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精选8篇)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篇一
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杆件和杆件结构
结构按几何特征分:杆件结构、薄壁结构、实体结构
杆件结构分:梁、拱、桁架、钢架、组合结构
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力的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改变时,力的作用效应也要随之改变
单位牛顿1kgf=9.8N一吨=10KN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静力学又称为刚体静力学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论一: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二:若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则地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该交点(三力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找到作用点明确对象)
三个力交于一点,物体不一定平衡
根据斜边求领边乘以弦值,根据领边求斜边除以弦值
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某轴其投影等于零,当力的作用线平行于某轴其投影等于本身。力系的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时代数和称为合力投影定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除了使物体产生移动效应外,还可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
力矩是反应力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M=Fd
正负表示转向,力对矩心逆时针转动取正号,对矩心顺时针转动取负号,力偶矩同理 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
2.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篇二
随着Internet的发展,WWW的迅速普及、面向对象技术的日益成熟、如何在网上提供分布式计算,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将CORBA与Web结合,实现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这既能够利用已有的成熟的Web开发技术,集成遗留系统(LEGECYSYS-TEM),保护已有的投资,还能够利用CORBA所提供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实现传统的Web应用无法完成的大型的分布式计算。因而,将CORBA与Web结合是开发分布式应用的主流方向。
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技术简介
CORBA是OMA组织提出的一个基于OMA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是当前面向对象分布式系统中的典型代表。简单地说,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平台,应用中重用这些已有对象。它屏蔽了网络,实现了网络的透明性,也屏蔽了语言的差异性,它定义了分布式对象如何实现互操作,并支持在分布环境中构造、集成面向对象的软件构件。由于CORBA在分布式环境中利用了面向对象技术,故允许将分布式应用设计为一组相互合作的对象,并能在新ORB即对象总线是CORBA的核心,在CORBA应用中,它可以保证对象之间的通信,是连接客户和服务器的纽带。它使各个对象可以在运行时互相发现并调用对方的服务,为上层应用屏蔽数据结构,网络传输、对象定位等细节。CORBA模型如图1所示。
3 Object Web与CORBA系统结构
Object Web是分布式对象与万维网的“联姻”,而CORBA远不只是一个对象请求中介(ORB),它还是一个完整的分布式对象平台。世界上许多主要计算机公司-Sun,Java soft公司Oracle公司都已选择了CORBA IIOPCO作为连接Internet和Internet中分布式对象的公用方式。CORBA扩展了应用程序跨网络、跨语言、跨组件边界和跨操作系统的使用范围。下面本文将结合我们科研实践探讨CORBA与对象Web的结合方式。
3.1 CGI-CORBA方式
要在Web中进行CORBA调用,很自然就想到了传统的CGI网关的方法。当今Internet上最流行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是公共网关接口CGI,但运行在HTTP上的CGI是一个缓慢麻烦又无状态的协议,其应用大多只能完成服务器端较简单的应用,而CORBA是利用开放式标准构建的分布式对象总线,两者结合能实现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CGI-CORBA模式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该图显示了一个三层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模型,第一层,照常属于客户。图中客户属于浏览器、可装运的小应用程序。第二层,由能够向HTTP和CORBA客户服务的服务器提供,第三层,属于传统的服务器,CORBA对象可以访问几乎任何东西。
该模式是在一个已有静态HTML页面上建立一个要执行的服务器端CGI脚本的映射,这个CGI程序向CORBA的服务器端提出对象请求,CORBA服务器对象得到请求后,作出响应。当CORBA请求处理完毕后,CORBA客户端在HTTP服务器端汇总数据,并产生一个HTML页面作为发到HTTP服务器的输出结果。具体实现中一般采用DII的方式,可以使系统非常灵活地调用各种CORBA服务器。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首先,Web服务器都支持CGI方式,CGI可使用多种语言编程;其次,CGI客户端能够获得由于CORBA位置透明性带来的一切好处,浏览器用户不必了解CORBA或者是对象引用,并把Web和CORBA环境区分得很清楚;特别是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集成遗留系统。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它没有真正实现直接访问CORBA对象,没有真正解决CGI本身效率问题,使系统效率有所下降,交互性较差;另外,CORBA对象客户端必须运行在HTTP服务器上。
这种使用CORBA的方式能够和Web对象模型合作解决问题,不失为目前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3.2 CORBA-Web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这种结构使用IIOP作为Web上的通讯协议重新设计Web服务器,它允许CORBA客户直接存取Web资源,也允许WWW客户直接存取CORBA资源,Web服务器上的资源可通过IIOP或HTTP获得。该模式可以彻底解决HTTP协议的无状态性,避免了CGI的瓶颈,具有CORBA所有优良特性。因为重新实现Web上的一套协议难度大,况且很难得到其他应用系统的支持,故很难实现。其结构如图3所示。
3.3 JAVAApplet方法
JAVA的产生与INTERNET发展切切相关,JAVA Applet更是JAVA和Web结合的产物。JAVA Applet方式将Web的客户端作为CORBA调用的客户,这也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基于CORBA的Object Web方式,其结构如图4所示。
图中Web浏览器作为客户层提供用户界面。用户端向Web服务器请求下载的HTML页中含有Applet,而这个Applet是与ORB捆绑在一起的。这些Applet程序是CORBA客户,它能通过内部通讯机制IIOP访问远程对象的方法,当远程CORBA对象服务器得到方法请求后,服务器对象封装了相关的业务逻辑,并能够访问数据库对象和其他的应用程序对象,以协同完成客户请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Applet作为一个客户端运行的程序能利用客户机的资源,实现浏览器与WWW服务器的交互,从而实现复杂的分布式应用。这种结构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载,避免了Web服务器的性能缺陷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并具有连接缓冲、均衡负载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Web整体的可扩展性。其缺点是:客户端只能用JAVA语言开发,如果网络传输量有限,则效率较低。
4 实例分析
现通过简化的分布式应用开发实例说明这几种方法的实现思路。该实例的功能是输出“hello CORBA”问候语。
4.1 CGI-CORBA模式
4.1.1 对象接口的定义
任何一个CORBA对象的设计都必须用IDL定义接口,接口只是定义对象能提供给外界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调用,并不涉及具体实现,也与程序无关,将对象的接口定义如下:
Interface hello
{Void hello(out string str)}
IDL定义一个接口后,接口定义文件作为IDL编译器的输入,经编译后输出客户stubs和实现skeletons,并得到hello.h hello.ccp hello-skl.h hello-skl.ccp文件。客户stubs和实现skeletons与ORB配合自动完成对象注册和调用等功能。
4.1.2 对象接口功能的实现
CORBA对象可以用任一种CORBA软件开发商所支持的语言来编写。
4.1.3 编写对象hello的服务
对象接口的实现只是提供功能的实现模块,要提供完整的服务,还要编写对象服务程序,它调用对象接口来完成具体功能。在编写对象服务程序时,首先要对CORBA环境初始化,然后创建对象的一个实现。并引出对象指针,通知ORB服务就绪。其代码略。
4.1.4 编写客户方的程序
客户端程序主要完成界面设计请求服务以及对请求结果的加工处理,此处程序要供浏览器调用。
4.1.5 编写Web页
编写好Web页后,用户通过访问该页面而访问CGI程序,并通过Web页返回结果。
4.2 JAVA Applet方法
该方法基本上与CGI-CORBA模式相同,只须将客户端程序改写成浏览器可运行的Applet,然后将上述JAVA Applet程序嵌入主页面。完成上述步骤后,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远程对象方法,Applet将该方法返回的结果送回Web页面显示。
5 结论
Web环境是一个异构、分布的环境,将CORBA与Web更好地结合将会推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可以预见,将来的Web应用会与分布式对象结合更紧密,Internet环境将成为一个大的分布式对象环境,从而给客户提供更灵活、可靠、具有可扩展性的服务。
摘要:介绍了CORBA技术及其特点,探讨了CORBA与对象Web结合的三种途径,给出了对象Web的系统模型,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对象Web,公共对象请求代理(CORBA),ORB,分布式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茂江,周益群.基于CORBA的网站集成系统开发策略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1,27(1):90-91.
[2]Orfali R,Harkey D.智能CORBA[M].陈章渊.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篇三
本专题通过对《资本论》序论的研究,主要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的概述。概括了《资本论》的贡献影响及当代价值,并简单的阐述和总结了《资本论》中所运用到的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三卷《资本论》大概的体系结构,由此说明了《资本论》巨大科学贡献和深远影响。
一、《资本论》的贡献、影响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写过很多的著作,例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等等,但是《资本论》这部著作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最多的。《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从而能够科学地、首尾一贯地对资本主义经济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见。同时,《资本论》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层次的一系列规律。这些成果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而且适用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资本论》提供了一个从理论上再现复杂的经济体系的科学范本。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从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转化到无阶级的社会。而这个问题的回答,成为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个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人总是要有信仰的,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要对他的未来有一个追求。那么作为共产党人的追求是什么,追求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资本论》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科学的理解。《资本论》在当代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发展观。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及现实意义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资本论》它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谓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一种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就是雇佣劳动者和资本相结合的这样一种方式。生产方式中的侧重面又在研究生产关系。当然它不是孤立的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生产力,但重点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的这句话被人们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权威表述和具体规定。但是,人们在学习和研究这个规定时,存在着分歧,始终没有统一起来。
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否包括生产力的问题。另一方面的争论是生产方式是不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及现实意义
在《第二版跋》的第16-27段,马克思说明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他指出: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这已经由对这一方法的各种互相矛盾的评论所证明。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总的来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解释辩证法时说到: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资本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包括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法两个方面。其中思维方法有很多,包括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的方法、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方法、具体与抽象相结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质量统一的方法、中介分析方法、归纳与演释相结合的方法。技术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模型方法、数理方法、数学方法。列如马克思在讲述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论的时候就用到了矛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历史与逻辑想统一的方法。在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就用到了模型方法、数理方法和数学方法。
《资本论》的诞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围绕着马克思经济学发生的阐发、注释、讨论、争辩、批判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在当代社会,马克思得出的许多具体结论仍然具有效力。然而,对我们来说,更有价值的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一方面更多地继承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另一方面,更多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具体结论。
[1]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D].成都:四川大学,2010.
[2]田石介.《资本论》的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3]弓孟谦.资本运行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篇四
政府经济学在国内大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春秋出版社(北京)出版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斯蒂格里兹(Joseph E.Stiglitz)的《Economics of Public sectors》(《公共部门经济学》1986),当时书名译为“政府经济学”。该书以美国的政府、政治及经济过程为对象,主要分析公共部门的行为,其中以政府支出和税收为主。书中的分析单位以联邦政府为主,也谈到州政府。作者的出发点是混合经济下的政府作用,分析的依据是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公共物品理论。
斯蒂格里兹把公共部门经济学当做一种经济学,从“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这些经济学通常要回答的问题来定义研究对象,认为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侧重于研究在公共部门中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关于政府的作用,公共部门内部选择范围的限度,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诸决策的影响程度等的一门学问”。具体而言,即研究社会资源中应该用多少来生产公共物品;什么时候政府应该对这些公共物品的生产负有直接的责任,什么时候政府从私人企业中挑选这些公共物品;什么公共物品应该生产,谁从公共物品中受益;“有一个领域是政府经济学而不是经济学其他分支所特别关心的,即集体选择的确定过程”。在给出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政府经济学的研究集中在政府活动上,包括三个方面:
搞清政府参与哪些活动和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尽可能地理解与预测政府这些活动的全部结果;
评价各种政策。
斯蒂格里兹认为,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既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又有规范经济学的内容,这其实已经不是典型的经济学了。
从公共部门的角度谈政府经济学的还有“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早在1980年,斯蒂格里兹就与安东尼·E.阿特金森合著出版了《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的中译本——《公共经济学》。他们对“公共经济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没有作严格的区分,认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但在这里斯蒂格里兹和阿特金森特别指出了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认为公共经济学发端于财政学,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是公共部门的主体,所以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公共经济学对财政学有所扩展,“更注重财政收支对整个经济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更注重严格的数理经济分析”。“公共经济学还研究公共经济部门本身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即回答为什么需要有公共经济部门,其活动的领域„„还涉及公共部门产品的定价问题和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问题”。1 以政治学的眼光,《公共经济学》一书中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没有进行区分,这是该书的一个疏漏。
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彼·M.杰克逊发表了《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Current Issues in Public Sector Economics),表明公共经济学已经从美国走向世界,得到西方学界的普遍认同。作者也强1 蔡江南等:见安东尼·E.阿特金森等著:《公共经济学》(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蔡江南等译,“译者的话”,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4。
5.国家宗教研究对象的思考哲学论文 篇五
尽管国家宗教、国教等已成了宗教学中的习用术语,但是,学术界对于国家宗教的研究,一直处于一个较为薄弱的状态。这种薄弱,主要体现在理论的滞后,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对“国家宗教”的内涵、外延、功能、结构、更主要的是对其本质特征缺乏明晰的、系统化的理论阐释。我本人的工作就是理论贫乏的典型例证。在《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尽管汉朝国家宗教形成的历史过程与背景是我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并没有对这一概念作系统的梳理与界定。尽管在我心目中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研究对象,但并没有将对象范围加以界定。在概念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就很难对国家宗教本身作深入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张荣明先生的近作《中国的国教》出版了,说这本著作是国家宗教研究中的一大突破,毫不为过。
《中国的国教》之所以重要,据我看,主要就在于此书首次对国家宗教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作者将国家宗教视之为结构――功能性概念,运用比较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功能性阐发与结构性分析。作者对国家宗教的功能、结构分析始终是建立在与民间宗教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指出其功能是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秩序服务(民间宗教则为个人服务),并为国家的存在提供道德工具和终极的价值依据(民间宗教关注个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归宿)。结构上,和大部分宗教一样,国家宗教同样存在着宗教信仰、宗教道德、宗教礼仪、宗教的组织制度,同样具有教团组织所由构成的成员――宗教教主与教士。但与普通宗教不同的是,中国的国家宗教是一种“隐性的宗教”,主要表现在其宗教组织即是政治组织,其教士则是各级官吏。就国家宗教的内容讲,作者给出的外延是较为宽泛的,它包含了西方宗教史上常见的“官定宗教”(established religion)[①],也能接纳罗伯特・贝拉(Robert Bellah)所提出的 “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 ,又译国民宗教),甚至还能容纳一个外延更为广泛的概念:政治宗教。而就中国历史来说,国家宗教存在于上古国家建立后的一切时期,其形态可以分为古典与中世纪两个阶段。前者指上古三代,后者指秦汉至明清时期。古典时代的国家宗教即是国家建立后的一切宗教形态,因为此一时期国家宗教与民间宗教并不区分,民间宗教也就是国家宗教;而中世纪的国教主要就是儒教。以上是我对作者理论框架的大致勾勒,我不知道这种概括是否忠实,但无疑的,这是一个非常宏大而具有吸引力的构想。荣明先生来信希望我能多加批评,我不想应付荣明先生,所以,接下去我将抛开一切客套,直截了当地就这一理论框架展开讨论,希望荣明兄见恕。
从功能的角度来揭示国家宗教的本质,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思路。但是事物的功能决不等于事物的本质,功能只是本质的一种表现。对于国家宗教这么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区别与界定其本质属性,而仅仅分析其功能与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不足以给出一个科学的规范性准则,能使这一概念既在同类事物中具有普遍的共性特征,又在异类事物的区别中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就拿对国家宗教的功能分析来说,作者对于国家宗教个性特征的阐述是建立在与民间宗教的对比这一基础上的,亦即国家宗教是一种政治性的宗教,是为既存社会秩序服务的意识形态工具,具有公共性和集体性;民间宗教是一种避世的、非政治性的宗教,它追求的`是精神的超越和生命的永恒,是一种个体化的宗教[②]。首先,这种“两分法”无疑是粗疏的。民间宗教并非全都是避世的、非政治性的宗教,很多民间宗教都有强列的政治倾向。就如被荣明兄归入民间宗教的东汉末年张角的“太平道”来说,它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基本上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共识。而这以后,张先生还将面对北魏法庆“大乘”之教、南宋方腊的明教、元末红巾军的“白莲教”、一直到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等宗教组织,这些被视为异端的组织都是政治色彩异常强烈的集体性宗教,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甚至政治纲领,并不仅仅是追求一己生命的超脱。显然,它们并不属于国家宗教。而在本书所论述的古典时代,民间宗教与国家宗教并不区分,也就是说,上古宗教既是国家宗教也是民间宗教,既追求个体超越,也追求集体福祉。这本身说明,个体性与集体性并不是民间宗教与国家宗教的根本性区别。其次,就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既存社会秩序提供服务这一点来说,很多宗教、甚至大部分宗教都具有这个职能,如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为既存社会秩序提供合理依据这种功能。它们无疑的也不是国家宗教。因此,本书具有采用功能性定义通常会有的一个缺陷,那就是外延的扩大化。外延扩大的的后果就是本书有一种泛宗教主义的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将儒学的全部都视作为宗教,但我不想在这里就这一点展开讨论,因为这必然会占用大量的篇幅并引起无休无止的争论。我宁可选择本书的其他处理方法作为我的例证,如本书把国家的行政组织等同于国家宗教的宗教组织,把国家的官吏等同于国家宗教的教士,这显然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做法,唯一的好处就是使得国家宗教能够在结构上比附于制度化宗教,然而,行政组织与宗教组织、官吏与教士在性质、职掌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泛宗教主义的做法无助于明确国家宗教的本质性特征。
功能性定义造成外延不恰当扩大的第二个表现是作者将官定宗教、公民宗教、政治宗教与国家宗教融为一炉,将前三者视为是国家宗教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我尤其不能同意的。首先,国家宗教是政治性宗教,但政治宗教肯定不等于国家宗教。运用作者在另一部著作中对于政治宗教给出的定义,即“政治宗教是以超现实的政治理想和最终的政治目标为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的信仰体系,以及为贯彻这一政治信仰而建立的一套组织、权力形式和仪式制度。”[③]这个定义显然包括了不为现行政权所认可的异端宗教,上述如太平道、明教、拜上帝会等异端宗教显然不是国家宗教。第二,中国传统的国家宗教(至少是我心目中的传统国家宗教)与罗伯特・贝拉所提出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也应该是性质不同的。公民宗教这一名词应该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最早使用的,但卢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定义。约翰・克莱曼(John.Coleman)曾对此名词下了一个正式的定义:“公民宗教是这样一套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它把作为公民的人的角色以及人在时间、空间和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地位与终极存在和意义的条件联系起来了。”[④]而贝拉使用的这个概念是产生在美国社会――一个由众多民族、众多种族、众多信仰汇聚而成的现代民主国家――这一基础之上的,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因此,这一概念将宗教的信仰层面单一化,仅仅强调其国家信仰这一点;而将宗教的仪式层面普泛化,将一切与国家有关的象征性活动都视之为公民宗教的仪式。实际上,它所列举的一系列仪礼,如爱国主义庆祝活动、纪念日、感恩节和国葬仪式,都属于公民礼仪范围,而非宗教仪式[⑤]。而且它极端强调全民性这一特点。我们宁可将其视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而非宗教学概念。如果将公民宗教这一概念运用于中国古代社会,总有一种方枘圆凿之感。尽管如此,我倒是觉得,贝拉以及它的后继者所采用的那种层层剥离以寻找全民共同性的方式我们可以借鉴。我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剥离了教派、朝代、民族等因素以寻找中国古代国家的共同宗教时,就会发现在中国古代国家,尤其是统一帝国建立以后的古代国家,一直高高上在地存在着这么一种宗教形态,这种宗教形态主要表现在郊祀、封禅、明堂、皇室庙祭以及其他山川祭祀等仪式中。而现在通常将它们视作是儒教的一部分,以避免使儒教成为没有仪式的宗教。然而,这种宗教形态是超越儒、道、佛等宗教教派的(如果儒学确实是一种宗教的话)。这不仅是由于它早在儒家产生之前业已存在,也因为它覆盖的范围较儒家更广:它不仅存在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也存在于儒家尚未取得宗教发言权的秦朝与汉朝前期,存在于道教成为官定宗教的北魏太武帝时期以及李唐王朝,也存在于佛教地位压倒儒教的南北朝其他时期。其次,它超越民族,任何一个异族,无论是鲜卑、蒙古、还是满族,在获得政权后,都会毫不困难的接受并被其同化。第三,它也超越朝代,易姓换代除了更换庙祭的祭祀对象之外,其他一切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所以,它是国家一体化的最典型的象征,恒定地存在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它所表达的信仰――诸如君权神授、祖先崇拜、山川地岳崇拜等等,是一些远比儒家思想更为悠久、更为深厚的传统,被不同统治者乃至被全民所接受。所以,它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宗教。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宗教相比,它有着自己的特征,比如强烈的宗法思想以及在宗法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等级观念。对于天与全国名山大川的祭祀,只能由天之长子――皇帝来承担,这与现代民主国家由全民参与的公民宗教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与单一民族国家――日本的国家神道相比,它没有国家神道那样强烈的民族色彩。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宗教,它淡化了民族色彩而彰显全民色彩,它为全国百姓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祈福。而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宗教相比,它也没有强烈的神圣使命感。它所承负的更多是神道设教的教化功能,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全民做榜样。我认为,这才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宗教。
国家宗教外延扩大化的第三个表现就是将统一帝国建立之前的部族宗教也视为国家宗教。在我看来,国家宗教的本质属性之一就在于它是在统一国家的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全民所认同的宗教信仰,是国家一体化的表现,那么,首先得有一个为全民所认同的至上神,这是任何国家宗教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在秦汉统一帝国建立之前,每个异姓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至上神,每个部族都祭祀自己的上帝,按照汤因比的术语,这显然是一仲区域性的宗教格局[⑥],无论如何不宜视之为一种国家宗教。如果将原始宗教气息极为浓厚的上古部族宗教也作为国家宗教来处理的话,那么原始宗教与国家宗教的界限就模糊了,国家宗教会丧失其质的规定性。
当然,我深知弥尔顿・英格尔(J.M.Yinger)所说的:“定义是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任意的、抽象的,也就是说他们是高度简化的。我们应该摈弃这种想法,即存在着一种正确的、令大家都满意的定义。”[⑦]我也完全深知荣明兄运用这样一个开放式定义的优点,它可以容纳较多的与国家宗教有关、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一部分国家宗教职能的所谓“替代性宗教”,这可以扩展国家宗教的研究范围。所以,以上的意见实际上丝毫无损于此书在学术上的重大价值,相反,这表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起点,使我们能在不断的讨论中来完善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以为,一个能为大家接受的方法是对国家宗教做一个能够揭示其本质核心、又具有一定层次的界定,使它既具有质的规定性,又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各种宗教现象,而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注释:
[①] 又称“官定教会”(established church)、“国家教会”(state church)等。
[②] 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76页等。
[③] 《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浙江人民出版社,第5页。
[④] 《社会学领域中的宗教》,美国多瑟出版社1984年,第385页。转引自高师宁:《贝拉的宗教进化论与公民宗教说》,《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第3期,第3页。
[⑤] 鲍柯克曾经区分过工业社会中的四项礼仪,即宗教礼仪、公民礼仪、生命周期礼仪和艺术礼仪。钱尼将上述大部分活动视作是公民礼仪。见钱尼《我们自己的象征性镜子:大众社会中的公民礼仪》,收入《宗教与意识形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 参见拙作《从区域社团崇拜到统一帝国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以及《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第四章《汉朝的国家宗教与神话》,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6.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篇六
选题论证
会计与审计122张巍馨201204010220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此外,由于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成本含义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内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围逐渐地扩大。
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特点,对成本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经济内容归纳起来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种目标为对象的。目标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产品,如新技术、新工艺;也可以是某种服务,如教育、卫生系统的服务目标。二是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发生的耗费,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不能叫作成本。
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生产、经营管理对成本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本会计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本文深入介绍了社会发展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及成本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发展趋势。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论文整理方法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 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完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 支,有着同会计一样的基本职能。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
7.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方法研究 篇七
软件测试是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软件测试费用一般占软件开发总费用的40%以上,由此可见,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体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是贯穿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目前,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技术,正逐渐代替被广泛使用的面向过程开发方法,被看成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新兴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产生更好的系统结构,更规范的编程风格,极大地优化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程序代码的重用。面向对象的测试技术主要也是继承了面向过程的软件测试技术,但其技术作了适当的改变。本文将结合面向对象技术的特点,分析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方法及过程。
1 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方法及过程
1.1 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的特征
传统的面向过程分析是一个功能分解的过程,是把一个系统看成可以分解的功能的集合。这种传统的功能分解分析法的着眼点在于一个系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过程,以过程的抽象来对待系统的需要。而面向对象分析是把信息造型中的概念,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重要概念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分析方法,最后通常是得到问题空间的图表的形式描述。因此,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与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技术在技术方法上有许多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象作为一个单独的组件(软件功能单元)一般要比一个软件功能模块大(即对象是大粒度的软件功能模块)。
(2)由对象到子系统的集成通常是松散耦合的,系统中没有一个明显的”顶层”,而且对象间数据接口明显少于软件模块间接口。
(3)如果对象被复用,测试者就无法进入组件内部分析其代码,由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中间件或插件,而这些中间件或插件是不需要测试的。
1.2 根据面向对象的特点,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可分三个层阶段
(1)测试单个对象类
测试单个对象类相当于传统的单元测试,传统的单元测试是针对程序的函数、过程或完成某一定功能的程序块。沿用单元测试的概念,实际测试类成员函数。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在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中都可以使用。只不过单元概念发生了变化,是封装的类或对象作为最小的可测试单位。一般可用白盒法的覆盖测试方法,保证所有程序中的语句至少执行一遍。单个类的测试一般建议由程序员完成。
对象的覆盖测试应包括:对象中所有操作被单独隔离测试、对象所有属性的设置和访问的测试、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的测试。尽量做到所有能引起状态改变的事件都要模拟到。
单个类的测试方法可分为:随机测试、划分测试、基于状态的测试和基于故障的测试。随机测试是依据对象类的功能随机输入数据来进行的测试,一般用于类设计过程中的调试。划分测试与测试传统软件时采用的等价类划分方法类似,但划分原则有所不同,常见的划分类别有:基于状态的划分、基于属性的划分、基于功能的划分。基于状态的划分是根据类操作改变类状态的能力来划分类操作;基于属性的划分是根据类操作使用的属性来划分类操作;基于功能的划分是根据类操作所完成的功能来划分类操作。基于状态的测试是测试对象类的状态转换过程;基于故障的测试与测试面向过程的软件时采用的错误推测法类似。
(2)面向对象集成测试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也叫测试对象集群。面向对象的软件由于没有层次的控制结构,传统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集成策略变成没有意义。面向对象软件的集成测试三种集成策略:基于使用的测试(基于用例或场景的测试)、基于线程的测试、基于对象的交互测试。基于线程的测试集成响应系统的一个输入或事件所需的一组类,每个线程被个体地集成和测试,通过回归测试保证没有副作用产生。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能够检测出相对独立的单元测试无法检测出的那些类相互作用时才会产生的错误。基于单元测试对成员函数行为正确性的保证,集成测试只关注于系统的结构和内部的相互作用。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可以分成两步进行:先进行静态测试,再进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主要针对程序的结构进行,检测程序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动态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时,通常功能调用结构图、类关系图或者实体关系图为参考,确定不需要被重复测试的部分,从而优化测试用例,减少测试工作量,使得进行的测试能够达到一定覆盖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测试用例时,不但要设计确认类功能满足的输入,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被禁止的例子,确认类是否有不合法的行为产生,如发送与类状态不相适应的消息,要求不相适应的服务等。根据具体情况,动态的集成测试,有时也可以通过系统测试完成。
(3)面向对象系统测试
通过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仅能保证软件开发的功能得以实现。但不能确认在实际运行时,它是否满足用户的需要,是否大量存在实际使用条件下会被诱发产生错误的隐患。为此,对完成开发的软件必须经过规范的系统测试。
它体现的具体测试内容包括:
功能测试:测试是否满足开发要求,是否能够提供设计所描述的功能,是否用户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最常用和必须的测试,通常还会以正式的软件说明书为测试标准。
强度测试:测试系统的能力最高实际限度,即软件在一些超负荷的情况,功能实现情况。如要求软件某一行为的大量重复、输入大量的数据或大数值数据、对数据库大量复杂的查询等。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的运行性能。这种测试常常与强度测试结合进行,需要事先对被测软件提出性能指标,如传输连接的最长时限、传输的错误率、计算的精度、记录的精度、响应的时限和恢复时限等。
安全测试:验证安装在系统内的保护机构确实能够对系统进行保护,使之不受各种非常的干扰。安全测试时需要设计一些测试用例试图突破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检验系统是否有安全保密的漏洞。
恢复测试:采用人工的干扰使软件出错,中断使用,检测系统的恢复能力,特别是通讯系统。恢复测试时,应该参考性能测试的相关测试指标。
可用性测试: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满意使用。具体体现为操作是否方便,用户界面是否友好等。
2 软件测试的评测
软件测试的评测是指软件测试质量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软件质量的好坏。评测方法主要包括:测试覆盖法和错误植入法。
2.1 测试覆盖法
测试覆盖是对测试完全程度的评测,它建立在测试覆盖基础上,测试覆盖是由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的覆盖或已执行代码的覆盖表示的。
最常用的覆盖评测是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和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这两种。简而言之,测试覆盖是针对需求(基于需求的)或代码的设计/实施标准(基于代码的)而言的完全程度的任意评测。系统的测试活动建立在至少一个测试覆盖策略基础上。
如果需求已经完全分类,则基于需求的覆盖策略可能足以生成测试完全程度的可计量评测。如果应用基于代码的覆盖,则测试策略是根据测试已经执行的源代码的多少来表示的。这种测试覆盖策略类型对于安全性要求高的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评测测试过程中,已经执行的代码的多少,与之相对的是要执行的剩余代码的多少。代码覆盖可以建立在控制流(语句、分支或路径)或数据流的基础上。控制流覆盖的目的是测试代码行、分支条件、代码中的路径或软件控制流的其他元素。数据流覆盖的目的是通过软件操作测试数据状态是否有效。
2.2 错误植入法
错误植入法是指在软件测试前有意的在程序中一些位置插入错误,然后通过软件测试后,分析被植入的错误有多少被发现,有多少尚未发现,由此也可以推断软件的测试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的软件测试方法是比较难判定经过测试后,软件中还存余多少错误,而且覆盖评测的精确度也不是很高,所以有时也需采用错误植入模型来估算测试的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要记录植入错误的位置,以便测试完毕后消除这些错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3 结束语
软件测试的一项重要而且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要求软件测试人员掌握一定的软件测试方法,更需要软件测试人员针对不同特性的软件系统来分析、选择其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所以软件测试应该说是建立在方法和经验之上的,这就需要软件测试人员在测试工作中,善于根据系统的特点来设计测试的方法。总之,能在测试中发现软件中尽可能多的错误的测试就是最好的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1]蔡希尧,陈平.面向对象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1).
[2][美]Shari Lawrence Pfleeger.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面向对象的几种关键技术研究 篇八
关键词 面向对象 视图实现 模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之中科学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变得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也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人士迫切的需要研发出新的技术和理念,所以面向对象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分析设计和思维方法,它的出现目的是为了让操作更能满足和更好地实现大家的需求,现在面向对象的思想在软件设计时早已深入人心。
1简单地分析面向对象的关键技术、核心要素
面向对象思想总的来说有三个核心的要素,这三个要素主要是封装、继承和多态,这三个要素在面向对象研究时特别重要,是进行程序设计时主要的思想基础。封装性是将一些客观存在的数据与操作联系在一起,从而给用戶提供一些具体的和实用的功能,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编码也能提高它的安全性,其好处在于用户不用知道细节却可以便捷地进行操作,当然了,我们所指的对内进行封装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些相关的访问权限,不是简单的完全包裹。继承是一种重要的机制,它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代码的重用,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类都是可以被继承的,继承在设计时的使用可以有利于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不同的应用要求的适应。最后的一个特点要素是多态,当然了,多态的应用作用也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多态能够把客观的世界描绘得栩栩如生,它对使代码的重用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2以面向对象的数据库为例,分析其关键技术
面向对象数据库不同于前两代的数据库,它具备很多的优点,例如可以存储海量的数据也能够满足极为复杂的数据结构。下面我将对其中的三项关键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2.1分析说明关键技术之一的数据库转换技术
数据库转换技术主要是实现模式和操作之间的转换,一般来说转换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从关系DB转换到面向对象DB,而另外一种就是把面向对象DB转换为关系DB。而转换又分为数据模式转换和数据操作转换两种,数据模式转换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将父类的属性扩展到子类之中,而在数据模式转换之中转换的重点是方法转换,方法又可以大致分为定义和调用。我们知道数据查询、输入、删除和修改时数据库之中一些最为常用的操作,但是这些操作都是离不开一些限制条件的,限制条件转换可以分为类限制条件和关系限制条件两种,这两种的机制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多出了集合操作数及运算符和路径表达式操作数机制这两个机制。数据查询转换就是把对象查询转换为关系查询,数据修改转换同样就是把对象修改转变为关系修改,而其他的几种操作转换例如数据插入转换和数据删除转换也是与此相似的。
2.2关键技术之模式演进技术
我们都知道,在模式演进之中保持模式的一致性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在这里可以通过模式一致性约束来对它进行描述,这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唯一性约束、子类型约束、存在性约束等。一般来说,实现模式演化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我们在转换的时候尽量地考虑现有的应用程序,而另外一种即使需要我们去自主设计和开发一些新的高级的数据库编程语言,在现在的应用当中,常用的演化方法主要就是等价模式演化和透明模式演化两种。
2.3常见的关键技术之视图类实现技术
现在,我将主要说明面向对象数据库视图实现技术,我们知道,统计、连接查询等很多面向对象数据库之中的操作都是能够自由访问数据库之中的数据的,我们在采用了这些操作之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但是会对对象的封装性造成一些破坏,为了减少破坏,我们在设计之中加入了一组接口,这样的设计能很好地减少破坏,并且将接口实行标准化之后可以减弱对象的复杂性和设计难度。
3结束语
现如今,面向对象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我们必须对面向对象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面向对象思想运用到软件设计和开发之中。在本文中关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分析,我们能大体的知道其关键技术和原理,也从中得出了一些实用的结论,我们只有在明确的了解了面向对象的主要思想之后,才能对面向对象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我们应该对技术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甫.面向对象技术的理解与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7).
[2] 梁向.浅论面向对象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J].投资与合作,2013.(1).
[3] 吴含前,吉逸,《面向对象技术&UML》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z1) .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推荐阅读: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08-29
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研究09-06
企业对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策略研究07-04
《资本论》第一卷的学习体会10-02
资本论读后心得08-10
读资本论章节有感09-14
人力资本财务的发展11-11
资本论劳动部分读后感11-24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10-19
读资本论第三卷有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