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是癞蛤蟆有感

2024-06-19

读老子是癞蛤蟆有感(精选5篇)

1.读老子是癞蛤蟆有感 篇一

今天,我读了《“癞蛤蟆”能吃“天鹅肉”》这篇文章,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天空中,一群洁白的天鹅,扑扇着宽大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俊美无瑕。地上,一只丑陋的癞蛤蟆正在草丛中注视着天上那白玉般的天鹅。而且竟然张大宽阔扁平的嘴巴,想吃天鹅肉。这下,引来了人们的.嘲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于是,这句话就像“紧箍咒”一样时刻警告那些有“非分”想法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会被他人耻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癞蛤蟆”是能吃“天鹅肉”的。古人幻想登上月球,到上面去看看“广寒宫”,在当时不也被看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然而随着当今的科技迅速发展,人们早已登上月球,取回了土样。地球上的“癞蛤蟆”不是也吃到“天鹅肉”了吗?要想吃到美味的“天鹅肉”,就要勇于“夸下海口”,树立“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信心,去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同时还要脚踏实地的去艰苦奋斗,在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中,才会出现更多的像“癞蛤蟆”能吃“天鹅肉”的故事。

2.读老子是癞蛤蟆有感 篇二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了教育的民主, 在学生眼里, 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 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另外, 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听说“问课”。 宋朱熹曾说过: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学亦然, 课贵有问, 问则思、思则得、得则行。

在教学实践中, 我觉得“问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反思方式。什么是问课呢?就是教师在上好课的基础上, 主动询问学生、同行等对该课的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建议。“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不会无动于衷, 冷若冰霜, 而常常情动于衷, 行乎于外。同样, 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情感, 离不开爱心。要想课堂达到好的效果, 教师必须多问问学生对课堂的感受。

不断地问课, 就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 更好地关注学生。归根结底, 问课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得更好。当一个老师心中装满学生的时候, 就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周而复始而忘记了每个四十分钟都是学生生命的一个旅程, 不会为追求课堂的唯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 不会为个人的作秀而淡忘学生是个体, 不会为课堂的表面精彩而忽视了学生的习得效果。如果当问课这一细节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 课堂必将会因为学生的发展而生动, 因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实施新课程, 教师就要转变角色, 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 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进行问课, 就是要拓宽反馈和教学评价的渠道, 就是要努力实施“功夫在课外”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表明主动合作的意愿, 力争在“有效”上再有新的突破!要做到完善的“问课”就必须要明白以下几点:

1 问课的对象

1) 问自己。

“课前问”, 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多向自己发问, 例如:“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怎样才能上好这堂课?”、“还有没有其他教学方法上这堂课?”等等。

“课中问”, 大家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课前经过精心准备设计好的程序, 但课堂是变化的, 随时会发生不同的情况。所以,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对意外发生的情况需灵活地处理, 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突发的情况往往会激发教师产生智慧的火花, 使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 抓住契机, 灵活应变, 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后问”, 即教师对自己刚刚经历的这节课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或小结, 给自己问上一两个问题, 略作思考, 在备课本上或是在教材上旁注几句、只言片语记下顿悟和思索, 毕竟当时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工夫去好好地记录和整理。这样, 通过及时反省, 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之处两方面的问题, 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问问自己, 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预期教学效果的已成与未完成情况等。

2) 问学生。

“课前问”, 即在上该课之前, 教师要先了解学情 (例如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 , 这能使上课更加有的放矢。

“课中问”, 即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根据该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通过提问以及学生的解答, 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便教师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引导, 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后问”, 即教师在课后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 包括学生的听讲情绪、学习的困惑、哪部分知识点掌握得较差 (或较好) 、希望教师怎样教学等, 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教师不可能在上课的时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但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 使得教学多样化, 尽最大力量去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 教师不能盲目听从, 而是要注意引导, 例如引导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3) 问同行。

“课前问”, 在上课之前, 请教同行对该课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或者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请同行指教。这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有帮助。

“课后问”, 当有同行、领导来听课之后, 教师应主动询问同行、领导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的看法、意见、建议,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寻求一般的教学规律, 广纳意见, 取长补短, 发挥好自身的优势, 改进教学工作, 并取得长足进步。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 使同行愿意提看法, 让大家坦诚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意见的含金量通常较高, 教师要取其精华, 为己所用。

2 问课的方式

通常用到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 座谈法。

也就是教师与问课对象 (例如学生或者同行等)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对话, 由于无法预设, 反而能使双方在比较轻松、随意的自然环境下交流, 除了可以获取教师所需的信息, 通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在课间闲聊时, 不经意地问一句:哪个知识点有疑问?我的讲课速度怎么样?学习累不累?希望在哪些地方再改进一些?等等。

2) 问卷法。

教师把想了解的内容设计成问卷进行问课。问课设计的内容一般比较全面、科学、合理, 所以有利于全面了解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也能避开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一些障碍或尴尬局面 (例如问课对象不好意思直说教师的缺点之类的) , 由于问卷的方法一般采用匿名的形式, 这样就能看到问课对象的真实想法, 问卷设计者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 通信法。

问课对象可以写书面信件, 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设备进行交流, 如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等, 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发表意见。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 同样也有利于避免面对面交流时产生的尴尬, 同时还能方便问课对象就临时产生的教学问题发表看法, 对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很有帮助。

3 问课的意义

问课是对教师预先准备的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况的检查和反思, 是对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况的思考, 是进行教学反馈的很好的渠道, 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是一剂灵丹妙药。

3.读《老子》有感 篇三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是道家留给后世的无可比拟的瑰宝。朱光潜老先生曾在《谈美》中说过:““美”对于不同人是不一样的,有对价值的价值美,有对科学的科学美,有对艺术的艺术美,总之,你所追求的,你所欣赏的,就是“美””。于我而言,《道德经》就是一捧给予我爱的智慧的清泉,用一个个小细节通以爱的启迪,读后有如露入心,醍醐灌顶的快感。

近期闲来无事,又将《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篇细细读来,没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丰富的哲理思维,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实在是太难太难。抛开其他大家对《道德经》的领悟,我按照自己的拙见,将其中爱的细节按照个人,国家,宇宙分为三类来研究。这些爱的善旨,或细究,或推理,或明义,或举例,虽隐意深晦,但深远非凡。

《道德经》第八章是我最喜欢的一章,这段为人所熟悉的经典语句,让多少人体会到老子高深的思想,我也为之所折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的解析是:“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显然,这种解译在原句所体现的真善美面前是多么苍白无力的。读到这一句。在我脑海里面想象出这段画面:一个并不静谧的夏夜,月光撒在水面上,一个美丽的女神从水中慢慢走向岸边,轻袖一拂,灌溉着田里的庄稼,滋润着整片大地,然后嫣然一笑,又回到温柔的水波中。也让我想起我们江苏省09年语文高考的那篇文章,它说:“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尤。若硬要翻译成直白的话,那可以这么说:“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水,爱着这世间万物,自甘为下,故少有得失。难道老子告诉我们的仅是水的这种状态?不,还有其他的。化水的品质为人的品质,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人之品质美,仁者也,我想这是我所收获的。

《道德经》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盜;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估计是对执政者最好的细节提醒。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在第四十九章中,提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理解的意思即为“圣人没有恒常不变的思想主张,他以百姓的思想主张为思想主张。百姓的主张,合于自己的价值观的,予以善待;不合于自己的价值观的,也予以善待。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的共同善待。百姓的观点,自己认为正确的,予以信任;自己不认为是正确的,也予以信任。这样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共同信任。”我曾经经历过一件事情,在与一群新疆的老师共同在清真餐厅吃饭,饭后,十几个维吾尔族的教师都把自己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去,问之,答曰:“伊斯兰教的教规规定。不能浪费粮食。”再想到西藏朝圣者的一步一虔诚,三步一叩首,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现代的执政者缺少信仰,缺少正确的价值观,怎么会达到真正的和谐?国以民为天,这是老子对世世代代的执政者的最善意的忠告。国之和谐美,以民为天,这是我的另一收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提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纷呈其形,情势使其如此。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珍重德。道之所受尊崇,德之所受珍重,并不是因为什么强制与逼迫,而是平常自然如此。这是老子对待宇宙万物的感悟。气功中八段锦有一招“六字诀”,另外一招叫金鸡独立。我一直疑惑它到底有什么用,读了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再与第五十一章想结合,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宇宙间各种各样的美侵蚀了我们的眼鼻耳,所以我们需要回归自然,做一棵大树,伫立在宇宙间。让心灵得到净化。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自立、成熟,使万物都得到润养与庇护。生育它而不拘系自有,成就它而不执为仗恃,得尊重而不肆行主宰,这就叫做有了无限深厚的德。宇宙间的境界美,不知你是否也体会到?

4.读老子有感 篇四

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颗参天大树,而这颗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可以见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奇葩。读了《老子》,我只能说是读了《老子》,理解了这部巨着中的皮毛罢了。对于自己,只能说,选出几个特有感想的来说。

《老子》开篇为我们讲述了“道”,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是非常深邃奥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创生万物的本原。《老子》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混而为一”道。这与古希腊的很多哲学家的想法很不一样,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亚里士多德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乃至后来在科学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说,让我不禁思考: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会认为道这虚拟的东西是万物的本原,而不是跟西方所说的某一特定的物质。难道是文明的本质性不同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客观世界就是矛盾对立着的,可人们却因为自己的主观,有了所谓的美恶、善与不善,这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可在《老子》里面,“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来体现了。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这是家喻户晓的一句经典了,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呢?老子以水来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就是说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样,那么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却不与之争。这才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会,争权夺利,趋炎附势,哪能体现善呢?又还有多少人做到无私呢?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由天地之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如此无私的奉献着自己。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由于自己的无私,最终成就了自己,如此都伟大呀。

其实,《老子》里讲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欢的。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为人之道,要求行事须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应该适可而止。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之伟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万物之母呀。

5.读老子的《道德经》有感 篇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我第一次看《道德经》是在网上。初见《道德经》,我就被它那种深奥而不可理解的内涵和哲理迷住了,我深深的被书中那奥妙的语句所折服。世界上怎么会有将道诠释的如此完美的语言啊!后来,我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中看到了实体版的《道德经》,我欣喜若狂地买下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那么,《道德经》讲的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之为《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句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之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奥义,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做人处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一句“绝圣弃智”,表达出了老子望天下人返璞归真、不弄虚作假、祸福相依、杜绝智慧,抛却巧辩和对人以诚相待的思想品质;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出了“道”无为的中心思想:以无为治

天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道义的奥义„„在《道德经》中,这样的名句警句还有很多,真是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

攻读完了《道德经》,我感慨良深,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道德经》中那人类要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人类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人类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的理论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知道,只要我们放下一切,顺道之自然,不对自然加以干涉,那么人类的命运会更加美好!

上一篇:幼儿园餐饮管理制度下一篇:语文全国卷1作文

相关推荐