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2024-07-03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共7篇)

1.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篇一

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国贸

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2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正处在从青春期到青年期转变的我们,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在情绪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告别了高中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在大学中我们们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环境自由,朋友来自五湖四海,新鲜的刺激充实了大学生情绪活动的对象以及内容,使得大学生有了更丰富的情绪体验。相对于中学时的我们来讲,大学时我们的情绪更加趋向成人化,更加深刻和丰富,情绪的表达趋于隐蔽,情绪的变化也逐渐趋向于稳定。

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波动性和两极性

(三)情绪的冲动性与爆发性

(四)阶段性和层次性

(五)外显性与内隐性

(一)丰富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的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表现出热情奔放的冲动性特点。心理学家常用“急风暴雨”来比喻这种激情性的情绪特征。的确,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在初高中中由于父母和老师的约束,情感和自由很大程度上收到了限制,到了大学没有约束,那些年积攒下来的压力,一下子喷涌而出。这也想尝试,那也想尝试,年轻人的好奇心可能就是那样的东西。所以什么都想要试一试。大学生正处于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情绪,都可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例如有悲哀、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从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自我体验,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体验;从社交方面来看,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日益扩大,与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的交往更细腻、更复杂,有的大学生还开始体验一种更突出的情感——恋爱,而恋爱活动往往又伴随着深刻的情绪体验,这种特殊的体验对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情绪体验的内容上,大学生的情绪呈现出相当丰富多彩的特征,以惧怕的情绪来说,大学生所怕的事物,主要与社会的、文化的、想象的、抽象复杂的事物和情势有关,诸如怕考试、怕陌生人、怕惩罚、怕寂寞等。

“90后大学生是一个更年轻、更自我、更自信、更张扬的青年群体,他们不喜欢呐喊,却让人们分明已经听到了“我狂故我在”的声音。他们渴望新奇的知识,讨厌繁重的书本, 1

2134 摘自《心理学大辞典》

摘自百度百科《情绪》 3 摘自《大学生的情绪健康》 http:// 却对高中老师的教学有着极大的依赖性。他们天生就是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结合体。”这种矛盾的存在大概也可以说是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吧。

(二)波动性和两极性

大学生的情绪年龄正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在情绪状态上反映着两种情绪并存的特点。一方面,相对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而另一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容易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情绪有时会表现为大起大落,大喜大怒的两极性。

大学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阶段完成。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尽管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已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亦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相对敏感,情绪带有明显的波动性,一句善意的话语,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支动听的歌曲,一首情理交融的诗歌,都可以致使青年情绪发生骤然变化。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变迁、体制的变革,新与旧价值观的更替,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产生情绪的困扰与波动。作为大学生,社会经验还不足,很容易就受到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影响,这就产生了波动,比如淘宝的双

十一、双十二,大家的从众心理成功的使我国的GDP再创新高。这是因为大学的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容易表现出比单个人时更大胆的举止。因为群体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力量感,同时在群体中个人可以减少其相应的责任。

同时,我们喜欢张扬自我,喜欢把最真实的自己表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表现出的情绪都是最直接的,喜怒哀乐都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所以情绪明显,就像是极端一样。

(三)情绪的冲动性与爆发性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青年期处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演化的过滤期,其特点是动摇的、起伏的,他把这一时期称为“狂风暴雨”时期。7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由于他们兴趣广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青气盛和从众心理,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犹如急风暴雨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往往对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迅速发生热烈的情绪;对于不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则迅速出现否定情绪。个别的有时甚至会盲目的狂热,而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又会灰心丧气,情绪来的快,平息也快。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表现在情绪体验上特别强烈和富有激情。对任何事都比较敏感,有时一旦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矛盾时,在对待学业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和投毒事件屡见不鲜,这就是冲动性和爆发性的表现。自杀事件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是鲁莽的表现。投毒事件是是对室友不满的爆发,室友之间的冲突不断同时又是冲动型的表现,虽然与初中高中时相比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提高了,但是情绪易被激发还是不成熟的表现。

(四)阶段性和层次性

大学阶段由于不同年级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不同,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有所区别,大 56

56摘自 崔景贵-《教育与职业》,2008,(35)摘自《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http://wenku.baidu.com/view/fb43f8fbc8d376eeaeaa3179.html 7 摘自《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02期 作者:郑丽岩,王冰洁 生的情绪特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大学新生所面临的是环境 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新的交往对象熟悉、了解以及新的目标确立等问题。新生自豪感和自卑感混杂,放松感和压力感并存,新鲜感和恋旧感交替,情绪波动大。二三年级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过程,能够融于校园生活中,情绪较为稳定。毕业班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择业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压力大情绪波动大,消极情绪多。另外,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要求、期望不同,能力、心理素质的差别,大学生也会体现着不同的情绪状态。

(五)外显性与内隐性

与成年人相比我们的情绪是外显的,与幼时的我们相比我们的情绪幼时内隐的。由于自制力的逐渐增强,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他们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有时会表现出内隐、含蓄的特点。比如说,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明明就很喜欢吃一道菜,可是为了表现自己绅士或者淑女一点,吃的就很收敛;再比如,有些男生在追女生时,会故意惹女生生气,其实是想引起女生的注意力。

如果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作为当代大学生,们应该怎么做呢?

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一般指大学生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来自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大学生正遭受理想与现实的冲击。有太多的事,于想象中的不同,从而引发的迷茫、不解对大学生的影响很严重。而这些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多的消极情绪,会使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办事效率降低,甚至会影响大学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时会使大学生作出失去理智的行为。

积极情绪在心理健康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占主导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健康的积极情绪更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不良情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及时地去清除和克服,努力减少不良情绪带来的伤害和影响。10

一、优化个性,完善自我。做到坚强而自信,宽容而豁达,与其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二、变不良认识偏差。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乐;

三、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善于在平凡中发现快乐,努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笑口常开多幽默。

四、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生活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做什么事,身体健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情绪。

五、谨慎行事,切忌盲目冲动。大学生的情绪还处于不稳定期,凡事应该要三思而后行,克服盲目行动,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六、要懂得适当的宣泄情绪。当自己有不良情绪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宣泄,不要太压抑自己,可以找朋友或亲人倾述,或听音乐,唱歌,运动等各种式发泄。

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情绪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不良情绪,是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这对大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也是大学生成材的必要因素之一。

898摘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82545429647d27284b7351db.html 摘自《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http://wenku.baidu.com/view/fb43f8fbc8d376eeaeaa3179.html

http:// 10摘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课程教案

2.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篇二

1 为什么要养育子女?——生养的决策

1.1 进化心理学:孩子是遗传媒介

从进化发展的视角看来, 深厚父母之爱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按照遗传进化的逻辑, 后代是父母的一种媒介。通过子女, 父母的基因得以成功繁衍;没有子女的传承, 个体的基因很快就会消亡。对个体而言, 繁殖是和生存同样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人类来说, 相较于其他生物, 人类的幼年期要漫长得多, 用以实现功能强大的大脑发展并学习各种复杂的社会生存技能, 但同时幼年期的延长也使人类孩子面临更多的风险, 他们更容易受到饥饿、疾病或人为侵害而夭折。因此, 成年照看者——父母的保护与抚养对于子女的存活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无论何时从本质上看人类的亲代抚育现象, 其繁殖收益都必然远远超过其代价, 从而自然选择成功设计了这种心理机制——强烈的父母抚育动机, 以确保宝贵基因载体的生存与成功繁殖, 从而保证人类个体的基因代代相传。

1.2 经济心理学:孩子是“耐用消费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斯坦利·贝克尔 (Gary S.Becker) 创造性地将经济分析引入社会生活诸领域, 特别是家庭生活中。他将家庭视作一个生产单位, 给家庭赋予投入产出的功能, 而孩子可以看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产品。他指出, 子女在一些重要方面类似于耐用消费品, 如汽车、洗衣机等, 因此, 对分析这些物品很有效的经济理论, 也同样可以用来分析子女的生产。首先毋庸置疑的是, 养育子女花费巨大, 但与此同时, 从收益角度分析, 子女至少能为父母带来三种形式不可替代的满足:第一, 父母疼爱子女, 子女热爱父母。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直接给父母带来满足。第二, 子女本身可以是家庭生产的资源。因此, 子女对家庭生产的贡献为父母带来间接满足。第三, 子女在父母年老时为其提供社会的、心理的和经济上的保障。由此, 子女同样可以为父母带来远期收益。所以, 一直以来, 尽管养育子女花费巨大, 尽管拥有越来越多选择生育的可能和便利 (有效便捷的避孕方法、流产手术广泛普及) , 人们仍愿意养育孩子。这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效用 (满足) , 以补偿所花费的成本。

2 养育多少子女——数量的决策

2.1 进化心理学:争取更多遗传几率, 追求数量但更要保证成活

现代进化心理学理论主要基于汉密尔顿 (W.D.Hamilton, 1964) 的内含性适应性 (inclusive fitness) 原则发展而来, 内含适应性不再仅仅强调个体所拥有后代的数量 (如达尔文的经典适应理论所定义的那样) , 更关注个体基因在未来世代可复制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 个体促进自己基因传承的方式除了生殖行为之外, 还包括抚养后代, 并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繁衍子孙的机会。因此尽管从传统进化论的观点看, 个体若要增加自己的遗传概率应该尽可能多的生产基因拷贝即子女。但事实上, 人们实际拥有的子女数量远低于可能拥有的数量。家庭中孩子的数量除了受到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生育特性和繁殖上限的限制, 更重要的约束条件来自父母资源的有限性。较集中的父母投资增加了他们那些依赖期长、发展程度低的子女的存活机会, 并赋予子女更强的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 使他们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进而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择偶繁殖机会。因此, 这时父母的繁衍策略应当符合这样的进化倾向, 即在社会压力巨大的时期, 通过向少数子女进行更多投资而非单纯追求繁殖数量, 可以更好的提高父母的遗传适应性。

2.2 经济心理学:取决于孩子“相对价格”和家庭收入

按照经济心理的原理分析, 人们生育多少孩子的决策受到这样一些因素影响, 主要是孩子的“相对价格”和家庭总收入。一般而言, 孩子“相对价格”的上升, 会减少对孩子数量的需求而增加对其它商品的需求 (假定实际收入不变) , 而孩子的相对价格受许多变量的影响, 主要包括:

2.2.1 孩子的“收入潜力”

如果孩子干家务、在家庭作坊或市场上劳动, 对家庭收入做出贡献, 那么, 孩子的净成本就会减少。因此, 孩子“收入潜力”的增加会扩大对孩子的需求。

2.2.2 对母亲的补贴——孩子的“负成本”

给孩子的母亲提供补贴降低了孩子的成本, 从而导致孩子数量的增加。随着孩子数量的增长, 补贴又会增多, 如产假和生育保险等。这些补贴计划还导致母亲的劳动参与率下降, 从而减少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机会成本, 进而增加了家庭中孩子的数量。

2.2.3 母亲的时间价值——孩子的“隐性成本”

母亲时间价值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相对成本, 因为母亲的时间成本是生儿育女总成本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者认为,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 发达国家妇女挣钱能力的提高是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即孩子数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说, 孩子的相对价格与其数量间的负相关表现的较为明确, 那么家庭总收入对孩子数量的影响则显得更为复杂, 它不仅影响孩子的数量更会影响孩子的质量, 即对单个孩子的投资量, 也就是说子女数量和质量间存在交互作用。一般而言, 家庭实际收入的增加会扩大对不同商品的需求, 包括孩子。但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某些时期内, 城市家庭生育率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会部分或全部地变成负相关。一般来说, 在低收入水平上, 收入和生育率负相关, 而在高收入水平上, 二者无关或正相关。贝克尔对20世纪内发达国家相当混杂的各种例证进行了重新评价, 认为家庭“收入的增加既会增加所希望的子女数量, 又会增加所希望的子女质量, 质量方面的增加较大而数量方面的增加较小”。 (贝克尔, 1993)

3 如何对子女投资——质量的决策

3.1 进化心理学:受子女遗传价值和基因相关性影响

从遗传适应性的角度考虑, 父母赋予每个孩子的价值并不相同。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具有更高的遗传价值, 将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父母的投资偏好。按照内含适应性原则, 父母对孩子的投资主要受到子女遗传价值和基因相关性的影响, 而影响父亲和母亲投资行为的主导因素又存在性别差异。

跨文化研究表明, 母亲总是子女最主要的投资人。由于母子间几乎拥有百分之百的亲代确定性 (母亲体内受孕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她可以完全肯定孩子是自己的骨肉) , 这较好的解释了在普遍的文化中, 母亲对子女的投资总是比父亲多得多的原因。母亲的投资主要受到孩子遗传价值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健康水平, 这是一个孩子繁殖能力最明显的指标。一位母亲更愿意投资给一个健康的能成功存活到生育年龄的孩子, 而不是一个病弱的可能在童年期就夭折的孩子。即使面临道德压力, 母亲们仍然不可避免的表现出这种适应性偏好。

母亲自身的一些特征也将影响投资决定。年轻的母亲比年老的母亲拥有更长的生育期, 从而有更多的机会生育健康的有繁殖机会的孩子。对她们而言, 暂时拒绝对一个婴儿投资从内含适应性的角度来说并不会冒太大的风险;而年长的女性由于其繁殖前景的制约, 更可能投资给任何她们可能拥有的孩子。

另一方面, 父亲的投资则更多受到亲代确定性影响, 因为从生理角度而言, 他们永远无法像母亲那样百分百确定自己的父亲身份, 所以, 父亲的投资与亲子关系确定性密切相关。根据跨文化研究发现, 男性可能会对象征父子关系的线索表现出特殊的敏感, 尤其是对于子女生理特征的相似性。他们更愿意投资给那些他们认为与自己有遗传关系的子女, 而不是那些被怀疑其父另有其人的孩子。当父子关系显得不那么明显时, 女性可能会使用一些社会线索尽力说服男性确认父子关系, 比如暗示子女更像父亲而不是更像母亲。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父亲的投资与其子女的福利密切相关:如果父亲缺失, 则他们的孩子将面临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社会地位。父亲的高水平支持与高度卷入与其子女的学业成就、情绪调节和社会交往能力显著正相关 (Geary, 2005) 。他们的子女拥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进而能获得更多的择偶和繁殖机会。这与父亲提高自身内含适应性的进化需求相一致, 从而促使父亲们形成更强烈的向子女投资的倾向, 而放弃寻求更多择偶机会的努力。

3.2 经济心理学:由父母收入水平和投资收益率决定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 可以发现不论在何种社会, 富裕家庭的孩子总能得到父母相对更多的投资, 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 接受更好的教育, 具有更多成功的途径等。从长期看, 父母收入的增加总是带来对孩子投资量的增长。如前所述, 家庭收入的增加对子女质量的增加效应比对数量的影响更明显, 而子女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又存在交互作用, 对质量需求的扩大会增加数量的成本, 从而进一步提升数量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的上涨, 导致了孩子数量即家庭生育率的明显下降, 也将带来孩子质量诸如受教育程度等的大幅度提升。例如, 当台湾的生育率下降51%的时候, 25—34岁年龄组中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数上升了100%。而当美国的出生率下降33%时, 25—34岁年龄组中从中学毕业的人数上升了33% (贝克尔, 1998) 。

同时, 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受到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实际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有效预测对子女投资量的增加, 以下相关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美国社会学家施梅尔茨与布伦纳的研究表明, 上世纪后期的几十年间, 犹太人的收入较高, 而其家庭规模相较于平均水平要小, 但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更高, 这正与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健康以及其它人力资本上投资的高边际收益率相对应;而美国黑人在子女培训上的投资较少, 因为他们在教育、健康和其它培训方面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白人。近年来, 黑人的各种社会机会有所增加, 他们在子女培训上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多 (弗雷曼, 1981) ;在传统农业社会, 由于农村孩子相对“便宜”, 所以传统农民对孩子的投资较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日益机械化和复杂化, 农业方面人力资本的收益率也提高了, 随之, 农民家庭对子女的投资日益增多, 对子女的要求从追求多数量转向注重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也影响着父母对子女的投资量, 整体收入水平的上升加之教育和其它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提高, 将导致孩子数量即生育率的下降, 同时, 增加对孩子投资即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把发达国家收益率的系统差异和不同家庭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类似分析表明, 和贫穷之家相比, 富裕之家的孩子较少, 只有在欠发达国家里, 较富裕之家的孩子才多于贫穷之家的孩子。 (贝克尔, 1998)

参考文献

[1]D·M·巴斯.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M].熊哲宏、张勇、晏倩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3-242.

[2]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M].王献生、王宇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1-184.

[3]加里·斯坦利·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9-242.

[4]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12-149.

3.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篇三

《教师实用心理学》由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白桂香主编。该书是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书中重点阐述了与中小学教育和教学有关的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问题,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对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有影响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全书共12章,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共包含7章内容,属于学习心理学,包括学习与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策略、学习迁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该书在阐述学习理论时,与传统学习心理学有所不同,它把重点放在分析这些理论的研究思路、考察问题的视角以及可借鉴的实验方法和成果上,这样就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章重点介绍了布鲁纳“假设考验说”和奥斯伯尔的“认知同化论”,阐述了概念、规则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和规律,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供原则和方法。学习策略一章是以“教会学生学习”和“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阐述认知过程的学习策略、对认知过程监控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和开发学生智力,用两章篇幅阐述了学习迁移和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品德的形成和非智力因素优化两章是从素质教育需要出发编写的。这些非智力因素与传统的智力因素相区别还是有意义的,并且这些因素也确实是需要优化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第二部分包括三章(8、9、10),属于教师心理学问题,重点阐释了教师的角色和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师生关系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三部分包括11、12两章,讲述了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和方法。

该书理论阐述精辟,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紧密,材料丰富、生动、具体,实用性很强,有助于开拓中小学教师的思路和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心理素质。因此该书是中小学教师、干部继续教育应首选的教材。

《心理学原理》由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卢强主编。该书是依据2000年最新修订的成人高等院校专升本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它可以用作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进修教材和心理学专业专升本辅导参考用书。该书与北京市非师范毕业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心理学考试大纲要求相兼容,因此可以用作北京市非师范毕业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心理学参考教材。

该书共12章,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展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此书还介绍了与心理现象研究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适应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国内中小学继续教育的需要,该书将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例如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学原理》之中,使该书的体系更加合理。

4.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篇四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一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二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三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四

在学期初,我抱着求知的心态选修《心理学》,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有选择的阅读相关书目,在学期末,我获得了一个对心理学比较笼统、综合的认识。

在写作前,我尝试构思了多种不同行文方式,最后,我选择了这种“剃刀式”的结构,即第一部分概括老师课堂讲授的精神,第二部分展开讲述我受到老师启发后的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总体上,老师的授课思路就是在普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联系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联系亲身经历或者接触的例子,并且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我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思考、成长,走向一段美丽的大学生之路。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表现出力求全面的趋向。从心理学归属于哲学的思考点出发,讨论“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接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建议我们涉猎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再到具体围绕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黄金塑造时期而有选择的讲授心理学知识,不断强调生命的美好,关爱父母,以及各种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等等。这种授课方式,与其说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输或者双方面的知识的交流,我则更偏向于那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此时,课堂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无论如何,这都全面地体现了老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关心,同时,又试图努力“兼营”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的传授,这无疑让我们更接近“面对—反思—调控”的处理问题的积极的方式。

我逃过课,但是只要我坐在教室里,我必然专心听讲,尝试理解老师的讲义。临近期末,回想学习的历程,我对这门课程下这样的总结。

老师是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授课主线,间以穿插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例如,心理预警——珍爱生命、大学生生活六大原则、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等等,诸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老师是以育人为先为讲授的理念的。但是,让我真正感动或者敬服的不仅是这样的理念,而是他那种授课方式。我观察发现,他努力追求的仿佛是引导大学生在他的课堂听讲中找到突破正摆在人生面前的困惑,如恋爱问题,于是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可行的方法,如来回地穿梭于讲台和课室后排,找到一个学生与老师在某方面上的平衡点,我相信,也许他实质上是明白的,这个平衡点可能不是制高点,但或许是一个最优解——一个让师生都满意的状态。老实说,我丝毫不曾怀疑老师的授课目标,但是,有那么一个片刻,我确实怀疑过老师的知识水平,后来,我才发现他知识面广,联想力丰富,准备充分,于是,我的目光又开始注视讲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是追求一种批判式思维,请老师您见谅。

在课堂上听讲,受到老师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课外阅读,我改变了对心理学一些不同主张的认识,尤其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涉及非常多学科,传统上,心理学被分为五个子领域: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因为主要领域要与相关领域相结合学习,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所以,谈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脱离心理学的轨道,只是与其它主张形成强烈的反差,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

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介绍,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复制过来,大可以参考百度的百科名片。在这里,我想尝试谈的是我自己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这个理论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联想理解。道德在我们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如果道德也是一个以供需平衡的市场的话,那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试问有多少个经济人的多少个需求得到了预期的供应?也就是说,从全球上来考虑,单是所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还是得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供给。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短缺的水资源,让人担心的食物,被破坏的自然坏境,越来越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难道这些都不足以充分证明我们人类的道德正在面临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共同规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运用这条规律去改造我们的世界。电影《2012》、G20峰会讨论、稀土“战争”与中国环境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印度安得拉邦的危机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开始重新考虑“道德”,赋予“道德”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例如,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生产主义,我们关心的是,可否偶尔停下来小憩,回想一下历程,问一问自己的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在马不停蹄的进程中得到满足了吗?例如,现在非常倡导的LOW—CARBON生活,在生理上,减少了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也是减少了对自己的生命的威胁吗?这难道不是“道德”的适应时代变化的体现吗?简而言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相对科学的思考自身发展的线索,让我们意识到那还没被意识到的潜意识。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五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们掀起了一股新的学习浪潮,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这是中国政府重视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福音。

听了由省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习压力太大,这也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那成才的通道就是考所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工作,于是父母便不惜一切代价地培养孩子。在学校学习,在课外补习,在特长班学音体美,在外语班学韩日俄。学生为了能顺利地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只能被迫接受这一切安排,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由于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心理障碍,长时间的压抑,他们用行动发泄,甚至报复社会。有的学生毕业后狠狠地把课本撕掉。有的学生可能恐惧、不信任自己,成绩不好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绝望和无意义感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教给学生知识还不够,我们还应做好学生心理的洞察倡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排解学生的压力太大问题;他们这样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吗?怎样学以致用;怎样才能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而且对学校的学习生活留有美好的回忆......在学校里,有一些孩子厌学或具有学校恐怖症。其实,这些孩子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如懦弱、内向、不擅于交际等等。这些孩子在学校一旦受到伤害,在学习上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会自我调适,从而对学校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就发展成为学校恐惧症。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对这些学生,在方式方法上都会进行有效的探索。认真研究孩子的病因。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5.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篇五

心理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休戚相关,近现代心理学的每一次变革都与哲学的变革紧密相关着。“独白”是一种旁若无人的自言自语,“对话”则是谈话双方的互动式交流。西方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对话”―“独白”―“对话”(柏拉图、黑格尔、伽达默尔),柏拉图秉承了苏格拉底的对话传统,黑格尔将理性的地位规定得至高无上,用科学理性的法则为自然立法,伽达默尔则将主客体统一起来,消除了二分法的模式,使主客体的关系从两极走向中介。伽达默尔将人类的思想逻辑划分为三种,即科学的“独白式”逻辑,黑格尔绝对唯心论的“辩证式”逻辑以及哲学解释学的“对话式”逻辑。伽达默尔之所以认为科学的思想逻辑是“独白的”,是因为他认识到,科学家面对的是他试图控制的客观世界,而不是他需要与之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的另一个主体世界。科学是独白的,它追求的是内在的逻辑与程序,与对象的关系是主客体二分法的关系。“对话”的思想逻辑打破了主客体的二分法,将主客体融为一体。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客体都是人,因此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我―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这种“我―你”关系划分为三种[1],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不同的态度。(1)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被试)当成物,当成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把握,从同类的行为中概括出典型的规律性认识或类型化的认识,以便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预见和一般的把握。人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人变成了一种研究手段,在这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2)第二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当作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反思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要求理解者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与偏见,进入到被理解对象的历史中,设身处地的把握与理解对象。这种关系过分强调了被理解者的历史性,但忽视了理解者自身同样具有历史性。(3)第三种类型的关系是不仅把人当作人,而且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彼此是开放的,伽达默尔称这种关系是“效果历史性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区分为“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一、“独白”的.心理学

主客体的关系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古希腊时期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是代表。从近代的笛卡尔开始,树立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哲学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在独白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首先表现为“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理性的独白,追求绝对的理性,将世界看作是主体理性的附属。主体是绝对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客体是受支配和被控制的,因此,理性的独白也可以称为主体的独白。受19世纪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从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就致力于模仿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主体设立起来的知识框架,目的是用理性控制与支配自然。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对象,即客体,科学的目的在于使自然以主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就成了理性的独白。此时,科学家面对的是物,是客观对象,由于客观存在没有主体性,是完完全全的客体,因此,在针对自然客观存在的时候,这种“独白”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自然科学的理性独白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是灵魂,从词源上来理解,“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的意思是指“Psyche―logos”(心理的理念或学问),也就是关于灵魂的研究。心理学首先面对的是人自身的心灵问题,在心理学的早期萌芽时期,心灵问题基本上包含在哲学研究之中,人们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灵,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将这种方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种思想方法被称为“精神催产术”,真理就在平等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不具有真理性。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得到了改观,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前心理学中“人―人”的关系蜕变成了“人―物”的关系,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用来了解人性的工具,成了物,成了对象。在这种“人―物”关系中,理解一个人和理解一个典型事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通过对同类的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在这个时候,同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完全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在康德看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研究应当具有伦理性。伽达默尔也批评了这种把人对象化的做法,

6.优化心理学教育的教学策略 篇六

一、提升教师队伍的自身综合素质, 并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 老师与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 缺一不可, “教”与“受”的关系密不可分。笔者认为老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好坏与成败的前提条件, 古人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看视简单的一句话, 要很好的做到实属不易。首先, 它要求教育者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其中包括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只有在这些方面首先做到位, 才能称其为合格的教育者, 才有资格从事教育工作, 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 否则讲教学方法、策略都是空话, 一切都是枉然。做到这些梁则正, 当然仅仅具备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还要按照自己所拥有的知识, 有风格的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同时尽可能的更随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步伐和潮流, 及时地把心理学新发现, 新事物引入到教学中来, 做到把握时代脉搏, 永不落伍。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眼界, 使学生时刻能接触心理学的时代发展前沿, 体会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多管齐下, 是教学策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中培育合格的心理学教育者, 为心理学行业教学发展储备人才。

二、以理论为指导, 结合实际情况, 强化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特点, 从心理学理论出发, 联系中职院校的实际教育情况, 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中职心理学教育实施中, 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 加强在各方面的考察调研, 了解调查清楚中职院校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总结出规律, 以此为依据, “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制定心理学教学计划。诸如要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对这个群体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 评估与预测教学方案的实施效应, 总结并提出各项明确的建议与措施, 防止一些不良社会污染源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污染, 确保心理学“受体”“清洁”, 便于心理学教育策略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三、采用创新式的间接发散思维, 优化学生的认知渠道和过程

我们学习一种知识, 学习效果的好坏, 理解是否透彻我相信与我们学习时的情境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真实、形象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使学生充分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 用创造性的发散思维, 合理想象与模拟具体的情境, 通过一些间接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是学习者在差异换的环境中去认知和总结心理学真谛。

1、以平常社会中的心理现象和表现进行分析, 巩固学生认知度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都有一个通常的定理, 他们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进步的源泉都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现象。通过对个体现象的分析与总结, 发散到群体, 逐渐归纳出适用于整体的规律, 再演变成不变的真理, 由此产生新的学科。因此, 我们要重视现实生活中所猎取到的, 虽然开始看是一个个例, 无规律性可言, 但我们要善于归纳总结, 要明白万物都有其产生、演变的规律, 心理学现象也不例外, 许多心理学现象是带有共同性和普遍规律性的, 它总是会通过某些形式表现出来。

2、采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分析

在开展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现实生活中一些鲜活的例子, 比如发生在自己身上, 或是同事曾遇到过的心理困惑作为教学材料, 以自身的认知经验, 运用心理学知识给学生进行现场剖析。学生往往对这种现实中的话题很感兴趣, 诸如一些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甚至一些很八卦的问题, 为此他们会集中注意力, 运用自己的大脑展开合理想象, 这就为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埋下了伏笔。同时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给学生们讲解了现实生活例子, 对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很有益的经验, 这应当成为心理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在现代教育条件下, 要注重先进的教学传媒在心理学教育中的应用,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时代, 充分运用新的教学设备来革新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这类设备往往非常直观, 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节约人力, 呈现出某些人力所不能表现出的教学效果, 这样就不断提高和巩固了心理学教育的成效, 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

参考文献

[1]苏莉莉:《多媒体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 (01) 。

7.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篇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校心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Q5-5843(2009)03-0067-03

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m。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研究致力于发现个体、团体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促进所有人的幸福健康,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人的一生中20%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的心理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学校心理教育基本都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上。正如皮特曼(Pittmnan,2000)所说“问题是自由的,不可能做好充分准备(problem free is not fuuy prepared)”。单纯的预防和矫正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传统的学校心理教育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促进学生真正的成人成才。克服消极状态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一种积极状态,那就是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念引入学校心理教育中。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由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seligman)创立。赛里格曼认为二战之前心理学有三个任务:(1)治愈心理疾病;(2)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加充裕;(3)加强和区分人类的优良品性。然而。二战后心理学过分强调治愈心理疾病。从而使所有人生活的更美好、更具有竞争性的目的被忽略了。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人性层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如勇气、乐观、爱、人际技能、职业道德、信仰、希望、忠诚、坚忍等对于心理疾患起着不容忽视的调节、缓冲作用。当代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且更应该研究如何发掘、培养、发挥积极的心理品质,研究人的优点比仅仅修复疾病更有价值,因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正如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认为积极的个体应该实现三个层次上的成功。即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三个研究领域: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基本点正不断渗入到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二、传统学校心理教育的不足

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標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然而,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开设健康课、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和诊断以及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注意到问题方面。学校心理教育也主要是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因而学校心理教育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

(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移

通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级目标,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偏向了问题取向。一级目标的教育模式定位在心理问题的预防上,偏离了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日标。容易使人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看作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看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二级目标心理辅导和咨询注重问题的解决。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本源是如何测量人的个性差异,更有效地进行差异教学。发挥人的长处,使人与职业更好地匹配,辅助人的生涯规划,让人更完美地生活。目前学校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已偏离了本源目标,成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三级目标心理诊断和治疗中偏重病态的诊断和症状的消除。三级目标诊断和治疗的这种医学模式以疾病和非疾病的标准划分心理健康与否,忽视了患者自身的积极潜能,自己治愈疾病的能力和构建良好心理状态的功能。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偏向

传统心理教育过分强调问题矫正,往往从学生的问题着手。在教育者的眼中只看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因而工作重心只在少部分问题学生身上,而把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个总体目标放在了一边。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成长的需要,都有为自己做出合适选择的愿望和能力。学校心理教育应致力于改善所有的学生,而不是针对少数几个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正常健康的学生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不足

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具体操作实施中存在主客体对立、忽视影响个体的

环境及治疗目标的浅层次等问题。

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强调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认为建立良好的咨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教育者总是存在来访者即问题学生的观念。这样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往往以教育者自居,学生也认为自己存在问题,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在心理上产生抵触和自我防御。从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传统的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忽视了影响问题个体的周围环境。传统学校心理教育,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仅仅从学生自身寻求原因,忽视了其他外在的原因。为什么在学校的这么多学生中,偏偏这几个出现问题了呢?学生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而存在的,问题出现后。我们要从直接的背景诸如学校和家庭(中间系统)、外在的关系诸如朋友和家庭(外在系统)、文化和法律传统(客观系统)等多个方面寻求问题根源。在传统主流的心理学背景下。认为把人的心理問题与心理疾病祛除了就回到了心理健康水平,但这种变化还停留在潜层次。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1)加强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想教育;(2)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培养学生自我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三、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整合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在《真正的幸福》一书中,赛里格曼指出消极情感防碍健康成长,而积极情感导向开拓进取,开拓进取又导向掌控精通的优越,而掌控精通的优越又导致更强烈的积极情感,如此反复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对学校心理教育意义重大。掌控精通的优越不论其内容是学术的、社会的亦或行为技能的,它必定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如果积极情感是获得这种优越的一个核心因素,那么以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个人特质、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柱的积极心理学整合于学校心理教育就十分必要。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使所有人快乐健康成长,生活幸福,赛里格曼概述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力量:(1)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热爱学习,正确观察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大局观);(2)勇气:英勇,勇敢,坚持性,风趣,热情;(3)博爱和仁慈:和气,热爱。社会智力;(4)正义:公平,谦逊,忠诚,平等;(5)节制:自我调节,谨慎,考虑周到;(6)卓越:对优秀和美丽的欣赏,希望,感激,幽默,信仰。积极心理学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的品质,帮助青少年发展各种社会技能,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关注天赋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目标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关注天才儿童的培养,赛里格曼曾对培育儿童积极情感提出两点建议:(1)当儿童表现出天赋和才能时要给予及时的奖励;(2)允许积极力量的表现贯穿到底。这对我们传统的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教育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天才儿童的培养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否则将会扼杀儿童的天赋。

(二)学校心理教育应从正面着手

积极心理学家迪纳(Diener)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方面。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有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正面情绪、情感的增多。幸福感、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就有一条是“具有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矫正。

(三)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学校心理教育必由之路

加强学生的积极力量和美德能够实现有效的预防。学生积极力量的加强,增加其克服面临的困难的机会,使其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应对心理疾病的缓冲剂如勇气、开放思维、乐观、社会技能、信念、工作准则、希望、诚实、坚忍、福乐和洞察事物的能力。积极预防寻求如何使青少年理解和学习发展和加强这些积极美德。积极预防能够有效地改进心理教育模式,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防范未然,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问题出现,然后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四)教育工作者也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问题学生对于变化持不同的态度。Prochaska和diclemente认为人们对待变化经历四个阶段。(1)沉思前阶段。表现为人们不想去改变。许多学生以其他人为参照,他们趋于变化的动机较小。随着许多学生试图独立,别人的教唆将使其抵抗更加顽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最好考虑学生变化的阶段。在学生并未理解积极心理教育的核心时,实施干预只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2)沉思阶段。人们想去探索变化是否如自己盼望的一样。低年级学生自我评价还不成熟,随年龄增大,自我评价才逐渐成熟。这时运用希望、乐观的信念获得变化起关键作用。(3)采取行动阶段。个体逐渐朝向变化,但是并非所有的行动都会取得成功。(4)维持阶段。学生试图巩固他们已经获得的变化。这个阶段可以进一步评价未来的目标。

上一篇:我的新朋友小学生作文下一篇:财务部会议记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