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

2024-09-27

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精选8篇)

1.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 篇一

推进教育扶贫进程 扶贫政策落户惠民

—XX村小学“百人宣讲团”活动

9月13日,在XX村大操场准时举行上饶县教育系统“百人宣讲团”教育扶贫政策宣讲报告会,参加宣讲有XX小学XX校长以及XX全体教师、XX中学XXX以及中学的教师。

(插入图片)

活动开始,由宣讲员xxx宣读《上饶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为保证不落下一个孩子,国家建立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学生资助政策、贫困特征的认定办法、申请评审办法、档案建立”等四大方面。

(插入图片)

宣读结束之后,全体宣讲员认真为每一位老百姓解读宣传内容,同时也仔细回答每一位父老乡亲的咨询,为每一位父老乡亲解除疑惑。做到扶贫政策落户,人人知晓。我校也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将教育扶贫政策撰写在宣传栏上。我校的目的就是要把教育扶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让政策宣传落实到户。

(插入图片)

(图/文:xxx)

2.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 篇二

点评:懒汉总想着不劳而获, 而如今一些贫困县在这种思维下, 滋生了对扶贫政策依赖的惰性, 为了保住“帽子”, 宁愿在上下钻营和数据造假中花功夫, 而不愿在经济发展中下力气。为了维持炫富的成本, 营造了大量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 不仅造成资金浪费, 而且可能产生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问题。甚至, 为了显示其“安贫乐道”, 对于一些社会力量想要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 也是百般抗拒, 或者要求其与之沆瀣一气, 套取扶贫资金。

国家确定“贫困县”, 是希望通过扶贫, 帮助一些经济贫穷落后地区脱贫致富, 缩小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但三十多年过去了, 这种扶贫模式也暴露出了诸多不足。比如, 对扶贫资金缺少约束, 只管发钱不管花钱;再比如, 贫困县的“帽子”往往终身有效。因此, 个别贫困县躺在优惠政策上“乐不思进”的懒汉现象要得到破解, 也应回归到扶贫政策调整上来。

3.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 篇三

关键词:扶贫开发 ;区域政策;扶贫模式

一、扶贫开发政策的历史演变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国性政策是在1984年提出的,在随后近30年中不断发展变化,其历史的演进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经济改革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1978—1985年)。在这一阶段通过农村经济体制创新,实现全面经济增长和改善农业交易条件,减缓了农村贫困。第二阶段,大规模有针对性扶贫计划的展开(1986—1993年)。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大规模的有计划的扶贫开发与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减缓农村贫困。第三阶段,“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第四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2001—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虽然还叫“扶贫开发”,但扶贫工作重点与瞄准对象已经做了重大调整。回顾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二、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

( 一 ) 东部地区扶贫开发模式与政策特点

1、东部地区的山海协同模式。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强具备内部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东部综合实力增强,沿海区域与靠山区域两之间差距拉大,从而提出山海协作。主要模式是促使发达地区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开展优势互补的经济合作,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从科技 、教育、卫生等方面帮扶欠发达地区。。

2、政策特点:山海协作模式主要是市与市间帮扶,而不是局部地区的简短脱贫以发展为终极目标。扶持方式强调市场,一市场调控为主,政府的帮助为辅,尽量避免行政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

( 二 ) 中部地区扶贫开发模式与政策特点

1、中部地区贫困人口与区域相对集中从而提出整村扶贫模式。与传统扶贫开发模式相比,整村扶贫最大的特点在于对扶贫单元进行重新界定。过去以县为单位现在以村为单位,改变了过去扶贫资源浪费扶贫效率低下的弊端。

2、政策的特点: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为整村推进工作奠定物质基础。中部地区贫困布局呈现大聚居、小杂居特点,整村推进瞄准特定区域针对性明显 。

( 三 ) 西部地区扶贫开发模式与政策特点

1、西部地区的国际合作模式。西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域,贫困人口密度较低,资源严重匮乏,前两种模式并不适用。在西部地区缺乏操作平台并且金额成本较高。因此通过争取外资,既有利于西部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2、政策的特点:西部地区县乡财政困难,既无力开展内部帮扶,也难以实现资源大规模投入,寻求中央扶贫专款与外资介入成为政策制定的必然选择。

三、西部贫困地区扶贫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1、当前西部地区扶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政策被市场经济弱化或瓦解。主要表现有①政府计划性的扶贫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②扶贫程序的官僚化、计划性扶贫机制不健全等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很低③政府的各级扶贫部门对扶贫款的挪用、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2)扶贫对象范围的划定缺乏动态管理,使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3)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未与西部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①在西部贫困地区小额信贷没有与其他方式紧密结合起来;②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发挥项目受益人的积极性;③信贷体系设计中调动各级扶贫办的积极性因素不够,影响实施效果。

2、西部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1)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扶贫模式。在西部开发扶贫工作过程中, 政府应把主要工作放在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对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方面,而不是亲自参与进去。

(2)改变享受国家贫困扶持的标准。将以县为标准改为以村为单位的划分标准,这样有助于更加有效、准确的把有限的扶贫资金投放到急需资金的贫困人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在开发式扶贫基础上,推进参与式的扶贫,。面向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式扶贫是我国过去扶贫工作的特点,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同时增加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N].人民日报, 2000-10-16.

[2]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27.

[3] 胡小晖,延军平.发展中国家开发不发达地区的经验及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00(2).

[4] 国务

4.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 篇四

一、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学前教育省政府助学金。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资助标准为300元/生·年。

二、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一)免学杂费。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特殊教育6000元/生·年。

(二)免费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小学90元/生·年,初中180元/生·年。

(三)寄宿生生活补助。对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1000元/生·年、特殊教育学生1250元/生·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

(四)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不含县城所在地学校的学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补助资金800元/生·年。

三、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一)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

(三)省政府奖学金。奖励中职学校中全日制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4000 元/生·年。

(四)雨露计划。资助对象:按受中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申请方式: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无论在何地就读,其家庭均在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申请。资助标准为2500元/生·年。

五、普通高校(含研究生)资助政策

(一)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研究生。资助标准为硕士20000元/生·年、博士30000元/生·年。

(二)省政府奖学金(研究生)。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全省每年奖励名额为900名,奖金共计1000万元。其中,硕士10000元/生·年,博士20000元/生·年。

(三)国家助学金(研究生)。资助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资助标准为硕士6000元/生·年、博士13000元/生·年。

(四)国家助学金(本专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对普通高校本专科民族预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

学习期间连续获得奖励,资助标准为5000元/生·年。

(十一)“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学费奖励。从2016年起,对云南省考入普通高等学校的“直过民族”(指: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9个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其专科或本科学习期间连续获得奖励,由省财政给予5000元/生·年的学费奖励。

(十二)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对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被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路费资助,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资助标准为省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

(十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户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申请、审批和发放,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回定向岗位县(市、区)乡村学校(含幼儿园)任教,服务期为6年。

3.昭通市免费师范生。从2013年起连续3年在昭通学院实施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每年招收200名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毕业后回生源地县区就业,由生源地县区人社局、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到普通高中学校任教。2016年后,昭通市继续执行此政策,并不断扩大生招生规模。

(十五)绿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六、就读广东省东莞、中山市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就读东莞、中山市职业学校,除享受免学费和助学金(按2000元/生·年)政策外,还可享受4200元/生·年生活补助(西部省市财政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给予3000元/生·年补助,东部省市财政配套给予1200元/生·年补助)。同时就读东莞市、中山市职业学校免除住宿费(800元/生·年)和书本费(450元/生·年)。

(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就读东莞、中山市职业学校,除享受免学费和助学金(按2000元/生·年)政策外,就读东莞、中山市职业学校,给予1200元/生·年补助,免除住宿费(800元/生·年)和

5.教育政策法规试题 篇五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题,共20分)

1.()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已经形成。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2.在对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理解上,所谓过程上的平等是指()。

A.入学过程的平等 B.学业成就过程的平等C.学习过程的平等 D.就学过程的平等

3.《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 国教育的()。

A.公共性原则 B.公办性原则 C.公立性原则 D.方向性原则 4.Tee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正式施行是从()开始的。

A.1993年10月31日 B.1994年1月1日C.1995年5月15日 D.1996年9月1日

5.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A.教育法规 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规章

6.教育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是()。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文件 C.教育法律规定 D.教育法律文书

7.对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进行规定的是()。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宪法

D.教育基本法

8.学校在实施教育法规定的招生权、颁发学业证书权的过程中,其法律地位是()。

A.事业单位法人

B.行政相对人

C.公务法人

D.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

9.下列不属于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的是()。

A.法人 B.教师

C.经费

D.组织

10.根据机构性质的不同,我国对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实行审批制度和()。

A.报批制度 B.备案制度 C.登记注册制度 D.批准制度

11.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调整,最突出地反映在所有权关系、邻里关系和()上。

A.协作关系 B.合同关系 C.知识产权关系

D.财产关系

12.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A.公务人员

B.专业人员

C.非专业人员

D.自由职业人员

13.将中小学教师列入公务员职务的国家是()。

A.美、法

B.英、美

C.中、韩

D.德、法

14.根据《教育法》等的规定,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即行政处分和()。

A.行政处罚

B.撤销职务 C.没收财产

D.赔礼道歉

15.制裁手段表现在教育法律责任上的形式有()。

A.强制措施

B.精神补救

C.剥夺财产

D.赔偿损失

16.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

A.扣押教师资格 B.通报批评

C.降职或撤职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7.学生伤害事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18.张某担任某市高一数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张某服务期未满、学校数学老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张某在职学习。张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人民政府

B.当地县教育局

C.教育督导室

D.省教育厅

19.在教育行政复议过程中,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内作出决定,并应制作复议决定书。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20.我国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于()。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叶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关于教育行政部门责任权利等方面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是()。

A.重实体、轻程序

B.轻实体、重程序

C.轻权力、重责任

D.重权力、轻责任

2.根据法作用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教育法具有两个作用即()。

A.保障作用

B.规范作用

C.社会作用 D.引领作用

3.我国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上的不同。A.内容体现 B.实施方式

C.根本任务

D.制定主体

4.教育法律规范一般具有两个特征即()。A.规定性

B.操作性

C.规范性

D.概括性

5.从逻辑结构上看,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

A.行为准则

B.法律后果

C.法律文书

D.法律文件

6.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的不同表现为()。

A.设立目的不同

B.设立依据不同

C.审批程序不同

D.经费来源不同

7.下列属于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是()。

A.申诉权

B.人身权

C.参与教育管理权

D.评价教师权

8.按照我国《教师法》 《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应包括()。

A.学位 B.身体素质

C.籍贯

D.教育教学能力

9.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主观要件,其中过错包括()。

A.失误

B.故意 C.过失

D.损害

10.教育行政诉讼作为诉讼中的法律救济手段,其特点为()。

A.诉权专属

B.原告举证

C.标的确定

D.可以调解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当人类社会物质生产资料极大丰富以后,绝对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平等就可以实现。()

2.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法律是教育政策的基础和灵魂,教育 政策是教育法律的特定表现形式。()

3.教育法的多变性主要是由于教育执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

4.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

5.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在逻辑上是从属关系,教育法是属概念,教育法律规范是种 概念。()

6.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享有参与制定教育法规或计划、听证、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和行政介入等权利。()

7.目前我国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方式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六种,这六种处分方式在所有学校都是适用的。()

8.教育法律责任是实施法律制裁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法律制裁则是实施教育法律责任 的主要方式。()

9.无论是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还是学校的教育保护职责,其产生的方式有法定与指定两种。()

1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教育行政机关既具有上诉权,也具有反诉权。() 《教育政策法规》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A 4.B 5.C 6.A 7.C 8.D 9.A 10.C11.B 12.B 13.D 14.A 15.C 16。D 17.A 18.B 19.C 20.B

二、双选题

1.AD 2.BC 3.BD 4.CD 5.AB 6.AD 7.AB 8.BD 9.BC 10.AC

三、判断题

6.教育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篇六

1、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B、主席令

6、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

7、(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8、(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9.1 B、2007.1.1C、2007.9.11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1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13、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4、凡年满(B)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B、6,7C、7,815、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B、批评教育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6、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17、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

生合法权益。

A、体罚B、体罚、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8、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19、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

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20、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21、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 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22、(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B、普通学校 C、小学

23、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2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C、严重不良行为

2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

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2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27、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低于B、不低于 C、高于

28、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B、医生 C、公务员

29、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A、低于B、不低于 C、高于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A)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100米。

31、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A)

A、可以B、不可以

32、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

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A)

A、应负刑事责任 B、不应负刑事责任

33、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 B、一级C、二级 D、讲师

34、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A)章六十三条。

A、八B、七C、六 D、九

二、简答题

1、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合法吗?

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

2、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

可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应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未征得监护人同意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4、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

应负刑事责任。

5、某中学因为学生李某未能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将他开除,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用什么方法处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是什么?

汉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分哪几个阶段?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哪些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采用什么方法处罚?

(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9、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

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10、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1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7.义务教育扶贫政策试题 篇七

一、30年扶贫开发的政策安排及问题

贵州六盘水作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煤电基地,长期被强调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做贡献,忽视基本利益诉求处于严重“抽血”状态。政策设计寄希望于“通过资源开发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全市4个县(区)中,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3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钟山区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贫困乡镇68个,615个贫困村,足见贫困面广、程度深、返贫效应强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政府组织实施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扶贫实践,有效地促进贫困缓解。总体上看,六盘水扶贫开发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86-1993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第二阶段(1994-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第三阶段(2001-2010年)新世纪扶贫攻坚,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通过一系列扶贫实践,有效缓解贫困、减少贫困人口,实现贫困程度迅速降低。正是凭借国家政策“高势位”,以其理论高度、实践强度、以及多维价值向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国家治理及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然而,深入实地调研发现,基层政府、村委会组织或个人等部分扶贫主体对国家的政策认知、解读、理解不到位,从而具体执行发生走样出现“扶贫扶富”与“越扶越贫”的诡异。在贫困问题深重的基层,扶贫项目被搁置、扶贫资金被截留、扶贫政策被肢解。再加上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而处于监管“盲区”,严重制约深度脱贫与精准推进。

二、六盘水30年扶贫开发的政策绩效与实证测评

1、六盘水实践

经过30年主导型扶贫开发实践,农民人均收入显著增加、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扶贫机制体制建立、政策运用能力逐步提升。

首先、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197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78元,1985年增到230.3元,1993年上升为545元,2000年增至1313元。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22元,高出全省农村居民收入136元。其次,贫困人口显著减少。1978年,贫困乡185个占全市256个乡的72%。“八七”扶贫攻坚实施7年,由128.2万贫困人口减少至27.04万。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38.3%下降到2015年的14.95%,共减少贫困人口55.99万人。再次、扶贫机制逐步完善。在市、县、乡镇都专门成立扶贫开发工作机构,从形式到内容建立行政首长责任制,制定扶贫规划、建立党建扶贫、金融扶贫和定点扶贫。强化对口支援帮扶与中央机关、科研院所定点帮扶工作,扶贫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产业、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2、实证测评

(1)贫困及反贫效果。30年扶贫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要在2020年取得“扶贫攻坚”的彻底胜利,并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反贫困依然是摆在穷人面前最艰难的现实问题。尽管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但资源价值与经济效益错位、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指数较高。表2所示,经过扶贫攻坚2014年六盘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791元,但全市仍有贫困人口50.99万占全省比重8.2%,暗含扶贫任务艰巨。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贵州省统计公报数据计算整理,贫困深度指数公式为: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发生率×(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贫困线);2010年、2012年、2014年贫困线分别以1196、2300和2736元为基准,把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人口统计为贫困人口。

表2数据显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3.9%上升为19.55%,高于全省1.55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贫困发生率7.2%的两倍。而贫困深度指数由-0.27939降至-0.28975,降幅10.36%;贵州省则由-0.23025降至-0.39914,降幅16.89%。全国由-0.27174降至-0.24910,降幅达18.83%。贫困深度指数大幅降低,折射射出贫困问题异常深重。

(2)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协调度。大规模工业布局形成的随矿建居模式,导致工业化超前与城镇化滞后同步趋向性偏离。根据1975年H.钱纳里和M.塞奎因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模型,判定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按照国际上以1.4-1.5为合理水平测算,六盘水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协调性较差。详见表3

从表3数据显示,2007年六盘水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度为0.3845,不仅低于全省0.6522,更低于全国0.9702。即便到了2014年,协调度由2011年的0.6059上升为0.8180,依然低于全省0.9618与全国的1.2857。区域工业化超前城镇化严重滞后发展,计划体制下的户籍制排斥农民进城限制其自由流动;市场经济中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社会保障缺位,同样阻碍农民市民化进程,使其过着“工作在城镇、生活在农村”的迁徙式生活。不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城镇化”与城镇的“人”化问题,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就没法实现。

(3)社会事业发展及水平。201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024.73亿元占全省比重11%,第二产业总产值567.08亿元占全省14.74%;生产原煤7121.68万吨,煤炭开采与洗选产值占全省676.28亿元的44.25%;发电量364.82亿千瓦时占全省21.7%。

作为贵州经济大市和工业强市,社会事业滞后经济发展反贫动力严重不足。地方院校2所,仅占全省4.08%;在校生10220人仅占全省2.21%。地方院校规模小数量少、办学层次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服务功能弱化早已构成区域发展“短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六盘水市每10万人中,7002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仅占全省、全国的96.15%和49.95%;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仅占全省、全国的比重为79.45%和47.08%。可见,人力资源短缺创新乏力,引智势成为脱贫开发的重要问题。医疗卫生方面,2012年该市医院164家占全省7.42%,卫生院床位9762张占全省比重7.53%。除卫生技术人员占全省8.75%与人口占比8.21%基本匹配外,其他主要指标均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与工业经济高贡献度异质性突显,深刻地折射出区域发展协调性较差。

(4)资源利税抽走导致贫困。作为国家煤电基地,长期实施煤炭产品国家统一售价,而且低于成本价售卖维持运转。1965-1994年六盘水市的统配煤矿(含地方煤矿)、水城钢铁公司、水城水泥厂、盘江化工厂以及水城发电厂等主要资源型企业上缴国家税收总额135345.42万元。在1994年“税费制”改革前,资源型企业所获利益绝大部分上缴国家,地方几乎没有任何提留。1992年以前没有收取资源税,到1994年全市共征收资源税2857.3万元。即便资源税改实施从量计征,也难从根本上弥补地方财政损失。

研究发现,煤炭售价多次调整贵州调幅一直低于全国。1979年,全国煤炭出厂均价调增至5元/吨,贵州仅1.69元/吨;1990年,全国调增至8元/吨时,贵州仅7.40元/吨。30年来,贵州煤炭产品平均售价以3.43%幅度递增,低于全国煤炭售价平均提价幅度和原煤成本上升幅度,煤炭企业越亏越多。1995—2005的10年,煤炭资源税没有任何调整;直到2005年才将煤炭出厂价统一调增至2.5元/吨。从2006-2010年征收资源税75237万元,仅占全市税收的10.82%;煤炭行业税费收入190324万元,仅占全市总税收1049146万元的18.14%。

资料来源:根据2008-2014年中国、贵州及六盘水统计年鉴综合计算而得

2014年,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6791元。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83.61%,而社会救助和补贴159元、惠农补贴50元比上年增长-37.5%,政策性生活补贴仅56元。可见,财政税收有限、专项补贴较少、转移支付过低折射出开发式扶贫诸多问题尚未解决,资源开发并未实现脱贫致富。

三、精准扶贫下实施反贫战略调整与贫困治理转型

当下中国,贫困农民已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贫困,反贫战略调整与贫困治理转型,对农民“还权赋能”增强发展能力实施精准扶贫当是长久之策而不是权宜之计。因此,可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1、脱贫转向贫困治理

开发式扶贫中工程性减贫负效应突显,而过于注重资源开发忽视利益补偿与农民被严重工业化。同等的发展机会,富人、能人以及村官等强势群体容易把握,弱势的农民很难从中受益存在被挤出的问题。单纯依靠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制和主导型扶贫开发可能并不足够,甚至在某些条件下会适得其反。需要积极转变思路和创新思维实现由脱贫向治理贫困转化,从管制型国家转变为治理型国家。

第一、治理理念上,政府主导下扶贫工作注重管理,强调主客体之分,即政府主导穷人被主导;而“治理”消除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同治理。第二、治理主体上,从民间慈善帮扶转为政府救助,强化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贫困群体一道共同参与。第三、治理方式上,由救助式、开发式扶贫转向参与式、开放式扶贫转化。在开放式扶贫中注重贫困者的能力获得,由被动反贫困走向主动反贫困。第四、治理目标上,由强调改善穷人的经济条件到贫困者发展能力提升,以及可行能力获得并消除社会排斥。

2、反贫困的战略调整

很长一段时间,鉴于扶贫工作不容易出政绩,导致部分人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扶贫资金与项目安排缺乏有效监管,富民项目被搁置、扶贫对象瞄准错位、扶贫资金被挪用抑或被截留的诡异。深度扶贫中,由开发式扶贫向开放式扶贫转变,需强化政策落实和责任追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施行改变传统的扶贫模式。

创新扶贫机制体制,注重制度落地生根可采取以下策略规避政策减贫“水落船低”现象发生。第一,强化政府服务与经营政策的能力提升。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发展权、处理权和裁量权。深化扶贫开发的机制体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延长生态产业链促进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第二、强化贫困者的可行能力获得。扶贫从数量到质量、由速度到效益、由规模到品牌的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亟需增强贫困者反贫能力提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生态产业链与产业生态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第三、强化反贫制度化、法制化进程。确保扶贫政策稳定性和延续性,规避人事更迭“人亡政息”现象发生。

2、贫困治理转型

脱贫攻坚阶段,贫困特征、类型和性质正发生“历史性转变”。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由各部门、行业分散帮扶转向集中帮扶,由“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由政府主导扶贫转向政府、社会以及产业协同推进。因此,亟需从三方面实施反贫战略调整,强化贫困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

第一、从外部性政策规划向机制体制建设转化。针对矿区贫困、阶层贫困和制度贫困强化反贫制度供给,通过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共轭协整,确保穷人的基本利益不受损。第二、从政策供给向制度创新转化。强化扶贫制度性转型,政策供给务必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对症下药精准、产业扶贫精准、靶向瞄准精准,真正治穷病、拔穷根啃掉“硬骨头”。第三、由开发式扶贫向开放式扶贫转变。注重政府、市场、物资、技术以及居民参与,以开发带开放、以开放促开发,在开放与扶贫辩证统一中发挥社会、产业和政府的多元组合力量进行贫困治理。

四、结语

农村贫困作为一个成长发育型的现实问题,扶贫攻坚亟需国家及时做出反贫战略调整促进贫困治理转型。减贫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治理及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开发顶层设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与贫困治理实践。吃透文件精神大胆创新,可从从宏观审视贫困规律与演化逻辑,再从微观层面展开政策聚类、问题识别等综合性研究,创新扶贫机制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期待着学界、政界以及社会各界与百姓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世银.西部大开发新选择:从政策倾斜到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朝明.社会资本视角下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研究:基于典型社区与村庄的调查数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范铂乃,龙海波,王光华著.西部大开发政策绩效评估与调整策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张瑞才.区域扶贫中的观念更新和政策创新[N].光明日报,2015-9-30.

[6]李浩荣.资源型矿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2).

[7]六盘水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六盘水市志·煤炭工业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8.用好扶贫政策的“真金白银” 篇八

“扶贫就首先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从而过上好日子。”巴中市委书记冯键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为了改善当地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从2011年开始,巴中市就计划投入高达700亿元实施“巴山新居”工程,希望用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

“巴中市因病致贫的大概占到了67%,我对为什么因病致贫的在这里占到了这么大的比例进行了深入调研。这里居民的土坯房低矮潮湿、不通风,还有当地不露财气的风俗习惯导致家家户户窗子开得非常小。”冯键解释说,由于环境原因,风湿病、关节炎、心脏病成为了主要的疾病。“另外,从前饮用水不安全,厕所卫生环境较差,生活习惯不好,引发了一系列的心肺疾病。”

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卫生条件才能从源头减少因病致贫。“首先让农民住上好房子,才能让他过上好日子。我们从2011年就开展了覆盖全市的‘巴山新居建设工程。今年以来,利用财政专项资金、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多方资本,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冯键说。

如今几年过去,同样是曾以贫困出名的枇杷村,早已变了模样。一幢幢联排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房前屋后丝瓜满架、葱青茄紫,山野田间药材森森、果树葱茏。“而住进这上下两层的新居,我们每户老百姓只花了5万元。”村支书杨斌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据杨斌介绍,在当地一套新房加装修一般在15万元左右,而这对贫困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群众即使有政府解决部分补助资金也无力建新房。但“巴山新居”工程给农户一般可提供10万元左右拆旧补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建房资金压力。很多群众在兑现拆旧奖补政策后只需再交5-6万元就能住上已装修好的一楼一底的新居,少数农户甚至在将旧房换新居后政府还要倒给补助。

要完成这样的“巴山新居”,对于财政收入窘迫的巴中市来说,已不仅是用“基础差、底子薄、问题多”能够概括。

据巴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人员介绍,2015年巴中市的公共财政收入仅39亿元,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18.2万人需要移民搬迁,加上与贫困户1:1的随迁户,搬迁总人数将高达30多万人。而政策要求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人均贷款不得超过1万元。

解决新居建设的资金问题,始终是巴中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

释放政策红利

2016年3月1日,一场谈判在成都高新国际广场拉开序幕,作为交易双方巴中市与成都高新区就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达成协议,最终双方确定每亩交易价格为29.5万元。总金额达13.28亿元,成为全国第一起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结余挂钩指标的案例。

“这笔钱除了部分将用于复垦贫困村长期闲置、低效利用的农村宅基地外,将全部投入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为此我们已经制定了土地增减挂钩奖补政策,对拆旧的房屋及附属设施、院坝都确定了较高的补助标准,其他地上附着物参照征收土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助。”巴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纪检组长张孝宗向《财经国家周刊》介绍:“我们还将利用巴山新居这一平台支持当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扩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产业+生态乡村旅游的大农业格局,提速巴中老区脱贫攻坚。”

以指标流转换取资金,财政紧张的巴中市通过下活土地这盘棋,找到了一条“开源”的渠道。

其实早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就出台了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简单说,就是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让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为此,2006年4月,山东、天津、江苏、湖北、四川五省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第一批试点地区。

伴随着该政策的逐步应用,国土资源部也注意到这项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支持城乡联动扶贫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土地计划处工作人员向《财经国家周刊》介绍:“异地扶贫搬迁首先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缺乏显化其价值的途径,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联动,能够显化农村土地的价值,将土地变成资金,返还农村以支持农村建设,对扶贫来说是很有效的手段。”

“也正是在这一政策基础上,使我们有了进一步挖掘其背后扶贫‘含金量的想法。”冯键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为此我们专门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学透吃透,并找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针对这项政策进行沟通、交流,以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针对巴中市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印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四川省巴中市扶贫攻坚意见的函》,制定了“可在省内跨县、市开展增减挂钩”等6条特殊支持政策。

而巴中市也紧紧抓住这一“窗口期”,将增减挂钩政策与当地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紧密融合,落到实处。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巴中市结合巴山新居工程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73个,申请挂钩周转指标3061.95公顷。目前省国土资源厅已批准立项17个项目区,批复挂钩周转指标规模718.54公顷,累计投资36280.17万元,建成22个村民集中居住区、1579套安置房,复垦还耕1971.9亩。

“在实施增减挂钩中我们特别注意搞好拆旧群众的安置,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巴中市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伏曙光介绍,根据群众意愿灵活采取集中安置和货币化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自愿提前拆旧复垦的群众在搬进新居前发放过渡费进行补贴。从严掌握货币化安置,对在外创业经济条件较好、自愿申请货币化安置的群众根据奖补政策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同时在农村集中居住区按货币化安置人数人均预留5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作为他们的安居保障。

在拆旧农户安置中,巴中市也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根据节约的宅基地面积(含房屋、院坝、畜禽养殖圈合、房屋周围林盘地)一般按50元/平方米给予奖励。

巴中市虽然不是第一个享受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惠政策的地区,但却是首批能够落实该政策,将闲置政策资源转化为扶贫资金的地区。这也得益于巴中市政府对政策内涵的深入研究,准确找到了土地政策与扶贫工作的对接点以及结合自身情况的大胆创新和灵活运用。

严守政策红线

随着巴中市相关工作的不断落定,国土资源部也在2016年2月出台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确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均可将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

而在随后的土地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培训班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在执行国土资源扶贫政策时要确保办好事、不出事,经得起群众、历史的检验。”他还警示:“如果出现严重偏差,就会导致对政策的负面舆论,甚至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土地一直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每项政策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都具有利弊的两面性。

因此,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范围扩大虽然极具推广价值,但在实施前还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差异,需结合自身情况,实行“一地一策”,以提高措施在本地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以巴中为例,从管理方面来看,巴中市在交易过程中只负责拆旧复耕,而成都市也只管建新。双方都不能做到全面监管,这就需要四川省严格落实统筹监管的责任。另外,各地政府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有关政策的研究,培养对新政策的敏感性、前瞻意识以及创新、灵活运用政策的能力。

“在推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区域流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的活用政策,不可盲目照搬成功经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土地计划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因为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流转对政策运行环境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很强的统筹规划能力和监督监管能力,还需要清楚认识到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流转所带来的收益因指标流动范围的情况不同而各异。

对此,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土地计划处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方面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总的政策实施细则和落实方法,同时省一级政府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就土地新政出台符合本省实际的操作细则。指标交易的关键点是复耕能否到位,国土资源部针对耕地整理复垦有一系列标准,复耕的土地要经过县、市、省分别验收合格并在全省建立统一台账进行管理。

在推广优惠政策时,应逐步增加节余指标跨区域流转政策的应用对象、拓展流转范围,先试点完善政策运行的法律环境,加强对试点的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按规定严格落实。根据试点的落实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查缺补漏,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放宽政策应用条件,稳健向全国的贫困地区推广。

据了解,下一步巴中市将继续推进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易地流转,并与攀枝花市和成都天府新区开展下一轮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

上一篇:《找月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下一篇: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