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2024-10-29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16篇)

1.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一

1、本节课通过对几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了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而不是物体另外受到的一个力,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对于向心力的来源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就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分析实例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同时让学生明确这里的分析和计算所依据的运动规律—一牛顿运动定律,只是这里的加速度从效果上命名为向心加速度了。

3、关于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的问题,通过分析物体在特殊点(该处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提供向心力,无切向分力)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分析了汽车通过拱桥(凸形桥和凹形桥)顶点(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力、速度、加速度等问题。汽车通过拱桥的运动过程是变速圆周运动,只分析汽车过顶点时的情况(这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在一条直线上,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然后在例题和练习中再扩展分析一般情况下的变速圆周运动的问题,同时提及切向分力和法向分力,以开阔学生视野。

4、例题和练习的选择,我主要是围绕教材上两个示例选择适当的例子,从水平方向的圆周运动(火车转弯类型)和竖直方向的圆周运动(汽车过桥类型)两类问题,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明确向心力的来源问题和处理方法。

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二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学期112~11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并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和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

学具:衣服图片、数字卡片、彩笔、花形卡片。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初步感知

1.师:我姓曾, 你们叫我曾老师吧, 曾老师特别想和你们交朋友, 交朋友握握手。来, 谁愿意和曾老师做朋友? (无序地握手)

2.伺机板书“重复”“遗漏”。

3.师:怎样握手才能不重复, 不遗漏呢?

4.生自由说后, 板书“有序”。

5.师:如何有序地找组合数, 排列数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搭配, 多变的排列。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操作实践

(一) 探究搭配方法

1. 衣服的搭配 (摆一摆)

(1) 师:想来看我们班同学上课的还有数学小天使聪聪和明明。明明今儿一早起来, 便来穿新衣服。我们打开她的衣柜 (衣服学具皮袋) 。哦, 乱七八糟的, 你能把这些服装分成上装和下装吗?

师用课件展示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明明:“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 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生自由说。

师:别急, 请两人合作, 摆一摆衣服学具, 一人摆, 一人记录下来。

(2)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

指名点课件, 学生评价搭配过程的优劣。

(3) 教师伺机在“重复”“遗漏”前板书“不”。生有序地搭配时, 辅以课件演示, 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先定上装 (或下装) , 再分别搭配下装 (或上装) 。同时板书“先定”“再配”。

(4) 师:刚才有同学采用先定上装 (下装) , 再配下装 (上装) 进行有序搭配, 谁还有其他的搭配方案?

引出第二种方案, 并辅以课件演示。

(5) 师:通过交流, 我们发现不管是先定上装, 再配下装, 还是先定下装, 再配上装, 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 只要做到有序搭配, 就能不重复, 不遗漏地把所有穿法都找出来, 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 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

(6) 交流记录方法

(有的用简笔画画出一套一套;有的全用文字叙述;有的用文字记录衣服名, 再连线;有的用简单的图形代表上装和下装, 再连线。)

(1) 教师引导学生以“简单、有序”的标准进行评比, 渗透符号化、优化思想。

(2) 板书搭配衣服的种数

2×3=6 (种)

(7) 你建议明明穿哪一套, 为什么?

当穿法有许多种时, 我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兴趣爱好、出入场合等选择最合适的那种。

2. 早餐的搭配 (连一连)

(1) 师:明明穿上衣服, 去吃早餐啰。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1题, 理解题意。生完成书上这一题后, 课件演示两种搭配方案:定饮料配点心, 定点心配饮料。

(2) 师:现在我们就用连线的方法有序地搭配早餐。

(3) 师: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仅使我们吃得舒服, 还能使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

3. 路线的搭配 (想一想)

师:明明吃饱了, 开始出发啰。

课件出示路线图

(1) 明明经过智慧宫到学校有几种走法?现在我们不摆图片, 也不连线, 动脑想想, 你就能知道结果。

生描述, 课件演示3种走法。

(2) 课件出示, 明明家到智慧宫又开通一条路, 现在有几种走法?

(3) 课件出示, 智慧宫到学校增加一条路, 现在共有几种走法?

(二) 探究排列的方法

1. 数字的排列 (排一排)

(1) 师:明明赶到我们学校, 咦, 聪聪还没来呀?打个电话吧, 7608……, 后面三个数字只记得一个是9、一个是7、一个是3。同学们, 他家电话号码后三个数字可能是怎样排列的? (生自由说) 我们来排排看。

(2) 两人合作:一人排数学卡片, 一人记录在本子上。

(3) “9”“3”“7”磁性卡片贴于黑板上, 指名到黑板上排, 学生交流其排法的优劣。

师继续强化有序思想, 引导学生明白可先定开头, 再配尾数, 尾数部分交换数字, 也可以先定中间或末尾的数字。

(4) 师:数字的排列不同, 电话号码也不同, 任意拨一个7608, 很可能怎样? (打到别人家里了) 在数的王国中, 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 数的大小也不同, 在这6个三位数中, 最大的是谁?最小的是谁?

2. 色彩的排列 (涂一涂)

(1)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6题。 (画外音) 聪聪:对不起, 我来晚了, 我是在给同学们设计奖品呢!我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给每一层花瓣涂上不同的颜色, 一共有几种涂法呢?

师:什么是“每一层花瓣涂上不同的颜色? (理解题意, 课件演示涂一朵花)

师:6人一组秘密商量商量, 你们认为有几种涂法。商量好了, 小组长来领白花。注意, 小组长注意分工哦

(2) 学生涂色后, 有序地排在桌面上。

(3) 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所有的涂法。

(4) 涂得又对又快的那组把6种三色花分别贴在6个本子上。

三、随机取材、深化练习 (机动)

1.选出课堂上爱思考、爱发言、爱合作的同学6名, 上讲台, 在颁奖音乐声中由两个班干颁发贴有三色花的本子, 并一一与获奖学生握手致贺。

2.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看出一共握了多少次手?

四、全课总结, 内化升华

师: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总结全课内容, 完成板书。

1.只有有序地搭配、排列, 才能轻松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而只要先定再配, 就能有序地搭配, 有序地排列。板书“→”。

3.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生活;圆周运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3(S)-0033-2

1 教材教法、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基础上对圆周运动问题的归纳及应用,又是下一章“万有引力与行天”知识和方法的基础。教材包括水平面内,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及离心现象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从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两个方面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此时对圆周运动的问题感觉公式多,处理方法难以驾驭。因此,本节内容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关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圆周运动的方法。

教材在呈现本节内容时,首先讨论火车转弯的问题,但是,学生对火车车轮和铁轨都很陌生,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障礙。此外,学生还不熟悉处理圆周运功问题的方法,很难理解铁轨“内低外高”的真正目的,如果深入分析,又与“生活”背道而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通过视频引入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汽车在水平面转弯问题,然后设置台阶,分析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路面为什么设计成“内低外高”.通过对两个实例的分析后,再迁移到火车转弯问题,学生才能够顺其自然的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同时,对其恰当的进行安全教育,以此提高科学素养,学以致用。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逐步熟悉其应用方法。

(2)能计算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的向心力,计算汽车转弯的安全速度;定性分析火车轨道外轨高于内轨的原因。

b、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汽车和火车转弯的分析,学习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圆周运动的一般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意识。

(2)通过对汽车、火车转弯的分析,讨论影响交通工具行驶速度的因素,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3)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2 教学重点

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

2.3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的模型化处理。

2.4教学过程

(一)引入:转弯时发生侧翻事故的汽车

引导学生思考:发生事故的原因。

(二)水平面内转弯的汽车

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向心力的来源?讨论究竟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的:逐步让学生明白:

1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向心力来自于侧向的静摩擦力。

2 只要是依靠静摩擦力来转弯,就有侧向滑动的危险。因此,转弯时应低速行驶。

(三)倾斜面内水平转弯的汽车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下列问题:

1 汽车转弯时,所经过的路面有什么特点?

2 向心力由谁来提供?朝哪个方向?该怎样表示?

3 讨论车速度过大、过小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保证安全?为什么汽车在高速公路转弯时要限速?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汽车在转弯时如果路面倾斜,可以提高安全程度,比路面水平有更高的可靠性;但速度大了,汽车仍然有侧向滑动的可能性,所以转弯时仍然要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四)火车转弯

图片展示:火车车轮、铁轨的“工”字形结构展示

1、问题引入:如果内外轨道一样高,向心力由什么提供?如果这个力不够,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对火车行驶的速度有没有要求?

2、推导出速度表达式

作图考虑表示什么意思?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讨论车速度过大、过小会怎样?在山区修建铁路时有些什么样的建议?

教学目的:通过探讨让学生掌握向心力只由轮缘与轨道间的相互挤压产生的弹力来提供时,容易发生事故。类比汽车转弯,铁轨在转弯处也设计成“内低外高”,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为了保证安全,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

(五)课堂总结

1 分析圆周运动的方法

(1)把实际的问题进行模型化处理。

(2)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确定由什么力来提供向心力。

(3)选择合适的物理量来表示向心加速度,写出所需要的向心力的表达式。

(4)由提供的向心力与所需要的向心力相等求出相关的物理量,还可以讨论不相等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2 交通安全教育

(六)作业布置:

作业一:调查高速公路弯道处路面的倾斜情况,分析其合理性。

作业二:了解本市轻轨建设情况,分析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结合多媒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展开,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作业设置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不仅在知识和方法上要让学生有收获,还注重贯穿新课程提倡的STS教育、安全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设计 篇四

主备教师:曾光芬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2、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指的是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其核心是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学生已经学过匀速圆周运动及其运动规律,本节课的内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由于它还与天体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知识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圆周运动的性质、规律及向心加速度,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注意圆周运动要考虑向心力。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 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目标解析: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圆周运动的理解不太容易,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发生改变,学生可能不太容易与前几节学习的向心力联系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

求出合力,其中关键是考虑向心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以火车过弯道为例)

观看火车过弯道的影片和火车车轮的结构的系列图片,请学生注意观察铁轨弯道的特点和火车车轮的特殊结构

问题1:请根据你所了解的以及你刚才从图片中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火车的车轮结构如何?轨道结构如何? 设计意图:

轨道将两车轮的轮缘卡在里面。

问题2:如果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应该怎样?需要的向心力有那些力提供?

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弊端分析,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3: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很大,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有什么影响?如何改进才能够使轨道和轮缘不容易损坏呢?

设计意图:再次展示火车转弯时候的图片,提醒学生观察轨道的情况。师生活动: 学生讨论后总结:

1.如果在转弯处使外轨道略高于内轨道,火车受力不是竖直的,而是斜向轨道的内侧。它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成为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2.如果根据转弯半径R和火车行驶速度v适当调整内外轨道的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这样外轨道就不再受轮缘的挤压了。

(二)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高点和最低点)汽车过桥为例 实例分析 展示图片 拱形桥 凸形桥平直桥 以凸形桥为例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问题1:如果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或静止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如何? 如果汽车在拱形桥顶点静止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

问题2:如果汽车在拱形桥上,以某一速度v通过拱形桥的最高点的时候,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并逐步求得桥面所受压力。

分析过程:确定研究对象;分析汽车的受力情况;找圆心;确定F合即F向心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结论。

问题3:根据上式,结合前面的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mg; B.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

问题4:试分析如果汽车的速度不断增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当速度不断增大的时候,压力会不断减小,当达到时,汽车对桥面完全没有压力,汽车“飘离”桥面。

问题5:如果是凹形桥,汽车行驶在最低点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

问题6: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超重和失重现象,那么试利用“超、失重”的观点定性分析汽车在拱形桥最高点,凹形桥的最低点分别处于哪种状态?

强调:汽车做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我们仍使用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原因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对于变速圆周运动同样适用。

例题1长为l0.50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2.0m/s,则此时细杆OA受到()(g取10m/s2)

A.6.0N的拉力

B.6.0N的压力 C.24N的拉力

D.24N的压力

例题 2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0,一根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看做质点),物体以速率v绕圆锥体的轴线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⑴当v1gL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 63gL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2⑵当v

六、【目标检测】

1、火车以半径r= 900 m转弯,火车质量为810kg,轨道宽为l=1.4m,外轨比内轨高h=14cm,为了使铁轨不受轮缘的挤压,火车的速度应为多大?

2、火车在某个弯道按规定运行速度40m/s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压力,若火车在该弯道实际运行速度为3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仅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B.仅外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C.内、外轨对车轮都有侧压力 D.内、外轨对车轮均无侧压力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轨.则其通过最高点时()

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重力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Rg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4、如图所示,质量可以不计的细杆的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能绕光滑的水平轴O转动.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做半径为l的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线速度大小为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不能小于B、v=gl

gl时,小球与细杆之间无弹力作用

gl时,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弹力随v增大而增大 gl时,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弹力随v减小而增大

2C、v大于D、v小于vhh答案:

1、【解析】:m0mgtan,tgsin vgr30m/s

Lrl2、A

3、B、C、D

4、BCD

七、【本课小结】

5.在流体中的运动教学反思 篇五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当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世界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鼓励学生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互助,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习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与生活中许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验的设计上,我努力寻找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学生

又非常感兴趣的例子和实验,在引入课题时,我用电影中的一个片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吹杯子的实验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实验多。

为了防止实验过多造成课堂混乱的局面,我将实验分成几个层次,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根据学生层次的需要,我通过图片提示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设计。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在课堂上充分挖掘生活中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例,并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体现了中考的理念。

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两艘轮船并排同向行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的例子,可以在学生展示两个泡沫相靠近的实验后直接引出,这样可以使知识与应用衔接得更紧密一些。

6.《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篇六

十里堡镇中心小学 张春青

4月13日是我校迎接区研修学院各位专家领导莅临指导教学的日子,这是一次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机会。十分荣幸的是,我的一节数学课将在这一天得到专家们的指导。

这次我上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了解负数的产生,理解正数和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示的方法会正确书写;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气温、输赢、收支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比较满意。

一、生活化聚焦知识点。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这节数学课《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内容,我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亲临体验中体会负数的产生。课一开始,我便打出课件呈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让他们两人一组动手尝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让学生在记录数据这一活动中,学生产生了认识的冲突,体验了负数产生的需要,也感悟了负数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知识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几种记录的强烈对比,从文字、笑脸哭脸、颜色、音乐符号、英语字母、钩或者叉,得到正号,负号既简单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所以我认为让学生亲历负数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负数的意义与价值是本课的一大特点。接着从数学计算符号“+-”符号过渡到“正 负”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巩固这两个量,进一步加深认识,并返回到开始游戏中,用正、负说一说比赛结果。说出生活中的负数,在哪见过,以及0这个分界点的作用。在温度计上以0为分界点分为0度以上0度以下;在数轴上0可以分出正数和负数。在练习中的习题也都是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负数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了解到负数的作用。

二、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据我对教材分析,生活中的负数这张内容共4个例题,教参安排5课时,我觉得如果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2课时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时间进行复习,练习。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上大胆整合,把负数的认识、意义、读写法、认识生活中的负数、0和正负数比较及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都融合在一节课当中。课堂内容充实,设计巧妙,课上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气氛浓郁,效果很好。尹院长说我是:大手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敢于大胆尝试,起了好的带头作用。

三、设计问题考虑到学科之间的整合,能够在数学课上贯穿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得以应用。

信息技术的使用贯穿整个数学课堂,并不是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还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游戏输赢时,孩子们思想活跃,有的是用笑脸、哭脸表示,有的是对勾叉子表示、有的是汉字表示、还有的同学居然用英语字母的T和F表示,还有的用音乐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表示,这些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说明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发散思维培养的很好。在让孩子说0度感觉时,孩子们说:“很冷。”并用肢体语言:双手紧抱胳膊,表现出来;有的同学居然知道0度是水结冰的温度,还有沸水是100度,这些孩子们都知道,说是科学课上知道的。当我问到:“我国为什么南方温度比北方温度高”孩子们说:“是因为南方离赤道近,日照时间长,北方离赤道远,日照时间短,所以我国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这些地理知识孩子们都非常清楚。这些问题的设计能够根据孩子们的认知和他们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或许就是学习知识的真正价值。

总之,这节课教学目标清晰,落实到位,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很快进入状态,并在愉悦的氛围里学到了新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对负数进行:认识——理解——应用。关注到班上的每个孩子,并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也能够尝试适时、具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评价。

我认为这节课有两点不足之处:

一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要给孩子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如:在上课第一个环节:锤子、剪子、布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孩子们表示完后,把“+-”号表示的题纸拿到前面,这个时候我是直接轻者名同学说的,如果让其他孩子们猜,他这个是什么意思?让其他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问这名同学:“和你表达的意思一样吗?”看看谁能读懂他,从而自然揭示出“+-”这种表达方式自然、简便、大家容易明白。

让孩子们表示后一一展示,这部分用时过多,毕竟不是本节课重点,请一两名同学到前面展示,其他同学在位上声音洪亮,简单明了表述即可,可以为后面节省时间。

二 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深度上可以挖一挖。

当孩子们在数轴上认识了负数以后,并且知道了0右边是正数,越来越大,0左边是负数往左越来越小,以后,正数与正数会比较大小了,正数与负数和0之间也会比较大小了,这时应该适时地让孩子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如:-12和-20哪个数大?这样思维就有一定深度了,孩子们就要考虑到:负数离0近的数大,课堂就显得饱满了。再比如:数轴正数边出现了1、2、后,可以问学生,3在什么位置?5在哪?接下来问-10在哪?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立刻反应正数在0点右边,负数在0左边,然后再考虑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思维深度明显的就被挖掘出来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7.体育运动学校英语教学的反思 篇七

1 当今体育运动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缺失,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学习兴趣能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体育运动生热衷于运动,学习兴趣缺失,没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发挥。在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信心,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校提升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是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当前很多体育运动学校仍以教师为教学的核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氛围不浓厚,学生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学习主导者与学习监督者的角色,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教学需要尊重个体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在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环境中不断得到提升。如适当参加一些英语竞赛,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度。

(2)师生关系不融洽

教师是引导者与传播者。在传统意义上,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培养,无法从心灵深处影响、感化学生,无法让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自由、民主且平等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高,但很多教师不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和谐的关系,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因此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要努力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良好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形成兴趣。

2 体育运动学校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1)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没有兴趣,就很难有较大的提升。体育运动专业学生专注于体育运动,忽视文化课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单词时,教师可通过制作一些图片,让学生产生一些直观上的认识。例如学习一些常见的水果单词时,教师就可事先准备一些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主动意识。教师要对学生的见解与看法给予较为积极性的评价,让学生具有学习热度,努力让学生信任自己、喜欢自己,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此外,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还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有效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语言传达的亲切自然,营造良好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3)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办法必须要多样灵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性。教学方法的制定必须要灵活多样,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运动、娱乐中形成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创新应用中自觉得到提升。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过程也逐步应用现代化技术成果。教师运用电子设备,提升学生兴趣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播放英语电影、设计英语对话环境来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与多样化的教学办法,对于学生学习热情度的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在体育运动学校,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学习的特点考虑,分析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体育运动与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涌.浅谈体校英语教学因材施教的重要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张爱军.浅析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现代教育教研,2011(9).

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二次函数 常见 运动 生活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是教学重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碰壁的地方。二次函数是将实际问题通过设未知数转化成函数问题,仅仅是完成转化过程就需要学生长期的经验积累,需要学生拥有恒心和毅力。有的学生缺乏信心,很容易放弃,所以教师要把数学还原到生活中,不让学生一味地学习课本知识,而是将数学知识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生活中的二次函数吧。

一、最常见的二次函数

生活中最常见的二次函数问题就是求解最值问题,对学生来说,它是比较有趣的。如用一根100米长的绳子围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要怎样围才能使图形面积最大。这样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它的限制条件比较少,学生很容易建立二次函数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有的学生会忽视函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从而进入二次函数的解题误区。这就要求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要非常仔细,全面考虑可能产生的结果。在二次函数中,自变量的设置经常对二次函数产生影响。如在学校一边的靠墙处,用12米长的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小花园,篱笆只围三边,按下列要求,求长方形的两条邻边的长:①花园的面积是18平方米;②长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③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米。对于这个题目,学生给出的二次函数方程可能会不同,因为学生对未知数X的设定是不一样的。通常,学生会按下面两种方法设X:把与墙相邻的那一边设定为X,或者把和墙相对的那一边设定为X,这就会产生不同的二次函数。选择哪种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慢慢积累经验。

二、运动中的二次函数

与静止的二次函数不同,运动中产生的二次函数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更大的迷惑性。探究静止的二次函数时,学生可以靠想象和图形结合的方法得出大概的轮廓,但是运动中的二次函数更为复杂,有时候靠想象是不够的,需要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模拟训练等各种办法进行解答。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产生二次函数的运动进行观察,通过大量的积累和实践,逐渐摸索出解决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函数的办法。

三、生活中的二次函数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些学生之所以感到数学枯燥,是因为他只是机械性地进行学习,没有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二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它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生活中学习二次函数,比只学习单一的方程式要有趣得多。如有一架拱形桥,水面离桥顶是120米,长是500米,当水面低于30米时要发出警报,求当桥长是多少米时才达到警报值?设计这类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时效性,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学习。

四、总结

与其他数学知识相比,二次函数的运用更灵活,变化更复杂,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把二次函数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路秀梅,胡建双,刘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起学生的函数观点[J].中学生数理化,2014,(11).

[2]陈玉华,吴忠民.关于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4,(12).

[3]郭恩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4]李慧.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探讨[J].才智,2015,(24).

9.生活中的广告教学反思 篇九

第二小学 苍海东

我认为对学生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他们在发现中学到了知识,在快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改变、树立自己的道德观。

所以,我在课的导入部分用了几则生活中比较有特色广告,淡淡地将学生引入生活,引入本课。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了解、贴进我们的生活,展示自我。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后,我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合作,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自己去充分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0.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篇十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生活中的比》这一课中,针对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又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为此,在教学时,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价格”等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反思《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的效果是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生活中的比”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学生初步接触的知识,我主要是通过三个环节来教学的:首先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比,在这个环节,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按照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拍摄到的不变形的图片及长和宽的比值改变拍摄到的变形的图形,让同学产生质疑“为什么会变形呢”?接着再让学生比较谁跑的快,就是算出速度,即算出路程和时间的商再作比较;接着再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就是要算出单价即要算出总价和数量的商才可以比较,通过生活中的这些具体的情景,让同学们初步的感受了生活中的比,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然后抽象出比,从中理解比的意义。其二,在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读写法及求比值的方法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然后把自己自学到的知识在全班交流。但在这个环节里,我觉得我侧重了学生的自学结果,没有给同学足够的空间,急着让优秀的学生早交流,没有面向全体,因为有十来个学生根本没办法自己去阅读,去自学,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总是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从细节上去落实基础知识。其三,在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时候,我应该先让学生举例写出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然后引导出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根据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的方法思考、分析比和除法的关系,然后在分析比和分数的关系。现在把这两种设计比较反思,我认为先让学生举例写出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然后引导出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在巩固新知的练习中,总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结果发现有些同学,在课堂练习中掌握的不够好。在练习设计中,巩固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的题目也很少。

11.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快教学效率,常常把最抽象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比如概念、公式、定律等,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公式,只要他们懂得灵活应用,就不仅会解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然而实际上的教学实践并不如教师所想象。比如许多学生学习完高中的物理还不能在说明书的帮助下看懂一张简单电气设备的电路图,更不能动手解决电路图中的问题等。出现类似的问题有三个原因: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学习的知识几乎和生活无关,他们觉得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所以考试考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学生养成被动的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所以就形成被动学习的思想,教师现在给他们讲理论,他们就学习理论,等到有一天需要掌握生活实践知识时,他们就等人专门教他们实践课程;没有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由于高中物理教师不强调在教学中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所以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知识和生活实践需要联系在一起。

在很古老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专家就提出“知行合一”,其中就是指知识要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理论,学生才能对知识有更深的体会;通过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学生能更加广泛的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时,要注意把教学实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的方法

现以高中物理人教版“曲线运动”说明物理教学与生活联系的要点:

1.在引导时与生活紧密联系

课堂导入是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课堂导入能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迅速运用旧的知识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新的疑问、产生新的探索知识的欲望。高中物理教师要非常重视课堂导入的环节。比如在“曲线运动”的课程中,教师给学生看各种图片:投掷运动员正投掷东西;发射的卫星运行的轨迹、汽车在弯道中的运行等。学生能迅速了解到这些运动轨迹均为曲线运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在做曲线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学生要能从曲线运动的现象思考到它们受力的特点等。在课堂导入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能迅速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在实验中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是希望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科学猜想、提出映证实验猜想的方案、亲自动手找出结果,由此能获得物理科学的奥秘。如果实验过程中,实验的方式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会面对一些科学器具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这些器具能拿来干什么,也不知道各种仪器能表达什么。教师要意识到实验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联系以往的旧知识摸索物理知识。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曲线实验”时,教师在桌面上放一块长、宽固定的木板,它的倾斜度为30度,在木板的左角有一个斜槽,斜槽可以不断调整。小球根据斜槽的倾斜度不同,会在落下的迹斜中作不同的曲线运动。学生可以根据曲线运动的轨迹理解曲线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在该实验中,所有的器具都是学生日常能见的,所有的受力都是学生能看得到的,学生因为一眼能看懂实验的内容,所以能结合以前的旧知识反思新知识。

3.在应用中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曲线运动”的知识以后,会引导学生运用该课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仅仅只解决一辆木车、一个木球等的问题,学生将不明白物理知识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学习完曲线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之前了解那么多生活中曲线运动的事情,那么我们怎样优化日常生活呢?比如学生会提出投掷物体时,要用更好的姿势;有些学生提出,有时为了避免做无用功,有些区域需要避免做曲线运动,他们会提出优化的方案。学生如果觉得学好物理知识会优化生活,以后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

4.在作业中与生活紧密联系

作业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业也是教师检验自己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给学生布置在桌边做的习题,久而久之学生一提到做作业就是又要在桌前坐着浪费自己的时间。实际上如果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边学习知识,边动手实践,学生更能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

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我们以前曾经设计过匀加速运动的打点计时器,那么我们能否设计出一个计算曲线运动的打点计时器?请利用自己身边现有的素材制作,并写出制作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学生通过作实践作业,不仅能深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把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将能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他们会热衷于在生活中思考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正是新课改精神强调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高中物理教师可以以“曲线运动”的教学为例,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和学习。

1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求真务实, 写真不写假

写作的原则乃是“以真为美, 以假为丑”, 这虽是个定论命题, 但确实又是一个写作实践中常要决断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常会发现, 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多有瞎编乱造的毛病。这自然是学生“没啥可写”又必须要“完成作业”所至。既然对真实、现实的人和事没感觉, 没兴趣, 没啥可写。那么, 他们就只好把自己高吊在虚幻的半空中去瞎编瞎套作文了。然而, 学生们一旦离开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去写作, 就只能是缘木求鱼, 竹篮打水;他们一旦不能从自己个体的生活经历、人事接触上去找寻心灵感应的写作素材, 其作文思路必然是乱如杂草, 内容是空如皮囊。这里, 教师则必须耐心地帮助学生走出写作的思想误区, 教育学生认识到“写假作文”的危害。设想一下:如果初中3年里, 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在进行着瞎编作文的训练, 那该是多么可怕可悲的一件事啊!由此, 教师一定要教导学生明确“写作必须要紧贴生活”, 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如春天来了, 学生又刚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 教师布置写篇《春》的作文。一些同学仿照着朱自清的《春》千篇一律地编写了一通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而一学生则因真情而发, 开篇写道:“我不喜欢春, 尤其是下雨的时候……”原来小作者慈爱的父亲病患的日子恰恰是在那绵绵的春雨季节里。拿这两种作文相比, 谁优谁劣呢?前者缺乏个体的情感而一味模仿他人的作品, 就只能使自己陷入假模假似的泥沼, 而后者敢于独抒性灵的真情实感的作文则明显胜人一筹, 这就是写“真”的魅力所在。

二、紧贴生活, 写小不写“大”

写作的“源头活水”来自生活, 那么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写作文就抱着脑袋喊“头疼”的中学生会说:“我们的生活太平常了, 太平淡了, 平平淡淡的生活真的没啥可写!”其实, 影响学生写作的又是这个认识误区。既然写作的原则是“紧贴生活”, 而真实的生活又恰恰是身边的那些小人物、小事件组成, 那就不必回避和嫌弃我们的现实生活, 教师对此的引导则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我们的生活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乏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新课标指出:“不同学段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教师应“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各种途径, 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在选取素材上, 为什么写作要求“写小不写大”呢?不是不应写大, 而是因为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学生的生活原本就是从家门到校门, 从校门到家门, 他们的生活空间就这么大, 接触的人事就这么窄。我们没有办法去躲避这个窘境:过去战争年代, 董存瑞炸碉堡, 黄继光堵抢眼的壮举他们没赶上, 今天的汶川抗震救灾、北京的奥运会勇夺金牌也不是他们都能亲身经历, 亲眼所见。由此, 对学生的写作不要指望或立足于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上, 反而应教导他们清醒头脑, 端正视听, 踏踏实实地将自己的脚落在“原生态”的大地上。教师应告诫学生: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抛去幻想吧, 只能尊重现实——从平凡的细微的生活里撷取。学生只有开启心灵, 睁大眼睛, 从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去体验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真实的美丽。要说一定要写出什么“大大的”主题来, 那也只能依附于“小小的”人和事了。如期末考试铃响了, 甲乙俩同学击掌加油。“击掌”其动作有多大?“加油”之事又再小不过。然而, 击掌加油的过程是这样的:在连续十几天的熬夜复习中, 甲同学终禁不住昨晚精彩足球比赛的诱惑, 他放下书本一睹球赛至夜半。一早, 正睡眼惺忪又自怨自艾地来到教室时, 却受到了乙同学真诚宽慰地鼓励——“多大点事, 咱好好考!”后来的考试过程和结果我们不必再去推测, 眼下选取“击掌加油”而写的作文则成功了, 这就是写“小”的亮点所在。

三、与时俱进, 写新不写旧

教导学生写作为什么又要强调“写新不写旧”呢?这是因为中学生在写作中, 常常不是先去考虑发现、挖掘最新最近的生活素材, 而是不由自主地先去回首旧有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了。这也本无可加以限制和指责, 但我们怕的是中学生一旦养成这种写作的惯性思维, 长此以往就会对最新的、最近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熟视无睹而麻木不仁, 继而产生了又一个意义上的“没啥可写”。所以, 教师应教导学生“写新不要写旧”。如写《母亲》为题的作文, 学生一上笔就想到写自己很小的时候生病卧床, 母亲在身边陪着自己又是喂药又是喂饭的情景。诚然, 那应是感人而怀念的, 但是今天的学生已长大, 轻易也得不上什么大病了, 故少了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温暖感觉, 也不再有骑在父亲肩上嬉戏的快乐。但如今的母亲放弃了精心抚养儿女了吗?如今的父亲消减了深沉的爱子之情了吗?没有, 都没有!一切爱的奉献依然在日积月累地继续, 甚至由于年迈力衰生活操劳, 而更努力更艰辛而显得精神更伟大, 更不一般了!糊涂的恰恰是我们的中学生在感知上忽略了它、模糊了它。这里, 教师只有细心地引导学生认真地反思自我, 重新认识熟悉又陌生的亲人, 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会用心去观察体验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生世界, 力凿写作的新“泉眼”。这样, 他们就不会再为“没啥可写”而“头疼”了, 写“新”便会成为他们有意识的追求。如一学生这样写《母亲》——今天, 妈妈将做好的一碗面条端在即将出门上学的我面前, 原来昨天自己随便说道:“早晨要是能吃到一碗热面该是多好呀。”真是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 我不禁心头一热——你看, 学生写今天的这“一碗热面条”不就是在演绎着一出新版的母子情吗?长大了的中学生在感动中, 将“妈妈臂弯温暖的往日”与今天的生活衔接了起来, 一个“爱”字又新添了一份厚重, 这该是写“新”比写旧更动人的所在吧。

综上所述,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应努力端正学生写作思想的认识, 耐心解除他们写作中出现的心理障碍, 热情鼓励他们紧紧贴近生活去写自己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乐于善于去写身边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情, 去写一日新似一日的生活, 这就是笔者说的作文要写“真、小、新”的内涵。教师如能再给学生教些写作方面的技巧并加以练习, 那么, 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下笔如有神”, 写出令人惊喜的好作文来。

摘要:中学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努力投身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力求取得又好又快的教学效果, 而端正学生对写作的认识态度则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作文教学,紧贴生活,写真,写小,写新

参考文献

13.《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篇十三

第一部分是导入。以学生们熟悉的五星红旗导入,展示大小不同的五星红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几面红旗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是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解决课本中不懂的问题,以及加深点拨概念性的东西,最后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检测题。

第三部分是合作探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部分,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一起讲解,解决难点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课堂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检测题,然后对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主要以下几点感受。

收获的地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能够体现我校的121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体还给了学生。

2、研学导航案的制作难易适中,层次分明。

3、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比的概念,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做题来看,学生们概念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

不足的地方

1、有一小部分学困生不能很快、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不善于表现,在小组讨论中不能和小组内成员积极的讨论,表现的很被动。

2、研学导航案在制作过程中题量稍有点多。

3、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部分同学不能马上回到课本中,甚至有个别同学还缺乏主动性学习,不会自学看书。

4、在教学中,对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一知识点,讲解的不够到位。

5、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做到少而精。

14.《生活中的数字》教学反思 篇十四

本次活动的设计我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生活化。本次活动的内容、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在活动开始,我利用身边的特殊数字引入,幼儿对“110、119、120”这几组数字特别敏感,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老师的提问,兴趣点被自然地引到数字上,最后的创造活动“设计名片”也是服务于生活。

2、活动环境宽松化。在活动中,我注重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并对孩子的发现、创造性的设想,以及疑问等都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为他们创设一个安全、宽松的探索氛围,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尝试,孩子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获得了关于生活中各种数字的感性经验,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材料投放科学化。为了实现活动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方便幼儿自由选择等目标,活动中,我投放的材料种类较多,数量也很丰富,这样既能避免幼儿争抢,又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另外在材料的摆放和空间安排上,我也进行了认真思考,将同类材料放在一起;还有些易破碎的则摆放在泡沫盒上,以便于幼儿观察探索。

不足:

1、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老师应利用家长资源在与孩子收集材料时,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关注生活中的数字,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2、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比较鞋子的大小时,请全体幼儿按鞋子数字的大小分组站立,这个环节老师没有考虑到班级空间小,致使活动中大部分幼儿拥挤成一团,不能清楚地验证到“数字越大,鞋子越大”这个观点。老师应请部分幼儿代表上台展示,老师给予引导,活动将更有成效,时间也会较紧凑。

15.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十五

1.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通过自己的生活体会,逐渐建立起来的。运用这些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但弄得不好反而有阻碍作用。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科学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理性的科学知识。我在上《机械运动》一课时,为了能引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先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图片,然后问学生:“这几幅图有何共同点?”学生沉思,忽然有学生说:“都在运动。”我马上表扬了这位学生。然后请学生例举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说:“马路上奔跑的汽车”,“行走的人”,“操场上滚动的足球”……这些都是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生活经验。但让学生归纳运动的物体有何共同的基本特征时,很多学生笑着说:“他们都在动嘛”,一时间使我无法应对。怎样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来得出机械运动的涵义呢?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并在同伴的帮助和专家的引领下,进行了教学的再设计,设计了“谁动了?”的三人小游戏:三位学生面向同学们站在讲台边,让其中一位首先观察好另两位学生的位置,然后背转,待其中一位学生移动位置后,再让他回头观察,并判断哪位学生刚才运动了?根据生活经验,这位学生一下就得出了正确结论,然后教师再问他判断的理由,他不假思索地说:“位置发生了改变。”由此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学生也很能理解机械运动的涵义,同时为参照物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对比前后这两次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科学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 与学生的直接体验对接。

随着教育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课堂教学的辅助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教师不再依靠一支粉笔和一张黑板完成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既活跃了课堂,使一些不能通过实物来呈现的知识得到生动的再现,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学生的直接体验力度,特别是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更应突出多种感官的协同感知。在教学设计中,若能通过实际物体来呈现知识,还是采用实物操作比较好,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使知识更形象化。如怎样让学生理解:“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它在做机械运动,反之就不做机械运动。”我先让学生判断一列载有木材的火车在行驶时(实物投影播放),哪些物体在运动?哪些物体没有运动?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且说不清理由。后来我想到了能否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创造一个类似的情境。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学生活动:1.用一块橡皮在桌面上推动,问橡皮是否做机械运动;2.把橡皮放在课本上,推动书本从桌面的一端推到另一端,问橡皮是否做机械运动?虽然是个简单的动手操作和观察,但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第二次的操作都有两种回答:“橡皮相对于书本,没有做机械运动;橡皮相对于桌面在做机械运动。”当学生重新回到判断火车上的木材是否做机械运动时,这次学生都表现得很自信,而且回答得也很完整。我想,这就是学生直接体验的效果。

3. 与学生的想象对接。

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且具有较大的发散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否则会使学生的想象步入歧途,或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在让学生判断火车上的哪些物体在运动这一教学环节时,由于我未加仔细考虑,结果学生答出了“火车里的汽油在运动”、“轮子在运动”等发散性的答案。在学生三人游戏中,原设计中我只是很随便地问学生:“哪个学生在动?”结果有学生说三个人都在动,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等。这些回答你既不能说他错,但又不符合教师的预设答案,不利于教学环节的层层深入,这些尴尬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与学生的想象对接,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幼稚”想法。经过反思后,我对原设计进行了适当改进,觉得在设计上应该给学生学习任务单(树木、加油站、火车、木材、路牌,你认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力集中于对这几个物体的观察上,做到有目的的研究。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后,就把想象集中在了这些物体上,答案的分散性就小了许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4. 与学生的心理情感对接。

1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反思 篇十六

关键词: 美学 教学反思 审美特性

这次课选取的是叶朗教授所著的《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第五章第三节的部分内容。美学课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思辨能力要求较高,素来被认为很难上好。大多数美学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教学,既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又违背美学课程本身强调审美体验、审美感悟、诗性想象的特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了处理,核心是让“美学教学审美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学情节性,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投入感和紧张感

(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置为有开头、高潮、结局的情节模式。

教学设计理论经常提出教学序列原则,特别是叙事性序列,来自于问题模式:寻找信息——提出解决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能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紧张感。比如,这次教学将“日常生活的美”這一主题分解为三个相衔接的具有情节性的问题,从“日常生活是否美”开始追问,到“日常生活何以美”进一步推进,最后以“为何日常生活的美我们感觉不到”回应最开始的问题并结束。这种设计完全按照情节模式安排和设计。从一开始提出问题:“日常生活是否美,”在起始创造出紧张状态或神秘感。而中段“日常生活何以美”的进一步追问使学生不断保持最初参与程度、强化完成学习的可能性;而结尾部分的“为何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美没有感觉”既能进一步通过情感上的紧张强调经历,又具备反思效应,这种反思将整个经历组成一个有逻辑性的有机整体。

(二)用问题引导教学整个过程。

将教学整个过程转化为带领学生追思的过程,让学生在追思过程中自己体验和发现。因此,我有意识地将三个部分从客观、静态的陈述语气改为层层推进的、疑问句式的“日常生活是否美,日常生活为何美,为何日常生活的美我们没有感觉”三个问题。句式的改变带来了整个教学思路的改变。疑问语气增强了过程的紧张感和冲突感。又如我在开头提出了一个常识性的思维模型:日常生活在一般人印象中往往认为它是单调的、缺乏内涵的、毫无意趣的。然后以“妙玉品茶”这一情境提供相冲突的证据,将学生引入“陷阱”,通过认知上的不和谐激发学生的参与。我注重每一环节内部的情节设计,如当我分析完“妙玉品茶”时,一个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我有意识引进新问题:“妙玉她是一位贵族小姐,可以追求精致的生活品味,但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大的本钱穷讲究。那么是否日常生活的美与真正普通百姓没有关系呢?”重设矛盾,增强教学过程的情节性。

(三)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过渡。

另外,这种情节的完整性还体现在教学中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应该是自然的,不应该是生硬的,我非常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这种衔接与过渡。让一部分到另一部分的过渡变为顺理成章的过程,比如,我从“日常生活是否美”转换到后一部分“日常生活何以美”时,先在前一部分对“妙玉品茶”和“杜甫待客”内容进行了提炼和小结:“日常生活中的美各有各的不同,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气质、不同的品格赋予日常生活以不同意味。”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出后一部分有关“日常生活何以美”的内容。这种过渡将课堂教学变为完成的、有生气的过程,学生完全投入到这个过程中,不会产生人为的中断感。

(四)注重教学的“结尾”设计。

从情节角度而言,结尾应该把之前所学融为一体。我用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的“被酒莫消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和卞之琳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解决“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美我们没有感觉”这一问题,既是承接上部分提出的新问题,又是对上面所有内容的水到渠成的总结。因此,这部分内容相对简洁明了,借用学生熟悉的诗、词引发他们对自身审美经验的反思,点到为止,学生自然会豁然开朗。用卞之琳的诗句结束整个内容,比起概念化和知识性总结,能更好地开启想象和回味空间,推动学生参与并鼓励进一步反思。

二、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情节应该是有人物的,体现人物原则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

马丁内兹(Martinez)提出教学中的“人物原则”和“转变中的学生”(transforming learner)这一概念,即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寻重要个人变化的一种经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探索过程的主人公。从这种原则出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允许他们表达个性并存在个体差异。如“日常生活的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背后其实是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通过创设尽量多的不同情境激发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过往经历的审美性反思,从而将日常生活的美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经验层面。特别在“日常生活何以美”这一环节,通过讲述童年时代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忆,引发对自身个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反思,将“日常生活的美”的主题落实到学生个体性层面。

(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从人物原则来看,教学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我有意识地在这次教学中引入、设置教学冲突,引发学生自主参与,以自身经验和素养探寻问题的解答,在审美体验和审美反思中完成意识转换。而且在每一个更小的环节,我都注意引发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给出一个正确的观点,而是引导他们得出,我用“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创造了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但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这个美的世界同时是一个有关日常起居饮食的世界”,引出“妙玉是怎样品茶的”这一内容,让学生进入妙玉品茶的情境。让学生领悟生活艺术化、审美化的内涵。又如在这一部分,我还用“不妨让我们看一看杜甫是怎样招待他的客人的”这句话引出下一个情境。通过呈现ppt上杜甫的那首《客至》,发出疑问:“同学们看看杜甫招待客人的东西都有哪些?丰不丰盛?为什么?”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理解杜甫待客具有的“物品简单而情感丰厚”的特征,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美。

(三)将教学过程理解为促进学生心智转换的过程。

教学结尾阶段意味着学生在心智、观念、意识等方面实现了某种意义的转换。通过引用卞之琳的诗句,并用“我想,你们既是看风景的人,又是风景本身”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进一步的自我反思,并在强烈的审美性省思中完成从不自觉的生活到自觉的生活,从非审美的生活到审美的生活,从投入生活到投入有理解生活的转变。

三、将教学过程理解为审美体验的过程,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变为具体的情境

(一)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情境可能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充分调整这些情境,可以提供所有必要的给养,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情境。比如,我在ppt设计上有意识地运用学生熟悉的诗歌和小说中的例子创设情境,同时对表达情境的图片精挑细选、苦心经营。我在引出“日常生活是否美”这一话题时,本来不需要附加图片,但为了增强情境性,我在ppt上展现了《清明上河图》的局部,这个表现当时宋代日常生活繁忙街景的图像能够有效地与文字相互补充,将学生引进审美性观照和思考中。另外,无论是讲“妙玉品茶”、“杜甫待客”,还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都以优美的图片增强情境感。特别在“日常生活何以美”这一部分,引出童年記忆中具有诗意性的场景,为了强化场景的真切性和美感,专门找来与这一场景有关的“我记忆中的土房子”及吴冠中的《桃花季节》,让图片与我的讲述相互映照,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二)注重情境的审美体验特性。

特别重要的是,我将诗歌、绘画不仅作为阐释理论的具体例子理解,而是借助诗歌和绘画创设情境,例子虽然能加强学生的感受,但未必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审美体验情境中,只有体验过的东西才能更深入地被把握和理解,体验比感受无疑更深刻。因此,无论是举“妙玉品茶”还是“杜甫待客”,抑或后面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白居易的那首诗等,都意在创设一个想象性的审美情境,进入到诗意氛围中,让美学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变为一种审美体验,让课程性质与课程教学实现有机统一。

(三)注重以句式、语气、故事创设情境。

为了增强这种情境感,我非常注重讲述时的句式和语气,如用“有一个情境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中”引出童年时期的一段日常生活场景,将学生进一步带入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日常生活的情感氛围。紧接着,用“我想,当白居易在洛阳城回想起他当年在江州的时候和他的朋友刘十九在冬天一个傍晚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小聚时,内心一定是温暖的”这样的语句自然引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简单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着重将这首诗营造的充满友情的日常生活氛围点出来。

四、美学教学应该具有审美体验的特征

现代教育教学强调通盘考虑设计的学习经历的所有特点,注重学习经历的美学特性。审美体验本来就是美学最内核的部分,美学教学重点不在于具体知识点传授,而在审美体验、审美体悟、诗性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我有意识地将美学原理和知识情节化、人物化、情境化,将美学学习过程从抽象的理论讲授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诗性互动和审美体验的过程。

上一篇:述职报告李志敏下一篇:学生党课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