的路子,可以发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可先在商业性保险公司中单独开辟一项业务,建立专业农业保险,由国家财政垫付,拨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保险。同时实行多家保险主体联保或分保,把风险分散。等到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把这一块独立出来,单独成立农业保险公司。此外,还要鼓励建立农业风险咨询公司。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支撑。农业产业链企业或农户在市场调研、项目评估、投资决策、技术研发等方面,都可以利用农业风险咨询机构提供的有关信息。

加强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要通过建立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高效预测某一特定农业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预测农业生产者风险成本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变化,测量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风险诱惑度、风险约束度以及风险效应度,评定农业生产者风险承受水平和规避程度,把实际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风险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联系起来,测试各种风险基金的充足程度。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抵御市场风险。农业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指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还不成熟,期权市场更是刚刚起步,应进一步完善法规,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管,提高农民操作水平。

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加强保障力度。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我国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来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即形成由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个人及其他缴纳来源作为补充的基金来源体系。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风险发生频率作为依据,合理确定农业风险保障基金的数量额度。强化基金管理和监督,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基金的管理和运作,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策略建议

就农行如何管理农业产业链风险,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制定合理的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计划。首先要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和市场行情,确定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的目标;其次要明确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并规定相关的报告制度。要根据不同农业风险的特征,结合各行制定的“三农”金融生态图谱,合理分配现有员工的风险管控任务,并通过相互协调,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正确识别农业产业链风险。基层行客户经理需要掌握大量的农业产业链运营信息资料,进一步认清农业产业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农业产业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同时,要运用风险分析和统计方法,提早发现农业风险,督促农业生产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及时衡量农业产业链的风险。尽早掌握农业产业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增加抵押物、提高利率定价及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有效手段,减少风险损失。经营行在明确各个环节的风险效应后,通过对多种风险防范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确保使用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法。

此外,应制定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加大落实“三包一挂”制度,制定详细的尽职免责规定,鼓励基层行客户经理做精做细“三农”县域业务。

2.农行信贷 篇二

1.在市场定位上, 县域农行应把“三农”作为蓝海市场, 立足商业运作, 追求城乡联动、相互促进。努力开发和推广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建立起独特的比较优势。以县域规模化融资为基础, 以缓解农民“贷款难”为突破口, 以惠农卡为载体, 以农户小额信贷为推手, 以“三农”金融事业部为组织保障, 走出一条具有农行特色的新路子。

2.零售业务是农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做大做强零售业务对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随着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切实做好基金、代理保险、外汇、理财、现金管理、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等一批城区成熟产品的推广工作, 并要借助ATM、POS、智付通、超级柜台等现代电子银行新渠道, 有效扩大“三农”服务的覆盖面, 加强与当地农商行、邮储银行等农村金融同业的合作, 切实做到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3.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显著特点, 它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而且还能起到服务客户、稳定客户、促进农行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因此, 县域农行要将拓展中间业务作为提升“三农”服务水平和绩效的重要方面, 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农户、个体私营企业及经济联合体提供资产管理、投资组合设计、家庭理财和评估等多种咨询服务, 及时掌握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动态, 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金融产品, 为农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开拓业务。

4.积极竞标新农村养老保险代理工程。仅保定农行定州分行一家, 2013年“新农保”缴费及养老金的发放涉及65万农户。

5.积极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 通过合理布放电子机具、搭建助农取款服务点, 在农村编织一张庞大的农行服务网络, 并使之与新农保发放工作相结合, 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基础金融业务。以“代理人+电子机具”服务模式, 大到供销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小到便民店、小超市等。截至8月末, 累计发放惠农卡164万张、累计发放农户贷款46.6亿元。共建成县域金融服务点10500多个, 乡镇及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7%, 全面提升了县域金融服务能力。

二、以“三农”为依托, 提高服务水平

保定市下辖9个贫困县, 占市辖县总数的40%, 其中国定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1个, 农村扶贫对象112万人, 县域经济发展难度大, 脱贫任务重。所以县域农行的发展要以“三农”为依托, 做到以下几点:

1.选准重点贫困县, 制定扶贫开发综合服务方案。农行保定分行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旅游特色产业及京津冀一体化制定相对应的政策,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对涞水的野三坡和阜平县天生桥景区升级改造项目分别投放贷款900万元和500万元, 为涞源白石山旅游开发项目投放固定资产贷款近2亿元。

农行保定分行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 统筹制定金融服务总体规划和具体推动措施, 实行营销团队责任制, 由营销团队一对一跟踪相关项目, 建立市、县分支行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营销支撑作用。为助力京津冀发展打通绿色通道, 扩大业务授权, 足额转授县域支行审批权限。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对接, 搭建银政企三方合作平台, 及时获取京津产业转移项目的第一手信息。以白沟农行为例, 抓住白沟作为承接北京大红门搬迁商户主要场所的契机, 积极发挥产品组合营销强大优势, 迅速推出对项目方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向商户配套提供自助机具、电子银行和自主理财渠道等配套产品的整体服务方案, 最终获得项目方青睐, 目前已发放贷款5.4亿元。

2.密切关注贫困地区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为加强基础设施投放, 打造产业承接高速通道, 农行保定分行发放津保铁路项目贷款2亿元, 京港澳高速项目贷款3亿元。同时积极支持产业园区发展, 紧密跟踪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涞科技园、涿州临空产业区和白洋淀科技城等重要首都功能承接区的招商引资及建设进程。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 立足“服务三农”使命, 努力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对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覆盖近百户。

随着农业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三农”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 “三农”市场和客户已发生持续而快速的变化, 县域农行要清醒认识县域农行服务“三农”既是农行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又是农村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同时又要充分认识广阔的县域金融市场既是农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来源, 又是加快有效发展的基点。县域农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不断加大支农、惠农、便农力度, 让千百万农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 成为“老百姓的贴心银行”。

3.农行信贷 篇三

一、引言

2009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2.2%。其中,2009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由此前预测的0.5%转为负0.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将进一步恶化,中国和世界经济面临新世纪以来最艰难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在这个特殊时刻,如何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此时,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必然选择,而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也必然戴上“绿帽子”,绿色金融应运而生,且将成为时代的强音,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对绿色金融的深入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绿色信贷,对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绿色信贷的涵义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将经济效益、环保利益、社会责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既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又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微观企业,拥有信贷、保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调控市场。绿色金融的重中之重是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推进绿色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形成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正面激励,以及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惩戒压力。

绿色信贷与传统信贷最大的区别在于 绿色信贷更重视环保利益,凡是清洁能源、环保的项目就能优先获得资金,凡是具有污染、对环境有害的项目就拒绝提供资金。而绿色信贷实际上是当前倡导的一系列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保护环境,使我们项目的生产、投产产生的效益,不以牺牲我们的环境、牺牲我们的资源、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绿色信贷取得了阶段性、局部性成果,但大面积推进还面临不少制度性和技术性的困难,在这方面,应该说农业银行是有很大的操控余地和操作平台的。因此,农业银行应该努力承担这种绿色信贷的责任并加以实践。

三、绿色信贷的必要性分析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凸显了开展绿色信贷的必要。

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给中国的能源使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水资源稀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原始森林不断减少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于早期我们只重视经济的发展速度,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引导,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换经济”的局面。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资本的流向进行特定引导,从源头上限制污染企业的发展。现在政府已渐渐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着手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治理环境问题,而对环境的治理又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需要投入很多资金,更要尽早采取行动。治理环境所需的资金,光靠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既会增加国家财政压力而且缺口也太大,这方面便可以开展绿色金融,通过多渠道融资来吸引资金,其中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绿色信贷”。作为国有大行,农业银行在贯彻国家政策方针,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绿色信贷,支持生态经济等方面责无旁贷。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开展绿色信贷。

信贷对于产业发展的贡献,其实是来自三个方面的:第一,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既有的金融支持途径;第二,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产品、设计、平台、方法;第三,通过信贷与具体项目的深度结合,产生出一个新的广阔领域。信贷和环保的结合,信贷和低碳减排的结合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广阔市场。在我们新能源的研发应用领域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投资者、金融家以及金融界高度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在这个领域中,有大量新的价值扑朔迷离,对于农业银行来说,要从顾全大局的民族大义出发,通过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协助解决这些领域的资金不足问题,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破坏环境的企业和项目进行资金控制,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融市场本身对绿色信贷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现,市场对金融企业也有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大“绿色信贷”的力度和广度,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将社会价值贯彻到具体的金融业务中去,在维护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对未来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传统的信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市场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金融手段出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绿色信贷也应运而生。

(四)农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一直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和节能环保,通过电子银行的技术创新,引导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办理业务,在方便客户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农行还为各类客户量身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在线服务,开通网上银行,即可享受到网上基金、国债、第三方存管、外汇买卖等更丰富的在线金融服务;如果客户需要享受对外转账、网上购物、缴费等服务,只需到农行营业网点办理注册手续,就可以享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网上金融服务。

农行一直积极贯彻“绿色信贷”理念,着力打造绿色银行,在“绿色信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金融时报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低碳经济论坛—2010中国低碳新锐榜评选”活动中,荣膺“2010中国低碳新锐银行奖”。随着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限制越来越显著,为了很好更快的发展,农行必须顺应环境的变化,通过不断在组织结构、内部管理、业务范围、业务品种、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来适应这一金融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唯此,才有利于自身生存。

在传统项目上,各家银行间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发展空间也相对狭隘,而对于绿色经济这块全新的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农业银行应抓住绿色经济这一机遇,贯彻国家政策方针,支持经济和谐发展,加大力量做好“绿色信贷”这一新兴项目,实现经营业务的逐步转型。

另一方面,从资金安全角度来说,绿色信贷的资金安全性也更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国家法律规范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经营限制也越来越多,其资金的安全性、稳定性往往得不到保障,信贷资金的风险性大大增加,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很不利,而绿色信贷则是国家大力倡导以及市场要求的融资模式,不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说都符合潮流,这无疑能更好地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

四、农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对策

讨论绿色信贷,实际上就是讨论应对经济危机拉动内需的钥匙何在,点燃世界经济发动机的点火钥匙何在?新能源的应用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核心其实是经济问题。那些超标准排放温室气体,超标准排放污染的企业的利益是什么?核心是一个利益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能源现状,要采取行政的、教育的、法律的办法,更要采取经济的办法,给那些承担社会责任、付出巨大成本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给予适度的经济补偿,对那些不进行改革改造,超标准排放的企业给予经济的惩处。

“绿色信贷”首先是一项信贷政策,与传统的信贷模式有相似的流程,但在流程的具体操作方面又有其特别之处。主要表现为,在信贷投放项目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和产业方向,在审核过程中突出对环境因素及项目外部性的考虑,在资金投放后监督资金的流向,把绿色信贷和生态金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首先,对贷款项目的选择上,必须创新绿色金融体系,确保绿色信贷的顺利实施。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成为近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的时候,我国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就农行而言,则要顺水而为,积极跟进,把支持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严把信贷“闸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对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退出步伐,让那些高能耗的污染大户从信贷上断了资金源头,确保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促使“绿色信贷”业务逐渐成为我们农行业务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还要进一步创新绿色信贷体系,将绿色信贷战略的资金重点投向发展技术创新的绿色产业,为“绿色产业”的兴盛和发展推波助澜保驾护航。

其次,在贷款项目的审核上,农行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信贷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研,严格审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传统金融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利益压倒一切,并未考虑具体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它更注重的是赢利、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与传统信贷相比,绿色信贷除了赢利以外,则更应看重企业的声誉、社会责任和长远的环境利益。近年来我国有关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政策调整和压缩“两高”行业贷款,环境风险逐渐成为银行信贷中的重要风险因素。农行作为商业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时应充分利用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法规,严格贷款的审批,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与投资的成功率,努力防范与化解信贷的环境风险。同时要加快贷款项目的审核过程,有针对性地建立“绿色信贷”快速通道,实现绿色信贷一站式服务,使资金能尽快地投入到环保项目的运作中去。另外要加强流程管理、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构建,切实将“绿色信贷”业务纳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最后,在贷后管理方面,具体经办人员应定期不定期地对绿色信贷项目进行实地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时刻掌握资金的流向,并单独管理,使银行的资金能充分地运用到绿色项目中去。

作为“绿色信贷”的操作主体,农业银行还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开拓创新,积极引导市场需求,并以此作为自身调整信贷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和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具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落实“绿色信贷”问责制,将信贷是否落实了环保要求等依法合规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二是明确“绿色信贷”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落实到客户调查、贷款营销、授信、项目评估、信贷审查、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是建立“绿色信贷”动态跟踪监测机制,明确环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实、预警流程,实时动态地对信贷资产进行全过程评价和风险监控。

四是通过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环保部门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根据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及时更新客户环保信息,按照环保风险轻重程度,对贷款客户分类管理,及时提示风险。

五是积极探索和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模式,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供给,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六是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变消极被动的禁止信贷为积极有效的环保革新信贷,使信贷在环保技术革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农行信贷 篇四

胡秋平蔡喆2011年12月19日

近几年,农行湖北分行围绕“品质经营”的工作主线,主动对接社会经济转型、资本约束强化以及农行基本政策制度调整等趋势性变化,全面推进信贷工作转型,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该行实体贷款市场份额跃居四大行之首;经济资本回报率较剥离前提升9.67个百分点;近三年经济增加值年均增幅达73%;经营绩效综合排名跃居系统内前列。

采取确立橄榄型目标客户结构、调整信贷客户选择偏好等举措,推动信贷工作转型。

在经营导向方面,确立橄榄型目标客户结构。该行今年年初创造性地构建了信贷客户品质评价体系,以客户信用等级、贷款收息水平、信贷担保状况为基本评价维度,根据客户在银行形成的信贷资产的成本、风险、收益的综合评价,确定客户品质类别的高低。清理结果显示,年初该行法人贷款品质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即以大客户、大项目为代表的“低风险、低收益”群体和以三农小客户为代表的“高风险、高收益”群体相对较大,而“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客户群体相对较小。为建立“资本、风险、收益相平衡”的信贷发展模式,实现信贷工作转型,该行提出打造风险较低、收益较高、成长性好的客户在全行贷款总额中占主导的“橄榄型”的客户结构调整目标。截至11月末,该行高效客户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4.8个百分点。

在资源配置方面,引入“客户品质分类”配置维度。该行在配置信用风险经济资本限额时,基础性配置限额向高效资产客户倾斜;对信贷规模计划的使用和客户放款顺序的安排,从以审批先后为序转变为以客户品质高低为序,优先满足高品质客户的用款需求;转授权体现客户品质分类的差异配置原则,对高品质客户扩大信贷业务审批权限,对低品质客户上收审批权限。在这些措施的合力作用下,今年新增贷款90%以上投向优质客户。

在审查审批方面,确立“三维”分析原则。该行由依据“政策、制度、财务”等评价风险为主,逐步转向在依据“政策、制度、财务”评价风险的前提下,按“资本、风险、收益”相平衡的思维选择最佳信贷方案。出台《审查、审议、审批工作指导意见》,通过培训宣讲、省分行带头践行等方式,自上而下推动审查、审批的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信贷审查、审批环节的品质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通过审查、审批环节将“资本、风险、收益”相平衡的理念传导至营销环节,促进了全行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资产品质的逐步提升。

在客户营销方面,调整信贷客户选择偏好。结合提升信贷资产品质专项考评,该行引导全行主动调整信贷客户选择偏好。长期以来形成的将“大客户”等同于“好客户”、“大项目”等同于“好项目”的习惯观念正在逐步改变。年初以来,该行积极营销高品质客户,通过“友好谈价”等方式逐步将存量低品质客户转化为高品质客户,稳步推进“哑铃型”客户结构向“橄榄型”客户结构的转化。截至11月末,该行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12个百分点;A级及以上法人客户的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高7个百分点。

实施实质性的风险底线甄别和前瞻性压退管理;在贷前审查中严格落实贷后管理要求。

实施实质性的风险底线甄别和前瞻性压退管理。贷长、贷大、贷集中是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经营习惯,也是绝大部分不良贷款形成的根源。针对贷后管理薄弱、存量客户管理不到位问题,该行创新贷后管理工作方式,由单纯依据贷后管理办法进行形式上监管,转变为在进行形式监管的同时,实施实质性的风险底线甄别和前瞻性压退管理。出台《信贷风险底线和压退管理指引》,明确各类信贷业务的风险底线,要求全行以信用风险底线为主要标准确定压退客户,根据风险程度和风险特点制定压退策略、选择压退时机;对于压退计划未完成、或未纳入压退名录但当年新增不良的,扣减绩效考评得分,从而大大增强贷后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两年来,该行前瞻性主动退出潜在风险客户贷款10.83亿元。

把紧审批闸门,在贷前审查中严格落实贷后管理要求。在对存量法人客户进行授信审查时,根据《存量客户信贷风险底线和压退管理指引》对客户进行风险底线测评。做到对达到或接近风险底线的客户不审批增量授用信业务,在未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或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的情况下不审批收回再贷业务。今年以来,在“三审”环节,该行在审批环节调减授信额度275户,涉及金额31.2亿元;调减用信额度165户,涉及金额11.9亿元。否决触及风险底线的客户36户,涉及贷款7.18亿元,有效保障了存量信贷资产的安全。

建立“三限”办贷机制、重设个贷流程和转变产品创新方式,夯实信贷基础管理。

建立“三限”办贷机制。为传导“高质高效”的办贷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平衡办贷质量与办贷效率,增强办贷人员的尽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湖北分行建立“限质申报、限次补充、限时办结”的办贷机制,明确办贷质量、办贷时间、办贷责任界限,填补办贷效率制约机制的空白。并将法人信贷业务限质申报、限次补充、限时办结的规定,纳入 “三审”人员履职考评,从内部切实形成流程银行合力,从办贷环节助力市场竞争力提升。“三限”办法实施之后,各级行贷款申报资料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省分行本部会议审批和合议审批从信贷管理部受理到完成审议的平均时间分别比上年缩短了约3个工作日和2个工作日。重设个贷流程。按照“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原则,精简办贷环节,重设个贷流程;缩小个贷业务贷审会审议范围,鼓励各级行加大对独立审批人的个贷业务授权。通过流程清理、授权调整,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个贷业务的运行效率。相关政策市场反映良好,为全行个贷业务的高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转变信贷产品创新工作方式。由以往依据规定被动受理产品的创新、审核,转变为主动安排信贷产品创新工作,并按“发起、受理、主审、审议、试行、评价”的流程尝试商业化运作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信贷产品的创新工作。在历经调研论证、研发起草、制度审查、评议审定等几个阶段后,形成了《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等22个信贷创新产品的制度建议稿,其中有《采矿权抵押信贷业务管理实施细则》等10个产品经向总行报批报备,已正式在辖内印发试行。迄今为止,该行创新产品项下增量贷款已占近两年新增法人贷款的13.1%,在规范担保办理的同时,有效拓宽了担保渠道。

5.农行信贷 篇五

优化信贷结构 支持实体经济

实施总体目标

2013年12月份是我行全年最后冲刺拼搏的一个月。今天,我们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相关领导在信贷工作的讲话精神和相关领导作出的具体信贷工作的实施方案意见,让我们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念。2013年我行在市行的正确领导下,全行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坚定信念,做好工作。我行重点以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推动县域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扶持种植户,养殖户,个体工商户为重点。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在全行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信贷业务健康发展,信贷额度不断增加。

首先,我们对放贷各项业务进行梳理,经上级部门同意,贷款品种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截止2012年11月底已全面拓展了小额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二手房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按照市行规定,其中:,支行将按照市行的要求继续加大投放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一、理清思路、优化信贷结构

在世界金融危机下国内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行业同样受到了影响。信贷业务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举步艰难。部分中小企业想贷款又苦于贷款额度小,限额的贷款对他们无济于事。加之铁矿业一度时期铁粉跌入低谷、销售不畅。房地产开发商售房建度放缓,商品房出现滞销。牵涉到支行不敢大胆放贷,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思想上形成了铁矿业、房地产两块蛋糕不敢分割,大量贷款不敢发放。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审时度势,认真分析经济形式发展,优化信贷结构,把大量的资金转移到支持“三农”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重点上,确保资金的安全性,降低和杜绝资金的风险性。使信贷业务在代县健康、科学、合理、快速的发展,上规模、上效益。

二、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信贷目标

2013年首先确保支行的首季开门红,我们集全行之力、下最大决心、举得力措施,完成市行下达的信贷业务总体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挖掘潜力,积极开展“四访、五重、一新”的措施。2013年一季度我们按照县域经济的实际状况采取重点扶持、全面发展、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策略。到农村到商业网点中小微企业讲解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优势和便利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应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客户需求。在营销策略上做大文章、下大功夫,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按照支行的现有条件实际能力,储备资金进行规划安排,抓住重点、抓大兼小,发挥本行信贷优势,积极稳妥和发展信贷业务。2013年一季度零售信贷总结余确保净增万元,努力达到净增万元。其中:小额贷款确保净增万元,个人商务贷款确保净增万元,购房、购车消费贷款净增万元,中小微企业贷款确保净增万元。2013年一季度末贷款总额,不良率控制在%之内。个人商务贷款不良率控制

%,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0%.(二)试点整村推进,大力扶持赵村养车专业户的放贷。赵村搞矿石拉运和其它运输车共150辆,养车户占全村比例的23%;通过2012年对养车户的放贷,有五万元、十万元、不等的客户,没有一户逾期现象。2012年东留属村放贷600万元。据下村专访调查2013年需新增运输车25辆,更换旧车5辆,共需放贷800万元。

(三)个体工商户约230家,需贷款的132家。通过走访调查的符合贷款款条件的60家,重点扶持还款能力强的30家,共需放贷600万元。

(四)中小微企业2家,通过下企业了解走访、面对面交谈,询问客户的资金需求量,讲解我行的信贷政策和优势,小微企业贷款500万元能够满足需求。2013年一季度重点支持二户小微企业,计划放贷1200万元。中型企业暂不能拓展,授权额度1000万元使中型企业的老板望而却步,1000万元额度小,不解决实际资金问题。

(五)2013年根据问我县的实际发展状况,我行把放贷营销目标锁定在支持“三农”政策倾斜。包括养猪基地、养羊基地、养牛专业户、粮食加工、甜玉米加工、黑花生基地,。

在扶持“三农”中小微企业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拓展新业务,积极实施省市行“四访、五重、一新”信贷策略,对小额客户、个商客户、消费客户、小企业客户支行规定了一季度内每半月走访一次,每季走访6次,了解客户的贷款需求及额度。请进来到支行座谈,走出去下企业询访。对重点企业、重点商业区域、重点客户、重点合作对象、重点农业开发项目给予一条龙服务。在创新产品上开发文化旅游业、工艺品的新品种贷款。文化旅游业的新品开发支持二家,旅游业雁门关、杨家祠堂需开发。贷款额度预计放贷500万元。工艺品店放贷额度150万元。而且具有极强的还款能力、信誉度又高。总体来讲,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

1、加大农村放款力度,对于较贫困的村镇采取鼓励措施,争取实现2013年一季度农村占放贷总额的%;全年占到%;城镇放款占放款总额的%;信贷业务是邮储银行的支柱业务。我行将加大信贷业务的宣传力度和发展速度。

2、增强中长期发展潜力。我行从2012年下半年就加快贷款营销工作,积极争取扩大贷款规模。一是优良客户的贷款营销,对于经济实体强、信誉好、自愿积极还款的客户。我们请示市行批准可加大授信力度,主动营销贷款。2013年两节前计划对所辖区内的250多个行政自然村进行拉网式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是我行的信贷业务家喻户晓。让代县了解我行,让群众了解信贷业务。

三、定目标、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一)制定目标强化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精细的规章制度。一是对支行职工实行定额对责。信贷部人员以人定额,每人全年放贷万元,2013年一季度每人放款万元。两个人为一组,放贷额必须达万元。制度规定:谁放款谁负责,实行奖罚制度。对业务发展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在完成我行内部规定放款任务每月万元的基础上,所超万元奖信贷员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对放贷把关不严,出现人情贷款违规贷款,放出去收不回来的逾期客户,元级

万元以下的额度限期三个月收回,收贷期间只发元生活费。对于一年内收不回的万元以上大额贷款待岗追款。

(二)设立领导检查组,员工互检组的检查体系。由行长不定期抽查检查,信贷部经理落实督办。信贷员二人一组,共分三个互检组,小组互相检查。对于查出的不按程序办理的违规贷款,没造成严重后果的及时纠正,罚款

元。查出

万元到

万元既违规又逾期的贷款,对信贷员实行罚款处理,按放款额度的处罚。限定三个月时间收回,三个月未收回所放贷款采取,下岗追贷;收回贷款后复岗工作。

(三)继续抓好本行的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把风险降到最低。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我们一是人才的培养,二是引进人才的条件,在银行内部引入金融专家教授实现电视讲座,开设信贷营销业务授课。三是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员工自学和组织培训学习相结合,使员工整体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新的提高。从而促进信贷业务的发展。

(四)强化目标抓安全,提升能力防风险。一是通过学习金融理论,加强员工风险意识教育,明确每个岗位的风险点,让每个岗位的员工明明白白防范,兢兢业业做事。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小组员工互查,各级部门履行检查。检查中尽职尽责,严格履行检查职责,如检查中发现问题,照章办事、惩罚严格、确保人员的安定,资金的安全,促进信贷业务的平稳发展。

6.农行信贷 篇六

“农行号最美海泉湾”青岛啤酒节豪华软卧专列四日

出团日期:8月22日

线路特色:

1、专列旅游是时下最绿色、最低碳的出行方式,具有一线多游、一票到底的特点,一路上可观景、可休息、可

游览、可娱乐,省去了其他方式的旅途疲劳和舟车劳顿;

2、1995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花费百万乘坐此列中国的东方快车游览古丝绸之路嘉峪关至敦煌段。著名的钢

琴家鲍惠芹、小提琴家盛中国都曾在此列“中国东方快车”上开过小型音乐会。“中国东方快车”经营的不仅是旅游,更是一种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播;

3、“中国东方快车”运行完全以旅游日程而定,并不照顾城市的级别而停靠,是集旅游、休闲、娱乐和享受于一

体。全部采用了豪华型的高级软卧,是非常惬意的一趟列车,软硬件条件相当出色,相当于飞机团中头等舱概念;

4、体验珍贵神奇的海洋溴盐温泉资源,感受国内独有的海洋文化主题娱乐养生温泉。

5、黄海之滨的明珠,万国建筑的经典,啤酒飘香的名城,对外开放的热土。而唯有来青岛了,你才知道什么是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6、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每年在青岛的黄金旅游季节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为期16天。是以啤酒

为媒介,融经贸、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是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由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晚会等活动组成。节日期间,青岛的大街小巷装点一新,举城狂欢;占地近500亩、拥有近30项世界先进的大型娱乐设施的国际啤酒城内更是酒香四溢、激情荡漾。在青岛海泉湾设有啤酒节分会场,游客可不出度假城尽情体验啤酒节狂欢。

7、“帆船之都”不是虚名,一流的帆船设施,让你体验奥运情怀。

8、农行员工及客户专属“农行号”专列,海滨度假海泉湾独家奢华超五星海水温泉度假之旅,可自费享受王哥

庄渔港新鲜打捞海鲜农家菜,精美的晚间表演、啤酒节分会场所在地,每天特供啤酒节各式啤酒,狂欢之夜不容错过,暑期全家度假绝佳圣地。

一、参考行程:

备注:

*(行程内涉及所有出发及抵达时间均以铁道部公布最终实际时间为准,火车用餐根据火车时间适当调整,铺位

以实际出票为准,不保证铺位)

二.价格标准:

新空调豪华软卧车体(四人包厢)统一外卖单人价格:2680元/人

农行家属及客户刷农行卡12期分期付款可享受直降300元:2380元/人

每月前100名报名客人使用农行卡消费可额外享受300元/人优惠大礼

三.服务标准: 报价包含:

1、大交通:专列火车票:新空调豪华软卧(四人包厢)

(行程内涉及所有出发及抵达时间均以铁道部公布最终实际时间为准,铺位以实际出票为准,不保证铺位)

2、住宿:新空调豪华软卧(四人包厢)落地按照当地相当于五星标准建造酒店:青岛海泉湾度假区,双人标准

间,独立卫生间;

(备注:我公司不提供自然单间,单男单女补单间差。如客人不愿补单房差,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安排拼住或者三人间或加床,一般加床为钢丝床或床垫,但不保证一定能安排拼住或者三人间或加床)

3、用餐:旅游团队餐3早3正,火车上用餐以包厢为单位,4人一桌,落地正餐十人一桌,八菜一汤,客人自

动放弃用餐,费用均不退;不足十人一桌按标准团餐餐标安排,菜量种类相应减少,但维持餐标不变;餐饮风味及用餐条件与北京有一定的差异,敬请谅解,儿童不占床,不含早餐;不含酒水;

4、用车:当地旅游车

5、门票:行程上所列景点大门票(赠送景点或项目如遇特殊原因无法履行,我社有权更改成其它景点或取消,但不做任何退款处理,敬请谅解。不含景区内缆车、索道、电瓶车等费用。另行付费景点的游览时间及价格已经在行程内注明,本着客人自愿的原则,费用客人现付给导游。

6、导游:当地导游讲解服务

报价不含:

1、单房差(如产生自然单间请补差价)

2、个人消费(如酒店内洗衣、电话、行李搬运费等,以及行程中未提到的其他服务)

3、自费/自理项目(仅供参考,以当地导游实际推荐为准,):

崂山王哥庄30元/人、胶东海鲜大餐150元/人、崂山特色农家宴100元/人、奥帆中心T25帆船驾乘220元/人、海钓钓鱼馆80元/人、海上乘船观光30元/人、青岛海底世界 120元、青岛啤酒博物馆 60元、景区内交通费:

(注:以上自费项目客人均可自愿参加,无强制。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不参加自费项目的客人需要在景

区外等候其他客人自费推荐景点不强制,如游客不游览,请在旅游车上或者景点附近等候团队)

4、酒水自理

四、友情提示:

01、天气情况:请出团前注意当地天气预报。

02、饮食禁忌:请不要在路边食用小吃。

03、出行必备:晕车宁、雨伞、太阳镜、防晒霜、防蚊虫药等。

04、出行贴示:成人请带齐有效身份证原件,12岁以下儿童带户口本原件。

五、备注:

01、我社保留对住宿地点和游览顺序进行调整的权利。

02、旅游者在行程中自愿放弃某项旅游项目的,旅行社有权不予退还相应旅游费用。旅游者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参加旅游项目或未能及时搭乘交通工具的,视为自愿放弃。

03、参团或退团有关约定请参阅《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

04、自费景点均在当天时间允许情况下方可参加,如时间不允许则不算正常游览内容。

7.如何增强基层农行竞争力 篇七

1.研究市场, 找准潜在的市场需求。对于基层农行来说, 应以研究本地市场, 找准切入点, 树立自身经营品牌作为重点, 而后进一步研究区域内客户群体的特征, 对于消费观念强且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的, 可以做深研究, 分析其消费的去向, 并打出品牌消费信贷。

2.培养市场, 引导消费。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基层农行要采取“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经营方式, 如可以编写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在辖区内给居民广泛分发, 或在网点进行产品操作演示, 举行产品推介会等等, 从而建立一个更为直接, 更为开放的“用户界面”, 帮助客户了解金融知识, 使其感受到身边银行的贴心和周到, 从而达到令其使用本行产品的目的。

3.塑造视觉形象, 展示竞争活力。由于金融竞争具有趋同性, 所有作为基层农行来说, 应将“形象工程”作为刷新视觉形象的基础, 及时推出更为直观、实效的宣传方式, 从而来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

8.农行上市“三错” 篇八

随着本次农行在A股和港股市场的上市发行,我国四大银行上市正式收官。在此背景下,我于2010年7月21日接受腾讯财经专访,回答了其关于农行上市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文。

2005年10月到2006年10月,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纷纷上市,而且均采用一步实现整体上市的模式,对此我当时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模式卖不出好价钱,且挂牌上市之日就是丧失资本运作题材、在交易所“吊死”之时的谏言,时至今日,我的谏言无一例外地被印证。

2007年中国农业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造,为避免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再次重蹈覆辙,我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农行改制模式要慎选,并在《中国证券报》上撰文《农行应走出一步实现整体上市的误区》,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注意,但不幸的是农行上市又一次走上了错误的老路,现在回首农行乃至整个四大行的上市,我认为农行上市方案是“三错”的选择——时机选择不合时宜、地点选择不恰当、上市选择模式错误。

时机选择不合时宜

现在我国政策正处于集中的调整期,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更是愈演愈烈,国际上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也不乐观,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存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继续。

与此同时,我国脆弱的资本市场仍然在2500点左右低位徘徊,艰难寻找自己的定位,在此市场形势并不乐观的形势下,农行选择此时上市,其上市价格不可能上去;不仅如此,由于市场低位徘徊,几百亿的融资必然使市场的冲击较大,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所以,它的时机选择并不好,就一个这样酝酿已久的大型金融企业的上市来说,时机的选择应该更好。

上市地点选择不恰当

经过今年以来的激烈讨论,6月央行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是我国当前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我们2.5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如何消化,也备受关注。

在如此高的外汇储备包袱下的敏感时刻,农行选择在港上市,从香港又给我们筹进来100多亿美元,这些钱到了外管局,继续成为增加外汇储备,增加包袱和负担,而且央行为此还不得不印刷700亿人民币,这又加重了流动性泛滥。

农行不是缺美元,而必须要在港上市,相反的是现在美元恰恰是我们整体汇改和外汇储备的一个沉重的负担。以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最大的风险点来看,农行选择在港上市非常不恰当。它的时机和地点确实不理想。

上市模式选择错误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的改制方案设计若差之毫厘,上市后会谬以千里,从而损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关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模式,在技术界一直有很大的争论,争论的重心是四大银行改制应该采用一步实现整体上市,还是分步实现整体上市模式,但是这个问题基本上国内的同志没有发言权。

整个中国改革的成功是在于渐变稳定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在早期,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造,也都是分步实现整体上市。金融企业也好,我们的石油、石化这些大的基础产业企业改制模式也好,都是股份制和集团化同时构造。先拣精瘦肉,最优秀的一部分先去上市。这样既集中了利润,分母还比较小,而且同时人员负担、社会负担都可以甩开。

资本市场强调的是不断创造鲜活的购并题材和运作空间,最忌讳的是大而死。在我的《路径选择》这本书里面,曾就农行上市模式进行了专门论述,并提出了农行上市要分六步走。比如说农行先把它的华东或者华南部分拿出来上市,因为这些部分可能业务量大、利润好,这部分先上市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卖个好价钱,并且在局部上完善了治理结构,同时我们再改造华中或者华北农行的部分,为其他未上市部分积累治理结构、资产结构调整方面的先进经验。农行的华东上市一年或两年后,再回过来收购农行的华中,第三年再收购农行的华北,第四年再收购农行的东北。每年制造购并题材,分布实现整体上市。

这样在资本市场上农行的股价波澜壮阔,而且每一次收购全都能用更高的价钱筹进更多的资金,再用更好的价钱把农行的华中买进。或者以向大股东收购的方式,把钱给农行的集团公司,或者就是给农行集团公司以实物资产作价配股,都能获得良好的资本收益。只有这样,农行的利益、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有些人会说这样做是关联交易,就此我和香港美国的会计、法律专家都探讨过,四大银行除了信用卡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是条条模式,贷款业务华中、华南等的业务并不交叉,其它块块模式没有交叉。所以我们现在在整个四大银行上市的发展趋向上看,基本上它们只落得了世界最大,它们并不是资本运作一个基本的合格模式。

农行在四大银行上市序幕拉开近五年之后上市,这是其超越另三大行的绝佳机会,就是它的改制模式应该吸取三大行的教训,不要搞一次实现整体上市,而是要分步实现整体上市,以后在资本市场上农行将成为一匹黑马,每年都有新的购并题材,能够持续五六年,最终也能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我们如果采用这个模式的话,农行的资本运作和实体运作将达到最佳。

但事实上,农行采用了一步实现整体上市的模式,一次构造了3000多亿的股本,去追求所谓世界第一。这样的上市模式,由于盘子太大,而利润有限,IPO价格肯定上不去。另外采用这种模式,上市后无论在资本规模、业绩增长还是股价上就都没有新的题材和资本运作的空间,只有维稳了。

再说二级市场股价,不要说农行,就说其他三大银行上市之后到今天,股价要发生点变化多么艰难,三四块钱就钉死了。农行也一样,上市之日基本上就是在资本市场上价格钉死之时,由于其盘子太大,要想每股增加一毛钱的利润,就要多创造三四百亿元的实现利润,而这谈何容易!

可是今天还能说什么,农行是上市了,可为了勉勉强强支撑着2.68元,我们国家还得给农行各种各样的政策,农行还得向投资人保证。全世界处在危机当中的国外各种基金,都在到处寻找中国汇率升值的中国投资机遇,它们想进入中国的优质资产。这种背景下,农行还得被动承诺,要保证明年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三农”概念来保证实现多少利润。

总结与建议

在此宏观局势不明朗、资本市场低位徘徊、重启汇改、外汇储备等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农行采用一次实现整体上市的模式,于时、于地、于方法均不恰当,所以我说农行这次上市是“三错”。

这次农行上市唯一的优点就是没有再事先搞一次私募,以1元多的价格卖给外国战略投资者。大家知道2004年底,中国资本市场处于冰冻期,在1000点左右徘徊。国民经济的增长完全支撑在四大银行的间接贷款上。商业银行单腿支撑有困难,外国投行借机集体唱空,说坏账率达到20%,马上就要破产,金融危机要爆发,搞得我们匆匆忙忙,现在回过头来看,凭什么像建行、中行这样1元多钱,先卖给外国投资人,他们起到什么战略投资人的作用?所以这次农业银行它不敢再提前用低价卖给国外的银行,如果再卖,恐怕就要引发政治问题,这是唯一被迫的改进。

另外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中国四大金融支柱之一,它的改制应该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可是我们这样的人都插不上话,文章登在《中国证券报》上,都没有人找我谈。农行的未来我们可预期,它上市之后要想稍微在价格上能有点变化和调整,都非常艰难,它今后的再融资、购并将更加艰难,所以它基本上是做的一锤子买卖。像农行这样来理解整体上市是非常错误的,今天我们不仅是对于金融企业,而且在地方政府,特别我看到一汽、上海都在试图模仿所谓的一步实现整体上市,都有待商榷。它并不符合投资人的利益、不符合资本运作的发展规律。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今天讨论农行的经验教训,“绿鞋机制”可能都是枝节了;对于它的价格会不会跌破发行价,意义也不是很大。总之这是历史遗憾的一笔,它几乎没有任何的改进。

我心疼的是农行这么多的员工,这么多优秀的领导,他们想借助上市能够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落在其他三大行后面。但是他们却是复制了其他三大行上市的错误模式,这就决定了他们失去了在技术上、通过上市模式超越三大行的绝佳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农行未来如何发展,我认为:农行应该在条件成熟的合适时机、进行异地分拆上市。当然,前提是构造农行集团公司,并取代汇金成为农行股份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由汇金持有国有独资的农行集团公司。

上一篇:感受生活的作文350字下一篇:2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