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电大(共5篇)
1.2018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电大 篇一
《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IT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答:信息时代,产品或服务开发及生产的速度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这些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支持企业的业务活动、生产活动,增强营销和生产的灵活性以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质量。主要表现为产品设计和制造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和设备智能化、管理现代化等方面。
(2)IT是如何支持企业的业务活动的? 答: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作为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公共关系,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创新手段,使企业获得新的商业机会;提高财务活动、人事管理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IT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答:信息技术最基本的任务是提高生产力。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准确、高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从而能够缩短时间、减少错误、降低各种信息处理的工作成本。(1)联机事务处理主要用来协助企业对响应事件或事务的日常商务活动进行处理。(2)事务处理系统是使操作层的日常业务活动的数据处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反馈控制。(3)TPS的一个重要延伸就是客户集成系统。CIS将技术送到客户端,让他们处理其自身的事务。
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可用于提高决策质量的信息技术工具有:(1)联机分析处理。(2)决策支持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4)数据仓库。(5)数据挖掘。(6)专家系统。(7)商务智能。
(4)IT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答:作业一种广泛利用的标准资源,信息技术本身能够转化为企业的能力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通常是指那些能够使一个公司从战略上区别于竞争者,并培育出竞争者未拥有的有益行为的能力。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将信息技术转变为自己的核心能力:(1)寻求能够形成稀缺能力的信息技术应用。(2)关注那些能够使能力增值的信息技术应用。(3)识别那些难于模仿的信息技术应用。(4)追踪那些没有战略替代物的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创造新的优势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或通过延伸固有的优势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削弱或消除竞争对手的优势。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战略性信息、战术性信息、操作性信息(业务信息)?三者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答:战略性信息:市场需求增长率、国家5年发展规划、公司年度产值利润、竞争对手扩建项目方案、国家政策法规等。重要;决策作用;不可预测性。
操作性信息:基层管理层次的信息,主要包括运行控制和业务操作方面。包括成品库存数、月度生产计划、利润明细表、人才需求计划、职工考勤制度等。日常信息、简单明了、提供支持、可预测。
战术性信息:介于战略性信息和操作性信息之间,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操作性。比如下季度工作打算、下半年产品投放市场份额等。提供决策和支持;部分明了;需要去除不可预测部分。
3、什么是人工智能(AI)?举例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答: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研究领域。它试图赋予计算机以人类智慧的某些特点,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推理、记忆、学习、创造等智能特征,主要方法是依靠有关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特别是利用经验性知识对不完全确定的事实进行的精确性推理。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其主要的子学科有: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知识库、模式识别、机器人等。与企业管理智能化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知识库系统等。
4、信息技术对组织有哪些方面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答:(1)在作为整体的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改进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改进组织的输入和输出方式、缩减中间管理机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塑造新型企业文化等途径来影响组织。(2)在组织的功能单元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改进传统的业务技术、功能重组和再定义、功能集成和一体化、增进功能组合的灵活性等途径来影响组织。(3)在组织的细胞——组织人员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改变雇员的工作方式和性质、雇员工作角色的变迁、雇员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等途径来影响组织。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组织行为和组织成员行为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调查表明,组织成员(主要是经理和主管人员)都有由于对电子交流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的日益依赖而产生的孤独、焦虑和自尊丧失的现象。
5、企业进行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和资金的保障;用户的积极配合;高层领导的参与;科学的管理基础;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专业开发队伍;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6、如何理解“一把手原则”?
答: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层领导必须亲自介入信息系统规划、决策、落实等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这就是“一把手原则”,也就是指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在企业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协调下,组织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完成。
最高管理者的参与是系统成功的头等重要因素。在企业信息管理活动中,高层领导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抓好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2)抓好决策;(3)抓好落实。
二、分析题
1、教材P24第一章分析题之1小题。
答: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否简单明确;是否进行了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成功的前提);是否严格遵循科学的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方法(项目成功的保证);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和一个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信息重要性);是否坚持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拥有一支高效的合作团队,包括一把手原则的正确实施(保障)。
失败的表现主要有:规划制订不够科学;项目管理不够严格;监理机制不够健全;系统运行效益不够明显。
原因主要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在一个企业中对信息系统项目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是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需要按照3S(简单、集中、速度)来推进。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和支持数据库运行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构成。
2、简述DBMS的功能。
答: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数据库的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保护功能;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3、简述关系数据库满足的3类完整性规则。
答:实体完整性约束规则、引用完整性约束规则、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规则。
4、简述E—R模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答:基本要求:E-R图会用到五个术语:(1)实体与实体集(2)属性(3)域(4)键(5)联系与联系集。E-R图中矩形代表实体集,椭圆代表属性,菱形代表实体集间的联系,通过线段将属性与实体集相连或将实体集与联系相连。规则:(1)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型,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型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2)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1的,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3)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n的,则两个实体分别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把实体中的所有属性都对应设臵为关系的字段。(4)若实体间的联系是m:n的,则将两个实体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
5、什么是拓扑结构?按拓扑结构分,网络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优缺点?
答: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是指网络中各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关系结构,实际上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1)总线形拓扑: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扩充,价格低廉,容易安装。缺点是出现故障后需要检查总线在各结点的连接,因此查错比较困难;虽然某台计算机故障不会影响网络运行,但是若总线断开则网络将不可使用。(2)星形结构:优点是结构简单,访问协议简单,单机故障不会影响网络运行。缺点是对中心结点的可靠性要求高,如果中心结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系统的扩充比较困难。(3)环形拓扑:优点是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适合光纤介质网络。但是,任何一个结点的故障都会使全网瘫痪,而且结点的增加或减少都比较困难。
6、什么是客户机/服务器?其组成是什么?优点是什么?
答:简称c/s模式,即客户端运行客户端程序,将运行结果传送服务器,服务器运行服务器端程序,将运行结果接收,并运行相应程序,将运行后的结果,再返回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并显示。P46中间;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的组成:它是一个物理上分布的逻辑整体,它是由客户机、服务器和连接支持部分组成。其中客户机是体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接口设备或应用程序。它是一项服务的消耗者,可向其他设备或应用程序提出请求,然后再向用户显示所得信息;服务器是一项服务的提供者,它包含并管理数据库和通信设备,为客户请求过程提供服务;连接支持是用来连接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部分,如网络连接、网络协议、应用接口等。
客户机 / 服务器具有以下优点:
(1)可实现资源共享。C/L结构中的资源是分布的,客户机与服务器具有一对多的关系和运行环境。用户不仅可存取在服务器和本地工作站上的资源,还可以享用其他工作站上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2)可实现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系统中的资源分布在各服务器和工作站上,可以采用分层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用户有权去充分利用本部门、本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参与管理,使得各级管理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
(3)可快速进行信息处理。由于在 C/S 结构中是一种基于点对点的运行环境,当一项任务提出请求处理时,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服务器间均衡地分布该项任务的负载。这样,在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可由多个服务器来并行进行处理,为每一项请求提供了极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事务吞吐量。
(4)能更好地保护原有的资源。由于C/S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可有效地保护原有的软、硬件资源。以前,在其他环境下积累的的数据和软件均可在C/S中通过集成而保留使用,并且可以透明地访问多个异构的数据源和自由地选用不同厂家的数据应用开发工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而以前的硬件亦可完全继续使用,当在系统中增加硬件资源时,不会减弱系统的能力,同时客户机和服务器均可单独地升级,故具有极好的可扩充性。
二、分析题
1、德雷尔的那句话的含议是什么?
答:
1、这句话强调了数据定义和数据标准化是数据管理的前提;数据管理需要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关键。
2、由于数据定义不同,对问题分析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数据管理和数据标准化都是基础性的工作。数据是一切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和标准化如果产生缺乏,将大大限制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因此,必须严格规划企业的数据基础。而要做好数据规划,必须懂得从数据源头确立整合的思想。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从数据资源开始进行整体规划,到数据源头去,从数据开始规划,而非从技术开始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回归本源的关键。
3、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首先遇到了“数据处理危机”。美国学者威廉〃德雷尔指出,早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由于缺乏关于数据结构的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科学方法,致使许多新的应用难以真正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应以数据为中心,数据是稳定的,而数据处理是多变的。如果做不好数据组织和数据管理,信息化应用只能是“表面文章”。
企业到底该有怎样的数据基础才能适应信息系统应用之树的生长呢?如北京有一家羊绒生产企业,多年来信息部门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对生产业务过程中的物料、产品进行编码。他们不厌其烦地按品种、按分类一个一个编,一套一套地理。虽然他们的ERP软件不是什么国内外的大品牌。但他们可以自豪的说,他们的应用是成功的。他们从多年闷头苦干的实践经验中总结的“秘诀”,就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十二分数据”不是只把书面资料简单数字化。威廉.德雷尔有句名言:“没有卓越的数据管理,就没有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更建立不起整个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的核心,就是进行总体数据资源规划,通过对企业的基础数据的重新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简要说明每一方面的含义。
答: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有:(1)信息采集。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信息采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采集与二次信息采集两种。(2)信息存储。信息系统在信息存储方面应考虑存储量、信息格式、使用方式、存储时间、安全保密等问题。信息存储的基本要求是: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处理得当、使用方便。(3)信息加工。信息系统对采集到的信息都要进行加工,以便得到更能反映本质或更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4)信息传输。信息的传输形成企业的信息流。信息传输应考虑信息的种类、数量、频率、可靠性要求等。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准确、安全。(5)信息提供。信息加工完成后,系统就应按管理工作的要求 2 以各种形式,将信息提供给有关单位和人员。在企业中,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为各种计划、统计报表、报告文件等。
2、简述MIS的综合结构。
答:(1)基于职能的功能结构。一个组织的MIS可以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划分为纵向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的划分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不同而存在差异。(2)基于管理层次的层次结构。基于管理层次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战略计划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执行控制子系统。(3)综合结构。综合结构又分为三种:横向综合、纵向综合与纵横综合。横向综合即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使各层的处理一体化。纵向综合即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纵横综合即形成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系统结构。
3、DSS的功能和特征是什么?简述DSS的基本组成及每个组成的功能。
答:DSS的功能包括:(1)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内源数据;(2)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外源数据;(3)提供与决策有关的各项活动的反馈信息;(4)存储和管理各种决策模型;(5)提供各种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运筹学方法;(6)具有对数据、模型、方法进行管理的功能;(7)利用模型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8)具有人机对话接口和图形加工、输出功能;(9)支持分布式使用方式。DSS的特征:(1)面向高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问题;(2)把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技术及检索技术结合起来,所以一般具有较高的分析数据的能力;(3)易于使用,特别适合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方式使用;(4)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及适应性。(5)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DSS的基本组成:(1)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DSS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部件,但DSS中所用的数据库系统与MIS中的数据库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讲,DSS的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由MIS的数据库系统中的详细数据经过加工、综合而成的,而且包括大量的外源数据。(2)模型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是传统DSS的三大主要部件之一,DSS是模型驱动的。主要功能有:模型库与模型字典的定义、建立、存储、查询、修改、删除、插入以及重构等;模型的选择、建立、拼接和组合,提供根据用户命令将简单的子模型构造成复杂模型的手段;模型的运行控制;数据库接口的转换。(3)人机对话系统。人机对话系统是DSS的人机接口,负责接收和检验用户的请求,协调数据库系统和模型库系统之间的通信,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收集、问题识别、模型构造、使用、改进、分析和计算功能。
4、结合ERP的发展历史,简述MRP、MRPⅡ、ERP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基本MRP。20世纪60-70年代,管理者认识到,真正的需求是订单的交货日期,由此产生了对物料清单的管理和利用,进而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第二阶段:闭环MRP。20世纪80年代,管理者认识到,制造业要有一个集成的计划,以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如产能限制,从而产生了闭环MRP。第三阶段:MRPII。1977年9月,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奥利.怀特提出制造资源计划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以生产和库存控制的集成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库存来弥补或以缓冲的方法去补偿。第四阶段:ERP。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不断向制造业渗透,为了实现产能、质量和交货期的完美统一,合理库存、生产控制问题需要企业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企业资源信息,要求信息处理的效率更高,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需要。由于对信息的处理已经扩大到整个企业资源的利用层面,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由此产生。
5、简述典型的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典型的ERP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6、供应链管理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供应链的产生背景:供应链管理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只注重供应链上的某些特殊的功能,如改进制造工艺、注重市场和销售。到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意识到,将企业中各种因素集成起来能增强生产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营者们意识到,只考虑产品的优势已不能保证成功。事实上,消费者期望多方位的服务,包括将产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及时的供货、可靠的质量保证。为满足这些新的需求,企业意识到需要信息的集成,即信息在内部组织间的流动。信息集成意味着消费者订单、库存水平、采购订单及其他关键信息必须在各业务部门之间流动。从这个业务模式来看,竞争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管理不同的供应链模式就变得至关重要。基本思想:(1)SCM的目标: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量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2)SCM的原则:从职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从利润管理向绩效管理的转变;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的转变;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的转换;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
7、CRM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答:CRM系统的功能:(1)客户服务是CRM系统最关键的内容,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是企业能否保留忠诚客户的关键。(2)销售。CRM系统能够提供有效、快速而安全的交易方式,如电话销售、移动销售、网上销售等多种销售形式,并在每一种销售形式中考虑实时的订单价格、确认数量和交易安全等方面的问题。(3)市场营销。营销自动化包括:商机产生、获取和管理,商业活动管理,电话营销。(4)共享的客户资料库。共享的客户资料库把销售、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连接起来。作为企业与其相关利益群体之间首要接触点的这三个方面,如果缺乏统一的方法,未能结合与集成起来,将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5)分析能力。分析能力包括客户数据的分析和竞争者的分析。
8、简述什么是客户价值的“80/20原则”?
答:多数企业的客户价值分布是适合“二八法则”的,即一个企业八成的利润往往是由二成最有价值的客户创造的,其余八成客户只能为企业创造二成利润。
9、简述电子商务的功能和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
答:电子商务的功能: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银行、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业务管理等。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公共网络平台、商务基础平台、企业级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二、分析题
1、利用Excel对贷款购房进行“what-if ”分析。
参考:提供下例。贷款购房中,若30年还清,则月还款额是多少?(利用财务函数); 若每月支付额为1500元,还款年限是多长?(利用单变量求解)
ABCD1贷款额150,0002年利率8.50%3年限14.554月偿还额¥-1,500.0056PMT(B2/12,B3*12,B1)
ABCD1贷款额150,0002年利率8.50%3年限304月偿还额¥-1,153.3756PMT(B2/12,B3*12,B1)
2、分析并举例说明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什么作用?
答: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体现在: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合作信念上的,即效率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最初的从供应商采购到最终消费者接受的、所有物流作业一体化管理的整个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使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地联结着的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是从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存货控制,变为一种渠道整合和管理。如对于电脑制造商,使顾客感到是一种准确、快速、简单而有价值的交付,可以使其成为其它厂商努力奋斗的基准。供应链管理的背后动机是增加渠道的竞争力。其包含两个基本的信念:合作行为将减少风险,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排除浪费和重复努力。在传统的渠道中配臵的大量存货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可以排除或减少与存货投机相关的风险。
那么什么是供应链关系成功的因素呢? 对制造商而言,是信息的共享、相互利益的认同、控制和执行、资源贡献和利益实现;对零售商而言,高层次的合作、目标的相似、明确通信交流和存货控制等都是成功的可能性因素。
方案例子:用友
针对商业企业出现的实际问题,用友集团及时推出了基于先进管理模式下完善的商业企业整体解决方案。采购:通过销售和运营计划对采购业务进行监控,并据此安排和调整采购。
库存:库存管理为采购、销售提供实时、准确的库存信息,以使整个库存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而同时又能满足各个客户及分销的需求,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同时还提供详尽的库存商品状态分析,判断商品是否畅销或呆滞积压,为企业及时提供商品采购销售及市场战略的决策依据。
销售:通过多种渠道来取得市场的信息,制订合理的销售计划,并以与之对应的销售计划执行报告加以监测,确保企业的销售活动在既定的轨道上进行。
用友产品的销售管理系统使企业能够拥有一套灵活合理的价格管理体系。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用户,为其提供“产地价”、“出厂价”、“批发价”、“一级批发价”、“二级批发价”、“三级批发价”、“零售价”等七种基本销售价格的定义,每一级价格都可以在上一级的基础上根据加价率自动生成,其生成的价目表可以直接作为给客户的报价单。此外,还包括严格的信用控制、发货销售控制、科学完整的考核及统计分析等。
财务:通过客户信用的控制,将应收账款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应收管理中加强应收款的管理。
用友产品的应付款管理综合供货商的信誉及应付款情况,来组织付款节奏,并通过对付款的分析来确定对自身最为有利的付款方式,依据供货商的信誉确定预付款的发生。
有效控制成本:用友产品强调对信息的管理,面向上下相关企业的资源管理与合理配臵。它又提供了多种核算方式,通过对商品的统一管理,将成本落实到每笔业务的每一商品中,及时准确计算每笔业务或全部业务的成本,分析销售利润率,对于过高的成本可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以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
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已经从传统的“后台”走向“前端”,向支持企业战略的选择甚至塑造企业战略的战略性地位转变。企业信息化战略决定着IT战略投资的有效性并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战略能力形成的关键。企业信息化战略中的信息体系架构是对企业战略中组织结构、战略目标的支撑,企业信息化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一致。企业信息化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实现手段之一,又是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
2、简述BSP方法的主要步骤。
答:(1)研究开始阶段;(2)定义企业过程;(3)定义数据类;(4)分析现行系统;(5)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6)提出判断和结论;(7)定义信息总体结构;(8)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9)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10)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11)得出成果报告。
3、简述IT风险管理的内容。
答: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规划、监控的过程,是为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和。其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监控。
4、简述IT外包的四种方式。
答:(1)整体性外包。整体性外包是指在外包双方同意的价格水平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在双方认可的服务水平下,企业将有关的IT服务、运行和管理外包给IT专业服务公司,后者将提供全套的IT运行、维护和发展的服务支持。(2)选择性外包。选择性外包是指几个有选择的信息技术职能的外包,外包的数据少于整个信息技术职能的80%。(3)战略资源联盟。一个公司也可以通过与某IT服务供应商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来运行IT外包服务,这种形式建立在风险和收益共担的基础上,并且常常出于某种特别目的。(4)买入式外包。买进相关的管理和技术可以使公司内部的信息系统发展得更好,提升IT服务的效能。
5、企业为什么要设立首席信息官(CIO),其职责是什么?
答:CIO不仅要对信息技术部门的正常运行负责,更重要是要参与企业的核心管理层的决策,决定企业的信息战略,保证信息战略与企业战略相配合,并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作出长远规划。CIO的职责:(1)战略层面。CIO的职责是挖掘企业的信息资源,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息化合理布局,评估信息化对企业的价值等。(2)执行层面。CIO负责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 合,完成信息系统的选型实施,收集、研究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3)变革层面。CIO要协助企业完成业务流程重组,运用信息管理技术重建企业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同时要对信息编码和商务流程统一标准。(4)沟通层面。CIO要安排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发现信息运用的“瓶颈”,观察、研究企业运作中的信息流及其作用。CIO还要协调、沟通上下级关系,打造优秀的IT团队。
6、系统分析师的职责是什么?一个优秀的系统分析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与素质?
答:系统分析师负责研究业务问题,确定如何运用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将业务方面的信息需求转化为由各种技术专家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一个优秀的系统分析师应具备的知识与素质: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业务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品质和道德。
7、如何理解brooks法则?
答:brooks法则“向进度落后的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一个典型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组由许多人员构成,这些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熟悉不同的业务语言,因此,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沟通已成为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项目失败比比皆是。
8、说明基于瀑布模型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基本原理。
答:基于瀑布模型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一般将系统开发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其特点是:强调阶段的划分及其顺序性;强调各阶段工作及其文档的完备性;是一种严格线性的、按阶段顺序的、逐步细化的开发模式。
9、原型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运用该方法的前提是什么?
答:原型法是指用户的需求被快速提取、表示,并快速地构造一个具有进化能力的工作模型,然后经过用户使用或演示后,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该模型的方法。运用该方法的前提:系统需求在系统开发以前不能准确地加以陈述和说明,用户需求变化较快,无须早期冻结用户需求;有快速的系统建造工具;需要实际的、可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用户能够积极地参与系统的开发;需要有一个原型工作环境;具有一批具有丰富的问题域知识和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
10、什么是C/S结构?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的任务是什么?
答:C/S结构是指某项任务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之间分配,其中客户机用来提供用户接口和运行前端处理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可供客户机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C/S系统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1)服务器。其任务是接受客户机发出的请求,处理对数据库的请求,将处理结果传给发出请求的客户机,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维护数据字典、索引和其他附加数据,处理数据恢复,查询或更新优化处理。(2)客户机。其任务是管理用户界面,接受用户的数据和处理请求,处理应用逻辑,产生对数据的请求,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请求,接受服务器返回的结果,以用户需要的格式输出结果。(3)连接支持。实现连接支持的通信软件通常也被称为中间件,是在网络中实现通信协议和帮助不同的系统进行通信的计算机软件。
11、什么是B/S结构?它有什么优点?
答:B/S结构又称三层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浏览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这实际上是将应用逻辑从客户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中分离出来。B/S的优点:(1)客户端人机界面部分的程序开发工作得以简化。(2)中间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大量的供客户端程序调用的业务逻辑规则,以帮助其完成业务操作。(3)数据服务层主要提供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的方法。(4)系统的安全性得以提高。(5)便于进行事务管理。
12、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系统评价包括:(1)信息系统建设评价:规划目标科学性、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先进性、经济性、资源利用率、规范性;(2)信息系统性能评价:可靠性、系统效率、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安全保密性;(3)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用户满意度、系统功能应用程度。
二、分析题
1、为行业制定最好的IT战略。将表9-1中的工具与行业匹配起来。每种工具都能匹配一个以上的行业,对于每种搭配,写出至少一条匹配的原因。
2、登陆企业信息管理师网站或其它相应网站,了解并分析我国对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能力要求。
答:什么是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职业定义?按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界定,其定义为“从事企事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复合型人才”。
该定义有几层意思:一是从事的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而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作,即该人才不是一般的技术人员或IT人员,而是“信息化建设”的人员;二是承担的任务是综合性的,不仅有通常的IT应用,还有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是明确点出是复合型人才,而这尤其重要,在国家职业标准中,界定为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是很少的,这才是定义的要害所在。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以下简称“初级”),相当于国家职业三级;“企业信息管理师”(以下简称“中级”),相当于国家职业二级;“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以下简称“高级”),相当于国家职业一级。
对初级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要求着重在具体操作的工作方面,如情报的采集、系统的运行维护、系统开发中的辅助性和操作性工作。
对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而言,要求具有战略性的头脑,对企业信息化提出战略规划,对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维护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能进行协调和组织领导等工作。
中级企业信息管理师是承上启下的中坚人物,他们的工作量最大,既要领导初级人员工作,又要提出符合高级人员战略思想的方案,并在信息化实施中承担繁重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中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在信息化中的人数也比较多,一般中小企业如果没有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实际上组织信息化工作的是由中级企业信息管理师承担的。
据企业信息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侯炳辉教授介绍,合格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必须是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信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信息管理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人才,要有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都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产业知识,能够了解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与功效,企业信息管理师的知识结构则要横跨文理学科。拥有管理与信息方面的知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够成为合格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因为企业信息管理师这样的复合型岗位性质,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将两类知识巧妙地融合,在本企业的管理与当前信息化发展中找到最好的结合点。
2.电大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二
答:
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⑵意思表示真实;
⑶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⑷符合法定形式。
2、简述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
答:
⑴民事权利能力仅是一种资格,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获取实际利益的可能性。这种资格是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实际参加民事法律关系都普遍享有的。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实际享有的利益,它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能创设或取得;
⑵民事权利能力示享受权利的资格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统一。而民事权利合民事义务则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相互对应,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
⑶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法定资格,它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无关,不能由其自由转让、放弃。而民事权利的内容和范围直接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可以依法转让和放弃。
3、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答: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四项有效条件:
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⑵意思表示真实;
⑶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⑷符合法定形式。
4、财产所有权具体有哪些法律特征?
答: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
⑴财产所有权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它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个方面的权能于一身;
⑵财产所有权具有权利主体的特定性。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所有权人;
⑶财产所有权具有相对义务人的不特定性。相对义务人是除所有人之外的任何不特定的民事主体;
⑷财产所有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可依法排除他人的非法干涉、妨碍或侵害,任何财产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
⑸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财物。不包括行为和智力成果等
4、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是什么?
答: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是:
⑴依法成立;
⑵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⑶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⑷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2018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电大 篇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
1、C2、D3、C4、A5、C6、B7、D8、A9、C10、A
三、多项选择
1、AB2、ABC3、ABC4、BC5、ABCD6、ABCD7、AB8、ABC9、ABCD10、ACD
四、简答题
1、业主制企业的主要特征是:(1)产权主体是唯一的,产权结构是完整统一的,业主作为投资者享有所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2)企业自负盈亏,业主对企业经营及其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业主的一切财产在法律上都是可以用来抵偿债务的。(3)主要依靠个人积累,谋求企业发展和追求最大利润,表现在企业行为上是兢兢业业、精打细算、努力扩充资本。(4)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结构简单,业主亲自指挥生产、组织营销,并直接对生产工人和其他雇员实行监督,包括分派工作、指导生产、确定报酬和解雇人员等。(5)企业规模小,经营产品单一。
2、业主制企业的优点主要有:(1)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归于一体,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因而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2)经营者与产权关系紧密、直接,利润独享,风险自担,因而精打细算。(3)企业建立与歇业的程序简单、易行,产权能够较为自由地转让。(4)信息渠道单一,经营的保密性强。业主制企业的主要缺点是:(1)企业规模小,财力有限,经营范围具有强烈的地域局限性,难以从事投资规模较大的经营项目。(2)抗风险能力差,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使业主承担的风险极大。(3)企业对自然人的依附关系使企业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的存在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一旦业主终止经营,企业生命也会由此终止。(4)由于企业规模小、产权主体单
一、企业主身兼数权,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3、公司设立的方式有哪两类?各自适用于哪类公司
1.发起设立方式。又称共同设立、单纯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足全部资本额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具有程序简单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设立。
2.募集设立方式。又称募股设立、渐次设立、复杂设立,是指发起人只认购公司的一部分资本,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募集设立较为复杂,但其在广泛地募集社会巨额资金方面有着发起设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股份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设立。
4、★P40--44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如何?
1.发起人发起; 2.制定公司章程; 3.认购公司股份; 4.召开创立大会; 5.建立组织机构; 6.申请设立登记。
5、★P49什么是产权?怎样理解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产权是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权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产权的含义:
1.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
2.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 3.产权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P54--57什么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功能如何?
产权制度是指由一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相结合而形成的,能够对产权 关系实行有效保护、调节和组合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的功能1.界定功能。产权制度的界定功能是产权制度最基本的功能。它从制度上将企业的产权独立化,使企业对自身的资产拥有明确、完整、独立、排他的权利;界定了产权主体之间、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激励和约束功能。产权实质上是一套约束和激励机制,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产权是人们由于财产的存在和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此有什么样的产权安排也就有什么样的激励效果、行为方式和资源配置效率。企业产权结构的实质是要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形成一种投入与报酬相平衡的机制,以激励和约束他们各自的行为。
3.资源配置功能。要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就要保证资源流动的顺畅,而资源流动顺畅的前提是公司产权要清晰。
4.收益分配功能。产权之所以具有收益分配功能,是因为产权的每一项权能都包含一定的收益,或者拥有产权可转化为供人们享用的各种物品和服务,或者产权是取得收益分配的依据。所以,产权的界定也是利益的划分,收益的分配要以产权的界定作为依据。
5.交易功能。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产权制度的确立使产权能够转化为商品,并作为商品交换的对象。通过产权交易,企业能够促进自身的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改革、管理,提高效率。从宏观角度来看,产权的交易对于调整存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作业2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
1、A2、B3、C4、B5、C6、A7、C8、A9、D10、C
三、多项选择
1、AC2、ABC3、AC4、ABC5、CD6、ABC7、CD8、ABC9、BCD10、ACD
四、简答题
1、有限责任制起源于英国。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债权人也有权对公司的全部财产提出清偿请求。但是,在公司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的情况下,公司的债权人不得请求公司的股东承担超过其出资义务的责任,公司也不得将其债务转移到其股东身上。
有限责任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公司具有与其投资者(股东)个人互相分离的独立人格。
2.公司股东对公司负有出资的义务,股东以其认购的出资额承担对公司的责任。
2、公司人格否定的内涵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流行于20世纪初的英国和德国,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也开始适用这一制度。它弥补了单纯法人人格制度的固有缺陷,有效地防范了不法分子利用法人的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特性逃避承担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
3、董事会的职权和职责是什么?
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的主要职权包括:
1.召集股东(大)会会议,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2.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制定公司的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4.制定公司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5.制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6.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7.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
8.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9.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4、法人治理结构有哪些特征?
1.职权分明又相互制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务具有最后的决定权,其权力由股东直接行使;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依据股东(大)会决议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经理班子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进行指挥和领导;监事会则代表股东和职工对公司活动实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自上而下层层授权,又自下而上层层负责,每个机构的职权都是有限的、受制约的。
2.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公司的组织机构体现了民主精神。一方面,整个领导群体权力的最初来源是全体股东和职工。另一方面,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均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公司所实行的民主又都是以法制为基础的。因此,公司管理既是民主的,又是有序的。
5、企业集团治理有哪些特殊性?
1.企业集团内部治理的特殊性
(1)企业集团的治理对象和范围更为宽泛。(2)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更为复杂多样。(3)企业集团内部的代理链条更长。
(4)企业集团内对经理层的激励手段更为丰富。
2.企业集团外部治理的特殊性
与单体企业相比,企业集团除在内部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外,在外部治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产品市场的特殊性。(2)经理市场的特殊性。(3)控制权市场的特殊性。
总之,企业集团治理不但要解决一般公司治理所关注的委托代理问题,而且要解决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问题。企业集团的治理既要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权力机构的设置,以及其他控制和激励机制的设计,解决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面临的委托代理问题;又要通过资本、人事和契约等联结纽带,运用多种控制手段,协同好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发挥整体协同优势。
6、.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主要控制手段
(1)股权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控制是指母公司借助于对子公司的资本投资,取得所有者或出资人的资格,再凭借这种资格以及所有权所赋予的控制权,对子公司进行战略、人事和财务控制。
(2)战略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所实施的战略控制包括经营控制和战略协调。经营控制是为了整合相互依赖的经营网络,由集团总部对分散的子公司所实施的控制,主要涉及物流管理、技术转移、内部转移价格等。战略协调则通过赋予子公司不同的战略使命和资源,使整个企业集团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3)人事控制。人事控制是指母公司通过控制子公司的董事会进而控制子公司重要的人事任免。
(4)财务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一般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财务人员来控制财务活动,母公司掌握子公司财务总监的任免权。二是通过制定财务制度和采用财务技术来控制子公司的财务活动。
(5)文化控制。文化控制是指母公司利用其组织文化不断对子公司进行渗透、同化。作业3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
1、B2、A3、B4、C5、D6、A7、D8、9、A10、B
三、多项选择
1、ABC2、ABD3、ABC4、ABCD5、AB6、BCD7、ABD8、AD9、AB10、AD
四、简答题
1、期权与期股的区别何在?
1.获得物不同。在期权制中,企业家获得的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在期股制中,企业家获得的是股份或股票,是一种凭证。
2.收益获得的来源不同。在期权制中,企业家主要靠买卖股票的价差获得收益。在期股制中,企业家是从企业利润增长的部分按一定比例获得收益。前者分享资本,后者分享利润。
3.收益获得的方式不同。在期权制中,企业家行权前分文不得,行权后一次性获得全部收益。在期股制中,企业家获得股票或股份后,就有了分红权,在期股价款支付完毕后享有全部收益权,可以全部变现股票,也可以留存一部分股票继续享受分红。
2、基本年薪的设计。基本年薪是经营者劳动性报酬的收入,用于解决经营者基本生活问题。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基薪设计除了要遵守最低工资(维持生存及劳动再生产)原则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规模。(2)企业平均工资水平。(3)行业工资水平。(4)行业之间的差距。
3、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1.宏观经济因素。具体包括:(1)经济周期。(2)通货变动。(3)国际贸易收支。(4)国际收支。(5)国际金融市场。
2.宏观政策因素。具体包括:(1)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3)产业政策。(4)监管政策。
(二)微观经济因素
1.公司业绩及成长性
2.资产重组与收购
3.行业
(三)市场因素
具体包括:(1)市场供求。(2)市场投资者的构成。(3)市场总体价格波动。(4)市场交易制度和工具。(5)市场操纵。(6)市场心理预期。
(四)影响股价波动的非经济因素
就股市而言,一般意义上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治局势变动等。
4、什么是公司债券?股票与债券有何异同?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1.公司股票和债券的相同点:
(1)两者都属于有价证券;
(2)两者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
(3)两者的收益率相互影响。
2.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不同点:
(1)两者权利不同
债券是债权凭证,债券持有者只可按其获取利息及到期收回本金,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股票所有者是发行股票公司的股东,一般拥有投票权,可以通过选举董事行使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和监督权。
(2)两者本质不同
发行债券是为了满足公司追加资金的需要,它属于公司的负债,不是资本金。发行股票则是为了满足股份公司创办企业和增加资本的需要,筹措的资金列入公司资本。
(3)两者的期限不同
债券一般有规定的偿还期,期满时债务人必须按时归还本金,因此债券是一种有期投资。而股票通常是不能偿还的,一旦投资入股,股东便不能从股份公司抽回本金,因此,股票是一种无期投资,或称永久投资。但是,股票持有者可以通过市场转让收回投资资金。
(4)两者收益不同
债券有规定的利率,持有者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而股票的红利不是固定的,一般视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定。
(5)两者风险不同
对于购买者来说,股票的风险要大于债券的风险。
5、公司合并有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1.吸收合并。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合并后被吸收加入的公司解散,吸收其他公司加入的公司继续存在。
吸收合并的特点是:(1)合并双方地位不平等,一个公司吸收一个或多个公司,而不是设立一个新的公司。(2)公司合并后继续存在的公司,在吸纳了其他公司后,虽不改变原公司法人资格,但改变了公司内容,导致公司章程和登记事项发生变更。(3)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应办理注销登记。
吸收合并的优点在于:(1)降低了合并费用。(2)手续简便。(3)可以保持公司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2.新设合并。指一个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公司合并成立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又被称为创设合并。
新设合并的特点是:(1)合并双方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平等的,不是一个公司合并其他公司,而是所有公司按照协议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公司。(2)原有公司均消灭,丧失法人资格,因此均应办理注销登记。(3)新设立的公司继承原有全部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产生的公司,完全是公司的重新创立,将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新设合并的优点在于:合并各方是在解散后再重新融合为一个新公司的,因而在新公司成立过程中,各当事公司职员间的关系易于公平地予以协调,心理障碍相对较小,而且新设合并在开拓新领域方面也具有优势。
6、什么是公司重整?公司重整的程序如何?
公司重整是指公开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公司,由于财务上的困难,已经暂停营业,或具有停止营业的危险时,经法院裁定,依法律程序予以整顿,使之得以复兴的一种法律行为。
4.2018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电大 篇四
1、该公司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直线职能相比有何差异?该模式下股东大会的财务分层治理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该公司采取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直线职能结构相比,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另外还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而传统的直线职能结构形式是从治理层直接到各职能部分,缺乏决策和监视的机制。
该模式下股东大会的财务分层治理作用通过以下方面加以体现:
⑴出资者财务;⑵确定资产经营者的财务责任;⑶建立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和监视机制;⑷以出资者的身份行使所有者监视审计;⑸对重大事项进行终极决策。
经营者财务:⑴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⑵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并拟定投资方案;⑶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财务经理财务:⑴具体负责日常的财务预决算;⑵落实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
2、该公司对中小股东权益采取了何种保护措施?为何要提出此题目?
答: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⑴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者服务计划;⑵认真作好公司的信息表露工作;⑶规范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⑷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3、联系实际,谈谈团体公司如何才能与上市公司实现五分开(业务、机构、职员、资产、财务)
答:应实现如下的分开:⑴在业务方面,不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⑵在机构方面,团体公司各机构与上市公司的机构完全分开;⑶团体公司与上市公司在人事方面完全分离,没有相互兼职的情况;⑷团体公司与上市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财产;⑸团体公司与上市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财务部分和财务核算体系。
案例二:
1、从案例出发,评价改制上市对国有企业的必要性、迫切性和主要难点。(学习指导Page12)
2、什么是同业竞争?你以为该公司是否存在同业竞争?为什么?同业竞争的存在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答:所谓同业竞争,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管职员于公司同时经营相同或相近的行业,向社会提供同类产品或可以替换的产品。该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由于从案例提供的资料来看,贵州仙酒股份公司在改制设立时,就充分考试了同业竞争的情况。因此团体公司将所有的生产经营系统全部投进股份公司,而且其它关联营企业只能从事差别化的产品生产,此外,所有的关联企业作出了不竞争的承诺。同业竞争对上市公司的危害很大,由于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利用控股的权力,作出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决定,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案例三:
1、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什么要发行企业债券?与股票筹资比较,发行债券对公司的利弊何在?
答: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是为2001三峡工程建设筹集资金。与股票筹资比较,发行债券对公司的利弊:
有利之处:债券的发行用度较低;可以锁定本钱;可以进步股东的收益;债券利息可以税前列支,冲减税基。
不利之处:需定期支付利息,增加公司的财务用度和风险;会影响公司的再筹资能力。
2、你以为该公司的偿债能力如何?是否存在风险?
答;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电收进可以提供稳定的收进,同时该公司发行的债券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提供不可撤销的全额担保,因此购买该债券不存在风险。
案例四:
1、该公司2001年12月刚实际配股计划后又预备实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你以为该公司是否适合采取发行可转换债券?
答: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融资手段。该公司于2001年实际配股后,预备实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我们以为是合适的。由于该公司经审计后的200年的财务报告及当年的现金分红,表明该公司符合国家规定的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要件,同时刚配股完毕,有充足的现金流,足以支付以后一个的债券利息,因此该公司适合发行可转换债券。
2、该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什么?该公司规定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修正转股价格,其目的是什么?修正转股价格对投资者和发行人将会产生何种后果?
答:⑴该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取得融资。⑵该公司规定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修正转股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使约定的转换价格低于当时市场价格之下,使持有债券的投资者通过转换而的利可图。⑶向下调整对原有股东来说,会由于新股东过低的转换价格而蒙受利益损失,因此调整转换价格应由股东大会批准,否则对原股东产生不利影响。
案例五:
1、试述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研究时要考虑的因素?
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作好产品(服务)市场需求猜测及厂址选择、工艺技术选择等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上,计算项目投进的用度和产出的数目,通过多方案比较,对拟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公道性进行分析论证,作出全面的经济评价。具体的程序为:⑴测算项目的现金流量;⑵确定适当的折现率;⑶计算有关评价指标;⑷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⑸根据以上分析做出项目可行与否的选择。
2、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的原因?(学习指导Page40)
案例六:
1、你以为一个公司应该在哪些方面实施内部控制?为什么?
答:一个公司至少应当在以下方面实施内部控制: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本钱用度、销售与付款、工程与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的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内部控制的成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或失败。企业由于没有重视内控而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中航油,就是没有执行已有的内控制度而导致巨额亏损而破产。
2.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是怎样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试对其做法加以评价?
答:该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部财务控制:⑴预算监控治理;⑵责任授权治理;⑶职责分离治理;⑷信息记录治理;⑸总部审计治理。这几方面的控制比较全面,可以对一个公司内部的财务加以严密的控制,执行的好,可以将公司的财务治理风险降至最低。
3、除了该公司的这些做法外,你以为在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方面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⑴除了该公司上述的做法外,还要加强法律方面的教育,让公司上下都有法律意识,这样在执行内部财务控制的时候才会认真细致,不会把上面的各种控制制度当做摆设。
⑵该公司上述的各种做法只是制度的一个方面。该公司还应不断地在工作中对上述的内控制度加以完善和进步。
案例七:
1、谈谈公司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意义。
答:所谓全面预算治理,是要分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结合企业的销售、本钱、用度、及资本状况、治理水同等战略能力来确定目标利润,然后以此为基础具体编制企业的销售预算,并根据企业的财力状况编制资本等分预算。这种预算治理体系可以使企业随时看清楚该企业当时的境况,随时发现题目并加以修正。在实践中我们留意到,凡是全面预算治理做得好的企业,它的发展就好,例如广州地区的广州本田,以汽车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其所需的生产资金一直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人力本钱、材料本钱,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行情,控制在最低。因此广州本田汽车的售价在同类汽车中是最有竞争力的。
2、试对新华团体的全面预算治理加以评价。
答:该公司的全面预算治理十分全面,它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全面预算治理,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可操纵性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财务案例。受到上述案例的启发,我们可以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各企业情况的预算治理。
3、分析预算考评应遵循的原则。新华团体在遵循预算考评原则方面的情况如何?(⑴预算考评:学习指导Page51)
答:⑵该团体在遵循预算考评原则方面做的很到位,团体公司本部、下属各独立核算单位在年底都完成了预算,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根据考评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赏罚,使整个预算治理工作有始有终。
1、东亚石化团体财务公司为什么要实行内部集中结算?为什么说集权体制是我国财务治理的首选模式?
答:⑴多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结算环节拖欠严重,省市石油公司欠炼化企业、炼化公司欠管道公司、管道公司欠油田企业形成债务链,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最高时曾达400多亿元。在这种背景下,东亚公司以为有必要成立财务公司,实行内部集中结,进行资金的同一调度,才能解决上述的题目。因此成立了财务公司,实行内部集中结算,加快了资金的活动。⑵由于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治理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公平的市场环境还未建立;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法律意识淡薄,使得资金的相互拖欠日益严重,而集权体制的财务治理模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题目,所以集权体制很自然的就成为我国财务治理的首选模式。
2.东亚石化是怎样实施内部结算业务的?试对这种做法加以评价?
答:东亚石化是这样进行内部结算业务的:⑴四个同一:同一结算软件;同一凭证格式;同一票据传递;同一结算报表。⑵三项协议:内部转账协议;结算周转贷款协议;汇票贴现、转贴现协议。⑶二级财务控制:财务公司职能分布及岗位责任;结算区域与开户的划分;二级财务控制与治理机制。
这种内部结算方式,体现了团体公司与下属各单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同一;体现了体现了票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序同一;使出资者的财务分层控制真正到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银企业关系;展现了未来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的方向。
案例九:
1、影响目标利润规划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目标利润规划的?(学习指导Page76)
2、你以为目标利润治理应包括哪几个环节?为什么?
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⑴制定目标利润规划;⑵对规划进行全过程控制;⑶结果考评。
制定目标利润,就明确了工作任务,如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市场竞争环境。对规划进行全过程控制,就明确了操纵要领,如单位变动本钱的控制、固定本钱的控制。结果考评,是对全年计划执行情况及工作业绩进行考察和审核,并按其优劣给予赏罚的治理活动,是目标利润治理的最后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前面的环节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这三个环节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3、凌波石化采用的测算目标利润的方法有哪些?是否恰当?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凌波石化采用的测算目标利润的方法有:资本报酬率、资产收益率。这两种方法直接决定了目标利润的高低,并且这两种指标可以细化分解成多种指标,具有可操纵性。
案例十:
1、联系实际谈谈对国有企业实行业绩评价的重要性。
答;长期以来,国企以效益低下,吃大锅饭而著名。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打破吃大锅饭的机制,换之以业绩考核。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一系列的业绩指标考核国企,从根本上铲除了吃大锅饭的机制,使国企焕发出新的活力。
2、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并放在首位是出于何种原因?试对这种评价进行优劣分析。
答:⑴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并放在首位是出于何种原因,请同学们参照学习指导Page82回答。
⑵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优点是考核指标的设计简单可行,实现了定量分析与主观判定相结合;缺点是各被考核的企业为了完成该指标,可以置其他指标于不顾,如进步资产负债率和降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
案例十一:
1、联系社会的实际,谈谈制定科学的股利分配的重要性。
答:目前不少上市公司为了取悦股民,在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方面,不惜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理想,现金流出现题目,所以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然而这些上市公司为了来年可以在股市上继续圈钱,就在当年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方面大派利市,借以取悦股民,造成这些上市公司潜伏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未来的投资热情下降,继而影响后来的股价走势。
2、从实际出发,评价川江控股的股利分配政策。
答:川江控股当年的情况是,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只有0.38元,同时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是―58302136元,说明该公司的支付能力很差,正确的股利政策是当年不分配股利。
3、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小?
答:要综合衡量公司的盈利。从本案例来看,该公司有不俗的净利润,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3千万元后,每股收益由0.51元降为0.38元,且2000年非经常性收益较1999年增长220%,说明该公司的收益靠主营业务收进以外的收益来支撑,表明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隐患。为避免受到上述现象的蒙蔽,可通过几个指标来判定:盈利获现率指标;现金支付能力指标;现金流量与其他财务报表综合判定。
1、从财务角度评价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
答:财务角度来看,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是典型的集权控制体制。团体公司对资金集中调配使用,对信息集中治理,对各级预算的执行进行监视,对关联交易价格进行干预,同一制定财务方面的各项治理办法,负责各级业绩考核的监管,对成员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实施同一规划与控制。
2、在一个大的企业团体里,你以为母公司要不要对子公司的财务实施控制?假如要,应该怎样进行控制?为什么?
答:⑴在一个大的企业团体里,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的财务实施控制,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已经告诉我们,建立行之有效的母子控制体制,可以最大限度的进步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
⑵假如要建立一个财务治理方面的母子控制体制,我们可以参考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的思路,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由于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完全可以鉴戒前人的经验,少走弯路。
案例十三:
1、什么是并购?本案例中的并购属于何种类型?从财务方面对这些并购方式进行评价?
答:并购,就是指企业之间的收购。本案例中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类型。不论何种并购,在并购前都要考虑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并购,以及筹资的类型,即是采取向银行借款,还是增发新股,都是可以考虑的措施。对并购后带来的债务,要留意构筑防火墙,将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2、该公司的财务结构如何?它是怎样防止财务风险的?除此之外,兰岛啤酒团体是否还需要从其它方面考虑防止财务风险?
答:⑴该公司的财务结构不理想,资产负责率较高,达54.58%,而同行的资产负责率仅为8.21%;负责50亿元。该公司2000年收购了3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其收购资金的来源都是依靠增发新股来解决。
⑵它是这样防止财务风险的:在收购完成后,兰岛啤酒基本上采用当地原有的品牌,这样轻易融进当地市场;兰岛啤酒把收购的企业都变成了独立子公司,假如情况不好时就可以关掉,不会牵连到团体公司。
⑶除上述措施外,兰岛啤酒还应从其它方面考虑防止财务风险,如考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种融资手段得到的资金,其利息本钱比银行贷款低,发行本钱比股票低,可以有效降低该公司的财务用度。
3、你以为并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答:关键是并购前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以及做好并购资金的安排(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增发新股或债券);并购后留意防范被并购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搭建防火墙,将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案例十四:
1、公司在资金紧张而银行给予20亿元的授信额度和8亿元的按揭贷款,为何不大规模利用低本钱的举债方式融资?假如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对融资的需求,不出售佳和并继续扩大对其投资,是否远景会更好?
答:⑴该公司主要采取稳健的发展策略,固然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和按揭可以解决资金的困难,但是这意味着公司的房产销售的压力剧增,一旦销售环节出了题目,资金被套在空置房中,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⑵出售佳和公司,将意味着公司集中发展房地产项业务,主营业务更加明确。假如继续持有佳和公司,则意味着占用大量的活动资金,其远景并不明朗。
2、该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何种变化?战略的调整时机把握是否得当?
答:该公司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都在10%以上,2000年是房地产市场行业上升阶段,面临着极佳的历史机遇,但公司内部主要的瓶颈题目就是不足,影响业务扩张。因此,公司把握时机,出售佳和公司,获取大量现金支持发展战略。
3、假如暂时不出售佳和公司,而是等到佳和能否上市的正确信息后再考虑是否出售,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召募资金来解决科新扩张所需的资金题目,是否更为有利?
5.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篇五
(第7—9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
1.自我实现需要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成就动机
答: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3.权力动机
答: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4.亲和动机
答: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一种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爱情、支持、合作与赞赏。
5.智力G因素与S因素
答: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
6.情境智力
答: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7.智商
答: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8.人格
答: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认知风格
答: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0.气质与性格
答: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安全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产生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是怎样的关系?
答: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
3.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也称为耶克斯—多德森法则。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会更有利于行为表现。
4.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使用智力测验时,应该意识到智力测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避免对测验结果的滥用。(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半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明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如一些题目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孩子而不利于农村的孩子。(3)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氛围、心理状态等。
6.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个体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并不相同。(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三种模式,一是稳定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二是早慧,年龄很小时就表现出才华,三是大器晚成。(3)能力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智力的结构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4)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自身努力等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7.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万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9.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10.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1)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答案;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2)投射法。是以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征。投射法主要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其缺点有;一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解释。二是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三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情境测验。是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以推测其能力、品行或人格的方法。情境测验多用于测查人的实际能力,以及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信性。
三、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9分)
答:工作动机理论主要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X理论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及安全的需要,同时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感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动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动机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单靠物质手段,应当物质与精神手段相结合,惩罚与奖励相结合,既要改善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人事关系等保健因素,又要改善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乐趣、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激励因素。
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8分)
答:(1)遗传因素。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儿童早期环境能能力都有很大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遭受过多的辐射、营养不良等,能造成染色体受损或影响胎儿细胞数量,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出生后婴儿的智力发展。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人进行追踪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即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智慧发展的递减规律,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一出生就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五岁才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从十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有60分能力的人。可见,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3)自身努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许多名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非常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在个体努力过程中,诸如动机、勤奋、谦虚和坚强的毅力等都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8分)
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生理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等都对人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言之,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却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在个体发展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环境因素。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比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人格品质。
(3)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也因人而异。
(4)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也具有巨大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5)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6)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2018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电大】推荐阅读:
中央电大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册10-14
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10-16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9-27
电大经济法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9-29
电大专科市场营销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8-22
宪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8-30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08-10
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期中小论文07-21
《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1-01
管理方法与艺术_形成性考核册复习汇总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