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2024-07-08

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共6篇)

1.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篇一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新汇设计院杨晓敏

一、规划范围及内容

规划范围为东营市全部行政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243.26km²。

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体系建设、水生态体系建设、水工程体系建设、水景观体系建设和水管理体系建设。

二、规划依据

1.《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12]68号);

3.《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 4.《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 5.《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6.《东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 7.《东营市防洪规划(2014-2030)》; 8.《东营市水土保持规划(2011-2030)》; 9.《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11-2020)》; 10.《东营市水资源公报(2014)》。

三、规划期限 规划现状年:2014年;近期:2015-2017年; 远期:2018-2020年。

四、规划目标

(一)规划总体目标。一是至2020年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体系;二是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全面展开,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三是防洪安保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四是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水系健康保障体系,打造“库清、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诗画东营”生态格局,实现“河湖相连、鱼鸟共生”的“和谐东营”生态目标;五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体系,人文风貌与自然水系良好融合,创建时代前沿的生态亲水城市,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二)近期目标。一是城市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完善,且始终保有备用水源地;二是市内主流媒体增设节水专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0%;三是主要水域100%满足水环境及生态水量要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以上,中心城区水岸林带绿化率达到9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0%以上;四是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标率满足100%;五是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达到7个;六是基本形成完善的水管理机构制度建设,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使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6%。

五、总体布局

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打造“四区 五城 一核心”、“两带 八廊 十景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格局。着力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体系,完善健全的防洪、排涝保障体系,精细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水绿相依的水文化与水景观体系,精心塑造“梦栖河海、心泊湿地”的城市形象。

四区:构建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部生态景观区、西部水土保持区、南部地下水涵养区四大功能片区,提升水环境承载力。

五城:建设河口区城区、东营港城城区、广饶县城区、利津县城区、垦利县城区五个水生态文明城区,统筹区域管理。

一核心:构筑中心城区水生态体系核心,强化生态水城建设。两带:打造沿黄生态廊道控制带、滨海生态廊道保护带,强化区域带动力。

八廊:营造神仙沟生态湿地绿廊、生态河滨河生态绿廊、草桥沟滨河生态绿廊、溢洪河滨河景观绿廊、广利河滨水展示绿廊、支脉河生态保护绿廊、小清河滨水防护绿廊、淄河滨河体验绿廊八条主要滨河生态绿廊,构建城市生态水网、绿网。

十景区:打造清风湖水利风景区、龙悦湖水利风景区、溢洪河水利风景区、孙武湖水利风景区、民丰湖水利风景区、蓝湖水利风景区、黄河文化园水利风景区、利津黄河水利风景区、湿地之城水利风景区、神仙沟水利风景区十大核心水利风景区,展示东营水域文化。

六、建设任务及内容

(一)水资源体系建设。

一是确定2020年用水总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二是确定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方案,包括水资源统一调配方案、新增供水能力分析、东营市水中长期供求配置方案;三是确定2020年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包括万元GDP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灌溉用水量);四是确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措施(包括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及节水宣传计划;五是确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六是制定较为完备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

(二)水生态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水域环境建设,构建东营市生态水网。建立完善的蓝线控制体系,促进市域水系良性循环,改善水系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水质标准;二是划定市域水生态分区,并制定相关保护与修复措施;三是结合水生态构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体系;四是开展市域水土保持工作,确定规划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包括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河渠湖库绿化工程、风沙片综合治理工程。

(三)水工程体系建设。一是防灾减灾建设工程,包括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潮堤建设工程;二是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包括中心城水网综合治理工程及各区县城市水网综合治理工程;三是南水北调工程、蓄水工程、灌区工程、示范区水利配套工程、雨洪资源利用工程等水资源保障工程;四是民生水利工程,包括饮水安全保障工程、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工程;五是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四)水景观及水文化体系建设。一是东营市五大水文化体系构建;二是构建水文化载体,给水文化以展示平台;三是重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及河道、湿地、林场及沿海防护林的打造。

(五)水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完成《东营市水资源管理办法》、《东营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水管理体系政策文件以及《东营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营市水资源“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水利规划的审批;二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控制体系,实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构建水利管理信息化平台;三是提升水管理机构体制及人员水平。

七、近期重点建设内容

(一)水资源体系建设。一是确定2017年用水总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二是确定近期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方案,制定《2015-2017东营市水中长期供求配置方案》;三是确定2017年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四是确定2017年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措施;五是确定近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六是完善现有水资源及水源地保护方案,划定已有及新建水源地保护范围。

(二)水生态体系建设。加强水域环境建设,基本形成东营市生态水网及水循环体系;改善市域水系水质,设定河道入口排污控制标准;

(三)水工程体系建设。一是基本构建城区防灾减灾建设体系;二是基本完成中心城水网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及建设;三是构建城区水资源保障体系基础格局;四是初步形成饮水安全保障及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体系;五是全面开展中心城区区域水环境整治。

(四)水景观及水文化体系建设。一是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及主要水文化区的水文化展示载体建设;二是根据城市发展逐步完善龙悦湖、孙武湖等水利风景区建设,陆续开展生态河、广利河、淄河等生态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完成广利河湿地等河湖人工湿地修复工程。

(五)水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完成2015-2017年相关的水管理体系政策文件及水利规划;二是基本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控制体系;三是改进、完善现有水管理机构体制。

八、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

1、总投资估算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31.00亿元。其中水资源投资18.49亿元,水生态投资1.94亿元,水工程投资306.09亿元,水景观投资103.86亿元,水管理投资0.62亿元。

2、近期投资计划

近期投资占规划总投资的45.7%,为197.13亿元。水资源投资11.09亿元,水生态投资1.11亿元,水工程投资111.61亿元,水景观投资72.96亿元,水管理投资0.36亿元。

2015年10月29日

2.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篇二

1 生态海绵城市规划理念概述与发展

1.1 生态海绵城市规划理念概述

从世界地理分布上看, 我国大部分城市有着明显的雨季特点, 我国年际降雨变化大, 年内降雨季节不均匀, 很多城市的雨季都集中在夏季, 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80%。受维度、海陆影响, 东西南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差异显著, 南方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北方靠近内陆水汽缺乏, 季风由南向北减弱。一方面, 防汛防涝是该地政府和老百姓关注热点之一, 另一方面, 充沛的雨水利用问题也受到社会环境学家的关注。生态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这种城市构建理念是应对城市水资源紧张、完善水资源利用规划的城市构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1.2 生态海绵城市的发展

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雨水充沛城市对雨水利用还处于小尺度应用, 以工程设施的探讨为主, 而在更大尺度上的考虑, 也仅仅限于雨水的储存排除和利用的水平。城市建设规划的设计者未能从城市整体的建设的角度去思考, 而政府部门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这种状况下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并没有确立一个科学合理方案。我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还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或指导思想, 还停留在一个概念的阶段, 但是海绵城市在保护城市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体现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将生态海绵城市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 对城市水资源利用以及城市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它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也需要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2 生态海绵城市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分析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以小区和城市道路或者绿地等为依托, 并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基于生态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水利用规划理念包括三方面构想: (1) 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的时限要求要根据海绵城市构建的实际情况综合布局, 并由具体的规划设计人员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执行, 旨在解决雨水利用问题。 (2) 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实现要求应以当地政府部门的实际城市建设规划为基础, 并由政府确定雨水规划中的技术运用以及工作开展。 (3) 谨记雨水规划理念的实施目标是保护水资源, 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 达到保护环境、节水节能的目的, 在海绵城市构建中, 大力推广节水节能理念, 严格控制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缓解能源紧张显得更为重要。

3 生态海绵城市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的应用策略

3.1 改善雨水利用的硬件建设

现如今, 城市内钢筋水泥、沥青混凝土、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的大面积使用, 使整个城市的成为这些硬质材料的“展示场”, 加上大面积的道路、屋顶的建设, 导致暴雨季节 (特别是夏季) 带来的城市内涝时有发生, 其衍生的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趋显。为了改善城市雨水内涝现象, 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 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 全方位绿化建设增加收水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屋顶绿化, 墙面绿化, 减少道路硬化面积, 利用城市外围山地、水面、海滨、滩涂、河道, 谋划建设城市周围大面积的森林和沿河道、道路的生态环境绿廊、高效农田林网, 通过这种绿化方式, 还可以减少辐射, 吸附粉尘, 阻挡、净化、吸收放射物质, 最大限度的扩大自然收水空间。

(2) 提高城市渗水功能, 研究和使用新型雨水渗透硬化铺装材料和铺装工艺, 真正做到雨水的自然渗透, 改变植草砖不长草, 渗透水泥不渗水的虚假渗水现象。加强详细规划的城市编制管理工作, 以配合城市详细规划管理, 在提高城市深水功能过程中, 规划编制采用分期建设方式, 重点是加强近期建设项目的编制。

(3) 扩大城市雨水积存空间, 在小区绿化、城市公园绿地中加大水域建设面积, 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 让雨水利用规划发挥其实质作用, 禁止防水布的使用, 做的既能存水也能渗水。强化地方人民对雨水利用政策的认知, 加强雨水利用的管理, 实现全民节水、全面保护水资源的城市发展目标, 结合消防等用水功能, 增加蓄水池建设。

(4) 城市建设增加雨水回灌建设, 城市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壤、植被、气象、地貌等几个因素, 人文条件则包括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因素。我国北部西部地区地下水开采严重, 水资源严重不足, 地下是最大的蓄水空间, 研究和运用雨水回灌工艺, 有利于生态的自然循环利用。

3.2 加强运营监管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离不开雨水利用规划实施, 加强运营监管是雨水利用规划实施的必要举措。在雨水利用规划项目中展开监督和巡查, 促使相关部门做好雨水利用规划过程中节水节能的行为监督, 并且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雨水利用规划的实施。其次, 为了确保雨水利用规划被人们所遵循, 真正的落到实处, 就要求单位的经营者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 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自觉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担任起监督职责, 并在全社会形成雨水利用、节水、节能行动氛围。最后, 利用雨水利用规划部门的职责, 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 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 将卓有成效的规划成果展现给全体市民, 从而引导市民自觉加入进来, 扩大规划项目的实施范围。

3.3 扩大规划的宣传和推广

生态海绵城市的提出, 就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对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城市的新旧程度也不同,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异, 为了引发全城甚至全社会人民对雨水利用规划的重视程度, 就需要扩大规划的宣传和推广范围。扩大宣传和推广范围工作在雨水利用规划政策的实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作用, 只有城市人民对其有了深入的认识, 并能自觉纳入到雨水利用团队中, 才能在公众的齐心协力下, 做好雨水利用规划工作。为了提高宣传力度, 雨水规划工程就要优化自身的宣传方式, 确保宣传推广的有效性, 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另外, 具体的工作人员在宣传中不仅要强调雨水利用的重要性, 更是要讲已取得的成功典型推广给人们, 将雨水利用逐渐引入到生活中。

4 结语

目前, 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尽管我国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稍显落后, 雨水利用规划落实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 因而在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上, 做好雨水利用规划, 从完善雨水利用政策、加强运营监管以及扩大雨水利用规划的宣传和推广等方面提高我国生态海绵城市的构建水平, 为缓解我国城市缺水现状提供可行性发展路径, 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几年来,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合理利用水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方面的问题也被广泛重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土地硬化面积也在不断增大, 降水中的大部分雨水被地面阻隔, 无法及时补给地下水, 对城市用水紧张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给予此种现状, 分析生态海绵城市理念, 探讨生态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 并做出规划展望。

关键词:生态海绵城市,雨水利用,规划思路

参考文献

[1]孙驰, 苗伟.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民营科技, 2016 (5) :230~230.

[2]赵东方, 李秀, 刘京伟.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 (6) :65~66.

[3]马智雄.关于“生态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中, 2015 (1) :334.

[4]张辉.关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25) .

3.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及其运用论文 篇三

1海绵城市概述

1.1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把城市建设成像海绵那样可以将水吸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排走。海绵城市是指依靠着建筑、道路、排水系统等多样化的基本设施,将这些设施当做海绵城市建设的载体,同时要考虑好城市的基础设施能够安全运行和城市的用水能够得到保障,依靠渗透、滞留、蓄存、回用、净化灯技术措施,使城市能够利用洪水,同时又不会让洪水带来损害,让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最终的目的是让地下水供应充足,让城市水循环保持健康状态。

1.2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

海绵城市由于其建造特性,所以在遇到大的降水时,海绵城市可以把降水最大化的留下,充分发挥雨水的作用。海绵城市的多种设施,包括湿地、草地、树木等都能够把雨水吸收并且储存起来,这样来一方面避免了洪水的爆发,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的提高雨水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排水问题和水资源缺乏问题。

2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规划

2.1城市建设的原则与载体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是将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建设前要做好规划工作,将安全当做核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多方位入手来进行建设。要把海绵城市的建设做好,就要真正理解到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同时由于城市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基本载体,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考察清楚,要将各个层级的规划作为控制的途径,一面要保护好对城市水生态可能存在着影响的敏感位置,对于这些位置,在开发时要尽量避开,另一面在开发时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环境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落到实处。

2.2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思路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城市建设的观念进行转变,比如在普通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硬化路面,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排水主要依靠水渠等设施,建造理念都是“快速排除”,“末端集中”.所以在遇到大雨时很容易发生内涝,给城市和城市居民带来损失。所以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要将城市建设更大化的回归自然,通过自然的排水方式来防止内涝的发生,比如要多种植一些草沟、雨水花园等,让大量的雨水通过被自然吸收,实现抗涝再利用的目的。

在海绵建设中要把“海绵体”的质量进行提高。海绵城市的三个建设途径为: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保护;要让生态得到恢复和修复;要将开发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原来的基础“海绵体”开展保护工作,避免对其造成损害,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坏自然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设施,其次,要人为的将已经遭受破坏的自然“海绵体”,例如河流、湖泊、湿地等进行认为的修复,使自然的生态循环恢复正常状态。最后要在缺水的地方开展蓄水设施的建设,加强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的建设,更大的利用自然降水。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海绵体”的规模扩大。在扩建“海绵体”的过程中,要将广场、绿地等作为载体,对绿化的规模进行扩大。比如可以在城市屋顶上进行绿化建设,这样还可以帮助“热岛效应”的减轻。

3城市道路建设中海绵城市的体现

3.1城市道路建设

城市道路建设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主要是起到渗透的作用,而要起到渗透的作用,主要依靠的是“透水铺装技术”.包括: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等。道路实行透水铺装后,路面十分抗滑,因为水在落到路面上后,会马上顺着通道流失,不会残留任何水汽,让道路不会因为水汽而导致摩擦力下降,同时这种道路由于不会有水汽残留,所以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夜晚灯光照亮引起的炫光,使驾驶人员不会产生过度的疲劳,提高汽车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同时这种路面可以减少行车时的噪音,对于行车来说也可以减低噪音。而且这种路面可以防止水漂,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3.2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道路的融合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首先在建设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合适的透水材料,主要是空隙性较好的材料,比如沥青磨耗层,多孔混凝土,碎石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在保证使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道路空隙性,提高道路的透水性,让道路遇到雨水时能够快速排除,防止雨水聚集引起的打滑和炫光等,还要在道路旁加强绿化,提高地下水的保持率,这样,海绵绿化建设才能做好。

4总结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能够有效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对自然灾害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在下雨的时候,海绵城市的多种设施都能够自动将雨水吸走存起来,在城市需要用水的时候再将存起来的水释放出来,供人们使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不是简单的某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目标,它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和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是不同的,同时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也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建设方式的,所以说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创新型的城市建设方案,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城市生态向自然生态靠近,同时消除城市洪水灾害和提高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储存能力。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资源,不能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因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城市的生态最大化的靠近自然生态,如果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那么是得不偿失的。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要将城市原有的供排水系统全部否定,重新采取新的系统,而是要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者是减少不必要的系统,将城市本身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将城市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加以协调,并且要考虑到城市给水和供水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图纸施工人员要对当地的具体环境进行勘测,然后因地制宜,设计出最优的城市建设方案,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要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最好雨水的排水和再利用工作。城市道路施工,建设时构建好一个完善的雨水利用的格局,同时处理好自然和城市供排水的关系,这样,海绵城市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城市的供排水才能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孙芳。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周延伟。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5(06):59-64.

[3]杜中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03):69-71,73.

4.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篇四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委(局)、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指导各地做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我部研究制定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按照《规定》要求,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按程序报批。《规定》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告我部城乡规划司和城市建设司。

联系人:

城乡规划司 王武科 和朝东

电话:010-58934243,58933414(传真)

城市建设司 徐慧纬 牛璋彬

电话:010-58934352(兼传真)

附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3月11日

附件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做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条 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根据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

第五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可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也可单独编制。

第六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原则上应与城市规划区一致,同时兼顾雨水汇水区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完整性。

第七条 承担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及以上的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建设、市政、园林、水务等部门负责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具体工作。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经批准后,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第九条 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收集相关规划资料,以及气象、水文、地质、土壤等基础资料和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

第十条 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中,应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有关意见的采纳情况,应作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报批材料的附件。

第十一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编制或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提出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开发管制要素之一。

编制或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参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确定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落实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

编制或修改城市道路、绿地、水系统、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应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充分衔接。

第三章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内容

第十二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并进行分解;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

第十三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城市区位、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现状和降雨、土壤、地下水、下垫面、排水系统、城市开发前的水文状况等基本特征,识别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主要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明确近、远期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面积和比例,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三)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针对现状问题,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四)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指引。识别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提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保护与修复要求;针对现状问题,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提出建设指引。

(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根据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的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解。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分解到排水分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要分解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管控要求。

(六)提出规划措施和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针对内涝积水、水体黑臭、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受损等问题,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制定积水点治理、截污纳管、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和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并提出与城市道路、排水防涝、绿地、水系统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建议。

(七)明确近期建设重点。明确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提出分期建设要求。

(八)提出规划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第十四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成果应包括文本、图纸和相关说明。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准确、规范,成果文件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

第十五条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图纸一般包括:

(一)现状图(包括高程、坡度、下垫面、地质、土壤、地下水、绿地、水系、排水系统等要素)。

(二)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图。

(三)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图。

(四)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图(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管控指标的分解)。

(五)海绵城市相关涉水基础设施布局图(城市排水防涝、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雨水调蓄等设施)。

(六)海绵城市分期建设规划图。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设市城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适用本规定。其他地区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可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依据本规定制订技术细则,指导本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第十八条 各城市应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指导下,编制近期建设重点区域的建设方案、滚动规划和建设计划。建设方案应在评估各类场地建设和改造可行性基础上,对居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以及内涝积水和水体黑臭治理、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基础设施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任务。

第十九条

5.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篇五

朱永琪,刘 宁,滕雯雯

(威海市水利局,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威海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优越的自然条件,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对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科学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条件;目标;措施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属于低山丘陵区,辖三市四区,总面积5 797 km2,其中市区面积731 km2。市域三面环海,海岸线长985.9 km,沿海有大小港湾30多处,有较大岛屿48个。威海市水汽来源丰富,降水量相对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770.6 mm,年径流量256 mm,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84亿m3。近年来,威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建设人水和谐、美丽威海、生态威海的目标,采取一系列工程、生态和管理措施,立足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全面加快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为落实威海市 “改善城乡面貌,提高环境质量,展现宜居城市新魅力”的发展战略和争创国家级生态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威海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越条件 1.1森林资源丰富

威海市是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统计,现有林地面积达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林业产业总值30.2亿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5 m2。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市级森林公园4处,威海百姓享受公共绿色资源的比例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1.2湿地资源类型多样

据2012年威海市湿地资源调查统计,威海市的湿地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占国土面积的17%。拥有荣成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八河港省级湿地公园和大天鹅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多个湿地保护区。其中荣成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我国首个城市湿地公园。威海市拥有近千里海岸线,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8,有双岛湾、五垒岛等多个海湾、海口湿地。海口、近海和海岸湿地多,是威海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湿地资源。1.3水资源量相对充足

由于昆嵛山、正棋山和伟德山东西横贯市域中部,使诸河呈“非”字状南北分流入海,河流属沿海边缘水系。全市有大小河流1 000多条,长度大于10 km的有44条,其中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9条。有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水库415座。多年平均降雨量770.6 mm,比全省 多91.1 mm,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573 m3,约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倍。1.4山水景观闻名

威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海岸、温泉、历史遗迹、名山古刹和水利景观等10多种类型。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母爱温情•福地养生—大乳山、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以及6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8处温泉旅游度假区。1.5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果丰硕

近年来,威海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为突破口,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截止到2012年,累计整治中小河道237条,清理污水沟2.4万条,清淤350万m3;硬化道路591万m2;栽植各类苗木767万株;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32个。有44个镇达到国家级生态镇标准,占威海建制镇总数的88%,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1 858个,占全市村庄总数74%。

此外,威海市拥有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节水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生态省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威海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创建水生态文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根基雄厚的条件保证。2.水生态文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2.1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强水资源、水工程、水管理、水生态、水景观“五个体系”建设。形成工程体系健全、用水方式科学、生态环境良好、管理运行高效、景观特色鲜明的水生态文明氛围。在全省率先形成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现代水利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威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空气更清新、人居环境更优美,真正打造成人人向往的生态宜居城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2.2总体布局

以威海市建成区为核心,以荣成、文登、乳山市城市建成区为重点,以荣成市天鹅湖保护区、桑沟湾湿地、石岛湾海湾湿地,文登市南海新区、母猪河河口湿地,乳山市岠嵎山水利风景区、大乳山旅游度假区,高区双岛湾海湾湿地、环翠区里口山旅游度假区、经区五渚河河口湿地为亮点,依托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重点围绕河边、湖边、海边、库边、泉边建设各具特色的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景观。2.3主要任务 到2015年,一是建成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主要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全力确保城镇防洪、供水安全。威海市区及各市城区防洪标准要达到五十年一遇;城市供水到户率和水源保证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以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 20%以上。二是建立水资源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科学利用。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7.37亿m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达到13.5 m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小于10 m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6。三是建成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使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突出抓好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和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390 km2,全市水土流失治理达到80%以上;新增岸线、水系林带(片)4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9%,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 m。四是基本建成水生态景观体系。主要依托山水、海岸、湿地、河库,打造水利风景区和水景观工程,每个城市建成区内至少有一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每建成一个水利工程就是建造一个水景观。五是深入开展水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使全社会的水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全面提高,水文化和水利文化认知载体得到开发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3.水生态文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措施

水生态文明市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水生态文明市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协调。将建设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调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3.2加强规划引领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威海市水生态文明市建设规划”。同时,将水生态文明市建设纳入威海市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提升城市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以水带绿、以水带景,努力做到建好一个工程,形成一道景观。3.3加强政策支撑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生态补偿、资源配置及工作考核等政策性机制,以政策保证投入,以投入保证水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大、投资多,工程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受益 ”的原则,用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系。

3.4加强宣传引导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面、长期、艰巨的工作,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民生工程。要紧紧抓住其公益性定位,高举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旗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目前,威海市正在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市”的创建活动,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越条件,落实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率先完成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我市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6.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篇六

摘要:在国家主席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但重申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且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四位一体改为五位一体,新增了一个“建设生态文明”,说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并将其

提到层面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突出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突出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

进行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本文就是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进行简单的介

绍。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

方面的局限性,致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在我国部分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城市声环境发展的远景目标,阐明

了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

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

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环境问题广泛复杂,其处置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环境管理作为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可以很好的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并对已有环境问题进行处理,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完善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城市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1水体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2大气质量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 1

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3固体废物污染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2.4噪声污染扰民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 B(A),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 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 B(A)。

3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3.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

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3.4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

4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4.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4.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

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4.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4.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2] 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规划师论坛[J].2001

[3]黄肇义,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1

[4]欧阳志云, 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5]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规划师论坛[J].2002

[6]Hough M.Formed by Natural Process.A Definition of the Green City.In D.Gordon.1990

[7]王样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

[8]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下一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课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