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8篇)
1.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认识为我们创建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点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为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深刻的环境保护理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应该包含生态文明的构建,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环境观点 生态文明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GDP已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截至2013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2013年人民群众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今天爆表了吗”。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明显,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为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深刻的环境保护理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应该包含生态文明的构建,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对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有很强的理论启发意义。是我们做好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人与自然是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的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就说明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恩格斯也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活动必须受到自然的限制、遵守自然规律。应该说人类是从自然中诞生的,是历经了上万年的进化而产生的,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正是对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朴素观点。
(二)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靠自然界生存,所以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创造人类的历史,而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自然进行改造,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也应该合理、科学地利用。恩格斯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点:“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就说明作为具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类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应该从长远角度去看待自然环境,不断的为自然环境加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种群的延续。
(三)人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十分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能动作用:“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恩格斯也说;“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马克思强调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人类才能充分发现自然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同时,恩格斯还批判了自然条件决定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马克思科学地、辨证地阐明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既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三、经济视角下构建生态文明
(一)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政策,同时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也主要是根据当地GDP的增长情况。这样的考核模式在当时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但是,历经35年的发展,单纯考核传统GDP已很难满足实际需求,更造成了政府层面对于环境保护的消极态度。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构建上的重要作用,应该构建绿色GDP考核制度。
谓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资源和环境独立出来,建立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在此基础上对现行GDP进行扣减和调整,从而得出绿色GDP。简单地说,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对绿色GDP的实际测算,目前集中在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测算上。可以说,绿色GDP这个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就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可见,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通过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可以说,绿色GDP核算概念的提出,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结合点,实行绿色GDP核算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与此同时,要把绿色GDP这一科学的概念转化为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缘于绿色GDP核算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对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困难;二是绿色GDP对资源耗费的估价没有标准,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所以有一个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问题。但是由于绿色GDP所具有的优越性,开展绿色GDP核算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
(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是根本保障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要克服即将到来的“刘易斯拐点”所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障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的棕色经济向“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和高产出”的绿色经济转变。真正践行“绿色经济”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宏伟目标。
以浙江省为例,2014年伊始省政府就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定,其实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倒逼”机制的体现。表明了浙江省政府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来,把 “环境”回归到“民生”的本质上来。“五水共治”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出发,“腾笼换鸟”实现经济发展结构的绿色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应该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促环保、以环保倒逼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路子来。
(三)环境保护税制改革
环境保护税制体系是指在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税目和税收政策的总称,旨在实现特定的环境政策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调节纳税人的环境保护行为。环境保护税是一种庇古税,其核心精神就在于“谁污染,谁治理”。
通过对污染行为附加环境保护税使污染行为的成本变高,使得企业放弃采取污染环境的行为。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外部性,具有负的外部性的行为会使得供给大于合理的供给,也就是说,污染的供给大于合理的污染供给。环保税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污染的企业承受自身污染所带来外部性的成本,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污染必然会下降。
我国现行税制,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大多散见于各税种之中。其中涉及环保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而:一是有关企业“三废”的税收减免。包括免除、先征后返增值税及减免征企业所得税;是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所得税减免;三是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税收调节;四是开征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五是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镇环保建设筹集资金。
四、结束语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认识为我们创建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政府部门要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改革环境保护税制,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57.[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23.[3]王玉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6):3.[4]吴晓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10,(1):21-24
2.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美丽中国
马克思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中包含众多的内容,而生态思想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障。所谓的“美丽中国”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进行中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思想中,人属于自然,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自然;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自然作为支撑,人类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的。因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来自自然;另一方面,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之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和自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立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重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剖析,认为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正面的分析,高度肯定了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鉴于此,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这样才能推动人类生产持续发展。
在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中也提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在进行物质交换,而这也正是人类劳动和生产的本质。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开发,获取自身所需的物质,这其实也是一种物质交换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是直接关注剩余劳动价值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就不会关心自然规律,对自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鉴于此,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首先要改变社会形态,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类的生产活动才能真正遵循自然规律,解决目前遇到的各种生态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美丽中国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加强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发展的同时,切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促进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现状,从实际生产和实际问题出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比较严重,还存在较多的生态问题。第一,现有的自然资源比较紧缺;第二,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自身恢复功能逐渐弱化;第三,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它建设之中,采取五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真正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因此,为了能够通过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自然环境建设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谐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建设的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表明我们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所谓的“美丽中国”是指在建设中国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认识到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自然对促进中华民族健康长远发展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山清水秀、天蓝、水清的美好家园,要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做好家园建设;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还应采用科学的建设手段和方法,重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改变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这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加强人民生活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是对未来生活的计划和要求,不仅是指山清水秀、碧海蓝天;而且更是要在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提出其终极目标是要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可以看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中国建设美在生活,美在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艺术和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和设计,美丽生活是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步骤,也是基础要求。人类的历史是所有人的智慧结晶,所有的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都竭尽全力的做好,加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赋予美的感受,因此,全国人们必须要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将实现“美丽中国”视为奋斗的目标。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的定义不仅是局限于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更加重要的是在追求生态环境美好发展的同时要追求以后精神层面的共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天蓝”、“水绿”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其实是指我们要有美丽的生态环境。但这还不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我们还应大力发展经济。但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也就是说个体的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美丽中国”的建设程度。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同时还应具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这样才可以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公民个人的素养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结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一种体现方式。根据十八大相关报告,促进公民道德素养是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所有国民的高素质要求,公民的文化素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促进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下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分析
“美丽中国”是加强我国生态和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建设框架,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一种新的梦想和希望,从中国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出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提出了众多的发展要求。但是如何更好的发展,怎样的发展更加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十八大的报告可以得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是要把生态建设融合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发展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要遵循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二)拓宽了社会和谐理论视野
和谐社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继承者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在人与自然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马克思生态思想观点认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奋斗的结果,不是历史作用,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历史和改变环境;历史是人类追求过程的总和,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社会和谐的重视程度。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人类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但需要注意一点,即自然资源在破坏之后会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加强社会和谐理论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三)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目标,这不是个体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和治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从制度保障上规范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党的相关制度报告和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制度,这样才可以为文明建设提供标准、行为准则和监督制度。在制定生态文明制度时应遵守一定的原则,要确保制度的全面性,其中应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评价制度等等。在这些合理、严格、科学的制度规范下,才能够积极引导、规范相关的行业促进生产合理化,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是独立的生态文明建设,而是融入到其它各个方面之中的。但美丽中国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所以,在进行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
(一)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
“美丽中国”是我国的战略性目标之一,这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这个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党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约束机制,即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入其它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政治等等,这就需要制定更加完整的社会制度体系,把加强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重点关注的层面,特别是对于水资源、林木资源、耕地资源等;与此同时,还应从立法角度对美丽中国建设过程进行分析,要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这样不仅有助于落实相关的政策,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约束。
(二)构建生态型政府,突进生态民主建设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全体成员息息相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要从社会成员出发,同时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执政理念,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够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做好资源和社会的管理工作,实现政府生态功能和社会行政的协调治理。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开性,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实现全民推进生态资源的建设要求;完善行政考核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能够保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对于自然和人之前关系的深刻探索,我国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要积极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作用,从政府和社会成员出发,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雷云.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大论断及其当代价值——读《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札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1):52-59.
[2]包庆德,王东.中世纪宗教与技术对人类生态思想的影响——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中世纪根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1):123-128.
3.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三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生态马克思主义虽然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的一支,但它与马克思主义有着不一样的理论诉求,它将焦点放置于生态问题的解决上,并认为政治问题与生态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在这一点上构建了与马克思主义相一致的政治化意义。
在新时期,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上与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相关性。马克思将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为自然,在没有人类活动前属于自在自然,而出现人类活动后就是人为自然。生态马克思主义延续着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哲学方法,从唯物史观历史主义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出发,认为现阶段出现的生态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资产阶级的本质是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盲目地扩大再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最终不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破坏了生态,造成了环境污染。
资本主义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过量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排放废弃物,同时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在海外寻找殖民地,从事殖民掠夺,更加破坏了被侵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认为,人与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人要实现发展必须依靠自然,而自然的破坏也会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恶化。两者都认为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的变革。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落脚点是生态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则寄托在共产主义上。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形成到80年代体系化、90年代深化这三个时期。整体上看,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生态角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要解决问题也要从社会制度上着手,关注人类的发展,改变资产阶级非理性的发展模式。从这个方面来说,它和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目的如出一辙,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中既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也要从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吸取教训,增益社会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建设是人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的过程,虽然人的发展需要自然来提供物质支持,但是人也不能过分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超过自然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总量也位居世界第二,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潜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领土面积以及气候类型等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国家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也存在差距,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每天都要面对着大量的垃圾污染,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对有限的生存空间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邻近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侵扰着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严峻的形势都要求我们谨慎地选择发展道路,一旦超过自然的限度,对我国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利的。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国家已经逐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宏观上,通过法律法规战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整体上对环境生态的维护;在微观上,通过加强对地区环境的整治确保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特别是执政党从我国文化传统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提出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地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确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考虑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的承受能力,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根本目标,这就保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时的政策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要求,是将子孙后代的发展与当今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从长远的目标结合而提出的。要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起来,共同维护人类的家园。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虽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将生态危机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提出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理论诉求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就是社会历史的形成过程,人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也就是使自然界人化的过程,自然界作为人的活动的产物丧失了它的异于人的本质,成了人化的自然界,因而也成了人的感官对象。对象化的自然界,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历史地创造出来的,即全部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化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要求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正确地对待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马克思主义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思路同样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是以生态和人类为中心的观念。
第二,坚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考虑人民的需求增量,同时合理量化生产,不过度生产浪费资源。在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上要将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其中,还要将对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考虑其中,特别是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不能为了获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降低生产成本就将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将环境成本转嫁给子孙后代。在经济发展中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生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是经济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就会给未来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人民生活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对高污染的行业进行处理,采用新能源技术,发展新型、高效、无污染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4.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四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5.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五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班级:造价1310
姓名:刘建林
学号:0704131018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新期盼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 2/13
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行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下面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四大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融入的重要性,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联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 3/13
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
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与政治建设
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二)与文化建设
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4/13
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
(三)与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四)与经济建设:
简单的说它区别与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模式,既属于经济建设的一个子概念又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相互融入的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从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生态矛盾,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安全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追求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构成社会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自然基础。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没有坚实的根基。生态危机,也必定会引发深刻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经济建设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治建设必然要求将生态问题视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从生态政治的高度推进制度创新,制订出有 6/13 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保证社会的生态安全,以此推动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使人们牢固地确立生态意识,在科学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指导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才能在全社会推动“生态理性人”的成长。在社会建设中,也只有明确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性、互渗透和互促性关系,才能以生态化的理念推进社会治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了人民群众应有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这有机联系的五大权益。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在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四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人口压力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偏差等,也有资源环境的约束。前 7/13 者是挑战,也是造成后者的原因。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是资源能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约束。
在生态环境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污染防治稳步推进,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内城镇供水安全基本得到保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环保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遏制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生态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的同时,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我国环境形势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祸合型的特点,环境污染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向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局地向区域扩散,从江河城市段向流域蔓延,从常规性污染向非常规性污染、有毒有害污染转化,从浅层次向深层次的环境问题演变。老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 8/13 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例如农业活动、废水排放、大气沉降和垃圾堆放都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壤污染表现出源多、量大、面广、持久、毒害性大等特征,并从局部蔓延到区域。截至20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因受污染而超标的粮食1200万吨。燃煤、公路交通尾气排放的重金属,垃圾堆存残留的重金属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和蔬菜种植影响尤为突出。
此外,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固体废物污染程度加重,水和大气环境形势危急,土壤质量退化,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等等都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五: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 9/13 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在政策上:
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三)在措施上
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四)在行动上
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11/13 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
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12/13 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6.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六
摘 要: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这既深刻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又鲜明地显示了目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随着全球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突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和研讨。“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及主要观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把自身迅猛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消耗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求不但加剧了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各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如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市事件、米糠油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应运而生,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面临人类严峻的生态问题时通过重新解读自然的观念,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生态思想而提出的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资本主义危机的形式发生改变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综合危机,以本?阿格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问题,认为生态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他们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不断扩大商品生产为基础作为利润来源的,而这种过度生产必然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能为解除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产也就是破坏,……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资本的逻辑就是不断地追求增长。……过度积累的危机被再生产危机加剧,再生产危机最终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因此,菜斯、阿格尔等提出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中的经济危机。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社会主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马克思认为,经济理性的危害一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二是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使劳动者失去人性。这样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最大化的消费与需求刺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导致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生态的过度破坏。而生态理性是与生态保护相一致的,其社会生产目的不是以利润为动机,而是提倡一种适可而止的需求方式,尽量少用劳动、资本和能源,努力生产耐用的、具有高适用价值的东西。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实施生态理性,必须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的和自我解放的社会主义,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主义。”[3]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符合生态现代化,同时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模式,适度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主张在满足人类发展进步需求的基础之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以使用价值取代交换价值
学者倪瑞华曾这样说:“生态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创建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而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因为,每种社会类型和文明形态都有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4]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要使使用价值从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必须使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只有克服了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用价值才能够从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劳动才能够从资本的锁链中解脱出来,劳动力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潜能。要使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生态系统实现其使用价值,就必须消灭交换价值、推翻资本,从而使劳动得到解放,最终通过联合劳动实现其使用价值,在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全新的财产关系。因而,生态马克思主义要坚持推翻资本的统治,克服劳动与劳动者的分离。
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与当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只有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才能真正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由此可见,生态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内在地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要求。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主题。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人,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5]生态文明建设既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存在物并且人的任何需求都是合理的,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也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生态至上”和物种绝对平等的思想,忽视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这两个极端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和自然的长远发展。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绿色社会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类自身的发展取决于他们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人类的要求超过自然本身的界限,自然界就要不堪重负甚至对人类进行报复。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它建立在对每个人的物质需要的自然限制这一准则基础上,所以能够提供一个以生态可接受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框架,生产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获利。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一致性。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追求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社会是一个民主、公正、和谐的社会,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它倡导建立民主稳定的社会体系来保证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倡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反对生态殖民主义,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领域的价值追求方面具有一致性。
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转变伦理价值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曾明确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是千百年流传下来,厚厚地积淀在人们头脑中的控制自然的观念,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正在于改变人们原有的控制自然的观念[6]。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必须积极转变伦理价值观,清楚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就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的环保责任感,要形成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不能无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肆意掠夺,可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将自然视为人类的“无机身体”,认识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自然的破坏为代价的。具体来讲,应该将生态保护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完善环保的相关法律政策,培养每一名公民的环保责任感,改变过去“先污染再治理”的理念,改变为求短期发展而破坏生态的做法,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深化环保意识。
(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 “异化消费”促进了人们狂热消费的欲望,大大增加了资源环境的压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既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发展的需求,又要维护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需求,健康合理消费观的树立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适度消费以节俭为特征,它不反对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只是反对‘为地位而消费’的过量消费中的挥霍和浪费。”[7]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当下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有极大提高,但人们仍然应该避免盲目追求物质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树立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诸方面利害关系的适度合理消费观,形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消费,培养人们形成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生产生活理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短期迅速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资源的消耗。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既要合理生产物资资料,又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和保持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适度经济发展的模式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之中,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原先的发展水平,又要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地进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甚至对人类自身造成巨大的危害。只有做到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趋利避害,避免因利用科技而导致的道德伦理问题和环境资源问题,既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要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道路。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缺陷和不足,但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应该继续研究和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充分了解其理论思想和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更加有效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服务。
参考文献:
7.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七
1 马克思物质变换及其断裂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德语中用“Stoffwechsel”一词表达“物质变换”概念, 他的物质变换及其断裂理论, 是在批判、借鉴摩莱肖特和李比希思想的基础上, 而实现的一种超越和理论创新的成果。马克思对摩莱肖特的生理学和李比希的生物化学思想加以扬弃, 提出了“物质变换”概念;从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出发, 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本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进而揭示出导致物质变换断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质变换及其断裂思想是马克思生态理论的核心部分,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物质变换理论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在其物质变换思想中, 进行了三个角度的分析, 即自然界本身的新陈代谢、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
(1) 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变换。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 具体指的是自然界必然存在并发生的, 在自然力驱动下的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物质变换过程, 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它包括自然界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新陈代谢、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界本身的新陈代谢以及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都是以代价昂贵的新陈代谢为前提的, 如果完全不需要这种新陈代谢, 世界上也就没有穷人了。”[1]二者的关系是不可割裂开来单独论述的, 只有把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过程和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过程辩证统一, 物质变换思想的研究才有现实意义。
(2) 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与其它自然物和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本身的自然属性, 需要从自然界汲取各种物质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就需要参与到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去。马克思说:“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 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他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劳动这个中介进行的,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马克思认为,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即人类的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中介。其具体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人主动并有意识地向自然界汲取物质原料, 并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有意识的生产;同时, 人类也向自然界排出“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 其中人类有意识的劳动行为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但值得强调的是, 在物质变换的过程中, 人类的劳动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受人类主观控制的。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人类的劳动行为也受到自然的影响, 被改造的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自身。所以说物质变换过程并不是单向的运动, 而是双向的循环, 即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持续运动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生产生活资源和向自然排泄废弃物的双向活动过程。
(3)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亦即社会经济中的商品交换, 马克思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则凝结商品的价值, 体现的是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在研究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变换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来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并且二者共同构建了人的整个以生产和消费分别为起始点的劳动过程, 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把商品推向全球, 体现为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管理的全球化, 这种大规模的商品经济就是全球化的商品经济。马克思通过分析并揭示出人与人的大规模物质变换即人类社会物质变换过程, 是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进行的:分别是W—G—W (商品—货币—商品) 变换过程和G—W—G (货币—商品—货币) 变换过程, 前者是使用价值的变换, 属于真正的社会物质的变换;后者是价值的变换, 属于形式上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强调指出, 只有保证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顺利进行的前提下,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顺利进行。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是同一生产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2 物质变换断裂思想的两个层面
在物质变换断裂理论中, 马克思认为物质变换断裂存在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 另一个层面是社会物质变换的断裂。并且造成这两种断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其扩大的外化形式有社会不公、生态危机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等。
(1) 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的逐利性, 使自然界被过度索取资源, 资本家“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4]从而造成了“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5]。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者联合起来的未来社会形态中,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
(2) 社会物质变换的断裂。正如马克思所说, 资本主义的资源占有者不仅面对土地是这种态度, 在任何领域他们的宗旨只有一个, 那就是利益最大化, 只有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被自己破坏的生态环境所严重牵制的时候, 他们才利用一些资源予以解决, 但不管解决的情况如何, 追求利益最大化仍然是资本发展的根本目标。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物质变换断裂的具体表现, 它形成的根本原因可以概括为,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分配的方式,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造成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剩余价值论告诉我们, 资本家是用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这种形式上的公平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这种实质上的不公平, 进而产生资本家财富不断增多与工人阶级购买力不断下降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进而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 爆发全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此, 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在未来社会, 才能“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7]。只有到那时, 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才能避免物质变换断裂的出现;也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物质变换的断裂才会完全失去产生的土壤。
2 物质变换及其断裂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及其断裂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是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物质变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点:
2.1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法律的制定者要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要首先解决好的一个基本关系。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必须要体现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 也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价值诉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自然生态资源虽然属于我们, 但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要做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者而不是浪费者。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整个社会, 一个民族, 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 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 土地的利用者, 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 把土地改良好传给后代。”[8]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立足现在, 着眼未来。通过法律法规的建制, 保障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双向流动, 避免或克服人们因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而造成的对自然界的极度攫取, 对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和环境承载限度破坏。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而是需要集中更多人的智慧不断完善的。在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 一条根本宗旨就是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要做到着眼未来, 深入研究和统筹兼顾。此外,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 我们可以积极利用;而对于他们资本主义私有制内核的生态思想的渗透, 我们也是要认真防范。总之,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2.2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符合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
任何体系的建立都应该有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也不例外。必须顺应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 科学地制定生态文明法制体系, 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社会自身的长久发展提供切实法制保障。
(1) 一方面,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的文明社会起源于自然, 一部人类文明史, 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中, 人类的社会发展也相应地呈现出其时代性特征。“法律是文明的产物, 同时又是维系文明和促进文明的一种手段。”[9]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基础上, 在我国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之中展开的, 所以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一定要体现时代化这一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差别的。只有着眼当下, 放眼未来, 才能使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如今, 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社会发展全过程。必须把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 明确我们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2) 另一方面,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而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 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所面对的自然环境是千差万别的, 我国要结合自身情况, 总结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经验教训;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 鼓励改造传统的生产领域, 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如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培育和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打造社会的良好环境保护氛围。人类发展史上的无数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只有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一帆风顺。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也需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才能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3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
党中央早在十五大就提出了“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方略, 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源和环境的法律也在不断增多和细化。截至十八大前后, 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在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下, 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未得到有效控制, 如雾霾的严峻形势和扩散范围就是不容乐观的,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 而且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说来,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方面, 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是生态环境恶化一个重要原因。
(1) 一方面,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的立法质量有待加强。亚里士多德曾说,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0]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近三十部, 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所带来的新问题, 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还存在着:生态文明相关法律创立和更新还不够完善, 存在空白或陈旧的领域;生态文明相关法律的顶层设计已经构架, 但实施准则的细化还有待加强;生态文明相关法律中的执法措施过于软弱, 导致一些企业或个人违法毫无顾忌等问题。
究其立法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原因:一是决策者和立法层担心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拖后GDP的增长;二是相关立法机构的立法过程受到固有利益集团和既得利益者的干扰;三是生态文明相关法律与其他法律存在某些领域的矛盾, 影响自身的立法过程;四是由于形式主义的存在, 导致立法过程脱离群众, 法律细则久久都未制定, 存在“有上无下”的情况。五是立法职能部门没有尽职尽责, 在立法前没有充分调查研究, 立法中草草了事, 立法后不闻不问。总之, 即便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 但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面前, 提高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立法的质量也是刻不容缓的。
(2) 另一方面, 要切实改变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有法不依的现象。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党是执政党, 坚持依法行政, 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 带头遵守法律。目前,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的执法质量距离中央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首先生态文明执法力度不强, 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其他因素影响, 执法效果不佳。其次是生态文明执法能力不强, 执法人员和硬件较为缺乏, 影响执法效果。再次是司法机关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还需加强, 生态环境污染案件中立案难、取证难和执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最后是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意识还有待加强, 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都要有主人翁意识, 认识到社会全体成员都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构建者和维护者, 更是监督者。只有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养成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 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摘要: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离不开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应遵循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及其断裂思想, 坚持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三个着力点: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要符合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要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及执法必严。
关键词:马克思,物质变换与断裂思想,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54.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01-202.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77.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第3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579.
[5]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289.
[6]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926-927.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928.
[8]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4.
[9]罗斯科·庞德.法理学[M].廖德宇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4.
[1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199.
8.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八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并爱护的大花园。”[1]世界的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既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又节约自然资源,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观,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
一、低碳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经济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模式
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如果要生存就不能脫离自然而存在,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在积极的改造自然,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导致了生态的失衡。因而,我们必须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较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风能、生物质能等)取代煤炭等旧能源。低碳经济不仅能保护自然而且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经济模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则符合其要求
工业革命之后,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采取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过程,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破坏生态的平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要求我们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采用绿色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全方位、系统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建设生态文明。在生产发展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资源的消耗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废渣的排放,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微乎其微,但一旦乘以13亿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倡导全国人民实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绿色生活。低碳经济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社会成员在生活中使用低碳产品,过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既要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上具有低碳意识,又要从实际生活中绿色消费,降低碳排量。
二、低碳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则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固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为目标,在根本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低碳经济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从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短期来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有效地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长期来看,生活中绿色消费的低碳经济能促进社会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有效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低碳经济促使社会成员增强低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低碳经济让低碳意识融入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中,促使社会成员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短缺,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为后代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低碳经济还积极要求技术创新,不断培育企业的低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积极引导人们向可持续消费方式转变,改变以往的高消费、高浪费的不良生活方式,适度消费,营造低碳生活的氛围。低碳经济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着手,积极引导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产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参考文献:
[1] 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荐阅读: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10-26
玛丽与马克思影评07-2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08-24
马克思成长07-25
马克思问卷11-02
马克思生平介绍06-26
马克思阶段报告09-04
马克思简答题09-13
马克思主义儿童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