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旅游资源

2024-09-25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精选8篇)

1.中国文化旅游资源 篇一

中国旅游文化——飞凰古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应强调旅游更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国旅游的发展,还是世界旅游的发展,在其演进的过程中,无不融合、浸透、体现和折射着文化的浓厚底蕴与内涵,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对于旅游发展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我以此篇文章向大家阐述中国凤凰古城的传统文化,以期促进大家对其了解以及其地方旅游的发展。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湘西四季的气候都很适合出行,但七月或九月到湘西旅游还可以赶上苗族农历六月初六的大型歌会或立秋的,赶秋节,届时可以感受少数民族的特色节庆。凤凰古城的春天,气温在20度左右,天气很好,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早上起来还能看到雾气重重的沱江美景,正所谓烟雨凤凰,天晴有利于苗族、土族人做做商业,忙忙农活。此

时去也可以让你充分体验一下民风民俗。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凤凰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当然有很多地方美食:有味美消暑的——凤凰凉粉;有开胃生津的——凤凰姜糖;有人间美味的——凤凰血粑鸭;有增食开胃——苗家酸汤;有名闻遐迩——苗家菜豆腐;有难以言传的——苗家酸萝卜;有我最爱的——湘西板栗 ;还有苗家米豆腐、湘西椪柑、猕猴桃。

凤凰古城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江水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两边是有着明清建筑特点的飞檐粉壁,古老的吊脚楼、临江的亭台、清澈的江水还有那连接两岸的廊桥,犹如一幅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一下子让人感到时空倒转。有着深厚的湘西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的凤凰古城,随着漫长的岁月沉淀,就像一块被山风吹得粗糙、被烈日烤得黝黑、被岁月凝固了的琥珀,放射出自然古朴的光彩。凤凰古城九景: 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沱江泛舟、万寿宫、古城墙、主题博物馆、虹桥。还有陈斗南古宅院、虹桥艺术楼、南方长城、天星山、黄丝桥古城、奇梁洞、西门峡漂流、德夯苗寨、山江苗寨、勾良苗寨、飞水谷风景区、沱江吊脚楼、北门古城楼、文昌阁小学、南华山公园、书家堂、石板老街、万名塔、奇峰山、许愿亭。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传统、风俗、饮食和生活方式,我们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就是为了体验与我们自己生活生长不同生活的地方。通过旅游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够更还地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沉积下来的优秀文化

和习惯。

2.中国文化旅游资源 篇二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 旅游业则稳步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而中国新一轮旅游、休闲热潮中, 文化旅游成为新的亮点。与中国前一轮文化旅游热潮相比, 新的文化旅游热潮在政府、企业、民间都获得了更高的关注, 并逐渐从自发性、粗放式文化旅游向自觉性、品牌式文化旅游模式转换。

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 不仅涉及到政府的相应政策支持, 涉及参与企业的投资、管理、运营水准, 还涉及到包括民众、商家、游客在内诸多社会力量, 更涉及到上述各方形成有效合力。文化旅游品牌的维护、提升适应相关品牌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 也涉及到城市经营、区域经营更宏观的高度, 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才能成就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为区域经济注入新鲜活力, 为当地民众造福, 为人类文化遗产添彩。

3.中国文化旅游资源 篇三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从秦砖汉瓦、唐塑宋瓷、威风凛凛的兵马俑、气势宏伟的古长城,到连接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丝绸之路、苏州园林以及隐居丛林六朝的栖霞文化,不胜枚举的古代文化经过五千年的薪火相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留下了饱蕴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也成为当今发展国际旅游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怎样才能在改革创新中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文化较量中的主动位势,转化为软实力竞争中的现实优势,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栖霞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从微观层面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创新途径,为其他相似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栖霞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六朝古都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栖霞区就坐落于这古都南京城的东北,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众多,有1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省级文保单位,22处市区级文保单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中名列前茅。

栖霞风景区主要集中在栖霞山、何家山、南象山、北象山及周边地段,东至紫金(新港)科创特区,南至312国道,西至仙境北路—疏港大道—亭子桥路一线,北至长江,总用地面积约19.18平方公里。

栖霞最为著名的是栖霞山,最早称繖山。六朝时因山中盛产药草,吃了可以摄生(养生),又改名摄山。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霜降时节,栖霞山漫山枫树如火如荼,鲜红、猩红、粉红、桃红,五颜六色,层次分明,且枫树与柏树交相辉映,更显得五彩缤纷,游人至此,犹如置身于彩霞之中,“栖霞丹枫”也成为著名的金陵十景之一。栖霞的著名不仅在山,还在于山中蕴藏着的佛教文化。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此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复名栖霞寺。为隐士明僧绍于公元483年用住宅改建,极为壮观,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合国清,并称为国内四大丛林,被尊崇为佛教“三论宗”的祖庭,是南京唯一现存的南朝古寺。寺内至今存有的隋朝名胜舍利塔、南朝石刻千佛岩、大佛阁、隋代石塔和唐代碑刻等,使栖霞之佛文化声名远播。

栖霞文化资源中的六朝文化即是栖霞极具代表的名片,紧邻栖霞寺的甘家巷一带至今密集分布着六朝石刻,南京的标志“辟邪”即取形于此,成为古都南京的象征。另外,在栖霞山千佛岩发现的“飞天”壁画,已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新热点,为中华文化史再添一颗璀璨明珠。

栖霞地处长江中下游,沿江矗立着栖霞山、幕府山等诸多名山秀峰,幕燕风景区也以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著称于世,在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中,该景区凭借观音阁、头台洞等沿江史迹独占其六,燕子矶更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李白、史可法、王安石、龚贤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佳作。

此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注入了栖霞文化旅游的新内容与拓宽开发的空间。新兴的仙林大学城现已入驻南京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15所高等学府,具有江南风情的花园式校园建设与国际化大学城规划,不仅是青少年梦寐以求的地方,更是全国大学游的新亮点。

二、栖霞区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栖霞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产业形态和经营模式等方面看,栖霞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实现文化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及影响程度“国际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游产品结构单一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者旅游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山水的表层观赏,而希望通过休闲度假形式既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得到了身心修养。据南京市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南京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725.91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51.9万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国人38.2万人次,香港同胞4.04万人次,澳门同胞0.19万人次,台湾同胞9.47万人次。从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看,观光游占旅游者的比重比2012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而以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等为主的休闲深度游则上升了3.3个百分点,两者的比例为4:6,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开始向休闲度假转化。但从栖霞的情况看,除了正在招商的龙潭“水一方”的生态休闲游之外,在旅游产品中几乎都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产品开发也主要局限于以传统产品进行市场渗透和开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系列,对加快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缺乏有利的支撑。

(二)对佛教文化开发的深度不够

栖霞寺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之一,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形成较早的一个宗派。三论宗起源于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创始于龙树、提婆,传译于鸠摩罗什、僧肇,弘通于僧朗、僧诠,大成于法朗、吉藏。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后,尽译三论,之后即为僧肇等相继研究并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法度去世之后,僧朗继之成为栖霞寺的住持,他盛弘三论,力破成实,故得到梁武帝的器重,遣僧诠等十人,去向他学习三论,后僧诠大师一直住摄山止观寺,终身不下山,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著。兴皇法朗,长干智辩,禅众慧勇,栖霞慧布都是僧诠大师的得意门徒,称为诠公四友。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的是法朗。法朗号伏虎,勇于突破,他在讲三论时,敢讲人所不敢讲,发人所不敢发,斥外道,批毗昙,排成实,呵大乘,抉择同异,忘身而弘道,忤俗以通教,有其不可一世之气象,法朗弟子几乎遍于全国,最著名者当数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在吉藏时代,摄山三论学的好争善辩之风尚,被进一步提炼为“破邪显正”、“但破不立”的真理观和方法论,吉藏最终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故此,栖霞山与三论宗紧密相联,栖霞寺也以三论宗的祖庭而名扬天下。所以,栖霞文化旅游应展现给人们的是至高的佛教文化和佛学圣地;但事实上在推出的栖霞佛教文化旅游活动中,主要以烧香拜佛、观光活动、销售开光纪念品为主,虽然近年来也组织一些如祈福撞钟等参与性的活动,但佛教圣地远没有被开发出来,项目开发缺乏深度,没有体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因此对追崇佛教文化特别是追崇“破邪显正”、“但破不立”思想的国际佛教宗人来讲,吸引力微乎其微,从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而言也远远不够。endprint

(三) 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相对薄弱

栖霞传统手工技艺丰富多彩,如龙潭街道的“金箔锻制技艺”、“真金线制作技艺”,栖霞街道的“栖霞舞龙”、“金陵折扇”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由民间艺人代代传承至今,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并多次受邀外出展示技艺。但遗憾的是,与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栖霞区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相对薄弱,突出表现在资源开发转化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有龙潭街道兴隆村筹建了江苏金箔文化产业园,欲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与创意产业相融合,欲以金箔及其衍生产业的研发、销售为核心,打造集展示、交易、研发、生产、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除此之外,折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名声在外,却依然“待字闺中”,未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突显其价值与品味,没有打开利用旅游销售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新路子,这也导致游客在栖霞只能够“就山游山、就水玩水”,经济效益十分低微。

(四)旅行社外联能力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栖霞区旅游企业近60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9家,主要以社会投资及国家专项投资为主,外资投入偏低,与国际著名的旅游企业合作也不够紧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较少,跨国经营处于较低水平,国际竞争力很弱;在资源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科技应用程度等方面与海外成熟旅游企业相差较大,与广东、北京、上海的部分区域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栖霞旅游资源要素的国际化配置。另外,在营销手段上,还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捕捉市场信息,也少有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地宣传旅游服务项目,很少有人知晓南京大屠杀中的栖霞寺爱国倾寺的感人故事。营销方式上个性化旅游设计较少,不能适合欧美游客自主选择的旅游方式,这不能不说是影响栖霞区开展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因素。

三、 提升栖霞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创新思考

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转化,是栖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实现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转型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认为,栖霞在今后的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应从国际化视野进行如下战略选择:

(一)重新对栖霞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整体规划

从提升栖霞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同时针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散”、“粗”、“低”等现象,对栖霞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必要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明确栖霞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打破传统的框框,打造一个以栖霞山为核心,以佛教为主题,集宗教文化、游憩赏秋、休闲养生、休闲会议、生态涵养等功能为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服务功能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二)集中打造栖霞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吸引国内外游客

旅游的核心就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只有不同的特色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所以,栖霞所要打造的应该是具有栖霞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举世无双的六朝文化以及折扇、金箔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设佛教博物馆、石刻遗址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对优质资源的提炼整合,集聚六朝文化、民俗文化、江景文化为一体,再辅以现代商业化运作模式,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塑造,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品牌价值。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当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对于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中,应谨慎处理其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又要注意挖掘其深层次内涵。

(三)静动结合,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栖霞主题文化旅游产品偏于展示佛教文化的核心,给人以静态的品味和思索较多,动态体验性、参与性的内容较少,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已不再甘于听众的角色,他们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参与其事,这样才能真实地体验其境,感受其境,旅游者这种参与心理需求已逐步成为文化旅游的主要潮流。所以“静动结合”是栖霞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的必由之路。首先,采用“主题文化+专项活动”的模式,在展示静态的栖霞佛教文化的同时辅助“书法展示”、“法师开示”、“秋赏红叶”、“药膳摄生”、“协同舞龙”等专项活动,使众多旅游者和僧侣参与到各类专项活动中,不仅真实体验到栖霞的自然风光及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影响,而且真正体验到创意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整合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修养。其次,“静动结合”不仅体现在“主题文化+专项活动”的模式上,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创意”的模式体现出来。创意的“印象演出”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将各种旅游要素整合在一起,借助音响、灯光、舞美等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在充分整合了各种自然山水、民族风情、创意思想,伴以或战争或浪漫的古代故事、诗词或生活习俗,促成了单个旅游资源的功能提升,将文化内涵通过此种创意外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集聚民族性、艺术性、震撼性于一体,成功地将主题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创意使那些原本静态的旅游要素活化,进一步增强原有产品的体验性和吸引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并充分展示栖霞文化旅游的魅力。

(四)放大佛教文化,以差异性吸引世界更多佛教受众人口

目前,世界佛教人口已有7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其中,中国大陆人口中有30%人信仰佛教、台湾人口中有28%的人信仰佛教、日本人口中有71%的人信仰佛教、韩国人口中有23%的人信仰佛教、蒙古人口中有93%人信仰佛教、泰国人口中有94%人信仰佛教、柬埔寨人口中有93%人信仰佛教、缅甸人口中有90%人信仰佛教、越南人口中有50%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人口中有70%人信仰佛教;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弟子对佛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对佛舍利的崇拜,舍利被认为是佛陀教法传世的见证,是启迪信心的圣物。法门寺的海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接待海外游客超过万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受到海内外民众虔诚谒拜,且人数连年增加。而在南京栖霞寺就供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佛顶骨舍利,这种差异性再加之金陵礼佛文化节的讲经说法、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等系列活动,必然会彰显栖霞佛教文化内涵,提升金陵佛教的形象,展现佛教文化的丰满。endprint

(五)大规模开展宣传攻势,实施“走出去”的国际战略

在现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营销运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产品本身的品质之优良,很多事实告诉我们“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打造栖霞的文化旅游品牌,必须实施“走出去”的国际战略。为此,相关部门应充分整合全区宣传资源,把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介绍、展示栖霞区域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项资金,拍摄、制作文化旅游主题宣传片、宣传手册,在各主要媒体、网站开辟专栏,全方位宣传栖霞文化旅游资源。以《栖霞寺1937》和《拉贝日记》为切入点,吸引国际游客想亲眼目睹《拉贝日记》中那个当年爱国倾寺的栖霞寺,究竟是个怎样的可歌可泣、与众不同的寺庙,引导旅游目标受众形成旅游欲望与行动。同时,建立和强化区政府与企业联动的市场化旅游营销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旅游交易会。以青奥会及栖霞旅游节为契机,适当采用硬性平面广告、电视、电台、网络等方式相结合辐射大众,以户外广告、大型广告牌、车体广告、POP路旗等方式渲染栖霞文化旅游的特色,以此提高知名度,加快海外旅游市场的开拓步伐。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出栖霞寺的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网站,以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栖霞,了解栖霞佛文化。另外,还要加快推进国际旅游企业在区内的业务拓展,鼓励旅行社与国际旅游企业的合作,有效引导中外合资旅行社在区内的发展,从而提升入境旅游经营能力。

(六)以佛教文化的内涵,推进“水一方”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

“水一方”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栖霞区东南面,北临长江,南居宝华山下,西邻栖霞山风景区,东与镇江接壤。景区项目总规模11152亩,目前正在招商中。在未来的“水一方”建设中,不仅应注重集旅游、观光、休闲、商务、垂钓、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更应突出佛教生态涵养的理念,把佛教文化的内涵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结合起来。可在此开设栖霞禅画院,把荷塘疏影、道路绿廊、毓秀江南的独特景观与栖霞佛教文化结合起来,以此吸引国内外游客及书法爱好者在此以书法怡情养性、净化心灵、提升修养。

另外,紧邻栖霞风景区的仙林大学城突出生态环境,突出人文内涵,突出信息优势和体现规划的国际化,体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念;大学城内的羊山公园、羊山湖、植物园、郊野公园,大学城周边的国际高尔夫球场、国际赛马场等配套设施及大学城的人文景观、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周边设施等均可为国际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及物资的支撑。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竞争向知识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转化。旅游业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文化层面上的竞争,文化性竞争将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因此,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要静观其态势、探索新路径,为服务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迈出坚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统计年鉴2012[M].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22-135.

[2]南京市统计局.2013年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nju.gov.cn/web_zw /public_detail/detail/105/30147.shtml,2013-07-26.

4.中国旅游文化 篇四

建筑被誉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不朽的建筑传承历史,铭刻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轨迹,是人类文明各个源头空间的标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的建筑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古代以单体建筑的宏伟、典雅、豪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中国古代建筑则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理见长,在基址选择、因地制宜地塑造环境以及空间、尺度、色彩处理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和创造性。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中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西名族不同的价值观,在建筑上就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同时,中国的名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较重视科学与宗教,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从传统建筑的细节方面来说,传统的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有:材料方面的差异,建筑结构的差异,建筑布局的差异以及建筑观念的差异。造成中西方传统建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精巧的木质建筑结构,讲究的是对称美,有着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建筑理念。西方的建筑同样以自己在各个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记录在历史的每个朝代,发出璀璨的光辉。通过对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可体现出中西方各自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差异性和优越性。

一、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材料一般就是三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石为主。中国人将土、石用在基座与墙体上,而西方人则将木用在部分建筑的屋顶上,中西方都将土用为砖、瓦。建筑材料选择上的习俗差别,是由文化差异决定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得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表达着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也体现着不同的人文文化传统,不同的理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木材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木柱,屋顶等。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等等。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也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如挡风,引光,避雨等。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因为这些细节方面的不同往往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1]。

二、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1、中国的建筑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如下三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三)讲究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体现出对称,黄金风格等多种的艺效果,而在中国的建筑结构上,庞大的屋顶当然需要承托的构件。中国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名叫斗拱的小木块构件。“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层用零碎小块木料拼成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坊上,支挑着申出的屋檐,这种构件称为斗拱,它是中国古代木

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

2、西方的建筑结构

西方的传统建筑,并不执着于结构之美,而是追崇一种雕塑般的建筑美,显示宏伟壮观的景象。西方传统建筑尤其是神庙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立面上,往往设以柱廊。柱廊与柱式的设立,是为了抽象地表现人体美,这种抽象的“石质人体”是一种关于人体的抽象雕塑的美。从外表看,西方石构建筑的雕塑感尤为强烈。建筑师们带着强烈的追崇雕塑美的创作冲动与情结,来处理建筑的结构问题,从而体现出建筑设计者的另一番风采。

三、建筑布局的差异

1、中国的建筑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讲究的是对称的有规律的走向,传统中国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方式的前提下,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其实中国传统建筑无论大小通常都有这样预定规划,遵循着礼制观念,有着对称的和谐之美。

2、西方的建筑布局

西方的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自发的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因此可以说欧洲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庭院的内敛性,是中国人自古内敛沉静、含蓄之个性的体现;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他的布局也体现了不同的名族文特征。

四、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1、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念:

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同时,中国传统的建筑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这就与欧洲城堡在情趣上是向背的。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帮助人们选择更好的视点来欣赏自然,并非是炫耀人工技巧。同时,中国的建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含蓄,有着和谐之美。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西方的建筑观念

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二维的平面和三维的立体结构,重视的是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结束语

5.中国旅游文化漫谈 篇五

一、课程名称:《中国旅游文化漫谈》

二、课程的性质及目的:

1.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相关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

2. 尽量让学生达到:对于旅游形成相对理性的认识;能够较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旅游的乐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完善知识结构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绪论: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2.引论: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中国古代旅游历史简介

4.旅游与中国山水文化

5.旅游与中国园林艺术

6.旅游与中国饮食文化

7.旅游与中国宗教文化浅析

8.旅游与中国茶酒文化

6.浅析中国旅游文化 篇六

摘要: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在人们的生 活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影响文化差异

(一)旅游文化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旅游从业者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本身,则更物化的体现了种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二)影响

1、旅游与经济

a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增加政府税收,平衡收支

外汇是国际间用于经济结算的支付货币,一个国家拥有外汇数量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国际支付能力的大小。扩大内需,加快货币回笼.国家回笼货币的四个渠道:

 财政回笼即通过征税回笼 信用回笼即通过吸收存款,收回贷款,发放国债等方式; 商品回笼即销售商品回笼货币旅游是高消费,服务回笼即服务收费回笼货币。是回笼货币较好的办法

(2)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业必须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消耗物资,旅游业也因此而成为许多其他行业产品的消费市场,从而刺激和促进这些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

(3)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地区差异

旅游业因其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和劳动密集型、带动性强的产业特点,正在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吸纳就业的基础性产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在就业工程做出了贡献。

B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1)造成物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的福利收益

(2)存在旅游漏损,削弱目的地所获的经济收益

(3)过度依赖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旅游与文化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3、旅游与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旅游业的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它会影响到旅游业质量的好坏。因此,合适的游客量和合适的开发,都会关系到旅游业的利益。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而忘记保护环境而最后付出的巨大代价。相反,一个好的旅游环境,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而同时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赚到最大的钱时,不顾超负接待游客,或乱建,而使得一些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或独特、协调的自然、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因游人乱刻乱画,随意触摸等。随意丢弃废物,直播或间接导致的文物古迹的破坏,更是不胜列举。如在故宫的宫墙上等都留下了很多游客的不文明的行为。

所以,从长远利益考虑,旅游的发展应坚持“有限”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应有一定限度,以追求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旅游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即旅游建设应受环境保护的限制。(三)文化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结语;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7.中国文化旅游资源 篇七

1 儒家休闲思想与方式及其借鉴

1.1 儒家自适、独善其身、中和的休闲观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家定邦的方案。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儒家强调自我完善,即使是休闲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安贫乐道的自适情怀:记载孔子及其弟子平时言行的《论语》充分展示了儒家应有的人生态度、休闲方式和人生境界。孔子的众多弟子贫富不均,有富如子贡,也有贫寒如颜渊者,但乐道则是推崇的共境。贫寒弟子颜渊屡被孔子称许:“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处于贫困之境、不忧而乐体现了孔子所推崇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上德之境,颜渊堪称孔子德行的代表。孔子也曾自许:“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渊之乐还在于他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也曾赞子路:“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与穿裘皮华衣的人在一起,穿破衣烂袍的子路并不以为耻,这是孔子所欣赏的一种生活方式。显见儒家注重的并非外在的物质感官享受,面是注重精神德性愉悦的休闲方式。休闲对于儒家个体而言,不管富贵贫穷都是一种自适自得、自娱自乐的人生境界。

独善其身的生存法则:儒家的休闲思想在孟子那里上升成为一种生存的原则。《孟子·尽心上》云:“得志,加泽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 进或退,用世或遁世,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从而成为儒家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后世儒士文人基本依此为生存方式。独善其身并非消极的闲处,而是济世志趣受阻时,以自我的完善来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孔子也曾说明自己的独处休闲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闲处依然以道德为归依,但可通过“游”的各种方式充实和成就自我。

纵观儒家历史上“独善其身”的休闲之道,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立言”。古代士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4]”的“三立”理想,立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德”是儒士毕生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并具体通过济世骋志的政治实践的“立功”来实现,历朝历代的士人大多都抱有参与当朝政事、建功立业的政治渴望,但一旦这种政治渴望得不到实现则退而求其次,通过发愤著书来“立言”抒解。儒家这一休闲之道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良多,文人通过休闲中的“立言”创造了浩繁的典籍、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资源。其二是隐逸。隐逸是中国儒道休闲思想具有共性的地方,事实上中国历代的隐逸之风是文士阶层一个普遍的现象。孔子自己就有隐逸思想,周游列国不得志之后就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体现出一种文化性、精神性的隐逸。儒家的隐逸与道学的遁世隐居完全不同,儒家的隐逸是一种济世的补充,而且隐逸与“立言”往往两者结合,在隐逸中重视现实生活,抒怀写志,有陶然于生活情趣的,如陶渊明、陆游等对生活琐事的品味;或纵情于山水的,如谢灵运、李白之流[5]。隐逸为儒家的“独善其身”理想的实现提供了自由,也丰富了儒家休闲文化内涵,提升了儒家休闲文化的价值与美学意义。

中和为美的悠游之道:《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6]。意思是“中和”乃天地之本,万物繁育之所,“致中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其社会理想的至美追寻。所谓“致中和”,从哲学意义上讲包含人格精神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7]。儒家休闲之道以中和为贵,以中和为美。如休闲中人与人的悠游相处,《论语·先进》充分表现了这一志趣。孔子称许和赞叹弟子曾皙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休闲境界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之境。儒家的休闲不仅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更追求整个社会的闲适与和谐。儒家的“比德说”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把山水与人格相比照,人与自然通过比照而相通,儒家的比德观是把人的精神置于自然之中来玩味,自然是人的自然,可以因人的精神变化而改变,所以有孔子登泰山而小鲁之说,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种以精神为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对后世文人山水休闲方式及山水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柳宗元的永州游、苏轼的赤壁游等。

1.2 儒家休闲观的现代借鉴

休闲旅游以精神愉悦为宗旨:儒家休闲观产生、发展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但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儒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让心灵宁静愉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们可在追求德性提高中获得幸福的身心体验。即使是物质条件充裕,儒家休闲依然强调道德文化享受的首要性。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更应重视精神内涵,在休闲中使心灵得到平静或升华,反之没有精神的休闲,只能是庸俗的闲聊、闲逛。从儒家休闲观中可知,儒家休闲是一个人的日常修养行为,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并不强调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而现代人的休闲认知却有许多误区,其一是把休闲和工作绝然分开,工作和休闲是两种生活方式;其二是把休闲看成奢侈品。对很多人来说,休闲就是能够经常出入高档休闲场所,拥有别墅、名牌轿车,或是进行西式的贵族运动等;认为休闲生活是工作之余的寻找乐趣与刺激,因此为了休闲而拼命工作。对个体旅游者而言,儒家休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精神内质的休闲方式,个体通过休闲完善自我,休闲中以精神生活为主,安贫乐道,闲适自得,即使进行休闲旅游也应量力而行,也应以精神享受的休闲旅游产品为对象,放松心情,增广见闻。对旅游企业而言,开发休闲旅游不以奢华为目的,不以特定群体为对象,休闲旅游是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体现,休闲旅游事业应符合国家的发展水平,符合大众的整体需求,重视休闲旅游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享受。

休闲旅游以就近游与周边游为起点:儒家旅游提倡近游,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近游是儒家旅游的首肯的态度,儒家不远游是为了孝道和反对奢侈,提倡就近休闲和娱乐,提倡官与民同乐。自古以来,帝王的“巡游”和“畋猎”是儒家指责的对象,中国山水园林的本质之一就是把休闲旅游方式置于家园之内,方便于时刻举家休闲。就近休闲体现儒家社会和谐的旅游观,《论语·先进》中表现的“大众悠游”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休闲旅游首先不是高端旅游产品,而应是大众型旅游产品,最近我国政府规定免费向大众开放各级博物馆就是适应我国大众休闲的需要。从儒家“中和”休闲旅游传统可知,休闲旅游应首先在人口聚集地开展才有意义。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已到了一定的阶段,休闲旅游应以城镇为依托作为起点,首先应完善城镇内部服务大众的休闲设施,其次逐步向周边和高端休闲旅游方向趋进才符合休闲旅游发展的规律。

2 道家休闲思想与方式及其借鉴

2.1 道家无为不争、回归自然、逍遥自在的休闲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休闲思想的精义。在道家思想中,很多都是与休闲思想有关联,道家休闲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提倡 “无为[8]”,“不争”,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而庄子则是中国先哲中最善于观察世界,反省自身,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智者。

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无”具有核心的地位,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它也是天地万物之终,因此“无为”而“无不为”。人们遵守“无为”并不是事实上的一无所为,不过要人们不做只凭主观意志而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不为己有,不去强求,要顺乎自然,自然而然,能“不争”则“不去”。为追求“无为”的境界,道家的休闲方式趋于隐逸,不问世事,与儒家的隐逸风尚不同,儒家的隐逸是进退之间的操守,“隐”很多方面是一种形式,是隐而不隐;道家的隐逸是隐遁、出世,是以“无为”求“道”的行为,是真隐,所以《史记》以“不知所终”传老子结局。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往往兼具儒道思想,绝然区分儒道两者隐逸的不同是没有意义的,但道家的思想却为中国的隐逸传统注入了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除了“无为”、“不争”的休闲思想,“知足”、“知止”和“回归自然”也是老子提倡的道家休闲思想。老子说:“祸莫过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俗言“知足者常乐”可作为这一思想的注解。老子的“回归自然”,既是寄身于自然山水,也指返朴归真。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事物的本真状态或事物本来的面目。因此,人要归入自然的本身,也要归入自然的本真。尊重自然规律,这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这些思想可集中从他对“小国寡民”的理想国描述中形象体现,这是一个完全无为不争,知足、知止,与自然交融一体的人间净土。

相对于老子,庄子学说则主要是指向“自在逍遥”。庄子的“逍遥”指的就是悠闲自得的人生状态,就是摆脱一切主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的极致休闲。在庄子看来,人要获得休闲的极致状态,就必须超越形骸、功名的束缚,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9]”的逍遥之境。这种逍遥自在的悠闲状态,是从是非、虚实、善恶、内外、物我、生死的区别中超脱出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的“齐物”之境。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在现实生活中虽难实现,但可启迪人的智慧,怡养人的性情,使人可以超然物外,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庄子为求不受羁束,宁可“无用”,鄙薄人间富贵,而专注于自然之乐。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一切大自然的风光都能使他欣欣然而乐,心领神会。在中国古代,最能体味自然之美、悠游之乐的,当首推庄子。自古以来,差不多所有爱好旅游的人都能在《庄子》一书中得到启发和共鸣。

2.2 道家休闲观的现代借鉴

休闲旅游的品味在于回归自然、寻找本真:道家休闲观是以自然为宗,以回归自然本真为最高境界。为了实现“道”的自由境界,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有“天籁”,才能“神游”,即获得自由。人类有对自然和自由的本能爱好,现代休闲旅游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旅游,注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生命情趣,在大自然中得到彻底的放松和休闲。其次,道家的逍遥游不仅是自然之游,更是精神之游,是通过自然的游历实现人的精神解脱与自由境界。因此,道家推崇的是出世脱俗的游乐行为,摆脱迷乱人性、造成自然本性遗失的一切人为物役。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休闲观同样要追求脱俗的游乐,摒弃仅仅把休闲理解为休息、放松、娱乐的庸俗休闲观,把休闲视为人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生命的体验过程。对旅游企业而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休闲旅游开发就要注重旅游产品的自然性,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尽可能多地保存其原有的自然本原状态,甚至通过精心设计,营造出更为浓郁的自然氛围,使旅游者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真正的休闲。

休闲旅游是淡漠名利、闲情逸志的个性化旅游:当今时代,人很容易在物欲横流的喧嚣尘世中迷失自我,而休闲的本来目的就是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简单生活,是一种享受;休闲需要人们具备从容平淡的处世态度。老子的“知足”、“知止”,庄子的超然物外都是在自然中体认到如诗如道的人生真谛,过着一种淡泊闲适的休闲生活。同时,对个人而言,休闲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在现有的条件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不要盲目跟风,应有自我的个性化休闲,体味道家休闲中不为形式所拘,“神游”重于“形游”的境界。

休闲旅游是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可持续旅游: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一个农业社会的乌托邦,这就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它所体现出老子的知足常乐、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前提。道教理念引导下的休闲旅游要顺应这一潮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在道家自然观滋养下的游客对旅游资源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能自觉地爱护休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对环境的高要求又能促使相关企业加大力度保护和改善休闲旅游资源。因此,挖掘道家理念精髓,发展和谐型休闲旅游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教化价值,更能体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

3 民间休闲文化传统及其借鉴

3.1 民间休闲是农闲时的憩息与节日休闲

如果说以文士阶层为代表的儒、道两家休闲观代表了中国传统休闲文化意识形态的精义,那么中国民间大众传统的休闲文化则更多体现出中国休闲文化的独特形式,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农业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必须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受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影响,作息十分有规律性,因此民间大众的休闲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然特性和节律。在民间,休闲并不能自由选择,要休闲只能是在农闲时期,而农闲往往是固定而有规律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间节日休闲文化。迄今在农村,人们一直看重的春节、端午和中秋都处于农闲之时。处于较长农闲之时的春节,则成为休闲之最佳时节,因此也就成为饱含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休闲文化的凝聚。

生成于农耕社会的民间休闲文化传统,第一个特征是强调实用,“吃”是休闲的第一要义。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农业是生活资料主要来源却又无法使人们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吃”自然就占据了第一位。因此,在文化意义中,饮食之于中国,较之饮食之于西方,有着明显的厚薄之别。凝聚中华传统休闲文化的春节、端午和中秋,“吃”自然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饺子、粽子和月饼就是春节、端午和中秋的标志食品[10]。第二特征是祈福娱神、祭祖拜神,祈福吉庆是节日文化必不可少的项目,由此产生了诸如贴对联、起五更、放鞭炮、吃饺子、舞龙灯等多种以祈福为目的的娱乐形式。

3.2 民间休闲传统的现代借鉴

恢复节日休闲,回归传统、和谐社会: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传统四大节日的休假制,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进步,更主要的是正确认识了传统节日休闲文化对国人的意义。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休闲文化虽然没有儒、道两家休闲文化的丰富思想内涵,但形制固定,内容具体、丰富而实际,尤其经过几千年的延续、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的形式和情感的依托。恢复节日休闲,回归传统,使整个民族有文化的自豪与归属感,有利于民族的认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在传统节日休闲文化中,家庭亲朋中的亲情,邻里同仁间的拜望,节日休闲成为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天地山水草木之神的祭祀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时代的局限,对天地山水草木的敬畏有非常浓厚的迷信色彩。

大众休闲才是休闲旅游的最终目的:休闲是闲暇与自由的结合,是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形式。休闲无等级,社会越发展,大众休闲要求也就越高,也就越成为可能。中国古代长期的农耕文明,生产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几千年来整个民族大众的休闲方式几乎没有质的变化,民间大众休闲依然处于较低档次的注重物质的实用阶段。因此,在提倡和谐社会的现阶段,社会和人都需要达致自身的以及与自然的和谐,根治社会问题,根治人的身心问题需要休闲,应该采用更多鼓励的政策和措施,服务大众休闲需要,实现休闲旅游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鲍金.休闲的比较词源学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88-9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左丘明,李梦生.左传译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90.

[5]吴小龙.试论中国隐逸传统对现代休闲文化的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5,(6)∶167-170.

[6]方向东撰.大学.中庸注评[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92.

[7]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228.

[8]自陈鼓应.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警惕谷歌盗取中国文化资源 篇八

10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发出公告:“文著协通过中国作家网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公告希望广大作家登录谷歌网站,查看作品是否被收入。

著名作家毕淑敏得知消息后,感到万分震惊。她向媒体表示,“看到文著协发来的函件之后,真是惊心动魄,名单上赫然列出我的158部作品,当时心里除了惊奇,确实是有一种愤怒。”记者问她是否写过158部作品,她也感到纳闷,“我自己从来没统计过,估计谷歌是采用了机械化大规模扫描方式,海量操作。这太可怕了!全中国没有哪一家能够做到,他们把一个最大的资源弄到手。这里面一定有强大的商业利益。”

作家徐坤气愤地说: “作家作品未经授权就直接收入数字图书馆,这样做简直就是文化霸权。”

11月3日,谷歌图书搜索战略合作部亚太区首席代表埃瑞克•哈特曼与文著协官员张洪波面谈了3个多小时。谷歌声称,扫描的作品为部分在美国图书馆的中国作家作品,仅提供摘要,不提供全文预览,所以并不涉及版权问题。但谷歌也不得不承认,“图书馆扫描计划未经包括中国作家在内的任何人授权”。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所谓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谷歌这样的公司并不在意,保护自已时可以用,侵犯别人利益时就不用。现在中国强大了,中国著作权人有能力和他们理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著作权人如不方便上网,根本就不知道自已被侵权。看来谷歌的逻辑就是这样霸道: 我扫我的,反正你也不懂,侵一百次权也不会有一个来找,来找再说,不来找我就得手。仗着自已科技强大,不管不顾,一意孤行。

除开知识产权不讲,毕淑敏的担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金沙江畔到处都是河沙,黄金含量极低,但用高科技日复一日处理沙子,就能得到可观的黄金。海水里重水浓度极低,但用高科技日复一日处理海水,就能得到足以制造核设施的重水。谷歌的业务与此类似,用高科技处理含金量比较低的信息,得到大量高价值的搜索结果。

今年年初,《华尔街日报》总编辑汤姆森愤怒地批评Google这类新闻整合网站是网络“寄生虫”。美联社主席辛格尔顿4月6日在加州举行的年度会议上说:“我们不会再坐视不理,眼巴巴看着那些网站以法律歪理拿走我们的工作成果。我们非常生气,不能再忍受下去了。”

“滤沙得金”会毁掉美丽的金沙江,所以被禁止。“滤沙得金”毁掉了美国伟大的新闻业,所以遭人愤恨。现在“滤沙得金”企图染指中国文化资源,不能不令人担忧,不能不引起国人警觉。

上一篇:孟良崮党建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这一天我回家晚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