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心情日记

2024-09-11

王丽心情日记(通用9篇)

1.王丽心情日记 篇一

培训心得

刘家堡乡一中王丽峰

四天的山东之行结束后,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以校长为首的改革先锋不仅对全校的改革起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引导作用。但在改革中,我产生了较多的困惑与疑问,正在这时,区教育局请到了昌东二中的业务领导及骨干教师为我区的改革作了现场指导,并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我觉得他们的到来正如沙漠中的一鸿清泉,给如饥似渴的人们以甘露,真是感受颇深。现将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观念的转变。

教师为何而教,学生为何而学。昌乐二中的张海港主任真正为我解决了这一疑惑。学生来学校不是为了考试,教师教学生也不是为了分数,教学是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社会,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成长为有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怎样才能使学生变成这样呢?只有课堂模式的改变,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变得快乐,有所收获,对每一堂课都有所期待,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教师追着学生去教,学生也不乐意学,教师与学生达不到一种和谐状态,这样的教学有什么意义呢?更谈不到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做社会的栋梁。所以,要改革,首先要改变观念,紧跟时代,让素质教育真正走到课堂中来。

二、怎能样才能使课堂高效呢?

(一)271导学案的精心设计

271导学案是昌乐二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打造素质教育下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它分为三大块: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这三个既有联系,又不同的引导学生学习的学案,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结同学能力等。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基于学生,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全面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小组的有效建设

要由陈旧的课堂变成活跃的、让学生都动起来的课堂,昌乐二中还有

一个制胜法宝,那就是小组的有效建设。曾经的老师都非常辛苦,不断地追着学生去教,而昌乐二中则依靠一种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打造它的三驾马车,班级行政管理小组、高效学习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小组长成为学习领袖、老师的助教双重角色,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在学习中提高了能力,但对于小组长的培训,教师是需要下一凡功夫的,形式多样,次数频繁地去培训,一旦发现问题就去及时解决,这样就会在短时间打造出优质小组。

总之,我感觉此次培训真是学有所获,让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愉悦,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学习!

2012 年5月21日

2.校本培训感想王丽 篇二

王丽

本学年我校组织了各教研组校本培训活动,这不仅给我们创造了在新课程教学中探讨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向更多优秀老师学习契机。在上周星期四(10月10号)的晚自习,我们数理化教研组由省教学能手王昌奎老师担任主讲,成功的进行了本第一次校本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主题为《电路故障分析》教学案例,通过培训提升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规范教学案例的模式,深入备课,研究教材内容,分析学生事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校本培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课程改革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王丽萍个人总结 篇三

2013年8月20、21日,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张继伟、吴辉、陈亚飞、郭蓉、张兆蔚、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骆驼山镇中河村举办了“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关爱空巢老人,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们慰问了三位老人,五个留守儿童。20日当天我们一行六人,首先慰问了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一向他们介绍了我们本次活动的目的及宗旨:我们以“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为主题,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一些爱心帮扶公益活动,为孩子和老人奉献一片爱心,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我们带着八宝粥、大米一一慰问了各位老人,他们对于国家和学校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认真的倾听了老人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感慨,使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体会。他们生活的环境并不好,年纪也都在八十岁以上,但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很积极,拥有乐观的心态,可是毕竟年纪大了生活也有很多的不便,做饭、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全靠他们自己,如果生病或者身体不舒服,连吃饭穿衣都成了生活中的重大难题,即使有米有面也不一定能吃上饭。因此,无人照顾成了他们生活的首要问题,他们对于我们的慰问感到非常高兴,和我们说:“国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给予他们的生活补贴逐年增加,感谢国家政策对于我们这些孤寡老人的照顾,也感谢你们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和关注”他们还说:“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重复,日子每天过的很漫长,独自一人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也没人和他们说说话,我们和他们说说话,比什么都好”他们还和我们说了年轻时的具体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生活状态,与如今的生活条件相比差别很大,现在的生活在以前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对于国家以及学校的关怀充满感激。他们的真诚和慈祥使我们感动,和他们的倾心交流也使我们感到如今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艰辛,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21日那天看望留守儿童,共五人,他们都是六七岁的孩子,在看到我们的时候欣喜异常,我们为他们买的书包和各类科普书籍,给他们辅导作业,讲故事,对她们进行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勤俭节约,长存感恩之心等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明白爸爸妈妈为他们在外打拼的不易,教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也像我们一样考大学,为国家做贡献。我们还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生活中所面对的心理问题,对她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很认真的听我们为他们讲述学习的历程和乐趣,讲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及所学的课程种类,虽然有些东西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总是在问为什么,什么是……。说到理想,他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理想,有的孩子希望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能让爸爸妈妈一起接她放学,有的孩子说他的理想是成为和我们一样的大学生,有的孩子说他的理想是当警察,抓更多的坏人……辅导作业时,亲切的称呼我们老师,认真的听我们讲课,虚心的学习,我们教他们英语、音乐等各类科目,使他们对学习有更多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对知识拥有更多的好奇心和认知感。

4.《我与地坛》读书心得 王丽 篇四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 王丽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时,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我们对待突来的不幸要冷静地思考,不要鲁莽行事。有时候,自己的反思和醒悟比别人的提醒更起作用。史铁生在突然失去双腿时,脾气变得很暴躁,喜怒无常,对生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经过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他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意识到那样做都无济于事。于是,他选择了冷静思考。

其实,冷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做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冷静心态的某种崇敬。史铁生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冷静和坦然。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的敬重。

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让人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朱自清散文里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母亲戴着花镜坐在灯下为我织毛衣的情景,我们应该懂得亲情。难道,我们的母亲天生就是来为我们承担苦难的?难道,你真的愿意让你的母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哭泣?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她为我们做的太多了,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即使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活,也算是为了爱我们的母亲,报答我们的母亲而好好生活,努力工作。

很多东西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才知道他的珍贵,但有时已经晚了。对待自己的父母更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何必要让自己感到悔恨时才醒悟呢?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且父母在乎的也不是你对他们多好,而是希望你过得好。文中作者多次问到:“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在自己内心深处回答的是:为了母亲,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未尽的责任。

其实史铁生在文中不但写了自己感受到的母爱,还有老夫妻间的恩爱,兄长对弱智女孩的关爱以及作者对女工程师的敬爱等等,这些丰富的感情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都是让人坚强的理由。文中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生命目标的探寻,鼓励人们善待生命,善待生活。

5.三八报道王丽萍 篇五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百花争艳。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义井镇中心小学以“温馨四步曲”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纪念“三八”妇女节。

3月8日早晨,在学校工会的精心组织下开始了温情曲的第一步。以冯校长为首的几位领导早早的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女老师,他们没有提前通知女老师们,而是想给每位女教师一个惊喜,你看,第一个早早来到学校的依然是我们的苗老师,只见冯校长上前迎接了苗老师送上了一句:“苗姐您辛苦了,祝您永远年轻漂亮!”的祝福语后,接着又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了苗老师,当苗老师还在感动校长的祝福及拥抱的同时,校长又送上了一袋奶,以及一张全体女教师的集体照作为留念。之后以同样的方式迎接了每一位女教师,就是这样一句祝福,一个拥抱,一袋奶,一张照片,义井中心小学以特殊的庆祝方式在“三八”这天早晨拉开了帷幕。

3月8日下午4:30,全体女教师在多媒体活动一起庆祝“三八”,温情曲第二部就是冯校长对女教师的深情表白。她说:亲爱的姐妹们,是缘让我们相识,是真让我们相聚,是情让我们相依,我们一起牵手,我们一起走过,我们一起追忆,我们一起梦想。愿我们以快乐为友,以健康为伴,享受教育,享受生活,幸福每一天!这一席感人肺腑的话,让泪水在姐妹们的眼睛里打转,同时送给了校长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大家不会忘记冯校长也是女人,今天也是她的节日,我们同样把祝福送给最亲爱的冯校长。温情曲第三部是由王丽萍老师主持全体女教师进行联欢,首先是以苗红芬老师为代表的低年级组为我们表演了“三句半”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接下来是“二人组合”马玲玲主任和娄曼丽老师身着艳丽的服装为我们表演了“恰恰舞”以及“共度好时光”等广场舞,只见她们脚步轻盈,对每支舞蹈都是轻车熟路,跳得太棒了,这时我们爱唱爱跳的冯校长和几位老师早已按捺步住内心的喜悦上前一起跳了起来,接下来校长还唱了一首动听了老歌“走过咖啡屋”······最后一项活动就是我们的温情第四部曲发慰问品,伴着音乐,伴着祝福,礼品送到了每位老师的手中,真所谓礼轻情意重,每位女老师的心理都是沉甸甸的收获和满满的祝福。四部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完了,大家意犹未尽,感谢学校领导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女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快乐。

6.王丽敏先进事迹材料 篇六

我叫王丽敏,28岁,转眼间我已经在教育第一线上工作七八年了。这几年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事业上,工作中,我曾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的称号。作为一名教师,教育观念要更新,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带头,我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参与新课程改革并进行教学实验。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及语文的教学工作,并始终保持较好的教学效果和骄人的成绩,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在多次公开课中获得优秀成绩,诸多荣誉的取得代表着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用行动诠释着一名教师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事迹介绍如下:

一、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所举办的任何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专业知识能力。多年来,我所接的班总是所谓的落后班,但是我从没有过一次怨言,而是积极地把它当作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今年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对于学校的布置的各项工作,我总是抢在前面,而且尽最大努力完成的要出色,因为我知道一个优秀的老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如果有其他的事情耽误了批改作业的时间。我总是把学生作业拿回家看,备课也是在家里完成。一学期下来,各项班务工作井井有条,学生成绩不断上升,出色的工作表现,博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尊敬,也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的认可,上学期获得出色的成绩。

二、孜孜不倦

我始终坚信:扎实的业务基础是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必要保证。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以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本学期我先后讲了五节语文研讨课,每节课之后都有各级领导、老师进行教研。教学促进教改,教改推进教学,这也使我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我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更关注对学困生的辅导,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等于培养一个优秀生”的思想,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得。

三、爱撒心田

作为班主任,我以情激励学生、温暖学生、鞭策学生。我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我不歧视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反而在这些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以鼓励为主,努力挖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耐心地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功;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尤其注重交往的艺术,以平等、民主和理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给每个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我还根据当今的实事进行选材,学生进行“爱心”的培养。

5、12四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牵动着中华13亿儿女的心,也牵动着我们班每一个孩子的心,孩子们纷纷要求为灾区的同龄伙伴捐款。他们不向父母要一分钱,而是从储蓄罐里拿出己的零用钱捐出了对灾区人们的一片爱心。我用我的爱心感染着学生,把爱传递给学生。今年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我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上。我知道我是一名平凡小学教师,但我愿意把我的真诚、我的爱心、我的青春全部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沙河市第一私立学校

7.王丽艳 幼儿园论文评比 篇七

木厂口镇宗佐幼儿园

王丽艳

读幼儿绘本,谈学习心得

“绘本”一词,对很多幼儿园老师来说已经不陌生。因为最近几年,很多幼儿园在开展“绘本教学”。幼儿绘本教学也越来越多的被各个幼儿园接受。但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关于绘本教学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完全的形成,所以绘本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有些幼儿教师也只是“道听途说”,对绘本的了解仅仅是表面上的,并没有听过或看过关于绘本的专业书籍或讲座,对绘本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或是管中窥豹,不懂得怎样使手中的绘本发挥极致,对其内涵和外延甚至有一些理解是错误的。

我也一样。在接触绘本以前,一直认为绘本和小时候读过的小人书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叫法改个名字而已。

因为女儿的缘故,我接触到了幼儿绘本,在陪她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也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对绘本的兴趣。我开始通过网络查询、学习,了解到绘本不同于以前的“小人书”、不同于一般的卡通图书、不同于其他有图有字的儿童读物。它对语言、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绘本不仅能透过生动的文字来了解故事,更能在多姿多彩的图画中加深读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好的绘本故事,对孩子的启蒙意义是巨大的,通过阅读学会的自理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语言沟通能力,都是家长手把手的去教所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绘本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带进了幼儿园,并已在幼儿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目前幼儿园教师的绘本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极大的影响了绘本教育价值的实现,造成了绘本教育价值的缺失。要想绘本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幼儿教师------幼儿的引导者,应该更多的了解绘本的相关知识,绘本的指导策略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一、绘本的选择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而绘本正是以“图”来传情达意。

1、绘本形式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绘本时,首先应注意绘本所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要贴近孩子的语言表达,使用简单不复杂的句子。这样孩子的阅读难度才会降低,而老师和家长代为阅读时也更能让孩子理解内容,比如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其次,图画会传达信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画,阅读绘本通常是通过图画来联想内容,判断意义的。图画会传递信息,这样孩子看图画的时候就基本能了解绘本的内容了;再次,绘本意境要贴近孩子的世界。比如反应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绘本,像《爷爷一定有办法》,教孩子如何爱别人的绘本等,都是比较贴近孩子的世界的。

2、绘本内容的选择

3---6岁的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因此,我们在选择绘本内容的时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要做不同的选择。

如:三岁宝宝对有情节起伏或有小小探险的故事感兴趣,我们可以为其选购此方面的绘本;四岁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为其提供给与想象力有关的绘本,让孩子的想象力无限加深;五岁的孩子,对周围的观察比较细腻,图画中最好有很多可以让他观察的内容,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六岁的孩子大多对社会认识越来越深入,这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选择一些内容比较丰富多彩的,包括自然的、科学的、艺术的、音乐的、文学的等等。

作为家长的话,专家鼓励宝宝一出生就开始看绘本,家长可为刚出生到一岁的宝宝选择图画比较大、清晰,没有任何复杂的背景的绘本,其内容简洁、清楚;一到两岁的宝宝对生活周围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家长可以为他选择一些跟日常生活相关的绘本读物。

二、绘本的阅读策略

绘本是许多孩子接触的第一本书,而这本书中有文字,还有最吸引孩子眼球的图画,绘本中图文结合的关系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绘本与一般的故事书不同,绘本善于利用一些浅显的故事来阐述一些道理,进行阅读时,尤其是进行集体阅读和亲自阅读时,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1、发现

阅读绘本时首先要从封面看起,让孩子通过封面的图画和文字来猜猜内容,这样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正文部分,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此外,孩子的思维与成人不同,他们总能发现正文内隐藏的神秘内容,也总能从中读出意想不到的意思,我们应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故事,鼓励他们融入到故事中。

2、思考

绘本阅读完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再现情节,让他们说出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对故事中感兴趣的人物的理解,从而逐渐引导他们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习惯或者周边的生活环境,与现实联系起来。

3、表达

阅读绘本,能给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绘本不仅能让孩子学习语言,还能让孩子丰富自己的表达。比如让孩子重述看过的故事,进行讲故事演故事或者是续编故事,又或者是让孩子改故事,这些都能激发出他们惊人的想象力和无穷的语言表达力。

三、绘本阅读的好处

绘本,综合了图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的阅读情境。儿童既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又可以与书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能让孩子从绘本的图画中读出故事,也能欣赏绘画。经常为孩子读着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语言,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母语。特别是对于2---6岁间的孩子,很有帮助。

儿童绘本蕴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儿童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阅读并参加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语言智能,同时也为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个人内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绘本对于孩子来说简单易懂,孩子不仅能自己阅读绘本,还能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升,比如孩子能学会安静阅读,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通过小小的绘本,孩子已经在破万卷书、行千里路了,他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起来。

8.王丽娜泰安学习汇报材料(范文) 篇八

王丽娜

和煦的春风,飘扬的柔柳,在美丽的泰山脚下,来自山东省教研室的各位专家以及全省各地的优秀小学语文教研员、骨干教师聚集在泰山医学院文体馆,开始享受一场语文的盛宴。在这里,我们感受着名师的魅力,折服于名师的风采,我们叹服,我们身心陶醉。名师的课堂,带给我们的是艺术、是震撼、是智慧的诠释。

本次研讨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他执教了一节精彩的教学观摩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薛老师这堂课没有激情的导入,没有华丽的语言,一开始就是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默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两个词语,此次活动结束,我明白了薛老师这个小小的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原来这就是能力培养的方法,它就在你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在那看似不经心的教学环节中,执教者的智慧在熠熠生辉。

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薛老师似乎也是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当一名学生读完课文之后,薛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真诚地问:“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你读过几遍课文?”学生想了想说:“我预习了,读了三遍。”而另一名学生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则回答:“我读了四遍”等等,这时薛老师总结道:“预习和多读几遍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用到这些方法,把书读得更通顺、流利。”借学生的口说出学习方法是不是比老师的“你要先预习课文” “你要把课文多读几遍” 更有说服力呢?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人可以就是学生自己呀,老师干吗还要不厌其烦地说教呢?薛老师的这种做法给我了很大启发。“以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留给我思考和回味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下午又观摩了三节公开课,这三节公开课给我的最大感悟就是:老师从扎扎实实的识字训练,到扎扎实实的读中感悟,再到扎扎实实的写字指导,步步扎实,环环有效,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这也许就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我们上课不是演戏,而是在教学生学。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才算是一堂体现正确教学思想的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处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课堂上充分体现出: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老师充当的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不是起支配、主体作用,而是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真正成为了师生享受生命价值的地方。

三节课后,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的课堂以学生为本吗?课堂上需要体验的知识和孩子们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了吗?课堂上的方法、策略是出现在需要时、学生急于点拨处,还是为了方法而方法,为了策略而策略呢?课堂上是不是用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我是否注重了学生过程性的感知,学生情感的体验„„这些个疑问都值得我去思考、去实践、去提升。这次研讨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了“生本课堂”,让我看到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开始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本次研讨活动正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源头活水,又如一盏导航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引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博采众长,积淀教学素养,争取早日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介绍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李家栋

一、课题的提出

问题一,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多,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如何学的少。

问题二,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

问题三,研读教材不到位,只了解了课文的表层内容,没有深度和新意。确定的知

识学习目标是一些无序的死的知识;方法、能力方面的目标不具体,表述模糊笼统,没有操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概念化,不够准确。

问题四,教学面面俱到,预设的浅层次问题多,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少,不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规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以及习惯也得不到的培养。

问题五,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学情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学生兴趣低,学习收获少。

问题六,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泛泛的预习活动多,研究学生预习,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的预习活动少,课内教学活动与预习紧密联系的更少。

问题七,教师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预设的多,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少。

问题八,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的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兴趣的以学生为主的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学说

与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导性相反,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非指导性方法是建立在罗杰斯对人的下述信念之下的:

人具有非常优异得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

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应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三)“生命教育”理论

生命教育是舶来品,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

20世纪末期,我国台湾地区将“死亡教育”引入,称为生命教育,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实施。

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自2004年,不少省市将生命教育走入实践

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型态――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

(四)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

X效率理论的观点

第一、决策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人 第三、努力是一个不确定的量

第四、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惰性

第五、X效率理论强调的企业内个人努力的程度,而这种努力程度又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协调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体系构建

(二)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态

(三)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构成要素

(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五)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评价

(六)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师素养要求

四、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二)形成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若干理念

1.全面了解学生

“全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有的学生;二指学生的各个方面。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2)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气质、性格、习惯等等);

(4)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知什么,需知什么,能知什么,--学习的新起点);

(5)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探究欲望等);

(6)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情趣、持续程度等等);

(7)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方法的习的、习惯的养成、情感的体验等等)。

2.充分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个性;

(3)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尊重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5)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6)珍视学生个性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

(7)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

3.学课文是为了学语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

4.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教学的预设与学生的学习发生矛盾,教师要具有动态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调试教学活动内容,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发展。

5.语文教学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

(三)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态已基本形成学生生命得到充分尊重;

师生双主体和谐共存;

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激发;

学生学习享受优质服务;

学生学习语文能自主实践;

学生真切感受语文成长。

(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基本要素已经明确

尝试自学

合作交流

探究解疑

拓展补充

评价反馈

(五)总结出若干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六)已研制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评价量表

(七)已研究总结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所需的教师素养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年级)

执教:薛法根

整理:王丽娜

泰安市泰山区迎胜小学

五年级学生 课前预热:

师: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生:薛法根 师: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怎么说?今天谁给你们上课了? 生大声说:薛法根

师:大街上见到我怎么称呼? 生:薛老师

师:课文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这篇课文读了几遍? 生:三遍。生:五遍。

师:平时的课文读几遍? 生:平时只读两三遍。

师:如果平时的课文都读三五遍,你的收获会更多。师:带读书笔记了吗?带来了,打开。

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的学生带来的是一张纸,师指导下次用读书记录本要用本子,不能用薄纸。还有的同学用小本本,老师指导平时的读书记录本应该大些,这样的太小。开课

一、字词检查

师:课文预习了吗?生字会写了吗?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生没有人举手。

师:谁愿意来,如果你不会,可以比着书本抄。一生举手,师请该生到黑板上写,生携书上前。

师听写:第一行

洗澡水

玫瑰花

机械师

逆时针

第二行

领域

(师补充内容:科学领域、文学领域、艺术领域)

师:写完了吗?写完了,再写3个词语你读书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词语,随便写,自由写。生自由写。

师检查生字词认读,指生读,齐读。读书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读书方式。

师:同学们读书有些拖腔,读书要有弹性,像我这样读,师示范一词的朗读,指生读,问写对了吗?

最后指导“械”的右面要注意写对。师:(指生在黑板上书写的字)写对了吗?全部写对了,给掌声。你们别不甘心,刚才你们怎么不上来写呢。要抓住机会。

师:你另外3个字写得是什么?反馈学生写的词语。

二、质疑课题 指生读课文题目。

师: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是叶永烈。读完这个题目之后,有没有疑问? 生:没有疑问。

师:什么?有没有疑问?(师语调发生了变化)生:有。

师:对,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能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生:真理为什么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是呀,为什么不是一百零一个。

生:为什么是真理,而不是别的,或者是道理,启迪。生: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生:我写一百个问号就能获得真理吗?

师: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指生读。

师:现在理解课文题目吗?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里有个词“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经常见到,很自然。

师:嗯,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夜晚天上出来月亮,水自东向西流。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还有个典故呢。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做苏州刺史。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作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部长,司马就像今天的武装部部长。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师:生活中有哪些司空见惯的事情?

生在师的引领下回答:太阳从东方升起,水自东向西流,月亮在晚上出现„„

师:这个词语,你看,你没有疑问,你就不知道,你问一问,就知道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师:“?”拉直变成“!”理解吗? 生:理解。

师:为什么“?”拉直变成“!”不说问号变成了真理,看来有时候符号也能表达意思,谁再读第2自然段。生:指生读。(生读的过程中师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拿起笔把这段话中的中重要词语画下来,再指这名学生读2遍,(因为这名学生把“追根求源”读成了“追求根源”)第3遍读好了。给她掌声,如果读不好,多读几遍就熟了。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什么是一百个,比如“你放一百个心吧?”怎么理解? 生:就是把你的心放到我这里。师:把我的心放到你这里,一百个心放到你这里。我可真不放心了。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指什么?明白吗?

生:明白了,是指很多的疑问,有了很多的疑问就会发现真理。

三、理解文中的三个事例

师:提出这个论点后,课文写了几个事例?生拿起笔来标画,默读,默读就是用眼睛读。生默读。

师:读完了吗?课文写了哪几个事例? 指生答,同时指该生到黑板上去写。

生写:洗澡水漩涡、紫罗兰变色、眼的转动

师:点评黑板上写的“眼的转动”谁写的?你的眼给我转转。生:眼没法转,是眼珠转。师:来,加上一个字“珠”。

师:课文选了3个事例,这3个事例内容上有什么相通点,写法上有什么相通点,结构上有什么相通点„„不要满足一点,要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去发现。发现了哪些相通点? 生:这三个人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生: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相同。

师与生交流: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反复研究——得出结论 生:都是有名的人。师:谁?

生:谢皮罗教授、波义耳化学家、奥地利医生 师:有名吗?奥地利医生有名吗? 生:有。

师:叫什么名字?

生:不知道叫什么,名声很大。

师:有名,不知道名字,那叫有名吗? 生:没名。

师:思考,画出他们反复实验的句子。生反馈,读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么复杂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只用了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师:我们大家知道写文章的时候,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起因、经过、结果”,实验的过程就是经过,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呢? 生:因为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提出的问题和结论。生:因为这篇课文要突出的是“?”和“!”

师: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是本文的论点,这里重点要讲的是真理和问号。如果我们的论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觉得哪个地方要详写? 生:要重点写实验经过。

师:还有问题吗?

生:紫罗兰为什么会变色?

师: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你看课文就明白了。

师:还有问题吗?无人举手,老师有问题,课文为什么选了3个事例? 生:因为这样我们相信课文的内容。师:怎么就相信了?

生:因为是三个事情,让人觉得可以相信,不是一件、两件。师:是呀,无独有偶。“三”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你知道哪些含“三”的词语? 生:三寸不烂之舌、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我看你像三寸不烂之舌 生: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师: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写三件事,不多不少,既使人相信又使文章简练。还有问题吗?

生:这三个事例为什么都写外国人? 生:叶永烈是不是崇洋媚外啊? 师:如果让你写,你可以写中国人。

四、理解结论

师:写完这些话,他进行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生读课文后两个自然段。师:课文哪里讲到了“发现”,哪里讲到了“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就是发现了问题,发明就是制造出了新东西。

师:发现是原有的,只是被看到;发明是原来没有的,新制造出来的。生答课文中哪里写到发现,哪里写到发明。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科学发展的四个不同的层次,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发展。指生继续读倒2段。

师:我问你个问题,你觉得科学发明难吗? 生:难。生:不难。

师:从哪里知道的?“只要„„就„„”“神秘,遥远”科学发明并不难。继续读第8自然段。读完。

师:你读完这段话,觉得科学发明难吗? 师:“不是凭空产生的,„„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师读,圈画。师板书:并不难

并不易

你怎么理解?为什么下这样矛盾的结论?

并不难也不易,也就是要做一个又准备的、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这是一种辩证的思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xuán)涡(wō)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pǔ)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ruǐ)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9.奥运冠军王丽萍的成长故事 篇九

悉尼奥运会王丽萍为中国田径夺得惟一一枚金牌的振奋人心场面,似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出,采访全国竞走锦标赛,感受最深的是丹东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冠军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市民们无一不为丹东拥有这位竞走冠军而感到骄傲。昨天下午,丹东市体委姜亦德主任向记者讲述了王丽萍成长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丽萍1976年生于凤城市农村,母亲是位纯朴农民,全家的生活支出仅靠在凤城市一家煤矿烟叶收购站工作的父亲维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从小王丽萍就有着运动天赋,学校每次举行运动会,总是拿个第一。1989年6月,王丽萍被凤城市体校选中,并改学竞走。

第二年,赵世梁向当时中国竞走界著名教练王魁推荐了王丽萍,将其调入辽宁队试训。由于王丽萍训练中特别能吃苦,所以王魁留下了这位瘦弱的小姑娘,还当即奖给她一套运动服,一双运动鞋。从此,王丽萍和陈跃玲、王妍、刘宏宇等人成为同门师姐妹。王丽萍肠胃不好,运动量一大就要呕吐,可是好成绩必须伴随大运动量训练,于是训练场上,王丽萍常常吐得只剩黄胆水可吐了,连王魁教练都不忍再看下去。

1996年,王丽萍险些结束了她的竞走生涯。当时,正值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全国竞走好手聚集在云南进行奥运选拔赛。训练中,王丽萍膝伤复发,愈来愈重,开始还能勉强训练,到后来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医生告诉王丽萍,必须立即放弃竞走,王丽萍只得回到了家乡进行休养。两个月后,王丽萍带着稍稍缓解的伤痛,又重新站到了训练场上,咬着牙重新开始训练。

凭着顽强的毅力,王丽萍终于战胜了伤病,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1999年世界杯前国内进行了一次预选赛,在包括刘宏宇、王妍等众多好手的“夹击”中,王丽萍走出了第2名的成绩。悉尼奥运会,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要通过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

上一篇:社区文化活动记录下一篇:K30试验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