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共7篇)
1.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一
围绕现代做文章,打造第三产业发展新亮点
——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的发展与未来
(2011年4月13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唐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借此机会,我就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的建设构想与未来展望作简要介绍,发表一些浅见。
一、建设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是发展之需,大势所趋 建设北方现代物流城是2009年初丰润区委、区政府依据区情、审时度势,确定打造“一区、两城、三基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动车城、物流城”两城战略构想的重要一极。
建设北方现代物流城,丰润区具备政策规划支撑。《国务院振兴物业流产业规划》中明确了全国10条物流通道、21个主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节点城市,唐山市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区域节点城市之一,其主要服务范围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2010年9月,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物流产业聚集区,被列为全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2010年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视现代服务业,把物流业作为重中之重,建设装备制造、钢铁两大生产服务物流集聚区,这为在丰润区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 1
遇。丰润区正在大力实施的“一区、两城、三基地”发展战略中的“两城”之一就是打造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目前物流城建设总规、控规正在由北京交通大学、北大北达设计院联合修定,即将形成最终成果。建设北方现代物流城,丰润区具备区位交通支撑。物流城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区域,距京、津、秦、曹妃甸港、天津港、秦皇岛港均在130公里左右,102、112两条国道,京哈、津秦、津山、张曹、唐遵五条铁路及京哈、承唐、唐津、唐曹、唐山环城五条高速纵横交错,唐山三女河机场近在咫尺。建设北方现代物流城,丰润区具备产业优势支撑。当前,丰润区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钢铁、水泥、食品加工、旅游、物流等六大产业,特别是钢铁和金属加工等产业优势明显,钢铁压延能力达到2700万吨,是长江以北的钢铁压延大区,是全国型钢销售市场的价格晴雨表。还有近30家央企总部在城区,形成了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建设北方现代物流城,丰润区具备传统物流业态支撑。丰润一直就有经商、贸易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末期,部分商户自发聚集,在城区南部先后形成了以经营建筑装饰材料为主的建材市场,以木材销售加工为主的木材市场,以钢铁销售为主的钢材交易市场,形成了以经营装修装饰材料为主的市场,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北方现代物流城的建设带动了以冀东建材大世界为代表的城南市场群的改造升级,彻底扭转原来的“重复建设、无序经营”局面,丰润迎来了“建设大市场,实现大物流”的新的春天。
二、建设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目标明确,进展迅速 基于上述优势和现实,丰润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抢抓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机遇,确定了建设北方现代物流城的战略目标,明确了“立足唐山、辐射京津、联接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定位,坚持“整合、改造、新建、提升”方针,规划建设钢铁、建材、家居、农产品、汽车等专业物流园区,高起点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物流城规划占地面积23.8平方公里,根据丰润区、唐山市、河北省以及周边省市的产业基本情况,我们确定了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主要建设内容及目标行业。即:建设1个中央商务区(CBD)、1条中心景观带、2个预留弹性发展区、8个专业化的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包括物流城行政中心、钢铁大厦、国际贸易大厦、金融大厦、信息大厦和综合商务会馆;1条中心景观带包括沿102国道的绿化带、核心区公园及东北部景观公园。8大专业化物流区为:在丰润区和唐山市的现有钢材、建材产业基础上,提供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重点发展钢材及新材料物流区;充分发挥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集散功能,巩固现有建材建筑装饰材料及家具生产流通规模,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重点扶持新型环保建材建筑装饰材料及家具物流区;基于丰润区、唐山市、河北省及周边七省市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装备零部件集散中心,着力打造华北高端装备制造物流区;发挥现有农业优势,以传统农产品的仓储、加工和配送为基础,全面应用冷链技术大力发展附 3
加值高、绿色健康的高端农产品,重点发展奶业,成为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高端农业物流园区;基于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范围内丰富的商贸资源和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仓储式商场等销售终端市场有序发展,突出丰润在跨区域物流集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构筑“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服务业发展格局,增强辐射能力,建立覆盖环渤海经济圈的消费分销产业体系,建设商贸物流服务区;依托河北省及周边七省市雄厚的传统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基础,在园区发展包括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并能提供各类货车箱零部件和各类型货车箱定制,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分销、集散中心;大力发展废旧钢材回收等废弃物物流业务,逐步成为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的华北较大的循环物流基地;建立专门区域,发展高新物流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着力打造运用高端物流技术的物流技术研发与制造物流区。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化运作、高起点现代化、适度超前、环境保护的原则,我们抓规范、强管理,组织机构逐步健全,规划编制日趋完善,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工作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土地、融资瓶颈破解,信息化建设试点实施,协调服务赢得认可,服务管理提质增效,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一个时期以来,在丰润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形成了举全区之力支持物流城建设的浓厚 4
氛围。我们充分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自我加压,团结进取,物流城建设平稳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已有30个项目确定或意向入驻物流城,总投资187.25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26.49亿元;计划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51.07亿元;推进项目10个,总投资42.51亿元;意向项目5个,总投资67.18亿元。
三、建设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备受关注,前景无限 物流城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到北方现代物流城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2010年10月,市委书记王雪峰同志在物流城调研时明确指出:“丰润区要发挥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发展现代物流业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现代”做文章,将实物交易、市场交易和虚拟交易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配套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把北方现代物流城打造成唐山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以物流城建设为龙头,发展壮大丰润现代服务业的决心和信心。建设绿色物流、低碳物流、数字物流,实现物流现代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物流城恒久不变的理念和追求。
(一)整合提升传统运输资源,打造绿色现代化物流。传统的物流尽管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但分工却十分不合理。虽然经多年发展,我们地区已经在仓储设施、信息通讯、交通运输、货物包装等基础设施和装备等方面取得长足 5 的进步,能有效连接各种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物流枢纽、针对区域或城市服务的物流中心、物流基地等现代化设施已经较为完备,但是多种运输方式并未形成合理的系统体系,市场服务交叉问题突出,各种物流配送方式并没有充分合理地发挥其优势,而建设“唐山公路港”的理念将突破这一“瓶颈”。唐山公路港是在借鉴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对现代物流业模式的一种创新,实现了仓储、运输、配送、服务的整合。作为园区的管理者,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谋求“公路港”理念与周边经济的完美结合,成为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搭建高效物流运营平台,建立物流企业资源聚集区,赋予公路运输板块高效低耗、集成化、信息化管理的时代特征。从而在海港、航空港之后,以全新的“公路港”物流模式,拉伸了公路物流短板,助推了现代物流业完成集海、陆、空于一体的完整体系构建。
(二)改革创新传统加工模式,打造低碳现代化物流。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始终秉承着绿色节能的先进理念,这一点在浙商控股集团和唐山金航钢铁公司合作建设的裕航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项目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一张钢板,可针对多个客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程序设计,经过先进的激光数字切割等方式精细加工后分别予以满足,利用率可以由60%提高到90%。这种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的模式,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工业废弃物的不必要浪费,实现了低碳发展。
(三)着力推动电子商务进程,打造信息现代化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目前,我们地区物流企业信息技术使用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多数企业通讯手段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方式上,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我们目前正在和中国软件技术与服务公司合作建设的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电子信息平台项目是物流城致力打造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的聚合体,不仅能为物流企业提供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信息管理手段,保证供货速度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而且通过自动化设备收集和处理商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同时,我们还鼓励、扶持辖区内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企业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卫星定位系统(GPS)、供应链管理(SCM)等,进一步提升物流城信息系统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按照“半年基础见雏形,一年改造有成效,两年建设大发展,三年全国树品牌”的工作目标,我们将认真做好“现代”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大、加快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与进度。3-5年内初步实现发展定位,通过启动建设与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应用范围,成为丰润区经济重要支撑,在全国初步树立品牌;5-10年内全面实现发展定位,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支撑 7
体系,使物流城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省市,成为丰润区经济支柱和唐山市经济重要支撑;10-20年内进入成熟期,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球,成为唐山市经济发展支柱和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到2013年,完成投资达到100亿元;到2015年,基本建成各项功能完备、钢铁建材为主、流通仓储配套、销售加工一体、营销功能齐全,集采购、分销、仓储、加工、配送、金融服务、结算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型钢交易市场、北方建材装饰材料交易集散中心和地区性综合物流基地,年实现吞吐量5000万吨,交易额2000亿元,上缴税金40亿元以上。
四、关于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合理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绿色化、全球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为适应潮流,加快发展,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现代”二字,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在总体规划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控规和各种专项规划水平,突出合理的功能设计,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统筹规划,增加投入优化整合、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综合效能。
(一)以现代的标准完善物流城规划。引进现代化先进物流规划设计理念,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大北达设计院等知名设计单位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物流城总规与控规。充分利用唐山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整合重组和 8
改造升级机遇,积极促其与现代物流业的整合和对接,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明确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在地方物流区域的定位,建设区域物流系统,扩大地区之间的物流合作,依托京、津、唐、秦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运输优势,规划“海陆空”立体物流布局,发展多式联运,同时谋划在重要港口建立物流基地。
(二)以现代的模式引导物流城建设。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引导物流企业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加快物流资源整合。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大物流系统十分发达,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超过了75%,而在我国尚不足30%。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扩大规模、整合对手资源需要一笔大的资金投入,而且会带来不小的风险,但第三方物流由于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加之契约制度的完善,因而能够有效地协调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物流活动。它通过和企业的契约关系,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设备,把物流活动的各环节,从点到面有机地串联起来,快速完成物流过程。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更大的功能整合和更广泛的运行自主。谋求建立物流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开拓新市场等特定战略目标,分享约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战略联盟,使物流企业在未来不进行大规模资本 9
投入的情况下,利用伙伴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加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为客户提高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
(三)以现代的思维推进物流城发展。在物流产业社会化的大背景下,支持传统物资、商业和交通等企业转型发展,尤其应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导成为规范的运输型、仓储型或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加快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将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剥离,成立独立的物流企业,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引进国内外网络型物流服务企业,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联动发展。
(四)以现代的理念强化物流城服务。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金字招牌,提升全员综合素质,细化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惠商政策,将服务作为“政府工程”,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实施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发展一批物流业重点骨干项目。对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业中一些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高端的物流企业、项目和产品,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建设的宏伟画卷已经徐徐展开,我们全体物流人正在用智慧的头脑、辛勤的汗水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书写着瑰丽的诗篇。我们真诚欢迎各级领导到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视察指导,诚挚邀请各界英才到中国北方现代 10
物流城投资兴业。让我们携手为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城早日成为唐山市乃至全省、全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一颗耀眼新星而努力。
谢谢大家!
2.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二
关键词:农用微生物菌剂;葡萄;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1-0013-03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改善农产品品质及生态环境。为验证农用微生物菌剂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在北镇、盖州、灯塔进行了肥效布点试验,为农用微生物菌剂在葡萄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块选择3点:一是在北镇市闾阳镇(简称北镇),2 a生巨丰葡萄;二是在盖州市九垄地镇(简称盖州),3 a生巨丰葡萄;三是在灯塔市大洞南镇(简称灯塔),2 a生巨丰葡萄。对试验地块进行取土化验,结果如表1所示。
1.2 供试肥料
农用微生物菌剂,液体,有效活菌数≥2亿/mL。
1.3 试验设计
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北镇和盖州6株为一小区,灯塔9株为一小区。处理如下:Ⅰ常规施肥+与Ⅱ等量清水;Ⅱ常规施肥+农用微生物菌剂;Ⅲ常规施肥+农用微生物菌剂(已灭菌)。
常规施肥:北镇每667 m2施纯猪粪5 000 kg、三元复合肥95 kg、硫酸钾25 kg;盖州每667 m2施优质农肥5 000 kg、三元复合肥80 kg、硫酸钾20 kg;灯塔每667 m2施腐熟鸡粪和猪粪各200 kg、葡萄专用肥65 kg、尿素20 kg、磷酸二铵12.5 kg、硫酸钾12.5 kg。
萌芽期用农业微生物菌剂300倍液灌根,用量为300 mL/667 m2。萌芽期、座果期、浆果生长期各喷施一次农业微生物菌剂300倍液,每次用量均为50 mL/667 m2。其他田间管理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葡萄生育时期的影响
葡萄生育期调查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北镇试验点的处理间无差异;盖州和灯塔试验点的浆果生长期和成熟期,处理Ⅱ和处理Ⅲ比处理Ⅰ的生育期提前3~5 d,尤其是处理Ⅱ的效果明显,比处理Ⅲ提前1~3 d。
2.2 不同处理对葡萄生育性状的影响
葡萄生育期性状调查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1) 从座果率来看,除北镇无差异外,其余两点的处理Ⅱ和处理Ⅲ均比处理Ⅰ高;2) 从新稍长度看,北镇和灯塔的新稍长度无变化,盖州试验点的处理Ⅱ和处理Ⅲ比处理Ⅰ长5 cm;3) 从果实着色来看,3个试验点的处理Ⅱ和Ⅲ均比处理Ⅰ颜色深;4) 从单株穗数来看,在盖州试验点,处理Ⅱ比处理Ⅰ和处理Ⅲ的单株穗数增加1穗,其余试验点的处理间无差异;5) 从单穗粒数来看,与处理Ⅰ相比,北镇试验点的处理Ⅱ和处理Ⅲ分别增加0.4个和0.1个,盖州试验点的处理Ⅱ和Ⅲ分别增加1个,灯塔试验点的处理Ⅱ和处理Ⅲ分别增加5个和1个;6) 从百粒质量看,北镇试验点的处理Ⅱ和处理Ⅲ均增加0.03 kg;盖州试验点处理Ⅱ增加0.03 kg,处理Ⅲ增加0.02 kg;灯塔处理Ⅱ增加0.07 kg,处理Ⅲ增加0.01 kg。7) 从单株产量来看,与处理Ⅰ相比,北镇点的处理Ⅱ和Ⅲ分别增加0.15 kg和0.11 kg,盖州点分别增加0.43 kg和0.27 kg,灯塔点分别增加0.31 kg和0.22 kg;8) 从含糖量来看,与处理Ⅰ比,灯塔试验点的处理Ⅱ提高0.2个百分点,处理Ⅲ提高0.1个百分点。
从总体趋势看,处理Ⅱ好于处理Ⅲ,处理Ⅲ好于处理Ⅰ。
2.3 不同处理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葡萄产量调查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3个试验点的处理Ⅱ、处理Ⅲ与处理Ⅰ对比均增产,处理Ⅱ分别增产156.1,186.6,214.6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7.0%、8.9%和8.8%;处理Ⅲ分别增产76.8,80.2,81.1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3.5%,3.8%,3.3%。其中,处理Ⅱ增产效果较明显。
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使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效果十分明显。
3 结论
农用微生物菌剂能有效促进葡萄生长发育,使作物提前成熟,改善葡萄生育性状,对改善葡萄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减少病害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葡萄产量增加效果明显。农用微生物菌剂所含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其基质也存在一定效果,但占次要地位。
3.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三
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0年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把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0亿元,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4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分别增长6.2%和15.5%。组织实施千个项目持续攻坚行动,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6亿元、增长20%左右,张唐铁路等402个项目开工,首钢京唐钢铁一期等200个项目投产或投入使用,承唐高速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狠抓工业运行调节,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16%。强化政策引导,拉动城乡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亿元,增长17.7%。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整合发展,组织开展“三百计划”和对标行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667项。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扎实推进,前五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66%,精品钢比重达60%。丰润中国动车城等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高速铁路客车制造、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三大装备制造产业链不断延伸,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被列入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我市。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具备一定开发规模的工业聚集区达到20个,其中4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服务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港物流等五个省级物流聚集区建设扎实推进,乐购、沃尔玛等一批现代流通业态项目相继开工。持续开展节能减排攻坚行动,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6.64万吨、化学需氧量1.3万吨、节能181万吨标准煤,可全面完成2010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由三年前的全省末位跃升为第二位。
加快推进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生产力布局得到新优化。预计“四点一带”区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增长13%,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2%。曹妃甸新区完成投资1000亿元。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二期建成,唐山港全年吞吐量达到2.4亿吨。曹妃甸新增造地28.3平方公里,海滨大道竣工通车。产业聚集步伐加快,“四点一带”区域实施重点产业项目375项,总投资6172亿元,完成投资528.5亿元。冀东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中视中科激光显示产业基地一期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8个项目入园开工。唐山湾生态城城市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全市城镇建设完成投资900亿元,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目标较好完成,在全省三年大变样评比考核中名列第一。成功申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国内首个地级承办城市。“四城一河三岛”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南湖生态城迎滨大道、休闲美食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完工,西北片区改造回迁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凤凰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唐山一中新校投入使用,新青少年宫等一批项目加紧建设;三女河机场正式通航,57公里环城水系通水通航;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一批项目陆续启动。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拆除震后危旧平房282万平方米、开工安置住房550万平方米,市中心区19个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热计量改造800万平方米。新火车站、老唐山风情小镇等十大标志性精品建筑开工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县城扩容和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率达54.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制定实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若干政策》,省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比例、资金额度居全省首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311.7万吨,增长2.6%,连续7年实现增产。深入实施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十大工程,集中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谋划建设农业产业化带动项目11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5万人,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70%以上。文明生态村和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硬化农村道路1350公里,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达标村(居)达到总村(居)数的95%。农村新民居建设加速推进,300个省级示范村全部开工,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提升。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17家金融机构入驻唐山。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7.2%。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72亿美元,分别增长10.4%和18%;对外投资总额1.1亿美元,增长87.2%。对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成效,实际引资266亿元,增长11.3%,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全部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15元和8310元,分别增长8.1%和1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6%,低于省达控制目标0.44个百分点,“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万人,29.9万名农民领取养老金。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套、廉租住房3204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电影《唐山大地震》全国热播,6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新唐山人文精神进一步弘扬,我市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医疗抢险队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圆满完成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南坝镇恢复重建任务,唐山援建队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唐山籍运动员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创造了3金、6银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最好成绩。“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向纵深推进,免费为全市190万名45岁以上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进行了体检;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率达到80%;凤凰新城新工人医院开工建设。全面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2‰。积极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按照中央、省和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科学发展之优的生动局面。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活动。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覆盖,全天候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行政执法。加强政风和廉政建设,推行权力运行监控模式,实施行政机关“晒权评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会提案676件,按时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97%,促进了政府工作水平的提高。
2011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我市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着力发展沿海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内陆资源型向沿海开放型转变;着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我市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生态城市转变,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完成省达目标要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91‰以内。
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实施“两极三带”发展战略,以曹妃甸新区和市主城区两个增长极的率先突破,带动沿海经济带、平原经济带、山前经济带协调发展,活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加快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着力点,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强调存量、调优增量,全面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装备制造、建材、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为重点,以开平现代装备制造园和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园区为依托,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产品、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传统优势产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把生产性服务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尤其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曹妃甸物流产业聚集区等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优发展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放心、放开、放宽、放胆、放手推动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加强重点项目和工业聚集区建设。全年谋划建设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确保300个项目开工建设,100个项目完工投产。年内每个工业聚集区新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5个以上,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工业聚集区达到5个以上。
加快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步伐
要抓住河北加快沿海开发机遇,确定今年为我市加快唐山湾发展攻坚年。实施沿海倍增计划,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市50%以上,其中曹妃甸新区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港口建设,拓展港口物流保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曹妃甸综合保税港区申报工作,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2.7亿吨。
加速临港产业聚集。按照唐山湾各园区产业定位,加快精品钢铁、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唐山湾生态城建设。以科教城区和企业服务区、滨海旅游区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商业服务设施建设三大战役,加快完善商务、居住、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体系。
推动沿海与内地互动。制定鼓励承接京津及周边地区产业项目转移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实现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要着眼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今年市财政安排科技专项资金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大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推广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年转化实施重大专利技术150项,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比上年提高15%。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本地科技、教育资源作用,推行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环境。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全年新增特邀院士10人以上,引进、培养博士100人以上、硕士1000人以上。
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毫不放松地抓好生态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工作,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年底前全市淘汰4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30吨以下及炼钢转炉、电炉。强化行业准入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盲目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实施滦河、陡河、还乡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曹妃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司家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三友盐化工等20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迁安大中型沼气等26个低碳经济发展项目.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品牌农业创新、粮食核心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16项重点工程,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乡等值化、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
加快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大财政奖补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农村新民居建设。坚持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施35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重点抓好20个市级联村(中心村)建设,培育40个新民居精品示范典型。
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着眼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增强城市产业聚集力、经济辐射力、人口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今年城镇建设力争投资1000亿元。
围绕构筑现代化新城区,推动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六个提速”。南湖生态城,以建成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景观。唐山湾生态城,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造地、路网、市政、生活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凤凰新城,进一步完善路网和市政配套设施,加快科技馆、总部基地、香格里拉大酒店、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空港城,抓好路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拉开开发建设框架。环城水系,实施水系周边大城山、弯道山、凤山、青龙湖、大洪桥、河北桥区域等六大片区改造,打造环城产业发展带、生态景观带。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完成旅游专用线、码头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温泉度假区、祥云岛海上影社城等项目开发,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岛。同时,科学有序推进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制定五年筹备工作计划,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开发园址生态绿化,启动招展工作。
围绕加快旧城区改造提升,全力抓好“六大改造”工程。一是加快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力争市区229万平方米安置住房主体完工。二是启动凤山区域改造,结合环城水系开发,建设集休闲度假、居住旅游、文化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郊野生态风景区。三是启动新火车站区域综合改造,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打造现代化新城区。四是加快弯道山区域综合改造,建设以陶瓷文化展示、商务办公、贸易物流、居住休闲为主的综合性城市新区。五是启动大城山区域改造,建设唐人文化园,打造体现唐山根源文化的新城区。六是加快市区城中村改造步伐,年内市区建成区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南湖西北片区回迁房主体完工,外环线周边村庄改造全部启动。
围绕提升城市形象、加速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六项攻坚战役”。一是拆违拆迁攻坚,年内完成400万平方米以上。二是园林绿化攻坚,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新建、扩宽、改造15条城市主次干道,加快西郊、北郊、南郊三个热电厂建设。四是标志性建筑攻坚,确保新火车站、新青少年宫等20个标志性建筑主体工程竣工。五是市容环境整治攻坚,对城市主要街道两侧既有建筑实施景观改造、亮化升级。六是县城扩容攻坚,实现县(市)城控制性详规全覆盖,每个县(市)扩容1平方公里以上,50%以上城中村启动建设。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建设和发展。今年全市财政投入社会事业资金增长43.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优化基础教育,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范围,抓好城镇企业职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水平,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受教育权利。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化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现代传媒、演艺文化等七大文化产业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饮食、健康文体、健康环境、健康单位、健康生活、健康社会、健康信息九大工程,稳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办医。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以上。
全面发展体育、人口等各项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加快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协调发展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气象、防震减灾、档案等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投入160亿元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
围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拟投入160亿元,重点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居住条件改善、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市场建设等方面。
就业方面,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推荐1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社会保障方面,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为农村60万人办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全市农村适龄人口参保人数由120万人增加到180万人;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镇每人每月由310元提高到363元,农村每人每年由1540元提高到1900元。居住条件改善方面,为市中心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28万平方米;市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全部开工,建设安置住房203万平方米;市区新增天然气用户1万户,集中供热用户1.2万户。交通出行方面,改造一批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43公里、改造维修桥梁56座;市区新增200部公交车;完成唐山新火车站站房改造主体工程,年内部分投入使用;唐山三女河机场新开通航线6条、达到10条。医疗卫生方面,加快建设凤凰新城新工人医院,开工建设新妇幼医院,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文化休闲方面,完成唐山博物馆改造扩建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植物园部分向市民开放;开工建设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唐人文化园、新工人文化宫、文化广场、奥体中心、新图书馆和野生动物园。市场建设方面,市区新建、改造城市标准化菜市场30个,方便群众生活。同时,按照中央、省部署,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以保障基本农产品市场供给、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为重点,加强市场价格预警监管,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注入新的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财政领域改革,确保财政稳定增长、平稳运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冀东区域金融中心。
加快构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在注重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全面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先进生产要素。重点推进60个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签约、50个重点外资项目履约开工。全力办好第二届曹妃甸论坛和第二届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确保收到实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增长27%。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做大做强出口企业和出口基地,全市出口总额增长13%。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适应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法制、体制、能力建设,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社会治理和谐化。
深入实施社会矛盾综合调控,更加注重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治理,严格执法监督和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怀着深厚感情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对各种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4.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四
(2012年6月27日)
郭 伟
同志们:
91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上的一叶轻舟起航,一路披荆斩棘,历经民主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万里长征的跋涉,抗日战争的筚路蓝缕,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业绩,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主要表达两层意思:
一、坚守信仰,锤练党性
理想信念是一种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的理想和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我们既然选择了党,就必须自觉地将党的崇高理想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
当前,国情、民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党内生活中,每一个党员在信仰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各种细菌的侵蚀,都会经常面临形形色色的的诱惑,迫切需要我们自觉增强党员意识以应对挑战。
当前,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对党的纲领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组织产生“信任危机”、对党的事业产生“信心危
机”,说到底,就是缺乏对自己党员身份的充分认同,不能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辨别对与错、是与非,在政治风浪中失去了政治辨别力。党员意识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灵魂所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强烈的党员意识来自于对党的理论的自觉修养。它深深植根于党的理论沃土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始终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精神食粮。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理论上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强烈的党员意识来自于对党的成就的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功绩的政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党的历史,从党历尽艰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党的正确,从党把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建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治国过程中感受党的伟大,从历史中坚定对党的事业的信心。
强烈的党员意识来自于对党的事业的孜孜追求。“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追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公仆情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努力从
实践中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习榜样,创先争优
党员是旗帜,先进是表率。这次大会表彰的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8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是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在这些典型身上,集中体现了不畏困难、敢于拼搏、勇立潮头、超越自我的精神。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向先进看齐、向优秀学习,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幸福共享”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一要争做解放思想的先锋。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改革发展的“疲劳症”已经逐步显现:改革的阻力在增大、难度在增加。对于我市而言,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产业升级难、经济转型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都需要超常规的措施,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员,就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想得更深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争做解放思想的先锋。
二要争做引领发展的标兵。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切实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超前思维,超前谋划,在思考问题、研究措施、付诸实践时,都要克服短期行为,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
系。广大党员也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发展这一大局上,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争论、争时间,不评论、评业绩,在促进经济转型、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不断提高发展层次,加快发展步伐,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三要争做真抓实干的典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级党组织要把真抓实干作为自己的硬任务、硬指标,带领和团结一切积极力量,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局面。广大党员要把落实党组织的决策当成一种义务和责任,主动执行、真抓实干,用亲力亲为、勤政务实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确保市委各项决策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要争做践行宗旨的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各级党组织要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住房、就医、上学、行路、就业等诸难问题,多办合民心、顺民意之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5.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五
2009年是全市克难奋进,夺取保增长促发展重要成绩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面对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面对落实“三促进一保持”的重要任务,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全力以赴保增长,多管齐下扩内需,抓住时机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64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439亿元,增长11.2%。服务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1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4亿元,增长10.3%。各项存款余额2211亿元,新增贷款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6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4.8 亿元,增长16.3%。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5.9%和2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3.2%,提高8.7个百分点。
2010年是中山市巩固经济企稳向好态势、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将持续,经济发展的可变因素仍然较多,中山市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紧迫,发展后劲亟须增强,健康、安全、稳定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市政府要努力做到帮扶企业发展的力度不改变,促发展增后劲的投入不降
低,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减少,勤俭节约办实事的作风不动摇,促进经济总量与人均指标、发展质量、人民幸福感的全面进步。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实施《规划纲要》,以调结构、增后劲、促发展、惠民生为重点,坚持走内涵提升为主的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与体制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坚持统筹城乡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取得“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建设更大成就。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5.4%和3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总值有所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升幅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
6.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六
郑为文同志的讲话
2010年06月17日
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是马鞍山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亮点。我市地域范围不大,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有较好的基础,所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应该做得很好。去年6月份,市委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一年来,共建双方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魏尧同志在报告里总结得很全面,概括起来就是开展了一些活动、帮扶了一些困难群众、制定了一些规划、锻炼了一些干部,总之,为社区和村党组织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刚才,魏尧同志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六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是要重视。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点,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了,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它各项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是我市在党建工作上的一个创新和亮点,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段敦厚部长认为这种做法很有特色。这项工作既然很重要,而且已经做了,就要把它做好。市直和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把结对共建当作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当作一项重要职责,亲自过问,亲自到基层抓好落实。同时,要明确专人负责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要互动。结对共建活动重点在共建,就是结对双方要按照协议的内容履约,都要主动,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局面。这项工作是一个互动的工作,结对共建的主要任务是“六个共”,即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作为结对一方的市直、县直部门和单位,要主动到基层去,按照协议的内容和市委提出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市地税局组织机关干部到农村下基层的做法值得肯定和鼓励。村和社区也应该主动,不能被动等着对方来给钱、给物,不推就不动。实现村和社区的发展根本上还要靠村和社区自身,结对共建只是一个外部因素,仅仅是一种帮助。结对共建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外部的帮助激发村和社区自身的内在动力,村和社区要顺势而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三是要创新。一年来结对双方开展了一些工作,这当中哪些是有成效的,哪些是应该做而没做的,都应该梳理一下,总结出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深入推进结对共建工作。这项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各个村和社区的不同特点,找到工作的着力点。会后结对双方的负责人要坐在一起,根据会议精神认真研究一下,找一找村和社区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然后制订今年的工作计划。计划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一年做不了太多的事,重要的是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第一个是班子。有的村和社区班子不行,那首先就要解决班子问题,这件事情做不好其他事情都白做。要向上级党委提出建设性意见,配好
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力量不够可以派挂职干部。第二个是路子。村和社区有没有发展的路子,有没有工作思路,这个要弄清楚,如果不清楚就要专门研究。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所以要帮助村和社区找到发展的好路子。第三个是票子。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农民收入,这就需要有产业和项目。近郊和开发区周边可以围绕服务城市做文章,办一些产业,做一些服务。农村地区要结合农产品特色发展产业,“一村一品”就是这个思路。当涂县护河镇园艺村围绕果园开展农家乐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的做法就很好,形成了规模和品牌。但不能“一刀切”,各村能够发展什么产业,是养殖、种植、旅游,还是农副产品加工、劳动力输出,要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合理定位,逐渐做大做强,最终形成各种专业村。第四个是制度。有些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混乱,群众对此意见大,产生问题的根源是村务不够公开、制度不够健全。对于这样的村,就要把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第五个是环境。有的村和社区环境差,垃圾到处都是,那就要搞村庄整治,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是要考核。把结对共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比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考核表彰。考核要把协议的内容细化,用表格列出来,原定多少件,做了多少件,掌握好工作进度。对长期不能有效开展活动、未按期完成结对共建目标任务的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这里要强调的是,结对共建工作的创意很好,部署也很好,但如果开展得不好,最后没有效果,群众就会说我们在搞形式主义、是花架子。所以说,哪怕协议约定的目标任务少一点都没关系,但定下来的事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希望大家按照市委确定的原则和提出的要求,高度重视、强化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探索,踏踏实实完成各项任务,力求新的一年在结对共建上取得新的成绩。
魏尧同志的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近一年来全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情况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结对共建工作的重点作一简要报告,主要讲两点意见。
一、近一年来工作简要回顾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全市自2007年广泛开展机关党组织、市直机关万名党员志愿者与社区党组织结对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去年6月,市委全面启动部署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近一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结对共建“全覆盖”。按照统筹兼顾、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摸清全市村(社区)现状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尊重差异性,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特点,采取“1+2”或
“1+1”等模式,组织全市289家市、县区直单位党组织与220个村、87个社区党组织结成对子,实现了共建工作“全覆盖”。
二是活动互联促交流。活动中,大多数共建单位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共同组织开展活动,并通过电话联系、召开会议等形式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截止目前,结对双方共开展活动1227次,参加党员2.1万人;共同过组织生活 607次;双方互派人员上党课417次;开展党建经验交流 485次,共建单位帮助指导村(社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95条;互派干部挂职锻炼75人,其中部分单位还选派了一批年轻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双方共同开展文娱活动755次,参与人数达
2.5万人次。
三是扶贫济困促和谐。共建单位积极帮助结对村(社区)办实事、做好事,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与结对村(社区)的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帮扶,积极协调有关方面为群众提供培训、就业、维权等服务。活动中,共建单位共帮助结对村(社区)困难群众1764人,捐赠现金101.3万元;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54次,援助302人;共建单位党员与村(社区)党员结对994对,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87对,其中现已脱贫58户;资助贫困学生296人,资助金额19.07万元。
四是服务共赢促发展。共建单位立足自身实际,着眼于结对村(社区)的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和发展取向,帮助村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142个,结对村(社区)为共建单位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417条。共建单位为结对村提供技术咨询1610人次、致富信息532条;帮助结对村培养实用人才1136人、发展创收项目95个;在结对村、社区开展就业创业或实用技术培训275次,培训党员群众9600多人次。
五是资源共享强基础。按照村级党组织建设“五个好”和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三有一化”的目标要求,共建单位帮助新建和改扩建村党组织活动场所44个、社区活动场所12个,投入资金总额达169.2万元;帮助新建和改建党员服务中心28个,投入资金总额48.7万元。活动中,共建单位向结对村(社区)捐赠价值达126.8万元的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赠送书籍杂志3.66余万册。我市还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建成以“电视机+机顶盒”为模式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点,实现了城乡党建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党组织对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热情不高。相当一部分党组织片面认为结对共建就是共建单位给钱给物,村、社区党组织被动接受帮扶,两者互动不足,致使结对双方党组织彼此之间联而不动,衔接沟通少,共建活动未能常态开展。二是工作结合点找得不够准。少数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只停留在签订一份共建协议书,共建单位党组织到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一次活动,给一些钱物。相当一部分结对双方没有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认真研究对方需求上下功夫,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难以找到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造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热闹一阵后发现还是“一厢情愿、原地打转”。三是互动关系体现不够。一些共建单位习惯于传统的“走亲戚式”帮扶,逢年过节上上门、认认人、送送礼、叙叙旧,而在如何帮助结对村、社区谋划发展、培育人才、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大多数村与社区在主动帮助共建单位方面更是做得不够。四是活动进展不够平衡。
参与结对的党组织由于条件差异较大,致使结对共建活动开展很不平衡,领导重视、经济条件好的单位党组织开展比较好、成效较明显,反之成效就不大。上述问题和倾向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和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全市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水平,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把马鞍山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要在基层组织共建上下功夫,着力把党的组织延伸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要在坚持按行政区划和基本单位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功能,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结对双方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与城乡统筹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建单位要指导和帮助结对村和社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落实村、社区的事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工作。
二要在党员队伍共管上下功夫,着力发挥党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党的生机与活力。结对双方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每年派人为结对单位党员上一堂党课。共建单位要定期与村、社区干部及党员议事会成员开展座谈,帮助结对村、社区实施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连心工程”等载体。协调结对村与有关城区、社区,认真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协调有关方面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形成城乡互通、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三要在干部人才共育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适应科学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高素质基层干部人才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勾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马鞍山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这一蓝图和目标的关键就是要看我们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各类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力度。共建单位要把结对村、社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继续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工作。要每年从本单位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联络员,负责结对共建的日常联系和协调工作。要定期组织本单位干部到村组进社区,访问群众,了解民意,扶贫解困,增进感情。采取集中培训、委托培养等方法,帮助结对村和社区培养干部和实用人才。
四要在科学发展共赢上下功夫,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开
展结对共建工作、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就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要帮助结对村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理清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协调城市涉农专家和涉农工作者,为结对村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帮助结对社区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认真做好社会服务工作。要引导城市企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结对村联姻,通过建基地、设协会、办市场等形式,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同时,加快自身的发展。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结对村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自然和社会资源,有条件的要帮助结对村发展一个创收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要根据本单位实际,依托结对村的劳务公司,为结对村农民进城务工、创业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权益维护等帮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帮助结对社区做好居民就业和创业服务工作。还要帮助结对村和社区进行环境规划、整治和管理,开展植树、绿化和美化活动。
五要在困难群众共帮上下功夫,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对共建工作也不例外。共建单位要按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每年为结对村和社区办1至2件实事、好事。结合实施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党员中心户和党员志愿服务者等工作,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与结对村和社区的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并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要积极参与结对村和社区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计划生育先进户、科技示范户、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等各类评选活动,增进组织交流,丰富党建内容,传播都市文明,激活乡土文化。同时,积极协调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机构,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六要在党建资源共享上下功夫,着力形成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强大合力。各单位要在认真抓好与结对村、社区共建活动的基础上,牵头并指导结对的村与社区之间广泛开展共建活动,从而形成单位、村、社区三方互联互动、共同提高的格局。要注重用组织推动、市场配置等手段,均衡配置、有效融合城乡教育、信息、阵地、经费等资源,提高党建资源的使用效益。共建单位要支持村和社区党组织建好活动场所,支持和引导结对村和社区围绕活动场所,集中布点建设医疗卫生室、超市、农家书屋、体育设施等。要充分发挥本单位的优势,向结对村和社区赠送党刊党报,为结对村和社区的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在结对村和社区开展健康知识、文明礼仪、公共安全教育,与结对村和社区的党员、群众共同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指导结对村和社区按照“周周有播放、月月有培训”的要求,做好经常性的播放和组织收看工作。
7.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 篇七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推广“4+2”工作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市村级组织推广xx市农村党支部、村委会“4+2”工作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XX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4+2”工作法的精神内涵
xx市隶属于xx市,辖28个乡镇办事处,578个行政村,总人口155万。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业市。近年来,该市认真研究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组织形式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着眼于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造性地探索出了“4+2”工作法,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4+2”工作法的实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干部思路清了。“4+2”工作法集中了民智,汇聚了民力,推进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解决了部分干部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xx市广大干部普遍反映,发展有了思路、决策有了底气。二是经济发展快了。xx市各村运用“4+2”工作法,确立具有比较优势,发展条件优、潜力大、前景好的特色产业,走上了经济发展提速、农民发家致富的路子。xx市不少村针对速生杨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运用“4+2”工作法组织农民群众依法自愿有偿地开展土地流转,仅两年时间xx速生杨种植面向达到60多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速生杨生产基地。三是群众心气顺了。“4+2”工作法将民主贯彻到基层,使广大群众“参与有渠道、管理有资格、诉求有回应、监督有保障”,有效预防了权力的滥用乱用,有效化解了矛盾和问题。2006年以来,xx市农村信访量下降74%,集体访、越级访下降95%,xx被评为省综合治理先进县市,被中央纪委确定为xx省唯一的县级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联系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四是干群关系好了。“4+2”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干部与群众“两股绳、两驾车,各使各的劲、各走各的道”的问题,实现了决策过程让群众参与、决策效果由群众检验,使群众管理村级事务的主观意愿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实践,促使党员干部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争取群众支持、赢得群众认可,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4+2”工作法,着眼于从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四议”、“两公开”的议事决策程序,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其成功之处在于:一是坚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在“4+2”工作法的实施过程中,村党组织既是程序的启动者,也是流程的组织者,还是决策实施的推动者,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这说明,只有坚持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保证“4+2”工作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坚持以广大村民为主体。“4+2”工作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了群众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这说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农民群众的事情让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才能发挥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以公开透明为原则。坚持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既是“4+2”工作法的关键环节,也是“4+2”工作法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只有坚持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促进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落实,使群众心里明明白白、干部形象清清白白。四是坚持以提高素质为基础。严把发展党员和选举村民代表两个入口关,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为顺利推进“4+2”工作法提供了重要前提。这说明,只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群众特别是村民代表的文化水平和议事能力,才能使他们为农村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五是坚持以完善制度为保障。xx市出台了具体意见,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了各项配套制度,推动了“4+2”工作法规范、有序、高效运转。这说明,只有建立健全加强党组织领导和实行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明确适用范围,规范运行程序,才能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六是坚持以造福群众为目的。“4+2”工作法从群众的意愿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维护了群众利益,受到了群众欢迎。这说明,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才能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
实践证明,“4+2”工作法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积极尝试,是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是创新农村工作方式方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对此,中央、省委领导同志分别给予了充分肯定。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xx调研时,称赞“4+2”工作法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种之有效的形式,值得总结探索;5月8日,省委召开了推广“4+2”工作法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省推广学习“4+2”工作法,进一步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二、充分认识在全市推广“4+2”工作法的重要意义
推广“4+2”工作法,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省委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推广“4+2”工作法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如何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始终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大课题。总的看,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好的,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但也有一些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村级组织处于一般化运转状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办法不多、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4+2”工作法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和严格的程序,可以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贯穿到党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转变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通过实施“4+2”工作法,可以促使党员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争做自己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以锻造一支讲党性、重品行、勤奉献、本领强的党员干部队伍,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第二,推广“4+2”工作法是转变发展思路,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我市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由于思想认识、能力素质、方式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市一些村级组织发展思路不清晰,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决策、浪费资源、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等违背科学发展的问题。推广“4+2”工作法,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思路。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分析本村的基础条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使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决策。在筹划安排本村事务时,坚持按“铁章程”办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使各项决策遵循客观规律,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符合当地实际、符合人民心愿。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举措。针对制约本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通过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干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在粮食生产、劳务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推广“4+2”工作法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推广“4+2”工作法,有利于突出主体性。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调动农民自我组织、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把村级重大事务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由农民自己议、自己定,让农民干自己想干的事、愿干的事,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增强主动性。通过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实践,增强他们对党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变“组织要农民干”为“农民自己主动干”,进一步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提高保障性。通过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办事,确保农民的各项权益得到保护,确保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得到实惠、共享成果的过程。
第四,推广“4+2”工作法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需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农村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呈现多发趋势,特别是违法占地、环境污染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农民身分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普遍提高,参与管理的热情高涨,但农民反映意愿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群众不能对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缺乏信任,甚至产生矛盾、误会,导致一些干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新的不安定因素,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推广“4+2”工作法,能够提高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坚持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推动权力运行上从封闭操作向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转变,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减少权力滥用而引发的群众上访甚至是群体上访、越级上访。能够提高干部的公信度。通过严格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制定科学的决策,解决好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以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树立党员干部在广大农民中的良好形象。能够提高群众的认可度。通过办好发展经济、造福群众的事情,做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各种矛盾的工作,使广大农民更加理解、更加支持、更加拥护我们党,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地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五,推广“4+2”工作法是推广群众参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推行“4+2”工作法,能够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通过探索发挥党员作用的新途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引导群众进一步学习民主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提高民主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通过提议时倾听群众呼声、决议时尊重群众意见、实施时接受群众监督,把民主贯彻到“4+2”工作法的全过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够进一步促进民主决策。通过完善议事决策程序,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推动农村各项工作更好开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4+2”工作法的推广收到实效
推广“4+2”工作法,是增强村“两委”班子合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载体,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关系到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务求实效。要把推广“4+2”工作法纳入党建工作整体布局,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党建“三级联创”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各乡镇、办事处在推广“4+2”工作法中位置重要、责任重大,要抓紧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意见,周密安排部署,抓好组织实施。要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推广“4+2”工作法过程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带动全市推广工作的深入推进。要强化督查指导。通过开展专项检查、观摩评议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总结经验、提升水平。要实行推广“4+2”工作法联系点制度。市,乡镇、办事处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具体指导,确保“4+2”工作法在全市广大农村开花结果。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五个结合”:
第一,把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与实行村民自治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这深刻揭示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与实行村民自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村民自治才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只有推进村民自治,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4+2”工作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村支部提议,使基层党组织牢牢掌握着农村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通过广大农民参与审议、决议,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推广“4+2”工作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防止”,做到“两个注重”。坚持“两上防止”,就是防止村级党组织大包大揽、以党代治,由党组织包办村务,甚至凡事都由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挫伤广大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防止村民自治脱离村党支部的领导,导致村民自治极端化,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到“两个注重”,即注重在村党支部提议时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支部的提议与群众的意愿相合拍,并切实形成合民意、顺民心的意见和方案,确保决策的实施能够惠及广大群众;注重在实施中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二,把提高民主意识与增强法制观念结合起来。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没有脱离法制而独存的民主,也没有脱离民主而独存的法制。“4+2”工作法本身就是发展基层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实践结晶,推广“4+2”工作法,必须与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相适应,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切实增强法制意识。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搞好各种法律服务,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另一方面要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还是作决策、建制度,都要严格依法办事,特别是村级重大事务、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推进农村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第三,把扩大基层民主与提高议事能力结合起来。“4+2”工作法是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其实施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和群众代表参政议事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4+2”工作法、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干部群众的议事能力,使他们提出的事项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本村实际,说出的话语有分量,提出的建议有价值,作出的决策切实可行。一要配强村级班子。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务工返乡农民以及乡镇企业职工、专业协会负责人中选拔村干部,特别是要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使这些素质高、能力强在推广“4+2”工作法中发挥骨干作用。二要选好村民代表。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和要求,我市还要认真借鉴中牟县白沙镇家庭联户代表制度,把好政治关、能力关、结构关,把“素质高、重声誉、懂村务”,能代表农户发表意见的群众选为村民代表,使他们成为农民群众的代言人、管理人,成为村“两委”班子的智囊团、监督员。三要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参观、集中学习等形式,引导大家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策水平、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参政议政本领,更有效地参与村务管理。
第四,把推广“4+2”工作法与完善配套制度结合起来。“4+2”工作法以规范的程序、创新的机制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机统一起来,但它作为一个工作机制,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要使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要增强制度的针对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找准“4+2”工作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制度建设,做到既有基本制度又有实施细则,既有实体性制度又有程序性制度,既有惩戒性制度又有激励性制度。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做到配套制度建设与实施“4+2”工作法的需要相适应,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相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协调。要增强制度的适用性,使制定的各项制度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切忌搞形式、走过场。各乡镇、办事处要以落实党员联系群众、村民代表联系农户、民主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工作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落实“4+2”工作法的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第五,把大力推广与创新完善结合起来。“4+2”工作法是为农村改革发展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广“4+2”工作法,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乡镇、办事处,各涉农部门要按照省委要求和市委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在推广过程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进“4+2”工作法不断丰富完善,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实效性。
同志们,推广“4+2”工作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广“4+2”工作法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改革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二十大的召开!
【观察作文在唐山市的推广上】推荐阅读:
观察父母的作文06-24
观察壁虎的作文09-01
观察太阳的作文09-08
观察鸡蛋的作文10-06
关于观察的科学作文07-15
观察虫子的作文400字09-03
小学生观察柳树的作文08-27
观察雨的作文500字09-05
种大蒜和绿豆的观察作文11-15
一堂有趣的观察课的作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