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论文1

2024-08-03

电力系统论文1(共8篇)

1.电力系统论文1 篇一

电力系统认识实习总结

课程编号:k0610363—1 班级:会计10k1 姓名:郭丽春

学号:101906060106 成绩:

一.实习内容

参观大唐保定热电厂

我们在这学期期末进行了电力系统认识实习,参观保定热电厂。大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心里忍不住的兴奋,终于要见到真正的电厂。到达目的地时,大唐保定热电厂的字样便映入眼帘。下面由我来介绍大唐保定热电厂,它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郊,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国家确定兴建的华北地区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联产厂。

参观电厂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放安全头盔与实习人员的临时证件,包括之前的模型认知及进电厂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戴上安全帽,仔细聆听老师叮嘱,我们便开始为时一个下午的参观旅程。带领我们这组的师傅不仅拥有丰富的设备运行管理经验,而且对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了如指掌,不得不令我们钦佩。他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已退役的车间,包括碎煤机、锅炉、汽轮机、励磁机、三相电流电缆、变电站等。然后穿过一排低矮破旧的有很多年头的砖房之后,打开了一扇不起眼的小铁门,里面是两排错综复杂、高低粗细各不相同的管道。而通过师傅的认真讲解,我才终于知道这里就是水处理车间,就如视频上所讲相同,水处理车间最主要的两个处理区域是阴床和阳床,阴床与阳床的圆柱形管道相对而立,分别清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再经过严格复杂的处理后的纯净水便可以进入锅炉。关于锅炉中使用的水极为纯净。如果不加净化,水垢就会积存,从而影响锅炉和汽轮机的正常运行。通过了解这漫长曲折缺丝毫马虎不得的电力生产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开关、招手即来挥之即去的电能的产生竟是如此的复杂,“节约用电”这句普通而又的平淡的标语竟蕴含着如此沉重的深意,我由衷的呼吁“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参观过水处理车间后,我们便随着师傅的指引来到储煤场。众所周知,水和煤是发电厂的最主要原材料。我们望着远处的煤,简直堆成了连绵不断的小山,视野之内尽是黒黝一片,而紧挨着煤堆的输送带,就像一条笔直的铁轨。师傅说,电厂对煤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因为煤成本占火力发电成本的 60%以上,煤的消耗量更是惊人的庞大。电力耗煤,因此电实在是来之不易,我认为,珍惜电能就是在珍惜不可再生的水资源和煤资源。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锅炉和发电机组等设备。和看到视频上的介绍的感受不同,真正见到电厂的锅炉时,我不禁感慨它的规模。电厂的锅炉在我看来,外形就像一座雄伟的高楼,但其内部构造的复杂度又超过了普通的建筑物。我们首先爬过一条狭窄陡的楼梯,一个锅炉变映入眼帘,各种管道蜿蜒穿行,勾勒出繁密的如同线路图般繁琐的结构,我顿时觉得自己对这样复杂的工程知之甚少。通过师傅的讲解,我才大致了解工程师如何运行、装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而建造一个电厂所需的精深的专业知识真是丰富,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敷衍了事或想滥竽充数绝对是对自己以及电力事业的不负责任。通过师傅的讲解,我学会了根据颜色识别不同的管道,管道外表涂成黄色的表明内部输送的是油,红色管道或管道外包白铁皮画红圈的是输送蒸汽的管道,绿色的管道表示输送饱和水。美美见到精益求精的电厂运营被,我总是不禁感慨电力的发展不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短短一个下午的学习,当进入运行的车间之后,第一感觉就一个字“热”。我们早已汗流浃背我们就像走在大蒸笼里,耳朵里灌满机器的轰鸣声,而由此可以想象,工人们都按规定穿着长衣长裤的工作服,势必更加闷热。想到如此酷暑,操作或检修人员都坚持工作,心里不由的肃然起敬。老师傅意味深长的告

诉我们,进入电厂的门槛就必须忘掉家庭、朋友等,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所以作为电力事业的接班人,我一定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事时就踏踏实实的,不要再三心二意。

电厂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危险性较高,但是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发电量是衡量一个公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甚至在当前,电力的消耗量已成为金融危机中经济复苏的判断依据。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人员也许正是背负了这种使命,忘我精神尤为突出,值得我们钦佩,也更加激励我们以后要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带队的师傅说他已经在这里工作几十年了,我们听后不禁肃然起敬,为他热烈的鼓掌。

二、实习收获与体会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实际上,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煤)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汽机的燃烧室内完成;再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这个过程在蒸汽机或燃汽轮机完成;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火力发电厂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一般用火车运送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或筒仓。原煤从煤斗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输粉管,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烟囱排入大气。如电厂燃用高硫煤,则烟气经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

锅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经过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软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偶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吸收乏气热量后返回江河,这就形成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缺水的地区或离河道较远的电厂。则需要高性能冷却水塔或喷水池等循环水冷设备,从而实现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火电厂的主要设备

火电厂主要由三大设备组成:锅炉,汽轮机和电机。这次的认识实习主要认识的是锅炉与汽轮机。

(1)锅炉

在大唐电厂实习中,我们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流化床锅炉,火电厂中锅炉完成就是通过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锅炉机组的产品就是高温高压的蒸汽。在锅炉机组中的能量转换包括三个过程:燃料的燃烧过程、传热过程和水的汽化过程。燃料和空气中的氧,在锅炉燃烧室中混合,氧化燃烧,生成高温烟气,这个过程就燃烧过程。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各个受热面传热,将热能传给锅炉的工质——水。水吸热后汽化变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进一步吸热变成高温的过热蒸汽,这就是传热与水的汽化过程。

关于锅炉中使用的水,据老师介绍,电厂中使用的一般是除盐水,实习中认识到,锅炉的给水先进入后自下而上流动,经加热后进入汽包然后就降到水冷壁的下联箱,在进入水冷壁。在水冷壁中部分水变成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内分离,其中水继续留在汽包内进行下一轮循环。

锅炉使用的均为煤。是热电厂的原料。在大唐电厂,工人师傅带我们参观了煤沟,我没法形容,远远看过去,根本不能猜出来那就是煤,因为看起来它就是一座墨色的山。电厂对煤也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电厂一般采用的是煤粉炉,其原因是煤粉流动性好,可充分燃烧,使用之前,利用热空气喷入炉膛与空气充分混合,在炉内作悬浮燃烧。高新电厂的师兄介绍说煤粉的细度不到头发丝大,主要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如今的环境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所以在热电厂中,废气物都要经历严格的脱硫后才能排放。

实习期间在电厂中听到最多的关于锅炉方面的当属汽包。几经询问和看教科书,才明白汽包的大致情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其中的汽水混合物分离,蒸汽从汽包顶部引出,经加热到额定温度后送到汽轮机中做功,而水则继续留在里面进行下一次循环。这就是自然循环锅炉。

在参观电厂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认识到什么是锅炉,在大唐电厂,只见过待装5号锅炉的水冷壁,简单的说,就是一根根的空心管子吧,又没有成品(都是锅炉的各个部分,没有组合),所以还是没有弄清楚,直到在华电的实验室里,在老师的解说下才明白那方形的就是,据说有六十多米高,周围有许多水管,也就是水冷壁。锅炉一般是吊着的,这点很多人不明白,如此巨大的东西为何要吊着?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应付锅炉的热胀冷缩。

(2)汽轮机

实习中在电厂看到汽轮机,就是个庞然大物,在那卧着,里面是什么样子也没看过。只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过。首先老师讲到的是叶片,只有三十厘米左右长,宽度也只有十多厘米,当时感觉很小,很不可思议,这么大的电厂怎么会是如此小的叶片,与我想象中的比起来小得多(我想象中的至少有一米多长),中间缠着钢铁的东西,中间的钢铁还有六个对称的槽,很自然,这就是转子了,听另外一个解释,六个槽就是为了绕线圈用的,共三组,在定子中间飞速旋转,作为导线切割磁感线而发电,这个原理很简单,从初中学到高中再学到了大学,现在总算学到了实际。下一个就是定子了,定子很大,直径差不多三米,外面很光滑,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小的片状东西,听说就是磁铁,外面还有些玻璃窗,就是供观察或维修的吧。

总 结

这次实习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实践知识,第一次直接面对电厂极其相关行业的制造厂,了解了火电厂的大致情况。在当今的这个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电力有着起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当然也包括热力发电厂。仅就同煤大唐电厂与大同二电厂及正在建设的同煤塔山电厂的装机容量相比而言,相差巨大,发展大容量的机组正成为一种趋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并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2.电力系统论文1 篇二

互联网是作为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 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它深刻的影响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 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它已经成为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 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科学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网民规模和结构特征、上网条件、互联网基础资源以及网络应用等方面的信息的掌握, 对国家和企业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互联网络不仅包含着高速下载电影及音乐, 同时因为它可以提高产品及服务的效率, 并有助于开拓新兴市场, 所以它也是推动一个国家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把互联网的发展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 互联网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 产业边界日益交融, 新型商务模式和服务经济加速兴起, 衍生了新的业态。同时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 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影响。

据抽样调查统计, 2009年, 中国约有2.3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 约2.4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交流, 约4, 600万人利用互联网学习和接受教育, 约3, 500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 约1, 500万人通过互联网求职, 约1, 400万人通过互联网安排旅行。在中国,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创业, 实现自己的理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 密切相互间的关系。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1年1月19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大关, 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 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对互联网用户的数量的预测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 GM (1, 1) 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它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灰色动态模型。灰色系统建模的思想是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动态方程。本文基于灰色理论GM (1, 1) 模型, 以河北省2003~2010年河北省网民规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对未来几年河北省的网民规模进行预测, 从而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由于网民规模为非负数列, 所以它是一个灰色系统, 建立GM (1, 1) 预测模型。

2.1 GM (1, 1) 预测模型的建立

GM (1, 1) 模型是基于灰色系统的理论, 为了便于对变化过程作长时间描述, 通过将离散变量连续化, 用微分方程代替差分方程, 用生成数序列代替原始时间序列, 弱化原始时间序列的随机性, 进而建立微分方程形式的模型。其建模的实质是建立微分方程的系数。灰色模型预测建模和求解过程如下。

设时间序列X0有n个观察值, X0= (X0 (1) , X0 (2) , …, X0 (n) , X0 (t) ) 为累加生成序列, 即:

undefined

GM (1, 1) 模型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undefined

其中, α为待辨识参数, 也称为发展系数;μ为待辨识内生变量。也称灰作用量。设待辨识向量

undefined

, 按最小二乘法求的undefined式中

undefined

;

undefined

可得到灰色预测的离散时间相应函数为:

undefined

为所得的累加的预测值, 将预测值还原即为:

undefined

2.2 模型检验

灰色预测检验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事前检验、事中检验和事后检验。事前检验是对原始数据X (0) 作GM (1, 1) 建模可行性检验, 若级比undefined, 则认为x (0) 是可作GM (1, 1) 建模的。事后检验是预测可信度检验, 其中一种方法是将实际发生的数据与预测数据对比, 以了解预测精度。事中检验即模型检验, 常用的方法有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级比偏差 (指数率差异) 值检验和关联度检验等。

(1) 残差检验。

残差检验就是计算相对误差, 以残差的大小来判断模型的好坏。残差为:undefined, 其中x (0) 为原始数列, undefined (0) 预测数据列。则GM (1, 1) 的残差相对值:undefined;其平均残差为:ε (aundefinedundefined则GM (1, 1) 的建模精度:p=[1-ε (avg) ]×100%, ε (k) 越小越好, p越大模型越好。

(2) 后验差检验。

后验差检验有两个指标:即后验差比C 和小误差概率P。设S1为原始数列x (0) 的均方差;设S2为残差序列{Δ (k) }的均方差;则后验差比 (均方差比) undefined越小, 模型越好。而小误差概率undefined越大越好。一般模型精度分为4个等级:当P≤0.70, C≥0.65时, 等级为不及格;当P >0.70, C <0.65时, 等级为勉强及格;当P >0.85, C <0.50时, 等级为合格;当P>0.95, C <0.35时, 等级为好。

(3) 级比偏差值检验。

与原始数列级比:undefined;模型级比:undefined;定义级比偏差:undefined (其中a为发展系数) 。一般要求|l (k) <20%|最好|l (k) <10%|。

3 网民规模的灰色预测

基于以上理论, 本文取河北省2003年到2010年8年间网民规模的统计数据作为依据来对未来几年河北省的网民规模进行预测。

数据来源自《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2003年~2010年, 河北省网民规模呈上升的趋势, 可以进行预测。

(1) 建立2006年~2003年河北省网民规模序列值为原始序列:

X (0) = (2.891, 3.87, 4.86, 6.31, 7.6213.37, 18.92, 21.97) ;

(2) 对原始序列进行累加生成undefined:

X (1) (t) = (2.891, 6.761, 11.621, 17.931, 25.551, 38.921, 57.841, 79.811)

(2) 确定系数矩阵B和数据向量y。

undefined

(3) 把α和μ代入 (3) 式中得到河北省网民规模的预测模型为:

x (1) (t+1) =10.115149·l0.307009499t-7.22141931 t=1, 2, 3, …

(4) 模型检验。

从表2中可观察到预测值和实际数据, 预测值基本上和实际数据相吻合, 从而证实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①残差检验:其残差平均值ε (avg) =3.987%<10%, 平均精度p=91.943%, 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

②后验差检验:经计算后验差比值undefined, 模型为合格。并计算得undefined, 小误差概率undefined, 模型级别为好。

③级比偏差检验:l (avg) =11.837%<20%, 判别模型精度符合一般要求。通过以上检验, 表明模型精度符合预测要求, 可以用其进行预测。

④根据前面所建立的GM (1, 1) 预测模型可以得到2011年河北省网民数量的预测值, 即31.176 (百万) 。灰色系统理论模型主要是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控制, 所以它只能实现短期内的预测。另外, 在模型的建立和预测过程中。假设近几年内不会出现巨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战争。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统计数据与实际就业人数有一定的偏差.但是网民规模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是符合实际、合乎规律的。

4 结语

从预测结果来看, 河北省的网民人数还是在不断上升。网民数量的不断上升意味着互联网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互联网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时网民人数的不断上升也要求我国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维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 以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控制系统[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3.电力系统论文1 篇三

关键词:电力需求量;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58-02

0 前言

电力需求预测是指在充分考虑一些重要因素(如系统运行特性、增容决策、自然条件与社会影响)的条件下,研究或利用一套能系统地处理过去与未来负荷的数学方法,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条件下,确定未来某特定时刻的负荷数值。电力需求受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气候、地理环境、国家政策(如电价)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些是明确的,而有些则是不明确的,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预测。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创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需求预测。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预测技术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预测方法从经典的单耗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发展到了目前的专家系统法、模糊数学法、灰色预测法以及神经网络预测法。但是,在精度满足的条件下,灰色预测法因为其计算简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选取陕西省1997~2006年10年的电力需求数据,应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7~2010年的电力需求量进行动态预测,为陕西省的电力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 陕西省的电力需求状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陕西省的电力需求也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陕西省1997~2006年10年来的电力需求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10年来,陕西省电力需求从1997年261.2亿KWH增长到2006年515.1亿KWH,几乎增长了一倍,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

2 陕西省的电力需求建模及预测

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建立1997~2006年陕西省电力需求序列值得:

陕西省电力需求灰色预测模型建立之后,为保证其预测的可靠性,必须对该模型进行精确性检验。现利用后验差检验方法,详细如下:

残差平均值为:

按表3所示后验差检验标准中的c与p两个指标,可以综合评定预测模型的精度为一级。因此,可用此模型对陕西省电力需求进行预测。又由于后验差比值c远远小于0.35,所以本文应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7~2010年电力需求进行动态预测是可行的。 

应用得到的灰色预测模型,对2007~2010 年陕西省各年度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见表4。

3 结语

根据以上对模型精度检验的结果可知,所得到的GM(1,1)模型是可靠的,可以用来预测陕西省的电力需求。由GM(1,1)模型预测结果可知,陕西省电力需求是逐年增加的,且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陕西省电力需求的变化规律,也符合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情况。

本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于:通过对陕西省电力需求科学、准确的预测,为陕西省的电力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并对于保证陕西省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安排生产力布局以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同时保障社会能以较低的电力成本得到充足良好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魏伟,牛东晓,常征.负荷预测技术的新进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2,29(1):10-15. 

[2]朱成章.我国电力需求预测的难点浅析[J].华东电力,1999,(3):8-11.

[3]邓聚龙.灰色系统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4]王国霞,刘洋,鲁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西省电力需求预测[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5,26(2):122-126. 

[5]Che-Chiang Hsu, Chia-Yon Chen.A pplications of improved grey prediction model for power demand forecasting.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3,(44):2241-2249.

[6]Albert W.L. Yao, S.C. Chi, J.H. Chen.An improved Grey-based approach for electricity demand forecas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03,(67):217-224.

[7]Shih-Chi Chang, Hsien-Che Lai, Hsiao-Cheng Yu.A variable P value rolling Grey forecasting model for Taiw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productio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5,(72):623-640.

[8]Mingzhi Mao, E.C. Chirwa.Application of grey model GM (1, 1) to vehicle fatality risk estimatio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6,(73):588-605.

[9]鲍一丹,吴燕萍,何勇.基于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的组合预测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3):95-98.

[10]李俊峰,戴文战.GM(1,1)改进模型的研究及在上海市发电量建模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3):140-144.

4.电力通讯1 篇四

作者按:19世纪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爱因斯坦说:“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新能思考才行。”作为一名合格的高压试验工,就要有“能思考的心”和“又准备的头脑”。

2011年7月27日,试验研究所新装设的在线监测系统发现高新站里出现局部放电信号,之后对有问题电缆头进行了紧急更换,电缆头X射线探伤发现电缆头内部存在一个大气泡和较长的裂痕。这次成功监测出缺陷不仅给大运供电安全排除了隐患而且对应用高科技设备检查缺陷增长了信心和经验。

头脑的准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试验研究所积极对青年员工进行培训,要求在掌握传统试验手段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技手段,缩短停电时间,提

高试验效率。2011年6月试验研究所对110kV高新站GIS设备装设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7月27日系统监测到明显的局部放电信号,现场试验发现放电部位在电缆终端附近,线路停电后局放信号消失。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不给大运安全留死角,晚上8点多个部门开了第一次现场会,闷热的变电站高压室里特别安静,专家们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观察着放电部位,但是很遗憾开盖之后没有发现缺陷,大家的心情跌至冰点。

眼见真的不一定为真,有了能思考的心才能看清本质。8月2日,在生技部再一次的组织下,10几名专家在高新站开了第二次现场会,炎炎烈日下大家汗流夹被,但是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专家们在变电站外席地而坐,在地上画出简图讨论着,生技部人员不停地坐着笔记,最终决定采用中试所的试验方案,变电所拆除电缆和GIS连接后连夜对GIS进行了充气,第二天4台仪器同时测量,发现局放源位于电缆终端接头位置,放电类型为:绝缘内部放电。大运会保供电此时已经到了倒计时的阶段,为了保证大运会保供电万无一失,8月3日对电缆头进行了及时的更换,在更换后在线监测系统没有发现明显的放电信号,变电站设备运行一切恢复正常。

查缺陷刨根问底,做试验不差分毫。为了查明放电原因,8月16日生技部、试验研究所、基建部、输电部一行9人载着拆下来的电缆头部件赶赴佛山吉熙安

厂进行电缆头试验,对有局放的部件进行X射线探伤,发现了套筒内部存在一个大气泡和较长的裂痕。回来的路上虽然很疲惫但是都兴奋地没有困意,一名专家感叹说:“没有白忙这么多天,值了!”

5.电力系统论文1 篇五

1.1.概述

什么是信号?什么是系统?为什么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

一、信号的概念

1.消息(message):

人们常常把来自外界的各种报道统称为消息。

2.信息(information):

通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

本课程中对―信息‖和―消息‖两词不加严格区分。

3.信号(signal):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为了有效地传播和利用信息,常常需要将信息转换成便于传输和处理的信号,由此再次说明“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信号的内涵”。

信号我们并不陌生,如刚才铃声—声信号,表示该上课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光信号,指挥交通;电视机天线接受的电视信息—电信号;广告牌上的文字、图象信号等等。

二、系统的概念

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需要一定的物理装置,这样的物理装置常称为系统。一般而言,系统(system)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如手机(可以用手机举例)、电视机、通信网、计算机网等都可以看成系统。它们所传送的语音、音乐、图象、文字等都可以看成信号。信号的概念与系统的概念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其转换为所需要的输出信号。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系统理论包括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两个方面。简单地说,系统分析是对已知的系统做各种特性的分析;系统综合又称系统的设计或实现,它是指根据需要去设计构成满足性能要求的系统。

通常,系统分析是针对已有的系统,系统综合往往意味着做出新系统。显然,前者属于认识世界的问题,后者则是改造世界的问题,且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的。一般来说,系统分析是系统综合的基础,只有精于分析,才能善于综合。本课程主要侧重于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的相关知识将在更深入的一些课程,如“系统辩识”课程中会予以全面阐述。

三、信号与系统概念无处不在

信息科学已渗透到所有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因此可以说信号与系统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大致列举的应用领域如下:

•工业监控、生产调度、质量分析、资源遥感、地震预报

•人工智能、高效农业、交通监控

•宇宙探测、军事侦察、武器技术、安全报警、指挥系统

•经济预测、财务统计、市场信息、股市分析 •电子出版、新闻传媒、影视制作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会议

•虚拟仪器、虚拟手术 如对于通讯:

•古老通讯方式:烽火、旗语、信号灯

•近代通讯方式:电报、电话、无线通讯

•现代通讯方式:网络通讯、视频电视传播、卫星传输、移动通讯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应用举例:

1.2 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一、信号的描述

信号是信息的一种物理体现。它一般是随时间或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信号可以是时间的一元函数,也可以是空间和时间的二元函数,还可以是变换域中变量的函数。

信号按物理属性分:电信号和非电信号。它们可以相互转换。电信号容易产生,便于控制,易于处理。本课程讨论电信号----简称―信号。

电信号的基本形式: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描述信号常用方法:(1)表示为时间的函数,(2)信号的图形表示----波形表示,如图所示。―信号与―函数两词常可以相互通用。

二、信号的分类

1.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

可以用确定时间函数表示的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或规则信号,如正弦信号。

若信号不能用确切的函数描述,它在任意时刻的取值都具有不确定性,只可能知道它的统计特性,如在某时刻取某一数值的概率,这类信号称为随机信号或不确定性信号。电子系统中的起伏热噪声、雷电干扰信号就是两种典型的随机信号。

研究确定性信号是研究随机信号的基础。本课程只讨论确定性信号。

2.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根据信号定义域的特点可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2)离散时间信号:

仅在一些离散的瞬间才有定义的信号称为离散时间信号,简称离散信号。实际中也常称为数字信号。

通常将对应某序号m的序列值称为第m个样点的―样值。

4.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若信号f(t)的能量有界,即E <∞ ,则称其为能量有限信号,简称能量信号。此时P = 0

若信号f(t)的功率有界,即P <∞ ,则称其为功率有限信号,简称功率信号。此时E = ∞,即一般能量无限信号的平均功率是有限的。

相应地,对于离散信号,也有能量信号、功率信号之分。5.一维信号与多维信号

从数学表达式来看,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称为一维或多维函数。语音信号可表示为声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这是一维信号。而一张黑白图像每个点(像素)具有不同的光强度,任一点的光强度又是二维平面坐标中两个变量的函数,这是二维信号。还有更多维变量的函数的信号。

本课程只研究一维信号,且自变量多为时间。6.因果信号与反因果信号

常将t=0时接入系统的信号f(t)[即在t<0,f(t)=0]称为因果信号或有始信号。阶跃信号是典型的一个。

而将t≥ 0,f(t)=0的信号称为反因果信号。

还有其他分类,如实信号与复信号;左边信号与右边信号等等。

二、信号的时间变换运算

1.反转

将f(t)→f(–t),f(k)→f(–k)称为对信号f(·)的反转或反折。从图形上看是将f(·)以纵坐标为轴反转180度。如

2.平移

将f(t)→f(t–t0),f(k)→f(k–k0)称为对信号f(·)的平移或移位。若t0(或

k0)>0,则将f(·)右移;否则左移。

3.尺度变换(横坐标展缩)

离散正弦序列图形如图所示。

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 System)的描述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常采用状态方程进行描述,本课程不涉及该类系统。

1.6 系统的分类及性质

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观察、分析研究系统的特征,提出对系统进行分类的方法。下面讨论几种常用的分类法。

1.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若系统的输入信号是连续信号,系统的输出信号也是连续信号,则称该系统为连续时间系统,简称为连续系统。

若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是离散信号,则称该系统为离散时间系统,简称为离散系统。

2.动态系统与即时系统

若系统在任一时刻的响应不仅与该时刻的激励有关,而且与它过去的历史状况有关,则称为动态系统或记忆系统。含有记忆元件(电容、电感等)的系统是动态系统。否则称即时系统或无记忆系统。

电学上的纯电阻网络就是即时系统,本课程主要侧重“动态系统”。

本章小结与重点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理解“信号”、“系统”,以及“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理解信号的分类标准,能够区分信号,例如“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会判断周期信号合成后信号的周期性。

3、信号的基本运算与典型信号

注意离散序列的运算规律;重点关注信号的时间变换运算,会以图形变换规则进行变换运算;牢记典型信号的函数关系与图形表示,对正弦序列会进行周期性判定。

4、阶跃函数与冲击函数

理解并记牢“阶跃函数”与“冲击函数”的定义、基本概念与图形表示;记住“斜变函数”、“阶跃函数”、“冲击函数”和“冲击偶函数”直接的变换关系和函数表达式;理解并记住“冲击函数”和“冲击偶函数”的重要性质,并能利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和解题。

5、系统描述

理解并记住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定义,数学模型和表达式。

6、系统分类

理解系统分类的定义和标准;会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对系统类型进行判断,如“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与“时变系统”,“因果系统”与“非因果系统”等;理解并记住“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四个重要特性。

1、自由响应

2.2.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见书上P24~30,由于该部分内容已在高等数学与电路原理课程中作过较详细的讨论,因此本课程中为“自学内容”。

预习内容:

6.电力系统论文1 篇六

计算机世界报 2002/01/24近年来,随着电力走向市场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开始由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各级供电企业均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的工作重点已由单一安全生

产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全方位综合发展。为此,需要企业建立规范的制度,减人

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电力营销

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理念。

大连供电公司隶属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I类供电企业,供电面积1.3

万平方公里、抄表用户97万户、用电人口540万、下属10个供电分公司,承担大连市

7区、三市和一县的供电任务,为用户提供220千伏及以下电力设施的设计、安装、调

试、维修以及供用电的咨询服务。

大连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但限于系统建

设时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条件,加之近年来国家电力体制的重大转变对电力营销工作提出

了新的要求,大连供电公司迫切希望以较高的起点,重新构建新电力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在建设新系统之前,大连供电公司对全国各地的典型供电企业进行了详细考察,并

与国内主要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经过公开招

标,选定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大连供电公司选定东软,看重的是

东软作为专业的应用软件开发商、在面向电力行业提供的解决方案中,有先进的技术平

台和成熟的业务模型,可以保证新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有一个较高的技术起点;有系统

整体结构,在未来3至5年内,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大连供电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

采用全集中方案

为适应电力市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提高供电企业在能源市场的整体竞

争力,大连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采取了全集中的技术方案,以配合集中管理、规范服务的应用需求。大连供电公司本部建立了基于HP N4000双机集群、Sybase

Adaptive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中心,为电力营销系统的业务运行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服务及应用服务。16个人工座席的客户服务呼叫系统也已开通,可以为客户提供

7×24的自助和人工服务。

作为辽宁省电力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项目,辽宁省电力公司、大连供

电公司和东软股份共同进行了详尽的业务需求分析,确保系统建成后能满足大连供电公

司电力营销的管理需要,业务处理符合辽宁省电力公司的业务规范,并充分考虑各地市

供电公司之间的管理差异和目前可预测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变化,以利于系统在全省供

电企业的推广。大连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业务逻辑关系分为客户服务、营销业务、营销工作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四个层次。

客户服务层

客户服务是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与客户进行交互、为客户提供直接服务的软硬件系统的总称。客户服务层主要以规范的服务标准,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客户服务系统综合管理供电公司的客户支持部门,共享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客户服务系统提供的多种服务手段(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浏览器页面)为客户服务。

其主要业务功能有:故障抢修、信息咨询、用电业务查询,投诉、举报、建议、电费催缴等。

营销业务层

这是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加工和处理中心,是客户服务层的支持层。主要进行各类供电服务具体事务处理,保证在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中,数据安全、有序地在供电企业内各业务部门之间流转,并且可控。同时负责向客户服务层实时提供客户的用电信息。

其主要的业务功能有:营业受理、电费抄核、电费计算、账务管理、IC卡售电、银行代收代扣、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

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

是对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质量实行监督管理的控制中心。通过工作流平台,监控各业务部门的工作状况,提供预防性的工作监督手段,实时考核工作绩效,调整内部管理方式。

主要向供电分公司和供电公司的管理人员提供营业管理功能,例如:营销业务的稽查、各项营销指标的统计等。

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

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的综合信息分析处理中心。主要从营销市场分析、客户分析、市场预测、需求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电力营销工作的经营状况、政策实施效果、预测供电市场需求,决策未来经营计划和销售策略。

关键技术应用

新建设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面推广到大连供电公司本部的多个营销管理机构以及下属10个供电分公司各部门,要求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产品化程度,实施到不同单位时,能够根据各自的管理需要进行动态的定制和调整。按照辽宁省电力公司的要求,系统将以产品化原型的形式应用在辽宁省电力公司的其他地区级供电公司。针对这些要求,东软在系统中重点应用了以下技术:

大数据量处理

大连市有97万用户,在系统采用大集中方式时,如何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实时响应性能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整体数据设计时,东软做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在程序代码编码和系统操作习惯上,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例如:进行大数据量查询时,数据分包传送,系统操作人员感觉不到数据的中断,也不用长时间等待,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占用也不大。安全策略

大连市供电公司的营销管理为集中方式,现场服务的部门是逐级分布在全市各区域的,系统的操作人员也是分散在局域网、城域网中,这样要求数据中心对系统的应用操作权限,要进行多级别分配和控制。

电力营销系统将对客户提供跨越城区的服务,即用电客户可以到大连供电公司任何一个营业点办理业务申请或缴纳电费,但实际的业务处理,要由客户所在区域的现场供电服务部门来进行,业务办理权限和数据的控制权限将是跨越供电行政区域和单位的。这样要求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既能满足功能、数据的灵活分配,又要保障跨越区域业务处理时数据的安全。

由于目前大连供电公司广域网络的建设速度尚不能与电力营销系统完全同步,10个供电分公司系统全部集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近1到2年内,系统在距离数据中心较远的几个供电分公司,还会存在独立的数据中心,系统安全策略必须满足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中的集中控制。

系统在安全策略的设计上,实现了跨数据库的分布式多级别安全控制。灵活的可定制功能

为了适应不同区域使用单位的业务处理差异,为每个操作人员定制个性化的应用系统,东软在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时,全面贯彻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提供了多种开放的可定制界面。例如:电费计算规则的定制,营业受理流程的图形化定制,公共数据的属性定制等。这些定制界面不仅可以让普通操作人员动态调整系统,也为系统能自动适应未来业务规则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符合J2EE标准的N层体系结构,浏览器操作界面

目前国内开发电力营销系统的厂商,提出N层结构方案的多,实际上真正实现的却几乎没有。东软将自行研发的符合J2EE标准的5层结构的开发框架UniEAP,有效地运用在电力营销的营业受理子系统和客户服务呼叫子系统(Call Center)中。这一标准技术框架的使用,明显地提高了应用软件的可管理性、易维护性、可升级性及组件化程度。该系统的前端用户界面采用Intranet环境下的浏览器方式,不仅易操作,而且结合专为电力营销系统定制的工作流系统,使前端的应用与各业务系统资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7.电力系统论文1 篇七

关键词:农村电力系统,GM(1,1)模型,负荷预测

0 引言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根据电力负荷、经济、社会和气象等的历史数据,探索电力负荷历史数据变化规律对未来负荷的影响,以寻求电力负荷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未来的电力负荷进行科学的预测[1]。准确的负荷预测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保证用电需求,增强供电可靠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4]。

为了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人们提出了多种负荷预测方法,许多新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难以被分析清楚,所以具有灰色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负荷是一个递增数列,符合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条件,而且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要求样本数据少、原理简单、运算方便和可检验等优点。因此,灰色预测理论受到了电力系统研究人员的重视,并且已经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本文正是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上述特点,采用灰色模型对黑龙江省巴彦县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较高。

1 GM(1,1)模型

1.1 GM(1,1)模型的建立

设时间序列X(0)有n个观察值,X(0)={X(0)(1),X(0)(2),…,X(0)(n)},通过累加生成新序列X(1)={X(1)(1),X(1)(2),…,X(1)(n)},则GM(1,1)模型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式中a—发展灰数;

μ—内生控制灰数。

设为待估参数向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可得

求解微分方程,即可得预测模型为

对上式进行一阶累减还原计算,可得原始数列X(0)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为

由式(3)和式(4)可得灰色预测模型为[5]

1.2 摇模型检验

1.2.1 摇残差检验

残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按式(5)计算,然后计算原始序列X(0)(i)与的绝对残差序列及相对残差序列,即

计算平均相对残差为

给定α,当且φn<α成立时,称模型为残差检验合格模型。通常取α为0.01,0.05和0.10,所对应的模型分别为优、合格和勉强合格。

1.2.2 关联度检验

1)关联系数。设则关联系数定义为

式中—第k个点的

绝对误差;

min min—两级最小差,其中min是第1级最小差,表示在X序列上找各点与X(0)(k)的最小差;为第2级最小差,表示在各序列找出的最小差的基础上寻找所有序列中的最小差;

—二级最大差,其含义与最小差相似;

ρ—分辨率,0<ρ<1,一般取ρ=0.5。

2)关联度。在算出序列与X(0)(k)序列的关联系数后,计算各类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即

这个平均值r称为序列与X(0)(k)序列的关联度。当ρ=0.5时,关联度大于0.6,便满足关联度检验。

1.2.3 后验差检验

1)计算原始序列标准差,即

2)计算绝对误差序列的标准差,即

3)计算方差比,即

4)计算小误差概率,即

1.2.4 评价结果

各种不同指标的预测结果评价如表1所示。

若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都能通过,则可以用式(5)进行预测。

2 预测示例

根据黑龙江省巴彦县电业局统计,1999~2008年各年的电力负荷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数据,利用GM(1,1)预测法,得GM(1,1)预测模型为

根据式(15)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如表3所示。

104k W·h

2.1 残差检验

由表3的数据可知,,而φ10=0.030 9<0.05,满足残差检验。

2.2 关联度检验

由于只有两个序列,故不再寻找第2级最小及最大差,即

将式(16)和式(17)的值代入式(18)中,可得:

η(1)=1,η(2)=0.355 8,η(3)=0.683 6,η(4)=0.588 3,η(5)=0.374 8,η(6)=0.556 6,η(7)=0.989 6,η(8)=0.941 6,η(9)=0.333 3。

将关联系数的值代入式(10)可得

r=(1+0.355 8+0.683 6+0.588 3+0.374 8+0.556 6+0.989 6+0.941 6+0.333 3)/9=0.6471

r>0.6满足ρ=0.5时的检验准则。

2.3 后验差检验

将表3中的数据代入式(11)至式(14),经计算得C=0.232 5,P=1,后验差检验预测精度等级为好。

经检验,GM(1,1)模型满足要求,可用式(15)进行预测,预测得到的2009和2010年的电力负荷值如表3所示。

3 结论

1)农村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天气情况、行政管理、地区经济活动等因素都是难以确切知道的,因此农村电力负荷是灰色系统,可以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

2)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74%,相对误差最大未超过5%。这一预测精度水平完全满足生产管理部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摇康重庆,夏清,刘梅.电力系统负荷预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摇张伏生,刘芳,赵文彬.灰色Verhulst模型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3,27(5):37-39.

[3]摇莫维仁,张伯明,孙宏斌.扩展短期负荷预测的原理和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23(3):1-4.

[4]摇朱六璋,袁林.运用决策支持对象实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电网技术,2004,28(6):59-66.

8.无硬皮的系统性硬化1例 篇八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5.013

系统性硬化(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类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疾病。该病以广泛皮肤纤维化、血管病变以及多种自身细胞抗体阳性为特性,常表现为皮肤肿胀、增厚及变硬。无硬皮的系统性硬化(ssSSc)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肩、肘、腕、膝、踝关节疼痛乏力,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7年前,出现双手指间关节疼痛,手指末端肿胀伴麻木感,指端膨大增粗。3年前,右手Ⅱ、Ⅲ、Ⅳ指指腹相继出现脓疮样皲裂破溃,伴白色黏稠豆腐渣样物质流出。现偶发关节疼痛,无晨僵、关节肿胀、雷诺现象、皮肤增厚变硬、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查体:正常面容,皮纹正常,双手手指末端膨大,似“杵状指”。手背皮肤可捏起,无硬化。四肢关节查体(-)。实验室检查:ANA 1∶320(+)、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AMAM2(+)、Scl70(+)、RFIgA 395.3 U·mL-1、RFIgG 21.3 U·mL-1、RFIgM 46.9 IU·mL-1、C3 917 mg·L-1、C4 159 mg·L-1,ESR增快,球蛋白11.7 g·L-1,血常规、肝肾功能、CRP、血清钙离子、PTH正常。腹部B超示:肝内钙化灶。X线片示:双手末节指骨末端碎裂钙化,双腕关节内钙化,见图1。肺部CT示:肺部纤维化灶,见图2。手指指端肿胀处穿刺渗出物鉴定:茜红素染色鉴定为钙盐沉积。指端末梢血管超声:血管袢、射血分

数异常。

2 讨 论

肿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种结缔组织疾病(SSc、SLE、MCTD、RA、SS、PsA)等可出现肢端骨溶解表现[1]。创伤、肿瘤、感染、结缔组织疾病(SSc、SLE、MCTD、DM)可有钙质沉着表现,患者合并以上2种表现,进一步检查见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因此诊断上首先考虑了SSc、SLE、MCTD。患者系中老年男性,不属于SLE的好发人群,无脱发、口腔溃疡及SLE特异性抗体,故排除SLE。也不符合MCTD。是否是SSc呢?据ACR/EULAR 2013SSc分类标准对患者评分,未达该评分标准,也不能诊断为SSc。

ssSSc是发病率较低的SSc的一个亚型,1954年

由Abrams等首次报道,目前对ssSSc尚无诊断标准。Poormoghim H等[2]在一项大样本研究中比较了ssSSc和SSc的统计学、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自然病史等方面差异,总结出符合以下几点即可考虑诊断ssSSc。①雷诺现象或外周血管异常(指端凹陷性瘢痕,指尖溃疡,指尖坏疽,甲襞毛细血管异常);②抗核抗体阳性;③出现以下任一项:食管远端运动减弱,小肠运动减弱,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无纤维化),硬皮病(下转第51页)

(上接第45页)典型的心脏受累,与硬皮病肾危象一致的肾衰,且没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的证据。该病例①指尖破溃,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受检查条件限制,此改变系超声所见);②ANA(+)、Scl70(+);③肺纤维化;④没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的确切依据。拟诊ssSSc。

目前,对SSc的治疗并无统一标准,个体差异较大,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用法用量也因病变累及部位的不同而异,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主要目的[3]。病变初,患者全身多关节疼痛,予以甲氨蝶呤片、叶酸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关节疼痛好转后停用NSAIDs药物。以后随访治疗中,患者出现指端肿胀麻木表现,仅予雷公藤多苷片加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鉴于患者症状较轻,并且服用以上药物后症状控制可,一直未加用激素。

SSc分为弥漫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局限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重叠综合征、ssSSc和CREST综合征[4]。也有学者认为,ssSSc和CREST两者皆是局限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的亚型。ssSSc不出现皮肤硬化,但可能有雷诺现象、SSc特征性的内脏损害及血清学改变,内脏损害与SSc并无统计学差异[5]。以前硬皮病的主要死因是硬皮病肾危象,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的提高,现常见死因为肺动脉高压和肺间质纤维化,其次为血管改变和胃肠道受累[6]。该患者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或是病变初期亦或是受检查手段的限制,患者除肺纤维化外尚未发现其他内脏受累,发生其他内脏的损害可能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出现或加重。所以,需警惕ssSSc,由于无皮肤病变的直观表现,且该类型较少见,早期易漏诊或误诊。

3 参考文献

[1]郑汉朋,项剑瑜,刘绪明,等.11例获得型肢端骨质溶解症X线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2,27(5):545-548.

[2]Poormoghim H,Lucas M,Fertig N,et al.Systemic sclerosis sine scleroderma:demographic,clinical,and serologic features and survival in forty-eight patients[J].Arthritis Rheum,2000,43(2):444-451.

[3]徐东,李梦涛,赵久良,等.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现状[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6(1):

38-42.

[4]侯勇,曾小峰.系统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2):2-4.

[5]Slobodin G,Rosner I,Rozenbaum M,et al.Systemic sclerosis sine scleroderma:is it always the same disease? Report of three patients and discussion[J].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2002,22(4):170-172.

[6]Lomeo RM,Cornella RJ,Schabel SI,et al.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 sine scleroderma presenting as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1989,87(5):525-527.

上一篇: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为全面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下一篇:废墟下的友谊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