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探析(共8篇)
1.果树病虫害防治探析 篇一
职称论文
探析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于庆波
摘要:总结了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螟虫以及稻飞虱等的防治技术,以为减少水稻产量损失,取得粮食丰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大安市安广镇新荒乡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发布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1水稻稻瘟病
大安本身就是一个干旱地区,泥土属砂性,长期灌深水加之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②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③种子处理。10% 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种48 h或80% 402抗菌剂2 000倍液浸种48~72 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 h,洗净后催芽。④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40%富士1号1 500 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 250~3 000 g/hm2。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 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水稻纹枯病
长期的用此地块种植水稻,反复施肥,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2]。水稻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①栽培防病。
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②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 250 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 500~3 00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 500 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1 050 kg/hm2喷雾。药剂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点防治时期应在孕穗至齐穗期。
3水稻条纹叶枯病
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3]。通常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合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色或黄白色。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绿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切断病毒的传播源。一是把传毒媒介灰飞虱消灭于传病之前。二是要远离麦田、蔬菜田、草荒田等虫源田,及时清除秧田及大田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③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要施好,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水稻生育期注意使用锌、硼、锰等微肥或水稻敏感的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④药剂防治。药剂浸种,提前预防;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稼药”;发现整田发病率在3%以下即要防治。药剂选择: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500~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1 000倍液浸种,或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送嫁药”可用10%吡虫啉300 g/hm2+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防治;大田用10%吡虫啉450~750
g/hm2+3.95%病毒必克675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普防。用药时间掌握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适期防治。
4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钻乳油1 350 mL/hm2,或13.5%钻心炮乳油1 350 mL/hm2,或13.5%伐克乳油1 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 mL/hm2,或辛乳油1 35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4]。水稻螟虫防治时期:①二化螟。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②三化螟。第1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前3 d)防治,7 d之后可再用1次。③稻纵卷叶螟。新荒乡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条件适宜,发生危害的程度就重。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施药防治,水量要足,喷雾均匀。
5稻飞虱
俗称“蜢子”,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比较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
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危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危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即开始用药,采取“压前控后”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①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②泼浇。用10%吡虫啉,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或用40%久效磷乳油750 mL/hm2大水泼浇,用水6 000 kg/hm2。③撒颗粒剂或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4%叶蝉散颗粒剂30~45 kg/hm2撒入稻田;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 250 g/hm2,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300~375 kg/hm2撒施。
6参考文献
[1] 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11,114.[2] 陆瑞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71-173.[3] 王荣军.水稻本田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83.[4] 杨荣明.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新技术[J].农家致富,2007(11):30.
2.果树病虫害防治探析 篇二
1 果树病虫害出现的环境特征
果树作为有营养价值的树木, 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害虫提供了所需的食物, 这就使害虫更趋向于在果树上繁衍, 而且果树的生长周期较长, 这在客观上为病虫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 也正因此会使果树面临更大的病虫害威胁, 一旦不及时防治, 受灾面积将极为严重。
当今社会,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 对果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 如大量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不但可能污染果品, 还可能破坏果树的生存环境, 影响自然生态环境。
2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喷药量过多, 对生态环境和果品造成污染
一些果农因急切地想看到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不顾果树本身对药物的承受能力, 防治病虫害时超量用药, 这就不但可能对果树本身产生药害, 增加果品农药残留, 影响果品质量及食品安全, 还会对果树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污染果园土壤、地下水以及大气环境, 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并且果农携带喷雾器必然会接触过多农药, 也有损果农的人身健康。
2.2 单纯化学防治病虫害, 忽视了果树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大多数果农往往只是单纯地考虑了病虫害对果树产量及品质的为害, 忽视了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果树本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果树自身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单纯地依靠化学防治, 不仅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对果树自身的生长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 防治果树病虫害应采取的策略
3.1 科学选择并使用农药
果农在选择农药时要秉着一颗理智的心, 根据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危害程度以及农药的功效等来选择农药, 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药的作用, 争取对果树病虫害发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同时把农药对人体及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3.2 科学选择并合理种植果树
果树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果树的生长发育、果品品质的好坏以及果农的收益。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 充分考虑果树品种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自身抗灾能力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科学选择果树种类及其品种, 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3.3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果树病虫害
搞好果树病虫害防治, 首先要在科学选择品种的基础上, 加强肥水管理, 培育健壮的树体来提高果树本身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要合理密植, 科学修剪, 清洁果园, 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 使之有利于果树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再次多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最后才是科学选药用药, 改进施药方法, 提高防治药效, 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 不谋求彻底歼灭病虫害。
综上所述,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我们在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的前提下去预防, 广大果农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 应以科学安全的思想作为指导, 采取合理的方法, 落实“生态防治”观念,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做好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从而为果农创造更大的收益, 也让我国的农业发展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唐永伟, 梁福兰, 陈华, 王坤宇.果树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13) .
[2]李芸, 刘磊, 李景先.如何把握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J].农家参谋.2011 (2) :13.
3.果树休眠期病虫害防治 篇三
1 清园 危害果树的许多病虫、病原菌在园内枯枝落叶和树体杂草中越冬。果树落叶后,及时清理果园,剪除树上的病虫枝、枯枝、虫苞、僵果等,再清扫树下的落叶、落果和杂草,然后把清理的杂物集中烧毁或带出深埋,减少次年果树病虫害的发生。
2 果园深翻 在清园后土壤封冻前对果园深翻可改善土壤结构,保护土壤墒情和捣毁病虫害的生存场所。金龟子、桃小食心虫、蚜虫、舟形毛虫等害虫是以成虫或蛹在树盘下的土壤越冬。深翻可把害虫、虫卵、茧及病菌翻到地面冻死、干死、被天敌吃掉,深翻深度以15~30厘米为宜。
3 刮树皮 树干上的粗皮、翘皮下往往是红蜘蛛、梨木虱、梨小食心虫、较纹病、干腐病等害虫、病菌越冬场所。刮树皮后将其收集烧毁或深埋。可有效地消灭皮缝中的越冬病菌、害虫和虫卵。在整个休眠季节均可进行刮树皮,但从保护天敌的角度考虑,以早春天敌已出蛰而害虫尚未活动时为宜。刮树皮的程度应掌握小树和弱树宜轻、大树和旺树宜重的原则。
4 堵塞虫孔 对天牛类害虫,可用乐果对10倍水,用脱脂棉浸药液堵虫孔,或用针管向虫孔注射上述药液,然后用黄泥封虫孔。
5 施基肥 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根据产量、树势,结合冬季深翻,全园施足1次基施。以条状、环状或穴状等方法进行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施一定数量的尿素、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以利壮树、高产、优质。
6 冬季修剪 主要是疏除徒长枝、密生枝、重叠枝、断垂枝和病虫枝,还要按照树体结构及不同树龄进行整形修剪。对幼树注意培养树体骨架结构,选留好各级骨干枝,对辅养枝长放或轻短截。对果树要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利用辅养枝结果,适时适量回缩。注意复壮和更新枝组,稳定树势,使树势趋于缓和中庸,稳定产量。密植园一定要使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7 喷药 冬季清园修剪后,普遍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防治黑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和多种病害,同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害虫在早春大量产卵前,应及时喷1次0.5波美度石硫合剂,效果好。常用杀虫药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75%辛硫磷2000倍液,2.5%功夫乳油6000倍液等;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等。
4.果树常用农药及防治对象 篇四
一、杀螨剂
1、哒螨灵(哒螨酮、扫螨净、速螨酮、牵牛星、杀螨灵等商品名)。属哒嗪酮类杀虫杀螨剂。对人畜中等毒性。具触杀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速效性好,对卵、若螨和成螨都有效果。适用于果树及其他作物的叶螨、锈螨的防治。
2、三唑锡(倍乐霸、螨无踪、三唑环锡等商品名)。属有机锡杀螨剂。中等毒性。稳定性好,持效期长,具触杀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对冬卵无效。可与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混用,但不能与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用。适用于叶螨、锈螨的防治。系感温性农药,温度较高时使用效果好。安全间隔期为21天。
3、炔螨特(克螨特、灭螨净、果满园、丙炔螨特等商品名)。属有机硫类杀螨剂。对人畜低毒,有刺激性,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渗透传导作用。该药在20℃以下随气温下降而药效递降。如使用浓度过高时,幼嫩叶片和幼果表面易产生油斑和叶片卷曲等症状。可防治果树等多种作物的叶螨、锈螨。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采前30天停用。
4、四螨嗪(螨死净、阿波罗等商品名)。属有机氮杂环类杀螨剂。对人畜低毒,对螨卵毒杀效果好,对幼、若螨也有一定活性,对成螨无效,但成螨接触药液后,可导致产卵量下降,大多卵不能孵化,即使孵化出的幼螨也很快死亡。该药药效发挥较慢,一般药后7~10天才见效,持效期较长。它与尼索朗有交互抗性,一年使用1~2次为宜,用药前要充分摇匀。可防治叶螨、锈螨,与速效农药混用提高防效。
5、螺螨酯(商品名螨危)。属低毒、高效、广谱、长效的杀螨剂。具抑制害螨体内脂肪合成,非内吸性杀螨剂,主要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杀死卵、幼螨和雌成螨。与常规杀螨剂无交互抗性。可防治叶螨。安全间隔期4天。
6、噻螨酮(尼索朗、除螨威等商品名)。属低毒的噻唑酮类杀螨剂。其渗透性较好,无内吸作用,具有较强的杀卵、杀幼螨及若螨作用,对接触到药液的雌成螨所产生的卵仍有杀卵力。与螨死净有交互抗性。速效性差,一般施药后7天左右才能发挥防效,对锈螨和瘿螨效果差。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多种农药混用。适用于柑桔、葡萄、桃、李等多种作物的叶螨。
7、苯丁锡(托尔克、克螨锡、螨完锡等商品名)。属低毒有机锡类杀螨剂。对害螨以触杀为主,药效作用缓慢,药后3天开始增强,到第14天到达药效高峰,持效期长,对卵杀伤力不大。当温度在22℃以上时药效提高,15℃以下药效差。适用于柑桔、梨、李、葡萄等多种作物的害螨防治。收获前14天停用。
二、杀虫剂
1、阿维菌素(爱福丁、虫螨光、虫螨杀星等商品名)。为经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兼具熏蒸作用,能刺激昆虫神经肌肉系统释放r-氨基丁酸,从而抑制昆虫的神经传导产生抑制作用。对作物叶片的渗透力强,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适用于柑桔、梨、杨梅等作物的螨类、蚜虫、潜叶蛾、木虱等害虫。收获前20天停用。
2、吡虫啉(一遍净、大丰收、艾美乐、康复多、必喜等商品名)。属硝基胍类杀虫剂。低毒,具急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其杀虫机制不同于其他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干扰神经脉冲的传递。为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木虱、粉虱、介壳虫等害虫。
3、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壳虱等商品名)。属低毒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害虫有触杀、胃毒作用,抑制昆虫几丁质的生物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而使害虫死亡,但不能杀死成虫。适用于果树粉虱、介壳虫、叶蝉等害虫及部分螨类。若与有机磷农药混用,能提高防治效果。收获前4天停用。在果园间作白菜、萝卜的慎用,防止叶片白化等症状。
4、杀扑磷(速扑杀、果满园、速蚧克、融蚧等商品名)。属高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可有效防治刺吸式
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尤其对介壳虫有良好效果。适用于防治果树介壳虫、柑桔凤蝶、卷叶蛾、尺蠖、绿天牛和粉虱等多种害虫。可与多种杀螨剂农药混用,加入矿油乳剂,能提高防效。但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5、矿物油(绿颖)。属烷类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安全性好,效果优良区别于机油乳油,俗称夏油。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均能使用。喷在虫体上形成油膜,通过毛细管作用进入卵的气孔及幼虫、蛹、成虫的气门和气管,窒息昆虫和害螨而憋死它们,对天敌影响极微。它也能破坏病菌细胞壁,具有杀菌作用,并与化学农药混用,提高杀虫、杀卵效果。适用于柑桔、梨、杨梅等果树害螨、介壳虫、木虱、粉虱及鳞翅目害虫。不可与含硫的杀虫杀菌剂混用。
6、机油乳油(绿库、绿豪、桔美等商品名)。该类物质用于病虫防治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直都在作物休眠期使用,以防治越冬害虫,俗称休眠油或冬油,作用方式与矿物油类似,但安全性远不及矿物喷淋油。
7、毒死蜱(乐斯本、杀死虫等商品名)。属有机磷农药,中等毒性,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可防治地下害虫,杀虫谱广,适用于防治果树作物的介壳虫(1、2龄幼蚧)、梨大小食心虫、桃食心虫、黑刺粉虱、蚜虫、潜叶蛾、凤蝶、卷叶虫等鳞翅目、同翅目和蜱螨目的各种害虫、害螨。对地老虎、梨象甲等地下害虫(出土期)也有效。果实采收前一个月停用。
8、联苯菊酯(天王星等多种商品名)。对人畜中毒,是一种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击倒作用强。可防治多种作物害虫。适用于尺蠖、粉虱、螨类、象甲、潜叶蛾等多种害虫,对白蚁也有特效。
三、杀菌剂
1、铜制剂(波尔多液、硫酸铜、络氨铜、可杀得、禾益万克等)。是最早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之一,有良好的悬浮性和粘着性,呈碱性反应。该类杀菌剂,对作物较安全,易受水分、二氧化碳等影响而释放出铜离子,发挥其杀菌作用。能防治果树和多种作物病害。
2、硫制剂(石硫合剂、硫悬浮剂、胶体硫等)。是用硫磺粉与生石灰、水熬制而成的液体(或结晶体)。喷在植物上,在空气、水分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多硫化钙逐渐被分解出极细小的原素硫,沉积于叶面上,并以蒸气的形态渗透到菌体细胞组织内,使菌体的正常氧化—还原作用受到干扰,而起到杀菌作用。硫与氢结合生成硫化氢而杀死病菌和害虫。能防治多种果树的害螨和介壳虫,也可防治多种病害。适宜冬季休眠期和早春使用。
3、代森锰锌(大生M-
45、山德生等)。是有机硫杀菌剂,低毒、广谱,药效稳定,持效期长,有一定的肥效作用。是一种保护剂,无抗药性。可适用于多种果树的多种病害。不能与碱性农药或含铜农药混用。
4、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安美克、红日等)。是内吸性的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作用。主要向顶部传导,内吸作用比多菌灵强。能防治多种果树的多种真菌病害,其水悬剂喷于植物表面和进入植物体内后,会转化为多菌灵。还具有一定的杀害螨卵和幼螨的作用,并能影响雌成螨产卵。可与多种杀虫、杀菌剂混用,不能与波尔多液混用。果实采收前14天停用。
5、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双菌清、油丰等)。属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及杀螨作用。对许多真菌病害有效,并能抑制叶螨种群的增长。它通过植物叶片和种子渗入植物体内,主要为向顶型传导,横向传导作用较差。
6、百菌清(百可宁、达科宁、大克灵、大菌丹等)。属低毒农药,是一种无内吸性的广谱性杀菌剂,主要为保护作用,也有一定的治疗和熏蒸作用,持效期长。可治疗多种果树的真菌病害。不能与石硫合剂等强碱性农药混用,果实采收前20天停用。7、843康复剂。本剂系用多种中药材和化学原料制成的复合杀菌剂。属低毒农药,对植物无残留、无残毒、无污染、无公害,对有益昆虫也无害。具有疗效高、灭菌好,不烧伤皮下组织,保护树体,增强输导和愈合,恢复树势快等特点。是防治柑桔、桃、枇杷、杨梅、梅等多种果树枝干病害的特效药,也可作为整枝后伤口的封口剂。
8、抗菌剂402。(乙蒜素四二O、抗生素402、402等)。属中等毒性杀菌剂。根据具有杀菌作用的大蒜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人工合成的广谱杀菌剂,与大蒜杀菌素类似,对多种果树的病菌具有很强的杀灭能力,还对植物有生长刺激作用,促使生长健壮。防治癌肿病、流胶病、枝枯病、褐斑病等。对眼、鼻有刺激作用。腐蚀作用强,灼伤皮肤。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9、白涂剂。本剂主要保护树干,防止日灼和冻害,兼有杀菌、治虫的作用。由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动物油等原料配制而成。配方多种,根据不同病情而配成的白涂剂,以涂在树干上不往下流,能薄薄一层为度。可防治柑桔树脂病、果树流胶病等病害。
10、链霉素。为放线菌所产生的代谢物。属低毒农药,主要防治果树细菌性病害,杀菌谱广,能渗透到植物体内传导。防治柑桔溃疡病、杨梅细菌性溃疡病、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病害。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
1、赤霉素(九二O、GA3、赤霉酸、奇宝、勃激素等)。属低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能加速植物生长发育,促进细胞、茎伸长,叶片扩大,单性结实,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改变雌雄花比率,影响开花时间,减少花、果脱落。它主要经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植株体内,再传导到生长活跃的部位起作用。适用于柑桔、梨、葡萄、柿、草莓、猕猴桃等多种果树。提高坐果率、单果重、含糖量、无籽率、耐贮性及发芽率等。
2、多效唑(PP333、对氯丁唑、MET等)。属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内吸作用,广泛用于植物生长延缓、调节剂和杀菌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根茎吸收对整个植株起作用;叶面吸收只对局部起作用。在多种木本果树上施用,能抑制根系和营养体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增加,抑制顶芽生长,促进侧芽萌发和花芽的形成,增加花蕾数,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抗寒力。多效唑既是活性高、杀菌谱广的杀菌剂,又是抑制多种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适用于
柑桔、杨梅、枇杷、梨、葡萄、李、桃、板粟等多种果树抑梢、抑节、抑花芽分化、矮化及提高坐果率等作用。
3、芸苔素内酯(爱增美、云大-120、油菜素内酯、五丰素、油菜素甾醇、农乐利、奔福等)。本剂为甾醇类植物激素,是从油菜花粉中提取精制出来的。目前应用的多是24-表芸苔素内酯的化学复制品。低毒。具有增强植物营养生长,促进细胞分裂和生殖生长的作用,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增大,增重,使作物早熟。还能增强植物抗旱、抗寒力。适用于果树等作物。可与中性或弱酸性农药、化肥混合施用。
4、三十烷醇(正三十烷醇、蜂花醇、增产宝等)。对人畜无毒,本剂以酯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和昆虫的蜡质中,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增加开花数量,提高结实率、结果率,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呼吸作用,促进成熟,改善品质,增加产量。适用于柑桔保花保果、促进生长及贮藏防腐保鲜。
五、除草剂
1、草甘膦(农旺757、农旺、农达、农得乐、草快枯、草净灵、草根斩等)。低毒,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植物吸收后,能很快传导到全株,并干扰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合成,使细胞核内染色体失常。中毒症状先是地上茎叶逐渐枯黄,继而变褐,地下部分腐烂,最后全株枯死。该药进入土壤后即失去活性,对未出土的杂草无效。它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故对果园、茶桑园及路边的多年生杂草及一年生、二年生的禾本科、莎草等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施用时,药液不要接触到作物的幼芽、叶,避免药害。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或有机硅助剂“好湿”、“神露”),能防除更多的杂草,并能增加杀灭效果。
2、百草枯(克无踪、克瑞踪、龙卷风、对草快、草枯灵、天除等名称)。中等毒性,为无选择性的除草剂、落叶剂和杀藻剂,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茎叶吸收,抗雨水冲刷,速效,药后半小时下雨也不影响效果,喷药至2~3小时后杂草叶片开始变色。该药与土壤接触就失去杀草活性,也不损
害非绿色的树茎部分。向下传导的内吸作用弱,对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无法根除。适用于果园杂草生长旺盛期施用。施药时不要飘洒到其他作物上,避免作物药害。
5.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业病虫害防治 篇五
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在森林的自然灾害中,病虫害的为害是很严重的。森林病虫害是一类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管理过程中,常常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又被称之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我国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很多,据初步统计,有主要病害500多种,虫害1500多种。病虫害不但能直接使林木枯死,还能降低森林生长量、结实量和木材质量,降低森林的防护效能,所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1.1预防防治森林病虫害,要立足于“预防”,生产活动中,由于种苗的频繁交换、调运,人为地将一些危险性病虫害在省际、国际或地区问传播,给林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植物的检疫工作十分重要。加强检疫检查与检疫复检,就是要严禁调运虫源木,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林业安全中一项重大工程,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之大、范围之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林业部门和相关林业安全研究专家重视的问题,如何有效、快速地降低森林病虫害,最大程度地减少林业损失,已成为各省市林业部门的共识。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黑龙江省,由于黑龙江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
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多年来的抗性育种研究结果,使各国对主要的威胁性森林病虫害基本都提出了可用于发展的抗病、抗虫树种。但基因工程育种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个新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寄主抗性的丧失速度或者说有害生物对寄主的适应速度似乎远远快于我们的育种速度。加之关于有害生物对这些抗性树种的适应性分化的研究十分贫乏,而缺少对这些抗性树种的抗性持续性的把握。这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又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面对病虫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认清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森林保健(ForestHealthProtection)”等思想。意义在于着重强调提高森林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发展,这是一个策略转移的根本方向。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町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将有的树木个体简单集合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创造抗性树种,并根据其抗性衰退、丧失的速度,或有害生物对抗性树种适应性进化的速度和周期,持续地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传统观念中,森林保护是林木遗传育种学者培育出良种、造林学者进行造林之后才提到日程上的工作,林木育种学者并没有把持续抗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育种,造林学者也没有把病虫灾害的自我调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造林。可以说,现在进行保护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病虫害的机制存在,一旦病虫灾害大发生、大流行,森防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使树木死里逃生。因此,在未来,森林保护学应是林木遗传育种学和造林学的指导学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病虫灾害的生态防御策略和基因防御策略贯彻到
生产实践当中,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平稀的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利用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林木病害的遗传控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这是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林木病害类型。对于病原主导性病害,寄主一般体现为寡(或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相应的病原致病基因也是寡(或单)基因,这样便于克隆抗性基因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对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寄主则往往体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原的致病性也往往是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利于克隆特定的抗病基因以表达抗性。寄主主导性的病害是由不良环境因素(逆境)造成树木生长势下降而诱发产生的,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作生态性病害。例如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它们一般是在环境胁迫引致树皮膨胀度低于80%时才能够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抵抗逆境胁迫能力是防治树木生态性病害的根本。在抵抗这类病害的基因工程中,应转入能够提高树势、强固细胞壁的抗渗透胁迫基因。
生态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一些具腐生性弱寄生性病原真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及潜伏侵染于树木体内。生态逆境是这类病害的主要诱因,当逆境生态因子导致树木生长势下降至某一个阈值时,病原一寄主复合体开始病理过程,使寄主细胞、组织发生病变,表现出枯梢、枝干溃疡或腐烂等症状,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时造成树木的死亡。生态性病害由于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可长期潜伏在树木体内,因此具有隐蔽性;由于气候生态逆境是其主要诱引,因此具有突发性。
这类病害在北美、欧洲以及东北亚分布广泛,各国在经历了化学防治的失败后,目前的研究都集中在抗性育种和集约栽培上,试图通过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以及提高树势来最终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总结
6.吊兰病虫害防治 篇六
2、粉虱: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根部,每周一次,连用2~3次即可。
3、蚜虫:春季蚜虫是其一,应及时抹去,可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
4、螨虫: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7.果树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对策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果树取得优质高产的根本性保证, 但在实际生产中, 大多数果农由于在病虫害防治时存在一些误区, 使防治效果较差, 甚至生产出高残留果品。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 希望引起果农注意, 使果园少生病虫, 丰产创收。
1 重视表面, 忽视规范防治
果农在果园管理时, 一是不见病虫害不用药, 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 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 果农难以发现;等到了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时, 果农才发现, 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1]。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 污染了果品, 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例如炭疽病和果实食心虫类害虫等, 发现危害后已经没有办法, 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控制病虫不再蔓延。二是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1次药。有的果农1年盲目喷洒农药十几次, 用药无针对性, 生产出来的仍为病虫果。三是治疗后病菌看不到即不再喷药。2009年春, 在鲁山县巨峰葡萄基地, 种植户发现即要开花的葡萄有霜霉病, 便及时喷洒了农药;几天后, 霜霉病的“白毛”消失了, 果农以为控制住了病害, 不再用药。一场小雨后, 霜霉病感染果穗, 尽管最后控制住了病害, 但导致严重减产。按照病虫发生规律, 抓住病虫发病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做法。
2 药不对症, 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在病虫害防治时, 一是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 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 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 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 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二是不知用何种药有效, 该用保护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杀菌剂, 该用内吸杀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 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 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杀虫卵。药不对症, 既浪费了人力、财力, 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 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治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 防治红蜘蛛时, 未喷到叶背等。因此, 要认清病虫, 对症用药, 针对有效部位用药[2]。
3 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 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 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 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合理搭配, 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 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 既能减少喷药次数, 节省人力、财力, 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 有的果农害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题, 防效不佳, 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 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 防效无保证, 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 污染果面, 降低果品质量。
4 重视果部, 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 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 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 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 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 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 保叶如保果, 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 叶片遭病虫危害, 就制造不出营养, 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 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而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 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 为翌年丰产打基础, 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 叶片过早脱落, 第2年发芽晚, 叶片黄, 枝条细, 花絮小, 坐果难, 病虫害相对严重, 难以丰产丰收。
5 重视地上, 不重视地下;重视药质量, 忽视用药方法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 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产量高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和健壮程度, 取决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 重视土壤管理, 加强土肥水的管理, 可以增强树势, 增加产量, 减轻病害的发生。生产中, 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更加重视, 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 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方式。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 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 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 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 但是喷不到的地方, 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3]。
6 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 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 喷农药不慎重, 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 控制农药残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 造成品质大降, 风味丧失, 价格大跌, 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 生产高端果品, 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 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4]。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 优化栽培措施, 避免使用激素, 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建敏.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园艺, 2008 (4)
[2]曹涤环.冬季果树病虫害防治[J].湖南林业, 2009 (12)
[3]陈新宝, 汪建锋.如何提高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J].西北园艺:果树, 2008 (3)
8.浅谈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篇八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相关对策;提高产量
1 病虫害的防治管理问题
1.1 忽视用药方法
生产中,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尤其重视,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的方法。在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或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但是喷不到的地方,仍然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1.2 药不对症,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时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失误:(1)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害,如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2)不知道用何种药有效,该用保护性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性杀菌剂,该用内吸杀性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用杀虫卵。药不对症,即浪费了人力、财力,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效果不好。(3)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防治红蜘蛛时,未喷到叶背等。
1.3 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性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杀虫剂合理搭配,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合理的搭配比例既能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有的果农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題,防效不佳,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就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防效无保证,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质量。
1.4 重视果部,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保叶如保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叶片遭病虫危害就制造不出营养,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来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为翌年丰产打下基础。一旦采收后不加强管理,叶片过早脱落,第二年就会发芽晚,叶片黄,枝条细,花絮小,坐果难,病虫害相对严重,难以丰产丰收。
1.5 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因此,产量高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健壮程度和管理程度。因此,重视土壤管理、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强树势,增加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
1.6 果农忽视规范防治
1.6.1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
针对果园内果树的各种叶病、根腐病等,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通常多采用50%多菌录可湿性粉剂的杀菌剂,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50g~100g,稀释倍数1000倍~1500倍,第一次打药后可间隔7天再打第二次药;另一种为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杀菌剂,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75g~100g, 稀释倍数1000倍,第一次和第二次用药间隔天数为5天;第三种常用药是波尔多液的杀菌剂,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450g~750g,稀释倍数为0.6~0.7石灰半量式。针对鳞翅目幼虫、蚜虫和黑刺粉虱,一般多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毎667平方米用药量为12.5g~15g,稀释倍数为6000倍~8000倍,用药间隔天数为3天。
根据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害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等到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果农发现时,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例如炭疽病和果实食心虫类害虫等,发现危害后已经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控制病虫不再蔓延。
1.6.2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一次药
有的果农一年盲目喷洒农药十几次,用药无针对性,生产出来的仍为病虫果。
1.6.3治疗后看不到病菌即不再喷药。
1.7 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喷农药不慎重,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控制农药残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造成品质大降,风味丧失,价格大跌,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生产高端果品,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优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2 相关对策
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防治方法。其是防治果树病虫害最常见,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地防治方法。由于化学药剂可以迅速直接大量杀伤病原体及害虫,特别是当病害大流行、虫害大暴发时,使用化学药剂往往是尽快减少病虫数量的唯一有效办法。
2.1 使用化学药剂的好处
2.1.1适用对象广泛
几乎所有病虫害都有可选择使用的化学药剂。
2.1.2应用灵活方便
施用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且与其他防治方法相比费用较低。
2.2 化学药剂的类型
按照化学药剂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杀虫剂就是杀灭害虫的药剂。它又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和熏蒸剂这几类;杀螨剂即专门用于防治螨类的药剂;杀菌剂就是用于防治果树病害的药剂,又可分为铲除剂、保护剂和治疗剂。
nlc202309040736
2.3 使用方法,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拌种、土壤处理、根施、涂干和喷洒等
2.3.1拌种既可用于防治病害又可用于防治虫害
为防治病害拌种又叫做种子消毒。用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等拌种可防止多种果树病害的发生。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对刚播下的种子进行危害,果树育苗时一般可用有机磷杀虫剂拌种。
2.3.2土壤处理同样可用于防治病害和虫害
防治病害时也称土壤消毒,常用的药剂有敌克松、五氯硝基苯和高锰酸钾等。防治地下害虫时一般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
2.3.3根施和涂干主要用于害虫防治,多用于林木、果树刺吸性害虫的防治
用于根施和涂干的药剂应是具有内吸作用的药剂,如敌克松、根腐宁、枯萎灵等。根施时须在树干基部开沟,施用药剂后浇水覆土;涂干则必须先将树干的老皮刮去,用一定浓度的药剂在树干上涂成闭合药环。
2.3.4喷洒是最常用的药剂施用方法,包括喷粉和喷液
此法多用于杀灭裸露的虫害或病害,也用于植物体的保护。多数药剂均可用这些方法施用。
3 注意事项
3.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
应根据药剂的毒性大小、防治范围、使用条件和防治对象选择适宜的药剂。比如,氨基甲酸酯类药剂防治叶蝉、飞虱效果较好,但对同是刺吸性害虫的蚧类和螨类则效果不好。
3.2选择合适的浓度和用量
使用化学药剂产生的种种弊端在很大程度上与滥用农药有关,片面追求高死亡率,加大农药的使用浓度和剂量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适当减少农药的使用浓度和用量。
3.3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
适当的施药时间应是病虫害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和尚未造成严重危害时,而且天敌应处在较少或不活动期。
3.4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
施药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有利于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杀伤天敌等不良副作用的方法,如涂干、根施或种子处理等。
3.5注意农药的科学轮用、混用
即不要对一种病害长期使用一种药剂,可轮换使用几种药剂,或将几种可混合的药剂混配在一起使用,这样可减少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药性。混用的前提是混合后无物理及化学上的不良现象,如降低药效、发生沉淀等。客观、科学、全面地认识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可避免其不良作用的出现,并充分发挥其在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根据病虫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发病关键时期,认清病虫,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既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也提高了果树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杨林,杨昆,高老芬.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S1)
[2]蒙华贞.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生物农药的利用[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2(11)
[3]石荃.果樹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农业.2012(11)
[4]李金贵,张志国.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2(03)
【果树病虫害防治探析】推荐阅读:
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06-18
山区吊瓜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06-24
夏季兰花病虫害防治浅谈06-24
保护地油豆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07-05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课程标准11-02
阐述病虫害的防治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07-16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08-12
果树种植论文08-19
果树种植总结10-02
果树专业教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