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通用11篇)
1.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一
八年级
1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 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 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 “标本”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
1.教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学生活动:(1)自读课文39段,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3)师生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相关图片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
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六、了解说明方法
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
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
七、品味语言
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八、本课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我们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如果同学们想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的话,还是让我们有机会去苏州园林中徜徉吧
九、布置作业:
小作文:介绍一处你曾到过的地方。
十、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总说)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分说)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分说)小屋瓦色彩美
细处
2.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二
一、课前练习:文本合一, 注重整体感知
1. 整组单元预习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这种编排形式着眼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进行有序组合。我们发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这四篇课文无论在文章体裁、内容安排以及人物精神体现上都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 如果放在一起预习, 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尝试着运用“课前单元预习单”进行了单元预习, 丰富多样的文本内容、简单而清晰的表格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预习的热情。从下面随机选取的一名学生的“课前单元预习单”中 (表一) , 我们欣喜地看到, 通过这种形式的预习, 孩子们已经对四篇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毛泽东这一伟人的形象已不再平面, 有效地避免了单篇课文学习显得单一、枯燥的缺陷。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从“积累的新词”一栏中发现, 孩子们所积累的词语正是我们字词教学的重点, 而“我的问题”中真实地反映出了孩子们的困惑, 为我们提供了“以学定教”的依据。显然, 进行整组单元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 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 推荐相关背景材料
“红色经典课文”的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单篇课文的学习往往会因为缺乏一定的信息储备而产生阅读障碍。我们设计了“资料研究单”, 分为“人物研究”和“事件研究”两类, 教师推荐相关的材料, 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合作完成。本单元为“人物资料研究单”。
可以告诉孩子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 也不要直接从网络上下载大篇幅的文字, 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积淀进行相互交流, 共同完成第一次的研究任务。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 再加上小组的互助, 通过完成这一张小小的研究单, 能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毛泽东这一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 为走入红色经典课文作好铺垫。
二、随堂练习:讲练合一, 重视个性体验
1. 批注中整体感知
通过课前练习, 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在课堂上进行“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因势利导, 让红色经典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如何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呢?运用批注进行整体感知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策略。
我们根据四篇课文体裁、语言风格、教学重难点的不同, 设计了不同的主题:《七律·长征》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而且语言精练, 含义深刻, 我们就放手让孩子们自由说, 了解孩子们的已有基础;《开国大典》通过抓住群众的反应, 感受领袖的伟大;《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主席言行的细节描写;《毛主席在花山》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 教学时则可以直接从人物的品质入手进行感悟。
2. 想象中深入体悟
走进人物生活, 才能感受人物的精神。特别是红色经典中的伟人, 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 只有帮助孩子们展开合理的想象, 才能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一处含蓄而感人的细节描写, 放在结尾意味深长, 充分地表现了毛泽东主席伟人博大的胸襟。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深刻含义之后, 让学生展开想象, 想一想主席在签字时的复杂心情, 写一写: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那一个晚上, 主席____。
这样的想象练习在“红色经典课文”的学习中尤为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孩子和伟人、先烈们之间的距离, 做到“感同身受”。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样的想象练习时,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做到“情到而辞发”。
3. 拓展中加深理解
在教学“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 孩子们对“暖”和“寒”的理解是:金沙水长时间地拍打着高高的石崖, 使崖壁变暖;大渡桥上的铁索十分危险, 寒气逼人。显然这样的理解是浅层次的, 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毛泽东主席那份喜悦、那份豪情?这里, 教师就可以适时进行拓展———拓展巧渡金沙江解放军欢呼雀跃的场景, 拓展飞夺泸定桥时那惊心动魄的镜头———此时仅仅是石崖变暖了吗?仅仅是铁索让人胆战心惊吗?“四两拨千斤”, 孩子们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画面, 思维豁然开朗:是的, 是胜利的喜悦让这陡峭的悬崖变得温暖如春;是凶残的敌人让这天险透出了刺骨的寒意, 但在英勇的红军面前, 又算得了什么呢?
同样的, 一篇《长征》让孩子们热血沸腾, 老师此时又顺势拓展了好几首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梅花》《清平乐·六盘山》。诗歌的魅力是无穷的, 当孩子们朗朗诵读的时候, 又怎能不被毛主席那气吞万里的胸怀和雄视千古的睿智深深打动, 强烈感染呢?
“红色经典课文”中的拓展练习可以是画, 也可以是文;可以看, 也可以读;可以成为帮助理解的金钥匙, 也可以作为增量的强化剂。
4. 迁移中促进写作
“红色经典课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学习中, 结合文本提供的范例进行适当的“迁移”, 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感受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盛大的气氛后, 教师出示了“世博会”人头攒动的场景, 结合自己参加世博会的体会, 一篇篇精彩的小短文便诞生了。
在感知了人民群众的心奋、激动、自豪的心情之后, 教师让孩子们想一想, 什么时候我们也有这样的一种心情———“运动会”“拔河比赛”“奥运会”……那份激情总是让我们难忘。读读《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 既要写毛主席, 也要写观众, 还可以写写周边的环境;既可以写人们的神态, 也要写动作, 还可以加上心情。就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 写写那同样让我们激动万分的场面。
精彩的范例加上饱满的情绪, 此时的“迁移”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课后练习:知行合一, 强调综合运用
本组“红色经典课文”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走近毛泽东, 感受他的风采采, , 同时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在设计课后后练习时, 我们同样需要根据文本特点, 将“对人物的研究究””和“对知识点的运用”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
1. 继续完善任务研究单
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 学“红色经典课文””更更要注重其认识的一个再提升的过程。所以, 我们要求学生生在课后取出预习时的“资料研究单”, 看看通过学习, 你又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 对毛泽东这个人物又有了哪些新新的认识。
2. 撰写推荐书
学完了本组课文, 相信孩子们已经对毛泽东主席和和那段红色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积极鼓励孩子们们去阅读相关的书籍, 观看各类红色影视作品, 在“研究单单””的基础上通过“我的推荐单”进行展示交流。 (见表四)
从这份随机选取的推荐单中,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们已经走进了“红色岁月”, 对那个离自己生活十分遥远的的时代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 “内容梗概”的描述述、、“精彩片段”的选取以及“推荐理由”的编写又真真切切地地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这, 不就是我们期待的吗?
3.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三
一、教学构想。
1、教材分析。
课文包含三则笔记,前两篇原载《旅行家》1965年第ll期,第三篇原载1965年11月1日《中国少年报》,内容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有机构成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三则笔记通过生动地呈现一个成长着的少年的精神世界的美丽和奇妙,引导青少年具有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学会仔细观察细心体验,勤于思考和记录,善于展开并表达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大胆尝试,去发现自然、文学乃至生活的奥秘,感受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自然里获取踏实做人的生活道理,从而健康成长。有了这一认识,才是对单元编写意图的正确和准确的把握。
2、学情分析。
课文文字浅显,预计学生困难在于:一是文本的主旨和写作意图是含蓄的、深刻的,需要学生阅读构建;二是文本的语言质朴,写作形式也没什么特别包装,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可能不浓。这两点是学生看不到文本价值的主要原因。
3、教学策略。
(1)鼓励并组织学生提前研读,围绕读懂课文提交问题,教师课前对学生感到困惑或不解的问题进行汇总整合和筛选。
(2)在教材处理时教师可以《诗的材料》为重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读懂全文。
(3)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探究,通过研读文本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和构建,教学要有序讨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突出主体探究,体现教师的导。
(4)通过比较写作体味语言。
(5)以做一个阳光少年为话题写一则随笔拓展学习。
二、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含蓄性特点并认识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把握文章蕴涵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2、培养学生细心体验、主动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蕴的习惯;激发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展开联想、想象的兴趣;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i体会勇于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联想和想象及其关系。探究文章蕴涵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2、难点:探究把握文章蕴涵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四、教学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儿童文学作品。教师搜集关于当代阳光少年的资料备用。
2、组织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提交问题。
3、教师将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制作课件,筛选出以下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依次讨论的内容:
(1)诗的材料指的是什么?要怎样才能收集到诗的材料?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原问:作者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文章到底要说什么?(学生原问:作者要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吗?文章到底要说什么?)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1、交流所搜集的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叶圣陶,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原名叶绍钧,曾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作为当代的语言大师之一,叶圣陶在我国儿童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是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品有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一个少年的笔记》《叶圣陶童话选》等。
2、课文体裁:儿童文学作品。
多媒体展示: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说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
世界上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资源非常丰富,如:卡洛?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记》、奥斯卡?王尔德写的《快乐王子》、叶圣陶写的《稻草人》、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赫克历险记》、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伊索的《伊索寓言》、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j.k罗琳由开始创作,到现在还没有完结的《哈利波特》系列。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是新课标第四学段阅读的两个阶段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既扩展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阅读教学创设情景做好铺垫,是十分必要的。
(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探究。
课堂学习以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为目标展开探究学习。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1、诗的材料指的是什么?要怎样才能收集到诗的材料?
(1)要求学生用默读方式通读《诗的材料》一则,思考回答第一问。
(2)生:答案在第l自然段,也就是指少年所看到的一池美丽的荷花。
(3)师评说:美丽的一词用得好,扣住诗的特征。问题是如果这一答案是对的,那么,最后一自然段的我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一句就应该移到第1自然段之后,是作者疏忽了吗?
学生先是发愣,后立即看书,陷入思考。
(4)师生相互说新的想法,讨论结果:
①想起张家的荷花画,想到齐白石的画,想画家是谁。
②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③想起<天鹅湖>中天鹅齐舞的场面。
④在学校里看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
⑤在公园里看金鱼,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等情景都在内。
(5)师指导:大家补充的这些内容都写进答案里长了些,要概括一下,怎么做?(稍停)先思考:这些内容都是少年所想。想有联想和想象,体验体验,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象?
(6)生讨论明确:少年想起张家的荷花画、齐白石的画、《天鹅湖》中天鹅齐舞的场面、在学校里看牵牛花、在公园里看金鱼是联想,想画家是谁、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是想象。
(7)教师适时讲联想和想象的有关知识后,指导学生表述第一问的答案:诗的材料是指少年看到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一情景交融的情形;并适时点拨:情景交融正是诗的特征。
(8)组织读诗,回答第二问。
①师:这诗的材料少年是怎么得来的?
②生(不假思索):一看二想。
③师:看好说,这想好像要费点神。少年是在什么状态下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读读,体验体验,能发现点什么?
④生:出神。
⑤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⑥生:第5自然段中两次出现看得出了神。
⑦师:那第2、3自然段中的联想和想象也是这样吗?
⑧生:(读课文,恍然大悟)是的,第4自然段就表明少年已经看得出了神。
⑨师:大家现在能回答怎样才能收集到诗的材料这一问题了吗?
发现美好的事物,认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
⑩师:还要及时记笔记。
这一问题中含有课后的理解探究要求题,也可突破联想和想象这一知识点,还包含对积累诗的材料的过程与方法的认识,这是本问题的价值所在。教学紧扣文本,调动体验,精讲知识,通过激励解读中对文本有所发现,获得成功感,为进一步探究创造了条件。
2、作者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有无问题?
(2)生:我是一个少年,不是作者,1956年叶圣陶已经64岁了。再说文章体裁是文学作品。
(3)师:文学作品中的我还真不能与作者划等号,要注意。
(4)我们来思考:在第一则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提醒:在课堂练习本上理出要点,回答要全面。
(5)生(交流讨论后明确):具有热爱生活的情怀,善于仔细观察细心体验,联想和想象十分丰富,去发现文学的奥秘。
(6)师:看看第二则,能补充什么?
(7)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勇于大胆尝试。
(8)师:用默读方式通读第三则,回答: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9)生(默读后理出答案):热爱自然的情怀;长期观察,勤于思考和记录,发现自然的奥秘,从自然里获取踏实做人的感悟。
(10)教师小结,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答案:具有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善于长期观察,细心体验,勤于思考和记录,联想和想象十分丰富,勇于大胆尝试,去发现自然、文学乃至生活的奥秘。
3、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的探究,是本文教学的关键。教学中,围绕问题指导研读文本,思考归纳提取信息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价值和快乐,又不露痕迹地把探究方向引向了读懂文本,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读出了文本的要义。
4、文章到底要说什么?
(1)师:有个同学问,作者要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吗?文章到底要说什么?通过以上阅读和理解,显然作者不是要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那么,作者以个少年的笔记的方式写作,要告诉我们什么?
(2)生:做文中少年那样的人。
(3)师:作品的意义(意图)在于引导青少年具有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学会仔细观察细心体验,勤于思考和记录,善于展开并表达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大胆尝试,去发现自然、文学乃至生活的奥秘,感受创造的乐趣,从而健康成长。
由于上一个问题的解决,这一轮的问题很明显已经水到渠成,教学的重点在于指导全面理解、完整表述,探究重心落在了过程和方法上,使课堂探究更全面、更充分。
第二课时:
(一)品味文章语言。
1、师:关于这篇文章的语言,你是怎么看的?
2、生:没什么词,很平淡,一般般。
3、师:没有用一些华丽的词,很平淡,我也有同感。想想,是叶老词汇不丰富,还是另有原因?
4、生:是要以一个少年的语言特点来写吧。
5、师:大家说对了半,叶老的作品读多了,就会发现叶老在语言上追求的就是平淡、准确。不信,读读课文,你能删补个字吗?
学生读文,尝试删补。
6、生:很难删补。
7、师:能说这种语言一般般吗?不能。读读爬山虎巴墙上爬一段,说说内容。
学生读读、说说。
8、师:丢开课文,你能把刚才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来吗?试试。
学生尝试写话。
9、师:相互读读,与原文比较,意思说明白了没有?顺序合理与否?语言简明吗?
(1)学生相互读,比较,明确:原文语言平淡、简明。
(2)新课标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落实。
(二)学习拓展。
1、师:在随笔本上,以做一个阳光少年为话题写一则随笔拓展学习。
2、提示:结合文本,联系实际,放开思路,写出收获。(学生聊话题、构思、写作。)
3、师:相互读读,将你的评价写在同学的本子上。(学生互评)
4、师:推荐好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推荐、朗读、评议。)
5、师:互评中有分歧的同学,把随笔念出来,并说说分歧,其他同学先认真听,然后说说你的看法。(学生读、听、讨论。)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观力的语言。这是拓展设计的依据。
(三)布置作业。
1、修改自己的随笔。
4.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四
学习目标
1、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3、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4、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2、改正广告中的错别字。
教学准备
1、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2、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视频资料,引出谈话主题。
2、同学们,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也认识到,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二、交流汇报
1、.交流汇报手中的资料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
2、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3、指导学生交流
采用小组内交流的形式,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4、畅言自己的奇思妙想。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5、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三、总结拓展
1、在交际中我们彼此收获了很多,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吧。
2、激情拓展。同学们的畅想神奇、美妙!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让我们从现在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吧。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三、动手习作
1、学生进行作文起草。
2、自己大声读自己的作文草稿,发现问题自己改正。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
四、誊写习作
提出要求:
1、认真誊写,注意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2、誊写过程中如果发现不顺的地方,还可以修改。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多媒体出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点拨: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广告有意义吗?他们错在哪呢?(引发学生思考)
3、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1)出示广告中的错别字。
(2)学生分析后自己修改。
(3)自己搜集错用的成语广告词并说说怎样改正。
日积月累
1、名句导入。
投影名句:“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1)读名句,交流看法。
(2)教师引导,点明想象力的重要性。
2、出示本课中的名人名言。(投影显示)
(1)大声朗读这些名人名言。
(2)小组内交流对这些名人名言的认识。
(3)齐读、背诵。
3、交流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并说说他们的含义和对自己的影响。宽带网
1、激情引入
同学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成就正在不断改
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走进神奇的网络世界,看看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吧!
2、展示我国近年来的科学技术成就。(多媒体资料展示)
(1)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资料。
(2)我国的农业发展新成就。如:杂交水稻成就视频资料。
(3)“海尔”品牌走向世界。
3、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多种途径了解科技的发展。
(1)读书、看报、看电视了解。
(2)在生活中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4、手抄报,展示科技发展。
在班级里进行一次“科技在我身边”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展示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5.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学情分析
《苏州园林》一文所写的内容,是介绍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景观的,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学生应不少。备课时查找到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可以制作成课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要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园林文化方面的知识,这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这些活动:各小组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在品读时,原则上采用先读后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先感后悟,让同学们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做出自己的阐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初识苏州园林,寻找结构美(一)默读课文,理顺序
既然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的感觉是美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你能够据此判断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学生讨论后展示,教师补充:
①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小结: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本文按总说,分说,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
(二)广而告之,赛观点
请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从中摘取一句作为宣传苏州园林的广告语,并说说你的理解。(教师摘取辑录)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②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③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④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⑤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以上几句通过全班齐读,再由男女生交错读,读出苏州园林的独特美。)
三、漫步苏州园林,欣赏画意美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和文化意蕴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苏州园林的美体现在那么多方面,具体而言,这种美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细读课文③~⑨自然段,找出每个段落中体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句子,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进行介绍。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从“大处”(即四个讲究)中是如何体现的? 2.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从“细处”(即三个注重)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提示:可以从审美的观点,美丽的画面,创设美的手法,组合美的元素等方面谈谈。同时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并分别通过图片对比,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你们看,我们眼前的这棵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让游览者流连忘返。
——苏州园林的假山。有的重峦叠嶂,有的配合周围景物,让你觉得身在山间,突出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鱼戏莲叶间”。夏秋季节荷花开放,各种鱼在莲叶间嬉戏,这是多么入画的一景啊!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置身各种树木之间,又清凉又舒心。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繁花绿树。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小结:文章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不管怎样,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四、品味苏州园林,探究语言美
能够把苏州诸多的园林介绍得如此清晰,又给人以美的印象,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合理的说明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分小组从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来欣赏一下本文的语言,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状况。
示例: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彩方面的特点。)②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决不容许”说明一点余地也没有,更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追求。)1.方法丰富,我来评
——文中许多地方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文中还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还有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
2.语言准确,我来析
——“标本”在文中有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最恰当。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
——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
美景美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仙境一般。刚才同学们展示的不仅是苏州园林,更是你们才华的流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渐渐地学会欣赏说明文的语言了。
五、走出苏州园林,感受现实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疑惑呢?请同学们显显身手,选择校园任何一个角落或一处美景,写一段100~150字的文字。要求:①用“总—分、分—总、总—分—总”中的一个结构;②说明某一个角落,或描写某一处美景;③总写的那个句子要用波浪线画出来。
结束语
《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练。
教学板书设计
总说——地位特点
各地园林的标本
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大处讲究(主)
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分说图画美
园林角落的配置细处注意(次)雕镂琢磨的匠心
色彩调配的协调
6.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3、激发自己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自己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合作学习,理清思路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四、重点研读,品析语言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五、总结扩展
1、积累关于大自然语言的诗句。
7.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3.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3)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1.学生齐读5~8段。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五、课堂小结
8.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篇八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赏析:
这篇抒情散文写于1941年。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文章一开头就卓尔不凡。
然而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却笔锋一转,抛开白杨树,描绘起了高原景色。高原是怎样的呢?“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些描写成功地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所以作者在这里很自然地点出一般人都会有的感受:雄壮或者伟大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文笔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另外一种感受:看久了,也许会有单调、厌倦之感。这样写高原景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积蓄了气势。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白杨树正式出场了。“刹那间……猛抬头”,看到了前方像哨兵傲然耸立的几株树木,顿时使人的情绪从恹恹欲睡中惊醒过来。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文章也由低潮转向高潮。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直接点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情绪的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了渲染。问答句的方式提醒了读者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紧接着,作者用一个简洁的过渡段,点出了白杨树,既是对上文“惊叫”的补叙,也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此处二赞白杨树的不平凡,照应开头。
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一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自然。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本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同时,此处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
9.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九
1、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十多篇文言诗文,在八年级又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到第四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时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思想:
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因此本课的设计以趣味为导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
4、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朗读竞赛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不断发展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最终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文学素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进行朗读竞赛扫清字词障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情感与评价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2)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3)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4)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让我们伴着《潇湘水云》的古琴曲一起走近小石潭。一边欣赏图片中的美景,一边展开想像的翅膀,漫步于青翠的山林间。看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闻野花淡淡的扑鼻而来的清香;听各种鸟儿啁啾婉转的鸣叫;阳光透过树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
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是永州的小石潭,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
(设计意图:创设幽深宁静的意境,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评价、补充,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走近作品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与断句。
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竞赛,看看哪一组读完整篇文章的人数最少。规则:出现朗读声音不宏亮、打绊子;字音、断句不准确时换下一位同学接着朗读,教师不发表意见,请其他组来评价。
(设计意图: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和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诵读文言文。然后抓住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朗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速、高效地扫清文字障碍,为理解文意与背诵打基础。)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请小组的A、B、C、D类学生(异质分组:按学生语文基础与理解能力差异分成四类)进行疑难文句的朗读、翻译、重点词解析并且进行评价。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对于A、B、C、D四类学生教师要胸有成竹,在每次分配任务时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便及时反馈课堂学习的落实情况。学生互评的形式不仅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够加强他们合作的意识。这一环节在合作、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与重点突破。)
(五)质疑探究、抓住特点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设计意图: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六)品味文章,对话作者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设计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达成突破文章的难点的目标。)
(七)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获得了那些启示?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结合生活进行思考。)
(八)我做导游,介绍美景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请4——5名学生为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评评谁的导演最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九)课后回顾,举一反三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2、课外你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设计第二题意在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这是一道拓展性的联系题。)
附板书设计
板书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 小
潭中景物:水清(侧面描写)写小石潭美景
石
柳
鱼乐(动静结合)写鱼儿活泼可爱
潭
宗
小潭源头:
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记
元
潭中气氛:
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抒孤寂悲凉之情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注重以兴趣为导入点,设计中处处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不管是朗读竞赛、小组合作、互相评价,还是对话作者、畅谈收获、我做导游等环节,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同时激发了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
10.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十
教学目标
1、欣赏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的景致,品味语言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勇猛抗争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1:
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设计2:
那是1924年的岁末,在五四运动热潮已消退的北京,大学铺天盖地地挥洒着……在这个雪花奋飞的日子,身处寂寞彷徨的鲁迅触景生情,笔尖倾泻下了内心最深的感受……18天后,散文诗《雪》诞生了。阅读鲁迅散文的特殊价值,就是帮助我们走进鲁迅的生命个体。(师板书:雪 鲁迅。)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读与想象: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读,感受文章描绘的画面。
2、展示听读收获:学生自由畅谈读后感受,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3、概括景象特点,感知作者情感。
思考:文章描写了江南和朔方不同的雪景,你认为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作者在对雪的描绘中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交流后明确: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奋飞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坚定的信念:要用奋斗来创造美好的世界
三、品读语言,走入心灵
请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丰富的内涵,深入文本,走入作者的心灵。
要求:从修辞、用词等方面找出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评点。多媒体展示示例: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句话富有表现力。用“处子的皮肤”来比喻雪,引起读者对江南的雪的形态的想象,写出江南的雪白皙、健康的特点。
四、感悟精神,激励人生
1、作者为什么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文章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交流明确: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朔方的雪。
这其中贯穿着鲁迅先生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的美好世界!
2、教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假设让鲁迅先生化为雪,你认为他会选择化为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为什么?小组谈论。(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点评。
我们有些同学认为鲁迅更倾向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构起了他对故乡的怀念,这是毋庸质疑的;而有更多的同学观点则相反,因为他们觉得朔方雪的抗争精神更值得鲁 2 迅赞颂。教师总结:是的,鲁迅所处的现实生活,让他不得不选择像朔方的雪那样战斗着。
虽然两地的雪景各有各的特色,但贯穿始终的却是作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心中一种奋斗的激情。
(板书:奋斗的激情)“ 把温情掩藏在心底,让坚硬成为自己的盔甲。”这就是鲁迅先生!
“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学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师: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次深切感受鲁迅先生的精魂吧。(点击展示)
(师)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合)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女)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师)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男)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合)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停两拍)
(师)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女)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男)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合)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雪是雨的精魂,雪是春天的使者,雪象征着纯洁,雪象征着刚毅,雪是奉献者的化身,雪是挑战冷酷的斗士。心灵的冬季有雪相伴,你的心田,定会纯洁滋润,你的心音定会铿锵悦耳,你的心房定会宽阔坦荡。
在今天课的最后,老师将江天的这首小诗送给大家,希望你们会有所启发。
读点鲁迅,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
读点鲁迅,你的生活将感到充实;
读点鲁迅,你将坦荡荡地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江天《民族灵魂鲁迅·读点鲁迅》
六、作业设计
1、学了这篇文章,听了这优美的歌曲,你对“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请拿出笔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字数不限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
2、阅读课后“附录”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滋润美艳——江南的雪——向往美好 旋转升腾——北方的雪——奋力抗争
11.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篇十一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
2.介绍屈原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通过教师的导入和介绍,可以渲染气氛、加强体验、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意语气。
2.由学生提出应该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且进行范读。3.同学们根据朗读标准进行点评,教师适当进行指导。3.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中的词句,为疏通文意做准备)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试着理解课文,疏通文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划出来,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2.分小组讨论,逐段翻译课文。四人一组,由一人负责翻译全文,其他三人边听边记下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
3.在讨论时,学生将阅读所得、所感以及困惑提出.与小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
4.全班探讨问题,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提出小组讨论时难以理解的句子,共同解决。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5.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直至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课后练习提出的问题。
(将课后练习作为作业让学生思考,是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做准备。)第二课时
一、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解答 1.重点字词。
徕服壹志曾枝剡棘抟文章类 姱廓淑离师长置 2.重点句子翻译。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3.检查背诵。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字、词、句,检查背诵课文的情况,使学生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诗中哪几句写了橘的生长习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具体从橘树的外形美丽动人和美好精神两个方面来歌颂。3.从哪些方面写了“橘”的外形美? ①读课文,从中勾画出描写“橘”外形的句子。②将找出的句子进行归纳提炼。
叶一绿;花一素;枝一曾;棘一剡;果一形抟、精色、内白
4.这些外在美又表现了橘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在文章的后半段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课文原句:“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说明了“橘”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直的精神品质。
三、拓展延伸
1.屈原作为一个爱国、追求崇高人格的诗人.借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么,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具有“橘“的精神品质?(学生在此环节往往很活跃,很多学生都会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些名人和革命英雄的故事,以此展开话题,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2.选择一种植物,模仿本文的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抒情短文。
(本文学习了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学后记】
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l。“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多种,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琅琅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教师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使学生有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0-31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09-01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语文教材)07-16
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教学设计09-09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08-07
二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07-13
八年级历史上册22课08-01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08-09
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汉语上册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