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2024-08-06

西藏加强基层建设(共8篇)

1.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篇一

科学发展引领西藏民主法治建设

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次仁罗布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05日 08:53

从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从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到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十年间,我区在民主法治道路上前行的脚步坚定不移。

回望十年,我区民主法治建设的脉络清晰可见:科学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又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人民当家做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来自我区各地的人民代表都会齐聚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们依法行使着自己的民主权利,一项项建立在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框架内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决议、决定,经由他们的手表决出台。

在今日的西藏乡村,经常可以看到选举的热烈场面。无论是选村委会成员还是选乡人大代表,选民们都能从自己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加以考虑,能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特别受群众欢迎。在当下的西藏,占总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牧民当家做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们已经懂得如何使用民主选举的权利。

不光在农牧区,城市社区居民也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导选举持积极参与的态度,超过九成选民参加了投票。如今的城市居委会按照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来规范工作,努力增强居民当家做主意识,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

不仅在农牧区和城市社区,十年间,全区各级政府及部门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主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效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加强地方立法,为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作为民族自治区,自治区人大还拥有根据当地特殊情况变通国家法律的“特权”。

十年里,我区立法机关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地方立法职权,重点开展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实施性立法,着力推进体现地方特色的自主性立法,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的先行先试性立法,为地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制保障。

在去年召开的全区人大工作会议上获悉,截止到2011年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共283件。

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共39件,其中已经审议通过28件法规,批准拉萨市5件法规。这些法规内容涵盖了自治区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资源、环境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以2011年1月1日施行的《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为例,该《条例》充分结合了自治区的特点,将高原特色生态旅游、西藏文化旅游等纳入法规,突出了西藏的特点。《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突出了对高原独有的高寒湿地的保护,针对西藏生态脆弱、不可再生的特点,对制定保护措施及保护方案等作了有利于高寒湿地保护的规定。

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在立法工作中,我区始终遵循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权限,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论在实践性立法方面,还是在自主性立法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自治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深入开展普法,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十年间,我们更欣喜地看到,群众依法维护和行使自己合法权利已深入人心。

为了田地里的那些秧苗,村民间你堵我拆、你截我放的情景,多少年来总是一次次上演、没完没了地重复。然而,2009年10月达孜县雪乡村民普穷把堵了自己田地入水口的邻居达娃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赔偿因缺水干旱导致的庄稼歉收。这在雪村还是头一遭。最后经达孜县人民法院裁定,达娃向普穷支付了150元赔偿费。150元,这笔看似不值一提的数目背后,却是我区群众知法、懂法和用法的一个缩影。

从每年邀请国内知名法学家来藏进行法制讲座,到加大寺庙法制宣传力度;从大力开展适合农牧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到加强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推动法制进学校,到引导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十年间,我区有关部门在全区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寺庙活动,把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有效增强了群众法制观念,很好地推动了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新的阶段,新的使命。未来,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我区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民主与法治阳光的照耀下,西藏必将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

2.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篇二

一、全院干部职工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智力援藏政策的重大意义

在内地开办西藏班 (校) 关系到西藏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措施, 是中央交给内地有关省、市政府和人民的一项光荣而长期的任务。党中央自1985年决定在内地建西藏班, 利用内地先进的办学资源, 办学理念, 为西藏培养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人才。但西藏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可以说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 达赖集团也一直和我们争夺下一代。在内地办藏族班, 不仅是为西藏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经过在内地的培养, 把藏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政治上可靠的专业人才, 待毕业返回西藏后, 成为学校在西藏建设中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可靠的政治力量。

为西藏培养师资, 学生的政治表现、政治立场直接影响西藏发展和稳定。学校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一个藏族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一个西藏认识河北、河北了解西藏的窗口;一个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阵地;一方培育藏汉师生真情的热土。首先, 要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的教职工队伍, 从教师的选聘, 到干部、班主任的任用, 都严把政治关。其次, 利用各种方式对教职工进行培训, 使全体教职工明确自己在这所学校工作的重大责任与任务, 充分认识在这所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按照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和西部大开发的精神, 在全体教职工中提倡培养学生有决心, 教育学生有信心, 关心学生讲细心, 帮助学生讲热心, 在全校形成“学生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的工作作风。

二、形成爱国主义的新模式:“三自”教育管理模式

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内容具体化, 改变说教单一的教育方式, 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学生在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工作, 学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提高素质。根据藏族学生的特点, 学校创立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管理模式, 让学生参与管理, 体验管理。学生管理从一日常规管理、校内护校队、校外检查队、每周讲评、寒暑假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组织落实, 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当主角, 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当导演。通过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行, 一方面使藏族同学锻炼了管理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得到学生对学校管理措施的理解与沟通, 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在管理中学会明辨是非, 学会了判断, 学会了遇事冷静地处理。同时, 通过三自教育及学校一日常规管理、班级评比, 使学生形成爱他人, 爱班级, 爱学校, 树立大集体的观念。在平时的活动中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工作, 学会生活。而且学校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有益的利于学生健康的活动, 如建立实习基地, 到元坊村社会实践, 各种社团活动及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等等, 都从不同角度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爱国主义的重要环节:定期举办青年党校、少年团校, 重视对藏族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 培养政治骨干

从1992年开始, 学校便在藏族学生中积极培养党员, 引导藏族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向党组织靠拢, 学习党的知识, 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从1992年到现在我们共举办青年党校十三期, 累计有1350名藏族学生结业, 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目前在校的藏族学生518人中有400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先后共发展藏族学生党员96人。在校学生中有75名藏族学生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有9名藏族同学为正式党员。这些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不仅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起到模范作用, 更重要的是他们回到西藏以后, 成为民族团结, 反对分裂的政治骨干。

四、爱国主义的新途径:密切藏汉同学的关系, 培养藏族同学树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意识

从1993年开始, 我校由原来的仅招藏族学生改为招收部分河北省内汉族学生和其它少数民族学生, 做到了藏汉合校。而且从1999年升格为大专后, 我们首次尝试了藏汉合班, 甚至藏汉学生合宿舍, 藏汉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我的感觉是各族同学在生活中能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和睦相处, 学生之间做到了思想交流、感情交流、语言交流、文化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团结, 使同学们逐渐树立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观念。

五、爱国主义的重要保证:在比较敏感的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 敢于正视, 大胆抨击达赖集团的分裂行径

内地西藏班 (校) 有其特殊性, 民族问题无小事,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对藏族学生的民族习惯风俗等我们必须尊重, 但涉及到原则问题比如:达赖集团搞分裂, 搞西藏独立, 我们的态度是鲜明的。通过班会、团会、各种宣传, 班级讨论, 对达赖集团的分裂行径进行声讨, 使同学们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同学们的心灵。

3.加强西藏地区初中政治教育的途径 篇三

关键词:西藏地区;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28-01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合法公民,其理论性非常强,学生对此课程普遍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结合实践,联系生活,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追求创新,寻找学生的兴趣触点,设法丰富课程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有思想、会生活、有理想、有道德、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一、西藏地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西藏地区地处祖国边疆,行政辖区广阔,是藏族同胞的聚居地,自古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信仰体系。在日常生活当中,西藏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心理上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习惯对于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民族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影响着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塑造着族群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西藏地区属于民族自治行政区,除了国家级政策方针之外,该地政府还制订了地区性行政制度,因此复杂的政治环境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藏地区独特地域文化和政治环境决定高中政治教育必须“因材施教”,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学目标、制订科学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在尊重西藏民族文化的前提之下,“求同存异”,探索符合国家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且富有民族特色教学模式。

二、加强西藏地区初中政治教育的途径

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死记硬背,脱离实际,枯燥乏味。在西藏,加之藏族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初中时思想政治教师缺乏,汉语基础差,信息闭塞,学生成绩长期较低等因素的存在,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解决起来更显得急迫和重要。笔者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看法。

1、明确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不可回避性。不少学生抱着解决生计的心态来就读高中,学思想政治就是为了捞分数,根本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程对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意义。只有让他们明白了学习的深层次意义,他们才会自觉地对思想政治课付出时间和精力。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必定能增加自己的政治智慧,甚至让你在乱世中懂得如何趋利避害,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益。这不是教人耍狡猾玩小聪明,而是实实在在的智慧。比如,研究社会学的马克斯·韦伯,在较早就能正确地预言德国式和苏联式的政治模式很可能会走向专制独裁,并在很多讲学中提出了警告。可惜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韦伯的警告并不能遏制德国的法西斯势力。但我们从中见识了政治智慧对个人、对民族的重要性。

2、以政治伟人的事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模仿能力强,容易崇拜偶像。我们应当合理利用他们的心理,引导他们学习最应该模仿的人类楷模和榜样,避免他们陷入影视明星崇拜甚至封建迷信的迷茫中去。我们可以向他们介绍丘吉尔、孙中山、毛泽东等政治人物的人生,也可以介绍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拜伦、鲁迅、胡适等科学家、文学家与政治的故事。这些伟大人物的人生对学生中的部分人有或多或少的启示,启发他们思考个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的联系,从而爱上思想政治、热衷于学习思想政治课。在学习“政治参与”时,讲到了孙中山早年曾经找过李鸿章,提出了自己想武力反抗清王朝的想法。提问:同学们猜猜李鸿章是如何反应的?后果会怎么样?学习“综合国力”时,我讲了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贡献,讲江孜抗英战争的整个过程与形势对比。讲课中要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要么彻底分析中心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从学生入神的状态中,我能感觉到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不小的帮助作用,他们对思想政治课并非毫无兴趣。

3、以政治哲学的沉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科学都具有其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怀疑的精神,这就是一切“学问”的本质,政治也不例外。多问有利于锻炼思维,理顺学理思路、博学知识。学贵有疑,多问、多探讨自然的秘密,多求证社会的因果联系,人类就会在理性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多问是科学的方法,使人类真正摆脱了愚昧、摆脱了宗教的无知,各门科学不断地兴起。学习政治的方法也一定要多问、多求证,不能教条,否则思想就僵化了。

4、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向来比较枯燥,迫于升学压力,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肤浅的理论层面,缺乏形象的认知。这种情况在各地高中教育中非常普遍,而西藏自治区表现特别明显。为了改变这一颓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展示等手段向学生形象化地展示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和风貌,帮助学生建立生动的知识体系,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5、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目前,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了许多课本知识与西藏自治区群众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知识的传授刻板而缺乏实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我建议西藏自治区的高中

应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应大力推动第二课堂建设,以课程设计、知识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照西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启贤.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2004.(9)

[2] 梁焱萍.西藏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应把握的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4.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篇四

——记牛秀乡党委书记小k 一直以来,小k同志始终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能够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性原则,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较好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基层党建工作。2008年我乡共发展党员5名,包括1名妇女;2009年共发展党员7名,其中有2名妇女。截止2009年8月31日,我乡共有党员80名,正式党员71名,预备党员9名。各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得到进一步完善,8个行政村中6个以投入使用,国玉村和宗琼村的活动场所也正在建设当中。小k同志因成绩突出,1998年被中共昌都地委评为优秀乡镇党委书记,2009年6月被中共东东县委评为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曲桑村党支部更是多次被地委、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现将小k同志的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体现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自参加工作以来,小k同志刻苦学习党的理论、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长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区党委第七次党代会、以及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等。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政治敏锐性较强,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能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与**分裂势力做彻底坚决的斗争,并能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纪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使个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得到了加强,政治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在牛秀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小k同志认真安排部署全乡的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带领全乡党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先后组织慰问了退休老干部、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并参加了多次公益劳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牛秀乡全体党员干部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坚持边学边改,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并落实到具体人员,确定了整改时限,通过努力,一些困扰牛秀乡机关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所在乡的各项工作在全县保持了先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任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小k同志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参加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按照要求认真学习必读篇目,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党性分析材料,制定整改措施,带头开展谈心和自我批评,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自觉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三级联创为载体 进一步夯实农村党建基础 小k同志在 “三级联创”工作中,一是主持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全乡农村“三级联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统一规划,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利用村党支部换届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调优了班子结构,配强了班子队伍。特别是在去年的村委换届选举中,当选的党委成员,小学文化程度22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人,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3人,30-50岁的有18人,30岁以下的有3人,各年龄段连续,保证了工作经验的延续和工作技巧、工作能力的提高、创新,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新当选党委人员中第一次出现了女性,妇女的地位得到肯定,这标志着男女比例正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连任党员8人,新当选14人,他们的共存有效保证了村党支部的活力和工作的连续性。三是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去年9月,我乡争取到自治区卫生厅对口牛秀乡“奶牛扶贫”项目,小k同志多次带领乡农技人员对党员群众进行奶牛养殖技巧和奶牛防疫的培训,增强了奶牛受益群众的信心,提高了党员群众养殖致富的积极性。四是认真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工作。截止08年底,我乡8个行政村中的6个行政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小k同志及时加强了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工作,要求将活动场所内的财物登记造册,并给各村村委会成员讲解了使用注意事项,努力将活动场所打造成干部群众议事、学习和活动的“乐园”。

三、反对分裂 加强宣传 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小k同志积极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中国历史有了系统的了解,他深刻的认识到,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去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小k同志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认识到拉萨“3〃14”打砸抢烧恶性暴力犯罪事件,是以**为首的境外反华势力制造的政治阴谋,他们妄图恢复邪恶、落后的旧西藏,剥夺人民的权利,凌驾于人民之上。对比旧西藏和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的变化,人民得到了自由,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救西藏人民于水火,才能带领西藏人民走向文明富裕、和谐安康。

拉萨“3〃14”打砸抢烧恶性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小k同志积极组织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了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一系列会议、文件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多次走访慰问“三老人员”、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在群众中举行法制讲座和惠民政策宣讲,大力宣传西藏昌都和东东5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声讨、揭批**分裂集团在拉萨“3〃14”暴力犯罪事件中的罪恶行径,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进一步认清了**集团在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小k同志还经常性地深入寺庙了解动态,把强化寺庙管理作为抓稳定的关键,确保了宗教领域的绝对稳定,深入推进了寺庙和谐、平安创建活动,落实了寺庙安保和重点人物的管控措施,切实加强了对重大宗教活动的管理,继续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使寺庙始终处于党委、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小k同志主持的多项维稳工作有效的确保了我乡的长期稳定,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入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过得硬,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

(一)健全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

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不断加强乡党组织的建设,凝聚各村党组织。小k同志担任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进行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推动和检查落实。在他的督促下,各村级党组织也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纵向上的乡村两级党建领导小组,和横向上的全乡8个行政村全覆盖,保证了我乡党建工作的大纵深和广覆盖。

(二)形成“书记”抓“书记”的工作格局。小k同志是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党组织书记是抓相应村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书记”抓“书记”的工作力度,直接决定着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同时,他还要求各村党支部书记定期向乡党委述职,把各村党支部书记放到了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成功构建“一把手”抓“一把手”的工作格局,形成“抓关键人、带一班人、上下共促”的局面,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切实增强了各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坚持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抓。

思想政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小k同志以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乡、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抓落实、求实效方面存在的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全面整改。有效加强了乡、村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四)强化基层党建执行力。

村党支部成员能力关系到村级党建工作的绩效。小k同志经常走访村民,询问村党支部成员的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党支部成员的工作频度和工作力度。年底再结合各村党建工作成效,对村党支部成员进行综合评估,表现好的进行表扬,表现差的进行批评、督促,有力地强化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执行力。

五、结合基层党建实际 创新工作方法

根据十几年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和我乡实际,小k同志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一)鼓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参与到村级党建工作中。他们对各项工作比较了解,对各村情况甚至村民家庭情况都比较熟悉,所以让他们参与到村党支部的工作中,将对村级党建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曲桑村的达扎同志和牛秀村的旺秀同志,都是从事基层工作十余年的老党员、老干部,经验相当丰富,这也是以上两个村近几年基层党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基层党建优先发展有群众威望的人和致富带头人。他们融入到基层党组织中,将可以大大提高村民的入党积极性,迅速带动大量村民向党组织靠拢。

(三)义务投劳工作中,党员带头,体现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乡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如许巴公路和牛秀公路,党员带头投工投劳;安居工程中,大骨节病搬迁过程中,党员干部主动帮助缺劳力家庭,使广大村民感受到党组织家庭般的温暖,提高了村民的入党积极性。

5.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篇五

西藏交通运输厅 2012年06月26日

【字号 [大] [中] [小]】【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各地(市)交通运输局,厅项目中心、各代建单位:

为规范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由交通运输厅组织制定了《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提出建议并反馈厅建设管理处。

附件: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西藏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指由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管辖的国道、省道、通县(县际)油路以及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确定的其它公路项目。

第三条 凡参加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市场监督管理活动使用本办法。

第二章 项目立项及招投标管理

第四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应严格执行规划。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负责管理和实施建设方案研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

第五条 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和咨询单位应具备符合项目技术等级标准要求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咨询等相应资质。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需达到项目建设要求的深度。

第六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理、施工以及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必须依法招标确定。

招投标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原则进行。

第七条 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执行资格审查制度。招标人应在西藏自治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系统查询投标人信用评级情况,并查实投标人工程业绩情况。具备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资质、信用等级、工程业绩等要求的投标人,方可参与竟标。

第三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八条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依法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项目法人的组织机构及技术和管理能力应当满足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并符合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438号)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项目法人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施工图设计的审查和报批工作;

2、依法开展招投标工作;

3、依法与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按招标文件要求收取相关保证金(包括邀请招标项目);

4、及时办理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督等手续;

5、及时申请开展各项验收。

第九条 项目法人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要求组建派驻项目建设现场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项目办”),并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核备。

第十条 项目办对工程建设实施的全过程负总责,其主要职责是:

1、监督参建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工艺(序)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合理安排工程工期,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3、按合同进行工程计量并及时支付工程计量款。

4、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5、协助开展项目竣(交)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第十一条 勘察设计单位对项目工程勘察设计质量负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强化基础性工作,确保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深度符合建设工程技术等级所要求的标准。

2、按时提交勘察设计成果。

3、按合同约定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符合要求的设计代表。

4、按照有利于节约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

5、对涉及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第十二条 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合同及安全生产负现场管理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按合同约定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符合要求的监理技术人员及旁站监理人员。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3、及时发现并制止违反工程建设技术质量标准和工艺、工序的行为。

4、对拟转序、计量及交工的工程签署明确的意见。

5、提交完整的工程监理月报和日志。

第十三条 监理单位人员及设备履约:项目进场后,项

目法人应严格检查监理单位在投标书中对主要人员和仪器设备的承诺。合同中的项目总监、试验检测工程师原则上不得进行更换,确需更换的必须是备选人员,并经项目法人同意和交通运输厅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换;若更换备选人员以外的人员,须具备同等的资格条件,且处以合同价5%的违约金,更换后的人员不得再次进行更换,调整比例不应超过30%。项目法人认为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可提出更换相关人员。投标文件中所列设备不能按时进场,按招标文件中的规定交纳相应违约金。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等负直接管理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进度和合同工期。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等内容。

2、建立健全“自检自控,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自检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3、按期完成合同约定的建设工程任务。

4、负责本单位在建工程路段的保通工作。

5、建设安全、卫生、规范的施工营地。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相关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人员及设备履约:项目进场后,项目法人应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在投标书中对人员及设备的承诺。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试验检测工程师原则上不得进行更换,确需更换的必须是备选人员,并经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同意和交通运输厅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换;若更换备选人员以外的人员,须具备同等的资格条件,且处以合同价5%的违约金;更换后的人员不得再次进行更换。擅自更换人员的,其更换人员和中标人一律列入黑名单。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认为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可提出更换相关人员。投标文件中所列设备不能按时进场,按招标文件中的规定交纳相应违约金。

第十六条 试验检测单位对试验检测结果负责。对非常规试验项目如桥梁橡胶支座、钢绞线、锚具、混凝土外加剂等特殊材料及交通工程材料和机电工程材料等需对外委托试验的,可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企业送检,试验数据双方共享。

第十七条 项目开工前,项目办应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通方案,落实保通人员,履行保通责任,做到施工、保通两不误,并与原公路管养单位签定“项目施工保通责任书”,明确公路管养单位与项目办的保通责任和义务,公路管养单位承担项目施工期间的保通监督义务,并定期向厅报告。

日常保通方案应由项目办报当地公路管理机构备案。保通方案不完善的,当地公路管理机构可要求施工单位予以完善,并有权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报告。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作业现场设置醒目的通行提示牌,备齐备足抢险保通设备、工具,随时检查保通便道、便桥及其他保通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桥涵基坑开挖后未及时施工的必须予以回填,做到全天候保持良好的行车条件。

冬季休工期间保通工作由项目办统一委托给公路管养单位实施,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 公路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应落实已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报告书等专项评估报告及批复中的有关内容。

第十九条 项目设计变更严格按照现行《西藏自治区实施〈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细则》的程序和要求执行。

第二十条 严禁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

施工企业可以将非关键性工程或者适合专业化队伍施工的专项工程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并对分包工程负连带责任。不得分包的专项,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分包的工程不得再次分包。

第四章 劳务用工管理

第二十一条 公路建设项目劳务用工管理实行用工单位负责制,谁用工谁管理,谁用工谁负责。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是劳务用工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落实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民劳务用工计划。

2、建立劳务用工管理机构,配备与本项目用工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责任落实到人。

3、依法与工人签订劳务合同。

4、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建立劳务工人档案。区内劳务工人由施工企业与相关县、乡(镇)政府协商后,由当地政府或当地政府确认的劳务输出组织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结算。区外劳务工人由施工企业自行组织。所有劳务工人均应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并分别报项目办和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劳务工人档案应保存至工程竣工验收通过之日止。

5、负责劳务工人的岗前培训。对劳务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教育培训。对从事特定高风险作业的劳务工人要进行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6、规范驻地建设,保障施工现场的劳务工人日常生活和安全卫生权益。

7、为其雇用的劳务工人购买工伤保险或特定高风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8、负责及时解决拖欠劳务工人工资问题。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务工人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劳务工人工资应明确支付对象、支付数额、支付时间以及支付工资所涵盖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等必要信息。劳务工人工资应直接发放到民工本人,并留存明晰合法的证据。严禁将劳务工人工资发放给除劳务工人本人以外的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

工程休工和交工验收前应完成劳务工人工资结算工作,并进行公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财务人员应在结清工人工资后方可撤离工地。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与工人发生劳务纠纷时,应先行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向项目法人申请调解,调解无效的,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 项目办负责本项目劳务用工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劳务用工管理法规、规章制度,执行劳务用工管理规定。

2、明确劳务用工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专人负责,落实责任。

3、督促施工单位与民工依法签订劳务合同。

4、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按时支付工人工资的情况。

5、监督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解决拖欠工人工资的问题。

6、负责公示工程计量款支付情况。每期工程计量款支付后7个工作日内,应在项目办、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和工人驻地将各施工企业计量支付的情况予以公示。

7、负责执行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监管。签订施工合同时,按工程中标价的1%向施工企业收取工人工资保证金。施工单位发生拖欠的,由项目办从该单位的工人工资保证金中直接支付所拖欠金额,并从该单位下期工程计量支付款中扣减相应部分,补足保证金。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后60个工作日内,无工人工资拖欠投诉的,保证金全额退还。

第五章 项目竣(交)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 公路建设项目完工并具备《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规定的条件后,项目法人应及时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竣(交)工验收申请,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竣(交)工验收。

交工验收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由项目法人监督各参建单位限期完成。

项目交工验收合格且工程质量评分大于90分,竣工验收达到优良标准。否则,质量保证金不予返还。

第二十七条 公路建设项目竣(交)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质量鉴定,出具质量鉴定报告,并提出是否同意竣(交)工验收的明确意见。未经质量鉴定或质量鉴定不合格或质量监督机构不同意竣(交)工验收的项目,不得组织竣(交)工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对质量鉴定结果负责。

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通过环保、水保、档案等专项验收,并完成审计和缺陷修复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 交通运输厅主管部门自收到建设项目竣(交)工验收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递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竣(交)工验收条件,不同意验收的,应及时退回并告知理由。对符合竣(交)工验收条件,同意验收的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竣(交)工验收。

第六章 项目监督监管

第二十九条 公路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及交通运输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

第三十条 交通运输厅有关管理部门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抽查。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自治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各从业单位应自觉接受监督部门对其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环保、廉政等方面的监督。

第三十一条 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质量监督机构应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检测,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应及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下发质量监督通报。

公路建设项目路基工程完工后,质量监督机构应及时组织路基工程专项检测。

第三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全面检查,发现问题或安全隐患的,应及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于安全生产费的使用,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

第三十三条 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应严格控制在批复的概算范围之内,不得超概。

第三十四条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由施工单位统一在指定银行专户专储、专款专用,按项目单独建账、独立核算。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开户银行三家签订《工程资金银行监管协议书》,加强监管,确保建设资金使用安全。

第三十五条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不得挤占、挪用、截留以及以任何形式进行担保。

第三十六条 公路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按照《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公路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自治区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廉政建设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坚持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实行“双合同”管理。

(一)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监督、监理、设计等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接受投标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馈赠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贵重物品。

2、不准介绍分包队伍参与工程建设,不准利用职权在施工单位中兼职,或以任何形式和手段参与分包。

3、不准介绍配偶、子女及其亲属参与工程、劳务分包和材料供应、设备租赁。

4、不准参加投标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安排的可能影响正确履行职责的宴请、娱乐活动。

5、不准接受投标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提供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或高档办公用品等。

6、不准要求或接受投标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为自己及亲属的住房装修、婚丧嫁娶和工作安排以及旅游等提供方便。

7、不准在从业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

8、不准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为个人及其亲属谋取任何私利。

(二)从事公路工程投标、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等单位和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工程建设管理、监督、监理、设计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或馈赠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贵重物品。

2、不得以任何名义为工程建设管理、监督、监理、设计等人员报销应由其个人支付的任何费用。

3、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工程建设管理、监督、监理、设计等人员参加超标准宴请及娱乐活动。

4、不得为工程建设管理、监督、监理、设计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购置或提供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以及高档办公用品。

第七章 项目评价

第三十八条 公路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西藏自治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西藏自治区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等制度,实行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负责组织实施,分别对项目法人、项目办及从业单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参建单位信用评级的依据。

第三十九条 对项目法人、项目办的考评严格执行《西藏自治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考评实施细则》。

工程获得省部级奖励的,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对项目法人在全区通报表扬。对项目管理的地(市)适当倾斜建设资金。属代建管理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新的代建管理任务。对项目办负责人,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提拔使用。

第四十条 对工程管理不到位、质量或安全事故较多、在交通运输厅各职能部门组织的检查中受到通报批评的项目,应由项目法人负责对项目办负责人和从业单位现场负责人进行约谈。情节严重的,由交通运输厅领导对项目法人和从业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

第四十一条 对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发生严重群体性民工上访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工程交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依法依撤换项目办负责人及从业单位现场负责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项目法人予以通报批评。对负责项目管理的地(市)适当扣减建设资金;属代建管理的,3年内不再安排新的代建管理任务;对从业单位取消1-3年参与西藏自治区境内公路建设项目投标资格,并上报交通运输部。各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3年内不得再次担任相应职务。项目办负责人属厅属单位管理的,3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第四十二条 设计单位因勘察设计深度不足,导致较大及以上设计变更的,应承担变更金额5%~10%的经济处罚;变更超过批准预算建安费总额10%的,不返还质量保证金。未按合同约定在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或设计代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责令限期整改,并扣减后1%~5%的勘察设计费。

第四十三条 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工程合同价款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1~3年参与西藏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投标资格,并上报交通运输部。

第四十四条 监理单位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合同约定的监理酬金10%以上25%以下的违约金;情节严重的,取消其1~3年参与西藏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投标资格,并上报交通运输部。

第四十五条 监督管理机构在检查中发现监理人员已签认的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责令监理单位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50万以上100万以下罚款。需返工的,返工费用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承担。

第四十六条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其他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6.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篇六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理念,可见西藏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实现西藏长治久安面临多方面的考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打牢西藏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多种路径不断推进西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措施是: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加强舆论宣传;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对于团结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打牢西藏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走出来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也是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引导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从而充分调动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为建设“平安西藏、和谐西藏、文明西藏、富裕西藏、美丽西藏”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1.援藏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

落实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的迫切需要;也是打牢西藏实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物质基础的迫切需要。援藏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今年是中央确定对口援藏20周年,总结援藏经验,完善援藏机制,必将形成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高度概括和凝练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对于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川藏青藏公路给西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7.西藏加强基层建设 篇七

一、西藏档案部门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 社会和经济因素决定了西藏档案资源价值高但档案工作滞后。

公元7世纪, 吞米桑木扎创立藏文, 青藏高原开始了有文字记录的新阶段, 自此, 藏族档案与档案工作也开始逐步萌生、发展。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积淀, 目前藏族档案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中独树一帜。全区各级综合性档案馆馆藏档案504万卷 (件) , 其中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历史档案就有300余万件 (册) , 馆藏量在全国省级档案馆中名列前茅。目前, 保存于西藏档案部门的最早的档案始于1304年, 从元代历经明、清、民国至现代, 时间连贯, 系统完整。同时我们还要看到, 藏族档案保管上的分散性使大量档案并未纳入档案部门现有的管辖范围, 这些目前保存于西藏各文物部门和宗教组织的档案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为纪念、奖赏或留存而制作并保存下来的石碑、铭钟及简牍等, 如果加上它们, 则西藏档案资源的数量和时间跨度还将进一步扩大。这些藏族档案不仅内容全面系统, 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西藏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而且在载体和书写材料上也独具民族特色, 如以狼毒草为原料的珍贵藏纸, 用金、银、珍珠、翡翠、珊瑚等名贵材料研磨调制而成的书写材料等。在档案形制上则不拘一格, 最长的文书达三百多米, 而最短的仅有一指宽。由于地处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 藏族档案在文字种类上包含了藏文、汉文、满文、梵文以及尼泊尔、英、俄等多种语言文字, 弥足珍贵。

2. 自然因素决定了青藏高原地质复杂、地震频发。

青藏高原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结合部, 地层结构不稳定, 地壳运动活跃, 地属世界三大地震带之一。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 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根据笔者对《西藏地震史料汇编》的统计, 从公元642年 (唐贞观十六年) 到1982年, 西藏及周边部分藏区发生的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达428次, 其中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之多, 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6次, 历史上的这些地震给西藏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近几年这里的大地震也是频频发生:2001年11月发生在昆仑山西口的8.1级地震, 2008年5月汶川 (青藏高原东缘) 发生7.8级地震, 同年10月在西藏当雄县又发生6.6级地震, 今年又出现玉树7.1级地震。青藏高原频发的地震、珍贵的档案与相对落后的档案工作形成尖锐的矛盾, 档案的孤本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现实, 对地震灾害主动研究、积极应对, 努力构建起灾害预防和控制的安全系统。

二、西藏档案部门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的途径

1. 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为预防地震灾害提供思想保障。

“在影响档案安全的各种因素中, 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档案安全的最大保障是人的认真, 档案安全的最大危险是人的疏忽。”[1]虽然青藏高原是地震的高发区域, 但由于档案工作相对滞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档案工作人员大多着眼于当前的工作现实, 而对可能存在的地震灾害隐患认识不足, 预防意识比较薄弱。连续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以惨痛的教训再次敲响了档案安全的警钟, 而灾害预防的关键首先是提高全体档案人员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因此以汶川、玉树地震为契机, 以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及《档案防灾减灾工作指南》的内容精神为指导,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档案安全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育能够使全体档案人员切实认识到西藏档案资源的独特价值以及灾害发生对档案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 提高全体档案人员对地震及其他潜在灾害的防范意识与技能, 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震等灾害对档案工作造成的损失提供思想上的保障。

2. 建立地震应急预案,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灾害提供制度保障。

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在对已发生的地震灾害客观分析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制订, 是一套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专门设计的灾害应对程序。结合青藏高原地震灾害的实际情况以及藏族档案的具体特点, 在认真研究、参考汶川和玉树地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制订出切实可行、周密翔实的地震应急预案是提高西藏档案部门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 还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对地震预案进行修订, 组织相关人员模拟演习, 以备在地震灾害发生时, 档案部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响应, 熟练应对, 确保救灾有序、科学地进行, 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3. 全面落实档案馆库的抗震等级, 为档案保管提供坚固的外部保障。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发生后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 用来表征地震的地面破坏力。在玉树地震中, 玉树县的地震烈度为九度, 而之前的汶川地震震中烈度达十一度。对此,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建筑可按七度设防。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的要求, 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均在七度以上, 最高达九度。因此, 西藏所有档案馆库建筑在设计、建造时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为档案安全保存提供第一道坚固屏障。然而现实中, 西藏一部分基层档案机构没有专门设计的馆库, 而是使用普通办公楼作为库房;有些馆库在修建时没有注意到建筑抗震等级要求, 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而新建档案馆库由于受到近若干年来建筑质量普遍滑坡等影响, 抗灾能力也存在着不足。为提高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 我们应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尽快开展档案馆库的改建、新建, 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对口援藏政策优势, 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此外, 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的启动, 西藏基层档案馆库建设将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

4. 加强档案异质、异地备份, 为降低灾害损失提供技术保障。

由于档案的不可再生性和原始记录性, 一旦遭遇灾难就可能受到毁灭性破坏, 使多年积累起来的档案资源受到重创, 而为档案制作容灾备份是减少灾害损失、提高档案部门对灾难事件抵御能力的有效方法。当前各种危害档案安全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 实施档案备份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异质备份指采用特定的信息转移技术将档案信息迁移至与原件不同的另一类型载体上。缩微技术很好地保持了档案原始信息形态, 保存时间长, 易于拷贝, 因此西藏档案部门应利用缩微复制技术对纸张比较脆弱、字迹比较模糊的“濒危”珍贵档案进行备份。目前,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已从国外引进全套档案缩微复制设备, 正在开展档案异质备份工作。针对中基层档案馆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实际情况, 他们更适合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备份。依托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数字化技术造价更低、适用范围更广, 它不但能够将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化形式贮存, 而且还能够与档案缩微品之间进行自由转换。西藏档案藏量丰富, 异质备份的任务繁重、周期较长, 受到人力、时间、库容等因素影响, 档案部门应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永久档案分级管理的规定, 以档案价值为主要衡量标准,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档案分级工作, 优先对永久保存的重要珍贵档案进行异质备份。西藏档案部门除了要大力加强对本馆、室内的档案进行备份外, 还应意识到尚有不少特殊载体档案散存于寺院以及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如西藏各地在吐蕃王朝及其后割据时期所立的石碑和摩崖, 绝大多数露天保存, 保护条件堪忧, 此外还有一些保存于藏区各寺院的青铜铭钟, 它们都是极为珍贵的原始档案。根据《档案法》规定, 对于既是档案又是文物的遵循“各自保管、相互协作”的原则, 对此, 当地档案部门应积极寻求政府的理解与支持, 在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下, 对这些不归属档案部门直接管辖的珍贵档案制作数字化异质备份, 这也是提高整个区域容灾能力的一种途径。从灾害预防的角度出发, 档案部门还应在异质备份的基础上对所有备份档案进行异地保存, 即将备份档案保存于远距离的另一地域, 以防止和减少某种灾害对一个地域内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破坏。为此, 备份地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档案部门应综合考虑, 尽可能全面抵御当地可能的各种灾害。从有效防范地震损失的角度看, 应选择非地震带、弱地震带或不同地震带的另一地域。在电子时代, 空间地域不再难于逾越, 鉴于青藏高原属于强地震区域, 为符合“远缘原则”, 西藏各级档案馆都应尽量避免在区内的档案部门备份, 而多与东部、南部地区档案部门建立协作。

摘要:面对破坏力极大的地震灾害, 西藏档案部门应主动出击, 从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馆库建筑抗震等级等多个角度出发, 积极构建有效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增强档案部门容灾能力。

关键词:西藏,档案部门,藏族档案,地震,预防

参考文献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垦荒岁月 篇八

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送到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的热情也持续高涨,经常有援藏组织奔赴西藏,参加开发建设。然而,作为共和国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援藏建设的一段历史却被岁月尘封了,直到40年后,这段壮阔的历史画卷才被揭开。

2006年7月28日,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发聚会在绿树成荫的石河子广场王震将军铜像前,这137名从全疆各地赶来的援藏老战友在时隔近40年后终于相见了。当年援藏团副政委张复瑛、组织股股长范存炜夫妇也专程从乌鲁木齐赶来聚会。他们热情拥抱,互致问候,热泪盈眶。在热辣辣的烈日中,大家激动地放声高唱《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唱着、唱着他们哽咽了,哭完之后他们又笑了。当年的女兵们情不自禁踏着节拍跳起了欢快的藏族舞,大家不约而同将压抑了近40年的高原情结宣泄、释放出来。大家谈论着一个话题——40年来那魂牵梦绕的西藏啊!那曾经被他们征服了的唐古拉山,还有那无数次梦中才能回到的易贡湖畔,如今怎样了?那可是他们留下青春、汗水、热血甚至是生命的地方啊!老战士们流着热泪,激动地向人们述说着那段至今仍鲜为人知的往事。

迅速组建援藏团

据祝庆江老人回忆(祝庆江,当年援藏团的行动负责人):1966年党中央决定在西藏成立生产建设兵团,以加速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加强战备,巩固国防。2月2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召集在北京参加农垦工作会议的直属垦区的负责人座谈,研究在西藏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问题。周总理听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的详细汇报后,果断指示:“组团到西藏去。”总理在会上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一个精干的建制团到西藏长期从事农垦建设事业,主要是起榜样的作用。结合西藏特点运用兵团的经验,以便在发展西藏农垦事业中少走弯路。

为贯彻周恩来总理“组团到西藏去”的指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召开了党委会,决定从农二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抽调干部战士,组成援藏团奔赴西藏。新疆兵团援藏团是由3个建制营、1个勘测设计队、1个汽车运输维修队、1个卫生队、1个基建队、1个面粉加工厂组成。

古稀之年的白莲塘老人述说起40年前组团到西藏去的往事时,流露出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激情。那时,不满30岁的白莲塘在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工作,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力气。这位1956年从河南荥阳支边来的青年,在兵团这个大家庭里经过10年的锻炼,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军垦战士。“3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尚户地公社进行土地勘测,突然接到场部命令,让我立即赶到场部接受紧急任务。”白莲塘老人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一秒钟都不敢耽搁,白莲塘迅速赶往场部,组织科长赵建礼找白莲塘谈话:“接上级命令,农八师要组建一个由3个连组成的建制营,参加援藏农垦示范团。鉴于石总场在农垦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经场党委研究决定,由你担任其中一个连的连长。现在命令你立即着手组建连队。组建具体要求是:干部战士年龄不超过30岁;男女比例为3:1;党团员比例不能少于50%,而且必须是思想觉悟高、历史清白、生产先进,各方面靠得住的。从现在起,你就开始到石总场下属各分场、连队去选拔,务必尽快将队伍组建起来。场里已经在各分场、连队进行宣传动员了,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

很快,135名政治条件良好、农业技术过硬、身体素质一流的战士组成了援藏的一个连队。

1966年4月5日始,2035名干部战士组成的援藏团分3批奔赴西藏。第一批援藏人员由易贡农垦团团长胡晋生带队。其中,干部90人、战士470人。他们在奎屯集合,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西宁,然后沿青藏线进入西藏,4月30日到达西藏拉萨。同年9月,原农七师副师长王隆率领第二批队伍到达西藏。一周后,来自农二师的第三批援藏战士也进入西藏。

奔赴雪域高原

从乌鲁木齐到西宁的2000多公里路程,援藏官兵们乘坐的是火车。而在2100多公里长的青藏公路崇山峻岭间,官兵们在卡车的摇晃中闯过了昆仑山口、五道梁、唐古拉山。恶劣的天气、险要的山路、剧烈的高原反应考验着援藏团战士们的信念和斗志。

原西藏易贡农垦团四连班长王云回忆说:“我们乘坐的火车很像闷罐车,车内光线不好。从兰州到西宁的途中,大家的情绪有些低落,带队领导就让识谱的我给大家教唱歌。歌一唱起来,气氛就活跃了,我们一路上都在唱歌。”

首批援藏团的官兵们终于在4月8日下午到了西宁。

从青海西宁出发时间是4月13日,当日的天气格外晴朗。东方刚泛鱼肚白,40多辆卡车载着援藏战士就出发了。第一个目的地是格尔木。

白天赶路,晚上住兵站。坐了几天卡车,每人身上都落满了一层黄土,个个灰尘满面。好在沿途看到了许多藏羚羊、牦牛、野骆驼、野猪、狼等野生动物,让大家感到新奇至极,暂时忘却了途中的疲劳和烦躁。4月18日到了格尔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藏起点。格尔木海拔2800米,是个天高云淡、风轻水绿,风景赛江南的好地方。“那时格尔木还算不上是个城市,没有几盏路灯。”援藏战士衡宗凤回忆说,要过昆仑山的那天,天蒙蒙亮兵站就响起了哨子声,随后,汽车发动的声音、女人喊叫孩子的声音混作一团。车队走了一阵子,有人提醒大家快看雪山。事实上,援藏队伍已经到了世界屋脊的边缘了,海拔在3000米以上。他们说的雪山其实是常年积雪不化、绵延数千里的昆仑山。

卡车在坑坑洼洼的石头路上颠簸着。援藏团的战士们第一次感到了高原紫外线的强烈。海拔越来越高,出现高原反应的人数开始增多。

援藏队伍4月21日到达昆仑山口。4月26日开始翻越海拔更高的五道梁,这里海拔已达5000米左右。

队伍在温泉兵站休整一天后,战士精神面貌有所改观。接下来他们要向唐古拉山山口进发。这是青藏线上海拔最高也是最后一道隘口,海拔在5150米左右。到达唐古拉山脚下的那天是4月28日。

唐古拉山山顶终年积雪,此处天气变化莫测,经常雨雪交加、反复无常。只要一翻过唐古拉山,就进入了西藏境内的羌塘高原。已翻过昆仑山、五道梁两处“鬼门关”的援藏官兵在唐古拉山面前同样没有却步、退缩。

68岁的陶燕玲老人说:“车队过昆仑山和五道梁时,车开得很慢,大家对雪域高原的风光惊叹不已,再翻唐古拉山时,便不觉得有啥稀奇了。”

同样,卡车在翻越连绵起伏的唐古拉山时,大家再次经受了高原反应的折磨。今年70岁的贾德良、当年易贡农垦团四连连长回忆说:“到了海拔4000多米后,我就开始头疼、恶心、干呕,吃不下东西,到了五道梁兵站时,还输了氧,唉!”在五道梁没有什么反应的邵良才在这里也饱受了高原反应带来的痛苦,他先是觉得呼吸困难、头晕、眼球都快涨出来了,随后又觉得太阳穴像是要爆炸了,后脑勺跟挨了闷棍一样。现住在农六师一○六团、原易贡农垦团一营三连卫生员杨六合说:“有人在呻吟、呕吐,我也迷迷糊糊的,像是被扔在沙滩上的鱼儿,只剩喘气的劲了。有一个反应较强的战士跌倒在其他人身上,脸变成酱紫色。我赶快拿过氧气袋让他吸几口才缓解,脸色也慢慢恢复正常。”

卡车似乎也出现了高原反应,行进的速度更慢了,摇摇晃晃走了不知几个小时后,大家突然看到路边有牲畜了,就问领队啥时能走过唐古拉山。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领队说:“已经过了!”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顿时松了口气,也没那么难受了。事后才知道这是善意的“谎言”。

到达易贡之后

4月30日,援藏队伍顺利到达了西藏拉萨。5月1日,第一批援藏队伍在拉萨受到了西藏党政军民的热烈欢迎。当晚,西藏军区还为大家举行了欢迎晚会。

抵达拉萨后的第三天,援藏队伍再次踏上征程,5月4日,到达目的地——离拉萨300多公里的波密县易贡湖畔,总计全程4600多公里。

在西藏4年多的时间里,剿匪是当时军事任务之一。靳元春当时是易贡农垦团二营六连一班班长(退休前在石河子蔬菜研究所锅炉班当班长),据他回忆:1966年秋,西藏特别混乱,有血债人命的叛乱头子都跑到境外去了,与境内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一到晚上,到处都有枪声、发报声。部队为防止发生不测,规定凡外出必须3人以上,携带武器。那时,不少藏民都帮助我们,一天有人报信说有个土匪藏在玉山一个山包里。六连副指导员陈竹茂率领我们全班战士,找了一个叫卓玛的翻译带路赶到那里。当时天色已晚,为防止意外,战士在外守了一夜,天刚亮,便犹如神兵天降般将其抓获。押解回去后,当地藏民说他是叛匪副司令,大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农八师石总场的高兴汉、闫海水也讲述了一次剿匪经历。1968年7月的一天,部队接到地方报信,说村里有户人家偷偷往深山里送饭,并说他们已跟踪送饭人,摸清了地点。当天晚上,六连连长白莲塘带领高兴汉、闫海水等人直奔叛匪藏身的山林。在深山老林里搜索了两天,山林里没路,到处是刺,还带倒钩,把大家的手、脸、衣服都钩烂了。第二天大家相互挑刺时,痛得直咧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钻心地疼。

到了第3天下午,才找到叛匪的藏身处,那是一个很隐蔽的山洞。他们没有立刻出击,而是在山洞附近隐蔽起来。傍晚时分,4个叛匪张望着溜进了山洞,有两个叛匪临进洞时还转过身来警惕地向外面四周察看。看到叛匪们全部进洞后,白莲塘发出了行动命令,战士们迅速包抄过去,把4个叛匪一举抓获。高兴汉说,他们招供出一个是司令、一个是参谋长、两个是副团长。后来这4个人全部交由西藏军区处置。

王隆,原易贡农垦团副参谋长(退休前任农七师副师长)。“我们在易贡时,为藏民们办了好多好事、实事,藏民们非常感激我们。”王隆老人讲到那段往事时很激动。“我们易贡农垦团有个韩贵水,是二营五连卫生员,他医术高明,服务态度特别好。不但为战士们诊病治病,而且还为当地的藏民们治病,口碑很好。许多藏民们得知他的医术高明后,赶来找他治病。有的藏民跑了几十里路来找他看病,他态度和蔼,非常耐心地为藏民们治病,经他治疗救助的藏民不计其数。后来藏民们把牛、羊也赶来让他治病,结果也给治好了。战士们开玩笑说,你到底是人医还是兽医?藏民们对他的高明医术非常佩服,称赞他是雪域高原的好医生。”

当年,援藏团的各连队一般由3个男兵排和1个女兵排组成。女兵不仅要操持家务,而且和男兵一样都是建设者。现住五家渠市的范存炜告诉笔者:“40年前,我作为组织股的股长和姐妹们一起奔赴西藏。我们在易贡经常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那时不讲年龄差异,也没有性别区分,比赛的哨子一吹,男男女女就唱着号子,开始紧张的劳动比赛。”

范存炜说,她记得当时有个叫高雁的姑娘,人长得高大结实,修埂、挖渠、掏树坑都是好把势,劳动竞赛时男兵都赶不上她,大伙都叫她“花木兰”。现住农八师石总场的赵献云与高雁一样,也是援藏娘子军里的好把势。和她一起的姐妹韩中玉说:“当年在西藏,赵献云挑着两麻袋麦子走上百八十米都不换肩。我们上山割牛草,那山特别陡,下山的时候大家背一捆草,斜着身子一步一步往下挪。赵献云一人背两捆草走在最前面。她因为劳动表现突出,经常帮助身体瘦弱的同志,连队里评先进年年都有她。”

赵献云说:“连队的4个排之间开展劳动竞赛,给成绩最好的排颁发劳动优胜红旗。我们女兵排拿过好几次优胜红旗。有一次开荒造田竞赛,有个叫唐玉坤的妹子发着高烧,她没让大伙儿知道就参加了竞赛。我们看见她满脸通红地拿着铁锹翻地,干着干着就扑通一下栽倒在地上。我和班长王官女把她背回宿舍,她醒过来就挣扎着要下床,还跟我要铁锹,说是要继续参加竞赛去。当时,比赛已经结束了,我们得了第二名,她非常自责地说,如果她不发烧的话红旗男兵拿不走。”

鄢汉武,当年易贡农垦团二营六连司务长,退休前在农八师石总场四分场工程连任会计。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67年春天,我们六连二排奉命上山开荒,那个地方的石头一个个都像房子那么大。山上风大,人说话都很困难。一天,大家正在吃饭,就听到外面刮起大风,声音像爆炸一样。带队领导赶紧让大家迅速疏散开来,我们有的趴在大坑里面,有的躲在石头背后,也有的躲在大树旁。这时,楼房那么高的雪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冲了过来,风势很大,有些树被连根拔起。当时帐篷、武器、炸药等物品全部被埋掉了,幸好人员没有大的伤亡,只有个别人受了点轻伤。我们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才把物品清理出来。40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仍觉得心有余悸,雪崩太吓人了。”

贺礼山,原易贡农垦团三营八连战士,他说:“李水友连长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干部中最能吃苦的一位,他太能干了。我们到易贡后,开荒造田、剿匪平叛、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李水友连长身先士卒,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开荒造田时,因为是山区,当时有一种漆树有毒,与香椿树非常相像,很难辨认,人接触后马上过敏中毒,脸肿、身上起水泡、下身红肿、行走困难,水泡一破流出黄水来,很久不能痊愈。我们当时不知道,结果不少战士都过敏中毒。尽管李连长自己也过敏了,但他每天仍在拼命工作。他把树叶放进嘴里品尝,分辨出漆树后就做上记号,让大家小心点。他自己每天都被漆毒折磨,有时整个头都肿了。后来,李连长自己琢磨研制出一种绞车,解决了人员安全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快便在全团推广开来。1967年夏天,韩光辉的爱人难产,剖腹产时需要输血,李连长带头献血。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人们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在他的带动下,人们纷纷主动献血,挽救了母女的生命。”

李连长的事迹感动和激励了许许多多的战士,全连各项工作走在了前列,他本人受到西藏军区表彰,曾作为代表出席西藏军区党代会积极分子会议。他所在的八连也被西藏军区授予“高原好八连”的称号。

当年,易贡农垦团四连驻扎在铁山脚下,这个连队共有125人,与波密县易贡乡加若村为邻,是易贡农垦团能与当地藏民直接交流为数不多的连队。

在易贡农垦团还有一个特殊的连队,叫藏工队。藏工队共有4个分队,由年轻的男女藏胞100多人组成,全部是党、团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藏工三队与四连相隔不远,四连和藏工三队的关系非常好,藏工三队的队员十分虚心地向四连的同志学习播种小麦等农业生产技术。

原易贡农垦团供销股会计邵良才说:“我当时分管粮食,经常到各个连队检查他们的生产情况,藏工队也是我检查的范围。我不懂藏语,每次下藏工队都要带上翻译卢布江村。很多藏工队员在连队干部战士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汉语和生产技术,同时,连队干部战士也积极向藏工队员们学习藏语和修建房屋的技术。”

今年65岁的退休教师高兴汉说:“到西藏后,我被分配到六连宣传班搞宣传工作。宣传班通过编排小节目,如天津快板、数来宝、歌曲、舞蹈、小话剧等,宣传连队里的好人好事。目的是融洽军民关系,丰富大家的文化娱乐活动。六连驻扎在易贡大桥北面二三百米的地方,与藏工队所在的中北村紧挨着,我们就和藏工队经常举办联欢活动。当年26岁的布修是藏工队的民兵队长,人长得很帅,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舞跳得也好。只要他跳起舞来,六连的战士们都跟着他学跳藏族舞蹈。而20岁的银妞则长得非常漂亮,是藏工队里的‘百灵鸟’,她的歌舞更是让六连的战士们如痴如醉。银妞的父亲是青海回民,母亲是藏民。六连的战士都非常喜欢银妞,有人还说她是仙女下凡。在每次的联欢中,我们宣传班的20多名姑娘和小伙子也不示弱,穿上从藏工队借来的民族服装,轮番上场表演,台下总是不停地响起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1967年年初,来自农七师一二三团的柳标华被援藏团安排到连队食堂。也就是在这个小小的食堂,他与藏族姑娘布瑞相识相爱了。

布瑞告诉笔者说:“当时,我在连队教书,由于不会说汉话,我就利用在连队食堂吃饭的机会学习汉话。有一天,我去食堂时,在门口与一位年轻人撞在了一起。当时年轻人连忙向我赔礼道歉,我也没往心里去。当我吃到一半的时候,那个年轻人过来坐在我旁边。这时我才从同事那里得知他是食堂有名的大师傅。”

从此,布瑞就开始对柳标华有了好感。布瑞说:“因为一个男人会烧菜,而且还烧得不错,我就认定他是我要找的另一半了。几个月后,柳标华正式拜访了我的父母。在当天的家庭晚宴上,他显露了一下厨艺,让我的父母很高兴。就这样,我俩确定了关系。”

1968年10月,柳标华与布瑞举行了婚礼。从此他俩就与西藏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他们现定居在西藏波密县城)。

熊开湘是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乌鲁木齐工作的。参加援藏团后,他做了许多好事。在易贡时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采集一些中草药,采集过的药材有党参、当归、天麻、猴头、贝母、三七、五味子等。他时常把采集到的药材分给连队的同志们,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的疾病。

连队如果有人受了外伤,熊开湘就用三七止血;谁要是患感冒咳嗽,他就用贝母止咳;还有一些妇女同志身体较弱或产后身体虚弱,他就把采集到的猴头、当归、党参之类的滋补中草药送给她们补身体。这些中草药给连队里的同志们带来了不少方便,大伙都亲切地叫他“业余大夫”。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好学的年轻人跟他学习中草药知识,并和他一起上山采草药。

有一次,熊开湘带着几个同志上山挖当归和党参时,他看见一处山势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大片的天麻,他连忙往上攀爬。突然,他脚下一滑,身体失去了平衡,人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这时他急中生智,把手中的长把铁铲用力插进土里,才将身体稳住了。同志们连忙赶来将他扶起,他的身上被石头碰得青一块紫一块,额头也被磕出了一道血口子,可他一点也不在乎,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向那片天麻奔去。

奉命返疆洒泪壮行

援藏战士到了西藏后,首先树立起了以“藏”为家的思想,决心一辈子扎根西藏。他们克服了自然条件带来的重重困难,垦荒造田,发动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改变当地群众落后的生活、生产习惯。他们将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带到了西藏,更将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传统带到了西藏,将一块块山地改造成良田、果园、茶园。在短短的4年间,兵团战士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用青春和汗水,甚至是生命建起了西藏易贡农垦团。

然而,正当援藏战士们要大展宏图时,史无前例的“文革”波及到了易贡农垦团,易贡农垦团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969年10月14日,中央军委签发命令:批准易贡农垦团返回新疆。1970年7月初,除少数留守人员外,绝大部分援藏战士(包括家属、孩子)回到了新疆。

王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我们在西藏为藏民办了很多实事,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当得知我们要走的消息时,藏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哭着不让我们走。他们把我们当作最亲的亲人,依依不舍地为我们送行。藏民们送了十几里路都舍不得离去。当时的场景太感人了。”

时任易贡农垦团三营营长张川铭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西藏度过的最后一个元旦。当兵站的领导端起手中的茶杯问候战士们时,也不知是谁先哭了一声,接着便哭声大起,大家抱作一团。当晚的聚会就这样不欢而散,这与刚进藏的情形截然相反。援藏战士们带着哀伤离开了战斗、工作过的地方。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40年前,这首歌还未诞生,援藏战士们已经见证了青藏高原的雄奇壮美。当上世纪90年代这首歌传唱大江南北时,援藏团的老战士立刻便喜欢上这首歌,人人都会唱。这首悠扬大气的歌成为了2006年7月28日聚会的主题歌。

在王震将军铜像前,歌声不断。张复瑛老人激动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

有一方水土让我们思念,

我们的青春在那里奉献,

冰雪中有我们的战友,

雪山下有我们的伙伴,

泥石中有我们的血汗,

易贡湖有我们的呼唤。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感动了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农垦示范团的生命之火,

点燃、照亮了藏民的心田,

军垦的种子播撒在亘古荒原。

四十年援藏岁月稠,

屯垦戍边写春秋。

当年握别情依旧,

今日相聚泪双流。

夕阳正红益清健,

老有所为乐悠悠。

上一篇:领导信访包案总结下一篇: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