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2024-10-2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共12篇)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几点看法

新川中心小学 李明朝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我谈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其次是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数学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提问时间,充分的解题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充分的练习时间。学生懂的知识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模糊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教师要精讲。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怎样使小学生积极主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课

小学数学大多数的课堂学习情景都适合于进行合作的、竞争的和个性化的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见识少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选准一个课题来作为合作学习的开端,然后逐渐和学生习惯这种“新”结构,进行交流与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学习小组的组建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心理素质、年龄特点、智力状况、学习成绩、家庭情况、性别等各个方面。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做到好、中、差生相搭配。组内成员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各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后,优等生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学困生也得到启迪和帮助,使信息资源共享,成功喜悦共享。

3.提出研讨问题,明确有关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让课堂教学气氛热闹,同时,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使学生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

合作探索。首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在教学新知时,针对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的疑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解决突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4.分组研讨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合作探讨,不是一遇到问题,不管合适不适合,难易与否,都要学生合作讨论,造成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讨论,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小组合作学习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抓住适当的时机,让小组研讨。其次,教师要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有序的讨论、合作实践、合作操作,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诱导,解难释疑,把握导航,及时进行调控,使各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思考成果,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5.全班交流评价,提高合作质量

全班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流程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可使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交流时间,小组讨论后,由发言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别人发言时,要集中精力细心听,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组与他人组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再适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潜能的发挥。

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教师要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提炼要探究发现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鲜活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研究探索、形成解释、反思交流的探究过程,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和探究欲。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给学生思考、讨论、自学、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二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教育价值

合作要有必要, 要有价值。在数学教学中, 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所以,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就应该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

1. 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教学内容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没有合作价值的教学内容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学习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所以, 笔者认为应该在数学教学中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教学内容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 “小华买了6个苹果, 又买了4个苹果, 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这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 因此就没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像“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苹果、香蕉、橘子和梨四种水果中的哪一样水果” (北师大数学第一册《统计》) 这一教学内容, 学生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所以就很有合作的价值, 因此也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选择学生需要小组合作的时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当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强烈的自我需要时, 小组合作学习就更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所以, 笔者认为, 数学教学中, 应当在出现下列情况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 当学生面对数学内容一筹莫展、眉角紧锁, 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也非常希望能有一个团体能够与他进行交流, 解决他的困惑时, 我们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2) 当学生面对一项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 期盼与他人的合作, 以解决自己势单力薄的困境时, 我们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3) 当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已经得出答案, 非常兴奋, 渴望在一个小组中展示自己的方法, 让别人分享他的快乐时, 我们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讲求学习效果

评价一个学习活动成功与否, 重点不在于它采用了何种学习形式, 而在于它取得了何种效果。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发起的。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因为只有真正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在小组中有效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因此, 要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就应该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就是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 让学生明白:此次小组合作学习要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任务;要通过完成任务解决什么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应该干些什么等问题。

2. 让学生明白怎样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正确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 学生如果不知道应该怎样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顾规则的约束, 任意而为,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就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笔者认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让学生明白应这样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1) 友好相处。这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不能因为观点不统一, 而分成几派, 相互攻击。应该认识到每个小组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 合作的目标是每个成员都能从别人那里吸取不同的见解, 而促使每个成员的不同提高。因此, 每个成员应与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2) 学会倾听。当别人发言出现错误时, 一定要等其把话说完, 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虚心接受, 切不可自己只顾说自己的, 人人高谈阔论, 而不理会别人的观点。

(3) 以理服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应有理有据, 不能只以答案为主, 而不谈思路。因为, 只有思想与思想的交流, 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题意。

3. 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方面会使成绩不理想的学困生无法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学优生对学习的“垄断”,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小组合作学习中小权威“一统天下”, 学困生“盲目依从”的现象, 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绝对是违背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的, 而且也是毫无效果的。因此, 笔者认为要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就应该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可以这样做:

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后, 首先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时间, 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博采众家之长, 补自己一家之短。当学生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让学生到全班进行交流, 再次形成“统一”意见。

4. 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要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除了要注意上面讲的几点之外, 还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具体可以这样做:

(1) 合作开始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 合作进行中, 教师要能对合作过程进行及时调控。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合作情况, 及时修正一些目的要求, 以助于学生更好合作。同时根据学生合作情况, 及时调整合作时间。

(3) 合作结束时, 除了反馈学生合作结果, 教师还应及时组织学生就刚才的合作进行小结, 评价学生合作过程, 不但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 而且还要表扬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 要多肯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便于以后合作学习的开展。

3.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三

汉川市分水小学王志刚周利华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而从教学的“三维目标”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就是要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高效率、学生思维发展的高效益、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赋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效应。基于上述我为认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要把握好教材,用好教材。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握好教材,用好教材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现行教材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教材的建设与发展,把钻研教材纳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视野中,充分考虑教材这一文本性资源以及能与之相融并可利用的自然性、生活性和社会性等资源。对此,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纵联横贯的结构编排上,从章节内容选择的安排上,从潜在智力因素的发掘上,从情感态度的养成上,从未来意义的建构上和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本人执教的个性风格上进行综合谋划,做到执教思路、教材编写思路与学生学习思路的“三路”贯通。同时教师还要从教材所呈现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上进行认真思考,要想深一点、思路宽一点,切勿就教材教教材或照搬照用“他山之石”。此外,用好教材,教师要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吸纳他人的智慧成果,在集体中交流与互补,在学习中充实和完善。只有这样,方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施教“蓝本”。

其次是要研究学情。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要落实这一理念。关键是要建立“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机制,把研究学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如:学生的心理变化、生活经验和家庭背景、思维方式、兴趣特点、认知风格等,教师是否了解?又如学生在学习这一数学课题时,会有哪些干扰因素?存在哪些障碍或困难,怎样设计和谋划可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和学习上的困难?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或积极的外部影响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并收获自信?这都是必需考虑的。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比如,有关建立数学概念(像“单位1”的建立)的教学可通过丰富的事实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抽象的理解;在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上,我们既要遵循法则和规律,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选择,满足他们多样化或自主化的需要。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研究学情,把教学预设和动态决策落脚点放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上,才会抓准教学的起点,并朝着正确的路线达到既定的目标

第三是要定好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就教学目标而言,它有认知领域目标

和发展性目标,我们要并重考虑;就人本而言,我们既要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更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两者兼顾。确定教学目标,重在全面,贵在适切。既要符合教材的一般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目标过高了难以实现,目标过低了,教学就难以有深度和高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就会受到影响。适切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目标领域里能切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必须指出的是,适切的教学目标要按合格目标、中等目标和发展目标逐层考虑,其中合格目标(基本知识目标)是底线,通过教学使95%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中等目标(技能形成目标)是保证,通过教学使70%-80%的学生能够达到;发展目标(包括知识的拓展应用、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是提高,通过教学使部分学生能够达到。这种适切性目标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

第四要变革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在传统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接受式教学”。在变革方式上,我们要立足有效,在有所继承、有所突出、有所创新的同时,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务本求真,优化运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自主式、情境式、交互式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的尝试、发现和“再创造”,同时,传授式、讲练式、问答式教学同样也会派上用场,甚至可以推进自主式、讨论式、发现式教学的生成。无论何种教学方式都离不开“启发式”。为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启发式”教学作为宏观调控,并根据实际需要匹配相应的其它方式,如,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等知识性教学,以启发式、讲解式等直接教学为主;帮助学生进行猜测验证、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以探索、交流等发现式、讨论式教学为主。

第五要讲求策略。策略运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一般而言,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的特点(如形、体教学),应采取“观察——操作——概括——应用”的策略为宜;当教材的内容组织具有从已知到未知的特点(如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应采取“自学——指导——理解——巩固”的策略为宜;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假设到验证的特点(如寻找规律,模型推导),应采取“问题——讨论——建模——拓展”的策略为宜;当教材内容的组织体现探索性(开放性)的特点(如分类、解决问题的策略),应采取“情境——探究——总结——反思”的策略为宜。从数学活动的组织上说,其主要策略有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策略、教学关系的主体性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策略、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策略,具体操行中要依据实际需要讲求策略的变化和优化。就数学教学的效益而言,“精导妙引、精讲精练”是重要的教学策略。讲要清晰简练、符合逻辑,该重复强调的可作必要的重复或强调,但要注意语调的变化;练要瞄准目标,训练学生的思维,避免枯燥无味、机械重复。

第六要积极互动。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建构过程。教与学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互动的质量。从新课程赋予教师的角色意义上说,“引导与帮助”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主要表现,同样是促进有效互动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讲解、点拨指导与中肯评价应该是“帮助”的主导、互动的基础;教师的发问、追问、进一步探询应该是“引导”的核心、互动的主流;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所发生的合作交流、讨论质疑等多边活动是组织、互动的提升。帮助有力,引导有方,组织有序,学生就活络,互动就积极,师与生就会产生心理、思维、人格与情感等方面上的高效应。比如,在“探究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用一根长24厘米的细铁丝可以围成哪些长方形?请在纸上画一画。这些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吗?面积呢?同桌或前后位可互相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其它的看法?周长是3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可能是多少?最大是多少?整个过程围绕着“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面积最大”的认知目标展开对话、交流、质疑与评价的积极互动,学生就可获得体验数学、思考数学、应用数学的实际效果。应该说,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就难以有学生的积极思维、互动研讨、信息交流和有效获得,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第七要优化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练习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上占据一定的比重,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实践的重要环节。数学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注重其基本的知识结构和相互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现实状态和水平差异进行优化设计,将教材提供的习题与自己创编的练习统一起来,将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统一起来,将单项与综合、常式与变式、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将质与量统一起来,从基础性、层次性和综合性上进行筛选,以旧引新、以新带旧、新旧构建。在优化练习上,教师不仅要积极使用和改变教材所提供的习题,还要善于从教材的背景中去挖掘信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空间上去收集信息,将一些新鲜的素材和可贵的数字资料用到数学习题的设计上,做到“点”上突破,“质”上过关,“量”上控制,“面”上沟通,在“改变”中求趣,在“探究”中求法,在“变通”中求新,把优化练习落在实处。

4.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四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五

秀野学校王金花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爱上写作文呢?这是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共同面对的难题。我个人认为应该重视低年级段作文的渗透教学,尽早起步,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一)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平时要加强,可以是有意的集中练习,也可以是在教学中无意的分散指导,贵在持之以恒。这些句式的训练加强了学生说话写话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二)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

1.练写四素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3.扩句。如:出示句子“妹妹笑了。”再写“妹妹()地笑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4.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我曾让学生用“长大”写一句话日记,有学生写到:“我长大了,一个人睡觉不怕了。”“我家门前的小树长大了。”所写的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富有情趣。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出示错乱句子,给句子排序。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要先教给学生写话的一些方法,其中句子间的有序性尤其重要。训练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调整错乱的句子是个好方法。可以写好几段分别按时间顺序的、按方位顺序的、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句子,打乱后让学生重新调整。

2.提供一些词语,练习连词成句。

3.看图写话引路,写作如此容易。

实践证明,看图写话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好形式,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途径。看图写话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内容有趣,浅显易懂,既有图,又有写作提示和选用词语,这好比让学生在黑夜里看到光明,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颇受学生的欢迎。

5.坚持练写日记,共同促进提高。

全班学生每人每周写二到三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同桌互相传阅并在日记写上评语。每周五的班会课上,我就宣读星级日记,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这样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写作训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班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这样做,应验了教育家第惠斯多所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低年级儿童的优势是记忆力强,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受到熏陶感染,汲取精华,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

四、多几种途径,写好一篇作文

1.先玩后写

〈1〉.用游戏诱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首先,我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然后引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或者引导学生写游戏的感受,或者引导学生站在老鹰、母鸡或小鸡的角度去写。因为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很快,一篇篇好作文诞生了。为了加强写作训练,还引导他们写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写参加学校活动的经过、感受。

<2>.用实验激趣

实验也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做了一个盐水浮鸡蛋的实验。我准备了这些实验器材:一个生鸡蛋.一根筷子.一杯水.一包盐。接下来我叫一个学生上讲台做实验:先把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然后慢慢往里面加盐并搅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鸡蛋的变化。当教室顿时沸腾起来的时候,我顺势引导:“孩子们,刚刚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同学有什么反应?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能写下来吗? ”不出所料,孩子们又写出了一篇篇小短文。

2.学后写

人教版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和范文,所以我们安排了多种方式的练笔,以达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目的。

(1)随文续写。

对于想象的空间比较大的课文,像《坐井观天》《掌声》等课文都安排了续写,而且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2)随文仿写。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版教材更是文质兼美,都是值得学生模仿的范文。如:学习了老舍先生的《猫》之后,适时地让学生仿写一篇写动物的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助写、读写相得益彰的训练效果。

五.多一些鼓励,树立写作信心

作文写好以后,老师应尽快批阅。把孩子作文中的好词好句一古脑地展示出来。不要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要狠狠地表扬。我通常从最靓题目,最佳词语,最美句子,最引人开头,最妙结尾等方面来设奖,使学生看到成功与进步,享受写作的快乐,激发起对下次写作的渴望。对于不足之处,则要想方设法地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改正和消除。这样使学生全然没有挫败感。我想呵护好了学生写作的这颗童心,我相信将来必定会结出喜人的硕果。

6.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几点看法 篇六

1 认真备课

备课的过程, 就是钻研教材的过程。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就是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 这法儿那法儿, 钻研不好就没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却道出了备课的根本。作为教者:首先应吃透教材, 挖掘教材, 确立三维目标, 钻研重、难点, 使教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 教师要展开或补充。同时要研究学生从而因材施教, 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 从教学独白转向教学对话, 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 都要考虑到既有利于学生能自己主动学习, 又能与教师、同学展开合作。

2 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导入的好坏, 对整堂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导入首先要利用好教材上创设的一些让儿童产生兴趣的数学情境, 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愿望, 诱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数学世界。其次, 可用一些常规方法, 如谈话导入:围绕新授内容, 精心设计一段对话, 也可随意谈谈学生的周末生活, 课外生活, 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 使学生感兴趣从而提起自己的精神。也可复习导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 新旧知识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综合统一。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旧知识时, 蕴涵的有新知识因素, 一旦沟通了新知识的联系, 就能促进新旧知识的互相转化。教学如同顺水推舟, 学生容易拾阶而上。

3 探究新知

3.1 例题引入生活化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灵活处理教材例题。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适当引入生活中的事例,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2 课堂提问计划性

“学起于思, 思源予疑”。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对于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拟出来, 做到通盘打算, 根据课堂上随时生成的各种各样问题。最大限度地使提问和学生的问题发生共鸣, 提高问题有效性。

3.3 合作学习有效化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当学生仅靠个人思考解决问题不全面时, 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应对其进行观察和介入,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4 巩固练习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教学有着特殊的作用。没有恰当必要的习题, 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 更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把习题与教学内容归类搭配练习, 弄清哪些是掌握概念的基本题, 哪些是复习内容的巩固题, 哪些是运用诸方面知识的综合题。对习题的精度、浓度、前后联系、重点、分量做到心中有数。

5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一堂数学课的最后一环是反馈回忆归纳知识的环节, 每节课都要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或“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进行反馈提问, 看似简单的一句提问, 却蕴含了许多。首先, 它会让学生处于思考的过程, 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系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其次,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 把自己的想法道出来与人交流, 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6 课后反思

一节课既有令人兴奋的时候, 也有颇感遗憾的时候,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做好教后反思, 将精彩瞬间记录下来, 同时又要对遗憾之处做出剖析补正, 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7 发展思维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提出各种问题, 进行大胆创新。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 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 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8 拓宽资源

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让学生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 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利息》前, 布置学生到当地信用合作社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 布置了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从中感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的美。这些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以上几点, 集中了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 体现了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实施这几点策略, 就能优化课堂教学, 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挺, 童蔚苹.程序设计课程探究式教学过程及实例分析[J].高教论坛, 2005 (5) .

[2]吴海荣, 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3) .

[3]刘慧娟, 张威, 张奕黄.探究式教学法在“电机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 (3) .

[4]张燕琴.高职高专探究式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7.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七

昌黎县十里铺乡十里铺中心小学 马学君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用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所以我们要把她放入一个个的语境当中去,而语境教学主要放在语篇教学之中。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不仅重视语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语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了解背景知识,让生活走进课本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语篇是读者所熟知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是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认知障碍。在阅读前帮学生了解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如第七册“Unit4 Christmas”是关于圣诞节的语篇,我就让学生对于圣诞节的文化、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圣诞节如何度过等进行相关的预习,学习时学生兴趣盎然。

二、梳理教材,步步为营

阅读过程中的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语篇教学是一个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应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语篇教学中,阅读与训练是无法分割的。优化组合各种方式的训练,往往能有效地指导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其阅读策略。

1、质疑——略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提炼——寻读

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任务寻读,查找并提炼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单词:学生先学习,再使用这些单词造句,最后根据这些单词,结合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不仅解决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该语篇的教学任务。

3、任务——精读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阅读任务的设计必不可缺。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精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篇章的能力。

4、表演——活读

在精读课文后,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篇章的理解,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拓展延伸,提升内涵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炼课文的情感目标,体现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然后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在熟练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及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篇短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

四、语篇教学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有效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追求朴实,真实,扎实。有效英语课堂在于教学设计的“可言可语”,教学方法的“能言能语”,教学过程的“又言又语”。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打造成有效课堂,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的有效性,而设计的有效性离不开“信息差”的合理运用。有了信息差,会话才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英语,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重视语篇整体教学的理念。语篇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出现的,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它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和语境,也有相对完整的语用目的和语意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语篇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对话教学中,正确使用好每篇对话的“引言”,处理好与正文之间的关系是上好对话教学的关键;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3、整合性原则

语篇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作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它又与单词教学,句型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几种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发展性原则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语篇中包含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也相对较长,是与中学英语教学接轨的一个重要“链接”。因此,教师要有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语篇教学中的生词处理

在生词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去单独处理生词,直接让学生进入语篇教学,相关生词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在生词较多的情况下,尤其在有关键词是生词的情况下,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否则语篇教学部分的安排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六、语篇教学中的语法处理

如果语篇教学的内容涉及到语篇的理解,那么理应先处理语法教学内容。如果语篇教学的内容虽然涉及到语篇的理解,但并不影响语篇的理解,那么可以不先教语法,因为语法教学毕竟是为语篇教学和语言能力发展服务的。

8.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八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针对阅读教学的“虚效”而提出的。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正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如何。教学效果不尽如意,表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还不能令人满意。很多小学生的毕业考试分数很高,但分数里是否有“虚效”?不能不承认,当前学生的高分低能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打不好,对于我**语教学综合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将构成严重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总体来说,小学毕业生应该掌握3000个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教科书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及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质;能够写出四百字左右的、简单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从小学各年级来说,应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课文的学习来说,应完成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三、怎样实现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个问题涉及语文教学理论、教科书、教师、教学过程等多种因素,我想主要从教学上谈点看法和意见、1.认清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我仍坚持20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的提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曾提出五项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2)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思维水平及学习习惯的全面进步。

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统一实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教学获得实效。

现在有的研究者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阅读课的本质。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学会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明确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显现展示语言的魅力。

2.阅读教学要体现课文这一文本要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之后,应明确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课文。阅读教学必须依据课文这一文本要素进行教学。凡是选为课文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语言规范、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积累;第二,凡是好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写法,鲁迅先生曾说:“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与思想情感。

针对这三点:关注课文的语言、写法、思想情感,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第一,使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教师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段、全文要求学生背诵。第二,使学生学习课文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写作。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如何构思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课文的写法。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审美个性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特征,也就是每个学生对某一文学作品形成的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审美判断能力,个性理解必须合理,教师要适当引导;再次要在对语言的审美过程中,将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阅读教学还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现在的阅读课多考虑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把感动忽略了。有的课,必须能感动学生,使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令其终生难忘。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够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能够在思想上有所领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能够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词发”,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3.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阅读课要将课时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情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事实,写心得,写真情。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句子;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片段,写日记;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训练,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四至六年级把习作放在重要地位,由片段训练到篇章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

平时应开展读写结合的课堂“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篇课文的讲读过程中,要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说、写训练。

这样做课上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这必然涉及阅读课的教法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式教法。如,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初读、细读——可以要求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领悟等;阅读欣赏——可以采取朗读的形式;巩固运用——可以设计一些说和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如果平时的“小练笔”抓得紧,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三年级以后,主要提高欣赏能力,重点训练默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读出心得体会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学会读书、作文。4.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语文教师要提高人格修养。首先,人格修养体现在心灵上,也就是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专业。其次,人格修养体现在道德规范上,主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再次,人格修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教师要真挚、诚实、笃信。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正人先正己”。

(2)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流畅的普通话,能背下几十篇名篇,能给学生写出范文,具有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读经典作品,不能匆匆过目,有的应该熟读、精思、背诵、做笔记,坚持数年,定有成效。

当前,青年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很大。青年语文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必人人都写论文,但是一定要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的积累,就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则必须能写出论文。教师写论文时主要应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一点真实案例。我真诚地希望学校领导给青年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坚持校本教研制度,让他们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5.端正教风,坚决反对“虚效”、“虚名”。

(1)反对“虚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呢?就是因为有“虚效”,“虚效”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应试教育的积弊上。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有广大的市场,应试教育就是一切为考试而准备。例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还不会概括要点,不会做笔记,为什么?因为教师在讲课时把要点都给他们概括出来了,写到黑板上了,写完了让学生去背,背完了应付考试。时间长了教学就产生了“虚效”,即使学生能考及格、考好,但能力还是没有提高。还有就是作文考试以前,有些教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背下来应付考试,或者教师事先让学生“突击”出来几篇应考的作文,甚至允许学生“雇枪手”。部分教师的这种做法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很高,但是他们不会读、不会写、不会欣赏,这样不仅产生“虚效”,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危害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以为学习可以“作假”,他们将来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作假”。

9.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的几点看法 篇九

1. 认真钻研教材, 明确新课标中四大模块的目标及弄清各模块中的一些知识要点和一些小的知识点。

明确目标可以少走弯路并且能抓住重点。在具体的复习中, 我把四大模块的一些知识要点整理成由一些小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如:把《数与代数》分成七个知识模块:数的认识、常见量、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探索规律、整数小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在《数的认识》这个知识模块中又分为: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整数小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及小数的基本性质和积不变规律、数的整除十大块。有人把我们平时的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 而把毕业班复习课教学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 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气。对学生来说,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 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 对老师而言, 复习课要教会学生获取新的信息, 旧知识以新形式呈现, 因此就要引导学生以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 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2. 调查摸底, 制订计划。

要使学生全面把握知识, 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 面面俱到。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书本编排内容照本宣读, 让学生热剩饭吃, 枯燥无味, 费时费力, 效果不佳。教师应该有效地、合理地、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 内化知识结构, 促使学生自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 首先要对全班学生做全面调查摸底, 摸清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制订好复习计划, 再依据复习计划实施复习, 我是这样做的:总复习是在学生学完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图、体积计算、图新与变换、解决问题等全部内容后进行的。前后知识联系紧密, 但也已间隔长达六年。除对于学生掌握情况不能全面准确了解外, 特别像我这样从五年级才开始接班的教师来说, 首先应进行全面试探性摸底, 可以以大纲为依据, 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难点和考点对学生进行测试。教师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便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地编写复习计划, 再指导学生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做一个小结,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点解决每部分知识中的典型问题。

3. 出示的例题生活化, 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 感受应用。

学生的数学能力, 不仅仅在于其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多少, 更要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又能回到生活中去指导生活。因此, 复习课中练习题的设计, 必须联系生活, 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发展性, 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 在复习百分数的应用时, 我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一天, 我和几个老师去商城买东西。正遇上一位农村妇女和售货员讨价还价。售货员说:“我们这里的衣服, 一律七折出售。”可这位妇女却说:“你打八折, 我就买。”售货员笑了。同学们, 你们知道售货员为什么会笑吗?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最后, 我解释道:打几折, 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销售。同学们以后会打折了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会啦!”于是我出示了一道习题:有一天, 老师带了5000元钱到家电市场买电器, 其中, 一套家电组合很是合适, 彩电2000元, 录像机的价钱是彩电的80%, 音响比彩电贵20%。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我带的钱够不够。同学们马上动手, 经过计算发现应需要6000元。那怎么办?打折呀!如果你是那个老板, 该怎么卖?孩子们七嘴八舌, 有的说打八折, 有的说打九折。我说道:“既然是卖给老师, 还不便宜些, 打六折, 六六大顺吗。”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样, 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 而是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了解生活。这样的课堂, 学生兴趣盎然, 毫无倦意, 不时闪出智慧的火花, 使他们感受到贴近生活带来的乐趣。

4. 注重“基础”, 加强沟通。

在分知识点复习时, 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工夫, 做到“应知应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的,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某一知识点如和其他知识有联系的, 引导学生加以联系和沟通, 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 多做比较, 加以区别。

5. 培养思维能力, 关注“素养”。

复习时引导学生在“会”字上下工夫。如: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图与解答图形题、分析解答应用题等。在实际操作中, 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观念、灵活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形成。

6.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1 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复习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时, 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画图和测量的技能。

6.2 要培养一题多变的能力。

重点是要抓住母题, 使学生知道题目源于母题, 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境,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启发学生多思考, 从而达到善于思考, 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解题能力。

6.3 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

10.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十

当前,沭阳县正朝着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一五”末实现在全市“三分总量有其一,跻身苏北前三强”的发展目标而阔步前进。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为广大妇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同时也把严峻的挑战摆在了妇女面前。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如何做好妇联工作,笔者结合实际作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做好妇联工作,必须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妇联是在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妇联工作是党的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离开党的领导,妇联工作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沭阳县委、县政府历来对妇联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经常召开妇女工作会议,研究妇女工作,研究制定“九五”、“十五”《沭阳县妇女发展规划》、《沭阳县儿童发展规划》,加大妇女教育培训力。

创业故事,以她们的艰辛经历和成功来鼓励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创业。妇联要真正把自己宣称的代表妇女、维护妇女利益体现出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发动、组织、倡导上,必须实实在在的干事,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交叉点上找准切入口,做到“三个围绕”、“三个服务”,即:围绕大局、围绕中心、围绕重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妇女。变机关化、行政化的办公为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模式,减少工作的布置,深入基层、指导帮助。开展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工作。对基层的工作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让工作特色在考核中占大头。变“我设计、你参与”为“你需我应互动式”的活动模式,多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展示形象创建一些载体,搭建一些平台,形成与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在各项工作中,更多的是要强调妇女的积极性,挖掘她们的潜能,让妇女走到前台唱主角,真正成为工作的主体。招商引资是沭阳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克服妇联不是经济主管部门,是无权无钱的群团部门,弱势群体的错误认识,千方百计,搜集招商信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力争完成招商任务,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女工再就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会,也为广大女性施展才华,投身经济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

四、做好妇联工作,必须开拓创新争先创优。开展“争当新女性,共建新沭阳”启动仪式,成立沭阳县妇女商会,目的都是团结和带动沭阳更多的创业女性更新观念,取长补短,开拓进取,引导创业女性们树立“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企业、关爱沭阳”的生活工作理念和大局意识,为创业女性提供拓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为广大妇女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长技能。

新形势下,妇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先创优。沭阳创办职教春蕾班,创新资助形式,使沭阳“春蕾计划”工作由小学、初中、高中到职业教育全面覆盖,提高女童素质,提高未来母亲素质;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联组织,以党建带妇建,拓宽妇联工作领域;成立妇女商会,为创业女性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妇女建设新沭阳主力军作用。

五、做好妇联工作,必须注重学习加强培训。培训学习是妇女发展的基础。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即信息经济时代。新经济是知识的经济,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知识的获取、积累、运用、创新必须通过学习,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把加强妇女培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培训,笔者认为:

1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十一

人文学院

B11历史班

易红军

111003101 摘要:本文是应考试而写的,其中内容主要包含了教师职业口语的含义及主要

类型;教师职业口语在性质上的独特性;教学口语的特点;教师职业口语的相关技巧

关键词:教师职业口语,应用,教学,教育,技巧,教师,学生

什么是教师职业口语?在刘伯奎先生主编的《教师口语——表述与训练》中是这样定义的:教师职业口语是教师从事教学教育的工作用语。

教师职业口语的内容应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以及其他工作口语(如进行家访时的教师口语使用,处理同事、上下级关系时的教师口语使用)。其中,“教学用语是课堂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包括:口头表达、板书的书面表达。”在这里,很多人会认为,学会做人比学习更重要,因而教育用语比教学用语更加重要。

那么什么是教育用语呢?什么又是教学用语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教育用语,顾名思义,就是指用来教育学生怎么做人的用语,而教学用语则是指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用语。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侧重学习,一个侧重于育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学习做人确实比单纯的学习更加重要。但是,教育是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做人主要的是由家庭来承担,而学校,则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作为师生间人生经历重要的一个阶段,构成了学生生命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这样分工有序,才能培育出一批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些不能把课本知识很好的教授给学生、而整天只会谈人生大道理的老师,还真不是一个好的、成功的老师。

所以才会有教学用语是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这一说法。而这,也是将要踏入教师行业的我们所必须要明确的一点。

就教师口语的性质而言,也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1、作用对象的独特性。教师口语作用的对象是学生。一个教师往往面对的是几十个、上百个学生。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的不同,甚至是性别的不同,年龄的不同,都要求教师必须想办法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而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对教师职业口语有非常熟练的掌握,能够随时随地发生变化。

2、使用环境的独特性。教师口语的使用环境包括上述的学生对象以及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这就和一般的交际口语不一样,一般的交际口语可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只要双方认可,就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了!而在学校、在课堂,面对着思想还未成熟的学生们,教师们就应该好好斟酌斟酌所要讲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育人的目的!而且还需注意的一点是,讲课时,要注意在规定的时间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既要结合生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又要“拉得回”,做到收放自如。“教师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节奏,只有节奏和谐的语言才能传情达意,不然学生昏昏欲睡,听教师话如同催眠曲。”(《教师口语——表述与训练》——刘伯奎主编)

3、使用目的的独特性。一个合格的教师总是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教书”的内涵包括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无疑,教师教导学生不仅要“授之以

鱼”,更要“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采取满堂灌的一味独白式的表达方式。“育人”的内涵包括传授德育知识,提高品德修养,提高学生自我修养能力。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言导”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应该具有传授功能,还应该具有直接的培养获取知识技巧的功能,不仅有传授德育知识的功能,也应该有直接育人功能。所以呢,教师的口语在这样的功能要求下,就有必要变得敏感、灵巧、美好。敏感是指它的变化性,它要随着学生对象的改变,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表述方式。灵巧是指表述时语言单位的轻便、不死板、不拖拉。美好是指教师口语的美学特征,它不仅包括语声美、语气美,还包括语态美、语情美。

那么就教学口语的特点而言,也有需要我们注意一下。

第一、教学口语具有规范性。最明显的就是普通话,我们都很清楚,普通话是一种硬性规定。因为我国各地的方言非常丰富、非常繁多,所以各地的普通话也都会受其影响而发音不准确。比如浙江人平翘舌音不分,而江西人(比如我),就前鼻音、后鼻音不是很清楚。这样的话,学生学起来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更有可能会出现错误。(这一点,作为经历过高考的我们可是深有体会啊!)

第二、教学口语具有针对性。因为教学对象的个性、心理、知识等方面往往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根据这些差异来进行调节。而这种调节,不仅要针对学生个体,有时还得针对不同的教学班级,同一教学内容也应该使用有所区别的教学口语表达方式,以使其教学更适合教学对象的要求。

第三、教学口语具有科学性。各个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各自学科的特有的概念、术语、原理、规则。教师的教学口语也要符合本学科的特点,不能用一般的日常词语去替代科学术语。只有讲述过这些术语后,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才可以使用日常用语。

第四、教学口语具有知识性。教学口语的知识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某个知识点时能广泛恰当地征引相关的知识。比如讲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时,就可以引申地讲玄武门之变,让大家也都知道一个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此外,教学口语的一些要求,也需要在仔细斟酌一二。教堂教学模式给教学口语规定了特定的要求。即语音音量适中,语速快慢适度,节奏抑扬顿挫,语流流畅自然,表意准确生动。

最后,教师职业口语还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也需要好好注意。

第一、教学提问技巧。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提问也是启发性教学的神经中枢。可以说,一堂充满活力的课与提问是密不可分的。提问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升级式提问,跟踪式提问,导研式提问。

第二、教学设问技巧。教学设问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不要求学生作答的教学疑问语。大致包括两大类:

一、调节式设问语;

二、统括式设问语。调节式设问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某问题时为了变换讲述的节奏而说的疑问语句。适当的在叙述性阐释中用一些变换节奏的设问语,学生听起来就比较轻松愉快。统括式设问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一种疑问语句。可以引导注意方向、思维方向和激疑。

1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几点看法 篇十二

一、班主任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树立榜样形象

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 往往父母都不及班主任在自己心中的地位高, 他们会不留痕迹地在每个时间段, 或各种场合效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 班主任怎么做他们就学着怎么做, 所以班主任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处处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 但身为师者, 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道德修养, 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 使自身不论是个人修养或知识水平, 都与班主任的称号相称。在工作、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之处,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 不能让学生把缺点也学了去。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 学生会很快乐、骄傲、自豪地在这个大集体中汲取营养, 健康成长,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将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

二、班级干部评选方式公平合理

现今某些校园不良风气正有滋生蔓延的势态, 如择校、调座位、评班委会成员时, 家长都在私下竭其所能, 用尽手段, 想尽办法。有些学生对这种现象也有所了解, 他们内心的纯洁与善良会不可避免地被玷污、被泯灭。因此, 班主任要坚决抵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不做任何可能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情。如我在评选任命班委会委员时, 会深思熟虑一番, 认真制定选举办法,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 才公开进行班委职务竞选, 让学生毛遂自荐, 上台演讲, 说明竞选的职务、原因、优势等, 然后由学生选举。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班委会可以说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学生都主动自觉地服从。

三、职责分配因人而异, 发挥学生特长

就如班主任要因材施教一样, 学生干部的职权分工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而定, 依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 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乐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又可以发挥其优势, 从而把各自分管的工作做好, 更好地服务于班级、服务于同学、服务于老师、服务于学校。如有的学生体育是他的强项, 可以安排其担任体育委员;有的学生有组织各项活动的特长, 则可以安排其担任组织委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突出, 可以任命其为学习委员, 发挥其长处帮助其他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提高;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做大家都不太愿意做的劳动, 那么劳动委员非他莫属。除了这些班委成员外, 还可以像教育家魏书生那样, 把涉及班级各方面的工作细化, 让每个班级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岗位, 大家互相监督、互相学习, 共同管理这个班集体。魏书生老师会把浇花、物品摆放、每日格言等分配给每位同学, 让他们都有事可做, 事可做好, 愿意做事, 这样有利于集体成长与进步, 锻炼全体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制定相应的赏罚制度, 让学生做到有错必纠

任何一个团体或集体, 不论大小, 都应该有严明的纪律, 那么一个班集体除了校园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外, 还可以制定一些适用于本班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出 台是班主任与全 体学生一 起研究商 议后确定 下来的, 经过大家商榷和举手表决了的, 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有说服力, 在执行过程中才会顺利, 才会被学生认可。表现突出的、为集 体争得荣 誉的学生 , 应如何加 以表扬鼓 励 ;犯了错误或违反了学校班级制度规定的, 应接受什么样的惩处, 班主任都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班级特点仔细研究, 制定合适的班级制度。如教育家魏书生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 写一定字数的错误说明书, 把犯的错误的原因、性质、大小、不良后果写清楚 , 今后应如 何改正等 , 效果非常 明显 , 使学生通 过写错误说明书, 不但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以高度的集体荣誉感激发, 带动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当学生以集体荣誉为己任的时候, 以集体荣誉为骄傲的时候, 他们往往会克服自身的一些难以改正的缺点, 有的学生会因为一次运动会的团体接力, 而忘记前嫌与和自己有矛盾的同学主动和好,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有的学生不喜欢劳动, 但视班级荣誉为己任, 主动承担起又脏又累的卫生工作。可以看出只要有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那么学习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学生将会被这个优良的集体感染, 逐步使自己尽善尽美。

总之, 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研究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方式方法, 从而使自己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摘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很大, 除正常的备讲、批辅之外, 还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安全监管等多方面付出大量时间与心血, 各种检查、评比、考试、活动又会占去他们一部分的休息时间, 因此可以说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很重的压力与责任。小学生需要班主任多给予关怀、爱护、指导、帮助, 他们总希望和班主任在一起, 因为班主任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楷模, 事事都指望班主任帮助解决, 哪怕犯了错误也应由班主任批评纠正自己, 久而久之学生的依附性越来越强, 这样的结果 对班主任来讲绝不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但班主任如果能让班级干部发挥各自作用, 并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那么将有效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而且整个班级的风气都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测量远近》下一篇:公司对员工处理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