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10-19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共8篇)

1.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监督动态发布时间:2011-5-10 15:36:34点击:10

42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到姜庄镇、夏庄镇、井沟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文化产业管委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城区项目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察看了城区部分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群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文化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文化企业和工商业户有700余家,从业人员2.2万人。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2亿元,文化产业核心层投入42.3亿元,居潍坊各县市区第一位,增幅达107%。

(一)重视产业扶持。市政府将文化产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进行宏观规划,在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意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文化产业发展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体制机制入手,创新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了文化产业管委会,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并将文化产业考核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考核体系,调动各级各部门抓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成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投资公司,对国有文化资产实施产权管理,搞好资产经营,建立融资平台,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重视项目建设。全市文化产业主要涵盖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创意设计、生态旅游、会展经济、节会经济、红高粱系列文化等多方面。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合同、协议项目17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的电影大厦,已与10多家动漫企业、创意设计业户达成进驻意向。惠影科技注重文化产业应用设施研发,开拓了一条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2010年在美国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莫言文学馆二期工程、历史名人馆、隆运汽车博览园、职教文化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一批文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2007年开始,实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等五馆联建,目前,每年接待参观团队300多个、观众20多万人次。同时,实施市场化运作,通过对外租赁、广告招商、出售冠名权、会员制管理以及承揽各类文展、会展、赛事等形式,先后承办150余次大型文体活动,并与15家企业签订了场馆租赁、场地冠名等协议,实现了文体公园体育场多渠道资产运营。特别是通过积极打造小康河文化市场,整合全市经营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了文化产品经营市场的雏形。

(三)重视品牌推广。市政府立足于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红高粱、三贤四宝等文化品牌,带动了一大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商业化运作成效显著,对弘扬红高粱文化、培养相关文化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扑灰年画、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红纸、墨陶、雕刻、布艺、绢花等民艺文化产业40多个品种。2010年,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共发现200多处文物遗址,还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检查验收。将姜庄镇聂家庄村纳入“省千里民俗一线游”的一个旅游景点的申请,已顺利通过了潍坊市旅游局的检查验收,“聂家庄特色旅游村”成功挂牌,并设立了10多个旅游景点。借助潍坊风筝会、鲁台会、文展会、红高粱文化节等节会,加强了对传统艺术的发掘传承,发挥了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重视监督管理。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把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全市文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合力。一是加强对出版物印刷、复制、批发、零售单位及出版集中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并督促学校开展课外读物的自查清理工作。二是规范网吧经营,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文化市场进行有力监管。三是结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依法查扣了一批安装和设置卫星电视接受设施。四是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七

一、世博会、国庆节、红高粱文化节、亚运会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净化出版物市场专项集中行动,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同时,认真落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对全市娱乐和演出场所开展了摸底调查和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为全市文化市场文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体系不够完善。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文化产业还没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和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不够突出,少数文化经营单位无序竞争,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三是规模效应不强。传统文化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园区集中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现有的园区功能定位和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投入是文化产业初始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现行的文化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目前,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吸引社会民间投资文化产业尚未突破瓶颈,再加上文化产业化的意识淡薄,对打造全市的文化品牌缺乏大局观念,民营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创新性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不仅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如策划、规划、设计、市场分析人才等十分匮乏,新兴文化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规律把握不够,既缺少通晓文化产业内容、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又缺少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全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与质量亟待加强。

(四)市场化程度偏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丰富,但对各类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对文化的产业化认识不足,只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而忽视其产业性质。文化与经济没有更好的结合,导致资源配置较低,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闲置、不足和浪费等问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对GDP的贡献偏低,文化产业整体框架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优势。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以大量涌现,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

三、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和关键因素,成为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特征决定了要以产业为手段来发展,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经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要提高文化产业意识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进行文化产业的观念革命。要确立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意识,积极主动地寻求并拓展文化资源与市场之间的结合点。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宣传,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提高文化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依托重点镇街和重点村居,积极培植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通过建设民间艺术展览馆、举办文化节、建立专业性的交易市场等措施,整合生产业户和产品种类,加大各类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介,规范艺术品交易,使我市民间艺术产业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二)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要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具有示范性或导向性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项目等。二是要发挥税收政策促进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三是要落实土地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以短期租赁方式使用土地,或租用现有物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减免,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培养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精、深、优、博的文化继承人,塑造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

才队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尊重文化产业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准入机制。要制定文化经营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开辟引进经营人才的绿色通道,采取特邀、合作、接纳优秀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地方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为全市文化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拓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渠道,采用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量人才需求。

(四)拓展思路,完善机制,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经济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文化产业的繁荣又促进经济质量的提升。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经济力量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要建立多渠道筹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保证资金投入。要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适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要采取担保业务风险补偿和担保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担保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各地企业、个人来投资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合伙经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各种文化企业。

(五)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确保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搞好产业规划引导,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产业布局、发展举措等,引导和推进我市文化产业科学合理发展。一方面,要面向市场,积极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打造高密文化产业名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化、规模化的形式带动产业发展。要加强对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茂腔等重要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扶持民间工艺大师和特殊优秀人才、扶持专业性的研发机构,加强民艺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改造提升工艺水平,增强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项目和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规模化产业经营的集聚效应,以文化带动周边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发展,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积极推进红高粱民俗村、电影大厦、惠影科技等在建项目工程,协调和扶持晏婴生态文化园、半岛动漫基地、胶河生态休闲旅游渡假区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同时,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1年4月28日

2.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二

依安县地处松嫩平原北缘,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面积3685平方公里, 16个乡镇148个行政村人口37万, 拥有农村劳动力21万, 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依安县现有耕地318万亩, 2006年转移3.5万户, 涉及人口14万人, 流转面积84万亩。流转形式有转包、转让、出租、代耕等, 其中转包和代耕是流转的主要形式, 转包占流转总数的80%, 代耕占流转总数的5%。从流转机制上看, 自行发包占90%、政府组织占5%、委托代包占5%。从土地流转关系上看, 口头协议、签订合同、第三者证明三种情况都有, 但90%以上的农户都签了流转合同。流转期限1年、2年、3年期不等, 也有长期的, 但大多数都是3年期以下, 占85%。

2 农村土地流转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原因

2.1 土地流转纠纷多。

究其原因, 一是农村土地流转不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应在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指导下、在村委会协调下进行。承包方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应当与受让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但大多数农民土地流转都是在私下进行的, 并没有向发包方提出流转申请, 签订流转合同的也不向发包方备案。他们认为土地经营权是自己的, 没有必要向村委会申请或备案, 造成村委会无法进行协调、指导, 引发一些农民间的矛盾和纠纷, 无法有效解决;二是流转行为不规范。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 农户不愿意村委会介入他们的土地流转, 村委会感到费力不讨好, 对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也不对农户签订的流转合同进行指导。

2.2 思想认识不足、观念落后。

当前, 仍有部分农民满足于过去那种“七亩地, 两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只求有吃有穿过得去, 能够年吃年用就可以了, 缺乏“富而思进”、“快富大富”的意识, 老守田园过日子。另外, 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缺乏对土地流转重要性认识, 没把土地流转作为一项主要工作, 去积极协调和帮助, 而是无所作为, 任其自然, 使土地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盲目状态。

2.3 承包地分散影响土地流转。

由于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 面积小, 地块分散, 好坏搭配, 每户承包地少则几块, 多的八、九块, 除自身经营管理不便外, 也为土地流转带来了极大影响, 不便于形成片, 集中规范经营。

3 土地流转的意义和作用

3.1 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 农村土地已由过去的生产资料单一性质变成了生产资料与生产资本的双重属性, 使农民对土地由耕种到经营成为可能;国家实施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尤其是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 “一免两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 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规范种地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 使分散的土地得到集中, 形成了规模, 防止土地荒芜, 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2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随着土地流转的多样化、规模化, 种养的特色化, 要求的生产条件, 技术条件大幅度提高。规模经营必然促进资金与技术密度高度集中,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促进了农村经济产业化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吸引规模开发, 规模经营土地, 进行区域化种植, 特色农业的生产,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3.4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成功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 不断向外转移, 进入城乡务工经商, 安心打工挣钱, 甚至投资置业, 减少了农民富裕了农民。

4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4.1 转变观念, 切实解决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的问题。

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着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质效, 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高效流转,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方面, 应解决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的问题, 应当引导基层干部把土地流转工作重视起来, 千方百计抓好这项工作, 切实维护好农民权益,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另一方面, 应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让他们明白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应当保值增值, 流转后土地的平均产出率和效益不应该低于现在水平。

4.2 因地制宜, 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式。

推进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整体生产水平。一方面, 科学引导流转,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该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转移, 甚至是农业经营公司和主要龙头企业;引导畜牧业生产大户、流通业大户以及一些生产投入不足的农户把土地流转出去。其次是探索好经营形式。现阶段的主要形式就是把农民流转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优先向大户集中, 培育家庭农场式农庄。有条件的地方, 也可探索“公司+农户”的企业化经营模式, 农户通过土地、劳动力入股等方式与龙头企业结成一体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化合作组织。同时也可探索农户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形式, 促进农村生产要素优化集中, 做大农业化比较效益。另一方面, 规范组织流转, 解决好后顾之忧。在工作推进方法上规范, 注重引导和服务, 尊重农民的意愿, 宜转则转, 不搞强迫命令, 不搞“一刀切”,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在土地流转的程序上规范, 凡是流转的土地都应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做到流转程序合法、合同规范、手续完备。坚持农户申请, 选择对象, 双方协商, 集体协调, 签定合同, 并报村或乡镇管理部门备案的土地流转程序, 以便于乡村组织对土地的管理。尤其是签定合同必须规范, 具有法律效力, 内容要包括流转土地的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年限和起止时间、土地用途、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这样既可有效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也有利于协调好农民与乡村组织的关系。

4.3 强化责任意识, 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

推进流转不是目的, 让农民增收、让经营增效才是终极目标。这就需要各级组织对流转双方都要“扶上马, 送一程”。一是为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服好务。各级组织应当因户而宜, 积极为农民找致富门路, 能够外出打工的, 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搞好相关培训, 有目标地向外输出;能在就地务工, 选好带头人, 成立劳务协作组织, 就地劳务增收;有发展畜牧业意向的, 在争取中长期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多加力;对于那些从事流通、加工业的农民, 在税收政策、市场信息等方面扶持、多提供。只有这样, 以土地流转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带动农民多元增收的目标才能实现。二是为土地经营者服好务。规模经营需要科学投入, 需要多方面支持。对于种植业贷款, 应向种植大户倾斜。同时, 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良种良法应用与推广、市场信息等方面, 切实给予支持, 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大户经营区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真正让这些大户以规模土地创造出规模效益, 带动我县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

4.4 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一是坚决贯彻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 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积极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村土地长期、有序流转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各级农经部门应加强对村级组织的指导, 指导村级组织如何按规范的流转程序, 在双方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签订流转合同, 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制定规范的流转程序。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制定出适应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的工作程序, 便于操作;四是搞好宣传。采取培训村级干部、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让农民明白如何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三

一、关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996年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13年世界第一。到2008年,我国钢铁产能已达6.6亿吨,仅出口就达6000万吨,在加上机械电子等行业出口,要有1.1—1.2亿吨的出口量,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出口贡献巨大。受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去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运行困难增加,特别是钢产量大幅下滑,下行压力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制订和组织实施钢铁、汽车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是作为应对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措施。

钢铁产业占GTP总量的4%左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支撑了建筑、机械,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能源、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钢铁是我国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产业之一。自2008年9月份以来,钢铁行业出现多年未遇的严重困难。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很低,因此,要抓住契机,既立足于当前保稳定发展,又要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重组升级。制订一个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的规划,作为综合性行动方案,对于引导钢铁产业走出困境,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结构”分五个部分,即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产业振兴重点;四是政策措施;五是实施进度和要求。

(一)关于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但进入2008年9月份以来钢铁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客观上是受国内外需求萎缩,钢材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从深层次上看,则凸显了我国钢铁产业多年积累的矛盾。可以说,既有不可抗拒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外因,更有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在市场形势变化时激化的内因。钢铁产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能总量过剩,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布局调整缓慢,四是产业集中度低,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六是流通秩序混乱。

(二)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

规划通过对钢铁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的指导思想,并明确了要遵循的五个原则:一是应对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二是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三是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四是联合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五是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

(三)关于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一是保持国内市场稳定,改善出口环境;二是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三是促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四是实施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专项;五是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六是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质量效率;七是实现合理铁矿定价机制,整顿市场秩序;八是积极开发矿产资源,保障产业安全。

(四)关于政策措施

规划提出了十二项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包括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实施公平贸易政策、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企业联合重组政策、修改钢铁产业政策、提高国内建筑用钢标准、钢铁与相关产业实现协调发展、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产业信息披露制度、发挥行业协(商)会作用等方面内容。

(五)关于实施进度和要求

规划提出了专项工作分工进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二、关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保持2009年汽车市场的平稳较快增长,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在保增长的同时,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困难,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外因,也有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组织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竞争力不强、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过分依赖引进等深层次矛盾的内因,还有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外部环境的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必然要有一次大的调整,以解决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积累的诸多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引发了结构调整期的提前到来。

我国汽车保有量是美国的1/20,是西方国家的1/1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应该看到,我国的汽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仍处在增长期,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无论从应对金融危机,保经济增长,还是从巩固支柱产业地位,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看,加快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应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制订和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利于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规划中提出的财税措施表明了国家引导汽车消费、提升消费信心、振兴汽车产业的明确态度,将对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基于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提出了汽车产销3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的增长目标。为给汽车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规划提出了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的目标,要求到2011年,建立完整的汽车消费政策法规框架体系和现代汽车服务体系,同时,还提出了六大结构调整目标: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并适应市场需求,小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集团化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实现市场化,形成50万辆的产能;整车研发水平进—步提高;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零部件产业技术升级。

规划的重点任务是,为了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振兴,必须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集团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为此,规划提出了八项具体任务,一是培育汽车消费市场,调整和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恢复市场信心的政策措施。二是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汽车企业集团和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三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四是实施技术改造专项,制订《技术进步项目产品目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五是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六是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支持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七是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搞好汽车出口基地建设,搭建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八是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

4.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四

况的调研报告

2009年6月20日

为全面掌握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和制约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推动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科学赶超发展,我局于5月中、下旬就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基本情况

全市辖五个县(市)区,共24个乡,35个镇。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呈加快趋势,目前,我市耕地流转面积达17.02万亩,涉及5.2万户农户,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和农户总数的9.8%和9.24%,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1、领导重视,把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湘潭市政府朱少中副市长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认真抓好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延包的档案管理工作”。岳塘区委办、区政府办在《关于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岳办发[2008]48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档案,要求规范建档建制,严格按照“五到户”(承包面积、承包地成员、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基本农田标注到户)、“四相符”(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相符)的规范原则开展工作。同时区档案局进入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农村土地承包(延包)档案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湘乡市委、市政府在湘党发[1996]25号、湘政发[1997]06号、湘政发[1998]22号、湘办发[2008]27号文件中对农村土地承包(延包)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乡、村都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和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合同、证书、方案、台帐完整齐全;按照“组有档案袋、村有档案柜、乡(镇)有档案室、市有基础数据库”的标准,实行分级管理。对于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确定“承包合同书、承包人口清册、田亩清册及上级的文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村民小组的调整方案和制度等,都要认真收集归档”。雨湖区先锋乡、昭潭乡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都列入了村级绩效考核之中。

2、档案管理逐步完善。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是在乡(镇)政府和村的统一安排下,再由承包方与发包方(农民)直接进行签订。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形成的档案资料实行分级管理:农户保存权证、合同书;村保存合同书、分户花名册;乡(镇)保存合同书、分户花名册、登记簿、电子档案;县(市)区农经局保存电子档案。大部分单位都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与制度,并安排档案员负责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同时对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实行数字化管理。如岳塘区荷塘乡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专门协调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各项事务与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雨湖区先锋乡各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已按要求归档,5个村共归集档案53卷,并设专柜保管。楠竹山镇经管站按要求将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移交到镇档案室,并设立专柜,分类存放,建立了目录索引和查借阅登记等。韶山市农经局对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发生的纠纷,建立了仲裁档案,制订了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发挥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作用,调解了大量的纠纷,保障了农户的合法权益。湘乡市农经局基本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使之快速查阅、利用切实可行。

3、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湘钢技改工程续建、市体育中心扩建等工程建设,涉及到补偿霞城乡部分村民的问题,补偿费用如何计算缺乏依据,通过调阅霞城乡土地延包档案,找到了村民承包土地的依据,既保证了征拆工作顺利进行,又让村民感到满意。有了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就像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可以放手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做文章,同时,承包经营者也受到约束,不得随便更改土地的用途和性质,确保了中央政策到位。

二、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受条件制约,发展不平衡。

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核发工作已近尾声,但管理工作很不平衡。有的乡(镇)人员配备齐全,工作开展快,已完成权证换发工作,相应的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有的乡(镇)人员配备不足,经费无保证,工作开展慢,尚未完成合同的审核工作;还有的乡(镇)、村档案管理机构不健全,既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又缺少相应的设施设备,档案工作处于停滞或暂缓状态。这些都影响着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档案意识淡薄,专业人才短缺。

增强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基层干部对档案工作还是有所认识,但也有部分干部档案意识淡薄,对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保管好合同书、经营权证、登记簿就可以了,而忽视了诸如上级政策法规性文件、市、乡(镇)形成的意见、方案、汇报、总结、会议材料、纠纷调解等其他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从而导致档案的流失。也有个别村和农户有依赖思想,认为当地政府有档可查,自己建档并不重要。还有部分基层单位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未能给予人、财、物和档案整理时间的保证。

档案工作不仅重要,而且是一项专业性、连续性较强的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是难以胜任的。据调查,全市基层,特别是乡(镇)、村熟悉档案工作,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是少之又少,且兼职较多、变动频繁,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3、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欠规范,指导监督滞后。

调查发现,许多承包合同由农户与农户双方口头协议而成,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的书面协议,即使有书面协议,也没有告知农经部门,乡(镇)经管站和行政村都没有存档,这明显不符合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政策规定,农民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如湘潭县梅林桥镇宝塔村38亩林木基地,就因为没有按规定签订协议,乡(镇)经管站没有相关材料,导致纠纷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引发土地用途之争。还有不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书、分户花名册、登记薄存在复写字迹和圆珠笔字迹,极不利于档案的保管保护。

调查还发现,某乡(镇)1996年的二轮土地承包资料一直没有整理。某些乡(镇)对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合同没有实行集中管理,一直由村委会保管,因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使档案遗失严重,给权证换发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如湘潭县梅林桥镇,38个村只有20个村保存了第二轮土地承包材料,且大多不规范、不完整。

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全市大部分档案员属首次接触这项工作。目前,国家和省尚未出台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农村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也是在摸索开展,显得比较滞后。

4、保管条件简陋,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许多农经站没有设置档案室,许多村没有专门的档案柜,更没有安排专项经费,致使档案得不到有效的保管与保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市财政在这项工作中仅安排了几十万元专项经费,县(市)区就更少了,许多乡(镇)、村的工作经费基本没有着落。在这种情况下,各基层单位要对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湘潭县22个乡(镇),只有18个乡(镇)有档案室或档案柜,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的需要。

三、加强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是巩固农村改革成果,尤其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关系,维护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农业和档案部门应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建立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管理体系。一是要提高认识。各县(市、区)农经局要把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要把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作为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与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同步开展。二是加强督查、指导。各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乡(镇)、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督查力度,加强对乡(镇)、村档案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防止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毁损和丢失。可考虑与“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把相关内容制成宣传画、展板或者音像材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业务指导上,常年为基层服务,使“三下乡”变为“三在乡”。三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首先,建立健全县(市)区农经局、乡(镇)、村三级档案管理体系,要做到县(市)区农经局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室、乡(镇)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村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站。对合同类、仲裁类等重要的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均应分别纳入其归档范围,确定保管期限。对发现拒不归档、擅自销毁、涂改、隐匿档案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并与市经管局相应网站联网,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系。第三,培育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要按照市场规律,鼓励一部分有经济实力、有资信度的民间中介组织参入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自主服务运行模式,以加大对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情况动态档案的管理。

2、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规范管理。

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齐全、完整的前提。凡是已经办理完毕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材料均应按照档案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际,分门别类整理装订成册,登记编号并编制检索工具;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防止档案的损毁和丢失;对合同类、仲裁类等重要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应移交一套到县(市)区档案馆保存;要建立档案保管制度,定期检查,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对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的动态情况,要及时登记、更新;要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信息的微机管理,以便查阅和利用。

3、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档案保管保护到位。

各级政府要足额安排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专项资金,并争取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统一配置所需的设施设备,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保管保护,要符合《档案法》和《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安全、适用、便于查找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完整、安全。

4、加大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服务工作的开发力度。

各级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了解社会各方面对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需求,主动服务,简化查询手续,充分发挥土地承包(延包)、档案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承包(延包)、档案中的各种信息,积极引导、鼓励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依法采取转让、转包、入股、出租、互换等形式进行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功能转换,加强农业布局整体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外向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程度。

各级农村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部门要健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仲裁体系,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土地承包(延包)、经营权流转档案,为发包方、承包方、土地流转受让方提供优质的调解、仲裁服务。

5、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5.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五

——2010年8月3日在广州市白云区

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伟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双转移”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区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空港经济建设、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契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在“调结构、促转变”方面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调结构、促转变”工作基本情况

在推动科学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中,区政府始终把“调结构、促转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努力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一)切实加强对“调结构、促转变”工作的领导。

成立了区“调结构、促转变”工作领导小组和“四服务”领导小组,由余楚风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发改局、区经贸局等20多个区职能部门组成,各街镇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调结构、促转变”工作机构。实施区五套班子领导联系挂钩重点企业制度,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区有关领导和各单位继续开展走访基层和企业,为基层群众和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用地、用工、融资方面的困难。开展了全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研,委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编写的《白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将对于下一步我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决策依据。

(二)进一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加大自主创新扶持力度。加强对我区产学研资源的整合,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采用信息化等方式,建立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互动。积极支持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与高水平研发机构、高校开展战略合作,今年将建立“科研实验室联盟”,逐步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系统。

二是实施民营企业成长培育工程。认真做好国家、省、市扶持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的衔接落实工作,打造区优秀民企100强。继霸王国际(集团)去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后,我区约有40多家企业在积极创造条件上市融资。今年继续加强对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训和指导。

(三)加大园区土地储备力度,力促优质项目上马。

一是加快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各1亿元的资金支持(从2010年开始连续5年),加大对民科园及其创新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的投入。启动了创新基地首期约1348亩土地的储备工作,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选址优化方案已完成,并根据选址方案完成了产业规划和环境咨询工作,目前正在报市政府审批。创新基地的发展定位为以空港经济为依托、以民营经济为特色、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先导、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研发、生产和服务基地。

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共有26个上亿元的新引进或新建项目,白云万达广场、广州市中央大厨房等12个项目被列为广州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白云电气对应智能电网的输配电产业制造基地和白云山和黄健康产业科技园等10个项目入选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广州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南区)已获国务院审批,粤港澳(台)流通服务业合作试验区、广州市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四)大力推进“三旧”改造。

“三旧”改造是我区“调结构、促转变”的另一个重要战场。为此,我区加快了“三旧”改造工作进程,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为引入优质、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和企业总部提供载体。成立城市更新改造办,并调整一名副区长专责牵头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建立区领导“城中村”改造包村负责工作机制。目前全区上报并经市审核确认的“三旧”改造共3065宗 116平方公里,今年确定了2.13万亩73个启动项目,永泰村“茶山庄”地块等“三旧”改造试点推进加快,三元里、萧岗和棠下3条“城中村”的改造方案已原则通过市政府审核同意。

(五)努力做好扩大内需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激活旅游产业链。重点抓好南湖地区旅游重点项目的开发,加快凤凰山中部和北部旅游项目的建设。推进北部流溪河万亩果园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规划建设,同时整合我区现有旅游资源,组织白云“一日游”线路,力争把我区打造成空港门户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充分发挥亚运经济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精心策划组织配套活动。举办了“中国广州白云(梓元岗)皮具节”,“广州白云化妆品节”,扶持企业设立广州白云化妆品专业网站——“广州白云化妆品网”。在第七届化妆品节期间,三元里化妆品流通商圈的销售额达到13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8%。

三是优化城乡供销网络体系,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在我区农村地区积极打造“一家批发市场(白云裘皮交易中心)、一家商业中心(石井丰兴广场商业中心)、一家镇级商店(钟落潭人人佳购物广场)以及十六家村级超市”。除钟落潭人人佳购物广场因业主对物业进行大型改建导致暂时无法升级改造外,其余18个项目已通过市的验收。

(六)努力突破发展瓶颈。

一是加大“双转移”、“腾笼换鸟”工作力度。目前正在完善已有的“双转移”企业名录库,加快转移清退高污染高排放、经营不善拖欠薪金、无证无照的低端企业。近两年全区共转移企业239家,转移劳动力2.5万人,为优质项目腾出土地47万平方米。

二是着力突破发展瓶颈。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核发了124条村共2864.3亩的历史留用地指标函。推进了易地购买耕地指标用于储备项目耕地占补平衡。以太和镇穗丰村、南村村为试点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已通过省审批。积极推进6200亩工业用地储备工作,配合市开展7078亩经营性用地储备工作。与银信部门签订了贷款总额为11亿元、授信总额为50亿元的土地融资合作项目。

通过抓好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我区“调结构、促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我区经济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3.07亿元,增长10.8%,总量居全市第五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5亿元,比上年增收3.94亿元,增长15.4%。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25.8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长15%。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三强二调一”战略逐步落实,三次产业比例为3.0∶25.6∶71.4,特别是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9.7%,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成为全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支撑。

二是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0亿元,增长7.5%。其中电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制造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4%。今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21.2亿元,增长8.2%。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我区已通过2007—2008年度全国市(县)科技进步考核。新获省科学技术奖3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市级工程研发中心3家、国家驰名商标4个、市著名商标10个。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6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四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形成了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生猪、三鸟、肉鸽、水产八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09年实现农业产值45.31亿元,增长2.6%。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产业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仍亟待加快,经济发展模式仍未转上科学发展轨道,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上半年我区经济增长是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的提速,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强。在各主要经济指标中,除了第三产业有关指标外,我区的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市各区县中均排名靠后,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排在全市第9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幅更是排至全市末位,可见,虽然我区经济在平稳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却已有所放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反思。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够快。重大支撑的经济项目落户不多,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仍然偏少,特别突出的支柱产业、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小、散、乱”现象仍大量存在。

三是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缓慢。除了金沙洲、白云湖、白云新城、民科园有实质性推进外,广州北轴、南湖等重点区域,以及广州白云国际航空城、广州白云航空电子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大都停留在规划调整、用地报批、产业研究等前期阶段。

四是外需萎缩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固,利用外资仍处在较低水平,1-6月,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69.3%和34.6%,目前在谈的外资项目更是屈指可数。

五是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有待解决。财政支出压力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建设管理任务的日益加重而不断加大;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吸引了大量低素质、流动性强的外来人口,社会面控制显得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落实区“调结构、促转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专项工作计划,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形成区域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

(二)加快推进重点园区规划建设。

继续抓好“三促进、一保持”示范性产业园区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的选址、规划和手续办理,为下一阶段发展提供用地保证。推进863产业化促进中心建设,筹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盘活民科园、私企区等现有园区历史存量用地,抓紧完善历史遗留的企业物业产权问题。

(三)加大“三旧”改造力度。

加快建立“三旧”宗地基础数据库,编制完善“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配套政策,制定改造宗地确权办法,争取每个街镇打造1-2个改造亮点。按计划推动三元里、萧岗、棠下、陈田、江夏五条“城中村”的全面改造工作,重点确保三元里、棠下、萧岗等“城中村”改造工作亚运会前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金沙洲居住新城、白云湖、南湖、城市北轴等重点区域“城中村”全面改造工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充分利用省、市招商平台,拓展会议招商、展览洽谈会、中介招商等形式,努力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机制。以粤港澳(台)流通服务业合作试验区、广州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广州白云国际航空城、广州白云航空电子科技产业园、广州白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五大临空产业园区为重点,积极开展园区招商;利用现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招商,努力提升引进项目的层次和水平。

(五)优化服务企业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六

情况的考察报告

4月19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副主席毕玲的带领下,赴太湖县考察文化产业发展和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情况。考察组一行在太湖县政协副主席戴佳明的陪同下,先后参观考察了五千年文博园、图书馆和小池镇农村信息共享工程,听取了相关单位负责人的经验介绍。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太湖县文化产业和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太湖作为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既没有明显的矿产资源优势也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但太湖紧紧抓住文化之邦、名人故里、禅宗之源、戏曲之乡、红色热土这些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文化强县、旅游兴县”的目标,积极加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投入,丰富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了“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进程,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2001年,为纪念赵朴初先生,太湖县委、县政府斥资兴建了占地23公顷、总投资2900万元的赵朴初文化公园;引进了省“861”文化产业项目、国家重点文化产业示范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文化艺术博览园建设工程,一期投资7.2亿元的五千年文博园已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该县已形成县设中心、15个乡镇建站、174个村有播放点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在全省率先建设了10个村级电子阅读室,并被评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县。“十一五”期间,太湖实现旅游总收入近4亿元,“十二五”末,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亿元,文化产业收入占全县国民经济总收

入比重超8%。太湖县在推动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六个平台”建设:

1、挖掘资源优势平台。为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县除安排专门班子整理、搜集资料外,还借助民间力量,抢救性挖掘佛教文化,整理佛教瑰宝,恢复、开放各类历史文化遗迹。同时还大力培育文化艺术组织,把文化艺术触角伸向社会每个角落。目前,已成功编印《太湖禅宗》、《潮起花亭湖》等书籍画册60多本,重整、重布了蔡家畈古民居、晋熙老街、赵朴初纪念馆等文化古迹,成立了涉及诗歌、戏曲等类别的文艺团体20多个,引导组建了不同形式的“草台班子”,全面展现了太湖文化底蕴,为太湖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构建政策扶持平台。太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城湖一体”、“文化旅游一体”的发展理念,把“三产兴县”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聘请专家编制了《太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花亭湖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出台了发展文化旅游的优惠政策,其中文化艺术博览园项目,就是政府采用工业用地成本价安排1200亩土地建成的。2009年,文博园吸引到赵泰来艺术馆和国家级花馆加入,太湖县政府当年给予5000万元的奖励,这在太湖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3、搭建重点承接平台。在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太湖县委、县政府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三园一区”建设。“三园”即五千年文博园、赵朴初文化公园、红色文化公园;“一区”即花亭湖旅游文化开发区。大力扶持五千年文博园建设,加快赵朴初文化公园扩园升级进程;同时,按照城湖一体、文化旅游一体的理念,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的集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交通转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

开发区。积极规划建设以烈士陵园、胡氏新祠为主体的红色文化园。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方面,选择了10个基础较好的村重点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数台电脑并由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维护。通过电子阅览会为村民提供文化科技、生产生活的便民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亲人提供视频见面服务,引导留守妇女通过网络丰富文化生活,逐步消除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4、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把文化旅游产业这一现代服务业龙头作为重要的承接产业来抓。围绕五千年文博园、农博园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博览、影视制作、民间工艺品生产等文化创意产业;围绕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文化服务性产业;围绕花亭湖风景区、赵朴初文化公园建设,大力开发名人故里游、古镇名居游等旅游文化产品;围绕“全国南北库钓”、“江苏美女车手大赛”等节会,发展文化节会产业。目前,已形成山水旅游和水上娱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和名人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等“七大旅游基地”,基地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平台成效初显。

5、营造优化环境平台。太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编制一批牵动性强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构建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每年县委、县政府都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旅游要素内涵体系建设,着力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坚持不懈抓效能建设,竭诚为外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服务环境。

6、整合文化惠民平台。目前,各地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一批全国性的文化惠民工程纷纷上马,中组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多家部委均有不同类型的文化惠民工程,但这些工程各自为政,在功能上有诸多重合,难以形成合力,造成资源分散、资金浪费。太湖县创新工作思路,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村文化活动中心,将诸多工程设在一处,整合在一起,统一管理,提供合力服务,让农民乐享“一站式”文化体验。

太湖之行,深感太湖挖掘文化底蕴的大力度、大手笔,同时深感天长有空间、有前景。我们有戴兰芬等名人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传承至今“孝文化”、“天官画”和世界名曲《好一朵茉莉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红草湖湿地公园等系列现代文化设施精品工程,有郑集文化产业园,有已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双丰文化用品、嘉丰美术用品和蒙玛特国际贸易等公司生产的文化工艺产品。只要我们主动谋划,挖掘利用传统文化,开发创新现代文化,宣传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天长定会谱写文化强市的新篇章。

二、对我市文化产业和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启发与建议

1、强化领导,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督促和协调;成立天长市文化产业协会,协助政府文化发展领导组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工作。突出文化产业招商,将文化产业招商从现代服务业产业招商工作中单列出来,成立专门小组,安排优秀人员,努力做到“文化引商”,建立文化旅游产业考核评价和责

任制度。同时按照“创新体制、转变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是政府培育、扶持文化产业项目的重要举措,是支持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升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各地纷纷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今年我市也专门设立了500万元文化强市专项资金,建议市政府把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当前扩大内需的总体安排,对全市文化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文化产业园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对地方特色鲜明,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在起步阶段,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扶持资金的投向应重点突出,不宜撒胡椒面。

3、完善政策,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议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部署,尽快制定出台我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产业用地、税收融资、价格扶持、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议把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作为加快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准入条件,吸引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结合《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拟定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把文化产业用地与文化基础设施用地一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大文化产业用地比重,为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挖掘优势,积极打造天长特色文化品牌。建议加大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推动郑集文化产业园、永丰胭脂湖项目和冶山金牛湖天长地久文化创意基地的建设,形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突出发展已成雏形的杨捷将军墓、铜城普济桥

等地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重点打造秦栏孝子坟,建孝子祠和孝子广场。积极打造节庆文化,继续举办“茉莉花”体育节,积极谋划举办“孝文化”节。组织专家对我市具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进行专题研讨论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开发项目,通过开发生产一系列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打造天长品牌,把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5、整合资源,以“美丽镇村”建设为依托,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建设。建议参照太湖县做法,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和中心村文化活动中心,对中组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以及广电总局的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为农民乐享“一站式”文化体验提供基础条件。同时,依托“美丽镇村”试点建设契机,在中心村建设电子阅览室,充分发挥其便民服务功能,以信息化引导“美丽镇村”建设,使群众共享信息成果,让“美丽镇村”建设穿上“信息时装”、“文化彩衣”。

7.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 大量的中学分布在农村。重庆市教科院在2004年对重庆各地区的40多所中学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乡镇中学及部分区县中学中, 完成教科书上要求的学生实验不足40%的占一半;完成教科书上要求的演示实验不足40%的占1/3;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中学 (7%) 基本上不做学生实验。由此可见, 农村中学实验教学设备利用效率是很低的。而实验设备利用效率的高低, 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劣, 目前, 国内外对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设备利用效率的研究还极为少见, 尤其是对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实验教学设备利用效率的途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 对农村中学提高实验教学设备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 有着重要意义。

2 调查提纲与调查重点的确定

2.1 调查提纲:

(1) 实验教学设备的配置; (2) 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 (3) 学校的管理; (4) 实验室的管理; (5) 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态度; (6) 教师的动手能力。

2.2 调查样本的选取

对渝北区及周边的四川省邻水县的农村中学进行了随机抽样, 共抽取样本为49所农村中学。

3 调查情况与分析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从2009年4月中旬到6月下旬, 我们对渝北区、四川省邻水县部分农村中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农村中学49所, 共发出调查问卷800份, 收回660份, 问卷回收率达82.5%。

3.2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及基本结论

3.2.1 实验教学设备的配置

(1) 数据统计。经调查:“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或维护教学仪器设备的”占35%, “教学仪器能满足现阶段实验教学要求的”占15.5%, “目前实验仪器能满足今后新课程课改要求的”占1.7%, “要求政府多投入以解决实验教学设备缺乏问题的”占61.8%, “学生分组实验时, 实验教学设备能按要求配置的”占7.9%, “学校实验教学设备完好程度低于65%的”占65.9%, “实验教学设备配置落后且种类不达标的”占75%, “实验教学设备老化的”占79.7%。

(2) 数据分析及结论。a、有84.5%的学校的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学校的实验教学设备基本上不能满足新课程课改的要求。b、实验教学设备的完好程度偏低, 学生分组实验时, 难以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c、学校目前实验教学设备配置落后, 实验教学设备普遍老化或损坏, 配置不达标。d、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不够, 政府应加大对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2.2 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

(1) 数据统计。经调查:“实验教学设备及仪器损坏后, 维修、补充不及时的”占62.9%, “实验药品不足时, 能及时补给的”占30.9%, “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的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95%) 的”占17.4%, “实验教学设备闲置在40%以上的”占53.9%, “实验教学设备补闲置的原因是实验仪器不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占42.9%。

(2) 数据分析及结论。a、有82.6%的学校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开出率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b、实验教学设备被闲置在40%以上的占53.9%, 被闲置的原因是实验设备普遍老化, 实验药品供应不足, 无法进行实验教学。c、实验教学设备及仪器损坏后, 设备维修、补充不及时, 实验药品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学校应对实验仪器的维修和药品的补充加大投入。

3.2.3 学校的管理

(1) 数据统计。经调查:“学校对实验员或任课教师有专门针对实验开设的奖惩制度的”占173%, “学校设有专门的实验教学设备管理部门的”占50.9%, “学校能按要求配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占45.6%, “学校领导重视实验员岗位的”占53.8%, “学校有对未按要求或未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教师的处理措施的”占38.8%。

(2) 数据分析及结论。a、有82.7%的学校没有制定针对实验开设的奖惩制度, 多数学校对未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没有具体处理措施。b、学校领导对实验员岗位没有足够的重视, 多数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教学设备管理部门, 多数学校没有按要求配备实验室管理人员。

3.2.4 实验室管理

(1) 数据统计。经调查:“学校有专用的理、化、生实验室的”占47.3%, “有专用的仪器管理室的”占61.5%, “周末及课外时间要求有必要开放实验室的”占48.2%, “若周末开放实验室, 实验设备及药品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求的”占74.5%, “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设备外借 (其他学科的老师借出) 的”占2.3%, “实验药品50%以上超过保质期的”占48.2%, “实验员热爱实验管理员岗位的”占77.6%,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占88.2%, “实验室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与所管实验室专业不同的”占57.3%, “实验员的管理年限3—5年的”占39.7%, “实验管理员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占17.3%。

(2) 数据分析及结论。a、有专用仪器保管室的学校占61.5%, 半数以上的学校没有理、化、生实验室。b、近半数的学校认为周末及课余时间有必要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但学校实验药品严重过期, 若周末开放实验室, 有74.50%的学校实验设备及药品不能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任课教师几乎不外借实验教学设备。c、占88.2%的实验管理员学历在大专及以上, 多数实验管理员热爱实验管理员岗位。实验管理员的管理年限一般在3—5年, 多数实验管理员实验管理专业, 82.7%以上的实验管理员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

3.2.5 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态度

(1) 数据统计。经调查:“教师对实验教学有一定积极性的”占79.2%, “教师对实验教学积极性高的”占11.8%, “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及操作的”占8.5%, “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活动的”占4.4%, “进行教学设计时, 考虑了课程标准中‘活动与探索建设’的”占4.1%, “教材的‘迷你实验室’栏目里的实验只做了10%以下的”占51.8%, “分组实验按教学进度开展的”占41.2%, “演示实验按教学大纲完成的”占53.9%, “教材上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完成了的”占9.5%, “认为多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的”占35.5%, “任课教师不愿意做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实验仪器缺乏的”占68.5%, “任课教师不愿意做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实验仪器陈旧、老化的”占70.8%, “教师不愿意做实验, 认为实验效果不明显, 达不到实验目的”占40.8%, “学生分组实验开设不好的原因是教师怕麻烦的”占42.1%。

(2) 数据分析及结论。a、理、化、生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积极性的占79.2%, 但积极性很高的只占11.8%。b、近半数的理、化、生任课教师能按教学进度开展分组实验, 半数以上的教师按教学大纲完成了演示实验。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及操作, 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活动。在教学设计时, 几乎不考虑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 教材的“迷你实验室”栏目中的实验, 有51.80%的任课教师没有做足10%。c、绝大多数教师不愿做实验, 他们不愿做实验的原因是实验仪器缺乏、陈旧和老化;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实验效果不明显, 达不到实验目的,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开设不好, 有47.6%的教师认为分组实验不安全, 有42.10%的教师怕麻烦。

3.2.6 教师的动手能力

(1) 数据统计。经调查:“在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时, 用其它器材代替的”占50.6%, “在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时, 自己动手做器材的”占14.8%, “在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时, 不做实验的”占32.9%, “自制实验教具的”占61.5%, “对实验仪器的改装、修复的”占66.2%, “对演示实验进行过改进的”占68.5%, “可以维修好的实验教学设备能及时维修的”占60.9%。

(2) 数据分析及结论。a、大多数教师能够自制教具, 能够对实验仪器进行改装和修复, 能够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当实验设备损坏时, 对实验教学设备能进行及时的维修。b、教师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差, 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教师只有14.80%, 有32.9%的教师根本不做实验。应加强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

4 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与建议

4.1 由于实验教学设备配置落后、设备严重老化、设备完好率

低, 导致了实验设备使用率低、实验设备被闲置, 建议政府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 多为学校配置一些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设备。

4.2 鉴于目前学校实验药品补给不足, 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

应该建立健全和改进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 制定能提高农村中学教学实验设备利用效率的相关规章制度。

4.3 绝大多数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对实验员的培训提到议事日程。

4.4 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 重视实验教学, 在充分应用利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同时, 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8.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八

一、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据初步统计,全省总体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000个左右,到2015年,完成35%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到2020年,完成80%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目前,各市、县(市、区)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300个,500个左右基本建设成型,达到了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的标准。已入住农民111.2万人,腾出建设用地22.78万亩。各地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策引导。从调研情况看,各市县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通过交流经验、完善措施,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滑县出台了《村庄合并奖励办法》,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信访听证会等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新乡市先后出台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目前正在探索创新社区住房建设和旧宅拆迁利益补偿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节约土地所得到的收益返还农民,让农民自主建房尽可能少拿钱,调动群众积极性。

(二)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严禁违背群众意愿搞强拆强建。新乡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庄重建、迁建、合并、农民建房方案等,均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2/3以上的成员同意后才能施行,50%以上农户签订同意协议后方启动建设,并让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全过程。在社区建设模式选择上,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形成了农民自建、集体统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三)科学编制规划。目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基本编写完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实施标准。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新乡市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了 “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建设模式。安阳市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着眼于推进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规合一”,优化了产业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

(四)加大资金支持。在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难题方面,各地进行了积极尝试,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新乡市从2009年开始,市县财政每年安排4.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滑县从2010年起,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资金,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奖补。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多层面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9年以来,新乡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亿元,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今年以来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社区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滑县整合中央、省财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小学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治理等各类资金1.4亿元,用于锦和新城社区建设。三是创新金融借贷。新乡市采取3—5户联保、公职人员担保、质押担保等形式,帮助群众协调3—5万元的建房贷款,并争取国家农总行在该市开展新居民建设贷款试点,对建房农户发放贷款1.1亿元。

(五)加强市场运作。各地注重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一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新乡市通过组建强农投资有限公司,向农发行融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9.74亿元,支持全市119个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淇县建立了政府控股的经投、城投、润淇、新城等4个投融资公司,目前已争取到国开行、农发行社区建设项目资金8亿多元,保障了社区建设顺利开展。二是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淇县阳光社区通过BT开发模式,引进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社区,政府根据社区建设验收情况,分阶段给开发商土地补偿。浚县王庄镇在中鹤新城建设中,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将企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借助中鹤集团的经济实力,由中鹤集团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乡市通过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接受社会捐赠资金2.8亿元,鼓励和支持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以捐资和垫资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辉县市孟电集团捐资1.3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南李庄社区),全村351户1200多位村民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入住社区内近300平方米的住房,由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

(六)强化产业支撑。各地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积极培育社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舞钢市通过引导社区依托自身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新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主导型、旅游服务主导型的支撑产业。辉县市南李庄社区利用节约的70亩土地,建设农贸市场,群众入市经营,人均增收5000元。

nlc202309030457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呈现出好的趋势和态势。但资源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仍不合理,城乡利益协调等机制仍不完善,资金、土地等问题仍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瓶颈。

(一)建设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投资巨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据测算,建成一个人口为5000人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就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目前,全省各地已开工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共2300多个,从资金需求上看,存在着巨大缺口,主要表现在“五难”:一是启动资金筹集难。多数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引导有限。同时,很多农村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所需资金仅靠地方投入和村集体自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项目资金整合难。据了解,目前直接涉农的有24个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80多项。在现行项目资金管理体制下,投资渠道不同,资金申报程序、批复时间不统一,需建立和完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体制和机制。三是金融贷款难。目前,各金融部门缺乏农村信贷产品,农村贷款门槛高,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进行贷款。同时,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不符合金融部门的贷款选择,尤其是城镇建设起步阶段,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等不利因素,使金融部门很难满足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四是“以地生财”难。由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手续报批难,商业化运作规模受限,土地投放市场不足,“以地生财”融资平台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土地净收益补助要么政策规定不明,要么须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不能适时支用,土地补偿滞后,资金利用困难。五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新型农村社区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其项目回报小、周期长。由于宣传不到位、对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扶持和优惠措施不够等问题,不易于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社区建设多部门管理,程序复杂、协调难、遗留问题多,社会资本收益的制度成本投入大、机会成本高、边际效益低,难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用地难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搬迁新建的社区,所需土地大部分要占用耕地。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建设用地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难题之一。国家虽然有“增减挂钩”土地周转指标,但由于“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时间长、指标少,远不能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同时,拆旧还耕工作难度大,进度慢,使“增减挂钩”政策难以适时充分发挥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理置换出来的土地指标,目前仅限在县(市)内交易,没有发挥土地指标的最大效益,影响群众拆迁的积极性。

(三)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远问题。一些地方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影响了社区规划编制工作。乡镇规划的管理,点多线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一些农村社区规划的起点和标准不高,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没有很好衔接,缺乏前瞻性、整体性、层次性。有关村庄拆并、搬迁、整治、扩建等涉及转换用地指标的政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办法、补助标准,以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定不配套、不完善,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遵循,操作困难。涉及办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收费高,加大了工作难度。农民户籍、房屋产权、资产要素流动、养老、低保、就业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农村居民难以完全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

三、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财政支持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统筹资金、集中支持、创新方式、强化监管”的原则,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整合,突出支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带动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共同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

(一)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以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为契机,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二是集中安排各类财政资金。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市县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土地出让金等各类预算财力,结合当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明确支持方向和重点,增加财政对社区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供电、供气、生态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提升社区硬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社区的软件建设,逐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的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统筹使用各类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资金整合平台,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统筹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相关涉农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配套服务能力;统筹各类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城镇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发展,强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同时,要明确扶持标准,规范资金管理。

nlc202309030457

(二)突出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确定的阶段性和年度建设重点任务,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和类型,因地制宜地制定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支持重点。一是支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各级财政应支持当地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增强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突出城乡规划统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推动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充分考虑资源配置、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规模,注重完善社区功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因地制宜地规划农村新型社区项目,对于规划之间产生冲突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坚持“统筹联动”,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如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施工用地、管网铺设、用电等因素。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乱占地、乱建房现象,切实做到“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屋,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屋”。二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镇规划、村镇绿化、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建设、电力入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资金等,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引导、鼓励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的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给予补助,支持农家书屋更新书报、举办读书活动等,并对社区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活动给予补助;继续深入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多样文化需求。统筹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等资金,支持开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统筹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等资金,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百货供应、餐饮服务、农资供应、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四是强化产业支撑。统筹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资金,支持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龙头企业。统筹使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和推动周边社区的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实现产业与人口的有机融合,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三)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创新政府投融资体系与运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等财政激励政策,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合作和支持。以市县级投融资平台为主,对现有投融资平台重组、合并。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优势,通过统贷统还方式,帮助市县解决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大、分散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推动市、县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收储土地、引入民间资本等方式,重点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城投公司,壮大平台资本实力,增加其信用等级,持续提升融资能力。继续支持地方综合运用BT、BOT、土地开发+BT、打捆成片式开发、资源置换式开发、委托贷款、社团贷款、间歇资金质押贷款等多种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综合开发;逐步扩大农村“五权”担保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二是创新鼓励金融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进一步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的意见》,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设立区域性管理总部、区域性功能中心、后台服务机构和分支机构。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机制,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河南的信贷投放力度。三是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建设资金筹措格局。通过土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开发企业和农民的共建共赢。对民营企业或个人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的,予以鼓励表彰。注重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荣誉表彰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高社会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完善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的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统筹考虑省辖市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把区域发展较快、城镇化率高、县域中心承载能力强的县(市)纳入省直管县,既为省辖市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又通过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心镇设立独立的乡级国库,根据中心镇的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收入范围及分成比例,将收入增量逐步向中心镇倾斜,引导中心镇的财政收入有效用于当地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延续对产业集聚区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承载功能。二是支持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指标流转平台。借助建立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有利的改革和发展环境,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三是积极探索鼓励节约用地相关政策。通过对节约土地实行财政奖励、补助等支持政策,鼓励以最大程度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置换节约土地,实现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腾空土地复垦后余出的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统一控制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并通过招拍挂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补助,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简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申报审批程序,减少、减免规划、国土、建设、人防等有关收费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快配套跟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征用、农村林权、房屋产权、就业、养老、低保等改革,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文第一作者系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宗宇翔

上一篇:以红包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下一篇:校园心理剧本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