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24-10-22

《咬文嚼字》(精选8篇)

1.《咬文嚼字》 篇一

著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19.一股(鼓)作气

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括号中的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是正确的字):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嗦

50.蛛丝蚂(马)迹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下山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100.做(坐)月子

2.《咬文嚼字》 篇二

一、咬文嚼字学“开关”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中会出现部分识图题, 大多是计算机硬件内容的选择题。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我在讲这些内容时, 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电脑, 认识计算机硬件, 认识硬件接口。这个从感性认识入手, 亲身体验装机的过程, 提升了学生的理性认识。

在谈到主机前面板时, 很多学生把说成“开机键”, 而不是“开关键”。一字之差, 说明学生对此按钮的认识还不到位。

说到这个符号, 为什么开关的符号是一个圆加一条竖线?为什么要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开关呢?有什么意义在里面呢?原来, 在物理学上用1代表接通, 0代表断开, 所以在开关符号上就采用了1和0的符号, 表示具有接通和断开两种功能。

另外, 普通电器上有两种开关符号和, 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经过统计和分析, 我得出结论:表示长按此钮电路接通或者断开一次, 常用在手机和M P3开关上;表示按或者拨动此按钮, 电路接通一次, 常用在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和大部分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上。

我进一步给学生解释, 在生活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 此按钮最基本的功能是开机, 却忽略了它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关机。默认情况下, 按住此按钮持续三秒以上时, 系统会自动关闭应用程序, 然后关闭系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机了。什么时候用到这个功能呢?当然这一设计自有它的用处, 当种种原因造成系统死机, 鼠标和键盘锁死无法使用时, 如果直接强制断电关机, 由于此时硬盘内存中可能还存在数据的运算, 瞬间强制断电会对计算机硬件产生危害。为了避免损坏硬件, 我们就可以按住开关机按钮不松开, 计算机就会按步骤关闭, 对计算机本身也是一种保护。由此看来, 搞清这个问题, 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开关机按钮设计的独特之处。

二、咬文嚼字读“粘贴”

“粘贴”在计算机使用中是一个常用操作, 在这里“粘”应该读作什么呢, 您知道吗?是zhān还是n ián?很多老师甚至一些知名人士都把“粘贴”的“粘”错读为nián了。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读这个词的时候也发音不一, 常常问到底读作什么。为了给学生一个明确答复, 也为了考证这个字的读法, 我查阅了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

996页, 粘nián (1) 同“黏”。 (2) (nián) 姓。

996页, 黏nián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液|~米|胶水很~。

1710页, 粘zhān (1) 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麦芽糖~在一块儿了。 (2) 用黏的东西使物件连接起来:~信封。

计算机操作中的“粘贴”, 是将临时存储在内存剪贴板中的数据正式存储到某容器中。如文本粘贴到文档中, 文件粘贴到文件夹中。显然这些动作和词典中的描述是相似操作。由此我们可以肯定, 在计算机技术中“粘贴”的“粘”应读作z hān。在将以上论据向学生展示后, 学生们牢固地记住了这个字的发音, 同时也很有感触, 学习必须深入研究才能有所收获。

三、咬文嚼字识“病毒”

有人说能删除计算机中重要文件的程序就是计算机病毒, 也有人说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都是计算机病毒。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完全对, 都没有准确地描述出病毒的特征。

对第一个说法而言, 计算机中很多操作或者命令都可以删除计算机的文件, 如最简单的del、format命令, 它们被我们广泛地使用着, 而它们是我们的伙伴, 不是计算机病毒;对第二个说法来讲, 有时候由于误操作我们可能打开了一些错误的程序或者运行了过大的程序, 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我们使用计算机, 但是这也不能称作计算机病毒。

那么什么样的程序才可以称的上计算机病毒呢?1994年2月, 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其中第二十八条指出:“计算机病毒, 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 影响计算机使用, 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下面我们针对这个定义, 咬文嚼字地分析一番, 看看这样我们对计算机病毒能了解些什么知识。

1.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

对这个定语部分咬文嚼字, 说明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人为的, 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 计算机病毒不会凭空产生, 多数病毒可以找到其作者信息和产地信息, 虽然找起来会很有一些难度。

2.“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 影响计算机使用, 并能自我复制的”。

我们继续咬文嚼字, 把这部分说一说。 (1) 影响使用。病毒破坏行为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病毒制作者的主观愿望和他所具有的技术能量。常见的影响有占用内存、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破坏或删除计算机原有的正常文件等。 (2) 能“繁殖”。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地有意或者无意制造出来的, 正因为计算机病毒能自我复制, 才造成了一些病毒一旦扩散出来连当初的编制者自己都无法控制。

3.“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3.“咬文嚼字”六十年 篇三

唐老师始终写得很慢、很艰难。他说过自己写文章是“一句一句地磨,进展甚慢”;他说过有时为了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四、五次,七、八次地,重写过;他说过每写一篇长些的论文,就像生了一场病那样消耗体力。在晚年的一篇短文里,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这个人时间概念很淡薄,早晨起来,便坐到桌子边,开始‘爬格子’,有人叫我吃饭,胡乱吃了一点,又坐到桌子边,继续‘爬格子’。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如此“锲而不舍”(这是唐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六十年,他留下的四百万字实在不是一个大数目。

他为什么会写得这样难?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他曾在《海山论集》的“序”中说到过一个文学研究学者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一再“为任务而执笔”的无奈和尴尬:“几乎每一个题目下面,都可以加上为某某纪念而作的副题;几乎每一篇的遣词用语,都留下了近乎急就章似的匆遽仓促的口气。”——所谓“匆遽仓促”的“急就章”,当然是以他对文字表达悬格极高的尺度来说的。

而贯穿唐先生写作生涯的艰难是语言的“苦闷”。他说过:“一个作家如果在语言运用上从来没有苦闷,从来不曾对语言进行过斗争,我敢断言:他不是一个好作家。”(《作家要锤炼语言》)

他本人则深深地体验过语言的“苦闷”。

在唐先生从事写作的大部分时间里,对文学语言的轻视几乎在中国文学界,特别是在主流文学界酿成风尚。语言被归属于重要性与“内容”不堪并论的“形式”问题,它甚至被视为可以随意借用的外壳,就像衣服那样可以任意地脱来换去。

不能认为时代风尚对唐先生没有影响,事实上,三十年代初在鲁迅影响下开始写作生涯的他,始终较为紧密地追随着文学主潮。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语言是文学的根本问题”的由衷认识。他始终关注着汉语文学语言的纯洁、健康和完善,为此,他写下了《文章修养》和其它许多谈论语言问题的短论、随笔如《杂谈词汇》、《作家要锤炼语言》等。

尚没有材料表明唐先生研究过现代语言学理论,他对语言问题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是出于一个作家的明敏的直感。

一九一三年出生的唐先生在“五四”时期才上小学,但他十分理解“五四”先驱提倡白话文、保卫白话文的激烈态度。八十年代初,他在文章中引用了鲁迅极为激愤的言辞:“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唐先生在引征了这段话之后写道:“这种激愤的心情和语气,恐怕很难为今天的人们所理解了。不过,我们如果回顾一下当时黑暗势力的浓厚,那些白话文反对者居心的毒辣,巧言令色,欺世盗名,用种种手段欺蒙社会舆论的事实,就会觉得鲁迅这样说并不过分。他是亲身经历了这场斗争的。”(《鲁迅日文作品集》序)未曾亲身经历当年“文白之争”的唐先生也始终持守着保卫白话文的鲜明立场,他同样是把白话作为反封建、反传统的文化铺垫。

当年“五四”先驱选择语言问题作为文学变革的突破口,其思想逻辑是:语言决定着思想方式,既然文言使中国人的思想束缚在旧的感知模式中,那么,为了与现实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方式,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便主张以日常应用语言作为文学语言,同时又主张充分吸收西洋语言细密的结构,以便能传达复杂的思想、曲折的理论。到了唐先生开始写作的三十年代初,“五四”所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而一场又一场涉及文学语言的大讨论(文艺大众化运动和通俗化运动)夹缠着老调重弹的“文言白话”之争正在展开。“五四”以来的“新式白话”受到了全面的攻击。我们会想起瞿秋白的著名“说法”:“不战不和,不人不鬼,不今不古——非驴非马的骡子文学”(《学阀万岁》),想起他的激愤:“中国的汉字已经是十恶不赦的混蛋而野蛮的文字了。”(《大众文艺的问题》),会想起当时得到广泛响应的“把新式白话文艺变成民众的”目标和“建设大众语”的口号。初入文坛的唐先生参与了这些讨论和争论。当然,他不可能是处于论辩中心的人物,以他当时的身份,也不可能站在“大众”、“通俗”这些口号的对立面上。但他仍然发表了一些有特色的意见,例如他认为欧化的句法并不一定是通俗化的对头(《关于欧化》),例如他在赞成通俗化的前提下又主张以“咬文嚼字”求取“语言的完善”,他写下了一段后来被不少人引用过的话:

我以为一个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的文章,在写与读的时候,应该仔细、审慎,而咬文嚼字恰合于这条件。我们要咬出来,嚼出来的,并不是绮丽、浮泛、典雅,而是简炼、明澈、清楚、正确、质朴、切合于事实的文字。(《论咬文嚼字》)

从这段文字中其实解读不出多么精警的意思,而人们所以注意到这段话,是因为唐先生以自己六十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为这平实的表述做了深沉的注解。

写白话文也须“咬”、须“嚼”吗?

当年“五四”白话文学的提倡者不是告诉人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吗?当年最早的一批写作者不是有过“随随便便”(俞平伯:《<冬夜>自序》)的说法,有过“只听凭着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冰心:《文艺丛谈》)的说法吗?不是有过重“真”轻“美”、宁“写”不“做”的偏颇的选择吗?

今天的人们早已对“五四”所实现的文学语言变革的艰难性有了充分的估计,但在“五四”当时,尽管新文学倡导者将语言转换视为文学革命的重要环节,却在重视语言样式(文言还是白话)的同时,也掺入了对语言技巧的轻慢。最早从语言变革入手倡议文学改良的胡适,其实又最轻视文学语言。他说:“因为注重一点在言中的‘物’,故不问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还是文的文字。”(《<尝试集>自序》)在争取白话文学的地位的过程中,胡适不惜以损失白话语言的文学性来求其“真”:“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功夫。”(《文学改良刍议》)与传统文学中雕琢晦涩、虚假矫饰的那一路趣味针锋相对,“五四”新文学倡导者和一些作者曾经以不假修饰的“真”相标榜。

“五四”新文学须完成文学语言的全面转换,以白话——既不同于古代白话小说的“说书”语言,又有别于日常口语的作为文学语言的白话——代替文言,作者们没有多少前人经验可作凭借,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其难度仅仅稍小于以另一种生疏的外民族语言写作。这是多么艰巨的文化艺术工程!其中涉及到复杂的语言理论与语言实践。如日常应用语言与书面文学语言的关系问题,这在世界语言学界至今也还是一个无不承认其重要性却又难以说清的问题。西方理论家索绪尔、瑞恰兹、奥斯汀等人富有启示意义的研究成果中仍存在令人困惑的疑点。又如现代白话所要求的准确、明澈以及它所具有的写作与阅读的便利性是否必须以损失文言固有的诗性意味为代价?在近代西方文学照耀下开始自己创作道路的新文学作者,不可能也并没有完全割断与民族文学传统、包括文言汉语的联系。九十年代的一些学者指责“五四”白话文学倡导者“二元对抗”的思维方式与拒绝古典传统的偏激,却忽视了在新文学发难者的理论倡导与创作者的写作实践(包括发难者的写作实践)之间存在着不短的距离。这距离不尽能归纳于高低之别、深浅之辨,它更显示着思想先驱与写作者之间的正常的差异。在“五四”以后新文学的行进中,写作者对先驱者的发难理论有所偏离、有所超越,其中包括对古典文学精神情调、审美意境以及语言表述特征的承继。唐先生认为:“‘五四’现代文学声势浩大,然而却是十分正常的发展,并不像守旧派所忧虑的那样,将中国古代文化冲洗净尽,丝毫不留。……古典作家作品中一切有用的材料,包括仍然保持着生命力的文学语言和艺术表现方法,不仅受到尊重,而且作为民族的优秀遗产,被继承,被吸收,消化生发,融会贯通,成为新的机体的一部分。”(《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当然,我们对这一段话的理解可以有很大的伸缩性。事实上,就古代文学语言在现代作家手中的“融会贯通”来说,确实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人挑剔之处。可以说,所有有成就的现代作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过矛盾和困惑。按照欧内斯特·卡西尔的说法,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独立的符号形式,一种把世界结为一体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它的活动。”(《人论》)白话与文言同为汉民族书面语言,又分别标示着两个不同的表述系统,它们有不同的思想方式与人生方式作底垫,当固有的语言编码方式被新的语言秩序所代替,它们之间的“融会贯通”恐非一代人的努力所能完成。

在“五四”以来的近八十年里,有一些中国作家为充分实现白话的表现力付出了呕心沥血的努力,唐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咬文嚼字”成为他毕生背负的命运。

正如唐先生所说,语言的“苦闷”是任何一个“好作家”都体验过的。由于人类各民族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时时会被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矛盾所困扰。而每一个“好作家”的“苦闷”又包含着具体的内容。

作为“五四”白话文学的拥护者和捍卫者,唐先生相信语言作为表达手段的清晰性和准确性。他曾在文章中引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简截见解:“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是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作家要锤炼语言》)这段话曾经在中国广为流传,用这清晰的道理指导青年写作的前辈作家也不仅唐先生一位,而唐先生则不但对存在着这“唯一”的句子与词深信不疑,而且当真时时殚精竭虑地寻找着这“唯一”的一个。

这“唯一”目标的确立会使我们想起中国人视为绝美境界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此恰到好处的尺度实在太难把握了。在将思想形诸文字的过程中,唐先生苦思冥索,惨淡经营,古人所说“一名之立,旬日踟蹰”的情况在他是很多的。他不满意习见成语的描述效果,他又一向反对使用生僻的词语,他更不能容忍语言的“贫乏而苍白”,他希望通过常见词语的组合实现生动鲜明的表述。他厌恶“长着疙瘩的文字”,他要求自己能“将头绪纷繁的事实用简炼的几笔表达出来”,竭力使每个词语都尽可能地发挥功能。“简炼、明澈、清楚、正确、质朴,切合于事实”,这几条说来容易其实很难做到,唐先生给自己设定的是极高的语言表达的指标。然而,如果仅只设立这一个指标,他还不至于那么难、那么累,使唐先生充分体验到表达困难的还有更进一层的原因:作为“五四”白话文学的拥护者与继承者,他重视语言表达的清晰、缜密和准确,同时,他自幼所受的教育又使他不能舍弃中国传统书面语言方式所固有的呈现性、隐喻性和音乐性。

唐先生开始发表文字时只有二十岁,而他的学生生活在十六岁时就已经结束了。就在青少年时代艰难困苦的学习生涯中,他其实已经具备了一个旧式中国文人所需要拥有的一切:文学修养、文字功力以及世代相传的情调、情趣、情味。

他进小学是“五四”的第二年(一九二○),中国以“文”为唯一学问的传统并未因时代的转换而消泯,“那时对于文化的概念,尤其在乡间,似乎很笼统,只要能做文章就行。”如同旧时中国孩子学习书面语言都是从“对仗”开始,他最初的课本是骈四俪六的《秋水轩尺牍》。旋律起伏、音调铿锵的骈文曾使他沉浸在听觉的美感中,而明清以来的写意画又诱发了他视觉的美感。他还曾在好些年里醉心于搜读《国粹丛书》和《南社丛刻》,宋明遗民的故国之悲与南社诗人的歌哭深深契入他的精神世界。他博涉群书,雅擅诗词。他学过画,学过金石。他写得一手好字,行书、篆书都有相当的功力。然而时代的巨大的力量却使他“和旧文学绝了缘”。

“和旧文学绝了缘”而与新文学“结了缘”,唐先生并没有舍弃对古典词语美的依恋,他还希望以白话传达文言固有的“气”:“中国古典散文有一派重视文气,……很重视行文的气势:高低疾徐,抑扬顿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究散文的格调和旋律,这些可以通过句子的长短、字句的骈散、虚词的变化、标点的运用体现出来。”(《我与杂文》)从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言笔意的保留。他精心设置句法,避免连词的泛滥。他讲对仗,注意语音的节奏与和谐,锻造出精粹凝炼而又含蓄蕴藉的文句。他终生不懈地为扩大白话文表现的可能性,提升白话文的美感价值而竭尽心力。

“咬文嚼字”六十年,唐先生是中国现代为白话文学语言付出最多艰辛的作家之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有情人——对文字有感情、有兴趣、有决心的人”(《博士卖驴》)。

4.咬文嚼字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分析掌握评价文章观点,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2、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养成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观点的质疑分析,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掌握评价文章观点;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观点的质疑分析,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

一、导读

作者: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可以说,朱光潜先生是一个脚踏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集》的一篇文艺论文——《咬文嚼字》。

题解:“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那么,在本文咬文嚼字是不是这个一般的意思呢? 朱光潜先生给咬文嚼字赋予了什么样的新含义?

咬文嚼字在本文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何谓谨严——谨慎、严密。治学谨严

论点: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1—5段)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

第一层(1、2段):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第二层(3、4段):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第三层(第5 段):字眼不同,意境不同。第二部分(6—7段)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

正面(6段):用联想义,点铁成金

反面(7段):套语滥调,毫无新意 结语(8段)目标、要求、方法。

二、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5段)并思考问题

1、第一个示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

2、第二个示例: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3、第三个示例: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三、解答思考题,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5段)。

作者为了说明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并没有进行纯理论的说教,而是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本文议论多用例证法,作者举例子就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分析例子就是分析作者的观点。

现在我们分层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分析那一例子,他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观点?

(一)分析第一层(1、2段):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1、第一个示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 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你有什么启示?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强度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反讽意指“你不是个好小子。”。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句式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在赞美是不适宜。看来要慎用字词。启示:不同的情感要用不同的句式。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家,用词还斟酌很久,甚至有些地方用的不妥。何况我们呢?因而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一定要咬文嚼字,有一字都不可以放松的谨严。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第二个实例,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金代文学家王若虚把“三石”去掉,简洁多了,但却比原文少了韵味。原文把射虎者发现“虎”的紧张情绪、勇悍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并不是字数越少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是简笔还是繁笔,要“各得其宜,各得其妙”。

其实这里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李广所看到的是石?是虎?(1)朱光潜说史记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试想如果李广知道是石头,或前文出现石这一字,就不再有惊讶之意味。先前见“虎“后知为“石”方能形成一个较为强烈的反差。

(2)李广为何先前能“中石没镞”而后“终不能复入石矣。想象李广发现“虎”之时的思想及心理――紧张、害怕,这紧张情绪加上他勇悍的性格,才会有集全力于一箭“中石没镞”的情形。

你会怎么写(改)?

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文字的好坏,主要是意味、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所以用简用繁,需要我们斟酌。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作文修改——推敲文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诗,看是“推”好,还是“敲”好。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世人与朱光潜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韩愈代替贾岛定“敲”字,历来传为美谈。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以动写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而这首诗写李凝隐居处的荒寂清幽,“推”固然显得卤莽一点,而“敲”就显得拘礼些。所以选“推”“敲”,重要的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和全诗调和的。不同的字眼,要不同的情境相协调。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所以我们在阅读中推敲语言,其实是推敲思想感情,而写作中推敲语言是使感情更清楚、透彻。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2、与前面示例比较,此示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

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小结:

第一部分(1—5段)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全文线索)第一层(1、2段):郭沫若改台词。(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第二层(3、4段):史记—王若虚。(字数不同,意味不同)第三层(第 5段):韩贾 “推敲”(字眼不同,意境不同)分析归纳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既有举事例,又有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学术启示: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五、分析第二部分(6、7自然段):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正面(6段):苏轼《惠山烹小龙团》(善用联想,点铁成金)

反面(7段):古人作诗文的套板效应(套板效应,陈词滥调)

(一)正面(6段):善用联想,点铁成金

1、第四个示例,《惠山烹小龙团》诗句的分析。作者想说明什么?

联想的意义比直指的意义更意韵丰富,更适合文学的语言。“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是固定的,偏于类型,易用;而联想的意义,随时变化,不宜捉摸,是游离的,是偏于个性的,难用,但却可以使意韵丰富。

2、合情合理的想象——读“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含混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用书上的词语)这就是——点铁成金。

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我们在平时应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要从字词上咬文嚼字,达到最佳。

(二)反面(7段):套板效应,陈词滥调

1、第五个示例,套语的示例。有哪些例子?作者想说明什么?

作诗文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联想意义如果进入习惯,就回让你只想起一些套语滥调,而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最后就会形成“套板反应”,与艺术无缘。

2、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

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3、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六、结语:

到现在我们就只剩下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小节。同时思考这一小节起什么作用,又有哪些内容?

明确:这一小节是总结作用。让读者再次明白

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留心玩索,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七、拓展

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咬文嚼字一下。首先在阅读方面: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

1、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总结: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描绘了春过江南后的效果――绿满江南。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宋祁 《玉楼春》

总结:一“闹”字表现出两个字

(1)“声”,闹字使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的生动景象。

(2)“生”,“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总结:“入海流”这一倒装有一股强劲的力量,“流”字发音舒缓绵长,放在句末,可以想象黄河宽广辽远、浩荡千里的形态;用“入海流”主要是表述对象――黄河的缘故,理解黄河的宽广辽远、奔腾咆哮的气势。

(二)一次,欧阳修和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你认为下面哪种表述较好。

1、逸马杀犬于道。

2、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注(1)逸:马脱缰奔跑。(2)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总结:

1、视点不同,(1)以马为主角,(2)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其次在写作方面(作业二)

八、作业:

一、思考题

1、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不少于3条)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2条)

二、语言应用

请根据特定的情境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意思。(扩句)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5.咬文嚼字教案 篇五

新教材说明指出:“阅读训练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正是依据这个要求确定的。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精品,纵横古今,囊括中外。课本编者独具匠心精选了许多美文精品,特别是现当代的一些学者文人的作品。如钱钟书、余秋雨、汪曾祺、朱光潜等。面对这些熠熠发光的篇章,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强调从某一个侧面进行分析,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方可谈得上借鉴吸收。当然我们借鉴吸收的是其中的精华,借鉴吸收的是有用的东西。而《咬文嚼字》本身了具有这种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古人炼字的好例子,大家能举上几个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这些炼字的做法,似乎显得有点咬文嚼字,但实际上却调整了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正阐明了这一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

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仔细分析原作,可设计表格帮助学生分析。

参考表格如下:

例子 分析 说明的道理 文章主旨

品味评价: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还可以采用复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做出评价。

借鉴吸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召开专题讨论会,研讨学习了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后你得到了什么或应吸收借鉴哪些。如从材料方面,可以领会借鉴材料的重要,更领悟到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观点方面,注意领会观点和材料的完美统一。也可以研讨这些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为了检验学生借鉴吸收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练习来强化。如:

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析。除此之外,低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A.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B.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A.僧推月下门。

B.僧敲月下门。

A.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A.红杏枝头春意浓。

B.红杏枝头春意闹。

2.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6.书道――咬文嚼字 篇六

书道――咬文嚼字

山东肥城市仪阳中学 张彩云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直觉得这句词很有味道。触摸书页上这唯美的文字,似乎尝到了别离的伤感与刻骨的思念。不知怎的,总是对文字有种莫名的热爱,以至于那么喜欢“咬文嚼字”。

此处的“咬文嚼字”并非指原意,而是另有解释。婴孩是最喜欢“咬”的,对身边一切事物总想好奇地尝尝是什么味道,“咬”便成了婴孩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书是神圣的,热爱读书的人都谦虚得像孩子。所以对于书中内容,自然也要“咬嚼”一番,以品出味道。慢慢地,也就对文字敏感起来。

小时候常读童话,只是喜欢那似梦似幻的纯真世界而已,对于文字似乎并无感觉。如今已到了豆蔻年华,读书也不再那么挑剔,开始“通吃”。也许是青春期的少女心思细腻吧,一个个原本没有生命的文字,都似在如水光华中浸过,透着或浓或淡的情,诉着亦假亦真的事。那种特别的感受宛若山间氤氲、袅袅的青烟,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受的,但我觉得这最初的触动来自古典文学。我一直对中国风的东西没有抵抗力,像青花、折扇、书法、古风插画等,自然也不放过这些。“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当初只觉得这些文字真的好美,有种说不出的意味,就像遗落在梦境中的水墨画,只觉得缥缈虚幻,就是无法记起那画的细节。后来才读懂,《国殇》是追悼战死英魂的,《诉衷情》是抒发幽怨情怀的,《沉醉东风・秋景》是渲染萧瑟秋景的。细细研究一下,便觉得这些文字已不仅只是缥缈虚幻的美了,它们的背后似乎系着无数个结,每个结都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

网络中有不少人为自己贴上“文字控”的标签,我想这文字控,也必是对文字十分敏感的吧。虽说有人只是一味矫情,用文字来赚取别人的关注,但也有人真的懂文字。很多人都会这样,在读过很多书之后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文字,然后便用文字随性记录起生活来。在他们眼里,用文字演绎生活或许更淋漓尽致,或许更含蓄委婉。但不论什么样的格调,敏感的人总会读懂文字后的心。在他们笔下,文字是心魂的载体。我想,也许我也跟他们一样,读书时“咬文嚼字”,总想把文字看透,然后一发不可收地爱上文字,依赖文字。

我也算是有点儿“文才”的,几次作品获奖也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但是每次写文章总会对着电脑纠结半天该怎么写。按理说,我应该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助才对啊,可我冥思苦想好不容易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就开始狂按删除键了。我觉得,写文章真的是严肃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惜墨如金”也是一种对文字的态度。文字即灵魂,如果不对作品严肃,哪里会有瑰丽作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我自然还没有要“推动人类思想文明进步”的伟大,但我也不能让笔下的文字成为空虚的尸骸或是虚伪的皮囊。当初读《爱的教育》,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在耳边的温声细语,如果不是严肃对待自己的作品,把心中的爱与温暖都融进去,哪里能写出这样朴素却又暖心的文字?后来读过更多经典,细嚼文学精华,揣摩作者用心,我明白了――文字是要认真对待,并要用心去体悟的`……

现在长大了,竟越来越懒了,许久没有嗅过书香,颇怀念那股味道。不过也并不寂寞,我在网上订阅了《读者》《读经典》等杂志,定期发到电子邮箱,忙里偷闲就去看一下,听着那些知名不知名的作者不紧不慢地为我讲出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读着这些文字有时会忘记时间,捏着水杯的左手僵在半空,右手食指滑动着鼠标滚轮,酸涩的眼睛盯着屏幕也不觉得累,只为看着一场场不知是喜剧还是悲剧抑或是闹剧的上演,直至落幕。其间不免唏嘘感叹:真是江山如画人生如梦!有时候想想,对文字太敏感也许并不好,太容易被作者的情绪感染,疯疯傻傻地对着一堆文字变换表情,为这些文字所触动,它们的身上承载了多少情愫啊!

其实,我理解的“读书”不只局限于书本,只要有文字,我觉得就可称之为“书”。有时候,我喜欢研究歌词,毕竟歌词也要和谐押韵的,在我看来它们跟诗差不多。很多歌词真的很美,例如《李清照》中的“独自泛轻舟/雨疏风骤添新愁/浓睡不消那残酒/有多少事欲说还休”,这一句就蛮有意味的,把《如梦令》雕饰一番,便幻化出这一番朦胧哀愁的意境来。例如《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中的“也许受过伤/才会试着学习体谅/在挑剔之中成长/谁都一样”,我受挫时最喜欢听了。谁都有权利去爱,谁都可以拥有信仰――这是它告诉我的。闲暇时喜欢浸在歌声中,感受细腻的情怀与唯美的文字流泻在五线谱上,似水墨交融,颇有韵味。所谓的“爱屋及乌”大概就是如此了吧。我热爱读书,热爱文字,同时也热爱与文字有关的东西,对歌词都要“咬文嚼字”。

想想“咬文嚼字”也没什么不好的。书读得多了,自然入情入境与作者共鸣,也就爱上了那些文字。我想如果有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就沏一杯清茶,倚在榻上捧一本书来“咬文嚼字”吧,学一学古代士大夫的儒雅风范。茶香、书香、墨香、雨香,烟云般聚散,空灵飘逸,迷醉心扉……

7.《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 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 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以追求艺术的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 我首先抓住议论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观点, 理清论证思路;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中的实例, 品味妙语佳句, 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精神, 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我们知道, 教育不是管束人, 而是发展人;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 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所以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 是学习的核心。

教学中, 我便尽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比如在分析论证思路时, 与学生的日常写作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课文学习后, 通过实践运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最后引导学生谈学习文本后得到的启示等。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

4.培养学生在阅读或写作时要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某学校有两个食堂。大食堂为学生食堂, 小食堂为老师食堂。由于小食堂供应小炒, 所以学生们周末便到小食堂打牙祭, 常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为此, 小食堂门口便贴出一告示, 内容如下:经研究决定, 本食堂专卖老师, 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 兼卖学生。但先卖老师, 卖完老师, 再卖学生, 卖完为止。

同学们为什么笑?原来小食堂成了“人贩子”, 这就是语言的歧义现象, 那么这则笑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遣词造句要字斟句酌, 要咬文嚼字。

二.文体知识简介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 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 行文自由 , 语言精辟 , 议论形象。

关于作者及文中的字词请同学们课下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识记。

三.解题, 整体感知

1.“咬文嚼字”一词通常怎么理解?

生:通常含有贬义,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形容卖弄才学;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结合课文的预习, 看看标题“咬文嚼字”在本文中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生:但是在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可见文中作者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就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加以锤炼。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中心观点的。

四.阅读课文, 具体赏析

(一) 快速浏览课文,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用的例子。

生概括归纳:

主要例子有: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写诗、柳腰桃面类

(二) 接下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以上事例论证中心观点的。 (或:这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1.先品读前三个实例

首先来比较郭老改字“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与“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表达效果, 生作答后再看 书本作者 的分析 (师读) , 生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跟情感有关。

再看书上李广射虎的三段文字, 同是李广射虎的故事, 第一则里有多个“石”字, 你认为哪个写的好, 为什么?

生作答后再看书本作者的分析 (生读) , 读后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

接下来比较韩愈修改的贾岛的诗句:僧推 (敲) 月下门, 韩愈修改后的“敲”字与原诗中的“推”字哪个好?生作答后再看书本作者的分析 (师读) , 生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描绘出想要表现的意境。

问:作者是不是很“随意”地举出了以上三个实例?这三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明确:第一例说明句式不同, 情感不同;第二例说明繁简不同, 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三个实例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因为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 (用书上的话即“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其实更动了文字, 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2.接下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作者首先指出字有两种意义, 即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而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尤其是在诗方面。接下来便列举了苏轼写诗例, 指名同学朗读相关内容。

问:苏轼写诗例说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善用联想意义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的意义。善用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接下来则选取了“柳腰桃面”等例论述了误用联想意义而产生的流弊, 即习惯于用一些陈词滥调, 毫不斟酌的加以使用, 并自鸣得意。也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误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 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以上两节作者主要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怎样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最后一节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文学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小结:有的议论文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接下来具体展开论证, 而本文则先由郭老改字例引出中心论点, 前五节主要论述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6、7两节则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怎样咬文嚼字的道理, 第8节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本文的论证结构清晰, 也比较实用, 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比如之前写的材料加话题作文“有健康的信仰”, 不少同学从正反两面论证要有健康的信仰, 如果能借鉴本文 的写法 , 进一步论 述“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信仰”, 就会使文章的论述更深刻一些。另外, 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子、正反对比论证。同时注意既要举例子, 又要讲道理, 不能没有分析, 避免材料加观点式的写法。

五.运用实践

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 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 学着朱先生的做法, 咬嚼一番, 努力地咬出感情, 嚼出味道来。

1.“……那雪正下得紧”中“紧”字的妙处。

生:“紧”具有双关的意义, 一方面指雪下得大且密, 表现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 另一方面还渲染出事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

2.“一双丹凤眼, 两弯柳叶眉”与“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试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后两句是对王熙凤的形象刻画, 首先从“丹凤眼”与“柳叶眉”可以看出王熙凤的美貌, 多了“三角”与“吊梢”两个词, 让我们不仅读出王熙凤的妩媚与漂亮,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的阴险泼辣与狠毒 (刁钻刻薄厉害) 等形象特点。

3. “前村深 雪里 , 昨夜一 (数) 枝开”, 试比较句中“一”和“数”的不同内涵与意味。

讨论明确 : 这是唐代 齐几《早梅》中的诗句, 用“一”可以突出“早梅”之“早”字, 而用“数”就不算“早”了, 而“一枝”梅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此梅不同寻常, 因此, “一”字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的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

当然, 这里还涉及到“一字之师”的故事 (补充讲解略) 。

小结:每个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都绝非随心而发, 肆口而成, 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而得来的。唐代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顾文炜也有“为求一字稳, 耐得半宵寒”, 由此可见作诗炼句之苦;苦吟诗人贾岛更有“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句子, 极言炼句时间之久, 吟成后喜极而泣的欢悦情景;诗人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 以表明他对这种语言的执着追求, 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正是前辈文人们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才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名篇佳作。那么, 同学们学习本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六.学习本文得到的启示

讨论明确:

1.内容启示

无论读书还是作文, 有时我们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 因为即使像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 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 这说明要想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必须下苦功夫、细工夫。

文字的好坏, 不在繁简;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

锤炼文字不能只在字面上推敲, 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要表达的情感。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 不迷信盲从权威。

2.写法启示

8.咬文嚼字学语文 篇八

一.精读课文、适当讲解,把咬嚼功夫下在课内

所谓咬嚼功夫,首先要“咬”,这种“咬”,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读书。古人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我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做过统计,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解和范读的时间大约是15分钟,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大约是10分钟,其余的20分钟大部分都是在提问和回答问题中度过。也就是说,学生和教材的亲密接触程度非常低,也就没有时间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咀嚼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多留出学生语文阅读的时间,以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1.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对于一些重点的课文,教师自己要熟读,甚至能够背诵。这样在每次教学的时候,就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更是要读出它的韵味、读出它特有的美感,也可以说要读出它的生命意义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这种教师往往使学生终身难忘;学生想到自己的受用,便自然而然感激给他实益的教师。”

2.让学生熟读成诵。对于说理类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说理的语气去朗读,对于叙事抒情的文章要“美读”,也就是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一定要发挥出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通,使学生从中收获良多。如在教学叶圣陶先生《多收了三五斗》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课文第一段:“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犹如一幕电影开场时候的解说,非常的清新、自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字正腔圆、准确到位,更要注意语调的平和。其中的“白腻”、“一漾一漾地”等重点词语,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在下面农民和米行里米商的对话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朗读的训练,要读出农民在米价大跌面前的愤激之情、希望落空后的焦急之情,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句来表现这种感情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几乎用了课堂教学的一半时间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出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感情,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出作者所蕴藏的同情和感慨,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真正魅力。

3.适当加以点拨。感觉到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它,只有经过理解的东西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培养和训练咬嚼功夫的时候,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刻加以点拨,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止是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的时候,我就突出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这里有少年闰土和壮年闰土的对比,有农村少年和城镇大户人家少年的对比,有童年时代的故乡景象和二十年后还乡时故乡景象的对比。作者的感情在这种对比中跌宕起伏,但是由于作者写作功力的高深,能够做到隐忍不发、点到为止,从而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胸有成竹、注重积累,把咬嚼功夫下在平时

咬嚼功夫除了“咬”之外,还要“嚼”。这种嚼就是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在积累中注重消化。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就是老牛吃草。牛总是在吞进大量的草以后,再慢慢咀嚼,因此,前面的准备功夫,也就是积累草料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就要体现出熟记、多背。因为只有有了记忆才会在今后的运用中有再现。

1.消除对背诵的误解。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对背诵有误解,认为背诵就是死读书,因此不愿意花力气背诵,或者有意识识记,到头来书读了不少,但是过目即忘,空虚依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点不同就是记忆的量非常大,因此,背诵功夫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咬嚼的基础。古今渊博的学者,都胸罗万卷,多知多懂,这全由平日孜孜不倦、精研博览而来,而背诵功深,记得牢固,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掌握纯熟,才能随心运用、信手拈来。

2.掌握背诵的方法。学生不愿意下功夫背诵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背诵是一种笨功夫,比较苦,另外还有背诵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感受到背诵带来的乐趣。在课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找一找背诵的秘诀,把枯燥的背诵变成愉快的积累的过程。在学生的共同总结下,我们发现了背诵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实用的有大声朗读法:如《曹刿论战》,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下功夫,通过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印象。首字连缀法:对于一些比较拗口的文章,学生找到它的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然后连缀起来,先背首字,突破全篇。如在背诵《〈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只要背诵“舜傅胶管孙百”六个字,就可以背诵六句话,这样的背诵方法让学生终生难忘。其他的背诵方法还有想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

3.注重平时的训练。唐代李贺曾经把自己想到的一些好句子马上写下来放进锦囊,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先生在自己的床头就有一个笔记本,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马上就记下来。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因此,我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动手、动笔、动脑,把课文中的好词语、好句子、好的段落篇章尽量储存到大脑,储存到自己的笔记本中,达到零存整取、常存常新的效果。这些平时积累下来形成的“弹药库”,在关键时刻就会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成为一篇篇好的文章的灵感源泉。

三.乐写善写、注重实战,把咬嚼功夫用在实践

咬嚼的功夫不光体现在课文的教学中,还体现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写作首先要打腹稿,意在笔先,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好的腹稿几乎就是一篇好的文章。这种创意从哪里来?它是来自平时的积累和训练,来自平时咬嚼带来的营养。

1.要“急就章”。“急就章”就是写作的快手,苏轼曾经描述过这种情景叫:“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也就是说,写诗的时候一定要像捉拿逃犯那样紧张,否则,时间一长就会失去灵感。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带学生进行一些小作文训练。如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请大家给他用语言文字画个像,要能够写出他的独特的一面来。再如放一段音乐,让大家闭上眼睛进行想象,然后说出自己想到了哪些东西。这样简短的口头表达训练要求一般要求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但是一定要出彩,有自己的独特思路,哪怕是一个灵感激发的好句子都是一种成功。

2.生活就是“好文章”。学生要把生活当作创作最好的源泉。我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都尽量围绕学生的生活来安排。比如放寒假的时候,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春节家庭聚会的时候,准备一个口头发言,给家庭全体成员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种形式虽然简单,但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家长纷纷反映这样的形式很好,而且要求自己家庭成员中的其他孩子也能在聚会的时候在大家面前说上一段有条理的话。再比如我要求学生要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名山名水。这些平时熟视无睹的山水实际上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注意观察或者收集资料就会发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咬嚼的功夫的训练是缜密的思维训练,是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语文能力的关键。这种多咬、多嚼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品格的培养。有了这种咬嚼功夫的养成,在表达的时候就能够触类旁通。犹如事先准备了很多的干柴,只要有了火种就能燃起火光;犹如心中有了琴弦,只要有了音乐就能够产生共鸣。

【《咬文嚼字》】推荐阅读:

上一篇:一年级新生美术预备课下一篇:最新市情简介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