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2024-10-24

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共11篇)

1.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一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预习要求

1(1)自然界物质能量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2)一成不变的有限的(3)再生可再生非可再生

(4)丰富齐全质量石油天然气(5)大不均衡少

基础题

1.B2.A3.B4.B5.D6.C7.D8.C9.C10.A

提高题

1.C2.水可再生森林可再生矿产非可再生

选做题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预习要求

1(1)960万3人多地少(2)耕地草地

(3)草地耕地林地

(4)不均衡生产力东部季风区东北西南北部西部

(5)东部季风区草原荒漠

(6)生产力荒地耕地

(7)利用滥伐森林(8)退化下降

(9)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基础题

1.D2.C3.A4.A5.B6.B7.B8.C9.D10.D11.C12.B13.D

提高题

1.A

2(1)耕地林地(2)水田水稻旱地小麦

(3)耕地草地畜牧(4)大兴安岭横断山脉

选做题

1.秦岭—淮河一线耕地2.草地畜牧3.(略)有理即可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预习要求

1(1)不均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不协调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不均变化大干旱洪涝合理开发利用

(3)不均变化大水利工程

(4)调水南水北调跨流域

(5)前列四分之一不均破坏污染过度

(6)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基础题

1.C2.D3.A4.D5.A6.B7.A8.D9.D10.A

提高题

1(1)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东线中线西线江苏山东河北天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黄河

(2)华北黄河上游人口集中,工农业用水需求大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集中于夏季降水环境污染,水质变差

2(1)丰水带多水带少水带缺水带

(2)缺水带多水带过渡带

(3)丰水带多水带

(4)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选做题

1.①中国北方降雨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份,人工河流经部分的河道一次大雨就可能将其完全堵塞,使河道完全失去作用。②人为改变水文环境,破坏了自然水文平衡③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且在调水过程中水极易受到污染。(合理即可)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预习要求

1(1)温带亚热带热带面积广阔适中黄渤海舟山南海沿岸北部湾舟山

(2)长芦淮北布袋莺歌海

(3)大量高密度变色发臭海洋污染

基础题

1.C2.B3.B4.C5.D6.A

提高题

(1)渤海渤海沿岸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排污量巨大;渤海海湾封闭,海水流动更新速度慢;渤海周边溢油事件频发,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2)舟山渔场①沿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水温适中②长江水流入带来大量饵料③寒暖流交汇搅动水流,浮游生物茂繁

(3)莺歌海盐场

(4)①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结合;②污水处理未达标不得排入大海;实行伏季休渔,使鱼类得到繁衍生息;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减少对野生鱼类的捕捞;

④发展远洋捕捞

选做题

(1)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2)菲律宾文莱越南

(3)从法律、行政、军事上确立了我国对三沙的主权和实际控制管辖权,对侵犯我国南海主权的行为实行有效打击,维护国家海疆安全和保护南海海洋资源。

2.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二

1.P2 (如不作特别说明, 本文所标页数皆是3版的) , 删除了2版中有关“流星”和“彗星”的内容, 增添了有关“恒星”和“行星”知识的介绍。这里的调整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为后面学习有关行星、地球公转轨道、太阳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了必要的铺垫。不过, 如果能在“b.恒星”条第一个“。”后添加“夜晚看到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这句话更好。添加原因有三: (1) 晴朗的夜晚, 天空中有众多的“星星”。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学生有兴趣、也有必要认知这些“星星”属哪类天体。 (2) 为学习后面的银河系的天体组成和《宇宙与地球》 (选修3) 作应有的知识准备。 (3) 添加这句内容后, 对恒星的介绍就形成由恒星特点到对恒星识认到对特殊恒星了解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促进上下句语意连贯, 产生阅读美感和想象美感。

再者, 建议在“c.行星”条中“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后添加“得多”, 这样能够改变原来略显生硬冷峻的语言面貌,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充分体现行星与恒星质量差异的显著性。

2.P11, “通常,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 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这段内容中, “黑子所在区域之外”是由2版的“黑子所在区域上方”调整过来。“黑子所在区域之外”语意表达模糊。因为, 除“黑子所在区域”之上为“之外”外, “黑子所在区域”之前、后、左、右”亦为“之外”, 所以, “之外”方位指向不明。另外, 用“之外”阅读起来也略显不顺畅, 拗口别扭。

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一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 二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的表述, 更多地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 而没有充分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与“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内涵上并不等同, 也就是说,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因此, 建议将教材中这段有关太阳活动整体性的论述修改为:“通常,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 黑子所在区域的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 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P13, 在文字介绍过有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知识后, 2版附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 而3版没有附图。从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看, 还是附上“恒星日和太阳日”图为好。理由如下: (1) 在文字介绍过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和时间长度后, 爱学习、勤思考的同学自然会问“恒星日和太阳日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会产生时间长度上的差异?”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 学生才好依图观察、比较、思考、理解, 教师才好向学生介绍、辅导;无图, 学生凭空就难以想象, 老师无依据就难以介绍, 尤其对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讲更会增加教学的难度。 (2) 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在增强教师教学应对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增强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感到教学有必要, 学生有兴趣、有余力, 能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异, 就可主动依据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如果感到教学没有必要, 学生不感兴趣、没有能力学习这部分内容, 也可不主动介绍。

4.P14, 图1.17“地球公转轨道”是由2版P15图1.18调整而来。2版P15图1.18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3版图1.17绘制却有错误。根据“读图思考”中“北半球夏半年 (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 ……冬半年 (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 ……”的表述来理解, 图中斜线交于椭圆形轨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但事实上这两点并不是春分点和秋分点。真正的春分点和秋分点应是:过“太阳”的夏至点和冬至点连线的垂线与椭圆形轨道的两个交点。因此, 原图中斜交于远日点和近日点连线的斜线应向右移, 移到“太阳”处, 并保持与夏至点和冬至点的连线垂直。

5.P15, 图1.18与2版P19图1.24相比, 图幅缩小。2版P19图1.24绘制有误, 3版不仅没有更改, 而且因为图幅缩小而进一步把原图错误放大。具体来讲, 上图 (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图) 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近 (约5.5cm) , 距冬至点远 (约5.8cm) 。这显然有违于科学事实。因此, 图中“太阳”的位置、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的位置都应向右做相应的移动。移动标准:参照上一条调整建议。

6.P20, 与2版相比, “五带”是新增加的内容。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成了“23.5°”, 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成了“66.5°”, 这与教材前面内容中的标注不统一。教材中, 前面内容凡涉及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标注的都是“23°26′”, 凡涉及南、北极圈的度数标注的都是“66°34′”。因此, 为使学生易于建立起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思考、探索地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此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注宜改为“23°26′”, 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注宜改为“66°34′”。

再者, 图的右上方欧亚大陆的轮廓模糊, 似乎是格陵兰岛的轮廓图遮盖住了这一区域。

7.P24, 图1.28“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是新增内容, 图中卫星似乎是从印度洋上发射的 (发射点右上方好像是阿拉伯半岛) , 如此画法显然不妥。

8.P45, 与2版相比, 介绍台风影响的内容更加具体、全面, 但也存在表述不清楚, 所指不明确的问题。在图2.26“1991~2007年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 图的标题语意表达所指对象不明确。建议在“台风”后添加“对我国”三个字。

再者, “例如, ……”例证的是“台风能量巨大, 具有可怕的摧毁力”, 还是例证的“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雨水, 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所指不明确。建议把“例如, ……”调整到“台风能量巨大, 具有可怕的摧毁力”之后。

9.P47, 在图2.3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中, 水平数轴代表年份, 在“1840”与“1880”之间标注的是“1760”, 显然错了。此处的“1760”应改为“1860”。垂直数轴代表体积分数, 在“300”与“320”之间标注的是“370”, 也明显错了。此处的“370”应改为“310”。

再者, 根据图的标注, 大约在“1904”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同一时间不可能出现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显然, 此处标注错误。建议将代表二氧化碳浓度的两个“小黑点”由上下对齐改为左右稍微错开。

10.P47, “阅读”内容“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与2版相比全面调整, 表述角度、数据、结论等完全不同。不过, 问题也十分明显。

(1) 前后数据相矛盾。“……我国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升温幅度约为0.5~0.8℃……近五十年变暖尤其明显, 主要发生在80年代中期后, 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近五十年气温增幅比近百年还大, 显然不合情理。建议编者酌情处理。

(2) 前后概念不统一。表述我国近百年来增温用的是年平均气温”, 表述我国近五十年来增温用的是“年平均地表气温”。这种前后概念不统一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建议前后都使用“年平均气温”这一概念。

(3) 文字介绍与图形显示相抵牾。P47“阅读”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与全球变化不同的是, 我国20世纪20~4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言外之意是20世纪20~40年代全球增温不明显, 或者说是降温明显。而在P46图2.29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中, 曲线表达的全球气温变化在20世纪20~40年代增温却是十分明显。显然, 文字介绍与图形显示的气温变化趋势相矛盾。综合各方面的资料, 建议把P47“阅读”中“与全球变化不同的是”修改为“与全球变化趋势相同”。

(4) 增字。“我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 但年代际波动较大, 区域差异明显。”显然, 没有“年代际”一词, 而是“年际”之间误增了“代”字。建议把“代”删除。

11.P48, 图2.31“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是新增内容, 图中等高线直接过河, 显然不妥。这是因为河流水面高程一定要低于河流两岸高程。正确的画法应是:等高线通过河流时应向上游弯曲。

12.P60, “阅读”中,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 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这句话前后矛盾。因为, 如果说两现象交替出现, 那么两现象发生频率就应相等;或者, 如果说一现象发生频率低, 那么两现象就不会交替出现。可修改为:“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 但发生强度和产生的影响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参考文献

[1]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胡星荣.解析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Ⅰ的“新”变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8 (10) .

[3]杨国栋, 张明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教材表述比较.地理教学, 2006 (9) .

[4]林先发, 司马志纯.论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

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指瑕 篇三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篇四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

2.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按大面积大小划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最大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大印北。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3.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

欧洲和非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4.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6.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表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例如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日本、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

5.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五

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

A)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形成原因:

①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和西南海洋

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输送大量水汽

3、我国等降水量线分布: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阴山-兰州-拉萨

4、我国的干极和雨极

托克逊 火烧寮

年降水量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积温

积温:把≥10 ?C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合,叫做活动积温。

2、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名称与分布

寒温带:黑龙江的漠河一带地区

中温带:东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

暖温带:华北大部、秦岭-淮河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热带:云南-广东-台湾南部、海南岛及南海诸岛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青藏高原大部

实施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建国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教育、住房、交通、环境、就业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

2、我国的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Family-Plan)

6.初一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篇六

1、中东位置特征:三洲五海之地(亚、欧、非洲,里海(是个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包括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地跨亚洲非洲;土耳其跨亚洲欧洲;阿塞拜疆跨亚洲欧洲。

3、中东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最多、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绝大多数石油通过海运,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

4、中东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配矛盾成为战争一大因素。

5、中东文化多元,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城——麦加。

6、中东的阿拉伯男人缠白色头巾和宽大白色长袍→可反射太阳辐射,吸热少。中东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而骆驼成为传统交通工具。中东多数民居为平顶——因为气候干旱极少下雨。

7、中东战争的内因(区内因素):水资源匮乏;文化多元。外因(国际因素):位置优越,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石油资源丰富。

第二节 欧洲西部(西欧)

1、西欧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西岸。指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邻地中海。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发达国家最集中,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乳畜业发达。原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草场广布→乳畜业

地形以平原为主 牧草多汁 发达

3、西欧地形:北部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中部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南部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4、西欧大多数国家通用货币——欧元。

7.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七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材编排及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不提倡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 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看, “地理一”主要是自然地理, 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 [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列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三者有机统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该教材在强调地理思想, 使之有“魂”;注重问题探究, 使之有“理”;联系现实生活, 使之有“用”;尝试多种表达, 使之有“趣”的基础上构建了教材的体系。同时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等, 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二、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法分析

地理教学方法类型多样, 哪些方法与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最适宜, 哪些问题适合选择某种教学方法解决, 这些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而且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十分具体。 [2]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对增强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 将自然地理知识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四部分, 在此前提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 [3]

1.地理基本概念———谐音巧记+“图”、“例”并举。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 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应用不同方法学习。

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 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 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地 理事物演变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缩短地理事物间的时空距离, 增强形象的真实感化枯燥为生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化教学过程, 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取得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现代教学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 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地理知识形成过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来, 不仅降低知识难度, 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乐于接受,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

3.地 理基本原理 ———模 拟实验法 。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地理必修一中基本原理部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 掌握起来难度大, 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探究过程中, 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当然离不开观察, 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 有时可用模型做实验, 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 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以热力环流为例加以说明。

实验用品的准备:长方形的玻璃缸 (长100cm, 宽30cm, 高40cm左右 ) 、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 、火柴等。

活动步骤:

(1) 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 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 在塑料薄膜的一侧 (装冰块的盆上方 ) 开一个小洞。

(4) 将一束香点燃 , 放进小洞内。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 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

(学生观察 ) :香的烟雾先下沉 , 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 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 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 形成一个循环。

(得出结论 ) :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教师引导 ) :非常好 , 请大家看课件动画。 ( 引导学生分析, 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

4.地理空间分布 ———情 境教学法+“图”中 探索 。

以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

情境设置:展示北太平洋局部地图, 1941年12月, 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问题设计:其舰队航线没有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

教师:这些都与洋流有关。那么什么叫“洋流”? 它空间分布有何规律?是怎样形成的? 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明学生所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体会学习知识和生活紧密相关, 同时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通过问题的解决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开展有效教学。 [5]

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读图观察并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在南半球也是这样吗? 在印度洋冬季、夏季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给足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

教师可结合世界轮廓简图版图, 表示相应的洋流流向。

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采用求同法, 即按同一类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此基础上建立世界洋流分布的空间图像模型, 这种直接归纳的方法, 使规律明晰, 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既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 又能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掌握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通过充分应用图像, 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图文分析的综合能力, 培养基本的地理素养。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并在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编排的基础上, 根据自然地理知识的类型针对具体课程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以期对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教材,教法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8.

[2]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9, 9.

[3]郭秀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J].飞 (素质教育版) , 2013 (3) .

[4]段敏, 蒋春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自然地理教学难点[J].探索与实践, 2012.

8.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八

一、“人口”漫画应用举例

1.利用“家累”理解老龄化问题

图形剖析:图1中一对夫妇抬着四位老人,丈夫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孩,两人均累得满头大汗。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由于我国实施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加上人口老龄化,给青壮年带来很大压力,养老成为我国的现实问题;也反映出我国亟需加强社会养老等政策实施的迫切性。

教学建议:人口老龄化是现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需要与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相适应。教师可利用图3引导学生理解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下面临的人口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对人口老龄化应采取的措施。

2.利用“我支撑不住了”分析人口问题

图形剖析:图2中地球母亲的身上站着很多人,并配以文字“人口增长了!”而人的下方描绘出地球表情难受,用“啊!我支撑不住了!”这段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人口增加对地球造成的压力。地球母亲的腹部被经纬网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以图文表达出“城市增多、耕地变少、供水紧缺、气候变暖、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进一步说明地球母亲支撑不住的原因。

教学建议: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图2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思考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该图形象直观地反映人地关系。漫画说明人口增长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人口增加激化了人地矛盾,表现在对资源需求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造成资源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3.利用“喘不过气的地球”思考环境人口容量

图形剖析:图3中的地球上挤满了人,压得地球十分难过,皱起眉头、喘着大气,表现出一种愤怒而忧郁的神态。该漫画反映当前世界人口过多,给地球带来很大的压力。

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该漫画,强化学生对当前世界人口多、增长快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以此引入概念——环境人口容量。再配合教材插图(图1.12)分析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在此基础上,讨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二、“城市与城市化”漫画应用举例

1.利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归纳城市化原因

图形剖析:教材第32页图2.17以夸张的方法,表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在同一幅图中尽可能把影响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图中城市突出了医院、学校、商店、工厂、便捷的交通,配合文字“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说明城市的优势;在农村地区,农民焦虑地看着农田(配有文字“自然灾害”),一对母女步行在泥路上(配有文字“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漫画在同一幅图中采用对比城乡极端差异,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教学建议:学生看图,归纳影响人口城市化的因素。让学生从图中领会造成人口城市化的关键是城乡差异,进一步结合材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向学生提问“这种差异在哪类国家表现得更突出?由此可见,目前哪些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从而引入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知识点,配合图2.19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规律、城市化差异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2.利用“城市化浪潮”强化发展中国家城市进程

图形剖析:图4中众多的高楼大厦汇集成浪潮,涌向充满绿意的郊区,而郊区的野生动物匆忙逃离家园。该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城市化进程来势汹汹,改变着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建议: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环节中,教师可利用该漫画来表现当前发展中国家飞速的城市化进程;说明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合理现象——盲目扩张;以及城市化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不合理发展会造成环境问题,如占用土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利用“城市病”说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图形剖析:图5把城市比喻成一个躺在病床上痛苦哆嗦着的人,眼里装满的是房子;而他的右手上扎了五个针头,分别连接“人口、环境、交通、住房、资源”五个输液瓶,病床上标有“城市病”的字样加以说明主题。

教学建议:教学中可利用该漫画说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地理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治理城市化的措施。

4.利用“你是从城里来的吗”突出城市污染问题

图形剖析:图6描绘一只身上带有黑色污染物的小鸟站在树枝上,其它鸟儿都惊讶地看着它,其中一只问道:“你是从城里来的吗?”这幅漫画颇具讽刺意味地反映了城市污染问题。

教学建议: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该漫画表现不合理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三、“农业区位因素”漫画应用举例

1.利用“定心丸”分析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图形剖析:定心丸(图7)呈现了一位老农正在田地里背着“粮补”,乐滋滋地干农活的情景,反映出粮补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激励作用。当前我国 “三农”政策的扶持、粮补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我国粮食安全。

教学建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又影响着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该漫画引导学生理解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三农”政策和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利用“音乐施肥”分析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图形剖析:图8采用拟人手法,声波助长仪一边唱歌,一边指挥蔬菜粮食。蔬菜粮食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并手拿“增产增收”的标语。漫画反映了科技对促进农业增长增收的积极作用。

教学建议:教师在进行农业区位教学时,可借助该漫画让学生理解现代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是科技,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其它区位因素。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漫画应用举例

1.利用“搬家”引入工业区位分析

图形剖析:图9描述一人用手推车推着行李从亚洲向美洲行进,手推车上注明“搬家”两个字比喻企业转移。图中的旁白说明了“搬家”的原因——石油和运输价格上涨。

教学建议:工业区位是工业地域的形成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很有必要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愉快掌握。教师可利用该漫画创设情景并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引入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2.利用“制糖工业”强化主导因素分析

图形剖析:图10反映由甘蔗加工成蔗糖并销售到市场的过程。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00公斤甘蔗只能制出10公斤蔗糖,工厂旁有一辆卡车准备运输货物。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图中材料——甘蔗到蔗糖的质量差异及交通运输,思考对于制糖工厂来说,原料与市场是分离的,为获得最大利润,应把制糖厂布局在甘蔗生产地附近还是市场附近?从而强化学生对主导因素的理解,即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很多,但只有其中少数一两个决定着工业的分布,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因素,并进一步总结确定工业主导因素的方法。

3.利用“国家扶持”分析政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图形剖析:图11把国家政策比喻成一只巨大的手,托起新能源汽车等7个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因国家扶持也脱颖而出、快速发展。

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该漫画引导学生理解政策对工业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可以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反之也可能限制其发展。同样,优惠政策能吸引很多企业,相反会迫使工业转移。

五、“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漫画应用举例

1.利用“我要换坐高铁”比较交通运输方式

图形剖析:图12描绘了乘客换坐高铁的情景,下方的列车炫耀自己“我快捷、便宜、还很准时”,空中的飞机上写着“短程航线”,一名手拿机票的乘客吊在机翼上,喊着“我要换坐高铁”。漫画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高铁的开通给短程航线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该漫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位乘客要换坐高铁”?进而引导学生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根据运输距离、客货物特点、运输时间、运输价格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2.利用“动车带来什么”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图形剖析:图13中一列火车连接两个城市(徐州和南京),火车表情高兴得意,并配有文字“经济、联系、服务水平、城市发展”。该图表现出动车开通促进了徐州经济发展、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发展,也加强了徐州与省级中心城市(南京)的联系。

教学建议: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商贸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事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聚落发展、商业网点等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交通布局带来的影响。

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漫画应用举例

1.利用“人与自然”表现人地关系

图形剖析:图14利用骨牌效应原理,将人与自然环境围成一个圈。图中猎人用枪打倒一张画有野生动物的骨牌,随着这张骨牌的倒下,最终也使人后面的骨牌把人压倒。漫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破坏自然环境的结果也将因自然环境恶化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读懂漫画的含义,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利用“污染的形成”说明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

图形剖析:教材第94页图6.8汇集了农业、工业、交通和聚落四项主体,说明污染来自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和生活排污等原因,并在同一幅图中涵盖海洋、陆地、大气的环境污染,内容丰富,表现力强。

教学建议:让学生从图中找出污染物来源和环境污染的类型,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3.利用“游泳”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

图形剖析:图15表现工业污水排入河中,游泳者跳入水中瞬间被污水腐蚀成骷髅。手法十分夸张,把工业污水对人类的危害最大限度表现出来。

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该漫画的震撼效果营造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分析人地关系,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探讨实现人地协调的途径。

4.利用“步调一致”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图形剖析:图16中四个人分别代表经济、人口、环境、资源,他们口号统一、步伐整齐,反映了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发展应协调一致。

9.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九

(1)世界人口总数: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交通堵塞、B)居住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贫困。

(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1)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2)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多、城市的物资生活条件较乡村好、教育等条件比乡村优越。

5、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和美国。

(3)三大人种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1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篇十

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2.五种地形的比较

3.世界两大山系:

⑴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⑵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大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为世界最高峰)、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三、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表示图【图的判读,非常重要】

3.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11.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篇十一

一、突出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2)简述类:简述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特点;简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简述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3)运用资料结合实例类: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上一篇:普通的自我介绍下一篇:电脑采购合同范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