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2024-07-12

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结(7篇)

1.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篇一

高安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第15期2009年6月8日

第3(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预测

一、发生量与发生程度预测:预计第3(2)代稻纵卷叶螟在我市偏重发生,相似08年、07年,主要为害早稻的中偏迟熟品种和迟熟品种,并将集中为害一季晚秧苗和特早抛(栽)的一季晚禾成苗期,预计发生面积在40%以上,其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1、2(1)代外迁入境时间为5月5日,比去年晚4-5天,迁入量也少;

2、2(1)代田间残存虫量与去年及常年相当。即亩有虫量一般200-300条,高2000条,平均680条。

3、3(2)代境外蛾子开始入境时间为6月3-4日,比去年晚6-7天,始见亩蛾量一般80-100头,高250头,平均64头,比去年亩减24头,但后续入境蛾量将会大幅上升。

4、根据天气预报,6月中下旬雨水量增多,将有利于本地虫源第3(2)代稻纵卷叶螟与入境虫源混发,不利开展防控。

二、发生期预测

根据市站5月中下旬调查,第2(1)代始蛹日为5月22

日,盛蛹期为5月28日,高峰期为6月6日,比去年晚4天,据此,综合天气预报和当前苗情及近日境外蛾子的迁入情况,预计第3(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大致如下:

盛蛾期:6月6—21日高峰期:6月12—14日 盛孵期:6月12—27日高峰期:6月18—20日 二龄幼虫盛期:6月16日—7月1日 高峰期:6月22—24日

预报员:付晓林、李水森站长:付晓林

2.普洱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 篇二

XX市植保植检站为国家级病虫区域测报站,为适应XX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分区域建立了粮食、薯类、蔬菜、茶叶、咖啡、果树和农田鼠害等中心专项测报站,形成市、县、乡三级测报网络。2014年根据作物布局、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宏观调查和系统监测,严格按照《测报调查规范》开展预警监测,及时分析、会商病虫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为开展防控提供技术服务。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90个监测点,且布点合理,监测措施落实得早,技术培训及时到位,各县(区)对水稻、玉米、小麦、蔬菜、茶叶、咖啡、橡胶、马铃薯和农田鼠害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实现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并与全省各监测点实现信息互通,监测结果共享,农作物病虫害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8%,重大病虫害的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100%。全市共开展重大病虫会商11次,发布重大病虫趋势预报30期、简报63期(含电视预报11期),上报监测信息1086期,发布手机短信205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210场次,培训基层植保人员和农民8.17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7万份,为组织防控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及时组织重大病虫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一)、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

今年全市今年大春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前期稻飞虱偏早、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偏重发生,粘虫、稻纵卷叶螟和农田鼠害局部偏重发生。据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进度统计,截止2014年12月1日,我市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694.94万亩,针对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需要,全市植保植检系统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立足本职,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积极开展针对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植保植检技术服务,全市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核心示范区28个,示范面积2.4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55.74万亩,大大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

(二)加强植保专业化组织建设,提高我市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XX市制定植保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方案,在支持引导乡镇、村等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具备一定运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农业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领域。全市建立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 44个,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796.98万亩次,带动全市完成防治面积2094.78万亩次,占1500万亩次计划任务的139.65%。

(三)加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关于绿色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和《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印发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通知》精神,以点带面抓好示范样板,继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根据作物布局、病虫发生种类,综合实施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天敌释放、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也达到保护农产品安全、保护环境安全。全市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58个,中心示范面积6.254万亩次。共举办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培训948期,培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户0.9223万户3.145万人,发放技术资料17.6余份,张贴绿色防控挂图1.56万张。带动周边绿色防控面积166.5万亩次,其中杀虫灯推广面积15.26万亩,色板诱杀面积41.32万亩,性诱剂12.74万亩,间套种102.12万亩,稻鸭共育10.48万亩次,养猫灭鼠46.7万亩次,推广除虫菊、印梀素、鱼藤酮等多种生物农药52.87万亩,通过多种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

农业植物检疫工作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必要措施。2014年全市植物检疫主要围绕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植物检疫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实施细则》、《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识别及防控技术,提高业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质量。

2、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加大检疫宣传

按照《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云植〔2014〕19号)文件的相关要求,XX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及时下发文件,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组织、督促各县(区)认真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各县(区)植保植检站于9月依法开展了“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期间,在种子批发市场、种苗繁育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地区组织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在街道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结合现场咨询,扩大植物检疫宣传面,提高公众对植物检疫工作的认知。设立宣传点23个,出动宣传车41台次,张贴、发放宣传资料128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16条,开展巡回宣传咨询活动19次。开展电视、电台宣传14期。对种子、苗木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重点开展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培训,对农民群众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重点进行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共开展培训11期1450余人次。

(二)开展市场检疫,规范“两杂”的种子市场

为加强全市植物检疫执法工作,促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区域联合执法,保障农作物种子用种安全,各县区植保站结合“联合检疫执法活动”的开展,积极联系种子站、执法大队定期或不定期对种子经营户进行“两杂”的种子标签检疫证明编号查验工作。出动车辆34辆次、人员135人次,共检查“两杂”的种子经营户120余户次,检查玉米种子标签检疫证明编号162个次,水稻种子标签证明编号178个次。在检查过程中,与种子经营单位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共识,通过检查,发现 “两杂” 的种子市场存在品种多、杂、乱现象,各省包装标识不一,外包装不规范。这些联合综合执法检查对规范 “两杂”的种子市场、打击违规调运、销售、加工和种植未经检疫种子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开展产地检疫,防止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为加强我市植物检疫执法工作,严防植物疫情传播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对全市各制种基地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全年共成“两杂”制种产地检疫2050亩,其中玉米制种产地检疫1560亩、水稻制种产地检疫490亩,共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23份,办理种子检疫证明编号:水稻11份、玉米8份。

(四)开展调运检疫,防止疫情蔓延

全年开展产地检疫换证及石斛、茶叶、香蕉调运检疫62批次,其中省内43批次,省外19批次。

(五)全力开展红火蚁疫情监测与处置

自2013年12月发现红火蚁疫情以来,市县区迅速做出反应,采取各种措施,编送检边开展疫情普查和向市政府和农业厅报告,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技术培训,扩大疫情排查范围,开展技术培训,对发现的疫情及时处置,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为造成扩散。

经过认真排查,目前红火蚁在全市6县区9乡镇已有危害,发生面积2396亩,防治24880亩次。其中XX区红火蚁发生面积1558亩,累计防治已达22700亩次,防治方法主要采取“红火蚁克星”诱杀。

四、加强农药管理宣传和执法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生态安全

作为XX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员单位,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突出“源头治理”、“市场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下发了《XX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普农办〔2014〕44号)及《XX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14年农药质量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普农〔2014〕21号),以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为主要内容,结合全市实际,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制定方案,成立工作小组,认真开展农药市场整治、农资打假工作,组织开展农药标签抽查等活动。

1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

结合“3.15”活动、“送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阳光工程培训等,组织开展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使用农药技术宣传培训,进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114场次,累计受训21725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定》、《农药安全使用规程》、《植物检疫条例》《农药安全科学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品种安全使用问答》、《如何购买放心农药》等农药安全科学使用知识宣传册等宣传材料33655份。

2.加强农药标签和农药产品质量抽查

按照《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农药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云农办种植〔2014〕53号)的文件要求,及时安排各县区在规定期限内,抽查2013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农药产品,主要以用于蔬菜、果树、水稻和茶叶上常用杀虫剂、杀菌剂为主,产品质量抽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t1605—2001》,(附件3)中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10县(区)植保站共抽样送检98个品种。经云南省农药监督管理所检测认定:质量不合格产品8个、标签不合格27个、未检测样品7个。要求各县区按照相关内容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调查处理。

3.进行市场专项检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全市累计出动车辆188台次,出动执法人员837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点711户次,查获过期农药、标签标识不清农药共计234.07公斤。查处农药案件74起,其中现场处罚64起,罚款金额33800元,一般程序9起,涉案金额3694元,依法申请立案查处1起,已结案,罚款5000元。通过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有力的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减少了坑农害农现象发生,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经营者,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

4.新药剂防治探索性试验

大力推广农业部指定的高毒农药替代新产品,全市累计计推广105.41万亩次。

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需要,重点开展了抗病毒制剂多肽保对水稻、马铃薯病害的防效试验示范,共设立墨江紫谷稻区、孟连早稻区、西盟勐梭晚稻区、宁洱黎明瑶山红谷稻区和XX区龙潭乡山地马铃薯种植区五个示范点,经调查、测产,抗病毒制剂多肽保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有一定防效,增产率在7.6——11.4%之间。

墨江于2014年5月12日在龙坝镇石头村、竜巴村推广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水稻根腐病1750亩,带动周边防治面积1.5万亩;2014年6月10日在龙坝镇石头村竜达组开展25%噻虫嗪防治稻飞虱示范面积350亩,带动周边防治面积1万亩。

镇源县完成省站安排甘蔗蚜虫、玫瑰蓟马、烟草烟青虫等15个品种农药药效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区均未发现因施药而造成各种作物枝、梢、叶、芽、果等药害症状出现,为今后防治各种作物病虫害推选出了最佳农药和剂量。

五、全市植保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墨江、景谷两个县植保工程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已搬迁使用。宁洱和江城两个县的植保工程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土建工作,观测圃、应急仓库等附属工程正在建设中;景东、澜沧、镇沅和孟连四个县的植保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西盟县的项目因县总体城规划改变尚未实施,XX区的植保工程项目已列入2015年的投资预备项目尚未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复。

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植保植检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市植保植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方式呈现多样化、气候变化、人流、物流的频繁交往,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给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3.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对植保植检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植保工作真正提高到植物卫生防疫事业的应有地位,仅凭农业系统的植保技术人员力量太薄弱。

4.群众对病虫害预防、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意识淡薄,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防病、虫意识差,自身不愿投入,影响了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5.植保技术人员及植保新知识缺乏,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各种监测设备严重缺乏,给病虫识别带来了困难,影响了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往往使一些突出性病虫害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

6.农药市场比较混乱,由于农药监督管理缺乏力度,一些农药经营户只看重自身和当前利益,而偷偷出售一些违禁或劣质农药,给农产品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也影响了一新药剂的推广和普及。

七、2015年工作要点

1.抓好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与控制。继续完善监测网点,稳定测报队伍,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2.强化植物检疫工作。设立监测网点,重点开展香蕉枯萎病、玉米绿斑驳病毒病、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扶桑绵粉介等周边地区已发生的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加强防控技术研究,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强化产地检疫工作。深入开展“两杂”制种基地,咖啡、烟草、茶叶生产基地的产地检疫,依法保护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继续实施好农药使用源头监管,抓好经营人员上岗培训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开展农药标签抽查和农药产品质量抽检,配合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开展好农药市场日常监管,完善经营户购销台账,防止违禁农药流入市场。

4.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热潮,充分调动全市植保植检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服务领域,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积极开展针对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植保植检技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2014商都县植保植检站总结 篇三

工作总结

今年,我站在农牧局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前沿阵地,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为重点,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认真搞好各项监测、试验示范,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为全县的种植业生产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就全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防治情况

2014年全县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发生面积122.13万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49.12万亩次,病害发生32.17万亩次,草害发生31万亩次,鼠害发生9.3万亩次。防治总面积85.39万亩次,其中:防治虫害41.80万亩次,病害25.59万亩次,草害13.5万亩次,鼠害4.5万亩次。

1、主要虫害发生与防治

在农田虫害发生面积49.12万亩次,防治41.80万亩次。其中草地螟1代幼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黎科杂草

3、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农田草害中等发生,总发生31万亩次,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13.5万亩次。

4、鼠害发生与防治

经实地调查,农田鼠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今年发生面积约9.3万亩,其中农田3.5万亩,主要是小麦、莜麦、胡麻和豌豆地,农田周边的退耕地、草场、荒坡发生约5.8万亩。全年完成物理防治农田及周边草场、荒坡约2.6万亩,农户0.15万户;毒饵防治农田1.9万余亩、农户0.5万户。

(二)植物检疫开展情况

1、产地检疫

根据乌兰察布市植保站关于乌农植检〔2014〕1号《关于做好2014年植物检疫工作的通知》,我站检疫人员积极与希森公司沟通,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希森公司向我站申请产地检疫。我们严格按照《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对希森种薯基地种植的5530亩克新1号、7275亩费乌瑞它、3139亩夏波蒂、835亩大西洋、426亩早大白等5个品种,民丰公司种薯基地种植的780亩克新1号、750亩费乌瑞它2个品种,共计19485亩种薯实施了产地检疫,分别于苗期(苗高18-25cm)、花期(盛花)、成熟期(收获前)进行了3次田间调查,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

2、市场检疫检查执法

(四)试验(示范)开展情况

今年,我站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通过区站防治科马铃薯晚疫病生物农药防治试验,试验地选择在原良种场,试验药剂为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比药剂阿克白、克露,处理方式分种子处理和喷雾,按照试验方案进行3次重复。但由于试验地未发生晚疫病,无结果。同时区站安排在我县进行了碧护(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马铃薯抗逆高产示范,取得良好效果。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抓好预测预报工作。

多年来我们始终将预测预报视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站测报人员一如既往,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预测预报工作。4月15,经过检修安装,一支黑光灯和两组诱杀液装置按时运行,为确保能够不间断观测,又添置两台自动虫情测报灯备用,并固定一名测报员专门负责观察和记载,将诱捕到的害虫分类、记数、解剖,准确掌握这些害虫的发生、发展动态。今年市站给我县下拨2台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仪(田间小气候观测仪),安置到希森马铃薯屯垦队、后海子种薯基地,加上原有的西水泉、小海子2台,基本达到希森、民丰两大公司种薯基地晚疫病监测、预警全覆盖。同时另行派出3名测报人员,进行病虫害实地调查,在全县范围内巡回调查,搜集虫源越冬基

草,恶化害虫的栖息、产卵场所,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二是加大预测预报力度,达到防治指标的害虫及时开展防治;三是重大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统防统治,如马铃薯晚疫病、菜蛾、芫菁的发生,集中使用药械,全民动员,统一行动,最大程度地提高药械的利用率及防治效果。在提高防治效果实施精准施药方面,一是确定最佳施药时期:可选在浇水前一天、阴天前一天、初次发现中心病株(叶)甚至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预防。虫害低龄期和零星发生期。一天中应选上午9:00前、下午17:00后。二是采用先进的施药器械,选用雾化效果好、不渗漏的新型喷雾器。如山东卫士系列:机动喷雾器(WS-18型)、手动喷雾器(WS-16型);北京丰茂系列:机动喷雾器(DFH—18型)、手动喷雾器(DFH-16A)。这都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推广使用药械产品,具有雾化效果好、不漏药、不剩药的特点,节省农药,节省人工,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果,解决老式喷雾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和防效差的问题。三是采取正确的施药方法,一是喷药时要保持通风,二是高温强光时间不要喷药。在农药使用方面,我们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其目的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防控方式方面,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

2、技术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合理种植抗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降低田间湿度,实行合理的轮作及间作技术,减轻病害发生;清洁田园,结合秋耕深翻,减少病菌初侵染源,降低虫源基数。

二是生物防治:推广使用天然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阿维菌素、烟碱、苦参碱等防治菜蚜、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叶螨、斑潜蝇等害虫,选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细菌性病害;利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等害虫。

三是物理诱控技术:示范区重点推广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草地螟、地老虎、菜蛾等害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量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加大黄板诱杀、防虫网、遮阳网、银灰膜等控制蔬菜害虫的防治技术。

3、发挥示范推动作用,扩大示范规范

示范区在防治技术上坚持“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示范推广生物防治、物理诱杀、科学用药技术等,实行无害化治理。通过示范展示,积极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安全防控水平,扩大示范规模。

(四)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一是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利用冬季空闲,培训从业人员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知识及农机具合理操作,努力提高防治水平。

二是使用质量好,劳动强度小的大型先进器械,提高作业效率。

三是收费合理,服务规范,拓展业务,增加收益。严格按照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防控作业工作量和物化成本,合理确定服务价格,不随意增加服务费用,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制订并严格遵守服务规范,坚持文明作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联系种植大户,拓展业务,增加收益。

(五)、科学指导,提高农民防治技术水平

4.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篇四

贵溪市植保植检站

2007年我市植保植检工作认真贯“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指导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植保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虫口夺粮的好成绩,确保了全年粮食丰产丰收,顺利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病虫发生与防治概况

今年我市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其中早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中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晚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和稻曲病,全年病虫属中等偏重发生,其中一代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中、晚稻稻纵卷叶螟,稻曲病重发生,主要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我市多次召开了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及植保员参加的植保工作会议,及时将病虫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户开展防治,使病虫害得到科学及时的防治,全年病虫造成的总损失控制在5%以下,单项病虫造成的损失控制在1%以下,据统计全年挽回粮食损失3000万公斤,减少农药使用费用800余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提高认识,加强病虫害防治组织领导工作

我市充分发挥市农作物病虫害防灾减灾指挥部的作用,年初组织召开了各乡镇主要领导及植保员参加的植保工作会议,并制定了全年植保工作计划,市指挥部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植保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工作责任,为全年植保工作指明了方向,各乡镇成立了病虫害防治指挥机构,乡镇主要领导任乡镇病虫防治总指挥,市政府由分管农业的市领导任全市防病灭虫工作总指挥,市农作物病虫害防灾减灾指挥部组织检查督促防病灭虫工作,全年召开了由乡镇长、植保员参加的防病虫工作会议6次,市农技中心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期组织农技人员下乡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督查指导100余人次,并根据年初制定的责任状,对各乡镇进行检查打分,评选出防病灭虫工作先进单位。

2、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指导大面积防治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重点,及时准确提供病虫防治技术信息是搞好大面积防治的关键,今年我站继续着重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安排了三位同志从事测报工作,还在全市5个乡镇设立了病虫重点田间调查观测点,在流口镇、志光镇设了二盏测报灯,全年共印发病虫情报14期,计26万份,其中发到村小组四期1.5万份,发至农户3期24万份,其它发至乡镇植保员及有关部门,发至村小组和农户的由乡、村、组干部及时张贴到各村小组或直接送到农户手中,广大农户结合病虫情报防病灭虫既统一又及时准确,普遍反映防治效果明显,经验证全年病虫情报准确率达98%以上,病虫情报进村率 2 100%,入户率90%以上。

3、搞好试验示范,推广植保新技术

今年我市试验示范工作得到市政府和省植保站在资金上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分别在志光镇和塘湾镇开展了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大米为目标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示范通过采用以灯光杀虫,生物防治为主,辅以高效低残留农药等防治水稻病虫害,其中在塘湾镇大桥村投资2万元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示范面积200亩,实行节能环保型病虫害防治,群众反映示范区一般单季可少施农药2-3次,产量较其它地区高10%左右,且高产稳产。在志光镇由市政府投资30余万元安装了100盏频振式杀虫灯,示范面积10000亩,我站派了3名技术干部负责示范点的技术指导工作,从年初开始就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薄露灌溉等,印发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送到农户手中,市农技推广中心免费提供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水稻良种,并实行统一种子消毒,集中育秧,水稻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请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市植保植检站及时将病虫情报发到农户家里,指导农户科学防病灭虫,示范区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全部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全年培训农户500余人次,印发有关技术资料2000余份,现场指导农户300余人次,单季平均少施农药2次,每亩节省农药防治成本20-40元,稻米中农药残留量减少40-60%,粮食增产10%左右,农田蛙类,蜘蛛等天敌增加50%,通过示范使农户实实在在的 3 感受了使用新技术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提高质量,还能减轻劳动强度,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另外还在志光镇安排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其中设置了病虫害常规防治,综合防治和不防治对比试验区,各小区从播种到收割施肥,施药,产量,天敌数,病虫为害情况作了详细完整的记录,试验数据汇总并整理成了书面总结;还在全市10个乡镇各开展了2000亩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示范区由各乡镇植保员负责技术指导,市农作物病虫害防灾减灾指挥部多次派农技人员到各示范点检查指导,并根据效果进行评比,乡镇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推广了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并结合科技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把技术送到农户家里,很多乡镇农技员经常送农药到田间地头开展技物结合,并将手机号码告诉农户,农户有什么技术难题可直接电话咨询,各示范区粮食平均增产8%左右,每亩减少农药防治成本20-30元,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提高。

4、开展植保技术培训,提高农民防病灭虫技术水平

我站结合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绿色大米生产等工作在全市10个主要产粮大乡开展了植保技术培训,结合农时采取集中授课和田间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教农户如何识别各种病虫害,如何合理防治病虫害,并印发了技术资料送到农手中,全年集中培训农户2500余人次,通过培训许多农户掌握了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知识,病虫害防治水平普遍提高了,盲目用药的情况大幅度减少。

5、搞好植物检疫,控制新的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近年我市农作物种子及农产品调入调出日益频繁,植物检疫工作量大。由于调运批次多,每批次量少,且相当分散,搞好植物检疫难度大,我站着重加强种子及新鲜农产品检疫,经常到各乡镇调查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及时了解农产品的调运情况,加强疫情监测,搞好植物检疫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植物检疫工作的认识,争取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年共检疫农产品种子300余批次,60余个品种,在全市20个乡(镇,场,街道办)开展了疫情调查。

6.搞好鼠情监测,指导统一灭鼠。

今年我站承担了省站安排的鼠情监测任务,作为全省鼠情监测点之一,我站认真按照监测要求操作,在罗河镇开展了鼠情监测,安排了专人负责,根据监测要求每月布夹1-2次,室外每次布夹150个,室内每次布夹100个,每月及时将监测数据如鼠种,夹鼠率等资料上报到省站,并及时预测预报,指导全市开展统一灭鼠,全年在罗河镇,志光镇等10个乡镇开展了农田统一灭鼠各两次,由市植保站统一配制毒饵,由乡,村,组干部统一将毒饵投放到农田,室内,灭鼠方法采用毒饵站法,毒饵由溴敌隆和大米配制而成,为搞好安全灭鼠工作,事先在统一灭鼠区开展了广泛宣传,对投放毒饵的乡,村,组干部统一培训,召开了各村小组干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灭鼠工作会议,在投放毒饵区树立了安全警示牌,还到各学校向学生讲解灭鼠知识及注意事项,据统计开展了统一灭鼠的村组鼠害下降了6 5 0%。

三,2008年工作计划

5.**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先进事迹 篇五

这位从农家小屋走出的青年,凭着对党和人民的一颗赤诚之心,用行动真实

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默默地把青春、知识和智慧献给了山区科技兴农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新时期优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曾先后发表科技论文67篇24万余字,编著出版鼠害理论专著6部48万余字;获农业部、省、地(市)科技进步奖、农业丰收奖11项;获省、地(市)先进表彰12次,制定地方标准1项;特别是由他主持完成的“**省农区主要害鼠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研究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市第一个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农业科技人员。

与鼠结缘

1986年7月,**带着莘莘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带着对家乡那份特有的亲情和依恋,从**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县植保植检站工作,从此他便与**植保事业结下了不懈之缘。当时的**农村还比较贫穷,且农田鼠害十分严重,望着乡亲们那无助而又期盼的目光,**在心里暗暗地说,一定要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人民干点实事,为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尽一份力。

1986年10月,**被列为全省农田鼠害测报网点县,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他主动找领导请求从事老鼠的测报和防治工作,看着这位诚实、自信、上进的年轻人,领导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他走田间,访农户,开始对全县鼠种种类进行认真的调查,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基本摸清了**县害鼠种类和优势鼠种的栖息分布和危害,撰写了第一篇鼠类调查文稿“**县鼠种调查报告”。由此,他开始了与老鼠打交道的事业。

当时**的科研条件极其落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但**没有在意,更没有因此却步。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艰难地开始孜孜追求的科研生涯。为尽快完成全县病虫鼠种普查工作,采集好标本,他常常爬高山、卧泥地、蹲水田,有时甚至夜宿田埂,露营地头。业务经费不足,他就垫上自己工资,奔波于田间地里和实验室内,解剖鼠类标本,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科研论文,艰难地开展着研究工作。一次,他生病发高烧达39度,爱人劝他给单位领导请假,别下乡调查了,他说“我这(来源:好范文 http://),从而建立了**省鼠情信息数据库和远程传递平台,实现了全省网上报送鼠情信息,提高了鼠情信息传输速度,在全国鼠害防治信息化建设领域起到了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为促进全省农田灭鼠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光荣业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19年的辛勤耕耘,19年的孜孜求索,终于收获了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990年、199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农田鼠害研究先进个人;

1993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4年11月获**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

1995年11月获**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

1996年12月获全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先进工作者;

1997年12月获全省植物检疫工作先进工作者;

1998年9月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1999年9月获**省科技兴农人才奖;

5月获**市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12月获**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12月获**省第三批省管专家;

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

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

一次次荣誉,一个个称号,一块块奖牌,记载着他在平凡岗位上的辛苦创业,记载着他在基层科研阵地上的成长历程,记载着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光荣业绩。

拓者风范

优秀、先进、勋章、专家……

面对头上一个个耀眼的光环,**没有因此骄傲,没有因此自满,而以一个开拓者姿态和强者风度,把目标瞄准了新的课题。目前正在主持实施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1项,省长基金项目1项,**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

在**的团结和带领下,**植保站全面地开展起农作物病虫草鼠预测预报、防治、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分别在农业部、省、市树立了较高地位,受到农业部、省、市先进集体表彰和全国农作物病虫防治先进集体表彰10多次。

1999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作物区域病虫监测网点站之一,同时农业部投资50万元,建起**县区域病虫监测站,步入了办公现代化、信息化轨道,提高了全员参与的工作效率。在他的争取下,**相继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田鼠情监测网点站、全国农田鼠害综合治理示范区县、省植保植检站列为全省农作物病虫重点监测站、全省农田鼠害综合治理示范区县、**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牵头单位。

**是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深知肩上责任有多大,份量有多重。为能在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上真实地反映基层民众呼声,他常常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参加县人大视察、调研活动。先后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交意见、建议10多条,多数得到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他说:“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希望和重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和信任”。

6.农业局植保工作总结 篇六

一、积极配合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种子市场检疫大检查工作,3月1-5日,配合九江市站和县农业执法大队,重点对我县范围内所有种子(棉花、水稻)经销商进行了全面的执法大检查。共检查种子36957公斤,其中水稻种子30416公斤,棉种6541公斤,并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调运种子的行为,有效的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调运传播扩散,保障了我县春耕生产用种安全,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配合省局开展稻水象甲的普查工作。5月10日,为摸清稻水象甲在我县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各乡镇严格按普查要求,由县局主管领导亲自抓,组织县、乡植保员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乡、逐村、逐田排查,对全县早稻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普查;共普查了全县19个乡镇场1.71万亩早稻,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畈、畈不漏田,决不让任何有可能出现稻水象甲的田块逃过,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稻水象甲的迹象。(详见附表3)

三、对梨枝枯病、柑桔溃疡病、扶桑绵粉蚧、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检疫对象的普查工作,我站也多次组织各乡镇植保员到全县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均未发现有以上检疫对象的发生。

7.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篇七

工作计划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圆满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我县的植保植检工作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持续治理”的植保方针,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以组建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开展试验示范作为推广植保新技术的载体,狠抓农作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以及各项技术服务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病虫草鼠的为害,最大程度的挽回了我县粮棉经济损失,确保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概况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1、水稻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2011年我县水稻病虫害属中等发生年份,轻于去年与常年,病害主要以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为主,虫害主要以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为主。2011年全县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20万亩次:其中,纹枯病发生22万亩次,发生面积与往年持平,发生程度与往年相似;稻瘟病发生0.15万亩次,重于去年,主要分布在老病区,如梅棠、滩溪、云山等乡镇,尤其是感病品种两优系列、金优系列等早稻优质稻发生较重;稻曲病在低洼田或偏施氮肥田块的感病品种(扬两优系列)发生较重,发生面积3.8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由于今年我站布臵早,预防早,并全面加大了该病防控宣传工作力度,今年我县该病发生面积从去年的1.16万亩缩减至常年0.01万亩左右的水平,成为我站有史以来,迅速扑灭水稻新型病害的典型案例之一。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60万亩次,由于迁入峰次多,迁入虫量大,加之世代重叠严重,对我县水稻产业正常生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尤其是7-8月,我县稻区呈现3-4个迁入高峰,加上本地虫源,一般亩虫量500—1000头,最高达3000余头,一般卷叶率1-3%,部分防治不力田块达20%以上;二化螟发生面积5万亩次,主害代一代二代螟中等发生,其他世代轻发生;稻飞虱中等发生,轻于去年,发

生面积20万亩次,以褐飞虱、白背飞虱为主,一般百兜虫量300-600头,最高密度3000头,局部地区未防治早稻田块出现“穿顶”现象。

2、棉花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我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今年棉花病虫害呈中等发生态势,轻于去年,全县棉花病虫害发生总面积54.3万亩,防治面积136万亩次:其中苗病为偏重发生,平均病株率5-10%,最高病株率70%,累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防治面积3万亩次;盲蝽象为偏重发生,其中二代重发生,被害株率一般5%-26%,部分未防棉苗被害率最高达到100%,三代、四代中等偏重发生,百株虫量5--12头,最高35头,累计发生面积13万亩次,防治面积23万亩次;斜纹夜蛾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中三代中等发生,四代、五代中等偏重发生,百株虫窝一般1-2个,最高5个,百株虫量50-150头,未防田块最高达1286头,发生面积5万亩次,防治面积20万亩次;棉蚜中等偏重发生,有蚜株率一般5-13%,最高的20%,百株蚜量一般350-560头,最高的850头,卷叶率一般2.5-5.8%,最高的9.2%,发生面积10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铃病为中等偏重发生,由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持续低温阴雨,全县棉花普发铃病,烂桃率一般2-5%,最高13.7%,发生面积3万亩,防治面积10万亩次;红蜘蛛中等发生,苗期轻发生,有螨株率一般5-8%,花铃期以后发生逐渐加重,红叶株率一般3-5%,最高达10%,百叶螨量65-236头,累计发生面积5万亩次,防治面积20万亩次;甜菜夜蛾为中等发生,我县以6代、7代为主害代,一般百株虫量10-30头,最高80头,发生面积2万亩次,防治面积5万亩次;蜗牛为中等发生,发生高峰期为7-8月,一般株蜗牛发生量10-30头,最高60头以上,发生面积1万亩次,防治面积2万亩次;红叶茎枯病为中等发生,一般花铃期以后开始发病,9月中旬以后进入发病高峰,一般病株率3-5%,最高20%,近几年,我站通过推广生物有机肥“灵之素”改良土壤,使得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县发生面积0.6万亩,死亡面积500亩;其他如棉铃虫、小地老虎、枯萎病、疫病等其他病虫轻发生。

3、蔬菜、柑桔等其它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近五年,我县蔬菜病虫害属中等发生,2011年蔬菜病虫害发生总面积10万亩次,防治面积30万亩次,其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霜霉病、蚜虫等病虫中等偏重发生,小菜蛾、茄科晚疫病、青枯病、枯萎病、十字花科软腐病、菜青虫、潜叶蝇等病虫中等发生,其他病

虫轻发生。果树病虫害属中等发生,2011年发生总面积10万亩次,防治面积30万亩次,其中柑桔红蜘蛛、锈螨、蚧壳虫、潜叶蛾、柑桔粉虱等病虫中等偏重发生,蚜虫、梨锈病、卷叶瘿蚊等病虫中等发生,其他病虫轻发生,(二)植物疫情发生防控概况:

近年来,我县植物检疫对象发生呈逐年偏重、扩散迅速等特点,2011年我县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属中等发生年份,轻于去年,发生总面积210亩。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200亩,由于我站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和防控指导工作,通过大面积使用25%“叶枯唑”粉剂喷雾防控,疫区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治面积0.5万亩次;扶桑绵粉蚧是2009年我站在全国首次发现为害棉花的一种危险性害虫,今年被列入江西省植物检疫对象,2009年发生面积127亩,2010年约124亩,通过全县植保技术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采取药物扑杀和人工拔除销毁(先进行喷施40%速扑杀+ 95%草甘膦+丝润药剂防治,后拔除销毁),然后对缓冲区进行叶面喷施40%速扑杀+ 25%噻嗪酮+丝润药剂保护等三条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截止目前,今年全县仅发生10亩面积,且所有疫点已被全部扑灭,没有发现新增的“扶桑绵粉蚧”疫点,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植保植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抓好组织领导,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业生产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并把植保工作摆上了重要位臵,2011年我县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根据连续两年全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偏重发生态势,在6月份和8月份连发两个文件《关于切实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县政府也下达了相关文件,要求全县各地做好病害防控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稳定;并及时启动永修县百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科技服务月活动,深入基层检查、督促防治措施的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和农业局领导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抓紧时间发放县植保站制定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手册》、《怎样合理使用农药》、《永修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手册》、《环鄱阳湖区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年历》、《高毒禁用、限用农药名单》和《推荐使用农药名单》等技术宣传资料,为全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加强田间病虫监测预警,提升病虫防控能力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我站业务工作的重心,抓好病虫测报是我站的首要工作任务,围绕这一主题,我站克服了在人力、资金、环境等各方面困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从螟虫越冬调查开始,我站坚持做到每周2-5天到田间调查数据,收集信息,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其次,我们还在全县已有的测报灯网络外另设了5个性诱剂辅助监测点,共挂放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性诱剂诱芯100多个,对以上五种害虫成虫发生期、发生量进行全面系统监测。我们充分利用灯诱法和性诱法两种测报方法提供的准确数据来制定防治适期并印发病虫预报,全年共编印《病虫情报》17期,其中短期病虫测报15份,准确率达95%以上,中长期病虫害2期,准确率达到90%以上。系统全面的诱测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我县病虫害监测水平,较好地为我县开展病虫防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路防治、减轻损失和污染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致于在多种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未造成大面积重大损失,为今年粮棉生产全面丰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宣传,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保证测报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2011年我站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病虫信息、防治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印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手册》等农业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宣传材料和明白纸8000余份,主要通过县植保站、农药经销商、乡镇植保员和送科技下乡等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制定了300份病虫防治联系卡,填发给全县19个乡镇场的种植大户和农民;三是召开了重大病虫害防治动员大会5次和现场指导15次;四是张贴了防治通知4000余份,病虫害防治高峰时期还利用手机信息及时通知乡镇植保员、专业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五是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可视化宣传4次;六是设立技术免费咨询台,公布植保技术免费咨询电话和电子邮件,由专人接听,答疑解惑,全年累计接受农民咨询1.5万人次,解决农民疑难问题2000余次;七是开展植保技术培训,今年共举办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5次,培训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1360名。

(四)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促进防治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应用

1、水稻:我县从2008年开始先后在马口镇、艾城镇和立新乡三

个产粮大乡建立了三个千亩以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今年设立的马口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面积2000亩,主推了“选用抗病良种,稻田及时耕沤灭螟”、“秧田超级送嫁药预防病虫害”、“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灯光诱杀水稻害虫”、“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井岗霉素、蜡质芽孢杆菌防治病虫害”、“丙溴磷、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对路农药防治病虫害和农药增效剂有机硅应用技术”等九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共推广示范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剂、杀虫灯等示范田2500亩,新农药爱苗增产示范田2000亩,稻丰散、丙溴磷、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对路农药和苏云金杆菌、井岗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示范田4000亩,不同弥雾机节本增效示范田5000亩,辐射带动面积达5万亩以上。并进行了多项水稻病虫害防治对比试验,让农民亲身体验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自主选择我站推广的新农药、新技术。核心示范区设立以后,通过各项绿色植保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受到各级领导和农户的一致好评。一是病虫损失率显著下降,控制在5%以内;二是产量及质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达到12.7%,品质也相应提高了1个等级,示范区大米基本达到了无公害化水平;三是减少了病虫防治成本,每季减少打药1-3次,亩降低投资20-60元,让农民朋友切身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四是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使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并为减少下半年病虫害发生基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棉花:近几年,我们在棉花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为了协助省植保局摸清全省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我站克服经费、人员等各方面困难,由我站站长陈前武同志每两个月抽出半个月时间协助省局一起帮助其它县市开展江西省农田杂草普查工作,目前,该项目顺利进入收尾阶段。另外,我站还在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的指导下建立了县农科所“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暨百亩千斤籽棉试验示范”区,主推“应用抗病虫良种、健身栽培,保护和利用天敌”,“药肥埋施抗虫技术”“生态控害技术”,“科学用药技术”,“苗期、蕾期、花铃期阶段性总体防治技术”等五项绿色植保防控新技术。共引进良种100亩,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诱捕器与性诱剂100亩,埋施药肥近十吨,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等高效低毒对路农药和苏云金杆菌、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棉花病虫害1000亩次。9月28日,经南京农业大学一行测

产验收,亩产籽棉398千克,比对照田亩产增加千克,增产幅度达到了令人惊喜的58.12%。

3、蔬菜:针对我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受江西省植保局委托,我站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在九江宏康公司虬津镇三千亩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病虫绿色防控试验示范,示范推广了“选用抗病品种、高垄窄畦三沟配套、高温闷棚预防病害”,“性诱剂、黄板、杀虫灯诱杀蔬菜害虫”,“应用BT、农抗、链霉素、病毒制剂等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等四项绿色防控技术。引进了杀虫灯60台,黄板诱蚜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诱捕器与性诱剂覆盖3千亩。到目前为止,在我站的精心指导下,该示范区推广使用的都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且防治时期抓得准,防治方法得当,加之性诱剂、杀虫灯等其他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区的无公害蔬菜每季比其他田块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其产量增加25%,品质更是提高了1个等级,并新增经济效益1270万元,病虫综合损失率低于3%,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另外,为加快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让菜农尽早掌握技术要领,我站还根据本地实际,利用新技术、新农药药效试验在示范区进行现场展示。一是杀虫灯杀虫效果展示,面积1500亩,平均每盏可诱杀30-50亩蔬菜面积;二是黄板诱蚜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诱捕器与性诱剂诱蛾效果展示,面积2000亩,其中以斜纹夜蛾诱蛾效果最好,单瓶日均诱蛾量50只,最高日诱蛾量达到2318只,展示效果非常明显;三是使用多角体病毒、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对比试验效果展示,面积20亩;田间调查显示:各处理以多角体病毒、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四个处理防效最好,三天防效达到90%,七天防效接近100%,药效持续期比对照增加5天,病虫损失降低16.7%,产量增长25%。

(五)组建绿色植保合作社,推动统防统治工作全面开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病虫害专业机防队的成立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农民加强合作意识,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两年我站把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和病虫害专业防治队的扶持和指导作为一件大事摆上了工作日程,推动了我县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县植保站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已经工商注册的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有16家,无工商注册的病虫害专业机防队2家,机防队总数比去年增加3家,社员257人,带动农户0.8万户,涵盖了粮食、棉花、蔬菜、水果等产业领域,累计开展机械化病虫防治面积6.8万亩,为农民每年节本增收180万元以上,深受当地农户好评。过去,很多防治组织都是采用按工计价的方法操作,即打一桶药收取7-8元工钱,不利于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探索创新之路,我站今年特别安排梅棠镇、艾城镇两个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承包100亩中稻,实行全程承包,每亩收取140元病虫防治费用,由县植保站设立技术服务点,根据当前虫情进行处方配药,减少了防治次数,极大地提高了防治效果并节省了用药成本。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技术服务能力,县植保站还不定期举办了各种病虫害防控和机防手培训班32场次,电视讲座10余期,累计印发资料13期,5.4万份,培训农民1.2万人次,建立用药档案0.5万余份,开配药处方0.3万余份,技术咨询超过12万人次,为我县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六)加强科研交流,开展试验示范

今年我站继续加强与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棉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定期的邀请省农科院、江西农大的专家学者到我县开展技术讲座,就我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现场指导,另外我站还积极承担省植保局、省农科院、江西农大、江西棉科所的十多项科研和试验示范。今年5月初至8月中旬,受中央农业部植保司委托,我站圆满完成了“甜菜夜蛾、小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地理区系差异比较试验示范”,各处理供试诱芯得到了实践检验,撰写的试验报告受到部、省级相关领导的一致好评;其次,受江西省植保局委托,我站于8月底开展了“使用多角体病毒、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等农药防治斜纹夜蛾药效评价试验示范”、“永修县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调查”、“40%杀扑磷乳油等药剂防治扶桑绵粉蚧若虫对比试验”和“新奥霉素防治水稻病害、保健增产试 7

验示范”等,其他一并开展的试验示范还有江西农业大学委托的“性诱剂监测甜菜夜蛾试验”,江西省农科院委托的“混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对比试验”及“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试验”,江西省棉科所委托的“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暨百亩千斤籽棉试验示范” 及“江西省永修县棉黄萎病发生及防控技术研究”,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绿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委托的“翠康、绿谷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根多冲施肥对比试验示范”。以上试验示范的实施,成功筛选出一批适宜本地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为我县今后农业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持续的科学指导依据。

辛勤工作换取硕果累累,2011年4月14日,我站参与并主持的“转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确认为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7月份,陈前武同志参与并主持的“蔬菜生产标准化管理新模式试验示范”荣获九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0月底站长陈前武同志被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九江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撰写的专业学术论文有8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其中《江西棉花》发表“江西省永修县2010年棉花高产技术集成示范总结”和“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在永修的试验效果简报”,《安徽农学通报》发表“翠康金钾叶面肥在西瓜上的肥效对比试验小结”、“中棉所63高产棉株生育性状值与栽培技术要点”、“绿悦冲施肥在西瓜上的对比试验小结”和“生物有机肥在棉花上的肥效”,《 江西植保》发表“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不同组分诱芯的诱捕效果”,《江西农业学报》发表“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示范效果”。

(七)植物检疫工作

1、今年我站努力做好“三大检疫”工作。在产地检疫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了柑桔、苗木基地的产地检疫,受检各种苗木87.32万株,;在调运检疫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了水稻、棉花种子和苗木等项目的检疫,共签发《调运检疫证书》32份,受检种子15万公斤,柑桔2154吨、苗木3万株;在市场检疫方面,3月5日我们开展了水稻种子、棉花和花生大豆种子市场检疫大检查,对部分种业公司无调运检疫证书调入我县的种子进行了补检,并依法对其进行了经济处罚。

2、扑杀棉花危险性害虫—“扶桑绵粉蚧”,4月25日我站在三

角乡立建华村百子洲组围堤旁杂草中首先发现扶桑绵粉蚧为害,在此紧要关头,我站毅然接受永修县委、县政府的重托,精心安排人力物力,承担起我县危险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的扑杀重任,我站按照九江市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下达的《关于要求切实加强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在江西省植保局植物检疫科和九江市植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扑灭危险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疫情工作为重点,加强“扶桑绵粉蚧”疫情的普查、防控、宣传与汇报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共发现“扶桑绵粉蚧”疫点1处,划定疫区面积10亩,缓冲区面积50亩,同时,对发生区采取药物扑杀和人工拔除烧毁措施,然后对缓冲区进行叶面喷施药剂保护;同时封锁道路,严格控制发生区和缓冲区内的农事活动和人畜出入,防止虫害人为传播蔓延。10月上旬,据我站全县各地普查结果显示:该“扶桑绵粉蚧”疫点已被全部扑灭,通过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我县“扶桑绵粉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次,受江西省植保局委托,我站开展了40%杀扑磷乳油等药剂防治扶桑绵粉蚧若虫药效评价示范试验,通过此项试验示范,了解和展示参试药剂对棉花扶桑绵粉蚧若虫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适宜本地使用的最佳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为有效开展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3、积极开展疫情普查,全面掌握疫情发生动态,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站认真开展了水稻细条病、稻水象甲、红火蚁、柑桔溃疡病、柑桔黄龙病、柑桔大实蝇、扶桑绵粉蚧等疫情普查工作,每月月底,及时准确地把疫情发生情况汇报到省市植保局。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解决县乡两级植保经费问题已迫在眉睫。

1、县政府没有给县植保站专项测报经费拔款,财政拨款只能保证基本工资,其它的补贴和福利要另外想办法才能补足,造成很多测报防治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目前,全县乡镇人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在岗人员146人,平均每个乡镇站6-8人,而工作经费只有2万,分配到植保工作上的经费寥寥无几,解决乡镇农业推广经费是保障我县植保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前提。

二是队伍不稳定、后备人才断层,技术老化、知识更新滞后。植保专业人员数量普遍不足,难以满足植保工作规范化开展的需要,加

之专业素质不高,知识更新慢,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病虫防治新知识等掌握不够,技术指导不力,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我站五年来不断对植保技术力量进行加强,全县植保系统25人,中级以上职称已有13人,其中一人为高级农艺师,12人为农艺师,10人为助理农艺师,两人为技术员。但是,由于多年未充实年轻技术对口人才,现有人员年龄结构很不合理,后备人才十分缺乏,人员老化日益严重。而且,由于经费不足,我县植保技术人员的植保知识和技术还只能局限于粮、棉、油等常规作物病虫害上;由于从上到下技术培训较以往减少了许多,知识更新滞后,基层植保事业迫切需要新鲜血液和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

三是监测与检测手段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

自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频繁;为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防范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如何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是当前我们植保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而要完成这项任务离不开先进的监测和检测手段。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由过去的粮棉油大宗作物向经济特产作物拓展,病虫害越来越复杂,病虫害的监测越来越难。传统监测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站调查病虫害的方法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老方法,靠一双眼睛、一个盆子、一根棍子,测报灯等检测设备也是老化的,对病害的检测诊断尤其困难。由于经费紧张,无力购买更新先进的仪器设备,所以难以提高监测和检测能力。

四是推广能力不强,服务方式老化。目前我县植保服务机构普遍沿袭传统服务方式,仍停留在材料发发,嘴上喊喊,农民获得实用信息较少,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国家农业法规及政策措施的落实。在信息传递和发布手段上,现代化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加上没有交通工具,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物灾害预警控制和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需要。

五是法规制度不完善,技术体系不健全。有关植保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植保队伍不稳定,技术体系不健全,一些地方乱开药方现象、损害农民利益现象仍较为突出,植保植检工作必须按照科学的技术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四、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我站将继续按照省植保局的要求,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持续治理‘的植

保方针作为工作指南,狠抓病虫测报这个基础工作,继续抓好新技术、新农药试验和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带动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全面发展。

1、继续以病虫测报工作为中心,搞好农业病虫综合防控工作。争取植保专项资金改善县、乡两级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建立一个植保图片标本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上级业务单位和兄弟单位实行网上信息共享,争取使我县病虫情报质量再上档次。继续加强水稻三虫三病以及棉花上红蜘蛛、盲蝽象、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监测工作,完善蔬菜病虫害系统测报,争取做到“测报争当日、信息争当时”,做到预报准确无误。

2、大力扶持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2012年力争在全县每个乡镇组建1-2个病虫害专业防治队,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粮食要增产,防病治虫是关健。历年来农业生产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采用千家万户分散防治,存在着用药不对路,盲目乱用药、用药时机不当和施药方法难掌握等突出问题,造成生产成本增加,防治效益不佳,同时引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从根体上解决好这一的弊端,建立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和病虫害专业防治队很有必要,改分散防治为统防统治。据统计,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施行统防田块可比农民进行自防田块少用药二次,每亩可节约农药和人工成本30元以上,如果在全县每个乡镇都有1-2个机防队,统防总面积达到40万亩的话,按照我们提供的信息操作,全县粮棉收入可增加1200万元。我站今后工作主攻方向主要是向建设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和病虫害专业防治队倾斜,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全县19个乡镇植保专业合作社的部署,实现全县病虫害统防统治80%以上的目标。

3、继续配合执法部门严厉打击销售国家禁止销售的高毒剧毒农药的经销商,全面推广高效实用的新农药,扩大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和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度,使我县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加强病虫害技术宣传力度,推动防治工作全面顺利开展。

5、继续抓好植检疫情普查和防控工作;抓好调运、产地和市场的检疫,严防检疫性病虫的传入和输出。

6、抓好植保相关条例、法规的宣传并加大乡镇植保。

7、争取领导支持,补充技术力量,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植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从2011年3月1日开始,各乡镇植保员每星期四汇报1次病虫发生情况,以便我站及时准确发送每期病虫情报,我们在年终对全县各乡镇植保员按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表现好的进行表彰,表现差的通报批评,由于工作失职造成大面积病虫为害减产的要追究个人责任。同时必须加强植保员队伍素质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争取多举办几次培训,不断更新科技知识,防止知识老化,使永修植保网络不断发展壮大,为永修农业生产作出新的贡献。

植保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决心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全县植保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奋力拼搏,把我县植保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新台阶。

永修县植保站

上一篇:2006年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工作总结下一篇:在公司工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